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工作思路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8 14:53:20

成本会计工作思路

成本会计工作思路篇1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成本会计实务工作的一般思路

收录日期:2011年10月26日

不管什么时候,成本会计都很重要。很多信息都是建立在成本基础上的,一个企业从内到外,每一步都离不开有关成本的核算、管理及控制。因为它不仅能够提品、服务和客户等方面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为管理者提供供他们计划、控制和决策的信息。

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成本会计不再局限于确定存货成本,企业需要更加精确、更加相关的成本信息,以整合产品的开发、生产、营销和售后服务,成本会计正扮演新的角色。任何事物都是在发展的,并且在进步,可是万变不离其宗,成本会计的后续管理和控制等等,都离不开最原始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是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就没有成本会计,后面所谓的管理与控制更是无从谈起。要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核算思路是关键,如何培养成本核算思路,成为成本会计工作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如果能够找出一个大众的成本会计核算思路,这会让我们的成本会计工作者到任何一个企业成本会计核算工作都能得心应手,特别是对我们的成本会计新手非常有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好好的探索一下。

第一步,来到一个企业,首先要对这个企业的业务流程做个非常详细的了解。一个对本企业不熟悉的成本会计工作者是胜任不了成本会计工作的,不管这个人多聪明都不行。对企业做个非常详尽的了解是必需的。至于具体去了解什么东西,我们可以去车间看看,看看它的产品制作流程;去仓库看看,看看它的存储状况,收发货业务流程,单据流程以及各种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型号、计价方式,等等;去销售部、调度部看看它的产品销售接单及发货流程;详细了解财务部的核算流程,整个企业的单证流转等。这些基础工作做好了,后续的工作才好开展。

第二步,要重点了解管理者对成本核算的要求。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样的报表(具本体现在报表格式及内容上),这也就是我们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管理者需要我们重点反映什么,哪些需要详细列示,他们所指的生产成本具体有哪些内涵,因为这方面每个企业的要求都不一样。接着,我们就要按要求去搜集和整理资料,同样按重要性原则,重点的,详解分格列示;不重要的,简单求和合并列示。

第三步,着手生产成本的核算。首先是材料成本的核算,按管理者的要求,同样是重要性原则,分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两大块来归集,归集对象的确定根据选定的成本核算方法来定,品种法就按品种归集,分批法就按批次归集,分步法就按步骤归集,分类法就按类别归集。材料费用大项归集完了以后,接下来就是内部的分配。品种法是各品种间的分配(看是否有共同使用的材料或小料分摊等),分步法就是各步骤间的分配,等等。后续详细的分配我们可以采用系数分配法(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重量分配法、定额成本法等。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的核算与分配,我们取财务部的工资核算表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一般都是按工时进行分配,也有特殊的,如果制造费用里面有些项目更适合按其他的标准进行分配,比如说水费之类的,如果更适合按产品的产量分,我们也可以按产量分,总之哪种更适合,管理都又需要重点列示这一块,那我们就把这些项目具体和重点分开反映。同样体现重要性原则。有辅助生产车间的,在进行制造费用分配前,我们还要进行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与分配,同样是收集辅助生产部门的各项费用及相关部门的收益明细。接下来可以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法、代数分配法等各种方法进行各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再接下来,我们要把各生产成本类科目的费用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可采用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定额成本计算法等。将各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具体成本核算资料整理出来,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单位成本,然后就是完工产品的入库。生产成本到此,基本核算完毕。

第四步,期间费用(期间成本)的核算。首先是发出产品成本的核算问题,涉及发出产品的计价问题,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等。哪个更切合实际,更符合管理者的要求,我们一般就按哪种方法进行发出产品成本的计价,查看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科目的账户,看是否有遗漏,要确保费用账目完整可靠。

至此,所有成本基础核算也就核算完毕了。接下来,就是成本管理了,根据以前的成本核算资料,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后期的各项成本进行预测,预测出各种可能的方案或结果,然后进行决策,最后就是规划,规划如何去做,如何实现决策要求的目标,给各成本相关部门做出计划,下达任务书。接下来就是实行过程中的控制,再接着就是考评与分析。分析控制结果,是否有较好的完成任务,各成本费用项目是节约了还是超标了,进行标准成本核算(三差异,二差异法等),找出导致结果的原因。进展好的,进一步发扬,并定期调整原先的计划;进展不好的,查清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合理的超标,要对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成本会计的一个周期的基本循环也就结束了。明天开始,我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循环,但我们在不断的进步。

总而言之,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对于思路的问题,首先要打好的理论基础就是:拿到一张凭证,先要分清它是属于产品的成本,还是不是产品的成本,是生产成本还是期间成本,要分清楚它是本期的还是下期的。对于成本核算来说,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只有本期的,才是我们要的。确定是本期的以后,要分清是A产品的、还是B产品的、还是C产品的。分清是谁的以后,是A的就放到A产品那一块,归到A产品,是B的就放B那一块,归到B产品。然后再分别看A、B、C产品共同的那一块,将各产品的成本费用在各自的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这就是我在成本会计工作中总结出的一条成本核算思路,也许对我们刚毕业的大学生有用。

主要参考文献:

成本会计工作思路篇2

1.1建筑节能思路分析

我国在推出可持续发展思路之后,“节能”的概念被放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来。因此,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体现这样的一个理念。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厂房建设的应用应当节能;其次,厂房建设中的能耗应当降低。

1.2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分析

现代社会当中所倡导的“绿色设计”建筑的概念从根本意义上强调的是一种在进行生产活动过程中的材料、工艺以及设备等的环保与稳定。绿色设计应当突出环境保护设计思路,做到实事求是,并不盲目追求“高、新、全”,而是立足于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形成最佳的绿色设计建筑系统。池州市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的设计正是采用了这种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从电子信息园的规划布局来看,它切实解决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产业的基地化、集约化特点有利于“三废”的集中治理,形成了清洁生产、降低治理成本的绿色生产模式,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根据电子信息园的产品分布,可以集中进行资源的配置,合理利用能源及其他生产要素,降低成本与资源消耗,增加竞争力,实现绿色发展。池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规划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利益的共赢,让绿色建筑的设计思路得以实现。

1.3洁净设计思路分析

所谓的洁净设计思路主要是一种降低污染程度的设计思路,简言之就是指在生产与应用时的零废物排放,这也是工业生产厂房建筑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这种设计思路重点解决的问题应当是资源可再生利用,这也是未来工业生产的发展趋势。

2工业生产厂房设计要求

从事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厂房设计应当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工艺与建筑技术的要求。工艺与技术作为工业生产厂房建设的重要前提,关系到厂房建设质量的高低与厂房建设能否顺利展开。工艺是企业在生产建设中的操作空间与建筑使用面积需求量。简言之,工业生产厂房建筑设计要基于对工艺水平情况的了解,设计需要综合分析建筑用途以及厂房形状结构等问题,只有将上述中的要素充分考虑清楚,才能够真正意义上确保设计形成的厂房具有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能力与水平。其次,经济性。经济性要求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厂房建筑的重要原则,设计中应当严格控制厂房建设的生产成本与使用寿命,也就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确保厂房本身的生产需求情况。竭力缩小建筑面积,节省建筑部分的空间占有,以此获得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在建筑设计中也可以采用将多厂房合并的形式,进一步缩小建筑面积。第三,安全性。在建筑设计时,无论是进行工业生产厂房的设计还是民用建筑设计,都应当将安全性要求考量在内,因为安全性是建筑设计的第一原则,尤其是工业生产厂房这种人员密度相对较大的地方,更应注重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切实做好防火、水、电的安全设计。第四,生态性。新经济形势下的现代化工业类型转变,要求工厂在进行厂房的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性。一般都会考虑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在厂房设计选址的时候,要考虑与相关产业相近,便于资源的充分利用与废物的回收处理,更突显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3工业生产厂房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本文以池州市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B区)的工业厂房设计为例,介绍其现代的建筑理念、独特的建筑结构与设计思路。池州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园(B区)(一、二期)规划结构:按“十”字轴道路主框架及环形次级路网形成整体。园区内各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园区,向外界展示厂区的良好形象,提升厂区的档次。

3.1建筑设计内部结构

工业生产厂房的综合利用情况是否能够得到最大利用效率需要综合多种因素,这其中除了包括对建筑面积的优化设计之外,还需要对工业厂房本身的结构以及工业建筑生产工艺等进行分析。工业生产厂房内部空间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

3.1.1单跨厂房分析

在砖混结构中,横向两片承重墙之间的距离被称作开间,也就是跨度,简单来说,叫做一跨。而框架结构,两排柱子之间的距离就形成了一个跨度。所以说单跨厂房就是有两排柱子组成的纵向延伸的长方形工业生产空间。这种厂房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大型设备,可以通过天窗进行通风与采光,其适应性也极强,可以适用于生产各类型的产品。

3.1.2厂房单元空间分析

这一类型的要点分析主要结合工业生产厂房当中方形或者是接近方形类柱网厂房的,这种结构下的厂房各自拥有独立的使用空间,属于拥有完整的功能属性的单独空间。而从形式上看,这样的单独厂房具有统一性,彼此之间都是相互连通的。这类型的厂房设计的好就能够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使建筑本身具有节奏感以及韵律感。

3.1.3框架厂房的结构特点

框架结构是工业厂房建筑中的常用结构模式,这种结构在梁、柱与楼板等共同支撑下形成一个受力体系。具有均匀的刚度与良好的延性,其框架的结构中通常会增加抗侧移构件,借此来提高抗震能力。因为生产的需要,框架厂房的楼面有均布荷载,且面积较大,受力复杂。

3.2内外结构设计

3.2.1温度伸缩缝的设计

温度的变化会在结构中产生温度力,这个力会使结构构件变形,受力发生变化,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对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在厂房的横向和纵向设计温度缝,构成温度区间,具体划分方法根据建筑设计要求规范进行。

3.2.2框架结构设计

对于建筑物的使用材料,我们要充分考虑到隔热、防火、防锈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隔热问题,如果不做隔热处理会造成器件的寿命减少,同时不满足建筑设计的舒适性和建筑要求。框架结构的厂房对建筑的抗震性有很高的要求,其中檩和墙梁要使用抗压和抗弯性好的材料,为了便于制造和安装,要采用刚度较大的材料;支撑体系要提高承重结构的稳定性;楼板可采用平钢板减轻楼面自身的重量,并在铺设中将其与梁压牢,防止梁受压位移。

成本会计工作思路篇3

《电力拖动》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基础课,具有理论抽象、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设计电路是这门课的综合技能之一,笔者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尝试设计电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热情

随着高校不断扩大招生,普高逐年升温,中职学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受到严峻的挑战,中职生普遍表现为文化基础偏差、自信心和进取心不足,严重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何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是中职学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任课教师上好课的前提。

笔者在开学之初第一堂课没有急于授课,而是和学生讲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和“双证书”制度,所谓“双证书”制度即毕业生在毕业时要分别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电力拖动》是维修电工考证的参考教材。笔者以行业发展、企业需求、就业前景、工资待遇为搜集对象,搜索网络资源,通过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见下图),供学生观看、讨论与思考,让学生了解从事维修电工作业的优势和动态,了解到作为技术工种的电工一直是劳动力市场较为紧俏的岗位。

当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后,思想发生很大变化,在课堂上热烈讨论起来,个别学生甚至感言毕业后一定要从事电工工作。在此基础上,教师将收集到的往届优秀毕业生的相关信息展示出来,向学生介绍师兄师姐的工作情况、发展状态,以成功的实例和经验、典范引导学生努力学好本课程。美好的前景让学生形成学好的期望和冲动,激情的焕发成为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

二、明确设计要求,领会设计思路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具有较强的衔接性,教师在课程整体设计过程中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的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项目,每个项目再分解成小任务,而每个任务应使学生易思考、易理解、易操作。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重点要讲清楚设计要求,使学生明确其设计方法,掌握设计思路。如主电路主要考虑电动机启动、点动、正反转、制动及多速控制的要求;控制电路满足设备和设计要求的各种电气控制电路;辅助电路完善控制电路要求的设计,包括短路、过流、过载、零压、连锁(互锁)、限位等电路保护措施。如果设计要求不明确,思路不清晰,课堂就会出现学生一片倒的局面,而设计电路不是通过几个课时就能解决的,它属于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和提高。

三、联系新旧知识,理实一体教学

任何生产机械的电气控制线路都是在各种基本电气控制线路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要求设计的。每一个复杂的控制电路,都可分解为若干个基本电路,而每个基本电路最终都是在点动电路的基础上,加上自锁、联锁及各种保护而发展起来的。设计的电路不能落在纸上谈兵,更要付诸于实践,把理论知识落实到应用生产,用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因此,每当完成一个设计任务,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安装与调试,通电试车时注意观察控制电器的动作,电流表的电流变化及电动机转速的变化,并且记录数据,及时发现问题,修改完善电路。通过安装与调试电路,观察电路是否满足控制要求,是否安全可靠等。

四、循序渐进尝试,逐步体验成功

学生刚开始接触设计电路,会有畏难情绪,设计的电路必须是教师精心巧妙设计,难易结合,由浅入深,有梯度有层次的展开,不能过大、过难,否则难于收到预期效果。每当学生完成一个设计任务,并且安装调试成功,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表扬,当学生遇到技术难关,难于攻克时,教师要及时指导,指出问题所在,帮助其树立信心。例如学习点动控制线路后,教师问:“电动机要实现连续运转,在点动控制线路的基础上如何改进,即可实现? ”学生经过讨论,思考,得出自锁控制线路原理图,并动手安装调试电路,通电试车成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此时,教师及时鼓励表扬他们的进步。因势利导,抛出自锁的概念及作用,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与实际运用之间关系的认识,深化了教学内容。

五、综合项目训练,强化技能培养

下面以时间原则控制的两台电动机顺序启动、逆序停止项目为例来说明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及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1. 设计要求。

两台电动机M1、M2,M1启动后,经20S,M2自行启动,停止时M2先停止,M1后停止,电路具有短路保护、过载保护、欠压失压保护。设计控制电路。

2. 设计思路。

(1)按下启动按钮时,KM1、KT线圈得电,时间继电器开始计时,可知时间继电器的KT线圈应与KM1线圈并联接入电路,要保持M1得电,KM1必须自锁,如a图所示。

(2)20S后,时间继电器的延时触头动作,此时KM1线圈仍然保持得电,要使KM2线圈获电,时间继电器延时闭合触头应与KM2线圈串联接入电路,如b图所示。

(3)KM1与KM2得电之后,时间继电器KT即失去了作用,为了节约电能,延长时间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一般应将它的线圈从电路中断开,为此可将KM2的常闭触头串入KT支路中。KM2用其常开辅助触头自锁,要实现顺序启动,KM1的常开辅助触头串联在M2控制线路,逆序停止时,在停止按钮SB1并联KM2常闭辅助触头即可,如c图所示。

3. 完善电路。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修改完善电路,如d图所示。

4. 调试电路。

教师检查后,学生根据电路图安装调试电路,通电时一人监视一人操作。

成本会计工作思路篇4

城市轨道交通在线路的规划和运行中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并要求设计人员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在设计轨道的过程中按照标准化、科学化的原则进行线路图纸的设计和施工。在轨道的设计环节,要按照一定的行业标准和原则进行预先的分析和测算,并将测算的数据按照一定的处理方法减少数值的误差。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研究对轨道交通造成应先的因素,并减少不利的影响。

1路线设计的特征

要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进行设计,就要了解轨道交通设计工作的基本职责以及从事相关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工作的特点进行预先的了解。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具有整体性、复杂性、阶段性的特点,在进行设计工作时,要要从城市的整体交通状况考虑线路的规划问题,并综合考虑与之相关的影响因素。

1.1整体性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工作需要首先掌握城市的基本交通状况,并对交通存在拥堵和不足的地区进行重点的规划,从城市的整体布局上考虑线路经过的地区是否会对周边的在建筑和居民产生影响。此外,轨道交通系统中存在交通的控制,要对轨道交通的站点和车辆的通行时间进行整体性的规划。整体性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工作,在设计中起到基础性作用。

1.2复杂性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工作需要对线路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并对线路经过地区的地理特征进行预先的调查,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既要进行数据的测算和分析,并绘制线路图,还要通过实地分析测量对线路图纸进行修改和设计,在工作程序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工作的内容也要从全局考虑,细节较多,较为复杂。

1.3阶段性

在城市轨道交通新路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可以按照工作内容的不同将设计工作过划分为几个步骤。首先,要对城市交通的线路网进行规划和设计,并了解城市现有的城市交通系统。然后,要根据线路的设计进行建设可行性的分析。最后,要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进行总体的分析,分析建设中需要的用料和基本的结构设计。在设计工作完成后,要将设计成果展示在设计图纸上。

2轨道交通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过程中要了解与城市轨道交通相互影响的因素,并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项目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预先的规划和分析,防止影响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

2.1轨道交通与土地的关系

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会占用一定的土地,是城市土地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相关部门在审核资料和文件后,才能批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用地的使用。而设计人员在设计轨道交通线路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土地的规划和分析,将土地资源充分利用。

2.2轨道交通网与单条线路的关系

城市轨道交通网与单条线路存在整体和个体的关系,由单条线路构成整体的城市轨道交通网。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从整体功能的角度进行整体性的设计,但设计工作体现在单条线路的走向和位置的规划上。城市交通网的畅通与单条线路之间的连接密切相关,在设计完成线路的图纸后,要对线路之间的连接进行就准确的设计。

2.3轨道交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城市轨道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应的道路施工,而施工工作通常会对周边的地区造成影响,影响周边地区的环境。因此,在设计轨道交通线路时,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考虑对周边地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是否造成影响,尽量避免穿过人群聚居地。此外,在轨道交通网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也可能对周边地区造成一定的噪声污染,设计人员要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规划和分析,提出解决措施。

3提高轨道交通质量的措施

在了解城市轨道交通路线设计的工作任务特征和存在的轨道交通影响因素之后,交通轨道设计人员就要根据工作的特性对自身的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存在整体性的特点,因此,设计人员要具有整体性思维,从全局的观点看待问题,并在具备一定得创新思维,能够与时俱进,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

3.1掌握基本的技能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人员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按照科学的城市道路规划办法进行设计工作,在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标准化的处理和分析。掌握基本技能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设计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掌握专业化的知识,才能对轨道交通状况具备一定的了解。

3.2具有整体性思维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具有一定的整体性,需要从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并考虑可能发生的状况,因此,轨道交通设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整体性思维。整体性思维是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人员的基本思维素质,设计人员需要对城市的交通网进行思考,发现现有交通网中存在的不足,并按照轨道交通的特点分析轨道交通在地区内建设的可行性。

3.3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工作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不断进步,并逐渐涌现出新的技术和方法,而设计人员也需要对行业中出现的新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解和研究,发现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工作中的有效措施。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人员需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意识,及时了解行业中发生的变化和最新的技术改进办法,并形成自身的创新意识,在面对设计工作中的问题时,总结经验,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4结论

轨道交通成为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减轻城市在高同期的拥堵问题,还能提高城市内部和边缘地带的沟通交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要依托经济的进步和交通的发达,因此,需要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进行设计,使得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能够为城市的交通系统做出贡献,完善城市交通网。本文主首先对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了提高城市轨道线路设计质量的措施。

参考文献

[1]陈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中的调线调坡技术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4(3):25-28,29.

成本会计工作思路篇5

铁路工程预算管理费用构成具体包括了多个方面,人工、材料、施工机械使用、工程用水电、运杂费、填料、特殊施工、大型临时设备以及间接费与税金等都属于工程预算中的项目。由此可知,铁路工程施工预算管理费用的构成十分复杂,管理难度也因此相对较大。因此加强对其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铁路预算管理基本困境表现,并形成了相对应的解决对策。

1铁路预算管理发展困境

1.1机制建设存在缺陷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一些歪风邪气也随之吹到了铁路建设企业当中来。为了攫取利益,在进行预算编制以及与预算相关工作中开始出现问题。造成了投资规模被突破,投资效益低下,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力资源。现阶段铁路站段体制建设发展时间都相对较短,一些铁路局中相关规定并不完善,甚至一些区域的机制建设属于临时性的。这种系统控制机制以及资金使用与管理约束机制的缺陷势必引发问题出现。路局以及站段彼此关系旅顺不清,这将严重影响预算执行与目标实现。

1.2铁路预算管理建设的长期性建设能力不强

传统铁路管理模式下的体制建设对现阶段铁路预算管理发展也造成负面影响。路局以及站段之间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建立明确机制加以约束。生产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被不断分解,同时受到了行政利益方面的诱导,造成了预算运行过程中目标完成情况需要受到上级指定。这种模式势必造成了各个环节看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铁路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缺乏长期性能力。培养铁路预算管理建设方面的长期性能力,这也属于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的关键工作。

1.3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不足

铁路预算管理实现的信息化水平不足,集成度无法充分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已经被大量应用到了铁路工作的方方面面,并已经构建了应用在铁路系统联网运行操作。但是,信息建设集成度方面仍然无法适应建设需要,建设与维护之间的比重失衡,造成了重技术情况,使得信息维护建设的力度不足,资源无法真正实现共享,造成预算相关信息沟通存在障碍。

2铁路预算管理模式新思路

2.1整合现有信息资源

新的预算管理模式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在进行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铁路信息系统整合的同时,需要加快构建基础的计算机通讯平台和信息共享平台,逐步实现已建成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和信息共享;重视信息标准化工作,健全统一基础代码的建立、维护、发送机制和配套管理措施;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及时性,并实现现有数据的综合利用。

2.2优化和重构业务流程

新的预算管理模式要求能够动态地编制、执行、调整预算,从业务流程的角度来看,迫切需要积极优化和重构业务流程,以适应动态预算管理的要求。通过流程的再设计,使铁路企业更贴近市场,及时调整运输组织和经营策略。通过业务流程的重组,促使铁路运输部门的整体服务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重视铁路改革中运输生产方式、生产布局和管理体制的变化对业务流程设计的影响,及时调整业务流程体系,使业务流程重组上作始终与铁路的改革发展相适应。预算的管理过程繁杂且较枯躁,需要工作人员认真、仔细和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只有具备了上述条件就能够准确地管理好预算,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2.3设计新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依赖于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管理控制系统、业绩评价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系统应与运输生产、调度指挥、财务管理等系统整合在一起,这样的预算编制才能取得数据源点、控制才能动态和实时、考核才有依据。为实现新预算管理模式的功能,还需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责任机制、分析监控机制和跟踪考核机制,建立目标明确,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各项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主体缺位、数据及时性和后期考核问题;完善治理结构,通过预算管理提高财务会计的组织控制能力;加大站段的管理责任和权限,提升站段自我管理能力。

2.4改变目前对铁路的产业政策

随着改革的发展,基本建设投资主体已由以前的国家一家投资变为国家投资、地方自筹、企业自筹、企业或个人集资、发行建设债券、发行股票、利用外资等多种投资方式并存且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投资局面,使投资来源,投资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国家必须扭转铁路市场产品价格严重背离其价值的现象。要完善铁路市场的机制,包括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利率机制、风险机制等,要扩大和充实铁路市场的主体,使其拥有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评估等单位。从而建立一个法制法规健全完善的铁路市场。此外,针对铁路预算管理建设相关探索也进行了创新发展。一方面需要对新模式条件下的预算管理加以优化设计,预算管理系统的实施需要通过综合预算管理系统以及相关控制系统并对其进行完善。系统建设以及生产运输等也均需要完成系统整合,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更好的获得对数据源点等的综合控制。此外,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当前阶段信息资源等新型技术的有效管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铁路工程预算管理相关具体流程进行阐述,并对其中的主要解决对策进行了深入性分析,希望通过本文中阐述内容可以实现未来工程经济管理能力与水平的提升。铁路工程预算对工程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中加强预算管理对未来工作开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能够通过本文分析对未来我国铁路建设质量提升起到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冉向民.完善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专辑[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2008:3.

[2]田玉霞.关于我国铁路预算管理模式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23:85+87.

[3]计克伟.对我国铁路工程预算的管理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3:96-97.

成本会计工作思路篇6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防范风险的一种契约,起初并未在表内确认。我国原有会计准则体系中没有金融工具方面的准则。随着我国金融业提速发展、全球金融创新浪潮冲击以及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相关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便应运而生。我国近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新准则中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在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方面,不但规定了确认标准,还将确认细化为初始确认与终止确认,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仅在表外披露的做法。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学术界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究与思考。本文以会计的基础理论为切入点,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并从经济学、哲学和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外延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财务会计理论是以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为基础,以交易价格和历史成本为主线,强调稳健性原则,仅对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提供的是面向过去的财务信息;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签订的合约所体现的签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符合资产或负债的定义中的三个基本特征,然而衍生金融工具有着极高的风险性,一旦市场发生了不利的变动,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浮动盈亏”,会计有“反映性”的要求,如果不在报表中反映就会增加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潜在风险,而要在表内确认衍生金融工具,则会碰到两个难点:是否满足“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是否满足“该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的问题,对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观念和确认标准产生冲击,所以在国际上无论是fasb还是iasb都采取了慎重的态度。

二、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问题的三种解决思路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所有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争论,最终都将落脚到一些会计基本理论上,需要对会计的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研究。所以,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问题,本文强调从理论基础方面进行归结,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解决思路:

(一)第一种解决思路是“增设衍生金融工具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会计要素”,即把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用会计恒等式表示:“资产+衍生金融工具资产=负债+衍生金融工具负债+所有者权益”,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不能满足现有会计要素的定义,那么就把衍生金融工具分为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中。(二)第二种解决思路是“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内涵”,使之能够包容衍生金融工具。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经济事项实质上已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与之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那么确认资产和收益中包括的不确定性就相对较小,高估收益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少,因而,现在的问题是衍生金融工具具有未来性,在合约签订时交易并未发生,而传统会计要素则强调“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就不再是确认会计要素的必要条件,即会计要素定义中解除了“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 这一基本要素。(三)第三种解决思路是“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即增加要素定义的条件,使之能容纳衍生金融工具。将资产的条件扩充为“两个固定的基本特征+一个可选择的基本特征”的方式。就是将“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这一基本特征扩充成平行的四个“相当的”可选择的基本特征,使经济业务在满足“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和“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两个基本特征下,在满足扩充后可以选择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的任意一个即可确认,即:“资产是可能的未来利益,它是通过下列条件之一由特定主体取得或加以控制的:1.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包括产权交易);2.由于签订了不可更改的合约,其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 3.由于其市场价值(有公开标价或独立公正的中介机构评估)长期高于账面价值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有基本上的改变,在己取得或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上的增值部分;4.由于环境和自然原因,在可靠计量并极可能实现的前提下,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值”。即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后,资产不仅包括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资产,还包括合约产生的资产。衍生金融工具因满足基本特征的第2条,从而能够确认衍生金融工具。

三、解决思路的多视角分析

对于上述的三种基本解决思路方案,我们从经济学、哲学、会计基础理论和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从不同视角进行阐述和对比,具体内容如下:

(一)经济学角度:会计学从本质上看带有经济学的属性,属于统计学,这种属性决定了会计学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实质上是一个减少不确定性的过程。心理学家盖尔特分析:人们追求确定性较大的事物,并要维持确实可靠的防范措施。任何一门学科,它都经历从描述性到形式化再到精确化这么三个基本层次。会计随着法律、市场等环境条件的完善及计量手段和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将衍生金融工具等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有表外披露纳入到会计报表中也是“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要求,那么第三种解决思路以不确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或者视为确定性为理论基础,将不确定性有效地纳入到会计要素确认中来,有利于前瞻性的财务会计概念体系的建立。

(二)哲学角度:哲学原理中理论具有层次性:表层理论、中层理论和深层理论。结合会计理论的层次关系表现归结如下表:

最高理论层次 深层理论:世界观方法论理论

指导 反作用

会计准则 应用层次理论: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基本原则,深层理论的具体化

指导 反作用

会计准则指南 表层理论:应用层次的理论,中层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

指导 反作用

会计实务 实践

因此,一种理论不仅应能指导当前的实践,而且还应该具有前瞻性,否则理论的指导作用就会被削弱。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为会计基本理论的一部分,也应该能够适用于未来的业务。第一种解决思路仅靠增加新要素的方法,是一种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而不断变动会计核算体系,是一种权宜之计,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具有"时滞性",对实务缺乏指导性。因此,不是理想之举。第二种解决思路中扩充后的资产和负债定义将资产与负债的边界模糊化,可能将一些不符合会计要素定义的项目纳入到会计报表中;对现有会计体系变动太大,不易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随意性,没有一个理论体系支撑。

(三)会计基础理论角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起源于应否确认履行中合约的国际理论争论,结果有三种观点:1.全面确认履行中合约的主张 ;2.反对确认履行中合约的主张;3.只应该确认符合一定条件下的履行中合约。争论的结果本质是根据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探讨 “不确定性”是否符合在现实条件下满足会计确认的“确定性”。分析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确认满足fasb和iasb所强调的权利和义务的“确定性”,可以在签约时可以进行初始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与交易是否得到履行并完成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实践中人们为了避免这种交易结果的 “不确定性”,设计了有助于保证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得到正常履行的市场制度,如:市场上的间接结算制度和定期的保证金制度,以使合同履行受高信用担保的保障,使权利和义务具有会计确认条件的 “确定性”,所以第三种解决思路将衍生金融工具确认的“不确定性”纳入会计要素的定义中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

(四)国际借鉴角度:fasb在sfas 133中主张衍生金融工具符合要素定义是在资产的三个基本特征中,突出预期“获取或牺牲未来经济” 和“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这两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否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一基本特征;iasc也有相类似的见解。事实上,iasc从诠释负债的定义入手,把 “合约”列为导致法定义务的事项,以相当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一特征。iasc明确地提出,合同是形成确定性义务(负债)的法定事项。iasc 在ias37中提出“负债,是指企业因过去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这项义务的履行预期会导致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义务事项,指形成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的事项,这些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使企业别无现实的选择,只能履行该义务。法定义务,指因以下任何一项而产生的义务:1.合约;2.法规;3.法律的其他司法解释。推定义务,指因企业的行为而产生的义务,其中:1.由于以往实务中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政策或相当明确的当前申明,企业已向其他各方表明它将承担特定的义务;2.结果,企业使其他各方形成了对企业将履行该义务的合理预期。”iasc这样定义,较“周到” 的将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的义务(和权利)代表的“确定性”纳入到会计要素的定义中,第三种解决思路的指导思想与国际做法如出一辙。

四、结束语

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外延的解决思路是一种可取的方法,它能有效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问题,具有理论基础和哲学指引,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发展,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

[参考文献]:

1.陈小悦著,《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世界银行)格鲁宁,科恩,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组织翻译,《国际会计准则实用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p 116- p 122。

3.葛家澍、陈箭深,《略论金融工具创新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1995年,第8期.

4. lil e.crawford, using and accounting for derivatives: an international concer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uditing & taxation;

5.francisco gabriel hernandez, derivatives and the fasb:visibility and transparency ,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accounting recognition for the 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成本会计工作思路篇7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防范风险的一种契约,起初并未在表内确认。我国原有会计准则体系中没有金融工具方面的准则。随着我国金融业提速发展、全球金融创新浪潮冲击以及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相关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便应运而生。我国近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新准则中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在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方面,不但规定了确认标准,还将确认细化为初始确认与终止确认,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仅在表外披露的做法。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学术界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究与思考。本文以会计的基础理论为切入点,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并从经济学、哲学和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外延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财务会计理论是以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为基础,以交易价格和历史成本为主线,强调稳健性原则,仅对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提供的是面向过去的财务信息;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签订的合约所体现的签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符合资产或负债的定义中的三个基本特征,然而衍生金融工具有着极高的风险性,一旦市场发生了不利的变动,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浮动盈亏”,会计有“反映性”的要求,如果不在报表中反映就会增加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潜在风险,而要在表内确认衍生金融工具,则会碰到两个难点:是否满足“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是否满足“该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的问题,对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观念和确认标准产生冲击,所以在国际上无论是fasb还是iasb都采取了慎重的态度。

二、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问题的三种解决思路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所有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争论,最终都将落脚到一些会计基本理论上,需要对会计的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研究。所以,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问题,本文强调从理论基础方面进行归结,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解决思路:

(一)第一种解决思路是“增设衍生金融工具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会计要素”,即把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用会计恒等式表示:“资产+衍生金融工具资产=负债+衍生金融工具负债+所有者权益”,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不能满足现有会计要素的定义,那么就把衍生金融工具分为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中。(二)第二种解决思路是“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内涵”,使之能够包容衍生金融工具。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经济事项实质上已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与之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那么确认资产和收益中包括的不确定性就相对较小,高估收益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少,因而,现在的问题是衍生金融工具具有未来性,在合约签订时交易并未发生,而传统会计要素则强调“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就不再是确认会计要素的必要条件,即会计要素定义中解除了“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 这一基本要素。(三)第三种解决思路是“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即增加要素定义的条件,使之能容纳衍生金融工具。将资产的条件扩充为“两个固定的基本特征+一个可选择的基本特征”的方式。就是将“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这一基本特征扩充成平行的四个“相当的”可选择的基本特征,使经济业务在满足“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和“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两个基本特征下,在满足扩充后可以选择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的任意一个即可确认,即:“资产是可能的未来利益,它是通过下列条件之一由特定主体取得或加以控制的:1.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包括产权交易);2.由于签订了不可更改的合约,其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 3.由于其市场价值(有公开标价或独立公正的中介机构评估)长期高于账面价值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有基本上的改变,在己取得或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上的增值部分;4.由于环境和自然原因,在可靠计量并极可能实现的前提下,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值”。即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后,资产不仅包括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资产,还包括合约产生的资产。衍生金融工具因满足基本特征的第2条,从而能够确认衍生金融工具。

三、解决思路的多视角分析

对于上述的三种基本解决思路方案,我们从经济学、哲学、会计基础理论和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从不同视角进行阐述和对比,具体内容如下:

(一)经济学角度:会计学从本质上看带有经济学的属性,属于统计学,这种属性决定了会计学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实质上是一个减少不确定性的过程。心理学家盖尔特分析:人们追求确定性较大的事物,并要维持确实可靠的防范措施。任何一门学科,它都经历从描述性到形式化再到精确化这么三个基本层次。会计随着法律、市场等环境条件的完善及计量手段和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将衍生金融工具等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有表外披露纳入到会计报表中也是“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要求,那么第三种解决思路以不确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或者视为确定性为理论基础,将不确定性有效地纳入到会计要素确认中来,有利于前瞻性的财务会计概念体系的建立。

(二)哲学角度:哲学原理中理论具有层次性:表层理论、中层理论和深层理论。结合会计理论的层次关系表现归结如下表:

最高理论层次 深层理论:世界观方法论理论

指导 反作用

会计准则 应用层次理论: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基本原则,深层理论的具体化

指导 反作用

会计准则指南 表层理论:应用层次的理论,中层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

指导 反作用

会计实务 实践

因此,一种理论不仅应能指导当前的实践,而且还应该具有前瞻性,否则理论的指导作用就会被削弱。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为会计基本理论的一部分,也应该能够适用于未来的业务。第一种解决思路仅靠增加新要素的方法,是一种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而不断变动会计核算体系,是一种权宜之计,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具有"时滞性",对实务缺乏指导性。因此,不是理想之举。第二种解决思路中扩充后的资产和负债定义将资产与负债的边界模糊化,可能将一些不符合会计要素定义的项目纳入到会计报表中;对现有会计体系变动太大,不易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随意性,没有一个理论体系支撑。

(三)会计基础理论角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起源于应否确认履行中合约的国际理论争论,结果有三种观点:1.全面确认履行中合约的主张 ;2.反对确认履行中合约的主张;3.只应该确认符合一定条件下的履行中合约。争论的结果本质是根据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探讨 “不确定性”是否符合在现实条件下满足会计确认的“确定性”。分析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确认满足fasb和iasb所强调的权利和义务的“确定性”,可以在签约时可以进行初始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与交易是否得到履行并完成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实践中人们为了避免这种交易结果的 “不确定性”,设计了有助于保证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得到正常履行的市场制度,如:市场上的间接结算制度和定期的保证金制度,以使合同履行受高信用担保的保障,使权利和义务具有会计确认条件的 “确定性”,所以第三种解决思路将衍生金融工具确认的“不确定性”纳入会计要素的定义中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

(四)国际借鉴角度:fasb在sfas 133中主张衍生金融工具符合要素定义是在资产的三个基本特征中,突出预期“获取或牺牲未来经济” 和“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这两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否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一基本特征;iasc也有相类似的见解。事实上,iasc从诠释负债的定义入手,把 “合约”列为导致法定义务的事项,以相当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一特征。iasc明确地提出,合同是形成确定性义务(负债)的法定事项。iasc 在ias37中提出“负债,是指企业因过去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这项义务的履行预期会导致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义务事项,指形成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的事项,这些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使企业别无现实的选择,只能履行该义务。法定义务,指因以下任何一项而产生的义务:1.合约;2.法规;3.法律的其他司法解释。推定义务,指因企业的行为而产生的义务,其中:1.由于以往实务中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政策或相当明确的当前申明,企业已向其他各方表明它将承担特定的义务;2.结果,企业使其他各方形成了对企业将履行该义务的合理预期。”iasc这样定义,较“周到” 的将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的义务(和权利)代表的“确定性”纳入到会计要素的定义中,第三种解决思路的指导思想与国际做法如出一辙。

四、结束语

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外延的解决思路是一种可取的方法,它能有效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问题,具有理论基础和哲学指引,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发展,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

[参考文献]:

1.陈小悦著,《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世界银行)格鲁宁,科恩,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组织翻译,《国际会计准则实用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p 116- p 122。

3.葛家澍、陈箭深,《略论金融工具创新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1995年,第8期.

4. lil e.crawford, using and accounting for derivatives: an international concer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uditing & taxation;

5.francisco gabriel hernandez, derivatives and the fasb:visibility and transparency ,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accounting recognition for the 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成本会计工作思路篇8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

统计工作在近年来的实践活动中,特别是通过此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学习、调研和讨论,我局领导班子进一步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根本指针,是指导中华民族和谐发展,实现现代化的方法论,是解决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

第二,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精神内容的实质,从本质上反映了人类向文明迈进和理想社会形态发展的最高价值追求,表达了中国人民在精神需求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容置疑的确信,是指导社会生产生活和人们行为的普遍原则。

第三,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由之路。

因此,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政治指导来学习,作为科学真理来坚持,作为行动指南来践行。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局领导班子形成了三点共识:

一是统计工作要始终如一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面对当前异常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统计工作要按照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的工作基调,进一步强化“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统计就反映到哪里;领导决策到哪里,统计就服务到哪里”的意识,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决策、为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社会提供准确、全面的统计信息。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调查实践,深入研究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判断和积极的建议,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及时和优质的服务,为党委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统计支持。

二是统计工作要矢志不渝的推进统计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促进服务科学发展、强化科学统计的动力源泉。当前统计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和矛盾,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要积极开阔工作思路,着眼统计发展,在构建标准完备、名录健全、指标完善、方法科学的统计调查体系上有新作为。要积极拓展工作视野,着眼全区大局,在把脉经济社会发展上,在服务领导决策上有新作为。要积极转变工作视角,在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统计资源、发挥统计优势上有新作为。

三是统计工作要坚持不懈的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数据准确是一切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保证数据准确,才能保证分析有效,保证建议切实可行。要紧密围绕提高数据质量,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执法力度,强化信息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提升队伍素质,建立涵盖统计设计和数据采集、审核、传输、处理、管理、评估、全过程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准确的信息、科学的判断和政策的依据。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效

十六大以来,局领导以身作则,高标准、严要求带头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要求,全局各项学习工作得到深入扎实开展。

一是广开言路,广听意见,深入查找存在问题。局机关坚持把走群众路线、广开民主渠道作为学习实践活动准备环节的重要抓手,缜密部署,通盘考虑,将统计工作与学习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多次召开了各街道统计办主任参加的统计和学习实践活动工作座谈会,局全体成员参加的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

二是结合实际,深入调研,不断优化统计服务。在学习实践中,结合优化服务××科学发展、优化发展的基本任务,深入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积极寻找新的突破口,把“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确定为重点调研课题,进行集体攻关,深刻分析当前服务业发展特点及服务业统计内容新要求,总结近几年来××开展服务业统计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提出加强和完善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方法措施,通过认真研究、梳理、总结,与区发改局共同形成了《××区服务外包的发展战略初探》。与此同时,还进一步研究确定了2009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三是注重实践,突出实效,强力推进当前工作。全区把做好当前任务作为最直观、最首要的“自选动作”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完成了重量达10多吨总计50多箱的经济普查物资的交接、清点和配发工作;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举办了10多场次统计年定报和经济普查业务培训;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经济放缓的严峻形势,对2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了运行情况专项调查;以工业、投资、商贸三大专业为抓手,以重点指标、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为核心,组织制定实施了《主要指标旬报、半月报统计制度》,切实为区委区政府正确把握经济运行趋势,加强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四是查找问题,深刻剖析,提出整改落实措施。为提出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为集中整改打下坚实基础,2月12日,和发改局一起召开了党员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局领导重点查找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性党风党纪、主观世界和思想道德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刻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积极有效的整改措施。

三、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存在问题的认真剖析,从自身深入查找主观原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有待进一步提高。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大,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意识还不强,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不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没有很好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统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导致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创新不够有力。

二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宗旨观念和大局意识树立得不牢,联系实际改造主观世界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对于如何主动围绕工作中心,有效服务大局、服务公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思路还不够宽。对新理论、新要求、新政策学习不够、研究不深,对制约和影响统计工作长远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关注不多,导致原本有限的统计资源在成果有效转化应用方面仍有欠缺。

三是以人为本的观念有待进一步强化。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思考不够深入,对干部职工、基层在想什么、需要班子做什么,了解比较少。讲工作提要求的时候多,交流、谈心的时候少。由于统计业务的时间性要求高,有些工作部署没有充分考虑到同志们的承受能力,因而影响了同志们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四是科学发展、开拓创新的内在动力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认为工作中沿用传统的思路和经验可以少走弯路,比较稳妥,担心用新的方法,会有风险。对没有政策规定的,以前没有做过的,领导没有批示的,上级没有布置的不敢突破,怕没有依据,因而习惯于沿用既有的工作模式,形成了思维定式。

针对分析查找出的影响和制约统计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区统计局领导班子从思想观念上查找了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审计理念的原因,从体制机制上分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主观上对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理解得不够深刻,还没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还不能真正地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待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一是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更关注于学习本身,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将科学发展观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没有真正将科学发展观上升到行动指南的高度;没有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新形势下推动统计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法宝;对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运用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存在认识不足。

二是思想不够解放。统计工作纷繁复杂,面对各项目标任务,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尽快完成,而对完成的方法、过程、结果存在忽视现象。思想上老是认为都是“老一套”,用“老方法”,走“老路子”,对“新方法”、“新路子”存在不敢用、不敢走的现象;只想完成任务,不管结果如何。没有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去思考问题,思想趋于保守,只想着完成任务就没事,不想着科学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由此产生不敢突破习惯思维、不能突破固有模式、不去主动研究新生事物,缺乏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是对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运用不活。在处理一些相对繁杂的事务工作过程中,习惯于立刻动手、埋头苦干,就如何弹好钢琴、统筹兼顾思考得不多,有时难免顾此失彼。

四是个人主义思想在做怪。工作中对难免出现问题,而对出现问题由于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好人主义等种种原因老是怕得罪人;想着都不容易,下次就会好的“老好人”的侥幸心理。对问题不敢当面及时的指出,以致问题老是不能彻底解决,时间一长就形成了大问题。这些都是由于思想上懒惰、安于现状、不愿吃苦耐劳的个人主义思想造成的。

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在分析研究了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后,区统计局以贯彻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探寻统计工作实践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力求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促进各项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深化理论学习,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深刻领会科学发展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掌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研究新情况、理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增强学习的系统性。要有针对性的学习市场经济、科技、法律法规、社会科学、领导科学、统计业务等知识,全面提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努力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强有力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结合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和健全学习制度,精心安排年度学习计划。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把科学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大的责任。通过学习,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品质,增强原则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水平。

成本会计工作思路篇9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防范风险的一种契约,起初并未在表内确认。我国原有会计准则体系中没有金融工具方面的准则。随着我国金融业提速发展、全球金融创新浪潮冲击以及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相关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便应运而生。我国近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新准则中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在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方面,不但规定了确认标准,还将确认细化为初始确认与终止确认,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仅在表外披露的做法。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学术界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究与思考。本文以会计的基础理论为切入点,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并从经济学、哲学和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外延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财务会计理论是以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为基础,以交易价格和历史成本为主线,强调稳健性原则,仅对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提供的是面向过去的财务信息;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签订的合约所体现的签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符合资产或负债的定义中的三个基本特征,然而衍生金融工具有着极高的风险性,一旦市场发生了不利的变动,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浮动盈亏”,会计有“反映性”的要求,如果不在报表中反映就会增加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潜在风险,而要在表内确认衍生金融工具,则会碰到两个难点:是否满足“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是否满足“该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的问题,对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观念和确认标准产生冲击,所以在国际上无论是FASB还是IASB都采取了慎重的态度。

二、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问题的三种解决思路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所有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争论,最终都将落脚到一些会计基本理论上,需要对会计的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研究。所以,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问题,本文强调从理论基础方面进行归结,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解决思路:

(一)第一种解决思路是“增设衍生金融工具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会计要素”,即把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用会计恒等式表示:“资产+衍生金融工具资产=负债+衍生金融工具负债+所有者权益”,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不能满足现有会计要素的定义,那么就把衍生金融工具分为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中。(二)第二种解决思路是“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内涵”,使之能够包容衍生金融工具。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经济事项实质上已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与之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那么确认资产和收益中包括的不确定性就相对较小,高估收益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少,因而,现在的问题是衍生金融工具具有未来性,在合约签订时交易并未发生,而传统会计要素则强调“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就不再是确认会计要素的必要条件,即会计要素定义中解除了“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 这一基本要素。(三)第三种解决思路是“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即增加要素定义的条件,使之能容纳衍生金融工具。将资产的条件扩充为“两个固定的基本特征+一个可选择的基本特征”的方式。就是将“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这一基本特征扩充成平行的四个“相当的”可选择的基本特征,使经济业务在满足“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和“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两个基本特征下,在满足扩充后可以选择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的任意一个即可确认,即:“资产是可能的未来利益,它是通过下列条件之一由特定主体取得或加以控制的:1.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包括产权交易);2.由于签订了不可更改的合约,其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 3.由于其市场价值(有公开标价或独立公正的中介机构评估)长期高于账面价值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有基本上的改变,在己取得或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上的增值部分;4.由于环境和自然原因,在可靠计量并极可能实现的前提下,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值”。即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后,资产不仅包括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资产,还包括合约产生的资产。衍生金融工具因满足基本特征的第2条,从而能够确认衍生金融工具。

三、解决思路的多视角分析

对于上述的三种基本解决思路方案,我们从经济学、哲学、会计基础理论和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从不同视角进行阐述和对比,具体内容如下:

(一)经济学角度:会计学从本质上看带有经济学的属性,属于统计学,这种属性决定了会计学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实质上是一个减少不确定性的过程。心理学家盖尔特分析:人们追求确定性较大的事物,并要维持确实可靠的防范措施。任何一门学科,它都经历从描述性到形式化再到精确化这么三个基本层次。会计随着法律、市场等环境条件的完善及计量手段和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将衍生金融工具等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有表外披露纳入到会计报表中也是“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要求,那么第三种解决思路以不确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或者视为确定性为理论基础,将不确定性有效地纳入到会计要素确认中来,有利于前瞻性的财务会计概念体系的建立。

(二)哲学角度:哲学原理中理论具有层次性:表层理论、中层理论和深层理论。结合会计理论的层次关系表现归结如下表:

最高理论层次 深层理论:世界观方法论理论

指导 反作用

会计准则 应用层次理论: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基本原则,深层理论的具体化

指导 反作用

会计准则指南 表层理论:应用层次的理论,中层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

指导 反作用

会计实务 实践

因此,一种理论不仅应能指导当前的实践,而且还应该具有前瞻性,否则理论的指导作用就会被削弱。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为会计基本理论的一部分,也应该能够适用于未来的业务。第一种解决思路仅靠增加新要素的方法,是一种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而不断变动会计核算体系,是一种权宜之计,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具有"时滞性",对实务缺乏指导性。因此,不是理想之举。第二种解决思路中扩充后的资产和负债定义将资产与负债的边界模糊化,可能将一些不符合会计要素定义的项目纳入到会计报表中;对现有会计体系变动太大,不易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随意性,没有一个理论体系支撑。

(三)会计基础理论角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起源于应否确认履行中合约的国际理论争论,结果有三种观点:1.全面确认履行中合约的主张 ;2.反对确认履行中合约的主张;3.只应该确认符合一定条件下的履行中合约。争论的结果本质是根据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探讨 “不确定性”是否符合在现实条件下满足会计确认的“确定性”。分析认为衍生金融

工具确认满足FASB和IASB所强调的权利和义务的“确定性”,可以在签约时可以进行初始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与交易是否得到履行并完成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实践中人们为了避免这种交易结果的 “不确定性”,设计了有助于保证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得到正常履行的市场制度,如:市场上的间接结算制度和定期的保证金制度,以使合同履行受高信用担保的保障,使权利和义务具有会计确认条件的 “确定性”,所以第三种解决思路将衍生金融工具确认的“不确定性”纳入会计要素的定义中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

(四)国际借鉴角度:FASB在SFAS 133中主张衍生金融工具符合要素定义是在资产的三个基本特征中,突出预期“获取或牺牲未来经济” 和“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这两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否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一基本特征;IASC也有相类似的见解。事实上,IASC从诠释负债的定义入手,把 “合约”列为导致法定义务的事项,以相当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一特征。IASC明确地提出,合同是形成确定性义务(负债)的法定事项。IASC 在IAS37中提出“负债,是指企业因过去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这项义务的履行预期会导致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义务事项,指形成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的事项,这些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使企业别无现实的选择,只能履行该义务。法定义务,指因以下任何一项而产生的义务:1.合约;2.法规;3.法律的其他司法解释。推定义务,指因企业的行为而产生的义务,其中:1.由于以往实务中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政策或相当明确的当前申明,企业已向其他各方表明它将承担特定的义务;2.结果,企业使其他各方形成了对企业将履行该义务的合理预期。”IASC这样定义,较“周到” 的将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的义务(和权利)代表的“确定性”纳入到会计要素的定义中,第三种解决思路的指导思想与国际做法如出一辙。

四、结束语

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外延的解决思路是一种可取的方法,它能有效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问题,具有理论基础和哲学指引,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发展,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

[参考文献]:

1.陈小悦着,《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世界银行)格鲁宁,科恩,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组织翻译,《国际会计准则实用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P 116- P 122。

3.葛家澍、陈箭深,《略论金融工具创新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1995年,第8期.

4. Lil E.Crawford, Using and Accounting for Derivatives: An International Concer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Auditing & Taxation;

5.Francisco Gabriel Hernandez, Derivatives and the FASB:Visibility and Transparency ,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Accounting Recognition for the Derivative Financial Instruments

成本会计工作思路篇10

1引言

乡镇公路对乡镇的经济发展和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快发展乡镇公路,可以有效改善乡镇的交通状况,并促进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在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对公路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其中,而其关键在于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及设计阶段,为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流程图。设计阶段的造价对整个乡镇公路建设工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将限额设计思想应用其中是一种有效的造价控制手段。

2限额设计的概念

简单来说,限额设计就是将投资、造价进行限额的基础上,还能够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相关设计。进行科学有效的限额设计,不单单是把节约投资作为重点来进行分析,而是根据已经批准下的设计任务书中的投资估算额来完成初步设计,并根据概算的造价限额做出施工图设计,从而再逐步对各个专业设计文件做出决策。

3影响限额设计思想的几点因素

3.1乡镇公路建设的客观因素

在乡镇公路建设中,基础资料在设计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但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所以对整个工程项目来说,要调动各部门负责人积极参与到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之中,并逐步深入了解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包括施工的条件、可预知的相关不利因素和料场情况等。其次,对调查资料单一的现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不能只为了赶上工程建设的进度而过分偏重于对推荐线资料的调查,而忽视了其他比较线的调查,这样便会使得有用的资料信息没有将潜在优势发挥出来。所以,要摆脱调查内容的局限性,在设计方案中也要去探寻功能与成本的最佳匹配路线。不能过分依赖工程造价中的网络信息,还要重视工程建设其本身固有的特性。

3.2乡镇公路建设过程中人员的主观因素

人员往往具有支配性作用,对于整个限额设计而言,要确保设计人员与工程建设中的经济管理人员有紧密的协作,这样便可以增强经济和技术的一致性。

在限额设计中,设计人员要注重从造价与投资两方面着手,通过对对应方案的比较,实现限额设计在工程造价意识上的优化。

经济管理人员对造价要及时做好计算工作,不仅要掌握有效的资料信息,还要做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工程投资得以实现动态控制。

4限额设计思想在乡镇公路建设项目工程中的应用

乡镇公路具有分布广、里程长的特点,偏重数量和通达的程度,在我国公路网落中占有极大的部分。如图2为全国在2012年时的各个行政等级公路里程构成。

图2 2012全国各行政等级公路里程构成

4.1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

为了实现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采取限额设计思想使得工程项目的投资得到有效控制,要确定经过审批后的设计任务书的项目总投资额。

工程项目的总投资额是根据审批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投资估算额的依据。由此可以看出可行性报告在投资估算的科学、合理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并是工程项目投资限额的合理确定的重要步骤。

由于乡镇公路工程建设其条件和资料都存在差异,所以这也必然增大了投资估算的难度,而准确度会存在较大的波动,但对准确度的要求还是需要满足。

在公路建设中各个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进行详尽的分析,并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出发,来深度论证乡镇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对投资估算科学编制的同时,还要对方案进行更为细致的审查。

4.2限额在分配中的设计

为了工程建筑中的各组成不过在成本比例和对应功能上发挥同样的重要程度,使得项目各组成部分拥有合理的投资比例,进行限额分配设计。运用价值工程,并注重成本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匹配。

如果按照功能评价系数来实现成本的计算,这样会将工程造价及后期的运营维持费用包含在其中。而可以对类似的工程经验数据进行分析,在功能目标成本的作用下,将费用扣除。这样可以更准确的得到工程项目中各个组成部分在总造价中的所占比例,更推进了限额分配设计按照比例有效进行。

4.3对施工图中设计的造价控制

乡镇公路施工图设计的造价在限额中的控制会分配到各个单位工程部门,来具体到各个专业设计的控制额,各个设计部门也可以根据造价的控制额来进一步确定施工图,并能达到有效控制材料和设备选用的作用。

在乡镇公路施工图的设计中,要做到各个部门的经济账实时处理,从而做出相对应的技术经济分析。

5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乡镇公路在建设中也呈现出飞速发展的形势,而为了实现更高的投资经济效益,并确保工程施工中的质量要求,达到安全标准,将限额设计思想应用其中是必然要求,更是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黄如宝,李誉魁.关于限额设计概念的商榷[J].建设监理.2011(04)

[2]王小辉.浅谈设计单位如何组织限额设计[J].四川建筑.2012(01)

[3]刘毅红.谈限额设计与投资控制[J].中外建筑.2011(04)

[4]吴仲兵,吴刚.限额设计总值分配方法的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09)

成本会计工作思路篇11

公路设计理念是一个社会经济体系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持续进行研究的问题,这不仅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影响作用。下文主要针对树立和谐型设计理念以及实现措施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1 和谐型设计思想介绍

1.1和谐型设计的社会背景。

从国际上的发展背景来看,从国内实践看,近十几年我国公路建设投资额不断增加,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最初1988年的沪嘉高速公路到200年超过4.5万km,全国公路通车里程从1990年的102.83万km至2006年348万km,公路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带动了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与人民群众对公路交通的期望和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如设计理念还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考虑工程本身,专业理念还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考虑工程本身,专业内部要求较多,从全社会角度考虑较少,环保意识,服务意识,安全意识,资源忧患意识不足;在技术标准指标掌握上不能因地制宜,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应用上缺乏内在动力等。

1.2和谐型设计的思想内涵。

目前是我国公路设计思想正在逐渐转型的一个重要时期,相应的设计理念已经逐渐开始从以往的快速、经济等方面的要求,转变成为了注重环境保护、安全舒适、资源节约等多个不同方面的要素。在面对这一系列的转折情况下,对大量的经验、教训加以分析和利用,以我国当前的高速公路作为发展的重要依托,来对外表上进行勘察,直接从专业设计、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等多个不同的方面来对于和谐型设计的思想以及实现措施来进行探索。

实际上,所谓的和谐型设计,实际上就是要求,交通基础设置本身在达到了出行使用需求以及安全需求之后,再充分的保持其本身能够适合周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分为,并且能够对于人文历史、自然风景、美学因素等方面的价值保护起到有益的作用;极大的强化创新精神,并且主导使用灵活性的设计,积极推动交通系统以外的学科、部门参与到其中,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而通过对和谐型设计思想进行倡导之后,就应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2.1项目既要满足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公众需求,且有关需求应提前得到识别。

1.2.2项目既要保证行车安全,又要满足周边群众出行安全,满足动植物繁衍生息的需要。

1.2.3项目既要与社会环境协调,又要保护好既有环境、风景、美学、历史和资源的价值。

1.2.4项目应有效、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1.2.5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期间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应尽可能减少。

2 和谐型设计思想的实现方法研究

2.1总体设计———识别需求应优先于确定原则。

山区在进行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极为复杂,其中复杂的因素不仅仅涉及到了建设条件、地质、地形、地物等方面的因素,还涉及到了相应的民风保护、文化弘扬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部分海拔较高的地区,其高速公路的设计更加艰难,而导致艰难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并不是由于技术、投资、工期等方面的问题,而是由于设计工作必须要充分的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典范作用,同时针对整个工程建设人员的观念进行转变,倡导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发展。

2.2路线设计———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

如何对公路本身的线形和结构物、公路线形和环境之间能够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不仅能够充分的体现出路线设计的水平,还能够直接决定整个工程项目本身的设计意图是否成功。以往传统的定线方式,通常情况下都是先对平面线进行拟定,之后再进行拉坡,并且对横断面进行检查,紧接着再依据道路纵断面所呈现出的具体状况,来对于整个平纵面进行灵活的优化调整。最后再对于其路线沿线的整体设施布局进行确定,从而形成相应的路线方案,并且这类定线处理方式在地形条件极其复杂的情况下,便无法切实有效的获得较为和谐的线性。而当公路使用了面对对象的定线措施之后,首先要针对道路路线进行分段分析,找出其中所存在的特点和控制条件,紧接着下一步便依据对象来寻求相应的定线措施,最后完成对于各个接口的剖析和对象封装。

2.2.1线形设计———从传到到创新对象。

路段特色是连续升坡,公路和地形保持和谐是设计关键,也是对边城.古道.新高速的最好注解。与此同时,连续长大下坡的安全问题值得重点关注。再次,沿线丰富的自然景观,古朴的人文环境如何利用,复杂的地质条件如何回避也应充分考虑。

2.2.2方法。要使路线和谐舒顺,最好的方法是在较宽走廊内确定线位“走势图”,由于高速公路线形指标较高,经常出现换岸、桥隧等处理手段,可用“走势图分析法”取代传统的“追逐等高线法”选法,定线过程按照“先综合选线并拟定沿线设施布局,然后根据控制要素拟定横断面构成,再依据地形确定各路段设计纵坡,最后根据纵横断面展开平面定线”的程序进行。

2.3路基设计———从强调绿化到崇尚自然。

高速公路本身使用了面向对象的定线措施之后,其路线就务必要与自然相贴合,同时对控制点的的把握也必然能够更好的量化、到位,在隧道工程以及桥梁工程较少的情况下,路基能够切实有效的对于高填深切现象进行客服,避免公路本身对于自然环境造成破坏的可能性。

高速公路本身的切方边坡防护,务必要严格的按照土质边坡保持自然、石质边坡保持简约的原则来进行,如果说对于较为稳定的岩石边坡没有短工期要求的,通过人工痕迹的绿化效果处理,并且和灰岩呈现出水平的纹路。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速公路进行相应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和谐型设计理论在与项目本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之后,能够充分的满足公众本身的期望,并且极大的提升公路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起到了较为良好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尤其是在我国如今的自动化设计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如何确保设计作品能够满足人性需求,使得公路能够更好的融入到环境之中,是一个必须要持续性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成本会计工作思路篇12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去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动员全区上下切实把今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抓紧抓好。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抓好落实。会前,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门听取了汇报。一会儿,李书记还要作重要指示。下面,我们先讲两个大问题。

第一、20__年人口和计生工作的形势分析

20__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条主线,齐心协力,无私奉献,扎实工作,努力在营造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水平,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省、市人口计生委的充分肯定。具体讲有“五个基本”方面的特点:

一是基本理清了工作思路。思路清才能工作实。20__年,面对我区13年以来最为严峻的人口工作形势,区委、区政府及时组织区人口计生委班子对照目标找差距,清醒头脑理思路,审时度势谋发展,在真抓实干中求实效,围绕“抓基础、创特色、树亮点”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整体工作,努力争创一流业绩。区委常委会3次、区政府常务会议5次研究计生工作,召开区、乡、村会议2次、区乡两级会议6次部署人口计生工作,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分管领导带计生委的同志,又分别到两个乡镇和六个办事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帮助各单位结合实际,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工作目标和重点。按照这个思路,组织了两次集中服务活动,三次计生干部集中培训,狠抓了康检、四术落实、流动人口管理,后进攻坚工作,基层基础工作得到明显加强。

二是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区[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关爱女孩春风行”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深受群众欢迎,得到了省市计生委的高度评价;优质服务月活动通过妇科病普查普治、发放宣传资料,计划生育文艺演出等形式,营造了计划生育光荣,计划生育实惠的氛围。各个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都摸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北渡镇乡基础扎实,工作全面,尤其是乡所标识化建设起步早、标准高、效果好,在全市作了典型发言;曹镇乡的乡所村室建设,特别是后进村的帮扶成效明显;姚孟办事处姚孟村文化大院建设一流,多次受到省、市人口计生委有关领导表扬,多家新闻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九里山办事处计生工作积极主动,特别是药具服务工作创造了新经验,受到国家、省、市三级计生委的好评,在全省药具工作会议上交流了经验后,先后有5个单位来参观;南环路办事处流动人口管理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提高了流动人口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马庄办事处积极探索村民自治工作新路子,“四联互动”工作经验在全省作了典型发言;轻工路办事处拓展社区服务路子,计生维权工作经验被省人口计生内部刊物编发;高阳路办事处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计生基础建设和利益导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总之,现在基本形成了区里有品牌,乡、办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三是基本提供了优质服务。今年的两次集中服务活动,都注意把优质服务工作做到每一村、每一个社区、每一户,让育龄妇女真正感受到计生工作的好处。区委办公室、区纪委办公室、区财政、卫生、发改委等30多家单位积极参与康检,集中服务活动,大力支持村室建设、利益导向工作,推动农村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区移民办在移民登记工作中,及时向区、乡计生部门通报信息,帮助计生部门落实管理措施。区宣传、民政、科技、文化、司法、卫生、农林水利局等部门积极参与9月份优质服务月活动,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生产、生活、生育服务。

四是基本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氛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专门召开会议,与区综合治理单位签订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李书记、丁区长逢会必讲,到基层调研必问,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区四大班子其他领导也始终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融入分管工作,积极抓好落实。区委、区政府坚 持把计划生育纳入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在康检集中服务活动等重要时期,安排督查人员入乡、入村督查计生工作进展情况。大多数局委能够认真履行计划生育工作职责,出钱、出物、出人,抓好包村的村室建设,使一些后进村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区委宣传部主动与区人口计生委联合举办了“国策杯”新闻大赛,使全区计生新闻宣传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指导并帮助区人口计生委成功组织了“计生廉政歌曲大奖赛”,获得了一个二等奖,一个组织奖的好成绩;“关爱女孩春风行”活动启动仪式得到多层次、全方位的报道。区公安分局、区卫生局积极配合性别比升高综合治理工作,营造了性别比治理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是基本实现了“保二争一”的目标。今年以来,我区经历了省半年复查,市里半年考核,年终3次大的考核。每次考核都能严密组织,精心筹划,谨慎“迎战”。各级党政领导在人、财、物上全力支持,计生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废寝忘食,全力以赴。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考核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半年省、市考核整体好于去年,年终市里考核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三到位”和业务考核成绩均位居4个城市区前列。加上村民自治省里发言、药具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省计生工作先进单位等加分因素,“关爱女孩春风行”、药具工作、社区管理工作、村民自治工作等在全省、全市的影响,实现了“保二争一”的奋斗目标。

总结工作成绩取得的经验,主要是“五个得益于”:

一是得益于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李书记、丁区长经常与计生委班子成员一起研究计生工作,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区四大班子分管领导和乡(镇)、办事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更是全身心投入人口计生工作,经常亲临一线督查指导,抓过程,求实效。年初工作会议上,区委、区政府根据各级各单位20__年人口责任目标完成情况,黄牌警告3个单位,通报批评7个单位,落实经济处罚2个单位。年底,计生系统3名副科级干部享受了正科级待遇,极大地调动了计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环境进一步优化,一些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得益于各级计生干部的辛勤工作。各级计生干部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为人口计生事业付出了心血和汗水。他们经常牺牲双休日、“八小时”之外时间,深入基层清查流动人口、组织康检,整理台帐,录入管理信息,反馈管理信息等。正是我们有了这样一支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真诚奉献、勇争一流的队伍,全区人口计生工作被动落后的面貌才得以迅速改变,整体工作水平才得到迅速提高,年终考核才有了良好的结果。借此机会,我向辛勤工作在人口计生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三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党政部门认真抓好本单位、本系统工作人员计划生育工作,落实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积极为计划生育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辖区大中企业全部按要求配备了计生专(兼)职工作人员,并在办公环境、人员等遇方面给予优先解决。许多企业建立了完善的计划生育奖励机制,不断加大计生家庭奖励力度;十分重视生育文化建设,引导职工树立科学进步的生育观念,从而使企业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辖区个体诊所、个体工商户和村(社区)老协、孝协,以及那些热心于计划生育事业的志愿服务者,积极支持和参与计划生育工作,也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是得益于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群众是计划生育的基础。计划生育工作的好坏,取决于人民群众参与配合的程度。多年来,我区绝大多数群众是理解和支持计划生育工作的。康检工作能够积极配合,四项手术能够认真落实,外出主动办理《婚育证明》,生育子女能够按政策执行。政策外生育、政策外怀孕情况许多都是通过群众反映,在群众帮助下得到有效解决的。每次大型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每次计生底子的澄清,都是在群众参与支持下完成的。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配合,计划生育工作根本无法进行。

五是得益于思路、方法和作风的改进。清晰的工作思路、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是抓好计生工作的根本保证。为此,20__年,我们注重做好理清思路、改进方法方法的工作。应该说,从区计生委到各乡镇、办事处,以及村里,抓计生工作落实的思路都是清楚明白的,作风和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正因为如此,大家能够明明白白做工作,着眼实际抓落实,深入一线解难题,收到了明显效果,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大大提高,计划生育意识明显增强。全区20__年度计生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全区有26对夫妇主动放弃、退回二孩生育指标。

当然,20__年全区人口计生工作仍有存在“三个不够”的问题:一是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思路不够开阔,眼界不够宽广,办法不够灵活多样,有些突出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二是基础建设还不够牢固,有的地方还非常脆弱,有些工作还比较薄弱,经不起严格的检查考核。三是计生工作人员的素质还不够强,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相适应,对上级精神吃不透,工作重点不清楚,落实起来质量也不高。

20__年计生工作体会的“四个必须”:

一是必须打好主动仗。计划生育是一项动态性连续性强的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懈怠,半点马虎。只有主动出击,打好主动仗,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取得更好的效果。正所谓“力争主动,事事主动;陷入被动,处处被动”。二是必须扎实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计生工作的基础在基层,难点在农村。只有把基层和农村的基础工作做扎实了,工作才能出成效,才能经得起各级的检查。基础工作抓不好,光靠堵路、锁门、赶人,既不是办法,也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计。因此,要做好计生工作就必须打牢基础,切实解决超生、计外怀孕等问题。三是必须真情搞服务。服务既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也是也是计生工作的方向。现在群众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服务的质量反映直接。因此,计生工作就要在优质服务上下功夫,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能否做到真心、真情服务,是打造诚信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树立计生部门良好形象,改善干群众关系的有效途径。四是必须注重抓落实。再好的思路和办法,只有进入具体的实践,在工作中得到落实,才能产生作用,起到效果,不落实,只能是一纸空文。抓工作,归根到底,就看你抓落实的功夫到不到家,扎不扎实。抓工作落实不仅要看过程,更要看结果,把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统一起来。有的单位之所以工作成效不明显,甚至有掉队的可能,就是抓落实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第二、20__年全区人口计生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及要求

20__年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国家、省和市里都已经作出了部署安排。可以说是任务已经明确,重点也很清楚,要求非常严格。各级都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这里我再强调三个问题。

一是要认清形势,理清思路。20__年人口计生工作思路,国家和省、市都做了一些调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 人口问题的决定》把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摆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改事日程。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保留、合并取消乡镇一票否决的项目,把人口计生工作明确为五个“一票否决”的第一票。同时,考核指标只保留7项,取消了20项。在这一点上大家不能有误解,要保持清醒头脑。考核指标越少,考核的针对性就越强,考核的内容就越细,我们的工作难度就越大。从全市计生工作的形势看,20__年是全省的奖惩兑现年,也是兄弟县(市、区)激烈竞争的一年。去年全市多数县(市、区)计生工作相对平静,但今年都攒足了劲,要千方百计赶超和争创先进。根据目前我区人口计生工作在全市的情形,可能处在前三名的位次,“保一争优”任务相当艰巨。

20__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为指导,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驱动两个“轮子”,打牢三个基础,创新四个亮点,实现一个目标,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有效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