乡镇规划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7 15:01:12

乡镇规划

乡镇规划篇1

引 言

目前,我国的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城市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尽快的提高乡镇的发展,争取早日让乡镇也能达到富裕的标准,对于乡镇建设以及城乡的规划发展,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这就要求各相关的负责人员进行实际的考察和调研,寻找到科学、合理的发展措施,让乡镇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1 乡镇建设以及城乡规划的简要介绍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民生产总值排名在世界上不断上升,但人口多、底子薄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仍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一切城乡规划的编制,包括规划中指标选用、建设标准的确定、分期建设目标的拟定,都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符合国情是城乡规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我国幅员辽阔,城市众多,各地自然、区域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别很大,城乡规划不能简单地采用统一的模式,必须针对市情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制定好城市规划,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一系列关系。通过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当前我国正处在加速城市化的时期,即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城乡规划、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实施城乡规划与城乡综合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据的。没有城乡的不断发展就不可能为实施城乡规划提供物质基础。

目前,城镇建设规划仍然受困于“雷声大、雨点小”的政策口号困局。近年来,为了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各地都在搞城镇建设,一派风风火火的景象,但是很多城镇建设要么“难产”、要么“流产”,大多数城镇建设规划都停留在喊喊口号、做做规划图、城镇范围内扯扯横幅的不作为层面上,或是停留在拆几栋违章建筑、建几条商业街等表面功夫上,城镇建设规划很难得到根本的贯彻实施。这与各地政府的不重视有很大关系,政府不重视,城镇建设规划就面临着资金难、技术难、落实难等重重困境,很难落实到位。同时,城镇建设规划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造成规划被城镇建设“牵着鼻子走”的尴尬局面。规划要先于建设,要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下进行城镇建设,但是当前的情况是规划滞后于城镇建设,各城镇在制定规划时比较随意,没有考虑到规划的科学性和城镇发展的长远目标,造成了某些问题的规划“空白”,比如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城镇内部资源的整合利用,规划把老城区的改造排斥在外,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布局缺乏通盘考虑,造成城镇建设中的用地矛盾等。规划的不合理和落后严重制约了城镇的建设发展。

2 加强乡镇建设以及城乡规划的措施

我国城乡规划工作要提高科学性,重要途径之一是从区域人手,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研究,进行相应的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在此基础上对中心城市和县城的发展进行综合部署,避免城市规划工作孤立地就城市论城市。我国不少大、中城市实行市带县体制,县以下建制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市带县、镇管村,其目的都是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通过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城镇体系规划,对区域内城镇布局、交通运输网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发展进行综合安排,使之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整体。为进一步提升规划管理水平,以制度创新为手段,逐步形成了以“一朽两证”审批为核心、以规划公示为手段、以服务窗口为载体、以法规制度为保证、以“阳光规划”和电子政务为特色的工作机制,坚持满负荷、高效率、快节奏办理规划审批业务,促进了规划管理的全面发展。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各新型乡镇注重把握国家和省的政策导向,运用新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打破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传统规划格局,适度扩大了新型乡镇发展规模和空间,坚持园区发展规划与镇区规划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新型乡镇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为把新型乡镇规划建设成为产业发达、民生殷实,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管理民主、文明和谐,区域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化乡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在全市规划系统开展为期半年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规划工作实际,坚持以提高思想认识为主线,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手段,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初步探索和总结一些推进规划工作科学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要进一步优化整合内部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加速内部运行,缩短审批时限,努力做到政策不在规划机关截留,差错不在规划机关发生,时间不在规划机关耽搁,建设单位不在规划机关为难,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出并努力实现了“四个转变”,即从忙于上层活动转到深人基层搞好调查研究上来,从一般性布置任务转到跟踪指导抓落实上来,从坐等规划项目审批转到深人实地勘察现场办公上来,从让群众和工程建设单位围着机关转转到主动上门服务上来。还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文化铸魂、以人为本、良性循环的规划理念,围绕“全市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的发展定位,把生态、文化等要素置于首位进行规划建设。最好是根据城市建设近期重点,提出机场、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对外交通设施,城市主干道、轨道交通、大型停车场等城市交通设施,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垃圾处理厂以及相应的管网等市政公用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实施时序的意见;根据城市近期建设重点,提出文化、教育、体育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选址和实施时序;可以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绿化、城市广场等的治理和建设意见;提出近期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措施、近期建设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以及必要的图纸和说明。城镇规划建设要做到“紧抓环保不放松、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不动摇”。城镇规划建设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规划中要体现“保护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要严格地贯彻环保精神,任何凌驾于环境之上的规划都要坚决予以取缔,环境保护是千秋大业,是绝不容忽视的头等大事,要保证城镇规划建设不损害环境。此外,必须树立牢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和珍贵名片,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要保留历史建筑和文化建筑,绝不能随意拆迁。同时,要加大物质文化遗产建筑的保护建设工作,要保留城镇特色。

3 结束语

通过文章对乡镇建设以及城乡规划的简要介绍,使人们更加的了解到发展城乡建设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加强乡镇建设以及城乡规划的措施和方法还需要更相关的负责人员不断地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实事求是,争取早日解决城乡问题,让乡镇建设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乡镇规划篇2

乡镇总体规划是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将乡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等结合起来,对乡镇规划区域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以及土地利用等进行空间资源配置布局和重点控制,并制定相应空间管制政策的综合规划。在乡镇总体规划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要提高乡镇规划管理水平,在顺应、利用和尊重富有特色的自然因素的前提下创造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美好环境是乡镇总体规划的使命。

1 现阶段乡镇总体规划存在的问题

1.1 规划滞后,管理缺位

由于资金困难和体制不顺等原因长,多数乡政府所在地没有编制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基本上没有规划。有些乡即使编制了规划,但由于缺乏应有的执法监督和刚性管理,使得规划成了“纸上画画”,已不具有其科学指导乡镇建设的作用。

1.2 整体规划不强

不少乡镇建设总体规划不强,没有将乡镇建设看成一个整体,规划起点低、水平差、执行难。其主要表现有:乡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规划管理不到位,缺乏详细建设规划,自发建设严重;有的乡镇规划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全,政府设施及公用设施配套不完善;“千房一面”的现象普遍,街景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的设计十分单调,品位不高;有的乡镇规划则过分超前,脱离实际,无法实现;乡镇规划缺乏理论指导和科学论证,先建设、后规划或边建设、边规划的现象较普遍。

1.3 基础设施差,安全隐患多

许多乡镇的建设水平低,功能不健全,建设华而不实,缺乏基本的基础设施,如相应的水、电、路和环卫等配套设施,特别是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乡镇尚未安装自来水,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多乡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交通阻塞严重;绝大多数的乡镇基础设施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狭窄,镇貌依旧;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些乡镇电力供应不正常。

1.4 土地资源浪费

由于规划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许多小城镇现有建设用地利用率很低。小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偏高,耕地保护存在矛盾。一些地区大而不当的别墅占地严重超标准。有些地区的小城镇仍有“圈地”及“占而不用”的现象。

1.5 规模大小不合理

有些乡镇规划盲目追求大、新、高、洋,实际上成了大城市的翻版,热衷于建设“标志性”建筑,大广场、宽马路、大草坪、豪华办公楼、景观房、欧化建筑席卷全国;有些小乡镇主街道规划成六车道甚至八车道,有的在目前镇区只有不到2万人的情况下按照15万~20万人作规划这种想象浪费了许多宝贵的耕地。与此相反,一些地区已建成的乡镇分布过分密集、规模过小,导致基础设施成本高、效率低,镇区规模难以扩大,中心城镇难以形成,影响了乡镇功能的健全和辐射作用的发挥。同时由于乡镇规模小,农民人均负担的行政人员多,严重地影响了乡镇的建设。

1.6 盲目规划,不重环境

乡镇企业污染治理能力远不及城市的企业,特别突出的是镇区的污水排放处理和垃圾清运处理设施不健全,多数乡镇没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环境污染严重,削弱了乡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7 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

一般的乡镇企业规模都较小,且缺乏产业化龙头,产品技术含量低,大多停留在初加工水平,这样既制约了乡镇企业的提升和发展,也导致了乡镇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料严重地污染了农田和空间,造成生态恶化。同时乡镇建设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不够密切,同时又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二、三产业,特别是缺少具有地方优势的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更缺乏支柱产业支撑。另外,乡镇将过境的公路作为发展的依托,不利于城镇完整形态的形成和长远发展。

2 我国乡镇总体规划的基本工作流程

2.1 前期交流

前期交流以会议的形式展开,参与的人员主要有镇长、镇建设站站长、其他相关人员。会议上应提出工作的思路、需要调查的资料、工作进度安排等问题。

2.2 现场踏勘

现场踏勘需准备纸质地形图和数码相机,以现场交流的形式进行,由镇长和相关的设计人员参与。现场踏勘的目的是熟悉当地环境、地形及当地发展现状;明确现场道路名称、宽度等基本信息和现状重要基础设施布局。

2.3 现状调研阶段

现场调研阶段要提交现场调研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相关规划汇总,提出针对性分析;自然条件;人口条件;社会经济环境分析等一系列内容。

2.4 方案阶段

方案阶段需提交规划方案说明书,方案说明书的内容包括规划基本思路、地区发展目标、影响本区规划的重要因素分析及方案评价。规划方案完善后应提交规划方案图。

3 乡镇总体规划的建议

乡镇建设工作线长面广,是一项耗资大、任务重、涉及面宽的系统工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与关注。在乡镇总体规划工作中要运用现代规划理念、技术和方法,在认真考察、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战略、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对乡镇建设发展进行详细规划,使规划对乡镇真正起到宏观调控和微观建设的指导作用。

3.1 科学规划

乡镇总体规划是乡镇建设工作的龙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划,不成建设。政府财政部门每年要从城维费中安排部分资金用于乡镇总体规划,请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规划。在编制乡镇总体规划时,必须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突出战略性和前瞻性。

3.2 规划城镇体系,设置功能分区

所谓城镇体系规划,就是要通过区域人口、产业与城镇的合理布局,协调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方面的联系,实现体系整体利益的不断增长。镇区规划布局要坚持“功能分区明确、优化布局结构”的原则,处理好生产、生活、休憩、交通四大要素的关系, 各功能区要严格区分,避免混杂,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并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

3.3 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和个性

按区位优势、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科学规划小城镇区域布局,提出小城镇区域发展、规划的标准和条件要求。每个镇的规划都要突出特色,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努力保留农村的优点,引入城市的优点,科学划分居住、服务、产业等功能区,形成布局特色。

3.4 保护环境,协调发展

新型乡镇建设的本质就是要改善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在新乡镇的规划建设中,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一定要对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文化毁损、交通恶化、社区干扰、景观杂乱等环境危害和破坏性危害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充分加以控制。积极治理“三废”,防止环境负荷超过容量,实现乡镇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

3.5 深化改革推进乡镇统筹发展

乡镇府一方面可以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乡镇企业开发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制定开放政策,鼓励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出台鼓励农村人口就地向乡镇集中和就地就业的配套政策和鼓励乡镇镇发展的政策。

4 结语

加快乡镇建设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乡镇总体规划作为其中一环具有重要作用。在资金投入不足及体制不顺等不利因素的情况下,乡镇总体规划要着眼全局、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延续特色搞好新一轮乡镇建设的工作。

乡镇规划篇3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乡镇规划建设是为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乡镇的规划设计又是一项多样化的系统工作,它涉及到很多方面。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好,使乡镇规划设计确实能对乡镇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将对乡镇总体规划工作流程、城乡规划设计方法加以简述,并针对在规划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我国乡镇总体规划建设的基本工作流程

我国乡镇总体规划建设的基本工作流程主要包括:1)前期交流。前期交流多以会议的形式展开,参与的人员主要有镇长、镇建设站站长、其他相关人员等,会议上应提出工作的思路、需要调查的资料、工作进度安排等问题。2)现场踏勘。现场踏勘则需准备纸质地形图和数码相机,以现场交流的形式进行,由镇长和相关的设计人员参与,现场踏勘的目的就是熟悉当地环境、地形及当地发展现状;明确现场道路名称、宽度等基本信息和现状重要基础设施布局。3)现状调研阶段。现场调研阶段主要是要提交现场调研报告,其内容主要包括相关规划汇总,提出针对性分析;自然条件;人口条件;社会经济环境分析等一系列内容。4)方案阶段。在这一阶段需要提交规划方案说明书,方案说明书的内容包括规划基本思路、地区发展目标、影响本区规划的重要因素分析及方案评价,规划方案完善后还应提交规划方案图。

二、乡镇规划设计的方法

对于乡镇规划设计的方法首先就是要确定主导因素:这要是确定当地目前、近期及远期内的工作重心,比如工业建设为主导因素、社会事业急需跟进、道路系统严重影响发展、文物古迹急待保护等,从而为下一步方案的取舍做出准备。其次就是进行方案的取舍:这步只要是将区位、产业、公建项目、环境保护等各个系统独立出来,确定其最佳的布置方案,当其中有矛盾时,则根据上面确定的工作重心予以取舍,当然还应跟有关部门多次商讨确定。例如沿国道建设与道路交通规划有矛盾的情况下:当前的工作重点是整治基础设施,提高乡镇的防灾及疏散能力,这样就要相对弱化沿街建设指标;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引导工商业的发展和促进沿路居民点的建设,则只能放弃一部分在交通安全方面的考虑,通过技术手段或使对外交通改道等手段来进行弥补。再就是进行图面分析:在确定了以上大的原则后,图纸上的工作内容就主要集中在功能划分、规划结构、道路系统、公建布局、绿化系统、环卫系统、防灾系统、基础设施布置等方面,有了立意在先,这些工作都变得较为清楚和明确了,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闭门造车、无的放矢之嫌了。还有就是进行规划资料的收集:这个大致可分为自然、历史、人口、土地、建设现状、基础设施现状及计划、经济发展现状及计划、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环境建设情况等几个方面。这一部分的工作成效将直接影响规划成果的优劣,应该按部就班,切忌缺斤短两,除了现场踏勘以外,还应配合乡镇干部解决规划的选址、定界以及发展方向等重要问题。最后就是进行规划资料的分析:这大致可以从规划背景(起因)、区位区域、历史文化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人口预测、土地利用情况和可能、道路系统的优化、公建布置现状及需求,农宅建设的规格和朝向,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景、需求及可能性,历史文化遗产及保护等方面进行研究,分别列出其优势和制约条件,为了避免思维混乱,各方面之间的影响可以到下一步( 方案的取舍) 再予以考虑。

三、乡镇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1、完全忽视了乡镇区别于城市的特色,新建的空间布局依从着严格的功能分区,变的机械乏味,缺少生气,简直像是城市住宅楼的翻版,而且整个乡镇可识别性减弱,以往各村头巷尾的交流空间被压缩甚至消灭。

2、过分的强调道路的平直方正,并表现为兵营式的院落布局方式,这样做不仅弱化了其作为乡镇的自由感觉,同时使乡镇群落空间的趣味性逐渐消失。以往住宅前屋后那绿树成荫、儿童嬉闹的空间变成了统一化的规则绿地,超过屋顶的树冠所形成的美好天际线也成为了一种奢侈,乡镇的一些特色生活方式被强行调整并规范。

3、乡镇规划编制水平低,管理机构不健全。由于对规划认识不足、意识落后和缺乏资金等原因,很多乡镇对乡镇规划的编制不够重视,或者根本就没有编制总体规划,更谈不上乡镇总体建设。而且很多乡镇尽管在建镇时都有总体规划,但大多已年久失“修”,规划已不具有其科学指导乡镇建设的作用,且分管乡镇规划管理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一般只有一两人,根本无法应对复杂而忙乱的乡镇建设事务,再加之编制乡镇规划收费少,没有结合或与现状调查结合较少,生搬硬套教科书,规划重点工程主体不明确,造成乡镇规划编制水平低,脱离实际、操作性不强等。

四、对于乡镇规划设计的建议:

1、加强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吸引企业和人口向城镇集中,所以乡镇规划要就乡镇规划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制成问卷,并向群众征求意见,要始终贯彻“自上而下,从下而上”的规划过程,把发展农村社区服务作为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的重点,完善中心村的社区服务设施和功能,全面改善农村居住条件、环境质量、健康水平和文明程度,道路等级应符合村庄发展,避免道路过宽、浪费土地,并应减少过境道路对村民生活的干扰,还应搞好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及公共活动空间的绿化,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村民多样化的活动空间,以提供比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服务,不断改善城镇的建设环境和投资环境。

2、规划城镇体系,设置功能分区。所谓城镇体系规划,就是要通过区域人口、产业与城镇的合理布局,协调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方面的联系,从而实现体系整体利益的不断增长。镇区规划布局一定要坚持“功能分区明确、优化布局结构”的原则,处理好生产、生活、休憩、交通四大要素的关系, 各功能区要严格区分,避免混杂,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并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

3、保护环境,协调发展。乡镇建设的本质就是要改善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在乡镇的规划建设中,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一定要对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文化毁损、交通恶化、社区干扰、景观杂乱等环境危害和破坏性危害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充分加以控制,并且要积极治理“三废”,防止环境负荷超过容量,实现乡镇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

4、深化改革推进乡镇统筹发展。乡镇一方面可以制定激励政策,以鼓励乡镇企业开发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制定开放政策,从而鼓励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并可出台鼓励农村人口就地向乡镇集中和就地就业的配套政策和鼓励乡镇镇发展的政策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快乡镇建设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做好乡镇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简单阐述,能对同行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乡镇规划篇4

一、充分认识做好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重要意义

乡镇总体规划是指导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基本依据,是政府工作重要的调控手段,直接关系到城镇功能的有效发挥,关系到乡镇和区域内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随着我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规模的扩张、经济的增长和社会事业

—*—

的发展,现行总体规划滞后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开展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势在必行。各乡镇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尽快做好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以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的工作重点

(一)明确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的基本原则。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城镇发展需要的原则,使城镇的性质、规模、发展目标及各项建设的具体安排,与今后一定时期内城镇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需要相适应;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并各具特色;坚持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防灾减灾的原则;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城镇用地标准,合理利用土地。

(二)明确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的工作方法。乡镇总体规划修编应当对乡镇的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及自然条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各乡镇总体规划修编要在《泰和县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开展,既要尊重乡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快发展,又要讲求实际、循序渐进的原则,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正确预测城镇未来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要综合研究和确定城镇的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的关系,指导城镇合理发展;要对城镇进行综合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规划实施的措施、步骤和方法;要注重土地使用的

—*—

效益,努力实现土地资源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杜绝盲目、过量地投放产业用地。要科学进行用地布局、合理确定居住、分工明确、划清各项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实现合理布局与节约用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突出乡镇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要把事关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内容作为强制性内容,划定道路“红线”、绿地“绿线”、历史文化保护“紫线”、水体“蓝线”,确定保护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措施。

(四)严格乡镇总体规划修编的审批程序。各乡镇总体规划修编要委托省内外有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编制,编制成果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县规划建设局审核后,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在修编、审查、审批过程中,要按照“阳光规划”的要求,积极向社会公示规划方案,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群众意见,并组织专家进行专门评审论证,进行多方案比较,力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县规划建设局要积极做好规划编制成果的审查、审核工作,作出报审意见;最后的编制成果要以乡镇人民政府的名义并经县规划建设局审定后,按法定程序由县人民政府批复。各乡镇送审总体规划时,应当同时报送以下材料:(*)送审报告(包括申请、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意见、专家评审论证意见);(*)城镇现状图、城镇总体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各项专用规划图及近期建设规划图等图纸;(*)

—*—

乡镇规划篇5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为宗旨,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除制约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坚持科学育儿,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二、具体目标

(一)提高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到2011年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到2012年底,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4%;到2013年底,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 学前特殊儿童和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园率有较大幅度提高。

(二)增加投入,加快幼儿园建设步伐。加强对幼儿园设点布局的管理,纳入本辖区总体规划。加大政府投入,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到2013年底,共新建、改建和扩建幼儿园84处。

1、2011年幼儿园建设目标。全县新建幼儿园12处,即清泉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柳林镇大梨园头幼儿园、北陶镇欧庄幼儿园、桑阿镇吕庄幼儿园、东古城镇田马园幼儿园、梁堂乡李梁堂幼儿园、范寨乡范寨幼儿园、甘官屯乡王二庄幼儿园、烟庄街道办事处赵辛庄幼儿园、万善乡中心幼儿园、城区幼儿园2处;改建幼儿园8处,即柳林镇中心幼儿园、贾镇中心幼儿园、斜店乡中心幼儿园、定远寨乡黎巴嫩幼儿园、辛集乡中心幼儿园、兰沃乡中心幼儿园、店子镇东大幼儿园、商业局联办小学幼儿园;扩建幼儿园13处,即清泉街道办事处第二中心幼儿园、清泉街道办事处刘村幼儿园、北陶镇中心幼儿园、清水镇汤村幼儿园、定远寨乡千户营幼儿园、店子镇董当铺幼儿园、店子镇化村幼儿园、店子镇里固幼儿园、店子镇张固幼儿园、万善乡王段幼儿园、冠星幼儿园、实验小学幼儿园、实验幼儿园。累计投资2011万元。

2、2012年幼儿园建设目标。全县新建幼儿园7处,即崇文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桑阿镇任菜庄幼儿园、梁堂乡安庄幼儿园、烟庄街道办事处后十里铺幼儿园、商业局联办小学幼儿园、城区幼儿园2处;改建幼儿园9处,即柳林镇元造户幼儿园、北陶镇肖城幼儿园、清水镇姚行幼儿园、斜店乡斜店幼儿园、范寨乡沙王庄幼儿园、甘官屯乡张官寨幼儿园、烟庄街道办事处梁辛庄幼儿园、店子镇中心幼儿园、万善乡田平幼儿园;扩建幼儿园7处,即清泉街道办事处代屯幼儿园、贾镇光彩幼儿园、定远寨乡李海子幼儿园、范寨乡西邢庄幼儿园、兰沃乡曲村幼儿园、冠星幼儿园、实验幼儿园。累计投资1362万元。

3、 2013年幼儿园建设目标。全县新建幼儿园5处,即崇文街道办事处八里庄幼儿园、贾镇张货营幼儿园、城区幼儿园3处;改建幼儿园9处,即柳林镇乔联幼儿园、柳林镇杨联幼儿园、北陶镇李元幼儿园、东古城镇中心幼儿园、斜店乡南史村幼儿园、范寨乡中心幼儿园、甘官屯乡七姓屯幼儿园、兰沃乡张庄幼儿园、兰沃乡韩路幼儿园;扩建幼儿园14处,即清泉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崇文街道办事处李八里幼儿园、贾镇马庄幼儿园、梁堂乡菜庄幼儿园、定远寨乡定寨幼儿园、辛集乡史庄幼儿园、烟庄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店子镇里固幼儿园、店子镇董当铺幼儿园、店子镇化村幼儿园、万善乡明天幼儿园、清水镇中心幼儿园、冠星幼儿园、实验幼儿园。累计投资962万元。「 1

4、做好县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根据《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鲁教基字〔2011〕10号)规定,新建住宅区应规划建设与居住人口相适应的幼儿园。原则上每5000人口的住宅小区应配建1所规模为6~8个班的幼儿园;每10000人口的住宅小区应配建1所规模为12~15个班的幼儿园。2011~2013年,建设4处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富华苑幼儿园、水韵新城幼儿园、赛雅新型社区幼儿园、金桂园幼儿园),同时,在县城区合理布局建设3处6个班以上规模、符合标准的公办幼儿园,满足学前教育发展需要。

5、各类幼儿园园舍建设全部达标。全县各类幼儿园建设要按照《山东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鲁教基字〔2011〕10号)要求进行。活动室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不低于4平方米(包括绿化面积),基本满足儿童活动需要。各级各类幼儿园的设施设备符合相关规定和安全、卫生的要求。市级示范园和市级乡镇、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均要达到6个班以上规模,大、中、小班齐全;村级幼儿园在3个班以上规模,大、中、小班齐全。所有幼儿园班额为标准化幼儿园班额。新建幼儿园要严格按照标准实行三室配套楼房化建设,建设图纸需经县教育局审核。力争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达到省、市级示范园标准。积极推行“两餐一点”全日制办园模式,解决农村家长接送孩子不方便问题。

三、主要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学前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统筹协调,健全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合力。县教育局要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充实管理、教研力量,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县编委要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县发改局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县财政局要加大投入,制定支持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县住建局和县国土资源局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县物价局负责《收费许可证》办理,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县公安局要加强对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整治、净化周边环境。县卫生局要监督指导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县妇联、县残联等单位要积极开展对家庭教育、残疾儿童早期教育的宣传指导。

(二)科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各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统筹规划,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合理配置学前教育资源。一是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都建设一所独立的、符合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小学附设的乡镇、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应逐步剥离,独立建园,并合理配置公办幼儿教师。幼儿园服务半径一般控制在1.5公里内,与中小学布局调整、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根据人口、地理、交通等条件,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统一规划。二是制定县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和使用政策,严格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要求。县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竣工后,应无偿移交县教育局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其用途。县城区幼儿园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三是扩大县实验幼儿园办园规模,到2012年底,增加室外活动、绿化、玩沙、玩水场地共计10亩。按省级实验幼儿园师生比(1:6)要求,增加公办幼儿教师57人,力争通过省级实验幼儿园复评验收。  2  

(三)狠抓规范管理,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1.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县教育局负责审批各类幼儿园,对符合办园标准的幼儿园进行评估验收,合格者依法颁发《山东省学前教育办园许可证》,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年检对幼儿园实行动态监管;未取得办园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注册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2.进一步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按标准配备园长、教师、安保及其他工作人员,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与指导,完善设施设备。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掌握本辖区内民办幼儿园基本状况,优化新建民办幼儿园布局,积极鼓励有合法资质、良好信誉的社会团体、企业和公民举办幼儿园,加大引进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力度。3.坚持保教结合,提倡科学教育。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制定适合幼儿特点的保教内容和方法,抵制各种违背学前教育规律的商业活动和伪科学行为进入幼儿园;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管理,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建立健全科学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纠正小学化、学科化、成人化的倾向,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求知欲,寓教育于生活、游戏,加强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做好家园共育工作,使幼儿有一个快乐的美好童年。4.开展省、市级示范园创建活动。加强城乡帮扶结对工作,切实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使学前教育资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开展学前教育科研,培养幼儿教师,加强信息交流,充分发挥省级实验幼儿园、市级示范幼儿园辐射带动作用。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素质。1. 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加大专业教师招聘力度,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到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也可转入学前教育。合理确定师生比,城市师生比按1:10~15,农村师生比按1:15~20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2.加强岗位、学历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县教育局要制订和完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规划,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将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园长、教师培训,严格资格准入、持证上岗制度。3.注重引领,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以幼儿园为主阵地,培训教师的技能技巧、计划记录的撰写、案例分析与反思等。整合县内各园所的优质培训资源,发挥教学能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的指导、带动作用,建立促使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选拔出一批优秀教师参加各级骨干教师培训。

乡镇规划篇6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财政实力根本出发点,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工作重心,进一步加快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步伐,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把xx镇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强、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二、基本原则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三、总体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将我镇建设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较强、环境优美、富裕文明城镇。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四、发展预期

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年均13%。到2015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197896.47万元,人均生产总值23842.95元,财政收入年均可比增长18%(1480.8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22%(170273.3),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2%(112305.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15%以上,综合能耗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15‰以下,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533元,年均增长16%。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到2015年,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100%,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达35,社会保障覆盖率达35%以上,城镇就业岗位增加5000个,贫困人口减少20xx人 ,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农田保有量维持在16000亩。

五、采取的措施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步伐的同时,提高现有产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加大农业技术培训的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引导农民建立多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抗风险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拓展猕猴桃产业链,加大对鲜果冷藏、果品深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果品交易市场,促进商业流通,大力开发猕猴桃附加值。加大苗木花卉产业投资力度,提高苗木花卉品质。“十二五“期间,增加5个果品鲜储冷库,建设3个大型农贸交易市场,苗木花卉产业形成育、种、卖一条龙,并带动运输、农药等附加产业发展。

2、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一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运用。加强生物工程治理,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存量,确保农业安全。二是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以镇乡农技服务中心为龙头,建立乡、村、组、户四级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达到镇有中心服务队、村有科技协会、组有科技中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和品改力度。依靠杨凌科技园力量,引进新的、高效、质优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力。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推行清洁化生产。在全镇开展污染现状调查,防止化肥、农药、废水等造成污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到2015年,建设20xx个沼气池,无害化厕所达到85%,建设垃圾台200个,铺设污水管道8000米。

4、加强农民教育,培育现代农民。加强农民教育,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在十二五期间内,开办50期农民培训班,培训农民5000人次,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到2015年,在全镇1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新农村建设。20xx年 村和村成为新农村示范村, 20xx年 村和 村开始新农村建设,2013年 村和村开始新农村建设,2014年, 村和 村开始新农村建设。

(二)实施产业强镇,着力培育镇域经济支柱

根据xx镇自身特点,维持一产高效,着重发展二、三产。实施工业强镇、经济富镇战略。

1、到2015年,实现全镇猕猴桃栽种面积3800亩,建立标准化示范园5个,优化猕猴桃品种,规范猕猴桃种植方式,加强猕猴桃产量,提高猕猴桃品质,引进猕猴桃深加工企业2个,扩大猕猴桃产业链;实现苗木花卉种植面积3500亩,提升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档次,提高竞争力;实现蔬菜种植3500亩,大棚20xx个。

2、“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发展的核心地位,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促进镇域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前提。积极寻求工业经济发展新亮点,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做好加工制造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的配套发展。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强化推进措施,搞好协调服务,围绕项目抓招商,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参与工业发展。“十二五”,引进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38508.5万元。

2、围绕县城新区和城镇建设规划,做好商贸开发与服务业配套设施工作,提高第三产业活力。配合县政府实施新区建设,完成拆迁安置补偿任务。根据县城新区建设,开发新的商贸区域,极大商贸流通力度,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到2015年,建设商业街2条,形成以县城新区为中心的商贸圈。建设3个物流中心,加大物流产业发展。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

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使全乡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变,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1、农村公路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抓住国家通乡、通村公路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并将项目投入资金、扶贫资金、政策奖励及财政、交通、水利等部门的专项资金集中捆绑使用,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集中居民点后分散,谁有积极性支持谁的原则,发挥村组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公路建设正常运行。到2015年,修建覆盖全镇的公路网络,形成“网络全乡、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农村交通环境。

2、农村水利建设。以农村饮水、田间灌慨、沟河整治为重点,加大水利项目建设力度。在人畜饮水上,按照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农户自我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以人畜饮水为重点的农村安全用水工程建设,确保全镇100%的农户用上自来水。在田间灌溉上,以加快建设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为目标。“十二五”期间,全镇新打机井50眼,修复灌溉渠道30条,实施节水灌溉8000亩。修建水塔10个,铺设供水管道20xx0米。 加大河道治理力度,确保安全度汛。

3、加快村庄集镇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坚持“规划先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构建村容整洁、资源节约、环境美好的新农村。认真做好全镇村庄体系规划,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功能,提高品位。对所辖13个行政村逐个进行定性、定规模、定发展方向,再逐步进行改造建设。到2015年基本实现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4、完善镇域总体规划。把专业市场和城镇商业网点建设作为整体规划的重要部分,围绕县城新区,完善xx镇城镇规划。将xx镇建设成为一个布局科学合理、人居舒适度高的新型城镇。

(四)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1、民政事业:镇民政工作规范化运行,开展扶贫济危工作,到2015年,我镇贫困人口降低至500人以下;残疾人就业率达到55%。

2、文化教育事业。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农村学校、文体设施、托幼、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巩固“普九”成果,全镇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分别达到95%和97% ;各学校校舍教学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质量达标,师资力量雄厚。

3、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到2015年,镇有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全镇有每个村有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社区有建设广场。深入开展农民健身运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健身为主的各类农民健身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教育体育活动,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4、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专业知识和医疗水平,使乡村医疗服务机构人员具备助理医师以上执行资格,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控制传染病,传染病疫情网络100%;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全民卫生知识,倡导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彻底根治农村脏、乱、差等不良卫生习惯,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5、农村医疗事业。巩固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到“十二五”末,农村新合疗每年参合率达到97%;每个村有个标准化卫生室;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6、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重点,引导广大育龄妇女自觉参与计划生育管理上来,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促进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到“十二五”末,全镇人口控制在8.3万人以下,出生率控制在2.15‰以下。

7、劳务输出和农民工技能培训。“十二五”期间,全镇劳务输出达到50000人,定期举办农民工培训工作。

六、生态环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再生资源利用工作,加强秸秆禁烧还田工作。

2、申报县级生态示范村8个,市级生态示范村 4个,省级卫生示范村2个,部级生态示范村1个,建设绿色文明单位10个。

3、全镇每个村和社区成立乡规民约评议会。开展评选各级“明白老人”、“孝顺儿女”和“五好家庭”活动。

4、创建县级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2 个,省级文明单位1 个,部级文明单位1 个。

七、党建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乡镇规划篇7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富民强镇、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壮大财政实力根本出发点,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工作重心,进一步加快经济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步伐,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努力把xx镇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强、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二、基本原则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三、总体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将我镇建设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较强、环境优美、富裕文明城镇。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四、发展预期

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年均13%。到2015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197896.47万元,人均生产总值23842.95元,财政收入年均可比增长18%(1480.8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长22%(170273.3),全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2%(112305.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15%以上,综合能耗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15‰以下,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1533元,年均增长16%。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到2015年,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100%,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达35,社会保障覆盖率达35%以上,城镇就业岗位增加5000个,贫困人口减少20xx人 ,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耕地减少过多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农田保有量维持在16000亩。

   五、采取的措施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步伐的同时,提高现有产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加大农业技术培训的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网络,引导农民建立多种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抗风险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拓展猕猴桃产业链,加大对鲜果冷藏、果品深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扩大果品交易市场,促进商业流通,大力开发猕猴桃附加值。加大苗木花卉产业投资力度,提高苗木花卉品质。“十二五“期间,增加5个果品鲜储冷库,建设3个大型农贸交易市场,苗木花卉产业形成育、种、卖一条龙,并带动运输、农药等附加产业发展。

    2、加快科技兴农步伐。一是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和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突出抓好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农药、新机械运用。加强生物工程治理,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存量,确保农业安全。二是加强科技服务队伍建设,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以镇乡农技服务中心为龙头,建立乡、村、组、户四级农村实用技术服务网络,达到镇有中心服务队、村有科技协会、组有科技中心户,户有科技明白人。三是加大科技培训和品改力度。依靠杨凌科技园力量,引进新的、高效、质优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力。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环境优美”的要求,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推行清洁化生产。在全镇开展污染现状调查,防止化肥、农药、废水等造成污染,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到2015年,建设20xx个沼气池,无害化厕所达到85%,建设垃圾台200个,铺设污水管道8000米。

    4、加强农民教育,培育现代农民。加强农民教育,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在十二五期间内,开办50期农民培训班,培训农民5000人次,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

到2015年,在全镇1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新农村建设。20xx年    村和村成为新农村示范村,     20xx年    村和     村开始新农村建设,2013年     村和村开始新农村建设,2014年,     村和     村开始新农村建设。

(二)实施产业强镇,着力培育镇域经济支柱

    根据xx镇自身特点,维持一产高效,着重发展二、三产。实施工业强镇、经济富镇战略。

1、到2015年,实现全镇猕猴桃栽种面积3800亩,建立标准化示范园5个,优化猕猴桃品种,规范猕猴桃种植方式,加强猕猴桃产量,提高猕猴桃品质,引进猕猴桃深加工企业2个,扩大猕猴桃产业链;实现苗木花卉种植面积3500亩,提升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档次,提高竞争力;实现蔬菜种植3500亩,大棚20xx个。

2、“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发展的核心地位,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促进镇域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为前提。积极寻求工业经济发展新亮点,统筹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做好加工制造业、新型建筑建材业的配套发展。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强化推进措施,搞好协调服务,围绕项目抓招商,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参与工业发展。“十二五”,引进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实现工业总产值138508.5万元。

2、围绕县城新区和城镇建设规划,做好商贸开发与服务业配套设施工作,提高第三产业活力。配合县政府实施新区建设,完成拆迁安置补偿任务。根据县城新区建设,开发新的商贸区域,极大商贸流通力度,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到2015年,建设商业街2条,形成以县城新区为中心的商贸圈。建设3个物流中心,加大物流产业发展。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条件

    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使全乡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根本改变,为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1、农村公路建设。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抓住国家通乡、通村公路项目建设的机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和优惠政策,并将项目投入资金、扶贫资金、政策奖励及财政、交通、水利等部门的专项资金集中捆绑使用,本着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集中居民点后分散,谁有积极性支持谁的原则,发挥村组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公路建设正常运行。到2015年,修建覆盖全镇的公路网络,形成“网络全乡、四通八达、出行便利、货畅其流”的农村交通环境。

    2、农村水利建设。以农村饮水、田间灌慨、沟河整治为重点,加大水利项目建设力度。在人畜饮水上,按照新建与改造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农户自我管理与市场机制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以人畜饮水为重点的农村安全用水工程建设,确保全镇100%的农户用上自来水。在田间灌溉上,以加快建设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社会为目标。“十二五”期间,全镇新打机井50眼,修复灌溉渠道30条,实施节水灌溉8000亩。修建水塔10个,铺设供水管道20xx0米。 加大河道治理力度,确保安全度汛。

3、加快村庄集镇建设,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坚持“规划先行、正确引导、因地制宜、逐步建设”的方针,构建村容整洁、资源节约、环境美好的新农村。认真做好全镇村庄体系规划,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功能,提高品位。对所辖13个行政村逐个进行定性、定规模、定发展方向,再逐步进行改造建设。到2015年基本实现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4、完善镇域总体规划。把专业市场和城镇商业网点建设作为整体规划的重要部分,围绕县城新区,完善xx镇城镇规划。将xx镇建设成为一个布局科学合理、人居舒适度高的新型城镇。

(四)加强公共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1、民政事业:镇民政工作规范化运行,开展扶贫济危工作,到2015年,我镇贫困人口降低至500人以下;残疾人就业率达到55%。

    2、文化教育事业。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加强农村学校、文体设施、托幼、敬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巩固“普九”成果,全镇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达分别达到95%和97% ;各学校校舍教学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质量达标,师资力量雄厚。

3、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文化体育活动,到2015年,镇有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全镇有每个村有文化活动场所和科技文化阅览室,社区有建设广场。深入开展农民健身运动,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以健身为主的各类农民健身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文化教育体育活动,达到全民健身的目的。

      4、卫生事业。加强农村基层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人员专业知识和医疗水平,使乡村医疗服务机构人员具备助理医师以上执行资格,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控制传染病,传染病疫情网络100%;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全民卫生知识,倡导和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彻底根治农村脏、乱、差等不良卫生习惯,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5、农村医疗事业。巩固提高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到“十二五”末,农村新合疗每年参合率达到97%;每个村有个标准化卫生室;进一步加强完善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水平,基本消除农民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6、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为重点,引导广大育龄妇女自觉参与计划生育管理上来,不断完善“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计划生育工作机制,促进计划生育整体水平提高,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到“十二五”末,全镇人口控制在8.3万人以下,出生率控制在2.15‰以下。

7、劳务输出和农民工技能培训。“十二五”期间,全镇劳务输出达到50000人,定期举办农民工培训工作。

六、生态环境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1、加强再生资源利用工作,加强秸秆禁烧还田工作。

2、申报县级生态示范村8个,市级生态示范村 4个,省级卫生示范村2个,部级生态示范村1个,建设绿色文明单位10个。

3、全镇每个村和社区成立乡规民约评议会。开展评选各级“明白老人”、“孝顺儿女”和“五好家庭”活动。

4、创建县级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2 个,省级文明单位1 个,部级文明单位1 个。

七、党建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乡镇规划篇8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7-0169-01

前言:为了扎实推进我国农村的发展和改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中明确要求,“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由此可见,统筹城乡发展,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推进乡镇规划工作的开展显得十分重要。

一、乡镇规划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乡镇是县域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在城乡经济发展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乡镇面貌明显改善。科学合理的乡镇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发展乡镇经济,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只有在优良的规划条件下,才能发挥当地优势,再能走上经济建设的高速路。优良的乡镇规划也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要求。只有改善居民的生活设施,提升乡镇的服务质量,才能让人们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抑制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合理系统的规划,农村的发展更离不开规划的指导,科学规划是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规划先行,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才能有章可循、有序展开、科学发展。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乡镇规划的龙头和先导作用,加强乡镇规划,加速乡镇建设

二、目前我国乡镇规划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规划不科学

科学的乡镇规划是乡镇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但是我国部分乡镇在实际进行规划时缺乏远见,导致乡镇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致使具体建设时频频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给排水管道和雨水管网设置不合理方面,对乡镇整体建设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对乡镇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2、乡镇建设水平低

我国大部分乡镇地区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规模也比较小,导致其建设水平较低,特别是一些基础的公共设施,建设情况十分简陋,甚至根本就没有。这给乡镇内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乡镇人口规模小、建设水平低使得乡镇发展空间狭小,统筹的资源也极其有限,乡镇想要良好、快速的发展可谓是难上加难。

3、地区分布不合理

我国乡镇地区的分布特点是西疏东密,然而很多乡镇规划的设计方案,没有做到差异化规划,使得规划相对统一,无地域差别,在建设方面也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没有结合乡镇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全面的统筹规划,致使乡镇规划建设在整体上存在严重的密、疏分明现象,这严重影响了乡镇集约作用的发挥。

三、乡镇统筹规划的几个重要措施

1、乡镇规划有必要进行高质量的市政工程

水、电、气、排污、绿化等功能都要统筹于乡镇规划大方案中。乡镇企业、服务市场及商业区、政府机关、学校及居民区合理布局,统筹资源利用。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避免在规划中出现不切实际的客观因素,避免盲目追求规模效应,盲目投资而使工程成为一个吸金的泥沼。同时注意与当地自然景观和乡风民俗相统一,突出当地特色、环境优先、规划先行、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化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布局,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居民住房向居住区集中,禁止对分散建筑住宅基地的规划审批,同时加大对乡镇的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力度。

2、规划城镇体系,设置功能分区

所谓城镇体系规划,就是要通过区域人口、产业与城镇的合理布局,协调体系内各城镇之间、城镇与体系之间、体系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经济、社会方面的联系,从而实现体系整体利益的不断增长。镇区规划布局一定要坚持“功能分区明确、优化布局结构”的原则,处理好生产、生活、休憩、交通四大要素的关系, 各功能区要严格区分,避免混杂,功能区之间要用绿地或自然景观隔离,并可以设立商业生活街或休闲自然风景区等。

3、保护环境,协调发展

乡镇建设的本质就是要改善居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因此,在乡镇的规划建设中,决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一定要对环境污染、水土流失、文化毁损、交通恶化、社区干扰、景观杂乱等环境危害和破坏性危害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充分加以控制,并且要积极治理“三废”,防止环境负荷超过容量,实现乡镇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

4、深化改革推进乡镇统筹发展

乡镇一方面可以制定激励政策,以鼓励乡镇企业开发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制定开放政策,从而鼓励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并可出台鼓励农村人口就地向乡镇集中和就地就业的配套政策和鼓励乡镇镇发展的政策等。

5、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循环农业经济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当地资源,最大限度减少物质资源和能量的投入,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产出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

排放,使农业经济、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实现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使乡镇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不仅强调经济效益,还强调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主张与自然界和谐共赢,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发展循环农业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洁净化、产业链接生态化、废物循环再生化,而且可以解决目前乡镇规划建设中面临的诸如村庄产业发展缺少支撑、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生态环境恶化、资环浪费严重等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推动现代农业持续、高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6、乡镇规划工作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要使“人”成为乡镇发展的中心,为“人”服务成为乡镇建设和发展的目的,这是做好乡镇规划的最基本点。而且,规划的制定要严肃认真,要发动社会各界广泛讨论,一旦制定出来,首先要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使其具有法律效力,要严格按照规划执行实施,不能随着乡镇领导人的变动而随意更改。

7、让城镇居民参与到乡镇建设

乡镇建设和发展的主体是人,城镇居民既是受益者,又是参与者。因此,必须确实尊重居民,尊重居民的根本利益,让城镇居民参与到乡镇建设的方方面面,广泛地听取居民的意见。实践证明,在政府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乡镇发展的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的文明素质和参与程度。要运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对政府官员和城镇居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城镇管理知识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城镇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和管理意识,引导居民积极支持和参与城镇建设发展的全过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快乡镇建设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好乡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乡镇的建设、改进和完善乡镇管理水平、加强乡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乡镇的保障制度等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乡镇规划篇9

一、基本情况:

XXX镇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3万人,镇域总面积43.2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84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XXX镇是全国重点镇、省历史文化名镇、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省文化产业特色乡镇,是舞阳县北部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镇村镇规划、规划管理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一是党委、政府重视村镇规划建设工作,把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摆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二是编制完成了《XXX镇2008年-2020年城镇总体规划》,对我镇小城镇的功能定位、规模等级、结构等级、空间布局等重新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中心镇-中心村-基层村的规划体系,突出了中心镇在村镇规划工作中的龙头地位。三是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全镇实现了卫生保洁的社会化服务。

二、存在问题

(一)规划编制整体上滞后。一是总体规划是2008年编制完成,许多已超出规划年限而没有及时进行修编,对建设的实际指导作用不大。二是规划基础资料薄弱,地形图等规划资料严重缺乏。三是相当一部分村庄没有编制规划,有的虽然编制了规划,但未经法律程序审批,没有法律依据,再加上由于技术、资金、时间等方面原因,村庄规划编制的深度不够,大部分只有“一书两图”,操作性不强,难以实施。四是规划编制经费困难。村镇规划的经费无保障,无力投入资金进行编制规划修编。

(二)乡镇规划管理较弱,违法建设工程屡见不鲜。一是乡镇人员基本上是兼职,没有专业人员,专业素质低。二是乡镇没有规划建设的执法权,对于出现的违法工程,在管理上无能为力。三是村民建房,按规定应先到规划建设部门办理选址意见书和村民建房许可证,但都未按规定办理,村庄建设管理无序。

(三)规划建设档次较低。受规划滞后及资金、产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镇村镇规划建设的档次较低。如供水、排水、镇区道路、垃圾处理等建设严重滞后,村镇有道路无排水现象普遍。

三、几点建议

(一)继续抓好村镇规划的编制。

乡镇规划篇10

一、基本情况:

XXX镇辖20个行政村,总人口3万人,镇域总面积43.2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84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XXX镇是全国重点镇、省历史文化名镇、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省文化产业特色乡镇,是舞阳县北部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镇村镇规划、规划管理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一是党委、政府重视村镇规划建设工作,把加强村镇规划建设摆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来抓。二是编制完成了《XXX镇2008年-2020年城镇总体规划》,对我镇小城镇的功能定位、规模等级、结构等级、空间布局等重新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中心镇-中心村-基层村的规划体系,突出了中心镇在村镇规划工作中的龙头地位。三是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全镇实现了卫生保洁的社会化服务。

二、存在问题

(一)规划编制整体上滞后。一是总体规划是2008年编制完成,许多已超出规划年限而没有及时进行修编,对建设的实际指导作用不大。二是规划基础资料薄弱,地形图等规划资料严重缺乏。三是相当一部分村庄没有编制规划,有的虽然编制了规划,但未经法律程序审批,没有法律依据,再加上由于技术、资金、时间等方面原因,村庄规划编制的深度不够,大部分只有“一书两图”,操作性不强,难以实施。四是规划编制经费困难。村镇规划的经费无保障,无力投入资金进行编制规划修编。

(二)乡镇规划管理较弱,违法建设工程屡见不鲜。一是乡镇人员基本上是兼职,没有专业人员,专业素质低。二是乡镇没有规划建设的执法权,对于出现的违法工程,在管理上无能为力。三是村民建房,按规定应先到规划建设部门办理选址意见书和村民建房许可证,但都未按规定办理,村庄建设管理无序。

(三)规划建设档次较低。受规划滞后及资金、产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镇村镇规划建设的档次较低。如供水、排水、镇区道路、垃圾处理等建设严重滞后,村镇有道路无排水现象普遍。

三、几点建议

(一)继续抓好村镇规划的编制。

乡镇规划篇11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党的十确定的目标任务,弘扬法治精神,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效提高执法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广泛深入开展“法治乡镇”创建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树立法治理念,夯实法治基础谋划全局;

3、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法治建设步伐;

4、构筑宣传平台,营造社会良好法治氛围;

5、坚持依法执行,促进团结进步和谐发展。

三、工作目标

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单位和全社会的创建活动,深入开法治宣传教育,推动法治实践,进一步提升普及法律和依法治理效果,提高依法执政能力,规范行政行为,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公民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地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民族、宗教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全面实现“法治乡镇”创建目标。

四、工作任务

1、推进党委政府依法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乡党委、政府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保障和促进人大、政府及基层司法机关依法履行职责。

2、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公民法治意识。进一步宣传工作力度,乡党委、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向社会各领域和各类人群纵深发展。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公务员学法用法制度,每年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培训和考试考核。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或纪念宣传活动,乡党委、政府领导同志带头参加,农民普法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在全社会大务弘扬法律文化,形成尊重人权、崇尚法治、守法用法的社会共识和良好风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为了确保活动有组织、扎实有效的开展,乡党委、政府成立“法治乡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全体成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任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办理日常工作。各村(社区)和乡直乡直各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创建工作,积极配合支持做好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创建的工作合力。

乡镇规划篇12

镇团委继续以“十七大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及和谐社会理论武装头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用民族精神凝聚青少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青少年,用主题教育活动教育青少年,抓住香港回归13周年、建军83周年、建团88周年、“五四”、“七一”、“十一”、“元旦”等重要节日契机,着力开展各项活动,把握群众特点,立足岗位开展教育活动,使“科学发展,共创和谐”成为当代××青年的共同追求。

二、创新服务内容,力求在青年服务党政大局方面取得新突破

1、切实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以推进“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为依托,引导青年积极投身欧里新农村建设。一是大力加强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和转移就业工作,切实做好服务;二是稳步推进青年文明示范村行动,积极协助镇党委、政府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广泛动员团员青少开展房前屋后种树,村容村貌整治,开展卫生评比,并结对帮扶一个示范村;三是着力实施??扶大手”作用;四是积极开展农村青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农村青年崇高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在构建和谐家庭、和谐村镇、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表率作用。

2、以优秀青年和优秀务工青年为龙头,积极引导青年创新创业,强化了青年创业能力培训,引导青年返乡创业,为××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了贡献。

3、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引导青年建设绿色生态××,大力开展环保宣传和植树造林活动,为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绿色生态××做出贡献。

三、创新活动载体,力求在青少年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1、进一步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

继续在中小学开展美化、绿化“青少年文明一条街”志愿服务活动,促进“青年文明一条街”的日常维护,带动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美化;不定期组织中学青年团员帮助敬老院老人洗衣被等义务卫生活动;启动“真情相伴·爱心助困—××青年者志愿者关爱贫困家庭援助计划”,采取“多助一”形式为贫困学生、残疾、困难户等弱势群众生产、生活、学习等方面提供志愿服务;组织有志青年成立××镇治安志愿者队伍和成立消防志愿者队伍,为建设和谐平安××作出了新贡献。

2、进一步深化青年文化活动

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一是按照“与人为善、见贤思齐、包容宽容、尚荣拒耻”要求,践行和谐互助诚信文化,进一步抓好了各村青年中心建设,进一步凝聚全镇广大青少年,使之真正成为集学习、娱乐、交流为一体的青年之家;二是倡导时尚文化,在“五四”“七一”、“十一”“元旦”等重大节日举办1一2次有益活动;三是大力宣传“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创新创先、和谐和睦”精神;四是深化“为了明天行动”,继续推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绿伞行动”、希望工程。

四、创新培养模式,力求在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健全机制举荐人才,表彰优秀青年,举荐优秀青年入党和提拔重用;二是发挥优势凝聚人才;三是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对轻微违法行为和社会闲散青少年进行调查摸底并建立台帐,广泛开展行动,切实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自护能力。

五、创新组织建设,力求在实施团建基础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1、进一步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六个一”工程,坚持五联模式,实施“三培两带”,坚持党建带团建,建立健全基层团组织,增强基层团组织活力,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员组织建设。

2、进一步加强团干部和团员队伍建设,一是鼓励团员加强学习,爱岗奉献,狠抓工作任务的有效落实;二是进一步优化支部领导班子结构,将优秀青年选拔到团的领导岗位上来;三是切实做好基层团干部培养工作;四是实施好党员推优发展工程,真正使共青团“推优”工作成为发展青年党员的主要渠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