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近义词的成语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3 11:06:22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篇1

多年来,现代汉语中的同义词现象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研究热点,作为汉语词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之一,其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诸如词义、语用等。目前,学界对同义词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是,在什么情况下两个词或多个词可以被称为同义词这一点上却莫衷一是,没有得出一致的、公认的说法。同义词和近义词有何关系?同义词就是近义词吗?如何区分二者也逐渐成为学界讨论的焦点。同义词是衡量一种语言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一、几种流行观点

“概念相同说”认为,同义词是指两个词或几个词具有相同的概念,在这一前提下各个词之间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这里所说的“概念”指的是事物客观存在的本质特征。

“义位相同说”把义位相同或相近的词看作同义词。20世纪80年代,国内语言学界引进了“义素分析法”,“义位相同说”便应运而生。支持此观点的钱乃荣(1995)认为:“词的同义关系就是义位之间一种重要的类聚关系。”[1]

“意义相同说”认为,意义完全相同的两个词或多个词可以构成同义关系,称为同义词,比如“母亲、妈妈、娘”等这样的一类词。这种观点实际上是把等义词当作了同义词。

“意义相同、相近说”认为,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支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最多,如在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2011)以及《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中都是以此来给同义词下定义的。“意义相同、相近说”不仅关注互为同义关系的词之间的相同之处,还分析其不同之处。

以上四种说法是当今学界较为流行的观点,但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

二、刘叔新的观点

实际上,在同一个词汇系统中,完全相同、没有一丝差别的词是极少的。我们所说的同义词是指那些大同而又小异的词。刘叔新在界定同义词时首先提出了三点注意事项:

第一,“属于同义关系的词汇单位不仅仅是词,还可以是固定语。”[2](P279-280)比如“马虎”和“粗心大意”、“宽容”和“宽宏大量”等,尽管它们不属于同一词汇单位,但不影响其构成同义关系。因此,在确定两个或多个词是否构成同义关系时,不要被其形式所束缚。

第二,强调同义词的共时语言环境,“同义词语只能是同一的语言符号系统内共时的事实”[3](P279-280),也就是说,必须在一个稳定的语言状态中研究同义词。因此,我们不能拿两个分属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词来分析它们是否具有同义关系,比如古代汉语中的“走”不能和现代汉语中的“跑”形成同义关系。同样地,我们也不能对两个不同语言中表示同样含义的词进行比较,因为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譬如汉语“日历”不能与英语“calendar”形成同义关系。

第三,“言语中含个人引申或比喻的主观意义的词语,不能看作语言中的同义词语”[4],即词语在交际使用中所产生的临时的意义不能当作词本身所具有的含义,更不能用此临时含义去和其他词作比较。比如“她今天打扮得很女人”,其中的“女人”一~在这里有了形容词“妩媚”的意思,但我们不能把“女人”和“妩媚”看成同义词,因为词语在言语交际中临时产生的意义不属于词本身所带有的理性义。

在上述三个前提条件下,刘叔新在确定标准时脱离了词汇意义的束缚,借用了一对逻辑概念――外延和内涵进行表述。外延在这里指的是词的所指,内涵指的是词所指事物的特有属性。刘叔新在《汉语描写词汇学》一书中指出:“确定不同的词语互有同义关系,依据的是它们指同样的事物对象。不同的词语,只要各自的意义(当然是一个意义)所反映的对象的外延一致,就互为同义词语。在笔者看来,这样下定义无疑是清晰明了的。互为同义关系的两个词或几个词只是在内涵上有很细小的差别,而不在外延上。这些差别有的可能是对个别特点有所强调或不强调,对某些不重要的特点加以反映或不反映,带有或不带有某种感彩。”[5](P280)也就是说,不论被讨论的两个或多个词所反映的概念如何、义位怎样、意义多么相近,只要它们的所指不同,就不能构成同义关系,例如“本领”和“本事”都有“能力”义,但是“本领”更多地带有书面语色彩,“本事”则带有口语色彩。语体色彩方面的不同,即内涵的不同不会带来这两个词所指的不同,也就是说如果两个词所指的是相同的对象,就可以认为这两个词能确定为同义关系。再比如“鼓励”和“鼓舞”,都有“激发,勉励”义,不同的是“鼓励”的动作行为主体在多数情况下是由人来充当的,而“鼓舞”的动作主体一般是物,这种搭配对象上的差异也不会改变两个词的外延,因此二者可以被称为同义词。

需要说明的是,许多著作把一些不具有同义关系的词当作同义词。就“鼓励”和“怂恿”来说,大多数教材把它们看作同义词,都是“劝某人做某事”的意思,二者的不同在于其色彩义,“鼓励”为褒义,“怂恿”为贬义。但经过细细思量,会发现把这两个词的意义都看作“劝某人做某事”过于笼统,忽略了词中一些本该突出的意义。在这一点上,刘叔新强调,要把词的主要理性意义相同作为界定标准,也就是要有相同的所指。如果词和词之间没有相同的所指,那么其主要理性意义必然不会相同,这样一来必定不能构成同义关系。“鼓励”的意思是“激励某人做好事”;“怂恿”的意思是“鼓动别人做坏事”,将二者的主要理性意义列出,就不难发现两个词的所指是相反的,显然构不成同义关系,实际上是反义关系。

张旭指出,“出现这一分歧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从理论上划清理性义和色彩义的界限”[6](P212)。实际上,“鼓励”和“怂恿”并不仅是褒贬色彩的对立,它们的理性意义本身就已经体现出了很明显的肯定或者否定的意思,也就是说它们的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的联系十分紧密,达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词的理性意义包含了人们对于所指对象的感情倾向,不应把这种倾向当作附属于理性意义的色彩义,应把其看做是主要理性意义的对立。可见,“鼓励”和“怂恿”两个词的所指不同,不能看作同义词。

清楚划分理性义和色彩义在同义词的确定上有重要意义。对此,刘叔新把理性意义分成了两类:主要理性意义和次要理性意义。主要理性意义就是我们反复强调的“词的所指”,譬如“快餐”指“能够迅速提供给顾客食用的饭食”,如果把“迅速”这个义素去掉,“快餐”的理性意义就变了,这说明“迅速”这个义素是“快餐”一词主要理性意义中的一部分,不能看作次要的含义,更不能当作表达色彩看待。次要理性意义是指词语所指对象的不重要、不至于引起词语意义所反映对象的外延的变化的特点。刘叔新把这些次要的理性意义成分称为“意味”,即词语本身带有的一些含糊的意思,需要人们细细体会。譬如“成果”和“后果”都有“结果”的意思,但它们带有的“意味”s有些许的不同,“成果”有“好结果”的意味,“后果”有“坏结果”的意味,这些处于次要地位的“意味”对于词的主要理性意义几乎没有影响。至于那些不能独立存在的、只能附着在词语理性意义上的成分,叫作色彩。色彩属于感性义素,它们对词语的所指没有决定性影响。

对于理性义和色彩义的区分,我们需要仔细对待。类似于“鼓励”和“怂恿”这样色彩义和理性义相互渗透的词还有很多,比如“赞美”“果断”“草率”“勾结”等。再如“小孩”和“儿童”是一对同义词,两个词的区别仅仅在于“小孩”带有口语色彩,“儿童”带有书面语色彩,语体色彩所造成的不同不至于影响词的主要理性意义,两个词都表示“年龄小的未成年人”义,因此可以看作同义词。

三、同义词和近义词

明确界定同义词的基本原则之后,我们就不难区分同义词和近义词了。词与词之间的“异”实际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在保持主要理性意义相同的前提下存在细微差别;另一种为只是单纯的意义相近。我们切不可简单地认为意义相近就必定是同义词,实际上,“相近”是分指两种事物,只不过这两种事物十分类似,而“相同”才是指同一事物。例如:古代汉语中有“园”和“圃”两个词,“园”指果园,“圃”指“菜园”,两个词所指不同,自然不能划归为同义词;“难受”和“难过”从意义上看都是指不好受,但这两个词有很大差别,“难受”一般指身体不舒服,浑身不得劲;“难过”则指心情上的不高兴、不舒服。这两个词所指的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因而不能构成一对同义词。语文教学中,常常简单地把意义相同或相近看作是同义词的判定标准,实际上其辨析的大多是近义词而不是同义词。

至此,我们可以给近义词下一个定义:“近义词所指为两种或多种不同而相近的事物”[7](P212),也就是说,如果两个或多个词分指几种相近的事物,那么这样的词就构成近义词。如果说同义词是对于同一事物表达手段丰富的一种表现,那么近义词则是“人们认识上对词所指的对象相互接近的一种反映”[8](P217)。

四、结语

综上所述,界定同义词的首要标准是有相同的所指,只要词语意义所反映的对象的外延一致,我们就称之为同义词。同义词与近义词的根本差别也在于此:处于同义关系的词的所指对象相同,处于近义关系的词的所指对象相近而不相同。对于那些理性义和色彩义联系十分紧密的词,要把色彩义当作主要理性意义的一部分来看待。确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时,最根本的是要看其主要理性意义是否一致。

注释:

[1]钱乃荣.汉语语言学[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2][3][4][5]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279-280.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篇2

近年来“汉语热”成为时下的一种潮流,正是因为这样,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也蓬勃发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个留学生所掌握的汉语词汇量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的汉语水平。同时,词汇量掌握的多少还对留学生的汉语表达是否合适、得体也有很大的影响。

作为汉语词汇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近义词,常常给学生带来理解和运用上的困难。主要的原因是:第一,不同语言的语义系统不完全一致,汉语词汇中的一些近义词在英语释义中是同义词。如:了解――知道、参观――访问等词语在很多英语国家的留学生看来意思相同,所以会出现“老师不能知道(理解)我。”和“我们访问(参观)了世园会。”的错误。第二,汉语中含有共同语素的词汇很多,导致许多留学生因为词形相近而将其混淆。如:产生――发生、气候――天气、到达――达到等词语。许多留学生会造出“产生(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气候(天气)变凉了。”“飞机准时达到(到达)了。”等错句。

有人统计过近义词运用的错误率在留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达30%之多,留学生产生疑问的也大多是近义词,如:年――岁,参观――访问等。在实际运用中,不管词语本身是不是近义词,只要留学生分辨不清这些词语,就会自认为它们是近义词。如:接待――招待――对待,赶忙――连忙――赶快。这说明对外汉语教学中近义词范围和语文教学中的近义词范围不同,而比我们认定的范围更大。

我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对于我们帮助留学生进行近义词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同义词释词法

用一个同义词义项来解释需要讲解的词汇。如:非常:很――十分,美丽:好看――漂亮,经常:常常等。这种方法在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是非常可行的,解释直截了当简洁通俗,便于留学生理解。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不足之处,那就是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很难被揭示出来,一旦学生对这样的解释牢记于心,到高级阶段辨析这些词语的差别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许多疑问。所以学生就会造出“这件事你做的很错。”“我跟他并不很了解。”等这样的错句。

但由于初级阶段学生掌握的词汇不多,用同义释词法还是最基本也是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方法。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词汇量不断扩大,就可以从多方面进行近义词的比较,从而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近义词的差别。

二、从意义方面对比近义词

1.辨析近义词的确切含义

有些词表面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是这些近义词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从而比较异同。

例如:截止――截至

“截止”中的“止”是“停止”的意思,“截至”中的“至”有“到”的意思。因此“截止”强调动作的停止,不再发展,而“截至”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事件仍可能会发展。下面我们来看两个例句:

(1)迎新晚会报名已经在上周五截止。

(2)截至上周三,已经有15个节目报名参加迎新晚会了。

2.对比近义词语义的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是表现程度却有轻重、深浅不同。

例如:请求――恳求

“请求”一般用在同等级之间,语气委婉,含有尊敬的意思。而“恳求”则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提出要求,态度诚恳而迫切。下面我们来看例句:

(1)他请求老师把扫地的活安排给他。

(2)他恳求老师给他一次改过的机会。

3.对比近义词适用对象与范围

有些词尽管意义相近,但是,适用范围的大小以及适用的对象会有一定的差别。

例如:抚养――赡养

“抚养”指保护并教养,多用于长辈对晚辈,而“赡养”多指供养,多用于晚辈对长辈。请看下面的例子:

父母有抚养子女的责任,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4.对比感彩的不同

词语可分为褒义词,中性词和贬义词。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有所差异。

例如:果断――决断――武断

“果断”、“决断”、“武断”都有“做出决定”的意思,表示判断和处理问题的态度,但它们的感彩不同。“果断”是褒义词;“决断”是中性词;“武断”是贬义词。下面来看例句:

(1)针对突发的险情,他果断采取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

(2)事情疑点重重,一时难以决断。

(3)仓促间武断地处理,对当事人太不公平了。

5.对比语体风格

有些近义词词义体现出的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从 “妈妈总是惦记她离家的孩子。”和“我对家乡的思念从未间断。”这两个句子中不难看出“惦记”是口语,“思念”是书面语。

6.对比一组近义词表主动与表被动的差别 (下转第62页)

(上接第60页)

有些近义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施事者与受事者不同。例如,就此事件,我新华社(授权/受权)发表声明。

“授权”是把权力委托给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受权”是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受权”和“授权”的不同是:前者是接受,后者是授给别人。因此这里我们应说“受权发表声明”。

7. 对比一组词表整体概念和表个体概念的差别

例如:他身上很有古典(风范/ 风尚)。

“风范”是指风度、气派,通常用作书面语,而“风尚”是指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例句里说的是一个人,是个体具备的,而不是“社会上”群体具备的。因此,我们这里应该说“古典风范”。

8. 对比一组词是从内部还是从外部进行描述

内部是指主观意识、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等;外部是指动作表情和一切客观的事物。

例如:悄悄(外部)――暗暗(内部)

他悄悄地走进教室。

我暗暗地下定决心。

三、从用法上对比近义词

首先,对词形进行对比。例如,偶尔――偶然。前者是形容词,但只能作状语,“他经常吃米饭,偶尔也会吃面条。”“偶然”也是形容词,可以作定语、状语、补语。“这只是一件偶然的事件,不用担心”。

其次,从造句能力方面进行对比。例如,听说――据说。“据说”不能带主语,不能说“我据说……”,只能说“据说,昨天他们班来了一个新同学”。而“听说”可以带主语,也可以不带主语。

再次,对比适用的句型。 例如,安静――宁静。“安静”可以用在祈使句中,在有些公共场所,我们可以说“请保持安静。”但不能说“请保持宁静。”

第四,对比使用的场合。例如:头儿――领导。“头儿”是在非常随便的口语中使用,如“这是我们头儿。”而“领导”一般用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开大会时领导要发言。”

四、把一组近义词放在句子中比较,这样两者的意义及用法的差别就更显而易见了

例如:“小明很有才能,一年内搞了好几个小发明创造。”“叔叔在国外工作了十几年,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现在已经是一家大公司的CEO了。”

从以上两个句子中,不难看出“才能”侧重知识和能力,“才干”侧重于办事和处理事务的能力。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语境教学在近义词辨析教学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近义词的教学贯穿于词汇教学的始终,我们应该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近义词的辨析,把握重在求同存异这一原则,使用不同的情景、多变的例句来辨析,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更多的词汇,以达到方便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篇3

《职方外纪》成书于1623年,共有亚细亚总说、欧罗巴总说、利未亚总说、阿墨利加总说、四海总说五卷。书中还附有万国全图、北舆全图、南舆全图、亚细亚图、欧罗巴图、利未亚图七幅图。它记录了当时先进的地理学知识,还记叙了许多奇闻奇事,极大地开拓了当时国人的视野。

在这本介绍世界地理、人文的书中,也出现了许多新词,这些新词是不是艾儒略或者艾儒略同时期的传教士首创?如果是传教士首创,那么它们在这些传教士创制后如何被说汉语的中国人接受并一直沿用下来?这些是值得思考的。本文择要对《职方外纪》中的新词进行源流考释。

1.暗礁

《职方外纪》卷之三:“此山而东,尝有暗礁,全是珊瑚之属,刚者利若锋刃,海船极畏避之。”

该词在《汉语大词典》中举的是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例子,缺少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的例子。

在黄河清编著的《近现代辞源》中解释为:水下面的礁石。最早用例就是《职方外纪》中的例句。

《汉语外来词词典》和《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中均未收录该词。《日本国语大辞典》释为“海面の下に隠れて見えない岩。隠れ岩”,举1832年《江戸繁昌記》用例:“且つ富津の暗礁、剣を樹へ穽を設く。土人避け慣るると雖も、間或は吸はる。”

《日本国语大辞典》中的例子是较晚的,也就是说,“暗礁”一词应该是在中国产生,后传到日本的。它是不是艾儒略首创的呢?

由明代章潢(1527~1608年)编,万历四十一年(1613),其门人万尚烈付梓成书的《图书编》上有例句:“自芝界岛好风半日,过抹直口有金嘴石冲出洋内,潮落可见。避之新河海口到沙岛,东南有浅挨深。行南门可入,东可门有暗礁,西北有門可泊。”

初刻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刻的《江南经略》也有例句:“孰为潮势急缓,尝水辨味可知。舟至某处有无暗礁伏沙舟人雇之安穏而行。”

虽然例子不是很多,但这两本书都是早于《职方外纪》的,这说明“暗礁”一词是艾儒略沿用了中国原有的说法。

2.北极

《职方外纪·首》:“人居赤道之下者,平望南北二极,离南往北,每二百五十里则北极出地一度,南极入地一度。”

《汉语大词典》里“北极”一词有北方边远之处、北极星、北天极,即地轴北端之延长线与天球相会之点、地轴之北端的义项。

“北极”首见于1602年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

“以天势分山海,自北而南为五带:一在昼长、昼短二圈之间,其地甚热,带近日轮故也;二在北极圈之内,三在南极圈之内,此二处地居甚冷,带远日轮故也;四在北极、昼长二圈之间,五在南极、昼短二圈之间,此二地皆谓之正带,不甚冷热,日轮不远不近故也。”

在随后的《职方外纪》和《坤舆图说》以及1761年的《地球图说》中都有用例。中国古代没有地球和地轴的说法,但是北极星、北天极和地轴北端的含义有相通之处,可以说,应该是《坤舆万国全图》的作者利玛窦到中国之后,沿用了相关的概念,紧随其后的艾儒略等人也接着将这一概念发扬起来。“南极”一词亦如是。

3.冰山

《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中的释义为:原指冰冻形成的山。后来也用来指漂浮在海中的巨大冰块,举的是《东西洋考》的用例。

《职方外纪》:“海水味咸,中有火性,又势常激荡,故不成冰。至北海则半年无日气,极寒而冰,故曰冰海。海舶为冰坚所阻直須守至冰解方得去又苦冰山,海中冰块为风所击,堆叠成山,海舶触之,定為齑粉矣。”

该句中的“冰山”一词应为“漂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义。

《四库全书》中可以释义为“冰冻形成的山”的例句很多,但是解释为“漂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的例子没有早于《职方外纪》的。因此,这个词应该是艾儒略首创的。在艾儒略之后的《坤舆图说》以及更往后的1838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以及1855年合信《博物新编》中都用到了此词来表示漂浮在海洋中的巨大冰块。

4.大洲

该词最早见于1602年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

“以下五总大洲用朱字。万国大小不齐,略以字之大小别之。”之后又见于艾儒略的《职方外纪》:“因其地居三大洲之中,凡亚细亚、欧逻巴、利未亚之富商大贾,多聚此地。”

《四库全书》中关于“大洲”的例句很多,如五代时期《旧唐书》:“汉武帝元封元年,遣使自徐闻南入海,得大洲,东西南北方一千里,略以为珠崖、儋耳二郡。”这里的“大洲”指水中的大块陆地,和现代意义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概念不一样。没有地球的整体概念,是不可能有“五总大洲”的说法的。这个词应该是由利玛窦首创的,它符合汉语中洲表示大块陆地的说法,是对它的原有义项的引申。并在利玛窦和艾儒略之后的《坤舆图说》和晚清的《遐迩贯珍》等著作中沿用了下来。

5.经度、纬度

《近现代辞源》对“经度”的解释为:地球表面坐标系中的纵坐标。列举的最早用例是:

《职方外纪》卷之二:“厄勒祭亚在欧逻巴极南,地分四道,经度三十四至四十三,纬度四十四至五十五。”

这两个词在《四库全书》中的用例没有早于《职方外纪》的,在早于《职方外纪》的《坤舆万国全图》中,用横度来表示经度。古代虽然没有经度,但是有“经”表示:(1)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如《礼记·间传》“禫而织。”汉代郑玄注:“黑经白纬曰织。”(2)南北向的道路或土地。如《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这两个义项已经代表纵线、南北,因此,这个词虽然是艾儒略首创,但是也结合了汉语中原有的词义,也因此得到中国人的认可。

“纬度”一词也是同样的,它首见于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

“南北半球之图与大图异式而同一理。小图之圈线即大图之直线,所以分赤道南北、昼夜长短之各纬度者也。”

“纬”在古代表示:①织物的横线。与“经”相对。如:《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②东西向的道路或土地。与南北向的“经”相对。如:《周礼·考工记·匠人》:“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贾公彦疏:“南北之道为经,东西之道为纬。”纬度一词结合了“纬”字的横向、东西向的含义,很容易被说汉语的人接受,所以得以沿用至今。

6.热带、温带、寒带

《职方外纪·首》:“其赤道之下,二至规以内,此一带者日轮常行顶上,故为热带。夏至规之北至北极规,冬至规之南至南极规,此两代者因日轮不甚远近故为温带。北极规与南极规之内,此两带者因日轮止照半年,故为冷带。”

1605年,利玛窦的《乾坤体义》中首次使用了“热带、正带、寒带”等表示气候带的概念:

“以天势分山海,自北而南为五带:一在昼长、昼短二圈之间,其地甚热,则谓热带,近日轮故也;二在北极圈之内,三在南极圈之内,此二处地居甚冷,则谓寒带,远日轮故也;四在北极、昼长二圈之间,五在南极、昼短二圈之间,此二地皆谓之正带,不甚冷热,日轮不远不近故也。”

《职方外纪》中使用了“热带、温带、冷带”,随后艾儒略在其《西方问答》中将《职方外纪》中的“冷带”改为“寒带”。

在高明凯、刘正埮的《汉语外来词词典》中,认为这组表示“五带”名的词是日本借词。

沈国威对这组词的传播途径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认为它们源自耶稣会士的著作,并被魏源等中国士大夫继承。后期的新来华传教士用“热道、温道、寒道”和“热道带、温道带、寒道带”作为五带的名称,后经《智环启蒙》的作者理雅各将其规范为“热带、温带、寒带”,并为《六合丛谈》《谈天》等书籍采用,随后又传入日本。

7.地心

《职方外纪》卷之五:“地心最为重浊,水附于地,到处就其重心,故地形圆而水势亦圆。”

这个词首见于1602年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

“自地心至第一重谓月天,四十八万二千五百二十二里余;至第二重谓辰星即水星天,九十一万八千七百五十里余。”

“地心”还在随后的《职方外纪》和1634年《远西奇器图说》中使用,表示地球的中心部位。

8.人类

《近现代辞源》中的释义为:人的总称。举的是1898年严复《天演论》、1900年《清议报》和1907年赵咏清《东游记略》中的例句,但是在《职方外纪·自序》中,已有用例:“造物主之生我人类于世也,如进之大庭中,令飨丰醼又娱歌舞之乐也。”“人类”一词在《职方外纪》中共有六处用例,都表示人的总称。这个词其实古已有之,如《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又如:《隋书·北狄传·突厥》:“圆首方足,皆人类也,有一于此,更切朕怀。”可见,这个词是汉语古语词,并不是传教士收藏,更不是近代才有的词。

9.学校

1623年,艾儒略《职方外纪》中用之描述欧洲的学校体制:

“欧罗巴诸国皆尚文学,国王广设学校。一国一郡有大学中学,一邑一乡有小学。”

这个词是19世纪经由日语和西方词的双程影响而出现的语义新词,是学堂、学塾以及学舍的替代词。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就有。《孟子·滕文公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汉代扬雄《官箴·博士箴》:“国有学校,侯有泮宫。”宋欧阳修《议学状》:“夫建学校以养贤,论材德而取士,此皆有国之本务。”学校只是艾儒略使用的语义新词,而不是首创的词。与“学校”一词性质一样的还有中学、大学。中学亦作中学馆。“中学”一词短暂出现于艾儒略的《职方外纪》中,后被19世纪的教会汉语译法重新引入。大学亦作大书院、大学馆、大学公堂、大学堂、文学馆等,是经由日语和西方词的双程流传的语义新词。

10.赤道

《职方外纪·首》:“天有南北二极,为运动极,两极相距之中界为赤道。平分天之南北,其黄道斜与赤道相交南北俱出二十三度半。”

该词首见于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

“自赤道而南二十三度半为南道,赤道而北二十三度半为北道。”

《职方外纪》也用此表示地球赤道,即环绕地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其实这个词在中国出现很早,中国古代主浑天说者认为,天体是个浑圆形的球体,赤道即指天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现代天文学称为天球赤道。如:《汉书·天文志》:“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按照现代地理学的观点,地球也是天体,可以用赤道表示地球表面距离南北两极相等的圆周线。“赤道”这个词是地理学的新词,但却借用了汉语原有的说法。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何华珍教授的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艾儒略.职方外纪.[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黄河清.近现代辞源[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3]刘正埮.汉语外来词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4]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Z].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5]大辞典刊行会.日本国语大辞典(第二版)[Z].东京:小学馆,2000~2002.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篇4

词语解释:

1、闲谈;交谈。指互相交谈。

2、为接近对方而与之交谈。

近义词:交谈、扳谈、扳话、攀话

用攀谈造句

1、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个陌生人立刻攀谈起来。

2、两人在大厅坐下就攀谈起来,说得好不惬意。

3、在火车上我和一个陌生人攀谈起来了。

4、和旧时好友攀谈后,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校园。

用攀谈的近义词造句

交谈:我知道你最擅长和人交谈。

【扩展阅读:浅谈近义词的辨析、使用】

一、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同义词。同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代,亦称等义词。有些词意义基本相同,但并不完全相等,应用上也不能任意互换,彼此间有一定的细微差别,属近义词。意义完全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

二、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正确使用词语就要求掌握初中涉及的汉语词汇含义和正确使用的条件。主要涉及到近义词的区分,易混易错词语的正确选择,以及实词、虚词等各种词性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选择。

三、词的感情: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在反映客观事实时所传达出的态度和感情。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带有喜爱,赞许意味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憎恶,贬斥意味的词语角贬义词;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表达的是客观冷静的态度的词语叫中性词。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篇5

引言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问题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且成果颇多,但很多文章的共性是多从“词义”和“语法”角度来对近义词进行辨析。其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还尤其要注意“语用”在辨析时所起的作用。在辨析近义词时关注“语用”,其关注点是说话人如何在特定语境下合适地、得体地使用语言,以及听话人如何在特定的语境下正确理解或推断出说话人意思等方面,以下我们从六个方面来探讨“语用”在辨析近义词中的应用。

一、适用对象

所谓“适用对象”就是看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和哪些词搭配。在交际中,除特殊场合外,一般情况下中国人遣词用句是自然的输出,因为早已习得,而对于外国人,则需要学习。

1.1近义词动词

对于近义动词,可以从其本身的特点和与之相关联的成分的特点来进一步细化分析。

1.1.1动词是否及物

对近义动词进行辨析可以先看它们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不及物动词不可以带宾语。例如,“旅游”和“游览”,我们可以说“我游览了哈尔滨”,但是不可以说“我旅游了哈尔滨”,这是因为“旅游”是不及物动词,而“游览”是及物动词。

1.1.2动词的时态

在辨析近义动词时要注意动词的时态是已然还是未然。例如,“祝”用于未然,而“祝贺”却用于已然。因此我们会在高考前说“祝你考上大学”,而在得知成绩后说“祝贺你考上大学”,反之则是不正确的。

1.1.3动词是否具有自主性

一组近义动作动词,可以从它们是自主动词还是非自主动词角度来进行辨析,也就是看它们的动作行为是否受人控制。例如,“降落”和“落”,二者都表示物体从高处向下运动,但“降落”是人可以控制的行为,而“落”除了表示人可以控制的行为之外,主要表示人不能控制的自然现象。因此,我们可以说“伞兵慢慢从空中降落下来”,也可以说“伞兵慢慢从空中落下来”,但我们不会说“秋天树叶都降落了”,只能说“秋天树叶都落了”。

1.1.4动作行为主体是否一致

近义动词的差别还可能存在于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主体上,即动作的发出者是否相同上。例如,“侵犯”和“侵略”,“侵略”的动作主体只能是国家,而“侵犯”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团体或个人。因此,我们认为“侵犯我国领土或侵略我国领土”都是正确的说法,而“侵略了她的人权”是错误的句子,应该用“侵犯”。

1.1.5宾语特点

辨析近义的及物动词时,可以从其所带宾语的不同来进行辨析,这就要看所带宾语的类型是名词性宾语还是谓词性宾语;名词性宾语是指人还是指物,是指之间还是指处所;如果是人,是哪一类人,是上级对下级还是下级对上级;如果是物,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物,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

比如,“忍不住”和“受不了”,“忍不住”后面所接成分一般是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受不了”后面一般是名词性或名词性结构;因此,可以说“她忍不住哭了起来”,而不说“她受不了哭了起来”。

“参观”和“访问”,可以说“我们参观了萧红故居”,而不能说“我们访问了萧红故居”,只能是“访问萧红”,而不是“参观萧红”,因为“参观”的宾语只能是物,而“访问”的宾语只能是人。

“抚养”和“赡养”,“抚养”的对象是晚辈,而“赡养”的对象是长辈,因此我们说“赡养老人”、“抚养孩子”;“报告”和“通知”。“报告”的对象是上级,“通知”的对象是下级,因此我们可以说“向首长报告最新战况”,而不可以说“向首长通知最新战况”。

“变化”和“变动”,变化的对象是自然或社会现象,而“变动”的对象只是社会现象,因此可以说“最近气温变化很大”,不用“变动”,而在“他的工作最近可能有变动”这个句子中可以用“变化”进行替换。

1.1.6状语或补语特点

动词前面适用什么类型的状语,后面有无补语及补语是何类型,都是对近义词进行辨析时应该考虑的。

对于状语在辨析近义词动词时的运用,主要是从音节的角度来考虑,如“加”和“加以”,“加”前面的状语只能是单音节的词,而“加以”前的状语只能是多音节的词。因此可以说“不加思考、认真加以研究、多加思索、努力加以解决。

“忍耐”和“忍受”。可以说“你先忍耐一下,马上就结束了”,而不能说“你先忍受一下,马上就结束了”。因为“忍耐”可以带动量补语,而“忍受”不可以带动量补语。

1.2近义形容词

对于近义形容词,在辨析时要看其能否受程度副词、否定副词修饰;能否重叠及进入V不V的格式以及所修饰的中心语是否相同等。

例如“快”和“快速”,说“他跑得真快”、“他跑得不快”、“他跑得快不快”都是正确的句子,而不能说“他跑得真快速”、“他跑得不快速”、“他跑得快速不快速”,因为“快”可以受程度副词、否定副词修饰,可以进入V不V的格式,而“快速”却不可以。

1.3近义名词

对于近义词来说,辨析时要看其是否可数、是否能被修饰。比如“车”和“车辆”,“车辆”是“车”的总称,是不可数名词,不受数量词修饰;“车”是可数名词,可以说“一辆车”,但说“一辆车辆”却是错误的。可以说“那是款红色的跑车”,不能说“那是款红色的跑车辆”。类似的还有“书”和“书籍”、“桥”和“桥梁”等等。

1.4近义副词

对于近义副词的辨析,应该考虑其所修饰的成分的特点。是单个词还是词组或句子等复杂形式,单个词是自主动词还是非自主动词;修饰的动作行为是已然的还是未然的……

例如,“一连”和“连连”。我们可以说“他一连玩了五个小时的游戏”,用“连连”不可;可以说“他很同意我的观点,连连点头”,用“一连”却不可;只有在“他很害怕,一连后退了几步”这样的句子中“一连”和“连连”才可以互相替换用,因为二者后面都必须接动宾结构,但“一连”后的动宾结构中间必须插入一个数量结构,而“连连”后面的动宾结构中可以没有数量结构,但也可以有数量结构,前提是这个数量结构的量必须是不确定的。

“逐渐”和“逐步”,二者都是副词,都可以作状语,但“逐渐”一般修饰自主动词,不能修饰非自主动词,“逐步”就不受此限制,动词自主与否都可以用其修饰。可以说“他的汉语水品逐渐提高”,用“逐步”也可以,但不可以说“天逐步黑了”,因为在这个句子中只能用“逐渐”。

再如“立刻”和“顿时”,可以说“他的演讲刚结束,观众席上立刻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用“顿时”也可以,但我们不能说“你到家后顿时给我回个电话”,这里只能用“立刻”,因为“顿时”只能修饰已然的动作行为,而“立刻”无此限制。

1.5近义介词

对于近义介词的辨析应该考虑其用于主语前还是主语后;后面的宾语是哪类名词或名词性结构;由它所组成的介宾结构可以和什么样的形式组合,如果是动词,要看是动作性动词还是非动作性动词或其他动词;同时要注意音节的搭配。

例如,“对于”和“关于”,“对于”可以放在主语前,也可以放在主语后,而“关于”只可放在主语前。因此,我们可以说“我对于这件事没有任何意见”,也可以说“对于这件事我没有任何意见”,但我们不能说“我关于这件事没有任何意见”,只能说“关于这件事我没有任何意见”。

“往”和“朝”,“往”必须和表示方位、处所的词语组合,不能直接和指人或物的名词组合,“朝”却没有这个限制;所以,可以说“请往我这里看”或“请朝我这里看”,可以说“朝老师看过去”,但不可以说“往老师看过去”。

“向”和“朝”,“向”可与动作性强或弱的动词组合,而“朝”只与动作性强的动词组合。因此能说“向她深情地看了一眼”,用“朝”也可以,但不能说“朝他表示敬意”,只能说“向他表示敬意”。

“按”和“按照”,我们可以说“按期完工(按照期完工);按期限完工(按照期限完工)”,因为“按”不受音节限制,而“按照”只能和双音节词搭配。

二、适用句类

这里所说的句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一般所说的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等句类,也包括这些句类下面再分的小类,譬如疑问句又可以再分为选择问、正反问、特指问、是非问等;还包括一般的句式,譬如主动句、被动句、比较句等。

在交际中,要想表达不同的意思,就要选用不同的句类。所以,可以通过近义词所使用的句类的不同来对其进行辨析。

例如“或者”和“还是”,“或者”可以用于陈述句或祈使句,而“还是”只用于疑问句。因此,可以说“你或者明天来,或者后天来”;“你或者小张,明天必须来一个”,这里不可以用“还是”。在“你明天来还是后天来?”这样的句子中可以用“或者”。

“还”和“再”,可以说“你明天还去注册吗?”和“你明天还去不去注册啊?”,但这两个句子中不可以用“再”,可以说“你能不能再唱一首啊?”而不可以说“你能不能还唱一首啊?”,只能是“你还能不能唱一首啊?”,因为“还”可以用于是非问,“再”不可以;“还”和“再”都可以用于正反问,但有条件限制,“还”用于V不V格式前,而“再”用于V不V格式后。

“千万”和“万万”,“千万”只可以用于祈使句,而“万万”还可以用于陈述句。所以,在“我万万没想到专业课考得这么差”这样的句子中不用“千万”,而在“你千万不能把这件事告诉别人!”这样的橘子中可以用“万万”;

再如,“惋惜”和“可惜”,“可惜”可用于感叹句,而“惋惜”不能这样用,这是二者的区别之一。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么多的菜都倒掉了,真可惜!”,不说“这么多的菜都倒掉了,真惋惜!”。

“笼罩”和“弥漫”,“笼罩”可以用于被动句,而“弥漫”却没有这种用法。所以,“清晨的102国道被一片大雾笼罩着”是正确的说法,而“清晨的102国道被一片大雾弥漫着”是错误的说法。

再有如“又”和“还”,说“他的成绩比你还高”和“他买的苹果又大又红”,而不说“他的成绩比你又高”和“他买的苹果还大还红”,因为“又”表程度时不能用于陈述的比较句,而“还”表程度时能用于陈述的比较句。

三、肯定与否定

这里所说的“肯定”,是说某个词在使用上要求后面必须跟一个肯定形式,不能是否定形式;所说的“否定”,是说某个词在使用上要求后面必须跟一个否定形式,不能跟一个肯定形式。利用对“肯定”和“否定”的要求不同,可以进行近义词的辨析。例如“万分”和“十分”,“万分”只能修饰肯定形式,而“十分”没有这个限制,因此说“万分痛苦”,不说“万分不痛苦”,说“十分满意”,也说“十分不满意”。类似的如“分外”和“格外”、“差不多”和“几乎”,“差不多”只能直接修饰一个肯定形式,而“几乎”不受这种限制。

四、简单与复杂

这里所说的“简单”是指单个儿的一个词,“复杂”则是指一个句法结构,而非一个词。利用对“简单”和“复杂”的要求不同,可以进行近义词的辨析。比如,“常常”和“通常”,“常常”对“简单”和“复杂”没有要求,而“通常”只能修饰复杂结构,因此可以说“春秋季节,我们常常举办服装展览”,也可以说“春秋季节,我们通常举办服装展览”;可以说“春秋季节,这类服装展览我们常常举办”,而在这里不可以用“通常”。类似的还有“稍微”和“稍”,“稍微”所修饰的结构必须是复杂的,而“稍”没有这种限制。

五、语义侧重

近义词概括和反映的现象虽然基本一致,但强调的意义中心却不尽相同。因此,在表达不同的意思时就要注意所用词语的语义侧重,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表达得更加准确、得体。语义侧重包括这样两个部分,一个是表义的轻重不同;另一个是叙述的侧重点不同。

例如“违反”和“违背”,可以说“违反规定;违反法律;违背誓言;违背承诺”,因为“违反”的语义程度要高于“违背”。类似的近义词很多,如“绝望”和“失望”,“恳求”和“请求”,“竭力”和“努力”,“敬仰”和“敬重”。这一点是和从词义角度辨析近义词的方法有交叉的,只是在不同层面上理解而已。

“暗暗”和“偷偷”,“暗暗”侧重于表达心里活动,而“偷偷”则侧重于表达外在行动。因此,我们可以说“他偷偷溜进房间”和“他暗暗下定决心”,而说“他暗暗溜进房间”和“他偷偷下定决心”都是不正确的。

六、语体色彩

从色彩方面辨析近义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感彩、语体色彩和地方色彩。很多著作中都对色彩有过很细致的论述,这里不再赘述。但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色彩”不尽属于语用角度,因为它也是词义的体现,即“色彩义”,在这一点上辨析近义词,二者是有交叉的,只是角度不同而已,但多数学者习惯上将之纳入语用辨析之列。

以上是我们从“语用”的角度来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的问题,其实“语用”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因为它所涵盖的领域还可以涉及到文化等层面,在近义词辨析中我们所谈“语用”只是整个对外汉语语用教学的一个缩影,因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关注“语用”,不研究、运用“语用”就会导致整个教学环节的失败。近义词的辨析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对于教师来说,想要驾轻就熟也并不容易,这对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往曾经有过的诸如“中国人就这么说”之类的话是不负责任的。为了讲好近义词,就需要用各种方法去分析、比较近义词,从整体上对其进行综合、全面、细致的辨析,尽量使之能够易讲、易记、易运用。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2]马真《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M】.商务印书馆.2004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篇6

典型意义的“来”用以指明主事动元在说话时间或参照时间向说话人或听话人的方位做近向的移动,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表示有方向的动作;方向是以说话人或听话人所在的位置为参考点的。“来”具有向参考点的趋近[+动性]。它所联系的动元产生空间位移,都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名词。

“来”可以单独作谓语,可受副词修饰,如“快来”“经常来”等;可带“了、过”,不带“着”。“来”至少联系一个主事动元――[施事] ①。[施事]都是必移行动元②。

一、“来”不带宾语

“来”不带宾语时,不强调位移终点。我们所说的“不强调位移终点”有两种情况:一是位移终点为说话人、听话人、主事动元所共知,因为考虑到句子的简约性而省略;二是在语境或上下文中已经出现位移终点,不用再加以说明。句法结构表示为:S+V{来}。“来”都是一元动作动词,只联系主事动元[施事]。语义结构表示为:[Np施事]+V{来}。

二、“来”带宾语

“来”可带宾语,句法结构表示为:S+V{来}+O。宾语的语义成分可以是客事动元[位事{处所}],也可以是主事动元[施事]。

“来”带客事动元[位事]作宾语时,“来”都是具有地点指示作用的二元动作动词,联系主事动元[施事]和客事动元[位事]。[施事]作主语。处所名词[位事]是影响句法和语义结构的完整性的必要成分,作宾语;具有[+处所]、[-对象]的语义特征;表示位移终点,也是必移行动元。语义结构表示为:[Np施事]+V{来}+[Np位事{处所}]。如果不强调具移终点,即语境或上下文已经提供了具体处所的信息,具体处所可用“这儿、这里”替换。

“来”带主事动元[施事]作宾语时,“来”都是一元动作动词,只联系主事动元[施事]。[施事]作主语时表达的是听话人已知的有定的旧信息,可以是代词③或具体名词,都具有[+自移]的语义特征;作宾语时,表达的是听话人未知的无定的新信息,只能是具体名词,不能为代词,前面多有数量词,具有[±自移]的语义特征。[施事]“前现和后现只是语用因素的制约所引起的语义成分的句法位置的变化而已(陈昌来,2003)”,主语是[施事]后移后出现的补位的可有成分[境事],不影响句法和语义结构的完整性,可以省略。这里的[境事]可以是处所成分,也可以是时间成分。语义结构表示为:[Np境事{处所、时间}]+V{来}+[Np施事],是表示出现的存现句句式的一种。如果[施事]表达的是听话人已知的有定的旧信息,须由宾语转换为主语,[境事{处所}]主语转换为[位事{处所}]宾语。“来”转换为具有地点指示作用的二元动作动词,联系主事动元[施事]和客事动元[位事{处所}]。语义结构表示为:[Np施事]+V{来}+[Np位事{处所}]。原来的[境事{时间}]主语因为不与“来”发生直接联系,也就不能影响句法和语义结构的完整性,只能变换为可有成分[境事{时间}]状语。“来”仍然是一元动作动词,只联系主事动元[施事]。语义结构变换为:[Np境事{时间}]+[Np施事]+V{来}。如:

(1)还有一天,我家来了客人――爸爸上中学时候的老同学,我得叫他马叔叔。(那/那些)客人来了我家。

(2)我饿了,今天来了客人,一定加菜。今天(那/那些)客人来了。

吕叔湘(1980)认为“来”还可以带[受事]宾语:“名(施事)+来+名(受事),后面的名词前多有数量词。”我们认为“后面的名词前多有数量词”的说法正确,而“名(施事)+来+名(受事)”的说法却值得商榷。[施事]的动作行为通常对[受事]有较直接的影响,最明显的形式特征是[受事]多能作“把”字的宾语,这是检验[受事]与其他客事动元区别的主要标准。这种格式中的“来”都是一元动作动词,只联系主事动元[施事];“来”的宾语不能作“把”字的宾语,不能看作[受事]。这种格式有两种情形:

(一)主语与宾语是有不同语义性质和所指对象的物质,两者之间具有领属关系,中间可用“的”连接。主语既不会伴随宾语产生位移,也不会促使宾语产生位移,不是必移行动元,也不是使役行动元,而只是一个话题成分。因此这种情形应该看作是“来”带后移的[施事]作宾语。语义结构表示为:[Np话题]+V{来}+[Np施事]。如果[施事]表达的是听话人已知的定指的旧信息,须由宾语转换为主语,[话题]主语转换为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可用“的”连接。如果宾语具有[+自移]的语义特征,语义结构变换为:[Np话题]+(的)+[Np施事]+V{来},“来”是动作动词。如果宾语具有[-自移]的语义特征,“来”是状态动词,我们不予讨论。如:

(3)昨儿你来了几个客人?昨儿你(的)(哪)几个客人来了?

(4)大年三十这天,正准备起程,忽然文化局反工作组来了几个人。文化局反工作组(的)(那)几个人来了。

例(4)中的话题主语为宾语所在的集体组织或单位机构,与宾语具有领属关系,与宾语所在的[境事{处所}]主语不同。

(5)小王来信了。

(6)刚才范英明来了电话,说他们一项试验获得成功,有可能给演习带来一些新东西。

例(5)、(6)中的讯息名词,可以是具体的,如“通知单”“便条”等;也可以是抽象的,如“电报”“口讯”等。它们都是人们在生活中通过“转喻”用承载讯息的具体名词转指的,不管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都应看作具体名词。

例(5)、(6)中的宾语是位移主体,会从话题成分所在的处所位移到说话人所在的处所。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认为位移目标说话人和位移主体具有领属关系,即说话人才是位移主体的领属成分,如例(5),信从小王那里位移到我这里,即“小王寄给我的信”,通常认为是“我的信”。例(6)电话从范英明那里位移到我这里,即“范英明打给我们的电话”,通常认为是“我们的电话”。但从逻辑上和语义上来说,位移主移前的领属者应该是格式中的话题。例(5)信位移前应该是“小王的信”。例(6)电话位移前应该是“范英明的电话”。

(二)主语与宾语是有相同语义性质和所指对象的物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间不可用“的”连接。“来”对后面的宾语名词前的数量词有强制性要求。这种情形可以看作是“来”带一部分后移的[施事]作宾语。这里[施事]的复数(记为Np)作主语,具有有定性,但是因为宾语是它的一部分(记为Nf),具有无定性,只能是具体名词,它也只能是具体名词,有类别意义。[施事]的部分Nf具体名词和Np是有相同语义性质和所指对象的物质,须要省略,只以数量词形式出现。语义结构表示为:[Np施事{具体名词}]+V{来}+[Nf施事{数量}]。如果表达上不凸显Nf[施事],原来的宾语省略,语义结构还原为:[Np施事{具体名词}]+V{来}。如果Nf[施事]表达的是听话人已知的有定的旧信息,须由宾语转换为定语,与主语之间不用“的”连接。语义结构转换为:[Np施事{数量+具体名词}]+V{来}。如:

(7)开会的人来了几个?开会的人来了?(哪)几个开会的人来了?

当主语是复数代词且与宾语之间有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因为主语是有定的且不具有类别意义,语义结构不能转换为:*[Np施事{数量(名)+复数代词}]+V{来},这种情形只能表示领属关系。语义结构表示为:[Np领属成分{复数代词}]+V{来}+[Np施事]。如:

(8)他们来了几个人?他们(的)(哪)几个人来了?

主语后通常可以补出集体组织或单位机构名词,且通常含有和说话人所在的集体组织或单位机构比较的意思,如“(我们伙/队/国家来了十个人,)他们(伙/队/国家)来了几个人?”

“来”用于表示命令、请求时,也可以带主事动元[施事]作宾语,“来”都是一元动作动词,只联系主事动元[施事]。“来”的[施事]具有[+自移]的语义特征时,听话人在接受到命令或请求后,会向说话人产生近向的空间位移,即[施事]本身。语义结构表示为:V{来}+[Np施事]。如果[施事]表达的是听话人已知的有定的旧信息,不表示命令、请求,须由宾语转换为主语。语义结构变换为:[Np施事]+V{来}。如:

(9)来人!(那/那些)人来了。

“来”的[施事]具有[-自移]的语义特征时,听话人在接受到命令或请求后,会伴随某具体事物产生向说话人的近向空间位移,具有[+伴随位移]的语义特征;是必移行动元。听话人因为用于表示命令或请求,通常隐含不出现。[施事]会伴随着说话人的位移而产生向说话人的近向空间位移,具有[+伴随位移]的语义特征。语义结构表示为:V{来}+[Np施事]。如果宾语表达的是听话人已知的定指的旧信息,“来”是状态动词,我们不予讨论。如:

(10)快来杯水!你的(那)杯水来了。

“来”用于表示命令、请求时,具有[+致使]语义的是祈使格式而不是“来”,因而不能将“来”看作致使动词。

“来”作句子的谓语时,其否定形式是将否定词“不、没”直接放在“来”的前面:“不来、没来”。当“来”用于命令、请求时,其否定形式是“别来”。

三、“来”带补语

“来”除了可带宾语外,还可带补语,包括情态补语、结果补语(包括一般式和可能式)、数量补语(包括动量补语和时量补语),句法结构表示为:S+V{来}+C。

“来”带情态补语,句法结构表示为:S+V{来}+QC,不带“了、过”。

“来”带结果补语,句法结构表示为:S+V{来}+JC+(O)。可用否定式“没(有)来+JC”。

“来”带结果补语“到”,肯定式须带[位事{处所}]宾语,否定式不用,可带“了”,一般不带“过”。

“来”带结果补语“成”,一般不用肯定式“来+成”或正反式“来成+没(有)来成”,而用否定式“没(有)+来+成”,一般不带“了、过”。

“来”带结果补语的可能式,句法形式为“来+得/不+成/了/得”,不带“了、过”。“来+得+得”时,两个“得”缩略为一个。

“来”带数量补语,既可带动量补语,也可带时量补语④,句法结构表示为:S+V{来}+SC,可带“了、过”。

综上所述,现代汉语中动作动词“来”的句法语义属性为:“来”是一元动作动词时,只联系一个主事动元施事;“来”是二元动作动词时,联系主事动元施事和客事动元位事。

注 释:

①本文沿用陈昌来(2002)“施事”“受事”“位事”“系事”

等语义概念。“位事”是不可省略的,本文为称说方便,当“位事”在变换式中用“这儿、这里”替换或者干脆略去不说时,使用“([位事])”表示。

②本文沿用齐沪扬(1998)“必移行动元”“必移处所元”“使役

行动元”等概念。

③“来”的主事动元为第三人称代词时,因为语义不明确,所以我

们不讨论“来”的主事动元为第三人称代词的情况。

④学界部分学者认为动词后的时量成分是时间宾语,本文沿用张斌

(2002)的说法,认为它们是数量补语中的时量补语。

参考文献:

[1]陈昌来.现代汉语动词的句法语义属性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陈昌来.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篇7

中文发音:吸收[xī shōu]

词语解释:1、物体把外界的某些物质吸到内部2、接纳;接受3、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到体内的过程4、物质从一种介质相进入另一种介质相的现象

近义词:吸取、汲取、接收、摄取、招揽

用吸收造句

1、我们要吸收有益的营养,抛弃有害的糟粕。

2、糖分被人体吸收转化成能量供应我们的日常消耗。

3、我们的脑是一块海绵,我们的心是溪流。然而我们大多数选择吸收而非奔流,这不是很奇怪吗

4、连天大雨把田里刚撒的化肥冲刷掉很多,减少了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5、要想获得成功,就得要学会经验的吸收和经得起时间的冲刷。

用吸收的近义词造句

吸取:发现犯错了后就要吸取教训及时改正,不能再次犯错。

汲取:学习就一种是不断汲取各种精华的过程。

接收:家里的电视机信号接收总是不太好。

摄取:医生要我减少糖的摄取量。

招揽:电脑市场里很多业务员都站在门口招揽生意。

【扩展阅读:浅谈近义词的辨析、使用】

一、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同义词。同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代,亦称等义词。有些词意义基本相同,但并不完全相等,应用上也不能任意互换,彼此间有一定的细微差别,属近义词。意义完全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

二、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正确使用词语就要求掌握初中涉及的汉语词汇含义和正确使用的条件。主要涉及到近义词的区分,易混易错词语的正确选择,以及实词、虚词等各种词性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选择。

三、词的感情: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在反映客观事实时所传达出的态度和感情。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带有喜爱,赞许意味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憎恶,贬斥意味的词语角贬义词;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表达的是客观冷静的态度的词语叫中性词。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篇8

词语解释:庄重作为形容词解释为(言语、举止)不随便,不轻浮。

近义词:严肃、庄严、持重、矜重、稳健、稳重、端庄、老成、肃穆、郑重、隆重

用庄重造句

1、国庆节,天安门广场举行庄重的升旗仪式。

2、在庄重的国歌声中,我们开始升旗仪式。

3、国王神色庄重地宣读演讲稿。

4、在这很庄重的场合,你仍然悠然自得,言谈举止真叫人熨熨贴贴。

5、阿波罗象征着青春和阳刚之美。他金色的头发和神态庄重使他非常具有非凡的魅力。

6、他神态庄重的望着远方。

7、在升旗仪式上,同学们整齐的站着队列,神态庄重而肃穆。

8、他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9、他神色庄重地在烈士墓碑上献上了一束鲜花。

10、我的哥哥是一位举止庄重的大学生。

用庄重的近义词造句

端庄:她的性格里,带着一点端庄坚毅,又带着一点温柔可人。

稳重:这年轻人的习惯并不那么老成稳重。

庄严:我的家乡附近坐落着一座庄严的佛寺。

严肃:她努力装作不说不笑的样子,把脸绷得象石雕泥塑一样严肃。

【扩展阅读:学会正确辨析及使用近义词】

1、近义词解释: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意义相同的词语。(近义词是意思相近,同义词是意思相同。)

2、近义词、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意义、色彩、功能等几个方面来辨析。

3、很多近义词所表示的意思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有一定的区别。如:“涵盖”和“囊括”都有“包括”的意思,但“囊括”指的是全部包括,“涵盖”可以用来指某些部分的包含。从语意来看,这里用“囊括”显然不合逻辑事理。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篇9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义词进行过研究,有关于同义词定义界定的研究,有关于同义词辨析方法的研究,也有关于同义词和近义词区别的研究。(刘叔新,1987)认为,同义词,就是指词的意义相同或意义相似(近)的词。(石安石1961)认为,同义词,正确地说,应该是概念相同但词义有所不同的词。而在语言学界把同义词的界定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的“同义词”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这包括等义词和近义词;而狭义的“同义词”仅指意义相近的词,只包括近义词(黄伯荣、廖旭东,1999)。

一、本文同义词的界定

同义词是现代汉语词汇中一种非常特别也十分重要的词,无论在汉语本体研究或者教学中还是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同义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历来同义词的研究和教学也是一个富有争论的热点话题。本文采用《现代汉语》第五版黄伯荣、廖序东先生的定义作为标准和参照: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叫做同义词场,同义义场中的各个词叫做同义词。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知道,只要有一个义项相同或者相近,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称为同义词。如“高兴”、“快乐”、“开心”这三个词,在“一种兴奋的、愉快的感情”这个义项上可以处于同一同义义场,我们可以把这三个词归类为同义词。

二、“高兴、快乐和开心”句法、语义分析

“高兴、快乐和开心”这三个词都可以表示一种高兴、愉快的情感,在汉语中很多情况可以通用,但是对于留学生来说,要掌握好这三个词的用法十分困难。首先我们来看《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对这三个词的定义:

【高兴】

①形:愉快而兴奋。听说你要来,我们全家都很高兴。

②动:带着愉快的情绪去做某件事;喜欢。他就是高兴看电影,对看戏不感兴趣。

【开心】

①形:心情快乐舒畅。大伙儿在一起,说说笑笑,十分开心。

②动:戏弄别人,使自己高兴。

【快乐】形:感到幸福或满意:快乐的微笑;祝您生日快乐。

(一)句法上区分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高兴”有两种词性标注,一种是用做形容词,一种用做是动词;对“开心”标注也是两种词性;而“快乐”只有一种词性。动词的语法功能是做谓语和状语为主。作为动词的“高兴”表示的是情感、意向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称为心理活动动词。“高兴”通常后面会有具体的事情或者一次经历。如:“他就是高兴看电影,对看戏不感兴趣。”

这个句子,“高兴”修饰后面的动词“看”,表示一种心理活动状态或者是一种情感的使然。从语法上来说,作为动词的“高兴”后加动词做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如:小明高兴看书,对上网没有兴趣。

“开心”做动词的时候带有一种贬义色彩,带有一种不好的意味,蕴含一种调侃的语气。如: 不要拿他开心了, 他什么都不知道。

“开心”用做动词,也是做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一般加“了”或者“的”这样的语气词,表示一种语气,不像“高兴”后还有动词,动词后面还有宾语成分。而“快乐”就没有动词这一词性。

所以从动词的角度来看,就非常容易区分,“高兴”指的是一种好的事情或者经历,而“开心”做动词后面经常指的是一些不好的事情或者经历,通常带有一种调侃的语气,“快乐”不能用作动词。

再看三个词做形容词,形容词的功能就是充当定心结构的定语、谓语或者补语。这三个词都可以做定语,如:

他不抽烟,不喝酒,偶尔遇上高兴的事情,便喝几口啤酒。

每周两次与家人聚会,也是宋美龄最开心的时刻。

幼儿期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成人要为幼儿创设能充分表现自己和体验成功快乐的机会与条件。

例句都是做定语的情况,似乎不能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彼此之间都可以互换,也就是说从语法角度形容词词性上很难区分它们的不同,因为这三个后都可以接名词做定语,表示一种好的情况或者事情。所以区分这三个词,需要从语义角度进行细致分析。

这三个词除了可以用做动词、形容词,还有可以用做名词的情况。

生活处处有快乐,让我们一起寻找快乐、探索快乐、拥有快乐吧。

我不想让别人看见我的痛苦,只想让他们看到我的快乐。

上面这些句子中,一般不用“高兴”和“开心”,经常用“快乐”,这些句子中的“快乐”都是用做名词,这些句子“快乐”表示一种抽象的东西,有一种名物化的趋势。

(二)语义上分析

从语义上,这三个词都可以归为“高兴”类,表示一种兴奋喜悦的情感。根据心理学理论,高兴是“盼望的目的到达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的情绪体验”。留学生也会经常用到这三个词,也会经常出现错误,语法上很好区分,而真正在语义上的不同,是导致他们出现错误的原因。

在《(汉语水平) 词汇等级大纲》中“高兴”属甲级词,“快乐”属乙级词,“开心”属于丙级词汇。留学生最先学习的是“高兴和快乐”,而在汉语实际的运用中也是“高兴和快乐”比较常见。但是,在学习过程中,留学生经常会出现下面这样的偏误:

那时候,我一边快乐,一边担心。(高兴)

我对听流行歌曲的看法是赞同的,因为音乐可以给人带来高兴。(快乐)

见到你我很快乐。(高兴)

这三个句子,在句法上都是正确的,但是在语义上有同。第一句有“那时候”这个时间节点,表示一时的感情,应该用“高兴”,而第二句做“带来”的宾语成分,只能用“快乐”,而第三句表示见面时的问候语或者打招呼,只能用“高兴”。例如:

他认为经商是一种很好的职业,因为经商可以过正经而快乐的生活。

他们很逗,总是用活泼快乐的心情面对人生。

上面这些句子“生活、心情”,这些对象都是一些抽象的、表示一段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一种状态或者感觉,只能用“快乐”而不能用其他的两个词。而“高兴”出现的语言环境如下:

他经常露出不高兴的表情、不理采别人、讽刺、挖苦别人。

他脸上流露出高兴的神色。

我们可以看出,上面这些句子,“高兴”后面所修饰的“表情和神色”都是一个短暂的时间里呈现出来的状态,没有持久性。“高兴”还有另外一种用法,一般用做交际礼貌用语、问候语、慰问和国际交流,或者初次见面,或者演讲讲话中,表示一种欣慰和内心深处由衷的发自内心的感情,当然这种感情也是短暂性的,同时,这也是一种比较正式的场合用语,表示一种友好和对彼此的尊重。如下面的例子:很高兴见到你,很高兴认识你。

“开心”这个词属于丙级词汇,对留学生来说,接触的比较晚,更多的出现一些口语交际中,大部分用于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对过去的事情一种心理感受。

在公司发展中最开心的一件事情是什么?

每次因为父亲的工作调动而转学的时候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上面这些句子,“开心”表示是对过去的事情一种心理的感觉,现在回忆起来心情很好,当然这种感觉可以是短暂性的也可以是持续性的。

三、偏误的分析和教学策略设计

我们可以根据留学生的习得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教学方法策略的设计,更好地让学习者,尽快掌握学习好这三个词的用法,能够正确的运用到实际交流中去,真正学会它们。

学习者混淆这些词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可能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词语存在语义差异,这个才是关键点。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我很寂寞的时候,常常想起我很高兴的家庭。

现在,他没有以前那严格了,一般都是高兴的父亲。

上面二句话中的“高兴”应该换成“快乐”。后面所修饰的“家庭”和“父亲”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应该是持续性的,而不是一时的,所以应该用“快乐”更加合理。而留学生刚学汉语,可能不明白时间长短所带来的一些变化和影响,他们只知道这两个词都是表示一种很好的心情或者事情。根据上面的分析,“高兴”表示是短时间内产生或者带来的结果。

根据“高兴”和“快乐”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及出现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设计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案。

首先上,在意义上认识这两个词最基本的意思,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理解。第一步我们可以给出这两个词在汉语中最常见的例句用法,在例句中去理解和体会:

快乐的生活 祝你生日快乐很高兴认识你 高兴的样子

根据上面的语义分析,“生活、人生”都是一种长期时间才能看到或者感受到的事物,属于持续时间段的感情,而“生日快乐”这种用法属于汉语语言特有的一种祝福语,这样的习惯表达和“高兴”的用法,“很高兴认识你”类似,表示一种初次见面打招呼的用法,而“高兴”的其他用法“样子、表情”都是说话人当时产生的一种感情或者呈现出来的状态。所以这两个词首先可以告诉学习者,从时间长短来分析,长时间就是“快乐”,短时间用“高兴”,这样比较容易接受。了解了一些最常见的用法和表达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更多的练习加以巩固。

从意义和常见的用法上分析了解了“高兴和快乐”的区分之后,我们来看“开心”,“开心”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很晚才学习的词,同样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关于“开心”的常见搭配短语:

玩得开心 一件开心的事情 开心的时刻

“开心”一般用于一件比较具体事情或者经历上,大部分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也是立足于一个时间点。如:

那是她十余年来最开心的一次。

赛后她得意地说:“这是我打得最开心的一场球。”

这些句子都是表示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习者,一般表示发生在过去的一件事或者一种经历用“开心”。

基于上面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上对“高兴、快乐和开心”三个词进行了一些分析和对比,同时结合汉语同义词辨析的方法和角度,我们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种教学方法模式:

(一)意义上进行分别分析论述:“高兴”表示一种即刻产生的感情状态,“快乐”是一种长时间可以持续的感情状态,“开心”一般表示发生是过去的一个时间点上的感情状态。

(二)句法成分上:三者都可以做形容词,“开心和高兴”还可以做动词,“快乐和高兴”还可以做名词。

(三)时间节点上:高兴:现在(短时间);快乐:过去、现在、将来(长时间);开心:过去(短时间、长时间)

四、结论

本文对“高兴、快乐和开心”从基本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大致的分析和比较,得出了一些基本的教学和习得方法。要想更好的教好汉语词汇,让学习者更好更快的学会这些同义词的用法,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需要将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融合,本体研究给教学提供理论支撑,教学实践中发现一些新的问题,再运用本体的知识去解决,最后做到相得益彰,真正促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孙德金.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篇10

一、引言

英美法规、法律文件(包括契约、遗嘱、信托协议等)中经常有一个句子中出现几个近义词并列的情况,在理解和翻译上造成棘手问题。在原来只需要一个词表达之处,经常连用几个近义词,学者评论说:(法律语言里)如果能串上六个词,似乎从不肯用一个字。(杨颖浩,1998:24)在英文私人法律文书汉译中,一大语言特征上的挑战便是词串(word string)的翻译。(Deborah Cao, 2008:88)

二、词串的定义

首先,词串可由一系列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和其他短语构成。例如:Each party to this Agreement hereby acknowledges that it is aware that it or its advisers, agents or solicitors may discover facts different from and in addition to facts that they now know or believe to be true with respect to the subject matter of this Agreement, but it is their intention to hereby fully, finally, absolutely and forever settle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this Agreement any and all liabilities, claims, disputes and differences which exist, may exist or have ever existed between them relating in any way to the matters the subject of this Agreement.可以看到,这些词串中的词由于出现的位置相同,所以词性上通常一致。其次,词串通常为同义词。(Deborah Cao, 2008:88)以下例子摘自典型的英文合同:Each party acknowledges that except to the extent caused directly by the other party’s negligence or breach of this Agreement Party A assumes all risks for any liabilities, expenses, losses, damages and costs (including legal costs on a full indemnity basis and whether incurred by or awarded against a party)...因此,笔者试讲词串(word string)的定义总结如下:词串是指法律英语,特别是私人法律文件中,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中的一串词性相同的近义词。

三、词串高频出现的原因

词串之所以在法律英语中如此常见,主要出于以下几种原因。首先,这是对早期安格鲁萨克逊语言传统的继承。早期安格鲁萨克逊语言传统即将两个相似并且含义相近的词连用,而且通常为头韵词。(Tiesma 1999:1315)安格鲁撒克逊人与其他日耳曼部落一样,在法律语言中大量使用上头韵连用词,这在现代普通英语中也十分常见,如‘aid and abet’、‘fame and fortune’、‘might and main’、‘new and novel’、‘part and parcel’、‘safe and sound’等。(Tiesma 1999:1315)。其次,是受到法律法语的影响。Mellingkoff (1963)指出,法律法语上词语的成双成对的用法在中世纪法律英语中也有沿用,并且产生了些许改变。这种结构通常的出现形式为,英语本语词在前,后跟随等同词义的法语词,例如‘devise and bequeath’、‘break and enter’、‘acknowledge and confess’、‘goods and chattels’、‘had and received’、‘will and testament’、‘fit and proper’等。(Tiesma 1999:32)这种双式词、三联词的传统用法随后发展为词串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词连用。比如,土地权转手时常用上这些词组成词串:grant、bargain、sell、alien、release、assign、transfer、set over及confirm,仿佛数量的增加就等于多上了一层保险一般。(Aitkin and Butter 2004:4)

最后,这种词串使用的主要是为增加表达上的概括性,尽量包含所有可能的情况,为各种可能性设兜底。法律文书一经制定出来,其固定性也就具有了相对的滞后性,况且法律制定者受主观认识能力等方面的局限,也无法准确预知法律所要规范的所有可能与情形,所以律师通常都十分地谨慎小心,来尽量减少主观认识能力不足所带来的法律缺陷。因此,律师在用词上习惯性拖泥带水。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英语法律用语本身重复短语较多,并且各自导致的后果也不尽相同(Goldstein and Lieberman 2002:124)。总的来说,伴随着普通法的悠久历史,法律英语中词串的语言特征不断发展。这主要由于法律上的防范原则,即预防缔约双方在出现问题时对簿公堂(Dick 1985:1)。缔约或协议签订的主要原因首先就在于为双方的具体权利、义务做出详细的、总括性的规定,其中很重要的考虑就在于防止未来纠纷的产生;其次,当产生纠纷时,合约中的预先约定条款能够作为补救措施或纠纷解决办法发挥作用。普通法系国家的律师们上岗前必须完全掌握起草合同的技能,做到锱铢必较,以便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情况做好准备。法律英语为了满足法律上和律师的这种万无一失的需求,逐渐发展为一种总括性的、惯常兜底的语言。

四、词串的分类

英美法律文件中出现的近义词串依照其性质可分为两种,即求异型词串和求同型词串,其中前者在近义词中占主要地位,后者为少数。法律家使用求异型近义词这种有细微差别的词是为表达在法律上的不同意义。在法律语言中使用的近义词并不都是求异型的,因为英美法律的特殊历史背景,在英美法律语言中存在着一类很特殊的近义词类型,笔者称之为求同型近义词。与求异型近义词相比,求同型词是少数,但对这一类近义词的理解却比求异型要复杂,对译者的要求也更高。

五、词串的翻译策略

词串在翻译时应根据其类型和特征进行妥善处理,在翻译前必须初步判断其类型,而译者的知识能力总是有限,一定要勤查资料,仔细判断。对于求异型词串,翻译时亦须传达原文想要表达的词间差异,方为信实的佳译。而其中较难处理得是求同型词串,由于理论界对此类近义词缺乏研究,所以法律实务界在文本翻译时,当遇到这一类近义词时往往胡乱处理,许多译者往往挖空心思罗列出数量相当的中文近义词敷衍了事,结果使译文与原文差距很大。英文法律文书中的词串在翻译上的一个棘手问题在于,目标语中可能缺乏与源语对等或含义相近的一串词。例如,null and void通常译做中文时通常为“无效”一词。这是由于中文中缺乏与之对应的两个近义词。这时,null and void在本质的“无效”上含义是相同的,因此姑且这么使用。但实际上,这个词串在英语中比起简单的“无效”有着更强硬的语气效果。再举一例,如‘costs, expenses, outlays, expenditures, fees, charges and levies’这一长词串。目标语中可能缺乏一一对应的同义词。但从法律角度考虑,词串中的每一个词都可能带有不同的法律含义,可能引发不同的法律后果。当发生纠纷时,法庭需要对每一个单独的词进行解释,各自给予他们不同的含义。因此,并不建议译者在翻译时总是将同义词串处理为同一个词。

六、结语

鉴于法律英语中词串的重要作用,在翻译时应恰当判断其类型,是属于求同型还是求异型,这对译者的法律知识储备和信息检索能力都是一个挑战。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再进行翻译,将提升译文的准确性和专业度。

【参考文献】

[1]杨颖浩.略论英美法律语言中的求同型近义词[J].上海科技翻译,1998(4).

[2] Deborah Cao, 2008, Translating Law,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篇11

一、引言

东北方言中有许多带“熊”字的词语,如“熊孩子、挨熊”,这类词语十分生动、形象,可以更加形象地表现出人的状态特征。下面笔者就对带“熊”字的东北方言词语进行简要分析。

二、与“熊”有关的东北方言词语

(一)带“熊”字的名词

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常常会用“熊”来形容与熊的外形、体态特征相似的人。

(1)比喻无能、懦弱的人:熊货、熊包、熊色赖、熊玩意儿。

(2)比喻人难看、窝囊、软弱的样子:熊色(shǎi)、熊相、熊样儿、熊架儿。

(3)比喻软弱、无能的话:熊话。

(4)比喻(人出的)坏主意:熊趟儿、熊招儿。

(二)带“熊”字的形容词

北方人常用带“熊”字的形容词讽刺、挖苦人。包括:“熊拉巴唧”形容人软弱无能;“熊气”形容人胆怯、懦弱;“熊态”形容人服输、服软;“熊头日脑”多形容莽撞之义,有时形容人蔫头蔫脑,萎靡不振;“熊汤”形容人软弱、放赖;“熊到家”形容人窝囊极了。

(三)带“熊”字的动词

“熊”作为一个词,包括以下几个义项:欺负;(用不正当手段)索取;骗;训斥;软弱、无能、畏缩、支持不住。前四个都是动词,只有第五个是形容词。除了“熊”字还有“熊个紫的”“熊住”这两个带有“熊”字的词语也是动词。

三、“熊族”词语中的隐喻认知模式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隐喻已经不再是一种修辞手法,而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模式。这些带“熊”字的词语,正是隐喻这一人类的认知思维模式指导的结果。

(一)“熊族”词语隐喻的经验基础

隐喻作为人的一种认知模式,其经验基础就是人体的经验。棕熊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人们较为熟悉,且棕熊的体长跟成年人的身高相近,可以直立行走,因此人们在想要对别人进行评价、描述时,就常常会使用与人的形体相像的棕熊。

(二)“熊族”词语隐喻的类型

笔者认为“熊族”词语隐喻应看作结构隐喻。结构隐喻的两个概念分别属于不同的认知域,但他们各自的构成成分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用“熊族”词语来形容人,就是以“熊”这一概念的结构来构造“人”的概念,将谈论熊的性格、体貌特征的词语用来谈论“人”。“熊”的特点是凶猛、不灵活、难看,“人”也有严厉的、笨拙的、长得难看的,这就构成了“熊”与“人”两个概念构成成分的规律的对应关系。

(三)“熊族”词语隐喻运作的基本方式

东北人在用“熊族”词语形容、指称人的时候,在头脑中往往有“人是熊”这样一种概念。在认识陌生的事物时,人们的思维自发地会用已知的事物去衡量、比较,从而认识陌生事物。“熊族”词语的隐喻就是“熊”这一概念域到“人”这一概念域的系统映射:

熊(源域) 人(目标域)

凶猛 厉害(欺负、索取、训斥)

不灵活、走得慢 窝囊、蔫头蔫脑

难看 难看的样子

笨拙、反应慢 弱、无能

东北方言中“熊族”词语的隐喻就是依靠源域到目标域一一映射的机制形成的。从熊的特性看,熊比较凶猛、厉害,将这一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人”上时,源域的“厉害”的属性特征被凸现出来,并被“人”继承过来。从熊的体貌特征看,熊一般比较笨拙、反应慢,就有“熊货、熊包”等隐喻表达。

四、东北方言中“熊族”词语的色彩意义

“熊族”词语,表意精确,生动形象,极具喜剧性。“熊族”词语的这一幽默、直白的表达效果源于其具有独特的色彩意义。

(一)“贬义”的感彩

东北方言中的“熊族”词语基本都带有贬义的感彩。带“熊”字的名词比喻懦弱、无能的人或者人的窝囊的样子,都表现出说话人对描述对象的鄙视、厌恶的情感。另外,动词“熊”也含有贬义的感彩,形象地表达出说话者不满、看不起的态度。

(二)“熊”的形象色彩

有形象色彩的词语都含有表示形象的部分,来引起人们的联想。在这些带“熊”字的词语中,“熊”就是这些词语表示形象的部分。东北人抓住它不灵活、笨拙的特点,用它的形象来形容窝囊、软弱的人,如“熊架儿”。

(三)口语化的语体色彩

这些“熊族”词语多用于口语化的情景,在书面语中并不多见。它们大多是人们在日常聊天时使用的,“熊族”词语亲近,贴近东北人的生活,因此也会在东北的文学作品中出现,但出现的次数并不多。这些“熊族”方言词汇通俗生动,亲切易懂,也体现出东北地区和人们的精神风貌。

五、结语

东北方言中的“熊族”词语以熊喻人,生动幽默,其贬义色彩浓厚,整个词语形象生动。深究“熊族”词语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满族的狩猎文化和东北独特的地理位置之外,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认知思维模式――隐喻。隐喻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模式,隐喻在认知中的作用是自发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可以不自觉地将“熊”和“人”两种事物相提并论。

参考文献:

[1]高永龙.东北话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3.

带有近义词的成语篇12

词语解释:1、紧急迫切,急切的感情。2、匆忙;仓猝,急切间想不出有谁能来帮忙。

近义词:火急、急迫、迫切、迫急、急忙、急促

用急切造句

1、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教室,小明急切的想知道考试结果。

2、春天来了,小草急切地从泥土里冒出头来。

3、我急切地想知道答案。

4、我十分急切的想要去看那本书。

5、放学铃响了,我急切的想要回家。

6、他非常急切的解释原因。

7、我们急切地等待着伤者的消息。

用急切的近义词造句

火急:哥哥说有十万火急的事,不能来参加我的生日会了。

迫切:我突然迫切地希望我们能单独在一起。

急忙:他一听到家里有事,就急忙地回家了

急促:急促的闹铃声催我快点起床,今天我们组值日。

【扩展阅读:浅谈近义词的辨析、使用】

一、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同义词。同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代,亦称等义词。有些词意义基本相同,但并不完全相等,应用上也不能任意互换,彼此间有一定的细微差别,属近义词。意义完全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

二、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正确使用词语就要求掌握初中涉及的汉语词汇含义和正确使用的条件。主要涉及到近义词的区分,易混易错词语的正确选择,以及实词、虚词等各种词性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选择。

三、词的感情: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在反映客观事实时所传达出的态度和感情。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带有喜爱,赞许意味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憎恶,贬斥意味的词语角贬义词;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表达的是客观冷静的态度的词语叫中性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