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2 17:49:44

气象学论文

气象学论文篇1

近年来,全球各地出现了很多极端水文气象事件和破纪录事件,包括欧洲和俄罗斯的热浪、美国的卡特里娜(Katrina)飓风、缅甸的纳尔吉斯(Nargis)热带气旋、巴基斯坦的水灾和亚马逊盆地、澳洲及东非的旱灾,以及我国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1]。为解决洪涝、干旱、台风、山洪、泥石流等种种极端水文气象事件,拥有“气象人才”摇篮美誉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凭借在大气科学方面的雄厚实力,于2011年9月率先成立了大气科学(水文气象)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成为我国首家培养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本科生的高校,同时也是目前我国唯一具有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的高校。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的成立,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现本专业有3届本科生,总人数160人。

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基本内容、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奠基性工程。对于年轻的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来说,迫切需要开展课程建设并完善研究。本文就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水文气象导论和水文学原理课程建设和完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和观点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1.水文气象导论课程的建设和完善

1.1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刚进大学的新生对所学专业及就业去向普遍感到比较迷茫和困惑,如果在学习基础课程阶段不及时引导,则会使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起来甚为被动,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可能会直接导致4年大学生活缺乏规划,得过且过。因此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开设专业导论课,甚为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背景和基本概念,熟悉专业知识链的构成,掌握大学时期的学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2]。水文气象导论是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的入门课程,它是一门面向大学新生、引导学生了解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的入门课程,是解决新生对未来大学生活疑问与困惑的课程。水文气象导论的开设,对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的大学新生起着启蒙和指导作用,它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1.2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及授课方式探讨

水文气象导论课程主要回答学生对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最关心的三个问题: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是干什么的、学什么的和做什么的。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1)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是“最好的”;(2)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很有用。以问题激发兴趣,以兴趣唤起求知欲,以求知欲带动学习,在一个个具体的水文气象问题案例中引发思索。

目前尚未有正式出版的《水文气象导论》书籍可以直接借鉴。构建水文气象导论课程知识体系时,首先,应通过一个个具体水文气象极端事件案例及前沿信息,使学生深有感触,通过分析和关键问题的延展式探讨,启发学生思索和了解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是干什么的及为什么要学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即使学生意识到作为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学生的无比光荣的使命;其次,通过讲述水文气象学的发展简史,引申亟须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了解为什么气象和水文相结合往往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一些工程建设和实际生产课题,并对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的科学研究方法有一个初步了解。在此节的讲述过程中,除了讲述水文气象学科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发现和重要人物及当时的自然和社会背景之外,还应当重点剖析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科学思维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本学科的重大发现激励学生,以学科奠基人的故事吸引学生,以科学家对待实验的态度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接下来以现在亟须解决的问题为引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文献,相互探讨教学方法,从而刺激学生求知欲与探索欲,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最后在探讨结果的基础上,总结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所需要学习的知识,使学生对本专业整体框架有一个了解。

2.水文学原理课程的建设和完善

2.1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水循环要素监测、精细降水预报、可能最大降水、防洪设计标准和水文气象集合预报和流量概率预报。水文学原理主要阐述水文现象的成因和机理,通常涵盖的主要内容有水文循环过程、蒸发及下渗过程与机理、土壤水形与运移、洪水波运动、产汇流机理等[3]。水文学原理具有鲜明的专业特征和基础特征,是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考虑到本课程对学生前期知识体系的要求(此课程需要开设在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水力学等先行课程之后),目前将其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设。水文学原理起着联系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桥梁作用,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如果不打好该基础,不能牢固掌握灵活应用它,学生就无法学好工程水文学、水文气象集合预报等相关课程,因此,水文学原理在整个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2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及授课方式的探讨

目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所使用的水文学原理的教材是芮孝芳教授著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水文学原理》。该教材章节内容丰富、涉及知识广,难度相对较高。在教学计划中,本课程计划学时只有48学时,而水文学原理具有理论性较强的特点,仅仅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灌输,会使整个课程显得枯燥、乏味。水文学原理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提问及互动探讨授课法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上学时的限制,则要求教师除了认真钻研、精心备课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准确构建本课程知识体系。

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是一个新生的专业,构建水文学原理课程知识体系时,不能直接照抄照搬,复制克隆其他相关专业的课程知识体系,应根据自身专业的特点,敢于突破,搭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知识体系。譬如第九章地下水流、第十章地表水流第八节湖水运动、第十四章冰雪水文和第十五章水质及河流生态环境章节可以不做讲解;第八章产流机制和第十二章流域产流都是产流部分,可并做一章讲解;第十章地表水流和第十一章洪水演算也可并做一章讲解;鉴于天气学原理、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的开设,第四章降水第二节降水类型及影响因素,第五节雷达测雨可简单带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4]。在每章的讲解中,以问题为先导,带动好奇,然后以好奇带动求知,各章节主线问题见表1所示。

表1 水文学原理课程章节主线问题

3.结语

针对大气科学(水文气象)专业学生,本文给出了水文气象导论和水文学原理课程建设和完善的一些建议。另外,建议教师可以尝试每次快结束时课预留10分钟做Q-A环节(questions and answer)。大部分美国教授讲课,每讲完一个问题,教授就要问“Any questions”?有问题立即解决。在我国则不能照搬,但Q-A环节的增加对学生和教师都有很大益处。“石本无火,相撞方显灵光。水本无华,相荡方显涟漪”。

参考文献:

[1]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The global climate 2001-2010 a decade of climate extremes summary report[R].Published by WMO,2013.

[2]李莉.导论课程在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J].集美大学学报,2013,14(2):117-120.

[3]芮孝芳.水文学原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气象学论文篇2

二、《天经或问》中的气象学知识

《天经或问》共有四卷。卷一共有22图:昊天一气浑沦变化图,黄赤道南北极图,三轮六合八觚之图等;卷二有问答17条,各有标题:天体,地体,黄赤道,南北极,子午规,地平规,太阳,太阴,日食,交食,朔望弦晦等;卷三有问答25条,各有标题:岁差,经星名位,恒星多寡,大星位分,太阳出入赤道度分,经星东移,觜宿古今测异,七曜各丽天,恒星天等;卷四有问答27条,各有标题:分野,年月,历法,霄霞,风云雨露雾霜,雪霰,雹,雷电,霾,慧孛,虹,日月晕,日月重见,风雨徵等。游艺结合中西科技成果,撰成通俗读物《天经或问》一书,很有独特见解,被收入《四库全书》,并流传日本,多次翻印发行。《四库全书》总纂纪昀评述这部书:凡天地气象、日月星辰之运行,月盈日蚀的道理,以及风云、雷电、雨露、霜雾、云霓的变化,都设有问答,明其所以然,条理清晰,通俗易懂;至于星占应验之术,则摒弃不谈。

(一)各类天气现象

“问:雹,冷物也,何以不降于寒而降于暑也?或谓蜥蜴所喷,或谓龙鳞所藏?是乎?否乎?曰:气之三际:中为冷际,下为地温,上近火热,极冷之处乃在冷际之中。二时之雨,三冬之雪,盖至冷之初际,即已变化下零矣。冬月气升,其力甚缓,非大地同云不能扶势,故云足甚广;二时之云足亦阔,云生缓迟,即雨舒徐,皆变于冷之初际也。夏月郁积浓厚,决绝上腾,力专势迟,故云足促狭···沟浍旋盈,盖因其专锐,故能径至于冷之深际。气升愈厚,腾上愈速,人冷愈深,变合愈骤,结体愈大矣。升入极冷之际,骤凝为雹。雹体大小,又因入冷之深浅、云气之厚薄也。雹中沙土,更多于雪;雹体中虚,以其激结之骤,包气于中也。若夫蜥蜴龙鳞之说,则樵木市语也。”在该书中,游艺在对雹进行解释时很明显的受到了西方“三际说”的影响。在明末清初之际,有一些西方传教士对“三际说”作了简要介绍,如利玛窦的《乾坤体仪》将大气分为“暖域、冷域、热域”,熊三拔的《泰西水法》将大气分为“温际、冷际、热际”等,但均未对“三际说”作更为深入的分析。作为最早将西方中世纪气象知识与理论介绍到中国的气象学专著,《空际格致》对大气分层学说进行了相对全面地阐述。依据《空际格致》“,气厚分有上中下三域:上域近火,近火常热;下域近水土,水土常为太阳所射,足以发暖,故气亦暖;中域上远于天,下远于地,则寒。”高一志将大气分为上域、中域和下域,三域的特点分别是热、寒、暖。此处所说的下域,和我们今天气象学里面的对流层极为相似。高一志还提到了下域“暖”形成的原因“,下域近水土,水土常为太阳所射,足以发暖”,太阳辐射中的一部分被地面所吸收,所以高一志认为被吸收的太阳辐射足以使下域“发暖”。“上域近火,近火常热”,高一志的“上域”和现在的“热层”相类似,由于太阳辐射中的强紫外辐射的光化学分解和电离反应,使得这一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升高。“中域上远于天,下远于地,则寒”,“中域”相当于现在的“中间层”,中间层大气吸收的辐射能量很少,温度随高度而降低,它是地球大气中最冷的部分。在“三际说”的基础上,对雹作出了进一步解释。冬天的时候,这些气体继续上升,但是十分缓慢,力量也比较薄弱,只能依靠大地上性质相同的云,此时的云范围较为广泛;夏天的时候,气体越积越浓厚,继续上升,力量较强,直达冷际深处。气体越往上升,越来越厚密,速度也越来越快,聚散变化也越来越突然频繁。当气体进入极冷之际时,会骤然凝结成雹。雹体积的大小,与进入冷际的深浅、云的厚薄程度息息相关。雹中所含的沙土也比雪多,而且雹的中心是虚的,这是由于它是骤然凝结而成当中包含了气体的缘故。至于说,是雹是蜥蜴所喷或是龙鳞所藏,都只是老百姓们的市井流言而已。现代气象学上认为冰雹来自对流特别旺盛的对流云中。云中的上升气流要比一般雷雨云强,小冰雹是在对流云内由小雹体上下数次和极冷水滴碰撞而增长起来的,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支托不住时就下降到地面。大冰雹是在具有一支很强的斜升气流、液态水的含量很充沛的雷暴云中产生的。游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雹的来源,并且指出民间的流言都是不可信的,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封建迷信思想。

(二)大气光象

《天经或问》中还涉及到很多大气光象。如:①霄霞依据《天经或问》,如霄霞“,问:霄,未见天之何色而指也,霞则见天之五色而著也。虽日月星辰不如霞之彩,测步者独不关之者何也?曰:霄者,天之无云气而青碧者也。天色在五行之外,青亦非其真体壮生。所谓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霞者,云正受日光则透白,虚斜相交则起色,皆假日之光或成五彩也···”游艺认为“霞”是由于云受太阳光照射虚实相交后而形成了五颜六色的光象,这与现代气象学对“霞”的解释极为相似,都认为“霞是由于大气对日光的散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当阳光透过厚厚的大气层时,被大量的大气分子散射。当空中的水汽、杂质等越多,其色彩越显著。②日月晕“问:虹是薄雨为日光所映而成红绿也,然则日月四旁时有红白之气围抱成环,谓之日晕,此晕是何?曰:晕乃空中之气直逼日月之光围抱成环,其有缺者、有围者、抱者、背者、薄者、厚者,皆是气所注射,又有一等气在天上,外浅中深如井者,深是气厚处日光所照,一般浅系气薄日照之,故白色如井栏等。”晕是由于日月光线透过卷层云时受折射作用而形成的。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发生了折射或反射,便在太阳或者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大气的厚薄程度不同,日晕和月晕的形状也大小不一。③日月重见“问:日月晕,气是也。日为诸阳之尊,有重出为之抗者,此是何物也?曰:日有重叠,见两三者,以云封日,一层云稍薄能透光,却被日光所射后,边却又有一层黑而厚者,挡住日光,反透薄云故成重日之象。”这跟高一志《空际格致》中提到的“日有重叠”现象有相似之处。《空际格致》中提到“太阳行时,不拘南北,忽遇润云在旁,其云间日之面为薄,故深受日光及像,其背日之面为厚,故所受之光与像不能通透,乃退而不及人目,与成虹之云相似,致见日有二,其一系本轮,乃真者,一系旁云,乃伪者。正如对镜者必生像于镜内,凡在旁者见一真人与镜中所退宛有二像矣。”由于云层有厚有薄,日光透过薄的云层,遇到较厚的云层时则被挡住了,又反射至旁边较薄的云层形成了另一轮“太阳”。游艺的解释通俗简单,容易理解,即使是不了解气象学的人,读过之后也是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三)风雨预测

“问:日月晕与重出皆雨征也。然晕与重不常见而风雨则常有者,更有何征乎?曰:气行空中为湿性所碍,不得上升,观之见其弯曲者,雨征也;晓间雾开而复拥者,雨征也;晨起气昏者,雨征也……日出时云多,破漏日光散射者,雨征也;日光暗淡而色苍白者,雨征也……”中国的气象谚语有很多,如元代娄元礼的《田家五行》中涉及到很多用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游艺在《天经或问》中也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总结,并做了简单扼要的解释,便于理解。

气象学论文篇3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新形势下气象事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前我州气象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州局党组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极端气候变化预测预报能力,按照“和谐凝人心,改革增活力,服务升档次,创新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州气象工作者,奋力拼搏,锐意进取,进一步拓展气象科技服务领域,科技服务收入大幅提高,单位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各项工作均有较大的提高,气象事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气象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xx州的气象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xx州气象事业的发展与周边发

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最主要的差距是在思想观念上,思想解放不够,发展不够,没有跨越式发展的紧迫感,业务、科研和人影工作等方面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成果投入业务应用能力不强,尤其是在提高天气预报质量和应对极端气候变化能力方面感觉还比较薄弱,认为山区气候多变,预报难度大,有时强调客观,工作中感到压力较大,有畏难情绪,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必须把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作为我州气象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载体,把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践载体的两个着力点,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气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努力突出以加强xx州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的实践特色。

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是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迫切要求,是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的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以为是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因此要着力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和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建立政府统一领导、多部门协作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机制,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防灾抗灾科普组成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气象信息传输的覆盖率,xx州暴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很大的威胁,且山大人稀、客观经济条件薄弱,充分利用气象信息防御自然灾害尤为重要,同时要做气象信息进村入户又非常不易,因此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工作力度,如在人员集中的城市、乡镇,由于通讯发达,有较大发展空间,争取政府投资(公益),在公共场所建气象信息显示屏;在地方政府网、主流媒体网有我们的常规气象信息;建立我们自己的公众气象信息服务网、决策服务网,进一步完善气象信息平台,加快防灾减灾监测预警信息进村入户。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气象学论文篇4

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习各种天气系统时讲到,各种尺度天气系统都有其发生、发展、演变、移动和消亡规律。所谓天气系统就是指引起天气变化的一个个移动的大大小小的气压系统,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作用,随时间的演变构成大气运动过程。各类天气系统,都是在一定地理环境中形成、发展和演变的,都具有一定的地理环境特征。中小尺度系统往往是在大尺度系统的孕育下形成、发展起来的,而中小系统发展壮大以后,又给较大系统以反作用,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错综复杂。因此,教学中必须重点认识和掌握天气系统的结构、组成、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同地理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内容短时间可能难以听懂,但对学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须掌握的,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靠黑板上书写要点、简单绘制示意草图,无法表达天气系统的演变过程,学员很难理解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连续演变的特征过程,学员很难建立天气系统三维空间结构的概念,导致对所学内容很难接受与消化。采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大量图形、图像、动画和影片等资料,将复杂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员,可以帮助学员加深对天气系统三维空间结构概念的理解,帮助学员掌握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连续演变的规律。而且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具有手段新颖、知识容量大、制作使用方便等优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开阔学员的眼界,加深学员对航海海洋气象概念、天气系统演变过程、天气预报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减轻学员的学习负担,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员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调研并与最近几届毕业到部队工作的合训学员及在校学员座谈中了解到,学员一致认为航海气象学和海洋学利用多媒体上课效果好,普遍认为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易懂、易学,教员也易教,达到了黑板无法达到的效果,应该大力推广。由此反映出学员是喜欢并接受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授课方式的。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现场教学包括实验课、参观见学与航海实习实作训练等。一是增加现场实验教学时间,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个海区实时经历的天气过程。目前气象实验室配备有船用气象传真机、船舶气象仪、气压表等气象仪器设备,每天可以通过船用气象传真机接收日本JMH台、北京BAF台的亚洲地区地面分析图、地面预报图、高空图、海浪分析和预报图、雨量分析与预报图、卫星云图等,还可以从互联网站上适时下载JMH台的天气和海浪图,利用多媒体教室的功能,教员在每次上新内容之前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分析讲解当时的天气演变过程。针对典型的天气系统,如分析冬季活跃的冷高压、锋面气旋,夏季强大的副热带高压及经常发生的热带气旋等的强度、移动方向、移动速度及在移动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对当地可能会造成什么影响,当地的天气会如何变化等,教员利用前后几天的天气图进行精细分析,再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这样学员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典型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消亡规律。同时,在教员指导下,可以让学员自己分析未来24小时、48小时预报图,对本地区的天气进行补充预报,下次课上课时可以让学员自己对预报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总结经验,找出误报原因,加深印象。二是增加到当地气象台和海洋站参观见学次数,充分利用这种机会把课堂上没有搞懂的问题向气象台和海洋站的专家请教。也可以请有关专家到学校来给学员进行讲座、与学员进行座谈,传授有关经验。三是利用每年航海实习过程进行实作训练,在实习过程中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每天接收传真天气图、观测气象要素、测定海洋有关要素、收听当地天气预报等,综合多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补充天气预报,从实践中检验预报的准确性,分析错误之处,总结经验,经过每天的训练,学员就能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气团、锋面及海洋学中北赤道流系,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学员一般难以理解透彻,教员通过分析实际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让学员切身感受到暖气团控制的天气,具有温暖、潮湿、偏南风、气层稳定、多层状云、常伴有雾或毛毛雨、能见度差等特点;冷气团控制的天气具有低温、干燥、偏北风、气层不稳定、多积状云、能见度良好等特点;北赤道流系形成的黑潮流系所流经的海域易形成海雾等。冷暖气团的过渡带就是锋面,锋面过境恰好是冷暖气团的主导地位发生互换。因此,现场教学可以加深学员对一些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学员不用死记硬背那些被抽象出来的许多条条框框,而是在实际分析事例过程中掌握基本概念。实践证明,增加现场教学,既受学员欢迎,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气象学论文篇5

成人教育体系中新兴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虽然没有范例可参照,但也不是空中楼阁,凭空而建。其基础首先是需求,其次是基于需求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就我国气象部门而言,气象人员外语能力的培训需求也是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而逐渐扩大,且通过教学实践与积累,逐步将培训内容从单一的基础英语扩展到了与气象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气象科技英语。表1给出了气象部门2002年以来的英语培训情况。从中可以看出,针对气象业务、科研和管理人员的大多数英语培训班都开设了气象英语课。其中,在2008年开办的“实用气象英语远程培训班”上,针对气象业务和相关人员的实际需要,主讲教师以“天气、气候与大气环流(Weather,ClimateandGeneralCirculation),云和降水(CloudsandPrecipitation);雾(Fog);温度与湿度(TemperatureandHumidity);热带气旋(TropicalCyclone);季风(Monsoon);中国的天气和气候(ClimateandWeatherinChina);英文天气预报EnglishWeatherForecast);天气警报(WeatherWarnings)及如何撰写英文科技论文和摘要(HowtoWriteEnglishScientificPaperandAbstract)”为主要授课内容,实践了将英语和气象专业内容相结合的气象科技英语教学,使学员在学习气象知识的同时,学习了气象科技英语的语言特色,了解了基础英语和气象专业英语的区别。非常有意义的是,部分气象预报员在参加这期培训之后立即把所学的天气预报、警报的英文表达用到了2008年的奥运气象服务之中。此外,在近三年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中国气象局高级英语强化班上,“气象科技英语阅读及科技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学员的英文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和气象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很受学员欢迎。这些教学实践充分反映了气象科技英语对于气象业务和科研人员的重要性,也为气象干部学院气象科技英语学科建设和发展积累了经验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需求调查

需求是发展的原动力。成人继续教育的学科发展,完全不同于高校的学科发展和建设。高校的新型学科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创建的,其目的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相应的专业人才。但是成人教育的学科发展是根据成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对于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需求而产生的。因此,培训需求调查是成人教育新兴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气象干部学院在气象科技英语学科建设的进程中进行了相应的培训需求调查活动。虽然气象干部学院的英语/气象科技英语培训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而且目前已经明确了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发展方向,但是,为了给该学科的建设提供更为充分的依据,气象干部学院于2012、2013年先后在3个省气象局的8个培训班做了气象英语培训需求问卷调查。根据问卷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气象部门学员的三大特点:年轻化、高学历、专业化,且大多数考过了大学英语4-6级(见图1)。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英语最多的方面是“阅读英文专业资料和写论文英文摘要”(见图2)。他们希望通过培训,在日常口语交流、气象英文资料阅读、气象英文论文及摘要写作及英语听力方面有所提高。在被调查的352人当中,236人(67%)认为“气象科技英语培训”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提高专业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上,包括气象英语阅读、论文写作和口语交流能力等(见图3)。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气象人员对于气象科技英语培训的需求可概括为:气象科技英语阅读、口语交流、气象英文论文写作和专业文献翻译,重点在于提高学员的气象科技英语综合英语能力。该结果为气象干部学院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图1气象部门培训学员概况图2气象科技人员英语的使用情况图3英语培训需求

二、新兴学科建设的实现策略

学科建设是一种组织行为,是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一项长期任务,这种行为随着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存在,是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不同于高校学生,成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性很强。因此,成人教育学科建设要根据成人的培训需求,遵循成人教育培训的规律,结合成人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突破单一的思维倾向。要确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体现成人培训过程中的行业特色和需求。新兴学科气象科技英语的创立,就体现了这一点。建设和发展新兴学科可以从学科定位入手,通过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学科梯队建设和学科管理等手段,逐步发展。

(一)学科定位

成人教育新兴学科的建设,要针对受训对象的实际需求准确定位,并随之围绕定位进行一系列的科研和教学活动。比如。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定位就是针对气象部门高层次的业务、科研和管理人员的需求,重点放在气象科技英语的实际应用方面,包括气象科技文献阅读、翻译、论文写作和口语交流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提高培训学员在国际气象交流活动中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科学研究

科研活动是学科建设的先导。只有通过科研,教师才能不断更新知识,把握研究领域最前沿的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授课质量,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要做好科研,必须首先获得科研项目。新兴学科建设很难获得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但是培训机构或院系可以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和资助,鼓励科研向纵深发展。气象干部学院非常重视学科体系建设,从2013年起,对于在建的12个学科均给予了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气象科技英语学科建设也在其中。这是气象干部学院落实国家和中央的两个《纲要》精神的具体举措,体系了中国气象局各级领导对于气象科技业务人员的继续教育的重视。

(三)课程建设

学科建设的根本点就是要落实到人才的培养上,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必然要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来。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就成人教育培训中的培训策划和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培训学员工作中的实际需要,以“实用”为基点。在气象科技英语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气象干部学院开发了符合成人学习特点且贴近气象人员实际需求的气象科技英语应用性班型,开设了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培训课程。在综合性班型“气象科技英语培训班”上开设了“气象科技英语阅读、视听、口语及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在“气象英语翻译与写作训练班”上开设了“翻译理论与实践、气象英语阅读、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在“气象国际交流口语班”上开设了“气象科技英语阅读、听说、国际会议介绍”等课程;在“英文气象科技论文写作培训班”上开设了“气象科技英语阅读、中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及气象英文科技期刊介绍”等课程。同时,将加大培训力度,分层次、分群体、轮训式地举办气象英语类培训班,打造品牌班型,支撑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四)教材建设

培训教材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学科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可是成人教育培训中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教材。“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发展和建设成人教育新兴学科,培训主管部门就必须加大力度和资金投入支持教师编写教材,编写符合成人教育规律、培训内容和目的的教材。比如,在气象科技英语学科的建设过程中,气象干部学院对于学科的教材编写给予了很大支持。目前,《实用气象英语教程》、《气象英语口语教程》、《气象英语听力教程》、《预报员口语》已经出版并用于教学,《气象科技英语论文写作指南》的编写工作正在进行中,此外还计划将编写《气象科技英语视听教材》、《气象国际会议交流英语》、《气象服务英语口语》等教材。

(五)学科梯队建设

不论是高校还是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发展学科、提高教学质量都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学科建设关键靠教师。因此,在学科建设梯队里,学术造诣深、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的学科带头人很重要,同时还需要有乐于钻研业务、开拓进取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有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较宽的相关学科知识面,很强的研究能力,要有开阔的视野,善于把握住学科的前沿问题,善于团结和带领学科梯队共同奋斗。因此,在成人教育新兴学科的建设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为中青年教师提供进修和学习机会,改善学术和教学梯队结构,使教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均得到提高。

气象学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1-0047-03

数字出版引起学术期刊传播方式的变革,有单篇论文的传播取代整本期刊的传播之势,导致期刊的传播力不断弱化。因此,在数字化时代,高校社科期刊在保证编辑出版质量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传播能力的提高。提高传播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加强特色栏目建设。对高校学报而言,根据本校的学科特色、充分利用学科资源优势加强特色栏目建设,可以使栏目新颖独特,保持相对稳定的风格,吸引专家学者关注,保证稿源稳定,还可以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

1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设置

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栏目有 200 多个,这些特色栏目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具有学科优势的栏目,如《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的《中国农村研究》栏目,《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的《留学生与近代中国》栏目等;二是具有地域优势的栏目,如《安徽大学学报》的《徽学》,《湘潭大学学报》的《思想研究》,《云梦学刊》的《屈原研究》等。

《阅江学刊》设置特色栏目《气象与人类社会》的首要依据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大气科学专业优势。2013年1月29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跃居全国第一[1]。这样的专业优势为本栏目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还因为气候气象与人类生活、人类文明发展有密切关系,气候气象问题成为全世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对《夏小正》《春秋》《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庚子·辛丑日记》《郭天锡日记》《张诚的日记》以及康熙二十四年开始上报的《晴雨录》等历史文献的分析发现,在人类社会历史上,气候变化会引发族群整体迁移等文化活动,水灾、旱灾、苦寒、苦热等各种异常天气现象是历代文学作品的常见题材。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对气候气象的影响越来越大,气候气象变化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气温反常、极端天气和灾害天气频现,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或污染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因此,气候气象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引起了气象部门的重视,而且引起了学术界的严肃讨论。这里的“学术界”,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研究领域,而且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从学术研究的视角严肃审视当今气候气象问题不难看出,气候问题往高度看是政治问题,往深度看是民生问题,往学理看是哲学问题。也就是说,气候或气象已经不仅是一个纯自然科学或技术方面的问题,而且是事关民生或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文化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学术界进行认真研究与探讨,以寻求解决之策。然而,纵观国内学术期刊,却没有一本甚至没有一个栏目以气候气象与人类社会发展为主题,众多的研究成果无处发表,专家学者没有交流思想观点、发出呼吁的稳固平台。基于此,《阅江学刊》设置《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以特色专业建设特色栏目,刊发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气候气象问题的学术论文,引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综合研究,为气象学研究开拓一个新领域。

《阅江学刊》设立《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也是气象软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发展,气候或气象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越来越多地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因此,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是气候与气象研究的发展趋势。2011年第2期《气象软科学》刊登了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于新文在中国气象学会第27届理事会气象软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讲话以“科学研究”、“气象事业”、“中国大发展”和“软科学”为关键词,阐述了气象软科学研究的社会意义。中国气象局还设立气象软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为气象学、环境学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叉提供平台,鼓励气象软科学研究在运用软科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展开多种学科的综合研究。这是气象软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这个角度说,《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开设适得其时。

2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选题特色

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两个趋势:一是不断走向综合与交叉,二是日益精细化和具体化。因此,学术期刊的栏目选题既要体现学科的综合与交叉,又要展示学科研究在具体方向上的观点和成果。同时,目前各学科专家学者的研究日趋“术业有专攻”,往往集中在学科的某一研究方向上。所以,要吸引专家学者投稿和阅读,学术期刊在栏目选题上最好能保持与学科研究方向的一致。在这两点上,《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做法是,将栏目进一步细分为不同专栏,围绕专栏主题策划学术专题。栏目设立了《气象与经济》《气象与伦理》《气象与法律》《气象与文学》等专栏,形式新颖,主题明确,吸引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积极参与。这种“专栏+专题”的选题方式,突出了专业研究方向,使选题更有针对性,更能切中研究热点,也便于研究者搜集学术信息。

栏目每期文章的选编,会注意学科间的互动和争鸣,注重选题的前沿性和现实意义。其一,注意选发关于气象与政治、气象与经济、气象与法律、气象与伦理、气象与文学等方面的论文。当前全球范围内对生存权与环境权的呼声愈趋强烈,由气候变化引发的人类文化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反映到学术领域,气象文化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大气科学研究与有关的文化研究相互碰撞、交融,其结果是,不仅开拓了研究领域,而且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其二,注重气象或气候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如气候变化与政策、气候变化与伦理、气象与人类生态文明等,组织刊发吴国雄、潘家华、吕学都等大家名家的论文,为《阅江学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引起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的注意。其三,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而言,《气象与人类社会》刊发的学术论文具有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比如,李志江《东盟国家的气候治理合作:现状与问题》一文探讨区域气候治理合作问题[2];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唐纳德·布朗《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责任探究》分析各国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公平安全排放份额之内的责任和义务[3];程建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嬗变》对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发展及内容转变做了详细而深刻的阐释与论证,为气象部门更好地服务民生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4]。这些文章都以某一现实问题为切入点,在深刻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或策略,为解决气候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3 《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的传播效应

“出版的意义在于文化传播与学术积累……编辑所做不仅是对稿件的技术性完整,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学术意识,尽力发掘选题,根据现有条件增加书稿的学术含量和附加值”[5]。《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在选题上的开拓创新,极大地带动了作者的积极性,校内外、国内外众多领域和专业的专家学者纷纷将研究视野转向学科交叉研究,一些长期从事大气科学研究的专家也开始关注与气象有关的社会科学和文化方面的内容。栏目创办至今,刊发论文80余篇,其中中国科学院李崇银院士的《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几个问题》,世界气候谈判专家、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吕学都的《气候变化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展望及气候变化科技工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吴效刚教授的《气象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等文章,还被《新华文摘》《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编,获得了良好的学术反响和传播效应。在栏目的引领下,逐步形成大气科学与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交叉融合研究的新局面,打破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各自为营的传统研究格局,活跃了研究氛围,将那些本来是一个人、几个人或者一个小团队参加的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课题变为一个开放的、公共的课题。并且,以栏目为媒介,《阅江学刊》凝聚起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形成了“教学、科研、编辑”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扩大了刊物和栏目的影响力。

《阅江学刊》的《气象与人类社会》这一特色栏目的创办,俨然在学术界和期刊界举起了一面新的学术大旗,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气象”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群体,促成了大气科学与政治、经济、文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趋势。反过来,这又使栏目获得了充足的优质稿源,栏目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力日渐提升。

4 总 结

高校学术期刊是引领学术繁荣、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科研评价、学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大学学报》主编程郁缀教授说:“我们提倡每一个学报努力办好各自的特色栏目,朝着学术专业化方向发展,这是完全可能而且必要的,其目的归根结底还是要有利于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6]早在“第二届社科期刊改革与特色栏目建设高层论坛”上,有学者就针对社科期刊应高度重视传播力这一热点问题提出了“建设并抓好特色栏目”这一举措,即社科期刊应通过特色栏目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形成鲜明特色,坚持把特色栏目办成开放的公共平台,吸引国内外最好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栏目建设中来[7]。《阅江学刊》《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显示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历史传统与专业特色,承载浸润着丰厚的气象文化,它将气象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动态信息及时有效地呈现在专家和学者面前。同时,专家和学者通过这一公共开放的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研究专长,开展学术探索与学术争鸣。他们的研究成果又可以通过期刊传播推进到管理和决策层面,从而使这些研究成果化为人类社会的资源,推进气象学研究的开放式发展。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发展,《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成为学术界、编辑出版界关注的名栏。

注 释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OL].[2013-01-29].http:///xwyyjsjyxx/xxsbdxz/index.shtml

[2]李志江.东盟国家的气候治理合作:现状与问题[J].阅江学刊,2012(6)

[3][美]唐纳德·布朗.个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伦理责任探究[J].阅江学刊,2012(5)

[4]程建军.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历史嬗变[J].阅江学刊,2012(3)

气象学论文篇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课本中介绍了许多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实验,化学实验中的现象的正确分析与描述,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探究的是初中化学课本中部分有关实验的现象是如何正确分析与描述的。

1、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现象之一是溶液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而不能说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或逸出。

气泡与气体是有区别的。气泡是溶解性较小的或难溶的气体物质从液体中逸出的现象;气体不是现象,而是生成具体的某气态物质,它是该实验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

从上可以知道,盛大理石(或石灰石)固体的试管里加入稀盐酸,其现象之一为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该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有待于更深入的、更准确的研究才能鉴定和检验出来。肉眼只能看到现象,而不能看到是什么具体物质。如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看到的现象是集气瓶(或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不能说是产生了具体的某气体物质。同样锌与稀硫酸反应的现象之一只能说溶液中有大量的气泡逸出,而不能说溶液中有大量氢气的逸出。

通常所说物质之间发生了反应有气体产生教育学论文教育论文,其实验现象往往是溶液中产生气泡,而不是具体的某气态物质。

2、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在瓶口上方往往看到有白雾现象产生,这里不能说产生了白烟,也不能说产生了白色的烟雾;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之一为产生了大量的白烟,不能说产生了大量的白雾。

烟与雾是两个不同的现象。烟是固态物质在空气中分散成细小的颗粒而形成的一种现象;雾是液态物质在空气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而形成的一种现象。

浓盐酸的瓶盖打开看到有白雾现象产生,是因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成盐酸,而盐酸在空气中分散成细小的液滴,故看到白雾;红磷燃烧生成了白色五氧化二磷固体,而此白色固体在空气中又分散成细小的颗粒,故产生的现象为烟;如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到氧气的集气瓶中,往往看到集气瓶中有白烟产生,这是因为反应生成了白色氯化钾固体小颗粒而形成的。

又如刚吹灭的蜡烛烛芯的上方往往看到有一缕缕白烟产生,这是因为蜡的燃烧是蜡的蒸气在燃烧,刚吹灭的蜡烛烛芯的上方有蜡的蒸气存在,而此白烟是蜡的蒸气在空气中冷凝成蜡的白色固体小颗粒形成的。烟与雾可同时存在,如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因反应生成了三氯化磷细小的液滴和五氯化磷细小的颗粒,故在空气中形成了白色烟雾的现象。

3、可燃物燃烧现象之一有光和火焰,什么物质燃烧用光或火焰为主的现象来描述呢?

一般对于固体可燃物而言,在燃烧时产生以发光为主的现象来描述的,对于气体(或蒸气)和液体可燃物而言,在燃烧时则以产生火焰为主的现象来描述的。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之一为发出白光,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之一为发出耀眼的白光,它们是以发光为主的现象来描述的,而不能说有火焰现象的产生;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物质的燃烧,它们是以产生火焰为主的现象来描述的;又如将酒精点燃,其燃烧的现象之一为蓝色火焰,酒精虽是液体教育学论文教育论文,在燃烧时酒精受热变成蒸气,酒精的燃烧实质是酒精蒸气的燃烧,故酒精的燃烧是以产生火焰为主的现象来描述的。

有的可燃物虽然是固体,在燃烧时不是以发光为主的现象来描述的,而是以产生火焰为主的现象来描述的,因为此固体燃烧的实质是其蒸气在燃烧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如硫固体燃烧是硫受热升华为蒸气,硫燃烧实质是硫的蒸气在燃烧,故硫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之一为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蜡也是固体,同样燃烧时受热升华为蒸气,故蜡在空气中燃烧也是蜡蒸气在燃烧,所以蜡在空气中燃烧是以产生火焰为主的现象来描述的。

4、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其主要现象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时也往往说成产生了白色沉淀。

浑浊与沉淀是有区别的。

浑浊通常是指不溶于液体的物质(包括固体和另外某液体)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的混合物的现象。如将泥土加入到水中形成悬浊液的现象就是浑浊;将植物油加入到水中形成的乳浊液的现象也是浑浊,它们静置后都会出现分层的现象。

沉淀通常指的是浑浊的悬浊液中悬浮在液体里不溶的固体物质,由于重力作用发生沉降而析出的过程。

浑浊与沉淀区别是:浑浊是现象,沉淀是过程。

如上述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白色难溶的碳酸钙物质分散在水中而形成的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的混合物的现象,这样的悬浊液静置后会出现分层现象,由于难溶的碳酸钙物质,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沉降而析出,此时就是通常所说的产生了白色的沉淀。

浑浊与沉淀是有一定联系的。不溶于液体的物质(包括固体和另外某液体)悬浮在液体里先形成浑浊的现象,然后静置就会出现分层现象。如果不溶于液体的物质是固体,它形成的悬浊液,静置后就产生了沉淀。也就是说如果不溶于液体的物质是固体,它形成的悬浊液,先出现浑浊,静置后才产生沉淀。对于乳浊液中分散在液体里的不溶另外某液滴长久静置就会出现分层,一般不会沉降而产生沉淀,由于不溶另外某液滴密度较小,因而乳浊液静置后会出现上浮的现象。

浑浊与沉淀是从两种不同角度来认识的教育学论文教育论文,通常所说物质之间发生了反应而出现了浑浊的现象,其实质是不溶的固体物质悬浮在液体里形成了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的悬浊液。如果说物质之间发生了反应而产生了沉淀,这是指浑浊的悬浊液静置了以后不溶的固体物质在液体里由于重力作用而沉降析出了。

5、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之一是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固体生成,但不能说有白色固体氧化镁生成,因为前者为实验现象,后者为实验结论。如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其现象之一是溶液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而不能说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同样前者为实验现象,后者为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是不同的,实验现象一般指我们能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而实验结论是依实验现象或通过更深入的、更准确的研究才能测定出来的,也就是说我们一般能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是实验现象,而不是具体的实验结论。一般而言,实验现象描述不会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即不含实验结论。

气象学论文篇8

气象类专业包含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大气探测、应用气象等各类与气象有关的专业学科。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不尽相同,但气象类专业的共通特点即是要处理和应用各类气象资料。处理和应用各类气象资料需要专业的读取和显示资料的能力,同时也需要通用的分析数据和数值计算的能力。我校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及学生技能需求,在纵观各种编程软件和绘图软件优缺点的基础上,于2011年开设了专门针对气象类专业学生的Matlab程序设计课程《Matlab在气象中的应用》。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进,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的质量,培养了学生分析和处理专业资料的能力。

一、气象类专业Matlab教学的意义

随着气象业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观测手段使得气象数据格式变得更加繁多,如二进制、文本(txt)格式、表格(Excel)格式文件,以及hdf、Grib、Netcdf等通用数据格式文件。气象类专业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各种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还需具备处理和应用各种气象资料的实践能力。而气象资料的应用包括将气象数据读取、分析以及更进一步的综合处理,这对使用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Matlab软件包含丰富的工具箱与模块集,不仅有常规的读写文件的能力,还有与专业数据格式相应的数据库,从而使得读写和处理各种格式的气象数据变得简单。因此在气象类专业可以考虑使用具备强大数值计算和可视化能力的Matlab软件实现数据提取分析以及可视化输出。

二、气象类专业Matlab教学探索

结合气象类专业课程特点和学生实践技能需求,对气象类专业的Matlab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拓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下列出了课程设计方面的一些主要内容,供理工类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建设参考。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为了更好地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学内容,在内容设计前先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依据如下三个原则:课程总体要求,学生实际以及社会需要。对于气象类专业学生,专业课中所涉及的气象资料主要包含地面观测、探空、雷达、和卫星资料,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须联系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实际需要。另外,随着气象业务的发展和气象部门对毕业学生的社会需求,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应与时俱进。基于以上三个原则,Matlab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掌握Matlab编程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另一类是学会利用Matlab处理各类气象资料。具体每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又融合于每次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如利用Matlab处理气象资料又分为读写不同格式的资料、资料的统计分析以及拟合插值等、气象图像的去噪增强等。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Matlab在气象中的应用主要包含四大模块:气象数据处理,图形绘制,数据分析,图像处理。Matlab课程主要内容之一是这四大模块内容的应用和实现。另外,在内容的编排设计上还须考虑了Maltab语言自身的基本语法和特点的介绍。以下是教学内容设计的具体方案:(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分配。Matlab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相应的理论知识又不能缺少,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既能将学到的知识投入应用,又能具有一定的深度理解。时间分配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可并驾齐驱。内容分配上,理论和实践大致对应,但在实践教学的内容上,还会加强理论在专业资料处理应用上的实践。(2)基本原理和专业应用教学的分配。Matlab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等诸多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使用的视窗环境中,因此其涵盖内容繁多。但对于气象类专业学生,其主要目标是各类气象资料的处理应用,因此在基本理论课程上主要涵盖三章内容即可:Matlab简介和语法、Matlab矩阵创建和处理、Matlab图形绘制。而专业应用则结合了气象专业的课程目标和特点,主要涵盖以下四章内容:Matlab读写常规格式数据文件、Matlab读写通用数据格式文件如Netcdf和hdf文件、利用Maltab进行数据分析、气象图像处理。其中前两章是关于气象资料的读写,后两章是关于气象资料的分析处理和应用。(3)专业实践和综合应用实践的分配。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基本理论和专业的实践,还要涉及专业实践和综合应用实践的分配。例如,一次实践课程安排为作图实验,即各种作图练习和应用的专业实践,而在文件处理的实践中既要实现气象数据的读取,也要以作图的形式将结果显示,还要对读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插值分析,即综合应用实践。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学生专业的特点,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1)理论教学方法的选择。理论教学过程中除了运用常规课堂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提问法外,还主要考虑了以下三点:理清逻辑关系、加强实例的演示、实例的选择,结合专业的特点。理清逻辑关系即要建立Matlab理论知识和气象类专业知识的联系,本课程内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每章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这些联系作为经纬线,串接起来讲授内容,使学生可以纲举目张、举一反三,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由于Matlab课程实践性很强,因此在Matlab理论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实例演示,通过现场展示,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并对实践训练有了先验的感性认识。每次课程的每个知识点都有2个左右的实例,每次课堂教学都提供了将近20个实例,每个实例都可以直接拷贝到Matlab软件中运行,从而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和实践。除此以外,实例的选择还结合了专业的特点。例如,在pcolor作图函数的讲解和演示中利用了天气雷达数据,从而通过代码的编写和天气雷达图像的显示,使同学更好的了解了此函数的编写以及在专业知识中的应用。(2)实践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践教学方法主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实践教案的编写、实践习题的选择、实习报告的填写。每一次实践课程都有一个完善的实践教案,其中包括本次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案、实验习题、实验结语。实验方案将本次实验课程内容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和整理,通过举例对完成本次试验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展示,从而方便学生更好的完成本次实验内容。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好的主要途径即是多动手。因此,在每一次实践课程中都安排大量的相应练习。实验习题的选择主要考虑了基本理论的练习和专业技能的练习。如Matlab文件处理这一章的实践教学中,其中两道习题是简单的常规的文本文件读写,其他习题则处理专业气象资料,如利用Matlab读取2012年6月NCEP资料中的气压数据,并画出等压面图像。每次实践课程后都要有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习题的完成情况、本次实验的感想等。除此以外,教学过程中还加强了教学反馈。首先,在实验课上,根据学生实践的实际情况及时与其讨论和交流,同时也激励学生主动咨询和提问;其次,基于上交的实习报告,把完成情况向学生反馈,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途径与学生进行讨论。

三、 气象类专业Matlab课程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探索,气象类专业的Matlab课程《Matlab在气象上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2012~2013第一学期的大气探测专业Matlab课程教学的学生评教中,Matlab课程的综合评价为“优”,其中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另外,在最近一次大气探测专业大四学生对编程语言的掌握程度的调研中,80%以上的学生对Matlab的掌握程度为“掌握”,其他如C语言等编程语言的主要掌握程度为“了解”或“不熟”。除了编程技巧的掌握,我们更关注Matlab在气象专业知识上的应用。通过调查发现,在2013年大气探测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有60%以上的学生均是选择了把Matlab作为编程工具来实现自己的毕业设计。例如,09级大气探测的伍华丽同学利用Matlab模拟了多普勒天气雷达谱参数的提取以及性能分析,解帅同学利用Matlab进行TRMM卫星测雨雷达三维降水结构特征的个例分析。从以上可以看出,基于气象类专业的特点,开设专门的Matlab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Matlab在气象数据模拟分析、气象资料处理和可视化显示中均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Frederick K. Lutgens, Edward J. Tarbuck, Dennis G. Tasa. The atmosphere: An introduction to Meteorology[M]. Prentice Hall, 2010.

[2]周建兴. Matlab从入门到精通[M].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气象学论文篇9

    以象为第一位、以数为第二位,是象学派的共同观点,象本论对易学而言,是指在象、数、 辞、理中“象”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最高范畴。象学家站在象本论立场,以“气”解说《周易》卦爻象以及经传文,通过将“象”解读为“气”,从而形成“象”“气”为宇宙本体的思想,并最终完成将易学象本体论上升为哲 学气本体论的过程。

一、宋代象学派

 

    宋代象学派与数学派开始真正分立。宋初易学家李之才主卦变说,有变 卦反对图和六十四 卦相生图传世,被称为“ 象学 ”(宋代林至《易裨传》外篇)。因其著已佚 ,故其对“象”、“数”关系有无论述已不可知。周敦颐易 学亦属于“象学”(冯友 兰《中 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第51页),虽未 论及象与数的关系,但却是宋代以“气”解“象”的代表。其《太极图说》虽未言“卦象”,但其“ 太极图 ”即是一种“象”(朱熹说:“周子立象于前,为说于后。”载《朱文公文集》 卷四十二),其《说》前一部分讲“无极”、“太极”,后一部分讲“人极”。讲“无极  ”是为了 讲“太极”,讲“太极”是为了讲“人极”。“无极”是宇宙的本原,“人极” 是人的本 源 、本质。全篇以“气”立论:不动之“太极”生出阴阳二气,二 气变合生出 五行之气(五气 ),二五之气交感 而化生万物。人因为禀受二五之秀气,所以成为万物之最 灵者,二五之气 化生其形、神,修养其二五之气,“定之以中正仁义”进而立三极之道, 则可立“人极”而 成为圣人。此“太极”为阴阳二气未分的浑沌状态,受道家影响,在“太极”之前立一“无极”,“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即无极的本性与阴阳五行之气的精华微妙地凝聚于一起  ,而 构成万物。“无极”为无实体,是太极元气的根源,周氏此说意在取“无极”虚静的 性质, 而以此为成圣立“人极”的最高准则。通观全篇,“气”是至关重要的。

    从西汉到北宋,象学家还没有对“象”与“气”的关系作系统论述。而北宋义理学派李觏、程颐、张载等对此问题都有过论述。李觏认为:“夫物以阴阳二气之会而后有象,象而后有形。”(《删定易图序论》),主张先有气后有象。程颐认为:“有理 而 后有象,有象 而后有数。”(《二程集·遗书》卷二)“有理则有气,有 气则有数。”(《二程集· 经说》卷一)象与气被 看成一体关系。张载认 为:“有气方有象。”( 《横渠易说 ·系辞下》)并将“ 气”看成是 “象”的一种,“所谓气也者……皆可名之象尔。 ”(同上)又将“象”看 成是“气”,“凡象,皆气也。”(《正 蒙·乾称》)

    南宋朱震是宋代象本论的代表。在象数先后问题上作了明确的论述,认为有象而后有数。“象”包括卦象、爻象,并且也包括“数”:“易含万象,策数乃数之一,又有爻数、卦数、五行、十日、十二辰 、  五声、十二律、纳甲之数,不可一端。”(《汉上易传·系辞》卷七)将各种“数”纳入“象”的范畴,“乾奇坤偶者,象也。”象与数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他  在《汉上易传序》中总结了易学的五种体例为:动爻、卦变、互体、五行、纳甲。认为:“ 凡此五者之变,自一二三四言之谓之数,自有形无形言之谓之象 ,自 推考象数言之谓之占。”这里提出的象数合一观点与他的象在数先的观点其实并不矛盾。

    朱震继承义理学派程颐、张载的观点,坚持取象说,在象与气的问题上虽主张先有气后有象,但气与象实是一体关系:“ 气聚而有见故谓之象,象成而有形故谓之器。”(《汉上 易 传·系辞上》)“象”为气聚而有见者,气象是第一位的。他在解释《系辞》“乾坤其易之门耶 ”一章说 :“乾刚者,阳之物,老阳之物也,其德则健;坤柔者,阴之物,老阴之策也,其德则顺。阴阳 ,气也;刚柔,形也。气变而有形,形具而有体,是故总策成文,健 顺合德而刚柔之体见矣 。圣人以此体天地之撰。”(《汉上易传·系辞下》)乾坤二卦卦象从德性上说是健、顺,从形上说是刚、柔,从气上说是阴、阳。气是无形的, 气变而成为有形之物,则具备刚柔之体,所以揲蓍而成爻或卦,卦爻象中蕴含了健顺 之德、 刚柔之体。文中虽未提到“象”字,但乾坤二卦是卦象,阴阳二气无形而有象。他 还认为象 是对“气”的模拟:“盖动于人情,见于风气,有是时必有是象。易者,象也。易之有象,拟诸其形容而已。”(同上)人情、风气有所动、有所现,必有所“象”。因而气与象往往被朱震当作同一概念使用。受张载影响,朱震将气、象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朱震以“太极”为宇宙万物的最高范畴,“太极”就是“气”,其《易传·丛说 》 说:“四十九因于太极,而太极非无也,一气混沌而未判之时也。”以“太极”为“一元之气”,为“一气混沌而未判之时”,并称之为“一”:“易有太极,四十有九,合而为一乎!四象八卦具而未动,谓之太极。”(《汉上易传·系辞上》)“一者,体也,太极不动之数;四十有九者,用也。方其一也,两仪四象未始不具;及其数也  ,太极未始或亡,体用不相离也。”(同上)“合五十五之数归于太极,寂然无声,其一不动,万化冥会乎其中。”(同上)以“一”为体 ,以“四十九”为用,体用不分。“一”为“寂然无声 ”之太极,四十九为太极之一的自身 展 开。从筮法上说,太极一是揲蓍成卦的根本;从哲 学上说,太极之一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一者,天地之根本也,万物之权舆也,阴阳动静之源也,故谓之太极。”(《汉上易传·自序》)

“太极者,阴阳之本也。”(《汉上易传·系辞上》)“太极者,中之至也,天地之大本也,所以生天地者也。天地分太极,万物分天地,人资天地  之中以生。”(《汉上易传·丛说》)

    “太极”、“一”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太极“一”即是“气”:“一者何?气之始也。”(《汉书易传·说卦》)太极之“气”又是从“太虚”而来:“然则气何从生乎?曰太虚者,气之本体,人容也,动则聚而为气,静 则 散为太虚,动静聚散有形无形,其鬼神之情状乎?”(《汉上易传·丛说》)“易有太极,太虚也。阴阳者,太虚聚而有气也;柔刚者,气聚而有体也。”(《汉上易传·说卦》)此是以“太虚”解释“太极”。以太极为元气本于汉易,以太虚为太极本于张载,但朱震 抛 弃了张载太极“清虚一大”的观念,以太虚、太极为阴阳二气混而为一的状态。认为 “混 沌”的“一气”是宇宙的本体:“今有形之初,本于胞胎,胞胎之初,本于一气。”(《汉上易传 · 丛说》)在哲学本体观上,将“太极”解读为“气”,将“太极”之气看成为世界本体,因此可是 说朱 震是两宋象数学派气本论的代表。

    在“象”与“理”的关系上,朱震主张先“气”、“象”,后“理”。以“气”、“象”为  宇宙 本原,不以“理”为宇宙本原,这一点与程氏“理”本论不同。其在《丛说》中认为 卦的各 种取象,“其言可谓曲矣,然而尽万物之理。”象为尽理的依据。在解释《说卦》 “和顺 于道德而理于义”中对道德性命之“理”与“气”等范畴作了界说:“阴阳气也,刚柔者气聚而有体也。由推行言之谓之道,由得于道言之谓  之 德。性者,万物之一源;命者,通乎道德性命而一之者也;义者,道德所施之宜也。”认为道、德、性、命、理、义,都是以阴阳二气为基础和前提的,阴阳二气的推移为“道”,得于道而不偏滞为“德”,同源于太虚之气为“性”,禀气不均为“命”,贯通性命道德为一体为“理”,“理”为万事万物统于一气,“气”是理的前提,是“ 理”得以存 在的依据。对程颐理气说作了改造,吸取了程颐“体用一源”说,以太极未 分之气 为“ 体”,以天地万物之理为“用”,认为“理”和“气”不可割裂。气本论 思想是朱震对 汉象数易家以及李觏、张载学说的发展。

 

  二、明清象学派

 

    明代象学家来知德在象、数关系上主张“有象即有数”(来知德《周易集注·原序》)他提出取象、错综、爻变、中爻四条原则以解 易,实质上均归结于“象”。他将“象”的范 围大大扩展:“圣人立象,有卦情之象,有卦画之象 ,有中爻之象,有错卦之象,有 综卦之象,有爻变之象,有占中之象。”(《周 易集注·易经字义·象》) 认为一切都从属于“象”。

    来知德继承象学派以“气”解易的传统。如解释乾卦初九爻:“初九,阳气方萌  。”解释乾卦象传:“此言气而不言形。”“资始者,气也。气发泄之盛,则云行雨施矣 。”“太和,阴阳会合,中和之气也。”在象与气关系问题上,主张象气不离,象的实质即气,气的变化即象:“有是气即有是形。”(《易经来注图解·乾》) “两仪配对,气通于间,交感相摩荡也。唯两间之气,交感相摩而后生育不穷。”(《 易 经来注图解·系辞上》)所谓“有是气即有是形”,“气”不是形而是“象”,“气”是“象”的一种,两仪,八卦之中 有气贯通其间,气与象是体用关系,气重流行,象重对待,对待与流行互为前提,不 可分离 :“盖有对待,其气运必流行而不已;有流行,其象数必对待而为不移。”(《易经来注图解·文王八卦方位图》)关于“对待”与“流行”,来氏批评了朱熹的观点,认为伏羲文王之图不可废一,不可分先后:“譬如天之与地,对待也:二气交感,生成万物者,流行也。天地岂先 后哉,男之与女,对待 也;二气交感,生成男女者,流行也。男女岂先后哉。”(《易 经来注图解·说卦传》)认为二气的交感生成万物男女,即是流行。将气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其解《系辞》“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之气本虚,而万物之质则实,其实者乃虚气之化而凝,得气成形,渐渐凝实……天地氤氲,气交也,专一而不二,故曰醇 ;男女构精,形交也,专一而不二 ,故化生。夫天地男女两也,氤氲构精以合一,亦两 也;所以成化醇化生之功。”认为天地男女以及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的交合而化生。

    在“象”“数”“气”“理”的关系上,来氏主张“有象即有数,有数即有理。”(《易经 来注图解·自序》)“道器无二致,理数不相离”(《易经来经图 解·说卦 》)象数先于理, 又与理不分离,认为“象也者像也……像者乃事理之 仿佛近似可以想象者也。”(同上)提出“假象以寓理”,假借象可以模拟 物象及其物象所蕴藏的事物之理,三圣之易就是依照卦爻 象解说万事万物。认为“有象则 大小远近精粗千蹊万径之理,咸寓乎其中,方可弥纶天地 。无象则所言者止一理而已,何 以弥纶?”只因为有象才可以寓一切事理,弥纶天地万物 之象,而如果无象则只能言一事一 理,不能弥纶天地万物之理。

    就“气”和“理”而言,认为气聚而理备,气散而理尽:“人物之始终,皆此阴阳之气,其始也,气聚而理随以究,故生;其终也,气散而理随以尽,故死。”(《易经来注图解·系辞上》)以气为第一位,理为第二位,理随气的聚散而生亡。“理乘气机以出入,一阴一阳。气之散殊,即太极之理各足而富有者也  。气之迭运,即太极之 理流行而日新者也,故谓之道。”(《易经来注图解·系辞上》 )太极之理乘气机而流行。太极之理的富足与流 变就是气的散殊与迭运。“理寓于象数之中 ,难以名状,故曰太极。”理随气的运行而日 新 ,这个流行过程就是“道”。太极之理蕴 含在气的流行过程之中,理与气不相分离。这些观 点 本于朱熹“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 静者,所乘之机也。”(《太极图说解》) 理与气“两个 不曾分离。”(《朱子语类》卷六十七)但抛弃了朱熹理在气先的观点。主张 气为理存在和 流 行的依托,太极为理气合一的状态。在象本论易学哲学家中,来知德是继朱震之后的又一代表人物。

    明末清初方孔、方以智父子在象与数问题上主张象数合一论,认为一切象都有数的规定 性,一切 数都是象之分合,“象之分合即数也。”“一切阴阳五行皆有度数,而变在其中。” ( 《周易时论合编·系辞》)而象与数仍有先后之分:“理藏于象,象历为数。”(《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河图 洛书 旧说》)“因象有数,有数记之,而万理始可折合,则象数乃破执之精法。”(《东西均·象数》)认为象的层次清楚可数即为数,方以智还在《东西均·象数》中引用黄道周的话:“积爻为象,因象立数。”主张象在数先,数因象而立。

    方氏父子不仅将象与数看成一体关系,而且将象数看成是气化的形式和度数。认为气与象数合为一体:“数者,气化分限节度也。”(《周易时论合编·说卦 》)“理与象、气与形,皆虚实有无之两端而一者也。”(《东西均·象数》)“为物不二之至理,隐不可见,质即气也,征其端几,不离象数。”(《物理小识 ·象数 理气征几论》)理气与形象是“两端而一”。两端皆气,两端皆象数。以理、气为虚,形、象为实。提出“  虚 空皆象数”,但“虚空”不是“虚无”,“虚空无非卦爻象数”(《周易时论  合编 ·系辞上》)没有虚无的世界,“虚 空不得不卦,卦不得不辞,犹大一之不 得不 天地也。” (《周易时论合编·系辞》)卦象体现虚空,气与理又为“ 虚”之一端,因而 “虚空皆象数”亦即“虚空皆理气”,象与气实为 一体关系。张载曾提 出“虚空即气则无无。”(《正蒙·太和》)以气 为武器反对虚空为虚 无之说,方氏则 以象数为武器驳斥虚玄论,认为象不脱离理气。

    就“气”论而言,方氏将 气的宇宙论导 入本体论。这个“气”非混沌之元气,而是含有“理”的气。认为宇宙 万物 本源于气:“本一气也,生则为阳,成则为阴,有一此有二,有二此省四,有四此有 六,六者三而已,二者一而已。”(《物理小识·总论》)“本一气也,而身为阴阳;分为二气而各具阴阳。”(《物理小识·水火本一》) 认为阴阳、四时、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最终本于一气。元气即大一之气自身分化为阴阳二气  、四时之气、六气以及万事万物。“气行于天曰五运,产于地曰五材,七曜列星,其精在天,其散在地,故为山为川为鳞羽毛介草 木之物,声色臭味,别其端几。”(《物理小识》引其祖父方 大镇《野同录》)五运、五材、七曜、山川、鸟兽、草木、万事万物都 是由气的运行形成的。

    方氏关于本体论提出了“太极即在有极中”、“一在二中”的命题,围绕“太极”即“ 一 ”的问题,将易学作为卦爻根源的“太极”上升为哲学作为天地万物本体的“太极”。 在 方 氏看来,太极是本体,象数是现象,太极在象数中,本体亦在现象中,两者不可分割, 方氏 以微显、费隐、体用、历寂、大一和大二(一 和二)无极和有极说明太极和象数本体和 现象 的关系,认为两者是蕴涵关系:“太极生两仪以至大业,同时即具者也。”(《周易时论合编·系辞上》)“十六卦互相摄入,万理 具备,谓之大二,其弥之者谓之大一。然舍大二,岂有大一哉!”(《周易时论合编·说 卦》)认为太极和象数是“同时”藏寓而存在,是互相摄入而不可舍弃。卦象是太极(大一)自身的逻辑展开:“易故自碎其太极以为物物之卦爻。一贯者,即一是多,即多是一。”(《周易时论合编·凡例》)“太极践卦爻之形。”(《周易时论合编·系辞上》)以“自碎”和“践形”表示大一用二的展开过程。“ 自 碎”表示太极作为体自 身分裂则为卦爻象,并没有增减,大一之“一 ”与 卦爻之“多”(“二”)相互包蕴。“践形”表示太极本体即体现在卦爻象之中,太极统率象数 说 明现象乃本 体的展开,本体即在现象当中,因而既不可废卦爻象数,又不可废太极大一。方 氏三代还 以卦爻画“有极”为“显”,为表现于外的“费”,以卦爻画之所以然之无形的“ 无极” 为“微”,为深藏于内的“隐”,而以“太极”为“贯一不落有无者”,即通贯有极、无极 ,不偏于有也 不偏于无的本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方氏认为这个“不落有无”的“太极”本体既不是虚无,也不是混有,而是象理气合一的“气  ” ,而不是混沌元气。这与他后期在《东西均·扩信》中 给“太极”所下定义的定义不同 :“太极也,精一 也,时中也,混成也,环中也,真如也,圆相也,皆一心也,皆一宗也 ,因时设施异耳。” 将儒、释、道三家观念融合在一起解 释“太极”。 这 是方氏后 期的思想,不是《周易时论合编》的太极观点。其父方孔虽以“理”释 太极, 但强调太极之理在气中:“充两间之虚,贯两间之实,皆气也。所以为气者,不得已而理之,则 御气者理也,泯气者理也,泯理气者即理也。以泯理气之气而专言气, 则人任其气而失理 矣。提出泯理气之理而后详征之,则人善于用于气中而中节矣。”(《周易时论合编· 图象几表·太极图说》)以理气关系论述了大一即在大二之中,就理气言是合一不分的。认为理是统率气者,浸没于“ 气”之 中者、浸没于理气无间者,如果专言气,则往往任气而失理。他还以水与味作比喻,气 好比 是 水,理好比是甘味,甘味充满水中。又以太极之象标示理在气中,中间一点为理 ,但这只 是 不得已作的画,实际上中间一点应充满全圆,表示理气融为一体。太极就是这 个理气合一的 本体:“两间皆气,散殊适用,天地但定位耳。其所以为气者,於穆其中,故曰太极。所以者,即在气中。”(《周易时论合编·说卦》)“两间皆气也,而所以为气者在其中,即万物共一太极,而物物各一太极也,儒者不得已而以  理 呼之,所谓至理统一切事理者也,有精言其理御气者,有冒言其统理气者。”(《 周易 时论合编·系辞上》)“所以为气者”即是“理”,理在气中,离气无理,称太极为理,只是表明太极乃气之所以 然,并不是说太极只有理没有气。

    理与气不仅合一,理、气与象、数也是一体关系:“见象即见理”(同上)“奇数穷理。”(《周易时论合编·说卦》)“象也,理也,心也,一也”(《周易时论合编·乾》)“因象有数,有数记之,而 万理始可析合,则象数乃破执之精法。”(《周易时论 合编·图象几表·河图洛书旧说》)以理气象合一的太极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是方氏父子对哲学本体论的一大贡献。

    此外方氏还讨论了天地有无开端的问题,认为天地之始基即在大地万物之中,即“一在二中  ”。方大镇论《序卦》说:“言贞一而不倚混一,诸读序卦传,自有天地而言,则合天地人伦,无太极,明矣。”(《周易时论合编·序卦》)“人道真开辟之有者也。天地未分前之无,即亨于此中矣……何容更于大有之外驾言无哉! ”( 《周易时论合编·大有》)说明天地产生以前并没有什么混一不分的太极作为天地始基,太极 作为本体只能存在于天 地人伦之中。人道开辟才可言“大有”,天地未分之前的“无”即存 在 于万有之中,否定 王弼以“无”为天地万物之本的观点,认为《周易》所言之道在于天地 人三极之中,无需 多谈天地未分之前事,不主张废弃天地人伦而追究本体世界。

    方氏理气合一本体论思想是象学派气本论的继承和发展,对王夫之等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象学派易学家在象与数问题论争中,主张象在数先,将象置于第一位,从而形 成易学上象涵盖数的象本论;进而将易学问题上升为哲学问题,以气释象,以气释太极,从而 形成 哲学上气象合一的象本 论。从易学象本论到哲学象本论、气本论,是一个质的转变。就整个中国哲学史而言 ,气本论的阐发 者主要是易学家,而象学派易学家起了重要作用。

气象学论文篇10

以象为第一位、以数为第二位,是象学派的共同观点,象本论对易学而言,是指在象、数、 辞、理中“象”是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最高范畴。象学家站在象本论立场,以“气”解说《周易》卦爻象以及经传文,通过将“象”解读为“气”,从而形成“象”“气”为宇宙本体的思想,并最终完成将易学象本体论上升为哲 学气本体论的过程。

一、宋代象学派

宋代象学派与数学派开始真正分立。宋初易学家李之才主卦变说,有变 卦反对图和六十四 卦相生图传世,被称为“ 象学 ”(宋代林至《易裨传》外篇)。因其著已佚 ,故其对“象”、“数”关系有无论述已不可知。周敦颐易 学亦属于“象学”(冯友 兰《中 国哲学史新编》第五册,第51页),虽未 论及象与数的关系,但却是宋代以“气”解“象”的代表。其《太极图说》虽未言“卦象”,但其“ 太极图 ”即是一种“象”(朱熹说:“周子立象于前,为说于后。”载《朱文公文集》 卷四十二),其《说》前一部分讲“无极”、“太极”,后一部分讲“人极”。讲“无极 ”是为了 讲“太极”,讲“太极”是为了讲“人极”。“无极”是宇宙的本原,“人极” 是人的本 源 、本质。全篇以“气”立论:不动之“太极”生出阴阳二气,二 气变合生出 五行之气(五气 ),二五之气交感 而化生万物。人因为禀受二五之秀气,所以成为万物之最 灵者,二五之气 化生其形、神,修养其二五之气,“定之以中正仁义”进而立三极之道, 则可立“人极”而 成为圣人。此“太极”为阴阳二气未分的浑沌状态,受道家影响,在“太极”之前立一“无极”,“ 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即无极的本性与阴阳五行之气的精华微妙地凝聚于一起 ,而 构成万物。“无极”为无实体,是太极元气的根源,周氏此说意在取“无极”虚静的 性质, 而以此为成圣立“人极”的最高准则。通观全篇,“气”是至关重要的。

从西汉到北宋,象学家还没有对“象”与“气”的关系作系统论述。而北宋义理学派李觏、程颐、张载等对此问题都有过论述。李觏认为:“夫物以阴阳二气之会而后有象,象而后有形。”(《删定易图序论》),主张先有气后有象。程颐认为:“有理 而 后有象,有象 而后有数。”(《二程集·遗书》卷二)“有理则有气,有 气则有数。”(《二程集· 经说》卷一)象与气被 看成一体关系。张载认 为:“有气方有象。”( 《横渠易说 ·系辞下》)并将“ 气”看成是 “象”的一种,“所谓气也者……皆可名之象尔。 ”(同上)又将“象”看 成是“气”,“凡象,皆气也。”(《正 蒙·乾称》)

南宋朱震是宋代象本论的代表。在象数先后问题上作了明确的论述,认为有象而后有数。“象”包括卦象、爻象,并且也包括“数”:“易含万象,策数乃数之一,又有爻数、卦数、五行、十日、十二辰 、 五声、十二律、纳甲之数,不可一端。”(《汉上易传·系辞》卷七)将各种“数”纳入“象”的范畴,“乾奇坤偶者,象也。”象与数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他 在《汉上易传序》中总结了易学的五种体例为:动爻、卦变、互体、五行、纳甲。认为:“ 凡此五者之变,自一二三四言之谓之数,自有形无形言之谓之象 ,自 推考象数言之谓之占。”这里提出的象数合一观点与他的象在数先的观点其实并不矛盾。

朱震继承义理学派程颐、张载的观点,坚持取象说,在象与气的问题上虽主张先有气后有象,但气与象实是一体关系:“ 气聚而有见故谓之象,象成而有形故谓之器。”(《汉上 易 传·系辞上》)“象”为气聚而有见者,气象是第一位的。他在解释《系辞》“乾坤其易之门耶 ”一章说 :“乾刚者,阳之物,老阳之物也,其德则健;坤柔者,阴之物,老阴之策也,其德则顺。阴阳 ,气也;刚柔,形也。气变而有形,形具而有体,是故总策成文,健 顺合德而刚柔之体见矣 。圣人以此体天地之撰。”(《汉上易传·系辞下》)乾坤二卦卦象从德性上说是健、顺,从形上说是刚、柔,从气上说是阴、阳。气是无形的, 气变而成为有形之物,则具备刚柔之体,所以揲蓍而成爻或卦,卦爻象中蕴含了健顺 之德、 刚柔之体。文中虽未提到“象”字,但乾坤二卦是卦象,阴阳二气无形而有象。他 还认为象 是对“气”的模拟:“盖动于人情,见于风气,有是时必有是象。易者,象也。易之有象,拟诸其形容而已。”(同上)人情、风气有所动、有所现,必有所“象”。因而气与象往往被朱震当作同一概念使用。受张载影响,朱震将气、象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朱震以“太极”为宇宙万物的最高范畴,“太极”就是“气”,其《易传·丛说 》 说:“四十九因于太极,而太极非无也,一气混沌而未判之时也。”以“太极”为“一元之气”,为“一气混沌而未判之时”,并称之为“一”:“易有太极,四十有九,合而为一乎!四象八卦具而未动,谓之太极。”(《汉上易传·系辞上》)“一者,体也,太极不动之数;四十有九者,用也。方其一也,两仪四象未始不具;及其数也 ,太极未始或亡,体用不相离也。”(同上)“合五十五之数归于太极,寂然无声,其一不动,万化冥会乎其中。”(同上)以“一”为体 ,以“四十九”为用,体用不分。“一”为“寂然无声 ”之太极,四十九为太极之一的自身 展 开。从筮法上说,太极一是揲蓍成卦的根本;从哲 学上说,太极之一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一者,天地之根本也,万物之权舆也,阴阳动静之源也,故谓之太极。”(《汉上易传·自序》)

“太极者,阴阳之本也。”(《汉上易传·系辞上》)“太极者,中之至也,天地之大本也,所以生天地者也。天地分太极,万物分天地,人资天地 之中以生。”(《汉上易传·丛说》)

“太极”、“一”是天地、万物的根本。太极“一”即是“气”:“一者何?气之始也。”(《汉书易传·说卦》)太极之“气”又是从“太虚”而来:“然则气何从生乎?曰太虚者,气之本体,人容也,动则聚而为气,静 则 散为太虚,动静聚散有形无形,其鬼神之情状乎?”(《汉上易传·丛说》)“易有太极,太虚也。阴阳者,太虚聚而有气也;柔刚者,气聚而有体也。”(《汉上易传·说卦》)此是以“太虚”解释“太极”。以太极为元气本于汉易,以太虚为太极本于张载,但朱震 抛 弃了张载太极“清虚一大”的观念,以太虚、太极为阴阳二气混而为一的状态。认为 “混 沌”的“一气”是宇宙的本体:“今有形之初,本于胞胎,胞胎之初,本于一气。”(《汉上易传 · 丛说》)在哲学本体观上,将“太极”解读为“气”,将“太极”之气看成为世界本体,因此可是 说朱 震是两宋象数学派气本论的代表。

在“象”与“理”的关系上,朱震主张先“气”、“象”,后“理”。以“气”、“象”为 宇宙 本原,不以“理”为宇宙本原,这一点与程氏“理”本论不同。其在《丛说》中认为 卦的各 种取象,“其言可谓曲矣,然而尽万物之理。”象为尽理的依据。在解释《说卦》 “和顺 于道德而理于义”中对道德性命之“理”与“气”等范畴作了界说:“阴阳气也,刚柔者气聚而有体也。由推行言之谓之道,由得于道言之谓 之 德。性者,万物之一源;命者,通乎道德性命而一之者也;义者,道德所施之宜也。”认为道、德、性、命、理、义,都是以阴阳二气为基础和前提的,阴阳二气的推移为“道”,得于道而不偏滞为“德”,同源于太虚之气为“性”,禀气不均为“命”,贯通性命道德为一体为“理”,“理”为万事万物统于一气,“气”是理的前提,是“ 理”得以存 在的依据。对程颐理气说作了改造,吸取了程颐“体用一源”说,以太极未 分之气 为“ 体”,以天地万物之理为“用”,认为“理”和“气”不可割裂。气本论 思想是朱震对 汉象数易家以及李觏、张载学说的发展。

二、明清象学派

明代象学家来知德在象、数关系上主张“有象即有数”(来知德《周易集注·原序》)他提出取象、错综、爻变、中爻四条原则以解 易,实质上均归结于“象”。他将“象”的范 围大大扩展:“圣人立象,有卦情之象,有卦画之象 ,有中爻之象,有错卦之象,有 综卦之象,有爻变之象,有占中之象。”(《周 易集注·易经字义·象》) 认为一切都从属于“象”。

来知德继承象学派以“气”解易的传统。如解释乾卦初九爻:“初九,阳气方萌 。”解释乾卦象传:“此言气而不言形。”“资始者,气也。气发泄之盛,则云行雨施矣 。”“太和,阴阳会合,中和之气也。”在象与气关系问题上,主张象气不离,象的实质即气,气的变化即象:“有是气即有是形。”(《易经来注图解·乾》) “两仪配对,气通于间,交感相摩荡也。唯两间之气,交感相摩而后生育不穷。”(《 易 经来注图解·系辞上》)所谓“有是气即有是形”,“气”不是形而是“象”,“气”是“象”的一种,两仪,八卦之中 有气贯通其间,气与象是体用关系,气重流行,象重对待,对待与流行互为前提,不 可分离 :“盖有对待,其气运必流行而不已;有流行,其象数必对待而为不移。”(《易经来注图解·文王八卦方位图》)关于“对待”与“流行”,来氏批评了朱熹的观点,认为伏羲文王之图不可废一,不可分先后:“譬如天之与地,对待也:二气交感,生成万物者,流行也。天地岂先 后哉,男之与女,对待 也;二气交感,生成男女者,流行也。男女岂先后哉。”(《易 经来注图解·说卦传》)认为二气的交感生成万物男女,即是流行。将气看成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其解《系辞》“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之气本虚,而万物之质则实,其实者乃虚气之化而凝,得气成形,渐渐凝实……天地氤氲,气交也,专一而不二,故曰醇 ;男女构精,形交也,专一而不二 ,故化生。夫天地男女两也,氤氲构精以合一,亦两 也;所以成化醇化生之功。”认为天地男女以及万事万物都是由“气”的交合而化生。

在“象”“数”“气”“理”的关系上,来氏主张“有象即有数,有数即有理。”(《易经 来注图解·自序》)“道器无二致,理数不相离”(《易经来经图 解·说卦 》)象数先于理, 又与理不分离,认为“象也者像也……像者乃事理之 仿佛近似可以想象者也。”(同上)提出“假象以寓理”,假借象可以模拟 物象及其物象所蕴藏的事物之理,三圣之易就是依照卦爻 象解说万事万物。认为“有象则 大小远近精粗千蹊万径之理,咸寓乎其中,方可弥纶天地 。无象则所言者止一理而已,何 以弥纶?”只因为有象才可以寓一切事理,弥纶天地万物 之象,而如果无象则只能言一事一 理,不能弥纶天地万物之理。

就“气”和“理”而言,认为气聚而理备,气散而理尽:“人物之始终,皆此阴阳之气,其始也,气聚而理随以究,故生;其终也,气散而理随以尽,故死。”(《易经来注图解·系辞上》)以气为第一位,理为第二位,理随气的聚散而生亡。“理乘气机以出入,一阴一阳。气之散殊,即太极之理各足而富有者也 。气之迭运,即太极之 理流行而日新者也,故谓之道。”(《易经来注图解·系辞上》 )太极之理乘气机而流行。太极之理的富足与流 变就是气的散殊与迭运。“理寓于象数之中 ,难以名状,故曰太极。”理随气的运行而日 新 ,这个流行过程就是“道”。太极之理蕴 含在气的流行过程之中,理与气不相分离。这些观 点 本于朱熹“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 静者,所乘之机也。”(《太极图说解》) 理与气“两个 不曾分离。”(《朱子语类》卷六十七)但抛弃了朱熹理在气先的观点。主张 气为理存在和 流 行的依托,太极为理气合一的状态。在象本论易学哲学家中,来知德是继朱震之后的又一代表人物。

明末清初方孔、方以智父子在象与数问题上主张象数合一论,认为一切象都有数的规定 性,一切 数都是象之分合,“象之分合即数也。”“一切阴阳五行皆有度数,而变在其中。” ( 《周易时论合编·系辞》)而象与数仍有先后之分:“理藏于象,象历为数。”(《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河图 洛书 旧说》)“因象有数,有数记之,而万理始可折合,则象数乃破执之精法。”(《东西均·象数》)认为象的层次清楚可数即为数,方以智还在《东西均·象数》中引用黄道周的话:“积爻为象,因象立数。”主张象在数先,数因象而立。

方氏父子不仅将象与数看成一体关系,而且将象数看成是气化的形式和度数。认为气与象数合为一体:“数者,气化分限节度也。”(《周易时论合编·说卦 》)“理与象、气与形,皆虚实有无之两端而一者也。”(《东西均·象数》)“为物不二之至理,隐不可见,质即气也,征其端几,不离象数。”(《物理小识 ·象数 理气征几论》)理气与形象是“两端而一”。两端皆气,两端皆象数。以理、气为虚,形、象为实。提出“ 虚 空皆象数”,但“虚空”不是“虚无”,“虚空无非卦爻象数”(《周易时论 合编 ·系辞上》)没有虚无的世界,“虚 空不得不卦,卦不得不辞,犹大一之不 得不 天地也。” (《周易时论合编·系辞》)卦象体现虚空,气与理又为“ 虚”之一端,因而 “虚空皆象数”亦即“虚空皆理气”,象与气实为 一体关系。张载曾提 出“虚空即气则无无。”(《正蒙·太和》)以气 为武器反对虚空为虚 无之说,方氏则 以象数为武器驳斥虚玄论,认为象不脱离理气。

就“气”论而言,方氏将 气的宇宙论导 入本体论。这个“气”非混沌之元气,而是含有“理”的气。认为宇宙 万物 本源于气:“本一气也,生则为阳,成则为阴,有一此有二,有二此省四,有四此有 六,六者三而已,二者一而已。”(《物理小识·总论》)“本一气也,而身为阴阳;分为二气而各具阴阳。”(《物理小识·水火本一》) 认为阴阳、四时、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最终本于一气。元气即大一之气自身分化为阴阳二气 、四时之气、六气以及万事万物。“气行于天曰五运,产于地曰五材,七曜列星,其精在天,其散在地,故为山为川为鳞羽毛介草 木之物,声色臭味,别其端几。”(《物理小识》引其祖父方 大镇《野同录》)五运、五材、七曜、山川、鸟兽、草木、万事万物都 是由气的运行形成的。

方氏关于本体论提出了“太极即在有极中”、“一在二中”的命题,围绕“太极”即“ 一 ”的问题,将易学作为卦爻根源的“太极”上升为哲学作为天地万物本体的“太极”。 在 方 氏看来,太极是本体,象数是现象,太极在象数中,本体亦在现象中,两者不可分割, 方氏 以微显、费隐、体用、历寂、大一和大二(一 和二)无极和有极说明太极和象数本体和 现象 的关系,认为两者是蕴涵关系:“太极生两仪以至大业,同时即具者也。”(《周易时论合编·系辞上》)“十六卦互相摄入,万理 具备,谓之大二,其弥之者谓之大一。然舍大二,岂有大一哉!”(《周易时论合编·说 卦》)认为太极和象数是“同时”藏寓而存在,是互相摄入而不可舍弃。卦象是太极(大一)自身的逻辑展开:“易故自碎其太极以为物物之卦爻。一贯者,即一是多,即多是一。”(《周易时论合编·凡例》)“太极践卦爻之形。”(《周易时论合编·系辞上》)以“自碎”和“践形”表示大一用二的展开过程。“ 自 碎”表示太极作为体自 身分裂则为卦爻象,并没有增减,大一之“一 ”与 卦爻之“多”(“二”)相互包蕴。“践形”表示太极本体即体现在卦爻象之中,太极统率象数 说 明现象乃本 体的展开,本体即在现象当中,因而既不可废卦爻象数,又不可废太极大一。方 氏三代还 以卦爻画“有极”为“显”,为表现于外的“费”,以卦爻画之所以然之无形的“ 无极” 为“微”,为深藏于内的“隐”,而以“太极”为“贯一不落有无者”,即通贯有极、无极 ,不偏于有也 不偏于无的本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方氏认为这个“不落有无”的“太极”本体既不是虚无,也不是混有,而是象理气合一的“气 ” ,而不是混沌元气。这与他后期在《东西均·扩信》中 给“太极”所下定义的定义不同 :“太极也,精一 也,时中也,混成也,环中也,真如也,圆相也,皆一心也,皆一宗也 ,因时设施异耳。” 将儒、释、道三家观念融合在一起解 释“太极”。 这 是方氏后 期的思想,不是《周易时论合编》的太极观点。其父方孔虽以“理”释 太极, 但强调太极之理在气中:“充两间之虚,贯两间之实,皆气也。所以为气者,不得已而理之,则 御气者理也,泯气者理也,泯理气者即理也。以泯理气之气而专言气, 则人任其气而失理 矣。提出泯理气之理而后详征之,则人善于用于气中而中节矣。”(《周易时论合编· 图象几表·太极图说》)以理气关系论述了大一即在大二之中,就理气言是合一不分的。认为理是统率气者,浸没于“ 气”之 中者、浸没于理气无间者,如果专言气,则往往任气而失理。他还以水与味作比喻,气 好比 是 水,理好比是甘味,甘味充满水中。又以太极之象标示理在气中,中间一点为理 ,但这只 是 不得已作的画,实际上中间一点应充满全圆,表示理气融为一体。太极就是这 个理气合一的 本体:“两间皆气,散殊适用,天地但定位耳。其所以为气者,於穆其中,故曰太极。所以者,即在气中。”(《周易时论合编·说卦》)“两间皆气也,而所以为气者在其中,即万物共一太极,而物物各一太极也,儒者不得已而以 理 呼之,所谓至理统一切事理者也,有精言其理御气者,有冒言其统理气者。”(《 周易 时论合编·系辞上》)“所以为气者”即是“理”,理在气中,离气无理,称太极为理,只是表明太极乃气之所以 然,并不是说太极只有理没有气。

理与气不仅合一,理、气与象、数也是一体关系:“见象即见理”(同上)“奇数穷理。”(《周易时论合编·说卦》)“象也,理也,心也,一也”(《周易时论合编·乾》)“因象有数,有数记之,而 万理始可析合,则象数乃破执之精法。”(《周易时论 合编·图象几表·河图洛书旧说》)以理气象合一的太极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是方氏父子对哲学本体论的一大贡献。

此外方氏还讨论了天地有无开端的问题,认为天地之始基即在大地万物之中,即“一在二中 ”。方大镇论《序卦》说:“言贞一而不倚混一,诸读序卦传,自有天地而言,则合天地人伦,无太极,明矣。”(《周易时论合编·序卦》)“人道真开辟之有者也。天地未分前之无,即亨于此中矣……何容更于大有之外驾言无哉! ”( 《周易时论合编·大有》)说明天地产生以前并没有什么混一不分的太极作为天地始基,太极 作为本体只能存在于天 地人伦之中。人道开辟才可言“大有”,天地未分之前的“无”即存 在 于万有之中,否定 王弼以“无”为天地万物之本的观点,认为《周易》所言之道在于天地 人三极之中,无需 多谈天地未分之前事,不主张废弃天地人伦而追究本体世界。

方氏理气合一本体论思想是象学派气本论的继承和发展,对王夫之等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气象学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P41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224-01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社会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气象能见度可以在天气预报、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等方面进行广泛应用,可以有效的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而气象能见度的时空变化较大,只有对其进行全方面的观察,才能保证气象能见度的使用稳定性。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逐渐提高,对于气象能见度资料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已经根据气象能见度理论研发了多种气象能见度探测仪器,以确保气象能见度观测工作顺利进行。

1 气象能见度理论

现阶段,气象能见度的观测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常常会通过不同的观测方法进行,并将不同的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项准确、合理、标准的气象能见度理论[1]。然而,气象能见度的相关理论概念较多,在对其实际观测时常常会出现一些混淆的现象发生,如果这一现象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气象能见度观测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通过国内外专业技术人员不断的研究,现有的气象能见度理论体系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气象能见度观测技术慢慢的出现在人们眼前。

1.1 能见度

气象能见度的理论主要根据Purkinje理论形成的,而气象能见度理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决定一些目标与背景的亮度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制定出对应的能见度目标。在制定能见度目标时还应该将其中的背景固有亮度进行标记,并做好能见度与固有背景亮度的对比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能见度的真正意义体现出来[2]。当背景固有亮度与能见度对比时,可以根据能见度理论中的主要概念将其在空间目标识别领域中应用,完成能见度的观测工作。另外,在能见度与一些固定目标对比过程中,常常会受到一些大气学光的特性、自然光照度、目标固有亮度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气象能见度中的真正理论、含义被掩盖。

1.2 气象能见度

通过国内外专业技术人员对气象能见度理论不断的研究、探讨,已经规定了一项气象能见度理论,在对气象能见度观测时可以通过观测时间、观测对象、观测方向、观测背景、观察目标这一系列标准的观测环节进行观测,保证观测技术在其中气象能见度理论应用时的工作质量与效率。

2 气象能见度的观测

2.1 目测气象能见度

目测气象能见度主要由白昼与夜间两部分组成,其中的白昼的观测主要通过指定的观测线路经进行操作,并将气象能见度中的相关数值体现出来。但是通过目测的形式了解气象能见度导致其中的数据信息的准确性较低,很难满足人们人眼的对比需求与生理特性、心理状态的需求[3]。而一些目标几何、背景亮度、观测时间段等方面的因素都与目测质量有着一定的关系,其次,在使用目测的形式对气象能见度进行观测其中的假定意义也很难得到满足,而这一现象主主要由一些实际的观测现场与环境所引起的,很难通过对应的解决对策解决。当观测目标与背景不符合观测技术的指定要求时,只有将其中的业务进行全方面的创新、完善、矫正,才能保证观测工作的完成。最后,通过目测的方式对气象能见度进行观测,所得出的相关的观测数据就可以通过“发现”、“识别”、“判定”的形式总结出来,保证目测出来的气象能见度理论与世界标准的气象能见度理论之间的误差较少。对于不同的任务目标来说,要根据气象能见度现状制定出对应的观测方案;第二种夜间目测是在开展夜间气象能见度观测工作时,人们的视觉会随着夜晚的到来而发生变化,主要以WMO的相关电光源作为整个电光目标,并将其中低能见度目标作为整个夜间目测气象能见度的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夜间气象能见度观测工作得以实现。

2.2 器测气象能见度

在开展器测能见度理论的观测工作时应该使用对应的透射仪器进行操作,并将进入、接收终端的散射光以及基线进行偏离,等到实际观测时再将其进行准确矫正。对于散射仪器来说,还可以有效的对一些大雾的天气的气象能见度进行观测。

3 结语

在开展气象能见度的观测工作时可以根本不同的天气情况、特征进行操作。在观测工作实际进行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使用不同的定律进行,并将作为整个气象能见度观测工作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对关于气象能见度理论与观测技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文中还存在着一定不足,今后气象专业技术人员对气象能见度理论与观测技术工作进行更加深刻严谨的分析,将气象能见度的观测更加精细准确。

参考文献

气象学论文篇12

abstract: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conceives abundant image?number contents of the ?yi? learning. ?the internal medicine? takes in the theory of the unity of the heaven, earth and human from the ?yi? learning as its theoretic basis. human's responses to the heaven are realized through the waxing and waning of ?yin? and ?yang?, alternating between the four seasons,rotations of the five elements, changes between the winds from the eight directions, and shifting of the abnormality and normality of the climate. bo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yi? learning stress on the changes of time, yet the former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ducing and destroying between the five elements, while the latter to the oppositeness and alterna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theories of ?the internal medicin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ua qi ?theory (correlating the trigrams or hexagrams with seasonal points) of the ?yi? learning. though both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yi? learning lay particular stress on the unity of the heaven and human, the former emphasizes a natural unity while the latter a humanistic one. two kinds of unity are not contradictory but correlated. human may pursuit these two kinds of unity at the same time.?

key words: the ?internal medicine?; the ?yi? learning; image?number; unity of the heaven and human??

?

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经典文献,《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为后世中医学的发展规约了框架。而用以“道阴阳”的《周易》,在汉代被奉为“众经之首,大道之原”。魏晋时期,《周易》则被崇为“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之一。此后,《周易》便作为融儒、道为一体的学问,对中国的哲学、政治、文化、科技等诸领域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四库全书总目·易类》赞之曰:“《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亦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易》学的影响,并含有丰富的易学象数学内容。深入研究医、《易》关系,对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根所在,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黄帝内经》中的《易》学象数学入手,我们可以发现,医、《易》在思维理路上有许多共同点,同时亦有重大区别。今试析《内经》中的《易》学象数学内含,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医、《易》思维理路之异同。?

一、 “三才”之道?

《黄帝内经》由《素问》与《灵枢》两部分组成。从理论上来说,《内经》在对人体生理的总认识上是通过吸收《易》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文言》)、“天地人合一”的“三才之道”来完成的,认为天人同构,天人之气相通,人只是天地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天、地之气息息相通。?

《内经》将天、地、人相参与之情状描述得详细备至。如:“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 (《生气通天论》)??[1]?又云:“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阴阳应象大论》)[1]?这种天人同构的“三才之道”与《易》学的“三才之道”正好相契合。《周易·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系辞下》则有:“《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所以,医、《易》在思维理路上皆注重天与人的贯通,都通过取类比象的方式表达天与人的互通互融性。?

但二者在天人一体的思维理路方面又存在根本的区别。《内经》重天与人的自然的合一,即注重天人同构,天人之气相通,并将“三才之道”进一步具体化:

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三部九候论》)??[1]

《内经》在具体描述天人同构的同时,还将人气与天气相比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生气通天论》)[1]?再加上五行的成份,天与人的合一则组成了一个完备的网状整体:“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 (《经别》)[2]?《灵枢·邪客》则对天人之相应作了进一步总结: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暖,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nfda1?肉,……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内经》中的“药分三品”说及五行与五色、五方、五味、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五主、五恶、五志等的配应也是对《易》学“三才”之道及天人之气相通相应的贯彻。?

《周易》亦有类似的近取诸身的取类比象:“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说卦》)但《易》学的取类比象及“三才”之道旨在法天道以立人道,开天文以立人文,即“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贲·彖》)其最终目的是“以神道设教”。因而《易》学的“三才”之道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追求的是天道与人道的人文贯通。《易传》中的《象》、《彖》、《系辞》都明显而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今本《易传》只是宽泛地论及“三才”之道,而帛书《易传》之《要》篇则将“三才”之道进一步拓展为:“《易》又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又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又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为之以上下。”已将“三才”之道与阴阳五行具体地结合在一起。《易》学由象数开示义理、本天道以立人道,最终关注的乃是人文,为人文社会的政道与治道从天道、天文中寻求内在的根据。?

由此可知,医、《易》虽都以“三才”之道作为立论的基础,但前者关注的是天地、自然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而后者关注的则是天地变化与人文社会的内在联系。《内经》虽也注意到社会地位的变化、人的情感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但在《内经》中占的比重极小。另外,《易》学发展至西汉孟、京时代以后,受其所处时代氛围影响,其对人文、社会的关注多表现在对灾异的推演。而《内经》除《灵枢·岁露论》谈及“灾异”现象外,其他篇章几乎没有提及。这也是二者一关注人文一关注自然的一个具体表现。?

在《内经》中,“三才”并不是静态的,而是通过动态的阴阳、四时、五行的变化、运行来具体展现的。而《易》亦以阴爻?(? ?)?阳爻?(-)?作为其建构卦符体系的最基本的单位,而且“时”的哲学也是《易》学哲学的重心所在。?

二、 阴阳、四时?

阴阳五行学说是《内经》理论的核心,而阴阳学说更为其理论建构之总纲,因为五行亦是阴阳的具体展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内经》所提出的表里、虚实、沉浮、升降出入等皆为阴阳所范围。而为了更明白地表达人的生理病理,《内经》将人体经脉性质以阴阳进行规约,并将阴阳学说演进为三阴三阳说,将人体描述为一个表里相互络属的整体:“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血气形志篇》)[1]??

《周易》古经虽只字未提阴阳,但其阴?(?- - ?)?阳?(-)?符号却蕴示着阴阳的道理,至《易传》已明白地开示出“一阴一阳”之道。战国秦汉时代,虽然道家、医家、兵家、阴阳家等都讲阴阳,但其阴阳学说应该皆以《周易》古经的阴阳爻符号为滥觞,或许这才是《庄子·天下》为何说“《易》以道阴阳”的真正原因。 阴阳“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阴阳离合论》)?[1],而且具体的阴阳的划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灵枢·阴阳系日月》云:

甲主左手之少阳,己主右手之少阳,乙主左手之太阳,戊主右手之太阳,丙主左手之阳明,丁主右手之阳明。此两火并合,故为阳明。庚主右手之少阴,癸主左手之少阴,辛主右手之太阴,壬主左手之太阴。?

……?

黄帝曰: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王春。春者,苍色,主肝。肝者,足厥阴也。今乃以甲为左手之少阳,不合于数,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阴阳也,非四时五行以次行也。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在此既有天地之阴阳,又有四时五行行次之阴阳。后者以“时”的形式把阴阳的消息具体地展示出来。?

为了从动态的角度更好地把握阴阳二气的运行,医、《易》皆将“时”的概念引入阴阳体系,以四时甚至每一日的时辰的形式表述阴阳二气在一年或一日中的消息盈虚。在《内经》作者看来,人的阴阳表里的本然和合状态只有在顺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人是一个“时”的存在体,故《素问·四气调神篇》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荷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宝命全形论》亦有:“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

前文已述,在《内经》看来,天人之气相应相通,再加上“时”的因素,则天人之气时时相通,阴阳二气在不同的时节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

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以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长夏者,经络皆盛,内溢肌中。秋者,天气始收,肤理闭塞,皮肤引急。冬者盖藏,血气在中,内着骨髓,通于五藏。(《四时刺逆从论》)[1] 反映在人的脉象上则为春弦、夏钩、秋浮、冬营。若“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命曰逆四时。未有脏形,于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名曰逆四时也。” (《玉机真脏论》)??[1]?逆四时则病。在一日之中,阳气则“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气门乃收。” (《生气通天论》)[1]??

《内经》亦十分重视月亮盈虚对人体气血盛虚之影响:“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 (《八正神明论》)[1]?后世发展起来的“子午流注”诊疗法即源于《内经》中的天人之气时时相通的理念。?

于《易》学,四时也是阴阳二气消息的派生物。在《系辞》那里,乾坤可以被视为大阴大阳,一切变化皆源于乾坤的开合、阴阳的消息。乾坤的转化正好符示着一年中阴阳二气的转化:“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上》)乾坤是一切变化的支柱:“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同上)而乾坤的开合交通又形成了四时,故《系辞上》又云:“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系辞下》则进一步发挥为:“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刘大钧先生推证认为,这正反映了《易传》中蕴含着“卦气”思想,[3]?确为至见。?

在本天道而立人道的同时,《易》特别强调“时”:“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彖》)“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损·彖》)每一卦皆有其卦时,每一爻亦各有其爻时,人据卦爻所符示之情势顺时而动则吉,否则则凶。这种随“时”而动的“时”的哲学成为《易》学哲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后世的“卦气”说及“月体纳甲”说可以说是对《易传》“时”的哲学的延伸,其宗旨都是顺气、时而动。?

如前所述,医、《易》虽都重“时”,但前者更关注“时”对人的生理病理的影响,而后者则更关注“时”对人文社会的影响。四时的运行又导致五运六气的更替与八节八风的常变。这也是《内经》中象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 八风说与八卦“卦气”说? 日月运行不仅形成了四时,而且导致了风雨寒温的气候变化。《汉书·天文志》云:“月为风雨,日为寒温。”意即月亮的运行导致了风雨的产生,太阳的运行导致了寒温变化。风在气候变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而医、《易》皆注重八风的作用。《内经》对风邪致病极为重视:“风者,百病之长也。” (《玉机真脏论》)[1] “邪风之至,疾如风雨” (《阴阳应象大论》)[1]?,并云:“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 (《金匮真言论》)[1]?但《内经》所云八风之邪正有其规律性。《灵枢·九宫八风》专门讨论这一规律,对八风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风从南方来,名大弱风;……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风从东方来,名婴儿风;……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而《易》学之八风之名为广莫风(对应北方坎位)、条风(对应东北方艮位)、明庶风(对应东方震位)、清明风(对应东南方巽位)、景风(对应南方离位)、凉风(对应西南方坤位)、阊阖风(对应正西方兑位)以及不周风(对应西北方乾位)。?

两套八风之名虽不同,而其实质则是一致的,都与八卦“卦气”说有内在的联系,因为两套八风系统都与四时八节及后天八卦方位有联系。《白虎通疏证·八风》有云:“风之为言萌也。养物成功,所以象八卦”。而于1977年在阜阳县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其“九宫的名称和各宫节气的日数与《灵枢经·九宫八风》篇首图完全一致”[4]?,正好可以证明,八卦“卦气”说至少在先秦时期已经存在,并与八风说有内在的联系。补充证据是,《史记·律书》载:“凉风据西南维,主地”,因为坤为地,故在此已将凉风与西南坤位相配应。而司马迁之《易》学又可上溯至汉初田何。故“卦气”说此时应早已存在,从而也进一步证明刘大钧先生“卦气之说先秦早已有之”的论断何其正确!因其不是本文重点,故不在此赘述。?

《内经》又有直接与“卦气”说相联系者:“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生死。” (《脉要精微论》)[1]?与魏相所谓“日冬夏至,则八风之序立,万物之性成,各有常职,不得相干。东方之神太昊,乘震执规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离执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兑执矩司秋;北方之神颛顼,乘坎执权司冬;中央之神黄帝,乘坤艮执绳司下土”(《汉书·魏相传》),其旨相同。?

根据不同节令的不同风向,八风又可分为实风与虚风:“因视风之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 (《九宫八风》)[2]?实风即正风,虚风即邪风,故要“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 (《九宫八风》)[2]??

在八风说、八卦“卦气”说的应用方面,《易》、医之不同除上文所言前者重本天道以立人道,后者重本天象以推人之生理病理之外,两套八卦八风说尚有以下区别:其一,《内经》的八风说在日期划分上更为缜密,除乾(又称天门)巽(又称地户)所配折风(不周风)与弱风(清明风)各主45日外,其余六方风则各主46日,合之共计366日;而《易》之八卦“卦气”说之八风每方风皆主45日,合之共计360日。前者更接近实际的一岁之数。?

其二,二者候气之法不同。《内经》主张以八节交节之日以当日是否风调雨顺来占断民疾,并称“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旱。”张景岳注云:“风雨先期而至,其气有余,故多雨;风雨后期而至,其气不足,故多旱。”而《易》之八卦“卦气”说则以八节交节之日,于相应的时辰候气出之左右。如“乾,西北也,主立冬,人定,白气出直乾,此正气也。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万物伤。”(第200页)[5]?余卦类推,并据气至之早晚定气的盛衰:未当至而至则气盛,当至不至则气虚,并进而本天人之气相通之理,将自然之气(天气)之虚实与人体经脉之虚实相配。如《易纬通卦验》云:“冬至广莫风至,……其当至不至,则……人足太阴脉虚,多病振寒,未当至而至,则人足太阴脉盛,多病暴逆,胪胀心痛,大旱,应在夏至。”其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经脉分别为:?

节气 经脉 节气 经脉

冬至 足太阴 夏至 手阳脉

小寒 手太阴 小暑 足阳明

大寒 足少阴 大暑 手少阳

立春 足少阳 立秋 足少阳

雨水 手少阳 处暑 手太阴

惊蛰 足太阳 白露 足太阴

春分 手太阳 秋分 手少阳经

清明 足阳明 寒露 足蹶(厥)阴

谷雨 足阳明 霜降 足蹶(厥)阴

立夏 手阳明 立冬 手少阳

小满 足太阴 小雪 人心主脉(手厥阴心包经)

芒种 足太阳大雪 人手心主脉(手厥阴心包经)

基本上遵循的是春夏配手足之阳经,秋冬配手足之阴经的原则。在这一点上,《灵枢》之九宫八风说就显得精糙得多。?

其三,也是最根本的一点,二者取象倾向不同:《内经》八风说以五行取象推断疾病。如“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脉。”(《灵枢·九宫八风》),心、脉、热都属五行之火象。而《易》之八卦“卦气”说则多取八卦之象占断事理。如“春分,震风至,震风不至,则雷震毁舟;巽风至,则制作失度;坎风至,则阴遏阳有谋成;离风至,则孕女不育;艮风至,则小人擅威;兑风至,则谗谀行;乾风至,则父谋其子,君谋其臣。”其中,雷为震象,制作为巽象,阴谋为坎象,孕女为离象,小人为艮象,口舌、谗谀为兑象,父、君为乾象等等。这一区别详在下一部分讨论。?

四、 取象与用数?

《易》、医皆重象数,但其内含不同。今在此着重讨论之。因象数学是《易》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易》含万象,医之象数亦可视为《易》之象数的一部分。我们先谈一下《易》之象数。?

据黄宗羲《易学象数论》,《周易》取象共计有“八卦之象”、“六画之象”、“像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七种,加之卦变,飞伏、旁通诸说,说《易》含万象并不过分。数则有大衍之数,河图(五行生成)之数,洛书九宫之数等等。从《周易》经、传“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己日乃孚”等说法看,《周易》将天干纳入《易》卦体系的时代应该较早。从帛书《易传》之《要》篇所谈及的“五官”“六府”“五正”诸说及《史记》中有关《易》的传承与记载来看,先秦时期,干支、五行、五星等早已纳入《易》卦体系。刘大钧先生对此已作出充分的论证。[6]?至西汉京房,这一体系已臻至完备,故《京氏易传卷下》云:“八卦分阴阳、六位、五行,光明四通,变易立节,……五行迭终,四时更废,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从这一点来看,《易》、医两大系统有内在的相通之处。更何况《内经》有时直接采用《易》之象数。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云: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其中东方、肝、目、惊骇、酸、麦、岁星、角、筋、臊等直接以五行之木类推,而其数八则为《易》之河图数中的木之成数。萧汉明教授以充分的论据证明,《易》之天地之数,即宋人所称的河图数,就是五行生成数,详见《医〈易〉会通之我见——兼与李申兄商榷》,载于《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笔者同意这一观点。特别是“其畜鸡”更是采用的“巽为鸡”之象。《内经》有的地方对应东方木的则是“其畜犬”(《灵枢·五味》),此“犬”乃据配应立春的东北艮卦卦象所得。而南方火之“其畜马”(《素问·五常政大论》)则取南方午位之马象;“其数七”则取火之成数;中央土之“其畜牛”则取坤土为牛之象,“其数五”则取土之生数;西方金之“其畜马”取“乾为马”之象,(《素问·五常政大论》为“其畜鸡”,取西方兑位之酉为鸡之象),“其数九”则为金之成数;北方水之“其畜彘”则取北方坎位亥为猪之象,“其数六”则取水之成数。《内经》中类似的直取《易》之象数之处俯仰皆是,此不枚举。?

这里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内经》亦十分重视月之盈亏对人体气血之虚实的影响。?

《灵枢·岁露论》云:“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竖,腠理郄,烟垢著。……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盛,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焦理簿,烟垢落。”所以,在《内经》作者看来,月亮的盈亏对人体抗病能力的影响甚大,《内经》还据此设定治疗臂掌间难屈时的针刺之数:?

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为数。月生一日一?,二日二?,十五日十五?,十六日十四?。不从心……凡痹往来,行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死生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复刺之如法,月生一日一?,二日二?,渐多之。十五日十五?,十六日十四?,渐少之。(《缪刺论》)[1]

广义的象包含万物万象。《内经》在以阴阳为总纲的前提下,提出了脉象、气象等象论。如《五运行大论》云:“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表里、虚实、开合、沉浮、升降等象皆不离阴阳之大象。在天人之气相通的思维理路指导下,《内经》以阴阳为总枢,以阴阳所化之五行为类推模式,构建了一幅天人之气时时相通的五行图式。正因为天人之气相通,如何推测每年气候的变化并以之推断人受气之变化所带来的疾病便显得十分重要了,《内经》的“五运六气”说有可能是在这种需求的推动下,在当时所能获取的理论支持下产生的。?

“五运六气”说在宇宙生成论方面明显地受到《易传》的影响。如《彖传》有“大哉乾元,万行资始,乃统天”,及“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而《内经》则翻版为:“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总统坤元。” (《天元纪大论》)[1]?《易传》有“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系辞上》)《内经》则有“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 (《天元纪大论》)[1]《易传》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系辞上》)“天地??,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系辞下》)《内经》则有“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万物化生矣。” (《天元纪大论》)[1]?等等。只是《内经》以五行学说为具体推演的依据,将《易》之阴阳、形气具体化,如将天道具体化为“九星悬朗,七曜周旋”,将天之象(《内经》将“象”翻版为“气”)与地之形具体化为“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 (《五运行大论》)[1]?并进而以天干之化合推论五运:“甲己之岁,土运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丁壬之岁,木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 (《天元纪大论》)[1]??

由此可见,从阴阳学说拓展开来的五行学说在《内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此为根基,《内经》在推断病理病因方面更注重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如《灵枢·论疾诊忌》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玉机真脏论》更有:“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而易学虽也引五行入《易》,但它更注重阴阳二气间的对待与流行,如京房便借《易》建构了一幅阴阳二气间的对待流行模式。[7]?从京氏纳甲体系发展过来的流行的纳甲筮法,虽利用地支间的生克,但也注重日冲与月破,更注重动爻的作用。因而《易》学在推断事理时更注重阴阳之间的对待,我们从《易纬》中对事理的推断也可见其一斑:?

乾,西北也,主立冬,……乾气不至,则立夏有寒,……应在其冲。……坎,北方也,主冬至,……坎气不至,则夏至大寒雨雪,……应在其冲。……艮,东北也,主立春,……艮气不至,则立秋山陵多崩,……应在其冲。震,东方也,主春分,……震气不至,则岁中少雷,……应在其冲。巽,东南也,主立夏,……巽气不至,……应在其冲。……离气不至,……应在其冲。……坤气不至,……应在其冲。……兑气不至,……应在其冲。(第200-204页)[5]?

这种“应在其冲”说说明《易》学更注重阴阳之间的对待,而阴阳之间的流行与演变情况则多以卦象示之。京氏纳甲体系中八纯卦初四、二五、三上爻所纳地支间正好也是这种“相冲”机制。?

《内经》也并非不注重阴阳对待,如依“五运”说,甲己虽化土,但甲年为土运太过,己年则为土运不及。这种“太过”与“不及”也是一种阴阳对待,只不过这种对待仍以五行为基础。但《内经》的“六气”说则与《易》学的“相冲”说有内在的联系。?

依“六气”说,两相冲之地支相配而成一五行之象,具体为: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而依后世流行的“纳甲筮法”则是:子丑合化土,寅亥合化木,卯戌合化火,辰酉合化金,巳申合化水,午未合化土。《内经》中的相冲为合与京氏易中的相冲说或许有内在的联系,与《淮南子·时则训》中的“孟春与孟秋为合,仲春与仲秋为合,季春与季秋为合,孟夏与孟冬为合,仲夏与仲冬为合,季夏与季冬为合”以及《易纬》中的“应在其冲”说应属于同一种思维理路。这些联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只是《内经》最后将这种相合的结果归属于五行,亦即将阴阳之对待五行化了。?

余论?

《内经》含有丰富的《易》学象数学内容,今只简列数项于上。?

《内经》既有朴素的阴阳五行说,又有古朴的“九宫八风”说,又有较完备的“五运六气”说,从其理论层次的不同来看,《内经》确非一人一时之作。但其理论的内在机理则是以阴阳学说为总枢,以五行学说为生化模型,以天人之气相通相合为本根。由于《内经》的具体成书时代仍有争鸣:有主战国时代者,有主秦汉之际者,有主汉初者,更有主东汉时期者,因而表面上看起来很难确定到底是《易》源于医,还是医源于《易》。但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易》、医都讲“三才之道”、“天人合一”,都以阴阳为立论的基础,而阴阳的最早表达形式应该是《周易》的阴?(? ?)?阳?(-)?爻符号,因为首先有了符号,才会有文字,才会有理论。从这一点来说,尽管医学的实践必定来自日常的探索,但其理论基础仍可追溯至《周易》内含的阴阳符示体系,然后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再吸收后来的五行学说及《易》学发展的新成果才发展至较为完备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同样,《易》学在发展过程中也吸收百家之说,与包括医家在内的诸家之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使《易》学体系臻至广大而“无所不包”。?

医、《易》皆崇奉“三才”之道,主张天人之气相通相合,但《内经》更主张天与人的自然的合一,并在《素问·刺法论》中提及一些吐纳导引之术,以培养生理之正气,提高抵御邪气的能力,追求人与天地之大顺。《内经》的理想人格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著,故能寿蔽天地” (《上古天真论》)[1]?的真人,或能够“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于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 (《上古天真论》)[1]?的至人。而《易》更崇尚天与人的人文的合一,崇尚观象进德,恐惧修省,进德修业,遏恶扬善,本天道以立人道,以化成天下,更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并以卦象卦气之常变审视之,即所谓卦气“验应各如其法度,则阴阳和,六律调,风雨时,五谷成熟,人民取昌”(第199页)[5]? ,“王当顺八风、行八政、当八卦。”(第179页)[5]?因而《易》更重视从天道下贯到人道的人文化成作用。《易》的理想人格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文言》)的圣人。?

《内经》在追求人与天地的自然的合一的过程中发展出“五运六气”说。“五运六气”以六十年为一大的循环,当然有其局限性。前一个甲子年的气候与下一个甲子年的气候一定会有所出入,甚至有较大的出入,特别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的活动对自然、气候的反作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内经》追求人与天的自然的合一的思维理路仍值得肯定,借助当今的科技手段仍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易》学“唯变所适”的理论可以随时弥补中医学某些定式理论的不足。《易》学发展至京氏时代已将天干、地支、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完备地纳入卦体,并以之作为占测灾异、谴诫人主的主要理论根据。在当时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的时代,人主的施为对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应该极为有限,但《易》学对人文和合状态的孜孜追求仍值得肯定,对现代社会的政道与治道仍具有启发意义。《易》学趋时变通的哲学永远都不会过时和衰老。医、《易》两种“天人合一”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而具有内在的联系。人类完全可以同时追求人与天的自然的与人文的合一,从而贯通自然与人文,真正做到人与天、人与人的和谐如一。?

参考文献:

[1] 高士宗. 黄帝素问直解[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

[2] 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 黄帝内经灵枢译释[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3] 刘大钧. “卦气”溯源[j].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5).?

[4] 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j]. 文物, 1978, (8)?

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