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实习自我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8 14:52:31

园艺实习自我总结

园艺实习自我总结篇1

关键词设施园艺学;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abstractprotected horticulture science is a professional required course for horticulture speciality in higher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curriculum characters and adapting to the need of protected horticulture development for talent,combining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e experiences learning form others,the paper explored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in protected horticulture science from aspects which included: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form,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accumulating experience or attempt for students engaged in protected horticulture science.

key wordsprotected horticulture science;teaching reform;teaching content;tedching method;teaching form

设施园艺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20年来,我国设施园艺产业飞速发展,设施栽培面积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然而,我国设施园艺生产效率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仍十分显著,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方面,这也是人才素质差距的表现。培养优秀的设施园艺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既是实现设施园艺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也是众多高等农业院校的根本任务之一。为了提高设施园艺的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笔者尝试对《设施园艺学》课程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完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

据报道,美国设施园艺课程教学内容强调温室的管理,重点以温室管理的各个要素为主线贯穿整个课程教学[1]。而我国设施园艺教学内容目前主要从园艺设施类型、覆盖材料种类、设施环境特点和调控、园艺设施的规划设计和设施育苗、设施栽培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讲授,多数院校把重点内容放在园艺设施环境特点及其调控应用方向。两者研究方向的差异与国情有关,课程教学设施园艺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设施类型,并要求学生掌握其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对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大有裨益。

另外,课程组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并重,在课堂讲授时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又经常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介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特别注重设施园艺的理论和生产实际相结合,突出产业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法,不但较好地完善了课程教学的内容,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教师素质,组建教学团队

设施园艺学是一门集现代园艺科学、环境工程科学、信息技术科学和现代农业经济科学等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2],高科技发展给现代设施园艺学赋予了新的内涵,首先对从事该学科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通过多次参加学术交流,才能及时了解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进展情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前沿知识传达给学生。

教师团队将由原来的1~2名教师包揽全部课程内容讲授,改革为由多位长期从事设施园艺研究工作,并在该领域中各具特长的教师组成课程组,共同担任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专业特长。这样,既保证了各任课教师讲课内容的新颖性和先进性,同时也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讲授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让学生更加了解和深入思考这些教师在科研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3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质量

改革教学方法,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实践中,课题组越来越体会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即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3.1改革教学观念,实施启发式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导,是知识的灌输者,整个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进行。这种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对学生学习及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教研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之一。课程组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某一章节的内容由一连串问题的提出和解答相贯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设施光照环境特点及其调控为例,在教学之前采用启发提问:如“为什么光照重要?设施光照时间、光质、光的分布等受哪些因素影响?什么情况下需要补充光源?什么时候需要遮阳调节作物的光周期?”等,由于学生在课前已经按要求阅读了教材中这一章节的内容,因此能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3.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转变观念,要求教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要求学生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并积极主动地学习。这个理论既肯定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又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3]。

在教学过程中,规划部分课堂时间让学生自讲,鼓励同学自已走上讲台进行讲授。如由5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组在规定时间内讲授一个小专题,专题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只要与课程相关即可。课后由各组查阅资料,制作成ppt或电子杂志,由组代表上台讲授。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记忆,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和胆量,培养学生的口才,促进全面发展。其次就是根据学习进度,组织专门的讨论课。这种形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集体智慧,有效提高教学方法的效果,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5]。  

3.3设教学实习基地,进行实地讲授

设施园艺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利用现场教学的方法进行实地讲授可起到较好的效果[4]。如介绍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设计与建造等内容时,可安排在园艺教学实习基地讲授,教师讲授直观,学生也容易听懂。实践证明,通过这种实地讲授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授课效率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设施园艺学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因此,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设施园艺课程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特点,课程组设计了工厂化穴盘育苗、水培育苗、园艺设施类型调查、芽苗菜工厂化生产和设施园艺的生产应用等5个针对性强的实验[6],侧重对学生实验结果的评价,将实验过程的主要过程以多媒体形式总结和展示,对有关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结合课程内容,带领学生参观设施园艺企业,指导学生积极思考。将实践性教学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课程结业时,设施农业园区规划或者课程论文可作为考核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课程组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学校的科学创新基金项目。结果表明,这种实践教学方法极大调动了同学对实验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5改革考核评价方式,将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

考试是用来衡量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但不能作为唯一手段,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中。寻求一种好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现象,而且还能在考查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5]。所以应对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进行改革。该课程的总评成绩包括2部分:一是平时成绩占30%,包括实验技能与实验报告、课堂讲解与讨论、课程总结撰写文献综述等。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参考书和大量科技期刊,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与教学相关的题目写微型文献综述,以此作为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这既培养了学生综述写作能力,又为今后开展毕业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让每位学生写一份课程总结,要求提纲式地把本门课程主要内容列出,这样可以很清晰地了解本门课程的知识体系,便于全面理解和掌握重点内容,也提高了学生的归纳与总结能力。二是期末试卷成绩占70%,在理论课笔试试卷设计上,加重主观命题的份量,减少客观命题的比重,同时增加试卷的给分点,考查学生知识面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总之,通过上述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就可以给出每名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总评成绩,而且是一门综合成绩。

6小结

在《设施园艺学》教学中,始终坚持以“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可收到较好的效果。不仅使学生对设施园艺学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对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信心倍增,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和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7参考文献

[1] 孔云,王绍辉,陈青君,等.中美高等院校设施园艺类课程本科教学比较[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9(4):34-36,38.

[2] 李式军.设施园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3.

[3] 李明,贺一松,杨欢,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五项教育工程”[j].高等农业教育,2002(2):34-37.

园艺实习自我总结篇2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任。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把我院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使党员干部通过坚持学习、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为高职院校履行使命提供政治保障。

艺术类专业及师生有着较为突出的个性,具有活跃的思维和充沛的活力,充分发挥艺术专业特色优势,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有利契机,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实践效果。

一、高职艺术院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具有高度融合、符合人性、富有团体精神的可持续发展的组织。”针对新形势下党内在学习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而提出来的,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应深刻认识,切实增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院系全面推动“三风”建设的重要载体。艺术院系师生个性和能动性较强,适合利用贴近专业学习的系列主题活动,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全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既是增强学院教风、学风、作风的有利契机,也是推进“三风”建设的重要载体,可带动、影响和辐射整个学习型校园的建设,逐步在院系中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全面学习的良好氛气,从而促进学院各项学习制度建设,实现管理方式等全面创新,为全院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艺术院系增强党组织生机与活力的迫切需要。善于学习,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艺术院系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更为丰富,在其中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各级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重点在于创新活动的设计,从而促进院系和谐健康发展,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在艺术院系,以建立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创新设计党组织活动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广大师生党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院系的贯彻落实。

总之,通过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艺术院校基层党组织能够号召全体师生党员,凝聚人心,奋发向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自我超越、自我发展、共同奋斗。

(三)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实现艺术院系跨越发展的需要。教育肩负着培养人的重要职责,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在艺术院系更要紧紧围绕“艺途艺教,学艺育人”这个根本教育思路,引导广大师生执“艺术教育和艺术学习”之“笔”,绘制我党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

综上所述,在艺术院系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需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强学院党组织建设的需要,是形成师生共同意愿的需要,是实现院系跨越发展的需要。

二、在艺术院系进行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实践

艺术院系党支部建设是我党学习型基层组织建设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 她具有无穷的活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基层党支部,深入结合师生特点,开展具有艺术特色、创新内容和形式的系列主题活动,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为解决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实效问题提供创新实践思路。

(一)促“三风”,强党建。结合艺术表现手法,设计“三风”建设的主题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将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与行政、教学、服务等工作有机结合,呈现新风尚,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环境。

以校园“三风”建设为抓手,举办了廉政漫画作品、动画作品、DV微电影作品等多种形式的竞赛与展示,全体党员师生积极参与,弘扬廉政精神,倡导“守清廉、扬新风、树正气”的风尚,本次作品展览是我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廉政作品展览,受到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开设“设计师大讲堂”,促进艺术教育的交流与反思。利用每周教工党员政治学习的时间,请艺术专业教学名师、社会大家名流、企业设计专家等主讲,为院系教师搭建一个拓展视野、交流学习的平台,促进院系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为系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设与发展奠定基础,让优秀教师得以展示,增强专业认知,提升基层党支部的艺术视野和组织活力。

(三)开展“海棠园文化环境艺术设计竞赛”,提升总理故乡的文明校园形象。我校坐落在总理的故乡——淮安,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总理最爱海棠花,举办本次“海棠园”建筑园林文化环境设计大赛活动,旨在传承“恩来精神”、践行“五德”做表率,充分体现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艺术设计水平,传承总理的不朽精神,寄托无尽的思念。

(四)积极开展最佳党日创建、党建特色创新活动、学习十等系列活动,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实验与研究,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经验,以更有效地进行后续活动的开展。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组织主研和协研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积极撰写有一定价值的经验论文,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每个阶段有方案、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测、有总结,最后汇总活动的阶段成果,形成具有艺术系特色的完整党建创新成果。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把高职艺术院系基层党支部建设与艺术教育和设计活动有机结合,可以为党建工作提供新形式,形成具有浓厚艺术文化底蕴的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新阵地,也可以充分发挥艺术院系党员思想活跃、思维开阔、易吸收新事物、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拓展校园文化新途径,注入校园文化新内涵,使学习型基层党支部建设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园艺实习自我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3-0187-03

根据教育部统计公报,民办高校在校生数已占到全部高校在校生总数的21.9%,比重超^了[1],说明近20年来民办高校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民办教育给予充分肯定,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重要的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由此可见,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肯定。但是目前从整个高等教育层面分析,民办高等教育已进入转型期,正在进入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方式转型的过渡阶段。在这个关键的转型时期,我们必须认识到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目前对民办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措施不力,还是沿袭原有挂靠高校的办学模式、教学大纲及人才培养方案,没有突出民办高校的特色,更缺乏创新培养模式[2,3]。在这方面,许多公办高校探索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如李子军等提出的构建研究型人才学“四主线二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倪师军等提出的“基于三大平台培养大学生三种能力”的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杨志平等提出的构建从“专业基础―专业―综合―创新”分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李保云等构建了植物生产类“三层次、模块化”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均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能力的需求。目前,民办高校在这方面的探索较少。为此,我们以园艺专业为例,提出了实验课、教学实习、实践课、实训课、毕业实习和创业教育“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和保障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高了应用技术型园艺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民办高校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

民办高校园艺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知识体系、较宽厚的园艺基本知识,掌握较熟练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观赏园艺、设施园艺等方向领域从事现代园艺技术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园艺专业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园艺专业注重“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培养具有基本知识和理论、熟练的基本技能、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园艺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园艺植物生产全过程、管理和科研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适应能力。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要求: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与园艺生产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掌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学、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掌握园艺场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技能;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表达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3.素质要求: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4.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主干学科为园艺学,核心课程有蔬菜栽培学总论、蔬菜栽培学各论、果树栽培学总论、果树栽培学各论、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果蔬贮藏加工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昆虫学。

5.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见表1。实践教学总学时为1348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8%。

二、“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专业实践使学生掌握园艺作物的种类与分类、生长发育与调控、园区规划与管理、良种繁育与选种育种、设施栽培、采后处理、果园、菜园年工作历的制定等生产全过程,了解市场营销方面的初步知识。摒弃“黑板上种蔬菜、栽果树”的理论讲授,构建园艺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图1)。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践体系、综合实训体系和毕业实践体系构成,重点体现在六个方面(六位一体),在时间跨度上大致是由低年级(1―2年级)向高年级(3―4年级)伸延,在实践的深度、广度和实际应用范围上也是由简单向复杂、综合发展,逐步形成由浅入深、由室内分析验证到生产实际应用,具有梯形结构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课程实践体系的特点

1.课程实验中基础课实验有基础化学实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植物学实验、化学实验等,在第1―3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实验,有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农业气象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农业微生物实验、遗传学实验和土壤肥料学实验,在第3―5学期开出;专业实验如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物病理学、生物统计及田间试验设计、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果蔬贮藏加工等课程的实验在第5―7学期开设;其他如设施农业、果树和蔬菜3个方向选修课则分别在第6―7学用开设。基础课实验主要是进行分析测试、以验证理论,掌握试验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实验的任务则是配合专业课,解决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性问题,并逐步为综合运用奠定基础。

2.教W实习包括植物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和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在第2―5学期执行。集中在校内完成理论和实践课中季节性强的实习内容和参观调查,如进行病虫害情况调查、农业气象观测、园艺作物种类识别、物候期观察和教学标本制作。

3.园艺专业实践课是结合园艺作物生产特点而设置的一门实践技术课,集园艺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与实践操作于一体,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总学时240,在第3―7学期开出,内容包括果树、蔬菜、设施园艺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综合了基本技能和各项操作技术,三者有机融合,组成园艺作物生产基本技能的主体。

(三)生产实践体系的特点

生产实践体系包括实训课和实践课(包括社会实践)。实训课从大二开始每个学期80学时;实践课在第4―7学期进行,每个学期64学时。根据蔬菜、果树的生产季节安排学生在校内基地从事园艺作物的生产管理,对周边地区园艺作物的生产状况进行调查,参观科研、生产基地,开展园艺产品市场调查和分析。通过训练,较系统地掌握生产管理技术。

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2―3年级,主要是利用假期结合农村园艺作物的生产实际开展社会调查和科技咨询,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指导生产,解答园艺生产者提出的技术问题,了解农业发展和对专业技术的需求。

(四)毕业实践体系的特点

包括毕业实习和创业教育,安排在第6―8学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因人而异,力求毕业论文与经济建设和农村实际相结合,分类开展科学研究、生产实践调查总结、专题调查和示范推广。毕业实习在第8学期进行,时间8周,安排学生到科研单位从事试验研究,去生产基地从事实地生产和科技推广应用,熟悉园艺作物生产、采后处理、贮运加工和上市流通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强化训练,努力提高毕业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毕业论文要求全员进行,毕业实践则一部分到招聘单位锻炼,另一部分进入生产管理环节,实行“模拟承包制”,给学生分地块,让其自己种地、施肥和栽树,自己管理,明确责任和义务,承包到人、到组,放手让学生参与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按农业产业的特点,划分为三个模块,学生以其中一个模块为实习的主要内容,兼顾其他一个或两个。三个体系之间相互衔接,彼此协调;在时间跨度上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延伸,在深度和广度上由简单向复杂,综合发展具有梯形结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实践教学的层次性(阶段性)

第一层次(增强感性认识阶段):主要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生一进校就接触专业。内容上安排种类识别、基本农事操作,使其了解农作物的种类、生长发育过程、生产用具、园艺设施和园艺植物的生产过程。

第二层次(培养基本技能阶段):在2―3年级采用教师示范和学生反复训练某些项目(如蔬菜的育苗、果树的嫁接与修剪等)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技能,对难度较大的关键技术,如果树整形修剪、蔬菜育苗、日光温室等设施的设计与建造、花期调控、果树施肥技术、花卉的插花艺术等给予示范教学,然后让学生反复训练,做到既有示范又重训练。

第三层次(技能熟练提高阶段):本阶段在学生学完专业主要主干课程后的3―4年级进行,重点放在系统、连续地从事主要生产季节不同类型园艺作物的全程管理和理论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上,即发展综合技能。通过种试验田、建标本园等形式组织教学,让学生自主管理,结合教师指导独立完成生产任务。

在民办高校的转型期,构建“六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使学生贴近生产实际,更具有真实感;第三,更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学生的毕业率、学位率和就业率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太刚.转型期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7):63-65.

[2]钟秉林.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若干重要问题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7):8-10.

[3]卢彩晨,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回顾与前瞻[J].教育发展研究,2007,(3B):1-9.

Construction of "Six of One" Practical Teaching Pattern of Horticulture Majors n Private Colleges of Transition Stage

―In Gardening Professional

PAN Ying1,ZHANG Xiao-ming2,LIU Hong-zhang1*

(1.College of Organism and Food,Changchun Sci-Tech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600,China;

园艺实习自我总结篇4

短短的九天实习很快就在火车的汽笛声中结束了,满载着大家的欢快和丰收的喜悦步入正轨——开始了新的学习。很显然这次实习是轻松的快乐的,但我们没有因为轻松和快乐而乐不思学,实习的结果还是硕果累累的,我们见识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见到了美丽的西湖,我们体会了麻雀虽小五味俱全的苏州园林,更有现代化的大都市上海留给我们的震撼,并身临其境的体验了一番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活。当然还有博物馆带给我们的深思。令我们耳目一新,意犹未尽。当然作为学习室内设计的一群人,实习的目的和实习后留给我们的任务才是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回味分析一下两类几乎完全不同性质的建筑环境特色,以及博物馆展厅设计的技巧和方法,这也是以后学习和工作中的有效阅历和实践内容,从中去领略实习带给我们知识和经验。

从苏州园林说起。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 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 的辟疆园,当时号称“吴中第一”。以后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据《苏州府志》统计,苏州在周代有园林6处,汉代4处,南北朝14 处,唐代7处,宋代118处,元代48处,明代271处,清代130处。现存的苏州园林大部分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包括大大小小几百座古典园林。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16~18世纪的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们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 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这么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园艺实习自我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108-01

高等学校艺术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有少部分学生基础可以,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差;极少数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受整个英语学习环境的影响,英语读写能力提高缓慢。而英语是一门语言技能,教师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生在宿舍的时间,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艺术类学生基本现状

从总体情况来看,艺术类学生文化课普遍偏低,有些省份的本科录取线不足200分,一些学习平平的考生在报考文理科无望的情况下转入或突击学习艺术,其目的是为了能够进入大学学习,这就造成了一些艺术类学生既缺乏艺术天赋又缺乏学习兴趣,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过级率很低,其教育和管理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艺术系学生有其主体差异性,在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心态、思想、意愿上都有些不同,这些会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走访过程中,笔者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学生英语词汇量极少,甚至连简单的句型结构都不会,语法薄弱,所以口语的基本功不扎实。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能力太差,语法错误层出不穷、句式单一、尤其连一些最简单的单词、句型都不知道。究其缘由,这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有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以为英语的掌握可以一蹴而就,忽略了扎扎实实的脚踏实地的积累,当学习未见成效时,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这样一来,就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不愿继续努力花时间和精力学习英语。

二、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情况

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园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向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男生四号院,女生六号院艺术系学生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42%的同学表示不喜欢英语;54%的同学认为英语学习的环境很重要,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在主动学习方面,80%被调查的学生表示除正常的英语课外,花在宿舍的英语学习时间一天不足1小时,他们表示宿舍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加上自我学习意识不强,因此在宿舍学习英语的时间很少。

从本次调查研究所反映的问题当中可以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积极性不高,投入的时间与目前英语水平呈正比。具体表现在因自主学习意识和环境的影响,以及缺乏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英语成绩差。

三、学生园区建立英语学习室的重要性

在园区建立英语学习室,能以最小的成本解决了学生学习环境的问题。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自各园区建立了自习室后,学生能在这里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不懂的知识可以和同学相互讨论,这方面在其他学习场所是很难实现的,这可以使得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

笔者担任10级艺术类学生的英语任课教师,通过调查发现,与2011-2012学期相比,笔者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自园区自习室开展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四、园区学习室功能扩展

1.可以充分利用园区学习室的便利条件,由教师牵头,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或由学生自由组合。这种办法要求较低,具有灵活、机动、操作简单的特点,适合各种学生,一般以提问的形式出现,主要采取我问你答、相互指正、相互总结的形式。

2.可在园区学习室设置情景模拟。在对艺术系学生的园区学习方面,可利用园区活动室等场所,开展一些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要营造和谐的英语口语学习、运用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题,让学生有求知意识才能有长久的兴趣。再者,通过多渠道扩宽他们的提问面,引导他们提问。笔者曾精心组织课堂活动,教会他们善于提问。在他们无法确切了解意思时,教会他们如何运用上下文进行猜测,提高他们的猜测力。这样可以确保学生重视平时的英语学习,也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期末考试形式也可以考虑贯彻以上提及的平时练习的宗旨。譬如,给学生准备几个情景,当然作为期末考试的情景应比平时的更加综合,让学生自由选择搭档按照情景表演对话。评分标准应注重相对分值和绝对分值相结合,即注重学生的原有基础与他们提高的幅度相结合,从而提高艺术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还把语言置于学校、车站、旅游景点、公司等不同的场景之中,同时细分为问路、征允、寻求帮助、表达谢意、抱怨、咨询、求职等不同专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可以试想,持之以恒的学生经过几个学期的训练学习后,口语能力会大大提高。这种办法有助于学生亲身感受语境,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从而达到语言交际水平提高的目的。

3.个别指导。在园区学习室指导英语学习过程中,可教给学生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如养成上课记笔记的好习惯,教学生把上课的重点、难点都记录下来,课后知道该复习什么,从哪儿开始复习等;教学生利用总结归纳法,即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分析、比较,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正确了,学生在学习中感觉自己进步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强。

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快,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英语运用需求越来越明显,英语应用前景越来越好,学生应该以英语运用为学习目的。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用不着教。”在园区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环境优势,进行分组练习、情景模拟练习、学习方法传授等,能在第二课堂中教会艺术类学生“如何学习英语”,掌握学习英语的技巧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陈功.英语教学与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园艺实习自我总结篇6

一、民办高校园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与定位

民办高校园艺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完整的现代生物科学知识体系、较宽厚的园艺基本知识,掌握较熟练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果树园艺、蔬菜园艺、观赏园艺、设施园艺等方向领域从事现代园艺技术推广、产业开发、经营管理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园艺专业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园艺专业注重“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培养具有基本知识和理论、熟练的基本技能、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园艺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接受园艺植物生产全过程、管理和科研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园艺植物生产、技术开发和推广、园艺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从事相关专业领域工作的适应能力。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要求:熟悉农业生产、农村工作和与园艺生产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掌握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遗传学、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力要求:掌握园艺场规划设计、园艺植物栽培、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园艺产品贮藏加工等方面的技能;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园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表达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3.素质要求: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4.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主干学科为园艺学,核心课程有蔬菜栽培学总论、蔬菜栽培学各论、果树栽培学总论、果树栽培学各论、观赏园艺学、设施园艺学、果蔬贮藏加工学、园艺植物育种学、园艺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昆虫学。

5.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见表1。实践教学总学时为1348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为48%。

二、“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专业实践使学生掌握园艺作物的种类与分类、生长发育与调控、园区规划与管理、良种繁育与选种育种、设施栽培、采后处理、果园、菜园年工作历的制定等生产全过程,了解市场营销方面的初步知识。摒弃“黑板上种蔬菜、栽果树”的理论讲授,构建园艺专业“六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图1)。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践体系、综合实训体系和毕业实践体系构成,重点体现在六个方面(六位一体),在时间跨度上大致是由低年级(1―2年级)向高年级(3―4年级)伸延,在实践的深度、广度和实际应用范围上也是由简单向复杂、综合发展,逐步形成由浅入深、由室内分析验证到生产实际应用,具有梯形结构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课程实践体系的特点

1.课程实验中基础课实验有基础化学实验、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植物学实验、化学实验等,在第1―3学期开设;专业基础课实验,有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农业气象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农业微生物实验、遗传学实验和土壤肥料学实验,在第3―5学期开出;专业实验如园艺植物昆虫学、园艺植物病理学、生物统计及田间试验设计、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学、果蔬贮藏加工等课程的实验在第5―7学期开设;其他如设施农业、果树和蔬菜3个方向选修课则分别在第6―7学用开设。基础课实验主要是进行分析测试、以验证理论,掌握试验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方法;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实验的任务则是配合专业课,解决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性问题,并逐步为综合运用奠定基础。

2.教?W实习包括植物学、农业气象学、土壤肥料学、园艺植物昆虫学和园艺植物病理学教学实习,在第2―5学期执行。集中在校内完成理论和实践课中季节性强的实习内容和参观调查,如进行病虫害情况调查、农业气象观测、园艺作物种类识别、物候期观察和教学标本制作。

3.园艺专业实践课是结合园艺作物生产特点而设置的一门实践技术课,集园艺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与实践操作于一体,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总学时240,在第3―7学期开出,内容包括果树、蔬菜、设施园艺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综合了基本技能和各项操作技术,三者有机融合,组成园艺作物生产基本技能的主体。

(三)生产实践体系的特点

生产实践体系包括实训课和实践课(包括社会实践)。实训课从大二开始每个学期80学时;实践课在第4―7学期进行,每个学期64学时。根据蔬菜、果树的生产季节安排学生在校内基地从事园艺作物的生产管理,对周边地区园艺作物的生产状况进行调查,参观科研、生产基地,开展园艺产品市场调查和分析。通过训练,较系统地掌握生产管理技术。

社会实践一般安排在2―3年级,主要是利用假期结合农村园艺作物的生产实际开展社会调查和科技咨询,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指导生产,解答园艺生产者提出的技术问题,了解农业发展和对专业技术的需求。

(四)毕业实践体系的特点

包括毕业实习和创业教育,安排在第6―8学期,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因人而异,力求毕业论文与经济建设和农村实际相结合,分类开展科学研究、生产实践调查总结、专题调查和示范推广。毕业实习在第8学期进行,时间8周,安排学生到科研单位从事试验研究,去生产基地从事实地生产和科技推广应用,熟悉园艺作物生产、采后处理、贮运加工和上市流通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强化训练,努力提高毕业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

毕业论文要求全员进行,毕业实践则一部分到招聘单位锻炼,另一部分进入生产管理环节,实行“模拟承包制”,给学生分地块,让其自己种地、施肥和栽树,自己管理,明确责任和义务,承包到人、到组,放手让学生参与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按农业产业的特点,划分为三个模块,学生以其中一个模块为实习的主要内容,兼顾其他一个或两个。三个体系之间相互衔接,彼此协调;在时间跨度上由低年级向高年级延伸,在深度和广度上由简单向复杂,综合发展具有梯形结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实践教学的层次性(阶段性)

第一层次(增强感性认识阶段):主要采取直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学生一进校就接触专业。内容上安排种类识别、基本农事操作,使其了解农作物的种类、生长发育过程、生产用具、园艺设施和园艺植物的生产过程。

园艺实习自我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6.045

The Research of Practices Education of Herbal

Horticultural Plant Cultivation

QI Xiaohua, CHEN Xuehao

(School of Horticulture and Plant protection,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for the system of herb horticultural plant cultivation course was introduced in the present article. In the new system after course revolution, the percentage of practical classes was increased. The practical course was classified into two parts, campus practice and practice in teaching base which located outside of campus.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new course was comprised by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valuations. After the modific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of herb horticultural plants cultivation, we should put more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students for adapting the requirement of modern horticultural human resources.

Key words Herbal horticultural plant cultivation; practical course; gadeningupuro

园艺专业涵盖蔬菜、果树、花卉和茶学四个领域。随着现代设施农业的发展,园艺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已经成为农业中的第一产业,因此对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增加。但是目前园艺专业人才并不能完全满足园艺产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园艺专业学生所学课程与实际生产需求相互脱节,导致学生实践经验不足,无法应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园艺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更要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就要求在教学体系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但是如何保证实践课程的内容既有生产应用价值又具有园艺专业水准,这是每一个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师必须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在现今,个别农科专业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实践基地规模较小、条件较差、实践实训平台较低。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创造一切有利于开展实践课程的条件需要教师进行整体的设计与布局并持续探索总结。以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为例,该课程是园艺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加强实践环节,简化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从而增强学生对园艺专业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本文就扬州大学草本园艺栽培学课程体系设置和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总结,为今后优化教学体系,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奠定基础。

1 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体系

改革后的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研究性教学的基本结构有基础知识、拓展新教学、实践教学、自学和其他环节五个部分组成。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中包括以下内容:绪论、蔬菜分类、蔬菜生长发育特性、蔬菜设施栽培基础和蔬菜育苗。各论包括茄果类蔬菜栽培、瓜类蔬菜栽培、白菜类蔬菜栽培和水生蔬菜类栽培(水生蔬菜育种及相关研究工作是扬州大学园艺学科的特色之一)。

2 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的改革

2.1 教学体系的改革

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以应用为最终目标,因此理论知识必须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首先我们对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改革前的课程教学体系由基础知识和实践实训两部分组成,其中基础知识占90%,实践实训占10%。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实践性较强,由于蔬菜种类众多,生物学特性差异较大,即使系统讲授也不能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反而因理论课时数多,实践教学时数少而影响整个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因此,新的教学体系中,主要讲授茄果类蔬菜栽培、瓜类蔬菜栽培、白菜类蔬菜栽培和水生蔬菜类栽培,将豆类蔬菜栽培、根菜类蔬菜栽培、甘蓝类蔬菜栽培、葱蒜类蔬菜栽培和绿叶菜类蔬菜栽培内容简单进行概括,让学生以自学为主。改革后的课程教学体系基础知识占50%,实践实训环节占40%,自主学习占10%。

2.2 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改革后的教学体系不仅仅是增加了实践实训环节的课时比重,更重要的是对实践课程的设置进行了调整。改革前的实践内容全部在校内基地完成,由于受到生产设施类型和季节岔口安排的限制,往往只能阶段性的参与或者参观某些蔬菜类型的生产和管理。改革后的实践课程分为两个部分:校内教学实习和校外基地实习。校内教学实习部分,我们专门设置两个蔬菜大棚和一个日光温室供该课程实践教学,教学模式由原来的简单参与变为主动承担。从该课程理论授课时即安排实践课程,从大棚的搭建、整地除草、蔬菜育苗、幼苗管理、移栽定植、植株调整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操作和训练。另外,针对瓜类蔬菜栽培,设置了瓜类蔬菜嫁接及嫁接后幼苗管理的实践环节;针对茄果类蔬菜栽培设置了无土栽培模式的应用环节;水生蔬菜栽培则利用现有的扬州大学水生资源圃进行主要水生蔬菜类型的田间识别、繁殖方法学习和病虫害的鉴别环节。

改革后的实践教学增加了校外基地实习,一方面是为了弥补校内蔬菜作物类型的不足,另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蔬菜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蔬菜产业发展的前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学生分成四组,分别由任课教师带队到江苏省太仓市现代农业园区、扬州江都区小纪镇超大集团蔬菜基地、南京市植物园和淮安清浦区现代农业园区进行考察实习。四个基地的选取主要是依据其分布的不同位置、不同的设施类型、不同的种植模式和不同的特色蔬菜类型。考察实习结束后,要求每个小组完成总结并制作幻灯片进行汇报交流。因为积累实践经验对于农科学生至关重要,这个环节对学生的经验积累有重要促进作用。通过基地考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生 产、经营、销售等方面的经验,提高工作能力,同时还能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产业现状,从而给自己树立一个正确的奋斗目标。在基地考察期间,我们请基地负责人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让同学了解了现代蔬菜或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新的理念和结构体系、蔬菜生产发展的现状以及现代蔬菜企业对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而且使学生对于该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更进一步稳定了专业思想。

2.3 考核模式的改革

改革后的考核模式采用了课堂内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实践过程的积累,综合评定学生成绩。改革后的考核是按照理论考试50%,实践汇报20%,平时成绩(实践表现)20%,自主学习10%来进行成绩评定。由于该课程的开设更加注重实践效果,所以采用了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实践汇报主要检验学生对实践过程中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对园艺产业的认识和兴趣点,平时成绩则主要以校内实践期间对待实践课程的认真程度、积极程度、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进行考核。采用这样的考核方式同时也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课程设置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完成基本的农事操作和栽培流程,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寻找一些既定模式中的不足,并将先进的生产模式应用到实践中。

3 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和今后的探索方向

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实施前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新的教学体系中理论学时大大压缩,但是课堂讲授的效果反而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对于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单纯的课堂教学无法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使得一些很有意义的蔬菜类型和相应栽培模式表现得很枯燥乏味。将部分内容引入基地,与田间地头相结合,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任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体验到了“如何更好地教学”这一基本问题。其次,实践内容的设置打破原来单一的模式,注重一些新技术新模式的探索。这使得学生对园艺专业的认识更加立体,不会再问“这个还需要学吗”这样的问题。

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实践环节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今后还需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建立与教学基地之间长期合作,密切联系,使得及时了解基地的蔬菜生长、栽培情况成为可能;(2)在校内基地创建多种栽培模式,便于现场教学和互动;(3)实践性环节的考核需要更加严密的设计,减少主观影响。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扬州大学校级教改课题“《草本园艺栽培学》实践教学的研究性探索”的资助

参考文献

园艺实习自我总结篇8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兴起了都市园艺、观光园艺、休闲园艺、社区园艺、家庭园艺等,极大地拓展了园艺专业人才的工作平台。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我国的都市园艺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北京、上海、深圳等大都市制定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都市园艺产业规划。都市园艺产业不仅强调园艺的生产功能和经济效益,而且更加重视园艺的生态和旅游等社会功能,将园艺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结合为一体。这就突破了传统园艺远离城市、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行城乡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城乡结合、城乡互助、城乡互补。现代园艺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所认为的“种果种菜”的范畴,涵盖生态、营养、花卉、草坪、旅游、商贸、绿色环保等诸多内容,从而大大增加了社会对园艺人才的需求,同时对现代园艺人才培养规模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园艺专业培养的是既掌握现代园艺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在农业,商贸、城建、园林等部门从事园艺生产与设计、园艺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园艺经营与管理工作,就业面非常宽广[1]。

高等农林院校的实验实习农场、牧场和林场,即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又是示范推广先进技术的样板,与实验室、图书馆合称为农林院校的三大支柱[2]。把农林院校的校内基地建设摆在与实验室建设同等重要地位,使之成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多种形式的现代化农林业科技园区。新时期企业、行业要求人才不仅应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和过硬的岗位技能,还应有良好的职业品质与继续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上体现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服务面向的定位,即本专业培养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强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学历证书+专业技能等级证书”。

安徽科技学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坚持“面向三农,面向基层,注重实践,培养“能下去,能留住,能用上,能干好”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一宗旨,提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特别是园艺本科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培养的园艺专业毕业生不仅基础理论扎实,而且实践动手能力强,在园艺新品种开发、新技术示范、园艺植物生产、产品推广、现代园区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中表现突出。现就我校应型园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方法与手段进行总结,为同类高校相关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在园艺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随着园艺学科面向21世纪现代农业的发展,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改革也随之深入,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才能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1、校内基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依托

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各高校都创造了很多不同的经验和模式,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校内基地进行一定阶段的生产实践锻炼,这个环节是目前园艺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也是各高校在园艺专业人才培养上要做的一个重要步骤。

2、校内基地是重要的教学条件,应当将其摆在同实验室和图书馆同等重要的地位

教学基地、实验室、图书馆合称为农林院校的三大支柱。但要真正做到将教学基地与实验室和图书馆摆在同等重在位置上,各高校从认识上和行动上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些院校的园艺专业根本就没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出就谈不上三大支柱了。校内基地是一个天然的、开放的、多功能的实验室,是园艺专业学生得以成才的重要保障条件,园艺专业没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就不能实践,没有实践学生就不具备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毕业后就无法用得上,更谈不上留得住。这样的学生实际上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学生。因此,园艺专业校内基地建设应与实验室和图书馆一样重要,应建成高水平应用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才能起到基地应有的作用,才能让学生在基地参加实践锻炼。

3、校内基地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理想场所

教育部新修订的专业目录(2012版)中,将同类专业趋向综合化,即具备“厚基础,宽口径”方面发展。有些高校实行大类招生,中期分流;有些高校实行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制等,其目的就只有一个,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校内基地的建设正满足这一要求,而且,校内基地大多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园艺专业的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等)相互影响和渗透,布局较为合理,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理想场所。

4、校内基地具有单科教学不可替代的功能

校内基地大多建在城乡结合部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场所,学生通过实践,通过与基地工人同劳动,使学生接受德育方面的教育。通过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其次。学生通过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是通过参与科技咨询、技术推广、良种销售、服务等工作,增强为农业服各的意识和市场开拓的能力。

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为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服务的原则

园艺专业应培养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校内基地建设就是为培养这一目标提供条件。因此,校内基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围棋这一目标进行,遵循为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服务的原则。

2、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原则

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佳途径。校内基地在坚持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上,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

3、质量与效益相统一有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作为知识产业单位,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应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信息优势,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基地只有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服好务,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高标准、高起点、综合化的原则

园艺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应是园艺领域高新技术的汇集点,也是园艺领域的示范点和推广点。应主动适应园艺产业的结构的调整,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必须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综合化的原则,让学生在这里能看、能学、能干。

5、统一性与自主性相结合的原则

园艺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有统一性和自主性,在强调统一性的基础上,各高校根据自已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区域不同也有所不同,根据不同内容和特点,设置不同建设标准。

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标准

1、园艺专业校内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

园艺专业校内基地应该是集教学、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多功能行业企业,同时也是高新技术示范园区,能为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实现园艺产业的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为建立较为完备的园艺产业生态体系做出示范,实现园艺产业可持续发展。

2、园艺专业校内基地建设标准的主要内容

(1)基地建设总体目标。园艺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根据学校总体建设规划和园艺专业发展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基地建设的目标和规划,明确建设计划与实施方案,做到建筑设施、仪器设备、技术队伍与科学管理协调发展。基地土地规模在100-200亩为最佳。基地要有齐全的项目,能包含园艺专业各学科,具有丰富的生物种类,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满足各项目实践所必须的条件,例如:蔬菜园区、果树园区、花卉园区、食用菌区、种苗繁育园等。

(2)各园区建设目标。基地内的各园区要有具体建设目标,包括土地规模、发展模式、管理方式、建设标准等。

(3)教学管理建设标准。基地内要有较强的管理队伍,配备的领导干部和职工数要有具体的标准和数量限制。对职工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职业技能水平等要有明确要求。要有良好的运行机制,各种实验、实习、实训要统筹安排,要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技能实训规程,要有实践教学质量评估、考核等指标体系,制定考核标准与方法。

(4)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制定基地内实验室和园区建设的硬件标准(设施、仪器设备、正常年运转经费等)。

(5)园艺产业建设标准。根据现代园艺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园艺专业校内基地必须组建一个产业团队,实现园艺产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把学生培养成懂经济、会管理、技术熟练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例如:组建食用菌有限公司、花卉公司、蔬菜公司、果树苗林公司等。通过这些公司的良好运行,为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证和实践环境。

(6)基地的土地与设施均属学校所有。基地要做好工作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基地实行事业单位、企业或半企业化的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基地的改革和发展应有利于为教学和科研服务,要优先保证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实验等教学任务的完成。

四、园艺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内容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内容是根据园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与要求,为园艺专业学生各类实践教学、大学生创业项目和教师科研试验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园艺专业各项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3]。

基地建设的内容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条件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必需十分重视硬件条件的建设。根据园艺专业的特点和优势,设计园区,例如:蔬菜园区、花卉园区、果树园区、食用菌区等。根据现代化要求,在园区内建设现代农业设施,例如:工厂化育苗、节水农业设施、小型农业机械化设施、各种温室、大棚、教学做一体实验室等。学生进入相应园区开展实训、生产、项目实施、科研试验等,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软件条件包括园区规划、教学管理、教学评估与考核体系、人员管理、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等。首先要有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和高素质应用型的师资队伍。其次是良好的运行机制,制定详实的实践教学大纲、技能规范。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例如:开发、项目实施、大学生创新课题、教师课题试验、模拟承包、科技推广与服务等。

根据现代农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组建农业产业系统。例如:蔬菜公司、花卉公司、食用菌开发分司等。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学生只有参与农业企业生产与管理中去,才能把自已培养成为懂经营、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罗正荣;陈昌意;徐跃进;等.园艺专业实验实习基地管理体制的初步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1):6-8.

园艺实习自我总结篇9

    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园艺实习自我总结篇10

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专业英语教师一直由本专业教师担任,专业教师一般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虽然专业功底深厚,但英语教学技巧与水平有限,教学仅停留在专业英语课文阅读与重点句子翻译层面。教师过分注重科研,忽略教学,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教学责任心不强,教师在专业英语教学上应付了事,教学质量差。目前,专业英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多是传统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模式,缺少汲取新知识、提高学术水平的热情和动力。

2.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高。

国内农业院校绝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学习专业英语很吃力,再加上对专业英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有的学生专业词汇功底浅,很少并且很难进行外文资料的翻译和阅读,不能够及时获取国际性的本专业的最新研究动态。

3.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形式平庸。

当前,各院校开设的园艺专业英语课程与综合性学术英语之间缺乏衔接性,英语课程大多围绕专业英语词汇及文章内容的讲解,这种教学内容设置忽视了对学生专业英语技能层面和语言层面能力的综合培养。各高校所用的教材主要有自选原版英文教材和自行选编教材两种形式,自编教材内容编排过于古板、陈旧,还有的教材内容难度偏高或者涉及的专业内容过于简单,不能满足专业要求。再有,各高校通常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偏重于教师的讲解,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形式比较死板,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英语语感的培养,最终导致我国专业英语缺乏创新性的局面。

二、本项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特色与成效

作者在园艺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尝试了一系列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改革如下。

1.改“填鸭式”式教学为讨论、互动式教学。

本次改革主要是扔掉以往“填鸭式”式教学方法,积极采用课堂互动式教学,即每节课留有10分钟的专业阅读时间和10分钟的读后讨论时间。教师针对教学内容讲授的重点、难点,设计课堂讨论内容,或由学生提出问题,小组内讨论,根据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分析具体问题和个别现象。以小组为单位做出总结,小组间再进行充分的讨论与分析,最后由老师总结,本次教学改革中运用“互动式”教学取得了很好成效。

2.启发式教学。

本次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中广泛运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很多园艺专业英语相关问题情境,加大专业英语活动课教学力度。提前布置学生课下阅读园艺方面具有前沿性的科学研究文献,了解国际上关于园艺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动态与科研成果,鼓励学生走上讲台结合PPT课件进行讲述,个别重点难点由教师讲解、补充。课堂通过启发、小组讨论、总结,对学生循循善诱。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同时增强了课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师生间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率。

3.结合实践进行教学。

利用大三学生生产实践,把英语课堂改在实践基地,利用案例的方式把教学内容与实践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参加果蔬栽培与工厂化生产实习时,教师把预先下载打印好的国际先进园艺产业的设施果蔬生产相关英文文献及新闻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总结我国与其他国家先进生产技术的差别。引导学生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增强对理论知识的应用。

三、提高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对策

1.提升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

专业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具有丰富的专业背景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上要突显学科的特殊性,做到英语语言知识与专业背景知识的有机统一。首先,通过英语教学培训与自我学习来提高教师教学素质,利用现代网络资源与信息化思维探索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例如,在园艺专业重点培养一名专业教师,专门到师范院校进行英语教学课程与实践经验的学习,提高教师英语教学技巧。提高教师专业前沿领导力,参考网易公开课相关课件准备授课内容。其次,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记录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解决。例如,学校教务处等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每年举行一次全校各个专业英语教学评估或者教学模式改革竞赛,竞赛结果记入教师考核,用这种方法鼓励教师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最后,学校出台相应政策协调教师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比如担任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在专业及科研成果上考核轻一些,或者把英语改革成果记入职称评定与业绩考核中。

2.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因材施教式教学。

针对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专业英语教师要通过教学课堂气氛的调整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检验学生的专业水平与英语阅读能力,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个别辅导。课前分组时,每一小组既要有英语好的学生,也要有水平差的学生,要求英语水平高的学生任务要难一些,多一些,比如进行引文专业文献的查阅与阅读等,同时对水平差的学生进行辅导。同时教师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提高英语能力的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利用小组讨论等启发式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其次,专业英语教师利用专业知识雄厚这个优势,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词汇功底与英文资料的翻译和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及时获取国际上园艺方面最新研究动态。

3.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正确选用教材。

园艺科学专业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园艺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应该设置成包括园艺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构词特点,园艺学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初级学术论文写作,以小组的形式组织课堂英语互动交流与讨论活动。园艺专业英语课程一般应该设置在大学四年级的第一个学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并由具备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承担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教材选用方面,为学生选用一些内容新颖、并且实用的教材,选用一些各个院校普遍都评价很高的教材。同时,专业教师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多所院校合作的形式为本专业学生自编教材,内容要新颖,难度适中,具有本专业国际前沿性。自编教材一定要以团队的形式完成,以新颖、实用为宗旨完成教材的编写。

4.采用理想的教学模式,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彻底实行启发式教学方式,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采用集讲解、质疑、交流、讨论、归纳等教学手段于一体的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方式。确定以讨论式、互动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为主导,同时结合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进行园艺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应用多媒体教学分期采用讨论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走上讲台,增加课堂互动时间,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之中。其次,教学中教师要精讲、泛讲相结合,注重用英语讲解专业知识而不是过分地强调英语本身。重点讲授园艺专业词汇,要侧重其专业性与实用性,并要对一些专业术语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在尽短的时间内掌握它们。最后利用专业实习、实践的机会把英语课堂改在实践基地进行,使科研与专业英语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园艺实习自我总结篇11

(1)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的内涵。体育艺术表演专业是近几年我国多所体育院校和普通高校结合当前社会和市场对体育发展多元化、社会化的需求,而增设的一门新专业。体育表演属于艺术的范畴,它是以体育表演为艺术的素材,专门表现体育文化现象,反映体育生活状态的艺术。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以本身具有一定艺术性的运动项目为练习手段,反映现代体育艺术表演的基本走向,是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大学生体育素质教育和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的特点。体育艺术表演是体育与艺术相融合的结晶,是人体以姿态、表情、造型和动作过程为主要表现手法,以体育运动项目为表演素材,融体育、音乐、舞蹈及表演于一体,促进健康、陶冶情操、展示人文精神、反映体育生活的一种体育文化艺术表演形式,包括健美操、啦啦操、团体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它是以艺术表演为基础,融集体操、舞蹈、音乐、道具、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充满青春朝气。它不仅具有健美操、啦啦操、团体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项目的特性,还具有强烈的艺术表演性质,将体育运动项目与艺术完美结合,其中剧情性、表情性、表演性和动态美、音乐美、服饰美等是最鲜明的项目特征。

二、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现象的一种特殊存在体,它既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又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积极踊跃参与下发展起来的。在校园内,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学习健身理论知识,强健体魄,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呈现出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也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学校广大师生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体育物质财富和体育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三、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属于体育的一部分,具有体育与艺术的共性和独特的个性,它既是体育文化,又是艺术文化。在校园文化构建中,它不仅符合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也是备受学生们喜爱的校园体育活动,在校园中有比较广泛的基础和影响力,能满足同学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

(1)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①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激发创造性思维。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具有体育与各艺术门类高度融合的特点,它属于艺术类体育的范畴,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学生们在练习及表演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自身能力,充分展现自我,还能从中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创造美,使自己得到美的感受,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素养,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同时,在进行编排过程中,体验创造的快感,心灵的共鸣。②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近几年来,体育艺术表演专业逐渐在全国校园中推广与普及,即将成为各校园文化传播中的热点。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包含了时下最为新潮的一些项目:啦啦操、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等。为了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要学习各项目的起源与基础知识,分析其发展趋势与特色,研究其运动技法、音乐特色、风格特点,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如学习拉丁舞,我们要了解拉丁美洲的特色,了解形成这种热情舞蹈的源泉、人文背景、风俗、语言、生产和生活方式等,然后还要了解几大洲的民族交融文化,尤其是本土特色舞蹈队拉丁舞的形成和发展等。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养成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从中吸收养分,提高文化内涵。③强健体魄和塑造形体美。参加体育艺术表演项目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增强平衡性、柔韧性、灵敏性、协调性,还能提高体能,承受一定强度和时间的身体练习,各个关节、韧带、各主要肌群和器官获得一定运动负荷,从而能够有效减少脂肪,改善和塑造良好形体,矫正不良姿态,形成优雅气质。同时,还能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状况,培养机智、勇敢、沉着、冷静、果断等心理素质。通过体育艺术表演项目比赛和训练,可以培养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顽强勇敢,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也是建设精神文明的一种良好手段。

(2)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阳光大课间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不同的体育项目体现了学校的文化,是一种品牌的体现。体育艺术表演类项目便于组织、易于学习,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塑造自我具有积极作用,是很多学校的选择。同时,对啦啦操、健美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等项目的规则、编排,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四、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

园艺实习自我总结篇12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041-02

校园文艺活动是学校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艺活动的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文艺活动中存在诸如:校园文艺活动总体数量不多、创新性不足、价值性不够、多样性欠缺、系统性较差、硬件设施不足、学生参与性不高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校园文艺活动建设。

一、精心设计,加强系统性和科学性

我认为,开展校园文艺活动应利用本院校的各种优势,对活动的具体内容、形式、方法进行精心设计,加强系统性和科学性。注意探索工作中的空白点、教育的薄弱点、大学生的兴奋点,设计方案要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力求创新,并具有本院校特色。同时要考虑活动的组织者能否胜任该项活动的要求,活动的参加者能否积极、踊跃并从中受到启迪,活动的形式、内容、实施步骤和活动效果等因素。使得校园文艺活动的组织安排合理,操作性强。如:南昌大学“前湖大舞台”周末文艺展演活动(以下简称 “前湖大舞台” )由校学工委办、学工处统一领导、组织“前湖大舞台”,各院系领导积极配合做好活动的宣传、组织和推荐工作;文艺活动有专项经费,大学生艺术团全程参与各项组织工作,南昌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南昌大学音乐厅作为该项活动的固定场所,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整个过程有评委跟踪指导,使同学在参与中有所收获。

二、加大宣传,扩大参与率

没有学生参与的校园文化是短暂的、表象的、缺乏生命力的。在校园文艺活动建设中,没有他们的参与,文艺活动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应特别强调广大青年学生的参与性,要想方设法吸引大家都能参加到活动中来,都有机会成为活动的主角、舞台的主宰者。很多高校由于缺乏系统的安排和筹备,对文艺活动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导致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活动开展后仍有很多人不知道。花了精力却起不到效果,学生被动参与凑人数,撑场面。南昌大学“前湖大舞台”周末文艺展演活动在活动宣传上是这样做的:第一、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进行宣传。专门建立了“前湖大舞台”网站,并在校园网(南昌大学家园网)首页显著位置设立专栏,将活动动态、日程安排、演出图片视频、评委老师和主持人风采公诸于众。将文艺演出节目视频放到网上,供学生欣赏、评价,增加活动的影响力;活动结束后将优秀节目制作光盘发给获奖者作为纪念,以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第二、还利用校报、广播台、宣传海报、滚动电子显示屏和“昌大学生”等杂志等有效资源进行大力宣传。宣传口号响亮易记:前湖大舞台,想来你就来;前湖大舞台,有你更精彩。海报颜色醒目,内容简洁明了。

三、建立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要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不断更新,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必须建立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一)把校园文艺活动建设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

讨论和制订校园文艺活动建设总体规划,明确校园文艺活动的指导思想、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并把它纳入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形成校园文艺活动的整体思路和体系。

(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首先要制定相关文件制度,引导学生重在参与,如制定参与比赛可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加分,获奖者算第二课堂学分等制度。其次可鼓励教师参与指导,明确教师指导校园文化活动予以工作量计算,从制度上确保校园文艺活动的特色与发展。南昌大学“前湖大舞台”周末文艺展演活动所有参赛选手都可参照《南昌大学学生综

合素质考评办法》相应加分,对进入月赛的选手都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此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吸引力

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看,内容决定形式,而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形式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反作用于内容。活动形式依附于活动内容而存在,形式的创新要与大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丰富的活动形式,不但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精神文明教育的可接受性,满足学生丰富课余生活、开展社会交际、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的需要,而且也让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自觉地塑造健康的人格、陶冶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理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南昌大学“前湖大舞台”周末文艺展演活动在创新活动形式上是这样做的:(1)学生报名参与门槛低,提升了学生参与的自信心和吸引力。参赛选手和主持人都不限专业和表演形式,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为广大有一技之长和各类兴趣爱好者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2)校园文艺活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团结协作、环环相扣才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完成。“前湖大舞台”成立了学生网络宣传部、摄影摄像部、编辑创作部、剧务演出部、灯光音响舞美部等机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这个系统工程中,吸纳了众多爱学习、求上进、能力强、肯奉献的青年学子,增强了他们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目的。(3)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吸引更多学生参与的“法宝”在于参与活动是否有收获。“前湖大舞台”周末展演活动采取比赛晋级的方式,通过海选――周赛――月赛――学期总决赛四轮选拔,层层晋级。每轮比赛都由专业老师评委和学生评委综合评分。即使选手是在海选中失利,无缘晋级,也能得到评委老师的专业指导,指出长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让选手在参与中有所收获,为下次参赛打下良好基础。

五、创新活动内容,注重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文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校园文艺源于校园生活,又高于校园生活,是校园生活的反映。创新校园文艺活动,要在校园文艺活动的内容上加以引导,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在“前湖大舞台”周末文艺展演中有一个由口腔医学院张然同学的配乐诗朗诵《感恩社会 回报社会》,她用支教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边远农村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状况。一张张照片,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稚嫩的话语,好奇的双眼,破烂的教室,残缺的课桌。她还用自己的奖学金为孩子们送上了两个复读机,并为学校捐赠一台笔记本电脑。她将生活中的感受进行提炼,然后搬上舞台,情感表达真挚自然,用艺术再现的方式讲述了大学生们在支教中的感动与收获,巧妙地将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起来,提高了观众的社会责任感,升华了大家的思想境界。艺术性强的作品往往构思新颖、情感表达巧妙,并能把美的意识溶于恰当的形式中,充分地呈现内容,使人耳目一新,给人以美的享受并有所启迪。因此,我们在政策引导和评判标准上要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六、组建一支大学生艺术团,培养校园文艺活动骨干队伍

校园文化中,学生是这一文化活动的主体,各院校几乎都拥有一支大学生艺术团队,这支艺术团队通常在校内外各种文化艺术交流与演出活动中承担着重要任务,更是陶冶大学生情操、提高大学生审美修养的一支重要校园文艺活动骨干队伍。艺术团在校园文艺活动中能起到组织、协调的作用,从而达到锻炼队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办学自主性逐步提升的背景下,大学生艺术团在普通高校中近年来得到长足的发展。大学生艺术团已经在各种常规性艺术展演活动,如迎新或毕业晚会中发挥重要作用,相比于其他同学,他们舞台经验更丰富,舞台表现力也更强。这为搞好校园文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艺术团的同学们虽来自不同专业,但都是热爱艺术的青年,有共同的追求和目标,相比更具有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只是少了一些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前湖大舞台”周末展演活动就是由南昌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承办的,这给艺术团的同学们提供了锻炼、交流、学习、提升的良好平台。其组织机构比较完善,从团长到团员,人人动脑,各负其责,上传下达,工作有序。繁荣了校园文化氛围,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同时,作为被广为证明最为有效的一种教育模式――同伴教育,让这些学生以同龄人的身份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能够有效地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和爱好,吸引更广泛的学生参与到校园文艺活动中来,成为校园文艺活动骨干分子。大学生艺术团要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学校要请艺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老师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培养艺术素养,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校园文艺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

七、鼓励原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什么是原创?原创就是由作者首创,非抄袭模仿的、内容和形式都具有独特个性的物质或精神成果。校园文艺活动需要原创,因为它能体现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动脑能力。在实践中要注意学生个体差异性,引导学生进行潜能开发。每个人都有创造力,只是有些人还没有挖掘出来。教师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传授学习技巧,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能主动地去学。尤其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更是重中之重。但现在在学校里,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却有点被忽视了。文艺活动就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一个小品、一段相声、一支歌、一首曲都可以结合实际、通过艺术想象加以创新。想象是创作的源泉,很多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前湖大舞台”为鼓励原创,规定所有原创作品都有相应的加分,如果发现作品有闪光点,便会请专家进行专门指导。如原创作品舞台剧《五宗罪》经指导修改后,最终获得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评委老师在评价学生原创作品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一个“度”。鼓励和接受他们的奇思妙想,以人性化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和他们的作品,这是对他们最好的鼓励,也是搞好校园文艺活动的力量源泉。当学生水准欠缺时,评委应给予帮助和鼓励,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当学生表现很好时,评委要给予表扬和肯定,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愿意创造、乐于动手动脑。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