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7 15:01:39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篇1

作者简介:江梁艳(1982-),女,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福州电业局,工程师。(福建 福州 350001)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44-02

2013~2015年是国家电网公司深入推进“两个转变”、加快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发展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地市、县级企业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行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员工队伍的能力素质和岗位适应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全面贯彻落实省公司“三定、三考”工作要求,满足我局全员培训和承担部分省公司层面的培训需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为此,福州电业局不断总结师资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做法,分析梳理师资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1.师资队伍结构

福州局现有一、二、三级兼职教师203人,属于局培训中心管理的一级兼职教师65人,占员工总数的0.6%;其中48人为男教师,17人为女教师,51岁以上4人,46~50岁11人,41~45岁9人,36~40岁13人,31~35岁13人,30岁以下15人,各年龄段分布较为平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45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69.2%;35岁及以下青年兼职教师30人,其中27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占35岁及以下青年兼职教师的90%;中级及以上职称或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47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72.3%;高级及以上职称或高级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32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49% ;“双师”素质一级兼职教师14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21.5%;具有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16人,占一级兼职教师总数的24.6%。

2.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情况

(1)选人用人渠道多。一是坚持“按需配置、宁缺毋滥、稳步发展”的原则,采用部门推荐和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专业兼职教师聘任的职数限制,在全体员工范围内进行兼职教师选聘。二是将专家能手纳入兼职教师网络;国家电网公司专家、省公司“513”人才、省公司聘任的兼职教师、“海西·电网杯”竞赛第一名获得者、部级竞赛前二十名获得者、局“四个通道”6 级、7 级人员直接聘任为一级兼职教师;局“四个通道”8 级人员直接聘任为二级兼职教师。

(2)职责和权利明确。一是明确各级兼职教师的年度达标授课学时,每年安排一级兼职教师承担授课任务不少于80学时。二是分层分类优化兼职教师管理。培训中心负责局一级兼职教师的选拔、管理和一、二、三级兼职教师的聘任,各部门负责二、三级兼职教师的选拔、管理和一级兼职教师候选人的推荐。三是组织开展专家人才上讲坛活动。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国网优秀专家人才、省公司“513”人才、各级各类技术能手面向全局员工开设前沿讲座。四是要求兼职教师必须服从培训中心统一调度和所在部门安排,承担竞赛调考集训、培训办班、导师带徒、县公司人员帮带等任务。五是实施“培训者培训工程”,为优秀兼职教师创造外送培训、深造学习、考察、调研的机会,帮助兼职教师开阔视野、吐故纳新、不断学习成长。通过签订企校合作协议与系统内院校合作,聘请系统内专职教师援教,安排对口专业兼职教师旁听,提升兼职教师的授课水平。

(3)实施正向激励。一是举办兼职教师聘书颁发仪式,由局领导宣读全体受聘兼职教师名单并为兼职教师代表颁发证书。二是提高兼职教师授课待遇,并按照教龄、职称、技能等级实施差别待遇;给予兼职教师一定金额的书报费补贴。三是评选培训先进个人和十佳培训标兵,在优秀兼职教师中好中选优、树立标杆,进一步增强兼职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4)落实考核评估。一是兼职教师授课台账归档保存一年备查。二是定期深入基层单位和县公司对年度培训计划实施、兼职教师授课情况进行跟踪。三是实施兼职教师动态管理,聘期为三年。聘任期满进行综合考核,对考核合格的予以续聘。考核结果作为国网公司专家、省公司“513”人才、“首席带新人”计划“首席”等专家人才相应年度培训考核的依据。

3.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我局的师资数量、结构呈逐年良性发展势头,但总体数量增长速度较慢,跟不上电网建设跨越式发展和企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师资队伍结构与企业实现“两个转变”的目标要求不够匹配,缺乏年纪轻、高层次、行业中有影响的领军人才;不同专业(工种)师资队伍发展不平衡;部分兼职教师仍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学历学位层次和教学水平等。

(2)师资队伍素质良莠不齐。部分兼职教师虽然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授课技巧,个别兼职教师专业理论素养不足,不适应课堂环境,授课的条理性、系统性差,教学效果不佳。

(3)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不健全。兼职教师培训授课的计划、考核、使用、待遇等政策性措施滞后,培训结果的应用效果不明显。部门间认识不平衡,培训工作效果差距明显。

二、师资队伍建设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总体思路

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以全面提高兼职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优先配置重点专业的师资资源,重点加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师资队伍。

2.发展目标

(1)总量目标。一是通过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兼职教师、聘任在岗的专家人才、返聘离退休专家等途径,不断扩大兼职教师队伍,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数量与企业员工队伍规模相适应。2015年末一级兼职教师数达到105人,占员工总数的1%。二是构建专业梯队。2015年末培养1至2名国网公司专业领军人才,3~4名省公司专业领军人才;每个专业培养“双师”素质专家人才1~2名,每个职业工种至少具有2名专业理论兼职教师和2名实际操作兼职教师(理论和实际操作兼职教师可以兼任,但总数不得少于3人)。

(2)素质提升目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2015年末“双师”素质一级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40%,中级及以上职称(含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一级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80%,高级职称(含高级技师)的一级兼职教师比例不少于55%;35岁及以下青年兼职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或学位的比例不低于95%;一级兼职教师企业培训师格证持证率达40%;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的生产技能类一级兼职教师比例达100%;一级兼职教师相应岗位资格证书持证率达100%,从事特种作业培训的兼职教师持有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办法的作业许可证的持证率达100%。

(3)体制机制建设目标。积极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以创新和发展为目标,有利于“双师”素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制定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质量监控,不断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三、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1.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

(1)积极创造条件,为兼职教师优先提供在职学历教育机会,支持和鼓励培训管理人员、兼职教师攻读本科与硕士学位,给予经费支持,不断提高培训管理人员和兼职教师的学历层次。

(2)按照“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支持和鼓励兼职教师按照规定条件同时参加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申报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并给予经费支持,凡取得“双师”(技师和工程师及以上)资格人员优先推荐参加岗位晋升、专家人才选拔,并在其职业能力贡献积分中予以相应加分。

(3)支持兼职教师通过考试取得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证书或通过其他渠道和途径的培训考核,取得所教授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给予经费支持。

(4)将兼职教师学历、技能等级、专业技术资格等级与兼职教师聘任级别挂钩。

2.加强师资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一是有计划地安排兼职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师、国家技能鉴定考评员培训。二是定期选派兼职教师参加外部新技术、新知识的更新培训,从而保证兼职教师的知识体系能够保持在同行业的先进水平。三是定期组织兼职教师授课技巧和授课方式培训,主要包括兼职教师职业形象的训练、开场结尾和主体组织等授课内容呈现的训练、课堂提问、应答、点评、现场应变、控场方法等培训师临场能力的训练。四是支持兼职教师参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项目研究和各项职业技能竞赛。五是定期组织精品课程、优秀教材讲义、课件评选活动。

3.健全师资队伍管理机制

(1)职业发展通道。为兼职教师设计相应的职业发展通道:一是对兼职教师进行分级,根据兼职教师的培训评估效果和培训授课年限进行职级晋升。二是在专家人才选拔和岗位晋升的过程中优先考虑表现突出的兼职教师,将聘任兼职教师作为专家人才选拔的基础条件,并明确兼职教师级别与专家人才级别的对应关系。

(2)评估考核。建设科学有效的培训评估体系。一是健全培训课程监控体系,对于培训课程尤其是周期较长的课程,在课程初期和中期对兼职教师的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测评和考核,及时发现在培训进度、方式方法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纠正和弥补。二是完善课程后期和培训结束后的评估机制,根据培训目标计划明确评价的标准和尺度,对受训人员受训后的收获进行评估,即从受训人员的专业知识或者业务技能是否提高、工作态度是否改善、工作业绩是否有所提高等方面进行测评和考核,从而最真实地评估出培训的效果。三是完善兼职教师授课台账,详细记录兼职教师在课程开发、授课学时、教材讲义、题库和技能项目评分标准编制和评奖、培训效果评估、考核结果应用等情况,为兼职教师的使用、培养、晋级提供依据。

(3)考核结果应用。一是作为评定员工年度绩效等级的参考依据或加分依据;二是作为评价部门年度人力资源专项考核的依据,将部门兼职教师素质指标、派员教学、培训效果等指标等列入单位年度人力资源专项考核;三是作为课酬津贴兑现依据。

四、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篇2

二、职工教育经费的开支范围

1、开支范围主要包括:⑴培训(养)费。指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职工学历教育培养费;职工岗位培训、安全技术教育、职业资格培训等培训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继续教育、业务短训和业务进修培训费;职工参加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品行习练费用等。⑵兼课酬金。指聘请兼职教师的兼课酬金。⑶开班费用。指由集团公司和矿(厂、处、院)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开班所发生的薄本费、培训资料费、出卷费、阅卷费、监考费,学员在培训学习期间的住宿、交通费等。⑷评审、鉴定费。指集团公司在职职工晋升工人技师、工人高级技师所需的评审费,工人技能等级鉴定费等。⑸公务资料费。指专职教职员工的办公费和资料费,教学器具的维修费,教学实验费,培训教材编印费等。⑹设备购置费。指购置职工教育用一般教学器具、实验仪器、图书等费用。⑺学员生活补助费。指各类学员在规定时间内的脱产培训或函授面授所享有的生活补助费。⑻《徐煤教育》编辑稿费、印刷费。⑼职工教育目标管理年度考核兑现奖;国家、省、市、集团公司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奖。⑽其他必须由职教经费支付的零星开支。下列各项不包括在职工教育经费以内,应按有关规定开支。⑴专职教职员工的工资和各项劳保、福利、奖金等,以及按规定发给脱产学习的学员工资。⑵学员个人学习用参考资料、计算尺(器)、小件绘图仪器(如量角器、三角板、圆规等)和笔墨、纸张等其他学习用品,应有学员个人自理。⑶举办职工教育所必需购置的设备,凡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按规定列支。⑷属于企业开发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的技术培训费用。

2、调整部分经费标准⑴教师讲课费:内部聘请的兼职教师,高级职称者每课时30元,中级职称者每课时25元,初级职称每课时20元;外聘兼职教师,特聘国内外名教授、名专家,授课费用根据市场价格协商决定。⑵班主任津贴:短训班(教学时间两周内),每期30~50元;长训班(教学时间两周以上、一月内),每期60~100元。⑶出卷、阅卷、监考费:出卷费每份50~100元(视试题数量和难度而定);阅卷费每份0.8~1.0元;监考费每人每场50元。⑷培训教材编写费:按每千字30元核算。⑸学员生活补助费:一年内,职工脱产培训(含函授面授)时间不超过3个月的,按每天每人15元予以补助;集团公司统一组织的学历教育班学员补助按原规定执行。

三、职工教育经费的管理

1、严格实行预算管理制度。职工教育经费使用应由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两级教委编制年度预算草案,依照有关程序列入同级财务部门用款计划,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后使用。

2、坚持“专款专用、节约使用、节余结转”原则。集团公司和矿(厂、处、公司等)职教经费必须按照规定建立使用专帐,并做到“专款专用、节约使用”,当年度节余费用可结转下年度使用;禁止克扣、挪用和侵占职教经费。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篇3

2.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方面。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4次,各班组党支部党员大会做到了每月不少于1次。召开支委会32次,讨论议题64个,形成决议64个。学习党课9次,其中上级党委书记讲党课1次,党总支上党课8次,政治理论党课5次,党风廉政党课1次,形势任务党课2次,安全党课1次。

3.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一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体党员中深入持续的开展学习《党章》、《准则》、《条例》和典型案例学习,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党纪意识。二是开展两次专题剖析会活动,即上半年的“强化监督自觉,落实监督责任”和下半年的“防治微腐败,监督全覆盖”专题剖析会,认真查找了问题,形成了问题库管理。三是落实了党风廉政管理措施,对关键项目、重点岗位加强了廉政教育和监督管理,实现了无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4.党员教育管理方面。一是抓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贯彻学习。组织观看了一次直播,更换了一期宣传阵地,听了一次党课,集中开展了一次学习、讨论,参加了一次网络考试。二是抓党员日常教育管理,重点开展了《榜样》、徐前凯、陈翔、杨军等典型事迹的学习教育。三是抓通过党内活动教育党员,比如,抓了政治工作保春运、保防洪、党员战高温立功竞赛活动,党团员送清凉活动、纪念建党96周年系列活动、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等主题教育的开展,加强了党员党性锻炼。四是抓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重点是解决了达州列检作业方式改革期间,分流32名职工的思想稳定问题,没有给上级添乱,没有给生产秩序和生产安全造成影响。

5.党员作用发挥方面。一是深化创岗建区活动。每月开展党员创岗建区考核评比,按照自评、互评、群众测评和支部书记点评的程序,以得票数多少为主的原则,评出先锋岗和红旗责任区。每季度根据月度考核结果,评出“四优”党员。在党总支和班组支部园地上进行公开,以此鼓励和鞭策党员在责任岗、区中的作用发挥。二是发挥“党员三支队伍”作用,在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军特专运突击任务、后勤保障和技术示范、技术支持工作中,敢于担当,敢于负责,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在“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主题教育中,发挥党员骨干作用,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工作性质,突出以安全创效为重点。今年来,实现了党员无严重违纪问题,全年无责任行车设备故障和无责任事故,保持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6.加强分会和团支部工作方面。一是将分会和团支部的重点工作纳入党总支月度工作计划,并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二是指导分会定期开展民主巡视、“十三五”劳动竞赛、安康杯技能竞赛、职工文体活动等特色活动,切实发挥民主管理促进安全生产的作用。三是加强团支部建设工作,定期听取团支部工作汇报并对具体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指导团支部开展了“学法律、知敬畏、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 “双创杯”青工技术比武、义务奉献突击活动、“防洪杯”劳动安全竞赛,“一学一做”学习教育,促进和发挥了团员队伍生力军的显著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和上级点、自己查,党总支班子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严肃组织生活方面。突出表现在有些支委会一般性议题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比如,党总支月度工作安排,一般都是支部书记拟定好草稿,象征性的在支部大会上过一过,或者是通过办公网络大家看一看就定了。另外,还突出表现在支委会的召开程序上不严谨,比如,有时候在召开支委会前,没有事先议定议题、发出通知,或事先进行充分沟通,就直接通知支委开会。

2.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松懈思想,突出表现在支委班子和党员的学习劲头不足,学习热情不高,在学习上有歇一歇、松口气的思想,对制度化常态化的理解不透、认识不深,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如:党员参与集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怨言,学习笔记不及时记录或记录过于简单。

3.保证中心工作方面。围绕安全中心严格管理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标准不高,管理不严,存在好人主义思想。比如对工长、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考核和对班组的月度考核评比,全年基本上都是“优标”,对月度“四强”党支部的考核也都基本上达到了90分以上的优秀标准,思想顾虑多,考核不严格。党员“两违”和漏检漏修也比较突出,在2017年中,从局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来分析,党员作业类(A、B、C、D类)“两违”(包括漏检漏修)29件,群众221件,党员与群众之比为13%,与10%以内的既定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果算上设备类质量(E)问题和管理类(F类)问题,在绝对数上更多。

4.党建基础工作不扎实,与《纲要》、《细则》的要求相比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支部台账填写不规范、不及时。如党内安全分析质量不高,党员发展、“两学一做”重点工作的相关记录不及时填记。党费使用不严谨、不规范。在局组织部检查中,发现前三个季度党员普遍性发奖品,而且发的基本是生活日用品,不符合党费使用规定。

5.兼职支部书记工作热情不高。认为工作太多,太繁琐,嫌麻烦。比如,每月要开党员大会,每月要及时高质量的手工填写支部台账,每月要开展创岗建区的自评、互评、群众测评、支部书记点评,每月要开展党内安全分析,每月要组织“两学一做”集中学习,每月要按时收缴党费,每月要及时更新《党支部揭示栏》,现在每月还要填写《党员组织生活手册》,还要经党开展党内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等,有时还要写这写那,总之,作为兼职支部书记认为事太多、太繁琐,在工作中时有怨气,影响了工作热情。

三、整改措施

1.以从严治党要求规范组织生活。一是加强党员教育,提升党员对严肃组织生活重要性的认识,让全体党员认识到严肃组织活是增强党性意识,是严格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从严治党的大事。通过支部党员大会、党员活动和一对一谈心交流加强此项工作。责任人:支部书记,完成时间:208年6月30日。二是扎实开好支委会,会前充分准备,做到提前一天以上将时间、地点、议题通知到支委,对重要事宜在会前做好沟通,保证会议质量。责任人:总支书记,完成时间:2018年3月20日。

2.以政治使命要求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坚持“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是党的十九大和党章的要求,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因此,首先要反复宣讲,这是一项长期性的政治任务,不能松劲,并转变为党员的行动自觉。责任人:总支书记、支部书记,完成时间:长期坚持。其次,做好学习计划,具体到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内容的学习,开展什么样的讨论,对质量标准进行明确。责任人:总支书记,完成时间:每季度第一月。其三,检查学习讨论质量,包保支委坚持参加支部集中学习和讨论,班组党支部书记每季度检查党员学习笔记,督促落实集中学习和自学篇目。责任人:支委、支部书记,完成时间:每季度末月。其四,监督检查做合格党员的效果,支部书记通过每月对《组织生活手册》的填写,检查党员承诺兑现情况,创岗建区开展情况,党内学习和党内活动参加情况等,判定党员是否符合“四个合格”标准。其五,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分出档次,对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党员纳入重点帮助对象,限期改正,不能改正的进行纪律处分或劝其退党。责任人:总支书记,完成时间:2018年底。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篇4

2.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方面。党总支召开党员大会4次,各班组党支部党员大会做到了每月不少于1次。召开支委会32次,讨论议题64个,形成决议64个。学习党课9次,其中上级党委书记讲党课1次,党总支上党课8次,政治理论党课5次,党风廉政党课1次,形势任务党课2次,安全党课1次。

3.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一是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全体党员中深入持续的开展学习《党章》、《准则》、《条例》和典型案例学习,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党纪意识。二是开展两次专题剖析会活动,即上半年的“强化监督自觉,落实监督责任”和下半年的“防治微腐败,监督全覆盖”专题剖析会,认真查找了问题,形成了问题库管理。三是落实了党风廉政管理措施,对关键项目、重点岗位加强了廉政教育和监督管理,实现了无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4.党员教育管理方面。一是抓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贯彻学习。组织观看了一次直播,更换了一期宣传阵地,听了一次党课,集中开展了一次学习、讨论,参加了一次网络考试。二是抓党员日常教育管理,重点开展了《榜样》、徐前凯、陈翔、杨军等典型事迹的学习教育。三是抓通过党内活动教育党员,比如,抓了政治工作保春运、保防洪、党员战高温立功竞赛活动,党团员送清凉活动、纪念建党96周年系列活动、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知识竞赛活动等主题教育的开展,加强了党员党性锻炼。四是抓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重点是解决了达州列检作业方式改革期间,分流32名职工的思想稳定问题,没有给上级添乱,没有给生产秩序和生产安全造成影响。

5.党员作用发挥方面。一是深化创岗建区活动。每月开展党员创岗建区考核评比,按照自评、互评、群众测评和支部书记点评的程序,以得票数多少为主的原则,评出先锋岗和红旗责任区。每季度根据月度考核结果,评出“四优”党员。在党总支和班组支部园地上进行公开,以此鼓励和鞭策党员在责任岗、区中的作用发挥。二是发挥“党员三支队伍”作用,在安全生产应急处置、军特专运突击任务、后勤保障和技术示范、技术支持工作中,敢于担当,敢于负责,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在“强基达标、提质增效”主题教育中,发挥党员骨干作用,在学习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工作性质,突出以安全创效为重点。今年来,实现了党员无严重违纪问题,全年无责任行车设备故障和无责任事故,保持了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6.加强分会和团支部工作方面。一是将分会和团支部的重点工作纳入党总支月度工作计划,并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二是指导分会定期开展民主巡视、“十三五”劳动竞赛、安康杯技能竞赛、职工文体活动等特色活动,切实发挥民主管理促进安全生产的作用。三是加强团支部建设工作,定期听取团支部工作汇报并对具体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指导团支部开展了“学法律、知敬畏、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 “双创杯”青工技术比武、义务奉献突击活动、“防洪杯”劳动安全竞赛,“一学一做”学习教育,促进和发挥了团员队伍生力军的显著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和上级点、自己查,党总支班子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严肃组织生活方面。突出表现在有些支委会一般性议题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比如,党总支月度工作安排,一般都是支部书记拟定好草稿,象征性的在支部大会上过一过,或者是通过办公网络大家看一看就定了。另外,还突出表现在支委会的召开程序上不严谨,比如,有时候在召开支委会前,没有事先议定议题、发出通知,或事先进行充分沟通,就直接通知支委开会。

2.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面。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松懈思想,突出表现在支委班子和党员的学习劲头不足,学习热情不高,在学习上有歇一歇、松口气的思想,对制度化常态化的理解不透、认识不深,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如:党员参与集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怨言,学习笔记不及时记录或记录过于简单。

3.保证中心工作方面。围绕安全中心严格管理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标准不高,管理不严,存在好人主义思想。比如对工长、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考核和对班组的月度考核评比,全年基本上都是“优标”,对月度“四强”党支部的考核也都基本上达到了90分以上的优秀标准,思想顾虑多,考核不严格。党员“两违”和漏检漏修也比较突出,在2017年中,从局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来分析,党员作业类(A、B、C、D类)“两违”(包括漏检漏修)29件,群众221件,党员与群众之比为13%,与10%以内的既定目标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果算上设备类质量(E)问题和管理类(F类)问题,在绝对数上更多。

4.党建基础工作不扎实,与《纲要》、《细则》的要求相比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支部台账填写不规范、不及时。如党内安全分析质量不高,党员发展、“两学一做”重点工作的相关记录不及时填记。党费使用不严谨、不规范。在局组织部检查中,发现前三个季度党员普遍性发奖品,而且发的基本是生活日用品,不符合党费使用规定。

5.兼职支部书记工作热情不高。认为工作太多,太繁琐,嫌麻烦。比如,每月要开党员大会,每月要及时高质量的手工填写支部台账,每月要开展创岗建区的自评、互评、群众测评、支部书记点评,每月要开展党内安全分析,每月要组织“两学一做”集中学习,每月要按时收缴党费,每月要及时更新《党支部揭示栏》,现在每月还要填写《党员组织生活手册》,还要经党开展党内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等,有时还要写这写那,总之,作为兼职支部书记认为事太多、太繁琐,在工作中时有怨气,影响了工作热情。

三、整改措施

1.以从严治党要求规范组织生活。一是加强党员教育,提升党员对严肃组织生活重要性的认识,让全体党员认识到严肃组织活是增强党性意识,是严格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从严治党的大事。通过支部党员大会、党员活动和一对一谈心交流加强此项工作。责任人:支部书记,完成时间:208年6月30日。二是扎实开好支委会,会前充分准备,做到提前一天以上将时间、地点、议题通知到支委,对重要事宜在会前做好沟通,保证会议质量。责任人:总支书记,完成时间:2018年3月20日。

2.以政治使命要求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坚持“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是党的十九大和党章的要求,必须做到持之以恒,因此,首先要反复宣讲,这是一项长期性的政治任务,不能松劲,并转变为党员的行动自觉。责任人:总支书记、支部书记,完成时间:长期坚持。其次,做好学习计划,具体到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内容的学习,开展什么样的讨论,对质量标准进行明确。责任人:总支书记,完成时间:每季度第一月。其三,检查学习讨论质量,包保支委坚持参加支部集中学习和讨论,班组党支部书记每季度检查党员学习笔记,督促落实集中学习和自学篇目。责任人:支委、支部书记,完成时间:每季度末月。其四,监督检查做合格党员的效果,支部书记通过每月对《组织生活手册》的填写,检查党员承诺兑现情况,创岗建区开展情况,党内学习和党内活动参加情况等,判定党员是否符合“四个合格”标准。其五,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分出档次,对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党员纳入重点帮助对象,限期改正,不能改正的进行纪律处分或劝其退党。责任人:总支书记,完成时间:2018年底。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篇5

为了使我行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充分满足全行的发展战略和同业竞争的需要,不断提高广大员工的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我行根据全行的发展战略和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对员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培训,以达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目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目的

制定本办法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规范全行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促进培训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逐步与国内外一流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接轨,为建设具有我行特色的培训体系奠定基础;鼓励员工参加旨在提高其自身业务水平和技能的各种培训,不断增强员工的岗位履职能力,为确保我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智力保证。

第三条内容

本管理办法共包括七章三十九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培训管理;第三章:师资管理;第四章:资格考试管理;第五章:学历补贴管理;第六章:培训证书管理;第七章:附则。

第四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我行所有组织培训活动的相关部门及全体员工,各支行可参照执行,也可比照此办法另行制定,报我行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二章培训管理

第五条培训形式

目前,我行培训的形式主要分为内部培训、外派培训和员工自我培训三种。

1.内部培训。这是我行开展培训工作的主要形式。目的是为了更新和扩展员工的知识面,不断提升岗位履职能力和工作效率,并为职业生涯发展作好准备。主要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后备干部培训(战略性培训)、客户经理(营业经理、大堂经理)培训、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和新员工入职培训等。

2.外派培训。主要指安排有关人员参加上级行组织的各类培训(包括出国、出境培训),或因工作需要但我行无法提供内部培训的,经分管领导和部门同意参加社会上专业培训机构或总行直属院校组织的培训。

3.员工自我培训。我行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种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培训。

第六条组织管理

1.人力资源部负责全行培训工作的管理、指导和考核工作,并对各部室的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质量及培训费用进行审查和监控。各部室在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下做好本专业培训的需求调查、质量控制、效果评介及培训信息的建档与反馈等工作,力求使培训工作规范化,培训效益最大化。

2.为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各部室都要按规定设立培训工作联络员(兼职),负责与人力资源部的联络工作。联络员名单须报人力资源部备案,若联络员发生变化,则相关部室须将变化后的名单在五个工作日内报人力资源部。

3.每期培训班都必须明确专人负责。二天(含)以上的培训班要实行培训项目经理制,指定专人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培训班所有事宜。包括办班申请、培训需求调查、撰写分析报告、制定培训方案、准备培训教材、确定培训教师、组织培训质量评估、编制培训预算和组织考勤、建立培训档案等。培训结束后,项目经理还要将培训需求分析报告、培训教材(课件)、培训课程表、员工培训签到表(详见附件1)、培训课程评估表(详见附件2)以及培训课程评估分析报告(详见附件3)和考试考核成绩等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4.各类培训班的培训地点一律安排在我行规定的场所进行,非特殊情况不得擅自租借规定以外的场地。

第七条计划实施

1.各部室须在每年1月底前向人力资源部提交本专业的年度培训计划(详见附件4)。人力资源部对各部室上报的培训计划负责审核,并编制全行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计划经行长办公会议审查通过后,以行文形式下发,各部室须按计划严格执行。

2.各部室上报的培训计划主要为两天(含)以上的集中脱产培训,每年每个部室的集中脱产培训一般不超过三期。特殊情况必须追加办班的,应在《培训申班请表》(详见附件5)上注明追加理由,经人力资源部审核并报分管行长审批后方可实施。

3.对于不在我行年度培训计划内的培训,如:半天或一天左右的新产品、新业务一类的应急培训、或以会代训等,应由培训主办部门统一填写《部门应急培训登记表》(详见附件6)在每季度末报人力资源部备案。

4.为确保培训质量,各专业部室都要从每年11月份开始组织下一年度培训需求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每年的12月,汇总调查结果,并制定本专业年度培训计划。每年1月份,做好计划的上报工作。

5.各部室在正式开班前(一般应提前一个星期)应向人力资源部门完整提供以下几项资料:

①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报告(须附“培训需求调查表”);

②培训班申请表;

③各门课程的课件资料;

④培训班课程表;

⑤若拟聘请外聘教师,则培训主办部门还需提供《外聘教师申请评估表》(详见附件7)。

其中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报告至少包括以下几项内容:⑴概述;⑵调查分析;⑶针对调查分析提出课程设置意见。

人力资源部根据各部室提供的相关资料进行认真审核,并提出审核意见。各部室只有在经过人力资源部门审核通过并签署同意办班意见后方可组织实施,否则财务部门不予报销培训费用。

6.上述各项工作管理流程请参阅附件8:《培训工作流程》

第八条外派培训

1.外派培训人员分为我行指定、部室推荐及个人申请三种情况。

2.除我行指定外,其他参加外派培训人员均须由部室领导签署意见,并报人力资源部进行审核(附培训通知)方可报名参加。

3.外派培训结束后,外派培训人员应于返回单位七日内将外派培训期间的学习情况形成小结并递交所在部门领导。支行行级干部(或机关部室正副总经理<含助理>)参加外派培训的,应将学习小结报人力资源部。若外派参加出国、出境培训、考察的,相关人员须撰写调研文章或学习体会,报人力资源部。

4.员工个人申请外派培训的项目主要限定在业务发展急需的,或与我行业务发展紧密相关的,经培训考试合格后能直接或间接地增强我行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美誉度,如,金融分析师、理财规划师、项目管理师、风险管理师等。参加此类培训原则上根据我行人才培养计划和工作需要,按照专业对口或专业相关的原则,由个人提出申请,并填写《外派培训申请表》(详见附件9),由所在单位签署意见报我行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对上报的人员从学历、能力、工作表现及所从事的岗位等方面进行资格审查,必要时还需进行考试选拔。

5.外派培训半年(含)以上或单项培训费用报销在8000元以上(含)的须与人力资源部门签订《培训协议书》(详见附件10)。

第九条培训纪律

1.员工培训期间不得迟到、早退,也不得随意请假,如确因公请假,须向培训主办部门办理请假手续,否则以旷工论处。

2.员工参加培训,必须在《员工培训签到表》上亲笔签名,严禁其他学员代签,一经发现,代签学员和被代签学员均按旷课处理。

3.培训主办单位以签到表为依据,将参训学员的出勤记录一并归入员工培训档案中保存。

4.培训期间,员工在课堂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或与周围同志交头接耳。同时,培训学员须关闭手机或把手机调为振动档,课堂内不允许接听电话;

5.参加我行级及以上的系统内培训,参训学员须自觉携带总行统一下发的培训证书。

第十条培训档案

1.各支行和我行机关都要建立培训工作档案。档案的主要内容请参阅本办法第一章第六条第3款,我行机关培训档案由各培训主办部门在培训班结束后7天内移交给人力资源部。

2.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各支行要将每个员工接受培训的具体情况和培训结果详细记录备案。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考试考核成绩以及获得各种证书的复印件等等。

3.各支行教育干部和机关部室培训联络员须在每年的1月底前,将本单位的行长助理<含>以上干部(机关为部室总经理助理<含>以上干部)年度培训情况填入《我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年度培训情况登记表》(详见附件11),报我行人力资源部。

第十一条培训经费

1.各部室在每年年初(1月底前)提交培训计划时,还应同时提交每个培训班的经费预算(主要指两天或以上的集中脱产培训,预算的内容主要包括:餐费、住宿费、场租费、教师授课费、教材费、交通费等)。人力资源部根据各部室提交的经费预算进行审查,并编制全行年度培训经费预算,经与财会部门沟通协商后,报财务审查委员会审批。为掌握和控制培训经费使用情况,计划内的培训费用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审批,财会部门负责审核。

2.应急性培训和临时追加培训所需费用,需单独预算并报分管财务行长审批后执行。

3.各部室在正式举办培训班之前,须填写《培训班申请表》,由人力资源部门审核后签字确认,财务部门根据《培训班申请表》在预算额度内予以报销培训经费。

4.培训班的教师授课费用按照本办法第三章第十七条第6款的有关规定执行。行内组织的以会代训或应急培训一般不支付“授课费”(外聘除外),若确实制作了相关培训课件,并经人力资源部门审核认可的,可以支付相应的课酬,但必须填写培训班申请表并提供相关培训课件。

5.支付授课教师的授课费都须填写“培训教师课酬支付凭单”(详见附件12)。

6.员工参加外派培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培训费等费用,在培训人员获得培训单位颁发的合格证书或证明等(参加会议性培训等这类特殊情况例外)并经人力资源部门审核(如,审查培训证书等)后,方可到财务部门按规定报销。员工参加内部培训所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等按有关规定回所在单位报销。

7.员工个人申请外派培训并被批准的,其费用先由个人支付,完成培训后通过考核获得相关资格证书的,经我行人力资源部审核并与其签订相关协议后核定的报销额度予以报销。

8.员工参加与银行业务无关的培训,有关费用由个人支付,我行不予报销,而且,培训不得影响和挤占工作时间。

第三章师资管理

我行的培训师资主要包括内部兼职教师和外部聘请兼职教师(简称“外聘教师”)两大类,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师资的日常管理。

第十二条兼职教师定义

兼职教师是指为满足我行内部组织的各类培训需要,所聘请的行内外授课人员。

第十三条内部兼职教师的任职资格

1.有较高政治素质和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热爱职工教育培训事业。

2.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渊博;思想活跃、思路清晰,表达能力强;普通话较标准,具备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

3.从事银行业务培训的兼职教师,一般应有5年以上从事银行业务的工作经验,是银行某项业务的专家或骨干。

4.必须经人力资源部确认并持有我行内部兼职教师聘用证书。

第十四条内部兼职教师的来源

1.各级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皆担负有培养员工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行内部兼职教师的主要承担者。

2.业务骨干:各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是员工业务培训的主要教师来源。

第十五条兼职教师的聘用程序

1.行内兼职教师一般由人力资源部和被聘对象所在部室共同协商选定,员工也可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自愿申请。外聘教师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选聘。

2.行内兼职教师的聘期为1年,由聘请单位向兼职教师颁发聘书。

3.凡员工自愿申报兼职教师的,必须填写《兼职讲师申报表》交人力资源部,由人力资源部组织专家对申报人员从资历、课件准备、授课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和考察,达到要求者聘为我行兼职讲师。我行每年组织一次评定;

4.行内员工受聘和担任兼职教师以不影响本职工作为前提。

5.培训主办部门聘请外部兼职教师必须先填写《外聘教师申请评估表》,经人力资源部资格审查确认后方可正式聘请。资格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背景、从事职位、教学内容、教学水平以及从事的培训经历等。

第十六条兼职教师的考核与续聘

1.我行对兼职教师的考核与续聘工作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兼职教师的授课情况、学员评估情况以及受训出勤情况和日常工作表现等是续聘与否的主要依据。

2.每个受聘内部兼职教师在每年的八月底前,必须向人力资源部递交一份个人年度工作情况报告(报告时间为上年度八月至本年度八月)。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本年度参加行内外培训(或受训)情况、自我学习提高情况、培训讲义及课件资料准备情况等。

3.每次培训结束,受训学员都要对兼职教师进行考评,并填写“培训课程评估表”。培训主办部门要对“培训课程评估表”进行汇总和分析,并撰写《培训课程评估分析报告》交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将把它和个人年度工作情况报告一起作为对兼职教师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4.我行在每年的教师节前后对内部兼职教师考评一次,考评合格的可续聘为下一年度兼职教师;不合格的聘期内不再安排教学任务,聘用期满后自动解除聘用关系,考评结果认为一般的要督促其改进提高。

第十七条兼职教师的职责和权利

1.根据培训主办部门设计的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如有改动应事先征得培训部门的同意。

2.写教材、制作课件和提高讲授水平,提高培训效果。

3.主动学习、消化外部培训课程,并把对本行有用的培训内容引入内部培训课程。

4.外聘教师必须根据我行的培训需要,提交教学内容和培训方案。最后经主办部门和培训部门批准后实施。如有改动应事先征得同意。

5.担任培训咨询顾问或者参与培训项目开发。

6.按规定取得课酬。行内兼职教师一次授课(半天)的课酬标准为:

教师类别

一般员工

科级干部

(或中级职称)

处级干部

(或高级职称)

总行或省行行级领导

支付标准

300元/半天

500元/半天

700元/半天

按具体

情况确定

外聘教师的课酬支付由人力资源部按市场行情确定,具体由聘请部门在《外聘教师申请表》上提出拟支付金额申请,报人力资源部门审核批准后按实际支付额执行。

7.获得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和参考书籍。

8.为兼职讲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包括外部培训机构的公开课

程,内部培训课程,各种形式的培训师交流活动等。

9.行内兼职教师每年可享受500元的兼职教师资料费。

10.我行每年于9月10日教师节前后举行一次内部兼职教师座谈会,并根据人力资源部门对各位兼职教师的考核情况、年度授课情况和学员的实际反馈等,评选出若干名优秀兼职教师,并由我行领导颁发获奖证书。

11.我行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并将兼职教师的具体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职称、职务、工作单位、联系电话、授课名称等要素公布在教育培训园地的专门栏目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为我行的培训工作提供保障。

第四章资格考试管理

第十八条资格考试内容

本办法所称的资格考试是指与我行各岗位及专业领域有关的国际、国内及行业通用的各类专业资格认证考试。

第十九条资格考试意义

开展资格考试既是为了满足企业发展战略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提升我行的服务水平和整体竞争实力,并能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提供鉴别从业人员从业能力和服务水准的科学依据,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行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条资格考试类别

我行员工的资格考试主要包括行内岗位资格考试、行业协会组织的从业资格考试和社会机构组织的资格证书考试三种。

第二十一条参与方式及原则

1.强制性参加。如,行内或银行业协会组织的各类岗位从业资格考试。

2.组织选派。如,参加上级行或银行业协会组织的资格培训考试。

3.个人申请。对于社会上组织的与本岗位及专业领域密切相关的资格考试,员工可根据需要向组织申请参加。

4.自主决定。除个人申请外,员工也可完全自主决定参加或不参加社会上组织的各类资格证书考试,但参加考试必须以不影响本职工作和不挤占工作时间为前提。

第二十二条个人申请条件

1.行龄必须满二周年(含)以上。

2.所申报的资格考试必须符合目前从事的工作岗位或专业发展方向。

3.上年度的考核必须为“合格”及以上。

4.必须征得所在部门和单位的同意。

第二十三条个人申请程序

员工个人申请参加资格考试,必须由申请人填写《员工资格考试申请表》(详见附件13),交其所在单位主要领导签署意见后,将申请表、相关培训的招生简章以及相关考试的介绍材料及费用等一并报我行人力资源部审批。人力资源部根据申请人的个人资料、教育背景,结合其岗位资格条件、考核情况及其所在部门主要领导的意见进行审核。

第二十四条资格考试待遇

1.属组织选派参加资格考试的员工,因学习、培训、考试需占用的工作时间,以公假论处。

2.属个人申请并经批准参加资格考试的员工,考试假期可享受不超过2天的公假。不足部分以调休、年休假冲抵,不能以调休、年休假冲抵的,按事假处理。

3.属自主决定参加社会各类资格考试的员工不享受公假,培训或考试所需占用的工作时间,只能以调休、年休假或事假处理。

第二十五条资格考试费用

1.员工参加由行内或银行业协会组织且必须参加的各类岗位资格考试,若需支付考务费等费用,由员工所在单位先行支付。若考试未能通过,则单位先行支付的考务费等费用从该员工工资中扣回。

2.属组织选派参加资格考试的员工,其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培训费、考试费等费用,待其通过全部课程考试,并取得相关证书,经单位审核后可予以全额报销。若未能通过全部课程考试而无法取得相关证书的,则被选派人员自己须承担20%的培训费和考试费。

3.属个人申请并经批准参加资格考试的员工,由申请人先行垫付所有相关费用,待考试结束并取得相关证书和经人力资源部门审核后,可报销60%的培训费和考试费。

4.属自主决定参加社会各类资格考试的员工,所有费用由其个人承担。

第二十六条资格考试补贴及申请

1.除组织选派考取的各类资格证书外,我行对个人申请或自主决定并考取以下国家正式颁布或业界公认的中级及以上资格证书的,将以补贴的形式给予一次性奖励。具体标准如下:

①对取得高级(国家执业资格一级证书)资格证书的奖励2000元;

②对取得中级(国家执业资格二级证书)资格证书的奖励500元;

③对取得注册金融分析师、注册财务分析师等国际或国内权威机构颁发的紧缺类执业资格证书的奖励6000元(该项奖励名单由人力资源部在汇总各支行或部室上报的申请名单中依据市场和我行对该类项目需求的紧缺程度筛选确定)。

2.资格考试补贴申请每年一次,与学历补贴申请同时进行。申请人须先填写《员工资格考试和学历补贴申请表》(详见附件14)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报所在单位审核,经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机关部室由部室负责人签名)后报我行人力资源部审核。

第二十七条人员管理及资料归档

1.凡由组织选派参加资格培训考试且相关报销费用在8000元及以上或属个人申请并经批准参加资格考试报销费用在5000元及以上的人员,在报销前,当事人必须与所在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签订《培训协议书》。人力资源部门将根据实际报销金额及资格证书的类别及等级等要素,约定具体的服务期限。约定的服务期自员工签订《培训协议书》之日起计算。

2.各支行和机关部室每年要对员工参加各类资格考试的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考取资格证书的时间、类别、等级及协议签订情况等。相关内容一并归入员工培训档案。机关员工的资格证书考试情况由各部室培训联络员负责登记,每年末向人力资源部报送一次。

第五章学费补贴管理

第二十八条学费补贴概念

本办法所称的学费补贴是指我行对员工通过以业余时间为主参加学习,完成本科及以上学历规定课程,并获得毕业证书的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本办法所指的毕业证书主要包括国民教育系列和党校系列两种,重点为国民教育系列。

第二十九条申请参加学历学习的基本条件

1.员工行龄必须满二周年及以上。

2.参加学历学习的专业应符合本人所从事的岗位说明及专业发展方向。

3.上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且本人参加行内培训期间的考试或考核均在“合格”及以。

参加海(境)外学历(或学位)学习的员工,除须符合上述有关条件外,还需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1.我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主要包括机关部门副总经理及以上人员和支行行级干部);

2.列入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的;

3.列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

第三十条学费补贴类别

主要包括全额报销、按标准报销和部分补贴三种形式。

第三十一条学费补贴标准

1.我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参加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经我行分管行长批准同意并取得毕业证书后,可报销全部学费,但不再享受其它学费补贴。

2.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可以按标准报销学费,但不再享受其它学历补贴:

①科级干部任职期间参加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并取得毕业证书的。

②在学习期间获得我行(含)以上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劳动模范和优秀柜员工等综合性荣誉称号,或在获得上述荣誉称号后在两年(按评选年度计算)内入学的;

③学习期间在业务技术比武比赛中获得省分行个人前三名、总行个人前六名,或在获得上述名次后两年内(口径同上)入学的。

符合以上三条标准之一的,相关人员可按以下规定报销学费:

博士或博士后毕业:15000元;

研究生毕业:10000元;

本科毕业:5000元。

3.除上述情况外,其它员工通过在职学历教育并获得毕业证书后,可给予部分的学费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如下:

学历、学位国民教育系列

党校

博士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5000

博士毕业

4000

研究生毕业,且获得硕士学位

3000

2000

研究生毕业

2000

1500

本科毕业同时获得学士学位

1500

本科毕业

1200

1000

单位:元

4.若实际学费不到上述可报销额度的,按实际学费报销。

5.任何人在参加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期间,若又报考参加同一层次的学历教育,则其毕业后只允许报销其中一个学历教育的学费或享受一次学历补贴(报考更上一层次的学历教育并取得毕业证书的除外)。

第三十二条学费补贴申请程序

1.申请学费补贴者须在报名参加学历教育前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支行(或部室)领导同意后,以行、部(室)为单位集中向我行人力资源部备案,人力资源部据此作为今后核发学费补贴的依据。入学前未向人力资源部报备而毕业后向人力资源部提出补贴或报销申请的,人力资源部不予受理。

2.员工毕业或取得学位后,须持毕业(学位)证书原件和毕业生登记表报所在单位,经所在单位核查无误后,再由其本人填写《员工资格考试和学历补贴申请表》,经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和单位盖章后,于每年年底报人力资源部,经审定后,将以行文形式下发可发放学费补贴人员名单和金额。各支行须按文件核定的金额为员工报销或补贴相应的学费。

3.符合学费报销条件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报销学费时,须持毕业(学位)证书原件到人力资源部审核登记,并经有权人签字后方可到财务报销学费。

4.员工在获得学费报销或补贴后,若因个人原因离开工行系统,须退回全部已报销或补贴的学费。

第三十三条其他

1.员工学费报销或补贴费用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帐户中列支。

2.除按规定享受学费报销或补贴外,员工参加学历教育所产生的论文答辩费、代办费、教材费、考前复习费、差旅费等相关费用,由个人自行承担。

3.工提供的学历(或学位)证明材料必须真实、有效,严禁提供任何虚假证明,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自身负责。一经发现,不但取消相应报销或补贴资格,退还已报销或补贴的学费,而且在全行范围内予以通报批评。

第六章《培训证书》管理

第三十四条培训证书使用及编号

1.《培训证书》是由中国工商银行教育部统一设计制定,专用于记载员工参加我行及以上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情况。

2.《培训证书》实行一人一号,证书的编号由我行人力资源部统一编制,各支行应根据我行规定的编号范围,确定每一位员工的培训证号码。培训证书编号为八位数,前两位代表浙江省,第三、四位代表我行,后四位为各支行所用号码。

3.《培训证书》中的基本情况、职务变动记录、国外培训记录和继续(学历)教育由各支行负责填写,并贴好照片及加盖行印。员工参加国内培训,每次记录由主办并管理培训班的单位(部门)负责填写。各支行通过建立员工培训档案,及时将员工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情况录入培训档案。

4.《培训证书혋痐各支行统一保管(我行机关由员工自信保管),员工在参加我行以上(包括我行)各类培训前,到支行领取《培训证书》,并交培训主办单位,培训结束后交回支行保管。

第三十五条培训证书记录的范围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篇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206-02

高校辅导员是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充分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2003年起,积极研究和实践探索由优秀的研究生党员担任兼职辅导员,选拔培养了一批兼职辅导员队伍,与专职辅导员形成合力,有力充实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和管理体系。

一、研究生党员担任兼职辅导员的优势

1.思想具有先进性:研究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中具有先进性的代表。经过考察、选拔的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在思想政治、人格品德、学业科研、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表现优秀,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形成较为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思想上具有大局观和全局观,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以学习为根本;在工作上具备出色的管理组织能力,能统筹兼顾;在作风上能廉洁自律,为广大师生服务,获得师生的肯定和支持,树立了兼职辅导员良好的形象,充分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

2.年龄具有相仿性:与专职辅导员相比,兼职辅导员来源于学生群体,同时又能很好地深入学生群体,年轻、学生的身份使他们更容易与广大学生产生共同语言,及时发现学生群体的动态情况;他们也是学校学院与学生群体联结的纽带和桥梁,校院层面的动态情况和精神主旨可以通过兼职辅导员及时传达和实施,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愿意接受,更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3.教育具有实效性:兼职辅导员兼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专业学习者的双重身份,在党建团建、班级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主动作用,在学业指导方面同样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他们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利于他们在环境中营造创先争优的思想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兼职辅导员还能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以及学长的身份,有效地指导低年级同学的学业规划。

4.培养具有梯队性:兼职辅导员是一批具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优秀研究生党员,他们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后备培养对象,也是各企事业单位党政管理干部的人才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可靠接班人。研究生党员在担任兼职辅导员的过程中,通过理论培训、实践锻炼,逐渐成长,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专职辅导员队伍和其他管理岗位的优秀后备人才,做到了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合理的梯队建设,实现了“选拔—培养—输送”的完整机制。

二、研究生党员担任兼职辅导员的实践经验

1.有力的政策保障。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强调了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2010年,浙江大学出台《浙江大学兼职辅导员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完善了兼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该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兼职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任职条件和资格,选聘办法,管理与考核以及津贴等,从政策上支持了学院对兼职辅导员的选聘和培养,同时确保经费支持,从而鼓励了优秀研究生党员投身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成为兼职辅导员中的一员。上述文件的出台使学院有章可依,保障专兼职相结合的辅导员队伍的建设。

2.严格的选拔程序。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结合学院实际,进一步细化选拔程序,坚持兼职辅导员队伍的高标准严要求。在选聘原则上,兼职辅导员主要从素质优秀、乐于奉献、热爱学生工作的青年教师、博士后,品学兼优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中选聘,聘任的岗位主要有学生党支部书记、团委副书记(挂职)。对于从研究生群体中选拔兼职辅导员、必须首先征得研究生导师同意,以不影响本人学业为基本前提。选聘标准包括:中共党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解、拥护并能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学生,热心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处理突发事件的水平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力;能保证每周有一定的工作时间,能够至少连续工作一年;品学兼优,在大学期间至少担任一年的班团干部或院系以上的学生干部。

每学年开始,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组织人事科、学工办、团委共同协商提出拟选聘兼职辅导员人数,在全校范围内公开招聘。学院党委组织进行书面审核、公开面试、导师意见征询等环节,确定初步人选后进行公示,无异议后予以聘用。

3.全面的管理体系。①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兼职辅导员工作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学生党支部书记、团委副书记(挂职)作为兼职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和内容:团委副书记(挂职)主要协助作好学生党建团建、年级学长组、学生组织和社团的指导、社会实践、宣传工作、学生资助等;党支部书记主要负责学生党支部日常的组织生活、党员发展培养和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学院同时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畅通的沟通平台、丰富的培养模式和详细的考核办法,确保学院兼职辅导员工作深入、细致、全方位。②系统的培训与交流。学院密切关切每位兼职辅导员的成长,帮助、引导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在其职业发展、工作方式、就业选择等方面主动关心,不断给予指导。学院组织实施“火炬计划”,即每两周一次的学生兼职辅导员交流学习会。每期以读书报告会的形式开展主题学习,搭建兼职辅导员相互熟悉、互通经验,关注时事、统一思想的平台,进一步提高兼职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贴近学生、精干负责的学生工作骨干队伍。此外,学院还经常主动邀请学校相关部门和兄弟院校老师来学院对兼职辅导员工作进行辅导,如解读中央文件精神,开展宣传工作培训,党员发展工作的培训以及各类面对面交流,不断提升兼职辅导员的政治素养、责任意识和工作能力。

4.严谨的考评机制。根据学生兼职辅导员特别是学生党支部书记的人员流动情况,学院采取一年两次的兼职辅导员考核制度,即在秋冬学期末与春夏学期末分别进行考核工作,包括现场述职会与书面考核,具体由学院学工办(团委)负责开展,考核结果在学院党委备案。兼职辅导员的岗位津贴根据其在岗年限、工作时间、考核结果发放。

三、完善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

1.整体布局,科学选拔兼职辅导员人选。兼职辅导员的选拔要整体设计,坚持提前布局和公开招聘两手同时抓,让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骨干脱颖而出。要注重从本学院的本科生中培养基本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学生作为辅导员后备力量,其中尤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重点。通过学生在自愿参加的学生组织中的表现,充分参考班主任和学长的推荐,同时创造各种机会,加强有计划、系统性地培训,让培养对象在实践中提升成长。每年进行一次摸底调研,对部分表现优秀的三四年级学生进行考察和谈话,征求他们的意见。对愿意在本院继续深造的培养对象,在征求其导师同意后,学院将其列入兼职辅导员的重点人选。这样的兼职辅导员通常对校院的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系比较熟悉,能够比较快地进入角色、融入环境;同时因为该生一直是本院的学生,对学生群体比较了解,与学生沟通交流较为畅通,便于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同时,要重视从新入学的研究生党员中选拔培养兼职辅导员后备人选,通过观察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体现,了解他们在大学期间的社会工作经历,在资格审核、面试中严格把关,宁缺毋滥,把真正热心学生工作的同学吸纳到兼职辅导员队伍中来。

2.立足实际,充分征得研究生导师的支持。高校研究生培养,导师是第一责任人。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必须首先获得导师的认可和支持。如果导师从学生科研学习考虑表示不同意,学院应充分尊重导师的意见,“忍痛割爱”是在所难免的。导师的支持也是兼职辅导员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习和工作之间关系的必要条件。导师帮助、指导研究生统筹规划好学业生涯,使研究生在担任兼职辅导员期间,能够在作好自身科研工作的同时,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

3.培养为主,不断保持兼职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积极的工作态度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充分条件。兼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辅导员的标准同样要求,不断培养兼职辅导员的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包括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信念和职业自信等,增加他们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应合理分配专兼职辅导员之间的工作,做到互通有无,相辅相成,培养兼职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策划总结能力、对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等,让他们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体会在工作中成长的快乐,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应定期了解兼职辅导员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的学业和工作,传授经验,激励先进,指出不足,指导他们作好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篇7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还指出:“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可以看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各高职院校积极推进的一项重要改革,为满足工学结合需要,补充教师数量,优化师资结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也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

一、工学结合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一)工学结合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形式多种多样,它们的共同点是不仅学习而且工作,也就是“工学交替”。这里的工作不是模拟的工作,而是与普通职业人一样的有报酬的工作,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人企业、融入社会而得到锻炼。学生的工作是作为学校专业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业的常规管理外,学校有严格的过程管理和考核,并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给予相应考核成绩。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生工作和学习交替进行,采取边学习边工作的方式进行,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及时提供人才支持,同时企业又为学生实习搭建很好平台。它的意义在于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掌握未来所从事职业岗位应具备的岗位能力,包括专业技能、方法能力和工作态度等。知识可以传授,而技能必须通过实践来掌握,让学生在工作中掌握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本质要求。

(二)工学结合对兼职教师队伍的要求

要深入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切实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需要教师具有较好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这两个特性恰恰是企业一线专业人才所特有的,也就是说高职院校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根本上需要得到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支持。为较好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高职院校需要聘请企业一线的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充分发挥其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指导和培养学生,使学生尽快较好的掌握岗位能力,提升未来的就业能力。教高[2006]16号文中也指出要加大兼职教师聘请力度,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从本质上讲这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总体上看,在聘任、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关注聘任,忽视建设

由于市场需求和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高职院校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处于稳步、快速发展的状态。由于专业设置数量多、涵盖面比较大,涉及到多种行业、多个企业,仅凭高职院校或某一个系(部)很难与相关的行业或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缺乏对相关行业或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的了解;而且国家行业协会体制尚未健全,现有的行业协会与高职院校之间尚未建立起长期、稳固的联系,行业协会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客观上给选聘兼职教师造成了比较大的困难。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和人事部门通过各种渠道聘用的兼职教师,仅仅为解决专任教师的数量不足这一燃眉之急,较少的从改善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去考虑聘用问题,缺乏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由于聘请的兼职教师大部分来自企业,虽然他们具有比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教学经验不足,驾驭课堂的能力相对比较差,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较难根据教学内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较难有效地进行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

(二)关注使用,忽视管理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通常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业务素质,基本上能够按照院校的教学计划和要求,认真按时地完成授课任务和实践教学任务。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大多来自各企事业单位,都是各单位的技术、管理、业务上的骨干,平时的工作任务都比较繁重,避免不了和兼职授课的时间发生冲突,有时也会出现漏课、迟到、上课匆匆忙忙等现象的出现。由于兼职教师的身份特殊,高职院校很难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及时的评价,由于缺少督导的监督,教学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障也成为了问号。

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大部分是来自生产、建设、服务的第一线,带来的知识和技术都是最新的、最前沿。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从事专业理论研究和授课任务的,缺乏的就是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发展的动态和情报,兼职教师上课后就离开院校或者就在企业上课,专职教师较难和兼职教师进行沟通,这就失去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最好机会,这也说明很多院校在专兼结合方面还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没有做好衔接和组织工作,不能给工学结合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经费缺乏保障

兼职教师属于学校编外人员,国家财政没有相应经费支持。学校自筹经费聘请兼职教师,给学校财政造成一定的负担,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和不断壮大规模的背景下,经费均较紧张,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校聘请兼职教师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

三、构建满足工学结合需要的兼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办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师资力量,不仅可以弥补学校师资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兼职教师中不乏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才,他们的实践课教学贴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很受学生欢迎,并可通过他们促进学校专职教师知识的更新,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制定合理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

学校在制定总体发展目标和规划时要根据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工学结合改革进展情况,分析现有师资、预测未来师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要结合专职教师队伍的状况,考虑兼职教师的专业、职称或职业资格、学历、性别和年龄,达到整体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的目的,使兼职教师队伍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真正起到充实、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作用。

(二)拓宽兼职教师来源途径

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兼职教师来源方面,建议通过主动与行业协会、企业联系来不断拓宽兼职教师来源途径。高职院校各教学管理、教学主体部门可主动寻求相关专业行业协会的支持和帮助,通过项目合作等形式,请他们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需求推荐行业内实践能力强、教学能力相对较好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候选对象,以此来拓宽兼职教师来源途径;还可与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等深层次校企合作,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编写工学结合教材、培养实践指导教师、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与合作企业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实践性课程教学均聘请合作企业业务骨干担任主讲教师,对于条件成熟的合作企业还可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企业不断拓宽兼职教师来源。

(三)建立兼职教师信息库

学校人事部门、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各教学主体部门要通过多途径、多方面了解兼职教师人员的业务水平、工作业绩、技术能力、教学能力等,择优确定拟聘用兼职人员,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相关管理部门应将拟聘用兼职人员的个人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称或职业资格、学历、专业工作年限、业务水平等级、从事兼职年限、从教专业、讲授课程等信息存档,建立完整的“兼职教师信息库”,充分利用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以便快捷地进行检索和查询兼职教师的个人档案,有效避免聘任兼职教师的随意性、盲目性,避免“临时抱佛脚”、“拉郎配”的窘况。

(四)加强兼职教师岗前培训

尽管兼职教师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技能和实战经验,但欠缺教学技巧,不能很好的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因此,高职院校在聘用兼职教师时应该进行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教育心理学、教学方法技巧等,提高兼职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熟悉授课对象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更好的将丰富的实践技能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创新兼职教师工作模式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篇8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0-0037-06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要求:“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具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聘用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3年建设期内,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要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需要有相应的资金投入、政策制度和实施措施。为了解国家首批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笔者拟以首批39所骨干高职院校的《项目总结报告》《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库》等数据资料作为统计分析依据,系统梳理国家首批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其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策略和建议。

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

从首批39所骨干高职院校的调查数据中可知,各骨干高职院校分别从专项资金投入、政策制度支持、培养路径等几个方面对师资队伍进行了重点建设。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

高职教育作为一项非盈利性公共事业产品,对其资金的投入势必影响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资金的不足不仅制约着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而且使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收效甚微。通过对39所骨干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和聘请兼职教师的经费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全方位地呈现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在专项资金投入方面的状况。

1.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

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主要是指用于本校专职教师的资金投入。在首批33所骨干高职院校中,除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没有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外,其他32所高职院校均有相应的专项资金投入。其中,滨州职业学院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占学校经费总支出的13.52%,是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最多的一所高职院校,其他大多数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占比多在1%~5%之间。此外,还有4所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占比低于1%(如表1所示)。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投入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主要是指用于兼职教师培养和培训的资金投入。在33所高职院校中,所有学校都有专门聘请兼职教师的经费,但兼职教师的经费投入占所有经费投入的比重不是很大。据统计,有12所院校聘请兼职教师经费占学校经费总支出的比例在1%以下,其他院校大多在1%~5%之间(如表2所示)。

此外,通过比较发现,在这33所高职院校中,兼职教师经费高于或等于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的院校有12所(如表3所示),凸显了部分院校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规定与制度支持

尽管《通知》中的政策目标是各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主要依据,但要真正落实这项政策,关键还要看各骨干院校是否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或专门的政策执行文件或意见。基于此,梳理和分析各骨干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可以从一个视角审视各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通过对39所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政策、规章制度等资料的研究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专门出台了旨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规定或制度,这些政策或制度主要围绕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的资格认定、聘任管理、绩效考核、教科研奖励等方面加以规定和引导,最终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发展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在所调研的院校中,有少部分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选拔、聘用、培养、管理、考核等做出了政策性或制度性的规定。例如,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的《专业带头人聘用管理办法》、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双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和管理办法》、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带头人考核办法》等等。这些政策或制度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给予了有力保障。

另外,各高职院校为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也专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规定和制度支持,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与考核,如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的《教师双师素质认定办法》、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双师型”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办法》等;二是“双师型”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制度》等。

兼职教师是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通知》中明确提出要“聘任一批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而且要在3年建设期内“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基于此目标,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制定了关于兼职教师的政策规定和制度保障,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分析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工作的员工明显区别于传统学术型、研究型、教学型本科院校的教师。高职教育要求其教师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技能应用和实践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然而,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滞后,长期缺乏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理念及定位,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渠道狭窄,大多数教师虽理论水平过硬,但实践能力不足。因此,对高职院校教师的再教育、再培训和再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对首批39所骨干高职院校的调查来看,各骨干高职院校在培养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方面主要有如下五种路径。

第一,与行业企业协作,建立共同培养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机制。第二,鼓励专业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教学科研项目,通过项目研究,了解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锻炼教师的科研能力,促使专业教师在本专业领域努力提升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并带领本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科研能力。第三,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与专业对口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从而提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第四,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对专业教师进行“双师”素质培养。例如,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提出,通过访问工作站、企业项目工作室及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使教师在企业专家培训、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和技术设备更新改造、接受企业技能鉴定等方面得到更多提升业务能力的机会,从而促使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显著提高,“三双”师资队伍力量整体增强。第五,组织专业带头人和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出国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国内研修、境外研修、学位进修、学术交流、项目开发、技术服务和企业实践等方式进行。

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成效

首批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经过了三年,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兼职教师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各骨干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数量明显增加

专业带头人不但要有丰富而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并在日常工作中带领本专业领域的教师进行专业建设,他们是教师队伍中的领军人物,在学校的专业建设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从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要求看,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队伍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39所骨干高职院校的资料统计发现,经过三年的建设,各院校专业带头人的数量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然有两所学校的专业带头人数量少于其所开设的专业数。

(二)各骨干高职院校骨干教师数量增长态势明显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重要的力量源泉,具有广泛的榜样带头和辐射作用,可以为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切实保障。依据管理学中的“二八理论”,一个单位或企业往往是由20%的骨干完成80%的任务,骨干教师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如下页图1所示,其中深、浅两条折线分别是32所高职院校骨干教师所占百分比在2011年和2013年的变化态势,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多数情况下浅线都超过了深线的对应点,说明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骨干教师比例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仍有5所学校的骨干教师数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具体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

(三)各骨干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所占比例日益增大

“双师”素质教师是高职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形成院校办学特色、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所在,也是衡量一个学校师资水平的重要指标。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此外,对高职院校的自身发展而言,成为“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必然要求。如图2所示,其中深、浅两条折线分别显示了2011年、2013年32所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占教师总数比例的变化趋势,可以明显看出,浅线都不同程度地高于深线,即各高职院校的“双师”数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其中,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增幅最大,从30%提升至60%,提高了37.67个百分点。而且,从图2中90%处的水平线可以看到,近1/4高职院校的“双师”数量达到了90%或以上的水平。

(四)各骨干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比例日益增加

兼职教师主要是从企业聘请来的一线技术人员,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学校实训课程的主要承担者。对兼职教师的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与社会、市场的联系和交流,从而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如图3所示,兼职教师数量高于50%的学校占学校总数的近1/2,兼职教师数量在40%~50%的学校占学校总数的1/3左右,兼职教师数量在40%以下的学校有1/4左右。

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用于专职及兼职教师培养、培训的专项资金仍显不足

一般而言,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是引进高层次人才、选聘行业企业优秀专家、培训“双师型”教师的重要经济来源和保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财力支撑。因此,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比重的不同势必会影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

调查显示,一些高职院校用于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例如,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仅用59.77万元进行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师资队伍的发展,使其骨干教师的比例出现0.28%的下降;相比而言,滨州职业学院则拨款4 129.39万元用于保障学校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从而使其骨干教师的比例在三年内出现了32.12%的骤增。

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也稍显不足。据调查,聘请兼职教师的经费最少的仅为8.06万元(仅占学校经费支出的0.05%)。虽然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重较大,然而仍有2/3的高职院校对校内专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高于聘请兼职教师的经费投入。无论是国家政策、地方规章,还是学校条文或者规定,对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都置于重要的地位,然而从统计数据中发现,各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却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兼职教师队伍的发展。

(二)政策:针对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专门性政策尚待完善

虽然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专门性政策较为完善,但尚缺乏针对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专门性政策。在普通高校,评价教师队伍结构时有一个指标叫做“团粒结构”,即学科建设除了要有作为领头人的学术大师之外,其梯队成员的群集也非常重要。对于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也应该提出“团粒结构”的要求。专业带头人作为本专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引领着专业发展的方向,而骨干教师则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榜样和模范作用,二者都是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专业带头人多是来自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要吸引这些优秀的企业人才进入到学校系统,激励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很多学校却没有专门的政策或制度保障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发展,只有少部分学校出台了一些有关选拔、聘用、管理、考核的政策或制度,尚缺乏相应的激励性政策或制度。

(三)路径:高职院校教师的各种培养路径尚需落到实处

虽然各骨干高职院校采取了多种路径培养教师,但从这些路径的落实情况看,许多培养路径没有落到实处,尚需通过相关监管和配套措施,使这些培养路径真正发挥作用。例如,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到与专业对口的培训基地参加培训,但由于高职院校教师的课时负担比较繁重,而这些培训往往是跨地区的培训,大多数培训时间仅限于寒暑假期间,导致培训时间过短,很难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再如,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这一路径,一方面由于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难以安排时间下企业实践,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企业在技术研发、技术革新方面还涉及企业利益和企业秘密等问题,所以难以在技术研发和技术攻关方面完全对教师开放,使得教师难以真正接触到企业技术革新层面的内容,因此,导致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教师的质量大打折扣。

四、完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适度调整专职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投入

虽然一些高职院校用于专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经费过少,然而,任何一所院校的经费总额都是一定的,用于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过多,必然导致用于其他项目建设的资金减少,并终将影响高职院校的整体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无法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因此,对师资队伍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理应规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使其呈现更加均衡的发展。在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各项经费投入所占院校支出的比例应该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对师资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应更科学合理,而不应出现严重不均衡状态。资金投入过少,会导致师资匮乏、教学质量无法保证;而相反则会导致资源浪费,同样不利于学校整体发展。所以,首先,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进行合理的调查分析,对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支出做出合理规划,将其控制在合理的百分比范围内;其次,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师资队伍建设经费进行合理分配,对本校的专职及兼职教师的构成、工作量进行分析,从而对专职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经费的比重做出适当的调节。总之,应该适度调整专职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投入的比例,合理利用有效资源,促进教师队伍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性政策

通过对39所高职院校出台的政策或者制度分析发现,大多数政策和制度是关于各类教师的准入、管理、评价等方面的,缺乏相应的激励性政策支持。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是学校开展科研项目的主要力量,适度的激励性政策会有效地促进其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学校整体科研实力。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家WhamJames的研究发现,在缺乏激励的一般岗位上,员工仅能发挥其实际工作能力的20%~30%,而受到充分激励的员工,其潜能可以发挥出80%左右。因此,应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性政策,尤其是应对专业带头人实施政策性倾斜。一方面,应给予专业带头人一定的自:一是决策自,专业带头人在其专业领域不但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有很强的专业实践经验,有一定的专业科研能力,因此,学校在专业建设及改革发展中,要认真听取专业带头人的意见。二是分工自,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团队,是开展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支撑,增加专业带头人的分工自,有利于提高团队沟通的效率,确保整个团队的目标一致。另外,应出台专项的岗位津贴政策,专业带头人的工作复杂,任务艰巨,决定着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因此,应有专门的政策支持,使其享受高标准的专项岗位津贴,从而调动专业带头人对专业建设的积极性。

(三)加强监管和评估,进一步提升多样化教师培养路径的培养质量

尽管各骨干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路径上呈现多样化形态,但从多样化路径培养的实际看,仍存在部分培养路径无法完全落到实处的问题。因此,国家及地方政府尚需对各骨干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培养路径进行积极的监管和评估,并且通过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打破各种路径在培养教师方面存在的壁垒和障碍,进一步提升各种培养路径在教师培养培训方面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应萍.浅谈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J].职业时空(研究版),2006(9):42-43.

[2]张立言.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篇9

一是建立和完善以考促学以评促学的工作机制。《2011年全市国税系统教育工作要点》明确,市局组织的两次全员研讨式验收考试结束后,对考试前10名和不及格的人员进行通报,对前者进行奖励(前3名奖励1000元,4至6名奖励800元,7至10名奖励500元,各基层单位还可另行奖励),对后者按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所在单位进行扣分。市局对在省局组织的全员研讨式验收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将进行重奖,对不及格人员按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所在单位进行加倍扣分。将考试成绩与年终的“评先选优”挂钩,凡是在省、市局组织的各类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各单位“评先选优”要优先考虑,凡是在省、市局组织的各类考试中不及格的人员,一般不得评为征管能手、优秀税务工作者等先进荣誉。

上述举措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以考促学、以评促学的工作机制,得到省局教育处领导的肯定,3月19日,省局在内网以《辽源市国税局采取五项措施全力抓好全员研讨式培训》为题发表在首页基层动态专栏,同日,该举措以消息的形式在《辽源日报》发表。两次考试之后,市局在经费紧张情况下,及时发放奖金,及时奖励业务骨干,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业务学习的积极性,强化了奖惩,为教育培训工作注入了活力。

二是以督导式调研为抓手,有针对性对各基层单位进行工作指导。紧紧围绕省局关于全员研讨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对基层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日常督导、跟踪问效、集中验收、目标管理。分别于4月初、5月初、8月初和9月初组织了四次针对全员研讨工作培训工作的督导式调研,对在调研中反映出的各类显性和隐性问题,我们对各基层单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比如对于基础较好、成绩稳定的两个县局和稽查局,我们提出了要在培养拔尖人才和堵塞死角方面下功夫;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三个区局,我们提出了要把普及基础业务,提高及格率作为他们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对于新招录干部较多,工作相对繁忙的办税大厅,我们提出了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对新招入干部进行税收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有效地提高了各单位的培训成果。

三是以全员抽考为动力,坚持以考促学。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本职工作能力,而考试则是对培训的检验和促进。在组织考试过程中我们坚持严谨出题保密,严密考前筹备、严肃考场纪律、严格阅卷评分、落实奖惩责任,达到了预期效果。5月28日和11月5日分别组织两次全员研讨式培训验收考试,参考人数为全体基层干部应参考人数的60%,及格率分别为88.11%和86.84%,两次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78.05分和63.69分,三项指标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按照年初下发的《2011年全市国税系统教育工作要点》及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相关规定,落实奖惩责任。对在市局组织的两次全员研讨式培训验收考试中获得前十名的同志分别给予了奖励,对不及格的同志在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分别对所在单位进行了扣分,并对两次验收考试中平均成绩排名在后三位的单位进行了扣分。

四是以省局验收考试为目标,检验学习效果。按照省局要求,严密组织干部参加了省局于9月初举行的验收考试,参考人数27人,及格23人,最高分为99分,平均成绩为77.51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辽源局取得了及格率85.19%的好成绩,超过省局要求指标5.19个百分点,超过上年参加省局验收考试该项指标大约50个百分点,实现了省局全员研讨式验收考试及格率指标考核零扣分,取得历史性突破。

另外,市局稽查局在12月初的全省稽查系列业务大抽考中,取得集体总成绩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朱军朋等两名同志进入个人成绩全省前10名,取得辽源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佳绩,为辽源国税教育工作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二、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得到规范和加强

今年3月初,我们制定了《辽源市国家税务局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对兼职教师的入选条件、选拔程序、工作职责和日常管理进行了规范。根据省局今年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内容,经各单位推荐、市局评议,选定11名同志为2011年度兼职教师,并5月初选派8名兼职教师参加了省局组织的税收相关法律兼职教师培训班。6月下旬,我们组织了由兼职教师赵宏旭、范淑凤领衔的辽源市国家税务局相关法律法规巡讲团,就“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危害税收征管罪”两个专题先后到东辽县局、东丰县局、市区进行了三期巡讲,培训人数达到350人,收到了良好效果。

组织业务拔尖人才及兼职教师参加省局培训教材编写工作,向省推荐了5名优秀同志参与教材编写工作的投标,有伦学斌和王清刚两名同志入选。

三、参加上级单位各类培训工作有条不紊

2011年全年,共组织参加总局和省局组织的各类培训班9期,其中科级领导职务任职培训班一期,培训13人次;相关法律兼职教师培训班一期,培训8 人次;全省国税系统县(市、区)局局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研讨班一期,培训5人次;总局处级领导任职培训班一期,培训1人次;总局处级领导更新知识培训班一期,培训1人次;总局监察干部兼职教师培训班一期,培训1人次;注册税务师考前辅导班1期,培训2人次;总局稽查局长培训班一期,培训1人次;基层党务干部培训班一期,培训8人次。另外,组织了mba报考选拔考试,选派4名同志参加了省局组织的mba考前辅导班4期。

参加总局和省局组织的各类培训均井然有序进行,没有出现缺席和早退现象,达到了更新知识和不断提高的目的。

四、系统党建“七个一”工作特色鲜明

按照《中共吉林省国家税务局党组关于在全省国税系统开展党建工作“七个一”活动的意见》,切实抓好在全系统开展的党建“七个一”活动,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创新。今年以来,市局党组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了七个一工作思路,由教育科统一筹划,各基层单位党支部分别牵头主抓一个中心项目,其他单位党支部密切配合,既丰富了活动内容,又达到了全员参与、全区联运、共同提高的目的。其中:西安区局党支部组织的“为建设幸福辽源做贡献”为主题的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龙山区局党支部与吉林银行辽源分行的领导及财务部门的同志一起,召开了一次联合组织生活会,开发区国税局党支部负责牵头,组织开发区国税局全体党员、市局机关、各区县局及直属单位的党员代表到辽源利源铝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参观学习,东辽县局机关党委的组织东辽县局全体党员及市局机关、各区县国税局、直属单位的党员代表到东辽县白泉镇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稽查局党支部以“走进城乡联手共建村,入户访问贫困家庭、回访资助贫困女童”为内容开展党建工作“七个一”活动,以及东丰县局机关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到65364炮兵团驻地,开展军营一日体验生活等活动各具特色。通过上述活动的开展,达到了“实践科学发展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能力素质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改变,群众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完成市委提出的奋斗目标的信心更加坚定,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为推进全市国税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的活动目的。

12月初,在市局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辽源局开展系统党建“七个一”活动纪实,制作成精美的专题片,漂浮在辽源国税内网上,内容扎实生动,形式醒目鲜活,向全省同行展现了辽源国税的风采。

五、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进一步完善了精神文明建设电子档案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全面完成了2011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电子档案的维护工作和省局网上荣誉室的补充工作。对2011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按照工作内容规定的标准,做到了随时发生、随时维护,保证了电子档案信息的及时准确。

按照《关于在全国税务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向上级推荐优秀人才和先进典型,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9月份,我们向省局推荐了东辽县局王清刚参加了“推进创先争优,弘扬国税精神”先进事迹报告会,王清刚在会上作了题为《用挚爱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的精彩报告。他从解决纳税人办理同一事项多头找多次跑现象,到制定“增速提效、减负提效、扩容提效”工作方案,不折不扣地执行省市局“简放提优”工作思路,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全省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们及时组织全系统干部收看了省局内网在线视频。

按照年初工作安排,我们于12月5日组织了全市国税系统2011年度业务标兵、业务能手选拔考试,依据考试成绩,确定朱军朋等10名同志为业务标兵,张德坤等10名同志为业务能手,拟于年末进行表彰。

六、税务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1年9月14日至16日,由省局主办、四平市国税局承办的吉林省国税系统第三届乒乓球赛在四平职业大学体育馆举行。我局共组织9名队员相继参加了赛会设置的混合团体、男单、女单和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等四个项目的比赛。经过近三天的激烈角逐,我局取得了混合团体第三名的佳绩,并有两名同志分别获得了男子单打第五名和女子单打第七名。

“龙首山挺拔我们的脊梁,辽河水书写我们的理想”。比赛过程中,我局参赛的9名同志不仅表现出了较高的技战术水平,而且以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充分展示了辽源国税人合力拼搏、文明向上的良好风貌,体现了团结进取、勇于争先的时代风采,赛出了风格,赛出了友谊,赛出了水平,实现了“小地区要有大作为”的目标。

2011年教育工作初步安排

一是继续突出重点和中心,主抓教育培训工作。抓好上级单位组织的各类培训尤其是兼职教师培训,将以“全省国税系统岗位知识培训系列教材”为蓝本,按照“税收业务”、“税收管理”、“税务稽查”、“行政综合”四个方面内容为切入点,有的放矢抓好系列税收业务培训。

二是完善“以考促学以评促学”工作机制,狠抓奖惩落实。上下半年将对四个系列分别组织两次全员大抽考,每个系列全员大抽考的比例不低于50%。抽考将以下列人员为重点对象:①上年缺考人员;②上年事假人员;③上年不及格人员;④上年三次考试均未参加人员;⑤带“长”人员。继续强化奖惩,每次抽考结束后,对成绩优异者奖励,对不及格人员按照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所在单位进行扣分。继续将考试成绩与年终的“评先选优”挂钩,为教育培训工作注入活力。

三是以督导室调研为抓手,解决教育培训的难点地段。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单位的教育培训工作进行日常督导、跟踪问效、集中验收、目标管理。对教育培训工作的难点单位进行重点看护,督促其建立考评机制,严格落实奖惩,把提高及格率指标作为其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

四是遴选师资,扩大和调整兼职教师队伍。上半年,我们将按照《辽源市国家税务局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依据兼职教师的入选条件、选拔程序、管理办法调整和扩大兼职教师人才库。在适当时间,挑选精干人员,组织兼职教师巡讲团,就干部业务知识的薄弱点如所得税、财会知识等专题在全区进行巡讲。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篇10

作者简介:时小燕(1981-),女,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83-03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其类型特征是职业技术教育,其主要是为企业输送一线技术人员的教育机构,培养人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学校实践教学条件、实践环节师资水平的制约。职业教育需要大量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既会教书、又能操作示范的师资队伍。2007年,吴启迪副部长指出“我们要建立一支稳定的,由兼职和专职人员共同组成的流动的‘双师’队伍,希望兼专职教师比例要达到1:1,甚至更高”[1]。

一、高职院校聘用兼职教师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中兼职教师数量逐渐增多,而专职教师的比例相对下降。美国社区学院的教师分专职与兼职两种,大量聘用兼职教师是社区学院办学的基点。从1974-1997年,各校兼职教师的比例一直在50%以上(详见下表)[2]

美国两年制社区学院专兼职教师比例(1953-1997)

兼职教师在高职院校的兼职方式有以下几种:全职兼职;客作教授;课程兼职。对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来说,聘请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人员、能工巧匠作为全职兼职或课程兼职则是其主要形式。高职院校聘请兼职教师的必要性体现在:

(一)聘请兼职教师有利于校企结合,拓宽就业渠道。高职院校的本质决定了高职是一种与市场联系密切、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的高等教育类型。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可以推动校企结合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可以缩短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距离;可以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校企双赢,既能为行业、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也能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便利。聘请兼职教师增加了学校与社会、行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学校可选派教师参与行业企业的科技攻关,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企业可安排学生顶岗实训、生产实习,便于学生就业。

(二)聘请兼职教师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高职院校专业的开设必须紧贴市场,而市场变化快、调整多,因专业设置或课程调整引进专业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成本。与专职教师相比,只需对兼职教师支付课酬,不需要发基本工资、购买各种保险及提供各种福利,可以大大减少开支。高职院校能为企业提供理论够用、适合企业一线需要的技术人员及工人,缓解企业在社会招聘时,因员工培训不足而带来的后顾之忧,让企业从中受益。聘用兼职教师,可以弥补学院办学经费的不足,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三)聘请兼职教师可以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历史不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与社会需求不适应,严重制约教学质量。兼职教师多数来自生产经营管理的一线,能够及时了解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专兼结合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师结构。学院引进的应届本科或研究生,因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实践水平不高,造成高职院校的“教学能力”不足。兼职教师掌握丰富的一线资料,专业水平高,具有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大力弥补学院教师 “教学能力”的不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职兼职教师聘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的聘用呈现出逐年增加之势,但目前现有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学校管理及用人机制无法适应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导致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政府政策制度的缺乏。来自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及技术专家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后,政府虽鼓励企业支持职业教育,但没有明确学院、企业、兼职教师三方的法定权利与义务,没有专门为其制定的聘任制度,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的法律法规至今没有出台。因此,政策制度的缺乏导致院校难以从企业获得人力资源上的支持,院校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上动力不足。政府虽然强调职业教育必须加强校企合作,但现行教育财政拨款尚未将兼职教师纳入考虑范畴,基本以在编教职工人数为依据。

(二)院校及企业认识淡薄。高职院校较少从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专业建设及学院长久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师资建设问题。缺什么教师,即时聘请,即时使用,将兼职教师作为临时弥补师资短缺的廉价“救火员”。有时,为了应付数据上报而要达到的硬性指标,不得不聘任部分兼职教师来点缀师资队伍。多数院校实行二级管理,规定系(部)课时经费包干使用。各系(部)为了节约开支,提高校内专任教师收入,不乐意聘请校外教师,因为兼职教师单位课酬一般比专任教师要高。因商业或技术秘密等原因,企业通常不希望自己的员工到外单位兼职。所以,在中国大多数兼职教师都是瞒着自己的单位搞兼职的;学校在聘任过程中随意性较强,兼职教师多数是通过熟人介绍来的,通过公开招聘及校企合作引进的较少。

(三)院校管理边缘化。兼职教师人事编制不在学校,行政编制不隶属于学校,流动性很大。尽管他们具有很强的专业技术和业务水平,但不了解学生知识能力和心理特征,不熟悉教育教学规律,缺乏教学技能、教学技巧。学校往往忽视对兼职教师的激励与考评,尚未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评体系,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缺乏制度引导和培训保障。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出台兼职教师遴选程序、监管办法,采用的是直接支付课时费的办法;兼职教师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关系只靠并不规范的契约中约定的经济报酬来维系,他们更倾向于视自己的教学活动为一种商品交易,对“高校教师”的身份认同感不强。

三、高职兼职教师队伍的聘用及管理

随着教师职务聘任制的逐步完善,教师的流动和择优聘任是趋势。因此,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的固定和流动是共存的,专职和兼职是必然的。加强对兼职教师的聘用及管理,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政府和社会应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政策先行是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政府应该补充和细化有关法律条文,建立聘任、职评、考核等相关规定,以法律形式明确院校和兼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教师的聘用及管理;政府可在减免税收、专项资金扶持、资源分配等方面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如将企业人员担任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的经历,纳入到评定专业技术职称条件范畴中,使得兼职教师的聘请,由个人行为转化成政府行为;政府部门应设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合作资金,对在校企合作中做出贡献,为高职院校提供优秀兼职教师的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增加高职教师队伍中的“企业元素”,需要完善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需要政府、社会、行业、企业、院校的多元支持系统。如果没有良性的人才流动机制,没有配套的优惠政策,就不能实现高职院校与市场、职教界与产业界的结合。

(二)培育企业社会教育责任,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企业与学校基于共同的利益关系,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建立的一种人才、知识、信息、技术、设备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机制[3]。校企合作的途径可以包括:以订单式人才培养为载体,解决企业的意愿问题;以合作单位的推荐或委派为载体,解决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和素质技能问题;以校企双方的共同管理为载体,解决企业兼职教师的约束与激励问题等,实现人才的互通、互培、互管。开展校企合作是提升企业形象、进行人才储备、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也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投资。员工在兼职授课过程中具有自我发展、传播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抢占优秀人力资源等积极效应;变兼职个人行为为企业组织行为,企业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调配人力资源,合理安排人员弥补兼职时段空缺,把对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而且还可以以选拔兼职教师为契机建立企业内部良性的人才培养选拔竞争机制[4]。

(三)制定聘用计划,规范聘用程序,认真签订聘用合同。职业院校要充分认识和挖掘“柔性人才”的价值,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到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针对师资结构优化目标,储备人才资源,建设立体示的兼职教师人才库。人才库应具有前瞻性,确保需要时有得用、用得上。既储备现有专业发展需要的人才资源,还应考虑新的专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学院根据自身的发展以及师资结构现状制定兼职教师聘用计划,通过企业推荐、社会公开招聘及兼职教师人才库的人才选拔方式,层层遴选,优中选优;根据相关政策和法规来制定周密细致的合同条款,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学校和兼职教师和的权利和义务,即在合同中明确其聘期、应享受的待遇、应遵守的规定、要完成的工作量等,学校应为兼职教师提供其教学、培养培训条件等;高校聘请的兼职教师按其在校工作期限可分长期工作和短期访问。

(四)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加强兼职教师的“师范素质”。实行兼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做好兼职人才向教师角色的转换。对新入校的兼职教师,学校应该采取集中培训的形式,组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职业道德等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学习,使得他们能够了解高职教育规律、熟悉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手段、教学方法与艺术。学校还应注重对兼职教师人生观、价值观、责任心及道德修养的培养,使得兼职教师能够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关爱学生。培训期满,学校应加强考核,考核合格者,可颁发高校兼职教师资格证书。

(五)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兼职教师的教育质量。对专兼职教师的管理不能“一刀切”,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质量考核标准。根据兼职教师授课多形式和多地点的特点,发挥教学督导作用。学校可由教务处牵头,成立由“双师型”教师和资深兼职教师组成的督导小组,随机听取教师授课。通过听课、查阅教案、听取督导及学生意见的方式对兼职教师进行考核外,更应注重所教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学生是教师生产的一种特殊“产品”,产品供不应求的唯一途径就是要确保其质量高、技能强、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通过市场跟踪调查学生的实训实习情况,是考核兼职教师的一个重要方法。总之,学校需要建立起兼职教师的教学信息反馈系统和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保证兼职教师的教育质量。

(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强化人文关怀,增加兼职教师的归属感。高职院校管理者在教师教育过程中要变“管制”为“支持”,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和团队发展的氛围,优化学术生态氛围,发扬尊重教师、尊重人才、尊重学术的优良传统,努力为广大兼职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宽松的学术环境;对于在教学过程中责任心强、教学效果好、师生评价高的兼职教师,学校应给予相应的精神表彰和物质奖励;对特别优秀的兼职教师,要提高使其成为专职教师的机会;聘期较长的兼职教师可适当发放校龄补贴,增加兼职教师的相对稳定性[5];对责任心不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低下的兼职教师,在待遇上实行降档执行;对兼职教师在教科研课题立项、设备使用等方面给予与专职教师同等的待遇;在绩效工资改革的大环境下,对兼职教师也可实行绩效管理。一方面根据兼职教师的业绩效果给予不同的薪酬和奖励;另一方面应该统一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工资方式,增强主人翁意识,使他们感受到学校是一个温暖的集体,要创造一切条件,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来校的交通、饮食、住宿问题。

四、结语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已从规模发展转向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鉴于高职院校与企业间天然的联系,兼职教师对于高职院校的意义远大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聘用兼职教师的积极作用,努力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扎实、实践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吴启迪.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引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EB/OL]..

[2]王莉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师资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8).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篇11

作者简介:李睿(1979-),女,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讲师;张海波(1963-),男,山东威海人,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副研究员。(甘肃 兰州 730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74-02

一、提出问题

近年来,网络远程教育蓬勃发展,从1999年3月起教育部已先后批准68所普通高校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招生。招生规模累计达到670万人,年招生规模已接近全国年招生规模的1/8。兼职教师是目前网络远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可以解决师生区域异地性、工学矛盾的问题,保证远程教学质量,推动远程教学发展;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减轻经费负担,提高网络远程教学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兼职教师对网络远程教育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决定着网络远程教育的教学水平。随着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规模逐年扩大,招生人数不断增长,专业设置增多,对兼职教师的需求也随之不断上涨,因此对兼职教师的有效管理是网络教育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是教育部开展网络教育的试点高校之一,师资绝大多数借用本校资源,教学任务基本依靠兼职教师完成。从2001年到2011年,兼职教师人数从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聘请次数从2001年的21人次发展到现在的510人次,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同时,兼职教师的聘请和管理成为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主要日常工作之一,兼职教师管理工作规范化也成为学院目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兼职教师的主要类型和职责

1.高校在职教师

目前占10%的主讲教师主要是从兰州大学各院系和其他高校聘请的从事教学、科研的专职教师。一般是助教、讲师、教授等,能胜任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的教学工作。这类兼职教师主要是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制作以及网络课件的修正与指导工作。

2.在读研究生

占兼职教师的80%来自于正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他们在课余时间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辅导、促学;职责包括布置作业、编写辅导资料、辅导答疑、试题库建设、指导毕业论文等。

3.学习中心自行聘请的辅导教师

在当地从事成人教育、具有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一般占兼职教师的7%。他们以各种形式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利用网上课程资源、辅导学生论文的上传、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期末复习等。

4.退休教师

这一类型的外聘教师分两部分,一部分为兰州大学退休教师,另一部分为长期从事远程教育的退休教师。这类人员一般占外聘教师的3%。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实践能力。学院利用名师效应举办讲座和制作各种拓展资源,开拓了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网络远程教育兼职教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兼职教师数量紧缺,缺乏稳定性

目前,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已经拥有了200多名优秀的兼职教师,但其中大部分是在读研究生,相对于在籍的3万多名学生,兼职教师数量明显不足,教师资源库紧缺,经常出现一名教师辅导两门课程学生的现象,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由于兼职教师大多数是在校研究生、各院系的教师,因此外聘教师队伍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在校研究生在进行自己学业的同时还要兼顾网络学院的教学任务,各院系教师遇到远程教育学院的课程、工作与自己隶属学院的工作冲突时他们首先需要保证自己学院的利益不受侵害,工作时间难以合理分配。

2.兼职教师对远程教学不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远程教育利用网络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和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大大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大多数兼职教师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了解不够,角色转变不到位,生搬硬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技术手段利用率低,导致教学课件枯燥乏味,缺乏创造性,在线辅导的学生积极性不高,效果不理想。

3.责任感缺失,管理难度大

由于外聘兼职教师不隶属于网络教育学院,导致缺乏约束机制,当教学任务与自己的学业、本职工作发生冲突时,部分缺乏责任心的兼职教师往往不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敷衍了事,草草应付,不能按时完成学院规定的相关教学工作。例如不能按时布置作业、提交考试试题及完成资源库、答疑库、试题库的建设等,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难以保障教学质量和学习支持服务水平。

4.缺乏归属感,积极性不高

由于兼职教师的人事编制、行政编制不在远程教育学院,兼职教师对远程教育学院无法产生真正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造成工作积极性不高。提高工作动力主要源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物质动力则是兼职所带来的薪酬收入补贴。精神动力通常是成为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以及自身价值体现的成就感。由于兼职教师福利待遇、人事编制等问题,其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明显不足,严重影响兼职教师的工作成效。

四、完善网络远程教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1.拓宽教师聘用渠道,完善招聘过程

根据每学期教学计划和专业设置情况,结合现有兼职师资情况和实际的兼职师资需求、所需兼职教师的总量,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公布要外聘教师的人数、职位以及应具备的基本条件等。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每学期通过门户网站提前兼职教师的招聘信息,学院管理人员根据兼职教师的应聘申请表对申请兼职教师的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所在学校、院系、职称、曾经授课情况、申请课程等情况进行审查,初步筛选,然后针对远程教育的基本特点、兼职教师的主要工作进行讲解和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测试,测试合格者才能成为学院正式兼职教师,双方签订合约,以法律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2.建立兼职教师师资库

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应按兼职教师类型分别记录兼职教师的姓名、单位、学历、职称、工作经历、教学科研、职教学期、聘请时间、担任课程等信息,根据每学期的聘任情况对数据库内容进行修改、补充。为此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专门开发了兼职教师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实现数据动态记录与查询、导入导出、综合信息统计分析等功能,可以实现数据的保留、共享和传递。兼职教师数据库能够为师资合理安排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全面、准确的兼职教师数据不但可以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渠道,而且是网络教育进行科学选聘的基础。

3.强化兼职教师培训和考核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不定期地邀请专家、教授为兼职教师举办一些有关远程教育的专题讲座,提供有关远程教育的基本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以及有关远程教育特点的资料,向他们展示优秀课件资源。学院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兼职教师教学平台操作流程,让他们熟悉如何布置作业、上传辅导材料、网上辅导答疑、回复E-mail、引导学生讨论、建设试题库、指导和评阅学生论文等工作。这样可以提高兼职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很快地适应网络教学环境,熟悉远程网络教育方法。同时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院管理人员经常检查兼职教师的工作环节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确立质量评价指标,对兼职教师工作态度、教学水平等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评出优秀兼职教师,给予适当奖励,并继续聘任;考核不合格的终止聘任,并可扣除一定的酬金。目前学院已经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4.要建立与外聘教师有效的沟通机制

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每年定期召开座谈会,对工作认真负责、表现优秀的兼职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注意收集兼职教师对学院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并予以采纳和改进。平时工作中学院管理人员通过QQ聊天室、电子信箱、短信平台等与兼职教师保持互动与交流,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学院对兼职教师的重视。同时制订合理的薪酬标准,提高福利待遇,按时发放兼职教师酬金,有意识地培育兼职教师对学院的感情认同,加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其工作责任心。

五、结论

兼职教师作为一支特殊的师资力量,对弥补师资紧缺、节约教育经费、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优化教师资源配制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兰州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提高办学规模的同时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经验,重视兼职教师的建设和管理,对于如何建立一支相对稳定、质量较高的兼职教师队伍总结了一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刘晓花.论远程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2).

两年兼职支教工作总结篇12

以优势互补和长期合作为核心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举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