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系统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4 14:51:48

绩效管理系统论文

绩效管理系统论文篇1

1.1.1定义

绩效考核(performanceexamine)是一项系统工程。绩效考核的定义为:组织在一定的战略目标下,使用某种的标准和指标,对组织内部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定量评估,同时运用评估结果正面引导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

1.1.2绩效考核意义

绩效考核对检验检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导向、杠杆、评估和拉动作用。实施开发并使用该类系统会为检验检疫机构落实“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保安全”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助力“四步走”战略的重要手段,对检验检疫机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下列显著优点:①简化工作流程,调动整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的落实。②方便数据寻根,增强安全保护。③实现公正考核,支持可靠决策。④调整管理方法,适应新形势要求。

1.2绩效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常用方法有:图尺度考核法(GraphicRatingScale,GRS)交替排序法(AlternativeRankingMethod,ARM)配对比较法(PairedComparisonMethod,PCM)强制分布法(ForcedDistributionMethod,FDM)关键事件法(CriticalIncidentMethod,CIM)目标管理法(ManagementbyObjectives,MBO)等,本文采用目标管理法对本体系进行研究。

1.3绩效考核的内容

①绩效考核主体确定。根据目标管理法的考核思想,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绩效考核办公室、绩效考核联席单位、被考核单位四个主体。②绩效考核模式确立。组织结构:由局领导小组、绩效组、工作人员三个部分构成;考核对象由所有分支机构、省局机关处室、直属单位。考核指标为重点工作、基础工作、质量管理体系、部门民主互评、党组评议以及突出成绩加分构成。

2绩效考核工作信息化设计

2.1检验检疫机构绩效考核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目前,很多单位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已经开发出多种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管理信息系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检验检疫机构来说,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特点,主要包括:①方便性:通过该系统,考核主体能够对绩效进行考核,同时能够得到考核的登录密码,考核时间、考核地点,考核过程能够方便地评分;②稳定性:在系统操作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等待时间过长、内容不完整,甚至服务中断等现象,通常情况下,需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③安全性:互联网作为一个开放的网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技术手段,防止作弊现象的出现;对于数据库、WEB服务来说,需要制定一定的安全措施;④可扩展能力:根据目标考核系统的规划,可以将相应的功能设计成不同的模块,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系统功能的扩展和集成;⑤可维护性:通过网络进行绩效考核时,有的数据操作系统可以自动完成,但是,有些系统需要借助维护人员对网站的数据做出及时的处理和回应。

2.2系统运行环境分析

①结构选择。本系统采用的是“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②平台选择。根据B/S结构的要求,借助现有的软硬件产品,以及软件开发工具,通过对性能价格比进行综合的考虑,选择如下平台:1)数据库:数据库选择SQLServer2000数据库作为应用软件。2)硬件: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网卡、集散器组成系统硬件。3)开发工具:本系统采用C#编程语言实现编程,开发工具为MicrosoftVisualStudio。③网站架设。在Internet服务管理器(IIS)中创建WEB站点。

2.3系统的功能需求

系统应是根据检验检疫机构绩效考核的流程,自行设计开发的一套软件系统。①总功能需求。一是对省局机关处室、直属单位的绩效考核;二是对各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每个功能都针对被考核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管理,其中,评分统计中包括:基础工作、重点工作、体系运行情况、党组评议、突出成绩加分、民主测评。②权限功能需求。本系统对绩效考核主体设置了相应的权限。1)绩效管理办公室:可实现部门和员工名单、添加和删除部门,参与对各部门的考核评分,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成绩进行统计、计算、等功能;2)绩效管理联席单位:可参与对各部门的绩效管理考核评分;3)普通用户:向系统内任何人开放,主要用于查看绩效考核结果,提交考核所需各项资料。

2.4系统的技术支持

本项目研究开发的信息系统是在B/S结构网络模式下利用作为系统框架,采用SQL,C#等编程语言编程实现的。①技术。作为一种技术,主要用于建立动态Web应用程序。与现在的Web开发模式相比,作为.NET框架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能够提供许多强大的优势。②SQLServer2000。SQLServe:2000是Microsoft推出的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其具有易分析、高安全、易管理、高实用、可伸缩、易操作的特点。③C#。C#是专门为.NET应用而开发出的语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C#与.NET框架的完美结合。在.NET运行库的支持下,NET框架的各种优点在C#中表现得淋漓尽致。④B/S体系结构。B/S模式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信息系统平台模式,简化了客户端,简化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使用户的操作变得更简单,还使信息系统维护的限制因素更少。

2.5系统的操作流程

从系统用户输入口令开始,到选取相应的系统模块是系统运行的主体流程,然后才能在其权限下进行工作。

3绩效考核信息系统设计

3.1总体设计方案

①系统的设计目标。本系统通过领导小组、绩效办、联席会议、普通用户四个考核主体的各自功能和权限、执行操作对绩效成绩进行分析、汇总,最后得出绩效考核结论。②系统的整体结构。

3.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①登录模块设计。系统起始页,检验用户代号和密码是否正确。用户进入系统网址后打开的缺省页面,要求用户在进入系统前验证用户输入的代号和密码后,查询其代号和密码是否匹配。②考核模块设计。按照考核流程分为:考核输入、考核、考核输出模块。③管理模块设计。

3.3权限设计

本系统权限设置划为两级,分别为管理员(局领导小组授权)和普通用户(包括绩效办、联席会议和其他未授权人员)。

3.4代码设计

代码的种类包括顺序码、区间码、表意码、合成码等多种。本系统主要使用的是表意码,即把直接或间接表示编码化对象属性的文字、数字、记号原封不动地作为编码。

绩效管理系统论文篇2

目前该问题的研究有两个问题未能解决:一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复杂关系,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不同,导致现有的研究不能有效描述二者的管理;二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影响企业绩效需要一定的中间变量,但目前对于这一中间变量的研究较少。

当前,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单独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内外部的契合,但是未有定量式、同时性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外部契合效应对组织绩效影响。

基于上述三点,本文从内外契合的角度,利用人力资源实践,分析影响组织绩效的变量是哪些。

二、模型的提出

本文结合前人的经验分别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部契合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探究。

(一)理论基础

本文采用克里斯托夫的契合理论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关系,同时根据补充性契合的原理研究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补充性契合模式指独特的人力资源特征对组织的环境有弥补作用,弥补了环境中缺失的因素。斯卡伯勒指出组织员工招聘、薪酬战略以及职业规划对组织创新和知识整合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适合组织的人才能提高团队的创新与知识整合能力,众所周知,薪酬战略对于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有一定的共享作用。补充性契合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措施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产生额外的效果,即1+1>2的效果。在补充性契合模型中,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整体性,其各个分项是可以单独拿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独立进行检验。

补充性契合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提供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按照上述效果,本研究运用AMO理论进行分析,包括二个方面,第一是补充性契合模式的交互作用方式,第二是影响组织绩效影响的中间因素,因此,文章构建了图一的模型。

AMO理论关注员工的绩效水平,它认为员工绩效水平的高低是员工技能、动机和工作机会的函数[10,30]。员工绩效是指与组织目标具有相关性,由员工本人实施的一系列行为,其理论模型可以表示为

员工绩效=f(员工能力,员工动机,员工机会)

由AMO理论进行推论,当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满足员工技能、动机和机会这三者的要求时,提高员工绩效水平,组织绩效会相应提高,即使提高的比例与幅度有待测算。此外,补充性契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员工绩效有以下三种影响:(1)人力资源系统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的能力,这种能力直接影响员工绩效;(2)间接影响员工完成工作的动机,如对工作完成的员工进行激励,则可提高工作绩效;(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供员工工作的机会。

(二)模型的提出

基于上述分析及站在前人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基于补偿性契合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补偿性契合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模型

(三)模型分析

1.外部契合。组织在制定战略的过程中要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为提高战略制定的有效性,组织在形成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的因素以及实现自身的目标。不同的组织战略要对应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首先组织战略应和组织结构匹配;其次,注重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价值观念的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因此,组织要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环境、组织特征等因素相匹配。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系统地将人与企业联系起来。因此在本模型中,本文首先根据战略的不同层面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定位,如图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属于职能层战略,是按照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层战略逐层设计出来的,这也应证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目标的匹配性。

2.内部契合。本文在模型中所展示,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组织的运转会受到多方面影响导致组织绩效下降,而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则弥补此种硬伤。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战略性人力资源系统被划分成了几块,不同的版块能够提升员工不同的能力。招聘与甄选是为组织选择适合的员工;而培训开发是等到员工被召入组织后对其进行的能力或者岗位培训帮助员工的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发。在现代组织中薪酬是激励员工的必要条件,随着知识社会的发展,员工追寻工作的挑战性、趣味性、成就感等,因此发放薪资、内部晋升能激励员工。另外,员工工作的绩效评估能对员工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员工在组织中工作需要各种机会,当组织提供诸如此类的保障程序时,能够提高员工的机会需求,保障员工的各项权益。

总的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实际偏重员工能力和员工态度两个方面。

(四)契合性检验

补充性契合的检验,可以通过调节回归分析。令Y为因变量,X1为员工技能和工作机会,X2为员工动机,Z为补充性契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检验内部契合的调节回归方程如下:

补充性契合选择管理者作为参照样本,因为管理者和员工对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理解不一样。在AMO框架下,补充性契合旨在提高员工的技能、动机和机会,在这基础上,如果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蕴含不同的价值观念,如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冲突的价值观使员工的感知模糊,不理解组织的期望。因此选择员工作为补充性契合的参照样本可能会产生测量误差。

三、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成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部契合的角度,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主要观点是:(1)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外部环境具有动态性,组织会采用不同的战略,组织要将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等因素相匹配,同时要考虑人的因素。(2)由于人的差异性,不同的员工,组织应采用不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方式,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能力,进而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3)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补充性契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存在相互作用,在AMO框架下,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整体效应大于分支,旨在提高员工的各项技能、动机和工作机会,最终提高运营绩效;检验补充性契合应选择管理者作为参照样本。(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朝晖,罗新星,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内部契合及中介机制研究:一个理论框架,管理科学,2008,12.

[2] 丁静等,基于内外契合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企业管理,2013.

绩效管理系统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4-0127-02

政府绩效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国家大规模引入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在我国随着政府报告中提出“抓紧研究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标志着我国的政府绩效管理以制度化的方式开始嵌入传统的政府管理中。我国学者对“绩效管理及评估”的研究已有20多年,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随着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需求,以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成为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一、国内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概述

“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是政府绩效管理研究深化和细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以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为文献来源,将检索时间段限定为2004―2014年,以“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和“政府绩效评估法制化”为主题检索词,分析文献发现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现状研究;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内容体系研究;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路径研究;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以下将对这五个方面进行评述。

二、国内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主题

1.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首先,研究人员普遍认为避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流于形式化,成为昙花一现的政治运动,政府绩效管理及评估需要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发展。薄贵利[1]等学者指出目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大多数通过政府文件规范,弱点是权威性不高、规范化不够、稳定性不强,随着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需要法制化完善,如此才能通过政府绩效评估发现问题和修改完善,使得绩效评估不流于形式。其次,关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可行性研究,笔者[2]提出新公共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意见》和《政府工作报告》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部委和地方政府法制化提供实践经验三个方面分析,认为国务院制定统一的政府绩效行政法规的可行性。杨秋军[3]的硕士论文中对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可行性进行论述,提出中央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提供了立法动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实践提供了立法实践基础;现有的政府绩效管理规范性文件提供立法依据和参考;国外政府绩效管理立法为我国立法提供了经验,行政问责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供了相关制度支持。

2.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现状研究

目前,我国有关政府绩效管理的专门中央立法还没有,只有地方人大及政府出台的地方立法,如《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条例》《四川省人民政府部门绩效管理办法》等,学者们对相关地方立法内容进行分析,提出完善建议。陈岩[4]将我国不同层次法律中关于政府绩效管理的规定进行分析,包括宪法、公务员法、国务院及职能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性法规,指出现有政府绩效管理立法虽有一些零散的、笼统的规定,缺乏高层次的专门立法。单国俊[5]对《哈尔滨政府绩效管理条例》的立法模式与定位进行介绍,提出创新地提出绩效计划、绩效诊断分析和反馈、绩效监督,以及绩效问责制度,并且在扩大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实现了绩效评估结果使用的多元化。

3.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内容体系

从政府绩效管理体系角度,潘小娟[6]等提出法制化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一是绩效管理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指组织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活动的人或机构,客体是指绩效管理行为;二是绩效管理的内容和指标体系;三是绩效评估方法和程序;四是绩效评估结果的使用;五是绩效管理的法律责任和申诉救济。从系统论角度,石富覃[7]提出绩效评价的技术系统、操作系统和监管系统等“三大系统”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既规范绩效评价行为的行业法,又成为规范绩效评价管理的监管法。

4.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路径

关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路径,学者们提出了人大立法和政府制定规章两种主要路径,这两种路径最终目标都是全国人大统一制定政府绩效管理的法律,实际反映了学者们对目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成熟度的不同判断。

大多数学者提出人大立法路径,单国俊[8]指出人民的性质决定了政府绩效管理的立法必须由权力机关而非行政机关来制定,因为权力机关制定法律“体现公众意志”,“符合公众利益”,也“增强绩效管理法规的权威性和可信赖性”。胡税根[9]提出法制化应遵循从上到下的立法路径,即首先在国家层面制定一部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的基本法,之后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对绩效管理进行详细的规范。但是,常有有[10]认为目前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统一适用于全国的法律的条件还不具备,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应先由省级权力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来规范政府绩效管理。

5.关于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主要是介绍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政府绩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经验和特点,并提出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启示。

林鸿潮[11]指出美国的《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简称GPRA)作为美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法律,全面规定了实施政府绩效管理的目的、内容、责任及其实施进程,具有规范效力的统一性、推行实施的渐进性、管理评价方面的分权以及内容的灵活性等特征,认为政府绩效评估立法是解决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困境的一个根本途径。何文盛[12]将GPRA与GPRAMA(《政府绩效与结果修正法案》)从颁布背景、政府绩效管理内容、报告形式、项目管理和法案实施效果五个方面比较两者异同,指出GPRAMA的主要目标与宗旨与GPRA没有根本性的差异,GPRAMA是对GRPA的进一步修正完善。袁娟[13]对比美、日政府绩效评估法律提出两国的共同点:立法目的都注重公民导向和结果运用;评估主体为政府部门;评估方式以自评为主;具体操作都重视计划;评估目标都要求可量化;评估结果需提交报告给国会;都强调对专门人才的培养;注重跨部门统筹协调。范柏乃[14]提出借鉴韩国经验将我国政府绩效评估应与行政改革结合起来,提高公民对绩效评估的参与度,将绩效评估要与管理模式相适应。

三、结论:可能的研究趋势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一是大多数是从管理学和政治学角度,论述关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内容体系,缺乏从行政法学角度构建内容体系;二是对现有的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内容体系的构建,多是提出笼统的法制化框架,对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哪些内容可以法律化,哪些内容是不可法律化的研究没有;针对我国现有的大量政府绩效管理相关规范文件也没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提出切合实际的法制化意见。

对于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是中国语境下的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构建。目前学术界多从政府绩效管理系统理论内容出发,或者只借鉴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案》的框架构建,缺少从法律责任与权利角度思考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理论基础,应充分考虑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目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制度构建内容体系。二是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实践效果研究。目前我国还没有全国统一的政府绩效管理专门立法,但是已经有多个地方出台了地方性法规,如《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条例》等。对于这些地方立法实践,学者们研究多集中于内容体系分析,对于立法后的实践效果研究很少见。对于地方绩效管理立法实践的效果研究,将为完善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体系提供重要理论支撑,也为进一步全国性立法提供经验支持。三是研究方法多样化。相对于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多种类的研究方法,国内研究大多使用规范研究方法,还尚未充分使用内容分析、比较研究、案例分析、定量分析等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薄贵利.建立和推行地方政府绩效管理制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3):44-47.

[2]冉敏.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法制化立法宗旨和立法原则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2(3):91-95

[3]杨秋军.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研究[D].北京:中国中央党校,2013.

[4]陈岩.政府绩效管理面临的法律困境与道路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2):17-19.

[5]单国俊.政府绩效管理地方立法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3):29-31.

[6]潘小娟.关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思考[J].理论探讨,2009(4):7-10

[7]石富覃,包国宪.我国政府绩效评价监管法制体系建设问题研究[J].甘肃省社会科学,2011(3):109-112.

[8]单国俊.政府绩效管理地方立法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0(3):29-31.

[9]胡税根,金玲玲.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法制化问题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7(1),104-127.

[10]常有有.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研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11):145-149.

[11]林鸿潮.美国《政府绩效与结果法》述评[J].行政法学研究,2005(2):100-106.

绩效管理系统论文篇4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策略;信息系统策略;供应链绩效

引言

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客户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的状况,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然而单个企业的能力是有限的,难以独自适应竞争激烈、变化的市场来满足客户的诸多需求。而供应链管理模式能帮助企业提高竞争优势并实现其目标。因此,供应链管理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研究热点。目前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渐渐成熟,并且逐步提升到战略层面。

1.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含义为从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制造一直到把最终产品送达顾客手中,其中包含一连串环环相扣的价值创造活动,包括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内的所有整体活动。

2.供应链管理策略和信息系统策略

2.1供应链管理策略

供应链管理策略(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trategy)是指贯穿整个供应链的整合与协调,以此来提高供应链绩效。

2.2信息系统策略

信息系统能够保证供应链管理顺利实施,它是现代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组成部分。因而,供应链管理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信息系统,以此来提升组织效率和效益。

企业通过采用相应的信息系统策略支持企业的既定目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本文将信息系统策略分为效率的信息系统、灵活的信息系统、全面的信息系统三种比较全面的类型。企业根据战略类型来选择相应的信息系统策略。

3.供应链绩效

供应链绩效是指供应链各成员通过信息协调和共享,在供应链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技术开发等内外资源的支持下,通过物流管理、生产操作、市场营销、顾客服务、信息开发等活动增加和创造的价值总和。为达到上述目标,供应链成员采取的各种活动的表现,即为过程绩效。目前学术界对供应链绩效研究的重点放在其有效测量方面。相关文献的研究也给出了诸多指标,用这些指标来测量供应链整体绩效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并被后来的学着不断更新发展。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对比研究,认为Beamon(1999)的研究结论更适合本研究,即在测量供应链绩效的时候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成本效益、顾客满意、灵活性。

4.供应链管理策略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

4.1理论框架

根据对文献的研究,本文把供应链分为三种类型即精益供应链、敏捷供应链、混合供应链,相对应的来研究每种供应链的管理策略;同时将以上对信息系统策略的三种类型的划分来介入供应链管理策略和供应链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即对应的信息系统策略和供应链管理策略对供应链整体绩效的影响,即信息系统策略的对两者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理论框架如下图所示:

4.2供应链管理策略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

精益供应链是指它的运营以最终的客户需求为依据(如产品或服务),通过将供应链上成员企业间的密切协作而组成的一个动态组织,使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链上顺利完成,提升供应链的运营效率,达到来缩减成本和效益提高,从而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因而,精益供应链对供应链绩效有着正向的影响。

敏捷供应链能够使链上节点企业通过密切协作从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有利于供应链上节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的。研究表明这种供应链形式对供应链绩效起着正向的影响作用。

4.3信息系统策略的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需要信息系统策略来支持供应链管理策略能够使供应链整体绩效得到提高。首先如企业的成本缩减,强调效率性应是精益供应链首要考虑的目标。效率的信息系统也强调和支持效率,因而精益供应链应选择与其相配套。其次,敏捷供应链由于其具备的特征,与之相匹配的是灵活的信息系统策略,混合供应链由于其具有的独特特征,与之相匹配的是全面的信息系统策略。供应链要使其整体绩效提升,就要使其选择的信息系统策略和供应链管理策略相互匹配。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商学院)

注释: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B040。

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主编.供应链管理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李燕敏.精益思想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影响[J],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1(1)

绩效管理系统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TP39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79-01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取传统人工管理模式,在资料整理、选题、论文撰写及指导、格式检查、资源共享、论文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管理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1]因此,使用信息化的电子系统对毕业论文设计流程进行管理,既方便了老师和学生,也可以节省更多的教学资源,老师、学生还可以高效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不仅方便学校对毕业生论文的整个流程的管理,而且摆脱过去由人用纸和笔进行的费时费力的繁重工作。可以把每一年的毕业生论文相关资料存储在数据库中,可随时查看和打印相关数据,既节约资源,又达到对毕业论文统一管理的目的。[2]指导教师使用在线答疑功能,同时,便于导师及时了解学生论文进度,提高工作效率,指导教师和学生能够通过Internet实现网上操作,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限制。

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是一个以毕业论文为核心的信息互动的平台,为身处不同地理位置的师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从毕业设计课题的申报,到毕业设计论文提交,再到论文的评审及成绩的给定,最后对毕业设计资料进行归档,这一系列的工作均可在网上实现,实现高效毕业生毕业设计的高效管理。

一、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应完成的任务

1.能够实现从毕业论文选题到学生答辩通过的教学任务。由指导教师给定毕业设计题目,教研室主任审核通过后,通过系统平台给学生。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通过异地登录选题系统可以查看毕业设计题目,自己可以根据所学专业特长及自身爱好,选择相应的毕业设计题目。选题成功之后,学生需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在任务书中需要明确毕业论文设计题目、预计完成时间以及指导教师等信息。接着,学生填写开题报告,对所选设计题目进行研究方向和可行性、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和分析。指导教师同意此生开题之后,学生进入设计开发和毕业论文撰写的阶段,在此期间要定时向指导教师汇报设计进度,[3]论文撰写完成之后,将论文提交给自己的指导教师等待审核。若审核通过,则进入答辩环节,答辩完成之后,指导教师及答辩小组老师将成绩输入系统,系统自动生成学生的毕业论文总成绩。最后,会根据论文的专业方向及成绩等级将论文进行分类并存储,以便之后的学生下载、参考,指导教师提交优秀毕业论文。

2.能够实现资料的高效管理、有效利用、快速检索和统计。

3.还应能提供以下服务:、更新、处理公告;相关信息查询;留言、论坛等。

4.对网站进行定期维护,如访问统计、网站日志、权限管理等。[4]

二、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功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对论文进展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功能。指导教师设定时间对学生设计开发和毕业论文撰写进度进行检查,实现论文在线提交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和毕业论文审核书,只有通过指导教师审核的学生才能参加答辩。

2.选题的处理功能。原则上按照教师、学生双向选择模式确定学生论文选题工作,根据学生专业情况进行分流选题。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对于大部分同学采用指导教师命题学生选题的方式,即多对多方式进行师生互选题;对于学习成绩突出的同学可以自主命题,学生选择心仪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对于极少数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指派指导教师督促和指导他们按时完成毕业论文学习任务。

3.论文综合评分的功能。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进展程度和论文水平,在论文答辩之前给自己指导的学生一个初评成绩,答辩小组老师给定成绩的平均值作为答辩成绩。按照教学的管理要求,初评成绩和论文答辩成绩应按照一定比例最终给出论文综合成绩。

4.对论文资料统计的功能。对数据库中的论文资料进行导出导入以及打印操作时,使用水晶报表可以实现动态数据绑定,将需要打印的论文资料数据与水晶报表相连接,提高了打印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浩君,吴皖赣.高校毕业设计过程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1).

[2]周晓辉.基于B/S结构的毕业设计(论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价值工程,2011(14).

绩效管理系统论文篇6

1. 绩效技术

1.1绩效技术的定义

关于绩效技术的定义国际上有很多种界定。目前,最主要的观点有三种:

(1)绩效技术侧重于过程与方法。美国社会的培训与开发(ASTD)机构将绩效技术定义为:“在工作场所通过使用合适的、多样的干预措施来进行分析、改进及管理绩效的系统方法”。

(2)绩效技术强调结果与目的。Geis(1986)认为人类绩效技术是对各种方案进行选择、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以达到最优化的影响人的行为和成效的目的。

(3)绩效技术既侧重于过程与方法又强调结果与目的。斯托洛维奇和基普斯(1999)认为,最有包容性的定义表述为:绩效技术是“一种工程方法,它通过确定绩效差距和设计低成本、高效率的干预措施,达到获得所期望的成效的目的”。

1.2国内绩效技术研究概述

我国最早对绩效技术进行阐述的是张祖忻教授,早在1995年,张教授就在国内发文介绍了绩效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经过多年的研究,于2005 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系统的阐述和研究绩效技术的专著《绩效技术概论》。

通过搜索绩效技术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从研究者来看,国内研究绩效技术的学者还是比较多的,并且有部分学者所发论文数量较多,可见这些学者对绩效技术领域比较关注。其中梁林梅发表了多篇有关于绩效技术的文章,介绍了绩效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对国外相关期刊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用建议。刘世清主要关注绩效技术在高校教师水平评价,绩效考核,师资结构优化与调整,大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等方面的应用。

从研究内容来看,我国对绩效技术的研究还是比较晚的。一开始是引进国外的研究成果为主。主要介绍了这一领域的基本概念,模型,理论和方法等方面。随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绩效技术的应用特别实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如张庆秀,陈红军,贾莲芝《基于绩效技术的学校管理模式探究》(2008),梁骥《基于绩效技术的高校教师绩效改进》(2007)等。

无论在国内或在国外,绩效技术仍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学科,对其中的定义,研究范围,范畴等都还没有一致公认的见解。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和各专业的融合交叉,绩效技术的研究还有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待于我们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2.基于绩效技术的教学管理系统

2.1教学管理绩效分析

绩效技术应用于任何系统,都需要从绩效分析开始。绩效分析是绩效技术的基础,目的是找出绩效需求,明确绩效问题或绩效差距,从而确定绩效改进的方向。基于绩效技术的教学管理系统的绩效分析中,对于从事知识型劳动的教师而言,我们应当全面考虑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面临的影响工作绩效的实际问题。以此分析为基础,确定当前的绩效状态,分析其与期望绩效状态之间的差距,进而找出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学管理系统绩效分析如表2-1所示。

表2-1 绩效差距分析

类别绩效差距分析

期 望绩 效状 态

知识

1.教师有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

2.教师具有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

能力

1.能够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

2.班级管理效果良好

情感1.能够适应教师角色

当 前绩 效状 态

知识教师专业知识有待提升。教师认为目前获取专业知识的途径很单一,多数还是依靠书面的查询、积累。教师迫切需要更加快捷方便的方式来获取相关专业知识,以便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随时查阅。

能力在教学方面,教师的困难是:备课时如何依据学生能力和现有材料进行备课。或在资料明显感到不足的时,以何种方式比较便捷的找到所需材料。

情感学校快节奏的工作方式,由于对学校情境和政治组织不熟悉,教师感到缺乏协调的职业关系,从而难以在学校文化中准确定位。

绩效差距通过对期望绩效状态和当前绩效状态的具体分析,找出两者间的绩效差距,进而找出教学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2.2教学管理系统干预选择与设计

导致绩效问题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因此,干预措施也不止一种,它包含了教学手段和非教学手段。教学管理系统平台是在绩效技术的理论指导以及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先进的开发平台上,利用现有的软件,配置一定的硬件,开发一个具有开放体系结构的、易扩充的、易维护的、具有良好人机交互界面的教学管理系统,实现教学管理的自动化的计算机系统,为教师进行课件、学生作业管理和学生提交作业、下载课件、疑难解答提供方便。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效率,实现提高教师工作绩效的目标。

2.3教学管理系统实施

本系统在实施上采用了功能模块逐级分解法。即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按功能划分成若干不同的模块,然后确定每个模块的功能,确定模块之间的接口,最后评价模块结构的质量。系统模块如下:

(1) 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教学管理、系统维护。

(2) 教学管理:包括课件管理、作业管理、学生分组、课程资源管理。

(3) 技术通讯:包括通讯录、网络硬盘、下载中心。

(4)学院管理:包括文档管理、图书管理、教学计划、教师档案、教师考核、毕业实习、就业分配。

2.4教学管理结果评价

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管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评价分析,确定干预措施的成功与否,及时发现新的问题,对绩效过程进行调整。评价可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者的行为反应、成本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

[2] 陈蓉.绩效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

[3] 梁林梅.绩效技术的起源与发展[J]. 现代教育技术,2003,02:25-28.

[4] 陈蓉,李兴保.谈教育技术视野中的绩效技术[J]. 电化教育研究,2005,02:14-17.

[5] 张祖忻.从教学设计到绩效技术[J]. 中国电化教育,2000,07:5-8.

[6] 张庆秀,陈红军,贾莲芝. 基于绩效技术的学校管理模式探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8,02:25-27.

绩效管理系统论文篇7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6. 047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16- 0080- 02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最早来源于美国,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很多企业都丢弃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而采用了这一种新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经过实践证明,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进一步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奠定了基础,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 理论背景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在世界排名中居首,美国为了能最大限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开始研究起日本的企业管理模式,并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及团队之间的合作等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组织绩效的源泉,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绩效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他们之间的结论却产生了一定分歧,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之间的差异是引起分歧的主要原因。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研究主要可以分成3种。

1.1 普遍性理论基础研究

普遍性理论基础研究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比其他实践更有优势,建议任何组织都要采用它,而且它也是最简便、最直接的模式,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的起步阶段一般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1.2 权变理论基础研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主要是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组织竞争战略默契程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权变理论认为没有存在最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要与组织特性相配合才能体现出它的作用。

1.3 完形理论基础研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形理论研究对多样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何提高组织绩效更加注重,它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多种组合形态,它的形态不是单一的,可以同时存在多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合。因此,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形理论基础研究的灵活性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运用。

2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构模型

人力资源是企业在同行之中利于不败之地的源泉,而所谓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在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系统中,他们具有某种特别的知识和技能,往往处于企业的重要岗位,担任重要角色。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企业能够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并针对这一目标而采取的一整套的有计划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的行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企业的使命和目标,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力资源的潜能,能更全面地提供人力资源的内在素质和发展的需要,能对组织结构更合理地配置,从而为开发员工的能力和潜能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由多种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构成的一个整体,以企业的使命和责任为起点,对企业员工的职位和心理素质进行分析的模型。企业通过对员工职位的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进行分析比较,这样能在工资奖金方面更公平地分配,设计一套比较合理的组织结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还必须从企业的长远利益和顾及大局为出发点,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能更全面地进行规划,更好地发挥各项活动的职能作用。

3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

3.1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组织绩效影响的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组织绩效影响的研究内容主要可以分成3个方面:对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组织绩效中是不是影响最重要的因素进行了验证;对是不是存在与组织最好的绩效相关的一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确实和组织绩效有密切的关联,能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应该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因为它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的特点,从而引发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组织绩效关系的研究。

3.2 人力资源系统管理对组织绩效影响的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之间的关系很复杂,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单个实践,系统管理实践可以对不同层次的组织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说法,人力资源系统管理对组织绩效没有产生很大影响,这说明还有其他因素会对组织绩效造成影响。这样就引发了人力资源系统管理契合效应对组织绩效影响的相关问题的研究。

3.3 人力资源系统管理契合效应对组织绩效影响的研究

我们对契合这个词的定义主要就是对组织中某些部分的目标要求、结构和组织中的其他部分达到协调。人力资源系统管理的契合效应是指系统管理和组织内外部有关的需要目标和结构达到统一的效果。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只有与组织契合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力资源系统管理只有与组织绩效互相配合才能产生良好影响。

4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启示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结构是否在不同环境中都能普遍适用,这个问题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也很复杂,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系统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研究层次等都存在很多差异性。因此,要及时解决这个问题才不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效应之间关系的研究进程。对提出的契合效应的研究方法也要不断进步,几乎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契合探讨都只对组织竞争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而忽视了其他的组织特性。在契合效应研究中,要求研究者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和外部契合效应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要同时进行探讨。另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组织绩效的内部影响机制研究也要展开。

5 结束语

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中SHRM已经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实践证明,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组织绩效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对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我国尚处于初步阶段,研究者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结构系统和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分歧。因此,这类研究将会是将来人力资源管理者主要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挖掘人才资源,促进企业发展提供依据。

绩效管理系统论文篇8

1 项目研发背景

绩效管理体系是公司职业化管理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责权利”运行机制的有机循环,是经理人员以“以战略为起点、结果为导向、数字为依据、协同为手段”的职业化管理行为体现。

国内外铝业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国外企业因绩效管理的发展时间较长,管理工具先进,管理制度完善;国内众多企业引入绩效管理理念较晚、管理工具相对落后、管理水平有限等,这就需要国内企业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结合公司实际,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为公司的绩效提升创造条件。

笔者了解到国内铝业同行业众多新老企业,吸收经验,发现不足,在同行业的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组织结构臃肿、人员众多,组织绩效和员工绩效水平低,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低,在绩效管理工作中没有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绩效管理工作繁琐。

因此,为加强公司绩效管理,笔者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在ERP系统基础上研发了绩效管理系统,并应用于实际。

2 绩效管理系统研发思路及构架

2.1 研发思路:该项目研发主要运用激励理论、目标管理理论、KPI管理理论建立绩效管理系统。系统设计的整体思路:梳理公司战略定位,明确战略目标;梳理公司主要业务流程、部门职能、关键岗位职责,然后明确绩效管理的基本策略和管理框架,再运用战略平衡记分卡将战略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和目标绩效管理子系统接口,然后沿主要业务流程和职能职责选取关键岗位KPI。

2.2 系统构架: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该系统主体构架包括如下几部分:

2.2.1 绩效计划:即主管领导与员工合作,就员工下一年应该履行的工作职责、各项任务的重要性等级和授权水平、绩效的衡量、领导提供的帮助、可能遇到的障碍及解决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并达成共识的过程,是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

2.2.2 动态、持续的绩效沟通:即领导与员工双方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随时保持联系,全程追踪计划进展情况,及时排除遇到的障碍,必要时修订计划。这是绩效管理体系的灵魂与核心。

2.2.3 绩效评价:纳入绩效管理体系的考核则可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如果绩效计划和绩效沟通认真执行,则考核时产生严重分歧的可能性很小。

2.2.4 绩效诊断与辅导:一旦发现绩效低下,最重要的就是找出原因。一旦查出原因,领导和员工就需要齐心协力排除障碍。

2.2.5 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系统实现了员工对绩效评估结果的查询,从评价方法、各项绩效指标评价结果、评价意见、绩效工资的算法以及最终的绩效工资,使员工对绩效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他需要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样做,如何能提高自己的绩效,从而提高了激励作用。

图1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的核心环节,绩效评价与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招聘录用、培训开发、职位变动和薪酬福利等环节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3 绩效管理系统的信息化

3.1 实现绩效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效果:绩效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功能解决了绩效评价数据收集难、数据处理复杂、绩效评价过程难以监督控制等问题。在绩效管理工作开展初期,通过纸制的文档来进行考核评价,不仅数据收集难、数据处理复杂,而且工作效率低、管理成本高。没有信息化,在公司人员相对精简的情况下绩效管理工作无法及时监督与控制,绩效管理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

绩效管理体系的信息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该系统操作的界面简单、易懂,这为绩效管理体系提供了便利。绩效评价信息可以通过ERP进行收集、汇总并在公司内部广泛共享,信息形成了有效的集成管理。此外,通过ERP能够对绩效评价过程有一个良好的控制与管理,能够发现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绩效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有效的支持。最后,该系统开放性及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能满足公司发展、市场变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需要不断的改进的需求。

3.2 绩效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功能模块:绩效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实现了绩效管理体系每个模块的需要,通过公司ERP系统完成,在ERP系统中,针对绩效管理中的关键绩效指标、绩效评价、绩效考核、绩效沟通、绩效工资进行系统实现。

功能模块见如图1:

本文限于篇幅原因,以“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管理”模块来说明绩效管理功能模块的流程:

3.2.1 流程图,见图2。

3.2.2 流程说明

图2

(1)绩效指标管理责任部门开始评价时,系统根据设定的部门关键绩效指标模板生成部门月度绩效指标体系,评价人员根据量化指标填写评价,系统自动汇总评价结果。

(2)绩效指标管理责任部门领导确认评价人员评价结果并提交审核。

(3)人力资源部绩效管理专责接受并检查责任部门提交评价数据,在所有责任部门提交完毕并检查后提交部门领导审核。

(4)人力资源部领导审核确认部门关键绩效指标评价数据并发布。

(5)各部门查看月度绩效指标评价结果。

4 结论

笔者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绩效管理系统,实现了“计划管理为龙头、预算管理为基础、财务管理为核心、过程控制为保障”的经营管理思路;实现了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部门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作用。通过调研了解到,与同行业同规模设备管理企业对比,因公司实施绩效评价体系,人员精简近800人,按人工成本6万元/年计算,每年仅人工成本节约近4800万元。

绩效管理系统论文篇9

[关键词]

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科研经费绩效;全面质量管理

当今世界处于繁荣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各国为了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力的制高点,纷纷加大对科研领域的投入。如何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绩效,提高科研成果投入产出比例,是各国科研管理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我国也不例外,为了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有数据表明,2008年-2012年5年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总额增123.10%,其中在科研创新方面占据天然优势的高校占据了全国科研经费将近一半以上,而此期间,全国登记科技成果总数5年间增长43.79%,对比科研经费投入增长率,科技成果产出的增长率远远低于科研经费的增长率[1],这反映出我国科研经费使用绩效不高,创新效率有待提升。因此如何创新管理高校科研经费,提高科研经费绩效,是中国高校面临的严峻挑战。

全面质量管理(TQM)起于产品领域的质量管理活动,是企业提高自身质量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著名科学家菲根堡姆提出的,他认为“TQM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该理论强调顾客满意、组织领导与战略、组织结构、学习与持续改进、精确度量、向员工授权、考核与激励等,应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质量控制,使质量管理定量化,从传统产品质量的事后检验转变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国际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中经历四次修改完善,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抽象得更为一般化,使其运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如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环境系统管理等[2-4]。最早将全面质量管理引入高校科研管理中的是英国,之后大量学者围绕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开展大量研究,如魏欣亚[5]借鉴全面管理思想,构建高效科研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张志生[6]提出了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中实施和评价持续改进的途径和具体措施,提高高校科研质量管理运行的有效性;赵醒村[7]通过对现行科研课题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引入高校科研课题管理。因此目前研究大多数从科研质量管理模型角度开展理论分析,大多数集中在落实科研质量管理步骤和措施上,对科研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研究相对较少[8]。在科研质量管理的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领域,大多数学者集中在对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构建、体制机制建设[9-11]等方面研究,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运用于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系统中的几乎没有,故笔者在前人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科研质量管理应用研究基础上,科学界定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创新性提出其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过程质量控制,以激发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系统中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推进科研成果产出效率,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一、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的科学界定

目前,管理领域对绩效的理解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将绩效视为结果,典型代表是Bernardin,他认为:“绩效应该是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满意度及所投资金的关系最为密切。”[12]第二类是将绩效视为行为与过程,典型代表是Compell等一派人,他们认为:“绩效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本身,是人们实际做的并且可以观察到的行动或行为。”[13]第三类是前两类的的综合,典型代表是Brumbrach,他认为:绩效指行为和结果。行为由从事工作的人表现出来,将工作任务付诸实施。行为不仅仅是结果的工具,其本身也是结果,是为完成任务所付出的脑力和体力的结果,并且能与结果分开进行判断”[14]。本研究倾向第三类观点,认为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应该是从高校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研究实施、中期评估、结项验收等全过程中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活动或行为表现,以及科研成果产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法性、环境性的结果表现。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或行为表现主要体现为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科研人员学术责任、科研管理人员监管责任等五方面的执行程度。这里的经济性是指在保证科研项目研究目标的前提下,科研经费使用降到最低;效率性是指科研经费投入和科研成果产生数量和质量的对比关系,即在相同的科研经费投入条件下,科研成果产出的周期更短,数量更多,质量更好;效果性是指将实际产出的科研成果与预期成果进行比对,预期成果目标实现的程度,尤其是在产业推广中的价值;合法性是指科研活动过程中,科研经费是否诚信、合法使用,科研成果是否是诚实自主研发结果,而非剽窃结果;环境性是指科研成果本身或产出过程对环境的友好性,对社会群众身体健康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程度。以上科研经费管理全过程的活动或行为表现影响着科研成果产出的结果表现,科研成果的产出结果表现又是活动或行为表现的具体体现。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二、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创新管理方法

(一)全面质量管理引入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创新管理的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从系统和全局出发、为用户服务、预防为主、基于事实与数据分析与决策、不断改进、以人为主体贯彻群众路线、质量与经济统一、突出质量的管理等八个方面。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思路可以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即在科研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把握基本原则,分别是将科研经费绩效作为关注点、高度重视高校科研项目顶层设计、鼓励与科研有关的全体人员参与管理、强调过程管理、坚持质量管理的系统性、注重持续改进、基于事实分析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产研关系。

1.将科研经费绩效作为关注点如上述所述,将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活动或行为表现,以及科研成果产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法性、环境性的结果表现作为关注点。一切科研经费管理围绕着“持续改进活动或行为表现和提高科研成果质量”这个中心。

2.高度重视高校科研项目顶层设计有效的科研项目顶层设计是决定科研经费绩效的重要因素。作为科研经费主管部门,在科研经费绩效质量管理体系中应发挥以下作用:高层领导重视科研质量战略与规划,设计真正符合国家、社会需求的项目申报指南,强化自上而下的学术责任意识,建设统一的科研项目管理平台,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制定绩效方针目标,健全管理、成果评价与监督机制,寻找持续改进的机会等等。科研项目顶层设计框架如图2所示。

3.鼓励与科研有关的全体人员参与管理与科研有关的全体人员主要包括高层领导、科研管理人员、科研辅助人员、研发人员、教师、后勤保障人员等都应该参与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中,对经费绩效负责。从文化氛围、管理精细化分工、考评机制上鼓励全体人员分层参与管理。领导者应统领全局,优化学科布局,开拓新研究领域,保证科研经费流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管理者应加强思想、业务培训,强化服务意识,精通管理业务,为研究者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力求成为研究型、专家型的管理者,为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保驾护航;研究者应把握研究成果进度和质量,及时攻关科研难题,合理使用经费;专家应对项目评审、论证、中期检查、结题鉴定等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充分发挥科研经费的价值。

4.强调过程管理根据PDCA(戴明循环)管理模式加强科研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它包括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研究实施、中期评估、结题验收、后期成果转化推广等全过程。在项目申报阶段,为了防止相似项目套取不同来源科研经费,科研项目的申报必须基于同一管理平台上申报。项目申报的范围必须事先经过社会调研、专家论证,优选符合国家、社会重大需求的研究方向申报项目。在项目立项阶段,项目各类支出预算须经过财务专家核算才可立项。在项目研究实施阶段,项目主持人应对课题组成员的实施目标分解任务执行状况和科研诚信度进行督促检查,实施单位财务处需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科研处需对项目完成进度进行严密跟踪管理,后勤资产部门应对采购各类设备、器材进行严格审核、统一进仓管理,环卫部门应对研究活动的环境友好性进行跟踪管理,经费绩效领导小组应随时对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能进行监管。在中期评估阶段,应对项目中期预期成果进行评价,对于无进展项目视情而处,撤销或继续监查,后期经费暂停拨放,防止经费浪费。在结题验收阶段,召集专家举行评审论证会,严格对照项目合同书检查研究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合法和效率性,同时评价研究产出成果的质量并予以奖惩,建立全过程管理记录档案保存。在后期成果转化推广阶段,一方面加强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创造项目成果企业对接的平台,加大成果推广应用力度,更好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以上各阶段的过程管理可以抽象为基于过程基础的TQM模式,如图3所示。

5.坚持质量管理的系统性科研经费绩效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即六大系统,分别是顶层决策系统、质量资源系统(人力、设施、设备、环境)、质量信息系统(信息管理平台、科技档案系统)、质量审核系统、质量过程系统、质量操作系统(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监督作业规程)。质量系统运行情况可以通过科研成果质量、领导重视程度、全员参与度、经费使用效率、资源保证度、过程控制力、持续改进能力等指标进行评价。

6.注重持续改进在科研经费绩效质量系统管理中,通过内审、外审发现问题,找到偏差原因,并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科研经费绩效水平。持续改进在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中具体表现为高度重视质量管理系统建设,创新管理方法,适时制定新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系,规范操作规程,从而提高科研管理和研究活动的行为表现,以及科研成果产出的结果表现。

7.基于事实分析的决策方法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决策准确性取决于及时、可靠、真实、全面的质量记录、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制定质量目标是基于决策方法的典型过程。制定质量目标的方法可以遵行平均先进性、关键性、激励性、调节性原则。平行比较本单位科研经费以往绩效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寻找关键突破点,将质量目标分解到院单位,再分解到每位人员,明确每位人员质量目标和在实现质量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采用激励措施保证每个质量控制点的目标实现,并且及时调节执行过程中的偏差。

8.互利的产研关系互利的产研关系要求以科研主体为中心,把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组成一个三方利益共同体,实现供需互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具体来说,首先三方达成供需一致,建设协同创新合作关系,接着通过知识流、资金流为合作创新奠定基础,然后通过项目集群、基地集群等方式,攻克技术难题,推广应用到生产中,表现为产品[15],最后协同创新中输出的人才、技术资源进一步应用于三方中。而这种互利产研关系可以通过建立和健全相关机制实现,即科学的协同学习机制、完善的创新推动机制、规范的组织管理机制和有序的联合攻关机制[16-17]。互利产研关系的实现可以大大提高科研经费绩效,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增强知识的溢出效应。

(二)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创新管理工具高校科研经费行为绩效创新管理主要是对顶层决策系统、质量资源系统、质量信息系统、质量审核系统、质量过程系统、质量操作系统等六大系统运用管理工具进行过程控制管理。高校科研经费成果绩效评价可以通过评价工具进行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合法性、环境性等方面的评价。

1.系统行为绩效分析工具借鉴QC新七大工具,可以对各个系统的流程控制点状况进行分析。第一,系统图法。把实现达到目标与需要采取的措施系统展开分析,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解决问题;第二,关联法。把原因关系复杂、互相纠缠的问题和因素用箭头连接,从而找出主要因素和问题症结所在;第三,亲和法。把收集到的事实、意见或构思等语言资料,按照其相近性归纳整理,找到问题重点,制定改善对策;第四,矩阵图法。从问题事项中,找出对应因素群,分别排成行和列,找出行列关系或相关程度大小,明确首要关注解决的问题;第五,矢线法。通过组织与问题相关人员的小组讨论,对项目实施进程建立最佳的日程计划并落实追踪管理,使其顺利完成;第六,矩阵数据分析法。在矩阵图上分析各元素之间量化关系,定量计算分析结果;第七,PDPC法。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达到目标状态的措施,同时针对提出措施预先列举出将要出现的结果和问题所要采取的措施和方案。

2.系统成果绩效评价工具系统成果绩效评价工具常采用层次分析法,或是直接打分法。而评价工具必须依托相应的评价体系才能实现。根据前面对科研经费绩效的定义,系统成果绩效评价就是对科研成果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法性、环境性的评价。经济性可用经费实际支出总额指标表示。效率性可用预期科研成果实现周期和单位经费任务目标完成比例等2个指标来表示。效果性可用专利、标准、收录论文数、出版论著数、论文质量、奖项、推广转化效益等7个指标来表示。其中,专利包含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集成电路布图)授权数、专利转让收入等2个子指标;标准包含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等3个子指标;收录论文数包含SCI收录论文数、EI收录论文数、ISTP收录论文数、国家一级核心期刊收录论文数等4个子指标;出版论著数包含专著和译著等2个子指标;论文质量包含国际三大名刊(SCIENCE、NATURE、CELL)数、各学科顶尖期刊数、ESI热点论文数、SCI收录论文被引次数等4个子指标;奖项数包含国家科技奖和省科技奖等2个子指标;推广转化效益包含签订合同数和经济产值等2个子指标。合法性可用经费使用情况合法、合理性和学术诚信度等2个指标表示。环境性可用研发过程的环境友好性和研发成果的环境友好性等2个指标表示。系统成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三、结语

在当今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加大对高校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力求以更多的原始理论创新借助协同创新平台带动技术创新,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优势,故高效科研经费绩效管理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科研经费绩效作了科学界定,揭示了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的基本路径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改善科研活动全过程中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的行为表现,二是提高科研成果产出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合法性和环境性的结果表现。其次,本文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理念创新性引入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中,围绕基本原则论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管理工具,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根据本文理论分析,对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全面质量管理的未来方向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优化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和方式,合理配置财政资金。一是加大对科研活动基础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解决科技资源布局条块分割、科技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从而为科技活动提供良好基础条件和外部环境,有效避免经费重复投入的情况。二是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和稳步增加基础研究和重点、重大新型产业领域的经费投入,合理配置科研经费。(2)强化高校科研经费使用内外联控监管能力。一方面要强化内部控制,以资金流向作为切入点,对科研经费使用全过程进行跟踪。相关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系统,在资金方面形成预算、核算、结余决算三阶段控制节点。另一方面强化外部监管力度,积极引入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外部审计,依托科研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科研活动全过程透明化,接受公众监督,启用信用管理系统。(3)拓展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制度。不断健全绩效评价体系,并组织专家小组,对科研项目前期、中期、结题及之后阶段的成果表现进行论证评估,降低科研经费下拨风险,提高科研经费投入的科学性、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参考文献:

[1]顾浙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以G高校为例[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3-14.

[2]CardyRL,DobbinsGH.Humanresourcemanagementinatotalqualityorganizationalenvironment:ShiftingfromatraditionaltoaTQHRMapproach[J].JournalofQualityManagement,1996,1(1):5-20.

[3]JungJY,WangYJ.Relationshipbetween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continuousimprovementofinternationalprojectmanagement(CIIPM)[J].Technovation,2006,26(5/6):716-722.

[4]MilesMP,RussellGR.ISO14000totalqualityenvironmentalmanagement:Theintegrationofenvironmentalmarketing,totalqualitymanagement,corporateenvironmentalpolicy[J].JournalofQualityManagement,1997,2(1):151-168.

[5]魏欣亚,张武军,徐宁.高校科研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11):152-154.

[6]张志生,张冰.持续改进在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科学管理研究,2012,30(6):25-28.

[7]赵醒村,刘辉,刘影,等.高校科研课题管理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适用性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3(3):91-94.

[8]方勇,郑银霞.全面质量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35(2):28-34.

[9]李佳.高校科研经费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构建初探[J].教育财会研究,2011,22(5):31-35.

[10]苏立利.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建设研究[J].财务与管理,2014(5):19-21.

[11]夏文莉,李渝红.大学科研经费有效管理的路径探析-基于与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6):48-51.

[12]H.J.Bernadin,J.S.Kane.PerformanceappraisalAcontingencyapproachtosystemdevelopmentevaluation,secondedition[M].BostonMA:PWS-Kent,1993:10-30.

[13]Combell.J.P,FranciscoMurphy.G.Humanresourcemanagement,6theditionchapter12[M].NewYork: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jectManagement,1993:3-15.

[14]Brumbrach.PerformanceManagement[M].London:ThecronwellPress,1988:12-56.

[15]刘佳.2011计划系统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组织管理保障与政策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30(10):1-6.

绩效管理系统论文篇10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3. 041

[中图分类号] F27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3- 0075- 03

企业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重要内容的绩效管理,是所有企业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对绩效管理的研究,将从根本上推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全面发展,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无论是员工的招聘、培训,还是人员调整和报酬激励,都是以绩效管理作为依据的。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对于完善企业的激励机制,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至关重要。因此,绩效管理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1 绩效管理的涵义

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基础。它的概念是随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而提出的。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西方学者对绩效管理理论进行过很多研究,有的观点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其核心在于决定组织战略及通过组织结构、技术事业系统和程序来加以实施;有的观点认为“绩效管理是管理员工绩效的系统”,其核心在于将绩效管理看作组织对一个人的工作成绩以及其发展潜力的评估和奖惩;还有的观点认为“绩效管理是综合管理组织和雇员绩效的系统”,其核心是挖掘员工的潜力,提高其绩效,并通过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战略相结合来提高组织绩效。对上述观点加以总结,本文认为绩效管理是指制定员工的绩效目标并收集与绩效有关的信息,定期对员工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和反馈,以改善员工工作绩效并最终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制度化工程。

2 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作用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职能,它的实施有助于企业的战略发展和员工业绩的提升。有效的绩效管理为企业搭建了一个管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目标与任务,并落实到具体的实施者身上。有效的绩效管理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都具有重要作用。

2.1 绩效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绩效

企业的绩效是以员工个人绩效为基础而形成的,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可以改善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多企业把对员工的绩效管理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翰威特公司对美国所有上市公司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具有系统化的绩效管理的企业业绩在各方面优于没有实施绩效管理系统的公司。

2.2 绩效管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个员工都会内在地具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绩效管理则从两个方面满足了这种需要,从而有助于提高职工的满意度。首先,通过绩效管理,员工的工作绩效得到不断改善,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次,通过绩效管理,员工可以参与到企业管理当中,使他们感到受到企业的重视,从而实现尊重的需要。绩效管理针对员工不同层次的需求,采取有效的激励方式,帮助员工建立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职工的潜力与工作热情,使员工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2.3 绩效管理有助于强化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一种价值观念。企业文化是指导企业制定员工和顾客政策的宗旨。绩效管理非常重视员工的参与和互动。员工参与绩效管理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尊重,增进了企业和团队的融合和凝聚,能够创造一种良性的企业文化氛围。通过绩效管理合理地判断员工的行为,使员工对事物的判断与组织的价值观达成共识,确立共同的价值目标,激励领导和员工为共同的价值目标去行动,强化企业文化。

3 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绩效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战略实现、人才开发以及员工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企业中已达成共识,因此,许多企业开始实施绩效管理或者准备实施绩效管理。然而在实施了绩效管理的企业中,发现大多数企业认为在绩效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却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些企业浅尝辄止,维持现状,不再继续探索改进绩效管理;还有些企业则知难而退,不再采取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未能有效实施,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绩效管理的目的认识不到位。首先,大部分企业认为,绩效管理的作用是更好地分配薪酬而不是为了提高企业绩效。绩效管理理论认为,绩效管理是通过帮助员工提升个人绩效,从而达到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将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于薪酬和职位调整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激励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推进绩效管理。而大部分企业是将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于薪酬管理,即将薪酬与绩效结合起来作为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会影响到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其次,对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理解不正确。大多数企业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绩效管理,这种错误的理解导致绩效管理没有按照完整的程序进行,实际上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绩效管理要求管理者时刻关注员工的业绩,随时准备为员工完成目标绩效提供指导与帮助,而不是到出了问题时一味地加以批评。

(2) 未形成绩效管理的实施机制。绩效管理的核心目的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都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努力工作,它实际上是一种自上而下分解工作任务的过程,从而使管理者与员工在不同的层面上共同分担实现企业绩效的责任,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在我国,员工参与绩效管理的程度不高,导致绩效管理传导不畅。绩效管理是以全体员工参与为基础的,员工参与度越高,对绩效管理的理解越到位,绩效管理就越容易实施,它的作用越容易发挥出来。

(3) 绩效考核与评价不够科学。① 对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不当,指标设计过于泛化或细化。实际上,在绩效考核指标设计方面,企业应开展深入细致的分析工作,将考核指标具体化、个性化,符合员工的岗位职责。要由粗到细,由少变多,不要期望一次考虑全面,因为绩效管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② 考核周期过短。过于频繁的考核是得不出什么结果的。③ 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未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中应注意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匹配,只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职能间的相互配合,才能使绩效管理真正发挥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升员工能力的作用。

4 加强企业绩效管理的措施

企业绩效管理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实施好了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留住优秀的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强化企业绩效管理。

4.1 提高对于绩效管理的认识

目前,在我国企业中,管理者的观念比较落后,还没能认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只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工具,用来管理员工的,目的只是为了分配薪酬。这些错误的理解都不利于绩效管理的实施,要使绩效管理得到有效实施,必须树立全员意识,尤其是改变管理者的观念。管理者应正确对待绩效管理,不能抱着应付的态度,而应该积极地站在战略的高度考虑借助绩效管理来提升整个公司的绩效水平。

4.2 建立高绩效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它是以观念的形式来控制企业员工的行为,使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自觉地互帮互助。绩效管理与企业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企业要想使绩效管理有效实施,必须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树立与企业一致的目标,并在个人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因此要想成功实施绩效管理,就必须建立一种与绩效管理体系相融合的高绩效的企业文化。

4.3 准确把握绩效管理的全过程

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过程包括4个部分:制订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这4个部分缺一不可,缺了哪一个部分,绩效管理系统都将不完整,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在企业当中,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过分看重绩效考核这个环节,而忽略其他环节的作用。提到绩效管理大部分人会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实际上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系统的一部分,这种片面的认识会造成绩效管理系统不能与组织的战略目标有机联系起来。

4.4 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

企业应根据发展状况和战略目标,确定绩效管理战略体系。同时,要善于充分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其他手段,完善绩效管理的动力机制和传导机制,完善绩效管理系统,加强沟通与辅导,解决绩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绩效管理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因此可以将绩效管理作为一个项目来看待,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来推动它的实施,使企业各级管理者和员工逐渐熟悉和接受,并予以执行。

5 总 结

总的来说,绩效管理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工具,它为企业提供的不单单是一个奖罚手段或是简单的考核。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企业和员工提供一个改进工作和提高业绩的信号,激励员工改进业绩,并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因此,企业必须认清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绩效管理系统论文篇11

文章编号:1000-2154(2008)02-0033-05

收稿日期:2007-08-21

一、问题的提出

员工所有权(Employee Ownership)是指员工直接或间接拥有一定数量自己公司的股票,成 为公司所有者,分享公司剩余索取权的一种企业制度形式。在西方,员工所有权一般指建立 在广泛基础上的员工所有权,如员工持股计划、员工购买股票计划、大范围员工股票期权计 划等,不包括主要针对公司管理层的股票期权计划和利润分享(员工可获得部分公司利润, 但没有所有权利益)两种类型。员工所有权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通过赋予员工所有权, 使员工真正成为公司的主人,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公司绩效。但在员工 所有权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中,所得的结论并不一致。Rosen等人认为,员工所有权与公 司绩效之间是正相关关系[1]。而Brooks等学者的研究发现员工所有权与公司绩效 之间负相关[2]。我国一些学者则发现,员工所有权与企业绩效之间不相关[3 -4]。在对员工所有权没能增加公司绩效的原因分析中,一些学者将其原因主要归结在外部因素上 ,如法律体系不健全、股票市场不成熟等,但这些因素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实施员工所 有权提高了绩效,而另一些企业则没能提高绩效。一些学者认为公司治理机构不完善、企业 行为短期化也是造成员工所有权公司绩效不高的原因,本文认为这些因素也不是员工所有权 没能提高企业绩效的根本原因。

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都不免让人对员工所有权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需要有一种 新的理论来给予解释。从前期相关研究文献中可以发现,它们的主要缺陷是忽略了员工所有 权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匹配的研究。虽然员工所有权文献注意到员 工所有权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存在着内在关联性[5],但并没有深入考虑将员 工所有权嵌入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

基于此,本文尝试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研究员工所有权,在员工所有权与战略人力资 源管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探索性建构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所有权-高绩效工 作系统”。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高绩效工作范式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形态模式

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理论模式”:普遍模式(universalistic mode)、权变模式(the contingency mode)、形态模式(the configurational mode) [6],这些模式从不同层面提炼,并相互影响。普遍模式,又称为“最佳实践模式 ”,普遍 模 式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几种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这些实践具有普遍适应性,不 管组织条件或环境如何变化都可以提高企业绩效。但是,在关于哪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构成 最佳实践的问题上,研究者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7]。权变模式的基本观点是: 人力资源 活动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受到组织战略等权变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应当与组织需求一致 ,结合企业战略、组织的发展阶段等外部因素,才能有效达到组织目标。权变模式主张人力 资源管理系统必须保持足够的弹性,以应对组织环境的不断变化[8]。形态模式认 为,有效 的组织并不是要把每一件事都做好,而是集中于一个主题,并力求其它所有要素与之保持一 致,根据不同的主题,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及其他组织要素之间有多种可选择的组合,各 种组合的结果是等效的,都可以带来较高的组织绩效,这种组合又被一些学者称为人力资源 管理实践的捆绑性特征[9]。形态模式是一种整体观,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 外部匹配 性,首先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之间的互补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态的最大内部匹配 。然后,把这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相应的战略形态连接起来实现最大外部匹配,从而实现 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部匹配。显然,与普遍模式和权变模式相比,形态模式更为复 杂和灵活。

根据研究目的,本文重点探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在匹配性,暂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与组织战略等因素的外在匹配,因此,我们假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组织战略等权变因素是 一致的。

(二)高绩效工作系统内在匹配性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内在匹配是指系统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协同和互补。各自不同的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必须是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提高[10]。在战略人力资源管 理文献中,存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它由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组成,分别被赋予不同的标签,一般有两个或多个的系统出现在同一研究中,其中一个人力 资源系统形态被认为是接近理想的高绩效工作系统,而另外的则是对立的,或介于两者之间 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态,理想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形态将具有高度的内在匹配性。如“控 制型”对“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11];“内部型”对“市场型”人力资源管 理系统[12]。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绩效工作系统对人力资源管理结果和公司绩 效具有正面影 响[11-13]。

但是,进一步分析上述文献发现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研究存在结构上的缺失。对某一人 力资源管理系统来讲,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选择和内在匹配存在一定问题,如何选择同一人 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不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怎样进行匹配等,都没 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在一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文献中,“激励性薪酬”作为一种人力资源 管理实践即出现在“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又出现在“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中。同理,“培训”、“参与决策”也出现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那么,这些人力 资源管理实践在不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表现形式是否不同?它们在不同系统中与其它人 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关系又是什么?

(三)员工哲学决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内在一致性

为什么某些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构成一致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这方面还缺少 理论支撑。一些学者认为,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员工哲学,人力资源管理方针,人力 资源管理政策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其中,员工哲学是指对工人的价值和角色的相关信念, 人力资源管理方针是对待和评价员工的指导方针,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是为落实上述指导方针 制定的一些具体规则,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指用于落实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专门工具[14]。一般来讲,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部分取决于它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而人 力资源管 理政策部分取决于它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针,而人力资源管理方针则部分取决于员工哲学,所 谓“部分”是因为存在一些权变因素,例如,组织战略、企业人力资本现状等,从根本上讲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最终取决于员工哲学,员工哲学构成了人力资源 管理实践选择和配置的相关设定、价值和信念。

McGregor的X理论和Y理论可以被看作员工哲学的一个例子。X理论对人性的假设是负面的: 员工天生不喜欢工作,只要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依据这种员工哲学所形成的人力资源 管理实践必然是控制的,命令的,以惩罚为主的,基于低工资的,员工缺少影响力。显然, 在X理论员工哲学指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象员工参与决策这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 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不一致的。一旦X理论这种员工哲学在公司中占据主流,员工由于 缺少影响而变得失望和玩世不恭,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将会产生负面的效果,在这种人力资源 管理系统中实施员工参与决策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将是不协调的,因传递给员工不同的信号 而弱化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效果。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捆绑在一起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向员工传递有关他们如何被评价的信 号,如果被捆绑在一起的一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能够追溯到一个单一的、简洁的员工哲学, 将向员工传递一个清晰的、一致的信号和良好的心理契约,创造一致的员工知觉,增加员工 对管理层的信任。不一致的信号将导致弱的条件,一致的信号将导致强的条件。只有在一个 传递一致性信号的“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才能形成共享的、一致的、强烈的组织氛围 。

(四)高绩效工作系统是一种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企业并不存在于真空中,而且,异质的存在是维持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能够也必须按照他 们的需要来选择和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考虑它们的环境、战略和管理传统,由于上述权 变因素的限制,员工哲学被看作是一种稳定组织的“锚”。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 一系列直接反映员工哲学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组成,同时该系统留有足够的弹性包 含其它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选择一些“非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作为人力资源 管理系统中的“异质”部分,与企业的权变因素相适应,只要这些不违反流行的员工哲学。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中的员工所有权

(一)当前员工所有权及其结果的相关研究

一些学者研究了心理所有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如Pierce指出,客观所有权并不直接对员工 或组织绩效产生影响,而是间接地通过心理所有权起作用,即通过员工对所有权(收益权、 知情权、控制权)的心理体验影响员工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影响组织的绩效[15]。 Hambri ck & Mason认为,管理者对待员工所有权的态度对员工心理所有权有着重要影响,管理者是 否 把员工所有权看成管理哲学和人力资源战略核心组成部分将影响所有权系统的最初设计和日 常的运行,影响到员工所有者所能够共享的信息量以及财务分配额度,影响员工对所有权的 心理体验[16]。Culpepper等学者研究了员工哲学对员工所有权的影响[17]。Freeman等人 讨论了“参与决策”、“利润共享”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所有权有影响[18]。但是 ,从整体上看,上述研究对“哪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所有权有着重要关系?”、“员 工所有权增加的价值是什么?”、“员工所有权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结合又增加了什么 价值?”等仍然缺少理论解释。

总之,上述对员工所有权效果的研究大都是零碎的、局部的,缺少系统性的理论研究, 正是这种员工所有权理论框架的缺失,尤其是员工所有权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模型相关 理论的缺失,造成对员工所有权效果的实证研究缺乏。因此,建构员工所有权和人力资源管 理系统配合模型的相关理论尤为必要。

(二)所有权-高绩效工作系统

跟随McGregor的X理论和Y理论,和Ouchi的Z理论,Young提出了O理论,即所有权理论[19]。 所有权理论认为,一个成功的员工所有权公司的首要特征就是公司高层对员工承诺的“共同 所有权(co-ownership)”,在成功的员工所有权公司中流行的员工哲学是“共同所有权” 下的员工的角色和价值――员工被严肃地、认真地作为所有者对待,员工的角色与价值应与 所有者身份相称。这一员工哲学将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其他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 。公司所有者的权利包括:使用公司资产、分配公司利润、出售公司资产[20],表 1表明了所有权权利转变为组织实践的过程。

绩效管理系统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8-0066-03

业绩评价实践已有较长的历史,现代企业业绩评价的开端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初杜邦公司开始使用投资报酬率。我国的业绩评价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当时国家开始推行企业经济核算制,相应地企业内部开展了班组经济核算,这可以说是我国业绩评价的萌芽。此后,以统计和财政部门为主,全国性的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得以建立并不断的完善。2002年,财政部修订了1999年颁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使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体系更加科学。但迄今为止,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业绩评价基础理论框架。理论的来源是实践,同时又指导和预测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所以,为了更好的开展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的实践,对业绩评价基础理论框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业绩评价要素概述

虽然我国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业绩评价基础理论框架,但对业绩评价构成要素这一问题的看法已基本趋于一致。如今的研究者普遍应用的业绩评价要素体系是由杜胜利在1999年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完整的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应由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和评价报告等七部分组成。本文以这一业绩评价要素体系为出发点,来构建企业业绩评价的基础理论框架,下面分别介绍这七个业绩评价要素:

(一)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是业绩评价的行为主体。一般指与评价对象存在利益关系、关心评价对象业绩状况的相关利益人,包括资本的所有者、经营管理者、相关利益主体、政府部门等。从业绩评价的产生及发展来看,它是为解决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委托矛盾而建立的,这些矛盾主要包括资产所有者(委托人)和经营管理者(人)之间的矛盾,也包括政府部门以及其他利益相关主体和企业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双方构成了系统的主客体。

(二)评价客体

评价客体是绩效评价的行为对象,包括被评价的企业和企业的经营者两个方面。一般由评价主体根据其需要和实际情况确定,例如政府可以将国有大中型企业、国家重点企业列为评价对象;企业集团总公司可以将子公司列为评价对象;投资者可以将被投资者列为评价对象等等。

(三)评价目标

正如上面1中所提到的,解决委托矛盾是建立业绩评价的初衷,在业绩评价实践中,为了实现这一终极目标,评价主体必须针对评价客体设计一套合理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来进行评价。业绩评价目标是整个评价过程的灵魂,它是根据评价主体的需求而确定的,对整个评价系统设计和运行起指导性作用。

(四)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是评价对象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即对评价对象在哪些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指标的选取要依据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的需要设计,要能够反映评价对象的特征。评价指标有财务方面的,如权益净利率、销售利润率、每股收益率等;也有非财务方面的,如市场占有能力、顾客满意度等。在进行评价指标的研究时,需要注意的是要区分对企业的评价还是对管理者的评价,因为对于两者评价目的是不同的,应分别设计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五)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就是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评判的具体尺度。通过评价标准,可据以将评价对象的好坏、强弱等特征转化为可以具体进行计算的度量。如果没有评价标准,也就没有了评价的参照,那么评价也就无从谈起。由于评价的目标、范围和出发点不同,必然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与之相适应。并且,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评价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评价标准是相对的、发展的、变化的。

(六)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是企业绩效评价的具体手段,即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来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实际运用,以取得公正的评价结果。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

(七)评价报告

评价报告是评价工作最终结果的表现形式,是结论性的文件,体现了对客体的价值判断,它主要对评价主体产生影响。评价报告必须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企业情况,准确描述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情况、偿债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等,并对企业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以上七个要素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所谓的业绩评价系统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业绩评价系统综合考虑了业绩评价的各个要素,显示了业绩评价的整个过程。根据这一系统,我们可以站在评价要素的角度上来对业绩评价进行重新定义,即业绩评价是以解决委托矛盾为目标,由评价主体设计特定的指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标准来对评价客体所进行的评价活动,最终的评价结果以评价报告的形式来显示。下面,我们将以先分后总的顺序来探讨业绩评价的基础理论。

二、评价要素视角下的企业业绩评价基础理论探讨

(一)分述

1.业绩评价是以解决委托矛盾为目标的,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业绩评价首要的基础理论应是产生在现代公司制条件下的委托理论,它是揭示企业委托关系的形成,发展和协调机制及其有效性的理论,主要讨论的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逆向选择、道德危机及机制设计问题。我国的研究者也普遍认为这一理论是业绩评价的基础理论,如孙薇、刘俊勇在他们的《企业业绩评价:战略的观点》一书和姚正海在其《高技术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研究》一书中所提到的。

2.业绩评价需由评价主体设计特定的指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标准来对评价客体进行评价,这句话中包含了多个评价要素:

(1)评价主体。从上文所提到的评价主体的概念来看,评价主体其实就是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但这并不表示评价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仅从评价主体这一要素上,我们并不能看出任何基础理论。

(2)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从评价指标的设计来看,需要针对评价客体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并且它要综合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这一点刚好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思想相附,也就是说,评价指标这一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是其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结成的一系列契约,是各种利益相关者协商、交易的结果,承载着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要求,无论是投资者、管理人员、员工、顾客、供应商、还是政府部门、社区等,他们都对企业进行了专用性投资并承担由此所带来的风险,企业应当对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负责。并且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领域中,企业业绩评价是整个理论的核心,这是因为诸如谁来进行企业业绩评价、评价企业的什么业绩、采用何种方法来评价、评价结果如何应用于企业的管理等问题实际上就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而从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共同特性来看,它们都具有一种相对的、变化的特性,这种特性与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刚好一致。权变理论认为,要使一个企业组织有效地满足环境变化的需要,则应使其各个子系统要素的设计与环境的变化保持连续的一致性。根据该观点,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业绩评价系统的建立(主要体现在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方法的选取)应有权变的观念,建立一种权变的业绩评价的方法结构。

(3)评价客体。业绩评价的客体毋庸置疑是企业的业绩,而企业是一个人造的开放系统,其经营既受外部因素影响,又受内部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构建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就要从系统的观念出发,借助系统分析及运筹学、控制论等其他方法,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相关要素的分析,对系统内整体与局部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进行综合考察,以设计出满足实践需要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如何来实现这一过程,系统论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

3.评价报告。如果作为个体单独地来研究评价报告,它仅仅具有其自身的含义,而没有体现任何的基础理论。但评价报告作为业绩评价系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它显示的评价结果能起到反馈的作用,使企业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二)总述

根据哲学的观点,整体的各个部分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但当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时候,便会产生新的功能。现在,我们把以上七个要素组合在一起,把它当作一个整体,也就是所谓的业绩评价系统,来看看业绩评价系统会体现出什么新的基础理论。

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必须有利于企业长期目标的实现,突出企业整体利益,体现外向型决策的需求。为此,业绩评价必须与战略管理有机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用战略管理理论来指导业绩评价工作。显然,战略管理的思想贯串于整个业绩评价工作中,战略管理理论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业绩评价的一个基础理论。企业战略管理要求业绩评价系统为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信息支持,通过业绩评价能够检验战略的一致性、协调性、可行性和优势特征,有助于剖析企业经营状况,正确引导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王化成认为,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和战略修正四个阶段,战略管理对业绩评价的影响在于与战略管理过程相适应。业绩评价过程也分为四个阶段,即: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控制与管理、考核评价、结果运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从评价要素这一角度来看,企业业绩评价的基础理论包括:委托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权变理论、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其模型可用图2表示:

参考文献

[1]孟建明.企业经营业绩评估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社,2002.

[2]孙薇,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战略的观点[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6.

[3]杜胜利.企业经营业绩评价[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姚正海.高技术企业业绩评价问题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