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悼念英雄诗词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8 14:54:04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1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政治上翻了身,心里充满幸福感、自豪感,“诗言志,歌咏言”,他们迫切要求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愿望抒发出来。新民歌自然而然地兴盛起来。特别是1957年冬到1958年春,各地农村依靠集体力量兴修水利,创造了意想不到的奇迹,显示了组织起来的伟大力量。农村中出现大量抒发豪情、赞美英雄、描绘理想、歌唱未来的新民歌。1958年初,中国文艺研究会把这些新民歌编选了一本《农村歌谣选》。

这场新民歌运动,与的推动有关。非常看重民歌民谣,1957年11月与臧克家谈话说:关于诗,有3条:精练;有韵;一定的整齐,但不是绝对的整齐。强调要从民间的歌谣发展。在1958年3月22日的成都会议上,他提出要搜集民歌,并说: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出新诗来,形式是民歌的,内容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

1958年4月14日,《人民日报》根据搜集民歌的意见,发表了《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赞扬新民歌是“群众的智慧和热情的产物”,强调搜集新民歌是“一项极有价值的工作”。此后,在武汉会议和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再次就民歌搜集问题与方法发表意见,正式提出了革命浪漫主义与革命现实主义相统一的口号。接着,《人民日报》发表《要抓紧领导群众文艺工作》和《加强民间文艺工作》的社论,中国文联、中国作家协会等单位立即召开“采风大军总动员”座谈会,全国各省市区党委也都陆续发出关于立即组织搜集民歌的通知。搜集民歌,成为“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各地迅速成立了采风组织和编选机构。全国的作家和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纷纷深入农村、工厂、部队,边采风边创作边辅导群众。

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民歌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从十岁左右的儿童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从农民、工人、机关干部、普通市民到专业文艺工作者,几乎都投入了这股洪流。人们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手段进行多种多样的诗歌活动,出现了“大字报诗”“枪杆诗”“扁担诗”“机床诗”“墙头诗”“炉壁诗”“黑板诗”“田头诗”等形式。1958年,中国诗歌几乎进入了一切领域。正如徐迟所描写的那样:“诗写在街头上,刻在石碑上,贴在车间、工地和高炉上。诗传单在全国飞舞。”

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赛诗会、民歌演唱会、诗歌展览会、摆擂台、街诗会等,是推动民歌创作运动的方法。新闻出版界也尽力为新民歌鸣锣开道。各地报刊都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登载民歌。1959年9月,由郭沫若、周扬主编出版了新民歌集《红旗歌谣》,收录民歌300首,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新民歌运动的成就。

应该承认,“民歌”中有不少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但也存在严重问题。由于主观主义盛行,把新民歌这一精神生产的作用强调到了不适当的地步,助长了民歌运动中的“浮夸风”。同时,由于在艺术上把浮夸空想当革命浪漫主义,直接间接地为高指标、浮夸风推波助澜。

天安门诗歌运动

如果说,民歌是中国人民欢乐、劳动的颂歌,“天安门诗歌”则是悲壮的、英雄的战歌。1976年4月发生的天安门诗歌运动,是群众文学创作“从地下走到了地上”,标志着人民群众的忍耐已经到了尽头,地下的熔岩终于喷发了。周扬说得好:“历史是无情的,也是富于戏剧性的,‘’篡党夺权首先从文艺战线开刀,人民则利用文艺的重锤敲响了他们覆灭的丧钟。”

1976年1月8日,逝世,引起全国巨大的悲痛。“天惊一声雷,地倾绝其维。顿时九州寂,无语皆泪水。相告不成声,欲言泪复垂。”人们心痛如绞,不仅因为党和国家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因为当时病重,“”趁机捣乱,主持整顿给内乱的中国带来生机的邓小平却受到批判。每一个正直的中国人,都为党和国家的前途忧虑,对“”充满愤恨。

当全国人民用各种方式悼念时,“”却明目张胆地攻击,不准人民进行悼念活动,强制大家“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人民目睹“”的倒行逆施,愤然而起,口诛笔伐。一位工人的诗写出了群众的情绪:“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1976年清明前后,全国许多地方爆发了以悼念为主题,以诗歌为武器,以申讨“”为目标的群众运动,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群众革命运动,也是一次广泛的群众诗歌运动。对的悼念,就是对“”的宣战。其中被“”称之为“反革命逆流的南京事件”可以说是天安门诗歌运动的前奏。一首署名“万万千作词,千千万抄写”的《捉妖战歌》,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的丑恶嘴脸和反动伎俩。亿万群众的正义呼声,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气概和刚强意志。

这一群众革命运动,在天安门形成高潮。多达数百万人次的群众自发地成群结队到天安门广场纪念碑前献花圈、花篮,张贴标语、传单,发表演说,朗诵诗词、誓言。久蓄在人民心中的爱和恨,像火山熔岩一样迸发出来。真是:“纪念碑前洒诗花,诗刊不登报不发。莫道谣文篇篇载,此是人民心底花。”诗歌成为最主要、最有力的武器。它被写在花圈上,贴在纪念碑的护壁与栏杆上,贴在广场灯柱上,挂在松柏枝叶间。人们还在广场上朗诵歌唱。清华学生写的《献上一朵素洁的白花》,几千人聚集广场中央反复齐声朗诵。还有人把悼念的诗词谱成歌曲,在广场教唱。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万人大合唱的动人心魄的场面。当时,人们都争抄天安门诗歌,并以手抄的方式传播,产生了广泛的政治影响。

“”一伙对此十分仇恨和恐惧。他们首先以中央的名义发出电话通知,诬蔑南京群众的悼念活动是“分裂中央”。4月2日,这个“电话通知”向北京各单位普遍传达,说什么“清明节送花圈是旧习惯,应当破四旧”,要求人们不要去天安门广场。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2

清明节全国哀悼悼词1苍郁的松柏在低头默哀,静静的,你们躺在这里,犹如梦的山野,奏一曲无声的情歌……

长眠在这片黄土地下的英烈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和景仰的心情,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沉痛的悼念!

在无数次的战斗中,您们发扬了崇高的爱国主义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顽强,前仆后继,奋勇杀敌,攻必克,守必固,战必胜,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作战任务,取得了重大胜利,打出了国威军威,创造出许多气吞山河威震敌胆的英雄业绩,涌现了大批战功卓著的英雄集体和个人,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威武雄壮的凯歌。

你们,像一块煤,像一捆柴,像全部身心投入焚烧旧世界通红的炉火!给敌人恐惧,给国人光明,为了捍卫主权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你们壮烈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你们燃尽自己的身躯,但是你们留下的绝不是死灰一堆。草儿会为你们变得更绿,花儿会为你们开得更红,而我们新中国的年轻一代,将更加茁壮成长。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你们的人生是那样短暂,然而它的价值却是那样宝贵;您们将躯体献给祖国人民,然而象征着民族精神的熠熠光辉永照后人,鼓舞着我们这一代知识青年为振兴中华奋勇前进!您们用鲜血和生命所创造的精神已经深入人们的心灵,变成亿万人民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来到您们身边,再一次表达对英烈们的无限崇敬和亲切怀念。

革命烈士的丰碑高高耸立,气势宏伟。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缩影,记载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衡量着人生的真正价值;是灯塔,导引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奋发向前。如今,我们依偎在你们身旁,心潮激荡,如果你们是晶莹的水珠,正一路歌吟流向大海,那我们是无数颗小水滴,正跟在你们身后,冲破惊涛骇浪;如果你们是银河系的星星,虽陨落了,但还会有无数颗小星星,在银河系放射着自己微弱的光芒。崎岖小路已踏平,金光大道要靠我们开通,理想的风帆已高高扬起,我们会沿着你们的足迹,去踏完你们来不及走完的路。

祭奠先烈,就是要向先烈那样,无限热爱和平、热爱祖国和人民,甘愿吃苦,无私奉献;就是要向先烈那样勇敢顽强,勇于面对;就是要向先烈那样宁死不屈,保持中华民族的气节。

我们将永记先烈功绩,珍惜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烈士们,安息吧!

苍松葱郁为您守灵,春雨滴答伴您歌吟。

清明节全国哀悼悼词2时届清明,风和日暖,翠柏凝春,今天鬃有限公司的共青团团员们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音容笑貌,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忆往昔,在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里,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撒热血,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了黑暗的旧世纪,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埋葬了蒋家王朝。

在建设祖国的峥嵘岁月里,多少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舍生取义,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又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看今朝,我们在“党的--大”指导下,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树新风,明荣耻,为实现美好中国梦,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青山环抱,青松挺立,烈士们英雄无畏的铮铮铁骨,千古不朽;

长江长城,东海南沙,烈士们坦荡无私的傲然正气,与世长存。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清明节全国哀悼悼词3母亲!我轻轻的将妳呼喊,远在天上的妳,是否能听见,壹个游子思念妳的声音。

母亲,我要把妳颂赞,妳是那么的无私、伟大!妳含辛茹苦的哺育了九个儿女,任由岁月的无情妳身上留下了沧桑的烙印。妳用青春浇灌我们茁壮成长,任凭皱纹爬满那慈爱的脸庞。壹双粗糙的双手,生满厚厚的老茧,正是她把我们抚养成人。

母亲,妳是天下最美的女人!夜已深,月亮悄悄的爬上了树梢。烛光下,妳还在壹针壹线的编织对儿女的浓浓爱意。满头的青丝已被银发藏起,像是杨柳的茹絮,落在妳的头顶。月光射去,妳似壹个慈祥的女神在播撒着血浓于水的亲情。

母亲,妳的品质是那么的高尚,那么的朴实无华,平凡,善良!我怪自己的才疏学浅,无法用优美的言语,为妳织起壹件华丽的衣裳。我知道,也许妳不需要,儿女的幸福,子孙的欢笑是对妳的回报。亲爱的母亲!在壹次深情的将妳呼喊。在我心里妳永远是那枝最美的康乃馨。

清明节全国哀悼悼词4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悼念仪式,悼念我们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同仁。

---同仁生于1918年农历11月19日,---人。早年就读于私塾,1950年担任---,1951年参加--,1957年调洛--医院工作,1962年以后从事中医外科工作,1978年退休。--同仁因病于年10月2日13时逝世,享年85岁。

--同仁生于农民家庭,历经风雨磨难,早年亲历和目瞩广大群众缺医少药所带来的痛苦。到医疗岗位后,他刻苦学习中医理论,立志投身医疗事业,为人民群众解除病痛之苦。为此,他发奋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掌握了许多疑难病症的治疗,为无数的患者解除了病痛的折磨。阴(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勋功同仁十分注重医学研究,从医后他认真研究和挖掘祖国中医医学,潜心钻研各种医学理论,注重总结经验,特别对疑难杂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孜孜以求,刻苦研究医疗理论,对技术精益求精。为我县中医外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我县一代名医,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

---同仁为人谦虚、厚道,医德高尚,他时刻牵记“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不图名利,把解除患者的痛苦看作是自己的追求,行医几十年来,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只要是患者的需要,他都随叫随到,有求必应,凭着他优良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医治了无数的患者,他待人和蔼可亲,乐善好施,始终把病人当亲人,以高尚的医德和精良的医术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退休以后,---同仁仍不断进行医学探索。把救治病人看做是自已最幸福的事情,每当患者登门求助,他都给予热情接待,以他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医德给无数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欢乐和幸福。退休后他仍然关心和支持医院工作,继续为我院的中医外科传授经验培养人才。

作为名医,他不居功,不骄傲,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他热爱党,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对自己的医疗事业尽心尽职。退休后,他心系医院,关心和支持医院的发展,与医院领导班子始终保持一致,支持医院的改革和发展。

---同仁的逝世,不仅是我院的一大损失,也是我县中医事业的重大损失。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思想永远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公而忘私的精神,学习他对事业执着追求勇往直前的精神,学习他视病人如亲人、献身事业的精神。我们要继承他的遗愿,坚持改革发展,努力拼搏,积极完成好我们的各项工作,为我县卫生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同仁永垂不朽!

清明节全国哀悼悼词5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你们,不愧是国家民族的功臣,不愧是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不愧是革命事业的开拓者,不愧是人民所敬仰的革命先烈。但愿习习西风能送去我们深深的哀思,朵朵白花能寄托我们沉沉的悲情。

安息吧,先烈们。苍松葱郁为您守灵,春雨滴答伴您歌吟。“浩气凌云垂青史,丹血洒地沃洪城”,为国捐躯的人民英雄、为民献身的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沉重悼念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英勇捐躯的先烈们,祭文曰:

泱泱中华,源远流长。巍巍神州,毓秀钟灵。

轩辕皇帝,肇启人文。三代以降,彝伦臻成。

大汉既立,吾族遂昌。胄衍祀绵,屡有中更。

外夷凌侵,国势每颓。封豕长蛇,最毒东瀛。

甲午一战,马关受辱。七七事变,欲亡我种。

国运倒悬,赖以中坚。救亡图存,拳拳服膺。

统一战线,吾党首唱。地无南北,众志成城。

华夏热土,正当其冲。豕突狼奔,兵燹频仍。

日寇凶残,极至三光。同仇敌忾,军民奋勇。

将帅经略,纵横捭阖。饮马江淮,逐鹿中原。

风雨铁血,艰苦卓绝。八年争锋,灭虏建功。

英雄捐躯,金瓯一统。缅怀英烈,辟山建陵。

碑塔恒立,松柏长青。忠骨眠兮,不朽英灵。

时惟仲夏,临届陵园。吾辈后昆,式瞻谨诚。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3

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英雄,英雄的精神永远不会孤独!**年*月*日,清明节来临之际,**党支部以支部主题党日的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主题为“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的追忆和网上祭扫活动。

对英烈的缅怀从全体党员雄壮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始,重温入党誓词是党员们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坚定。

“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表达我们的无限哀思,告慰英灵。烈士虽已长眠,但他们的精神与青山共存,与日月同辉!”党支部书记**深情的宣讲也是全体党员对革命英烈的无限缅怀,大家共同学习英烈事迹,慎终追远。

**同志以深情厚重的情感朗诵了诗歌《不朽》,歌颂英雄、怀念英雄,把大家带回到无数英雄为了新中国前赴后继迎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战争年代。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4

伟大的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英雄,英雄的精神永远不会孤独!**年*月*日,清明节来临之际,**党支部以支部主题党日的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主题为“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的追忆和网上祭扫活动。

对英烈的缅怀从全体党员雄壮激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开始,重温入党誓词是党员们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坚定。

“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表达我们的无限哀思,告慰英灵。烈士虽已长眠,但他们的精神与青山共存,与日月同辉!”党支部书记**深情的宣讲也是全体党员对革命英烈的无限缅怀,大家共同学习英烈事迹,慎终追远。

**同志以深情厚重的情感朗诵了诗歌《不朽》,歌颂英雄、怀念英雄,把大家带回到无数英雄为了新中国前赴后继迎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战争年代。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5

3.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写孔子)

4.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写荆轲)

5.有史公作传如生,爱客若君,真实读者慷慨悲歌不已;其门馆风流未谢,于今思夕,问君谁能拔抑磊落之才。(信陵君祠)

6.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悼屈原)

7.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写屈原)

8.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悼屈原)

9.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祠)

10.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长沙屈原贾谊二公祠)

11.江东才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写项羽)

12.此地疑仙,蓬莱、瀛洲、方丈;不知有汉,美人、名马、英雄。(写项羽)

13.生叔季世,有豪侠心,报韩椎秦,兴刘灭项;绝富贵交,为神仙侣,进履辟谷,拜石授书。(写张良)

14.十年成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妇人。(写韩信)

15.家传十四篇书,合三苍为一;律讽九千字学,通五经无双。(写许慎)

16.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写王昭君)

17.三千里持节孤臣,雪窖冰天,半世归来赢属国。十九年托身异域,韦鞲毳幕,几人到此悔封侯。(陕西苏武庙)

18.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赵藩题成都武侯祠)

19.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忠臣之遗像,万古清高。(武侯祠)

20.心悬八卦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成都武侯祠)

21.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威德成孚足千秋。(悼诸葛亮)

2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三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悼诸葛亮)

23.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遍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写诸葛亮)

24.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弟翼德,兄玄德,德弟德兄。(写关羽)

25.门前学种先生柳,岭上长留处士坟。(湖南桃源县陶渊明祠)

26.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江西南昌滕王阁联)

27.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颂李白) ’

28.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写李白)

29.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写李白) ,

30.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写李白)

31.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间,春水群鸥野老心。(成都杜甫草堂)

3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为杜甫题)

33.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写杜甫) 。

34.以忠爱为心,国步多艰,匡时句出惊风雨;为生民请命,恫鳏在抱,警世诗成泣鬼神。(写杜甫)

35.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写杜甫)

36.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腾虎跃几诗容;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顾复初题杜甫草堂)

37.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惟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苏州虎丘白居易祠)

38.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洛阳白居易墓联)

39.心中怀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洛阳白居易墓联)

40.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写韩愈) ’

41.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悼沈括)

42.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悼范仲淹)

43.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曩不孤。(悼欧阳修)

44.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悼苏洵父子)

45.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写苏轼)

46.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独留青白在人间。(写于谦)

47.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写于谦)

48.理冤狱关节不到,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写包公)

49.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浙江杭州西湖岳坟联)

50.万里留长城,南渡朝廷从此小;一坏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写岳飞)

51.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写岳飞)

52.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郭沫若为辛弃疾题)

53.烟柳斜阳,归去东南余半壁;云山故国,望中西北是长安。(稼轩祠联)

54.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悼李清照)

55.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校碑栏槛,梦随玉笛俱飞。(写李清照)

56.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写陆游)

57.扬震旦天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欧亚盟主。博我皇道,安我汉京。(写成吉思汗)

58.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为蒲松龄题)

59.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写蒲松龄)

60.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写归有光)

61.改革衣服之观,人间温暖;极错彩金之妙,天下文明。(写黄道婆)

62.赐国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创基业在山穷水尽;复父书,词严义正,千秋大节,享俎豆于舜日尧天。(写郑成功)

63.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坑志,方知海外有孤臣。(写郑成功)

64.殉社稷在江北孤城,剩水残山尚留得风中劲草;葬衣冠有淮南坏土,冰心铁骨好伴取岭上梅花。(扬州史可法墓)

65.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一坏故土,还留胜衣冠。(写史可法)

66.死含瑶草千秋恨,魂傍梅花万古香。(写史可法)

67.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黄兴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68.江户矢丹枕,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女侠魂。(孙中山挽秋瑾)

69.巾帼拜英雄,求仁得仁又何怨;亭台悲风雨,虽死不死终自由。(写秋瑾)

70.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载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写孙中山)

71.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写孙中山)

73.旷代天才,回荡当齐马赛曲;炎黄后胄,激扬永振义勇军。(写聂耳) 孔子: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

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诸葛亮: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 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韩愈: 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

范仲淹: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文天祥: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宰相状元余事之文章义节两兼之 蒲松龄撰联颂项羽、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司马迁: 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陶渊明: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汤显祖: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

李清照: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白: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杜甫:缅想忠贞,补阙拾遗犹昨事; 何来环佩,清辉香雾替诗魂。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白居易: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枫叶四弦秋,棖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

陆游: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6

每到这时,我想起那些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们,敬佩之情便油然而生。当年,革命烈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景象仿佛浮现在我的眼前······

在人民纪念杯上的题词“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对革命胜利的纪念,是对革命烈士的无限眷恋。我们会在心里默默地、反复地默读这个句子,他们现在长眠于地下,可精神却永世长存,他们的故事流传甚广,威名千古流芳。我们的耳畔仿佛想起了低沉的、节奏缓慢的乐声,这更加体现出了浓浓的悼念烈士的沉痛心情。

那些烈士的事迹我们耳熟能详,朗朗上口。曾经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他们的降生是新中国的希望,他们的牺牲是为了新中华共和国的诞生。革命烈士并不是成年人,那些和我们年龄相符的少年英雄才更令人佩服,像少年英雄王小二、雨来,他们都是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他们没有童年,战争和炮火无情地夺走了亲人的生命,他们则挺身而出,在新中国需要他们的地方生根发芽,抛头颅,洒热血,把宝贵的生命和青春无私的奉献歌当时一穷二白地中国。

现在的中国,没有战争,没有硝烟,可是各种各样的在那接踵而至,5.12大地震时,中华儿女不离不弃,“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的呼唤声生生不息,灾难无处不在,却打不到坚强的中国人民,这次救援行动,涌现出了多少英雄事迹,感天动地,让无数人为此潸然流泪······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7

万物复苏的季节,清明以春回踏青的悠扬,以思念感怀的委婉向我们走来,为缅怀先辈和革命英烈,传承中华经典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桃园小学党支部结合“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组织学生开展了“继承革命先烈志 争当奋发好少年”清明经典诵读大会。全校师生认真准备,通过了解所背诵毛主席诗词的背景、意义了解历史,感受到一代伟人的胸襟和志向,体会到主席笔下的宏伟气概与那段峥嵘岁月。

大会伊始,全体师生神情肃穆,低头向不惧牺牲、无私奉献的用特殊的付出与担当诠释着信仰和忠诚的凉山州牺牲的30名救火英雄致以哀思。丰碑常在,英雄永存,桃园小学用特殊的方式缅怀和悼念他们,也表达了一种精神的传承。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8

词最先是作为一种配乐歌唱的歌词出现的,属于音乐文学的形式范畴,它是在隋唐之际配合燕乐曲调,并以"依调填词"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一种新型歌词形式。所以,从晚唐五代以来,词的主要功用是在宴乐场合供给伶工、歌女歌唱,以满足小朝廷君臣追求享乐的需要。入宋以后,新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词的发展,而宋代文人的人生态度更有利于词的兴盛。政局多变、党争激烈的时代使他们比以往的词人更普遍、更多地体验到命运的坎坷、人生的失意、仕途的蹭蹬。因而,宋代文人主要表现的是个体生存的忧患和人生失意的苦闷,从而实现了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他们用诗文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肃内容,而用词来抒写纯属个人生活的幽约情愫。这样,诗文和词就有了明确的分工:诗文主要用来述志,词主要用来娱情。 随着词体的发展和创作环境的变化,宋词并不是一味满足樽前筵下,舞榭歌台的需要。

北宋初,士大夫晏殊、欧阳修已经开始尝试用词来表达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真情实感,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一些大自然的景象和社会现象,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负和理想。从而拓展词的题材,提高词的品性,不同程度的逐步呈现出一种向传统的"言志"的诗越来越靠拢的趋势。如果说晏、欧两人以自己的创作,多少突破了传统的"词为艳科"的藩篱,在由词向诗流动的长河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的话,那么,就词的发展上看,苏轼的词正是一个转折点,他把词推到一个更为宽阔的道路上,对词的开拓和变革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词一扫五代余风,开创豪放词派,敢于突破声律,不让音乐把它捆死,将只表现 "爱情"的词扩展为表现"性情"的词,将只表现"柔情"的词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的词,(1)使词象诗歌一样可以充分表现创作主体丰富、复杂的心灵世界、性情怀抱,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与诗具有同等地位的独立抒情文体。把词堂堂正正的引入文学的殿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树立了词史上的里程碑,大大促进了宋词的发展,使宋词进入了鼎盛时期。这就是苏轼对词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而实现这一贡献的最根本的手段就是变革词风。无论是拓展内容,还是新化形式;无论是突破风格,还是超越人生,苏轼都以其极大的热情、卓越的才能进行了不懈的追求和努力。

一、内容的拓展 苏轼对词的内容的改造是全方位的,一部《东坡乐府》不仅几乎涉及到所有传统诗的题材,而且拓展了词的题材。

(一)悼亡之词在传统的抒情诗所表达的个人情感中,最动人的是生离死别之情,以词写悼亡,是由苏轼首创。在东坡夫人王弗逝世十年之后,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以凄厉的音响,不断变换节奏的句式,恰当地表现心潮的激荡和抑郁不平的情怀,是中国词史上第一次把悼亡题材引入词中,另一首《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将咏梅与悼亡合写,以花喻人,含蓄空灵,感情真挚,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苏轼的悼亡词足以与此前最著名的晋人潘岳与唐人元稹的悼亡诗鼎足而三。

(二)农村之词 与山水诗一样,描写农村风情、景物的田园诗也一直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苏轼不仅注重内心世界的开拓,还注重外在世界的拓展。苏轼之前的词作,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而描写农村人物,反映农村风情,以农村题材入词,于文人词中则始于苏轼。他在徐州写下的五首《浣溪沙》集中表现了这方面的成就,他出身于士大夫之家,但常以"世农"自谓,在《浣溪沙》中"使君元是此中人 "就说明了他与农民的感情是相通的。正因为具有这种难能可贵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历任地方官时,能不忘人民的疾苦。而且,这些词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仲夏时分的农村风情图,这就为南宋词人大量创作此类作品开辟了道路。

(三)言志之词 宋朝几乎从立国起就一直受强悍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和侵扰,但宋朝皇帝却制定并推行了重文轻武,重内轻外的基本国策,这就造成了在宋朝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的怯弱苟安、及时行乐的厌战心理。因此,盛唐那种描写边塞的奇异风光、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歌颂将士们奋勇杀敌的英雄主义精神的诗篇在北宋文坛中是极其少见的,就连被西夏人称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的"龙图老子"范仲淹所写的著名词篇《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也只是渲染了一种浓郁的悲凉气氛,而缺乏一种豪迈昂扬的情绪,以至于被欧阳修嘲为"穷塞主之词"。(2)然而,在东坡集中已有了某些抒发自己在政治上的抱负以及感慨的词篇,例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这实际上已经将词涉足于中国传统诗歌的最高境界--言志的境界了,为南宋词人言志词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开拓词之境域,丰富词之内容,苏轼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用自己的创作实践表明:词是"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除了开创词的悼亡题材、农村题材、言志题材之外,他还在词中大量描绘了自己的日常交际、闲居读书以及射猎、游览等生活场景。为我们研究苏轼以及宋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赠答词、送别词、田园词、爱情词、咏物词、咏史词、谐谑词等都蕴含于苏轼的词中。这样一来,苏轼不仅拓展了词的时空场景,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而且更有助于丰富词的情感内涵,从而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使词从 "小道"上升为一种与诗具有平等地位的抒情文体。

二、形式的新化 苏轼对词风的变革,除了拓展词的题材与表现功能外,还体现在他对词的创作理念的变革,主要体现在:诗词一体、以诗为词的创作主张。

(一)诗词一体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突破了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诗庄词媚" "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新词,此古人之长短句诗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轼不仅将词与诗相提并论,而且认为词就是诗,只不过词与诗在外在形式上存在差别,但它们二者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该是一致的。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的文学地位提高,使词与诗具有同等的地位,所以,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将诗的题材与风格引入词中、实现诗词的相互渗透与沟通,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以诗为词 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手段就是"以诗为词",也就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主要体现在:以诗入词,运用题序和典故。

1.以诗入词 以诗入词也就是取意于诗,在苏词中,以诗入词的词作并不少见,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取意于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起舞弄清影"取意于李白《月下独酌》中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在词的创作中取意于诗,就会使词的创作不拘谨,不受束缚,有较高的自由度和灵活性。古人的诗被信手拈来随意放入词中,自然地表现创作主体的心灵世界、性情怀抱,让我们不能不感叹苏轼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才能,为后代文人的词创作提供了学习的范本。

2.运用题序 苏轼之前的词,大多是应歌而作的代言体,只要词有调名,表明其唱法即可,所以,绝大数词并无题序。苏轼则把词变为缘事而发,因情而作的抒情言志之体。所以,词人所抒的是何种情志,词是因何事而发,苏轼以题序的形式在他的词作中都有所交代和说明。他在词中与诗一样采用标题和小序的形式,使词的题序和词本文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例如:《水调歌头》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不仅交代了创作的时间、缘由,也确定了词中所抒情感的指向。还有一些题序与词本文在内容上有互补作用,如《满江红》(忧喜相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等,词序用来纪事,词本文则着重抒发由其事所引发的情感。有了词题和题序,既便于交代词的写作时地和创作缘起,也可以丰富和深化词的审美内涵。 转贴于

3.运用典故 词中用典既是一种代替性、浓缩性的叙事方式,也是一种曲折深婉的抒情方式,词中用典始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在苏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较浓厚的叙事性和纪实性。词中两处用典,上阕用孙郎射虎之典,以孙郎自喻,不仅显示出自己的胆略和勇气,而且表达了为国立功的雄心。下阕用持节云中之典,以魏尚自比,希望被朝廷起用,实现自己许身报国的愿望。这两处用典表达了词人深厚的爱国热忱。这样一来,以典入词,以典中之事融为己事,以典中之情化为己情,不但扩大了内容,增加了词的容量,使词能总揽古今之事,而且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对后来词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风格的突破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他在《与鲜于子骏》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颇壮观也。"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词的"风味"提出来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人",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一)追求豪放风格 虽然苏词仅存362首,大多数词的风格仍与传统的婉约柔美之风比较接近,但已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体现出奔放豪迈、倾荡磊落,如天风海雨般的新风格。例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是苏词中第一首豪放词。词的上阕写出猎,场面热烈,气概豪迈。词的下阕写请战,壮志豪情,慷慨豪雄。一方面表现了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样的壮志豪情一洗绮香罗泽之态,突破了晚唐五代以来儿女情词的局限,使词从花间月下、浅斟低唱之中,走向广阔的生活天地。苏轼的奔放之情怀、雄伟之志向都能在词中一一得以表现,与他宽阔的心胸、坦荡的襟怀相映衬。苏轼的豪放词中出现的景物都显得气象宏大,气魄非凡。由于他独特的审美趣好,所取之景多为清新明丽者,于是,清雄旷达便成为苏轼豪放词的典型特征。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瑰丽雄奇的自然风光,雄姿英发的英雄人物,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这三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从而铸成了一种豪放不羁与抑郁顿挫相结合的创作风格,在偎红依翠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正是这一风格,至南宋为辛弃疾发扬光大,构成辛弃疾豪放词的基调,对南宋的爱国词有直接的影响。宋胡寅在《酒边集序》中称道苏词:"一洗绮香罗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揭示出苏轼对这类词所创造的一种新的美学风范。(3 )

(二)扩大婉约意境 除了豪放风格的词作,苏轼在婉约词的创作上,也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就反映了东坡词的另一种风格,情调幽怨、缠绵。如果咏物词仅仅停留在咏物上,那么无论写得怎样曲尽妙处,终归意义不大,境界不高。但是,在曲尽事物妙处的基础上来写人物的情思,不停留在物本身上,这样咏物就有涵义。苏轼着墨写扬花的神态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借写扬花描绘出一副闺中少妇怨春、思春、柔肠愁断的图画,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甚至我们也可以认为:此词是以扬花比拟人的飘零沦落,隐约地寄托了词人个人身世的感慨。周济所说的北宋词"无寄托"不可一概而论,像苏轼这样的咏物词就是另有所寄托的,王国维对此词推崇备至,他说:"咏物之词,自东坡《水龙吟》为最工。"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东坡《水龙吟》起云:’似花还似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不离不即"指的就是咏物词的写法,即:不要停留在物上,要有所拓展,但也要切合咏物。(4)这就在创作方法上为后人的咏物词创作开拓了道路。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9

扫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随着古代诗人诗词,一个清明节又到了,4月4日就是清明节,在前三天,我们学校四、五、六年级们胸前佩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三灶的万人坟——烈士陵园。

到了烈士陵园,我们先排好了整齐的队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队。缓缓进入陵园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雄伟而壮观的大墓碑上面刻着“三灶青岛三月三日悼念死难同胞纪念碑”十七个鲜红色的字体,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接着,我们全体同学默哀一分钟,就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想了许多许多: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随后,我们在烈士纪念碑前行了个队礼,双手把我们新手做的小白花献给了烈士,就在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说:“安息吧,先烈们。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

今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如果没有许许多多革命烈士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10

活动地点:八一纪念馆

活动时间:xx年4月5日

策划参与单位:江西旅游商贸国旗护卫队

赞助单位:

八一纪念馆简介:略

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活动让同学们了解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去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培养大学生爱国意识;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的学生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3、 向革命烈士学习,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树立服务意识;

活动流程:

1、3月19日召开一次关于八一纪念馆的细节问题会议;

2、各个参与队员到齐后,上午10点悼念活动准时开始;

3、在八一纪念馆,由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各项注意事项;

5、到达伟人雕像前,队员上前献花圈,之后全体人员悼念;

6、听取烈士事迹;

7、全体默哀三分钟;

8、参观八一纪念馆;

9、有秩序的退出纪念馆;

10、活动结束后,举办一次简单的总结与交流会。

注意事项:

1、进入纪念馆时,请各队员有秩序的进入,各小队负责人负责整理队伍,不允许有不和谐现象发生;

3、进入纪念馆,切勿大声喧哗,注意保持国旗护卫队队员形象;

4、参观纪念馆时,应严格遵守墓园管理规定,听从纪念馆管理人员安排;

5、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应举止文明,穿着整齐;

6、不得在馆内乱扔垃圾,破坏馆内的花草树木,应保持馆内的卫生整洁。

7、来返路上注意安全。

活动负责人:国旗护卫队负责人

活动经费:购买花圈

应急措施:1、如遇天气下雨,时间经负责人协商可推迟。

2、活动前如有队员因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应与负责人说明。

国旗护卫队

xx年3月16日

附:清明节悼词

时届清明,风和日暖,翠柏凝春,今天我们国旗护卫队代表江西旅游商贸学院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和音容笑貌,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忆往昔,在那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里,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撒热血,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推翻了黑暗的旧世纪,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埋葬了蒋家王朝。

在建设祖国的峥嵘岁月里,多少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和平统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舍生取义,矢志不渝,用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在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又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看今朝,我们在“xxxx”重要思想指导下,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树新风,明荣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11

 

一、纳兰性德其人

纳兰性德(1654-1685)初名成德,因避太子讳,而改今名,字容若,别号楞枷山人。在其手简和所藏书画印文中有“长白山人”“松华江渔”等代称。

纳兰性德为太傅明珠之长子,然而他并未靠其父的官权而力求自官。免费论文。十八岁时顺天乡试中举人,次年会试中因病“告殿”,二十三岁中进士,选授宫廷三等侍卫,后依次晋升为一等,一直在康熙帝身边宿卫扈从,执事当差。免费论文。

作为入主中原的满族人,纳兰性德喜写古诗文词,学习汉字,并与汉族文人常往来,如顾贞观、梁佩兰、陈其年都与之关系甚密。同时“他仍深留着开化不久民族的精神”[1]“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2],用一颗赤诚之心,毫无掩饰地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最真切的情感,这也是我认为他“情深”的最主要的原因。

“生于华阀,位居清要,但情思抑郁”[3]并常怀“惴惴有临履之忧”,加之爱妻卢氏的早逝,使得纳兰性德从早年的经世转向后来的出世,从热心于儒家转向于佛教,并开始恼悔青年时期那种追求功名利禄的孟浪行为,希望能从佛教的哲学中找到灵魂的安所和心灵的栖处。

他之所以涉猎佛学,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从现实的遭遇中发现,个人的力量无法使不合理的现实变为合理,却又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儒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尽量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调和的思想无法解脱他内心的苦恼烦忧。而恰巧佛教中把世界推向空无,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充满痛苦的,宣说世界万物为心所造,认识的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的主张,使他暂时求得了精神的安慰和心理的平衡。“既然找不到人间的不幸的真正原因和可行之路,就只好承认世界的‘空无’和泯灭是非爱憎,把希望寄托在佛教的‘寂灭’一切烦恼求得来生好运上。”[4]

纳兰性德还为自己的词集《侧帽》改名为《饮水河》。而“饮水”一词来源于佛教道明禅师的一句话“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其后期的词作中“莲花”“杨枝”“暮云”等佛教词汇的运用,也表现了他对佛教思想的追崇。但这类词作在他的作品总量中还是很少的。

我们说人的思想是复杂多变的,纳兰性德虽然追崇佛教,道禅悟机,但总体上看,儒家思想才是其思想的主导,无论他如何追求、探寻佛学,他依然是个儒生,始终没有参透生活和人生,也没有达到佛教中“心如止水”的境界,更重要的是他还被世俗、尘事所捆绑着无法自我挣脱,而这也是他痛苦的根源。他过惯了锦衣玉食、安心舒适的生活,留恋仕途却又对官场的黑暗深恶痛绝,他以诗人理想,浪漫的情怀看待这个世界,然而他失望了,这使他内心不能平衡,陷入到了激烈的矛盾和烦忧之中。儒家赋予他入世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更多地使他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无奈与伤感,所以才会发出“浮名总如水”“且随缘,去往无心”的感慨,其中几多辛酸,几多悲凉,谁人知,谁人解?

二、纳兰其词

关于词,纳兰性德推崇南唐后主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绕烟水迷离之效。”而他自己的个性,才气也与李煜很相近,所以在词风上,纳兰词作也有李后主凄怨的特点。陈维崧曾评《饮水河》“得南唐后主之遗”。

纳兰性德一生短暂,社会接触面不广,爱情、友情、扈驾出行的所见所感构成了他三百四十首余词的主要内容。

(一)爱情词

纳兰性德的爱情词写得凄然而真挚自然,而其中悼亡词堪称为其爱情词中的代表。

中国的悼亡诗最早可追溯到《诗经·邶风》中的《绿衣篇》,但“我思古人,实获我心”不过只是表现出了睹物思人的淡淡伤感与愁绪。之后有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五首》,元稹的《遣悲怀三首》和李商隐的《房中曲》,但读来总是没有那么感人。而词中苏轼悼念亡妻的《江城子》,通过“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他深切的思念之情。而纳兰性德却又与他们不同。在纳兰性德二十三岁,正当他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之时,爱妻离世。两人阴阳相隔,但他仍痴情幻想着“尘缘未了”,似乎两人还有团圆日。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亡。半月前头扶病看,剪刀声,犹在银缸。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如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阳路,一般消受,蔓草斜阳,到把去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薄命宜将息,再优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愁肠。”(《青衫湿遍》)

上片睹物思人,泪湿青衫,从旧忆中缓缓地写出自己的深情。“凭伊慰我”说明逝者生前的殷殷情意,如幽谷之水,发出潺潺之音。“半月前头扶病看”则道出爱妻离世不久,而现在的“我”则处于最为想念伊人的境地,正如在他的《梦江南》(昏鸦尽)中说的“心字已成灰”。下片写悼亡之情,用“蔓草斜阳”等易生愁思忧怀的景物来衬托此刻的心情。“和清泪,搅入椒浆”后笔锋一转,三番假想亡妇对自己殷勤嘱咐、叮咛。写对方深情的同时也反衬自己的深情,愈显出两情的深沉真挚,更反映出了如今阴阳两隔的无尽忧伤和思念。

有人统计,现存《饮水河》中题目标明“悼亡”二字的有七阙,此外,虽未标题而词情实写追思亡妇、忆念旧情的有三四十篇。这类悼亡词作数量较多,大多情意真挚,幽怨哀伤,发自哀肠,感人至深。

(二)友情词

伉俪情深的纳兰性德,对待朋友也是坚贞不渝,以诚相示。

他不以富贵骄人,而所结交者以道德学问为重,不媚世悦俗,且多为仕途坎坷,遭逢不幸以至家境贫困无以为生的人。同时,这些人大都比他年长。其中与纳兰性德交谊最深的当属长他十八岁的顾贞观。两人相识时,顾贞观近不惑之年,而两人均有相见恨晚之意。在《金缕曲·赠梁汾》的题序中“岁丙辰,容若二十有二,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此曲为余题照”。[5]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竟逢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试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这一首对友人表明了自己的心态。免费论文。出生于锦衣玉食的高门的纳兰性德,称自己是不拘小节的人;身为皇帝身边的近臣,竟然说“缁尘京国”。对平原君礼贤下士、阮籍以青白眼待不同人,持赞赏的态度。对有才华而不得见用反遭诽谤的人,发出不平之鸣。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尽出肺腑之情,不假雕饰、真切自然地表达了质朴的友谊。严迪昌云:“此词书均情辞兼备,超迈有神。”[6]

伯牙善鼓琴,志在高山流水间,只有钟子期解琴意,子期死后,伯牙谓世无知音者,乃绝弦破琴,不复鼓琴。可以说,纳兰性德没有让古人专美于前。“轸念贫交”是纳兰性德一以贯之的态度,他结交的多是不得志的朋友,但他真诚相待,真心相助,推心置腹。这些都可以从他的词作中看出。

(三)塞山、江南

纳兰性德以侍卫一职终其一生,跟随康熙帝近则京畿,远则长白山、江南等地,其间的所见所闻构成其词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因此留下了不少动人篇章。

如《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随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之句。此词是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出山海关所作。严迪昌《清词史》云:“夜深千帐灯是壮丽的,但千帐灯下照着无眠的万颗乡心又是怎样的情味?一暖一寒,两相对照,写尽了一己厌于扈从的情怀。”[7]当世人都以能扈驾随行为荣时,纳兰性德却表现出了异于世人的倦态,此种情调更表现出了他内心深处的伤感和痛苦。所以我们不得不说他是真性情使然。

又如《一络索》:

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通过塞外征途的所见写离愁别绪,但却是从自己的切身感受角度来写塞外秋景的悲凉,也正因为此才会觉得“萧萧落木不胜秋”。又假设闺中场景,从闺中灯絮前“她”的角度来写两人的无限深情,反衬自己身为侍卫、扈驾出行不能与“她”相依相聚的无奈伤感。

又有写江南风光的《梦江南》十首。其中“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深夜歌。”被视为佳作。

通过所见景物,抒发了南行之观感。看到明故都的情景产生了朝代兴替的感叹。前代的遗踪,当日繁华胜景而今何在?

还有《浣溪沙》:

十里湖光载酒游,青帘低映白苹洲,西风听彻采菱讴。沙岸有时双袖拥,画般何处一竿收。归来无语晚妆楼。

全白描的手法,表达了意欲回归大自然的情趣,读来清新淡雅,静穆闲适。

三、余论

纳兰性德的朋友曹寅曾有诗云:“家家争唱《饮水河》,纳兰心事几曾知?”

的确,纳兰性德以其凄丽、短暂的一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谜团。但其词作中表达的人生感悟始终那么令人叹服。如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那样,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痛苦,这又是何等的人生境界。

[参考文献]

[1]王学泰.《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下)[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774页

[2]周颐,王国维.《蕙风词话·人间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4月第1版,217页.

[3]严迪昌.《清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2版,304页.

[4]刘德鸿.《清初学人第一 ——纳兰性德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259页-260页.

[5]艾治平.《清词论说》[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127页.

[6] 严迪昌.《清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2版,313页.

清明悼念英雄诗词篇12

又一个清明节向我们款款走来,今天我们廷亮中学全体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吕梁凤山烈士陵园,共同缅怀先烈,祭悼哀思,告慰英灵。60多年前,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有多少革命先烈长眠于地下.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更不会忘记他们.

万物此时清洁明净,神州此时浩气充盈。站在烈士墓前,山肃穆,树庄严,我们知道烈士的慷慨捐躯、民族大义值得我们敬仰。那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献上花圈。

站在烈士墓碑前,我们思绪万千,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烈们的宏伟业绩和英雄事迹。将我们的千言万语化成我们无尽的哀思,献给我们英雄的忠魂。

全体都有,立正、向烈士默哀。

默哀完毕。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重要传统节日。今天我们来到凤山烈士陵园祭扫,旨在“携先烈之浩气,怀先贤之遗风”,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团委书记赵晋国讲话。

同学们,我校领导、老师一直关注进步青年的培养教育工作,目前为止,有180名同学光荣加入中国共青团这个先进的组织。借今天这个庄严场合,我们要进行镇重地入团宣誓仪式。请全体新团员举起右拳,同领誓人冯少怀一起宣誓。

请付子钰同学代表新团员发言。

“无数英雄抛忠骨,华夏盛开清明花”,同学们,今天我们也准备了一些小节目来表达我们对于烈士的追思。

首先请欣赏冯少怀、闫薪宇同学为我们带来的诗朗诵《感恩思源、面向未来》。

“从昨天走来,革命歌曲的旋律依旧在耳畔回荡,向明天走去,革命烈士的精神依旧让我们荡气回肠”,请欣赏张玥、李羿江、刘宇轩、贾书奕带来的革命歌曲串烧

欣赏雷佳欣、王珊、薛晶晶带来的快板

同学们,我想今天来到这里,我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缅怀先烈了,下面请欣赏组诗朗诵《祭奠清明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