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思想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0 16:25:54

农学思想论文

农学思想论文篇1

2深化素质教育成果,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特色学校坚持走农科教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办出农村学校自我发展的特色。

2.1德育为首,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结合经历教育,利用主题班会、团会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开学初,对初一新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军事训练,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磨练学生的意志;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法制教育”,定期召开法律知识讲座。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争做合法、守法的小公民。学校还通过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及向贫困学生献爱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五爱”意识和奉献精神。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额巩固率明显提高,学风日趋浓厚,校风明显好转。

2.2坚持以教学为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抓好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根本。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教师自身的能力和业务素质。要提高课堂的授课效果,就必须努力打造一支,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在这方面我校以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汇报课、评课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带动教学成绩的提高。

农学思想论文篇2

我是长期担承农村初中毕业班思想政治课的教师,自一九七八年恢复升学考试以来,共担承了毕业生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围绕着对学生进行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两大主题,反复而激烈地斗争过。升学考试这根绳索牵转了而引起的教育界无政府状态,使教育事业逐步走上正轨。然而,这根绳索又束缚着教育者的手脚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凭一张试卷定终身,中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取的学生确有光宗耀祖的威风,家长设酒宴,宴请亲朋好友。落榜的学生沮丧、悔恨,甚至有抬不起头、难以做人的苦闷、终日意气消沉。学校、老师压力更甚:中考揭榜成绩蛮好,录取生家长待为上宾,满脸春光;如果各课成绩不如左邻右舍学校,那社会舆论哗然,怨声载道。这时,许多教师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只得闭门思过、难以见人。因此,各科教师平时只能拚命抓升学率,对学生进行加班加点。思想政治课教师也曾出现叫学生死记硬背条条框框,甚至出现猜题押题。这样学生中厌学情绪上升,逃学、溜生现象不断出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要求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开拓型人才、创造型人才,这种人才的能力趋向必须是善于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并能有解决问题及创新意识的能力。当前,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农村与城镇的差别正在遂渐缩小,教育改革的深入,为农村毕业生就学深造广开了门路,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转化。

为了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教育教学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这场方向性的转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首当其冲地进行探索和总结。

一、 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在校学生是社会人才需求的后备军,而农村学生是向社会提供人才需求的巨大来源。在我国,特别是农村,不是缺少人,而是缺乏合格的人才。社会需要人才,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农业现代化更需要人才。

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冲击着每一个人,改变着人们传统观念,人们越来越感到科学知识的重要。初中毕业生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职业选择,在升学和就业选择面前,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思想政治课教学正是从社会和个体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从理论上端正和提高认识,澄清模糊观念。毕业班的思想政治课教师,更应从社会的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这门科程的需要感。同时,使学生确实感到,通过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的学习澄清了自己原来的模糊认识。从而,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兴趣。

要使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兴趣,必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现实的社会现象和学生思想实际相贴近,进行生动活泼形象化教学。例如,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举例说明原理时,尽量做到:用中少用洋;用今少用古;用近少用远;用熟悉少用生疏;用正面少用反

面的事例。这样可以克服农村学生因地域的差异、知识视野的狭窄而造成对原理、概念、观点的理解上的困难和枯燥无味。同时,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课上理论知识确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部题,使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习的需要通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兴趣的增强可以激发学习动机。所谓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入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学中理论联系社会、学生的实际是激发和端正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例如,几年来,我都对每届初三学生指导他们进行以“家乡的变迁”为主题的社会调查。要求他们抓住两个关键时期进行前后对比。一个是家乡解放前后,另一个是家乡改革开放前后进行对比。通过社会调查和考察,搜集材料与写调查报告,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立志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二、 事理结合,端正学习动机引发行为

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品德评价意义的活动。老师不是“教书匠”,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思想政治课教师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利用本学科的优势,直接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时政教育。通过联系学生的思想和知识实际,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际,运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讲清教材的基本内容。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不回避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解难释疑,循循善诱。使学生既能很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又能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并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教师在讲台上传授知识,不能板着一副“老夫子”的面孔,进行空洞的说教。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中的模糊认识,一不能加以训斥,二不能置之不理。要进行善意引导,以理服人。如:我在教“一个国家的国格,是由这个国家的公民在国际交往中形象表现出来”时,举例在东亚运动会期间,本市某校小陆同学为迷路的外宾引路,谢绝外宾的酬谢,受到外宾连连称赞:“中国人,了不起”。就此请同学们谈体会。九七届三(6)班有两位同学说:“小陆真傻,外国人的酬谢该拿。”我听后没有批评他们,却向同学们说:“外宾伸出拇指连连称赞:中国人,了不起。同学们,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占了小陆的光,都是在金钱面前不动心、助人为乐的了不起的中国人。”这时全班情绪激奋,学生通过事理结合,澄清模糊,统一认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这个精神,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事理给合,明确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端正学习动机,在动机的驱使下,表现出对他人和社会有品德评价意义的活动。1995年在“我为双江献爱心”的活动中,我利用思想政治课结合社会责任意识的教学,使同学明确活动意义。所任班级学生为贫困的双江地区,人均捐款十多元;1996年为受灾的山西左权人民捐衣赠物,人均捐衣5件多。初三(5)班周勇同学一次就捐出了十九件衣服、鞋袜。学生们在这此活动中认识到:关心国家兴衰不仅是大人的事,我们青少年学生平时也能做到。

原来比较调皮的学生,也自发地组织校外助人为乐活动小组。他们到镇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清理衣物、打扫卫生。三(5)班钱兵同学参加活动后说:“我这是在为社会尽一份责任。”

三、 抓差促优,后浪推前浪,丰产丰收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行为产生效果。思想政治课体现素质教育,在教师的指导思想上必须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如果从应试教育角度去考虑,那势必在日常教学中,抓紧尖子,盯住苗子,放掉大批,出现瘪子。

国家教委领导同志在论述素质教育的精神中指出: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步,都能提高。也就是说要大面积丰收。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除了前面讲的以外,在教学具体实施上要做到:面向大多数,照顾后进生,推动先进生。尤其对差生要多给点温暖。在教学的要求上要减小坡度,增加台阶。这好比农民给庄稼施肥,对已弱黄了的禾苗施肥要降低浓度,增加施肥次数。这样做虽然麻烦些,但有利于禾苗的生长,让它们充分吸取营养,结果增加了产量。反之,如果一下子施浓肥,禾苗非但不能吸收,反而加速了它的死亡。

在后进生身上多下点功夫,使他们进步和提高,所产生的正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要比只抓少数先进生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这好比集体长跑,有二、三人遥遥领先于大家,又有部分人落后于大家,这时如果仅仅鼓励领先者,那就会出现大多数人会与前面领先者越拉越远,甚至会出现部分人丧失信心,而跑不到终点。如果给落后者以助力,鼓起他们的勇气和信心追上前面的人,那就会推动中间的大多数,促使领先者以更快的速度创出新纪录。

农学思想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D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071-02

1 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 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 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济南市行政学院 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 问题的认识历程。

3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 济南市行政学院 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 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农学思想论文篇4

1分别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

理论界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分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特别是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相当的多,在人大复印资料上可以收集到的仅1998年到2001年专门研究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文章就有50篇。

关于的“三农”思想,学者们进行专门研究的不是很多,目前进入笔者视野的著作有郑以灵的《农民观透视》、陈高同、赵素芬主编的中国农业发展丛书中的《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的《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以论文出现的研究成果有郑有贵在《党的文献》1999年第3期上发表的《的“三农”现代化思想与当代农村改革》,其余研究成果均散见于思想研究或者其他研究性文章里面。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重点研究了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和建国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理论。

关于邓小平的“三农”思想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多而且涉及面很广,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各个相关方面都有论述,呈现出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征。学者们重点对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发掘和解读,同时不少学者还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以及其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方面进行了探讨。关于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的内容,学者们主要在以下方面做了精辟论述,一致认为它包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要科教兴农;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学者们认为邓小平的“三农”思想具有求实性、创造性、超前性、人民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学者们还指出了邓小平“三农”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他们认为从理论上讲,邓小平“三农”思想在农业合作制、农业现代化、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思想,从实践上看,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农业经济实践中起到了科学指导的作用,从而使党在“三农”工作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对的“三农”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也不太多,还未见以著作的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的成果,但是可以在研究的经济思想的著作中找到其“三农”思想的内容,如顾龙生等所著《经济思想研究》。以论文形式出现的专门研究成果有王骏在《党的文献》2003年第5期上发表的《试论的“三农”思想》,他从基础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改革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论:“必须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中心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新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几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的“三农”思想的内容,同时指出了其鲜明特点。关于的“三农”思想研究其成果还可以从于法友在《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期上发表的《论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完善与发展》等文章中找到。

2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分若干阶段详尽的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陈承红在《农业考古》2006年第3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人的“三农”探索》以中国共产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为线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三农”问题的探索历程。

孙仲彝在《上海党史与党建》2006年9月号上发表的《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实践及历史经验》一文中,也是以历史为线索分两个大的阶段和若干个小阶段用详尽的资料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历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从奠基、形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三方面指出了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的发展历程。

此外,广东省教育厅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当代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研究”的最终主要成果、秦兴洪主编的《共和国农村的发展道路: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选择》,这本书全面阐述新中国5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农村发展道路的选择,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发展历程。还有学者从某一特定阶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历程,如何丽芬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上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历史进程;华中师范大学刘国武2005年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历程。

3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的巨大贡献

卢文在《中国财经报》2001年07月4日第003版上发表《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巨大贡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一文,他分别从“三农”的涵盖的三个方面将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问题上的贡献阐述为:在农业上的贡献:实行合理的土地制度、实行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在农村问题上的贡献:一贯重视农村、使农村经济转向商品、市场经济、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促进乡村城镇化、使农村进入小康;在农民问题上的贡献:注重调动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和素质、组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帮助农民实现历史性的大转变。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王玉珍在《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增刊——《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论文专辑》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三农”问题上的理论和政策的突出贡献包括: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了“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找到了一条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下解放出来的道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一科学规律,并将“农业是基础”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之一;在如何发展生产力、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上,我党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制度创新和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创新;在探索中国农民如何增加收入,走上富裕的途径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探索完成了从集约经营——无工不富——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发展小城镇——税费改革等一系列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的过程。

冯雷、田立春、刘大莲在《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兼论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三农”思想及其理论贡献》指出,、邓小平、作为我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的“三农”思想为我党开辟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改革道路和中国的跨世纪发展道路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总结了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

李明、郭宇在《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上发表《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上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主要包括:必须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从全局出发,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必须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必须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农民群众推进农村改革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农村改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必须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三农”问题,进行制度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农村民主法治建设,促进农民人权事业发展;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武力在《党的文献》、《光明日报》及其主编的著作《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中一再强调:新中国成立55年来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有不少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包括:实事求是是形成正确认识的基础;民主制度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制度保障;以人民为本是形成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前提条件。

5关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三农”思想的比较研究

学者们将中共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结合起来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李建宁在《攀登》2001年第4期发表《、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邹开明、周世慧在《党史文苑》2006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比较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李晋玲在《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2期上发表《、邓小平农业思想的差异分析》,闵帅、陈洪勋在《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关于与邓小平农业发展思路的比较》,黄世贤、黎红刚在《江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上发表《邓小平对农业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郭翔宇在《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1期上发表《同志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一致认为与邓小平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发展的途径、农业发展的规划及经营体制的制定、发展农业采取的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农业战略目标的政策构思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农业思想,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思想。有的学者还从知识背景和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及其性格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他们认为在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业和农村具体工作思路上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农业思想。

这些专著和论文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农”思想,取得了一定甚至是可观的成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我国“三农”实践的推进,相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理论支持来说,这只还是一个初步研究,理论研究尚有薄弱和不足之处。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重复性研究比较多,综述研究太少,无论是整体研究,还是专题研究都需要大力开拓新领域。特别是对中共第三代及其新一代领导集体的“三农”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内在关联性的研究、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及其前瞻性研究要更加深入,这就有待于后来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武力,郑有贵主编.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陆学艺著.“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当代农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农学思想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67-02

一、科学理论进农村,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农村阵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30年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农业正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工作相当重视,农村思想文化建设力度逐年加大,农村基础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三农”工作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农民自身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尤其农民思想意识上的新倾向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农村理论思想文化工作重视不够。由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长期以来我们只注重理论工作在党政机关及城市的普及教育,相对忽视了农村这块阵地,而基层党委、政府对农村理论宣传工作引不起重视,工作提不到重要议事日程,理论宣传工作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人员队伍,经费条件等欠账很多,整个农村理论宣传思想工作基础相当薄弱。

二是农村理论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随着农村改革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党的富民政策在农村的推行,农民的腰包渐鼓,生活富裕的农民越来越不满足“面向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充实自己的文化生活,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的要求,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主流媒体和文化主流就应及时跟进,用科学理论及先进文化占领农村这块阵地,加强对农村群众这方面的正确引导,满足农民朋友的精神文化需求。

尤其重要的是当前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相当重视,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乡风文明、社会和谐如何去实现,无疑为理论思想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是新的挑战。

二、科学理论进农村,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农村阵地,必须建设一支过硬的理论宣传工作者队伍,必须做到方式创新

在充分认识农村理论宣传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如何做好农村理论宣传工作,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农村阵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那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理论宣传工作者队伍最关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党的创新理论是指引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唯一正确理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群众、教育群众,使群众自觉掌握创新理论,这是我们理论宣传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一名理论工作者,就应用心去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党与群众的桥梁,自觉肩负起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崇高使命。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带着感情到农村,怀着激情去宣讲,做到与群众心连心,努力把党的创新理论这一鲜活的理论用生动的方式去宣讲,去传播。理论宣传工作的实际效果如何,除要看宣讲队伍的素质高不高,素质高才能思路新。还要看方法好不好,方法好才能树立形象,才能增强工作的凝聚力、感召力。所以必须在方式方法上狠下工夫。

首先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必须吃透吃准,决不能因一知半解而出了笑话。再是做理论宣传工作要掌握基本规律,做到有的放矢。要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农村群众思想实际、要根据不同群众的需求,群众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就讲什么,把老百姓所关心的国家大事热点难点问题吃透弄懂,向群众解释清楚,在增强实效上下工夫。三是理论在农村传播过程中,要结合农村的特点及农民的接受能力,在掌握方式方法的同时,必须有一个好的载体,以往以大会作报告的方法太枯燥,除讲者费力外,农民还不愿意听,效果并不是太好。如果能把理论课堂直接搬到农家大院、田间地头,让宣讲者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的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你问我答这种过程,老百姓既不感到理论的深不可测,讲者也轻松自如,其效果可想而知。四是要加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建设。尤其要加强乡镇党校,党员电教室、农民文化中心、广播站、村图书阅览室等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加大对其投入,给广大农村党员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修养栖息地,从而有力抵制各种不良文化在农村的传播。五要根据不同时期农村工作的任务需要及时组建报告团、宣讲队。把理论宣传工作及时做到农民身边,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把党的富民政策及时送到千家万户,帮助农民尽快走上致富道路,总之要通过创新传播方式,选好传播载体,真正让理论传播在农村取得实效。

三、科学理论进农村,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农村阵地,必须有好的机制作保障

要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农村基层,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并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必须要有一套切合农村实际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

农学思想论文篇6

的《实践论》从哲学高度论述了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和一般规律,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我党工作的基本原则。我们要深刻理解《实践论》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为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一、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首先是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农民,农民的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相对落后,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而且当今农民群体已发生了阶层分化,农民的利益关系变得复杂化、利益矛盾尖锐化,这些无疑给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其次是农村教育环境具有复杂性。农民忙时干农活,闲时外出务工,加上农村的教育文化设施落后,信息反馈不灵敏,农民受教育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第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基层领导只重视经济发展,忽视思想教育,党员也不能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就要求基层领导要以《实践论》为理论基础,因地制宜,采用适合新时期农村特点的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实践论》的基本思想和内容

1.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在文章开头就指出,马克思以前唯物论的缺陷就在于认识与实践相脱离,不能了解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更不可能在认识论上发生彻底变革。相反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产实践活动是人首要的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人类也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自身的发展。无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下生存,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离不开人。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只有从实践中得出的认识才是有根据的认识。若凭主观经验或照搬书本就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这些主观主义思想没有生存的土壤,因此是不能指导革命实际的,也是我们所反对的。

2.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产生,又服务于实践的。这种能够服务于实践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从而得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也说: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只有亲身投入实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否则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然而,人的生命和力量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事必躬亲,必须借助于前人的优秀理论成果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革命实践,就会使革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果把个人的经验当作理论来指导革命,就会把革命引向歧途。没有实践的理论就会变成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可见,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的理性认识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能成为真理,不是凭人的主观感觉所决定的,而是需要把它放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看是否符合预定的目的。如果预定的理论、方案在同一实践过程中变为事实,这种理论就会成为客观真理,这个认识过程也就随之完成了;如果这种理论经过实践检验与客观现实不符合,则还需要继续认识,不断纠正错误认识,最终获得真理性认识。

4.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一起的,完全离开具体历史条件的实践和认识都是不存在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因此,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呈现出不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螺旋式上升状态。中国共产党不是天生就有从事革命和建设的经验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不断认识真理、运用真理、发展真理,不断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一步一步走向胜利的。因此,我们的思想一定要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僵化,更不能不切实际地超前,否则就会导致右倾或“左倾”,我党在战争年代就吃了不少这样的亏,我们必须时刻引以为戒。

三、《实践论》对做好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对发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飞跃,是我党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新农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打破了过去只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的传统,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想促转变,以转变促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呢?我们需要很好地研读《实践论》,把握其对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1.《实践论》是新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我们从事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当前我们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需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科学的理论来发挥自己的先导作用。但是目前因为历史、经济等原因,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比之学校、企业较为薄弱,农民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基层领导自身学历不高,认识上存在偏差,为追求政绩,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加上农村缺乏专门的理论研究机构,导致他们理论基础薄弱,视野狭隘,工作疲于应付,缺乏主导性。鉴于此,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重视理论的学习,不仅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应学习关于科学发展观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知识,更要好好研读《实践论》,充分认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构筑坚实的理论基础,减少工作的盲目性。

农学思想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029-03

近来,新农村建设思想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体系内对新农村建设思想进行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因此,对新农村建设思想这一研究领域进行梳理,进一步加深对新农村建设思想研究的认识,以使未来的研究更有效、更科学,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内涵

按照《辞海》的解释: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根据思想的含义,新农村建设思想可以表述为:新农村建设活动及其规律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的结果,换句话说,它是人对新农村建设这一社会活动及其现象的认识。

1.人是新农村建设思想的主体。在这一研究视角下,新农村建设思想有个体和群体之分。所谓个体新农村建设思想,是作为个体的人从自身的价值观和生活经验出发而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思想。对某些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新农村建设思想的研究,就属于个体新农村建设思想的研究范畴。所谓群体的新农村建设思想,则指一类人或一个群体从自身的价值观和利益出发,结合这类人的共同生活经验而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思想。在我国新农村建设思想研究中,个体新农村建设思想尤其是专家的研究历来受到重视,而群体新农村建设思想则比较薄弱。事实上,群体的新农村建设思想和价值观念是影响新农村建设实践的重要因素,任何新农村建设的措施在推行过程中,都会受到不同群体的不同影响。

2.新农村建设思想的认识对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是新农村建设思想的认识对象。在这一研究视角下,新农村建设思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新农村建设思想仅仅把新农村建设看成是一种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实践活动,不关注在新农村领域中所开展的其他如新农村教育、文化、科学研究等活动。广义的新农村建设思想把新农村建设看成一个活动领域,期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受到关注,因此,新农村建设思想所探讨的内容就不仅包括农村经济,还包括农村社会的卫生、教育和科学文化等。

3.新农村建设思想的认识形式。思想是人对客观存在通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思想是人的认识,新农村建设思想就是人对新农村建设现象的认识。新农村建设思想也包括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认识。我们通常所说的新农村建设的主张、观念、理论、学说等都在新农村建设思想这一范畴之内,此处的新农村建设思想研究是相对于新农村建设实践研究而言的,前者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体现了研究者的价值观念;后者是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描述,体现了客观现实本身。

从认识的深刻性及系统性出发,新农村建设思想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较为零散的、初步的新农村建设思想,这类思想更多的是感性认识,体现为人们对新农村建设及其某些方面的看法、想法、主张、要求与建议等,对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二是经过一定的研究和探索、结合自身经验提出的比较有说服力的新农村建设思想,这类思想已经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经过研究和理性思考的结果,一般表现为新农村建设的观念,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三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深入探索和反复检验,提出的具有系统性和严密体系的新农村建设思想,就是通常所说的新农村建设理论和学说,它们一般都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应用和检验。

二、新农村建设思想的本质

新农村建设思想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本质。概括地说,新农村建设思想是实践性的认识,它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人的主观价值观念,这就决定了它的内容主要是建立在寻找目的以及实现目的的方法之上。新农村建设思想的本质是评价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基础。

1.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实践性

新农村建设思想和新农村建设领域内的认识或理论一样,其性质是实践性的。我们知道,在自然科学领域,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论及其性质主要是解释性的,它的全部目的是告诉人们事物的本来面目、其可能的状态等,因此完全可以不考虑人类所进行的有关改造自然的各种实践活动。也就是说,解释性的理论和认识的目的是揭示现象本身的实然状态,告诉人们“是什么”,不涉及“怎么办”。

但新农村建设包括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认识却有很大的差别。简单地说,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和理论是实践性的,一方面,它所认识的对象是新农村建设实践而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新农村建设实践和自然现象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自然现象是自然存在的,它不包含人为的因素,没有经过主观意识的改造;而新农村建设实践是社会活动,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是人主观意识的结果。

另一方面,虽然任何理论都涉及到解释,实践性理论也不例外,但由于解释的对象不同,所获得的结果也必然不同。对于新农村建设理论和认识来说,它想要解释的是包含有人的社会活动因素的新农村建设实践,因此它解释的已经不再是自然的现象,而不可避免地涉及人的主观意识、价值信念、行动准则等。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理论和认识所要揭示的是活动的应然状态,告诉人们“应该是什么”和“应该怎么办”的问题。这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理论和认识必然要指导和决定新农村建设实践,通过获得对新农村建设的理性认识,进而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做出理性的行为。从这一点上说,新农村建设思想和理论的全部目的和价值就在于影响和决定新农村建设实践。

2.新农村建设思想的逻辑结构

实践性认识或理论的逻辑结构,首先是提出事情的某种可能状态应该是这样的假设,这是实践所希望达到的目的。然后,在这一目的之下,寻找能够实现目的的最有效方法。最后,根据这些目的和方法,对实践提出建议和对策。

由以上对新农村建设思想的理论结构所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它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与新农村建设目的相关的各种观点和假设,这是新农村建设思想的起点和核心,它决定了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从新农村建设思想发展史来看,各种思想之所以不同,主要是从目的的不同开始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种思想和另一种思想之间的差别。这里所说的新农村建设目的,不仅仅指新农村建设目的,因为作为一个独立的活动领域,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涉及到很多方面,集中体现为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性质、功能、地位和作用等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问题。

第二部分是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有关的各种观点和假设。既然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人,那么对人及人性的看法实际上是形成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基础,也是寻找新农村建设方法的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大农民的素质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可能的范围、程度、目的和方法等。从农村建设思想史来看,许多新农村建设理论都首先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以确立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基本方向。

第三部分是知识的性质、价值、与知识有关活动的方法和原则等方面的各种观点和假设。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活动领域,它的活动对象不仅仅是人,还有知识。因此,一方面,从一定目的和一定人的理论和观点出发的新农村建设思想,需要确定通过怎样的知识和方法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以知识为对象的活动中,对知识的价值、性质等的看法直接决定了这些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3.新农村建设思想的评价途径

了解了新农村建设思想的性质和结构,就可以找到评价和检验它的途径与方法。一般来说,一种新农村建设思想可以从许多不同的途径、用不同的方法来评价和检验。

从思想的实践性认识的性质来看,一种新农村建设思想的优劣,首先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进一步说,应用于新农村建设实践、并取得公认的良好效果的新农村建设思想才是好的、有价值的思想,因为新农村建设思想的最终目的和价值在于做出理性的决断和行为。

从思想的逻辑结构来看,好的新农村建设思想应该具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即所提出的目的、所寻找的方法及所提出的建议在逻辑上应该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如果所提出的方法和建议不能实现所提出的目的,那么就表明这种思想至少在逻辑上是错误的,甚至可能在所提出的观点和假设方面存在缺陷,否则不会不能自圆其说。如果从思想的理论结构来看,它的每部分都要经得起哲学的、道德的、社会需要的检验和评判。进一步说,无论是目的、人性还是知识的特性,它们的价值首先要经受各种哲学观点的责难,其次还要受到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的检验,最后还要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社会的认可。如果经受住了这三方面的考验,那么这种新农村建设思想就是有价值的思想。

三、新农村建设思想的体系

新农村建设思想内容本身十分庞杂,同时,由于认识主体和认识角度的不同,相关研究很难统一在同一个体系和框架内。目前各种有关新农村建设思想的研究,在内容上实际上属于不同的体系范畴。本文认为,这些研究的体系范畴可以归结为两大类:哲学体系和实践体系。

1.新农村建设思想研究的哲学体系

哲学体系是指从哲学层面研究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内容体系,其研究内容更多地涉及到新农村建设的本源性问题,如新农村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社会的关系等,集中体现为指导整体新农村建设实践的价值取向。

概括地说,哲学体系的新农村建设思想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知识和技术观。新农村建设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是以知识和技术为对象的,无论是农村经济、文化,还是农村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都是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和起点。这就使得新农村建设思想研究首先必须回答知识和技术观的问题,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观和技术观是新农村建设思想研究的基础,它决定着对新农村建设的一切活动的看法和观点。二是目的观。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新农村建设思想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所谓目的观,实质上是关于新农村建设发展方向的看法,这既是知识和技术观的反映,也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本质、性质等问题的看法的体现。三是功能观或职能观。新农村建设的功能或职能是任何新农村建设思想研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是回答新农村建设如何处理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关系问题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新农村建设思想的研究,其核心内容就是如何看待新农村建设的功能、职责和使命、新农村建设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既在观念层面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又在实践层面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

2.新农村建设思想研究的实践体系

实践体系是从解决新农村建设领域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来研究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内容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价值观。价值观即人们对新农村建设与个体或群体的价值关系的认识。这是要回答在实践中新农村建设到底应该具有怎样的价值和作用这一问题。在这方面,国内外的新农村建设思想都有自己的回答,并根据出发点的不同,分成社会本位价值观和个人本位价值观两大派别。前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价值在于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后者认为,它的价值在于满足农民个体发展的需要。虽然两种价值观都有其合理之处,但一般认为,应该使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保持协调和平衡,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二是发展观。发展观即人们对现在及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在发展速度、质量效益、体制结构、资源配置等方面及其相互关系,以及新农村建设系统与社会各系统之间关系应如何规划的认识。它要回答的问题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新农村建设到底应该如何发展?新农村建设发展观涉及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领域。就总体而言,在一定时期和社会条件下,新农村建设都有一个总的发展观。三是目标观。目标观即人们对新农村建设远景的认识和实践。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为此,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实现目标做了定位。

可见,实践层面上研究新农村建设思想,实际上更多地体现为对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实践体系绝不仅仅以上内容,它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

对新农村建设思想研究作哲学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区分,仅仅是为了说明现有的研究实际上并不都是在同一水平和层面之上,这决定了这些研究无论在方法上还是在目的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哲学体系和实践体系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两者没有明显的界限,当哲学的思考接触到具体实践问题时,就可能演变为对实践问题的理论研究。作为一个自觉的研究者,在观念上作这种区分还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使我们的研究在内容上更加集中和突出,在方法上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 谢金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初步思考[J].当代农村,2005(5).

[2] 汪光焘.认真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J].城市规划学刊,2005(4).

[3] 瞿振元,李小云,王秀清.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 金鑫,徐晓萍.中国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 刘战平,曾福生.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外生因素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6] 刘薰词.中国“三农”问题分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7]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M],郭大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8] 易炼红.农业竞争力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112-118.

农学思想论文篇8

重农思想贯穿古代中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全局。中国的重农思想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盛行于西汉。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盐铁会议期间的“义利之辩”首开农商争论的先河,以贤良文学为代表的儒家倡导“崇本抑末”论,奠定了后代封建帝国重农抑商思想的理论基础。法国“重农学派”出现于18世纪50-70年代,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对二者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把握和印证中西方重农思想的异同,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揭示思想所产生的特定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从经济思想的角度考察,贤良文学和重农学派都强调农本商末,主张从立国与治国的高度来重视发展农业。具体而言,两者思想的相似之处,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业是财富的本源

西汉中叶,为巩固封建地主统一政权,汉武帝推行全面的重商主义政策。统制经济虽然暂时缓解了财政危机,但长期战争和繁重的赋税致使民穷财困,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此,“讫昭帝世,……诏郡国举贤良、文学士,问以民所疾苦,于是盐铁议起焉。”(《汉书・车千秋传》)在盐铁会议上,贤良文学提出“进本退末,广利农业。”(《盐铁论・本议》)他们认为“农,天下之大业也”(《盐铁论・水旱》),并明确指出“衣食者民之本也,稼穑者民之务也。二者修,则国富而民安也。”(《盐铁论・力耕》)在贤良文学看来,农业是富国之本,也是唯一重要的社会生产部门,“夫欲安民富国之道,在于反本,本立而道生”,“耕不强者无以充虚,织不强者无以掩形。”(《盐铁论・忧边》)由此出发,贤良文学提倡封建政府“强本禁末”,鼓励和扶持农业生产。“方今之务,在除饥寒之患,……分土地,趣本业,养桑麻,尽地力也。”(《盐铁论・水旱》)“故非崇仁义无以化民,非力本农无以富邦也。”(《盐铁论・轻重》)与此类似,法国重农学派也缘起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重商主义政策。路易十四、十五两朝片面强调流通领域,造成农业萧条,农民贫困。为挽救危机,重农主义应运而生。作为重农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魁奈将农业视为财富的唯一来源和一切社会收入的基础。他说:“君主和人民绝不能忘记土地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一切利益的本源实际是农业。正是农业供给着原材料,给君主和土地所有者以收入,给僧侣以什一税,给耕作者以利润。正是这种不断地再生产的财富,维持着王国其他一切的阶级。”在魁奈看来,农业是工商业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农业荒废,其他产业必将受到损害。“农业繁荣,其他一切技艺也都兴旺,一旦土地荒芜下来,无论从事水上工作或陆地上工作都将处于垂危的境地。”所以,“一切对于农业不利的东西,对于国民和国家是有害的。一切有利于农业的事,也有利于国家和国民。”为保障农业的繁荣,必须加强国家对农业的管理。“只有政府决定保护租地农场主,才能使这样的人,巩固他们专门从事农业的决心。”由上可知,力主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促使国家重新走向繁荣富强,是贤良文学与重农学派经济思想的主题和中心线索。

二、工商无以致富

在主张“力耕”的同时,贤良文学竭力否认工商业能以致富,他们认为工商业所带来的“利”并不是真正的财富,它只是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无助于财富总量的增加。“故商所以通郁滞,工所以备器械,非治国之本务也。”(《盐铁论・本议》)贤良文学以楚、赵“民淫好末”却“均贫而寡富”,宋、卫、韩、梁之民“好本稼穑”而“无不家衍人给”为由,强调“利在自惜,不在势居街衢;富在俭力趣时,不在岁司羽鸠。”在此基础上,贤良文学将国民按职业划分为农、工、商各个等级。“古者千室之邑、百乘之家,陶冶工商、四民之求足以相更。故农民不离畦亩而足乎田器;工人不斩伐而足乎材木;陶冶不耕田而足乎粟米。百姓各得其便,而上无事焉。”(《盐铁论・水旱》)“农”居主导地位,凌驾于“工”、“商”之上,显示出在汉代森严的阶级结构中,农业生产者的政治地位要高于手工业者和商人,这是西汉儒家重农抑商思想的现实表现。和贤良文学相似,魁奈从等价交换原则出发,论证了工商业不能增加物质财富。他指出商业只能使财富在地点上发生转移,不可能创造财富;而工业只是把已经存在的各种物资因素结合起来,改变它们的存在形态,并没有增加物资本身。因此,“应当把从土地上生产财富的人们的劳动同在工厂里制造各种制造品的工人的劳动加以区别。前者能生产盈利,后者生产的制造品,其价值仅能与所花的支出相等。”以此为基础,魁奈对法国社会进行了阶级划分,他指出当时社会存在着三个阶级: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和不生产者阶级。“生产阶级是耕种土地,逐年再生产国民财富的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依靠收入,即纯产品来生活,这些纯产品是生产阶级每年从再生产财富中,……把它支付给土地所有者阶级的”,“不生产阶级,……他们的支出,是从生产阶级取得收入的土地所有者阶级取得的”。在三个阶级中,生产阶级占首要地位,不生产阶级和土地所有者阶级依附于生产阶级而存在,这种次序明显的阶级划分充分说明工商业是非生产的、不结果实的部门。

三、主张自由放任

贤良文学继承儒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的思想,主张富民之道在于“无为而治”。针对盐铁官营的诸多弊端,贤良文学进行了猛烈抨击: “今郡国有盐铁,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盐铁论・本议》)从盐铁专卖的效果看,“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盐铁论・轻重》),并未达到“上下俱富”的目的。因此,贤良文学坚决主张废除官营经济,允许民间自由经营。“与百姓争荐草,与商贾争市利,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国家也。”(《盐铁论・地广》)“公卿诚能自强自忍,食贤良、文学之至言,去权诡,罢利官,一归之于民,亲以周公之道,则天下治而颂声作。”(《盐铁论・能言》)西汉儒家反对政府干预的思想,虽然带有民本主义色彩,但其宗旨仍在于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与西汉儒家一样,魁奈强调自由放任是增加社会财富的必要条件,一切垄断和政府管制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任何有权力的官吏的介入,都是不适当的,如果无智,甚至更进一步有不良的动机,那就更加危险。”“在商业和农业的垄断中,常常会遇到过多的拥护者。……国家的各个制造业,在取得垄断的特权中相互破坏。”在他看来,自由贸易与市场开放是复兴法国经济的重要手段。“必须维持商业的完全自由。因为最完全、最确实,对于国民和国家最有利的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政策,在于保持竞争的完全自由。”魁奈反对侵犯个人利益的国家干预思想,满足了力求摆脱重商主义束缚的时代需要,直接催化了古典经济学的诞生。

四、提倡农业单一税

在财政政策方面,为实现“民富”、“百姓足”(《盐铁论・执务》),贤良文学主张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畜民者先厚其业而后求其赡”(《盐铁论・未通篇》),“王者不畜聚,下藏于民。”(《盐铁论・禁耕》)在征课对象上,贤良文学提出赋税只限于农产品及农家副业所生产的布帛,并坚持什一之税,反对厚敛。“什一而借民之力也,丰耗美恶,与民共之。”(《盐铁论・未通篇》)只有“赋敛省而农不失时”(《盐铁论・执务》),才能保证国家赋税的顺利实现,这是儒家传统观念“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颜渊》),在西汉时期的集中体现。和贤良文学类似,魁奈同样认为构成国家收入的租税,只应向生产财富的农业征收。“对于土地所有者,对于君主和全体国民来说,把赋税完全对土地收入直接征收,是有很大利益的。因为所有其他的课税形式都是违反自然秩序的,都是对于再生产和赋税本身有害的,都是会在赋税之上加上赋税的。”在魁奈看来,只有耕种土地才能生产纯产品,因而,赋税应该直接从土地的纯产品征收。“不论商人还是手工业者都不应纳税,只有土地所有者才纳税。”为鼓励农业生产,魁奈主张轻税,并提出十分之一税是最公平合理的税率。他说:“合理的租税,就是没有掠夺化的不良课税的租税,……每亚尔邦征收十分之一税。”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汉儒家和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都是社会激剧变革的产物,是对重商主义政策的直接否定。西汉儒家的重农思想早于重农学派大约两千年,由于时代背景、社会生产方式和阶级立场的差异,二者的本质内容和历史作用迥然不同。在发展农业的具体方式上,重农学派极力主张“扩展大农法,排除小农法”,即用资本主义大农业代替封建小农经营。魁奈指出“用于种植谷物的土地,应当尽可能地集中在由富裕的租地农场主经营的大农场。因为大农业企业和小农业企业相比,建筑物的维修费较低,生产费用也相应地少得多,而纯产品则多得多。”他认为运用资本达到相当规模的资本主义大农业,与分散的封建小农业相比,能够获得更多的剩余产品。为保护租地农场主利益,魁奈提出一切赋税都要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对于租地农场主的预付资本应该免税。“对土地所有权的表面上的推崇,也就变成了对土地私有权的经济上的否定和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肯定。……这正是法国革命制定的法律打算实施的办法,也是李嘉图学派的充分发展的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最终结论。”与此不同,贤良文学代表西汉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他们所重视的是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贤良文学提出的发展农业的方案是分土井田,即实行井田制度。“理民之道,在于节用尚本,分土井田而已。”(《盐铁论・力耕》)在小农经济的历史背景下,贤良文学向往“抱布贸丝”的物物交换,反对对外贸易。“各安其居,乐其谷,甘其食,便其器,是以远方之物不交,而昆由之玉不至。”(《盐铁论・同有》)。西汉儒家的经济思想正是并力图保持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和谐。

综上所述,西汉儒家与重农学派的以农抑商论,其目的都在于挽救病态的封建社会。以魁奈为代表重农学派从农业资本家的立场出发,把对财富的认识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此,重农学派的经济思想虽然具有封建主义外观,但其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第一个系统的理解。”西汉儒家代表的则是封建社会初期豪族地主阶级利益,他们的重农思想是小农经济与地主阶级封建统治的必然产物,其外观和实质反映的都是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重农思想的发展与实践,引导古代中国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道路。重农主义政策的推行,反过来又维持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统治,遏制了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成长。因此,如果重农学派是在主观上维护封建统治,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开拓道路,那么,西汉儒家的经济思想其主观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在客观上却堵塞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魁奈经济著作选读[M].商务印书馆,1979.

农学思想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041-04

党的十七大报告说到:“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可见,要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建设,首要任务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在农民中的大众化进程,这是坚持和发展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需要和本质要求。

一、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及特征

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在农村得到有效普及并被广大农民学习和认同进而应用到农民的生活中指导农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农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应用于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宣传活动,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被农民认识和理解,让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成为农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的过程。

二、当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知之甚少,更不用说掌握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我国的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民对马克思主义认知程度低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在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经济危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在不断的斗争、继承和创新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后被确定我党的指导思想,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改造,衍生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优秀的思想成果。

虽然我们已经把他内化为自己的治国理论和方针,但是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没有取得进步,究其原因是农民仍然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思想,觉得马克思主义晦涩难懂,而且我国农民知识水平比较低,大多数只有小学文化,对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来说,要接受马克思主义可谓难上加难,导致我国农民对马克思主义认知程度较低。

(二)传播渠道狭窄

R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经过中国革命者几十年的钻研研究终使其在中国生根发芽,得到良好的传播。但是在农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渠道还比较狭窄。首先,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落后,使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传播无门。数据显示,在中国大约有90%以上的农村没有建立任何的图书借阅机构,尤其是偏远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几乎没有,而相对富裕地区的文化设施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真正的把这些设施投入使用。其次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流于表面,没有真正的进入农民生活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只是简单的在电视或者村委布告栏里显示,而且遣词造句过于理论和“高大上”,农民理解困难。再次,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缓慢,由于农村处于我国传播网络的末端,文化产品只能缓慢进入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这使马克思主义在农村难以传播。最后,农村的马克思主义者较少,“你不是我也不是”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无法从朋友身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造成农民无法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困境。

三、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一)环境建设

1.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最主要的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没有固定物质保障的农民在生活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时候接受意识形态的教育是不可能的。农民只有在物质资料丰富的情况下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中之重。首先,提高补贴。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提高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众所周知,我国农业还未实现现代化作业,农民依旧在靠天吃饭,因此政府不仅要补贴农业,还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好坏适当提高补贴。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导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处处为人民谋利益,因此我们也要对农民个人进行补贴,身患重病、年老体迈和家有学生的家庭都是我们重点补贴的对象,以实际行动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农民生活中得到普遍实践。其次,多样化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既需要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的结合,更要标本兼治。提高农民补贴虽是良方却治标不治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方法是多样化农村经济,帮助农民把鸡蛋投入到不同的篮子里,保证农民的收入水平。首先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其次加快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落实优惠政策引进企业,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最后改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2.提高农民教育水平。农民的整体文化程度较低阻碍了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接受,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建立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思想阵地,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一要普及教育。政府作为主管部门,要不断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普及教育。首先,在短时间里面教会群众识更多的字,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理解能力,达到“普遍的能作报告,能看各种文件,最低限度也要能看标语和路条”的程度。其次,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水平,农闲时参与开会和党政决议,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教育,促进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二要科技惠农。科技下乡,在农村推广网络建设。由于农村交通闭塞,与外界沟通较少,导致农民思想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影响农民对事物的接受程度。在农村建设网络,不仅可以让农民在网上得到有助于农业进步和自身发展的信息,更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教育。除此之外,建立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属网页,农民不仅可以自行浏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理论,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专家沟通,加深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掌握。 (二)传播方式

政府忽视对农村的文化建设,导致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量少、需求水平低及自身素质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道路,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建设农村文化传播设施,并根据我国各地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探索出新的适应不同农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方式,以拓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渠道。

1.广播电台。农村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广播是最能满足农村基层需要的传播工具,它形式活、收听面广、传递速度快、传递信息不受时空限制,投资成本低、宣传效果好,是发挥党的喉舌作用的重要载体工程,在农村的宣传活动中起到是不可替代的宣传作用。因此,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该把广播作为重要的宣传工具,建立市(县)、乡镇、村广播网,传送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使农民可以随时随地的接触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学习马克思,掌握马克思,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更好地深入农村,扩大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传播。

2.地方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的地方电视台,承担着传播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党的最新理论知识的重要任务。地方电视台根据本地人文风俗、收视习惯以及多年来积累的传播经验对受众进行分众化、对象化的细分,选择最合理、最符合受众胃口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从而达到效果最大化。可见,地方电视台是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有力的宣传舆论工具,可根据本地区农民的喜好和收视习惯选择性播出最有利于农民接受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地方特色的节目,走进农民大众的视野中,走进农民的心灵深处。

3.墙体宣传。墙体宣传在农村是最为常见的宣传方式,天天可见,是无法拒绝的强制性媒体,无论道路、县城还是乡镇周围的村口,都能看见墙体宣传,这也是广播、电视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采用墙体宣传的方式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对农民进行长久的提醒,时间持续半年到一年,不会像广播和电视那样转瞬即逝。其次,墙体宣传具有重复性,在一个农村可能重复几十次,让农民形成长久记忆,而且宣传标语简洁有力,便于农民理解和记忆。最后,墙体宣传具有历史亲善性。墙体宣传已经伴随农民一百多年,默默改变着农民的意识形态,逐渐拓宽农民的视野和思想,是一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宣传形式,利用墙体宣传,更有利于在农村宣传马克思主义。

4.新型地方戏。新型地方戏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道路。地方戏流行于一定地区,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成为那一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地方戏剧相结合创作出新型地方戏,将马克思主义渗透到农民的精神世界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传播是有效传播方式之一。首先,马克思主义与地方戏剧相结合是新型地方戏剧的核心。戏曲是文化传播与思想宣传的重要手段,丰富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主要渠道,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辅助措施,也是传播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形式。我们在创新戏剧的同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与地方戏相结合”为核心,发挥戏曲文化传播功能并与宣传活动相结合,针对农民的实际文化需求,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引导农民思考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要弘扬什么,怎样提升农民的政治文化以及思想文化素质,做到以戏曲为媒介,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众共有的文化。其次,新型地方戏剧是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实践。人民大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x大众化如果没有群众的实践和参与,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将马克思主义与地方戏相结合,赋予农民创造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马克思主义在创作中被广大农民所学习和掌握,并在实践中给予农民生产生活的智慧,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三)队伍建设

从事宣传普及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工作者,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准确地将其精神传递给广大农民,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但是,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却是党员数量少且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马克思主义观念淡薄,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作用不强,在农民中很难形成同化效应。因此我们必须对干部进行培养,提高农民党团员在普通群众中的比例,吸取有模范带头作用的新鲜血液,提高马克思主义队伍的整体素质。

1.干部培养。在干部培养方面首先要提高干部的自身素质。只有干部们承担起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责任与使命,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才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用于指导农民生产生活,让农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只是高大上的理论,而是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其次,选拔年轻、优秀的农民进入党、团员机制之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同化”其他农民。在同化过程中,农民与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农民直接生活在一起,潜移默化的采纳其态度和价值,与之形成共同的思想模式,在生活中学习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

2.贯彻群众路线。我国部分农村地区闭塞、贫穷,导致农民思想保守,政治观念淡薄,只有基层党政干部了解马克思主义,而农民群众更多关心的仍然是生产生活问题。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马克思主义是国家的事,是党员的事,学不学习,会不会根本没必要,使得人们在处理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时产生了意识上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群众路线,以农民为主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让农民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发挥党团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党团员干部要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与广大农民同学习、共践行。首先,党团员干部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严格执行学习任务,创造良好的学习风气,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学习理论过程中,积极指导他人,高质量地完成理论学习任务。其次,党团员干部要带头做到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帮助广大农民维护自身利益。每一位党员和团员干部都需要转变只灌输理论的工作作风,帮助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实践和检验马克思主义,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道路。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着农民认知程度低和传播渠道狭窄等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通过增加农民收益、多渠道传播和培养高素质工作者等方式促进农民接受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道路。

――――――――――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5(1).

〔2〕李陈,李家祥.马克思的发展方式观及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J].经济学家,2013,(10).

〔3〕王娜.浅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2.

〔4〕潘玉平,常正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徐敏中,顾剑,方世南.在繁荣戏曲文化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唯实现代管理,2012,(8).

〔6〕郝儒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4).

农学思想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041-04

党的十七大报告说到:“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可见,要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建设,首要任务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在农民中的大众化进程,这是坚持和发展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需要和本质要求。

一、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及特征

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在农村得到有效普及并被广大农民学习和认同进而应用到农民的生活中指导农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农民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应用于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宣传活动,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被农民认识和理解,让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成为农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的过程。

二、当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现实情况来看,中国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知之甚少,更不用说掌握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实践,我国的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民对马克思主义认知程度低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在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经济危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马克思主义在不断的斗争、继承和创新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后被确定我党的指导思想,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改造,衍生出了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优秀的思想成果。

虽然我们已经把他内化为自己的治国理论和方针,但是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没有取得进步,究其原因是农民仍然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西方的思想,觉得马克思主义晦涩难懂,而且我国农民知识水平比较低,大多数只有小学文化,对于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来说,要接受马克思主义可谓难上加难,导致我国农民对马克思主义认知程度较低。

(二)传播渠道狭窄

R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传入我国,经过中国革命者几十年的钻研研究终使其在中国生根发芽,得到良好的传播。但是在农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渠道还比较狭窄。首先,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农村的文化设施建设落后,使马克思主义在农村传播无门。数据显示,在中国大约有90%以上的农村没有建立任何的图书借阅机构,尤其是偏远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几乎没有,而相对富裕地区的文化设施也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真正的把这些设施投入使用。其次是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流于表面,没有真正的进入农民生活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只是简单的在电视或者村委布告栏里显示,而且遣词造句过于理论和“高大上”,农民理解困难。再次,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缓慢,由于农村处于我国传播网络的末端,文化产品只能缓慢进入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这使马克思主义在农村难以传播。最后,农村的马克思主义者较少,“你不是我也不是”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无法从朋友身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造成农民无法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困境。

三、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一)环境建设

1.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最主要的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2]没有固定物质保障的农民在生活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时候接受意识形态的教育是不可能的。农民只有在物质资料丰富的情况下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是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中之重。首先,提高补贴。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要提高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众所周知,我国农业还未实现现代化作业,农民依旧在靠天吃饭,因此政府不仅要补贴农业,还要根据农业生产的好坏适当提高补贴。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导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时处处为人民谋利益,因此我们也要对农民个人进行补贴,身患重病、年老体迈和家有学生的家庭都是我们重点补贴的对象,以实际行动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农民生活中得到普遍实践。其次,多样化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既需要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的结合,更要标本兼治。提高农民补贴虽是良方却治标不治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方法是多样化农村经济,帮助农民把鸡蛋投入到不同的篮子里,保证农民的收入水平。首先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其次加快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支持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落实优惠政策引进企业,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最后改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2.提高农民教育水平。农民的整体文化程度较低阻碍了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接受,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建立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思想阵地,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一要普及教育。政府作为主管部门,要不断加强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普及教育。首先,在短时间里面教会群众识更多的字,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他们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理解能力,达到“普遍的能作报告,能看各种文件,最低限度也要能看标语和路条”的程度。其次,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水平,农闲时参与开会和党政决议,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教育,促进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二要科技惠农。科技下乡,在农村推广网络建设。由于农村交通闭塞,与外界沟通较少,导致农民思想落后,跟不上时代潮流,影响农民对事物的接受程度。在农村建设网络,不仅可以让农民在网上得到有助于农业进步和自身发展的信息,更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教育。除此之外,建立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专属网页,农民不仅可以自行浏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理论,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专家沟通,加深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掌握。

(二)传播方式

政府忽视对农村的文化建设,导致农村文化设施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量少、需求水平低及自身素质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道路,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建设农村文化传播设施,并根据我国各地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探索出新的适应不同农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方式,以拓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渠道。

1.广播电台。农村文化建设相对薄弱,广播是最能满足农村基层需要的传播工具,它形式活、收听面广、传递速度快、传递信息不受时空限制,投资成本低、宣传效果好,是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工程,在农村的宣传活动中起到是不可替代的宣传作用。因此,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应该把广播作为重要的宣传工具,建立市(县)、乡镇、村广播网,传送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使农民可以随时随地的接触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学习马克思,掌握马克思,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更好地深入农村,扩大马克思主义在农民中的传播。

2.地方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的地方电视台,承担着传播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党的最新理论知识的重要任务。地方电视台根据本地人文风俗、收视习惯以及多年来积累的传播经验对受众进行分众化、对象化的细分,选择最合理、最符合受众胃口的方式进行信息传播,从而达到效果最大化。可见,地方电视台是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有力的宣传舆论工具,可根据本地区农民的喜好和收视习惯选择性播出最有利于农民接受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地方特色的节目,走进农民大众的视野中,走进农民的心灵深处。

3.墙体宣传。墙体宣传在农村是最为常见的宣传方式,天天可见,是无法拒绝的强制性媒体,无论道路、县城还是乡镇周围的村口,都能看见墙体宣传,这也是广播、电视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采用墙体宣传的方式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对农民进行长久的提醒,时间持续半年到一年,不会像广播和电视那样转瞬即逝。其次,墙体宣传具有重复性,在一个农村可能重复几十次,让农民形成长久记忆,而且宣传标语简洁有力,便于农民理解和记忆。最后,墙体宣传具有历史亲善性。墙体宣传已经伴随农民一百多年,默默改变着农民的意识形态,逐渐拓宽农民的视野和思想,是一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宣传形式,利用墙体宣传,更有利于在农村宣传马克思主义。

4.新型地方戏。新型地方戏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道路。地方戏流行于一定地区,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成为那一地域的大众喜闻乐见的演剧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地方戏剧相结合创作出新型地方戏,将马克思主义渗透到农民的精神世界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传播是有效传播方式之一。首先,马克思主义与地方戏剧相结合是新型地方戏剧的核心。戏曲是文化传播与思想宣传的重要手段,丰富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主要渠道,是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有效辅助措施,也是传播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效形式。我们在创新戏剧的同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与地方戏相结合”为核心,发挥戏曲文化传播功能并与宣传活动相结合,针对农民的实际文化需求,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引导农民思考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要弘扬什么,怎样提升农民的政治文化以及思想文化素质,做到以戏曲为媒介,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大众共有的文化。其次,新型地方戏剧是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实践。人民大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x大众化如果没有群众的实践和参与,就会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将马克思主义与地方戏相结合,赋予农民创造马克思主义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马克思主义在创作中被广大农民所学习和掌握,并在实践中给予农民生产生活的智慧,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

(三)队伍建设

从事宣传普及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工作者,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准确地将其精神传递给广大农民,只有这样,才能快速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大众化。但是,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却是党员数量少且年龄偏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马克思主义观念淡薄,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作用不强,在农民中很难形成同化效应。因此我们必须对干部进行培养,提高农民党团员在普通群众中的比例,吸取有模范带头作用的新鲜血液,提高马克思主义队伍的整体素质。

1.干部培养。在干部培养方面首先要提高干部的自身素质。只有干部们承担起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责任与使命,真正领悟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才能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用于指导农民生产生活,让农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只是高大上的理论,而是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其次,选拔年轻、优秀的农民进入党、团员机制之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同化”其他农民。在同化过程中,农民与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农民直接生活在一起,潜移默化的采纳其态度和价值,与之形成共同的思想模式,在生活中学习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

2.贯彻群众路线。我国部分农村地区闭塞、贫穷,导致农民思想保守,政治观念淡薄,只有基层党政干部了解马克思主义,而农民群众更多关心的仍然是生产生活问题。在大多数人的意识中,马克思主义是国家的事,是党员的事,学不学习,会不会根本没必要,使得人们在处理国家利益与自身利益时产生了意识上的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群众路线,以农民为主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从农民中来到农民中去,让农民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发挥党团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党团员干部要充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与广大农民同学习、共践行。首先,党团员干部要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严格执行学习任务,创造良好的学习风气,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学习理论过程中,积极指导他人,高质量地完成理论学习任务。其次,党团员干部要带头做到实践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力量,帮助广大农民维护自身利益。每一位党员和团员干部都需要转变只灌输理论的工作作风,帮助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实践和检验马克思主义,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道路。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着农民认知程度低和传播渠道狭窄等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通过增加农民收益、多渠道传播和培养高素质工作者等方式促进农民接受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道路。

――――――――――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15(1).

〔2〕李陈,李家祥.马克思的发展方式观及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J].经济学家,2013,(10).

〔3〕王娜.浅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2.

〔4〕潘玉平,常正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5〕徐敏中,顾剑,方世南.在繁荣戏曲文化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唯实现代管理,2012,(8).

〔6〕郝儒杰.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4).

农学思想论文篇11

邓小平的稳定观浅析

重视人才是我们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重视人才的论述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

围绕全党工作大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试论优化大学生德育环境

大学生心身健康制约因素心理疾病探微及其它

试论市场经济下的竞争

乡村企业产权组织的最佳选择——股份合作制

浅议农业院校综合改革

对做好高校信息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论高校文献资源共享

努力发挥图书馆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适应市场经济需求改革和发展成人高等教育

试论高校自编教材的作用、问题及其对策

对香港工业大学建工系学士学位学生参加工业培训态度的研究

与北美(美国、加拿大)人做生意

管理理论的丛林

王宝维教授

教育的希望在于创新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我国农业产业化成因的经济学解释

狠抓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莱阳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实践

必须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则

因地制宜发展农村主导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浅析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

中国文化对莱布尼茨思想的影响

自由在哲学范畴和社会范畴的发展及意义

对素质教育的哲学思考

评“大法”的反动世界观

思想政治工作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三个代表”与从严治党

试论青年教师成才

两大法系的差异及原因

中国公证如何迎接WTO的挑战

加快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措施探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中的农村文化建设

论创造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所需条件——以系统论视角

试析隐性失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分流

梁漱溟乡村建设的人才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关于青岛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思考

基于期望差异理论的山东省观光农业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

人口思想素质对家庭贫富的影响机制及路径依赖——以西部农民思想素质为例

青岛市城阳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农村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私权自治

农民话语权缺失:信息传播维度解析

对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思考

袁世凯与清末民初的农业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山东绅士举办团练的原因探析

深入开展高校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学习方永刚先进事迹的思考

大学文化的学理难题

农学思想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武装、教育和引导农民,抵御其它社会思潮对农民的不良影响,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党的历史证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农民,用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和引导农民,才能坚定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信念,保证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①然而,从当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现状来看,农民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水平仍然偏低,对于如何提高理论宣传工作的有效性,是当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大学生村官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来探究提高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的对策,以破解当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困境。

1 当前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1.1 地方政府对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许多地方政府官员对于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在思想认识上严重不足;同时部分官员由于不正确的政绩观使得他们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往往只注重从物质层面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而对于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往往被摆在十分次要的地位。有的地方政府官员常常在口头上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以极高的地位,各级部门、各级领导都声称要把理论宣传工作置于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不仅强调要加强理论宣传工作,并且主张讲其贯穿于一切工作之中。然而,表面看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性似乎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但具体落实起来却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1.2 针对农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形态没有真正确立起来

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形态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形象划分的,主要分为理论形态、政治形态和大众形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是以大众化、通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其基本内涵有两点:一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具体的理论形态;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运用,这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环节,只有大众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即只有真正确立好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真正走向有效的实践。然而,当前针对农民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形态还没有很好的确立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形态非大众化。第二,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实践非大众化。

1.3 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特殊的难度

第一,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一定的文化水平是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而当前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深度还存在较大差距,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易于被他们所认识和理解。第二,当前农民的思想政治状况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思想政治状况有转向积极的一面,如法律意识增强,文明意识增强,学习意识增强等。但也仍保留许多消极的方面,如部分农民思想颓废、精神空虚,封建迷信思想沉渣泛起等。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都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第三,农村地区落后的交通、文化娱乐设施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而当前农村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不能够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提供很好的载体,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1.4 应然与实然的矛盾

所谓应然与实然之间的矛盾就是理论宣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社会收入分配不合理、城乡和地区之间差距大、看病难看病贵等。这些社会现实问题都与农民的具体生活密切相关,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客观上造成了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中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然而我们在对农民进行理论宣传的时候,往往没有或很少直面这些社会现实问题,没有很好的消除他们对这些现实问题的疑惑,这样使得理论与实现的矛盾更加突出了。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以及我们在理论宣传中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信度,无法赢得他们的共鸣和认同,最终使得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效果偏低。

除了这些主要原因之外,还有当前我们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方式方法单一和落后等等。

2 大学生村官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2.1 当前农民有较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

第一,较强烈的现代农业技术和国家相关惠农政策知识需求。第二,较强烈的精神需求。近些年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依据马人的需求理论,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他们的精神需求也会逐步增长。第三,当前农民在这两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大学生村官结合在农村地区进行的精神文化传播活动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提供了很好契机和载体。

2.2 当前农村文化等基础设施日益改观

第一,农村文化、教育、娱乐等设施建设有所改观。近些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农村文化和教育发展的重视,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娱乐设施建设有了比较大的改观。这样就为大学生村官利用电影、广播以及其他文化体育活动等载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传播提供了可能。这样可以有效改变当前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式单一的现状,进而有效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第二,农村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所改观。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随着广播电视“村村通”、水泥公路“村村通”等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开展和完成,当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交通和通信有了很大的改观。这样不仅有效降低了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难度,也为大学生村官利用现代传播技术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可能。

2.3 大学生村官受过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从当前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来看,正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义务教育阶段一直贯穿于高等教育的研究生教育阶段。因此,大学生村官在学期间受过长时间、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备了相当程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使得他们可以不经过培训或减少培训的时间直接在服务农村的工作中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当然,随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继续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所具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理论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修养。但是,在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初期,大学生村官所具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是能够胜任对农民的理论传播工作的。

3 发挥大学生村官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的途径

3.1 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各项工作机制

当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存在许多问题,如政策着力点不明确;反馈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甚至阻碍大学生村官发挥其在推进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因此,必须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各项工作机制,先从政策上为大学生在农村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保障。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各项工作机制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着力点。第二,完善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服务配套机制。

3.2 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大部分农村的文化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但是就目前的农村地区的现状而言,不管是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角度,还是从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推进的角度,都必须继续加强农村文化、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更好的物质支撑,扩展所能利用的传播载体。同时,随着农村文化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必将随之不断向前发展。作为直接受益者的广大农民必将一定程度上转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这样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弱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所进行的理论传播工作减少阻力和增加说服力。此外,加强农村文化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有利于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稳定性。

3.3 各地方政府要配合好和充分支持大学生村官的理论宣传工作

各地方政府要转变对于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要切实贯彻党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关决策,加大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力度,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此外,各地方政府还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给予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足够的支持,做好服务工作;要关注和解决好大学生村官在服务农村工作中所遇到实际困难,使大学生村官增强归属感。

注释

① 杨素稳,李德芳.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2] 中组部.关于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意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