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8 14:53:43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篇1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2-0127-03

语文课的精彩应该集中体现在富有浓厚的“语文味儿”,让学生感到自己在享用美食盛宴一样快乐。然而,时下的语文教学,往往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有的是跳过语言载体,费舌于内容诠释和道德说教,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或思品课;有的只是循文而下,机械泛读,像坐过山车一般囫囵浏览文本。这样的语文教学缺乏真正的“语文味儿”,寡淡如水,学生感觉味同嚼蜡。要让语文课溢满浓浓的“语文味儿”,教学方面的方式方法也许很多,但本人以为“咬文嚼字”不失为一剂良药。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寻找并且抓住对课文主题有着特别重要表达作用,或者采用了特殊表达方式的字、词、句,细细揣摩它的涵义,以求深刻领会课文的内容。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散文家和美学理论家朱光潜提出的,他认为“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说的就是“咬文嚼字”;本人觉得“咬文嚼字”也是阅读教学的极好方法,好就好在“咬”与“嚼”这两个字:学习语文文本,好比享用一道美食,既要让人吃得快乐方便,又要能高效吸收营养。而用餐时的“咬”,往往就决定着要从哪里下口,这意味着切入点与选择的角度要恰当,获取要有效;“嚼”是为了品尝滋味,消化吸收,这意味着品味与内化的程度要透彻。所以,语文教师有必要注重“咬文嚼字”,以便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关注文本,关注语言文字本身的意涵,关注学生语文功底的积淀,进而实现其语言文字理解能力、运用能力乃至整个语文素养的提升。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启发和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对“咬文嚼字”的教学策略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实践经验,现将所思所做陈述如下,祈请同仁指教:

一、怎样把握“咬”

教师掌握住“咬”,就是要抓住语文训练的契机,“咬”准了,抓对了,不但能事半功倍地实现语文训练目标,而且能触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风暴,强化思辨和体验。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文本特点和学生学习状况,否则就会咬空咬偏。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设计“咬文嚼字”才能抓住有价值的语言文字来展开。那么,哪些语言文字,尤其是文本语言才是值得我们去“咬”的有价值的语言文字呢?一般应该立足于包含有“情、意、理、法、韵”的语言文字来展开,也就是要抓住那些饱含有丰富情感、言外之意、品质道理、写作妙法和神妙语境的语句来“咬”。在众多的可“咬”之文中,尤其要重视从以下三处切入:

1. 咬住文脉关键处。所谓的“关键”有两种,一种是指整篇文本的提纲挈领之处,咬住了这样一段文字,就能嚼下全文。这好比是抓住一条钢绳,就能拉起整张渔网。例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一课,标题中的“孪生兄弟”被咬住,就能让学生领悟火星与地球的众多相同之处,因而就能品悟全文内容。另一种关键是文本中最有“营养”之处,也就是涵盖多种教学目标实现之处:如《黄河的主人》最后一句话,咬住这句话之后,既可以理解艄公“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的品质,又可以品味这两组词中的互补意味;既可以联系前文展开“惊涛骇浪”、“滚滚的黄河”的品读,又可以围绕“战胜”、“如履平地”来训练学生对艄公形象的想象能力。这一处“咬文”,竟可以同时实现知识、能力、情意三大目标,类似这样的关键,当然就要一口咬住。

2. 咬住内涵深蕴处。深蕴内涵的语句,一般是学生难以理解或是易被忽视之处。例如,《船长》一文中“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这句话,学生对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理解起来就比较吃力,而不指出来,学生又容易忽略这个问题,也就不会深入体会船长高尚品格的震撼力。这样的句子被“咬住”就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它切中了学生真正的学习需要,也培养了学生深入品味语言的意识习惯。

3. 咬住思维最近处。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认为超越学生当前能力一定距离,但又正好不超出他潜在发展可能达到的难度范围,这样的训练目标设计才是最佳的。在一次集体备课中,我就遇到这种为把握好“度”的讨论。为了在《艾滋病小斗士》一课中激发学生体会恩柯西的坚强,围绕“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这句话,老师们提出了三种设计:A.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B. 能不能把“挺”换成“活”?为什么?C. 可不可以把“挺”换成“熬”?为什么?这三种设计的训练目标方向一致,但A方案显得太过浮滑,学生对文字的品悟过于简单,发展幅度太小。而C方案则超越了学生发展的可实现程度,学生的领悟够不到这种深度。唯有B方案最能贴近学生语言训练的“最近发展区域”。后来,在各班不同方案的教学实践也果然证明如此。因此,选准“咬文嚼字”的切入点就是要点燃最能引爆学生思维的导火索。

二、怎样引导“嚼”

把重要的文本语句“咬”在了口中,还要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与角度来“嚼”,才能引导学生深思细品,扎扎实实地内化语言,真真切切地启迪文化。“嚼”是一个细致活,特别讲究方式与火候。我在实践与学习中初步探索并归纳出以下几个方式:

1. 在“朗读”中嚼。“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语文学习的至理名言。朗读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内化的隐性训练形式,因此“朗读”也是嚼透语言文字的重要方式。不但如此,有些文本语言要嚼透,也惟有通过朗读的方式才能达到。例如,《黄河的主人》中有一段很重要的文字:“……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是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段话中所有文字都普普通通,很难挑出特殊的一个作为抓手来嚼,唯有进行朗读才恰当。怎样在“朗读”中嚼呢?我认为除了要发动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外,更要有意识地创造多元化的读法,并调动学生群体对不同的读法来评。只有在差异性的读法处理之间比较,学生才能从更宽广的角度去品味鉴别,想着这处的高亢有什么好处,那处的低沉又妙在哪里;想着你的急骤突出了什么,他的舒缓有何韵味……在多元化的品评中,学生才能借助群体的力量,品得更细,悟得更多,嚼得更透。在“朗读”中嚼,可以让学生品尝到文本更丰富的美味。

2. 在“比较”中嚼。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把要“嚼”的文字与一些特意选取的参照文字一比较,学生就能体会到语言中鲜明的内涵与特色。例如,《莫高窟》中对飞天形象的描写中有“自天而降”一词,我们把“降”与“落”比较着“嚼”,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去想象文字中的画面动态,进而体会到飞天的灵动自如,真正领悟到“降”字的准确性。这时,语言美与文化美都浸润到了学生心中。由于这个方法既高效、目的性又强,所以总被老师们所钟爱。但这个方式也要求教师在选取参照文字时,一要掌握它与所“嚼”内容的差别度,不可模糊;二要注意它们的差别方向是否指向教学目标,也就是要明确它们是为了比出什么来,避免无意义的“嚼”来凑热闹。把握住这两点,在“比较”中嚼,可以让学生更鲜明地品尝到文本美食独特的滋味。

3. 在“想象”中嚼。语言的内化离不开对语言的想象,想象能造境,语境相融才是真正的语言内化。因此,“想象”是嚼的重要方式。例如,《画龙点睛》中有个词叫“惊叹不已”。要嚼透这个词,就要激发学生去想象游客们看到所画之龙腾空飞去后会怎样说。再从众多的学生发言中分辨“惊奇”之语和“赞叹之语”,领悟出“惊”与“叹”,众多游客的话语合起来就产生了“惊叹不已”的“境”。至此,在学生心中,“惊叹不已”已被嚼得语境相融了。从此例中可知,只要能激发学生大容量造境想象的文字,甚至是像省略号一样的标点符号,都值得我们在“想象”中去嚼透它。在“想象”中嚼,可以让学生沉醉于品尝文本美食而乐此不疲。

4. 在“表演”中嚼。在消化语言文字时,“演”的优越性在于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因此,用“表演”来嚼的文字一般要具有具象特征,是可操作和蕴感情的。例如,《鹬蚌相争》一课中鹬和蚌对话描写中“威胁”、“毫不示弱”、“相持”等难以理解的词,就可以让学生在对话的反复表演中来嚼透。鹬和蚌的语气与神情一表演,学生就分别嚼透了“威胁”“毫不示弱”,进而在反复表演中又会不自觉地把创造性领悟最大化,这就达到了语言的内化。同时,“相持”一词的嚼透也就水到渠成了。在“表演”中嚼,可以让学生品尝文本美食时更津津有味。

5. 在“表达”中嚼。语言的内化最终要体现为准确熟练的运用能力,只有通过学生的表达,我们才能了解并指导他们去准确熟练地运用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没少让学生表达,但往往会忽视对这种课堂生成资源的“咬文嚼字”训练。许多时候,我们常常略作点评就一笔带过了,更遑论通过学生的表达语言来嚼透文本内容了。记得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时,我设计的板书中故意留下一处空缺――“地球上有水,火星上 水”,要求学生学文后表达。这时,学生的答案就值得好好来嚼了。起初,学生有的填“有”,有的填“没有”,带着学生回到文本中再一通细嚼,有些学生一下子填上了“曾经有”。我继续问:“曾经有多少水?”学生又回到文本中一通细嚼,终于填出了“曾经有大量”这个答案。回顾学生们这三个层次的表达历程,没有反复的“嚼”,他们不可能把文本领悟到这种深度,更不可能学会自觉地在表达中“咬文嚼字”。在“表达”中嚼,可以让学生在品尝文本美食时,学到自主烹制语言美食的快乐。

“咬文嚼字”,的确是引领学生享用语文课堂盛宴的好方法。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只要教师把握好“咬”的恰当切入,引导好学生细致透彻地“嚼”,语文课堂就会洋溢出浓厚的语文味,一定会像美食盛宴一样充满魅力。让我们一起到课堂中去“咬文嚼字”吧!

咬文嚼字教案篇2

找语病,是高考语文中的一类题型。遗憾的是,高考后便再也没有人能够像语文老师一样纠正我们汉语的错误用法了。《咬文嚼字》就像一个循循善诱、不厌其烦的语文老师,给整个社会上了一堂“语文公开课”,而且,这门课每年都有。

在信息爆炸和电子化的时代里,汉语的发音和书写都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现象。不仅火星文频出,打字输入也让我们失去了“书写”这一基本技能,而一些不负责任的输入法又总是创造着新的词汇。“大虾”“逆袭”“小盆友”“好滴”“有木有”“去年买了个表”等让老年人看不懂的不规范用法比比皆是。许多人习惯了这样的用法,也迷恋于这种不规范,认为这是非主流、有个性的象征。

指出别人的错误,是需要勇气的。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听别人对自己的纠正和劝告。《咬文嚼字》是勇敢的,就像是那个揭穿皇帝新衣真相的小男孩。在《咬文嚼字》去年前的“十大语法错误”中,对“甄”的“”字应该读xuān的纠正,颠覆了大部分国人的错误认知。今年,《咬文嚼字》仍然用一丝不苟的精神坚守着这种语文的良知:“服法”并非“伏法”,“泄密”不是“泄秘”,“杀医案”误为“弑医案”,“蜇”与“蛰”,“受权”和“授权”,这些都是需要国人注意的。

咬文嚼字教案篇3

朱熹说:“学者观书,先须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如自己作出来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透出。”可见,诵读是感受诗歌魅力的锁钥。初读诗歌要求学生借助书下注解和《学案》,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基本情况,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准确、清晰、响亮自然地朗读作品,初步应用词句停连、声调和重音等方面的技巧读出诗句的表意重点;能用节奏徐行、声调抑扬等方面的技巧读出诗歌的格律与节奏之美,使诗歌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

这一环节的诵读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发现,摘取。体味诵读是学生自己投入,绝不是老师的“塞入”,务必让学生敞开心,放开声,读出味,自诵自悟,浸润式习得,老师绝不可越俎代庖。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诵读体验,课堂上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标准化”生产。诵读,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的学习,千人一面,百人一腔,只会抹杀诗歌的独特韵味。

二、吟诵涵咏:体悟意蕴,把握基调

古典诗歌教学,“目治”只是一般的诵读,仅能达到泛览的水平;只有“耳治”,即诵读涵咏,才能深入理解作者的真情,准确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朱自清在《朗诵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离不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可见,只有吟诵,才能玩味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的意蕴,使学生用自己的声音进行再创造,这其中必融入他们的感受、理解、情感和想象,在体味诵读基础上内化自己的情感,方可与整首诗的感情基调合拍。学生能否在朗读诗歌时传情达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这一环节的巧妙引导。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在“思考”这面旗帜下借助语言文字进行的聚会活动。诵读,当然是诗歌教学的首席。首席必须是个精灵,它附着在谁的身上,谁就是首席。教师只是平等对话的参与者,但又绝非一般的参与;必须是学生的组织者,有如交响乐团里的首席一样,是核心,是灵魂。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有位,必须有为。

三、咬文嚼字:深入嚼读,品味鉴赏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语言艺术金字塔的塔尖,丧失了咬文嚼字的敏感,就从根本上迷失诗歌鉴赏之道。诗歌味都是从咬文嚼字中品出。只有咬在字上,品在句上,学生才能悟出句意词情。所以,“咬文嚼字式”的诵读是在为学生深度理解诗歌搭建一个“脚手架”,使他们借助“脚手架”攀登到诗歌鉴赏的云端。咬文嚼字是学习诗歌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课堂教学的进度和师生活动的热度,大都要通过学生的“嚼”来完成。一节有品质的语文课就应该通过深入的“嚼”来呈现。

咬文嚼字也是诗歌教学走向深度的重要凭借。诵读到一定程度,学生才能品出诗味。诗味是通过诵读“嚼”出来的。语文课堂如果缺乏诵读中的“咬文嚼字”,那么课堂上会因为缺乏关键点的开掘与深挖而显得浮华而浅薄,何来深度呢?教学中,应该重视引领学生对古典诗歌精妙之处深入嚼读,潜心体悟。语文教师要咬文嚼字,也要教会学生咬文嚼字。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深刻理解诗歌,充分领略诗歌语言魅力之所在,为学生生动的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这个过程的实现就是诗歌的深度教学。

四、品味诵读:赏析意境,把握技巧

咬文嚼字教案篇4

数学是一门具有严谨性、科学性的学科。数学学科的严谨性在于它的语言组织具有相当强的逻辑性,虽然它看似和语文学科有很大的不同,但它在语言描述上字词的不同也会引起意思的不同。所以,数学教学中也需要咬文嚼字。

一、一字之差意不同

1.“除”和“除以”的区别

学生在小学阶段二年级就开始学法,开始接触“除”和“除以”这两个看似相同却又不同的知识概念。低年级老师执教时一般不把“除”和“除以”作为公开课进行教学,不是任教低年级的老师对这个知识忽略了,而是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许多中高年级学生往往对“除”和“除以”不能很好地加以区分。事实上,“除”和“除以”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含义。如:3除5,正确列式为“5÷3”,而“3除以5”则是按照题目意思直接列式为“3÷5”。

虽然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个年头,测试更趋于全面,但是对于“除”和“除以”的理解性测试还是少不了。可是,理解的不到位,还是容易使学生对“除”和“除以”的运用出现错误,导致不必要的扣分。因此,我认为:对这个知识点,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咬文嚼字,加强对比性练习,引导学生加以正确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是”与“都是”的不同

在小学高年级段的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个教学内容:数的整除(课程改革后已经做了部分修改),其中有一个学习内容是学生经常会混淆,即“互质数、质因数和质数”三个不同的概念。

例如:2和5是( ),2和5都是( )。看上去这两道题目没什么区别,但细细分析题目的含义,第一题用的“是”,第二题用的“都是”,由此可以发现第一道的括号中填写“互质数”,第二道的括号中填写“质数”比较合适。

对这类题目,老师的做法是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在咬文嚼字中帮助学生根据语意环境,提高学生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辨别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上升了”与“上升到”的区别

“上升了”与“上升到”也是一字之差,究竟有什么具体差别呢?

例如: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50厘米,宽40厘米,高40厘米,里面水深20厘米,放入一个铁块,水面上升了2厘米,求铁块的体积。这时算式应当列成:50×40×2=4000(立方厘米)。而如果是水面上升到21厘米,算式就完全不同了,需要把上升到的水面高度减去原先的水深,这样才得出上升了多少厘米。这样铁块的体积求法就变成了:50×40×(21-20)=2000(立方厘米)。而许多学生在实际解答过程中,会把“上升到21厘米”理解为“上升了21厘米”,然后用前面所说的思路来解答。

二、不明句意难解答

数学学习中,理解题意是正确解答的前提,所以在具体语意环境中要不同的方法咬文嚼字的理解句意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不咬文嚼字弄明句意,是学生出现解题错误的一大原因。

1.“比多(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理解

在分数(百分数)知识内容中“比多(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如果不能弄清“谁比谁多几分之几(百分之几)”,那么对学生来说找准单位“1”就成了一句空话,更不用说正确解答了。

例如:“水结成冰体积增加1/11”。本题中水结成冰以后,体积比哪个量增加了1/11?如果学生没有理解水结成冰后“谁比谁”增加了1/11,那么他找准单位“1”的量就会比较困难。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水结成冰以后水比冰的体积增加了1/11,于是“冰的体积”就成了单位“1”的量了,也就是11份,原来水的体积就是(11-1)份。事实上,本题中“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1/11”,应该理解为“水结成冰后,冰比水的体积增加1/11”,应该把原来水的体积看成是单位“1”的量,有11份,相应的冰的体积就是(11+1)=12份。

这类知识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认知上缺乏感性认识,组织“咬文嚼字”的学习活动,通过课件演示认识水结成冰后前后对比,明白“谁”比“谁”体积大,达到过目不忘的效果。

2.“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数”的理解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出现了求物体往返平均速度的题目,这类题目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求平均数的问题学生早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了。从题目的表面看,似乎求平均速度与求速度的平均数是一回事,所以学生通常把“求平均速度”按“求速度的平均数”进行解答。

例如:甲、乙两港相距140千米,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用了4.5小时,返回时因为逆水用了5.5小时。求这艘轮船往返的平均速度。

正确的理解是:平均速度=往返的总路程÷总时间,即这艘轮船往返一共行了140×2=280(千米),往返一共用了4.5+5.5=10(小时),平均速度为:280÷10=28(千米)。如果没有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那么学生在解答时就往往会先求出去时每小时行的千米数与返回时行的千米数,在把两次的速度求和并除以2,认为这个就是所要求的平均速度。

再如:在某年的一张初中一年级新生的知识检测中(小学六年学习的内容)的一道题目: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每小时行30千米。如果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那么这辆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时每小时应行( )千米。

咬文嚼字教案篇5

语文课因为有了“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和感悟,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来。可是在阅读教学中,也常常出现一些误区:

1. 雨过地皮湿

[案例1] 苏教版四下《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教学片段

师:小蚂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是怎么做的呢?哪句话最震颤人心?圈画感人词句,写写批注。

生:(读)“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师:你觉得哪些词特别打动你?

生:“松动分毫”。一般死了就松了,可蚂蚁却抓得很牢。它们有很强的责任心。

生:“肝胆俱裂”,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肝胆全部都裂开了。在种危急的情况下仍然不放弃岗位,真勇敢。

生:我从这句话中体会到,这是一群勇敢的小蚂蚁、团结的小蚂蚁。

生:它们有血性,宁可牺牲自己也要顾全大局,是名副其实的英雄。

【反思】从表面上看,学生体验到了蚂蚁的精神,也积累了词语,而实际上这种感受是基于对文字的浮浅层次的感受。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没有真正感悟到当时危急的情况,没有真正走进蚂蚁的内心,其感悟有“贴标签”之嫌。

2. 得意而忘言

[案例2] 苏教版五下《灰椋鸟》教学片段

师:(出示“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读了这个语段,你体会到了灰椋鸟归林时的什么特点?

生:我从“整群整群”体会到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生:“一批一批”“浩浩荡荡”也突出了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生:我从“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体会到鸟儿归林队形奇特,这巨大的椭圆形也许比我们250米跑道的操场还大,都由这小小的灰椋鸟密密麻麻围成,场面非常壮观。

生:“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

师:灰椋鸟归林不但数量多,而且队形奇特,场面壮观。

【反思】 “咬文嚼字、品词析句”,不能陷入对课文内容理解的“精耕细作”,忘记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忽视了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关注。我们要善于挖掘言语的增值点,在理解内容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其咀嚼文本的言语形式,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如上述案例中叠词、量词的运用句式的想象模仿,进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探究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匠心独运,依托文本进行读写结合练习。

3. 越俎代庖

[案例3] 苏教版二下《月亮湾》教学片段

师:(出示:一幅鲜艳的桃花图。)同学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桃花?

生:我看到了美丽的桃花。

师:桃花这么红,在阳光下会怎么样?

生:桃花的颜色鲜红鲜红的,在阳光下闪亮闪亮的。

生:桃花的颜色鲜红鲜红的,在阳光下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了。

师:(映示一幅幅灿烂的朝霞图)朝霞就是早晨太阳升起时,天空中五彩的云霞。你看到的就是灿烂的朝霞,美吗?

生:朝霞鲜红鲜红的,真美丽!

生:朝霞粉红粉红,亮得刺人的眼!

师:能不能把朝霞的灿烂读出来?

【反思】 有的教师一遇到抽象的词句、优美的景色描写就忙着为学生展示画面,直观而又直白地告诉他们答案。如句中的“灿烂的朝霞”一词,表面看起来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这种过多地依赖科技,过早地借助媒体而没有借助“语言”这个中介去引导学生感知感悟的做法,不但失去了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难以透过语言文字去领悟其中内涵,而且抢去了学生发言的机会,扼杀了学生的文学想象力。

二、 深化:“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策略导引

教师在引领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钻研、独到理解,更要注重教师的“导”。引导学生既要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又要关注言语表达形式;既要注重方法的感悟,又要落实习惯的培养。这样,学生才不会迷失文本,迷失方向。

1. 精心导思

在学生出现思维定势或理解浮浅表层时,教师要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启发学生思维,引领学生在层层深入的探究中,将思维向更深、更广、更新的方向延伸,达成对文本内涵深入地发掘。

[案例4] 苏教版四下《生命的壮歌》中的《“蚁国英雄”》教学片段

师:小蚂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是怎么做的呢?哪句话最震颤人心?圈画感人词句,写写批注。

生:(读)“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我从这句体会到这是一群勇敢的小蚂蚁、团结的小蚂蚁。

师:读得感人!你觉得哪些词特别打动你?

生:“肝胆俱裂”,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肝胆全部都裂开了。

师:在种危急的情况下,你会感觉蚂蚁——

生:接近死亡。

生:至死也不松动分毫。一般死了就松了,可蚂蚁却抓得很牢。它们有很强的责任心。

师: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仿佛就在肆虐的火神旁,你看到——

生:仿佛我看到一大堆火在熊熊燃烧,热浪灼人,火舌的包围圈里黑压压的一片,情况万分危急。

师:你听到了——

生: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噼噼啪啪声。

师:你还闻到了——

生:焦臭味。

师:可是,蚂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迅速地滚动着、滚动着。如果此时你们就是外层蚂蚁,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至死也不松动分毫吗?

生:如果我们松动,内层的同胞和亲人就将葬身火海,我要保护他们,我不能松动分毫。

生:我宁可死,也要坚守自己的岗位。如果我松手了,其他的蚂蚁也松手了,那么,所有的蚂蚁都会死于火海,蚂蚁家族就将遭受灭顶之灾。所以,我不能松动分毫。

生:为了大家,为了家族,顾全大局,我不能松动分毫。

师:听着外层蚂蚁慷慨激昂的话语,我想,同学们对蚂蚁群的壮举,对“蚁国英雄”有了更真切的理解、更崇高的敬意,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感受。

这一教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课文中相关言语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处理,对与课文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的联想与沟通,其阅读能力、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既加深了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思维空间又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置。

2. 精妙导法

在师生对话中,要注重学法的指导、总结与提炼。课堂里,教师更多的语言用于介绍怎么识字解词、怎样比较品评、怎样揣摩想象、怎样质疑提问、怎样诵读背诵、怎样查找资料的方法上,更多地教给学生语文方法而不是语文知识,为学习语文方法的智慧成长提供土壤,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引领学生感悟提炼理解句子的常用方法:(1) 在句中圈出重点词并理解其意思;(2) 联系上下文中的有关内容,确定句子的具体意思,认识其表达形式;(3) 接着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必要的思维补充,产生具体感受;(4) 朗读背诵积累。

3. 精巧导练

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设计言语训练活动,必须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在练笔之前、之中、之后有现场指导,在交流过程中要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不仅积累语言学习表达,提升写作能力,还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让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案例5] 苏教版五下《灰椋鸟》教学片段

师:(出示“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读了这个语段,你体会到了灰椋鸟归林时的什么特点?

生:我从“整群整群”体会到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师:像这样的叠词,课外中还有吗?

生:还有“一批一批”“浩浩荡荡”,也突出了鸟的多,鸟儿归林时的壮观场面。

师:请同学们把“整群整群”“一批一批”“浩浩荡荡”等叠词和“整群”“一批”“浩荡”对比读读,你从中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使用叠词表达的效果好,能突出鸟的多和场面的壮观。

师:这就是藏在文中的一个秘密,建议大家在以后的习作中能尝试运用叠词。

生:我从“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句体会到鸟儿归林时队形奇特,这巨大的椭圆形也许比我们250米跑道的操场还大,都由这小小的灰椋鸟密密麻麻围成,场面非常壮观。

生:“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

师:想象一下,灰椋鸟归林还会有哪些的奇特队形,模仿文中语言说说。友情提醒:注意搭配恰当如“排成……长队”“围成……椭圆形”。

生:有的形成一条威武的巨龙;有的堆成一座黑色的山峰。

生:有的汇成一条涓涓的溪流;有的形成一股奇特的龙卷风。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如果把刚才大家的发言连起来就是一组优美的排比。我们一起来试试。“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有的……有的……有的 ……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

师:灰椋鸟归林不仅数量多、而且队形奇特,作者运用丰富的联想,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壮观的归林图啊!

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点带面的梯度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让学生逐步掌握好语言表达的分寸感、语体感、情趣感、意蕴感、情境感,最终达到准确表情达意。

三、 反思:“咬文嚼字、品词析句”的理性回归

1. 强调生本观念,深谙儿童之道

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要强调生本观念,要“以学生为主”“让学于生”,要给学生深读课文,自行解惑的读书和思考机会,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与心理需求,尊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感觉、感悟,顺学而教。要深谙教学之道,深谙儿童之道。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一旦发现了学生自己有所觉悟,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运用唤醒和激励的艺术深化、敏化和美化感觉,并且促使学生,把感悟独特地语词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情思飞扬,个性张扬,享受思维和成功的快乐。

2. 营造良好氛围,品出浓浓的语文味

语文是有味道的,就是语言文字所展现的具体的形象、精巧的构思、深远的意境、美妙的情趣等韵味。语文的味道是需要细细地品、好好地读。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要引领学生读出情、品出味、悟出效、习得法;要读出文章的景美、境远、情深;要品出语言的生动、形象、优美;要习得理解词句的方法、遣词造句的方法、构段谋篇的方法。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程。

3. 加强语言建构,播下创造种子

学生学习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发现语言秘妙的慧眼,让学生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给他们语言实践的机会,给其“种”下语言的种子。学生在自主的阅读中,关注课文的遣词造句,去探索、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密码,对认知的语言进行内化迁移,进而完成新的建构。

4. 重视习惯培养,提升语文素养

咬文嚼字教案篇6

新课程改革如浩荡的春风,吹进了大江南北的课堂,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多样的教学形式、高超的媒体技术、创新的合作探究等,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但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和运用却少了。也就是说,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缺少了“语文味”。所谓“语文味”,笔者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师生共同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那么,如何在倡导以学生生命成长为主的课堂上,让语文课堂理性回归?

一、聚焦文体特点

新课程下语文教材的编排多数以“主题”为单元,于是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教师面对不同“文体”的文本组织教学时采用的是同一模式,即“情境创设―整体感知―品味语言―主题探究―拓展延伸”。虽然对不同文体文本的阅读确实存在着某些共同的规律,然而每一种文体都有自己内在的特性和规律。因此,面对不同文体的文本,我们除了关注那些共性的阅读规律之外,理所当然地应该将视点聚焦在文体本身的突出特点上。

比如:在教学第九册《桂花雨》时,笔者就借用了作家冯骥才有关散文的一句话:“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笔者以此来导入课文,提炼主线,紧紧抓住母亲的一句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并以“是什么原因让我和母亲对家乡的桂花念念不忘?”这个问题来展开教学,辐射“闻花香、摇花乐、赠花情”等几个板块的教学。同时,在每一板块的教学后,都回读母亲的那句话,在动情的诵读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母女俩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课堂结束时,笔者又回归到冯骥才的那句话,利用板书和学生共同总结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所以,教师分辨清楚文体特点,其主要目的在于以“文体”为着眼点更好地确定该文本的教学内容,决不是狭隘地指机械陈旧的“文体知识教学”。如果将“文体教学”简单机械地理解为“文体知识教学”,必然陷于僵硬死板的教学模式,这与我们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二、引导咬文嚼字

语文课首先是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向学生传递语言本身的美。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的一条就是咬文嚼字。任何文本或话语都是由一定言语材料组合而成的,它外显为一定的语言文字形式,内含着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语文课的味道在于“细读品味”,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触摸作者的内心世界,在反复涵咏的过程中碰撞出情感的火花。

请看《猫》一文中“蹭”的教学:①换词比较:“蹭”可换成什么?哪个好?为什么?②联系明意:看来“蹭”虽然有摩擦之意,但不仅仅是摩擦,联系上下文读读,怎样的摩擦才是“蹭”?(轻轻的、亲热的、客气的……)③个性发散:轻轻、温柔、亲热地“蹭”着老舍爷爷的腿,小猫在“说”什么?这一“蹭”还“蹭”出什么?(“蹭”出了友谊,“蹭”出了感情,“蹭”出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场面。)④美读体悟:通过个性化的美读,加深对词的感性体悟。

这样的课堂正可谓是“着一字而境界全出”。通过咬文嚼字,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及内化。学生潜心会文,含英咀华,在语言文字中,用自己的全部感官去感觉、去感受、去感知,就像“春江水暖鸭先知”那样去知冷暖、知其流之急缓、知其味之甘苦。学生采撷文本细节,发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意蕴、情味和妙处,品读时幽香缕缕,回味时清香阵阵,实现了对语境的独特感悟。这样的教学不仅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践,更是灵性的涌动、情感的流淌、个性的张扬,富有浓厚的情趣和韵味,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三、反复涵咏体味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品味,并在读中释放。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与作者近距离地对话,感受到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感受到了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咬文嚼字教案篇7

师:请同学们以小小组为单位,先朗读自己习作中的精彩片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认真评一评。选出小组内的精彩片段在班上交流。

师:习作T台秀开始了。

生:我推荐xxx写的《扬子鳄的自述》。

啊哈,大家好,我给大家猜个迷:“家住长江中下游,嘴巴长得特别大,身上长满小疙瘩。我的四肢特粗壮,尾巴特别长。人们叫我活化石,却总嫌我样子丑。”想必大家已经猜出来了,我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

师:我们对这个开头来点评一下。

生:扬子鳄的自述用谜语开头,特别新颖。

生:作者不仅用谜语吸引读者,还把扬子鳄的外形描写得细腻、生动。比如写它的嘴巴“特别大”,身体上“长满小疙瘩”,四肢“特粗壮”,尾巴是特别长。这样扬子鳄的外形就栩栩如生了。

师:说得真好!“栩栩如生”这个词,你是从哪里学来的?知道它的意思吗?

生:我是从课外书中学来的。它的意识是说“就像真的一样。”

师:懂得活学活用,看来课外阅读真是好处多多,大家可要多学习呀!

生:我觉得“人们叫我活化石”这句中这个“叫”可以改为“称”,这样显得你对扬子鳄的看重。

师:你真会咬文嚼字,改了一个字,扬子鳄的珍贵、稀少就显而易见,我们应该懂得保护它,尊重它。

生:我推荐xxx写的《病毒的自述》其中的一小段。

……我们是无处不在,无处不生、无处不长!我们可以住在墙上、桌上、纸上……人类避不开我们的攻击。不过人类要是把环境问题解决了,我们就无法生存了!

师:我们对这个开头再来点评一下。

生:小作者他用了三个结构相似的词,“无处不在”“无处不生”“无处不长”,写出了病毒可怕的力量。

生:这病毒真猖狂,你看它躲在墙上、桌上、纸上还有更多的地方。

师:你是怎么知道病毒还躲在其它的地方?

生:小作者用了一个省略号。

师:你真会点评,一个小小的省略号你都没放过。

生:我现在才知道我们每天都和病毒打交道,如果小作者能把我们人类要解决环境问题说得更具体些就更好了。

师:是的,你的这个建议很正确。老师也有同样的想法。

师:下面就是我们的习作美容时刻啦!听了大家的点评,你学到了哪些给你的习作美容妙招?

生:我写的是橡皮的自述,就是写写它的大小、形状、颜色、功能等,觉得很没意思,现在我知道了要把它当成人来写,我想写它的快乐,它的烦恼。

师:人是真正有思想、有情感的,把这些事物当成人来写,想象它们的快乐、伤心、烦恼、渴望……这样习作才更加生动丰富,别人读起来也觉得津津有味。(板书:融入情感)

【案例启示】上面案例给我不少启示:

1. 佳作点播――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批评。每个学生都期待被大家认同、肯定。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的眼光发现别人习作中的闪光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习作的热情。案例中学生的两个开头,都有着自己的语言风格,教师引领学生去品味,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发现新的自我,这将成为他们向上的动力。

咬文嚼字教案篇8

1. (出示梅兰芳剧照)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板书:梅兰芳)(出示梅兰芳生活照)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小朋友们,这也是梅兰芳。他是一位先生,而在京剧舞台上却是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真是让人佩服呀!想听一听梅兰芳的演唱吗?(放一段《贵妃醉酒》视屏)

2. 同学们被梅兰芳的精湛表演深深地吸引住了。那他怎么会演得这么好,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咬文嚼字”要讲究兴趣、兴致的激发。学生们对梅兰芳或许知之甚少,这里通过运用观照片、看视屏,让他们走近梅兰芳,对梅兰芳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 学第1自然段,初知梅兰芳

1.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的时候,师傅却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自由轻声读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找找原因。

【设计意图】 选择恰当明确的“对话话题”是“咬文嚼字”的策略与方法。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在矛盾中被激发的,一个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小时候怎么被师傅认为“不是唱戏的料子”呢?这个问题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2. 生自读课文后交流:“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

(1) 理解“没有神儿”。(出示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师介绍:梅兰芳小时候是近视眼,眼皮下垂,遇到风还总是流泪,这就叫“眼睛没有神儿”。

【设计意图】 儿童对词语的感悟和理解离不开生活的实际和情景,“咬文嚼字”也如此。学生对“没有神儿”这个词语的理解存在难度,通过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观察感受什么叫“没有神儿”。因为学生眼前有了形象的画面,理解就容易多了。

(2) 京剧演员的眼睛很重要,可梅兰芳的眼睛没有神儿,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

(3)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是“料子”吗?你们看,老师外面穿的衣服是用布做的,这布就是做衣服的料子;里面穿的是毛衣,毛线就是编织毛衣的料子。那这里“不是唱戏的料子”意思是说什么呢?(不适合唱戏,不具备唱戏的条件)

(4) 当师傅看到小梅兰芳的这双眼睛,会怎么想、怎么说?

(5) 师傅说的话大家都读懂了,谁能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说这句话? 出示句式:

A. 师傅说梅兰芳不是 ,是因为 。

B. 因为梅兰芳 ,所以师傅说他 。

3. 小朋友说得都很好,相信小朋友一定能把第1自然段读得更好!(齐读)

【设计意图】 咬嚼感知“料子”一词,这里运用了三种咬嚼品析的方法:一是联系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实物帮助理解;二是句式说练――让学生明白“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之间的因果关系;三是朗读感悟――轻轻拿起书,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三、 学习第2、3自然段,走近梅兰芳

1. 这时候,如果你是小梅兰芳,你听到师傅这么说,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 梅兰芳和你们一样,并没有因为师傅的话而丧失信心,他下定决心,要克服自身先天的不足,好好学唱戏。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生读)

【设计意图】 这里运用朗读感悟式的“咬文嚼字”,通过体验角色,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去揣摩人物的内心,感受梅兰芳面对困境绝不放弃的坚定决心。

3. 光有决心是不行的,还要有方法和行动,那梅兰芳是怎么做的呢?轻声读课文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找出有关句子,用直线画出来。

4. 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1) 这句话中有两个都表示“看”的词语,你能很快地找到吗?

(2) “紧盯”和“注视”可不是一般的看,那是怎样的看呢?(眼睛一眨不眨地看)

(3) 仔细看插图,梅兰芳他在干什么?他是怎样看的?(他看得很认真;眼睛一眨不眨地看;鸽子飞到哪,梅兰芳的眼睛就看到哪)

(4) 我们也来学学梅兰芳练练自己的眼神。现在我们没有鸽子,也没有鱼儿,老师就用这光点代替鸽子。睁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鸽子,不要让它从你眼睛里溜走。待会我要问你看后的感受。(师边转动光点边说:一只鸽子飞过来了,又一只鸽子飞过来了,这只鸽子在盘旋,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5) 采访、谈感受。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可以了,睁开。现在我就是一名记者,来采访一下小梅兰芳们刚才的感受:请问,你是怎样看的?你的眼睛有什么感受?(累、酸、疼)

(6) 是的,老师看出你眼睛里有泪花了。我们只练了一分钟,眼睛就累了,酸了,疼了,可梅兰芳却是怎么地看?(一直看、天天看)用我们书中的词来说?(常常)谁来读好这个词?

(7) 梅兰芳会利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练习呢?小朋友展开想象说一说。(出示: ,梅兰芳在练眼神儿; ,梅兰芳还在练眼神儿。)想想看,他还可能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环境中练眼神? (先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8) 同学们,这样就叫――勤学苦练。

(9) 我们再来读好这句话,把梅兰芳的勤学苦练读出来。一天、两天、三天,他――(生跟读他紧盯空中……,或者……)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他――(生跟读)一年、两年、三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 )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 )

5. 看着这双灵活的眼睛!想想看,这时谁会夸奖梅兰芳?(师兄、观众、师傅)他们会怎么夸奖呢?

【设计意图】 对重点字词的咬嚼品析有多种方法。这里,我抓住这篇课文的文眼“勤学苦练”,结合运用插图,联系生活,角色体验,展开想象等咬嚼品析文本的方法,进行了一场生动而有效的阅读对话。“勤学苦练”一词比较抽象,如何使二年级的学生对其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深切的感悟呢?我抓住“紧盯”“注视”“常常”这几个词语,先理解字面意思,再结合插图理解意思,然后,演示文中鸽子飞翔的情境,让学生们置换角色,像梅兰芳一样去“紧盯”“注视”,从而产生“苦”与“累”的真切体验;最后,让他们想象梅兰芳练功的时间,练功的环境,练功的场地。至此,梅兰芳“勤学苦练”的形象便在学生头脑中鲜活、丰满起来。学生们在这一体验感悟的过程中,不仅领会了词义,更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同时也积累了结合插图、联系生活、角色体验、展开想象等咬嚼品析文本的方法。

四、 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学习梅兰芳

1. 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世界闻名”是什么意思?

2. 是啊,梅兰芳不仅在中国演出,还受到许多国家的邀请,到过美国、前苏联等国家演出过。

3. 教师补充拓展:1913年日本发生了大地震,梅兰芳义演赈灾,把挣来的钱,捐献给日本人民抗震救灾。1937年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后,梅兰芳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鬼子演出。那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京剧大师”呢?

4. 小结:梅兰芳不仅在京剧方面很有造诣,而且热爱祖国,只有像梅兰芳那样,不仅京剧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称为“京剧大师”。

5. 你还知道哪些大师呢?(比如绘画大师:徐悲鸿、齐白石)

【设计意图】 “咬文嚼字”要讲究对文旨的体悟。我以“世界闻名”和“大师”两词为切入点,通过搜集梅兰芳其他的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在品质,对理解课文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既认识了一个“勤学苦练”的梅兰芳,更知道了热爱祖国的梅兰芳,这也拓展了文本的另一个空间,真正体现“大语文”的理念。

6. 同学们,梅兰芳从“不是唱戏的料子”,经过勤学苦练,到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是多么的不容易啊!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终于)

7.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需要经过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请小朋友用下面的句式练着说说。出示句式:

(1) 经过( ),( )终于( )。

(2) ( )通过( ),终于( )。

8. 梅兰芳真了不起,真令人佩服,从“不是唱戏的料子”,成为了“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学到这儿,你想对梅兰芳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 “咬文嚼字”是一种语文阅读学习的方法,归根到底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训练,学习与运用。这里,我运用句式导引说写的例子而又不拘泥于例子,引导学生在自身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发散思维,用“终于”造出丰富多彩的句子。

附:板书设计:

14. 梅兰芳学艺

常常 紧盯 注视

没有神儿 会说话

勤学苦练

咬文嚼字教案篇9

A.类比法

B.概括法

C.例证法

D.演绎法

2.《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字的难处在于()。

A.感情的起伏不定

B.所述事物的千变万化

C.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古今字的意义不同

3.下列《咬文嚼字》的文句中,概括了全文中心论点的是()。

A.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4.《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

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

5.《吃饭》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说明的观点是()。

A.吃饭有很多功用

B.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

C.表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

D.嘲讽吃菜者的自讨苦吃

6.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

A.表明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

B.说明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C.表达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是最主要的东西

D.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7.《吃饭》中,作者展开联想的主要途径是()。

A.时间统一性联想

B.地点统一性联想

C.相似性联想

D.对比性联想

8.《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9.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1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

A.冯谖

B.孟尝君

C.齐王

D.梁王

11.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

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

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12.在《垓下之围》中,“虞兮虞兮”的悲歌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A.自刎乌江

B.决战楚汉

C.东城快战

D.霸王别姬

13.在《垓下之围》中,“瞋目而叱”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A.东城快战

B.决战楚汉

C.自刎乌江

D.霸王别姬

1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心理描写

D.行为描写

15.《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根本经验是()。

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B.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C.吾不害其长而已

D.不抑耗其实

16.《种树郭橐驼传》中采用了大量的对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以郭橐驼善于种树与他植者不善种树进行对比

B.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他植者却使“木之性日以离”

C.郭橐驼种树“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而他植者“根拳而土易”

D.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与“长人者好烦其令”

17.下列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有()。

A.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由车战转变为“骑射”的重要一页

B.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C.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

D.改变了人们的穿衣打扮

1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A.行动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19.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最后肯定的是()。

A.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B.消积避世的人生观

C.纵情山水的人生观

D.随遇而安的人生观

20.在《先妣事略》中作者写到了()。

A.母亲生前的众多重大事情

B.当时社会的动乱

C.母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

D.父亲对母亲的关爱

参考答案:

1.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般说来,在议论文中,凡引进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都是运用演绎论证法来证明论点的。文章在第二层的议论中,提出了“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观点,这一观点可谓是普遍性的原理,接着通过塞维图斯的惨史印证这一观点,最后演绎出“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的结论。

2.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文章有:“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可以看出答案为C.

3.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B符合题意,其余选项也是作者的观点,但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4.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有关议论文课文内容的知识,不过换成了“从论据来找论点”的角度。《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对《咬文嚼字》一课,应“识记文中所采用的典型例证,简要说明这些例证分别证明了什么论点”。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熟读课文,就应该知道:A.C.D三项不是作者的论点。只怕有些自学应考者不注意审题,把自己对“推敲”典故的理解当成答案而误选了。

5.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文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来类比论证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的观点。

6.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文的论点即是提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写作本文的目的也在此。

7.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38页提示部分。

8.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用了归纳法来证明论点。

9.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A是第一次弹铗而歌的原因,选项C是第二次弹铗而歌的原因,选项D教材没有提到。

10.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文中的三窟是由冯谖凿成的,答案选A.

11.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表现了项羽的勇猛无比,同时也体现了其爱逞匹夫之勇。

12.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这是项羽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时唱到的,参见教材64页。

13.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瞋目而叱”是东城快战中项羽对赤泉侯的怒视和呵斥。

14.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南霁云抽刀断指”属于细节描写,“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是从侧面烘托其形象,属于侧面描写。

15.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CD也是其种树的经验,不过它们都是具体体现,根本经验是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16.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D构成的是类比关系,不是对比关系,所以答案为D.

17.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考试大纲要求掌握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其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选项ABC的内容,选项D不是其历史意义。

18.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主题思想的。

19.正确答案:A

咬文嚼字教案篇10

【案例描述】

片段一:五下《认识分数》

师: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一块月饼被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3份)

师: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一条线段被平均分成4份,大括号指向了其中的3份)

师: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一个长方形被平均分成4份,涂色部分是3份)

师:为什么每幅图中表示涂色部分的分数都是?

生:因为每幅图都被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都是3份。

师:在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时,我们重点要观察它被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是几份。

揭示分数的概念: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评析:关于分数的认识,从三年级到五年级是一个飞跃,学生的认识从一个物体上升到一个整体,从直观上升到抽象。分数的本质是平均分之后,所表示的份数与所有份数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关键词是“平均分”和“份”。但受原有知识的影响,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往往还关注在数量的本身,而不是份数。由于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深刻地体会到了“平均分”的重要性,因此本课的关键词落在了“份”上。在上述片段中,教师有意识地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尽管每幅图不同,但是由于都平均分成了4份,涂色部分都是3份,用分数表示都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咬文嚼字”发现了“份”的重要性,使认知聚焦于“份”这一关键词,以此为突破,学生就比较准确地掌握了分数的概念。

片段二:四下《倍数和因数》

师:用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你们能摆成一个长方形吗?动手试一试。

学生分小组进行摆小正方形的操作,并进行记录。

师:刚才所拼的几种长方形可以用算式表示出来。

(板书:2×6=12;3×4=12;1×12=12)

师:在算式2×6=12中,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学生根据另外两个算式进行模仿练习。

……

判断:8和6都是24的因数。

生:我认为不对,因为8×6不等于24,所以8和6不是24的因数。

评析:倍数与因数的概念建立在乘法算式的基础上,教材中通过一道乘法算式揭示了倍数和因数的相关概念。在本片段中,教师也是按照此过程进行教学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过早地出示了总结性的语句,造成了学生认知的偏差。在此片段的教学中,如果这样进行处理:先根据第一个算式指导出四句话,即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然后让学生结合后两个算式模仿着也说出四句话;最后在此基础上概括:2、6、3、4、1、12都是12 的因数,12 是2、6、3、4、1、12的倍数。这样的教学就会使学生认识到2、6、3、4、1、12由于都能与另一个数相乘得到12,所以它们都是12的因数,12也是它们的倍数。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关注了概念的本质本身,而不是关注于片面的表象。

【反思】

数学概念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客观事物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有本质的和非本质的。教师教学概念时,要做到“咬文嚼字”,在重点词句的咀嚼中掌握概念的本质。

咬文嚼字教案篇11

一.口诵“心惟”,引导学生“投入”

以口诵“投入”,就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诗歌的音趣,即音乐美、声调美、押韵美、节奏美。“投入”必使“塞入”,务必让学生敞开心、放开声、读出味;教师不可越粗代庖,也不能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以“心惟”投入,就是让学生感知诗歌的意趣。“心惟”即韩愈所说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忘却自己,诗我合一,尽享诗意的甘醇。意趣包括情趣和理趣。诗歌鉴赏特别强调发挥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对作品“含英咀华”的基础上,进行“多元的开放性”解读,力求有“新的发现”,做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

在鉴赏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时,我放手让学生独立鉴赏其中的理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潜能,于是学生中有不同的感悟:

学生甲:在人生这个错综复杂的大棋盘上,无论外人还是自己看来,都是朦胧混沌不清的。当局者迷,旁观者也未必清。

学生乙:问题的答案要自己去找,不能总听别人的,要勇于发现,勇于探索。

学生丙:某些客观事物会遮挡我们的视线,而我们要穿越这些生命的遮挡物,找到自己的目标。

学会丁:诗歌象征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也许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着很平凡的事,生活在很平凡的人间,但他的内心是高远的,所以凡夫俗子无法到达他的境界。

这些感悟,使学生对诗的象征性意蕴做出了既合乎审美逻辑又五彩缤纷的诠释。不要再像过去一味地追求确定、唯一的答案。这样只会冰释诗歌浓烈的人文意向,榨干诗词空灵润泽的意境,使诗歌成为一堆冰冷枯燥的“语言乱码”。只有让学生真正进入诗歌的意境,才能最大程度地激活其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才能使其与作品、与诗人产生心灵的交流和碰撞。

当然,这种个性化的鉴赏应该限定在文本提供的情境范围之内,努力提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如果把“哈姆莱特”鉴赏成“奥赛罗”,把“黛玉”鉴赏成“妙玉”,那同样是违背了鉴赏的基本原则。

二.咬文嚼字,引导学生“跳出”

鉴赏不只是为了享受“音趣”、“情趣”和“理趣”,同时也为了获得“文趣”,即借鉴艺术技巧。“跳出”就是对诗歌做“庐山”之外的理性审视:品其言而察其妙。析其章而悟其法。

咬文嚼字教案篇12

每个月由护士长组织护士召开座谈会,彼此交流健康教育经验,总结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鼓励护士不断学习,并提供其学习的机会。通过查阅文献等方法,学习新的健康教育模式和内容。同时,耐心地听取患者的意见,完善健康教育措施。由护士定期开展讲座,耐心地为患者讲解有关全口义齿修复的知识,并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

2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两组患者对口腔义齿的保健知识了解程度、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如表1所示,与对照相比,试验组对保健知识了解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