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报告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4 14:49:44

血细胞分析报告

血细胞分析报告篇1

自从我院2004年使用第一台血细胞分析仪开始,6年来,在对3万多张血细胞分析报告审核签字过程中发现大量质量问题并不仅仅在于镜检,而更多的问题还在于实验室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在血细胞分析仪普及的今天,仪器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已由专人负责,仪器的校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都非常满足的前提下,经过长达6年来对审签血细胞分析报告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后得知,真正影响我院血细胞分析检验质量的因素全在于人,现以日本西森美康的KX-21N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为例,将一些在审签报告中发现的引起质量问题的因素逐一分析如下:

KX-21N检测红细胞是利用库尔特原理,根据血细胞是不良导体的特性,在电解质溶液中悬浮细胞颗粒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电阻变化来进行血细胞计数,同时根据脉冲高低测定每个细胞体积[1]。血红蛋白是利用光电比色原理来测定的,HCT、MCH、MCHC、RDWSD、RDWCV是用RBC、Hb、MCV计算出来的。

1RBC、Hb、HCT、WBC、PLT全部增高

血细胞分析报告篇2

1 血液分析仪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目前,各类血液分析仪主要完成两大功能,一是细胞计数功能,二是细胞分类功能。根据检测原理大致分为两类:电阻抗法和光散射法。国内实验室特别是基层实验室用的多是电阻抗法,故在此简述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在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原理。根据电阻抗的原理,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小孔时产生的脉冲大小有明显的差异,依据这些脉冲的大小,可对白细胞进行分群。仪器可将体积为35-450fl的血细胞,分为256个通道 (channel),每个通道为1.64fl,根据细胞大小分别置于不同的通道中,从而显示出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经溶血素处理后脱水的血细胞体积大小,取决于脱水后细胞内有形物质的多少。淋巴细胞为单个核细胞,颗粒又少,细胞小,一般在35-98f1;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多,颗粒多,胞体大,多在135-350fl;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原始细胞、幼稚细胞等,多在98-135fl,称为中间型细胞。因此根据细胞体积大小,可初步确认相应的细胞群:第一群(35-90fl)是小细胞区,主要分布的是淋巴细胞;第二群(90-160fl)是单个核细胞区,也称作中间细胞,主要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碱性粒细胞、核左移的各阶段幼稚细胞或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第三群 (160fl以上)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仪器根据各亚群占总体的比例,计算出白细胞各亚群的百分率;如果白细胞胞各亚群的百分率与同一标本的白细胞总数相乘,即得到各亚群细胞的绝对值。可见,电阻抗法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只是根据细胞体积的大小,将白细胞分成几个群体,在一个群体中可能以某种细胞为主(如小细胞区主要是淋巴细胞)。但由于细胞体积间的交叉,可能还有存在其他细胞。因此,习惯上称为“三分类”的血液分析仪是不够确切的。建议使用“三分群”一词描述电阻抗法血液分忻仪的白细胞分类。

2 血液分析仪的优缺点

高科技术联合检测和电子计算机在血液分析仪的应用,使血常规测量参数不断增多,检验速度快,自动化程度较高,便于标准化操作,有利于质量控制,结果基本能满足临床需要。但国内基层医院使用三分类的血液分析仪较多,受限于细胞计数和分类的原理,对细胞分类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不能识别各种异常血细胞及血液寄生虫,这是仪器分类不能代替的主要表现。

3 临床检验工作中白细胞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少部分检验人员基本功较差,过分依赖仪器,缺乏对血液分析仪原理的了解,对异常结果未作全面分析,盲目发出检验报告,使检验质量有所下降。

3.2个别检验人员对仪器的性能掌握不完全,就急于上机操作,对白细胞直方图分析不够,不了解异常报警的含义,对于是否需要显微镜检查,不能作出正确判断。

3.3有少数实验室自从使用血液分析仪后,只要医生未注明,不再做显微镜检查,仅凭血液分析仪发出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报告,从而造成漏诊或误诊。最常见的漏诊和误诊是仪器报告中间细胞增多,镜检为白血病细胞;仪器报告淋巴细胞增多,镜检为大量幼红细胞;仪器报告中性粒细胞增多,镜检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仪器报告小白细胞(W-SCR)增加,镜检为异型淋巴细胞等。也有的漏检疟原虫。

3.4由于厂家或销售公司对产品夸大宣传介绍,使有些检验人员误认为仪器分类结果可替代镜检分类,造成了检验人员忽视血常规的形态学观察。

4 建议和方法

4.1加强实验室管理。建议各单位在购进血液分析仪后,科室负责人不仅要对仪器有充分了解,而且对临床需求情况也要熟知。要选派素质较高、综合能力强、基本功扎实的检验人员去使用和维护,制定标准化操作手册,手册中应包括血常规检验一定要推血涂片,明确规定白细胞分类过筛后不能发出报告的标本,要进行染色镜检。防止由于忽视形态学观察而造成漏检或误诊,给临床诊断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4.2重视岗前培训。通过上岗前培训可使先进仪器能够得到正确使用,充分发挥仪器的功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培训的重点应放在分析直方图和散点图的变化规律,掌握异常报警的含义和对仪器的维护、保养等方面,创造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3强化质量控制意识。要加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质量控制贯穿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全过程。健全发报告前复核制度,要由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的检验人员复核,尤其要强调显微镜检查。在质量控制中要将仪器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进行比对。对于白细胞系直方图的高峰、缺峰,血小板直方图异常等,显微镜检查常可解释异常图形和异常报警,而对仪器无法辨别的细胞,可通过镜检来确认,应该说,形态学观察是最重要和关键的复核,也是主要的质控内容之一。

血细胞分析报告篇3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把各个系统的的细胞从原始到成熟各个阶段制成幻灯片,平时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少见的,典型的血液病人的血片和骨髓片用骨髓分析系统的采集图像的功能采集并制成幻灯片给学生讲解。

    3充分利用好实验课

    血液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于课时有限,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立足于实验教学的整体性,掌握好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除了掌握好一些基础性的实验技能如:学习涂片的制片,染色及镜检等流程,对骨髓涂片的报告内容,报告格式需要掌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选取不同的典型的病例给学生看,采用由浅入深的方法,如感染性骨髓象(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的中毒颗粒和空泡出现),各种贫血病人(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各种白血病病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一些典型病例),同时还要观察血象,有的疾病骨髓象无变化但是血象有明显变化,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还需要对所得的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在教学生观察血细胞形态不能凭感觉去认识细胞,要充分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对各种细胞的形态特点要熟记于心,在观察的过程中才能和所看到的细胞去比较。反复辨认,这样才能慢慢掌握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

    4密切联系临床,掌握病人体征

    血液学检验所出具的骨髓报告是一种诊断性报告,所以在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仅凭显微镜下所得到的一些数据及细胞形态并不能全面及完整的反应病人的真实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密切与临床相结合,了解病人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才能更加准确的发出骨髓报告。

    5锻炼学生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

    骨髓报告和其它的报告有所不同,不是仅仅把所得数据报告给临床就可以,要通过骨髓细胞计数得到各种细胞的百分比,还需结合临床的体征,同时观察血液分析结果及生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缜密思维得出判断。

血细胞分析报告篇4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把各个系统的的细胞从原始到成熟各个阶段制成幻灯片,平时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少见的,典型的血液病人的血片和骨髓片用骨髓分析系统的采集图像的功能采集并制成幻灯片给学生讲解。

3充分利用好实验课

血液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于课时有限,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立足于实验教学的整体性,掌握好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除了掌握好一些基础性的实验技能如:学习涂片的制片,染色及镜检等流程,对骨髓涂片的报告内容,报告格式需要掌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选取不同的典型的病例给学生看,采用由浅入深的方法,如感染性骨髓象(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的中毒颗粒和空泡出现),各种贫血病人(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各种白血病病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一些典型病例),同时还要观察血象,有的疾病骨髓象无变化但是血象有明显变化,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人,还需要对所得的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在教学生观察血细胞形态不能凭感觉去认识细胞,要充分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对各种细胞的形态特点要熟记于心,在观察的过程中才能和所看到的细胞去比较。反复辨认,这样才能慢慢掌握显微镜下的细胞形态。

4密切联系临床,掌握病人体征

血液学检验所出具的骨髓报告是一种诊断性报告,所以在教学过程让学生了解仅凭显微镜下所得到的一些数据及细胞形态并不能全面及完整的反应病人的真实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密切与临床相结合,了解病人的临床表现及体征才能更加准确的发出骨髓报告。

5锻炼学生的综合判断分析能力

骨髓报告和其它的报告有所不同,不是仅仅把所得数据报告给临床就可以,要通过骨髓细胞计数得到各种细胞的百分比,还需结合临床的体征,同时观察血液分析结果及生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缜密思维得出判断。

6合理安排教学时间

血细胞分析报告篇5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由于其具有可信度高[1],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已经在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使用, 并且近年来通过医院网络直接由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通过医院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将仪器结果通过医院内部网络直接报告给临床医生,血细胞显微镜检查逐渐被临床诊断中淡化、忽略, 也增加了临床误诊率,我们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警示信号进行显微镜复查,了解警示信号与显微镜检测之间的关联,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仪器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为Sysmex XE2100(日本东亚),工作原理: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采用电阻抗原理进行, 白细胞分群计数采取流式细胞技术半导体激光原理, 能够对发现的异常细胞发出警示信号。双筒显微镜采用O lympus CX31用于血细胞显微镜分析。

1.2 方法

血细胞分析报告篇6

本院引进的 XT-2000i全自动五分类血球仪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术及液路聚焦加电阻抗方法,特别是在白细胞分类方面大大优于三分类血球仪,但是仪器并不能代替手工镜检,必须根据仪器的提示进行显微镜复检并结合散点图再根据临床病情方可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

1 材料和方法

1.1 仪器和试剂 日本东亚Sysmex-20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配套试剂,Nikon-500i双目显微镜。

1.2 标本来源 本院各科住院患者,用EDTA-K2抗凝真空管采血,充分混匀,采血完毕后于2 h内上机检测。

1.3 方法 随机抽取XT-2000i检测的500例标本进行统计,分别计算有报警信息和无报警信息的例数,计算其百分率,另外对仪器提示有幼粒细胞报警280例,无幼粒细胞报警200例,有异型淋巴细胞报警80例,无淋巴细胞报警100例和有核红细胞报警80例,无有核红细胞报警200例分别推片进行瑞氏染色后,让有细胞形态学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显微镜镜检,分别计算出其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2 结果

对XT-2000i检测的300例有报警信息的标本同时进行显微镜镜检结果如下。见表1、2、3、4。

根据表1得出结论在500例标本中有报警信息300例占60%,其中以核左移和有核红细胞的符合率最高,而原始细胞的符合率最低。

根据表2得出:敏感度100%、特异度49.3%、准确度57.0%、阳性预测值26.4%,阴性预测值100%。

根据表3得出:敏感度100%、特异度61.79%、准确度65.69%、阳性预测值22.5%,阴性预测值100%。

根据表4得出:敏感度100%、特异度79.4%、准确度81.4%、阳性预测值35%,阴性预测值100%。

3 讨论

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使用的半导体激光光束照射细胞,根据产生的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和侧向荧光三种信号来区分细胞,前向散射光的强度反映细胞的体积,侧向散射光的强度反映细胞的内容物,如核颗粒,侧向荧光强度反映细胞内DNA和RNA的细胞含量,Sysmex配套的试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使红细胞和血小板裂解成碎片,并使白细胞膜受损,造成其通透性增加,试剂中的聚次甲基荧光燃料就进入破损的白细胞内,与细胞内的核酸以及细胞浆内的细胞器相结合,当这些白细胞被波长为633 nm的激光照射时,侧向荧光的强度就与细胞内的核酸含量成正比,如异淋、原始细胞、以及幼粒细胞等荧光强度高[1]。XT-2000i对网织红细胞的RNA染色,通过RNA含量的不同区分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的红细胞,通过DNA和RNA含量的不同区分网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本文分别对仪器所提示的异型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和幼稚粒细胞时同时进行镜检发现在仪器提示为无报警信息时与显微镜镜检符合率较高,阳性符合率为有核红细胞最高,其次为幼稚粒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的假阴性可能是因为其体积与大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较接近,易被仪器误认[2]。虽然现在的仪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镜检,在工作中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加强细胞形态学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有责任心,要认真仔细,才能给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报告。

血细胞分析报告篇7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临床医学检验学科也在迅速的发展壮大,先进的电子技术、流式细胞术、激光技术、单克隆技术和计算机等高科技在血细胞分析仪上得到应用,现在的血细胞分析仪无论在自动化阶段、先进功能和完善设计方面均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Sysmex KX—21是一台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即把白细胞按体积大小和内部结构分为三类:大细胞类为粒细胞群,体积大于160fl细胞,主要包括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及中性杆状粒细胞两种;中间细胞类为中间细胞群,细胞体积90~160fl大小,此类细胞包括单核细胞、酸性粒细胞、碱性粒细胞、未成熟的幼稚细胞和异常淋巴细胞等;小细胞群为淋巴细胞群,细胞体积35~90fl大小,主要包括小淋巴细胞及少数的大淋巴细胞等,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关于Sysmex 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检测血常规时中间细胞增高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标本来源: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

仪器与试剂:①仪器:Sysmex 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②试剂:Sysmex公司原装进口试剂;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

方法:严格按操作规程采血,手工法将末梢血与稀释液1:20稀释,并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上机操作,1小时内完成计数,采血的同时推一张血涂片。将血常规结果中中间细胞>15%的标本,同时将血涂片进行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后镜检,按常规方法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看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异常的幼稚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各占多少,用百分比报告。

结果

从日常检测的标本中,随机抽取50例中间细胞增高的标本,其中中间细胞实际增高20例(40%),假阳性中间细胞增高30例(60%)。

20例阳性结果分类:中间细胞增高3例,为血液病患者,其中包括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及各种类型贫血引起的感染,其中的14例以单核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为主;主要为各种癌症患者化疗后细胞变异及肝硬化患者和原因不明感染患者;另外有3例为过敏性反应、哮喘及寄生虫患者并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

讨论

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应用电阻抗原理对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的[1]。根据细胞的大小把35~90fl的细胞作为小细胞群,一般为淋巴细胞;160~350fl的细胞作为大细胞群,一般为中性粒细胞;在两者之间的90~160fl的细胞为中间细胞。一般情况下,中间细胞应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异常淋巴细胞等,一般以单核细胞为主。

由于高科技的应用,使血细胞分析仪更迅速精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而提高了实验室工作效率,但是,高性能的血细胞分析仪虽然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检测的灵敏度也很高,计数血细胞的大小体积是利用光散射计数、计数板扫描及电阻变化产生脉冲电流而计数,但无论采用阻抗法、激光法还是其他技术,都不能对每个细胞完全识别,特别是白血病细胞、正常单核细胞和非典型淋巴细胞[2],都存在假阳性结果。故血细胞分析仪还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显微镜检查,对于已诊断为血液病的患者或怀疑存在异常细胞的标本,即使仪器结果正常也应做显微镜检查,以免漏诊。

对于假阳性结果的出现,认为是由于少部分中性分叶核细胞体积过大或大淋巴细胞体积过大,仪器误将此类细胞计数为中间细胞造成的假阳性中间细胞增高,此种原因多见。其次,由于试剂清洗液杂质多、温度、湿度、环境等因素的改变,亦会使测定的结果产生飘移,仪器管道老化或突发的电压不稳定造成的干扰亦会使中间细胞增高。再者,由于室内温度过低造成的红细胞聚集及红细胞碎片和冷蛋白的干扰,如巨球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感染时血中含有冷球蛋白或血栓疾病、糖尿病等血中存在冷纤维蛋白,使血中晶体物质发生聚集,从而导致细胞计数偏高,亦可能会导致中间细胞假阳性增高。

以上是我们的点滴经验和探讨,我们认为每个检验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在检测血常规时,如发现中间细胞偏高,一定要将血涂片进行瑞氏染色后,用显微镜计数分类后再报告,尤其要避免白血病患者以及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误诊和漏诊,从而为临床提供准确无误的检验报告单。

血细胞分析报告篇8

[中图分类号] R44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b)-0095-02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近年来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等特点,及早发现和治疗对于患者的治愈和延长生命有着重要的价值。血常规的检查在白血病的早期发现中起到很重要的初筛作用。但由于血常规标本影响因素较多,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不能克服各种干扰,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在所难免,为避免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白血病患者漏诊,对异常报告患者的样本必须复核确认[1],本研究对本院2010~2011年门诊20 860人次血常规异常患者血液涂片分类发现15例白血病,与骨髓结果一致。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迈瑞-5380血液分析仪和配套溶血素、稀释液、清洗液(深圳迈瑞有限公司),瑞氏-姬坶萨染色,台湾贝索公司。

1.2 标本及采集

本院2010~2011年门诊患者20 860人次,EDTA抗凝管抽取2 mL静脉血,混匀,上机检测。

1.3 复查标准及方法

血常规涂片标准:(1)血常规检测结果带有报警信号;(2)WBC>12.5×109/L或6.0×1012/L或400×109/L或180 g/L或

2 结果

从20 860例门诊血常规中检测出白血病15例,检出率为0.079%。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8~78岁,平均47.7岁,全部经本院检验科或其他上级医院确诊。15例白血病患者血常规改变见表1。

由表1可见,15例白血病患者中白细胞计数升高患者13例,占86.7%,所有患者血红蛋白及血小板都有不同程度的减低。在15例白血病患者中,仪器警示有异常白细胞患者共13例(86.7%),而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患者白细胞正常,仅提示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但直方图显示异常;还有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M3)患者血常规检测结果仪器警示及散点图均提示嗜酸粒细胞异常升高,而人工镜检复查显示以原始、早幼粒细胞增多为主。

3 讨论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表现为正常血细胞生成减少,周围血细胞发生质和量的异常,白细胞及其幼稚细胞在骨髓或其他造血组织中进行性、失控制的增生、浸润,并损害各种组织,产生不同症状。由于患者病情轻重不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就诊时主诉症状各异,时常发生白血病漏诊、误诊。近年来,随着各种血细胞计数技术的不断被发明,多功能、多参数、多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出现提高了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测水平,它不仅改善了实验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且提供了许多新的实验参数,对某些白血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3]。现在国内大多数医院使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迈瑞-5380采用库尔特原理检测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数目以及体积分布;采用比色法测量血红蛋白浓度;采用半导体激光流式细胞技术,实现精确的白细胞五分类。但由于白血病细胞具有多态性和复杂性,致使血细胞数量和成分变化,引起血常规检查中一些列指标异常。如存在大量异常细胞时,仪器不报告白细胞分类结果;而存在较少的异常细胞时,仅显示提示性的报警信号。因此检验人员熟悉警示信息和重视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尤其重要[4]。所有门诊检验人员对白细胞计数异常,出现报警信号,无分类结果、中间细胞比值增高的标本以及白细胞直方图显示异常的患者,必须涂血片复检[5]。

本次试验数据显示,仪器警示信息对检出异常细胞有较高的提示功能,15例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直方图中,仪器警示有异常白细胞的为13例,占86.7%,但由于白血病标本影响因素较多,仪器分析结果出现偏差在所难免,有2例白血病患者仪器仅提示淋巴细胞增多和嗜酸细胞增多。可见仪器血常规结果不可替代血涂片镜检分类[6],只能作为筛选。对于血常规异常的血标本必须做涂片镜检[7],应建立复检制度,将血液涂片染色镜检,列入血常规工作之中[8],避免临床症状不典型的白血病漏诊,从而提高检验报告质量。

[参考文献]

[1] 袁远,方美丹,纪东辉,等.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常规异常检测结果2例分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3):629-631.

[2] 张爱荣. 39528例血常规复检结果临床分析[J]. 中原医刊,2007,8(16):46-47.

[3] 姚东平,王祖蓉.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对诊断白血病的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5):578-580.

[4] 王肖霞,夏雯丽,杨蓉蓉,等. 白血病初诊患者血常规综合指标的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2007,25(5):397-398.

[5] 李伟皓,李顺义. 血涂片检验用于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7,28(1):59-62.

[6] 蔡宁. 血涂片镜检的重要性[J]. 实用医技杂志,2010,1(7):655-656.

血细胞分析报告篇9

在医学检验工作中,血细胞分析是最为常用的项目之一,其质量水平影响范围最广、涉及疾病最多。血细胞分析仪代替传统的手工法在血细胞分析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尽管进行了严格的校准,在分析前和分析中都进行了规范化的质量控制措施,也不等于每一次、每一批样本的检测结果就是完全准确无误的。在实际工作中,仍然会受到样本、操作、仪器、药物、环境温度、生理状态、责任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以造成个别样本或一部分样本出现较大的误差。因此,每发一张报告之前,都应该认真观察各项指标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指标与指标之间是否相符,参考各种血液分析图像,同时还要连续关注患者的测定结果,参考以前的报告,综合分析确认无误后方可发出报告。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血细胞分析后的质量保证,通俗的说就是结果的审核,通过蛛丝马迹找出干扰血细胞分析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现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从以下几点介绍血细胞分析后质量保证的体会。

1 影响白细胞(WBC)分析常见的原因

1.1 难溶性红细胞(RRBC)的影响 新生儿红细胞(RBC)、某些肝病患者红细胞膜质类异常,具有抵抗溶血剂作用,使红细胞溶血不完全,导致WBC计数结果假性增高,且分类结果淋巴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减少。此种情况,在CD?1700 WBC直方图会有明显异常表现,呈干扰图形,在35 fl前区出现狭窄而较高的峰,分类淋巴细胞偏高,中性粒细胞下降;有时淋巴细胞分类甚至可高达80%~90%,如果结果报出去,临床上容易误认为血液病,但CD?3700血细胞分析仪对这种状况会有RRBC的警告提示,可通过选择RESISTANT RBC样本测定模式进行分析,在这种模式下运行,样本将通过较长时间的孵育,从而使试剂充分发挥作用以达到溶解RRBC的结果,其WBC计数及分类结果较为准确。在工作中,遇到胆红素较高的样本应特别注意RRBC对WBC结果的影响。

1.2 巨大血小板可计数为WBC。

1.3 冷凝集素能引起WBC计数假性增高 因为相当于WBC大小的蛋白质结晶被计数为WBC,此时应将样本置于40 ℃左右温箱或水浴箱中加热约15 min~30 min,待其加热到37 ℃后蛋白质结晶会消失,此时立即混匀重新上机测定即可。

1.4 有核RBC出现亦会影响WBC计数。

2 Hb、RBC检测结果的审核

血细胞分析测量报告的参数之间,存在有许多内在联系,比如Hb、RBC与MCH,Hb、HCT与MCHC,RBC、HCT与MCV之间,RDW与涂片的RBC形态变化,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在审核RBC的相应测定值时,应仔细观察Hb/RBC的比值以及MCV、MCH、MCHC的测定值。一般正常人Hb/RBC的比值约为30∶1(Hb的单位为“g/L”,RBC的单位为“1012/L”),MCV的值约为80 fl~100 fl、MCH的值约为27 pg~32 pg、MCHC约为325 g/L~355 g/L。一般来说,MCHC的值个体间差异小,相对较为恒定,是观察仪器可信性、样本状况较为实用的一个指标,如果出现批量明显增高或降低,则应考虑为系统误差,观察是否为仪器故障或是试剂问题,应仔细查找原因。如果单个血细胞分析结果中出现过高的MCV、MCH、MCHC,且RBC数与Hb浓度比例明显不当,出现这类检测结果一般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样本有溶血,使RBC结果假性减低,导致HCT、MCH、MCHC;二是样本内含有较高的冷凝集素,在抽取全血样本后,尽管抗凝效果很好,但在体外还是会发生RBC凝集,抗凝管内的RBC可形成细小的、肉眼可见的凝集颗粒,有些RBC的凝集颗粒很小,肉眼难以观察到。无论凝集颗粒是大是小,一旦形成冷凝集,就会使血细胞分析的结果出现很大偏离。一般认为所谓冷凝集现象,一定是在室温很低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其实不然,我们在夏天气温较高时就碰到过冷凝集样本,有些患者的冷凝集素效价很高,温度范围宽,出现冷凝集时的血细胞分析结果可导致Hb和RBC的比值出现很大偏差,且MCH、MCHC的值与正常参考值极度偏离。所以,我们收到血细胞分析样本时,应仔细观察样本,及早发现问题;在审核报告单时,除了重点审查几大主要指标外,千万不要放过MCV、MCH、MCHC。尤其是MCHC,往往能帮助我们发现比较严重的错误,有冷凝集的样本,一经发现,处理比较简单,方法如上所述,另外,高脂血症可使Hb假性增高,甚至可增高达30 g/L;血液中白细胞显著增高时亦会影响RBC计数的准确性;血小板数太高时也会使Hb假性增高。

3 血小板计数干扰因素分析

3.1 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减低的常见原因 血小板聚集或凝集,如EDTA诱导血小板减少症;临床上用ATP后血小板容易发生聚集,因ATP分解,产生大量ADP,而ADP是一种血小板诱导剂,易使血小板发生聚集而影响血小板计数,导致血小板计数偏低[1]。卫星现象,因EDTA抗凝血中血小板粘附于分叶核粒细胞表面,所以计数时没有包括在内,出现巨大血小板。血细胞分析仪PLT的检测阈值一般为2 fl~30 fl,由于某些血小板太大超过检测阈值而未被计数,造成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血小板可逆聚集亦会对血小板计数产生影响,因此患者抽血后应尽量放置一定时间(一般约为30 min)再进行测定。

3.2 小RBC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当患者RBC大小不均、以小RBC(MCV<70 fl,且RDW明显增大)居多时,部分极小RBC会计入血小板数,引起血小板数假性增高。这种现象在使用CD?1700血细胞分析仪时极易出现,因CD?1700血小板计数是采用电阻抗原理,血小板和RBC是在同一个检测系统中通过颗粒大小来加以识别,血小板与RBC测量的信号常有交叉,小RBC的脉冲信号可能被视为血小板信号,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此时应显微镜计数血小板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但CD?3700血细胞分析仪对抗小RBC干扰的能力较强,虽然也是采用电阻法进行测定,但CD?3700运用改良RBC及PLT相交曲线的准确分隔,以挡流板技术消除RBC通过小孔时涡流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以拟合曲线消除碎片及小RBC的干扰,提高了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

4 样本因素

当血细胞分析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时,应首先排除样本原因,重新核对样本标签,观察样本的外观,并进行二次检测,避免因样本弄错或编号错误而造成检测结果张冠李戴,出现严重的连锁反应,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另外还应特别观察样本稀释、样本抗凝不佳和溶血等现象。这种情况尤以夜班或急诊患者多见,有时直接从输液管抽血或从输液的同侧手臂抽血,血液颜色较淡,离心后上层血浆感觉没有粘性,颜色也不象正常样本的黄颜色,如同时抽取几管血,会发现几管血的颜色深浅明显不一致,样本明显稀释,另外,还常见样本抗凝不完全的现象,凝块较小,有时肉眼几乎难以辨认,做了之后发现PLT数较低,与临床不相符,此种情况多见于实习护士较多或新进护士时,此时应积极与临床联系,核实样本抽取情况,必要时通知临床重新采血复查,并告知正确采血方法,如不是急诊患者,应尽量在清晨未用药、未输液之前采血;如为急诊,且已经在输液,应强调不能在输液的同侧手臂抽血。

5 不同生理状态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不同生理状态下血细胞各参数会有所不同,比如妊娠5个月以上或新生儿WBC总数明显增高;暴热或严寒常出现一过性WBC总数增高。饮食和运动对检测结果亦会产生相应影响,进食喝水后,血液会有生理性稀释作用,RBC数和Hb检测结果会有所下降;剧烈体育运动后血液浓缩,此时迅速采集血液可使RBC数和Hb检测结果增加约10%。新生儿和小儿痛哭后毛细血管血WBC计数可显著增加[2];每日不同时间WBC总数也有一定差别。由此可见不同生理状态对血细胞分析测定结果的影响之大,因此,对于动态观察指标的非急诊患者最好固定某一时间检查,以尽量减少不同生理状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6 紧密联系临床

在审核报告单发现较为异常的结果时应多与临床医生主动联系,看其是否可以从临床角度加以解释,或是否与其他检测参数相关。比如脾亢患者,在手术前血小板降低,手术后血小板数目会逐渐升高,有时甚至会达到1 000×109/L以上,所以,检验人员还应多了解必要的临床知识,便于与临床医生沟通,有效的分析检验结果,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总之,血细胞分析是检验工作中最基础也是应用最广的检验项目,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探讨和总结,同时,作为一名检验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按报告单审核程序进行审核。当发现较为异常的结果时,不能嫌麻烦,抱有侥幸心理,该复检的一定要复检,该与临床联系的一定要联系。在做好分析前、分析中质量工作的基础上,认真仔细地做好血细胞分析后的质量保证工作,才能更全面、更有效地保证血细胞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血细胞分析报告篇10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55岁。因乏力、腰部酸痛伴夜尿增多9个月,发热、皮肤出血点及瘀斑2个月,加重5天,于2011年8月27日入院。患者于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腰部酸痛伴夜尿增多,每晚3-4次,尿量1500ml/d,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无寒战、发热,皮肤无出血点及瘀斑,全身各部位无出血,无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查血Rt:RBC 2.97×1012/L,Hb 99g/L,HCT 30.1%,WBC 4.67×109/L,N 0.70,L 0.20,其他 0.08,PLT 96×109/L;尿Rt:Pr(+),RBC(+);BUN 10.94mmol/L,Cr 207umol/L;肝功能、血糖、血脂分析均无异常;彩超示双肾弥漫性损伤。诊断为慢性肾衰竭(肾功能失代偿期),给予口服海昆肾喜胶囊、金水宝及对症处理,病情未见明显好转,Cr波动在200~300umol/L。近2个月来病情加重,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8.5℃,最高达40℃,且伴皮肤出血点及瘀斑,血RT示三系低下,在当地医院先后行4次骨髓细胞学检查,3次示增生低下,报告再障不能除外,1次增生活跃,分类不明细胞达87.5%,拟诊急性白血病而来我院。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别记录。体检:T37.8℃,P94次/min,BP140/80mmHg(1mmHg=0.133kPa),发育一般,营养差,神志清,精神萎靡,皮肤散在少量陈旧出血点及瘀斑,浅表淋巴结(-),睑结膜苍白,巩膜(-),心肺(-),腹部软,肝脾(-),四肢脊柱(-),余(-)。

入院诊断:(1)全血细胞减少原因待查(急性白血病可能);(2)慢性肾衰竭(肾功能代偿期)

住院经过:入院后查血Rt:RBC 2.07×1012/L,Hb 71g/L,HCT 19.4%,WBC 3.51×109/L,N 5.14%,L 59.34%,M 35.34%,其他0.18%,PLT 58×109/L;尿Rt:Pr(+),RBC(++);BUN 15.94mmol/L,Cr 309umol/L;K+、Na+、Cl-、CO2-CP、肝功能、血糖无异常。ECG大致正常。髂骨骨髓活检报告:骨髓增生不均一,部分区域增生低下,少部分增生大致正常,粒红比例明显减小,粒系以偏成熟阶段为主,红系以中、晚幼多见,未见巨核细胞;特殊染色:Fe(+++),网状纤维(-)。意见:请结合临床排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细胞学检查报告: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G:E=0.75:1。骨髓细胞分类(共数200个有核细胞):粒系 杆状核细胞1%,分叶核细胞0.5%;红系 中幼红,晚幼红细胞各占0.5%,淋巴细胞系 淋巴细胞占22.5%,单核细胞系 原始单核细胞占14%,幼稚单核细胞占54%,单核细胞6%,浆细胞系 浆细胞占1%。血片细胞分类(共数100个血细胞):中性粒细胞杆状核1%,分叶核3%,淋巴细胞39%,原始单核细胞12%,幼稚单核细胞40%。流式细胞术检查:CD45弱阳性母细胞占有核细胞总数的61%,其免疫表型为CD34+部分、CD117+部分,CD33+部分,CD13+部分,HLADR+,CD64+部分,CD19+部分,CD14-,CD15+部分。结论符合AML免疫表型,提示进一步考虑为AML-M5。染色体分析结论为46XX。诊断明确后即给予MT方案(替尼泊甙100mg/d1-3,米托蒽醌8mg/d1-5)化疗1疗程。住院26天出院回当地治疗。随访:出院3个月后死于肺部感染。

2 讨论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白血细胞可增殖浸润身体各组织、器官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AML-M5是AML的一个亚型,国内报告其占同期AML的26.5%~53.9%,而骨髓外增殖浸润高达61.8%,并可见溶骨性破坏、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等特殊临床表现[1] [2];但以浸润肾脏以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者则极为罕见。

AML-M5临床表现复杂,治疗缓解率低,预后也差,因而其在AML各亚型中在诊断和治疗上均为较棘手的类型,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本病例从发病至确诊历时9个月,误诊时间较长。其误诊的主要原因可能为:(1)对AML白血病可增殖浸润全身各组织和器官,早期即可引起相应临床症状认识不足;而本例又以极为罕见的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而延误了诊断时间;(2)AML-M5易并发高白细胞,但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并非少见,有报告为14.2%~26.5%[3],尤其是老年人更为常见。本例外周血呈3系低下,而3次髓穿骨髓细胞学检查均呈增生低下,而报告提示不能除外再生障碍性贫血,也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3)当发现骨髓分类不明细胞占87.5%时,未行细胞化学染色、细胞遗传学分型及免疫表型检测等进一步检查,也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随着细胞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等的飞速发展,必将更加有助于AML-M5的诊治。

参考文献:

血细胞分析报告篇11

输血反应是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导致的任何输血前不能预期的意外的反应,按主要症状与体征分为溶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及细菌污染反应等[1]。为了提高临床输血服务质量,合理地进行成分输血,减少输血不良反应,为临床医生提供成分输血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笔者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输血报告单及临床输血后的输血不良反应登记情况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了成分输血的病例13569例,收集发生了输血不良反应的78例进行统计。年龄6月-84岁,其中男38例,女40例,首次输血65例,再次输血13例。

1.2 方法 通过输血科发血记录,输血记录报告单及临床输血后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进行统计分析。输血后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临床医生按照《输血反应回报单》进行填写,在24h内反馈给输血科。

2 结 果

各种成分输血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见表1。

3 讨 论

输血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输血还具有消极的一面,不但可能传染肝炎、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而且还可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分为免疫因素和非免疫因素二大类。过敏,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溶血等就是输血时比较常见的免疫反应。

本统计结果显示,本院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7%,与卿文衡[2]等统计的0.5%和邓梅英[3]等的0.66%相近,但低于邱威等[4]报道的1.12%。可能与我院在临床输血中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院输血指南,做到“能不输血就不输,能少输血就少输,必须输血就输成分血”输血理念有关。

在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表现中,以发热和过敏最常见,其中出现发热的比例为41%,主要由输注红细胞悬液引起。引起发热的原因主要是血液在储存期间,血液制品中白细胞活化产生并释放的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所导致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另一方面白细胞和血小板溶解破坏后,释放内源性致热源,也可引起发热。降低输血时出现发热的有效方法是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有研究证明,通过离心去白膜、洗涤和过滤等方法去除90%以上的白细胞,可有效降低发热的比例,并且还可以明显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5]。本次统计中所有输注洗涤红细胞的患者没有发生不良反应,主要是洗涤红细胞去除了白细胞和血浆。

统计结果显示,引起过敏反应的比例占输血不良反应的55.1%,临床主要表现为荨麻疹,大多因输注血浆所致,其次为输注血小板。有研究认为引起过敏的原因主要是血制品含过敏物质、血浆中的白细胞活化产生的生物物质、患者多次输血产生过敏抗体或本身缺乏IgA的过敏体质引起[6]。本统计结果还显示自体输血的病例均未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是最安全的输血方法[7]。

综上所述,输血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过敏,其中输注红细胞悬液主要引起发热反应,输注血浆的不良反应以过敏为主。自体输血是最安全的输血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大力提倡自体输血。输注去除白细胞的洗涤红细胞,可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高峰.输血与输血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0.

[2] 卿文衡,唐业华,吴华.58例输血不良反应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21):2386-2388.

[3] 邓梅英,宁芳,陈宇.输血不良反应观察与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4):612-613.

[4] 邱威,黄玉香.输血不良反应8532例情况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62-63.

血细胞分析报告篇12

血管周细胞瘤(HPC)又称为血管外皮细胞瘤。1954年Begg和Garret[1]首次报道了原发于脑膜的血管周细胞瘤(M-HPC),提出与软组织的HPC有相同的形态学特点,并认为此前报道的具有侵袭的血管母细胞瘤型脑膜瘤的血管周细胞亚型实际就是M-HPC。本文报道1例M-HPC,并结合文献对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1年8月收治诊断脑膜血管周细胞瘤患者1例,女,46岁,左额叶占位,无明显诱因头痛3个月,近1周恶心、呕吐,头痛加重并记忆力减退。MRI示左额叶5.8cm×5.1cm类圆形不规则异常信号,T1W呈等信号,T2W低度高混杂信号,FLAIL呈低等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灶见明显不均匀强化。

方法:标本经4%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4μm厚,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采用Envision二步法,单克隆一抗EMA、AE1/AE3、Vimentin、CD34、CD99、Bcl-2、Leu-7、Desmin、S-100、PR、Ki-67。抗体及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太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结果

巨检:肿瘤体积53×45×41cm3,有较完整的包膜,与周围脑组织界限较清晰,结节状,切面灰白色,质稍硬。有灶状的暗红色出血区,未见明显坏死及囊性变。另送检少量的破碎脑组织。

镜检:肿瘤细胞密集,呈短梭形,大小一致,无特定的排列方式,伴有大量小血管腔,部分血管呈鹿角状、裂隙状。核卵圆形,少数细长,染色质中等密度,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2~3个/10HPF,血管周及肿瘤细胞周围有丰富的网状纤维围绕,有局灶的小块出血坏死区。送检的破碎组织中可见肿瘤组织穿插于正常脑组织中形成浸润。

免疫表型:CD34、CD99、Bcl-2、Vimentin均为弥漫阳性,EMA、AE1/AE3、Leu-7、Desmin、S-100均为阴性,PR少量细胞阳性,Ki-67阳性指数70%。

讨论

临床特征:M-HPC最常见症状是头痛,肿瘤位于幕上时可出现偏瘫、视神经水肿和水肿和癫痫等;幕下则表现步态异常、共济失调、听力减退或眩晕;发生在脊髓者可表现肌无力和感觉异常。肿瘤可发生大面积颅内出血及自发性坏死。CT图像表现为单发分叶状、边界清楚附于硬膜,瘤周可有溶骨性破坏、较少骨质增生,一般不表现瘤内钙化。

诊断:M-HPC典型的镜下表现为瘤细胞弥漫生长,中间有大量裂隙状血管,内衬扁平内皮细胞。当血管呈“鹿角窦状”时,可将瘤细胞分割成不太明确的小叶状。密集的梭形细胞大小较一致,无特定的排列方式。胞质不明显,伴大量小血管腔和致密的网状纤维。核卵圆形,少数细长,染色质中等密度,核仁不明显,无脑膜瘤特异性的核内假包涵体。可见核的异型性。丰富的网状纤维围绕每个细胞,这是最重要的特点,但不是肿瘤不变的特点。局灶坏死少见,钙化和砂粒体不是特征性病变。可见肿瘤侵及脑组织,可以侵犯或破坏周围骨组织,但没有脑膜瘤骨质增生的特点。因发生部位多于脑膜附近,临床症状不特异,术前常常与脑膜瘤或胶质瘤相混淆。

鉴别诊断:M-HPC需要与以下肿瘤鉴别:①脑膜瘤:脑膜瘤有的具有典型的梭形细胞,有的具有较多的血管或类似毛细血管的微囊,组织学与M-HPC有相似之处。M-HPC无脑膜瘤特异性的核内假包涵体。脑膜瘤EMA阳性表达而M-HPC不表达EMA但CD34、CD99、Bcl-2阳性表达,可资区别。②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SFT和M-HPC在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上有所重叠,鉴别起来比较困难。M-HPC细胞密度大,核分裂象较多,且不见交替出现的细胞稀疏区和细胞密集区以及弥漫性胶原纤维束。此外,M-HPC常弱表达CD34和bcl-2,且Ki-67阳性指数较高,网状纤维染色M-HPC显示细胞间丰富的网状纤维,而在颅内SFT网状纤维稀疏存在。有学者将颅内SFT和M-HPC归入一类相似形态学谱系的肿瘤,并认为M-HPC是SFT的富于细胞亚型。但考虑到两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均有所不同,以及疾病分类上易造成混乱,2007年的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分类还是将两者作为独立的疾病列出。③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有些区域可类似血管周细胞瘤,但不可能弥漫分布于整个肿瘤,且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具有典型的车辐状排列及奇异核细胞。④间叶性软骨肉瘤:可发生于颅内,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常见瘤细胞排列成血管外皮瘤样结构,当取材有限时易被误诊为M-HPC。但间叶性软骨肉瘤于未分化的间叶细胞之间可见到软骨小岛。此外,间叶性软骨肉瘤免疫标记表达NSE,软骨小岛表达S-100蛋白,一般不表达CD34,这都与M-HPC不同。

治疗与预后:M-HPC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大部分肿瘤可通过肉眼全切的方式祛除。M-HPC的复发和转移与肿瘤本身的生物学特性有关,间变者发生率高;也与肿瘤的切除程度有关。有研究[2]表明85%~91%的肿瘤在术后15年后出现复发,64%~68%的肿瘤可出现转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