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0 16:27:15

气象灾害论文

气象灾害论文篇1

二、危机与危机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各类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其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性重大气象灾害到来的影响,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秩序,稳定群众情绪。为此,必须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危机。危机与微机管理的概念危机的多样性界定了微机管理的丰富内容。一般说来,危机管理中的“危机”,包括了紧急事态、风险等表述危险状态或者紧急事态的情形。危机相对于人类生活中正常的社会关系、秩序而言,它可以在一个地域发生并造成有限影响,也可以在一国或全球范围内发生,造成全球性影响。简言之,危机就是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非均衡状态。危机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对社会公共安全、稳定造成较大影响,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系,并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救治危机恢复社会的均衡状态。危机的特殊性质非预期性,即有关事态即状态的发生时不能或者难以预测的,是一种打乱既有体系或部门分体系运作,对于体系内变量的一种急遽而突然变化的状况。危机性,即该事态含有高度危险,可能构成对社会体制的人生命、身体、财产等要素和技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而,排除这种危险性成为优于其他任何价值取向的行政目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即事态的未来发展推移具有不可叛定性,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多样性和变换性,因而要求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具有随机应变和具体应对性。紧迫性,即由于可供选择判断的时间有限,一旦放置,就有导致不均衡化、恶化,甚至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因而要求迅速实行救援策略、恢复策略等加以应对,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作出政策选择。

三、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和政府危机管理的过程

⒈危机发生原因

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由自然产生的,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由人为引起的,如美国9•11时间。由人为导致的自然危机。这种危机可能占有的比例最大,如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而导致冰川范围减小,海平面抬升,引起气候变化,形成各种气象灾害;人为大量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导致风雹、洪涝、干旱频繁发生,诱发地质地震灾害等等。自然危机具有周期性、规律性和不可抗拒性,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自然危机的认识、研究相对较早深入,对自然危机的管理机制也日渐增强。政府职能科技部门基本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自然危机,提前采取决策服务措施,而且能够在自然危机发生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行动,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天灾能够通过应急系统提前预警和积极救治,把自然危机在城的损失降到最低。关键是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中,对这种自然灾害带来的非均衡状态的重视程度,对灾害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保持该系统正常运转的投入程度,即具有足够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监测预测系统、人工影响控制、就职应急预案系统建设的投入资金,等等。

⒉政府微机管理的过程

微机管理过程论将危机管理分解为如下两个层次:

⑴预防减灾和事前准备

①预防建在的措施和对策。为了避免、减少重大天气气象灾害发生危机时减少其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事前措施和对策。如:洪水灾害,其发生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事前预测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损害。因此,观测体系的建立、发生危害现象的研究、生产自救和政府救灾,是有效预防灾害的措施和对策。②事前准备的措施和对策。为了提高危机等发生时的应对能力,通过危机是的应对体制和活动来减轻损害而进行准备的措施和对策。因为通过预防措施和对策并不能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化为零,因而事前准备非常必要。认真准备气象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机制,为提高灾害对能力而采取措施和对策。对于预测到的再燃灾害,在组织人事甚至命令系统等方面,政府必须事前准备与日常工作化不同的非日常工作化的制度。

⑵快速应对和恢复平常

①快速应对。气象灾害来临之前和刚发生之后,为应对紧急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有的时候,即使采取了预防减灾的措施和对策,即使做好了事前准备,由于气象灾害事态多样化,也难以穷尽具体细致的问题。一旦发生,与人民生命财产有关的重要价值受威胁,要求快速采取相应措施。②恢复平常。是灾后为恢复平常时期的状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由于灾害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不同,所造成的损害也各不相同,因此。恢复平常的任务有轻重之分,对恢复平常阶段的任务和责任设定应该注重合理性。若气象灾害严重的活,要恢复灾前的状况就需要较长时间,甚至可能出现无法完全复原的损害,切不可笼统而抽象地谈责任机制。从恢复平常到复兴的时间轴应该尽可能地缩短。否则政府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将受到质疑。

四、气象灾害政府危机应急管理的重点

气象灾害作为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县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灾害特点、技术能力和财力物力来看,应重视从以下方面加快气象应急体系建设:

⒈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和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着力构建小型雷达、网络通讯为主体的短视灾害性天气预报监测平台。

⒉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快对强对流天气跟踪监测和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定点、定时、定量的灾害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⒊完善我县监测体系的建设,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等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即开展人工增雨、消雨、消云、消雹等作业,进一步提高我县人工影响天气水平。“气象部门已经把‘安全气象’作为气象发展战略之一,其核心内容是位军事、生态、能源、粮食、水之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气象预警服务。”“建立气象应急体系,防御重大气象灾害,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从国家层面上看,目前已建成了由地面观测、地面遥感到高空遥感的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分布于全国所有县以上城市的4600多个气象站,极大地提高了地面气象要素监测的时空密度。124个高空探测站点对地面至30公里高空大气的歌中气象要素进行探测,74部先进的多普勒雷达能够同时对2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降水量分布和区域降水量进行较准确的估测,在防汛抗洪及城市积涝防御中发挥重大作用。

五、结论

⒈培养气象灾害危机意识。气象灾害危机意识是灾害预警的起点。人们“好了伤疤忘了痛”往往缺乏危机意识,所以要不断地通过宣传教育,并通过模拟气象灾害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气象灾害预警与监测系统,能够使政府和公共培养良好的气象减灾意识,时刻做好防灾减灾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⒉进行预见治理。政府气象灾害预防的目的除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预警之外,还要预料一个气象灾害解决后的未来可能情势。为此,一方面构建明确的政府部门间气象灾害处理的管辖范围。有助于政府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治理;另一方面加强战略规划、长期预算气象防灾减灾基金,以及时进行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赖程度。

⒊构建我县气象防灾减灾预测预警体系。政府危机管理的最理想状态时将危机消灭在潜伏时期或萌芽时期。这有赖于政府有干部们对气象灾害危机发生与程度、趋势和结果的预警预报能力。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气象灾害影响、危害程度更大,势必要加强就见气象减灾危机管理体系,以降低危机发生的风险和预警成本。

⒋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系统的气象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减灾成本,实现气候资源、气象灾害信息共享。这里所谓的成本既包括预备的物质成本,也包括制度成本。同时可以保证决策的有效性和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灾害紧急状态急机制。⒌重大气象灾害的周期性规律,对我县各级政府带来挑战。要勇于面对这种挑战,积极采取措施,动员全社会参与,寻求危机根源,理性选择就职目标,进一步评估可能产生的后果,使整个社会保持了正常和稳定的发展局面,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气象灾害论文篇2

不断加强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设了六要素自动气象站,乡镇加密自动气象站,酸雨观测站、土壤观测站和卫星接收站;建设了雷电监测仪和紫外线观测仪。宜春风廓线雷达和宜春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已投入业务使用。这些监测项目的建成对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1.2加大防灾、减灾、避灾知识宣传

通过多种手段加大防灾减灾避灾知识宣传,让防灾避灾方法家喻户晓。积极利用下乡、上街、培训、广播、电视、报刊、电子显示屏、黑板报、手机短信、“2121”电话和互联网送防灾抗灾知识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同时通过这些有效手段及时将各种灾害发生的信息及时传送到广大群众手中,使各级党政领导指挥能力和群众自身防灾能力普遍提高。建立中小学校、乡镇场、村、企业、小II型以上水库气象信息员队伍,他们既是气象信息的传递员又是各种灾害的收集员和报告员。

1.3制定灾害应急预案

制定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了人员和职责,一旦出现灾害可以随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做到快速反应,指挥有序,抗灾及时得力,有备少患。

1.4加强研究做到科学减灾

减灾手段和方法需要不断创新。我市高度重视减灾研究工作。一是成立了综合减灾专家组,定期会商预测灾害出现的时间、地点和强度,提出防范建议和措施。二是每年给出一定的经费用于减灾研究,近几年多项研究成果获得省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奖励。

2持之以恒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科学研究,千方百计提高预准确率,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水平,为各级党政领导指挥防灾抗灾提供优质的决策服务。同时将气象灾害信息及其防范措施通过各种有效手段迅速传播到广大群众手中。将气象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取限度。加快各涉灾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的建立。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效率。不遗余力地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加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做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避开雷电、地质灾害易发区。

3不断提高个人避灾能力

3.1学习掌握雷电知识

雷电分为直击雷、球形雷、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直击雷是直接击打到建筑物或人体身上的雷;球形雷是指出现不规则的球状雷,也是目前的防雷难点;感应雷是巨大雷电流沿着附近突出物或导体向周围传播;雷电波侵入是由于雷击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数十万以上人员伤亡,几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随着全球变暧气候异常,雷电强度愈来愈强,加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雷电灾害愈来愈多,损失愈来愈大。

气象灾害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0-0197-01

1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定义与意义

1)定义。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根据规划、建设项目所在地的气象要素空间、时间分布特征及其衍生灾害特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各类气象灾害可能导致的人身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危害等进行综合风险计算分析,为规划建设项目的选址、功能布局、气象灾害防护等级与措施、应对灾害事故方案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

2)意义。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从而有效地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并有效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防灾减灾能力。防御气象灾害一直是国家公共安全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气象部门履行政府社会化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

2 吉林市开展评估的必要性

1)吉林市地处长白山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形复杂,山区、半山区、丘陵、平原、盆地、谷地和湖泊交错分布,气候多样,气象灾害发生频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尤为重要。

2)贯彻国家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要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吉林省气象条例》《吉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及《吉林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从国家法律到地方性法规分别规定了建设项目应当充分全面地考虑其在气候方面的可行性和可能受到的气象灾害风险性,尽力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吉林市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履行部门职能的必然要求。

3 评估现状

吉林市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开展于2012年,是由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发展而来,现已形成了以雷电、暴雨、暴雪、大风、大雾、冰雹、高温、严寒等吉林市主要气象灾害对项目可能造成的风险评估。评估范围涉及有大型建设项目、爆炸火灾危险环境、普通住宅、重点工程、人员密集场所等新建、改建及扩建项目,至今已完成了百余个项目的评估。

4 评估报告内容与地位

4.1 评估报告的内容

1)规划或者建设项目概况。根据发改立项确认书、规划建设许可证等相关证件及风险评估现场勘查情况综合得出评估对象概况。

2)气象资料来源及其代表性、可靠性说明。评估使用经省气象主管机构审查通过的气象资料,吉林市城郊气象站因有较长的观测记录,在资料年代和气候环境上其均均有代表性,故选为评估中参证站。

3)吉林市气象灾害历史与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4)规划、建设项目可能受到的雷电、暴雨、暴雪、大风、大雾、冰雹、高温、严寒等其中一种或多种极端气象灾害并存的危险程度评估,预防及减轻气象灾害影响的措施。

5)规划、建设项目选址地点的气候条件背景分析,极端气象灾害出现的概率,通过对暴雨、雪压、风压等不同重现期的计算得出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及防灾减灾措施。

6)进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规划或者建设项目的评估结论及建议,提出应对气象灾害,预防或者减轻影响的意见和建议。

7)其他有关内容。关于评估报告的说明、结束语及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法律依据等。

4.2 评估报告的地位

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论及建议作为项目建设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并已纳入政府行为,成为建设项目立项阶段行政审批中非行政许可审查的必备要件。

5 几点建议

1)细化评估范围。作为本地化法规,《吉林省气候可行性论证若干规定》及《吉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3年11月1日起施行)虽都规定了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及城市规划、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等应当由气象主管机构组织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但《吉林省气候可行性论证若干规定》也同时规定了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的范围,即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与当地发改委、住建、交通运输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依法确定。目前吉林市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针对的是所有新、改、扩建建筑物,不区分项目大小及性质,这样容易造成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小的小型建设项目对评估工作的错误认识。

2)充分利用气象数据。目前所利用气象台站多年观测记录多是进行气候分析统计及气象极值出现概率统计,应加入闪电定位数据、大气电场及卫星雷达产品的使用,充分体现出气象数据的全面性及科学性。

3)完善丰富评估方法。目前尚未出台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面的技术规范,开展评估只针对规划或建设项目整体,缺乏项目分区评估,如一建设项目内部各个单元的自身参数及周边环境取值不尽相同,所面临的风险值是不同的,相应评估的技术结论意见也不同。

4)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气象相关部门应当对气象灾害的种类及强度、出现次数和造成损失等情况开展普查,建立完备的气象灾害数据库,使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能够准确地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和分区进行。

5)提出针对性的评估建议。针对不同的项目,选择其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种类进行评估,选择符合其特性的评估方法和标准,并应根据评估对象特性提出有针对性的评估建议。

6)加强相关部门交流协作。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应加强与城市建设、规划、国土及水利等部门的学习交流,使得评估报告更具科学性。

吉林市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开展较早,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了成熟的操作流程,原始气象数据详实可靠,内容全面,评估思路清晰,计算分析精密,结论科学合理的评估报告模板。但评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需要通过不断的发展完善来保障评估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为吉林市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的福祉安康作出积极地贡献。

气象灾害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P429文献标识码: A

1 加强酒泉社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义

气象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或两者兼而有之的原因造成的,灾害的发生有其不可避免性,只要我们增加防灾意识,加强灾害防御,采取有效措施,就可使气象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充分说明了如何在灾害发生时保护人类的生命安全,做好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提高自救能力,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成为人类面临的挑战。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酒泉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大风暴、沙尘暴、暴雨(雪)、干旱、低温冻害等时有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社区是酒泉市最基层的单位,是管理城市居民的直接领导,同时以积极的态度做好灾害防御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和谐酒泉的建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开展酒泉市社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推进酒泉基层减灾工作,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完善城乡社区灾害应急预案,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防灾减灾活动和预案演练。不断完善城乡社区减灾安居工程建设。强化气象减灾功能,在多灾易发灾害的城乡社区建设避难场所。建立酒泉市每个社区气象灾害信息员队伍,加强社区居民家庭防灾减灾能力,应急状态下弱势群体保护机制。

2.1加强酒泉市社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酒泉市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运行、评估与改进工作;组织开展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地图;组织编制社区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开展防灾减灾演练。组织制定符合社区条件、体现社区特色、切实可行的综合减灾目标和计划;组织社区综合减灾绩效评审和考核。

2.2加强酒泉市社区气象灾害防灾减灾队伍建设

在酒泉市每个社区建立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承担社区综合减灾建设的有关工作,如宣传、教育、义务培训等,配备必要的设备,并定期开展训练;社区内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积极参与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要做好学校、医院安全生产、对企业员工特别是外来员工的减灾教育培训等。

2.3开展酒泉市社区气象灾害预案编制

酒泉市社区综合减灾预案中要设立专门信息员,开展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日常监测,建立健全监测制度,落实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的措施。预案中应明确特定手段和方法,及时准确向社区居民灾害预警信息。要有社区综合避险图,内容包括灾害隐患点、应急避险场所、安全疏散路径、医疗设施及指挥中心等。

3 社区气象预报是气象灾害防御的前提

3.1社区气象预报做到定时、定点、定量

1996年1月17日总书记在视察中国气象局时说“气象预报是否正确,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关系到社会安定,人民群众关心,党中央、国务院关心”,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气象预报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是气象灾害防御的前提。社区气象预报更为关键,尤其是对定时、定点、定量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期望值也越来越高,这无形中就为我们气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3.2 气象服务要满足新形势下的社区需求

气象服务的终极目标是不断满足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提升服务的敏锐意识,加强气象服务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每个社区居民的各种地下管道诸如输油、输气、输水管道等由于过去很少,有个冰冻灾害影响也甚微,而现在仅冻坏输水管道就可造成成千上万人的饮水困难;过去车辆较少,流动人口也少,遇到雨雪冰冻灾害,涉及的车辆和人员都很少,不足引起全民的关注,现在不仅车辆多、人口流动性大,高速路也越来越多,桥梁涵洞也相应增多,遇到灾害性天气桥封路堵,急需的物资不能运进运出、及时送达,造成的影响较大、范围甚广。因此气象服务要满足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过去那种粗线条的预测预报和一般性的服务就必须向新领域拓展,只有做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服务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4 开展社区气象灾害防御的思考

4.1 开展社区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和教育

以“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经常性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利用现有公共活动场所或设施如:图书馆、学校、宣传栏、安全提示牌等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利用村村通大喇叭、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定期邀请有关专家、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对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进行防灾减灾培训,与其他社区开展社区气象减灾经验交流。

4.2 开展社区灾害隐患排查

社区居民积极开展各种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点、洪水、火灾等灾害隐患点,并建立相应的清单;查明社区老年人、小孩、孕妇、重病患者、伤残人员及外来人口的分布,并针对风险落实对口帮扶救助人员和措施;编制社区风险地图,积极鼓励居民参与地图编制过程,通过宣传教育是居民了解掌握社区风险地图。

5 结论

酒泉市社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首先做好社区应急处置措施的能力,减少气象灾害对于社区的损害;提高气象服务的超前性、敏锐性、主动性和气象人员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做好社区气象灾害防御的必要条件;酒泉市社区做好应急处置服务工作的同时加大对气象工作的领导、支持和协调配合力度;强化酒泉市社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是做好防灾减灾的基础工作;做好社区灾害防御和应急处置,提高自救能力,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尹佐臣. 城市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建设探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与应急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王晓生;张锦镔;姚健;谢国林.乐清市城市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李德萍;董海鹰;黄容;郭丽娜;郝燕;马艳.青岛环胶州湾地区城市气象灾害分析评估[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孙杭生,徐.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4).

[5]杨尚英,张梅梅,杨玉玲.近10 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1,19(7).

气象灾害论文篇5

2015年4月28日江苏省常州市遭遇冰雹灾害,常州市气象_紧急雷电黄色预警信号、雹橙色预警信号及相关避险指南,但这次灾害还是造成了巨大损失,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群众缺乏科学的灾害预警和灾害防御知识。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受灾人口20821人,农作物绝收面积605.99公顷,房屋损坏19104间,直接经济损失15721万元。鉴于此,气象和科普部门采用持续有效创新的方式实施气象灾害科普是气象和科普行业的重要任务。

一、实施气象灾害科普的社会价值

(一)气象灾害的危害

气象灾害主要包括洪涝、干旱、热带气旋、低温冷冻、风雹、浓雾及沙尘暴等,共7大类20余种,进行细分可达到数百种。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非常频繁、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干旱、暴雨洪涝以及台风是最为常见且易造成严重危害的灾害,此外沙尘暴、霜冻、冰雹、雾灾等灾害的危害也比较大。

建国以来,洪涝灾害年均受灾面积约3000万公顷,共造成26.3万人死亡、11074万间民房倒塌,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几百亿元,重灾年达到1000亿以上。干旱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也会造成广泛而深远的危害。自1949年以来,全国每年因干旱而受灾的农作物面积达到667万公顷以上,重灾年达到2667万公顷以上,每年因旱灾减产的粮食有几百万吨到3000万吨。我国的沿海地区时常收到热带气旋的影响,尤其在7月~9月最为集中,约占全年登录数的77%。20世纪平均每年有6.5次登陆,最多20次(1961年),热带气旋给我国东南沿海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风雹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十分严重,从全国范围来看,平均每年此类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总灾害损失的10%以上。

(二)实施气象灾害科普的现实意义

从国外经验来看,气象和科普部门及时有效地开展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会使公众形成对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意识。当气象灾害来袭时,公众就会迅速采取各种各样的防灾减灾措施,并且积极落实,合理安排生产生活。一方面,推实施气象灾害科普能帮助公众了解所在地的气候特点,有效掌握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多发气象灾害及其规律;另一方面,有效实施气象灾害科普,让公众了解气象灾害的成因、特点以及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二、气象灾害科普实施方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气象灾害科普实施方式

气象灾害科普,顾名思义,就是有关气象灾害的成因、易发生的时段地点、预测预报技术以及防灾减灾知识等的科学普及。目前,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方式主要有:

一是建设气象灾害科普场馆,这些场馆通过放映相关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视频、展出各种各样的气象灾害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等形式,着重介绍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多发地点和防灾减灾的措施等内容。气象灾害科普场馆为广大群众了解气象灾害、学习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知识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如部级科普教育基地的合肥气象科技园,每年可以接待约5000人次进行学习参观。

二是气象和科普部门组织的气象灾害科普活动。政府和气象部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尤其是在气象灾害多发的地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对气象灾害科普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科普推广活动。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政府和气象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既可以将气象灾害科普知识传播到公众当中去,又可以让人们从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中获益。

三是学校将气象灾害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少学校开展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的知识竞赛、组织学生进行气象灾害科普文章的撰写、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气象灾害科普的活动。气象和科普部门应当注重加强同学校的合作,在学校定期举行气象灾害科普的讲座,并聘请专家、高校的教授、知名的学者为同学们演讲授课。此外,气象和科普部门还更应当注重同学们与气象灾害科普实施人员的面对面交流,让同学们真正了解气象灾害科普知识,把气象灾害科普知识牢记心中并正确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气象灾害科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气象灾害科普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方式较为单一,并且缺乏持续性和创新性。目前,气象灾害科普推广的主要形式还是以气象和科普部门的对外集中宣传为主,宣传缺乏创新性,而且对外集中宣传阶段性很明显,宣传时间跨度较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快节奏的生活里,不少群众会忽视此类单调的气象灾害科普宣传。这种情况的时常发生,严重降低了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的效果。

其次,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的广度还不够。近年来,随着极端的天气发生概率逐渐递增,对那些特殊的地域,如信息相对闭塞的农村和气象灾害时常发生的地点。特殊的人群,如气象灾害科普知识缺乏的农民等。针对这些地区和人群则需要加强气象灾害科普工作。而此前的气象和科普部门在实施气象灾害科普的过程中,并没有在特殊的时段,如极端气象灾害集中发生的时间,对农村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宣传普及。而这些特殊的地域、时段、人群却非常需要气象灾害科普的实施。只有把握好这些方面,才能更好的增加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的效果,保障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再次,气象灾害类科普场馆还很缺乏,且现有场馆还存在很多不足。目前,气象灾害类科普场馆总量不多,中西部地区很多市县没有气象灾害类科普场馆;现有气象灾害科普场馆建设也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在管理手段上极其落后薄弱;还有相当一部分气象灾害科普场馆由于运营状况差,完全或几乎没有收益,日常运行难以为继。

此外,缺少专业的气象灾害科普人才。目前,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的主力军依然是气象部门的一些气象专家和学者,专门科普工作人员极度缺乏。在不少省份,尤其是一些偏僻的县市气象部门,严重匮乏气象灾害科普人才,有些气象部门甚至把气象灾害科普实施作为分流机关人员措施,导致气象灾害科普推广人员基本素质偏低、专业知识欠缺等情况,这严重制约了气象灾害科普实施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气象灾害科普实施方式的改进方案

(一)增加对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的财政支持和管理力度

首先,各级财政部门应该加大对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的经费投入,将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的经费列入到气象事业费用的预算中去;其次,各级气象部门还应该把气象灾害科普实施工作的管理放在优先地位。近些年来,各级气象部门大多成立了气象灾害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并把气象灾害科普实施纳入到气象科技事业发展体系中,但成效尚不明显;再次,各级气象学会还应加强对所属科普工作委员会的管理,尽快组建一个以气象科研单位、教育部门、业务单位三方共责的气象灾害科普网络,通过选调专业人才,从人才和组织上对气象科普工作予以保障。

(二)开展气象灾害科普人员的培养和培训

气象灾害科普工作实施的主体是气象灾害科普的工作人员。气象和科普部门可从气象类高校招收一批具备专业知识、综合素质优的毕业生来充实气象灾害科普队伍,也可从气象部门挑选合适的工作人员来从事气象灾害科普工作,而这些从业人员必须要通过相关专业技能考评;此外,从高校和社会上招募一批有热情参与气象灾害科普工作的志愿者,也是弥补人力不足的重要措施。

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大对气象灾害科普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即聘请气象行业专家、科普专家或高校教师对气象灾害科普工作人员进行阶段性集中授课,对学员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并颁发相关培训证书。此外,气象和科普部门还可以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形式来提升气象灾害科普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三)创新气象灾害科普工作方式

气象灾害科普实施方式应不拘一格,一定要以更加有效、持续、创新的方式将气象灾害科普知识传递到社会各层面。积极拓展气象灾害科普读物、电视专题、新媒体科普等新途径,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科普效果;此外,气象和科普部门还应该充分利用诸如“世界气象日”这样的主题,推动气象科普文艺汇演进社区和农村,让公众在欣赏精彩表演的过程中接受气象灾害科普教育。

(四)加强气象灾害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兴建或完善一定数量的科普基地对做好新时期气象灾害科普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是相关部门要及时制定气象灾害科普基地的发展规划和计划,做好气象灾害科普教育基地的经费预算和实地调研;二是要整合相关气象灾害科普资源,优化管理体制,不断丰富气象灾害科普基地的气象灾害科普内容;三是气象灾害科普基地要结合场馆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管理标准,努力实现规范管理和运作,把基地教育效用发挥到最大。

(五)加大对信息闭塞地区的气象灾害科普力度

当前,在许多交通不发达、信息比较闭塞的中西部偏远地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比较淡薄,而这些地区往往是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因此,应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科普力度,一是要经常组织专家学者去当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二是要着力同当地政府、村委会紧密协作,编写、散发通俗易懂且适应当地实际情况的气象灾害科普手册;三是要与当地的中小学合作,加强中小学气象科普教育,从小抓起,通过中小学生影响其家庭。

参考文献:

[1]高庆华等.中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进展[M].气象出版社,2009.

[2]何学勇.气象科普基地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陕西气象,2004(06).

[3]杜婧,张脉惠,朱献献.气象科普工作的几点思考[A].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09.

[4]刘林霞.对做好新时期气象科普工作的若干思考[J].湖北气象,2005(02).

[5]成海民,王跃峰,薛玉敏.谈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J].中国科技信息,2010(18).

[6]王晓莉,陈世银.气象科普与和谐社会[A].公共气象服务论坛――以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科普工作分会场论文集[C].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2009.

气象灾害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P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1-0091-02

农业气象灾害指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利的天气或异常的气候导致作物有明显的减产的总称。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只有掌握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有效地防御气象灾害,趋利避害,保障农业的增产增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气象灾害的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

1 气象灾害的特征

1)气象灾害的群发性。气象灾害往往不是孤立发生的,它会在某一地点或某一时间内集中出现。这种重灾重生的现象在近几年来越来越明显,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不可估计。一般情况下,由于台风的袭击还会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以及对房屋交通都有很严重的影响。最近几年内我国南北方又受到不同灾害的影响。例如在同一时期内,一些地区受到干旱灾害威胁的同时某些地区正在遭受着洪涝灾害的侵袭;2)气象灾害的连锁性。在一些灾害频发的地区或者是强度大的灾害发生以后,往往会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有些灾害的发生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的,就算某些没有因果关系的灾害,在其成因与空间分布上都会有密切的关系。在干旱之后的次生灾害表现比较明显,农作物在遭受干旱以后会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两种灾害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造成了粮食产量严重减产;3)气象灾害的区域性。气象灾害在形成过程中受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直接影响,使气象灾害有了明显的地域性,就像西北内陆地区容易受干旱灾害的影响,而东部沿海地区则容易受到台风海啸的侵袭一样。在同属于吉林地区的东西部地区也一样,虽然所处的纬度是一样的,但是气象灾害种类和性质却大不相同。西部地区是干旱的高发区,低温冷害在延吉的发生率则在全省是最高的,而洪涝灾害多发生在中部地区;4)气象灾害的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形成主要与环境、受灾体以及灾情等几部分因素的影响有关,由于各因素的不同,导致灾害的形成过程长短不一,缓急不同。有些灾害的强度比较大,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突发性灾害,主要有暴雨、台风、冰雹等,还有一些灾害就是要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才能显现成灾,例如低温冻害和干旱等。在吉林省突发性和缓发性的灾害都有发生,以干旱、暴雨和洪水为最为常见的突发性气象灾害为主。这种突发性灾害让人猝不及防,导致人员的伤亡、农作物受灾和经济上的严重损失等;5)气象灾害的持续性。由于形成气象灾害的机制不同,因此灾害持续时间的长短也不同。对于气候比较干燥的吉林省来说,每年干旱灾害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从春季开始就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出现,直至8月中旬才能结束,持续时间之久,对吉林省农作物的影响极为严重。由于吉林省所处的纬度比较高,低温冻害灾害的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最严重时可持续一个月之久。吉林省地区受干旱和低温冻害的影响时间比较长,导致吉林省的粮食产量大幅度的减少,作为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使得我国的粮食总产量急剧减少,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6)气象灾害的可预测性。气象灾害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已经有所进展。尽管最近几年灾害时有发生,灾情也比较严重,但是各级政府已充分的利用了灾害的可预测性,使决策更加科学可靠,在抗灾救灾过程中有了很大的超前性,使灾害造成的社会经济效益损失降到最低,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往往是大范围的,有史以来农业气象灾害就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威胁,而且还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以下简要的分析了主要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1)干旱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干旱灾害又分为春旱、夏旱和伏旱三大类。春旱主要出现于每年的3月份~4月份,这时正好是小麦灌浆的最佳时期,春旱的产生使小麦的籽粒不饱满,大大影响了小麦的产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夏旱一般出现在每年的5月份~6月份,这时正是南方夏收、北方夏种的季节。夏旱的发生会导致在种稻过程中形成无水栽插的局面,使栽度比较缓慢,并且使早稻抽穗困难,玉米得不到很好的授粉,造成幼苗质量较低等;伏旱一般出现在每年的7月份~8月份,这时正好是中稻成熟和玉米结实的阶段,伏旱灾害的出现,会造成大面积的作物减产甚至于颗粒无收,而且季节不待,使补救工作非常困难。中国大部分地区干旱灾害都比较严重,对农业的发展和粮食的安全都有着最主要的制约作用;2)洪涝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农业洪涝灾害可分为洪灾、涝灾和湿害三类。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与季节、降水量以及地形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由于连续降雨造成的。连续性降雨造成江河洪水泛滥,毁坏建筑物、破坏公路桥梁、农作物大量成灾,造成粮食作物绝收,使人们饱受饥荒之灾。我国夏季降雨量集中,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使作物产量严重受到影响;3)低温冷冻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低温冷冻灾害的影响十分严重。低温冷害指的是在作物生长期间由于温度较低,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作物减产的气象灾害;冻害则是在植物越冬期间,作物受到破坏,导致作物受害或死亡。低温冷冻灾害极易造成籽粒不饱满甚至空壳,严重的影响了作物的产量。

3 结论

农作物产量的高低与气象灾害有着直接的关系,气象灾害有很多种,其中干旱、洪涝和低温冷冻灾害的影响最为严重。因此要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的研究,以有效地减少作物受灾情况的发生,保障作物的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覃志豪,徐斌,李茂松,王道龙,张万昌,李文娟,黄建明.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机理与监测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05(2).

气象灾害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015-05

当前,气象灾害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台风、暴雨(雪)、雷电、干旱、大风、冰雹、大雾、霾、沙尘暴、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灾害时有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滑坡、泥石流、山洪以及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也相当频繁,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发生,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我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气象灾害威胁。

1 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回顾

事件1:2006年6-8月,重庆、四川持续高温少雨,降水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值。同时,重庆、四川7-8月平均气温之高也创1951年以来同期之最。特别是7月中旬以后,重庆、川东等地遭受罕见的持续高温热浪袭击,部分地区高温日数持续之长、强度之大,均创下了当地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极值。重庆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伏旱,干旱造成全市2/3的溪河断流,275座水库水位处于死水位。因旱全市受灾人口2 100万人,820.4万人发生临时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132.7万hm2;直接经济损失90.7亿元,其中农业损失 66.4亿元。四川出现1951年以来最严重伏旱。全省有4 547万人受灾,700多万人出现临时饮 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206.7万hm2,绝收31.1万hm2;直接经济损失125.7亿元,其中 农业损失108亿元。受其影响,嘉陵江重庆站和长江流域的重庆、宜昌、沙市、武汉等站均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对水运、水利发电等造成一定影响。

事件2:2007年7月16-22日,重庆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其中17日铜梁、璧山、沙坪坝降水分别达到179.5mm,258.0mm和262.8mm,均创有气象记录以来日降雨量的最大值(其中沙坪坝为1892年以来的最大值)。暴雨洪涝共造成重庆市37个区(县)742.2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55人,失踪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3.1万hm2,绝收面积2.3万hm2;直接经济 损失29.8亿元,其中农业损失10.7亿元。

事件3: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有22个省(市、区)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长江中下游及贵州最长连续冰冻日数为1954/55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大值。其中湖南、湖北省雨雪冰冻天气是1954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程度最严重的,贵州43个县(市)的冻雨天气持续时间突破了历史记录。江淮等地出现了30~50cm的积雪,贵州、湖南的电线结冰直径达到30~60mm,很多地区为50年1遇,部分地区百年1遇,属历史罕见。灾害对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电力传输、通讯设施、农业及群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和损失,并对春运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截止2月18日10时统计,1月10日以来,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浙江、四川等22省(区、市)因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共造成1.8亿多人受灾,紧急转移207万人,因灾死亡12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 200多亿元。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浙江等省(区)受灾最为严重。

通过对以上几次事件的回顾不难看出,极端气象灾害往往具有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灾害影响重的特点,然而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的损失,除了极端气象灾害本身的不可抗拒因素外,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存在诸多不足、气象灾害防御机制不够完善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2 我国气象灾害防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继200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目前,社会各界对应对气候变化和防御气象灾害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日益提高,我国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

一是气象灾害防御法律和制度建设逐步推进。《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 条例》以及省(区、市)气象条例、防御雷电灾害条例等法律法规,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与传播办法》以及国家和部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行,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见表1)。

二是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多部门合作联合的城市环境气象、沙尘暴天气、地质灾害气象等级、流域面雨量、火险天气等级以及海洋天气等预报,气候变化对农业、能源、水资源、陆地与海洋生态系统等的影响评估,都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初步建立。初步形成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建立了相应的气象及其衍生和次生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区域联防、上下联动、部门联合的共同防范和有效应对气象灾害体制日臻完善。

四是气象灾害防御社会经济效益日益显著。中国气象频道24小时实时播出最新预报预警信息,31个省(区、市)气象局建立了1 400多个气象服务网站和15 000多个乡村信息服务站,全国省会城市设立了7.3万块气象预 警信息电子显示屏。人工影响天气、防雷设施检测和维护等气象工程措施规模逐步扩大,减 灾效益显著。

五是气象灾害应急避险科普宣传不断深入。气象部门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普及气象科学技术知识,宣传气象防灾减灾常识,提高广大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虽然我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有了很大进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还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近年来的几次极端气象灾害特别是2008年 初我国遭遇的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灾害应对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现有气象灾害综合监测探测范围、精度、时空分辨率等方面尚不能满足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气象监测网布局不尽合理,对各种气象灾害监测的针对性不够, 特别

是极端天气造成的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能力不高,对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性和强度估计不足,对交通、电力等行业造成影响程度的预评估不够。气象灾害的监测网络和灾前、灾中、灾后影响评估机制亟待完善。

二是气象灾害应急机制不健全,气象灾情与情报收集上报不及时、手段落后,应急准备不足、反应不快。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与之相配套的分灾种、分事件类别的工作流程不够明确,特别是预警信息后的社会联动、部门协调配合和有效应对防范还不够。气象灾害防御的部门合作、信息共享亟待加强。

三是气象灾害防御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部分地方政府尚未将气象灾害防御列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气象灾害应急方案的编制工作未得到重视;综合防御和救助体系尚未建立,投入机制和措施不完善,存在重救灾轻防灾、避灾、减灾的现象,气象灾害防御资金投入不足,避灾、减灾的措施不力。多部门联动的防灾救灾体系整体功能亟待提高。

四是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存在明显不足,预警信息渠道和手段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预警信息的覆盖面还不够广,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企业、社区和海上人员不能及时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力还不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渠道、时效和覆盖面亟待扩展。

五是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和普及不够,面向农村和广大农民的宣传尤为不足,农民自救互救能力不高,农村、社区群防群控机制尚不健全。基层组织和社会公众的灾害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对气象灾害应急避险措施的了解和实施。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亟待普及。

3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的战略意义与几点建议

3.1 战略意义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书记、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就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全社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气象防灾减灾理念日益坚定,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气象防灾减灾思想日益深入,科学防灾、综合减灾的气象防灾减灾原则日益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避险意识和防灾知识日益提高的形势下,气象灾害防御机制需要尽快完善。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是填补气象立法空白、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气象灾害防御方面的行政法规,与其他防灾减灾立法相比,气象灾害防御方面的法制建设明显滞后。如国家已经颁布施行了的《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汛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专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对规范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活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专门的气象灾害防御法规,以填补气象立法空白,适应国家建立和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法律体系。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是维护改革开放成果、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 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2007年我国国内生 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位居世界第四位;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外汇储备超过1 .52万亿美元。经济建设成就的取得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倍加珍惜。然而据统计,我国每年 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 000万hm2,受台风、暴雨(雪)、干旱、沙尘暴、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由于资源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气象灾害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还会引发一系列产业、经济、金融甚至社会问题。只有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努力防止和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才能更好地维护改革开放成果,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是适应全球气候变化、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必然要求。2007年6月4日,中国政府正式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方案要求加强对各类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及时信息,科学防范和应对极端天气与气候灾害及其衍生灾害。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低、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要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深入贯彻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完善气象灾害预警防御机制就显得尤为迫切。

3.2 几点建议

气象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巨大、危害严重,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针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2.1 尽早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 体系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70%以上是气象灾害。自2000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正式颁布实施以来,一个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组成的气象法律法规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形成(见表1)。长期以来,虽然气象灾害防御一直是政府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综观上述气象法律法规规章,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气象灾害防御方面的行政法规。尽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专门有一章对“气象灾害防御”作了规范,但由于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性差,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法律中没有明确各有关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责任及应急联动机制,没有强化国家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投入,也没有对气象灾害应急、气象灾害预防等方面做出规定,在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监测、预警、服务、评估等方面还缺乏具体的配套措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目前在气象灾害防御方面基本上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今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我国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对群众生活造成很大困难,究其原因,气象灾害防御法律制度的缺失不能不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气象灾害的影响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协同应对。建议尽早出台《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条例应当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气象灾害防御中的职责和任务;从法律法规上规范和强化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气象灾害应急响应、重大工程设计建设和城乡规划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性作用;细化各种气象灾害特别是极端气象灾害的预防措施;强化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工作;重点突出和明确气象灾害的应急机制和措施等。还要抓紧制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办法》、《重大灾害性天气联合监测预警办法》等配套规章制度。加快建立国家、行业、地方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体系框架。适时启动《气象法》修改的调研论证工作,不断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法律法规体系。

3.2.2 加快推进国家应急预案制定,着力构建多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的应急协调机 制

目前,我国关于气象灾害的预案只有气象部门的《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这一部门预案,缺乏国家层面上的应对重大气象灾害的政府专项应急预案。在国家层面的协调机构中,也没有专门针对重大气象灾害的协调机构,因此在应对重大气象灾害时,由于缺乏统一领导,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力,相互配合不够,难以形成合力。建议国家加快制定重大气象灾害的政府专项应急预案,尽快提高应对防范极端气象灾害领导能力;整合和统筹国家现有防灾减灾机构职能,统一指挥重大灾害包括气象灾害的防灾、减灾、抗灾、救灾工作,调配各方面资源;加强国家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真正建立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实时充分共享的信息交换机制,特别是对电力、交通等至关重要的公共利益部门,应更加注重气象资料的收集分析,建立起对气象预报的主动、深入响应机制。

3.2.3 切实贯彻气象法律有关规定,深入开展工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工 作

尽管《气象法》中规定了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城市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大型太阳能、风能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但由于规定较为原则,对于依法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及约束力,也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目前,我国在电力、交通、铁路、建筑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中均未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这次气象灾害也反映出来一些地区的电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设计标准难以适应极端气象灾害性天气。建议国家在当前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充分考虑低温雨雪冰冻等气候条件的可能影响,特别是在电网的设计中要对电力线路杆塔载荷能力进行科学论证,并制定出客观适当的标准,同时在今后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高度重视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提高抗御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

3.2.4 全面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不断提升防范极端气象灾害能力

及时准确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是做好防灾抗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基础。建议制定我国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系统建设规划,完善综合监测网络。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国家气象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监测相关标准和观测规范,提高综合监测能力。特别是在交通枢纽、重要高速公路等关键地区要增加路面温度、积雪厚度等要素的观测以及路面结冰的监测,在南方冰冻天气易发地区增加电线积冰观测,并建立跨部门联合监测机制,不断提升应对防范极端气象灾害的能力。

3.2.5 高度重视气象灾害科学研究,妥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 气象灾害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新评估报告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明显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可能增加,强度可能增强,因而引发更加极端的气象灾害。而随着气候持续变暖,本世纪我国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将会进一步上升,热带气旋(台风)和强对流、雷电天气可能更强,所造成的影响也将更为严重。频发的气象灾害对我国防灾减灾已经带来十分严峻的现实威胁,而且这种威胁仍将持续不断加剧。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大气环流特征、极端天气气候等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要把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位置。建议相关部门要加强科学研究的力度,加强国内外合作研究,着力分析和研究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长期变化规律,努力提高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报准确度;着力加强延伸期(10~30天)天气预报系统研究与建设,逐步建立延伸期预报业务,努力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服务时效;着力研究和开发面向特殊行业和部门的灾害影响评估标准、技术方法,做好对可能发生灾害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等的预评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候公报2006年[R].北京:中国气象局,2007.[CMA,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China Climate Bulletin 2006[R].Beijing: CMA, 2007.]

[2]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候公报2007年[R].北京:中国气象局,2008.[CMA, National Climate Center. China Climate Bulletin 2007[R].Beijing: CMA, 2008.]

[3]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2007年年度报告[R].北京:中国气象局,2008.[CMA. CMA

Annual Report, 2007[R].Beijing: CMA, 2008.]

[4]国务院法制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全书2006年版[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OLASC. Book of Current Laws and Administrative Rules of P. R. China 2006[M].Beijing: China Legal Publishing House, 2006.]

[5]薛惠锋,卢亚丽,张强.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问题的作用机理分析[J].环境保护,2008, (1B):4~7.[Xue Huifeng,Lu Yali,Zhang Qiang. Action Principle Analysi s on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and Society Economy Problem of China [J].Environm ental Protection, 2008, (1B):4~7.]

[6]秦大河.加强气象监测预警提高全社会气象减灾能力[B/OL].北京:人民网, 2007.10.08.[Qin Dahe. Meteorological Survey Foreshow and Enhance Society Meteorological Reduce Disaster Ability [B/OL].Beijing: 省略 .cn, 2007.10.08.]

[7]回良玉.在全国气象防灾减灾大会上的讲话[N].北京:中国气象报, 2007.09.18.[Hui Liangyu. Speech at the Session of Nation Meteorological Reduce Disaster [N].Beijing : China Meteorological News , 2007.09.18.]

气象灾害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8-4002-04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Its Effect on Grain Prod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ZHANG Jing-jing,YU Li-li

(College of Environment & Planning,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Shangqiu 476000, Henan,China)

Abstract: The the 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its effect on grain production in two dimensions of disaster-affected and disaster-formative in Henan province since 1978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quence in various types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was drought, floods, hail and frost disaster according to the hazard rank. The main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were drought and floods, which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80% in Henan province. All kinds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showed the regularity of variation, which showed that the feasibility of study on the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periodically. Disaster-affected and disaster-informative showed a certain cyclical fluctuations, and in the corresponding year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by disaster affected (informat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gree of disaster damage and the total yields of grain was negative. The results were in accord with the fact in Henan province, and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Henan province.

Key words: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grain product; Henan province

对于农业气象灾害常有“十年九旱”及成灾面积必然小于受灾面积等基本判断,但是具体到特定区域并没有准确的科学依据。河南省是我国的粮食生产大省,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其也是一个灾害频繁的省份,旱、涝、风、雹、震、雷、雪等时有发生,其中旱灾频发性最高,对农业生产危害尤为严重[1]。因而,有必要对河南省的农业气象灾害时序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为粮食生产安全防范和风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分别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但专门从干旱灾害视角探讨粮食安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结合气象资料和粮食产量对农业干旱灾害的变化特征与粮食安全进行综合研究的文献不多。我国学者对农业气象灾害从区域分布与减灾对策、风险评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2-4];对于农业旱灾时空特征分析的研究主要开展了甘肃省、广东省、安徽省、内蒙古等层面的研究[5-8],而近年来对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尚鲜有报道。所以,对河南省自1978年以来的农业旱灾时序特征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进而探讨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规律性,为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规律及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供信息,并为河南省的农业生产及灾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气象灾害论文篇9

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市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和海陆气候过渡带,天气气候复杂,气象灾害频繁。近年来,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异常天气将不断增多,重大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气象灾害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御气象灾害关系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对防止和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公共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我市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基础,切实增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

二、努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和预测预报体系建设。要按照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的原则,组织建立和完善国家与地方综合气象监测网络,重点加强沿海、沿河、沿库、沿路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和中小尺度天气加密观测系统建设,提高站网密度。气象部门要组织跨地区、跨部门的联合监测,并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快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农林、水利、水文、海洋与渔业、环保等部门要向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提供与之相关的大气、水文、海洋、环境、生态等数据信息,尽快实现监测信息共享。要不断完善市、县两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分灾种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延伸乡镇和村级气象灾害服务平台。建设和完善海洋及港口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提高对海洋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加强灾害性天气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台风、暴雨、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事件的实时动态分析、风险分析和预测预警。

(二)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渠道。灾害性天气气候警报由气象部门统一。各类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准确传播气象部门提供的适时气象信息或气象预报节目。具备实时传播能力的新闻媒体和信息服务单位,在接到重大或突发性天气警报后,要即时增播或插播,确保受影响群体及时知晓,为采取防御或避让措施赢取时间,各地要加快突发气象公共事件预警信息体系建设,在学校、医院、社区、高速公路、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规划设置或利用现有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警报器等具备及时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功能的设施。要进一步完善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扩充城乡电子显示屏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与社会公共媒体、有关部门和行业内部信息渠道相结合,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进一步畅通农村、海上等预警信息渠道,努力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对能力

(一)加快制定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各县区要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依法编制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明确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主要任务、措施、工作机制和部门职责,优化、整合各类资源,统筹规划防范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工程建设。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气象部门及易受灾害影响的部门、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及当地政府的防御规划和预案,制定相应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各地及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和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二)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建设,明确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队伍;研究制定动员和鼓励志愿者参与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办法,进一步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对相关人员要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时更新和补充技术装备,提高应急人员和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

(三)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建设和完善海堤、水库、城市排水设施、避风港口、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要认真组织开展气象灾害隐患排查,深入查找抗灾减灾工程、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学校、医院、敬老院、监狱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保证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各级气象部门要按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设施或场所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完善建筑物、设施和场所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

(四)积极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及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县区要按照国家、省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组织气象、民政等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调查收集本地发生的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损失以及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情况,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加强区域灾害分析评估,逐步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有针对性制定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市、县气象部门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加强对沿海风能及太阳能等气候资源的探测及评估工作。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严格执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的影响。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会同气象部门加快制定气候可行性论证的范围和程序。

(五)切实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要根据防灾减灾需要,建立统一协调的指挥和作业体系,及时开展人工增雨、消雹、降温节能、改善生态环境、森林灭火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市、县气象部门要根据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及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并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研究,加快苏北人工增雨消雹试验基地建设,努力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防灾减灾效果。各地、各有关部门在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后,及时分析预警灾害对本地区、本领域的影响,按规定适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避免和减轻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气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对重、特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确定气象灾害等级、性质及发展趋势,为组织减灾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四、进一步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逐步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责任制,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各级减灾协调机构要认真履行气象灾害防御的综合协调职责,进一步完善灾害信息共享互通机制,加强灾害应对工作的协调联动,形成防灾减灾工作合力。气象、农林、水利、海洋与渔业、建设、交通、安监、公安、民政、卫生、广电、环保、国土资源、海事等部门及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有关工作。

气象灾害论文篇10

《气象灾害防御》(季刊)是创刊于1983年,由吉林省气象局主管、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1994年经国家科委批准成为正式出版的科技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气象灾害论文篇11

Abstract:this paper documents according to our country current main crop yield and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stricken area and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are related, species distribution, the main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China in the area, the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e results of surface: the current agriculture the ma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re drought, flood and drought, freezing disaster in three, and the three kind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re a growing trend. Drought is the most serious one in China'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disaster area and the other two were larger than.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ects of ma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in China on crop yields.

keyword:influence of agricultur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crop yield

中图分类号:[S1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农业气象灾害一般都是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不利的天气或者异常的气候直接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及其危害是由气候异常和农业对象以及气象危害发生的地区、季节等多方面决定的。掌握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及其规律,这对与防范气象灾害的发生,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避免或者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农业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要想十分正确的掌握和预报气象灾害的发生时间和强度是很难的,在农业生产上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也是有限的,当年的气候条件直接决定了当年农作物的产量。不同区域作物产量的变化基本上是和历年来该区域的受灾情况是相一致的,主要农作物减产的年份和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情况是相符合的。由于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企业气象灾害是干旱、旱涝、冻害三种,本文就从这三种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来进行分析。

一、 农村气象灾害简单描述

1.1农业干旱

农业干旱和气象干旱和水文气象干旱有着很大的不同。气象干旱是由降水和蒸发的收支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的现象。农业干旱是由外界的环境因素导致农作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从而出现水分缺乏的现象,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严重的会导致农作物绝收。农业干旱一般都涉及到土壤、作物、大气和人类对资源的利用等多方面的因素,而且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相关联。我国大部分地区旱灾普遍的比较的严重,干旱缺水对农作物的产量所带来的影响和旱涝、冻害相比更加的严重,是目前制约我国农业稳步快速增长的主要制约因素。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力度,并且对灌溉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得旱灾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抗旱能力各区域之间的差异都比较的大,加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等各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了我国水资源的缺乏,使得干旱成为了制约农作物产量产量的主要那也气象灾害,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1.2农业洪涝

农业洪涝, 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影响是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我国大部地区的年降水量都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比较明显,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另一重要气象灾害。

1.3农业冷冻害

农业冷冻害主要包括低温冷害和冻害两种,而冻害又包括霜冻害和寒潮冻害。低温冻害主要是指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因为气温偏低,而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生殖的,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冻害一般都是在农作物越冬期间,在温度低于0摄氏度的环境下,农作物的原生质受到了一定的破坏,直接导致农作物的植株受损或者死亡的现象。冻害包括霜冻害和寒潮冻害,一般都是发生在秋、冬、春三季,冷害一般都发生在春、夏。秋三季。由于不同区域内的农作物品种都是不一样的,在农作物某个发育期间对温度条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冷冻对农作物的危害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也有着不同的灾害名称,如在春季华南地区的低温冷害可以称之为到春寒;秋季华南晚稻抽穂扬花期间的低温冷害称为寒露风。

二、 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分析

农业生产除了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还具有很强的季节性,收到天气影响较大。气象灾害能够直接影响到产业的产生。比如在冬天容易出现冻害,这对寒带地区和温带地区的农作物影响就不是很明显,但是对于那些热带和亚热地的农作物带来的损失就比较严重了,所以,当在季节性灾害天气出现的时候,农作物的发育期不同其收到的危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农作物在营养生长阶段如果受到了天气灾害的影响,在后期如果农作物靠自身的调节能力会有所恢复,天气灾害最终对这方面的农作物产量会比较的小;如果在作物升殖期间遇到了气象灾害,即使后期的条件再好也不能挽回造成的损失,严重的话会出现绝收。由此可以看出气象灾害如果发生在关键性农时季节,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的多少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从不同区域内的主要气象灾害入手来探讨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

2.1东北地区

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的气候特点就是夏季的气温不稳定,农业气象灾害主要以干旱为主,冷害随着现在大气温度的逐渐变暖对农业的危害程度也在逐渐的降低。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作物受到农作物生长季气温有着明显的升高趋势,基本上没有大范围的严重的冷害现象出现。干旱程度却反之增加,这是东北地区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在东北地区水稻和有效灌溉的面积占80%以上,因此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生长季降水量的多少对农作物的测量起到关键性的因素。

2.2华南地区

华南地区的季风季候比较的异常,时常会出现降水和气温变化较大,洪涝和早春期间的低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及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天气出现频率较高,给农作物的生产带来了一定的灾害。由于华南地区的水资源比较的丰富,以水田为主,干旱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较轻。

三、 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的影响结果与讨论

1)、通过对我国当前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可以看出,农业气象灾害能够直接的导致农作物产量的减少,其中干旱是气象灾害中影响最大的、危害面积最大、发生最频繁的农业气象灾害,旱灾对农业生产产量所造成的损失比水灾带来的损失更加的严重,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产量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

2)、农业工作研究者要积极的对农业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对策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对农业干旱、旱涝等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及其影响和防御的办法做出具体的实质性的研究,从而提高预警的能力。以此来为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指导农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减少农业气象灾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气象灾害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Q938.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气象灾害防御绩效管理是针对气象科技发展创新的一项开创性管理工作,和这政府部门和气象部门加强合作的有效管理方式,不但促进气象部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也是气象工作政府化的重要体现,不断总结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成果,建立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的基础。首先,要明确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管理目标。政府制定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目标是绩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根据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要求,利用气象科技手段,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承担部门职责和工作任务;再次,建立规范合理的的绩效评估方法对目标实施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估,编制绩效管理评估报告,分析问题,完善绩效管理的相关措施,不断总结经验,进而实现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规范化,促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有效地开展。

一、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上,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管理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思想,不断深入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促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进行,坚持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不断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科学管理机制,利用先进科技,增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综合防御水平以及对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能力,利用现代化的绩效管理技术,促进气象防灾减灾的工作落实。

(二)基本原则上,在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基础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要坚持以战略导向、机制创新,注重实绩、客观公正,直观简明、便于操作,动态监督、持续改进等原则,不断开展针对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的试点,探索政府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高效模式,同时注重对气象防灾减灾的宣传工作,从而增强公众对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为减少气象灾害的做好保证,进而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建立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有效机制

(一)建立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管理体系。首先从部门管理机制上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成立省、市、县三级的气象防灾减灾的管理体系,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加强组织上对气象灾害管理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其次要制定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和方案,明确各个部门职责和任务,并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管理工作的定期检查;将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城乡社会发展的规划中来,经费纳入部门财政预算;利用气象科技手段进行组织编制、各种气象灾害的规律和防御手段,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设施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高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探索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灾害信息共享平台,覆盖国土资源部门、气象部门、水利和农业等部门联合监测预警系统,创建灾害信息共享的平台,以实现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并逐步形成省、市、县三级组织衔接的规范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体系,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监测和预防气象灾害的发生,进一步明确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权限、流程和工作机制等,为气象防灾减灾的绩效管理工作作出有效保障;此外,减少重大气象灾害的复杂的审批成程序,创立灾害信息的“绿色通道”,在灾害第一时间让公众了解,拓宽信息渠道,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方式来告知灾害情况,同时要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的完善,建立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点,以便于及时地传递和预警信息,从而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的全面工作。

(三)强化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工作的社会管理。政府公共部门要做好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全方位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组织开展基础设施、建筑物等抵御气象灾害能力普查,推进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建设,编制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落实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行政许可,开展防雷安全联合检查,加强防雷行政监管;在重大工程项目、经济开发等项目建设前,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避免、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四)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根据气象灾害特点,组织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将气象信息员队伍纳入政府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移动监测设备、防护设备和应急通信设备。

三、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具体绩效考评方式

绩效考评结果可采用百分制计分,计分公式为:绩效考评综合得分=(过程管理评价得分+年度结果评价得分)×60%+公众满意度得分×40%+创新工作加分-核查监督扣分。

过程管理评价。按照各项指标内容、完成标准、权重系数及计算规则,利用报送数据统计得出实时、动态的系统评估结果,并向被考核部门实时反馈评估结果,督促其随时改进工作。

年度结果评价。对于体现防灾减灾效果和成绩的指标,统一进行集中汇总考评。

察访核验。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部门要适时开展察访核验和督查抽查,核实考评过程和数据的真实性,加大对数据不实、虚报瞒报等行为处罚力度。

第三方评价。满意度调查,可以由统计局采取入户统计、问卷评议、电话访问等方式,对气象防灾减灾社会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评估。通过门户网站、天气官方微博、24小时气象服务热线、手机短信平台等开展常态化的公众满意度调查。同时要加大农村偏远地区人员、灾害敏感人群和弱势群体的调查比例和评估结果权重。

参考文献:

[1]刘志刚.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J].达州新论,2008(04)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