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市场分析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5 14:57:21

家具市场分析

家具市场分析篇1

名贵木材近期行情

印度小叶紫檀

2009年进入大陆的小叶紫檀总量约为三千多吨左右。目前小叶紫檀的空心较多的材料价格为每吨25-35万元。无空心的上等料每吨约为40-70万元,特别好的长料每吨价格在100万元以上。

海南黄花梨

目前海南黄花梨的老料可以用一木难求来形容,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是否有机会买到也只能靠缘份。目前直径10厘米-20厘米的海南黄花梨老料,每市斤价格约为2000-3500元;直径20厘米-30厘米的每市斤价格约为3500-5000元;较大材质优良的上等大料每市斤价格则超过5000元。目前海南黄花梨的木材因为资源匮乏,交易量日渐萎缩,所谓的木材交易基本都是几根圆料、几块板材,按质按斤论价,以前那样成吨购买的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根据近几年搜集购买海南黄花梨老料的情况来看,再过几年能买到上等海南黄花梨老料的机会更小,就算能有缘遇到,恐怕也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越南黄花梨

回想几年前,越南黄花梨在许多人的眼中还仅仅是“价廉物美”的海南黄花梨替代品,而目前越南黄花梨材料身价也与日俱增,而且资源匮乏。2008年期间由越南进入大陆的越南黄花梨大料估计不会超过200吨,2009年比2008年进口量更少。目前,越南黄花梨材料除了有少量靠越南进口之外,另外只能依赖于收购一些企业和收藏家们早几年库存和收藏下来的材料,来制作明式仿古家具,满足一些爱好者们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海南黄花梨木材资源的枯竭,人们对越南黄花梨的材质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重视,在需求加大,供应减少的现状下。越南黄花梨价格近几年来一路稳步上升。目前,越南黄花梨中小直径的圆料每吨为60-90万元,稍差一些的板料与方材每吨为80-120万元,上等的大板料每吨则高达150-220万元,特别好的大料只能够是按块出售了。

老红酸枝

在老红酸枝料供应方面,2009年进口量已比往年大大减少,价格也稳中略有上扬,一些企业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为降低生产成本,用材由原来中高档的红酸枝改为一些便宜低档的非洲深色硬木材料,故此对老红酸枝材料消耗量有所减少,但消费市场对这些产于非洲的深色硬木材料认可,还有待观察。随着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材料的资源紧张与价格上涨,红酸枝也将出现“凹地价值”效应,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价格将会出现较大的上升空间。目前老红酸枝的市场价格为:中小直径圆材每吨约为3-5万元,大料每吨约为6-8万元,特大直径材料每吨超过10万元。

其它材料如:卢氏黑黄檀(俗称大叶紫檀),价格每吨5-7万元左右。白酸枝材料每吨1-1.5万元左右,花梨材料每立方1-1.5万元左右。

家具市场分析篇2

一、计算机网络与家具企业的市场营销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将独立的电脑通过线路连接而成的系统。网络的建立使独立、分散的信息系统连成一一体,突破了传统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同时也使分散的计算机使用者得以沟通。首先,互联网络上的家具信息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其次,互联网络具有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交互性。第三,高质量的信息反馈。计算机网络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家具市场营销手段和方式,而且改变了家具企业的营销理念,出现了定制营销、网络营销和家具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家具市场营销决策支持系统等方式。

家具企业在互联网络上开展营销与传统营销模式相比较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互联网突破了地域限制,家具企业可以在非常广阔的范围内进行营销活动。第二,网上营销活动是一对一的,交易双方通过信息进行买卖活动。这使得网上营销双方可以在安全可靠的氛围下开展经营活动。第三,网上家具营销的信息比在传统媒体上获得的信息对营销决策更具支持力。第四,在网络上可以将家具企业市场研究活动开展得更为有效。

二计算机网络对家具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

1.对家具企业及其产品策略的影响

传统家具企业的内部信息通常是垂直并分层次传递的,而网络营销支持更多的正式信息横向或越级运动。网络信息运动方式的变迁,将有力推动家具企业组织结构的横向革命。以此为契机,家具企业应改变组织构造的固有模式,加大管理幅度,促进家具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发展,为开展网络营销提供充分的组织保障。

网络对家具企业产品策略的影响表现在家具企业能及时把握和适应市场变化,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增强市场竞争能力。通过网络反馈的大量可变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和加工,反映出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而使面向消费者的营销活动更趋个性化。从营销角度来看,通过网络可以对大多数家具产品进行营销,即使不通过网络达成最终的交易,网络营销的宣传和沟通仍起到重要作用。

2.对家具价格策略的影响

网络改变了信息沟通的方式,影响着家具产品定价策略。一方面,由于信息沟通的“一对一”方式和定制营销的发展,家具产品生产出现了非标准化,从而为定价非标准化打下了基础。另外家具企业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收入、年龄、社会阶层等因素对同一产品和不同消费者收取不同价格,以获取最大利润。另一片面,由于计算机的网络化,使家具企业进行设计、调研、收集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更强,并可随时了解竞争对手的价值信息。同时也要注意,减少了销售的中间环节,但邮寄和配送费用也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商品的销售成本和价格。这样便使得家具企业间的价格竞争也更为激烈和复杂。

3、对家具企业营销和沟通渠道的影响

分销是指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所经过的路线。家具企业网络营销的主要优点是家具产品信息在信息网络上的自由流动,使处于信息网络各地点的生产者、消费者连接起来,用户需要购买家具产品时,可以通过电话等方式订购。这种营销方式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缩短了两者在时间、空间、观念上的距离,形成“一对一”的微观营销方式。家具企业网络营销可以实时地和消费者进行沟通,解答消费者的疑问,并可以通过BBS、电子邮件快速为消费者提供信息。

4。对家具企业促销策略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化使家具企业的促销方式和手段更加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方便上,一方面网络营销为消费者提供了足不出户即可挑选购买自己所需的家具商品和服务的方便,但在另一方面却少了消费者直接面对家具商品的直观性。潜在的消费者或顾客则可以借助网络的帮助与销售商进行对话,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家具产品和服务。销售商可以根据顾客的信息对家具产品进行改进或推出新的家具产品。利用网络营销,可使家具营销管理者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生产到最终服务的一系列程序时和消费者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消费者共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

三、计算机网络对家具企业市场营销手段的战略改变

1.客户关系战略

在互联网的电子广告牌上信息,并设计顾客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家具企业网络营销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如何跨越地域、文化、空间的差距,再造顾客关系并发掘网络顾客,了解顾客的需求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借助网络巩固顾客、扩大网上销售。但由于网络的自由开放性,都能较容易地掌握同行业与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与营销行为。通过顾客网络,企业可以根据顾客需求提供特定的家具产品和服务,可极大地满足顾客需求。

2.拓展家具企业网络营销的信息传递渠道战略

随着网络经济的升温,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推广资源。这些有价值的资源扩展了家具企业网络营销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加了家具企业网络营销的成功机会。目前,家具企业可通过连锁、共同配送和第三方物流等模式整合现有资源,利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扩大家具企业经营规模。家具企业可通过专业化网络营销平台与下游供应商共享商品销售、库存信息,在电子订货、商品验收、退货、促销、价格调整、结算、付款等环节提供协同支持,改善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关系,在供应链层次上的整体竞争力。确保家具企业营销信息传递渠道的高效、有序运行。

3.建立网上家具企业营销伙伴战略

由于网络的自由开放性,网络时代的市场竞争是透明的,谁都能较容易地掌握同业与竞争对手的产品信息与营销行为。

因此家具企业网络营销争取顾客的关键在于如何适时获取、分析、运用来自网上的信息,如何运用网络组成合作联盟并以网络合作伙伴所形成的资源规模创造竞争优势。建立网络联盟或网上伙伴关系,就是将企业自己的网站与他人的网站关联起来,以吸引更多的网络顾客。

4.提高家具品牌知名度战略

将家具品牌作为管理重点的家具企业可通过网页的设计来增强整个家具企业的品牌形象,Nike、LeviStraus等著名的品牌都已采用网络作为增强品牌形象的工具。家具企业可以通过网页的设计,突出品牌宣传,树立整体的家具企业品牌形象,建立顾客忠诚度,实现市场渗透,最终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家具品牌网络传播是家具企业进行品牌传播的新途径,并且具有快速、高效、低廉、便捷、互动性等优点。

5.提高家具产品竞争能力战略

家具产品决策主要通过市场研究来制定。网络对于营销组合中家具产品方面的战略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核心家具产品进行多样化的选择方案。家具企业可以考虑用网络来改变家具产品组合,突出家具产品信息尤其是家具产品的核心特征信息,充分发挥在线家具产品展示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兼顾产品的个性化。

(2)广泛进行在线研究。网络为家具产品研究提供了廉价的营销方法,尤其是研究顾客对家具产品和服务的感知,如在线焦点小组、在线问卷调查、顾客反馈或顾客支持论坛等,家具企业可充分利用这类信息作为后续家具研究的重要补充。

家具市场分析篇3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家具行业的出口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日益形成全球家具业的制造中心。木质家具作为林业的终端产品,在我国家具生产中占据重要比重,同时木质家具出口是我国家具出口的最主要部分。从总体来看,中国木质家具的生产和出口均稳步前进。2002年中国已成为世界家具生产第六大国, 占全球家具生产的79% ;2004年以后, 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超过意大利, 成为世界木质家具出口第一大国。截至2009年,中国木质家具产量达到2.05亿件,占家具总产量的33.72%,居世界第一;出口额为120.35亿美元,占中国家具总出口额的29.23%,居世界第一。

然而,伴随着木质家具出口的不断增加,相应的贸易问题也开始涌现,其中之一表现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研究发现,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很可能会导致出口贸易的不稳定,因为一旦主要市场出现频繁的波动,或对中国木质家具实施技术、环境、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则很难通过其他出口市场的出口稳定或反方向波动来加以抵消。 为分散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存在,降低对某些国家或地区市场的高度依赖,有必要挖掘其他市场的贸易潜力,实行贸易多元化战略。

本文将我国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我国出口木质家具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测定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对各贸易伙伴的份额潜力,为改善我国出口市场结构,促进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市场的多元化提供理论依据。

二、综述

我国对木质家具出口贸易的单独研究起步比较晚,尚不够系统深入,但也取得了不小进展。总结起来,国内学者针对木质家具出口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木质家具的出口动因及影响因素

对木质家具出口动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探讨哪些因素决定着我国木质家具的出口额,能够推动我国木质家具出口行业的发展。许增巍采用2002-2007年中国木质家具出口美国、香港、日本、英国和韩国的相关数据,运用cms模型对中国木质家具出口数据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目标市场进口规模对中国木质家具出口产生正效应, 而产品结构的变化对中国木质家具出口产生负效应。

(二)我国木质家具出口总量、出口结构、出口市场现状

多年来我国木质家具出口总量持续增长。其产品主要包括厨房用、办公用、卧室用等木质家具,对产品结构的研究能够为我国木家具企业产品生产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美国是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的最大市场,曾经达到51%的份额,出口市场过度集中。2006年田园等指出我国木质家具出口过于集中在美国市场,降低了家具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利于家具贸易的长期发展。

(三)我国木质家具贸易条件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近年来,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2009年侯方淼、宋维明等指出,由于进口家具价格的增幅要高于同期出口家具价格的增幅,家具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变化比较频繁, 除2002、2003 和2005 年恶化以外,其他年份均为改善。张寒等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价格等指标,对1992-2006年的中国木质家具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也表明,中国木质家具的国际竞争力很强,但同意大利等国竞争激烈, 同时又面临马来西亚等新兴强国的挑战;rtc、ca指数稳定增长, 木质家具的出口还有进一步发挥的潜力,出口价格优势尚不明显, 发展空间较大

(四)我国木质家具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以美国为主的反倾销对我国木质家具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周会青深入分析了2003 年10 月中国木质家具遭遇的最大反倾销案对中美双方的影响以及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此外,李冉、宋维明在《美国对中国木质家具反倾销的问题分析》中从理论上分析了反倾销对中国木质家具生产和贸易的影响以及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变化, 并指出不同程度的反倾销税会导致中国木质家具企业不同程度的市场份额损失, 以及反倾销会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下降。如何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是中国木质家具出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家具出口企业在增强内在实力的同时,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反倾销。

(五)特定经济事件对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的影响

木质家具作为一个微观行业,会受到宏观经济面的影响。郭秀君等在分析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现状的同时,深入探讨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木质家具企业出口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此外,田刚、董博雯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在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木质家具产业的应对措施。

三、引力模型和变量假设

(一)引力模型介绍

引力模型源于牛顿的物理学万有引力定律,即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间的距离成反比。最早将引力模型运用到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是tinbergen(1962)和 poyhonen(1963),认为两国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两国的经济总量成正比,而与两国之间的物理距离成反比。其中,出口国的gdp代表了潜在供给能力,进口国的gdp反映了潜在的需求能力,双边的距离作为运输成本,构成了阻碍两国贸易的因素。1996年利尼曼又在公式中引入了人口变量来反映规模经济的作用。其基本形式

tij =a(yiyj)/dij

其中:a为常数,i和j分别代表国家或地区;tij表示j国从i国进口额;yi和yj分别代表两个国家或地区的gdp;dij代表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

(二)变量假设

在出口国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一方面与进口国的有效需求有关,如gdp、人口、人均gdp、人均森林面积等因素,这代表着进口国的潜在购买力;另一方面与两国之间贸易的顺利性有关。如两国之间的距离,贸易壁垒等因素。根据贸易引力模型和具体影响木质家具贸易的因素,我们选取了以下几个变量做为影响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

第一:进口国的gdp。一国的gdp总量反映了该国的经济规模。经济规模越大,其潜在的需求越大,进口能力越强,从我国进口木质家具的份额可能越大。进口国的人均gdp。人均gdp一方面代表着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越高,单个人的购买力越强,消费能力越强。另一方面,支出等于收入,人均gdp越高,该国的劳动力成本越高,其在木质家具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越处于不利地位,从而从我国进口的木质家具额度越高。

第二:人均森林面积。人均森林面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所拥有的家具用林木材料的供应能力和该国自己生产木质家具的原材料成本。一国人均森林面积越大,其可能自己生产的木质家具量越大,从国外进口的数额越小。第三:进口国是否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是否是apec的成员。自由贸易区和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优惠措施所产生贸易创造效应会加大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因此,若进口国和我国都是贸易集团的成员国,那么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到其国家越顺利,越优惠。

第四:进口国是否对家具贸易设置了严重的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及其他标准和法规的出台使得不满足条件的企业产品不能进入进口国,从而阻碍产品出口。因此,进口国家具贸易壁垒的存在会影响其从我国进口木质家具总量。

四、变量选择、模型设立、数据来源及计量方法

(一)变量选择

综合以上假设,笔者设置了五个实际变量,分别是:进口国家和地区2009年gdp总量、人口总量、人均gdp、人均森林面积、港口距离;三个虚拟变量,分别是:是否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是否是apec成员、是否设置了严重的贸易壁垒。

(二)模型设立

依据上述分析和研究目的,笔者初步设立了如下计量模型:

lnyj=β1+β2lnx2j+β3lnx3j+β4lnx4j+β5lnx5j+β6lnx6j+β7lnx7j+β8lnx8j+β9lnx9j+ej

x2j、x3j、x4j、x5j、x6j、x7j、x8j、x9j分别表示j国2009年gdp总量、人口总量、人均gdp、人均森林面积、港口距离、是否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是否是apec的成员、是否设置了严重的贸易壁垒。ln为自然对数。

(三)样本国家和地区

依据联合国统计署的统计,笔者选取2009年中国出口木质家具出口额排名前20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国香港、德国、泰国、沙特阿拉伯、荷兰、比利时、丹麦、西班牙、韩国、意大利、印度尼西亚。中国对这20个国家和地区木质家具的出口额加总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89.6%,因此样本数据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四)计量方法综述

本文基于截面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为克服截面数据可能拥有的异方差问题,对各变量取对数后再做回归。本文采用方差扩大因子法判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并采用逐步的办法对变量进行剔除,得到最终的回归方程。

五、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引力模型的回归结果

(一)初步回归

用eviews3.1对样本数据进行初步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的t-statistic都小于 tа(n-k)=2.201,因此都没有通过检验。f-statistic=2.6375652.95,因此方程整体不够显着。r-square 为0.657326,调整后为 0.408109 。由此判断,各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用方差扩大因子法判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经检验,vif(ln2)、vif(ln3)、vif(6)均10,因此断定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进行变量的筛选。

(二)最终回归

经变量筛选,最终解释变量确定为lnx3、lnx4、x7、x8,回归结果如表2 所示。因此建立了一下回归方程

lny = -29.68730+0.526960lnx3+1.670855lnx4+2.370476x7-1.088390x9+ej

t-statistic 3.604858 *** 4.827036***3.787411*** -2.751682***

f-statistic6.210330

从中可以看出,t值均2.602,在0.01的显着性水平下,t值均通过了检验,f-statistic=6.2103304.89,因此在0.01的显着性平下通过了检验。调整的r-squared 达到最大,为0.523108,对于截面数据来说,拟合效果比较理想。

(三)结果分析

第一:进口国人口数量对其占中国木质家具出口的份额有着一定的影响。lnx3的影响系数为0.526960,即进口国的人口数量的自然对数每提高1%,其从中国进口的木质家具份额的对数会提高0.5%左右。

第二:进口国人均gdp对其占中国出口家具的份额有着重要影响。影响系数为 1.670855,即进口国人均gdp的对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其从中国进口木质家具份额的对数会增加1.67个百分点。因此可以看出,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着其购买能力和对木质家具的需求大小,是其进口木质家具数额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三:是否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2009年对木质家具是否存在严重的贸易壁垒两个变量对进口国所占我国木质家具总出口额份额有显着影响。其影响系数分别为2.370476、-1.088390,因此若进口国是中国-东盟贸易区的成员,其从中国进口的木质家具额的对数会增加2.37个百分点左右。严重的贸易壁垒与进口国从中国进口的木质家具额呈现负面的影响。

第四:人均森林面积对进口国占中共木质家具出口份额没有显着影响。从中可以看出,由于森林不仅是林产品的来源,而且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维护者,各国对森林采伐政策的不同。即便其拥有较多的森林资源,可能出于国家保护、采伐成本较高等原因而并没有影响到木质家具的生产和进口。

综上所述,进口国占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的份额主要取决与进口国的需求和国家贸易政策、森林政策等的实行。而阻碍木质家具进出口的客观物质条件,如两国之间的距离等对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的影响已经很小。

六、出口潜力的测算方法与分析

(一)测算方法

将各国09年的解释变量代入到回归模型方程中,得出各国的理论出口额的对数值lny,进而可以求出对20个贸易伙伴国的模拟出口份额。通过运用引力模型模拟理论状态下的潜在出口份额,并将某个国家的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做比值,来估算我国对该国木质家具出口份额的潜力。若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的比值大于1,称为“贸易过度”,表明我国对该国出口木质家具的份额不具有提高的空间;若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的比值小于1,称为“贸易不足”,说明我国对该国木质家具出口份额还有提高潜力。

(二)潜力分析

通过分析表3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对美国出口木质家具实际份额占到30.84%,而模拟份额只有7.61%,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比值为4.0537,表明中国对美国的实际出口远大于理论状态下出口额度,对美出口贸易过度。对马来西亚出口的实际份额为6.99%,模拟份额为2.75%,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比值为2.5358。对英国的出口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的比值为2.0413。此外,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的比值超过1的国家还有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泰国、沙特阿拉伯,我国对上述国家出口木质家具份额不能再提高;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比值小于1的国家有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等13个国家或地区,意味着对这些国家或地区木质家具的出口份额还有提高潜力。

七、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出口潜力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国的木质家具出口的市场结构具有集中性。通过上述测算及表3,可以看出,在选取的20个贸易伙伴国中,美国、马来西亚、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泰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少数国家,存在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的比值大于1的情况,意味着中国的木质家具出口过于集中,不利于出口风险的分散。

第二:我国的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存在进一步优化空间。在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比值小于1的国家中,意大利的比值仅为0.4134,印度尼西亚为0.5344,韩国为0.5231,西班牙为0.6061,加拿大为0.6125,说明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巨大。

第三:美国《雷斯法案》(修正案)的颁布对中国对美木质家具的出口影响不大。在中国的木质家具出口国中,美国的实际份额和模拟份额均为最大,且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比值远大于1,表明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木质家具出口国,中国对美国出口存在严重的贸易过度。在贸易壁垒这个解释变量中,包含2008年5月22日生效的美国《雷斯法案》修正案对中美贸易的影响,该修正案明确要求进口商在每次船运进口植物或林产品时都要提供基本申报,该法案并未撼动美国作为中国木质家具出口份额第一的位置,间接反映了中国对美国的木质家具的出口存在很强的依赖性。

针对以上的分析,政府层面应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为实现木质家具出口市场多元化发挥积极作用。具体来讲,可以为中国木质家具出口的政策决定提供的启示

第一:针对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的比值大于1的国家,应在保持现有的贸易局面同时,积极发展培育其它贸易领域,特别是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商品的多元化。

第二:针对潜力巨大的贸易伙伴,我国应积极发展同这类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往来,与之制订优惠的区域贸易制度安排,降低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为顺利出口到该国扫清障碍。

第三:鼓励和帮助中国企业向贸易潜力巨大的国家或地区出口木质家具。政府层面和行业协会应积极协助企业发展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利用自身的掌握的宏观信息优势指导企业进行贸易选择,为企业出口多元化提供便利条件。

:

[1]adams,f.g.,behenman,j.r.commodity expor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econometricstudies,1982,vol.28:23-45

许增巍.中国木质家具出口动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林业经济问题,2010(1):43-51

张春宝,缪东玲.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2010(10):101-104

田园,宋维明,程宝栋.中国木质家具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j].林业科技,2006(3):54-56

王兰会.中国木质家具出口总量与结构预测建模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6):132-136

侯方淼,宋维明,臧奇.中国木质林产品对外贸易条件的分析与思考——兼论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条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4):68-73

张寒.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2008(3):17-21

戴昀.中国木质家具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9):110-111

李冉,宋维明.美国对中国木质家具反倾销的问题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4):60-64

家具市场分析篇4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家具行业的出口贸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中国日益形成全球家具业的制造中心。木质家具作为林业的终端产品,在我国家具生产中占据重要比重,同时木质家具出口是我国家具出口的最主要部分。从总体来看,中国木质家具的生产和出口均稳步前进。2002年中国已成为世界家具生产第六大国, 占全球家具生产的79% ;2004年以后, 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超过意大利, 成为世界木质家具出口第一大国。截至2009年,中国木质家具产量达到2.05亿件,占家具总产量的33.72%,居世界第一;出口额为120.35亿美元,占中国家具总出口额的29.23%,居世界第一。

然而,伴随着木质家具出口的不断增加,相应的贸易问题也开始涌现,其中之一表现为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研究发现,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很可能会导致出口贸易的不稳定,因为一旦主要市场出现频繁的波动,或对中国木质家具实施技术、环境、反倾销等非关税壁垒,则很难通过其他出口市场的出口稳定或反方向波动来加以抵消。 为分散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存在,降低对某些国家或地区市场的高度依赖,有必要挖掘其他市场的贸易潜力,实行贸易多元化战略。

本文将我国通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分析我国出口木质家具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测定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对各贸易伙伴的份额潜力,为改善我国出口市场结构,促进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市场的多元化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

我国对木质家具出口贸易的单独研究起步比较晚,尚不够系统深入,但也取得了不小进展。总结起来,国内学者针对木质家具出口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木质家具的出口动因及影响因素

对木质家具出口动因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探讨哪些因素决定着我国木质家具的出口额,能够推动我国木质家具出口行业的发展。许增巍采用2002-2007年中国木质家具出口美国、香港、日本、英国和韩国的相关数据,运用cms模型对中国木质家具出口数据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目标市场进口规模对中国木质家具出口产生正效应, 而产品结构的变化对中国木质家具出口产生负效应。

(二)我国木质家具出口总量、出口结构、出口市场现状

多年来我国木质家具出口总量持续增长。其产品主要包括厨房用、办公用、卧室用等木质家具,对产品结构的研究能够为我国木家具企业产品生产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美国是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的最大市场,曾经达到51%的份额,出口市场过度集中。2006年田园等指出我国木质家具出口过于集中在美国市场,降低了家具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不利于家具贸易的长期发展。

(三)我国木质家具贸易条件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近年来,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2009年侯方淼、宋维明等指出,由于进口家具价格的增幅要高于同期出口家具价格的增幅,家具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变化比较频繁, 除2002、2003 和2005 年恶化以外,其他年份均为改善。张寒等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出口价格等指标,对1992-2006年的中国木质家具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也表明,中国木质家具的国际竞争力很强,但同意大利等国竞争激烈, 同时又面临马来西亚等新兴强国的挑战;rtc、ca指数稳定增长, 木质家具的出口还有进一步发挥的潜力,出口价格优势尚不明显, 发展空间较大

(四)我国木质家具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

以美国为主的反倾销对我国木质家具的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周会青深入分析了2003 年10 月中国木质家具遭遇的最大反倾销案对中美双方的影响以及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此外,李冉、宋维明在《美国对中国木质家具反倾销的问题分析》中从理论上分析了反倾销对中国木质家具生产和贸易的影响以及所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变化, 并指出不同程度的反倾销税会导致中国木质家具企业不同程度的市场份额损失, 以及反倾销会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下降。如何应对国外的反倾销是中国木质家具出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家具出口企业在增强内在实力的同时,应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反倾销。

(五)特定经济事件对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的影响

木质家具作为一个微观行业,会受到宏观经济面的影响。郭秀君等在分析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现状的同时,深入探讨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木质家具企业出口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此外,田刚、董博雯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在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木质家具产业的应对措施。

三、引力模型和变量假设

(一)引力模型介绍

引力模型源于牛顿的物理学万有引力定律,即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间的距离成反比。最早将引力模型运用到国际贸易研究领域的是tinbergen(1962)和 poyhonen(1963),认为两国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两国的经济总量成正比,而与两国之间的物理距离成反比。其中,出口国的gdp代表了潜在供给能力,进口国的gdp反映了潜在的需求能力,双边的距离作为运输成本,构成了阻碍两国贸易的因素。1996年利尼曼又在公式中引入了人口变量来反映规模经济的作用。其基本形式如下:

tij =a(yiyj)/dij

其中:a为常数,i和j分别代表国家或地区;tij表示j国从i国进口额;yi和yj分别代表两个国家或地区的gdp;dij代表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

(二)变量假设

在出口国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一方面与进口国的有效需求有关,如gdp、人口、人均gdp、人均森林面积等因素,这代表着进口国的潜在购买力;另一方面与两国之间贸易的顺利性有关。如两国之间的距离,贸易壁垒等因素。根据贸易引力模型和具体影响木质家具贸易的因素,我们选取了以下几个变量做为影响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

第一:进口国的gdp。一国的gdp总量反映了该国的经济规模。经济规模越大,其潜在的需求越大,进口能力越强,从我国进口木质家具的份额可能越大。进口国的人均gdp。人均gdp一方面代表着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越高,单个人的购买力越强,消费能力越强。另一方面,支出等于收入,人均gdp越高,该国的劳动力成本越高,其在木质家具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越处于不利地位,从而从我国进口的木质家具额度越高。

第二:人均森林面积。人均森林面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所拥有的家具用林木材料的供应能力和该国自己生产木质家具的原材料成本。一国人均森林面积越大,其可能自己生产的木质家具量越大,从国外进口的数额越小。第三:进口国是否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是否是apec的成员。自由贸易区和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优惠措施所产生贸易创造效应会加大两国之间的贸易额。因此,若进口国和我国都是贸易集团的成员国,那么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到其国家越顺利,越优惠。

第四:进口国是否对家具贸易设置了严重的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及其他标准和法规的出台使得不满足条件的企业产品不能进入进口国,从而阻碍产品出口。因此,进口国家具贸易壁垒的存在会影响其从我国进口木质家具总量。

四、变量选择、模型设立、数据来源及计量方法

(一)变量选择

综合以上假设,笔者设置了五个实际变量,分别是:进口国家和地区2009年gdp总量、人口总量、人均gdp、人均森林面积、港口距离;三个虚拟变量,分别是:是否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是否是apec成员、是否设置了严重的贸易壁垒。

(二)模型设立

依据上述分析和研究目的,笔者初步设立了如下计量模型:

lnyj=β1+β2lnx2j+β3lnx3j+β4lnx4j+β5lnx5j+β6lnx6j+β7lnx7j+β8lnx8j+β9lnx9j+ej

x2j、x3j、x4j、x5j、x6j、x7j、x8j、x9j分别表示j国2009年gdp总量、人口总量、人均gdp、人均森林面积、港口距离、是否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员、是否是apec的成员、是否设置了严重的贸易壁垒。ln为自然对数。

(三)样本国家和地区

依据联合国统计署的统计,笔者选取2009年中国出口木质家具出口额排名前20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美国、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国香港、德国、泰国、沙特阿拉伯、荷兰、比利时、丹麦、西班牙、韩国、意大利、印度尼西亚。中国对这20个国家和地区木质家具的出口额加总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89.6%,因此样本数据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四)计量方法综述

本文基于截面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为克服截面数据可能拥有的异方差问题,对各变量取对数后再做回归。本文采用方差扩大因子法判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并采用逐步的办法对变量进行剔除,得到最终的回归方程。

五、我国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引力模型的回归结果

(一)初步回归

用eviews3.1对样本数据进行初步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各解释变量的t-statistic都小于 tа(n-k)=2.201,因此都没有通过检验。f-statistic=2.637565<2.95,因此方程整体不够显著。r-square 为0.657326,调整后为 0.408109 。由此判断,各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用方差扩大因子法判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经检验,vif(ln2)、vif(ln3)、vif(6)均>10,因此断定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采用逐步回归的办法进行变量的筛选。

(二)最终回归

经变量筛选,最终解释变量确定为lnx3、lnx4、x7、x8,回归结果如表2 所示。因此建立了一下回归方程

lny = -29.68730+0.526960lnx3+1.670855lnx4+2.370476x7-1.088390x9+ej

t-statistic 3.604858 *** 4.827036***3.787411*** -2.751682***

f-statistic6.210330

从中可以看出,t值均>2.602,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t值均通过了检验,f-statistic=6.210330>4.89,因此在0.01的显著性平下通过了检验。调整的r-squared 达到最大,为0.523108,对于截面数据来说,拟合效果比较理想。

(三)结果分析

第一:进口国人口数量对其占中国木质家具出口的份额有着一定的影响。lnx3的影响系数为0.526960,即进口国的人口数量的自然对数每提高1%,其从中国进口的木质家具份额的对数会提高0.5%左右。

第二:进口国人均gdp对其占中国出口家具的份额有着重要影响。影响系数为 1.670855,即进口国人均gdp的对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其从中国进口木质家具份额的对数会增加1.67个百分点。因此可以看出,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着其购买能力和对木质家具的需求大小,是其进口木质家具数额的重要影响因素。

第三:是否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2009年对木质家具是否存在严重的贸易壁垒两个变量对进口国所占我国木质家具总出口额份额有显著影响。其影响系数分别为2.370476、-1.088390,因此若进口国是中国-东盟贸易区的成员,其从中国进口的木质家具额的对数会增加2.37个百分点左右。严重的贸易壁垒与进口国从中国进口的木质家具额呈现负面的影响。

第四:人均森林面积对进口国占中共木质家具出口份额没有显著影响。从中可以看出,由于森林不仅是林产品的来源,而且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维护者,各国对森林采伐政策的不同。即便其拥有较多的森林资源,可能出于国家保护、采伐成本较高等原因而并没有影响到木质家具的生产和进口。

综上所述,进口国占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的份额主要取决与进口国的需求和国家贸易政策、森林政策等的实行。而阻碍木质家具进出口的客观物质条件,如两国之间的距离等对我国木质家具出口的影响已经很小。

六、出口潜力的测算方法与分析

(一)测算方法

将各国09年的解释变量代入到回归模型方程中,得出各国的理论出口额的对数值lny,进而可以求出对20个贸易伙伴国的模拟出口份额。通过运用引力模型模拟理论状态下的潜在出口份额,并将某个国家的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做比值,来估算我国对该国木质家具出口份额的潜力。若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的比值大于1,称为“贸易过度”,表明我国对该国出口木质家具的份额不具有提高的空间;若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的比值小于1,称为“贸易不足”,说明我国对该国木质家具出口份额还有提高潜力。

(二)潜力分析

通过分析表3可以得出结论,我国对美国出口木质家具实际份额占到30.84%,而模拟份额只有7.61%,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比值为4.0537,表明中国对美国的实际出口远大于理论状态下出口额度,对美出口贸易过度。对马来西亚出口的实际份额为6.99%,模拟份额为2.75%,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比值为2.5358。对英国的出口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的比值为2.0413。此外,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的比值超过1的国家还有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泰国、沙特阿拉伯,我国对上述国家出口木质家具份额不能再提高;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比值小于1的国家有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等13个国家或地区,意味着对这些国家或地区木质家具的出口份额还有提高潜力。

七、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出口潜力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中国的木质家具出口的市场结构具有集中性。通过上述测算及表3,可以看出,在选取的20个贸易伙伴国中,美国、马来西亚、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泰国、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少数国家,存在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的比值大于1的情况,意味着中国的木质家具出口过于集中,不利于出口风险的分散。

第二:我国的木质家具出口市场结构存在进一步优化空间。在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比值小于1的国家中,意大利的比值仅为0.4134,印度尼西亚为0.5344,韩国为0.5231,西班牙为0.6061,加拿大为0.6125,说明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贸易潜力巨大。

第三:美国《雷斯法案》(修正案)的颁布对中国对美木质家具的出口影响不大。在中国的木质家具出口国中,美国的实际份额和模拟份额均为最大,且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比值远大于1,表明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木质家具出口国,中国对美国出口存在严重的贸易过度。在贸易壁垒这个解释变量中,包含2008年5月22日生效的美国《雷斯法案》修正案对中美贸易的影响,该修正案明确要求进口商在每次船运进口植物或林产品时都要提供基本申报,该法案并未撼动美国作为中国木质家具出口份额第一的位置,间接反映了中国对美国的木质家具的出口存在很强的依赖性。

针对以上的分析,政府层面应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为实现木质家具出口市场多元化发挥积极作用。具体来讲,可以为中国木质家具出口的政策决定提供的启示如下:

第一:针对实际份额与模拟份额的比值大于1的国家,应在保持现有的贸易局面同时,积极发展培育其它贸易领域,特别是新兴市场,实现出口商品的多元化。

第二:针对潜力巨大的贸易伙伴,我国应积极发展同这类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往来,与之制订优惠的区域贸易制度安排,降低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为顺利出口到该国扫清障碍。

第三:鼓励和帮助中国企业向贸易潜力巨大的国家或地区出口木质家具。政府层面和行业协会应积极协助企业发展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利用自身的掌握的宏观信息优势指导企业进行贸易选择,为企业出口多元化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adams,f.g.,behenman,j.r.commodity export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econometricstudies,1982,vol.28:23-45

[2]许增巍.中国木质家具出口动因分析及对策建议[j].林业经济问题,2010(1):43-51

[3]张春宝,缪东玲.中国木质家具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2010(10):101-104

[4]田园,宋维明,程宝栋.中国木质家具对外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j].林业科技,2006(3):54-56

[5]王兰会.中国木质家具出口总量与结构预测建模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6):132-136

[6]侯方淼,宋维明,臧奇.中国木质林产品对外贸易条件的分析与思考——兼论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条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4):68-73

[7]张寒.中国木质家具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林业经济,2008(3):17-21

[8]戴昀.中国木质家具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9):110-111

[9]李冉,宋维明.美国对中国木质家具反倾销的问题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4):60-64

家具市场分析篇5

- 深入、翔实的市场研究数据。基于重点厂商重点产品的深度研究,提供对市场结构、价格段、区域分布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 我们利用并依托对彩电市场的深刻理解,对品牌进行全面、深刻的竞争分析。从市场格局、竞争策略、swot分析等多个维度,区隔领导者、挑战者等四象限归属。评点市场成功要素;

- 准确把脉用户消费行为及消费需求,聚焦消费者重点关注因素;

- 科学、完整的未来发展预测。建模回归与专家校验,并与相关产业环节进行关联分析,确保给出有价值的产业趋势分析与市场定量预测结果。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手机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手机市场构成要素分析

一、手机产品购买主体构成分析

二、手机产品市场购买力分析

三、手机产品市场购买欲望分析

第二节 中国手机市场主要品牌分析

一、国外主要企业品牌分析

1. 品牌数量及所占份额

2. 主要品牌在华发展历程及成功失败经验教训分析

二、国内主要品牌分析

1. 品牌数量及所占份额

2. 主要品牌在华发展历程及成功失败经验教训分析

第三节 XX年中国手机市场运行数据分析

一、XX年中国手机市场产品销售情况分析

1. 销售总量分析

2. 主要销售区域分析

3. 市场需求特点分析

二、XX年中国手机市场产品供给情况分析

1. 国内市场主要供给量分析

2. 供给来源构成

3. 供需格局分析

第二章 中国手机市场消费能力及未来需求规模分析

第一节 XX年中国手机市场消费能力现状分析

一、中国手机产品购买要素构成分析

二、手机产品替代产品威胁分析

三、主要消费领域消费能力对比分析

第二节 影响中国手机市场消费能力主要因素分析

一、购买者的购买目的及主要用途

二、购买者所处的消费环境

第三节 中国手机消费市场独有特征分析

第四节 中国手机市场增长潜力及驱动因素分析

第三章 XX年中国手机市场需求特点及需求潜力分析

第一节 中国手机市场主要消费统计数据定量分析

一、总体销量数据分析

二、分区域市场数据分析

三、消费领域分布数据分析

第二节 XX年中国手机产品区域集散地分析

第三节 XX年中国手机产品城市、农村消费市场分析

一、城市、农村市场表现特征

二、城市、农村市场主要需求差异分析

三、城市、农村手机市场规模分析

第四节 中国手机市场潜在需求领域开拓及需求潜力

一、手机市场潜在需求领域发展情况

1. 主要潜在需求领域介绍

2. 当前该领域需求情况

二、潜在需求市场需求潜力预测

第四章 中国手机市场销售渠道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主要营销模式分析及比较

第二节 中国手机市场销售品牌研究

一、区域热卖品牌

二、龙头企业动态

第三节 中国手机市场标杆企业销售模式分析

一、国外品牌企业

二、国内龙头企业

第五章 开拓中国手机产品销售市场主要策略

第一节 中国手机产品目标市场选择策略及模式

第二节 影响中国手机目标市场策略因素分析

一、企业的资源特点

二、产品及市场特点

三、竞争者策略选择

第三节 中国手机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一、无差别性市场营销策略

二、差别性市场营销策略

三、集中性市场营销策略

第四节 开拓中国手机产品潜在需求市场策略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独家策略建议

第一节 关于中国手机市场消费潜力相关研究观点及结论

一、关于XX年中国手机市场规模判断结论

二、关于XX—2018年中国手机市场规模变化趋势及主要数据定量判断

三、关于XX—2018年中国手机市场消费潜力整体变化趋势的判断

第二节 关于中国手机市场需求特点判断的主要观点

一、手机市场需求构成的判断

二、XX—2018年中国手机市场下游消费领域构成变化趋势的判断

三、XX—2018年手机市场替代品替代性趋势判断

第三节 华经纵横独家策略建议

一、对拟进入中国手机市场企业的策略建议

二、对已进入中国手机市场企业的策略建议

【部分图表】

图表 手机产品购买主体构成

图表 国外主要企业品牌数量及所占份额

图表 国内主要企业品牌数量及所占份额

图表 XX年中国手机市场产品销售总量

图表 中国手机市场产品主要销售区域分布

……

图表 中国手机市场产品市场需求特点

图表 中国手机市场产品国内市场主要供给量

图表 中国手机市场产品供给来源构成

图表 中国手机市场产品供需格局

图表 中国手机产品购买要素构成

图表 中国手机市场驱动因素分析

……

图表 手机市场中国区域集散地

图表 城市、农村市场主要需求差异分析

图表 手机市场主要营销模式分析

……

更多

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

? 我们擅长编写下列类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具体包括:

? 用于报送发改委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

? 用于融资、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

? 用于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用于申请土地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用于申请国家专项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用于申请政府补贴的可研报告

? 用于上市募投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用于园区评价定级的立项报告及可研

? 用于企业工程建设指导的可研报告

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方面所独有的优势:

1. 我们具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颁发的甲级工程咨询资质证书

2. 我们具有庞大的专家资源及政府背景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服务是由北京北京君略产业研究院咨询有限公司打造。专家团队均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项目运作经验是保证圆满解决客户需求的最大保证。院投资项目研究室现有70余名专职及兼职咨询专家,其士后3人,博士11人,高级工程师、注册会计师10人,80%以上专业人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专业分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业内一线资深人士又有通晓专业理论分析方法,熟谙国内外的市场环境的研究型人才。

家具市场分析篇6

作者简介:郭砚莉(1974-),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人力资本经济与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4-0079-03 收稿日期:2007-03-13

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贝克尔(Becker,1964)创立了新家庭经济学,他认为家庭不仅仅是一个消费单位,更重要的是一个生产单位。为对于家庭这一行为主体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在本文中,为了分析的简化,我们暂且忽略新家庭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比如,交易成本理论、博弈论等),而是仅仅应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比较优势理论),探讨为了达到整个家庭的福利最大化,家庭内部男女是如何配置时间和财富的。在简单的新古典模型中显示,传统的劳动分工――男性的市场劳动和女性的家务劳动可以通过家庭内部的交换增加整个家庭的效率,这是研究的基准和参照系。

一、男女比较优势条件F的专业化和交换

在一定条件下,如何才能使家庭产出最大化或者使家庭更加有效率?专业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这一目标。一般来说,家庭中的一些成员在某种程度上专业化于市场劳动,另一些成员专业化于家务劳动,将这两方面的产出进行交换或加总可以实现整个家庭效用的最大化。对于在家务劳动和市场生产方面有不同比较优势的两个人来说,更应如此。也就是说,当家庭中一个人与另一个相比,家务劳动比其市场挣得能力有更大的价值,就可以专业化于家务劳动,而另一个人专业化于市场劳动,通过二人交换增加家庭的产出和效用。

在现实世界中,女性通常在家务劳动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力,而男性在市场劳动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力(明塞尔,2001)。不论这种情况是否真实,为了说明问题的本质,本这样的假设:女性在家务劳动方面有比较优势,男性在市场劳动方面有比较优势。但这并不意味传统的劳动分工不可避免,也不能说明它会永远存在。而是由于人们对传统上男性与女性的不同预期,从而对其进行的不同教育和培训(舒尔茨,1990)而产生的。或者说,女性在劳动市场上受到歧视,使其在家务劳动方面有较大价值。或者更进一步讲,尽管男性与女性具有相同的初始条件,但是传统的劳动分工本身有可能因为家务劳动技能与市场技能在使用过程中的自我强化趋势而使得比较优势加强。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劳动分工总是最优的结果,而只能说,在一般条件下,女性在家务劳动方面专业化能够做得更好,男性专业化于市场劳动会做得更好。

在上述假设前提下,我们应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来具体分析家庭内部的劳动力分工状况。为了使分析更加简单明了,我们假定家庭由两个成员构成,即丈夫和妻子,他们具有同样的偏好或面对同样的无差异曲线,个人只能从两种类型的商品中获得效用:用家里时间作为投入要素生产的家里物品和用市场收入购买的市场物品。具体分析如下:

在图1中,横轴代表家里生产的物品的价值,纵轴表示市场物品的价值,丈夫和妻子各自在市场工作和家里工作分配他们的时间。如果丈夫和妻子的消费都仅依靠他们自己的产出,其消费将会受到他们个人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限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给定资源和技能的情况下,能够生产出来的两种物品的最大可能组合。M1H1是丈夫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了他所能够获得家里物品和市场物品的最大组合,M2H2是妻子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代表了妻子所能做出的最优选择。

明显地看出,丈夫在市场劳动中有比较优势,而妻子在家里物品的生产中有比较优势。在这个例子中,由于数据80>50与30<90,这就说明了丈夫在市场物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而妻子在家里物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从绝对优势的角度进行分析是为了在图形上能够更直观地看到结论。

在家庭内部,丈夫与妻子会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做出使整个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决策,整体福利水平的最大化是他们共同追求的目标,这时就产生了他们联合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以说是家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曲线MYH表示。M点表示两个人都把时间用来生产市场物品时所能得到的市场产品的价值130(80+50)。但是,如果他们更希望有一些家里物品,由于妻子在家里物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此时,就仅仅需要由妻子去生产这些家里物品,一直要到她完全退出市场劳动为止(点Y),在这点以后,如果还需要家里物品才会涉及到丈夫的时间分配问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妻子放弃一单位市场产品的价值可以增加的家里物品价值(1.8)要远远大于丈夫能够增加的(0.38)。因此,在家庭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前部分(MY)只是要求妻子将其时间在家里和市场进行分配,曲线的斜率当然只与妻子的有关,即MY的斜率与M2H2的相同。在Y点以后,如果还需要家里物品的生产,就需要丈夫来做了,此时,仅仅需要丈夫将其时间在家里与市场之间进行分配,所以,YH部分的斜率与M1H1的斜率相同。在另一个极端,点H表示夫妻俩都只是在家里工作,生产出价值为120(30+90)的家里物品。

家庭生产可能性曲线MYH带来的家里物品与市场产品之间的组合是夫妻二人各自生产所无法实现的,这主要就是专业化的结果。为了便于比较,需要将联合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变为单个人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求平均值,将MYH被二除就得到了新的生产可能性曲线AY1H3,就是图中被加粗了的曲线。而他们没有联合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为曲线M1KWH2,将其进行比较就可以得出专业化的收益了。其中WXVY1的面积代表联合后可获得的增加的人均产出,这种产出的增加将在夫妻之间进行分配,从而使得双方的

生活都比他们各自生产时要好。同时,分析也表明了,夫妻二人在比较优势方面的差异越大,他们从专业化中得到的收益就越大,反之,如果他们的比较优势差异较小,则其专业化收益也较小。为了说明这种情况,可以假设一种极端的情形,即二个人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比如说,M1H1。家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2M1H1,平均意义上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仍为M1H1。由此可见,合作前后夫妻的状况都没有任何改变,他们没有从专业化中获得任何收益。

上面得出的家庭生产可能性曲线只能说明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整个家庭能够获得的两种物品的各种可能的产出组合,至于家庭成员如何选择以达到前面所提到的家庭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进而达到研究丈夫与妻子在家庭内部如何进行劳动分工的目的,则需要引入另一种经济分析的工具,那就是无差异曲线。

二、家庭内部夫妻劳动分工均衡点的形成与变动

在本文的分析中,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了家庭是作为一个生产单位而存在的,而无差异曲线则是从消费角度对家庭的描述。一条家庭无差异曲线表明了市场物品与家里物品的一系列组合,在这些组合中间,丈夫或妻子(前面有夫妻具有相同偏好的假设)所取得的效用是无差异的,也就是说,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市场物品与家里物品的组合都能为家庭提供同一效用水平。而不同的夫妻或家庭因其偏好不同而可能有不同的无差异曲线。

与其他的分析一样,家庭生产可能性曲线与家庭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就是理性家庭(夫妻)所选择的家里产品与市场物品的最优组合点,也反映了家庭内部夫妻之间的最优的劳动分工。

在家庭生产可能性曲线不变的条件下,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均衡点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形状的无差异曲线就决定了不同家庭内部的劳动力分工状况(张凤林,1998)。根据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切点位置的不同,可以看出不同的家庭对于家庭物品和市场物品的偏好:(1)当家庭的选择点在MY上时,说明实现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劳动分工是,丈夫完全专业化于市场物品的生产,而妻子则在从事全部家里劳动同时,还要提供一部分市场劳动,表明这个家庭更加偏好市场劳动。(2)当理性家庭的选择点在线段YH上时,表明妻子完全专业化家里物品的生产,而丈夫在提供所有市场物品的同时还要从事一部分家里物品的生产,说明这个家庭更加偏好于家里物品的生产。(3)当选择点正好位于MY和YH的交点Y时,说明这个家庭既不特别偏好家里物品也不特别偏好市场物品,此时,丈夫将完全专业化于市场物品的生产,而妻子则将完全专业化于家里物品的生产。

上述分析表明,具有相同偏好但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两个人可以按照不同的模式组成家庭。所不同的是,不同的偏会导致家庭内部不同的劳动力分工模式:有的家庭更加注重市场劳动,所以妻子也会从事市场劳动;有的家庭更加注重家庭劳动,使得丈夫也进行一定程度的家里生产;也有的家庭进行完全的男外女内的劳动分工。尽管如此,这种分工模式一经形成,就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产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夫妻间的比较优势也是会不断变化的。而且夫妻的偏好也有可能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会导致均衡点的变动,从而导致家庭内部劳动分工的变动,有的时候甚至会导致家庭形态的变动。

(一)夫妻生产能力的变化对劳动分工的影响

假设某个家庭在Y点实现劳动分工的均衡,即丈夫完全专业化在市场物品的生产,其市场产品的生产力非常高,而妻子完全专业化在家里物品的生产,即其市场产品的生产力是非常低的(从别的点进行分析结论也是一样的,只不过那时夫妻双方都有变动的可能,从而会使分析复杂化)。以此作为参照物,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随着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化而导致的均衡点的变化。此时,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变动只能有两种形式,即妻子市场生产力的上升和丈夫市场生产力的下降(李建民,1999)。具体的分析如图2。

当妻子在市场上的生产能力上升的时候,家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由初始的MYH变成了图(a)中被加粗了的曲线:丈夫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保持不变,妻子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变得更为陡峭,家里生产的物品的机会成本比以前变大了,同时由于二人之间相对比较优势的变化,YH也会向里移动,从而形成被加粗了的曲线。在具有相同偏好(无差异曲线)的情况下,均衡点也由Y点移动到了A点,此时,妻子除了要进行全部的家里生产外还要做一部分市场工作,与Y点相比,家庭将消费更少的相对更贵的家里物品。

在图(b)中,妻子的比较优势不变,丈夫在市场上的劳动生产力降低了,相对而言,他在家里物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变大了,从而他自己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变得更为平坦,与上面一样,家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变成了被加粗的曲线,均衡点也由Y点移动到了新曲线上的c点,这时,丈夫除了要进行全部的市场产品的生产外,还要从事一部分家里物品的生产,与Y点相比,家庭将消费更多的相对便宜的家里物品。

(二)具有相同比较优势但偏好改变对劳动分工的影响

这部分可以从前面的分析中看出来:不同的家庭所具有的不同的偏好可以看作是同一个家庭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偏好,因此前面关于不同家庭的分析就可以看作是对同一家庭不同时期的分析,均衡点的不同反映了偏好对家庭内部劳动分工的影响。偏好(无差异曲线)和比较优势(生产可能性曲线)同时发生变动对劳动分工的影响。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对均衡点形成的影响也比较复杂,但其分析方法是一样的,不再赘述(郭砚莉,2006)。

三、一般性结论

本文仅仅从经济理性的角度考虑,认为家庭内部劳动分工均衡点的形成促使了家庭的形成,而均衡点的变动则导致了家庭劳动分工的变动。当偏好和比较优势发生变化时,如果夫妻双方能够很快地进行劳动分工的调整,就不会导致家庭的变动。否则,在这个模型中,家庭就将解体,夫妻双方将重新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偏好建立新的家庭。

本文所依据的是新古典环境,是以完全竞争和完全信息为假设前提的,专业化分工不会受到交易成本的干扰,也不会受到制度安排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信息是不完全的,交易成本普遍存在,婚姻市场也会出现阿克洛夫(1970)所提出的柠檬市场,从而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制度、习俗、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使得家庭并不经常运行在新古典环境下,而是更多地运行在新制度环境下。因此,我们可以在新古典模型中,加入一些制度环节,从而加深我们对家庭形成、内部治理结构与解体做进一步地理解。

家具市场分析篇7

一、问题的提出

在对传统的资本市场进行研究时,都是建立在有效市场理论的基础上,有效市场理论是基于三个基本假设而成立:投资者是理性的;交易的随机性;有效市场。资本市场中的马柯威茨均值—方差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模型(APT)、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OPM)等都是以这些假定为核心而成立的。然而现实中的投资者并不一定都是规避风险的,当他们认为不赌一回将要受损时将追求风险;市场也很少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的“规模效应”,“日历效应”等都不能用有效市场理论来加以解释。

针对有效市场理论所存在的缺陷,为了有效地解释资本市场中存在的一些令人困惑且杂乱无章的现象,分形理论应用而生,分形的提出能够很好的解释股票市场中所存在的尖峰后尾现象,该理论的提出为金融市场的研究开创了新的局面。

二、分形理论与H指数

对分形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解释,但分形具有一些可测的特征:(1)自相似性,如时间序列的局部和整体之间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不会因观察尺度的变化而消失;(2)标度不变性,如我们对股票价格指数的趋势进行观察,以日、周、月为观察周期所看到的趋势是一样的,并没有发生变化;(3)分形维,此参数用于衡量分形体的复杂程度,分形维数越大,分形体越复杂;(4)局部随机性和整体确定性,分形世界中随机性和确定性通常是两两并存的。通过分形所具有的一些特征我们可以对其进行识别并充分的认识。

R/S分形法又称重标极差法,是水文学家Hurst在研究尼罗河治理时提出的,为了将分形时间序列同其他时间序列区分开来,Husrt构造一个Hurst指数,对应的关系式为:

H就是Hurst指数,衡量了一个时间序列的统计相关性,位于0-1之间,下面将对H指数所属的不同区间进行比较分析。

三、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票的非正态性检验

本文主要对我国5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股票市场进行研究,选取了5家银行从上市至2013年12月17日的日收盘价作为样本,通过对5家银行进行了对数收益率序列的基本统计量检验,这里主要有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以及J-B检验,来分析5家国有上市银行的非正态性。

数据主要来源于雅虎财经网站,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这里对日收盘价取对数,用日收益率序列来进行分析比较,Pt表示t时的股票收盘价,Rt=ln(Pt+1/Pt)表示t时的日收益率,利用Eviews软件得到5家银行的基本统计量值,具体见表1:

J-B统计量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分别为5.9915、9.2103

从偏度来看,可以看出5家银行的偏度值都不为0,说明都不满足正态分布中偏度为0的标准,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偏度值都大于0,说明其日收益率分布呈右偏,偏离0的程度越大,其右偏程度越大,这里农业银行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右偏现象;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偏度值都小于0,且两者相差不远,则其都表现为左偏。

从峰度来看,5家银行的峰度值都大于正态分布的标准值3,表现出尖峰的态势,而且值偏离3的程度越大,其收益率趋势将越陡峭,可以看出农业银行偏离3的程度较大,农行将表现明显的尖峰现象。

从J-B统计量的角度来看,其对应的概率值均远远大于在在5%和1%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这也充分说明了5家上市银行的日收益率序列不满足正态分布。

通过以上的统计量说明我国国有控股上市银行的股票价格不满足有效市场假定的正态分布,都表现出“尖峰后尾”的特征,呈非正态分布,其中农业银行的表现更加明显。

四、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票的分形特征分析

鉴于上述对国有上市银行的非正态性检验,发现其日收益率都具有“尖峰厚尾”特征,我们将采用R/S分析法来具体分析5家银行所具有的分形特征。

数据仍然选取5家国有银行从上市至2013年12月27日的日收益率序列,为了消除序列之间的自相关性,我们对对数收益率进行一阶自回归,以Rt+1作为因变量,Rt作为自变量,Rt+1对Rt进行线性回归,可以得到Rt的AR(1)的残差序列Xt=Rt+1-(a+b*Rt),我们以残差序列Xt进行R/S分析。利用Matlab软件得到5家银行日收益率的H值、分形维D(D=2-H)和平均循环周期,如表2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5家银行的H值都大于0.5,根据第二节对H指数的分析,当H在0.5和1之间时。表明5家国有上市银行的日收益率序列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序列具有长期记忆的分形特征,H值越接近于1,记忆的持续性将越长。5家银行中其中交通银行的H值较大,比其他4家银行收益率序列具有更长的记忆性。通过上表分形维数都小于1.5,说明至少需要2个变量来解释国有银行股票价格的变化,也说明序列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最后我们还利用Matalab得出了收益率序列的平均循环周期,这些循环周期大小可以反映出5家国有上市银行收益率序列的长期记忆期限。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5家上市银行股票的日收益率序列的基本统计量进行检验,以验证其非正态性,又利用R/S法分析5家国有上市银行日收益率序列的H值,分形维和平均循环周期,验证其分形特征,得出下列结论:

(1)我国国有上市银行股票日收益率不服从正态分布中偏度为0,峰度为3的标准,而表现出“尖峰厚尾”的态势,与有效市场假定中的正态分布不相吻合,该股票市场不是有效市场,其中农行表现出更明显的“尖峰厚尾”特征,这可能是由于农行上市较晚,所用的时间区间较短。

(2)5家国有银行的Hurst指数都大于0.5,日收益率序列之间表现正相关关系,其分形维数分别是1.42、1.44、1.42、1.43、1.4,序列具有持久记忆性的分形特征。

(3)5家国有上市银行的其分形维数分别是1.42、1.44、1.42、1.43、1.4,都小于1.5,说明至少需要两个变量来解释股价的波动。

(4)通过matalab软件得到的5家银行的循环周期分别是:100、41、122、90、82,其中中国银行的平均循环周期最长,农行的循环周期最短,这些数据说明了5家国有上市银行的日收益率都有一定的循环周期,具有长期记忆性。

【参考文献】

家具市场分析篇8

(一)调查方案与问卷1、抽样设计抽样调查是营销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目前国际上公认和普遍采用的科学的调查工具。一般有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种情形,实践中较多采用概率抽样。抽样设计,就是针对具体的调查目的,选择具体的抽样组织形式,比如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等距抽样等,确定调查总体范围,制定抽样框,选择重复或非重复抽样方法,计算样本容量并实施的过程。抽样设计的过程就是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知识的应用过程,抽样以中心极限定理理论为依据,应用随机原则实现样本的抽取,因此可以保证抽样误差在可允许范围内,从而实现调查目的与目标。2、问卷信度与效度的计算分析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获取信息的工具,在了解市场,进行营销管理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问卷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适用性等特征。因此,为保证问卷对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当问卷诉诸调查之前常常要进行初步测试,分析初步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进而调整问卷架构,修改问卷题项,提高问卷的质量。信度与效度分析体现了统计方法的具体应用。信度,也称可信度,是指采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时得到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指标一般用统计中的相关系数来表示,α信度系数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被广泛应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效度,即有效程度,指测量工具能有效测量所需测量事物的准确程度。市场研究中若要获得高度吻合实际的调查结论,必须以高效度的调查问卷为出发点。效度高低通常以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来表示,系数越高,问卷测试结果所能代表的测试行为的真实度越高,调查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

(二)调查数据分析1、数据基本结构分析数据结构分析是调查数据分析中最基本的部分。主要了解消费者群体的主要特征,包括性别特征,年龄特征,学历特征等,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方案;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行为特征和规律,主要从认知途径,认知状况,忠诚度等方面入手,方便企业根据消费者喜好和习惯选择促销方式和宣传媒介等。基本结构分析主要采用的是统计相对指标计算比重,分析消费者内部构成结构,也常常使用数值平均数、位置平均数、标准差、峰度、偏态等描述统计指标分析数据集中趋势、离中趋势等。2、显著性差异分析在市场调查中常常要探讨不同品质、价格、包装以及促销方式对销售量的影响,利用分析结论选择原料采购单位、价格制定策略,包装式样以及不同的销售手段和渠道等,同时,面向消费者的调查活动又不可避免地去分析不同的性别、学历、区域等对销售量的影响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从而针对不同性别、学历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针对不同的区域制定不同的营销方案。显著性差异分析是统计工具的重要特色,主要利用方差分析或均值分析进行。其中方差分析除了进行均值检验之外,还常用来分离各有关因素并估计其对总变异的作用,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等,而均值分析则主要检验大样本数据、小样本数据,单一总体,双总体、成对总体的均值之间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并得到结论。世界万物的普遍联系使得一个事物的存在与发展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方差分析就是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对该事物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研究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显著影响因素的最佳水平等,在产品设计、定价、销售量预测方面应用广泛。

二、统计方法在市场预测中的应用

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市场预测是统计工具的重要应用之一。瞄准市场发展趋势,提早做足准备,在风卷云涌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企业追逐的基本目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市场预测,而市场预测离不开统计工具。首先市场预测需要掌握当前可靠的市场信息,这些信息通常要通过统计调查方法获取;其次,利用调查数据进行预测是个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借助大量的统计预测、评估、分析方法。企业通过对环境预测,了解国家各项宏观微观经济政策,了解政府财政开支、多边贸易状况、通货膨胀以及企业投资及消费者储蓄与支出的状况,奠定好市场预测的基础。通过市场潜量与企业潜量预测,从行业角度了解某一产品的在市场上所占的最大的市场份额,为制定营销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市场需求预测则是针对当前的营销环境和营销力度,评估某些产品的市场需求水平,预测企业未来的销售可能。统计中的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方法常常被应用于市场预测上。

(一)定性预测1、专家意见法专家意见法,是根据市场预测的目的和要求,聘请一些专家成立预测小组[1],然后综合全体专家所提供的预测信息作出最终的预测结论。在这一过程中,贯穿始终的统计指标为统计平均数。第一步,将专家分成不同的组次,并确定每组内部和组间专家意见的权重。这一步尤为关键,专家的选取以及权重的设置都直接影响预测结果的可靠性,需要根据行业特征,结合以往经验来确定;第二步,预测组织者将预测项目和要求以及相关资料发给各位专家,要求预测者凭借个人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给出不同销售环境(销售状况好,一般,以及销售状况差)出现的概率及其相应的销售预测数值;第三步,预测组织者计算各组专家预测数值的期望值,即以三中销售状况出现概率为权重的销售预测值的加权算术平均数;第四步,同上步,计算各类专家销售预测的综合期望值,并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预测值。综上所述,可见统计平均数是专家意见法的最基本工具,除了常用的算术平均数以外,也可以利用中位数来确定组间的综合预测值,均可保证预测的科学有效。2、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一种著名的专家会议意见预测法。它针对一定的预测主题,通过匿名的方式按轮次函询专家的预测意见。每一轮意见都要经过组织者的汇总整理,作为专家下一轮次预测的参考资料,供他们分析判断,进而提出新的预测意见和结果。直到最后专家们的预测意见渐趋一致,得到可靠性较高的预测结论。德尔菲法必须结合统计方法对其预测结果进行处理。通常运用中位数、算术平均数等来预测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或利用四分位数、标准差或标准差系数等来反映预测意见的离散度,根据专家意见代表性的强弱,决定意见的轮回还是终止,保证最终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时也需要利用结构相对指标反映专家对某个意见赞成或反对的人数的比重,或者对专家的评分进行描述性统计,详细掌握数据结构特征和预测数值的范围,使得预测更加具有实际价值。

(二)定量预测法1、直接推算预测直接推算预测是对统计绝对数指标和统计相对数指标的综合运用。主要包括进度判断预测法,比重推算法以及比例推算法等。进度判断预测法,以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和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为工具,以上期的实际数为基础,综合推算后一期的变化趋势与原因,进而预测后段和全期可能达到的总水平,根据具体使用的指标不同可分为:使用增长量和增长率预测的增减趋势预测法,使用动态数列为工具的序时平均法,使用结构相对指标为工具的季节比重推算法等。比重推算法则针对预测量中主要因素的比重来进行预测,以反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商品的进货率,以及产品成本结构的演变规律等。比例推算法采用的主要是统计中比例相对指标,根据总体中的一部分数据与另一部分数据的比例关系,推算未知部分的数值,或利用具有一定关联关系(上下游产品、互补性产品、替代性产品)的产品的销售数据进行预测推算。2、平均法趋势预测利用平均数进行短期和近期预测是营销工作中常用的方法。一般而言,当数据表现为水平趋势或者无显著的长期趋势变化和季节变动时,常采用算术平均数进行预测。分析时间数列的资料,结合经验确定权重,距离预测期较近的赋予较大的权数,距离预测期较远的,赋予较小的权数,通常要设置几套权数方案,再择优确定。而对于趋势型变动的时间序列,则采用移动平均法,选择合适的步长,移动计算等步长的平均值,并以最近一期的移动平均值作为预测的基础,得到较为客观的数据。3、回归分析法与前述方法不同,回归分析法是定量预测方法中最具有独特作用的方法。回归分析预测的原理是统计学中的相关理论,即通过研究各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从具有显著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的联系来预测现象变动的趋势,进而推算未来数量状态的一种预测方法。根据分析中涉及变量数量的多少,回归分析可分为一元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两种,利用EXCEL中加载宏之后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轻松实现变量间的回归分析。

家具市场分析篇9

统是企业集成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集成化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是由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和决策系统(MMDSS)、企业资源计划(ERP)、电子商务系统、企业信息执行系统以及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共同组成的。首先,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车间任务以及计划管理等企业内部管理职能是由企业的ERP进行实现的,而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系统则为企业提供与市场环境相关的信息。例如,相关产品的市场调研、产品的价格管理与促销管理以及产品营销风险的评价和预警等。企业的销售与采购管理则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在其内部的ERP或MMDSS任意一个系统中进行执行。作为MMDSS与企业集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系统则以改善企业与客户的关系为宗旨,主要指企业所实施的网上交易和支付行为。综上所述,市场营销与决策支持系统与以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为代表的企业集成管理系统相辅相成,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从而促使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优化和配置。

(二)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在CIMS中的地位与作用

MMDSS在CIMS中的具体作用为:MMDSS通过对相关的市场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储存与分析,进而从产品的研发与价值定位阶段、产品制造与销售计划制定阶段以及产品的沟通价值三个阶段,为企业经营者的经营决策提供多种市场信息。因此,由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在CIMS中的作用可以将其在企业经营中的地位总结为:MMDSS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与企业外部经营环境联系的纽带,通过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运用,CIMS系统可以由制造领域与管理领域向经营领域延伸,从而为企业的相关决策提供可靠地数据域信息来源,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发展。

二、市场决策支持系统的具体构架

(一)市场调研系统

作为企业市场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调研系统不仅以其自身的工具性了解顾客的实际需求与潜在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根据调研方法与样本选择方法等营销管理者的相关设计方案对企业经营的原始数据进行收集、分析与整理,进而由决策支持系统的调研数据分析处理模块与原始数据收集模块对企业营销决策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并将分析处理后的结果反馈给MMDSS系统,从而为企业的经营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二)市场营销情报系统

市场营销情报系统主要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水平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帮助企业的营销管理者收集并分析其竞争对手与供应商的相关营销信息,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市场营销情报系统又可以分为情报收集模块与情报分析处理模块。情报收集模块主要从企业的外部数据源与内部数据源直接获取与企业市场营销相关的信息,如供应商信息、竞争者信息与相关产品的市场环境信息等;而情报分析与处理模块则通过提供各种统计方法与计算模型对系统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和层次化的分析,从而使得相关信息真正成为决定产品市场营销水平的可靠情报。通过利用市场营销系统得到的相关情报,企业市场营销的管理者则可以对所处行业的商业变化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深入了解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提供可靠的运行保障,并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市场营销管理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中的营销管理系统主要负责管理企业经营中的各种营销信息,包括产品价格信息、竞争对手信息、客户信息、价格信息、供应商信息以及相关风险事故的损失信息等。市场营销管理系统根据业务的内容将营销基础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类,然后统一集成到营销数据库中,进而形成面向全局的数据视图,为企业的相关决策提供信息的查询、统计与报告等服务。

(四)风险评价系统

风险评价与预警系统是根据市场调研系统与营销情报系统所收集的相关营销信息,运用风险识别与衡量手段,对企业营销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风险可能为企业带来的损失进行估测的企业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企业要想完全消除其营销决策的滞后性是不现实的,因此,通过事先对相关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为企业带来的相关损失进行评估,可以有效提高企业营销决策的实时性,从而为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提供稳定的内部保障。

三、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中各层面工作的具体实施

由于企业的营销决策需要与反映企业竞争能力的信息、内部营销环节的信息以及内部环境信息相关的诸多非细节化的数据,因此,企业可以利用其自身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数据仓库将原始营销数据与企业外部数据进行汇集,并整理成数据库群(DW),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统一且科学的数据。在数据库群的支持下,进行面向企业决策者与管理者的决策支持系统并加以实施。根据企业具体营销环节,可将决策支持系统分为支撑层、数据库管理层、工具层以及决策层。

(一)支撑层

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撑层主要由公共数据库、专业应用数据仓库、模型库、方法库以及数据仓库共同组成。作为企业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系统支持层根据企业营销决策的相关需求特点,将现有的各个子数据库的资源与外部数据库资源相结合,以建立统一营销数据仓库的形式为MMDSS提供有关营销方面的决策支持。支持层通过对产品的数量与供应商的价格需求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评分,可以使企业经营者准确判断出相关产品的具体市场需求,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二)数据库管理层

作为企业MMDSS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管理层可以将支撑层系统与整个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紧密联系起来,进而起到数据衔接的作用。其具体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对支撑层系统中的各类数据库、知识库和方法库等进行信息的集成管理与维护,从而实现企业营销中各种信息的查询和浏览,并为决策工具层中各种组件功能的实现提供保障。

(三)工具层

工具层又称为决策工具层,是为企业营销决策提供具体工具盒技术支持的MMDSS中的分系统,主要包括了联机分析处理(OLAP)、模拟分析与专家系统三部分模块。其中,OLAP主要以支撑层中数据仓库所提供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利用多维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使营销管理者与决策人员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对支撑层所提供的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和处理。模拟分析则可以通过对市场在不同营销策略组合下的实际情况进行模拟,进而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不同营销决策进行组合的依据,增强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专家系统则主要以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正向与反向推理,辅助企业营销决策人员进行决策分析,并得出最终的决策方案。综上所述,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系统的决策工具层可以为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广泛而系统的数据支持,从而为企业经营者和决策者的相关决策工作提供稳定的内部数据环境。

(四)决策层

作为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最后一项工作,决策层通过对提交给系统的相关决策问题进行描述,并利用决策分析模块和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处理,在综合专家知识和对系统诊断意见的基础上,向企业的经营者和决策人员提供决策方案。由于市场营销决策既属于非结构化决策,又属于半结构化决策,所以,决策方案对专家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为了方便决策人员直接从专家方面获取相关的知识和数据,决策层中又设计了知识获取模块,从而为企业营销决策人员提供广泛的数据和专家信息支持。此外,数据挖掘工具在决策层中的应用可以使系统通过选定挖掘算法来完成特定数据的挖掘任务,进而使得决策人员善于发现潜藏的数据知识,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决策系统支持功能的实现

(一)市场营销价格战略的制定

首先,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利用综合评价分析法,以人机交互的方式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进行深入分析。其次,支持系统根据市场营销情报分析系统和市场调研系统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对市场趋势、企业现状、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产品的定位目标及产品价值的实现方式进行具体研究,从而得出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市场营销价格。最后,支持系统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产品市场进行细分,并通过对本企业在行业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企业的最终目标市场。

(二)市场分析和预测

市场分析与预测作为市场营销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功能,不仅关系着企业内部管理效率与资源的优化整合,而且对于企业把握市场方向、促进自身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系统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对消费者的相关购买行为与企业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从而为企业把握产品的市场需求提供可靠的信息。另外,可以通过建立市场需求的弹性模型的方法,对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与价格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并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得出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产品定价与数量。

家具市场分析篇10

1.数据丰富翔实、方法运用得当,对改革开放前后商品市场所做的研究具有科学性

该书根据官方统计数据资料,采用Harding和Pagan(2006)的同步性一致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的区域市场周期同步性一致指数,并借鉴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研究方法对我国区域商品市场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2.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紧密结合,开拓了商品市场周期理论研究的“蓝海”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融合,能更全面而深刻地揭示我国商品市场周期波动中的某种规律性及其内在作用机理。该书从我国商品市场周期划分、波动特征、持久性分析等角度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商品市场波动与宏观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以及区域商品市场同步波动性特征,对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以及省际区域层面的协调合作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另一方面,就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外部冲击对我国商品市场周期阶段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可为国家对商品市场的干预提供新思路。

3.研究方法合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该书充分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客观上保障了对我国商品市场周期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基于不同计量经济模型的定量研究方法可以推广到汽车、粮食、农业生产资料等行业做相应的周期阶段与影响因素分析,从而对行业形势预测、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该书还采用理论分析、经验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我国商品市场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这是本专著在分析方法上的一大特色。

4.思路清晰,分析透彻,论证充分,结论可信

家具市场分析篇11

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在发展会展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市场、交通以及区位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在成功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等大型活动的带动下,上海展览业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发展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2007年间,每年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上海光大会展中心等主要展览场馆举办的展览会数量平均为390个,位居北京、上海和广州3个最重要的会展城市之首,展览业已经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发挥会展业在推动城市建设、促进商业贸易以及拉动旅游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上海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培育国际会展品牌,发展都市特色旅游产品。建设若干大型旅游基础设施,推动会展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

那么,怎样才能确保上海展览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实现“十一五”规划的战略目标呢?毋庸置疑,这一目标的最终完成,需要得到政府、企业以及教育研究机构等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不过,我们认为在所有这些工作中,加强会展行业研究、准确把握市场发展态势是其中的基础和重点。因为不管是政府对会展行业监管措施的制定还是会展企业经营决策的形成,如果缺乏对整个行业的准确把握,科学的决策将难以形成。然而,从目前关于上海展览业的研究现状看,虽然来自不同机构的研究人员已经从不同视角对上海展览业的市场特征和发展态势做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但是由于缺乏官方统计资料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大多数研究仅仅局限于以表象为基础的一般性的行业描述和定性分析,缺乏以调研数据为基础的对整个行业发展态势的定量研究和科学论证。鉴于此,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作者带领的研究团队获取的第一手调研数据为主要资料来源,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上海展览市场的主要特征做出更有说服力的分析。

一、对已有文献的简要回顾与评析

从已有文献看,目前关于上海会展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4个层面:一是从宏观层面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的研究,如陶婷芳(2003)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发展会展经济对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上海发展会展业所需要的条件作了论证;郑建瑜(2000)、王云玺(2006)从上海会展业的历史背景、发展环境、市场制约因素等方面分析了上海会展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二是从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出发,对会展业与旅游业互动影响的研究,如董宝萍等(2005)从上海会展旅游业发展条件、会展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等角度分析了会展业的旅游效应;盛婷等(2007)从分析影响会展旅游发展的因素出发,提出了上海会展旅游的发展策略。三是对会展市场结构与市场特征的分析,如过聚荣(2006)以2005年在上海举办的15家展览会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生产要素、结构因素、环境优势以及文化优势等角度,对上海展览业市场环境做过一些定量分析;曹征(2005)对上海展览会和展览公司的集中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上海展览业为中等偏弱的寡占型市场结构等结论,并据此提出了强化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等方面的对策建议。四是针对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的专题研究,如陈非等(2007)利用出行行为理论分析了世博会游客的交通方式选择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游客集散模式。毫无疑问,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系统了解上海展览业的市场特征和发展态势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由于概念界定、研究方法以及数据资料等方面的缺陷,导致上述研究成果至少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一方面,从研究范围来看,绝大多数文献从广义会展概念出发,将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多种类型的会展活动视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这种“大杂烩”式的研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局限于对整个行业的泛泛而谈,无法从中了解某一具体细分市场的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从研究方法来看,这些已有的研究绝大多数局限于以会展业发展中出现的事件和现象为依据而进行定性分析,缺乏建立在大样本调研基础上的更加科学的定量研究。

同这些前期研究有所不同的是,本文以作者带领的研究团队对上海展览业连续3年的跟踪调查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计量分析方法,从展览业的行业类型、参展商和专业买家对展览市场的评价、不同市场影响因素对展览市场影响的强度四个核心层面,对上海展览业的市场特征和发展态势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推进上海展览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上海展览会的行业类型

由于展览会在本质上是为贸易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因而一个地区或城市是否适合发展会展业、能够举办哪些类型的展览会等,通常不是由某个人或者某家机构的主观意志决定的,最终取决于该城市或者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规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等。通过研究展览会的行业类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特征和热点,而且对于会展企业选择可行的展览会主题同样具有重要价值。那么,上海的展览会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呢?下面的数据集中反映了2006年和2007年在上海主要展览场馆举办的展览会的行业分布状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2006年至2007年间,上海展览会的行业分布从总体上呈现出3个比较明显的特征:(1)“化工/能源/环保”等工业类展览会与“房产/建筑/装潢”等消费类展览会并驾齐驱,构成上海展览业的两大市场主体;(2)展览会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60%以上的展览会集中在“房产/建筑/装潢”、“服饰/皮革/纺织”等8个主要行业;(3)在大多数行业的展览会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不同年份之间具有比较明显的年度热点,例如2007年“教育/培训/艺术”领域的展览会与2006年相比出现了跳跃式的增长。

上海的展览会在行业类型上之所以呈现这些特点,我们认为与上海最基本的社会经济特征以及不同年度的社会热点密切相关。首先,上海是重要的工业制造业基地。据统计,2007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938.63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精品钢材制造业、成套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六个重点发展的工业行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5.5%。“化工/能源/环保”、“通信/通讯/电子”等工业类展览会之所以在上海展览业中雄居龙头地位,我们认为主要与上海在这些领域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有关。 其次,上海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稳居全国前列。2007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23623元,比上年增长14.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10222元,比上年增长11%,城乡居民较高的收入水平为消费类展览会的举办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房产、建筑、装潢”、“服饰、皮革、纺织”等消费类展览会之所以能够位居上海展览会行业类型的前列,显然这与由较高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而引发的旺盛的消费需求有关。最后,以人才招聘会为主体的“教育、培训、艺术”类展览会之所以成为2007年上海展览会中的热点,我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一方面可能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持续增长而带来的较多的就业机会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持续增加所带来的就业压力有关。

三、参展商对上海展览市场的认可度评价

作为展览业中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参展商对整个展览市场认可与否是决定这一市场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那么,海内外参展商对上海展览市场是如何评价的呢?为了弄清这一问题,2007年我们从展览业的业务特点出发,选用展览会组织、买家邀请、现场管理与服务等7项核心指标为研究对象,运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在上海举办的10个展览会进行了抽样调查。我们以这次调查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为基础,运用SPSS13.0的相关分析方法作为分析工具,对参展商对上海展览市场的评价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海内外参展商对上海举办的展览会总体上基本认可。其中,国内参展商对7项核心指标的评价均值为3.54,海外参展商为3.55,而且两者均呈现“负偏分布”,表明大部分参展商的实际评价要高于这个均值。这说明,海内外参展商对上海展览会的评价都在“一般”以上,接近“比较好”的水平。

此外,从参展商对各项具体指标的评价来看,国内参展商对上海办展环境的评价最高,评价均值为3.85,其次为展览会组织工作,评价均值3.55;而对展品运输和买家邀请工作评价较低,评价均值分别为3.40和3.44。海外参展商与国内参展商对展览市场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海外参展商对展览会组织工作评价最高,评价均值为3.72,其次为上海办展环境,评价均值为3.70;而评价较低的选项同样为专业买家邀请和展品运输工作,评价均值分别为3.29和3.44。这一结果表明,尽管由于文化背景、参展预期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国内和海外两个参展群体对同一因素做出不同的评价,但是从总体来看,在对所有因素的评价中,两个群体都对上海的办展环境和展览会的组织工作较为认可,而对专业买家邀请和展品运输工作做出了较低的评价。

四、不同测度指标对上海展览市场的影响强度

以上我们以实地调研资料为基础,详细分析了参展商对展览会组织、买家邀请等7个与展览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的评价状况。但是,展览会作为一种受制于多种因素的综合性社会经济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上述这些因素哪些处于主要地位、哪些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呢?弄清这一问题对我们有重点地采取措施推动展览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运用SPSS13.0的相关分析方法,就参展商继续参展的意向与其对展览会组织、买家邀请等7个因素的评价进行了相关分析(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国内参展商继续参展的意向与其对表3中罗列的展览会组织等7项主要指标的评价都呈现出比较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其中相对于其他指标来说,参展商继续参展的意向与其对展览会组织和专业买家邀请两项工作的相关度最高,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415和0.403;与国内参展商相比,海外参展商继续参展的意向与其对展览会组织、专业买家邀请、现场管理与服务以及展馆软硬件设施4项因素的评价相关度较高,而与其展台搭建、展品运输以及办展环境3项因素的评价状况相关度较低。这说明,展览业能否持续增长,尽管受到展览会组织水平、场馆设施、展览会配套服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在这些因素中,展览会的组织、专业买家邀请、现场管理与服务等组展商方面的工作以及展馆的软硬件设施对参展商是否继续参加展览会的影响较为显著。

五、专业买家对上海展览市场的认可度评价

如前文所述,由于展览会在本质上是一个为参展商和专业买家提供合作机会的贸易平台,因而展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需要得到参展商的认可,同时还要得到专业买家的认可。那么,专业买家对上海展览会的评价如何呢?我们同样在运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进行问卷设计的基础上,选取了展览会组织工作、参展商数量和质量等5个指标,采用课题组2007年采集的相关数据,运用SPSS13.0作为分析工具,对专业买家对上海展览会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及相关因素的评价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海内外专业买家对展览会的评价总体上高于参展商。其中,国内专业买家对上海展览市场的评价均值为4.01,达到“比较好”的水平;海外专业买家的评价均值为3.87,接近“比较好”的水平。而且两者均呈现“负偏分布”,表明大部分专业买家的实际评价要高于这个均值。此外,就具体指标来看,海内外专业买家对上海办展环境都给出了最好的评价,其次为展馆的软硬件设施。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专业买家评价最低的选项中,国内专业买家为“现场管理与服务”,而海外专业买家为“参展商数量和质量”。

家具市场分析篇12

一、研究进展与研究意义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础问题,研究比较深入,成果也丰富。就旅游市场而言,市场细分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旅游市场需求差异性的认识。国外学者针对旅游细分市场的研究深入,Gladwell等(2004)探讨了55岁以上照顾家人者(caregivers),因需要照顾行动不便的家人,而具有的特殊休闲旅游方式;Reece等(2004)提出了影响老年家居者(senior households)和非老年家居者(non-senior households)旅游行为的房屋类型和距离两个因素;Lee等(2005)研究了韩国60岁以上老年市场对休闲旅游的态度。Scott等(2005)提出将生活形态(lifestyle)应用在旅游市场的细分方面。

我国旅游学界也比较注重市场细分的研究,从已有研究成果看,旅游规划工作比较注重依地理因素来进行市场细分,在旅游规划研究报告中表现明显,也可以从一些论文中看出。更多的研究是选定一个特殊的客源市场群体,进行旅游市场开发潜力的探究,从年龄方面着手是一个常见的研究模式,其中老年旅游市场和青少学生市场是研究的热点,成果非常多。还有从其他特殊视角审视细分市场的,例如:郭鲁芳等 (1999)、陈凯(2006)对残疾人旅游市场的研究,李永红(2004)对女性旅游市场的系统研究,周燕等(2004)对农民旅游市场开发进行了探讨。在旅游市场研究中,依据职业类型进行分析,也有相应的成果,代表性工作是吴必虎等(1997)就上海市民的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所进行的调查分析中,从年龄阶层和职业类型两个方面对上海市市民的出游力进行了深刻分析;专门针对一些职业类群进行市场特征方面研究的成果也有报道,例如杨学燕(2005)对农民职业群体旅游市场开发的研究;仲红梅(2005)对白领阶层旅游市场的消费偏好的研究;许春晓等(2006)对不同职业人群旅游需求的分异研究。此外学者从旅游产品角度对相应的细分市场进行了研究,如张晓燕等(2006)对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研究,王莹(2006)对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进行了调查。

客观上,人们对旅游具有一定的偏好,具有特定旅游偏好的人群,在旅游行为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探究意义大。以怀化市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抽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偏好类群,进行细分市场研究成果,尚未见报道,这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边区,2006年末全市人口为37万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42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958元。在广泛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及怀化居民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社会经济背景资料;第二部分为出游意向及偏好的测量;第三部分为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的测量,共包含21项因素。调查采用社会科学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s)进行定序测量,按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最不重要5个等级设计成表格,让受访者根据对每一出游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在相应的等级下做出标记,最后按照非常重要=1分,重要=2分,一般=3分,不重要=4分,很不重要=5分赋值并计算。

基础资料采用在怀化随机抽样调查获得。调查时间为2007年11月10日~15日进行,调查采用区域控制方法在怀化地区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4份,有效率90.8%。

样本特征:男性41%,女性57%,女性略多于男性;中青年是主体,15岁~24岁占41.61%,25岁~44岁占44.97%,45岁~64占10.29%,65岁以上10.29%;文化程度偏高,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专或本科(56.70%)、高中或中专(30.11%)、初中(8.13%)、研究生(3.30%)、小学以下(1.76%);职业方面,以学生(27.82%)、公务员(21.10%)、服务销售人员(17.27%)、专业技术人员(14.15%)为主体;家庭人均收入方面多为1000元~1999元(44.19%),其次是500元~1000元(10.23%)、2000元~2999元(14.42%)、3000以上(13.26%)、499以下(10.23%);家庭结构方面,三口之家(36.11%)、单身(20.60%)、两代同堂(12.73%)、三代同堂(12.27%)、两人世界(9.95%)、其他(8.33%)。

文章选取了偏好少数民族文化这一旅游细分市场进行市场属性特征及出游意向的分析,同时利用SPSS15.0软件对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选择目的地的主要影响因子。

三、数据分析

1.人口统计学特征

通过仔细比较可以看出,在性别方面,与总体样本并无显著差异;年龄方面,喜欢少数民族文化的市场集中于15岁~44岁的趋势更加明显,占了90%的比例;文化程度方面偏高于总体样本,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了约65%,高于总体样本60%的比例;职业方面集中在学生(29%)、公务员(22.68%)、专业技术人员(17.84%),三类所占比例均高于总体样本相应的比例;家庭人均收入方面与总体样本无明显差异;家庭结构方面,单身所占比例多于总体样本。

2.旅游行为及偏好

出游次数:去年外出旅游次数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出游1次~2次的比例达75%,3次及以上的占25%,低于总体28%的水平。

旅游花费:相应的,次市场在去年旅游花费中少于1000元的比例占34%,高于总体30%的水平,同时花费4000以上的比例为14%,低于总体17%的水平。说明此类市场在出游力方面低于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挖掘。

信息渠道:最喜爱的信息渠道依次为亲友介绍(27.87%)、网络(20.40%)、旅行社(14.66%),与总体排序并无差异。说明旅游地在营销方面,应充分利用此三类信息渠道。此市场尤其重视亲友宣传,高于总体样本中25%的比例。

出游动机:目前城市居民最主要的旅游动机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占近70%的比例;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最主要的动机为休闲度假,其次为观光旅游,在猎奇、释放压力、进修学习方面的比例也高于总体样本。

交通工具:差异不明显,目前城市居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为火车和长途汽车,说明传统交通工具依然是居民出游的首选工具。但在单位车、出租车、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上,此类市场的比例均稍高于总体样本。

住宿:喜欢星级宾馆的比例为27%,少于总体42%的比例。但在农家、小别墅上的比例均高于总体,说明此类市场在住宿方面要求有一定的特色,这也与其休闲度假、猎奇、释放压力的动机相符合。

3.目的地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利用SPSS15.0软件包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1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对21项影响因素进行内在信度分析,克朗巴哈(cronbach)信度系数为0.929,证明此21项影响因素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各指标间必须具有相关性,否则各指标间没有共享信息,就不应当有公因子需要提取。KMO统计量(Kaiser-mev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考察的是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当KMO>0.7时,做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本文研究对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别进行KMO统计量分析和巴特勒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得出KMO值为0.941,巴特勒球形检验值=3773.462,在自由度210的条件下上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1),原有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method)提取公因子,并使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Varimax rotation)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旋转,以使公因子有较满意的解释。按照常用的特征根(eignvalues)大于1的标准提取公因子。同时对缺失值的处理采用排除法(exclude case listwise),以缩小缺失值对公因子提取的影响。为了提高因子分析的效果,将因子载荷小于0.5的影响因素项舍去,最后有18项影响因素参与因子分析。

为了检验因子分析效果,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内在信度分析,克朗巴哈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在0.838~0.941之间,说明提取的公因子比较可信。

公因子1在“景区安全”、“食品安全”、“治安状况”、“服务质量”、“交通安全”、“景区形象”、“个人兴趣”、“项目特色”、“游玩时间”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因此可以命名为“安全及形象”;公因子2在“通畅程度”、“游道标志”、“路面状况”、“直达车”、“朋友意见”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负荷,因此可以命名为“可进入性”;公因子3在“交通费用”、“门票价格”、“吃住费用”、“商品价格”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负荷,因此命名为“旅游费用”(表2)。由于“结伴需求”、“交通时间”、“知名度”的因子载荷均小于0.5,此3个因素对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影响较小,因此舍弃掉。

方差贡献率越大,则该公因子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程度越高,由此可知,“安全及形象”是此类市场最注重的影响因素。相应的旅游目的地在开发旅游产品及营销时应把安全及景区的特色形象放在首位。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怀化市民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研究,得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偏好型客源市场的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主体市场为15岁~44岁的中青年群体,主要职业集中在学生、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上,以单身居多。

第二,出游动机以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主,猎奇、释放压力是高于总体的另一个表现;偏好住在农家、小别墅等有特色的居所;出游以火车、长途汽车为主,但在出租车、自行车、摩托车上有稍高于整体的趋势;喜欢从亲友和网络中间获取旅游信息。

第三,出游次数、旅游花费上低于总体水平。

第四,影响此类市场目的地选择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安全及形象,在进入一个异质文化地区时,安全及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最重视的因素。所以在文化差异营销方面要把握一个度,既要强调旅游地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质,又要保证游客有一种安全感,在游客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的异质性,避免过于强烈的文化冲击;其次目的地要重视交通状况,很多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极具吸引力,但交通不便是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打破这一瓶颈对是至关重要的;旅游花费是影响此市场目的地选择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降低旅游产品的成本,以大众化的价格提供优质服务是旅游地赢得市场的关键。

值得特别指出,不同城市由于经济、文化、观念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的结论只能代表怀化此类地区城市居民的特征,是否适应国内其他类型城市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Gladwell, Nancy, Bedini. In search of lost leisure: the impact of caregiving on leisure travel [J].Tourism Management, 2004, Vol. 25 Issue: Number 6 p685~693

[2]Reece, William S. Are Senior Leisure Travelers Differ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August 01, 2004, Vol.43 Issue:Number 1 p11~18

[3]Lee, Sun Hee.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towards leisure travel and the constraints faced by senior Koreans[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July 2005, Vol. 11 Issue:Number,3 p249~263

[4]Scott, Noel. Lifestyle Segmentation in Tourism and Leisure[J]. Journal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Hospitality & Tourism; March 2005, Vol. 5 Issue:Number,2~3 p121~139

[5]郭鲁芳 史之英:试论残疾人旅游市场的开发[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1):23~25

[6]李永红:上海女性旅游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7]吴必虎 方 芳 殷文娣 刘 波:上海市民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评价研究[J].人文地理,1997,(1):17~23

[8]杨学燕: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146~149

[9]仲红梅:上海白领旅游消费偏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0]许春晓 张 欢:城市居民城郊旅游需求的职业分异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6,(9):75~78

[11]陈 凯 王 莹:残疾人旅游市场―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旅游细分市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