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0 16:29:15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以及对科学研究的大力投入,高等院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建设显得格外重要.高校化学实验室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相对于其他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具有许多特殊性[1].第一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化学药品集中使用地,不仅试剂种类繁多,而且常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第二化学实验操作常涉及到一些危险性实验,如高温高压反应、易燃易爆气体气瓶使用(如氢气、乙炔等)、X射线衍射测试、正丁基锂使用等.近年来,火灾、气体泄漏、辐射、机电伤害等安全事故在高校实验室中时有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三化学实验课是面向全校的基础实验课,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多.因此,科学地、规范地进行高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是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挑战.近几年,我校化学化工学院在“教育部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卓越杯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重庆大学设备处安全管理与建设”等工作的推动下,开展了大量有关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部将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目标系统化、明确化和规范化;“卓越杯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已先后在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举行,该竞赛不仅促进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进步,而且促进了高校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建设的交流、重视与发展;在重庆大学设备处的带领与指导下,学院明确了化学实验室的管理目标、制定了各种规范安全文件制度、完善了安全文化建设等工作.

1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高校化学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分析,目前部分高校化学实验室存在以下问题:(1)化学试剂管理不规范,常规和危险性的化学试剂管理制度不够明确,尚未健全化学试剂的使用、废弃化学品的管理与处理体系.(2)一些安全制度不系统、不全面,也不够明确,存在流程管理上的不完善.(3)安全文化意识不强,安全专业培训与演练较少,还没有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4)实验室安全监管有待加强,相关人员责任心不是很强.尽管各高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体系建设、制度流程、人员配置和培训等方面进行了完善,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安全事故在全国高校化学实验室中仍时有发生,其深层原因在于没有把实验室安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全过程的安全控制管理.因此,将高校化学实验室进行全过程的安全控制管理是具有现实意义.

2全过程安全控制体系

高校化学实验室承担化学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在广义上及本质上可以看作一个类似的工业生产过程,这个过程即利用原材料(各种研究样品如各种化学药品),在一定的条件下(比如常温、常压、高温、高压等环境)产生或获得某些物质(化学反应后的目的产物与伴随产物)的过程.全过程安全控制的管理理念[2]是以预防为主、注重源头、突出重点、过程跟踪、目标考核、持续改进.管理目标是对每一项实验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使每项活动进入下一个环节时都处于安全状态,从而保证整个过程安全可靠.管理作用是针对指标安全性、操作规范性、工艺合理性、措施有效性等方面,对危险品、操作失误等风险进行全过程控制,保证实验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往惯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安全工作的事后总结和处理,注重的是安全结果的考核,是亡羊补牢式.而全过程管理模式,突出的是对化学实验室安全重点、重要因素的全程控制,形成贯穿源头、过程、目标、结果的全过程管理,强调的是从源头到结果的整个链条的全过程的安全控制,涉及到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作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3全过程安全体系内容

3.1建设规划过程控制,保证设施建设的安全性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整体搬迁到重庆大学虎溪新校区的理科楼新化学实验室.有关新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划包括以下3个步骤:(1)前期论证阶段.在校领导的带领下,走访国内外一流化学学科的高校,借鉴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硬件设施设计、标准与规划.学校安全管理部门及早介入,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因素,提出安全建议.(2)设计施工阶段.加强施工阶段的安全设计跟踪检查,及时出具安全评价报告.(3)项目验收阶段.组织验收时,审查“三同时”的执行情况,确保安全技术措施可靠.3.2制定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实施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2G3].近几年,我院参照教育部安全检查标准和学校设备处的安全条例,并结合我院化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保证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运转.这些制度包括实验室准入制度、危险性实验安全操作制度、维护检修制度,以及环境污染和防范监管制度等[4].3.3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化学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质是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1)增加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配置,提高实验队伍的待遇和地位,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实验教学队伍.近几年,我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了化学实验室实验队伍的建设.目前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占到82%,其士学位的占31%,从学历上提升了化学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素质.(2)通过化学专业培训、定点培养等方式来改善实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业务能力,培养整体素质较高的实验技术队伍.定期选派实验室人员参加各种安全培训和安全会议“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研讨会”“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等,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理念、安全模式和安全管理经验.(3)学校和学院都定期对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进行检查,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将实验室安全管理纳入校、院和实验室管理员的考核,并与绩效工资挂钩[5].3.4宣贯落实实验室安全教育本着“以人为本、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大力加强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实验室安全教育落到实处.(1)全程化.安全教育贯穿教学、科研活动的全过程.统一让入学新生学习“重庆大学实验室安全手册”,让进入化学实验室学生进行“全校性实验室安全教育选修课”学习,我院还特别为硕博研究生开设“化042实验技术与管理工安全与职业素养”课程,只有通过安全考试的学生,才能进入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2)多层次.安全教育应该覆盖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博士、硕士及本科生,还有各级人员,如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等.(3)多渠道.安全教育的形式和手段应当多样性、多元化,有纸质安全教育材料、多媒体安全宣传材料、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等.3.5实验课程的设计与开展高校应将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作为常规的教学环节开展,在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开展中必须考虑并囊括安全教育内容.(1)验课程设计必须科学合理,实验过程中尽量采用能够预防或避免易发安全事故的操作.从实验内容、任务的设计上,既要保证完成必需的教学内容与训练,又要确保实验过程中即使出现误操作也不会带来严重后果[6],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2)实验课程必须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更新或完善实验内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实验课程设计的与时俱进.(3)实验课程中增加讲解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与实验操作的规范问题,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7],将安全意识从学生进实验室的第一天就扎根于脑海中与行为中.3.6化学危险物品全过程记录及控制化危品是引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载体,也是重要的危险源,因此我院不仅从源头上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严格执行购买、领用、备案等环节的审批管理[8G9],而且还建立台账对化危品的申购、领用、使用、回收、销毁全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及时发现、改善管理疏漏,减少化危品事故的发生.

4创建精益安全管理模式

精益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10G12],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更加精确、高效和持续运行.创建精益安全管理模式,以危险源管控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方法,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1)引入精益思想、营造全院师生参与的安全管理氛围、消除各级人员思想上对安全问题的侥幸心理、努力培养广大师生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压倒一切”的实验室安全理念.(2)推行精益方法、采用精益工具、导入PDCA循环,即安全精益管理制度:方法—落实、实施—检查、分析—纠正,以便对安全管理现状和改善情况及时实施精益评价.(3)建立精益组织,从学校层面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能,建立院级、系级、各化学实验室安全工作责任制,避免多头交叉管理,形成一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联系紧密但又职责分明的化学实验室安全责任制.(4)形成精益流程,包括发现安全问题、解决安全问题、持续改进安全问题的流程.对于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检查监督,应建立经常性、长效性,多部门、多类别协同管理、多管齐下的检查监督机制,同时必须抓好检查结果反馈、监督落实情况.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2

1 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制建设过程

11 国际发展概况 早在1886年就有科霍发表过霍乱病的实验室感染报告,那是全世界第1次关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报告。20世纪50~60年代欧美国家就开始关注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也认为生物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性问题,因此,在1983年发表了第1版《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993年又颁发了第2版,1997年出版了《卫生保健实验室安全》,2004年WHO正式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3版〔2〕。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保障、重组DNA技术的控制、实验人员的健康监测和急救等内容。

12 国内发展概况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疫情发生以前,我国虽然有几部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6),卫生部《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1991)、《血站管理办法》(1998),但均未涉及实验室生物安全。菌(毒)种方面,卫生部《中国医学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办法》(1985)、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条例》(1986),内容仅涉及菌种的质量安全,未提及生物安全和危害性控制。SARS疫情发生后,国务院公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该条例明确提出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和菌(毒)种保藏的要求,为今后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卫生部也了《传染性SARS型肺炎人体样品采集、保藏、运输和使用规范》(卫发电〔2003〕39号文)提出了在菌(毒)种管理技术规范方面的要求《传染性SARS型炎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指南》(2003.4.29)专门就实验室生物安全提出要求,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法规之一。《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2003.8.1;WS2332002)行业标准,在管理职责、人员要求、设施设备、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性评估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2 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建设与存在问题

21 现阶段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框架 SARS冠状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发生后,尽快建立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提到议事日程,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制订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各部委针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都了重要的法律法规,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2004.6.1)、建设部GB 503462004《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2004.9.1)国家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 194892004《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2004.10.1)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务院在11月12日颁发了424号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版)也在同年12月1日正式实施。上述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相继出台,对我国传染病防治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条例》,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为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特设的部级专门法律,表明了中国政府的重视和决心。为贯彻落实《条例》,卫生部下发了45号令《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2005.12.28)、《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2006.1.10)和第50号令《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农业部颁发了52号令《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2005.5.2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也下达了第32号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环境管理办法》(2006.5.1),与上述GB194892004和GB503462004一起,作为《条例》的配套文件,构成了现阶段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法规框架。

22 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在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制订了部分法律法规,但从内容、结构和实施上还存在许多问题。(1) 硬件方面:GB194892004和GB503462004对各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在BSL3实验室建设上,尚未到考虑病原传播途径和危害程度差异很大,需要不同的防护设计和配置;单向气流组织缺乏动态稳定性指标和监控要求;实验室围护结构的强度、抗震性、消防等能力的技术参数还不明确〔3〕;实验室气密性的检测方式、高效过滤器泄漏检测的生物指标还未建立〔4,5〕,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和制作工艺也缺乏要求;对设施选址的环保要求不够明确;对实验室中给排水、送排风等技术观点也存在严重分歧〔6,7〕。在BSL2实验室方面,当实验室房间数较多时,没有就整体实验室的布局、流程提出指导性意见;生物安全相关产品(生物安全设备、实验器械、消毒剂)的生产技术、安装调试、过滤器更换、验收检测等技术标准还在探索阶段。(2) 软件方面:尚需要逐步形成一套全国统一的、系统的、标准的、具体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文件体系,包括实验室规章制度、管理要求、操作技能和设施、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涵盖感染性样本接触、调查、采集、包装、运输、储存、交接等所有环节。目前对生物安全设备、实验器械、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还缺乏基础研究数据。特别是高致病性样本的运输,铁路部门还未批准,民航部门仍有许多机场和航空公司未得到授权。运输非呼吸道传播的病原标本或疑似高致病性样本,尚无明显证据表明危险性时,目前的法规要求太高且缺乏灵活性,造成经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基层单位执行困难的局面。对于菌(毒)种的管理,在流通的审批、储藏设施和设备的条件和内部管理程序方面还缺乏相关的法律支持。(3) 管理方面: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制订管理体系文件,形成管理、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宣传、贯彻我国生物安全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作好相关培训;强化实验室检测和管理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按标准建设BSL2和BSL3实验室并实施有效管理。这些都需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要求。目前,高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3以上实验室)的建设、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方面初步形成了规范管理的框架,但BSL2实验室的管理还未出台相关的管理文件。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的定义,目前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开展的实验活动几乎全部要求在BSL2实验室中进行,而现有的BSL2实验室标准配置和管理要求还在讨论阶段,难以实施有效管理。

3 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展望

31 管理职责 随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目前从管理层面上,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高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牵头单位,发改委、科技部、建设部、环保总局在规划、论证、建设和环保方面各尽其责,卫生部、农业部、教育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在各自领域的相关实验活动中分别把关。高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建设必须获得国家认可,与人体相关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必须通过卫生部批准、与动物相关的实验活动必须通过农业部批准。各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研究和制订BSL2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相应的法律法规。

32 管理程序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现已制定完成《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准则》(CNAL:AC30/2005),要求申请认可的BSL-3实验室必须在认可前期完成发改委、科技部、建设部、环保总局要求的工作(《条例》实施前建造完成的实验室除外),申请材料经认可委审核后组织预评审(如果需要)、现场评审、整改措施的现场复核及评定委员会评定,然后作出是否认可的决定,再按照规定时限进行监督评审和复评审。卫生部和其他部委再根据相关领域病原的危害性等级、实验室的硬件条件、管理和技术水平决定能否批准实验室开展相关实验室活动。政策、规则、准则基本都有了,评审员队伍也已经建立,通过对全国少数几个BSL3实验室的试点现场评审,合格评定体系(认可体系)基本形成〔8〕。

33 管理要求 《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准则》已经实施,我国的生物安全专家库也已建立,通过评审或研究活动,对法律法规和准则的执行条款进行广泛讨论,逐步形成共识、缩小分歧,有利于行业管理的健康发展。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呼唤配套产业的介入,中介服务在《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后逐渐合法化,但在为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提供服务方面尚在起步。特别是在BSL3实验室的建设和审批过程中,由于没有适当的、合法的服务部门,许多实验室在立项、图纸设计、招标、建设、验收以及申报和评审程序上,对管理要求不甚了解,许多实验室高额投入却没有得到及时回报或付出了高昂的学费。

4 结语

经过2年多的努力,许多单位成立了生物安全管理组织,建设了管理体系。目前全国已有8个单位的BSL3实验室获得了国家认可,其中3个单位的BSL3实验室获得卫生部资格认定。全国范围内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活动的上岗证培训,菌(毒)种运输的专业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实验室生物安全意识,得到了社会的关注,初步形成了对意外发生的应急能力。科技部也在建立高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网络管理体系,今后可以通过网络实施行政检查、远程维护、学术交流、远程培训等活动,提高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和技术水平。随着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重点传染病防控水平必定稳定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劲松.试论生物危害与生物安全[J].预防医学论坛,2006,12(1):125-128.

〔2〕 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M].3版.陆兵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 赵肖兵.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中一些条文的探讨[J].医药工程设计,2005,26(5):12-15.

〔4〕 马宗虎,南国良,张小京.BSL3实验室内生物安全柜的检测结果及其分析[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6,7(1):28-30.

〔5〕 冯树根.生物安全实验室排风高效过滤器检漏方法探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6,25(1):91-93.

〔6〕 孙秀兰,南国良,张小京,等.生和安全实验室废水处理系统设计探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6):86-88.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98-01

制糖工业分析是我校食品工艺(制糖方向)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糖品分析实验是与其配套的一门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糖品分析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硬件建设,也需要软件建设,更需要学校政策和财力的支持。如何搞好糖品分析实验室建设,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是实验教学人员面临的新课题。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验教学工作经验和我校的教学实际,谈一谈糖品分析实验室建设的几点体会。

1.糖品分析实验室的硬件设备建设

实验室的硬件条件建设是实验教学的重要保障。多年来,我们根据实验教学要求和实验室功能设置的不同将糖品分析实验室建设为仪器分析实验室、化学分析实验室、电子天平室、加热室、玻璃仪器室及药品室等。这些功能室的建设,是紧紧围绕实验项目开设的实训内容和学生技能训练的需要而建立的,各功能实验室的建设可以有效保证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实践技能的需要,对实验教学和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糖品分析实验室的软件建设

为了保障糖品分析各功能实验室能真正发挥作用,我们在教材体系建设、实验室考核体系建设和实验室的管理体系等软件环境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2.1糖品分析实验教材体系建设。基于新形势下制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糖品分析教材体系也应该由传统的教材体系转向由基本操作与技能训练、基本技能与化学理论的应用组成。基本操作和技能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在实验中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巩固学生的实验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与原理的应用是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学习实验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设计实验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糖品分析实验考核体系建设。传统的实验考核方式已经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和实际应用的需要,因此,改革实验考核方式,强化实验基本操作与技能,建立糖品分析实验的独立考核和方法是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需要。根据糖分析实验课程教学的特点,采用阶段性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报告考核,定量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分析考核和学生平时考核等多种方法于一体,建立一种既能提前发现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及时指导纠正,同时,又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成绩和技能水平的综合考核体系。

2.3糖品分析实验室的管理。

2.3.1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法规和依据,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一方面约束实验室的管理者和使用者,而且也为实验教学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建立完整的实验室档案,既有利于督促实验人员管理好实验室的财产,又对实验室的实验器材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服务于实验教学,确保实验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2.3.2加强分析实验室的教师队伍建设。要管理好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工作,没有一支素质良好、专业理论水平扎实、实践操作技能强的实验教学队伍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何调动广大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已成为发展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新的教学理念的逐步形成,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素质优秀,实践技能高超的实验教师队伍,即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尤为重要。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所谓"双师型"教师就是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具备通过一定方式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同时将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能分析再现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双师型"教师还要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设备,并教会学生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及独立操作使用设备;具备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身的示范动作影响学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一切从教学着想,一切从学生出发,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才能真正完成好实验教学任务。

2.3.3加强实验室环境建设,高度重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验室环境建设和安全管理关系到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安全等重要问题,在很多国家行业标准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室环境建设包括实验室面积、房间安排、照明、用电、温度、湿度、洁净度、通风、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处理等诸多方面问题,要使实验教学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需要不断改善实验条件,使之与教学改革相适应。实验室内有很多易燃、易爆、有毒的试剂、药品,作为实验室管理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按有关规定做好危险品和有毒、有害试剂、药品的存放、使用和保管。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对实验室防火、防爆、防毒、防盗等安全设施的检查和保证实验室安全方面的技术投资力度,加强对进入实验室进行教学与实训的师生的安全教育,落实责任,排查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实验室育人环境,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顺利完成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3.4加强仪器设备等实验用品的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对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学校的贵重财产,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糖品分析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从数百元的磁力搅拌器、电导仪、PH计等,到数千元的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甚至上万元的阿贝折光仪、旋光仪、水分快速检测仪等。设备种类繁多,功能各不相同,因此,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对所管理的仪器设备要熟悉其基本构造和性能及用途。课前认真做好仪器的调试、测定工作,课后完整记录和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请示报修,同时做好对仪器的定期维修和保养。

中职学校是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而中职学校实验室是学校教学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因此中职学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也要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积极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探索,科学管理创新。要不断地学习和引进先进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学习借鉴国内知名中职学校及发达国家中职学校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把中职学校实验室建成为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教学场所,充分发挥它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26-7570-02

Network Safety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of Study

LIU Qing-jie1, GAO Huan-zhi2, WANG Xiao-ying1, BAI Ling1

(1.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065201, China; 2.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onferrous Metals, Beijing 100088, China)

Abstract: The network safety is current Gao Xiao4 laboratory teaching importance one of the courses, is also Gao Xiao4 development qualified information safety talented person of importance category.This text combine Gao Xiao4's teaching circumstance, carried on investigate to the problem of the safety teaching of the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laboratory and put forward a contribute to Gao Xiao4 an information safety teaching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of project.

Key words: Network safety;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safety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样,网络安全的问题随之产生,病毒感染与“黑客”攻击成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课题。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成为电子商务增值业务的关键。为适应这一形势,2000 年教育部批准在高校中建立信息安全本科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信息安全专门人才。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信息安全课程偏重于理论教学,而相应的实验教学环节滞后。所以建设一个满足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要求的综合实验室是高校信息安全专业建设和培养合格的信息安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的背景

尽管近几年来,国家和各企事业单位对信息安全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并且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来加强网络的安全,但我国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形势还是相当严峻。2001年1-6月份,我国互联网上多次爆发大范围蠕虫传播事件,影响最大的微软视窗LSASSL漏洞的“震荡波”系列蠕虫,感染用户数量达到数以百万计。此外木马程序带来的危害愈加严重,据抽样监测统计,我国有大量计算机中被放置木马程序,所开放的后门一旦被人恶意利用后果将十分严重。

根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CNCERT /CC )的权威统计结果,2005 年,CNCERT / CC 及其各省分中心共接受来自国内外的网络安全事件报告总计达到12 万件,与2004 年相比,数量增加一倍以上。同时,与2003 年相比,2004年和2005 年安全事件报告的数量的增长更加明显。

企业商业业内部网络的安全问题是企业信息化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的问题。每个企业商业都需要专门的信息安全人员来制订合适的安全策略,并用各种安全技术来实施安全策略,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和各种网络服务的可靠提供。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信息安全人员来保驾护航,为企业商业信息化建设培养网络安全基本理论和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迫在眉睫。

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最重要机构,原有的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方面的实验教学已经跟不上新设立的信息安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的要求。新的形势要求高等院校建专业教学要求的综合实验室,要在网络安全实验室的硬件上进行改造,还要实验教学上做出更大的调整,设计出一批更适合学生教学要求的实验项目。

2 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的要求

网络安全涉及到国际和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密码学理论、各种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和技术等等,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对其掌握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的要求不同。网络方向的本科生应该掌握较为完整的网络安全的理论和技术,具备基本的网络安全管理的实际技能。网络安全实验室也应该能够满足研究生在网络安全方向的实验教学的需求。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相关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很快。实验室提供的信息安全实验平台应该能够及时升级、更新,以适应技术的发展。在建设信息安全实验室时,要遵循良好的可扩充性原则。实验室的设备能够方便的通过软硬件升级的方式,保证实验室跟上信息安全技术发展的趋势。

网络安全技术是基于网络通讯协议构建的。目前基于IFv4 的仲网络正在向下一代的网络层协议工Pv6 转变和过渡。除了提供几乎无穷的工Pv6 地址之外,工Pv6 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在设备的采购和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对未来工Pv6 协议的兼容性。信息安全实验室除了提供本科生信息安全相关课程教育的实验环境以外,还应该结合学生将来就业的需求,在设备的采购过程中既考虑到技术上的先进性,又考虑到设备的实用性。

3 建立网络安全实验实验的探讨

根据网络安全实验室的设计原则,实验室分成十个小组,每个小组可以容纳4 ―6 人做实验。每个实验小组组成一个子网,各实验小组子网间通过一台三层交换机分割。实验室还有一个由各种基本的网络服务器组成的专门为各子网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子网,该子网也通过三层交换机与其他实验小组子网相连。各实验小组可以获得服务器子网的服务,也可以模拟访问、攻击服务器子网。

实验小组子网主要由一台高性能PC 机和4 ―6 台学生用PC 机组成。高性能PC 机的Windows 操作系统上安装由北京艾克斯特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的商用防火墙软件“清网”防火墙软件。该防火墙软件具有强大的数据包过滤、VPN (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NAT ( Network Address Trallsitioll )入侵检测、安全审计等功能。高性能PC 机的Linux 操作系统上安装各种基于Linux 的网络安全工具。源码公开的Limix 操作系统具有很强的网络互联功能,同时Limix 操作系统还提供许多使用性很强的网络安全工具,如lptables FreeS / WAN 虚拟专用网(vPN )软件、ClamAN 病毒扫描引擎等。基于这些网络安全工具的实验项目和安全工具源代码的分析对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基本实验能够满足计算机本科生网络安全实验教学的要求。通过基本实验,学生能够掌握保障网络安全的一些基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是防火墙数据包过滤功能和NAT 功能的配置。具体掌握L inux 操作系统下防火墙和NAT 功能的配置,W indows 操作系统下“清网”防火墙数据包过滤和NAT 功能的配置。

防火墙基本实验:每个小组可以通过配置自己网络中安装的“清网”防火墙和Limix 防火墙来访问、攻击服务器网络中的网络应用服务器。通过配置防火墙过滤规则和攻击用PC 机上的各种攻击工具,理解防火墙在网络中的地位、作用和工作机理、熟悉防火墙的各种配置手段。网络地址转换(NAT )基本实验:每个小组可以通过配置自己网络中安装了“清网”模块和Linux NAT 模块的PC 机,理解NAT 的工作机理、熟悉NAT 的各种配置手段。

其次在掌握以上基本实验的基础上,对网络方向的本科生还要求其掌握高级的信息安全技术及其相应的实验。这些技术包括v 洲技术及其配置、数字证书发放的实验、通过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的实验、入侵检测实验、安全审计实验、病毒防治实验、网络扫描实验等等。

数字证书发实验:通过服务器网络中的以证书服务器,为各个实验小组中的成员在线或离线发放数字证书。让学生掌握公钥密码体制中公钥和私钥生成、公钥的安全传送、私钥的存放、数字证书的申请和存放等技术,加深对基于FKI 的数字证书技术整体框架的理解。基于数字证书的身份认证实验:各小组的成员以发放的数字证书为凭证,访问服务器网络中的网络服务。服务器在提供网络服务之前,要先通过小组成员的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获得相关的服务。入侵检测实验:利用各小组网络中作为防火墙的PC 机上安装的“清网”防火墙软件的入侵检测模块和Limix 操作系统下的Snort 的入侵检测工具进行入侵检测方面的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对入侵检测技术的理解和实际入侵检测软件的使用。安全审计实验:利用各小组网络中作为防火墙的PC 机上安装的“清网”防火墙软件的安全审计模块进行安全审计方面的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对安全审计技术的理解和具体安全审计软件的使用。虚拟专网(VPN )实验:两个小组利用图3 所示的实验环境,通过配置各小组网络中作为防火墙的PC 机上安装的“清网”防火墙软件的V洲模块或Linux 下的FreeS / WAN VPN 模块,进行两个网络间通过v 洲技术进行安全连接的实验。通过实验,加深对基于IPsec 协议的V洲技术的理解和具体软件的使用。

再次实验室也能给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进行网络安全方面的创新实验提供相应的环境,如进行Linux 网络源代码分析、Linux 防火墙设计与实现、敏感信息过滤系统设计、IPSeC 协议的设计与实现、病毒扫描引擎设计与实现、工Pv6 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等。因为实验室所有的PC 机上都安装Linux 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平台上有很多基于开放源码的与信息安全相关的软件。学生可以改进这些软件,根据研究结果增加相应的功能模块,这些改进的软件可以在本实验室平台的PC 机上安装,验证软件功能改进的效果等。从而为学生的创新实验提供很好的平台。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应用中面临着截获、中断、篡改和伪造等威胁,漏洞攻击、黑客大战、拒绝服务、网络钓鱼、间谍软件等都让网络安全威胁变得无处不在。安全威胁的日益严重决定着用户的需求,高等学校培养网络安全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已迫在眉捷。网络安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建设一个满足信息安全专业教学要求的实验室是培养合格的信息安全人才的关键之一。本文论述了网络安全实验室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讨论了建设网络安全实验室的具体方案,并给出了网络安全实验项目的参考方案,这些对高校网络安全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5

1.实验室的现状

目前,地方本科高校的大部分开设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地方本科院校,创建之初一般都将新闻专业下挂在中文系,通过不断发展,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培养队伍越来越壮大,培养方向从原来主要向报刊输送文字采编人员,课程设置则偏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强调新闻写作能力的课堂教学阶段到注重学生在作品进行创意、构思、搜集素材、形成稿本后,对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中对摄像机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实验设备、技术的操控能力,独立完成电视新闻制作能力培养方向转变,这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近些年生源萎缩,但新闻传播专业部分方向学生的招生人数却突飞猛进。如笔者所在是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传统的中文专业学生人数逐年下降,2000-2015年学生人数从100多人降至40人左右,而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人数却有飞跃发展,由于新闻传播专业的播音主持方向的学生为艺术类学生,入学门槛低,尽管学费高于其他专业,但招生人数由原来的30人上升到120多人。招生人数的增多,建设时间不长的实验室场地不足、设备设施不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再加上实验室建设经费紧张有限,难以抵挡学生人数猛增的形式,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而地方本科高校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不合理、管理不规范,实验室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如何办好新闻与传播专业,怎样搞好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就成为横在发展道路上的首要问题。

2.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2.1实验室使用安全问题

实验室是教学实践第一线,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与理科实验室的安全问题相对比,对于文科的新闻与播音专业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用电安全、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实验人员人身安全和实验环境保护等问题。实验室安全管理如果不当,将对人的健康和安全、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目前,在实验室使用安全管理过程中突出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师生是教学实践过程中缺乏安全认识。有些老师和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认为文科类的实验室没有什么安全隐患,而对于新闻与播音专业的实验室来说,出现摄像机和三脚架等高频率使用设备的损坏、录音室和演播厅的线路损坏、非线性视频编辑室和电脑编辑排版实验室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都是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安全认识造成的,为实验室安全维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第二,实验室的环境安全问题。比如广播录音室空间狭小,拥挤造成录音室的隔音板经常被撞坏;学生缺乏责任感,在实验室内或走道上过早、抽烟造成实验室室内或周围环境污染等。第三,师生缺乏安全教育。有些老师认为教学和实践是最重要的事情,忽视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认为实验室使用的安全应该是实验室管理员的事情。而有些老师在实践课堂上反复强调安全问题和重要性,比如说设备的保护与赔偿、非线编和电脑编辑排版室的网络安全和实验室禁止抽烟等,但学生不认真听也不执行,造成问题之后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

2.2实验室建设问题

大多数院校地方高校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开办时间不长,实验室的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第一,功能设计规划不合理。对于专业的开办和实验室建设方面经验不足,大部分院校在最初缺乏整体性规划,没有从综合功能、后期维护与升级等系统性问题上作充分考虑,而只单纯的购入大量贵重仪器,保证有实验室用,有老师上课,有管理员看管就可以。第二,实验用房和设备紧张。基本上新闻与播音专业的实验室都是由教室改建而成,实验用房面积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实践人数的要求。如广播录音室,普遍情况是一间面积为15-20平方的录音室内一套设备,条件好的学校最多有2-3间,容量50人左右的班级开展实践教学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设备,并熟练掌握相关技能,有的老师基本上把实践课改成理论课,在普通教室中进行;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摄影、摄像器材及场地数量有限,在几个班同时进行实践课作业的时候,实验器材的数量显得捉襟见肘。第三,实验室及设备使用率不高。实验室建设资金紧缺而压低成本,有些实验室在建立之初并非按照标准建立,设施不健全,或使用淘汰设备,并且设备的维修与更新跟不上,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造成在实践教学中老师们干脆放弃使用。

2.3实验室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地方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队伍中专业对口的人员较少,年龄和知识结构严重老化,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人数结构不合理使得实验室管理的整体力量偏弱,不能为当前实践教学顺利进行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而且对实验室建设与维护的长远发展不利。

2.4实验室开放程度有待提高

新闻与传播专业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决定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由于实验室的设备设施数量、场地和管理人员水平的局限性,仅仅只能满足基本的实践教学需求,实施开放程度较高的实验室管理难度很大。目前,基本上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及设备仅用于上课使用。

二、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验室的功能定位

1.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第一阵地

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突出。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那么,实验室必然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和第一阵地,要加强实验室在这一方面的认识,加强实验室这一功能的体现。

2.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作为切入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广泛应用,学生可以组成协作团队,在实验室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是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实验室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为这类教学改革提供了各种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3.学术交流,促进教师发展的新动力

适应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教师能力的发展也应该跟上时代需求。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加强对外学术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的交流活动,逐渐建立起与外界合作的运营机制,教师们在各类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中,获得大量先进的科技前沿信息和学术思想。实验室在发展建设中引进更加先进的设备仪器,提供更加前沿的实验平台,促使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能力的发展必然得到促进和提高,实验室的学术领域也得到拓宽发展。

4.开放性服务,服务地方的基地

开放性是实验室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重要特征。实验室不仅仅是学校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场所,作为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验室,要提供开放性服务,突显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功能,体现地方高校特色服务。媒介融合时代的实验室提供开放性的服务,才能得以实现。实验室服务地方,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同时还能赢得社会影响力,赢得地方支持,促进专业发展。

三、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优化的新思路

1.确立发展目标,完善制度建设

第一,建立明确的发展目标,重视长期、合理的整体规划实验室建设与规划。在现有条件下,明确专业长远发展目标,进行资源整合与升级改造、调整实验用房的布局,整体性规划,分期分批、避免重复建设的情况下使其在功能上进一步完善,方便管理与维护。第二,完善实验室使用管理制度,改善实验设备管理及开放资源共享。这一方面可以借鉴高校文科重点实验室的成熟经验。第三,建立健全实验室使用安全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科学规范的安全制度是实验室安全、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根据每个实验室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细则。师生的安全教育应该同时进行,共同建立安全认识,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营造实验室使用安全的氛围。

2.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建设

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根本。而媒介融合时代带来的最大的挑战却是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挑战。根据实验室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考核机制,引进实验室的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组织并鼓励实验室管理人员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培训或专项技术进修,多联系兄弟院校中实验室建设的比较成功的高校,与他们交流经验、访问学习、共享资源。只有建设一只知识过硬、技术精干、业务素质好、热爱新闻传播事业和教学事业的队伍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3.构建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6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校依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偏差,认为实践教学不过是理论教学的辅助,可有可无,是否建设安全工程实验室对于安全工程教学而言,不存在较大影响。还有部分高校将建设安全工程实验室看作一项“浪费资金”的工程,认为没有建设的必要,从根本上否认了安全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对提升教学效率与课堂质量的积极意义,不利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制约了安全工程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缺乏系统性

部分高校在建设安全工程实验室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教学实践的实际需要,仅仅是为了建设而建设,使得实验室在建设完工后不能与相应的实验体系相适应,既浪费了资金,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对教学活动的帮助不明显。设计人员在构思设计方案时缺乏必要的系统性,仅仅考虑到了实验室的建设需求,没有考虑到相关课程的教学需求,使得实验室与教学活动脱节,建设效果大打折扣。

(三)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缺乏必要的特色

安全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缺乏必要的特色,是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建设环节存在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部分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学校自身的特色及优势突显程度不够,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学的实际需求,不能真正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便利,也不利于学生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四)安全工程实验室运行机制不完备

当前大部分高校采用的安全工业实验室运行机制过于老旧,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实验室管理工作人员不受到高校的重视,被视为教学辅助者,没有将其上升到教师的行列,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了引进高级专业人才的可能性,使得实验室师资力量流失严重,对其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带来了较大阻碍。

(五)安全工程实验室的管理建设体制缺乏创新

实验室时常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改革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走上健康长远发展之路的必然需求。现阶段大部分高校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定期进行管理建设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使得实验室的教学配套设施过于陈旧、管理模式与教学脱离,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保障教学质量。

二、加强安全工程实验室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安全工程实验室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安全工程教学活动,各高校必须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构建起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兼具管理水平与职业素养的教师团队,为提升安全工程实验室利用率、加大科研成果研发力度、从根本上确保教学质量创造条件。对此,校方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清在校内建设起安全工程实验室既是教学课程的需求,也是学生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将实验室的管理技术人员当成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平等对待,充分肯定其对提升课堂效果做出的努力,充分调动起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更多兼理论基础与实战经验的实用型专业人才主动投身于此,为师资力量的构建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安全检验与评价的特色

安全检测检验主要是以审核工程施工中是否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使用的建材设备是否符合国家与行业的相关标准、施工细节之处有没有可能引起较大的安全事故等内容为中心,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达到确保工程建设安全、稳定、优质、高效的目的。安全检测检验工作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学科学习的重中之重,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围绕其展开。因此,安全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必须要突显出安全检测检验的特色,将其与其它课程的实践实验室区别开来,体现安全工程专业的特殊性,为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条件。安全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要始终以培养学生安全检测检验技能、提升专业水平与综合素养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促进学生未来就业为目标,切实提升安全工程教学效果,是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增加其就业竞争砝码,使其尽快投入到安全工程领域中,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除了安全检测检验之外,安全评价也同样是安全工作专业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内容。客观、公正、全面、真实的安全评价能帮助各施工企业有效规避风险,提升自身抗风险能力与经营管理水平。我国相关法律明文规定,施工企业必须要落实安全评价工作,对施工工程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部分及环节,要及时查明及时解决,不为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条件。因此,各高校在建设安全工程实验室时,应当将安全评价内容作为严抓重点,务必要突显出安全评价的特色,使高校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教学优势,为安全工程教学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与学生对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做好铺垫,为学生未来的就业之路扫清障碍。使高校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兼具专业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的高水平、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让安全工程领域获得更多的后备军,为其走上健康长远的发展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分类

(1)火灾事故。该事故是实验室经常发生的事故,造成该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忘记关电源,致使仪器设备、电器等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供电线路或电器具老化,导致发热、短路打火,引起火灾;实验人员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等等。

(2)爆炸事故。该事故多发生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造成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实验人员工作中化学药品配置、使用不当,使得化学反应加剧造成爆炸;违反实验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等等。

(3)化学试剂腐蚀、灼伤事故。该事故多发生在有腐蚀性化学药品或强酸、强碱试剂的实验室。造成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做化学实验时,由于实验人员对实验操作流程不熟练或操作不当, 使腐蚀性化学药品或强酸、强碱试剂外溅造成眼睛或皮肤被损伤、灼伤。

(4)毒害事故。该事故多发生在具有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造成这类事故的原因:违反操作规程, 将食物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 造成误食中毒;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改道, 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 造成环境污染等等。

2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原因分析

(1)人为操作不当。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多是化学实验室的操作人员犯了极低级错误导致的,这些错误往往是在实验前由老师不断重申不要触犯的,但由于最初的培训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缺少实际体会,记忆不深,实验时不小心操作不当导致。

(2)环境差,设备老化。许多具有几十年办学历史的高校,他们有些老的理化实验室在消防安全上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如在建筑材料上没有应用耐高温和防火的材料,无报警系统,也无安全出口处,通风设施系统也不完善。有些老的理化实验室因增添了不少大功率的仪器设备和电气设备,致使电源和电线超负载运行,埋下了火灾的隐患。

(3)实验室专职管理人员缺少。目前,在我国高校化学实验室里,一线科研人员主要由硕士、博士、博士后和实验员组成,他们是各种化学实验的主要完成者,但他们的安全防护知识却往往局限于来自实验室管理者的简单传授和自身操作实践。他们往往对技术环节比较精通,但对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和应该承担的安全责任大多意识淡漠。

3高校化学实验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3.1建设安全规范的化学实验室

高校应该对化学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建设安全规范化的化学实验室。安全建设应该从源头抓起,把安全建设标准纳入实验室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中,加大对化学实验室安全设施投入力度,在实验室新建、扩建过程中,以保证安全为前提,按专业实验室的特点,充分考虑实验室的设计、建设、仪器设备的购置和安放及实验室水、电、气等管线设施的规范完善问题。对于安全条件不完备的老化学实验室应该投入经费进行改造,为有需要的化学实验室加装煤气泄漏报警装置、洗眼器及喷淋装置,进行实验室通风系统及水、电、气线路的扩容和改造。

3.2健全管理机制, 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安全责任制并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学校与学院(系、部), 学院(系、部)与实验室, 实验室与学生, 逐级签订安全责任书, 明确各级安全工作的岗位、范围、内容、标准、责任、处理原则及相应条款。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

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健全制度,调整岗位安排, 配备业务熟练、安全意识重、责任心强的管理工作人员。定期检查三防设施,灭火器是否在使用期限内,气压是否在正常值内,电源开关是否正常使用, 漏电保护器是否真正起到保护作用, 消防栓内是否有水,通水管是否漏水,安全出口灯断电后是否能正常启动等。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

3.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管理技术

实验室安全管理内容非常丰富, 不是简单的防火防盗,还涉及到一些专业技术知识。在实验室管理体系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人, 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专业思想稳定、胜任本职工作、年龄结构合理、任职资格合适、数量素质达标。此外,还要具有一定的安全管理消防专业知识和化学实验专业知识。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要关注相关学科理论的新进展, 不断丰富知识体系, 将最新的信息、方法、成果应用于实践。利用电脑联机数据处理设计网络管理系统。弄懂基本理论、掌握操作技能、学会现代管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真正做好为教学、为科研、为实验、为学生服务, 一切从教学出发, 一切为教学着想。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8

1.1具备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

对于一个研究型实验室而言,学生首先要具备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论文的立论,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实验数据出发,从中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论据应尽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设计实验,以最充分、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思考,进行严谨论证。保证每一次实验的数据都真实可靠,实验室制定了严格的实验记录规范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谨详实地记录实验操作步骤、结果。原始数据不得涂改、空格、缺页或插页,实验记录本每页的正反面都必须注明页码。对电子版原始图表、原始WesternblottingX光片等均有详实的记录要求。并且,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学生实验记录本,不合格者要及时改正,否则禁止开展实验。学生毕业时,实验记录本交由实验室保留,不得带走。同时,学生日常工作汇报、PPT制作均有严格的规定。经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严谨的态度就会成为实验室的一种特质。

1.2发扬实验室传、帮、带的传统

初入实验室的每个新生对实验室环境、各个课题组成员及其研究方向不熟悉,为了让他们尽快地融入实验室,实验室采用了传、帮、带的带教方式。首先要求新生在实验室各个课题组轮流学习1~2个月,从而达到熟悉环境和了解各个课题组研究方向。同时有助于新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兴趣选择并加入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组。课题组的师兄师姐负责带教,其过程不仅包括仪器设备和实验操作技能的传授,还涵盖了实验设计思路、课题研究进展、论文写作技巧等方方面面知识的传授。通过1或2年的带教,新生完全可以独挡一面,从而顺利开展自己的课题。优秀的被带教者又可以带教其他的新生。此过程在导师的监管下有序进行,带教者和新生可以双向选择,以便于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性。总之,这种传、帮、带的传统不仅使知识、技术得到传承,而且增强了学生彼此间的感情和协作互助的团体意识。

1.3以人为本,营造宽松、自主发展的环境

实验室的管理始终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和中心,激发和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学术上,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在实验室建设与规划中,鼓励学生献言献策,积极参与;在课题研究方向选择方面,尊重学生,给予他们更大的自由度。在生活上关心学生,了解每个学生家庭情况,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予以经济上的资助。在节假日等一些特殊的日子,组织学生外出活动、聚餐,在活动中增强凝聚力、找到归宿感。同时,实验室设立奖励机制,奖励为实验室做出贡献的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深入了解学生性格特点,根据个性差异采用不用的引导方法,时时刻刻营造一种宽松和良好人际关系,从而激发全体成员的潜能,促进实验室积极和谐发展。

2完善实验室制度建设

“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实验室同样如此,建立规范、合理、公平的实验室制度对于研究生管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实验环境,创建了学生值日、安全检查、废物回收、新生培训、同位素使用、公用试剂配置、卫生包干区分配、试剂耗材领用登记等制度,同时建立大型仪器使用预约、仪器操作规范、使用注意事项的编写并粘贴于仪器等制度。

(1)学生值日制度。

学生值日制度是两人值日一周,依次循环。在值日期间,值日生要完成实验台整理,垃圾袋更换,房间抽湿,常规试剂配制,耗材的领用、灭菌、烘干、细胞房消毒、EP胶收集、有害废液归拢,实验服清洗等工作。该制度保证了整个实验室科研工作有序开展。

(2)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制度是为了避免安全隐患而设立的,是实验室学生在每晚离开实验室前轮流安全检查值日,值日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离开实验室,离开前对实验室所有房间的设备、空调、门窗、照明、水龙头进行检查,要求烘箱、灭菌器等危险设备必须关闭电源。值日生检查完毕,在安全检查值日表上填写离开时间并签字确认。

(3)废物回收制度。

废物回收制度是要求学生把使用过EB胶、DNA和RNA提取废液、氯仿、甲醇、二甲苯、甲醛、异丙醇、显影、定影废液等有毒有害物放置于专门容器中,统一由设备处定期回收。对于培养液、菌液、血液等必须加入漂渍液处理后收集。对于动物尸体、组织则要求装入特制垃圾袋密封存放于专门冰箱,由无害化处理中心统一收集处理。该制度不仅有效防止实验室垃圾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4)新生培训制度。

新生培训制度主要针对实验室人员流动快、学生受教育背景、大学掌握生物技术差异大等特点,为了让新生尽快适应实验室环境、保障自身及实验室安全而制定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专题:①实验室基本安全规范与试剂使用安全规范;②PCR房、RNA房、质粒房、同位素(含放射性物质使用)及细胞房(包括培养箱、超净台、显微镜)使用规则;③实验记录规范及注意事项;④离心机、液氮罐、烘箱和灭菌锅等危险仪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⑤常规实验技术专题,包括DNA和RNA制胶、跑胶、回收技术、PCR及Q-PCR技术、载体构建、免疫组化与免疫荧光、流式检测与流式分选、Westernblotting等实验室常规技术。

(5)卫生包干区制度。

卫生包干区制度是为了保证实验室保持有序、洁净的环境而制定。按照一定规律,把实验室所有公共区域,包括实验室台面、试剂架、试剂柜、抽屉、仪器设备、换气扇等,公平地分配给每个学生,其包干区范围明确形成文字表格,粘贴在值日区。每周固定时间全员彻底进行实验室大扫除,次日安排专门人员检查,检查不合格者,必须重新擦拭、整理。此外,每年定期请专业清理人员彻底擦拭实验室天花板、玻璃门窗和中央空调。

3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高校教学和科研正常运作的保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严重影响校园安全,而且引发重大社会问题。针对近年来实验室火灾、爆炸等事故频发,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构建了安全管理体系。关爱生命,关注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每个研究生必修的课程。

3.1学习“实验室安全基本技能须知”

“实验室安全基本技能须知”是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共同编制的,该书对于一般安全、专项安全、实验室废物处置、意外事故处理均有详细的论述。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实验室的各项安全守则和制度,例如,安全检查值日制度、废物回收制度、同位素使用制度、危险化学品采用双人双锁管理和领用登记制度等。学习完成后求学生签字确认。这样的学习不仅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安全及其预防常识,而且提高了其自身的安全文化素养。

3.2参加安全培训

新生培训第一专题“实验室基本安全规范与试剂使用安全规范”:①遇到紧急事故,应急处置顺序:保护个人安全即本人及他人安全;保护公共财产;保存学术资料,反复灌输“在任何突发事件中生命高于一切”的思想;②安全指引明确。通过照片和实际指引明确告诉学生所有房间和楼层的消防器材、水阀门、电阀门的位置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遇到水管爆裂、电阀跳闸等突况的处置方法,把损失降到最低;③防火安全演练。通过防火、防爆、防毒、防水、防电、防污染等方面的讲解和实物演示,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室不同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掌握实验室现存易然的七类危险化学物质存放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实验室现存有毒化学物质的毒性及其健康危害,并针对每种毒物着重讲解使用规范和预防,把危害降到最小;强调实验室设备用电规范,问题仪器决不允许带病工作,出现插座冒火花或电线着火必须先关闭电源,再行扑救,切记用水扑救;④针对实验室易发安全事例,如超净台酒精灯灯芯外喷和烘箱使用等问题,反复强调使用规范及发生意外应对措施;⑤认真学习和执行相关安全守则、制度。

3.3配备安全器材

①配备灭火毯,且放在醒目、易取放的位置。使用明火的房间同时配备适用范围最广的ABC干粉灭火器。②配备防毒面具,用于配制有毒有害试剂。③配备安全药箱,常备有下列物品:镊子、各种不同宽度的绷带、软布、纱布、药棉、胶布、剪刀、洗眼瓶。备有下列药品:红汞及碘酒,紫药水,烫伤膏,酒精,碳酸氨或稀氨水,泻药等,催吐剂、腐蚀烫伤处理药品。

3.4安全责任明确到人

①为了更好地排查安全漏洞,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风险,实验室每个房间均安排消防安全责任人,且把姓名醒目的标注在特制的门牌上。一旦发生消防事故,则由该房间的消防责任人承当首要责任。②仪器一旦出现安全隐患,马上告知仪器负责人,同时在该仪器粘贴停止使用标识,如果明知仪器有问题还带病操作,导致该仪器损坏或引发事故,则由该使用者负责。③安全检查值日生因为没有关闭烘箱、灭菌器等危险设备而导致的事故,则由该值日生承担责任。这样不仅明确界定了安全责任的范围和职责,而且有利于增强当事人的责任心。

4加强实验室资产管理

实验室资产管理主要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的管理。

4.1实验仪器设备管理

(1)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档案。

仪器购买前期调查-论证-网上申购(或招标竞价)-协议书签订-免税报告提交-到货签收-安装调试-仪器验收-固定资产办理-维修-报废等全过程保存完整资料;

(2)账、物、卡相符。

仪器设备要做到账、物、卡相符,定期进行清点、核账,对于报废仪器要及时核销;

(3)加强培训。

建立仪器使用前培训、编写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且粘贴在仪器上的制度;

(4)建立学生管理仪器制度。

根据仪器放置区域、仪器种类,按一定规律把实验室每台仪器设备及其零配件分配给学生负责。每个学生管理仪器由专门老师编辑成档案,仪器品牌、型号、机身号均记录在案,报废仪器及时更新。学生毕业前夕,按照管理仪器清单移交给新的同学管理。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实验室小型仪器在使用过程中丢失、损坏,而且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室管理,真实体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5)预约登记。

建立贵重仪器、使用频繁仪器预约登记制度。该制度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实验时间,提高仪器使用效率。

4.2试剂和耗材的管理

试剂和耗材的管理措施:①学生订购所有试剂均在“订购登记本”登记,价格超过800元的抗体、细胞因子、特殊试剂盒等,需要实验室负责人审批签字后,由专人订购,这样可以避免因学生实验室设计不合理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实验室常规用试剂和耗材则由专人直接订购。②实验室抗体、内切酶、QPCR、转染、免疫组化等试剂均有专人负责分装和管理,每个新增试剂都会填写于相应的分类表格,表格粘贴在存放试剂的冰箱上,并且要求表格位置和存放位置对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取用和放回,也有利于负责该类试剂的学生及时整理清点。③试剂耗材做到订购本登记、收货单、发票齐备、金额一致。同时要求订购试剂的学生本人收货,确认试剂以及金额无误后在相应的收货单和发票上签字。

5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5.1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

作为管理者要明确,管理活动就是履行管理者责任的行为,权力是进行管理活动的条件,是尽到责任的手段,服务才是管理活动的真正目的。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在服务中完善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实现服务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好的管理就是用“心”去服务,用“心”服务才是最好的管理。管理就是服务,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践。实验室管理工作繁杂琐碎,不仅要管理很多学生,而且负责仪器购买、维修、维护及其各项日常工作,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心态,甘做“绿叶”,甘于奉献,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琐碎的事情。

5.2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实验室建设层次的高低、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对于提升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作为实验室管理者要具备以下素质:①一般素质:德、识、才、学、行的统一。德—政治思想觉悟、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识—见识、识别判断能力、谋略胆略等;才—才能、能力;学—学问、学识;行—实践活动、行为表现、办事能力及效率。②特殊素质:要有战略眼光、系统思想、综合能力,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更要有创新精神和得人心的艺术等。以上素质要求看似寥寥数字,但要真正落实并非易事,要求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摸索、积累和历练。实验室管理者还应当承担一定量的科研工作,积极参与申报课题或其科研组课题,在科研工作中得以真正学习和实践锻炼。同时,积极参与仪器设备博览会、研讨会,而且要到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学习调研,开拓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掌握管理先进理念,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9

商学院创新工场为丽水学院首批校内创新实践基地,致力于培养商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使课堂理论教学得到有效的延伸,通过学科竞赛、科学研究、项目实践、专业论文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不同学科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形成了以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商学院特色的的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基地人员结构

实践基地人员组成:实践基地项目建设负责人、实验员、实践基地指导老师(专任教师)。指导大学生创业、创新、创意实践活动。实践基地项目建设主要负责人负责实践基地工作的整体安排,实践基地预算的控制、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实验员负责实践基地水、电、门、窗日常的安全工作、基地实验器材的保管工作、教学实践基地对学生清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督和实验器材的清点与破损登记、补充。负责其日常的保养维护,保持清洁、整齐。负责实践基地的消防安全工作,落实电源符合仪器设备的电压和功率要求,经常检查其完好性,发现故障,要及时检修。室内准备适量灭火用沙袋和适合于不同性质火灾的灭火器。协助实践基地指导教师在学生实验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辅导和答疑;负责教学实验室的规划、设置、功能分布;负责实践基地规章制度的落实;协助实践基地负责人及指导教师及时总结实践基地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主动、积极参与实践基地的创新改革。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编制新开实验的大纲、实验指导书、课题、教材编写及科研论文的撰写。

商学院创新工场指导教师团队是一个高职称、高学历的科学研究队伍,具备很强的学术科学研究能力,多位教师荣获全国电子商务竞赛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有丰富的执教经验和理论知识水平,具有丰富的竞赛指导经验和创业管理的实践经验,业务能力较强。其中50%为年轻教师,专业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实践基地指导老师岗位职责:保质保量地完成实践基地负责人分配的实践基地建设任务;指导学生过程中有责任保证实践基地设备的完好使用,设备使用有问题可以请实验人员进行协助。

二、精细化日常管理

实践基地时刻保持文明整洁和良好的工作秩序。各开放实验室制订的学生实验守则、主要操作规程等与实验室工作秩序直接相关的规章制度上墙。为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探究、学习需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资源优势,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实训中心通过申请不定期向专业内的师生开放。开放申请及管理细则如下:

申请细则:为了满足指导学生创新实验、参加学科竞赛、毕业论文以及教师科研需要,实践基地就实验室开放时间、开放场所基地建设负责安排实验人员负责管理。在节假日或休息时段开放时,由实践基地安排人员负责管理或由指导老师自行负责管理。

管理细则:(1)实践基地建设负责人全面负责实验室的开放工作,妥善安排实验人员负责实验室、设备和物品的管理;负责开放实验项目审查、学生的管理、开放实验室的管理。(2)实践基地的开放着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综合实验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满足教师科研改革创新的需求。(3)实践基地开放期间指导老师有责任保证学生及实验室的安全。(4)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5)进入开放实验室的师生要严格登记进入时间、所用设备名称和编号、设备使用状况、离开实验室时间,对设备使用有疑问可以请实验人员协助。(6)开放实验室内保持安静、整洁。特别注意安全,做到:防火、防爆、防毒、防电。(7)实践结束后,整理好设备,关好水电及门窗,方可离开开放实验室。(8)在未安排实验人员参与开放管理的特殊时段,开放期间由指导老师直接负责。

三、商学院创新工场实践基地创业创新氛围营造

商学院创新工场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有其相对独立的文化建设和文化价值追求,基地建设也应体现特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能力。通过实践基地企业文化氛围营造,深入推进理论与实践支持。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立法”,大体有六类现象,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习惯氛围、工作作风、人际关系。建设实践基地企业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优化育人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营造职业环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种职业氛围。在精神方面,指导教师要注重强化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学生的职业角色意识。实践基地是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关键场所,拓展性地吸纳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对今后工作价值的认同感。实践基地可以将学院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相融合,汲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如进入开放实验室,实行登记,严格实践操作规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注意培养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督促学生遵规守纪、按章操作、令行禁止、训练有素。强化学生的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在实践基地内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熏陶,接受具有企业化的校@文化教育,领悟到的是企业的严格管理,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

四、结语

商学院创新工场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使课堂理论教学得到有效的延伸,通过学科竞赛、科学研究、项目实践、发明创造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不同学科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依托大学生创新基地,加强与企业建立产学研结对合作关系,共建联合实验室,共建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实现教学、科研和生产的有效结合,构建商科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通过精细化管理,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学生活动中心、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等资源,拓展、开发其创新活动功能,在场地、设施、师资等方面满足了学生开展创新活动需要。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151-03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和科研、沟通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高校各种药品试剂等实验耗材和实验用动物、细菌、病毒等实验生物以及特殊辐射物质存放最为集中、最易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保障工作,应该引起各级管理部门和实验教师队伍的充分重视。新时期下,高校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为重要培养目标,实验室面向多学科师生甚至社会开放。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人员对有毒、有害物品管理的疏忽,或对有毒、有害物品缺乏必要的专门知识、实验基础设施保障不到位以及有毒、有害物品使用不规范等新的问题,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给学校开展实验教学带来了诸多不便。

一、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一)从实验室安全事故来看,加强高校实验室药品试剂及生物安全管理刻不容缓

由于对实验室安全疏于管理,缺乏安全教育,因管理不当等因素而引发的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1][2]造成实验室起火、爆炸、人员伤亡、[3][4]传染病、病毒感染等重大安全事故,甚至还出现如矿业大学学生“投毒事件”,[5]复旦大学学生“投毒事件”[6]等学生从实验室携带剧毒药品毒害他人的恶性刑事案件。种种触目惊心的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引起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足够的重视。

(二)从实验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过程来看,应该加强高校实验室药品试剂及生物安全管理

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特点。在日益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今天,[7][8]实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很多实验用品,包括药品试剂、水电、各种仪器设备、实验动物、微生物、植物以及特殊的辐射物等,很多实验用品都属于有毒、有害物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忽视对这些构成要素的安全管理,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会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从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需要来看,加强高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安全无小事,实验室的安全是实验室建设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随着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实验室基础设施、实验新设备、新技术的开发使用、实验室创新项目实施、实验室开放运行等,势必造成实验工作量和参与实验的人员同步剧增,实验室的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对实验室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有毒、有害物品的安全防范意识穿插到各个环节。

二、加强高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各级管理部门重视安全管理的氛围

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应当充分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明确自身的监督义务,指导和敦促各级实验室将实验室安全工作,特别是对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抓。建立完整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上至分管校领导,下到具体的实验室专职管理员,明确权责、层层负责,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要常态化,规范化。在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和师生中形成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氛围,在思想上提高认识。

(二)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室有毒、有害物质管理知识

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实验队伍是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行的关键。对实验队伍特别是实验一线的专职实验员而言,通过自身学习和主管部门的业务培训以及交流等多种途径,熟练掌握各自负责实验室有可能遇到的各种有毒、有害物品的科学使用方法和对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十分重要。因为专职实验教师是和接受实验教学培养的学生面对面交流的主体,专职实验教师对有毒、有害物品有科学的使用演示和讲解以及对学生操作过程的监督,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生因实验误操作形成的安全事故。而实验室管理部门分管实验室管理的工作人员,也应具备实验室安全特别是对实验室各类有毒、有害物质的基础知识,学习和熟悉学校各类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程和标准等。

(三)加强实验室管理,补充完善有毒、有害物品的规章制度

一般来说,高校各类实验室都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对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使用都形成了一定的制度约束。然而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弹性很大且常管常新的工作,在不同阶段可能遇到新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需要,很多高校都会面临新开实验项目,新增实验室、实验室开放等问题,在对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中,肯定会面临很多以前没有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各级实验室和实验室管理部门加强研究,根据新的情况制定和修订以前的各种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使用制度,防微杜渐。

(四)严格实行岗位责任追究制,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

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常会遇到很多教师不愿意去参与管理有毒、有害物品的情况。实验室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有毒、有害物品管理的实际要求,严格执行岗位责任追究制度,设有毒、有害物品专职保管员、委派专人负责,并实行定期轮岗、适时交流等制度,考虑到有毒、有害物品管理的特殊性,可考虑每一项业务有两个岗位或两人参与记录和使用管理,要明确有毒、有害物品使用各个环节的操作规则,强化运作程序和各项具体的要求,建立岗位责任追究制和内部自律和控制机制。

(五)规范有毒、有害物品的“入口”,从源头上遏止各类安全隐患

实验室对于实验耗材,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要规范申购、入库、申领、使用流程。根据实验教学计划测算所需和库存量比较,在保障正常的教学科研的前提下严格控制这类物质在高校实验室的流通。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放射性和电磁辐射管理标准及法规目录》等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分类指导标准进行科学的统一监管和入库管理,按照理化危害性、健康危害性、环境危害性等因素进行分级和科学存放保藏。

(六)监管有毒、有害物品的“出口”,杜绝危害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

高校实验室有近90%的安全事故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9]特别是在实验室使用有毒、有害物品的过程中,师生未能充分了解并掌握有毒、有害物品的安全使用知识、防护方法和应急措施,引发了不少原本可以避免的安全事故。有效监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点,要遵循危险物品储存的基本原则,建立有毒、有害物品安全数据资料,明确其物化性质、可能的危害特征、应急措施等信息,以供实验室使用者随时参阅。还应该特别注意普及有毒、有害物品的安全使用基本常识、废弃物的处理知识、有毒、有害物品防护措施、事故应急措施等。通过过程管理,保障实验室中有毒、有害物质从库房“出口”后的安全使用。

(七) 加强对有毒、有害物品管理的研究学习,提高高校安全事故风险防控能力

实验室管理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不同的实验室管理的难点和有可能遇到的问题都不尽相同。特别是对于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实验教学管理部门很难制定适合各个实验室情况的通用规范。这就要求高校实验室管理职能部门和实验教师队伍通过加强研究,充分吸取借鉴国内外优秀实验室的先进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目前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水平越来越高,[10]可以实现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实验包括有毒、有害物品在内的所有耗材、试剂、药品、生物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完整的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数据库。[11]高校可以根据需要,实现有毒、有害物品的信息化管理。

(八)建立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从容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做好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在及时控制和减轻安全事故的危害方面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12]明确实验室管理部门和各级实验室负责人各自的应急管理职能,按照应急等级,在制度上规定相应的工作程序,在应急行动、人员调配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高校应该组织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做到在真正遇到突发事故后,能够沉稳有序地按照预案推进现场指挥和解救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损失,保障实验室安全和实验教学工作的平稳运行。

三、结束语

实验室面向不同学科专业的师生以及社会开放是教育改革日益发展的一种趋势,[13]这对高校实验管理特别是对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有毒、有害物品流通的各个环节,思考可能出现的突况,科学合理地研究相应的对策,提高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防控能力,使实验室管理朝着规范化、高效化、安全化的轨道运行。

[ 参 考 文 献 ]

[1] 郑巍.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防火墙”[J].科教文汇,2009(11):234-235.

[2] 王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5):179-182.

[3] 管理现况及改善对策的探讨[D].复旦大学,2011.

[4] 梁宏伟,王玉兵,陈发菊.浅谈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研究生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2(7):92-93.

[5] 赵延敏.拓展训练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

[6] 李钰之.校园惨剧是一面镜子[N].检察日报,2013-04-19.

[7] 许敖敖.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关系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6):1-3.

[8] 程敏熙,赵芝孟,颜巧莹.简论高等学校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1(2):186-189.

[9] 黄凯,张志强,李恩敬.大学实验室安全基础[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0] 闫瑞琴,林德忠.高校实验室信息系统网络化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5):64-66.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11

1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正进入一个“深水化”阶段,各方面都面临新的发展目标和新局面,人才培养方式也已然不同于之前,而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对于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有重要意义,而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则反过来促进实验室的发展,而这一切的发展源头和基础则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只有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那么教育工作和科研探究才能够顺利展开和进行,因此高校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实验室财产、设备以及实验操作等各方面的安全,这既是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需要,也是维护自身职业健康和安全的需要。

2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依托塔里木大学建设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成立于2004年6月,位于塔里木盆地腹地新疆阿拉尔市。实验室以“环塔里木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围绕“南疆特色果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特殊微生物及其基因资源开发利用、荒漠植物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重建、天然产物分子结构与功能”四个研究方向进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在功能重组和合理架构的过程中,形成了果树种质资源研究室、果树遗传育种研究室、应用微生物研究室、生物多样性研究室、天然产物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分析测试室、植物组织培养与种苗繁育基地、化学工程与发酵中试基地的“七室两基地”的研究单元。目前,重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完善,仪器设备先进实用,面积达6000m2,截止2016年,实验涉及的精密仪器和大型仪器等设备总数达千余台(件),总值达2000多万元,实验室固定的研究人员有53人,承担各级课题90余项,科研经费1100万元。实验室学术交流频繁,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张新时院士、工程院邓秀新院士等46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前来讲学、交流,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推动了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实验室已成为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应用基础研究的基地、南疆地区聚集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随着我校这几年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和进步,学校实验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局面,无论是在实验室的数量规模上,还是在实验室的使用频率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但随之而来的也是一系列的安全管理问题和隐患,使得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变得越发困难。

2.1实验室安全制度不完善

当下,学校在实验室建设中,制度管理并没有达到完善的水平,安全责任也不能具体落实到位,这就容易出现安全管理的漏洞,出现问题和漏洞也没能做到责任到个人,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对于实验室安全制度的建设以及安全实验室的具体安全管理都是不利的。而哪怕是存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但是也存在着过于宽泛、没有具体化,不能够针对性的规避实验室安全潜在威胁等方面的问题,具体来说,在管理不同类别、属性的实验室上,实验室的统一化管理制度却不能够使得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2安全管理的意识欠缺、淡薄

当下,我国的大多高等院校对于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改革和创新重热度之高可见一斑,但作为科研的主要场所和平台,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却还处于十分低的水平,具体的问题有: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流产于形式,虽然无论是会议强调,安全管理工作培训还是定期的制度检查,在形式上都可以算得上是应有尽有,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宣传教育、安全培训中涉及到的安全知识却没有真真正正的应用起来,仍然存在着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防患意识严重缺乏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实验室制定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没有一点真正的效力;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大家对于实验室制定的制度的认识不够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同时也使得对于实验室的安全操作、如何预防潜在危险以及发生危险时候如何自救等相关的知识更为的缺乏。

2.3实验室安全管理资金有限

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去,那么再好的安全管理方式和制度都是空口说白话。但是就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的建设来说,基本呈现出资金投入分配重教学科研,轻安防两极分化的现象。具体来说,在实验室的建设投入方面,大部分的资金都用来搭建试验平台、购买实验仪器等工作上,而对于设备的维护、安全管理及检查却是十分的欠缺,而由此产生的安全事故在我国的诸多高校可谓是时有发生、屡见不鲜。以我校为例,2014—2015学年,我校的仪器设备运行维护费用,除去实验设备的维护费用后,投入到实验室安全管理上的资金十分有限,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2.4实验室安全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对实验室管理而言,事务众多、工作量较大,要求管理人员需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建设专业性高、素养高的管理队伍十分重要。但实际上,学校缺少相关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管理水平,缺少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目前实验室里有部分员工还是临时编外人员,工资待遇极低,晋升渺茫。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缺少必要的责任心,缺少专业技术和学历,难以及时、科学的管理实验室。

2.5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不到位

而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的今天,实验室势必走向了互联网+的时代,虽然计算机和网络给实验室安全管理带来许多的便捷,但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比如,计算机病毒、设备系统存在的设计缺陷等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实验产生的资料和数据的各项安全管理以及保密工作的有效展开进行。

3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新措施

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等特点,不能够有一丝疏忽,其安全管理和保障需要所有实验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一同做好各项工作。结合当下我校在实验室管理工作特点和现状,探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新对策和创新发展模式,对于保证学校各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有条不紊的开展,其意义不言而喻。

3.1提升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

水、电、火、气等都是实验室中经常涉及的实验条件,由此可以看出实验室安全管理是十分复杂的过程,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复杂的实验仪器设和化学药品的操作管理,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各个方面综合着手。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安全和环境的法律法规,再根据我校实验室管理的实际情况,我校相继制定了《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上,通过做到落实管理个人责任,做到管理的制度化和统一化,只有这样,那么我们才能够有效地规避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潜在危险。3.2侧重安管宣传,强化我院实验室安全管理调查现实,大多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的疏忽是造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和培训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在安全管理教育、安全文化氛围等方面做足了工作,那么要想使大家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公共意识也就不在话下了。

3.3从经费投入上提升实验室安全建设力度

按照相关的实验室建设标准,我们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对我校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实验室进行标准化改造。如根据不同类型的实验室仪器设备,配备合适类型的灭火器,并定期检查更换失效、过期设备;实验室的总电闸和各个分电闸均要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等。3.4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人才队伍构建实验室安管工作的质量,最终还是需要回归到“人”这个基本的出发点,专业性是优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当下优化我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主要的内容就是加大在负责日常管理的教育技术中心上面。由于实验室种类多,设备数量大,工作量巨大,只靠实验实训中心的几位专职管理员根本无法完成。因此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聘请相关的实验老师为兼职实验室主任,用他们专业的技术帮助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为了提高实验室的相关管理水平,学校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去参加各类讲座、研讨会、培训班,努力提升自我。同时给符合条件的老师提供丰富的晋升空间和优越的薪资待遇。

3.5提高实验室安管级别

实验室安管级别,决定了教育与科研的质量。作为实验室里接触实验资料和数据的第一人的工作人员,需从法制观念上出发认识到自己在实验室工作过程中进行工作内容保密的重要性,同时也必须从制度上落实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最后还必须做好计算机和网络管理保密工作,建立多层病毒防护体系、进行有戏身份登录验证、加密数据库与存贮、系统访问权限分级设置、备份重要数据、定期升级相关实验设备系统补丁等。

4结语

教学科研力量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原动力,而实验室的发展是决定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和行动上加以重视,探索适应新时展需求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手段,然后才能够更好地为该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发展等更好的贡献力量和光热。虽然过去几年也在实验室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鉴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继续努力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为“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做出一份贡献。

作者:布合力其汗·白克力 单位:塔里木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许春英,阳会兵,黄拥军,等.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改革思路[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115-116.

[2]蔡杭锋,丁建波.独立学院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与实践[J].新西部,2008(18):198.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12

一、地方高校新闻传播实验室建设管理现状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蔡雯2009年1月撰文指出,“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技术的推动下,媒体格局正在发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变化。媒体融合,已经成为这场变革的主旋律。”[1]正值媒介融合时代,教育部在2012年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普通地方本科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教学逐步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第一阵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尤为重要。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已趋于成熟的重点本科院校相比,普通地方本科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开办时间晚,实验室的建设均起步较晚,在建设资金与专业人才方面短缺。虽然,实践教学的模式已经从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向创新多样化的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如何跟上媒介融合时展的脚步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的同时有更加广泛而深入的发展。

1.实验室的现状

目前,地方本科高校的大部分开设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地方本科院校,创建之初一般都将新闻专业下挂在中文系,通过不断发展,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培养队伍越来越壮大,培养方向从原来主要向报刊输送文字采编人员,课程设置则偏向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强调新闻写作能力的课堂教学阶段到注重学生在作品进行创意、构思、搜集素材、形成稿本后,对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中对摄像机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实验设备、技术的操控能力,独立完成电视新闻制作能力培养方向转变,这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近些年生源萎缩,但新闻传播专业部分方向学生的招生人数却突飞猛进。如笔者所在是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传统的中文专业学生人数逐年下降,2000-2015年学生人数从100多人降至40人左右,而新闻传播专业学生人数却有飞跃发展,由于新闻传播专业的播音主持方向的学生为艺术类学生,入学门槛低,尽管学费高于其他专业,但招生人数由原来的30人上升到120多人。招生人数的增多,建设时间不长的实验室场地不足、设备设施不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再加上实验室建设经费紧张有限,难以抵挡学生人数猛增的形式,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而地方本科高校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不合理、管理不规范,实验室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如何办好新闻与传播专业,怎样搞好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就成为横在发展道路上的首要问题。

2.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2.1实验室使用安全问题

实验室是教学实践第一线,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实践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与理科实验室的安全问题相对比,对于文科的新闻与播音专业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用电安全、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实验人员人身安全和实验环境保护等问题。实验室安全管理如果不当,将对人的健康和安全、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目前,在实验室使用安全管理过程中突出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师生是教学实践过程中缺乏安全认识。有些老师和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认为文科类的实验室没有什么安全隐患,而对于新闻与播音专业的实验室来说,出现摄像机和三脚架等高频率使用设备的损坏、录音室和演播厅的线路损坏、非线性视频编辑室和电脑编辑排版实验室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都是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安全认识造成的,为实验室安全维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第二,实验室的环境安全问题。比如广播录音室空间狭小,拥挤造成录音室的隔音板经常被撞坏;学生缺乏责任感,在实验室内或走道上过早、抽烟造成实验室室内或周围环境污染等。第三,师生缺乏安全教育。有些老师认为教学和实践是最重要的事情,忽视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认为实验室使用的安全应该是实验室管理员的事情。而有些老师在实践课堂上反复强调安全问题和重要性,比如说设备的保护与赔偿、非线编和电脑编辑排版室的网络安全和实验室禁止抽烟等,但学生不认真听也不执行,造成问题之后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

2.2实验室建设问题

大多数院校地方高校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开办时间不长,实验室的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第一,功能设计规划不合理。对于专业的开办和实验室建设方面经验不足,大部分院校在最初缺乏整体性规划,没有从综合功能、后期维护与升级等系统性问题上作充分考虑,而只单纯的购入大量贵重仪器,保证有实验室用,有老师上课,有管理员看管就可以。第二,实验用房和设备紧张。基本上新闻与播音专业的实验室都是由教室改建而成,实验用房面积不能满足当前教学实践人数的要求。如广播录音室,普遍情况是一间面积为15-20平方的录音室内一套设备,条件好的学校最多有2-3间,容量50人左右的班级开展实践教学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设备,并熟练掌握相关技能,有的老师基本上把实践课改成理论课,在普通教室中进行;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摄影、摄像器材及场地数量有限,在几个班同时进行实践课作业的时候,实验器材的数量显得捉襟见肘。第三,实验室及设备使用率不高。实验室建设资金紧缺而压低成本,有些实验室在建立之初并非按照标准建立,设施不健全,或使用淘汰设备,并且设备的维修与更新跟不上,不能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造成在实践教学中老师们干脆放弃使用。

2.3实验室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地方高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队伍中专业对口的人员较少,年龄和知识结构严重老化,缺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人数结构不合理使得实验室管理的整体力量偏弱,不能为当前实践教学顺利进行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而且对实验室建设与维护的长远发展不利。

2.4实验室开放程度有待提高

新闻与传播专业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决定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由于实验室的设备设施数量、场地和管理人员水平的局限性,仅仅只能满足基本的实践教学需求,实施开放程度较高的实验室管理难度很大。目前,基本上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及设备仅用于上课使用。

二、媒介融合时代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验室的功能定位

1.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第一阵地

媒介融合时代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要求突出。在注重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要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制定新闻与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加大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那么,实验室必然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和第一阵地,要加强实验室在这一方面的认识,加强实验室这一功能的体现。

2.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作为切入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项目的学习和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广泛应用,学生可以组成协作团队,在实验室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是引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实验室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为这类教学改革提供了各种硬件和软件的支持。

3.学术交流,促进教师发展的新动力

适应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教师能力的发展也应该跟上时代需求。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加强对外学术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的交流活动,逐渐建立起与外界合作的运营机制,教师们在各类实践活动和学术交流中,获得大量先进的科技前沿信息和学术思想。实验室在发展建设中引进更加先进的设备仪器,提供更加前沿的实验平台,促使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能力的发展必然得到促进和提高,实验室的学术领域也得到拓宽发展。

4.开放,服务地方的基地

开放性是实验室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的重要特征。实验室不仅仅是学校培养创新实践人才的场所,作为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验室,要提供开放,突显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功能,体现地方高校特色服务。媒介融合时代的实验室提供开放性的服务,才能得以实现。实验室服务地方,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同时还能赢得社会影响力,赢得地方支持,促进专业发展。

三、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验室管理模式优化的新思路

1.确立发展目标,完善制度建设

第一,建立明确的发展目标,重视长期、合理的整体规划实验室建设与规划。在现有条件下,明确专业长远发展目标,进行资源整合与升级改造、调整实验用房的布局,整体性规划,分期分批、避免重复建设的情况下使其在功能上进一步完善,方便管理与维护。第二,完善实验室使用管理制度,改善实验设备管理及开放资源共享。这一方面可以借鉴高校文科重点实验室的成熟经验。第三,建立健全实验室使用安全制度,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科学规范的安全制度是实验室安全、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根据每个实验室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细则。师生的安全教育应该同时进行,共同建立安全认识,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营造实验室使用安全的氛围。

2.加强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建设

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根本。而媒介融合时代带来的最大的挑战却是对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挑战。根据实验室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考核机制,引进实验室的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才,组织并鼓励实验室管理人员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培训或专项技术进修,多联系兄弟院校中实验室建设的比较成功的高校,与他们交流经验、访问学习、共享资源。只有建设一只知识过硬、技术精干、业务素质好、热爱新闻传播事业和教学事业的队伍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3.构建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

第一,打破传统的课程结构设置,开设一些跨媒体学习的课程。让学生系统性的掌握传统媒体、网络、电视电台等媒体的特性和技能要求。第二,开创基础实验课与创新实验课组合。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习新闻传播实践前沿的相关知识,适应时展需要。第三,打破实验室内的实践教学,构建一些实践平台。与突破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和实验设备场地不足的局限性,先走出院系与校园媒体相结合,再走出校园与地方媒体结合,联合合作办学的重点高校实验室相结合,最后走向市场与地方传媒产业链相结合,通过不同结合的途径,创建开放的、广阔的教学实践平台,探索出一条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和动手能力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

四、结束

我们在看到问题的同时,也看到了发展的契机。媒介融合时代给我们的专业发展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对应挑战,抓住机遇,取得发展,媒介融合时代的需求是当下地方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实验室建设管理的风向标。

参考文献

[1]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今传媒,2009,(3):21-24.

[2]匡尔娜.媒介融合背景下高校传媒实验室的现状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3]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J].新闻大学,2009 (1).

[4]孙宜君.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传播,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