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5:49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篇1

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推进,创业教育在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氛围、提高学生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得到确认和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国家、各省市以及高校等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已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客观说来,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依然存在教育内容与学生专业特长脱节、教育形式与学生主体需求割裂、教育过程与学生生活时空分离等问题。创业教育如何利用好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创业的理念与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更好地助力大学生的成才发展已经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建构主义关注教育对象认知结构的生成机理,探讨教育过程个体与时空环境之间的互动逻辑,成为教育改革中优化教育内容以及调整教育过程的重要借鉴理论。借鉴建构主义的理念与方法,提升创业教育进路的针对性、规律性与科学性,成为创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思考向度。

一、建构主义的学理释义

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构主义发展成为教育领域影响最深远、应用最广泛的心理学理论之一。建构主义通过对个体原有知识经验、学习环境、文化情境等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教育对象知识与技能的建构生成过程,为教育的科学展开提供了相当有益的借鉴。学者们或者着眼不同研究需要,或者采用不同研究方法,或者基于不同研究范式,不断丰富建构主义的理论内涵以及拓展其研究视域。建构主义核心理论观点如下:

1.学习的过程以学习者内在需要为动力源泉。建构主义认为,教育过程实质就是信息的转移与吸收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从来都不可能是被动、机械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有选择性地选择信息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信息是否能够有效实现从教育者向学习者的转移,并不取决于教育者或者教育内容本身,而更多地在于学习者。教育者不断向学习者输出信息,很多信息被中断、遗失、拒绝,原因就在于这些信息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那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如何生成呢?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根据需要不断对教育信息进行筛选,与学习者需要相对接的信息就能使学习者产生学习兴趣并转变为学习动力,与学习者需要不贴切的信息便自然成为无效教学内容。换言之,教育过程的有效推进的动力源泉并不是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或者教学内容的数量,而是学习者对信息的需求程度。

2.学习的过程以学习者知识经验为重要基础。建构主义通过对不同学习范式的学习效果进行比对发现,学习效果直接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心理学所说的前认知结构联系越紧密,学习材料就越能为学习者所认可接受;反之,则更为学习者所排斥。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学习者不是以眼前学习材料作为学习原点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而是紧密地依靠前认知结构,将前认知结构作为学习的重要基础。当学生要学习新的知识或者技能时候,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寻找新的学习材料与前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线索,依据这些线索认知当前学习材料的意义,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换言之,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不是独立地建构全新认知结构的过程,而是前认知结构不断深化、拓展、提升的连续过程。因此,建构主义教育观尤其强调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建立当前学习材料与学生前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创设更多的条件与机会。

3.学习过程以学习情境的建构为关键环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的过程并不如表象所呈现的,只是教育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而应该是教育者、学习者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进行的信息对流过程。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缺失学习情境的支持,就难以形成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难以生成关于学习材料的意义体系,学习过程只能是表面、肤浅的。学习情境不仅只是简单包括学习过程中的外界环境,更重要的是学习者的社会文化环境。建构主义通过研究发现,个人的学习与社会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的学习过程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习与发展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文化和社会情境在认知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1]。教育既要依据学习者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又要有意识地为教育过程创设社会文化环境支持。

二、建构主义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偏失

在国家政策以及就业形势的双重推动下,创业教育已经逐步发展为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依托创业教育,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校在深化改革浪潮中的适应力逐渐上升为教育领域的共识。在此背景下,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日渐完善,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教育中低效教育以及无效教育等现象依然存在。运用建构主义的科学理念与方法,观照创业教育的当前偏失,对于明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改进思路必然是大有助益的。

1.过分聚焦创业学的理论教授,忽视大学生主体性需要。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许多高校迅速成立创业教育学院,统筹协调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经过近几年的积极探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渐成体系,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武装,但与此同时也衍生出另外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关注到学习者的内在需要以及推动学习者的主体性实践,那么学习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的。而当前创业教育恰恰陷入如此窘境。“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以管理学、经济学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为主,一方面,他们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创业经历,在创新创业知识传授中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等直观感受”[2]。创业教育过分注重“理论填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主体性实践等维度在无形中被遗失。大学生创业教育在课程设计时候过分强调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以及连贯性,向大学生全面地讲授创业学知识。但事实上,创业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是纯粹学理层面的研讨学习,而必须是创业理论与实践相互映照的联结桥梁,在实践锻炼中培育涵养大学生的学习需要。创业教育未能“有意识地关注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有针对性地推动大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在此过程中催生主体的主动积极性”,与建构主义关于学习者内在需要重要性的理论观点是背道而驰的,弱化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效。

2.过分关注创业教育中的理论系统性,忽视大学生前认知结构。建构主义相当重视学习者的前认知结构,认为只有当前学习材料与前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联系线索,才能更好地助推学习者对当前学习材料的意义建构,但是当前创业教育的普适性取向却忽略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前认知结构。如前所述,大学生创业教育更多地由创业教育学院牵头,整体规划全校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课程面向全校学生,不分文理、不论年级、不问兴趣,都采用“千人一面”的授课内容与教学方式。这种做法在提升便捷性的同时也催生了创业教育同质化现象。大学生来自不同院系,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认知模式以及优势特长,这些都是大学生前认知结构的重要组成元素,对于他们的学习认知以及创业实践都产生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创业教育忽视了大学生前认知结构的建构规律性,缺乏有针对性地开展就很可能导致“盲人骑瞎马”的被动局面。因此,高校在落实创业教育战略任务过程中,如何将大学生的专业思维以及兴趣特长等前认知结构结合起来,构建创业教育与专业学习整体联动的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3.过分强调大学生创业知识的学习掌握,忽视教育情境的创设。建构主义将教育情境作为学习者重要支持力量,认为学习者缺失学习情境尤其是其中的社会文化的支持,学习就很难高效有序进行下去。为此,高校应该联动家庭以及社会为大学生自主创业创设坚强有力的文化支持,这是鼓励大学生将创业知识落实于创业实践的重要助推力。但是,当前还是有不少大学将自主创业作为求职不顺的后备选项,认为自主创业只是无奈之举,而类似思想在学生家长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许多家长不理解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时代价值以及战略意义,将自主创业与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画上等号。对于这些负向的观念阻力以及文化障碍,高校还未能深刻意识到其巨大的消极作用,采取迅速有效的消解策略。高校在落实创业教育过程中更多地着眼于创业学知识,而没有很好地通过建设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构筑家校支持系统、宣传创新创业现实意义等手段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文化观念方面的支撑。换言之,创业教育如何借鉴建构主义学习情境的理论观点,强化夯实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情感动力与文化基础,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革新发展的有效着力点。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新理路:建构主义的视角

建构主义为高校革新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崭新的实施思路,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创新的有益思考向度。针对当前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借鉴建构主义教育观的理论、方法与技巧,更具规律性、有针对性地推进深化,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高效、良性、稳定发展。

1.紧扣学习需要,推动大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学习材料进行筛选,不能满足需要的学习材料在无形中便会被学习者抛弃。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长期实践中觉察自我认知不足或者在意识到当前学习材料重要性时候产生的。因此,创业教育要善于、勤于、乐于搭建当前学习材料与大学生需要之间桥梁,而很重要的方法手段就是推动大学生进行主体性实践。要增强大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就要让他们主动体悟这些知识在创业实践中的价值。一方面,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为大学生深化认知理解提供实践基地。大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与管理的一线,在观摩学习中切身感受管理学、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创业知识的重要性以及觉察自身创业知识体系的局限,这是催生他们返校更加认真投入创业知识学习的有效推动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利用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加促科技成果向经济效益的转变。创业教育最终是服务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以及自主创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深远有效的服务,能够提升他们对创业教育的信任感,而这些都是他们激发大学生学习需要的影响力量。

2.关注前认知结构,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创新。建构主义坚持学习的过程是前认知结构与当前学习材料的联结过程,教育必须为学习者进行“前后联系”提供线索。进一步说,创业教育不能只是单纯关注创业学的本体论知识,而应该将大学生的思维模式、专业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等作为创业教育整体设计的考量因素。为此,高校必须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融共生的实施思路。一是转变学校层面独立承担创业教育任务做法,实现创业教育的校院共建。除了学校层面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教育必选课程与选修课程,院系还应该建立与学院专业特色相适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多样化、针对性、贴专业学习的创业教育课程不但提升创业教育课程与学生思维模式的契合程度,真正活化大学生的前认知结构,而且扩大了创业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二是重构专业教育课程理念,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专业学习全过程。“专业教育是创业技能培养的根基”[3]。专业教师要准确认识创业教育的教育意蕴,明确其在创新精神培育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融合不是要鼓励所有人都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而是要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在大学生认知结构中根植创新创业的基因,实现“少部分学生为主的培养自主创业为主转向面向全体在校学生的岗位创业者”[4]。

3.创设有益教育情境,构建大学生社会文化支持系统。建构主义倡导有效的学习过程必须是在强有力社会文化支持系统中进行的。为此,创业教育不仅要在大学生创业技能方面下功夫,还应该为大学生搭建观念支持系统。首先,依托校园文化载体,营造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高校可以设立“创客周”,每学期固定在某个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创业政策宣传以及创业文化普及;可以成立创业俱乐部,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创业服务;可以尝试为大学生配备创业导师,建设“有温度”的创业教育;可以设计校友企业家创业支持基金,鼓励校友以实际行动帮助引导大学生有序顺利走上自主创业道路。如此等等,都能在大学生群体中营造认可创业、支持创业的校园文化。其次,构建家校联动机制,夯实大学生文化观念基础。高校可以利用新生开学家长见面会、寒暑假“给家长的一封信”、日常的家校沟通等途径向家长宣传创业教育的时代必要性。家长的支持是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道路的强大推动力。一言以蔽之,建构主义与大学生创业教育兼具有学理与实践的耦合性。借力建构主义的理念、方法与技巧,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化调整,成为高校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建构主义与大学生创业教育之间的协同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广范围、长时间、多举措渐进有序地推进。

作者:陈小花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文静.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对建构主义的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5(4):56-59.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篇2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政府部门、各机构组织以及专家学者研究和关注的焦点,在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中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其概念一直没能形成统一的认识,这直接导致了计量、比较和与文化创意产业同步的经济研究方面的困难,且对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论探讨很少。因此笔者试图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方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脉络,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新经济理论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其进行一些探索。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体验产业”、“注意力经济”等,在宽泛的经济学研究中,普遍被视为同一概念,虽然每种定义所包含的产业部门不尽相同。在这里作为概念的回顾,姑且也认为它们是同一产业,对于其区别与联系则在下文的分析中给出。

(一)文化创意产业定义回顾

一般认为,对产业进行定义有两种方法:分析式定义和枚举式定义。分析式定义是一种“产业特征+属概念”的定义方法,枚举式定义则是例举出产业所包含的所有产业部门。分析式定义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法,通过分析式定义可以建立产业的精确界限,并可以根据该定义建立枚举式定义。枚举式定义一目了然,使人易于接受和理解,且利于对产业的统计和计量。目前,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的文献中,使用最多的是枚举式定义或分析式+枚举式定义。

凯夫斯(Caves)认为,“创意产业是提供宽泛地与文化的、艺术的或仅仅是娱乐的价值相联系的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它们包括书刊出版、视觉艺术(绘画与雕刻)、表演艺术(戏剧、歌剧、音乐会、舞蹈)、录音制品、电影电视、甚至时尚和玩具”。托斯(Towse)对创意产业的定义:“目前,文化产业也叫做‘创意产业’,是批量生产具有丰富创意和文化内容的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其重要特征是规模的工业生产和文化内容的结合。文化内容多数源于生产文化产品时雇佣的经过专业训练的艺术人员(创意艺术家、表演家、匠人等),同时也来源于附着在消费品上的社会重要性”。斯罗索比(Throsby)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包括三个方面:“(1)在生产中融入某种形式的创意;(2)与象征意义的产生或传播有关;(3)它们的产出至少潜在的包含某种形式的智力财富”。霍金斯(Howkins)把创意产业界定为其产品都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范围内的经济部门。知识产权有四大类:专利、版权、商标和设计,每一类都有自己的法律实体和管理机构,每一类都产生于保护不同种类的创造性产品的愿望,每种法律的保护力量粗略地与我上述所列顺序相对应。斯科特(Scott)认为那些生产作为工具服务于娱乐、沟通、怡情养致、装饰、社会地位等的商品或者服务的产业属于创意产业范畴,并且它们存在于两种“纯”艺术中,正如电影或音乐所反映的那样,或是结合更为适用的功能,如家具或服装等。

分析式+枚举式定义主要出现在各国的研究报告和国际组织的文献中,由于枚举产业大同小异,且占用大量文字篇幅,在此不作详述。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给出了各自的定义,但其内容与以上定义类似,也不再赘述。

(二)从定义看文化创意产业特征

由于“特征+属概念”的分析式定义方式,能够明确的划分产业界限,因而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定义的理想方式,所以在这里,有必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进行分析。凯夫斯的定义中,创意产业的特征是与文化、艺术或娱乐有关,如果将艺术和娱乐归结为广义的文化中,那么凯夫斯描述的创意产业特征即是文化内容。托斯则明确指出了创意产业的重要特征是规模的工业生产和文化内容的结合,因而,与凯夫斯的定义相比,托斯定义的内涵更加狭窄,因为其多了规模工业生产的限制。与托斯的定义相比,斯罗索比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是相对宽泛的,因为他没有提及工业规模生产的标准,可以看作是纯文化产业。但又是相对狭窄的,因为其包含了另外两个标准,符号内容和智力财富。符号内容这一点,指出了创意产业是处理符号、信号等内容的,这与斯科特的认为数字和信息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符号形式的生产更多地并不依赖于人类体力和智力劳动的大量投入的观点是相一致的。智利财富标准与霍金斯的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相一致,这一标准指出了创意产业是与版权紧密相连的,但笔者认为,智力财富不能作为创意产业的特征出现,因为版权不是一个稳定的概念,其受到版权的实质性修改的影响,且智力财富不仅仅包含文化内容方面的智利财富,也包括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智利财富,因而,智利财富是创意产业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无论哪一种定义都将文化内容这一特点包括在内,因而文化内容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最核心特征,仅用此一项特征来衡量的是最宽泛的文化产业的定义。而符号内容和规模工业生产则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特征。

(三)各种命名方式之间的异同

以上我们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不同命名方式,在这部分,将对这些名词进行正式的梳理和分析。下表为不同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命名方法。

透过这些命名方法,针对这些产业所包括的部门进行比较,其所包括的行业大同小异,因而内在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在这里,笔者试图通过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价值链(valuechain)方法对其做出分析。波特在书中指出: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创造价值的活动,企业的一切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形成了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这项动态过程称为价值链(Value Chain)。

在分析制造业价值链的过程中,他将整个价值的生产过程分为5个阶段:(1)输入后勤;(2)制造;(3)输出后勤;(4)营销;(5)服务。那么相应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也可以划分五个阶段:(1)引入:这是将文化内容引入创意产品生产的过程,文化内容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基调。(2)产品形成:这一过程是经理、生产商、编辑、设备供应商、电影和照片实验室、技师等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共同创意,并形成产品的过程。从知识产权的角

度看,这一过程是专利、版权和商标所要保护的核心内容。(3)流通:这是文化产品流通的过程,其中的参与者主要是商、发行人及各种参与促进流通的中间人。(4)发送:这部分是与消费者的直接接触点,也是产品流通的末端,主要包括剧院、电影院、书店、音乐厅、电视频道、博物馆、杂志等。(5)售后:包括批评家的角色、消费者评价收集等。

根据对文化创意产业生产五个阶段的划分,可以看出在不同阶段其所侧重的重点不同。引入阶段,侧重于文化内容的挖掘与导入,是一个“原料”投入的过程,所以将这一环节看作产业核心的人将其命名为内容产业。产品形成过程凝结了众多拥有不同技能人员的创意劳动,因而也形成了产品的版权核心,所以将这一环节看作产业核心的人或将其命名为版权产业。流通是一个产品宣传和传播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眼球,为下一步的发送做必要的准备,所以这一环节可称为注意力经济。最后,发送和售后是将产品交给消费者的过程以及听取反馈的过程,这个过程带给消费者的是一种体验,因而可称作体验产业。同样是由于侧重点的不同,将文化内容看做这个产业核心的人,将其命名为文化产业。将创意过程看做产业核心的人则将其命名为创意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是二者的折中,但在价值链这个分析框架下,笔者认为这三个词的含义应该是相同的。

另外,对文化创意产业这个词也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文化产业(狭义的文化产业,即艺术产业)+创意产业,这是一种包含了传统艺术生产的一种广义理解。另一种是将文化作为形容词,表示以文化为内容的创意产业,这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一种狭义理解。本文以上关于价值链的分析,也使用了这种狭义的理解。因而广义的文化创意产业包含了狭义的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的艺术产业。事实上,传统的艺术生产的生产方式,相当于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产业规模可以说微不足道,但却为创意产业生产提供了艺术内核,所以笔者认为两种理解都是合理的,只要在使用和统计计量中加以规定了区别就可以了。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脉络

(一)从文化到文化产业

要了解文化产业首先应先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一般来说可以从三种角度进行理解:(1)最狭义的将文化理解为“艺术”,如舞蹈、绘画、表演、摄影等述用“意识”来完成的工作,具有高度的主观性。(2)人类学或社会学框架下的用来描述一个群体所分享的一套态度、信仰、习俗、价值和实践。这个群体可以被定义为政治上的、地理上的、种族的或者具有其他共同特点的人,如爱尔兰文化、犹太文化、青年文化、企业文化等。(3)文化作为一个产业部门的划分工具,这种定义具有更多功能的导向。斯罗索比在他的著作《文化经济学》中认为这种对文化的定义“由一群人完成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产品起到对人们启迪或教育的作用。这里文化被用作形容词(如:文化产业、文化部门、文化产品等)。如果说文化是一个艺术或社会学的范畴,那么从斯罗索比的定义开始,文化已经具有了经济学的意义,文化产业就是文化和经济的相互融合。关于文化经济到底是文化的经济化还是经济的文化一直存在争论,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式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之所以叫做文化产业是因为文化的生产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艺术或共同价值的创造上面,而是形成了整个的文化生产的产业链。如摄影作品,已不仅仅是由摄影师独立完成,自产自销,而是要经过摄影师的创意拍摄,平面设计人员的技术制作,广告媒体的宣传包装,经济人公司的管理协调,营销人员的推广销售等多个环节才能进入最终消费品市场。再如文化旅游业,其已经不再停留在对某一种文化信仰、风俗习惯内涵的挖掘,而是通过对一种文化内涵的诠释带动一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文化旅游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仅仅是门票收入这么简单,还包括旅游推介过程中摄影摄像行业的发展,广告宣传媒体的业务,旅游图片书籍的出版发行行业,各类相关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餐厅、宾馆、零售、客运等行业的发展。因而,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一个更长的产业链条。

(二)从文化产业到创意产业

相对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是一个相对新的词汇,无论从学术、政策还是产业的角度。根据上文提到的文化的含义,最狭义的文化产业是指的就是艺术产业,这也是最被大众所接受的一种理解。在西方,将商业广播、电视、电影列入文化产业则是在20世纪70、80年代。而这一时期,我国这些行业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由国家投资、国家经营的。进入90年代,新经济的兴起和ICT产业部门的繁荣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文化产业已经不再是艺术、或媒体本身,而是与数字技术密切结合在一起。新经济技术和组织优势改变了产业与消费者和公众之间的关系,文化消费逐步摆脱了以来中央媒体的生产模式和现场消费模式,互动、趋同、网络成为产业的关键。同时,与传统的艺术产业相比,由于创意产业的商业化模式,其产品大多数是工业规模生产的,这一点也是创意产业与狭义文化产业的一个主要区别。另外,创意产业很少是国家层面的,而往往是全球化的或者地方化的。创意产品已成为很多西方国家的最重要出口产品,2007年美国的视听产品出口仅次于航空业和食品业。1998年,英国最大的单项出口为与辣妹相关的产品。1996年英国的摇滚音乐家对英国国际收支作出的贡献已超过了钢铁工业。而在格拉斯哥等欧洲文化之都的创造过程中,每个城市都体现了强烈的地方化风格。总之,创意产业的概念是对原来狭义文化产业概念的生发和拓展,它是以新经济为基础,以工业规模生产,全球化或地方化为特征的产业。但如我们在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回顾中所分析的,创意产业离不开文化内容,所以其最精炼的经济学概括应该是将传统的文化内容作为中间投入品进行规模化生产的产业。

(三)从国有部门到私人部门

这一点只是针对一些国家来讲的,因为在美国,只有极少数部门是国有化的,文化产业最初就是商业化经营模式。其文化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在市场竞争机制下,依靠商业运作,让最好的文化产品流行于市场,为媒体等社会潮流的引领者认知和接受,继而影响大多数民众。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目前美国文化产业的经营总额已高达几千亿美元,文化产品出口全球第一。正是美国商业式的文化在全球的流行与风靡,迫使欧洲、日本、韩国包括我国在内,对文化部门进行重新思考,并进行改革。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一直到20世纪70、80年代以前,欧洲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其中包含着一

条十分明显的轨迹:一方面,由古典殿堂文化位居主流,到近代市民文化兴起,再到当代大众文化大发展;另一方面,文化由精神活动转变为大规模的文化产品生产。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欧洲国家都经历了文化产业由国有部门到私人部门的逐步转变,这一转变主要体现在文化预算占国家总预算的比例,以及各文化团体接受国家资助占其自身收入比例等指标上。例如,德国目前的文化产业经营有三种模式:由国家直接投资,如博物馆、图书馆、剧院、市民业余进修学院等;由集体企业经营,如文化协会、文化联合会、文化基金会等;由私有文化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如私营文化公司、音乐制作公司等。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改革也紧随其后。90年代以前,我国的剧团、电影院、出版和报刊等行业都是由国家出资,国家直接经营,并从行政角度进行强制性管理,其产品属于一种国家订货。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引进境外图书、影视作品的力度逐步加大,文化产业的外部生存环境急剧变化,而国家也因财政等方面的原因,对文化部门做了商业化调整,众多的文化组织、团体面临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同时,一些文化组织、社团,文化公司、广告公司、经纪人公司等如雨后春笋成长起来,竞争机制的引入提高了文化产品的制作手段、制作能力和制作水平,管理也更加科学。虽然此时的文化产品依然具有公共产品的某些性质,但其从经营主体和运作方式来看,其已经商业化了。

三、创意产业与创新经济理论

以上讨论了文化产业中“文化”一词的含义,那么在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创意”一词的含义。首先“创意(creativity)”包含着“创新(innovation)”、“发明(invention)”、“创造(creation)”的含义,如“时尚创意”、“艺术创意”、“文化创意”等。随着越来越多的文化经济学家将创新经济理论引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分析,创意产业中的“创意”与创新经济学之中的“创新”有何异同,一般的组织创新是否也适用于艺术组织等问题成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托斯强调“创意是文化或创意产业的中心,它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起到的作用于创新在其他产业中起到的作用相同”。舒马克(Tschmuck)认为“现有的创新经济理论几乎不能解释创意”。这些都反映了在狭义的文化经济学当中,“创意”仅仅指文化产业中的创新,在这里,“创意”用来作为创意产业和其他部门创新的划分标准。而在国内,一些学者就直接将创意与创新等同起来,认为只是中文翻译的不同形式。

(一)创新经济理论回顾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losisSchumpeter)在其1912年发表的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他影响深远的创新理论,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是一种从内部改变经济的循环流转过程的变革性力量,本质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新组合,创新包括以下5种情况:(1)生产一种新的产品,或者开发一种产品的新属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方法既可以是出现在制造环节的新工艺,也可以是出现在其他商务环节的新方式;(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4)控制原材料或配件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不管这种来源以前是否存在。(5)实现任何一种产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者打破一种垄断地位。罗默(P.Romer)在1986年的《收益增长和长期增长》一文中也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索洛(R.Solow)用总量生产函数的方法对技术变迁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作了定量研究。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Drucker)则进一步发展了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社会创新。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是知识和知识的流动,技术创新的主要原料是知识。而后是创新经济理论的大发展时代,创新也被总结为: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等。

(二)“创意”与“创新”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篇3

[摘要]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是当前创业教育中需要重视的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梳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简述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认为构建培育机制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中的重点,并提出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概念性模型。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因素分为间接的和直接的两大因素集合,探讨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耦合机理,进而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

[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2?0037?03

[收稿日期] 2015-01-16;[修回日期] 2015-03-26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研究”(2011sk429)

[作者简介] 沈红明(1976-),男,安徽长丰人,铜陵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

随着知识经济时空环境的日益显现,知识与信息成为首要资源发挥其作用的空间也越来越大,这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大学生创业活动正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但当前我国实施创业教育的高校普遍侧重创业知识和技能传授,而相对弱化了创业心理素质培育[1]。创业教育要突破表层化的创业知识技能“复制”向更深的层次推进,需要重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研究,需要构建长效的培育机制来提升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角来看,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创业心理素质发育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能否由潜在创业者顺利转化为现实创业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能否在纷繁复杂的创业活动中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直至取得成功。面对日益扩大的大学生创业需求群体,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保障和思想育人作用,提高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显然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需要研究的新课题。把大学生群体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在一定意义上创新了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引入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创业教育理论。

在实践中,破解当前大学生群体就业、创业中的诸多问题,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为大学生转变和更新就业观念提供直接现实的思想推力,就是要为他们由潜在创业者转化为现实的创业者提供持久的创业精神支撑。着力研究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构建可持续性的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将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在一定意义上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实践对象,这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的积极体现。

二、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现状

关于创业心理素质,可以上溯到近代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912)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论述,他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包括“果断、机智、谨慎和坚定”以及“自力更生、敏捷并富有进取心”“对优越性具有强烈的愿望”的心理特征[2]。创新经济学之父、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34)提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经济首创精神,是一种打破市场均衡的“创造性破坏”的创新精神[2]。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管理学界、经济学界非常重视企业家精神研究,甚至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企业家精神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内核在于企业家精神的教育, 因此创业教育又被称为“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与创业心理素质问题紧密相关的是创业主体素质方面的研究,如“美国卡鲁创业家协会”实证分析出了11 个“创业家的心理特征”。

关于创业心理素质培育,以美国百森商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为典型代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将创业心理素质蕴涵的创业精神纳入创业教育理念当中并通过高校办学宗旨明确表达出来;把创业意识、创业个性特征和创业核心能力等有关创业心理素质与创业知识技能进行整合,构建综合性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智力激励、虚拟创业等教学方式实现创业心理素质培养;构建较为完善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鼓励学生参加“产学研”活动,在创业实践中培育创业心理素质;建设创业校园文化,营造宽容失败,推崇创业,鼓励“冒险”、创新的校园文化环境[3-4]。

另外,在社会组织培育层面,以英国2005 年启动的创业远见运动(Enterprise Insight,EI)为典型代表。该运动由英国最有影响力的组织团队组成,它包括企业、媒体、教育、创业组织、地区发展局和创业家个人,旨在营造创业社会文化,提升青年的创业意识,鼓励青年的创业精神。

基于对国外创业教育的译介和基础性研究,我国学界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问题已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如陈灿军(2004)较早地提出了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是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创业教育要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5]。贾文华(2004)从行为动力、创造心理、发展心理和教育心理等角度探讨了创业教育的心理学基础[6]。衣俊卿(2006)在分析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中特别指出,操作和技能层面的设计创办和经营管理企业无疑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之一,但却远远不能涵盖创业教育的全部内容和深刻内涵,要注意把创业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中,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素质的发展[7]。陈小娟、赵力明(2008)探讨了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和培养途径[8]。仇志海(2012)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了从个体主观积极体验、关注个体人格特征和利用心理暗示力量等三个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9]。还有学者就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进行了问卷设计和现状调查,如李军红、蔡丹等(2005),围绕大学生创业动机、创业观念和创业品质三个方面对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10]。韩力争(2004)提出了从创业动机、创业能力、创业人格和创业相关知识四个维度来设计调查问卷[11]。姚德明、彭晶(2011)对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12]。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我们或是认识到了创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提出创业教育中不能忽视创业心理素质问题,或是就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展开了若干调查,或是以某种视角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途径等展开了若干探讨,等等。林磊、陶思亮(2012)对中美大学生创业心理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特别是创业心理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13]。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研究应向更深层次推进,我们需要考察和基于实际情况,着力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解答“培育什么”“何以能够培育”和“如何进行培育”等问题。

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素质论、心理内化论等和创业教育理论一起构成研究的直接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素质论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精神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具有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一切由于劳动而得到提高和改善的人的特征都属于人的素质范畴。人的三种因素、三种属性,构成了人的自然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其中,人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方面的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心理素质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将外在的东西吸收、内化、沉淀于主体内的一种潜在的机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能动性。马克思主义心理内化论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些对于我们探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何以能够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本研究而言,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具有鲜明的目的导向性和科学的多维内容及方法论。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与方法,还要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的一些理论成果的指导意义,比如,从传统“社会需要”的研究范式转向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的研究范式对于大学生创业需要、创业动机的相关考察就具有显在的指导意义,比如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设计和方法对于创业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借鉴价值,等等。

另外,教育心理学、创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等心理学相关理论基点虽有差异,但对“大学生何以能够生成创业心理素质”都各有其理论关照价值。如班都拉(Albert 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突出强调个体(P)——行为(B)——环境(E)三者间的交互作用(reciprocal determinism),认识到了内因与外因相互间动态作用的过程,但它却并不能完整、清晰地解决人的发展的原因与机制问题,它是一种机械论,缺少了辩证法,虽然有其内在缺陷,但确能为我们分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因素及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等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在评述国内外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相关理论与实践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或显性的、或可量化的特征,科学设计调研手段和调研工具,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开展相关社会调查:一是创业教育现状,比如教育理念的转变,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这其中包括师资队伍、教学、教育实践等,创业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创业组织和组织行为建设(如大学生创业协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SYB 教育实践等;二是高校所处区域的社会创业文化发育状况、社会创业组织及其运转状况;三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现状。在社会调查中,从既往的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历史经验中抽离出的显性量化特征,能否符合社会调查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还有待在调研中验证和补充,对历史文献进行反复梳理,注意调查工具设计,如调查问卷的科学设计、扩大访谈调查的样本、积极利用心理学相关测量方法等,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在对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现状具体分析的过程中,调查数据信息处理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现状分析的科学性,在定量分析方面将积极运用适合的分析统计软件,在定性分析方面必须坚持相关基础理论的指导。如此种种,形成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研究的实践基础。

四、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

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如何培育?这不仅仅要根据大学生主体因素本身,更涉及到高校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区域经济社会组织环境有效供给、创业社会文化氛围营造等复杂因素。探究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协同作用机理来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理应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问题研究中的重点。要达到构建创业教育中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的长效机制的研究目的,突破点在于筛选出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中的影响要素并考察这些要素之间的耦合机理。

从宏观视角来看,研究假设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会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可经由专门的创业教育、创业社会文化、家庭教育、创业社会实践等不同途径间、各种环境因素间的配合与辅助来培育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是在主客观因素永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中,是在持续的创业社会实践活动中得以内化、外化、再内化形成的,而创业实践活动时刻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制约、激荡,不断动态变化的外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如图1 的概念性模型所示。

如是,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因素可以分为间接的和直接的两大因素集合:一是间接的成长背景因素集,二是直接的创业环境因素集。成长背景对大学生培养和形成创业心理素质具有基础性作用并且往往是潜移默化、间接地发挥作用,这些环境主要包括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社会文化背景等。创业环境主要指向创业行为产生和创业心理生成的直接外在诱导因素或制约因素,如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情况,等等。

如是,廓清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讨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耦合机理,着重探讨大学生主体因素在这些作用和机理影响下创业心理素质如何生成和外化,验证研究假设,进而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育机制。

参考文献:

[1] 沈红明.论我国高校创业心理素质培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88-90.

[2] 李军,杨兴时.对企业家精神的辨析[J].东岳论丛,2010(12):34-37.

[3] 丁蕙,陈风华.美国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特点[J].教育评论,2004(4):98-100.

[4] 刘洋.高等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研究与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4(3):83-84.

[5] 陈灿军.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J].求索,2004(1):178-180.

[6] 贾文华.心理学视野中的创业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4(9):8-10.

[7] 衣俊卿.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分析[J].教育,2006(18):56-57.

[8] 陈小娟,赵力明.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的现状及培养[J].社科从横,2008(2):163-164.

[9] 仇志海.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理论导报,2012(9):53-54.

[10] 李军红,蔡丹,王美艳.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经济师,2005(12):86-87.

[11]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0(6):88-91.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篇4

创意经济的后现代特征

历朝历代都有创意存在,也都有将创意运用于经济的情况。但创意经济只有在创意开始具有主流产业形态、基本生产方式和体系化的经济范式意义的时候才具有独立意义。

创意经济只有在扬弃工业化的后现代经济背景中,才具备了上述条件。首先,它代表的经济范式,具有与理性经济人范式的互补性。它显示,经济学不光是“科学”在经济中的应用,也是“艺术”在经济中的应用。因此,不光要有理性范式,还要有人文范式。这是后现代经济否定笛卡尔心物二元论世界观的必然推论。理性经济人(在方法论上)不会创意。因为工业化从本质上说,就是将“人文”外生于“科学”的现代性过程,这决定了理性经济人的创意行为只能是体系之外的偶然行为。当前要成体系地解决“创新型国家”问题,就要超越英、德、美、日传统工业化中源自笛卡尔的思想局限,从“科学与人文统一”这一后现代关键命题基础上为创意提供新的范式,从信息化的“心经济”实践找现代化的新出路。

其次,创意经济在产业形态上引起质变。创意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代表了非物质化经济形态的成熟。它显示人类需求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发生质变,从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阶段,上升到规律迥异的文化需求阶段,出现了文化需求的新的商业上升空间。在人均3000美元这个需求临界点上,忽视创意产业需求,将导致大范围失去创意产业机遇,造成超过汽车工业规模的游戏产业、动漫产业、影视产业等创意产业的进出口逆差,形成日美“创意经济”对中国“制造经济”的不合理国际分工。

第三,创意经济还具有生产方式的质变意义。传统工业化“科学主义”在生产方式上的局限突出表现为,在心物二元对立中,片面扬“物”而抑“心”。见物不见心、把人当作机器的传统“科学管理”,严重阻碍了人的创意。创意是生命创造行为,其生产方式的核心是演进,要讲心物进化论。创意经济要求生产方式发生“以人为本”的转向,通过具有生命演进特点的生产方式,解放被现代性压抑了数百年的心的生产力,即创意能力。

创意经济的外延

在了解了创意经济的内涵之后,我们可以从更高的眼界来观察和讨论创意经济的外延。现在不同人对创意经济的不同定义,多是出于现象界的观察,我们应尽可能高屋建瓴,拓宽思路。我们试着做一些归纳。

一、从产业角度定义创意经济

1、“创意产业化”意义上的创意经济:这是指把创意经济理解为创意产业。创意产业指将内容作为最终消费产品加以产业化的产业。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的创意产业部门划分,基本限制在文化产业范围内。这是最狭义的创意产业定义,它排斥了创意作为生产方式对国民经济所有部门具有的普遍意义,而将创意视为特殊产业现象。

2、现代服务业意义上的创意经济:这是指创意作为中间产品意义上的内容产品,即内容生产资料,而形成的产业;也是指将创意方法和工具产业化而形成的服务产业。

3、“产业创意化”意义上的创意经济:产业创意化有不同的含义。一是将创意作为生产非内容产品的方法,并加以专业化,如策划;二是使内容作为物质产品的高端附加值部分的产业延伸方式;三是指利用广告、营销等创意环节带动其它经营环节的商业方式。

二、从要素角度定义创意经济

1、将创意经济理解为“生物进化”:强调经济的“非决定论”性质,把经济发展理解为生物进化式的自然聚集。例如,由机器猫的偶然之作,引起一个玩具产业生态链的生成和发育。瓦斯尼基在《知识、创新和经济:一种演化论的探索》中系统地说明了这种观点。

2、将创意经济理解为“人本”资源配置:不是按照资源禀赋稀缺性,以效用最大化原则来配置资源,而是通过创意配置资源,主要指根据企业家主观创意和天才来重组资源,还包括根据价值、意义和文化标准配置资源,甚至根据分配配置资源等等。

三、从经营角度定义创意经济

1、将创意经济理解为对产品的内容附加值的生产。

2、将创意经济理解为创意投入和创意资本化主导的经济行为。

3、将创意经济理解为企业策划和广告营销。

四、从管理角度定义创意经济

1、将创意经济理解为与完备理性方法相反的“艺术化管理”。如奥斯汀《艺术过程:管理者需要向艺术家学习的工作方法》。

2、将创意经济理解为与完备理性方法相反的学习演进式管理。如彭新武《进化管理学――复杂、动态环境下的管理思维与方法》,强调后现代主义的管理范式转变。也有学者将创意经济理解为知识管理、人本管理或对创新型、学习型组织的管理。

3、将创意经济理解为用完备理性方法对创意活动的管理。如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主要从传统合同理论和产业组织结构理论解释创意产业中的各种“新”现象。

4、将创意经济理解为用完备理性方法对以创意为手段的商业活动的管理。如McKnight的《30分钟创意评估》,把创意理解为“大胆假设”,把对创意的管理理解为“小心求证”。

5、将创意经济理解为利用综合方法对创造力进行管理:如《公司中的创造力:创新型组织行动指南》,强调使创意从随意性较大的“点子”,转化为公司的正式组织制度。

6、将创意经济理解为人文化潜意识管理。如安奈特・穆瑟―魏曼《创意潜规则》,强调通过“天才的五种创意方程式”,使普通人具有掌握创意的潜在天分。

7、将创意经济理解为直觉决策。如杜根的《直觉》,强调通过“瞬间洞察”,“鉴往知来”,“穿透迷雾”。

五、从环境角度定义创意经济

1、强调发展创意经济就是营造使创意具有经济性的环境。营造对于创意来说便宜的环境。如伦敦“创意城市”理念,就是吸引需要生活便宜的年轻创意人,以留住“酷”的因素(cool factor)。

2、强调发展创意经济主要是提供文化公共品和创意基础设施。如在伦敦,创意产业的艺术基础设施占了全国的40%,由此集中了全国90%的音乐商业活动、70%的影视活动。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篇5

【摘 要 题】思潮与流派

【关 键 词】中国现代文学/文艺评论/文学传统/美学标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正 文】

建国后17年文学中的文艺批评,承担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就文学创作而言,建国后17年的文艺批评起到了对文艺创作进行训诫与规范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文艺批评的训诫和规范,使得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文本,几乎都经历了修改再版的过程,而这些修改主要是根据文艺批评提出的意见来进行的。对于当代文学批评的这种奇特的性质,洪子诚先生论述道:“它(批评)并不是一种人格化、个性化或‘科学化’的作品解读,也主要不是一种鉴赏活动,而是一种体现政治意图的政治和艺术裁决,在许多时候确实演化为一种‘斗争’手段。一方面,它用来支持、赞扬那些符合文学‘规范’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则对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离异、‘叛逆’倾向的作品提出警告,加以批评、批判。毛泽东将文艺批评的这两项功能,形象化地概括为‘浇花’和‘锄草’。”[1] 对于建国后17年文学中的经典文本——《创业史》,“浇花”的声音成为主调,而批评家严家炎的质疑则引发了一场关于如何认识和塑造社会主义新英雄人物形象的文艺论争。可以说,《创业史》这一文本正是与其批评话语一起,共同建构了当代农村小说写作的典型范式。

一、赞扬:新的美学标准的确立

《创业史》出版以来,得到批评界几乎一致的赞扬。除了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与“广度”外,《创业史》的另外一个重要收获被认为是创造了一组达到“相当艺术水平”的人物形象。而在这些人物形象中,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被看作是《创业史》成就的最主要的标尺。冯牧认为,“在《创业史》众多的正面人物中,写得特别出类拔萃的,是英雄人物梁生宝的形象”,“在梁生宝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崭新的性格,一种完全建立在新的社会制度和生活土壤上面的共产主义性格正在生长和发展。”[2] 批评家都为梁生宝身上所具有的崭新的农民品质所激动。周扬在批评《三里湾》时指出,赵树理没有看到农民的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在梁生宝的身上,这种“巨大力量”得到很好的体现。梁生宝的性格正是民间优秀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思想几乎“理想”地结合,他被看作是“十年来我们文学创作在正面人物塑造方面的重要收获”。与赵树理笔下的“新型人物”相比,梁生宝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更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他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应该”产生的理想的农民形象。这一形象的“成功”,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进入“当代”以来,新兴的文化领导权为巩固其意识形态地位而进行的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对文学进行“等级”划分。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阐释者周扬等人的论述中,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被认为是“当代文学”生成的直接源头,是对五四启蒙文学的“继续”和“发展”。之所以是“继续”,是因为五四启蒙文学的性质。在权威分析中,五四启蒙文学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一开始就向着社会主义文学方向发展的文学;之所以是“发展”,是由于“当代文学”解决了五四启蒙文学没有解决好的“文学与工农群众的结合”这一根本性问题。所以“假如说‘五四’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次文学革命,那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其所引起的在文学事业上的变革,可以说是继‘五四’之后更伟大、更深刻的文学革命。”[3] 这种判断包含了“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等级关系。这种等级秩序形成的重要依据就是“当代文学”是和“最先进的思想、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相联系”,“过去任何时代的文学都不能和它相比。”[4] 当代文学与社会制度的紧密联系,使它获得了文学等级秩序中的最高级别。文化领导权同时对“当代文学”提出了创作上的要求:当代文学应该创造出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英雄人物。这样的人物应该与当代文学一样,与最先进的社会制度相联系,具有最先进的思想。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批评家为梁生宝形象的出现而表现出的欣喜。因为“梁生宝是一个无产阶级化了的青年农民的高大而又真实的形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人形象。他高大,他真实,他有光辉,正是因为他无产阶级化了,理想化了,正是因为他的步伐稳稳地踏在祖国农村的坚实土地上,他在现实斗争之中成长,他不是‘时代精神的单纯号筒’,也不是农民气质或农民意识的体现。”[5] 梁生宝具有以往的农民形象从不具备的社会主义品质。在《创业史》之前的农村写作中塑造的新人物形象,都可以看作是对梁生宝形象的铺垫和准备。与以往的农村“新型人物”相比,“无产阶级化了”的梁生宝自然应该处于人物典型的等级秩序中的最高级。

按照批评家的解释,梁生宝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充满了生命力,给读者一种崭新的感觉,是因为他干的事业是紧接着民主革命的崭新的社会主义事业,读者从梁生宝每一个胜利中都看见了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不可阻挡的力量,当然就更觉得这个人物形象充满生命力。在这种分析推理的逻辑中,人物形象的价值不在于五四启蒙文学所认定的“艺术价值”的高低,而是与人物所代表的先进的社会思想相联系。这里已经隐隐体现出文化领导权对批评话语的渗透,其目标就是要建立一套与写作方式、文本内容的变化相适应的、评价艺术典型的新美学标准。

可见,新的美学标准使梁生宝这类艺术典型,不仅从文本中获得生命力,而且从文本的外围、从人物与社会制度的联系中获得文化领导权的高度认可。这样,理想人物与一个时代热切的社会理想之间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对这样的艺术典型的价值及其等级意义发生质疑,就等于在质疑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动摇人们真诚的社会理想。所以,在对梁生宝的一片赞扬声中,严家炎先生对梁生宝这一人物典型的不同评价,引发了一场如何认识和塑造新英雄人物形象的激烈论争。

二、论争:启蒙话语对文化领导权的“偏离”

1961年至1964年,严家炎先后发表了《〈创业史〉(第一部)的突出成就》、《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形象》、《关于梁生宝形象》、《梁生宝形象和新英雄人物创造问题》等文章,对大多数批评家从梁生宝形象来肯定《创业史》的成就这一看法提出了质疑。他肯定梁三老汉形象的艺术价值,对梁生宝形象有所保留。这种评价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文艺论争,包括作者本人在内的众多批评家纷纷撰文进行反驳。这场论争围绕着两个焦点问题来进行:如何理解和评价典型人物的意义和价值;在塑造典型人物时,如何体现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在第一个问题上,严家炎与其他批评家有比较明显的不同。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梁生宝形象:“从作品本身说,梁生宝形象确实比较集中地展示了农村新人的光辉品质,不仅概括了一定的时代内容,而且艺术上也站得起来,比同类题材作品中那些较为单薄而只有某些性格侧面(如急燥或爱钻研技术)的青年革命农民形象有了很大进展。”[6] 可见,严家炎对梁生宝所代表的时代意义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他表示:“我不能同意这样一种流行的说法:《创业史》的最高成就在于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一年来关于梁生宝的评论已经很多,而且在个别文章中,这一形象被推崇到了过分的、与作品实际不完全相符合的程度。”[7] 虽然梁生宝是《创业史》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人物,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一人物就具有最高的艺术价值。严家炎通过对梁生宝活动的具体分析,得出这一人物在形象塑造上“三多三不足”的特点:即写理念活动多,性格刻画不足;外围烘托多,放在冲突中表现不足;抒情议论多,客观描绘不足。严家炎紧接着表明:“‘三多’未必是弱点(有时还是长处),‘三不足’却是艺术上的瑕疵。”[6] 理念活动、外围烘托、抒情议论赋予梁生宝先进的思想,却使这一人物在很大程度上脱离农民的性格和气质。这样的写作方法,使作家不能如描写自己熟悉的老一辈农民一样,触及人物的灵魂,塑造出生动丰满的艺术形象。而对人物进行充分的性格刻画,把人物放在冲突中去表现,对人物进行客观描绘而非主观意念的叠加,这可以说是与五四启蒙文学建立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一脉相承。严家炎“三多三不足”的评断标准,实际上是五四启蒙话语力量在20世纪60年代文学批评中的一种体现。

与大多数批评家高度赞扬梁生宝形象不同,严家炎从艺术价值的角度高度赞扬《创业史》里中间人物的代表——梁三老汉。“作为艺术形象,《创业史》里最成功的不是别个,而是梁三老汉。这样说我以为并不是降低了《创业史》的成就,而正是为了正确地肯定它的成就。梁三老汉虽然不属于正面英雄形象之列,但却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特有的艺术价值。”[7] 作为老一辈农民的代表,梁三老汉从抵触、怀疑、动摇到理解社会主义革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思想变化过程。解放后,分得十亩水稻田的梁三老汉一心想要发家致富,但儿子梁生宝却把全部心思投入到互助组事业中,要带领大伙儿发社会主义的大“家”。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家”思想自然引起父子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与儿子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梁三老汉特有的忠厚、天真、倔强的个性,得到了极为传神的表现。严家炎认为:“也许从作家的主观上,梁三老汉并不是他所要着力刻画的人物。但实际上,由于这一形象凝聚了作家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熔铸了作家的幽默和谐趣,表现了作家对农民的深切理解和诚挚感情,因而它不仅深刻,而且浑厚,不仅丰满,而且坚实,成为全书中一个最有深度的、概括了相当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的人物。”[7]

对梁三老汉形象从艺术价值的尺度(而非思想水平的角度)进行高度的肯定,更清楚地表明:在对人物形象的评价上,严家炎实际上坚持了与当时大多数批评家不同的美学标准,即五四启蒙话语建立的“艺术价值”标准。而众多批评家实际上正在文化领导权的支持下,创造了一种不同于五四启蒙话语的另一套崭新的美学标准来评价人物形象。新的美学标准更注重从人物的思想性角度确立典型人物的等级关系。这种新的美学标准的生成与确立,表明文化领导权对文艺创作的控制与渗透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而严家炎对梁三老汉形象的高度肯定,实际上形成了对这种新的美学标准的挑战。

因此,严家炎对《创业史》中人物形象的评价,引起了包括作者柳青在内的激烈反对。作为一名严肃的作家,柳青对写作和生活都有着极为真诚的态度。为了响应党的文艺政策,他扎根陕西皇甫村14年,过着与普通农民一样的生活。这样一位真诚的作家,对于《创业史》其他方面的批评都保持了沉默,惟独对严家炎关于人物的评价表现出激烈的反对。他认为,严家炎的批评,“提出了一些重大的原则问题,”“如果对这些重大的问题也保持沉默,就是对革命文学事业不严肃的表现。”[8]

柳青针对严家炎的批评,提出了六个问题进行反驳。柳青的反批评以捍卫主人公梁生宝的价值和地位为中心。梁生宝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他实质上代表了作者对社会主义制度中理想的农民形象的一种期待,是作家忠心拥护的社会主义理想的直接体现者。因此梁生宝形象的地位是决不允许降低的。降低这一人物的地位,就是对人物所代表的无产阶级思想的怀疑。也正因为如此,梁三老汉的形象即使塑造得再成功,也不能成为作品中最有价值的人物——他最多只是以往作品里中间人物的一个综合与总结,他无法代表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民的崭新品质,因而也就无法在新的美学标准中处于最高的等级。在此,作家对梁生宝形象的捍卫,实际上是对自己的社会理想的捍卫。

严家炎从人物丰满的性格、真实的农民气质来肯定梁三老汉形象,但柳青对人物性格有自己的理解。柳青指出:“小说选择的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一次成功的革命,而不是以任何错误思想指导的一次失败的革命。这样,我在组织主要矛盾冲突和我对主人公性格特征进行描写时,就必须有意地排除某些同志所特别欣赏的农民在革命斗争中的盲目性,而把这些东西放在次要人物身上和次要的情节里头。”[8] 可见,柳青对人物有着自觉的分类意识。梁生宝形象无疑具有很强的理想性,因为他身上可能具有的“农民在革命斗争中的盲目性”,已经被作者附加到别的人物身上。梁三老汉就是这种“盲目性”的代表人物之一,所以他应当归属到作者要描写的“次要人物”的行列。梁生宝却必须处在人物典型秩序中的最高级,按照作者的主观意图,要把他“描写为党的忠实的儿子”,他的行为和思想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重要的领导作用。如果对梁生宝形象的价值发生质疑,就是对党的领导作用的质疑。所以柳青理直气壮地反诘道:“小说的字里行间徘徊着的一个巨大的形象——党,批评者为什么始终没有看见她?”[8]

双方评价人物典型时,使用了不同的美学标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同话语力量之间为争夺“规范”地位而进行的较量。

这场文艺论争的另一个焦点是如何理解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虽然论争的双方都肯定这一创作方法是对以往各种艺术方法的一个重大的革新与进步,但是具体到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如何结合,双方却有不同的看法。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这一提法的前身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3年,前苏联文艺界提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一个口号正式进入中国。1934年,在第一次前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得到其经典定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9] 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这一定义中,本身即包含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个方面:一方面,作家要真实地描写现实,这是以往的现实主义都具有的特征;另一方面,这种“真实”地描写又必须承担起特殊的思想教育任务:以社会主义的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就是典型人物的塑造,以新英雄人物的行为和思想来达到教育人民的目的。“浪漫主义”是完成典型人物塑造的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区别于旧现实主义的一个标志。

可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究竟应该如何结合才是“理想”的?或者说,应该如何来塑造新英雄人物?这成为建国后17年文学中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1952年5月,《文艺报》开辟了“关于创造新英雄人物问题的讨论”专栏,掀开讨论的序幕。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前后,创造新英雄人物问题的讨论得到深入。周扬在大会上作了《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的报告,对能不能写新英雄人物的缺点等问题,发表了原则性的意见;冯雪峰在《英雄和群众及其他》一文中,把这一问题提到现实主义创作理论上加以探讨。以后关于创造新英雄人物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但是,在论争过程中,政治批判的意味越来越浓,新英雄人物的浪漫主义色彩也越来越浓。1958年,毛泽东提出了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实际上大大突出了浪漫主义的作用和地位。严家炎与柳青及其他批评家之间关于梁生宝形象的论争,可以看作是建国以来关于创造新英雄人物讨论的继续。这场论争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周扬、邵荃麟等对20世纪50年代后期激进的文艺路线进行调整的时期,所以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可以说是第二次文代会前后那次讨论的继续和呼应。

具体到《创业史》,梁生宝形象是如何实现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这种结合是不是成功,成为论争双方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梁生宝的艺术原型是柳青散文特写中的先进农民梁家斌。梁家斌具有勤劳、谦逊、朴实、淳厚的优秀品德,同时对党领导的农业合作化事业一腔忠诚,充满热情。但是他曾经打算买地,说明他仍然有农民的私有思想;他也不能一下子理解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说明他的政治觉悟还没有达到“无产阶级战士”的水平。但是,柳青以这一人物为原型,运用浪漫主义方法,对这一人物加以理想化,塑造了无产阶级战士梁生宝。大多数批评家都对这一加工过程加以赞扬,认为梁家斌“这样的人物,不能说没有典型意义。但是,为了更集中、更强烈、更理想地体现社会主义的美好,作者让小农经济的改造问题,体现在另外的人物——如梁三老汉身上了;对于梁生宝,则通过革命理想的照耀,对广阔的生活进行概括,把当代英雄的先进因素集于一身,创造出一个比原型更典型的革命的理想人物。”[9]

可见,革命的浪漫主义是梁生宝这样的英雄人物产生的必要方法。严家炎也同意运用两结合的方法,但是他又强调“提高而不脱离基础”,也就是说,梁生宝不应该脱离农民本身的“气质”,否则就脱离了人物的“真实性”。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一个根本标志。在当代文学“规范”的确立过程中,“写真实”往往被作为协调政治与文学关系的一个方法而提出。在现实主义的维护者那里,“真实性”是维护文学本身特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浪漫主义的强调者那里,“真实性”却更多地与作家的世界观相联系。它关系到作家如何去发现和描写生活的“真实”,并把它与社会主义的胜利远景结合起来,这是另外一种对“真实”的理解。这样,“真实性”因为其不可确证性,成为建国后17年文学中一个争论不休的命题。

那么,梁生宝和梁三老汉,究竟哪一个人物形象代表了“真实”的农民?我们无法给予简单的回答。梁三老汉的“真实”,延续了五四启蒙文学对于“真实的农民”的想象;而梁生宝,则可以说是新兴的文化领导权对“真实的农民”的全新建构。严家炎和柳青及其他批评家关于人物典型的论争,体现了启蒙话语在特定历史时期对文化领导权一定程度上的“偏离”。

三、结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建国后17年文学研究,开始注意到建国后17年文学乃至文革文学与五四新文学传统之间曲折而隐蔽的联系。建国后17年文学表面上呈现出与五四启蒙文学相异的面貌:无论作品的题材、风格,还是批评的性质,都出现高度统一的“规范化”、“一体化”。这是否就意味着建国后17年文学是对启蒙五四新文学的一种断裂、是完全由政治力量支配的一种文学形态呢?

洪子诚先生指出:“这30年的文学,从总体性质上,仍属‘新文学’的范畴。它是发生于20世纪初的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化’运动的产物,是以现代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作为运载工具,来表达20世纪中国人在社会变革进程中的矛盾、焦虑和希冀的文学。”[10]

这说明,建国后17年文学与其他的文学传统之间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即使在《创业史》这样的经典文本中,也存在着多种异质性话语的冲突,而围绕文本展开的批评话语之间的论争更明显地显示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洪子诚. 当代文学概说[M]. 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2]冯牧. 初读《创业史》[A].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C].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3]周扬. 周扬文集(第2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周扬. 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N]. 人民日报,1958-2-28(2—3).

[5]冯健男. 再谈梁生宝[A].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柳青专集[C].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6]严家炎. 关于梁生宝形象[J]. 文学评论,1963,(3):.

[7]严家炎. 《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形象》[J]. 文学评论,1961,(3):.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45-01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高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

(一)高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基础薄弱

由于高校学生的高考分数偏低,相对于其他层次的大学生而言其知识面较为狭窄、单一,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受市场经济的不良影响,自身道德修养较差,缺乏公德意识,拜金主义思想比较严重。又因为是专科文凭,面对“就业难”的问题,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对待、目光短浅、心灰意冷、缺乏自信心、自卑心理极为严重,从入校伊始,有的学生就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心理极度空虚、胸无大志。还有一部分学生面对变化发展的社会无所适从,缺乏积极向上、勇于拼搏、开拓的精神,缺乏责任感、使命感等。

(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的教育仅依赖思想教育课堂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地位上说属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以不要”的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效果上说又属于“教师教得累,学生60分万岁”的课程。究其原因,一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用的是统编教材,鲜有专门从高校教学特点出发编写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缺乏针对性;二是教学方法陈旧,主要采取“灌输式”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灌输”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强制性,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这是学生比较反感的。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明显的应试特点,似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为了考试。四是现在的课堂教学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与训练,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这种情况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培养。

二、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教育。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这些内容是必需的,它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但作为培养适应性技术人才的需要,在教育中还应该重视高校大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理念下对现有的内容或精减、或摒弃、或更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高校学生的特点和就业需求相联系,从而更加具体化与个性化。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爱岗敬业、勤俭自强的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是高校教育特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最直接的体现。现代职业观不仅要求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职业技能,还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职业道德教育内容进一步细化到行业层面,对不同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应结合它们的特点而有所侧重。

当代社会发展迫切要求大量创新型人才,但高校学生职业素质普遍存在的最深层的缺欠恰恰正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新形势下,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仍然仅仅把眼光停留在人生观、价值观等角度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观、择业观、就业观教育这个认识层面上,显然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更不能充分显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有的创新教育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解决就业问题只是高校教育的价值底线,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才是高校教育的最高价值取向。从学业就业创业,是一名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高度统一的集中体现。在教学中,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突破,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教育,使他们树立崇尚创新、追求创新、勇于创新,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提高以辩证思维为核心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塑造求真务实、大胆质疑、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

三、结论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篇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地方,做好青年的工作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面临着“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既有大学生群体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提高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力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关键是领导干部,重点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党团组织、社团活动、班级工作为载体,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通过党团组织、社团活动、班级工作、辅导员工作等途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党建工作中,以充分发挥其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龙头作用。“创新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探索在班级、宿舍和学科中建立学生党支部的路径,发挥学生党支部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分层次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及“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以提高广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二是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团文化的引领和吸引力。学生社团活动融入并渗透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社团,深入挖掘社团活动中爱国、励志等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使社团活动具备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社团文化品位,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学生在参与丰富的社团活动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将思想道德观念内化,从而达到提高思想道德水准和综合科学文化素质的良好效果。三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班级文化建设中,以提高其凝聚力。建设好班级文化,也是为了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打好了基础。班级文化是相对于教学手段向学生传授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班级主流文化而言的,它是以班级的主要活动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构建中必须立足不同班级,打造先进的班级文化,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提升班级文化氛围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力

“一定的思想理论要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其过程一般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表现为特定思想理论(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转化为教材体系,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第二阶段为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主要解决怎么教、怎么学和将课程目标、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信念、品德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质上是要分析好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完成核心价值体系由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化。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言,首先,在理论向教材转化阶段,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教材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相统一。其次,在教材向教学转化阶段,研究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象的思想行为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注重启发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以此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感召力。再次,要确保两个阶段的前后一致和顺利衔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两个转化”的始终,以实现“理论——教材——教学——学生”的完整转化。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教育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对用人单位访谈等形式的调查显示,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道德水平的评价是:高职院校学生表现出的整体职业道德素养仍较低。具体表现在:组织纪律性较差,缺乏诚信,管理能力不强,缺乏实干精神,过于追求物质待遇。企业要求职工爱岗敬业,学生却喜欢跳槽;企业要求职工遵守规章,学生却欣赏发挥个性、标新立异;企业要求职工发扬团队精神、奉献精神,学生却过分追求个人能力的展示。这就很有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爱岗敬业、诚信忠诚、乐于奉献等职业道德风尚。为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一是抓好新生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教育。新生入学初期,对陌生的校园和所学的专业充满了好奇,学校要抓住时机及时进行职业理想和职业规划教育,组织新生参观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平台、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及精品教育教学馆等,让他们了解学校概况,了解各专业培养目标,了解各专业的优势及发展方向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专业将来可以大有作为,从而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初步形成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在新生入学时还可以通过军训、组织学生到部队参观学习等,培养学生忠诚爱国、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组织纪律观念。

二是加强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一方面,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在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专业文化知识夯实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以时代精神培育他们立足岗位、创新技能的优秀职业品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职业道德教育,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职业操守。另一方面,通过上好就业创业指导课,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把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与就业指导课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实现政策引导直观化、学校指导具体化、学生主导实际化,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认识上更清晰、思路上更开阔、行为选择上更科学、实现就业创业的措施和路子更可靠;上好专业课,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渗透教育。通过积极推进专业课教学改革,实施“大专业+小专门化”“课程+社团”等模式,不断渗透职业技能教育,使大学生在接受专业课教育的同时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职业岗位要求,进而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通过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引导教育。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创新意识、创业精神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转变就业观念,促使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更科学的方法、更务实的精神解决好自己的就业创业问题,实现学业、就业、创业和建功立业“四业贯通”。

三是注重引入企业文化,提高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企业文化是职业道德的有效载体,高职院校引入企业文化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优化学生对企业、对社会的认知结构,增强学生对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素质等方面的基本了解,帮助学生确立职业理想,为学生的顺利就业构筑桥梁。高职院校引入企业文化,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可以突破原有的教学理念,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入教学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将来参加工作后的适应能力,对改革和竞争的适应能力,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可以引入学校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坚持职业道德,塑造品牌形象;以共同理想为核心,构筑价值体系;以行为创新为载体,苦练内功求发展;等等。

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广播等媒介,提升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播力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广播等媒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充分发挥新兴媒介的“喉舌”功能,掌握主流意识形态在虚拟空间的主导权。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迅速普及和广泛应用,在互联网上查资料、写博客、发飞信、聊QQ、加入校友录和各类论坛不再是一种时尚,而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以运用“嫁接”的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迅速融入、占领新兴媒介教育阵地并发挥作用。网络虚拟空间与传统的现实空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网络既相对独立存在,又是现实空间的拓展和延伸。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一切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提供支撑的现实载体,都能够“转移”或“复制”到虚拟空间中去,承载教育的内容和信息,发挥教育功能,成为这一载体在虚拟空间中的拓展和延伸。比如,网络教学、网络谈心辅导等。

二是发挥新兴媒介的“耳目”功能,充分体现大学生的多元合理诉求。如果说大众传媒的“喉舌”功能是上情下达,能够积极宣传党的理论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正确的价值导向,其“耳目”功能则是下情上达,为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合理诉求提供畅通的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如果独尊传媒的“喉舌”功能,进行单纯意义的理论灌输,既不符合新兴媒介平等互动的价值理念,也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接受规律相背离。只有坚持其“喉舌”与“耳目”功能并重,方可“去塞求通”,实现社会主义主导文化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之间的互动。

参考文献:

[1]刘贵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7-0126-03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已经使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和创意构成了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型生产要素。据统计,创意产业产值平均每年占全球GDP的7%,每天生产的价值高达220亿美元,并以每年5%的速度快速增长。美国经济学家已经发出了“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的宣言。在英、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关的管理方式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已日趋成熟与完善。在我国,2004年年底,由多家权威新闻媒体和科研院所联合主办的“2004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开启了自觉发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序幕。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学者专家已开始积极寻求和探索文化创意产业的中国之路。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辐射范围越来越广,已经建立了环渤海地区创意产业园区、长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园区、珠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园区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核心地带。

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和我国迅速发展的现实,使社会各界加强对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成为必要和必然。从营销学的角度讲,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如何界定?文化创意产品的外延怎样划分?文化创意产品的市场营销遵循哪些规律?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明晰学界对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为构建《文化创意产品市场营销》这一新兴学科提供基础和前提,对于指导、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从而增进就业,改善民生,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

(一)产品概念

在市场营销学中,产品是营销组合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素。我们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分析,首先从产品概念谈起。市场营销学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供人取得使用或消费,并能够满足某种欲望或需要的任何东西”。科特勒认为,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欲望存在不同的层次,因此产品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故又称为产品整体。按照从内向外的顺序,这些层次包括:

核心产品,即产品提供给顾客的基本效用和利益,回答顾客的需要是什么的问题。

形式产品,即核心产品借以存在的形式,回答顾客的核心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实现,具体包括品质、式样、特征、商标及包装等。

期望产品,即购买者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回答顾客期望中产品在各个方面满足顾客需要所达到的水平或程度。

延伸产品,即顾客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这些利益是附带提供给顾客的,因此是无偿的。

潜在产品,即现有产品可能发展成为未来最终产品的潜在状态的产品,反映了产品可能提供给顾客的潜在的、未来的利益。

因此,界定文化创意产品的内涵,也要从以上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我们要明确:文化创意产品满足顾客的核心需要和利益是什么?文化创意产品的存在方式或类型有哪些?顾客在消费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中会有哪些期望和要求?文化创意产品提供给顾客的附加价值是什么?文化创意产品提供给顾客的效用和利益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是什么?

(二)文化产品与文化产业

文化一词在西方原意是耕耘土地和栽培植物,后引申为对人的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培养。在我国古籍中,文化的含义是文治与教化之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文化一词在现代具有十分丰富和深邃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大师、政治领袖都对文化做出了不同的界定。本文无意在此罗列各种权威的文化概念,仅就与文化创意产品营销有关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国内学者徐仲伟认为:“综合起来看,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既有一定的内在结构,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看,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是人类改造自身、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一切活动及其获得的成果,它标志着人类的进化过程,……狭义的文化即观念文化,属于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主要是指语言、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不论广义还是狭义,其核心都体现为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看,还是从《文化创意产品营销》学科的构建讲,这里的“文化”都应该指狭义的文化概念,即精神产品或文化符号。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篇9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强调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由此可见,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为适应时展的需要,高校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势在必行。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人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高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与创新创业教育息息相关,思政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充分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1.1 确保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

创新创业教育,最终是要培养人才,而人才培养的结果不仅关系到个人一生的成长,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所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过程要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培养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代中国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与现代并存,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碰撞,利益的重新调整、信息的急剧膨胀、网络生活的飞速发展等等,这些变化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加上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冲击着人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占信仰主体地位的格局被逐渐打破。大学生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的缺失、价值取向困惑等各种问题,这必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敢于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遇到各种困难、风险,能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使自己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确保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

1.2 有助于提升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思想道德品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所以,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能简单着眼于创新创业实践和就业的教育,不能单纯以大学生创业实体数量的多少,创业项目的成功与否作为其评判标准,而是应该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既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知识、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负面影响。市场经济逐利的本质,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腐朽观念,加上目前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不够完善等各种影响,我国思想道德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思想道德问题也日益突出,一些大学生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观念,一些大学生缺乏诚信,道德缺失等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培养出思想道德品质过硬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1.3 有助于增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法治观念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明确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由此可见,法治社会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努力,而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对于贯彻落实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有着重大的意义。

当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注重帮助大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其敢于创新创业的勇气,提高其创新创业的能力等方面的教育,而对大学生法治观的教育则很少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大学生在中小学法律常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宪法法律和法治理论,帮助大学生提升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创业型人才法治观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3?0026?0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一伟大决策,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举措。目前农业、农村、农民构成的“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关注,它是影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而“三农”核心是农业,农业是人类的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农业已进入多元化、产业化的新阶段,这就需要懂技术和会经营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农村创业型人才恰好能担当此时代重任。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政府鼓励并扶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创业,这既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又能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发展。因此,高校如何培养农村创业型人才值得我们思考。

一、建构主义理论与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皮亚杰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个体的认知发展,提出认知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是在认知主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下逐步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获得自身认知结构的发展。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科恩伯格、斯腾伯格、卡茨和维果斯基等把建构主义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近些年,建构主义理论在研究与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发展,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主动构建对所学知识意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习的真实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倡导创设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学习的情境和学习者之间的协作、交流[1]。

大多数学者认为建构主义及其教学理论是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的学习论和教学论基础,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有利的。传统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所培养学生的能力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创业人格。农村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不断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农村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在我国农业已进入多元化、产业化的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仍沿用过去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创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应用性人才。因此,建构主义及其教学理论为我们当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应用性人才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

建构主义课程观是与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密切相关的一种课程设计理念,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1]。显然,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这与农村创业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首先,农村创业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到农业领域的就业能力,以便他们顺利地在广阔的农村创业。其次,农村创业教育培养是为“三农”服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相对高层的管理和研究人员来说,他们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应整合校内外社会资源,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如大力创办学校科技创业园区,同时,学校与当地政府经济开发区、创业园区的通力合作,与养殖厂和农产品加工厂等农业类企业联合办学等形式,为学生学习创业提供实践平台。最后,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利用各种教学因素,创设一种文化学习环境以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同时,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文化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的目的[2],这为培养的农村创业型人才将来有能力主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农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 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一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3]。而我们认为,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或院校农业(生命科学)院系或高职农业院校在农村创业教育理念引领下,以培养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以及服务农村为培养目标,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使学生达到农村创业型人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重点是培养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意识及其创业品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这一定义包含了如下内涵:

(1)注重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农村创业意识的培养关键是从思想上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难的形势,从生存压力上认识农村创业的重要性。同时邀请一些成功的农业企业家到学校来现身说法,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和创业信心,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能力、组织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等。

(2)强调创业品质的形成

创业知识结构涉及到多学科知识,涉及心理学、法律、财务、营销、税务、环保、保险、管理等领域的知识,涵盖了学校开设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踏入社会所需的社会学知识和能力,这都是构成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4]。

2. 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了解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提高培养模式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对准确选择、设计或施行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系统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等基本特征。

(1)系统性

农村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新能力和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到农村创业的实践能力,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2)实践性

实践性是高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农村创业型人才,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构建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学校应尽力加强学生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创业设计大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激发学生创业热情,丰富大学生们的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实践是培养模式形成的基础,只有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培养模式,才具有生命力,才具有推广价值[5]。

(3)时代性

任何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也不例外。在探索和构建模式过程中不但要做到与时俱进,而且要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大量劳动力需要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党的十七大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了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并连续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6]。因此,农村创业教育应运而生,符合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也保证了人才的时代性,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 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

按照市场需求和目前我国当前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现状,同时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经验及成果,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服务农村经济原则

创业型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农村创业型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可以优化农村人才结构,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之一是为农村培养综合性创业人才,并使之成为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2)符合社会需求原则

培育出来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是否为用人单位所接受,是检验该人才培养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选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原则是符合社会需求。农业是立国之本,目前中国的农村,机会多、潜力大,等待开发的领域很多,急需大批人才到农村创业。大学生到农村创业也是响应“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国家号召,符合我国当前社会要求。

(3)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不仅对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中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有重要作用[7]。所以高校要加大基础投入,打造创业平台,帮助大学生开展以专业为核心的自主创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另外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贯穿全过程。

4. 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途径

(1)制定强调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的教学计划

创业是智力和能力并举的创新实践活动,创业能力是一种以智力为核心,具有很强社会实践和创造性特征的综合能力。创业素质是创业者自身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内在因素的总和,是创业所不可缺少的品质。因此创业教育要把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作为重点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农村创业知识、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

(2)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搭建学生创业平台

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出路在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培养服务“三农”的农村创业型人才。农村创业型人才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是新农村建设所不可缺少的。农村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农科类高校在开展农村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一是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能力;二是在校内举行一些创业设计大赛和邀请一些成功的农业企业家来学校演讲,来提高该学生创业信心和创业意识;三是为学生搭建创业的平台,为提高人才质量,尤其是学生实践动手技能,各高校要构建校内校外“双基地”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外挂牌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养殖场、饲料厂、饲料兽药经营部、兽医门诊、食品加工厂、科学院部分的实验室、实验基地等。要让毕业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培养创业型人才的主体,教师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农村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其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学科结构、水平结构,优化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8]。其次,通过多种渠道对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的培训,使教师接受创业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创业意识,调整教师的创业心理,丰富和完善教师的创业知识,使教师成为学生创业教育的领路人[9]。最后,学校还要不定期请一些农村创业成功人士、投资专家、管理专家到学校开讲座,介绍各种类型创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和理论与实践水平。还可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教育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10]。

三、结论

我国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加速了我国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迅速发展,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缺乏各类人才。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的人才宝库,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既可以为农村输送大批专业人才,提高乡村干部队伍素质,又可以缓解城市就业压力,为大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多赢之举[11]。大学生农村创业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一个机遇,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机遇。因此,高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农村创业精神与农村创业能力[12]。

参考文献:

[1] 李诺娅. 论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高职教学改革的意义[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3):41-45.

[2] 甘成英.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谈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6,6(1):49-51.

[3] 陈祖福.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高教研究,1996(5):3-5.

[4] 刘芬.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实证研究[ D].暨南大学,2008.

[5] 李国志.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及选择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23-25.

[6] 周宇飞.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基于面向农村创业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10(4):180-182.

[7] 李旭,秦 彤.知识、能力和素质兼俱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2006(2):42-43.

[8] 段宁,苏培安,刘仁道,等.农村创业人才专业素质结构与培养模式研究[J].2001,18(1):68-73.

[9] 徐铁辉.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9-42.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篇11

1.选题要具有现实意义

选题要针对现实而言具有实用价值,判断选题实用价值的重要标准就是看选题能否解“决现实问题”,能否解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如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各行业的冲击、如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县域经济中如何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问题、如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等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应当把选题的现实意义放在第一位。

2.选题要具有学术意义

学生选题时要具有学术敏感性,要对与选题相关的研究动态有一定的了解。有时,你的选题具有较强的社会针对性,但本课题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与探索,研究相对比较成熟,如果不能从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新角度等方面进行创新,就不具有什么学术价值。

选题一定要有“创意”,创新则有学术价值,无创新就没有学术意义。创新的途径有很多种选择:

(1)找冷门。一般地域偏僻、社会底层的很多问题容易被人们忽视,研究较少,针对其展开研究是有意义的。如近几年文学院的学生针对小地域方言进行选题研究,成效明显。经济类学生可以针对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等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选题,也是很好的研究路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利用自己对家乡经济发展比较了解,社会关系好的优势展开调查研究,也能取得较好的研究效果。如“汉川马口镇棉纺织企业集群发展”“应城市石膏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城汤池文化营销模式”等选题就比较好。

(2)延伸创新。冷门问题的研究一般研究资料较少,学生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完成选题研究的难度较大,很多学生不愿意在此方面进行选题。那么也可以针对热门问题展开研究,这就要求学生大量阅读相关研究资料,了解别人的研究成果,针对学术界研究比较薄弱的、有争议的、研究不够深入的方面进行延伸拓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对策、方案,就是延伸创新。延伸创新对学生的资料占有量、总结提炼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否则,就只能是“炒现饭”。1

(3)方法和视角创新。同一个选题,研究角度不同、研究方法不一样,其结论有很大不同。比如关于“孝文化”的研究,就可以从文化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文学、城市学等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选题研究。跨学科交叉研究是现在比较提倡、也是较易出成果的研究方法。

3.选题要难易适中

选题的难易程度主要是指选题的范围大小、深浅程度、新颖程度等。

对于本科生而言,基本上是第一次写论文,范围太宽论点容易分散,整体架构难以把握,范围太窄容易导致切入点过小、无新意、篇幅过短等问题。题目太深则学生知识能力达不到,难以完成课题研究。选题难度要控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题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经过努力可以完成。

二、关于开题报告

1.关于选题的目的和依据

选题研究的目的、依据就是要求选题者说明为什么要研究本课题,研究后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一般从课题重要性、问题性和学术性三个方面来阐述。

重要性就是阐述你所要研究的选题涉及到的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某个行业、某个企业、某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有什么样的联系、有什么影响、是否紧扣时展的主题。

问题性就是阐述你所研究的行业、产业、企业或者区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者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如果不存在问题或者你发现不了问题,选题就没有依据和价值,因为科学研究,特别是应用研究、对策研究就是要针对你所研究的领域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对策和建议,提出新的思想和解决方案。

学术性一方面是指本课题的相关研究比较薄弱,研究好不够深入、系统、全面,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研究空间,才能有创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学术性是指你的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与别的学者有所不同。研究方法和视角的转换也是一种创新。有的课题非常重要,也存在很多问题,但学术界长期关注,研究的非常系统深入,很难创新,那么你的研究就不具有学术价值。

只有比较系统阐述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问题性、学术性,才能让指导老师或者别的学者了解你的选题背景、现实针对性、学术上的创新性,才能认识到你的选题的目的和价值。

2.关于选题意义的阐述

一般阐述选题的意义可以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展开。

阐述选题的理论意义对本科学生来说难度较大,一是学识积累还不够厚实、对选题所属学科或学科分支的内容体系、层次结构缺乏整体把握,无法将自己所研究的选题放到学科理论背景下进行定位。二是学术视野不够宽广,对学术界关于本课题研究进展缺乏全面了解和分析,无法把握自己的创新程度。经常出现学术界早已形成定论的东西,学生自以为是创新,甚至说是填补了某方面的空白。

所谓理论创新一般可以观点新、材料新、方法和角度新三个方面理解。观点新是指你是否引入了新概念、是否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见解、新的对策、新的方案。材料新是指在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案例、数据等是不是最新颖的,是不是第一手的调研材料。方法和角度新是指你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角度、切入点与众不同。学生如果能够在以上三个方面中某个方面有所突破,选题就具备了一定的议论意义,就是对本学科理论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体讲,从理论上把握选题意义,就是说明选题研究与先前的研究相比较有什么创新和突破,选题研究对学科本身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

选题的实践意义主要就是阐述选题的实际应用价值,就是说明选题研究的结果或结论对某行业、产业、企业或者某区域、某部门会产生什么样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在什么层面上、在什么程度上对社会实践产生积极影响。

3.研究现状的阐述

“研究现状”主要指两种“现状”:一是指选题的同类研究现状;二是指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如“湖北省文化软实力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这个选题,凡是研究湖北省软实力的就是同类研究,而研究别的区域或城市的软实力的就是相关研究。

把握选题研究现状要求研究者大范围的资料阅读和对与选题相关研究的长期关注。

研究动态的把握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一是归纳已有的定论:主要概括关于本课题已经产生了哪些有影响的、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认可的结论;二是认定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包括研究的起始时间、研究对象、研究领域以及研究的进展情况。三是审视研究方法:主要分析别的学者使用什么方法或从什么

角度研究本课题,比如比较法、归纳法、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调查研究)或者是从哪些学科角度在研究。

研究现状综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整体布局要合理:一般按先国外后国内、先早期后当今、先同类后相关的顺序进行;

2)述与评相结合:对学术界的观点既要有阐述,同时要进行归纳、分析、点评,一般不要采取简单列举的方式;

3)标明出处:对引述的观点要标明时间和出处;

4)权威性和经典型:引述的学术观点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或独创性的观点。建议学生要注意学术观点发表刊物的权威性以及作者自身的学术背景。

三、关于论文整体架构

规范的本科生学位论文一般由摘要、关键词、绪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后记等部分组成。

1. 摘要

是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一般学术论文摘要可分为报道性摘要和指示性摘要两大类。

报道性摘要又称为资料性摘要或情报性摘要,他抽象出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如研究结论、新见解、新发现等。

指示性摘要或曰简介性摘要。就是扼要陈述研究的目的、主要论点、探讨的范围、研究结果或结论等。

本科毕业论文的摘要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1)研究目的;2)研究意义;3)研究方法;4)基本观点.

本科毕业论文摘要基本要求:

1)准确性:真实而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基本观点或核心内容;

2)简洁性:凝练,避免引申与注解。

3)客观性:采用第三人称过去式,不进行自我评价。如“文章对??进行了研究”“作者指出了????”。

2. 关键词:关键词具有概括和指示功能。一般以3-5个词语提示论文最主要论

点和文章的基本结构。

3.绪论

绪论也称序论、导论、导语、导言等,是论文的开头部分,其功能是为命题论证的展开做铺垫或引导,主要陈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简述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简述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

第三,说明本人的研究方法和角度;

第四,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4.正文

正文也称作本论,是论文的主干部分,命题的论证或问题的解决在本论部分进行。要注意各大小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或并列或递进,在结构上要有层次性、条理性,论证要有根有据,说理充分、紧扣论点(标题)。

5.结语

结语也称结论,是论文的收束部分,其内容常常设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指明正文部分已经解决的问题,或者对正文进行高度抽象的概

括,点明主要创新观点。

第二,说明自己的研究还未彻底解决的问题或者因时间、精力限制未曾

涉及的方面。

第三,对正文部分某一命题进行补充说明,但一般不再展开讨论。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般由序号、作者、文献名、文献标识码、出处、时间、起止页码等内容构成。参考文献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应性:如果引述了其他学者的观点或资料,应在文中相应位置进行标注(上标),文尾参考文献排列顺序应与文中标注顺序对应。

2)规范性:参考文献应按规范写作。例如

[1] 熊元斌.旅游营销策划与理论实务[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06-209.

[2] 李彦亮.文化营销理论发展及其必然趁势[J].中国市场,2006(3):98-99.

[3] 奚婷.旅游圣地:汤池温泉让人神往[OL] .人民网,2007-11-6.

[4] 王予,徐基建.“旅游大鳄”曹江城:搅动两春水[N].楚天都市报,2006-2-15.

3)权威性:参考文献的权威性体现在时间上的时限性、作者的学术地位、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9-003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9.019 [本刊网址]http:∥

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要途径,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植根于广大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方式。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着重研究和解决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技能,更是培育创新精神,锤炼创业意志,在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人权奋斗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风气营造目标,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高层次要求。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需求,也是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的方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互呼应。创新创业教育在方法论上注重实践,这一特征既体现在课程教育方法的改进上,也体现在整体课程设计上。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培养立足于实际岗位的爱岗敬业精神,在实践中理解社会财富产生的规律,培养为国家富强、社会进步而奋斗的精神,在实践中理解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诚信与友善的品质。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要求相呼应之处。

一、创新创业意识教育的德育功能

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意识的培养,应当围绕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十年的发展,已经引导200余万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接收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有近百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而无论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还是创业项目的实践孵化。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是创业的目的和宗旨是什么。近百万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其中首先应当解决的是价值判断的问题,处理好个人价值实现与社会贡献之间的关系问题,否则创新创业教育就会沦落为机械地重商主义和物质虚无主义。

青年创新创业教育必选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目标。让广大青年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梳理远大的社会理想,同时脚踏实地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经济财富,创造社会价值。过去十年的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多个层次的价值追求。第一层次,以物质财富作为衡量标准的“唯金钱论”,有些院校将物质指标来衡量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这一导向显然是对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导向的误解与误读,无法让广大青年在创业实践过程中树立更为远大的价值追求,这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是走不远的。第二层次,以参与赛事获奖多寡作为衡量标准的“唯荣誉论”,将青年创新创业止步于获得个人或小集体的荣誉与名利,而忽视了应有价值与意义。

以上两种评价标准显然都背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本质,因此,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要首先培养青年创新创业的意识,树立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而奋斗的远大理想,为社会创造经济财富和社会价值仅仅是过程而不是终极意义。这样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价值引导到正确的途径上,从而实现其德育功能,实现对青年对思想引领功能,让广大青年深入地理解并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政策路线。

二、创新创业技能训练的德育功能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开展,技能的训练,应当营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法治经济氛围。创新创业教育应当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融入情景模拟、分组讨论和分享、商业游戏、创业人物访谈、团体游戏、小组任务、案例讨论、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以参与式、体验式教育方法,为学生创业实践技能的提升创造条件。同时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要全程贯彻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教育,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市场经济的自由性、平等性、公正性和法治性,加深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解。

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实践的活动,要在活动中加强对于市场经济性质的引导与教育。小微企业、微创业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对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贯彻与体现,无论以怎样的经济体量出现,都能够树立在市场规则面前,在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以市场的规则,以法律的准则为依据有序的开展实践活动、经营活动,形成遵循市场规律的自觉,形成崇尚法律法规的意识。在实践中,尤其是引入来自社会各领域的创业导师时,高校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审核与准入门槛,不能只强调创业的利益导向,不能将有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潜规则”误导学生。

三、创新创业实践孵化的德育功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