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教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0 16:29:04

经典教育论文

经典教育论文篇1

文学经典可提高艺术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们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文学经典作为艺术,首先是审美的。“没有审美价值,文学经典就失去了灵魂,失去了立命之本。”通过美的艺术形式,文学经典把现实中的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典型地表现出来,形成美的艺术形象。审美感知能力是最基本的审美能力,对作品欣赏品评时,欣赏者凭借感知能力捕捉形象画面,对审美对象形式的把握能力会得以培养和强化。审美想象能力是最突出的审美能力,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带有创造性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可以使人才思敏捷,一个情节的叙述、一个场景的描绘、一个比喻的运用、一个词语的取舍,无不与作者的想象力相关。艺术对想象力的要求是丰富而活跃的,对艺术来说,想象力是极为可贵的品质。黑格尔曾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是文学经典飞翔的翅膀,“在文学的建筑工艺学上,想象力成为最重要的建筑师”。马克思推崇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因为它们有丰富的想象力。艺术想象贯穿在文学意象创造和文学欣赏再创造的整个过程中,通过文学创作训练和文学欣赏操作可以培养受教者的审美想象能力。此外,描写艺术的佳作让受教者体验各种口味的美感。“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林嗣环《口技》),让人体验民间仿声艺术的魔力;“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魏学洢《核舟记》),让人体验微雕工艺的精巧绝伦;“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让人体验琵琶女演技的高超;“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让人体验公孙大娘刚柔相济、吞吐自如的舞蹈风神。在此,文学与艺术水融,引人无限遐思。

经典教育论文篇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勃兴和互联网文化的兴起,原本作为精英教育的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面向普通青年人的大众教育,这个转变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智力水准越来越低,同时导致技术化教育越来越代替知识型教育,人文理性和审美理性在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中越来越边缘化及高校教师知识体系的浅层化,同时由于生活的平面化和快餐化,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也明显地表现为几个基本特征:

一、阅读形式电子化,关注内容的碎片化

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发展,新技术革命引发的智能手机的变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根据CNNIC《第37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手机网民占总体网民的90%。更值得注意的是网民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小学及以下13.7%,初中37.4%,高中/中专/技校29.2%,大专8.4%,本科及以上11.2%。也就是说,受过高等教育以上者为20%弱。由当当网的2015年全民阅读趋势报告则表明,网民中92%的人阅读过电子书,85%阅读过纸质书,电子书首次超过纸质书,成为网民阅读的最主要通路。在内容上,与传统纸媒不同的是,今天的网络信息更加泥沙俱下,难觅珍珠。无论是手机还是网络新闻,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信息的泛滥与过度集中,每天翻新的网络热点,不外乎性、谎言、奇闻和窥探,日复一日地再现信息过剩时代的贫乏阅读。更关键的是,人们阅读的目的,就像所谓“微博控”一样,只是想看点什么,阅读点什么,至于阅读的对象是什么,是否有益,能否有效地增进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则不在关注和考虑之列。常常有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指的是人们阅读和学习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它至少能让我们了解知识,解答疑惑,增进智慧。但在今天,人们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休闲本身,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成为一种习惯。

二、阅读对象的生活化、鸡汤化、励志化、厚黑化

首先要指出的是,在各路信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情况下,无论是纸质书籍还是网络文章,其内容的呈现是指向生活化与实用化。根据当当网2015年全民阅读趋势报告的统计结果,2010年至2014年五年中,虽然投资理财、保健养生、风水占卜等实用类书书籍大幅减少,中国国民阅读兴趣和热点转移明显,考试类、心理类、文学艺术等书籍持续升温,但人们的阅读习惯仍然被热点牵引,更容易听信书籍腰封上所谓专家推荐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独立思考和自我选择与判断能力。

而且,无论是网络,还是实体书店销售的书籍,在畅销书中含有大量心灵鸡汤文。有论者指出,所谓心灵鸡汤,就是“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可以怡情,作阅读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这也是“心灵鸡汤”风靡不衰的原因:大众化口味,励志化包装,快餐式文本,无需动脑就可大快朵颐。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和无处不在的压力,更是需要这种激励味十足的“语言艺术治疗”。但必须强调的是,心灵鸡汤是一种即食性文化快餐,往往内容陈词滥调,空乏与功利,从而麻木心灵,毒害心灵,常常沦为一种精神雾霾。

不仅如此,当前大学生的阅读重点,有相当的比重指向了励志化,从而把社会中的浮躁和肤浅带入大学生活。应当指出,励志本身并没有什么错,无论是“精忠报国”,还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抑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都值得赞扬。但是,流行的励志书籍更多的是泡沫,对此,心理学博士采铜在《碎片化时代如何阅读》中作过一个精辟的概括,把畅销书分为美式畅销书、日式畅销书和中式畅销书。美式畅销书以格拉德威尔的书为代表,就是本来一页纸能说清楚的道理,填充了很多案例后,硬生生撑起一本书。日式畅销书的特点,不是讲道理,而是从一个点出发,快速繁殖似的,生造出很多奇奇怪怪的概念,比如做某某事的n种方法,但每一种讲得都不透彻。还有一种中式畅销书,不是讲道理的,也不是讲方法、讲概念,而是讲情怀,把你的心灵扰动起来,给了你一些慰藉,就成功了。应该指出的是,对于深度阅读来说,畅销书和心灵鸡汤文是休闲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但同时是低营养的。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当前阅读中,还有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即畅销书内容的厚黑化。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实体书店中,以传统文化中兵家思维为圭臬的所谓各路“商场三十六计”、“职场三十六计”或“官场三十六计”等书籍,与兵家其实没有关系,但与各种形形的“潜规则”和传统流氓主义文化中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思路,倒是如出一辙。虽然孙武有“兵者,诡道也”的说法,但战争毕竟是非常态,以特殊手段行特殊之事,但在日常生活,无论是工作、人际交往、经济,政治,却是生活的常态,每一种形态都有自身的规则和尺度,过于强调兵家的计谋,对于良好人格的养成、经济生活中商业伦理的形成和良序社会的形塑都没有好处,反而会形成阻碍,更不利于社会道德的改善。

三、内容层次的浅薄化

基于前述原因,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很轻易地走向了浅薄化。在这里,一方面时代自身的原因,过于浮躁和功利。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修养是导致大学生浅层次阅读的诱因。如何走出过去肤浅和功利型的阅读,值得我们深思。无论大学生将来能否成为社会精英,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为文化层次和阅读能力比普通人稍胜一筹的知识人,大学生更应当反思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大学生即便不是所谓“天之骄子”,他们在融入社会生活后也应当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典范,尝试经由自身努力,逐渐影响并改变大众社会粗陋不堪的风习,而不是淹没在芸芸众生中,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至于因高等教育的规训带来的理性的狡计而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就更加等而下之。要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培养良好的公共理性,进行深层次的阅读是一个必要捷径。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在一次给大一新生的演讲中说过,小学教育是告诉学生“是什么”(知其然),中学教育是告诉学生“为什么”(知其所以然),而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则是增强理性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对人类的文明和知识进行批判性反思,从而才会有创造和创新”。显然,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对“人类文明和知识进行批判性反思”,在阅读上只有通过经典阅读、深度体验才能实现。

在这个意义上,经典阅读必须提上日程。无论是作为民族精神源泉的经典,还是作为人类文明中最美好的粮食,都是我们精神生活的必需品。诚如钱理群先生所言,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阅读经典而代代相传。在阅读的内容上,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学问》中曾精辟地指出,“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从而,“学问变化气质”。无论是哪一类,都应当是古今中外的人文,社科经典,而不是文化快餐式作品。尤为根本的是,在阅读态度上,我们需要具备“慢读”和“细读”的精神,认真咀嚼经典作品的每一细节,尼采对语文学的态度,也是我们阅读经典应当具备的正确态度,在这里,我不耽冗长,引述如下:

“语文学是一门让人尊敬的艺术,要求其崇拜者最重要的是:走到一边,闲下来,静下来和慢下来――语文学是词的金器制作术和金器鉴赏术,需要小心翼翼和一丝不苟地工作;如果不能缓慢地取得什么东西,语文学就不能取得任何东西。但也正因为如此,语文学在今天比在任何其他时候都更为不可或缺;在一个‘工作’的时代,在一个匆忙、琐碎和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时代,在一个想要一下子‘干掉一件事情’、干掉每一本新的和旧的著作的时代,这样一种艺术对我们来说不啻沙漠中的清泉,甘美异常:――这种艺术并不在任何事情上立竿见影,但它教我们以好的阅读,即,缓慢地、深入地、有保留和小心地,带着各种敞开大门的隐秘思想,指头放慢一点,眼睛放尖一点地阅读”。

参考文献:

[1]当当网.2015年全民阅读趋势报告[R].新浪读书,2015-4-22.

经典教育论文篇3

“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是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汉语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并且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该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设置课程能指导他们更好了解中国文化。文化经典课程就是基于此而设立的,其教学效果与教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教材是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要求、方法的物化,是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中介物。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体现了对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

一、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实质

文化经典课程的教材,其实属于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范畴。

对外汉语文化教材是指专为开设文化课程而编写的课本或教科书,依托文化而编写的汉语语言类教材则不属于此列。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如下特点: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但缺少经典性教材;内容相当宽泛,取舍上随意性很大,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体例自由多样,但不分水平等级,缺少共识;使用对象涵盖面较宽,但定位失据。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阻碍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教学效果。而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文化”的概念和“文化课程”的定位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编写者的理解往往影响着对内容的选择,结果或者泛而无边,或者深而过窄。而文化教学到底是“文化搭台,语言唱戏”合适,抑或相反才合适?不同的理解在体例上就会造成差异,甚至可能在实践中混为一谈。

笔者认为既然教材是教学大纲的体现,要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具体化,成为实施教学的凭借。那么编写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中的文化经典课程教材至少应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文化的基本结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

文化是一个浩如烟海的庞大系统。一般而言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表层文化,即可以视听或直接感知的文化现象;二是深层文化,即思想、观念、制度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本质。由于对留学生的文化教学是在非母语状态下的异文化教学,对于缺少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留学生来说,文化的传授自然会受学习者汉语水平和培养目标的限制。对初、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中国文化的学习是以“了解”为主,是一种感性认识,教材的编写主要帮助学习者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是怎么样的。而“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这个阶段的留学生,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汉语知识,也具备了熟练的汉语应用能力。对他们而言,仅仅“知其然”是不够的,教材的编写更主要的是解决“知其所以然”,帮助学习者理解汉语背景下的社会和社会生活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此外,虽然讲授内容都与中国文化有关,但是文化经典课程与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并不完全相同。概论性质的中国文化课程主要从文学、历史、书法、社会习俗等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代文化发展现状,让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特点与概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如果说这是面上的横向扩展,那么文化经典课程就是点上的纵向深入,不仅要求能够以点带面地加深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感性了解,而且要求能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作理性的思考和阐述。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一点,编写文化类教材时教学双方很容易出现“供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华东师范大学2007级(本科)对外汉语专业陈××等7名同学曾以该学院的中国学生和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就对外中国文化教学做了一份调研报告。调查显示中国学生心目中,外国留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如饮食文化这样的低端文化,因为这些文化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其次是中国的历史、思想和汉字文化等,再次是建筑、地理、古代文学等,至于音乐、舞蹈和中国古代科技则不是考虑的重点――这和留学生反馈的信息有一定的差别。同时不同语言阶段的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需求度基本一致,到硕士阶段对深层文化的关注度则有明显上升。

二、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功能

基于以上因素,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的教材至少应具备如下功能。

首先,是目标功能。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写的课本,不仅要在总体上能够体现教学的总目标,具体到每一课教学目标也要明确。其次,是训练功能。虽说汉语基本能力(听、说、读、写)的训练不是该类教材的主要功能,但经典阅读和赏析却离不开这些基本能力,同时也能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第三,示范功能。教材以文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选中的课文应是学生学习汉语的“范例”,将之前学生所接触到的零散的、非系统的文化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新旧联系,以求融会贯通。第四,讲解功能。现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一般来讲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要发挥教材的讲解功能,让学生凭借教材的讲解进行学习,主动地去分析、去接受。第五,检测功能。检测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对教学的反馈,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一是强化学习结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共同提高。

三、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内容及排列顺序

考虑到该课程教材应具备的功能,再考虑到课时、学生数量、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的因素,笔者认为,该课程教材的编写可以分为九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及排列顺序如下。

1.生产篇。人类社会的发展首先是生产的发展,科技则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时至今日,“科技兴农”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以航天科技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也迅速发展,因此本篇选取的经典文章都和中国科技发展有关。

2.生活篇。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各种生活资料,本篇所选和中国人日常的“衣食住行”关系密切。

3.情感篇。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形成了各种关系,情感的羁绊由此而生,本篇即以人们的各种情感为主题选文。

4.思想篇。思想即理性认识,是对感性认识加工的结果。本篇所选集中在对中国人行为方式有重大影响的思想观念。

5.艺术篇。思想情感形诸于外,于是便有了异彩纷呈的中华艺术,本篇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

6.民俗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许多习俗,并不断演变。本篇所选集中在介绍与节庆有关的习俗。

7.风土篇。中国地域辽阔,人文环境复杂,本篇所选主要是从“城市”角度来看中国各地风情。

8.民族篇。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自然也是重点所在。本篇所选集中在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发展上。

9.交流篇。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不断,本篇所选将涉及不同时期中外的文化交流。

四、文化经典课程教材的体例

当内容初步确定后,下一步就是教材编写的关键性步骤:设计教材体例――教材各组成部分的搭配、排列及其组织形式。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体例。

1.全书分九个单元,具体内容及先后顺序见上文。每一单元开始都有“概述”,对主题进行简要说明。

2.每个单元分成四章,每一章以点带面,不仅能让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整体的了解,而且能从这一点出发进行深入思考,以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的认知。

3.每章下分为6个部分:导语,正文,理解思考,知识链接,影像阅读,深入思考。

“导语”部分是对每章主题、背景和作者的简介;“正文”部分所选侧重现当代文章,兼顾各种文体;“理解思考”部分着眼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正文”提出文章赏析的相关问题;“知识链接”部分是介绍“正文”所涉及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影像阅读”部分在与“正文”同步给予学生感性认知的同时,促进学生“听”能力的提高;“深入思考”部分主要结合中国现状提出讨论话题,促进学生“说”能力的提高。

当然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就算是硕士阶段的留学生,仅仅凭借书本的抽象知识,也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即使是华裔子弟,也会因为生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出现理解上的障碍。为了避免学习者或者浅尝辄止,或者半途而废,在编写该课程教材时,要避免厚古薄今、重“知”轻“行”,充分考虑到教材的可操作性,使教学更加形象化,更加有针对性,更加实用。

形象化是指教材的内容能最大可能地通过各种传播媒介转化为可视、可听、可感,甚至可触摸的形象,使教学可以改照本宣科为实践中掌握。譬如“艺术篇”中涉及的书法、绘画、丝竹音乐和武术,单纯的语言讲解有时候让文化背景各异的学习者难免有云里雾里之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提供观摩和基本阶段的练习,在观摩和练习中解决难点问题。

针对性是指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围绕某个文化主题的文化考察项目,使学习者对之有切身的体验。譬如针对“生产篇”“生活篇”,笔者围绕“经济发展”这个主题,组织学习者分别参观了广州市经济开发区和粤北的贫困区,让他们切实了解到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仍然存在的贫困现象。这种活动的安排,需要事前的了解和事后的回顾,避免考察过程中的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事前对主题的了解,可以通过文字阅读和形象化展示进行,并布置一定的思考题作为考察任务,为事后回顾做准备;事后回顾,一般先以讨论或课堂发言的方式总结这次考察,然后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受。

实用性是指教材的内容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能让他们具体运用于实际生活。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练习如何使用所掌握的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知识现代化。如在“思想篇”中介绍中国文化中的“孝”时,不能仅仅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解,应该结合中国当代的家庭生活的实际,像“4+2+1”结构模式、“空巢”现象、“留守”现象等,帮助留学生真正了解中国当代社会,而不只是停留在历史和传统中。

经典教育论文篇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的沟通融合,当代小学生大多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物质上享受着丰富的成果。但心灵世界是否也一样丰富而美好?2017年,《中国青年报》对北京12所小学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数据表明,普遍小学生思想活跃,自我意识强烈,然而集体观念与社会公德意识淡薄;他们的道德取向多元化,然而更看重功利,有的甚至把家庭经济条件、生活消费层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这些思想表现,折射出来的正是小学生疏于心灵修养,缺失精神寄托的根源。基于此,成长于当代的小学生更应该到先贤处寻经问道,读文化经典著作,学先贤圣人的优秀思想,涵养心灵世界。

近年来,总书记倡导弘扬社会先进文化,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自此,经典文化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教授圣贤经典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一项重要工作。学生如何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如何能领会先贤经典著作中蕴含的思想精华?经典文化的魅力如何展现?而凝聚在传统文化经典之中的先贤思想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割离了当代社会,如何内化为学生的品德意识?如何外化为学生的规范言行?这些问题都是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否则就很难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素养提升的目的。

那么,怎样开展传统经典的课堂教学,以其厚重深远的文化魅力,高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这正是班主任工作值得深入思考的关键处。笔者认为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更能见成效。

一、挖掘经典内涵,立足于先贤思想的现代价值思考

经典文化的著作内容繁多,浩如烟海,我们不可能给学生推荐大量的阅读篇目。因此我们要精选学习内容,挖掘精选篇章的内涵,或延伸拓展,补充现实材料;或立足先贤思想的现代价值思考,进行现实意义的探究。

(一)选择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经典篇章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没有兴趣的阅读,是没有实际效果的。因此,我们以兴趣之文入手,选择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传统文化经典篇章。例如《史记》中关于韩信的篇章,韩信年轻时受辱之事,拜将时卓越之论,战斗时灵活用兵之道,以及司马光对其“市井之志”“功利之徒”的评价,都很能引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紧扣韩信从无业游民到无双国士的传奇之路,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从人物的才能与气量、性格与人品、理想与前途等角度入手分析人的立世之本。这样,透过韩信的这个人物,也能得到为人处世的深远启示;从感兴趣的篇章入手,学生就不会觉得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当然,学生的兴趣又是各异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更要引导他们从传统文化经典中发掘兴趣点。

(二)选择能引起学生思考,给予学生启迪的篇章

当代小学生,很有自己的思维与看法,我们选择的经典篇章,要能体现中国传统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等基本精神,能启迪他们思考并关注现代价值取向。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既可训练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能让他们从经典篇章中获取思想进步的养分。如《礼记》:“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恭敬;言必先信,行必中正”,“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启示学生儒者“信用为先,忠信为宝”的精神操守。又如《礼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琢玉成器”的说法给予学生学习方能成才的启迪。还如《礼记》以“君子慎其独”,“过隐恶扬善,执两用中”,“中立而不倚”,“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等段章给予小学生修养性情的启迪;《礼记》以“柔色以温之”,“孝子之养老也”等给予小学生孝敬父母长辈的指示;《浮生六记》以生活逸趣的选录,告之小学生“情之所钟,虽丑不嫌”的至理之道……如此,精选学习内容,挖掘圣贤经典的内涵,探讨为人处世的准则,这样才能展示经典文化厚重深远的魅力,润泽小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内心世界更纯净,更成熟。

二、培養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让课堂“动”起来

选定了研读的经典文化篇章,就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让他们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跃起来,才能使经典文化的学习更有效果。

(一)指导学生从“经典文化内学习”向“经典文化外实践”过渡

经典文化,是先贤圣人的思想结晶,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传统经典的观点。那样只是意味着我们仅仅是用作者的头脑去思考,不论读多少书,记住多少经典名句,都只是在自己的头脑中装进各种各样别人的思想,而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更不能外化为与之相符的言行举止。阅读经典篇章,并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对先贤圣人的思想进行分析,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并把它变成自己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外显。

因此,课堂上老师不能一味灌输自己的理解,而应建构一个学习的空间,在学生学习经典文本的过程中起引导、点拨、启发、示范、答疑的作用,把握学生自学、理解、分析、拓展、探究的学习进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开口质疑解疑,抒发独到见解;动手笔记,记录思考的轨迹和思想的成果;动脑思考,做到“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慢慢理解圣人思想的精妙之处。例如《寿康宝鉴》一书,劝人戒淫邪、节欲望、修养身心,我们可以由书中所述身体欲望拓展到物质与心理欲望,获得“清净为基,存诚为用,坚忍为守”的人性启示,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克制欲望、守住本心。

(二)夯实养成教育,让“五常之道”浸润学生心田

经典文化是一种偏重于怎样做人的文化,对于小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把“五常之道”浸润在学生的心中,个人愚见,不妨从下列方法入手。

其一,营造气氛,润物细无声。对校园硬件进行文化布置和宣传,从显性文化上营造文化氛围。如我校在校园橱柜宣传栏张贴宣传中国经典文化和历史故事;校园内的装饰如台阶、教室走廊上张贴和悬挂国学经典,教室内悬挂国学经典片段,进校电子屏上不时滚动国学经典片段,《弟子规》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甚至还有一面《弟子规》的文化墙,使学生时时刻刻受到优秀国学文化的熏陶。只有让学生在无形中接触了优秀的国学经典,才能进一步理解“仁义礼智信”的思想。

其二,用榜样去示范。在笔者所带的班级中,开展的“身边榜样”活动,让中华古圣先贤、当代道德模范指引,引领学生践行“仁义礼智信”的美德。采用演讲、写读后感、做手抄报等形式,鼓励班上的每一个学生培养良好的品格。

其三,用民族节日去润泽。巧用不同传统节日契机,对学生进行经典文化的润泽。抓住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契机,祭先人、吃粽子、赏明月、大拜年等传统习俗,以班会或活动的形式,在学生中开展讲故事、说习俗、论传统等活动,让学生归纳总结在节日中所体现出来的经典文化中的“五常之道”,培养学生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情节,培育具备良好品格的炎黄子孙。

开展经典文化课堂教学,旨在深入挖掘圣贤经典内涵,展示其厚重深远的文化魅力,涵养小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先贤经典内化为道德素养,外化为规范言行。相信师生共同努力,定能在经典文化课堂教学的平台上,共同享受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心灵愉悦,提升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的品德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丽.关于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思考[J].吉林教育,2014(23). 

经典教育论文篇5

近年来,国学蓬勃兴起,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在大学校园里方兴未艾。与此同时,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信仰的缺乏,价值观的迷离,使他们的生命迷茫而困顿:沉溺于网络,漠视生命,斗殴自残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屡见不鲜,“大学”已经不是一个让人充满无限美好遐想的一方净土,一桩桩自杀事件叩击着我们的心灵,从中国传媒大学的情侣的殒命到武汉大学的博士的自杀,乃至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一个个生命的凋零似乎用鲜血在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大学教育怎么了?

由此,有识之士试图通过传播文化经典来挽救大学生失落的精神家园。大声疾呼大学生生命教育必然要进行文化传统教育。而且一些院校开始了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江西师范大学“生命教育课”(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开设,到南阳理工学院在学生中推行中华文化经典的诵读,可以说,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生命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格完善、心智健全的人。人的生命在教育中不断成长,人通过受教育而成为人,夸美纽斯说:“有人说:学校是人性的工场。这是明智的说法。因为毫无疑问,通过学校的作用,人真正地成为人。”[1]郑晓江先生把人的生命分为“血缘性生理生命、社会性的人际生命和超越性的精神生命”。[2]前者是生理生命,后两者是人文生命。人文生命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位列三才之一,可以顶天立地,在于人有情有义有灵,即人的精神性生命。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经典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塑造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及中国人的思想品格,生命教育中社会性的人际生命与超越性的精神生命都是文化传统所赋予的。传统文化经典是塑造人生命的基本力量,利用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其一,传统文化经典尤其是思想类经典,具有丰富博大的生命意蕴,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命。传统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学者徐春林把传统文化经典分为四类:即思想类经典、文学艺术类经典、生活类经典、科技类经典。思想类经典可分为儒释道三类经典。儒家经典主要有四书五经,讲求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成己而成人,着重建构人的社会性生命。道家经典以《道德经》、《庄子》为代表,以得道成仙、自然无为为旨归;侧重生命的超越性精神生命。佛教禅宗经典以《坛经》为代表,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核要,直指人的灵性存在,侧重生命的超越性。儒释道经典中所探讨的生命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万论归一,讨论的是“有心灵生命的存在”。

其二,传统文化经典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智慧,有利于提升人格,涵养心灵。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无法离开传统文化而自成一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智慧,如道家的重生养生、少私寡欲;儒家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佛家智悲双运,自利利他等思想,对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生命的价值与信念,保持良好心境,处理人际关系,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智慧与修养,不无裨益。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传统文化课,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纵观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仍然不尽人意。虽说《论语》、《孟子》等一些传统文化经典一直是很多大学本科生的必读书目,但在经典教育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面临困境。

原因似乎显而易见:

其一,西方的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的影响。近些年来,西方的实用主义的思潮,伴随着市场经济,席卷中华大地。人对物表现出无限的贪恋,金钱曾一度成为生命价值的标尺。大学校园亦非净土,实用主义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价值观,“学ⅹⅹ有什么用?”成为大学生思考问题的主要方式。所谓“有用”即是否有利于考证、就业、赚钱等等,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所学知识与教育的价值。“教育即成长”的内在生命价值消失,“大学生”的生命开始物化,实用功利成为生命的全部价值,精神价值与智慧价值一片荒芜。美国教育家艾略特不无讽刺地说:“要不是教育意味着更多的金钱,或更大的支配人的权利或更多的社会地位,或至少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那么费心获得教育的人便会寥寥无几。”[3]所以阅读经典在一些学生看来,费时费力,又不能获利,没什么大用。自然不会去阅读,更谈不上以经典涵养生命。

其二,一些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与人文素养无法承担教育的责任。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高中“应试教育”以高考为终极目标,与提升人格的教育主旨无关,与功利性的目标有关。学生在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也发生急剧的变化,人生开始失去方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引导。

而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人文素质,道德水准不尽人意。无法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院校中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教师,数量并不多,难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而更让人忧虑的是,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让人堪忧,君不见高校教师抄袭事件屡屡见诸于报端,其中不乏名校;一些“专家学者”因为缺乏社会责任,正在使这一称号失去光环,“高校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不再神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现在的大学教师更多是在“授业”而非“传道”。大多在“谋食”,而非“谋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4],一语道破高校教育现状。很多教师成为教书的机器和工具,而非教育者。人文教育与素养,绝非几节人文课就可以解决问题,教师的言传身教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庸》有言:“修道之谓教”[5],讲授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师,应是“经师”与“人师”的合一。

古人“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6],庄子认为教诲之人,“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7]反躬自身,仁义忠信,恭俭推让这种素养,我们多数为人师者并不具备,而大学生命教育的主要承载者是教师,教育的本质是人对人的启迪!笔者以为,要让学生的生命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得以涵养,必须塑造教师自己良好的人格与心灵,否则无法涵养学生的生命。夸美纽斯说:“我们真正的工作是什么?它就是学习能提升我们、使我们思想高尚的智慧——我们把这种学习称之为道德和虔诚。”[8]一个拥有美好心灵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迪与教育将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胜过任何教学技巧。老子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9]

针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与教育中进行了一些尝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尝试:

其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角度渗透传统文化经典,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经典。在阐释“和谐社会”的理念时,从“和而不同、中和为美、以和为贵”等角度阐释其文化内涵,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儒家理念。并介绍道家和谐观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与自我生命的和谐,强调道家“道法自然,敬畏与尊重生命”的发展理念。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过多讲述,为使学生达到自身生命的和谐,把笔者所撰写的论文《老子的心理和谐观》发到学生公共邮箱,供学生阅读与参照!在阐述先进文化时,介绍传统文化之精粹,激发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鼓励学生修身养德,经邦济世,承担社会责任。其次,课外开设讲座,讲解经典的读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应学生社团之邀,专门做了“以经典浸润人生”的讲座,结合自己的求学读书经历,从各个角度阐述以经典浸润人生的重要性、必要性与意义。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所执教的班级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对传统文化经典产生了兴趣。

再次,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计入学分。在笔者所列学生的书目中,除了与毛邓课程相关的一些红色经典外,还有《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朱光潜说:“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经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10]所以在开学初,我告知学生“与其到处挖井,不如深凿一井”,在对书目做了具体介绍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本,作为本学期的经典精读书目。让我感到惊异的是,百分之六十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论语》。要求学生的读书笔记字数不限,但必须结合人生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的体会。写读书笔记的过程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位同学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她关于曾子三省的体会:我们每天也应该反省自己,回忆今天做了什么事情,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的地方,反省一天中所学的知识,是不是已经熟练掌握了,不能虚度每一天!”。从所交上来的读书笔记来看,学生确实从阅读文化经典中受益。

其二,课外组织《论语》读书会,以经典滋养生命。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对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教师的指导!因势利导,组织了《论语》读书会。之所以选择《论语》这本经典,原因有三:首先学生之兴趣与需要。近几年,随着于丹百家讲坛《论语心得》的热播,《论语》几乎家喻户晓。大学生渴望接近《论语》又缺乏指导,尤其是人文知识比较薄弱的理工院校学生。其次从《论语》这本经典的文体来看,是格言语录式的对话,又比较贴近生活,很少有抽象思辩与论理,大学生读起来不会有太多的陌生感,读来会有亲近感。再次,《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魂”之所在,其所体现的实用理性有助于学生在行动中践覆。正如李泽厚所说:“这里很少有‘什么是’的问题,所问特别是所答(孔子的回答)总是‘如何做’的问题。但这些非常实用的回答和讲述,却仍然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11]所以这些处事格言关乎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从而成为准宗教性能的教诫与体会。因此容易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

因此利用业余时间,每周与学生一同学习与讨论《论语》,学习分为几个过程:注音解字、释意连篇、涵泳讨论。由教师先主讲几次,每次不可贪多,不宜超过五章。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可以由几个学生分别主讲。目的只是让学生通过《论语》的学习,了解儒家文化,体会人生,躬身自省。在讨论阶段必须结合自身与社会现实,如孔子在《论语》第二篇《为政》中集中论述了“孝道”观,我结合《弟子规》与《孝经》介绍了中国传统孝的文化观念,也指出要辨证看待“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孝道观。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谈到了对父母的孝道,发现按照儒家的孝道观,我们每个人自身有很大的差距,深刻体会了孔子所说“色难”之理。结合社会现实,大家也讨论了现代社会对传统孝道观的冲击。最后形成了“行孝当及时,论心不论迹”的共识,对待父母尽力做到愉色婉容。在这样的经典阅读中,《论语》变成了启迪生命的文本,生命与生命可以真诚地交流,卢梭说:“利用日益成长的感性给这个青年人的心中投下博爱的种子。正是由于在他一生中,只有这个时候对他的关心教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12]。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个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每一次与学生讨论《论语》,自己仿佛做了一次心灵体操,自身的生命同时得到教益与提升!在共同的阅读中阐述道理,点化智慧、丰盈精神,从而滋养生命。

其三,在读书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成立“《论语》修身会”的学生社团。社团以“阅读文化经典,提升人文修养”为宗旨,以生命来影响生命,形成良好的氛围。学生在读书之余,组织了考察孔庙的活动。学生组织者对杭州孔庙先进行了考察,有一位学生讲解,提出相关问题,并召开了协会的会议,大家互相介绍,彼此熟悉。在考察的过程中,对孔子生平主要事迹,儒家思想及礼仪有了感性和具体的认识,又发现了传统文化知识的不足!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论语》。结合孔子弟子颜回与曾子的事迹进行教育,当学生面对塑像时候,他们了解知识与人物的愿望比较强烈,教师的言语更容易渗入他们的心田!“《论语》修身会”刚刚起步,作为教师,如何更好地引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在探索以传统文化经典浸润大学生生命的过程中,深感“知易行难”!以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生命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还不能吸引起大多数学生加入其中。同时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经历,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指导学生进行传文化经典阅读,关键在于教育者的真诚。孟子言:“诚者,天之道;思诚,人之道也”[13],坦诚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生命的悲欢与感受!此外,一人的力量极为有限,需要学校多方力量的配合,教育应该形成合力!由于初步探索与实践,从笔者自身素养与教学教育实践来说,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生命教育本身是“以心传心”的。没有经过实践与思索的理论是苍白与肤浅的,生活与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是鲜活与丰富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躬身而行!相信经过同仁的共同努力,生命教育的星星之火终有一天会成为成燎原之势!

参考文献

[1][8][捷]夸美纽斯著:任钟泉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第191页.

[2] 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96—105页.

[3] [英]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204页.

[4]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18页.

[5][6]陈绍敏主编:《大学·中庸》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第10页.

[7]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37页.

[9]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 页.

[10]朱光潜:《谈修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宁,2008年版第92页.

经典教育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5-0229-02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也在多次会议上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大学阶段以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辅导员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当前,许多大学生消极厌学,沉迷网络,贪图享乐,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观念淡薄。然而,现行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却收效甚微,许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未能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为此,探索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十分必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灿烂遗产,是中国人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可见,中华传统经典思想深刻,具有丰富的人身修养和爱国主义思想,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将国学经典作为切入点,利用诵读经典的方式,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将国学经典加以渗透和运用,可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本文以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经典晨读”活动为例,探索经典诵读对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玉林师范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师范学校,是培养广大中小学教师人才队伍的摇篮,培养一批对国家、民族和人民负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中小学教育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于2013年9月开展“经典晨读”活动,旨在从传统经典中汲取教育资源,提升大学生人文修养及责任意识,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一、经典略论

传统经典,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读书人必诵之书,然而近百年来,老、中、青三代的中国人,已渐渐连古文都读不懂,更不用说如“四书五经”一类的经典了。无论世事如何诡谲,人间如何颠沛,人性始终如一。经过历史涤荡流传下来的经典,它不只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不只是古人的,更是现代的,乃至是未来的。北宋理学家程伊川曾说:“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只《论语》一书,即可陪人一辈子。而要接近乃至于了解《论语》,用诵读的方法可谓事半功倍。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梁启超先生曾为大学生开出包括《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等必读中国书目数十部,并认为“《论语》为二千年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希望大学生能“熟读成诵”。文化教养是人生必须涂抹的底色,经典是滋养人生德性与才情的源头活水。经典的诵读与学习只是生命启发的开始,而这个开始,不限于文史、政经、艺术、理工各门专业的学子。

一名大学生能把任何一本经典熟练诵读,他必能从经典中提升其为学的能力,必能从经典中领悟其为人处世之道,必定能变化其气质,开阔其胸襟,启发其智慧。大学生是时代之骄子,未来之希望。大学阶段,是一个个体生命最容易彷徨、失落、沮丧、孤独的岁月,也是一个个体生命寻求方向、激发志气、砥定人格的关键时机,而一个个体生命能否挺立自我、畅明笃定地航向人生旅程,端赖当下一念之自觉。通过经典的学习,每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都能够从圣贤的智慧海洋中汲取活力,拥有独立思考的胆识;每一个有志气的年轻人,都能够从圣贤的智慧光明中引发生机,走出坚实的每一步,不惧怕,不彷徨;每一个有才华的年轻人,都能够发挥他的创造力,肩负起对这个时代应有的责任。

二、经典诵读活动形式甄选

基于当前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发,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将诵读经典教育与现代思政教育相结合,通过辅导员亲自带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使学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传承古圣先贤精神,开启内在心灵的真、善、美,培养爱国意识,抒发爱国情怀。同时,从传统教育的理念及模式中推陈出新,探索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将晨读与班级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学思并重,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则,实行“学――思――行”三步规划:

第一步:学――诵读经典

利用晨读(7:00―8:00)时间,辅导员亲自带领学生诵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每学期读一部),使大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明白仁、义、礼、智、信等做人处世之学。

第二步:思――解释经典

在熟悉经典的基础上,参照古代注疏,梳理文意,每个月开展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每位学生每学期写2―3篇读书心得;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引导学生将传统经典思想与大学生活相结合。

第三步:行――践行经典

积极实践传统文化精神,将文化涵养与为人之道融入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成立经典教育支教团队、文化进社区服务团队,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事业;鼓励学生进行传统经典教育与现代幼儿教育的探索研究,为幼儿教育培养优秀人才。

三、经典诵读实现路径探析

(一)理念宣导

组织大学生进行经典教育理论学习,为学生接受经典诵读做好思想铺垫。学习内容包括:《人文教育从经典导读出发》、《: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等等。

(二)晨读经典

每天7:00―8:00,组织学生诵读经典1小时,诵读书目的顺序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诵读形式:辅导员领读―全班齐读―学生自读。

(三)经典读书交流会

举办经典读书交流会,分享读书的感悟与收获。学院目前已成功举办两次读书会:《大学》读书交流会,《论语》读书交流会,为学生表达自我提供了有效平台。学生在交流会上畅所欲言,分享读书的经历与感悟。

(四)国学大讲堂

邀请国学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对传统经典进行现代性诠释。学院目前已举办两期国学讲座。第一期:《礼记・大学》解读;第二期:做人做事与创业的根基――国学文化魅力探析;第三期:学习古典诗词,传承中华优秀文化。通过国学讲座,将传统经典思想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相结合,砥砺学生从经典中汲取做人处事的智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魅力。

(五)传统文化公益行

鼓励大学生践行传统文化精神,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学院目前已先后组织10个班级,近500人次到玉林市福利院提供志愿服务,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从中得到提高。

四、经典诵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与成效

(一)对经典文本的熟悉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现已有500多名学生诵读经典,其中《大学》诵读过100遍,《论语》50遍,部分学生已将《中庸》诵读100遍,现阶段正在开展诵读《孟子》活动。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大学生们对国学经典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们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明白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为人之道。

(二)集体意识、责任意识的增强

大学生在诵读中亲近中华经典,不仅培养了阅读经典的兴趣,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从经典中懂得了做人为学的道理,切实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大部分学生内在心性发生了明显变化,他们摒弃惰性,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尊师重道,课堂出勤率和旷课率逐渐降低。学生集体意识增强,学生之间建立起感恩、诚信、互助、互爱的集体精神,同时,他们也学会打开自我的内心,释放自己的正能量,学会积极正面地面对生活。大部分学生摆脱了迷茫的状态,树立信心,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

五、经典诵读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色、学生需要的道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因此,将国学经典作为切入点,利用晨读经典、国学讲座等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基于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实施“经典晨读”活动的实践与经验,本文探索出了一套具有可行性与创新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总结出了新的实践经验:

(一)高校辅导员以国学经典为载体,搭建晨读经典平台,与学生沟通交流,有利于在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经典教育论文篇7

如由文学专家白烨、陈骏涛、倪培耕和贺绍俊担任总策划编辑出版的“世纪文学60家”系列丛书,采取专家评选和读者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给20世纪00位中国现当代作家评分,结果贾平凹排名第六,为中国当前在世作家之首,在巴金、,曹禺、郭沫若、钱钟书之前翻;谢冕、钱理群编选的《百年文学经典》对一百年以来的中国文学进行了经典化的筛选嘲;经人民文学出版社组织的专家评委会评选,1998年8月6日他们推出了中国文学的“百年百:优”嗍;香港《亚洲周刊》也通过组织专家评审和网上投票,于2000年8月遴选出了“二十世纪中文小说00强”嘲在“重写文学史”的过程中,沈从文、张爱玲等曾:经因为被边缘化而墙里开花墙外红的作家迅速向中心回归,而当年因为“政治因素”而红极一时的作家作品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由此可见,有关经典问题的争论已渐次浮出水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面对这种现状,黄浩曾认为:‘‘经典文学时代’正在离我们远去,而一个新的‘后文学时代’则正在向我们走来。”昀与黄浩的理论推断不化潮流作为一种叛逆思潮不仅使文学经典本身面临同,孟繁华还为文学经典终结的命题做了证实研究。着被解构的可能性,而且这种思潮往往以其新奇的表其实,文学经典问题的核心是文学经典神圣性与崇高征呈现并易于对广大青年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文学感消退所带来的整个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价值功用危机。面对当前的文学经典乃至整个文学危机,陈嘉不无担忧,他认为:“(当前的)文学成为纯粹的一次性消费品,其振聋发聩的精神力量和灵魂净化的力量正在逐渐消解。文学对社会和人生的严肃性、深刻性思考的价值及其意义,遭到严重的颠覆和解构。

文学过于顺应乃至迎合欲望化的市场消费趋向,过于走向边缘:化和世俗化,过于重娱乐休闲而轻社会人生与诗性审美。”网由此可见,文学经典在当下的生命力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不过,有关文学经典终结的论断确:有将问题扩大化的嫌疑。虽然如此,但文学经典在当下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与危机却是毋庸置疑的。既为经典,何以危机?季中扬认为,当前的经典危机主要是由r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随着消费社会文化逻辑的展开,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不断扩张,文学经典在精神生活与文化建构中的重要性明显衰落,二是文化研:究从理论层面质疑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其实,文学经典危机的原因何止这些,作品自身的时效性、经典作品的话语场、经典阐释背后的意:识形态和受众的审美趣味等问题都是导致文学经典遭遇危机的重要原因。季中扬认为:“超然的审美仅仅是幻象,文学经典不是功利世界中的‘飞地’,而是文化权力的竞技场。如何在社会变革与理论消解两面合】击下传承与重建文学经典,这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学术问题。”也正因为文学经典的确立与传播和许多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密切相关,所以大凡文学经典出现危机的时候常常是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信仰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当今文学经典的危机就是}在中国社会经济发生深入变革的背景下所发生的。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乃至文学的当下转型都是导致文学经典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文学经典面临危机的情况下,文学经典的传播必然困难重重,而文学经典传播的困难又常常导致以传播文学经典为己任的文学教育面临诸多的困境。

长期以来,文学教育主要取材于文学经典,并成为培育:和传承文学经典的主渠道。然而,由于当今的去经典教育在经典危机语境下,不仅面临着如何取材的困惑,而且面临着如何取得教育对象认同的困惑。虽然,当今中国各级学校文学教育所使用的教材都是由相关职能部门审定的,教育者本人没有多少自主遴选权,但文学教育还涉及到对作品的阐释问题。从什么角度阐释,在什么立场上阐释,阐释中彰显什么、忽略什么等差异,常常使作品在教育对象面前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境界,这种差异主要决定于教育者潜在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文学观。在经典危机语境下,文学教育者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文学观难免与作者甚至教材编者有所不同,因此,他们阐释中的作品就已经偏离了作者及教材编者的预设,甚至面临欲说不能或言不由衷的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文学课可能因为激情的弱化而使文学教育丧失其应有的生机,而生机的缺失又使文学教育面临丧失自身优势的风险。问题的关键不仅仅在于教育者失去按教材编撰者意图言说阐释的激情,还在于广大青年学生接受期待的变化。由于广大青年对新事物非常敏感,加之青春期的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叛逆心理,因此,他们对去经典化的现象也有较高的关注度,甚至还有人加入了恶搞经典的行列。在这种情况下,经典对他们的魅力必然会相应地减小,并由此导致一些学生失去阅读经典的冲动,这也是当今学生甚至是大学中文专业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也许能安静地听文学教师的授课,也有可能考出高分,但他们在内心深处是否按老师的期待来接受就应另当别论了,更不要说老师能否彻底除掉去经典化现象留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了。

经典教育论文篇8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就有学者关注文学经典问题。时至2005年,关于文学经典的论争在广度与深度方面都大有拓进,文学经典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理论热点。2006年该问题愈发为学术界所重视,不仅有更多学者在学理层面深入研究,而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陕西师范大学还共同主办了“文学经典的传承与重构”学术研讨会。综观近几年的论争与研究,我们发现大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文学经典面临挑战

在任何一个大变革时代,经典都会面临挑战,如“五四”时期,“四书五经”不再成为经典,流传千百年的文言诗文从文学场阈中心骤然边缘化;“”时期,诸多文学经典成为“毒草”。但是,在以往这些时期,变革者所做的是摧毁旧经典,确立新经典,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其实是推陈出新,是文学机体自身的新陈代谢;不管思想观念变革多么剧烈,新旧经典反差多么刺目,没有人质疑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当前所谓的文学经典面临挑战恰恰并非如此,它不是说以“戏说”、“大话”、“恶搞”等方式改写经典,损害了某些文学经典的形象,动摇了其作为经典的地位,使得当下文学经典面临着被新的文学作品取而代之的危险,而是说在当代这样一个消费社会中,在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挺进审美文化轴心的背景下,文学经典还有存在的充足理由吗?所谓经典,不仅意味着价值的恒久性,更重要的是,它首先得有价值,能满足特定历史时期对于文化权威以及文化规训的需求。如果文学在人们精神生活中变得无足轻重,那么,这个时代的文化就可能不需要任何文学作品成为经典。有学者认为,由于社会生活资源过度丰裕,文化资源充沛,文学在社会生活中不再举足轻重,经典文学时代已经终结,文学进入了“后文学时代”。孟繁华在《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一文中则以极其丰富的材料例证了文学经典的终结。

针对文学经典所面临的挑战,高楠在《文学经典的危言与大众趣味权力化》一文中认为,以历史名义进行经典解构或否定,不过是造势的危言耸听,是精英群体面对大众趣味权力化的现实进行媚俗式的价值退让。高楠将文学经典面临挑战与大众趣味权力化联系起来考察,眼光有其独到之处;但是将文学经典面临的现实挑战解释为造势者的危言耸听,不免有失偏颇。盖生在题为《“文学终结论”疑析――兼论经典的文学写作价值的永恒性》一文中则提出,文学需求是人的本体性需求,文学自身的本体规定使其具有无可取代的独特性。当前文学在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冲击下被边缘化是文学非线性进步的表现,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现象。他进一步指出,随着物质享乐的相对餍足,将会出现意义焦虑,因此,生产意义的文学不仅不会终结,还将在新形势下具有重建经典的可能。然而,人并不具有先于社会历史的本体性,人的文学需求与其文学经验,尤其是与其所接受的文学教育密切相关,换句话说,所谓人的文学本体性需求其实是由文学经典建构出来的,一旦文学经典退出当代文化场阈,不久之后文学也许就不再成为人的本体性需求,到那时,文学自身也将无所谓独特价值。本文以为,文学经典是否会终结,这既不是历史事实,也不是一个纯粹理论问题,它受到社会文化变迁的客观影响,但是,人们毕竟还可以通过操纵文学教育这台机器等实践性努力改变其进程与方向。

二、文学经典与消费社会

文学经典之所以面临挑战,首要在于社会文化正在发生急剧变革。当代社会正在走向消费社会,消费关系对其他社会关系和文化的影响将越来越深刻。赵学勇在《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一文中,就明确提出文学经典面临危机源于文学经典与消费文化语境的冲突。在该文中他还分析了消费时代文学经典所处的外部矛盾和自身悖论,认为只要能够正确处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学经典面临的矛盾就会逐步消弭,甚至可能依靠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播。吴兴明在《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一文中,提出了恰好相反的观点。他首先详细地分析了文学经典商业扩张的种种情况。所谓文学经典的商业化扩张是指出于经济驱动而改变文学经典的形态,使文学经典成为各种各样的文化消费品;或者直接利用文学经典的知名度,获取经济利益。比如《三国演义》被改写为小人书,被拍摄为影视作品,被制作成网络游戏,其中的人名、地名、故事情节被用于制作酒店招牌,开发旅游业等。吴兴明认为,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是因为经济上升为社会的主导力量,消费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基础(座架),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将使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经典走向终结。仔细思量,吴兴明的推论学理依据并不充足。一方面消费关系未必是当代社会关系的座架;另一方面当代社会毕竟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某一种社会关系虽然可能上升为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力量,但也未必就能决定文学经典的命运。相比较而言,赵学勇的观点有些乐观主义色彩,但其思想方法不同于决定论者,他重视文化参与者的实践努力,提出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新问题――依靠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学经典的接受与传播。

对于消费社会中文学经典的遭遇,有些学者还就具体问题作了深入考察。陶东风在《“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一文中,分析了文学经典在消费社会中的独特遭遇――“大话文化”对文学经典的消解,并认为“大话文化”容易导致犬儒主义人生态度。李治建在《消费文化语境中通俗文学、大众文化的经典化》一文中,介绍了消费文化语境中通俗文学、大众文化进入中小学教材的概况,他认为通俗文学、大众文化的经典化可以促进雅俗互动的文学文化生态平衡时代的到来。消费社会中文学经典的遭遇是个大课题,其中值得关注的具体问题还有很多,如消费社会中网络文化对文学经典影响、消费社会中文学经典的商业化扩张等。

三、文学经典的形成机制

文学经典面临挑战一方面来自社会文化变革;另一方面来自文学理论本身。文学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乃是因其永久的艺术魅力,这曾经是一个不言而喻的公理。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激进的文学经典论者提出,现存的所谓经典绝大多数出自已经过世的、欧洲的、男性的、白人(Dead White European Man,缩写为DWEM)作家之手,而众多非欧洲的、非白人的、女性的作家却常常被排除在经典作家名单之外,由此可见,超然的审美仅仅是幻象,文学经典不是功利世界中的“飞地”,而是文化权力的竞技场。这种理论催生了文学经典虚无主义观念,使得人们从理论上怀疑经典化机制本身的合法性与必要性。朱国华在《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一文中,对这两种文学经典理论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并认为古往今来的经典化结构原则根本无法通约。这也就是说,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以及其内在机制,是一个不可解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论争也许只能走向西方学者所走的文化政治学路径,而无多少纯粹的学术价值。

朱国华的观点并没有引发国内学者共鸣,大多数国内学者仍然把文学经典的形成机制看作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并且主张将审美因素与社会文化因素结合起来考察。童庆炳在《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等文章中就提出,文学经典是时常变动的,是一个不断的建构过程,在此建构过程中,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只是诸多建构因素的一维,此外还有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与可阐释空间以及接受者和特定的文学观念等重要因素参与其中。陈太胜在《文学经典与理论:变与不变的辨证》、《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的身份政治》等文章中则批评了以萨义德的后殖民批评为代表的文化研究对文学性的忽视,认为一切理论对文学经典的创造性阐释只是文学经典暂时的“变”,文学经典本身其实是“不变”的,它是文化的源泉与宝库。将文学经典形成机制作为一个纯粹学术问题来对待,显然不是三五篇论争性的文章所能真正解决,而且宏观论证也难免失之于空疏。有些学者另辟研究路径,开始深入研究文学经典化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这方面代表性文章有黄大宏的《重写:文学文本的经典化途径》、杨春忠的《本事迁移理论视界中的经典再生产》等。还有一些学者进行个案研究,如胡景敏的《巴金的自我叙述与〈随想录〉的经典化》、陈刚的《戏曲的经典化形式:折子戏》等。

四、文学经典与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既是文学经典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学经典价值实现的重要场阈。在阅读文化还未兴起之前,文学教育几乎是文学经典化的唯一途径。由于活字印刷术发明与市民阶层兴起,阅读文化占据了审美文化的中心,文学作品的广泛传播成为文学经典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广泛传播的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仍然与文学教育机构的认可密切相关。随着视觉文化与媒介文化汹涌而来,阅读文化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文学教育在文学经典化过程中还能有何作为呢?是顺应历史潮流,欢迎武侠传奇、流行音乐等通俗文学、大众文化进入教材,还是坚守“利维斯主义”,严格鉴定文学经典,并利用文学教育体制广泛传播文学经典,以此抵制大众文化的威胁呢?这是一个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严肃问题。有学者针对文学教学现状,认为文化研究的经典观是当前文学教育的误区,主张借鉴“利维斯主义”,重新认识文学经典的意义与价值。

其实,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应该在人类教育史与当代教育体系这个坐标中确定文学教育的位置。我们知道,在现代教育体制建立之前,并不存在独立自主的文学教育,所谓文学教育其实主要是意识形态与伦理观念的载体,用于教育的文学经典也主要发挥其教化功能,而不是审美功能。随着现代学科分化的发展与审美自律观念的确立,形成了专业化的文学教育。专业化文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训练人们的阅读能力来培育其文学审美能力与文学创造能力,通过传授文学史知识来提高其文化修养等。但是,在阅读文化衰微时期,文学审美能力还能够为人们认可吗?人们还需要文学史知识来提高文化修养吗?“利维斯主义”只是把能够培养读者道德意识的名著作为文学教育的经典,其主张的文学教育恰恰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文化多元化时期,即使传统的文学写作终结了,文学经典还是否具有人文教育价值呢?又具有怎样的人文教育价值呢?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人们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 黄浩.《从“文学经典时代”到“后文学时代”――简论“后文学社会”的五大历史特征》.《文艺争鸣》[J].2002,(6).

[2] 高楠.《文学经典的危言与大众趣味权力化》.《文学评论》[J].2005,(6).

[3] 盖生.《“文学终结论”疑析―兼论经典的文学写作价值的永恒性》.《文艺理论研究》[J].2006,(2).

[4] 赵学勇.《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文学评论》[J].2006,(5).

[5] 吴兴明.《从消费关系座架看文学经典的商业扩张》.《中国比较文学》[J].2006,(1).

[6] 陶东风.《“大话文化”与文学经典的命运》.《中州学刊》[J].2005,(4).

经典教育论文篇9

经典教育属于“根”的教育,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道”、“ 德”教育和人格教育。"五经、"四书"等经典,里面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如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的思想,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仍是当今社会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码道德要求,是健康人的基本素质。"修身"、"立德"等道德文化关于为人处世的论述,指引立身行事,潜移默化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处事习惯,"化"于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可以提高内在修养。不仅如此,经典教育还可促进智力教育。

中小学生诵读蒙学读物和几本经典,对开发智力很有好处。十三岁以前多多诵读,不仅充分运用了自身记忆能力很强的资源记忆大量经文,而且能起到全脑开发的作用。十年读经,十年解经,十年用经。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起到开智慧的作用。

有一份资料,说的是“国学经典诵读十大益处”: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

(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3)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

(4)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老子》、《中庸》、《孟子》、《管子四篇》、《中华经典精粹选读》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5)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一个7岁前诵读10部左右经典的孩子,可创造1年阅读500册到1000册书的奇迹,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6)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

(7)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

(8)取得文化治疗的效果――当代社会,流行读物泛滥,信息过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非常容易滋生浮躁心、傲慢心,某些人甚至会产生无法摆脱困惑和焦虑,经过经典的熏修,可让孩子从小树立 “立功、立言、立德”等人生志向,懂得如何更好的实现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9)提升自信,有利于身体健康――许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因此,父母(包括爷爷奶奶)等家庭系统会更加赏识孩子,从而增添孩子的自信。

(10)对“文言文”有了天然的亲近感――有的家长认为经典以“文言文”为主,担心孩子不理解,其实,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关键的关键是把这些经典先背诵下来,并不一定让孩子去理解,以后,经过复习及日常的应用,则“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基于此,读经运动在民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各式各样的读经班如雨后春笋,但其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在同一个读经班孩子年龄相差较大,而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心智水平不同,年龄特点各异,放在同一个教室学习相同的内容显然不科学;且所读内容缺乏统一标准,随意性很强,很多人认为经典教育只是《弟子规》,《三字经》、《论语》,这些与真正的经典教育差距很远。

与这样的情形不同的是系统读经。系统读经是就是指读经要系统全面,不可偏废;国学经典从功能上进行分类包括基础类经典,结构类经典,装修类经典。《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些都属于基础类。所谓基础类,就是用来教你怎么做人的经典。有了地基, 还要学习结构类的经典。即要学习整个世界运行的规律,以及做人做事的规律。讲解世界天地之道变化规律的结构类经典首先有《易经》,其次还有《孝经》、《诗经》、《道德经》、《黄帝内经》、《金刚经》等由圣人所整理所撰写的经。第三类是装修类的,如《唐诗》、《宋词》。此类经典重视审美和抒情,已经为大众教材所采纳。

人才的培养跟盖房子一样,第一步,打地基。打地基的同时,要设计好准备盖多少层的楼。这就有一个结构的问题,即人格的培养。打好地基,做好结构, 还要装修。因此要学装修习类经典,更要学习基础类经典、结构类经典。对一个孩子的培养,如果不知道什么是人的地基、结构,就会培养出大量的没有地基、没有结构,只重视装修的人。

目前系统读经多是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不是学校必学课程及家长认识水平、指导能力、家庭经济基础都有限,大多数孩子无法接触到国学经典而错失了人格构建,道德培养的最佳时期,甚至以后终身也无缘经典。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导,有条件运用累积式方法实行系统读经。累积式诵读法即为每天累积式读经。每天至少读一遍,最多七遍;每样经文约读十分钟,但不超过十分钟;一天可以选择读三到七样经典;如同时读《论语》、《易经》、《老子》《千字文》、《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唐诗选读》;且连续7天重复相同的内容。如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重复读《论语》、《易经》、《老子》《千字文》、《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唐诗选读》里相同的内容。不管孩子熟记不熟记,背诵不背诵,读完7天就进入下周W习。如此,孩子两年左右就可以熟记甚至背诵《论语》,《大学》,《易经》,《中庸》,《道德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等将近十多部经典。

“累积式”教育法的特点是什么?

经典教育论文篇10

一、广州农村小学国学经典教育的现状

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即使在广州也不例外。比如有些学校会投入大量资金,开展与国学经典教育相关的活动和课程;另一方面也来自社会多方的协助,比如有些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当地图书馆开设的国学讲座。

对于农村小学,自然欠缺以上所述的城市小学的优势。另外,相关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农村小学教师同样有机会去参与,同样能够接触到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春风同样吹拂着广州的农村小学。因此,国学经典教育在广州农村小学同样可以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果实。

在广州的农村小学,不少学校都开设了国学校本课程,鼓励学生阅读与朗诵中华经典,规定了阅读的书目和数量;同时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和活动,设立“书香班级”“书香少年”等形式,培养学生对国学的兴趣。许多学校也渐渐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将国学经典教育渗透于校园文化之中,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流淌着国学经典的意蕴,每一面墙都诉说着中华优秀传统的智慧。对于《弟子规》《论语》《唐诗三百首》等国学经典,农村的小学生也能出口成章。

二、广州农村小学进行国学经典教育的措施

为进一步推动国学经典教育,广州农村小学应当在发挥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创新国学经典教育的形式,充分发掘国学经典教育的精髓。

(一)提升教师的国学素养,以师传道

著名教育家朱自清早就强调过经典训练的重要性,主张“至少必得经过这种古典的训练,才成为一个受教育的中国人。”中华国学经典辉煌灿烂、极具魅力,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古诗文,音律和谐,思想丰富。读经典,感受古典的、含蓄的美,可以培养一个人温文尔雅的气质,提升自身的国学素养和精神境界。尤其是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而言,更应主动、自觉地学习和汲取国学经典的智慧,使之转化为自身教育智慧的一部分,从而使教师的身上具备一种独特的“国学魅力”,这种“国学魅力”会直接感染我们的学生,对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师传道,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再流于空洞的说教,而是饱含智慧的感化。例如,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教师就会用《弟子规》中“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这句话来告诫他们。久而久之,这句话就会深深地印刻在学生的心里,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教师的“国学魅力”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耳濡目染,更是精神和灵魂上的洗礼,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更加懂礼仪、明是非,陶冶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注重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著作的语感

国学经典著作往往以古诗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我们需要指导学生阅读和朗诵古诗文。对于农村小学生,经典古诗文的阅读并不要求学生具备很高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而是以培养朗读和感悟诗歌内容为主。有些老师就只专注于对古诗文字词句意思的解释,导致古诗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学生领略不到古诗文的古典美和含蓄美,更无法真切地感悟古人所表达的思想。因此,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反复诵x的方法,培养学生吟诵古诗文的语感。华南师大文学院周教授说:“读古文,就要结合句子的语境,读出古人的韵味来,读出文气。”这说明我们要指导学生尽可能地读出经典作品中古人的本意,而不是死抠字眼,泛泛而谈。

(三)坚持文道结合,以理性化感性

国学经典作品往往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可堪称为典范,即无论是语言风格、写作手法还是思想内容都值得后人称道。国学经典不仅能带给我们审美的享受,同时也用古人的智慧打动我们。优秀的国学经典是千百年先贤的智慧结晶,能给人以启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小学生学会批判继承,并学以致用,将古人的经验总结和忠告训诫反映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中;更要学会理性地运用古人的智慧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多媒体辅助国学经典教学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国学经典教学中还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国学经典注入音乐、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元素,丰富国学经典的表现内涵,让沉睡的国学经典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中活起来,更有效地感染学生。

经典教育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26-0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普遍化与通俗化实践,它能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利益与愿望,切实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从而更好地与群众打成一片。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与延安时期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接受的一种实践活动。延安时期,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与高度重视下,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实现。

一、系统翻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物质载体。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全面、系统、准确地翻译为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奠定了良好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基本条件

延安时期,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克服重重困难,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创造了有利条件,具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系统翻译工作提供了保障。延安时期,以为核心的中央领导加强了对经典著作翻译工作的重视。一方面,他们创办了马列学院编译部、中央军委编译处、中共中央宣传部编译局、八路军抗日战争研究会编译处等大量专门的翻译机构及出版机构,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另一方面,中央领导的直接参与及领导为推动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二是中国革命运动迫切的理论需求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系统翻译工作提供了动力。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为迎接新时期的新的挑战与困难,迫切需要新的科学理论来指导。此时,以为核心的党中央认识到只有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才能彻底从思想根源上清除“左”倾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是大量海内外知识分子聚集延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系统翻译工作提供了人才。延安时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与教育家王学文、吴亮平、艾思奇、王实味、何■麟、张仲实、何柏年等大批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及较高外语水平的青年知识分子汇聚延安,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水平较高的专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队伍,为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二)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取得的成就

延安时期,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正确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较全面地翻译并出版了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重点编译了以《马克思恩格斯丛书》为代表的马恩经典著作及以《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为代表的马恩经典著作单行本;编译了以《列宁选集》为代表的列宁经典著作及以《什么是列宁主义》为代表的经典著作单行本;编译了以《斯大林选集》为代表的斯大林经典著作及以《斯大林言论集》为代表的经典著作单行本。

二是较集中地翻译并出版了《资本论》等经典经济学著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资本论》的编译颇为关注,《资本论》的成功编译也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著作翻译史上的一大建树。此外,大批的知识分子还相继翻译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读书偶译》等著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大众化的实现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文本。

三是较完整地翻译并出版了《军队》等经典军事性著作。《共产主义同盟史》《步兵》《炮兵》《骑兵》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军事性著作大部分都是在延安时期被首次编译与出版,为延安时期党制定军事策略与方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四是较系统地翻译并出版了《费尔巴哈论》等经典著作。《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实践在认识上的作用》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编译与出版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

(三)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工作与其大众化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与其大众化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1]。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其经典著作翻译工作指明了方向。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典著作翻译工作是以不同的实践需求为导向,延安时期经典著作的翻译工作是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如何正确看待共产国际的指示与苏联的经验为内容,是为党在延安的中心任务而服务。另一方面,全面系统的经典著作翻译工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奠定了直接的理论基础。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为延安时期的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为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保障。

二、搭建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平台

延安时期,党中央的领导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搭建了多层次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平台。

(一)干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

干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键环节,因为干部是执行党的路线与方针的主体力量,干部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贯彻执行的力度。在延安时期,抗战爆发后延安的形势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青年知识分子大量聚集延安的同时,党的抗战也面临着严峻的局势。对此,党中央全面开展了对农村、城市、老区、半老区、迎敌区、新区等不同地区的不同层次的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内容的干部教育活动,为全面抗战提供丰富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二)社会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普及教育的主阵地

延安时期的社会教育是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途径。它以识字课本、戏剧、黑板报等具体的实际的丰富多彩的、灵活多样的、为普通大众所乐意接受的形式对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的留守儿童、失学少年及青年进行了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教育、文化教育等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道德素质及抗战意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国民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基础教育的主阵地

国民教育是指以培养未来的民族战士为目的,以提高青少年的政治素养与政治觉悟为目标的对适龄儿童进行正规化、制度化的中小学教育活动。延安时期党根据陕甘宁地区的实际情况,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的实现,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教材方面,取消《百家姓》等不适合抗战的旧式教材,将《新中华报》及边区革命历史等有利抗战的资料作为补充教材,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在课程设置上,以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为指导,调整了课程设置,将统一战线与抗战政治教育及防空防毒等以军事政治为中心的内容作为中小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并增加了相关课程的教学课时;在教学方法上,灵活采用参观、实验、讨论等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方法,如用群众所熟悉的方言来代替普通话的教学方式,在算术课上让学生们计算新四军打死多少敌人等将教育内容和实践运用相结合的方法。这些灵活的国民教育方式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基础教育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实现。

三、构建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体系

构建全方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体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另一方面,要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及时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与愿望。

(一)报刊宣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重要渠道

延安时期,党中央领导以革命战争实践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建立了以党报党刊为主要内容的宣传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是以党报思想指导健全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宣传体系。延安时期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党的报刊工作具有党在思想上对其高度重视、中央直接参与主办由分散转为集中、办好党报党刊的同时重点抓文艺类综合报刊的几个突出特点。这些显著的特点显示报刊的宣传工作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二是将党报党刊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载体[2]。《新中华报》全面地宣传了持久战的战术及战略、党的政治主张及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批判了妥协与投降主义,反击了的高潮,刊发了《纪念孙中山与马克思(社论)》等马克思主义文章。《解放日报》全面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与方针与思想,深刻揭露了反动派破坏和平企图发动内战的阴谋。新华通讯社通过播放《论持久战》等著作大力宣传马列主义与思想,通过对《抗日战争十大纲领》等著作的播放全面宣传了各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与政策路线。

(二)文艺宣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要载体

在同志革命思想及延安时期党的文艺政策方针的指导下,掀起了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代表的主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以诗歌、美术、音乐、戏剧等多种形式的大众化的文艺宣传实践活动,典型文艺宣传活动有以下两个。

一是新秧歌运动。秧歌运动是一种源于民间的社会生产生活受广大陕甘宁地区人们所喜爱的文艺活动。在延安时期,党中央根据陕甘宁地区的民俗习惯等具体实际情况对秧歌运动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革,将新秧歌运动转化成了传播党的政策、方针与理论、人们参与政治生活及表达思想愿望的文艺武器。新秧歌运动真实反映了陕甘宁边区人民的现实生活,严厉抨击了旧思想与旧道德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二是街头诗运动。街头诗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思想的指导下,在《论持久战》等著作的基本观点的影响下由延安知识分子自发形成的对广大陕甘宁边区民众进行精神动员的抗战启蒙运动。街头诗运动呼吁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持久抗战,保卫祖国,坚决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它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载体之一。

经典教育论文篇12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不断推进、对中医药院校教学现状的不断反思,发现中医药教育事业需要与时俱进、加速发展。中医经典是中医的灵魂,中医经典课程是包含《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温病学》在内的由基础向临床过渡的课程,属于中医主干学科。学习经典绝不是守旧的表现,只有打好根基,深植沃土,才能使中医学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相当重要,要使青年教师(45岁以下)成为中医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提升教学能力,值得不断思考和研究。本文主要就笔者多年在教学工作中的体会和认识来探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主要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应以学生为中心,即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考核体系等一切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学生的“学”,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水平为准则,教学相长,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轻松、稳固的教学环境,推进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的深入发展。

2加强传统文化修养

中医经典是中医的魂和根,其思维模式、系统联系、理论体系都根植于传统文化。中医经典著作既是以理解生命为特点的医学典籍,又是荟萃我国古代百科知识的文化精品。而经典著作本身所具备的“行文古奥,言简意赅,内容繁冗,学术底蕴深厚,信息观点各异,展现各家之长”等特点,一直是导致中医经典课程“教学不易,使用更难”的重要因素,也是困扰学生学好中医经典课程的重大障碍。这就对中医经典课程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博学、慎思、明辨、笃行。除了应熟读中医四大经典,对经典原文熟记成诵,熟背条文及经方,熟练掌握原文,做到融会贯通外,还应努力提高传统文化修养,注重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思想及中医古籍名篇的选读。如学习《易经》《论语》《老子》等,了解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易学思想;从名篇著作中探寻各家中医思想,博览群书,领悟其真谛,把握其精髓,拓展其内涵,从而加深对中医经典的理解,真正建立传统中医思维模式,构建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把握中医经典著作的精髓。

3夯实临床基础

一名优秀的中医经典课程教师应该做到教学与临床两不误。“无理论则浅,无临床则空”,教学为临床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临床是教学的反馈和检验。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是中医经典教学的重要内涵,若没有临床,即使理论讲得头头是道,也只是“纸上谈兵”,难以让学生真正达到学习经典的目的。从教学过程中反映的情况看,95%的学生更愿意听取从临证经验或体会中把握经典经方并灵活运用的例子。因此,作为一名中医经典课程的青年教师,一定要下功夫“学经典,做临床”,以临床验证教学,提高辨证论治水平,让学生体会经方的实用性,以医促教。笔者近五年来坚持每周上2~3次门诊,积累临床病案,丰富临床经验,同时也很重视学术与临床的传承与发展。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以培养优秀的中医接班人。可见,“跟名师”也是夯实临床基础行之有效的环节。笔者除门诊外,每周还有1~2次到我院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跟师上门诊,不断学习名师运用经典经方及辨证诊疗的方法,从而提高诊治水平,增强临床能力。有了在临床跟随名老中医运用经方治病的实践体会,讲课时自然更生动灵活、精彩丰富,趣味性也更浓厚,与学生互动良好,颇受学生好评。

4提升自身水平

中医经典课程综合性很强,对教师水平要求甚高。青年教师应不断提升自我,攻读学位,丰富知识储备,加强科研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习,互补提高,掌握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和前沿性,学习其他院校教学中的新思路、新方法;参加经典理论课程进修、研修或学术传承培训班,听取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讲授中医经典课程,强化经典,注重临床;参加校内外各级教学竞赛,如基本功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微课比赛、慕课比赛等,开阔视野,展示风采,体现自我,以赛促教,从而提升教学能力,激发教学热情,促进自身的成长和进步。

5改进教学方法

经典教学应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上进行拓展,改进教学方法,统筹安排课时,合理设计教学单元,将教学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建设多元化课堂。(1)随堂抽背原文,定期安排默写及背诵。中医经典课程需要学生不断诵读和记忆名家学术思想及经方,要求掌握一百多条原文和二百多首经方,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通过随堂或定期的背诵或默写,督促学生对经典著作进行学习,在熟记的基础上领会经典的精华。(2)适当增加文献资料查阅课程,利用文献教研室现有的设备和条件,积极为学生提供文献研究平台。如中医古籍、名家讲稿、医家医案、期刊文献等各类文献资料及工具书,查阅相关知识,加强理论学习,做到有据可循。(3)适时安排临床见习,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收集整理病案,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和思考,体会临床疾病的变化,体现中医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临床能力的培养。(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构建翻转课堂。要求学生提前查阅资料,整理临床收集的病案或通过文献查阅的名家医案,分组进行病案讨论;播放名家讲课视频,学生观看后分组回答提前设定的问题,以更好地掌握经典内容;师生互换教学,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讲授部分经典原文,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真实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测试学生自学的情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到“授之以渔”。

6加强教学反思

每堂课、每一单元内容结束后,都应进行教学反思。笔者通过自制的中医经典教学效果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同时,建立QQ群或微信群作为交流的纽带,全方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反馈意见,弥补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策略,如调整教学节奏、提前安排学生预习等,充分把握学生的需求,进一步完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能力。

7结语

作为青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而作为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师,还担负着传承祖国医学宝贵财富的责任。只有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多方面、多层次、多手段[1]地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教”与“学”结合,“教”与“医”齐发展,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以适应现代社会中医经典教育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