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管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8:20

用工管理论文

用工管理论文篇1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大教学管理工作改革

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人才培养规格,针对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力求课程搭配合理、课时比例协调,突出主干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保持管理知识结构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优势也是特色,是土木工程专业所没有的,特别是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和工程造价管理方向,更应该保持这个优势。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利于实现教育部新专业目录规定的培养目标。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使本专业主干课程达合格以上标准,争取1-2门达优秀标准。健全和完善教学大纲、课程发展规划等教学基本文件,根据应用型人才主体培养要求,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控制,认真实行教学评估与检查,建立动态评估与过程考核机制,进行毕业学生质量跟踪调查、专业招生与学生就业调查等措施。在教学管理方面,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的全过程监控,发挥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对于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督导功能。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顶岗(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几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加强与企业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合作,提升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紧密度和结合度,实施关键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化教学,依托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建筑工地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低年级开始设置创新教育和培养,在高年级开设创业培训,使工程管理的学生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在创业中不断提高。

用工管理论文篇2

一、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阶段

建筑业应用计算机是从人力无法做出复杂、庞大的工程结构计算开始的,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信息技术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也有一个相应的发展过程:

上世纪70年代,单项程序的应用,如工程计划的时间参数的计算程序,施工图预算程序等;

上世纪80年代,逐步扩展到区域规划、建筑CAD设计、工程造价计算、钢筋计算、物资台帐管理、工程计划网络制定等,及经营管理方面程序系统的应用,如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设施管理信息系统(FMIS——Facility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等;

上世纪90年代,九十年代又扩展到工程量计算、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深基坑支护、建筑物垂直度测量、施工现场的CAD等。这时出现了程序系统的集成,它是随着工程管理的集成而发展的。

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基于网络平台的工程管理。

我们把解决工程上某个具体的应用叫计算机的单项应用。自从信息高速公路INTERNET技术出现。人们的目光开始转向利用计算机做信息服务,更关注整个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瞬即消失的信息综合利用,我们把这种高层次的计算机应用统称为信息化施工技术。我国建筑业已经把信息化施工确定为2010年的发展目标。

二、施工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的现状

我国从发达国家引进项目管理的概念、、组织、和手段,历时20年左右,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应认识到,在项目管理中最薄弱的工作环节是信息管理。至今多数业主方和施工方的信息管理还相当落后,其落后表现在对信息管理的理解,以及信息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基本上还停留在传统的方式和模式上。

很多企业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停留在上世纪70年代的程度,即仅仅是单项程序的应用,完全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信息化的优势并没有得到体现。而信息化的优势则在于信息的集成和共享。

现在很多企业在硬件上应该说有了一定的基础,大家也都在用电脑办公,很多还组建了局域网络,使用软件替代了很多原来手工操作的工作,但是效率并没有得到提高,就比如说作个报表之类的,似乎用电脑做只是为了美观,有的人是把各种数据都算好了再一个个录入电脑,感觉上用电脑反而效率更低了,殊不知作表格的Excel软件本身具有极强大的计算功能、数据库功能,而且还能进行判断、分类汇总、排序、形成图表等。这还只是对单项程序运用的不到位,至于各部门之间的集成共享那就更谈不上了。

三、运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那么是不是说作为一个施工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已经很好了,并不需要那么高深的信息技术呢?事实并非如此,管理出效益,传统管理方式的突出问题是:业务流程混乱;沟通不畅、信息迟滞。据国际有关资料介绍,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中三分之二与信息交流(信息沟通)的问题有关;建设工程项目10%~33%的费用增加与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有关;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中,信息交流的问题导致工程变更和工程实施的错误约占工程总成本的3%~5%。由此可见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一)施工管理信息化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需要

信息是一种资源,如不能进行有效的存储,处理,传递,便是对资源的浪费,如以建筑物建造过程中混凝土浇灌为例,浇灌之前的数据除了混凝土的强度标号、数量外几乎全被忽略。而被忽略的混凝土的供应厂、搅拌者情况、水泥、沙石等原料物理、化学品质、出厂时间、出厂时的天气情况、运输时间及道路情况等都关联着混凝土的质量。浇灌之后除了浇灌部位和立方数之外的数据也几乎全被忽略,而被忽略的混凝土捣固操作者情况、试块情况、养护情况、钢筋制作情况等同样也关系着工程质量。信息化过程处理是有序的、及时的和成批的方式储存。这里强调可追朔性、可公示性和可传递性是对信息化过程特征的要求。可追朔性就是信息具有一定的正向或反向查阅功能;可公示性表明数据有条件查阅功能,不是个人行为管理;可传递性表明所有的情况不局限在某地,有能在网上传输能力等。

(二)信息技术能及时反馈使项目处于受控状态

项目管理的过程同许多系统的运行过程是一样的,应该是一个PDCA的循环过程。这中间最重要的是一个反馈机制,工业生产之所以能实现自动化,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反馈机制,能够及时把运行过程的偏差反馈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才能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保持生产过程的相对稳定和受控。而我们的项目运行有时并不是受控的,我们有的项目管理者可能有体会,有时向职能部门要一个数据总是半天拿不出来,大家都不清楚系统的运行状态,又怎么谈得上去控制它呢?比如说砼的量差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了,但往往是工程结束后对帐才知道。那么对这个问题,理想的状态是怎样的呢,那就是现场人员在向砼公司要砼时,就知道将要浇筑部位的准确砼量,而不是估计一个数,并且要知道具体比如一个基础的砼量,比如说一个基础是10立方,如果浇了两车砼都十二方了还没浇满,那就要考虑是不是什么地方有问题了。而且每次浇筑后马上就可以知道量差的多少,就不会积累到最后差几千方还不知道是差在哪里。这是对工程成本的控制。

成本、工期、质量的互动及工程中众多的不确定因素等等,对项目成本管理者而言,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不能“实时”掌握准确的项目的成本信息,等成本核算后的成本信息对项目管理决策已是“昨日黄花”。所有这些都强烈呼唤着项目成本管理的“信息化”。

四、信息技术能够在施工管理的哪些方面发挥作用

良好的项目管理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因素:一、对项目的认知:通过信息系统的实施,将项目进行工作分解、流程重组,使项目结构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有利于对项目的整体认知和把握;二、为项目提供良好的协同环境:通过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各部门、各参与方对自身的职能以及在整个项目中的位置都有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分工合作;三、进行有效的控制:信息系统的最大优点是资源共享和反馈及时,有利于实施有效控制。具体来说,信息技术在以下方面大有可为:

(一)工程管理方面

1、投标:工程量计算、投标标书制作。

2、施工组织:施工平面图;网络计划(占有丰富的,准确的信息,先进的分析方法,是决策、计划的前提。现在的网络计划,往往只是一个粗线条,编的时候也不是通过很准确的计算,都是凭经验,过程控制也是针对几个大的节点,甚至于其是否也不得而知,相应的资源计划也是一本糊涂帐);钢筋翻样;模板及脚手设计、计算及配置;深基坑围护方案、设计、计算等。

3、控制:预决算、成本控制;财务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施工现场监控;统计报表等。

4、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材料、机具管理;合同管理;图纸管理。

(二)办公自动化

财务、统计、报表、文字处理、档案管理,办公信息资料管理、人事管理,固定资产、决策等。包括:信息传递、邮件、公文流转、工作日程安排、协同办公、工作流程自动化等。

(三)信息共享与运用

包括:市场信息、项目信息、设备信息、竞争信息;

知识积累:一个系统要能够长期发展,持续进步,关键在于要变人治为法制,人治就是一个系统本身没有生命力,离开了领导就不能正常运行,好的系统就是领导并不需要事必躬亲,领导离开了,还能按照某种规则运行,这个规则就是法,就是制度,就是一代代领导不断充实完善的运行机制。好的系统是一个型的系统,每一代领导科学的经验方法都能够积累下来,而不是换个领导一切又重新开始。这中间传承的就是一种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东西都是以信息的方式存在,这才是信息技术最根本的应用。

(四)企业管理数字化

就是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将企业在管理、工程、造价、成本、物资、计划、统计、技术、质量、安全、行政等方面的信息,经集成并综合处理为企业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如:施工进度、物资供应、成本核算等,以利于进行实时管理、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各子系统间密切协作,使各个业务部门都能及时、准确地查阅所需的相关信息,从而使企业达到“管理工作信息化、复杂工作简单化、发现问题及时化、成本核算科学化”的目的。

五、如何着手进行施工管理的信息化

(一)指导思想

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贪大求全、照抄照搬,而应结合实际逐步完善。比如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MI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这些大型的系统,好当然是好,但其投入同时也是巨大的,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最好是立足现有的资源,通过一些局部的改进,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第一步是意识的转变,要通过宣传、培训树立信息化的观念,因为信息化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所以在这方面形成共识是顺利实施的前提。

现有资源包括:硬件,软件,人员。关键是把这些资源的优化组合,进行业务流程的系统设计,使信息的收集有的放矢,使信息的查询有迹可寻。

(二)领导重视

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理顺业务流程;短期内不可能做到很完善,也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一切,都需要有领导的重视才有可能坚持下去。

(三)在用好单项程序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理顺业务流程

这其中有个重要的思路,那就是数学中的反向推导,也就是我们希望得到什么结果,就反向去寻找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以投标过程为例来说明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效率:

1、拿到图纸以后,要进行工程量。(1)涉及软件:工程量计算软件、钢筋计算软件(如清华斯维尔三维算量3DA2006,工程量及钢筋一体化计算);(2)输出:工程量(可以导出为Excel表格,也可以导出定额数据库,直接为套价软件运用)。

2、套价。(1)涉及软件:如宏业清单计价专家,可以从斯维尔三维算量中直接导入数据;(2)需要数据:①工程量。②材料价格材料价格信息库(企业自建或信息价)、市场询价供应商目录。③企业定额(人工、材料的实际消耗水平和先进水平;措施项目的实际消耗;各类型工程造价的参考数据)。(3)输出:工程造价,包括人工、材料等各项资源的用量(可输出定额或清单表格、Excel表格)。

3、商务标。(1)涉及软件:专业标书制作软件或Word.(2)需要数据:工程造价(企业实际消耗)、证照及业绩资料、近三年财务报表、类似工程合同。

4、技术标。(1)涉及软件:专业标书制作软件或Word、专业平面图制作软件或AutoCAD、项目管理软件P3或Project.2)需要数据:工程量及资源需要量(用于排定进度计划)、人力资源数据(项目经理、各类管理人员简历)、工程信息数据(在手及已完工程数据)、施工机具数据(设备型号、产地、功率等)。3)输出:场地布置、设备选型、进度计划、施工等(而这些选择反过来又会对造价产生)。

从上现的可以看出: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孤立的,其输入和输出都与其他工作息息相关。而信息化的意义,就在于使各项工作的信息传递更为顺畅;使各项工作中产生的信息能够存储下来,在以后的工作中随时调用。

下面用一个简单的图来表述各部门的信息流动(见图一):

图一:施工管理中各部门信息流

通过这样的需求分析和反向推导,我们就可以明确哪些是有用的信息,明确需要哪些软件,明确各部门需要收集哪些数据。据此对项目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设计出一套系统的表格分发到各相关部门,用以收集日常工作中有用的数据,然后这些数据以文档的方式进行传递和存储共享,最后这些汇总到决策者那里,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的依据。

(四)持续改进

数据要有效并且可以作为预测的依据,就必须不间断的收集并且积累到一定数量以后才具有参考性和代表性。系统的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解决问题才能不断完善。

实际上,企业所实施的三标一体化已经为信息化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这就是标准,标准化的工作过程、标准化的表格。所以信息化也不是很神秘的事情,需要每个部门作好日常的基础工作,一点一滴的收集数据最终积累成企业的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综上所述:随着单竞争的加剧,施工企业亟需利用信息技术来加强科学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而且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不是高深莫测,利用好现有的资源通过一定的组织便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所以说,信息技术在施工中的运用必须进行而且是可行的。

参考:

[1]全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委会。计算机辅助施工项目管理.建筑出版社。1995年1月

[2]王守清。计算机辅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用工管理论文篇3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我国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多年来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上课时,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则像“打字机”一样不停地记笔记;期末时,学生“临时抱佛脚”似地狠命背笔记,然后参加考试。每门课的成绩90%左右由期末考试的卷面而定。然而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综合素质、能力较差,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主要弊端在于:

1、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教师上课满堂灌,没有给学生留下自己思考的时间和余地,造成学生学习被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也不看教材和其他相关资料。另外,教师“咀嚼式”的教学,理论与实际的脱节,使学生觉得学习空洞乏味,没有兴趣,也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了。

2、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研究如何将现有的知识更多地传授给学生,所以上课时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记,对内容理解少,提不出问题;即使有个别学生在听课中提出问题,教师也不解惑释疑,反而认为学生扰乱课堂秩序,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不到拓展。

3、学生学习目的错位。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有些学生学习不是为了吸收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今后好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而是为了应付期末的考试,因为每门课的最终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所以个别学生上课不听课,下课不看书,期末时抄人家的笔记,下功夫强行记忆,“热炒热卖”还会考个好成绩,但实际上什么也没学到。

为了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上述弊端给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带来的负面影响,真正培养出一大批既有一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在教学中使用互动式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二、互动式教学法的特点

互动式教学法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规划者、组织者,给学生提供问题和资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观察、调查等方法获取信息,师生间再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表述、交流观点与认识,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互动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

1、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而教学过程是双主体互动的过程,只有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教师以自身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又影响教师的情绪,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施教,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以问题为中心,全面激发学生灵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研究如何让学生接受更多的知识,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互动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启发、设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大胆提问,大胆发言,对学生提出的正确观点给予分析、引导,增强学生在讨论中的自信心。同时,在讨论中师生之间得以互相启发,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优化了课堂效果。

3、互动式教学法营造了良好的互动环境。传统教学方法不注重课堂情景设置,因而学生的个性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互动式教学法注重把课堂教学形象、生动化,给学生创造一个互动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角色的扮演者,在互动中交流、学习、提高。

三、互动式教学法的实施

1、精心设计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自学。国外学者普遍的观点是:“所有的人,真正的学习都是主动的,不是被动的,他需要运用头脑,不仅仅要靠记忆,它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学生要承担主要的角色。”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那认为,“教学是种临时的状态,其目的是为了不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逐步具备独立思考、探索发现和自我矫正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需要,在了解学生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预习提纲,设计的问题要使学生有质疑、释疑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与好奇去阅读课本,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如在讲《生产运作管理》这门课中“企业厂址选择”这一章之前,提出的问题有:企业选择厂址为什么要慎之又慎?选择厂址要对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如何进行厂址选择?这样一设计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了。

2、创设环境氛围,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采取各种教学手段,运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条件,创设教学所需要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中去,使他们积极活动起来,调动其学习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全身心投入,善用丰富的感情语言,巧妙的动作、神情去影响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控制教学进程,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互动点上;二是在讨论过程中要更多地使用鼓励、导向性的语言,营造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消除师生间的心理隔膜,让学生在互动中得到启发,获得知识;三是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互动氛围。如讲《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中“员工招聘与录用”这一章时,就可以设置一个小型招聘会,进行招聘面试,让学生充当应聘者和主考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3、教师总结,点拨释疑,促进知识升华。在学生自学、讨论后,教师要进行总结。总结不是对学生讨论作简单的综合和复述,而是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点拨释疑,进而实现知识的升华。因为学生讨论是不受限制的,所以结论总是五花八门,有正确的,有接近正确的,有错误的,有根本不理解的,对同一个问题或案例,他们常常会得出各种各样的讨论结果,并期待教师能给出正确的答案。此时教师的解答是解惑释疑的,没有这个过程学生将会陷入知识的困境。

四、互动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互动式教学法的关键。工商管理课程要按照教材泛泛地讲解,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要提高教学效果,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用互动式教学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想象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做到认真备课、授课,而且要把重点、难点、知识点找准、吃透,还要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出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有的进行课堂问题讨论或辩论、有的进行案例分析、有的进行情景模拟等。课下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与学生交流沟通。

2、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教师要做好课前动员,明确授课方式,对授课内容,特别是具有互动性的内容要拟定较详细的提纲,进行提问、讨论,启发的问题要难易适度,时间安排要有计划性。课前要多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

3、课中教师有效地引导启发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条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动学生踊跃发言。如讲一个小故事、放一段录像短片、一连串的问题、一些承上启下的语言等。

参考文献:

用工管理论文篇4

建筑工程管理中常说的安全问题主要涉及到施工安全以及建筑使用安全。施工安全问题是指在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操作不当以及其他问题而造成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的重大安全事故,可以说施工安全问题是影响建筑施工正常进行以及工程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建筑使用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主要指由于建筑物质量不合格而导致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等。建筑物的安全隐患不但威胁着社会生活生产安全,而且还会破坏施工企业在社会中的良好印象,从而严重损害企业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2)工程管理中的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这是因为建筑工程质量不但影响着工程施工安全而且对工程项目方、施工方的经济社会效益也有很大影响。工程管理中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质量问题,这是影响建筑工程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建筑工程使用劣质的材料和设备将会直接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造成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施工质量问题,这是建筑工程中另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由于建筑工程庞大且复杂因此建筑工程的工艺技术也比较复杂,一旦施工方操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漏洞,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监督管理质量问题,监督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以及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因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疏忽而造成的监管工作质量差的问题频繁发生。世上没有无根之水,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因此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很多因素都是造成工程管理问题的“根源”,所以要想做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必须要分析造成工程管理问题的诸多影响因素。

2造成工程管理问题的因素分析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主要面对着安全以及质量两个问题,并且这两个问题在某些程度上是相关联的,即质量没有保证就会导致建筑存在安全漏洞,因此在分析造成问题的因素时要将安全与质量两个问题结合起来。接下来本文从施工过程入手详细探讨了造成工程管理问题的主要因素。

2.1决策设计阶段的影响因素

科学的决策是确保工程建设正常开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同时也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施工设计方案作为工程建设的蓝图,其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因此在决策设计阶段影响工程管理的因素有:

(1)项目决策过于盲目。

建筑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正式开始前需要经过大量的科学论证,然而当前一些项目方在进行决策时往往头脑一热盲目拍板。这些盲目的决定导致工程项目根本不切实际,工程建设根本无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2)施工设计方案不科学。

设计单位在设计施工方案时没有考虑到工程实际情况,经常出现“纸上谈兵”的问题。设计单位往往只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经验资料进行设计,导致设计方案严重脱离工程实际,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

2.2施工阶段的影响因素

工程施工阶段是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影响最大的阶段,施工阶段的顺利与否直接决定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施工阶段影响工程管理的因素有很多:

(1)材料质量问题。

当前我国建筑材料市场并不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导致大量不合格材料充斥市场,从而造成施工企业很容易采购到不合格材料,进而使得建筑工程施工出现质量问题。

(2)施工工艺因素。

建筑工程是一种系统而复杂的建设项目,涉及到多种技术工艺,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工艺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工艺选择错误造成施工无法正常进行,影响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施工操作出现失误造成施工停顿,不但会影响建筑工程质量,而且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产生很大威胁。

(3)工程监理问题。

工程监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然而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监理却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工程监理失效,从而造成严重的质量以及安全隐患。工程监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工程监理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责任心不强无法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导致返工现象比较严重,影响了工程管理的正常进行。

2.3验收阶段的影响因素

工程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水平的最后一个手段,工程验收可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并督促施工企业及时进行改正,因此工程验收阶段对工程管理也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验收流程不规范,验收结果无法反应实际情况;工程验收人员,与施工企业合谋隐瞒工程质量问题,从而导致工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3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具体对策

从前文分析中可以看出,造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因素比较多,因此在研究工程管理对策时很难针对各个因素依次进行分析,因此从工程管理中比较重要的质量安全管理以及进度管理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加强工程管理的具体对策。

3.1加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1)做好设计工作。

设计单位要针对具体工程项目,对工程施工进行详细的实地勘察,根据地质勘察资料结合该地区以往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对建筑工程建设方案进行设计分析,力求做到设计方案的技术性与经济性统一。

(2)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施工企业要在施工前完成材料选购工作,并且要抽调专门的人员负责材料选购与管理,要严格按照材料使用计划选购材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还要做好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要妥善存放材料,避免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材。同时,企业对每一批材料的提取、使用等都要进行详细记录统计,从而避免材料的浪费以及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3)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施工方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采用正确的技术工艺,严格规范各施工技术环节,避免出现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另外,施工企业要尽量避免变更设计方案,并且变更时要依照严格的规范。

(4)做好人员管理工作。

施工企业要面向社会招募优秀的人才,并且根据人才的能力特点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中,从而做到人尽其才。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大力提高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另外,施工企业还要在企业内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观念,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总之,企业要努力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安全意识强的施工队伍以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3.2加强工程进度管理

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多数建筑工程的工期都比较紧张,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工程延期问题,因此加强工程进度管理也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1)各方要加强协调合作,共同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各社会部门要加强协作,时刻保持交流与联系,及时发现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并且共同研究问题解决方案,从而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避免工程延期问题。

(2)确保施工资源的供应,保证工程施工持续进行。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用到大量资源,包括设备、材料等,一旦资源供应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工程停顿,从而影响到工程进度。因此,施工方务必要确保施工资源能够及时进行供应,确保材料、设备等能够及时运送到施工现场,从而避免因资源短缺而造成的工程停顿问题。

(3)确保工程资金到位,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

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资金运转出现问题会直接导致工程建设停顿,限制了工程建设的持续进行。所以,投资方要确保工程款及时到位,并且要预留一定的储备资金以应对工程施工中的突况。

用工管理论文篇5

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的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项目管理适用于投资巨大、关系复杂、时间和资源有限的一次性任务的管理方法。目前,在我国的工程管理体制中还存在不少弊端,有些工程项目管理在许多方面都已不适应现实的需要。

一、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弊端

1.1机构臃肿,层次重叠,管理人员比例失调,影响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率。本来监理单位能够负责工程的全面监督与管理,而项目法人下面又设立项目经理管理班子,这不仅导致了机构膨胀,而且增加了一笔不少的建设单位管理费,背离了降低成本的要求。此外,在《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中,由项目法人聘任的建设项目经理具有从初步设计到项目后评价的管理职权,并负责组织工程建设实施和控制工程投资、工期与质量,这与监理方的权限产生了很大的重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工程管理效能和工作效率。

1.2有法不依,无法可依。建筑市场不规范现象令人堪忧,一些建设主体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处处钻空子,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在湖南衡阳发生的113大火案,被烧的大楼就有违章操作。此外,有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法规不健全,导致有些项目无法可依,只能靠政府特批,易出现腐败。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三种模式

2.1设计-招标-建造模式,这是一种传统模式

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建立一种内在的对立关系。在设计机构的协助下,通过竞争性招标将工程施工任务交给报价和质量都满足要求且最具资质的投标人(总承包商)来完成。在施工阶段,设计专业人员通常担任重要的监督角色,起着业主人的作用,在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由于业主选择建筑师/工程师都是他了解和信赖的,其地位相当于业主的咨询师和受托人,所以业主与建筑师/工程师之间比较容易合作。建筑师/工程师与承包商之间是工作关系,且承包商必须经常接受并服从建筑师/工程师的指令,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对立关系。可见,参与项目的三方即业主、设计机构(建筑师/工程师)、承包商在各自合同的约定下,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着义务。

2.2设计-建造-交钥匙模式

承包商应按照雇主的要求,负责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包括土木、机械、电气等综合工程以及建筑工程。这类"交钥匙"合同通常包括设计、施工、装置、装修和设备,承包商应向雇主提供一套配备完整的设施,且在转交"钥匙"时即可投入运行。这种模式主要有两个特点:(1)具有高效率性。一旦合约签订以后,承包商就据此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如果承包商本身拥有设计能力,就促使承包商积极地提高设计质量,通过合理和精心的设计创造经济效益,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承包商本身不具备设计能力和资质的,就需要委托一家或几家专业的咨询公司来做设计和咨询,承包商作为甲方的身份进行设计管理和协调,使得设计既符合业主的意图,又有利于施工和节约成本,使得设计更加合理和实用,避免了两者之间的矛盾。(2)责任的单一性。从总体来说,建设项目的合同关系是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关系,业主的责任是按合约规定的方式付款,总承包商的责任是按时提供业主所要的产品。承包商对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负有全部的责任,这种责任的单一性避免了工程建设中各方相互矛盾和扯皮,也促使承包商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通过科学的管理创造效益2.3建造-运营移交模式

这种模式是80年代国外兴起的一种依靠私人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融资和建造的项目管理模式,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利用BOT投资方式发展基础设施的优点有:有利于引导外资向基础产业合理倾斜,使之真正取得一种规模经济效益;有利于在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有利于改善利用外资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效率;有利于解决目前面临的基础设施不足与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有利于在不影响政府所有权的前提下,分散基础设施投资风险;有利于帮助基础设施使用者树立有偿使用的新观念,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循环。当前我国推行BOT投资方式的优势是政府信用等级较好。当项目东道国政府愿意为项目的某些风险提供担保时,贷款银行就会关心该国的信用等级和社会形势是否稳定,拥有较高信用等级的国家,其发展BOT项目的机会就多,成功率就大。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很快,增长速度居世界第一,信守合同,因此国际资信评级还是很高的。但我国存在许多不利的因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时期,目前各种经济法规尚不够完善,要推行BOT投资方式,就必须采用特批的形式,没有完整的法律可依,外商对此有较多顾虑。

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使用为了适应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和要求,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必须创新,必须从系统工程的要求、高知识和高技能的要求、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要求等来选择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水平有限,言尽于此。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教,也希望和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用工管理论文篇6

1.医院的价值工程

价值评价是当前人们广泛采用的一种评价方式。对于医院而言,在当前医患矛盾突出的时代,往往也需要进行价值评价,积极改进自身的不足,努力创建适合医院特点的价值工程,提高医院的社会价值,服务于民。为了更好的促进医院的发展,发挥医学的价值,医院的管理者需要深刻认识和运用价值工程理论,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在医院中,运用价值工程就是要使用有限的费用、人力等实现更好的服务,为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医院应用价值工程提高了医院的服务质量,进而能够将自己存在的价值更好的表现出来。在决定医院服务功能水平高低的因素中,往往具有多种多样的因子,这些因子往往涵盖了多方面,但是这些因子都存在一定的主次,因此,运用价值工程就是对决定医院的服务功能水平的因子进行研究,不断加以改进,使医院内部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发挥最优的功能,如降低医疗器械使用成本、降低人力资源的浪费等。当前,医院的基本功能是向病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要想实现这一基本功能,往往最直接参与的就是医院的门诊部门。所以,本文以医院的门诊部门为例,研究价值工程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目前,一般医院的门诊部门在实现医院的基本功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能深刻地找出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对于医院的门诊部门,其工作水平和成效不是简单的只考虑医疗技术水平或者是医院的门诊经济收入,还需要从医院的人文价值方面出发,考虑医院的人文关怀等。因此,可以综合考虑相关因子,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笔者结合自身对医院门诊部门的调查分析,认为在门诊部门的工作当中,影响医院服务功能的因子主要有诊断检查、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人文关怀和临床护理,相关因子的功能系数经过计算得到。在影响医院基本功能的门诊部的工作当中,人文关怀是最能影响医院的功能价值的。只有给予病人足够的人文价值关怀,才更能体现出医院的价值,更能展现医学的价值,因此,在医院的日常管理中,应重视医生的人文关怀方面的能力的培养,管理者对医生进行人文关怀,医生对病人人文关怀,社会人士对医生进行人文关怀,这样才能促进医患纠纷的化解,减少医患矛盾,促进医院、医生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总结

医学的价值不仅要具备基本的救死扶伤的价值,还应向人文价值方向不断深化发展。在医院的管理中,重视人文价值的功能,才能为医院价值的体现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赵骞 单位: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用工管理论文篇7

BT(Build-Transfer)即建设-移交,是一种由BOT模式演变而来的工程建设项目投融资模式,以政府为主导,是政府为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于公益性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采用招投标的方式,确定建设项目的BT方,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由BT方负责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设计施工、设备及材料采购,并承担一定的风险,待工程完工竣工验收合格后,政府再以事先合同约定的价款回购该工程项目的一种建设投资融资模式。

1.2BT模式下工程项目特点

BT模式一般适用于非经营性的建设项目,比如公共基础设施。这类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的特点;牵涉的环节复杂、范围广,包括项目立项、准备、可行性研究、招标、谈判、签署合同、建设、移交等阶段,同时涉及政府许可、手续审批及政府担保等环节;涉及利益相关者众多,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银行(金融机构)、监理单位、独立的第三方项目管理单位以及造价咨询单位等,关系复杂,协调难度较大。

2BT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BT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及费用

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LCCM)是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寿命周期,包括项目建设前期、建设期、移交、运营维护期、翻新或报废回收期等阶段实施费用管理,使得总费用最小的管理方法、。BT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项目审批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BT方招投标、投融资阶段、勘察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项目回购阶段及运营维护阶段等。

2.2BT项目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前期策划借鉴经验少

BT模式作为新型建设投融资模式,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领域应用的时间较短,类似工程较少,借鉴经验不充足,前期策划大多按照普通模式下类似工程项目的策划方法,对BT模式下的工程项目进行策划,缺乏可靠的依据。

2.2.2缺乏详细的设计和评估,初步概预算模糊

由于缺乏实体性工程作为参照依据,项目的初步设计和初步概预算较为模糊,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多,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经营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市场风险等,造成工程项目投资融资风险较大,增加了建设项目的投融资费用和不可预见费用。

2.2.3项目利益相关者众多,协调费用巨大

BT模式下的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涉及的范围广,协调费用巨大。项目投资回收期长、实施障碍多、技术复杂、涉及政府许可、审批及外汇担保,增加了BT项目的融资成本。

2.2.4建设单位融资费用巨大

BT项目融资费用一般指企业向外部融资产生的筹资费用,包括贷款利息、担保费(担保贷款)、银行手续费、投资方自有资金的成本。由于基础设施等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资收益较低,投资风险大,这必然会增加建设方的投资融资费用,进而增加工程项目成本。

2.2.5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困难,容易忽视合同管理

BT工程项目较为复杂,涉及的工程变更较多,现场签证变更不可避免,成本控制困难。BT项目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签证管理漏洞较多,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多,争议较多,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方法处理工程变更和索赔,且标准不明确,不利于工程成本控制。

2.2.6财政紧张,无法按期回购工程项目

政府财政紧张等因素导致建设项目无法按期回购,势必增加建设单位融资费用,造成建设单位资金困难,影响政府信誉,建设单位必然会提出索赔,间接增加工程项目的成本。

2.2.7运营管理不善,维护费用较高

BT项目一般为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回购之后,由于缺乏专门的机构负责项目的运营管理和维护,一般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率低下、设施闲置、维护费用过高等问题,达不到该项目最初立项时的目标,难以称之为一个成功的项目。

3BT模式下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案

例———某省文化艺术中心BT项目某省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BT项目,经过政府审批立项,充分论证后,通过招标的方式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负责项目的管理,确定由山东某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建设项目管理,由上海现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管理,通过严格招标的方式,确立了实力雄厚的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该项目的BT承建方。在工程立项及前期策划阶段,经过严格的专家论证和项目可行性论证,在方案选择及设计阶段,邀请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单位对该工程进行了设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成本,并对可能的工程设计变更做出预测。在项目融资阶段,成立专门的融资单位,政府提供担保,发挥政府的管理职能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工程项目融资费用。在编制初步预算中,充分考虑国内外同类型项目及市场价格,确定了较为准确的初步概预算,为招标提供了价款参照依据。在建设过程中,引入了第三方项目管理公司负责项目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管和成本控制。在项目运营维护阶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成立专门的项目运行公司,负责公司日常运营和维护,降低运营成本和维护费用。针对运营阶段的物业管理,聘请了业内知名的物业管理公司,提高了物业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了物业费用。

4BT模式下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的方法

4.1项目审批立项阶段,严格审批

BT项目的特征决定了工程项目投资巨大,存在很大的投资融资风险,在项目立项的过程涉及到的工程成本概念模糊。在建设项目审批的过程中,需加强监管,规范完善管理机制,并严格审批程序,量力而行实施BT项目建设,避免盲目扩张带来的资金及政府信用风险。

4.2项目可研阶段,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引入独立第三方单位

BT建设项目需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充分收集资料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项目业主可以从项目可行性论证、方案优化选择、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方面来着手,控制建设项目的总造价。在优化设计方案、强化政府监督的基础上,引入独立第三方建设项目管理公司,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实施管理,降低建设成本。

4.3招标阶段,做好招标策划

在项目立项之后,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投标机构负责整个项目的招标工作,编制详细的招标方案,确定合理的招标方式,严格按照招投标的有关规定执行,加大对招投标过程中的政府监管力度,确保招标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选择有实力的总承包商。

4.4BT方确定和项目融资阶段,要严格选择BT建设单位,同时要为建设单位融资提供担保

BT项目的建设单位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融资能力以及良好的施工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合理地组织施工,在约定的合同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工程项目。在融资的过程中,要为建设单位适时适度地提供担保,以降低建设单位的工程项目融资成本,从而降低工程项目总的建设成本。

4.5项目实施阶段,实施全过程成本控制

应将成本控制的观念贯穿于BT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这样才能使投资方在满足项目要求的基础上,最大化地降低工程成本。在项目实施阶段要重视成本控制,加强对市场价格、利率的预测和分析,同时对投资成本进行动态管理,合理确定投资成本控制目标。

4.6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加强政府监管

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对BT模式项目竣工验收,要做好充分的监管,确保各种与工程有关的资料的齐全,保证签证索赔资料有据可依,保证工程结算价格控制在设计概算以内,对重大变更的工程量及费用,要经过严格论证和计算,以达到全寿命周期内费用最低的目的。

用工管理论文篇8

对于建设项目施工一般涉及土建、安装、装修三大部分,各专业施工又可分为若干部分进行。下面仅以安装施工为例:安装施工一般涉及管道、电气、空调通风、设备四大专业工种,各专业施工又可分为若干阶段进行。要做好各专业间的协调配合,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各专业的总体及阶段特性,以便在实际施工组织中能够合理、有序、有效地安排各专业交叉施工。

怎样搞好内部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一个怎样处理好内部各专业之间的矛盾,以及各专业与总体要求之间的矛盾。现从两个方面加以阐述:

1.技术方面

首先,应从书面资料入手,对本专业图纸、会审纪要、工艺标准、质量要求等加以熟悉,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还需对其他专业图纸、资料进行了解,尤其对与本专业相关且交叉密集工种的施工对象布局、工艺等应有所了解。另外,还有各专业内部系统间设计矛盾等。解决此类问题都需要进行认真的图纸会审,仅此还不够,还须应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在施工前结合现场情况组织内部各专业交叉会审,对于专业交叉密集区域,绘制综合施工图(布置图),必要时,可做局部试验,以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设计图纸、土建施工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返工损失。

2.进度配合方面

建筑楼高、层数多、场地窄、专业交叉施工密度大,与工业建筑、一般民用建筑相比,其作业面尤为狭窄,难以满足在有限的作业面内各专业施工同步展开。要达到施工的进度要求,必须根据工程的阶段特性,合理、有序地安排各专业进入作业面施工,即一定要注意专业特性与工程的阶段特性相结合、局部作业面的施工特性与整体施工特性相结合。

(二)外部协调与配合

外部协调与配合主要指土建单位、装修单位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

1.技术方面

就建筑整体而言,土建和安装构成了躯干和内脏;装修则是为其着装打扮。土建、装修施工阶段划分为:

(1)砼结构施工;(2)砌体建筑施工;(3)初级装修施工;(4)二次装修施工。

无论从整体还是从局部来看,土建、装修、安装各专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联系难免有矛盾,所以对于安装施工必须了解土建、装修专业图纸,从中了解整个建筑构造特点及建筑装饰特点,结合本专业的情况,找出问题所在。

2.进度配合方面

既然土建、装修、安装均作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故其彼此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实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但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又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规律,并了解其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有理、有序、有效地搞好各项目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三)前、后方协调与配合

前、后方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它对于各类建筑施工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这个共性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决定权是在前方,还是在后方?是在项目上,还是在大本营里?“项目法施工”运用动态管理原理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个问题,使长期以来的前方与后方难以协调与配合的局面得到了根本转变。

建筑施工的协调与配合涉及面十分广泛,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搞好这项工程,必须通过了解工程对象,掌握工程特点,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内外工种相互协调与配合,确保质量与进度,全面完成工程任务。

二、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的核心地位

随着我国的经济由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的转轨,项目的管理也势必由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生变化。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因此必须以合同为主线、以合同为核心实施工程项目管理。

1.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实施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合同管理,制定一整套合同管理的有关工作制度和规定,对合同管理的组织、合同管理的程序以及合同的起草、谈判、审查、签订、履行、检查、清理等每一个工作环节均作出明确规定。

2.树立管理中的一切行为均以合同作为惟一依据的意识,合同运用于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合同、经济手段管理和实施机场工程。

3.选择确定符合自己工程项目的合同结构,通过合理的合同结构实现和保证项目管理组织的目标结构和运作。

三、项目管理中应以建立工程担保制度及保险制度为重点

当前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应建立一定的担保及保险制度,主要如下:

1.投标担保投标担保可采用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担保书、投标保证金等方式,具体方式可在招标文件中规定。采用投标保证金的,在确定中标人后,除不可抗拒因素外,中标人拒绝签订工程合同的,可以将其投标保证金予以没收,实行合理低价中标的,也可以要求按照与第二标投标报价的差额进行赔偿。

2.承包商履约担保履约担保可以采用银行保函或担保公司担保书、履约保证金的方式,也可以引入承包商的同业担保,即由实力强、信誉好的承包商为其他承包商提供履约担保。对于履约担保,如果是非业主的原因,承包商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担保人应承担其担保责任;一是向该承包商提供资金、设备、技术援助,使其能继续履行合同义务;二是直接接管该工程或另觅经业主同意的其他承包商,负责完成合同的剩余部分,业主只按原合同支付工程款;三是按合同约定,对业主蒙受的损失进行补偿。

3.在建设项目中,应当建立一定的保险制度,为施工现场上的作业人员及管理人员,包括房屋拆除现场的有关人员保险。保险期限应当自批准开工之日起至合同竣工之日止。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并设部分费用专项用于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与监督,把意外伤害保险同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四、项目管理中应用信息化管理

工程项目承包、施工内容非常丰富、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再加上经济环境的错综复杂。因此,在项目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改善落后的局面是非常重要的。

在项目管理中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用于管理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和资源总体调配方面,涉及到的是工程管理当中高层的理论化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它进行的信息管理是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信息依靠管理系统实现收集、分析、应用、共享;只有集中统一化,才能成为企业的可用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不只是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只是工具,是硬件;关键是靠各类管理软件的支持。

用工管理论文篇9

为了使民用建筑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首先就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来规范管理人员的工作。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行总工程师负责制,由施工单位领头建立一个专门负责技术管理的部门,在施工现场由总工程师和先关的技术负责人经过讨论,共同制定一个符合工程要求的技术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并保证其有效运行。当工程开始了实际工作后,应该由项目部总工牵头,配合技术部门及其他部门的参与,结合现场的实际进度和环境要求,编制一系列具有可实现性、可操作性的科学的技术管理制度。

1.2认真执行图纸会审

建筑施工规模庞大,动工后再返工耗时耗力,因此在施工前期,就要做好对图纸的审核工作。审核时要进行会审,技术人员要充分了解图纸的设计意图,确定质量合格标准,针对图纸中存在疑问的地方仔细分析,重点部位专门编制施工方案,并向现场操作人员仔细讲解,实际施工时技术人员也要在场指导。参与图纸会审的人员包括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这些人员将来也将担任管理工作的主体。会审时,设计单位要向其他各方仔细讲解工程中涉及的一些问题、一些构造的建造目的等,积极听取各方意见,酌情提出修改意见。同时还可以在合同相关条款约定前提下,对图纸中有关执行的“四新”要求的质量标准等进行技术洽商等,以便形成书面文件用于指导工程实施。

1.3坚持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工作时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工程开工前必须要完成技术交底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参与施工的一线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能够熟练的完成自己工作要求的操作,并能够及时灵敏、正确的对施工中发生的各种突发事故进行处理和补救。技术交底工作一般都是逐级进行,先由技术总工向现场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必要时可以扩大到班长、组长),然后由现场主管人员向各班、组管理人员交底,最后由班组管理人员向工人交底。班组管理人员是最基层的管理层,班组管理人员一定要向施工人员说清楚施工的任务和难点,并提出安全需求和质量要求,帮助施工人员更好的完成工程建设。

1.4材料检验与质量控制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量较大,使用的材料种类众多,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做好材料检验与质量控制工作。建设单位在事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中,可以指定某一家材料供应商的材料,也可以由施工单位来选择供应商。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中,必须要明确写出材料的数目、质量要求,并注明违约的惩罚措施。材料进场前要先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并检查材料的使用说明、保存说明、生产许可证、生产批次等说明书。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重复检查的材料,检验过程应该有监理单位在场,将检测材料送往具有检测资格的机构进行检验。所有检验合格后材料才能进场或入库。

1.5重视技术安全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应该从细节着手,过多的管理措施未必全部奏效,只有保证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各种安全措施被彻底的执行,才能使危险降到最低。为此,必须建立安全施工责任制,让参与生产建造的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负起责任,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必须对相关负责人有所惩戒,并进行及时的补救。安全故障可能造成许多经济损失,如电梯口、通道口、楼梯等位置,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处理,设置相应防范措施,在现场进行施工的人员必须要佩戴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以免发生危险。

用工管理论文篇10

1引言

众所周知,激励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确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是企业管理中的精髓组成部分。激励一词,《辞海》解释为“激发使振作”,即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的过程。顾名思义,所谓负激励就是对个体的违背组织目标的非期望行为进行惩罚,以使这种行为不再发生,使个体积极性朝正确的目标方向转移,具体表现为纪律处分、经济处罚、降级、降薪、淘汰等。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家们非常重视正激励,而往往忽略了负激励的作用,因此,本文谈一谈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2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2.1负激励是控制员工行为的一条隐性“止步线”

就像道德与法律的界线一样,逾越了道德的界线必然受到法律的惩处,负激励也是如此,企业一般都设有日常的行为准则、管理制度等,超出了这个准则、制度必然受到一定的制裁。当然,负激励的措施和手段大部分存在于企业的相应管理制度中。负激励作为一条“止步线”,也许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很少注意到,实际上却起到控制员工行为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员工自觉或不自觉地已经接受了这种负激励制度的约束,无形之中给企业的管理行为带来一种持续良性循环效应。比如,在制度中规定“上班迟到一次扣薪100元”,所有的员工都知道不能迟到,否则会被处罚,正常情况下,员工自然而然地养成了按时上班的习惯,管理者其实只应用了一条负激励的约束机制,就管住了整个企业的劳动纪律,可见,这条隐性“止步线”多么重要。

2.2负激励可以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以上谈到负激励制度通常是约束员工行为的界线,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员工都会遵守约定的法则,正如,并不是有了法律所有的公民都会守法一样,总有些员工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不然,这些法律制度和企业负激励制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意味着,当一些员工逾越这些约束时产生的后果将得到相应的处罚,而这种处罚的性质是强制性的、威胁性的、起震慑作用的,往往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真正使员工在心理上接受对企业管理行为的敬意,从而提高对自我行为的管理。例如,假设在一个企业中本月有3人次上班迟到,企业当月对此3人各扣薪100元,并予公告,就会使员工意识到,这种负激励的手段不是摆设,而是很好地维护了企业的劳动纪律。

2.3负激励对员工心理的影响经常大于正激励

所谓正激励就是对个体的符合组织目标的期望行为进行奖励,以使这种行为更多地出现,提高个体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对员工的奖励和表扬等。但是,正激励对员工的心理影响在逐步淡化,特别是对于高薪白领阶层,有调查表明,在中国月薪高于5000元的阶层,对于奖励额度在10%以下的激励,绝大多数人员表示“没感觉”,原因是相对于其较高的薪酬总额来说,这一点奖励是微不足道的,也难怪他们无所谓,并且经常性的表扬也会落入习以为常“惰性”的圈套。而负激励的心理影响却是巨大的,并且具有双重性,从物质的角度看,本来正常情况下就能得到的没拿到还被处罚,损失是双倍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受打击,心理波动可想而知,企业正是通过负激励的方式从心理上的影响达到影响其行为的目的。如上例,一个白领迟到被扣薪100元并公告,此白领很担心员工对他的认识改变,对他的心理影响不是能以金钱来衡量的。

2.4负激励的正效应

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人们往往会想到负激励起到的是负效应,恰恰相反,我们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就是要通过负激励起到正效应。上述谈到的“止步线”也好、以儆效尤也好,所有的负激励措施或手段都是为规范员工行为、为企业管理行为服务的。日前,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当前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职务能上不能下、工资能增不能减,年度考核只有优秀、称职,没有或极少数不称职”等诸多现象的产生,源于没有负激励制度,最终导致整个集体缺乏激情与活力,创造性和积极性不高。从上述案例分析,可能一次处罚对当事人来说是负面的、消极的一面,但是应该看到,如果没有这些负激励的措施,对员工的错误行为放任自流,可想而知一个企业的命运将会如何,其实这只是对少数人的处罚,效果是使大多数人遵守企业的“游戏规则”,正面效应远远大于负面效应;对于当事人来说,负面影响也只是一时的,只有他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最终的结果才是正面的。

2.5负激励的执行不能产生偏差

在宪法中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负激励也是如此,在企业管理行为中要做到“负激励面前人人平等”,它的执行比正激励要更为准确和适当,难度也较大。负激励在执行时往往不同于正激励,正激励通常偏向于“锦上添花”,多一点少一点,员工不太会计较;而负激励则不同,一旦产生偏差,员工就会斤斤计较,会导致企业管理者的权威受损,甚至导致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例如,一个员工迟到,决不能因为员工说他在途中塞车,没有主观错误而放弃对其处罚,否则下次因“塞车”迟到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管理者根本不可能去落实是否真的塞车,管理者还可以这样理解:既然知道上班高峰期有可能塞车,那为什么不能提早一点出发呢?更不能因人而异,如某领导的太太或亲戚迟到而放弃对其处罚,那么,所有制度将会流于形式,企业管理必然陷入混乱的状态。

2.6在负激励面前管理者要以身作则

作为企业的领导阶层,管理者要舍得“亏”自己,要陪同员工接受应负担的责任,让员工心服口服。在电力行业中,日常管理中多年采用《月度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和《违章记分管理办法》是两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这两个办法对员工的行为做了详细界定,绝大多数是负激励的措施,少数为正激励措施,其中很好的一部分是下一级员工受到处罚,上级管理者要受到一定比例的连带处罚,理论依据是既然下级员工犯错上一级至少要负管理责任,这种负激励的连带处罚措施执行时更具操作性,上级可以理直气壮。还有一个下属企业,建立“三德银行”管理办法,即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管理的范畴从八小时以内延伸到八小时以外,给每一位员算“三德”的本金,受到的处罚作为“三德”的贷款利息,奖励作为存款利息,而对领导层的连带责任更严厉,“三德”的积分是全公司员工的平均值,该制度受到员工的极大认同。

2.7正确把握负激励的力度和尺度

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表明,在员工激励中,负激励给员工造成工作不安定感,同时还会造成员工与上司关系紧张,同事间关系复杂,有时甚至会破坏企业的凝聚力。过于严厉的负激励措施容易伤害员工的感情,使员工整天处于战战兢兢的状态,不敢越雷池一步,很容易抹杀员工创新能力和积极性;负激励措施太轻了,员工不当回事,处罚与不处罚差不多,不痛不痒,起不到震慑作用,又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负激励的运用一定要注意把握一个“度”,对于不同的员工群体,有时还要区别对待。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对待关羽、张飞可以说成功使用了正、负激励,他对关羽恩崇有加,时常赞许,而对张飞则恩威并重,时常加以贬惩,其结果使两位虎将都焕发出超常的能量。在柔性管理的企业中,负激励尺度的把握尤为重要。例如,在一个以商贸为主的公司,对于产品推销员的考核,业务量的设置要准确适当,在通常情况下,设置的量要使大多数人通过一定的努力都能完成的合理数量,如果要求过高、业务量过大,一旦未完成就严加处罚,那么推销员的积极性将大大受挫。

2.8物质负激励与精神负激励相结合

用工管理论文篇11

伴随着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体制的改变和变化,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工程概预算与工程结算审核等的需求日趋专业化,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行业应运而生。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从产生到发展,正日益走向成熟,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一方面是政府宏观调控作用下产生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建设单位的微观管理提供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服务,为正确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面对新的形势,国内造价咨询企业不仅要面对行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大量外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进入带给我国咨询企业学习先进经验的机遇的同时,竞争的加剧也必然令整个行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国内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不但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企业的管理,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企业信用管理。用完善的法规和科学加以引导,规范和保障造价咨询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参与建设项目信用管理[1],通过良好的信用建立企业的业务平台,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1信用管理的必要性

信用管理往往容易被企业忽视,但实际上,信用管理对于企业极其重要。第一,信用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在行业内的可信度,并积累企业的无形资产;第二,信用管理可以有效地防范来自企业内外部的失信风险;第三,信用管理可以建立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现代信息沟通机制和人才发现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四,信用管理可以提高在同行业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加强信用管理,努力提高信用评价等级,是当今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企业按市场需求开展企业信用评级活动。只有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才能增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发展优势。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信用管理也是转变造价管理部门职能的重要举措之一。造价管理部门可充分发挥其在信用建设上的主导作用,加快建立和完善咨询企业信用法规体系,并且强化信用监督,通过对危害社会信用的各种行为做出的整治,达到规范造价管理部门行为,提高造价管理部门公信力的目的,从而构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信用激励机制,在咨询业内着力创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充分发挥造价管理部门信用管理职能。

2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规范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管理

要加强对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首先,政府要从政策方面引导,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营造公平、公开、公正、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培育市场机制,利用政策手段把造价咨询业务最大限度地推向市场[3]。政府应维护行业利益,促进行业发展,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做坚强的后盾,加强信用管理,使市场有序健康地发展。其次,相关立法机关及管理部门应从企业的角度制定行业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工程造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连同造价协会等相关部门完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及检查监督制度。实行多方面配合,加强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工作成果和执业行为进行检查、监督,真正落实信用评价体系的实施,为工程造价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再次,企业也应具体制定企业内部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规定从业人员必须是专职人员,保证审价结果的公正性[4]。同时,企业需制定咨询服务效果评价标准,加强企业内部从业人员的信用道德教育,并将信用服务纳入相关的考核标准,注重信用服务的考核。

3强化内部信用管理,提高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整体素质

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相对业务范围比较单一,虽然表面看起来热闹,但是实际上主要还是集中在工程实施阶段的预算,标底的编审和工程结算的审核等方面上。但从目前发展趋势看,工程造价管理正在经历几个阶段,从简单的工程概预算管理到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到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到国际流行的建设工程全面造价管理。而大部分造价咨询企业在从事服务时,其业务范围仅局限于简单的概预算编制,应发展到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建设工程全面工程造价管理以使社会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也增加了咨询企业的业务量。目前,工程造价咨询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局面已经形成。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要提高信用等级,树立品牌,就要抓好内部管理,走高水平、优质服务的道路。只有通过严格的内部管理,增强企业实力,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是全方位的投资咨询服务。国外一些大型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因长期在市场经济下运作,总结了很多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如企业管理方法、咨询技术、企业文化、职工激励制度等,都可以学习借鉴,提高自身水平。行业内部可以加强各单位和人员的诚信学习,通过举办讲座,普及诚信教育,在行业中营造诚信氛围,定期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对评出的3A企业应在行业内大力宣传,对落后的单位严格批评,增强大家的信用意识。

4加强工程师及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普遍存在造价工程师缺乏,专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不少企业采用造价工程师挂名,而让一些资历及经验较浅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实际工作。很多企业认为员工只要能熟悉图纸,会计算工程量,会套用定额及取费计算总价即可,而忽略了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既能熟练地掌握专业技术,又懂经济管理和相关法律的复合型咨询人才。因此,目前很多造价咨询企业只能靠降低成本进行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在社会上被误认为是一种技术含量低,且无信用机制约束的简单劳动。造价工程师签字制度的实施使得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多元化、广泛化,有利于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同时为发承包双方提供科学公正的服务及权威的建议,更体现了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的要求。通过造价工程师的签字,也使其与咨询成果一并记录在案,具有可追溯性,即使多年以后,也能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因此,造价工程师需具备足够的专业技术能力及信用服务意识,重视咨询质量,遵守职业道德,维护企业信用。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培养一线工作人员,即专业造价从业人员,使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既懂工程、懂经济,又懂得信用服务对于企业自身的重要性,从而培养拥有一支懂技术、精业务、责任心强、经验丰富、讲信用、重服务的工程造价管理队伍,不仅加强了整个企业的专业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并且为提高建设工程造价咨询管理水平,推动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5建立信用奖惩机制

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使造价咨询企业有权无责,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有编审定价的权,而无对咨询业务报告所负的责,其实这点也是因为信用管理不良导致的,因此建立信用奖惩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正常发挥作用的保障。相关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分别制定出工程造价企业及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良好行为记录表和不良行为记录表,利用网络建立信用平台,按年度进行网上登记、审核。对企业及从业人员可以通过信用平台对守信者的良好行为应予及时表扬、肯定并记录、公告,使守信者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企业得到不断发展壮大,从业人员也能建立良好声誉,使社会对企业及个人的行为有所了解,在选择业务上作为参考依据。同时,对于失信者的不良行为也应在信用平台上进行批评、记录并公告,使失信者受到法律、行政、经济、道德等多方面的惩罚,企业与个人付出与其失信行为相应的经济和名誉代价,使其想要发展,必须加强企业及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否则将被市场淘汰。想要让信用平台充分发挥其用途,必须建立有效的信用奖惩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对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及从业人员的控制作用。综合来说,奖励机制可通过良好记录公告,造成企业之间的隐形竞争,从而为整个行业发展起到正面引导作用。惩罚机制则可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通过政府管理部门做出行政性惩罚,通过行政管理手段限制企业和个人的执业行为,达到制止违规或失信行为;另一方面对信用不良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经济处罚,严重的若违反法律的,则依法追究民事或刑事责任。

6结语

信用管理对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极其重要。从长远发展眼光来看,想要让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得以健康、长足地发展,除了有效提高从业人员、技术团队的技术水平,提高企业、行业的管理能力外,还需要加强企业、行业的信用管理,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真正重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政府加以积极引导,加强监督、宣传,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互相配合,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才能稳步发展,企业及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才能进一步规范化。

作者:偶丹萍 单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参考文献:

[1]阎琳,余书印.关于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实行共享礼仪制度的探讨[J].企业经营管理,2007(8):17-18.

[2]岳丹丹,刘燕.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信用评价体系探讨[J].经济师,2013(7):32-35.

[3]吴怀俊,马楠.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用工管理论文篇12

林业加工业现代化改革进程中,木材加工是林业产品生产最关键的环节,对产品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在利用森林资源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原则,不能竭泽而渔,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使用方法,提高木材加工效果,减少废料。但是我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都追求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木材加工业也深受影响,经济发展是以牺牲森林面积和过渡砍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森林资源短缺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对既有木材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不理想,产品加工过程中无法有效保障林业产品生产质量和效率。我国充分认识到这种情况,颁布了相关法律强制约束木材加工业的生产加工方式,提高森林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对加工精细度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通过法律手段控制产品质量。木材加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加工市场的运营模式,通过对市场运行模式的改善优化,形成良性竞争,进一步提升木材加工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市场活跃度,实现木材加工市场的健康发展,满足林业发展建设实际要求。可通过对国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经验的借鉴,根据林区自身特色选择适用的市场形势,实现木材加工相关内容的综合管理,提高木材的利用效率和木材加工业的综合效益。同时在木材加工的市场化进程中,可以对传统的木材加工工艺进行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改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木材加工行业。

1.2选用木材利用率更高的加工技术

1.2.1高速切削。高速切削是当前的木材加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的技术,通过更高转速的刀具、砂轮来进一步改善其木材加工效果,提高了木材的加工效率,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完成木材的加工。这是同一种比较优秀木材加工技术,但是该项技术对刀具的要求更加严苛,一旦刀具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刀具安装经济不符合要求,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木材加工质量问题。所以在采取高速切削技术进行木材加工时需要严格要求刀片和导体之间的灵活性和刀具对木材的适应性,刀体的经济性也需要认真考虑。而且在高速切削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重视刀具自身的动力平衡,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在高速切削加工实际中,选择合理的加工处理方案是保证其加工质量和安全性的必要措施,不能掉以轻心。

1.2.2纳米改性加工技术。纳米改性加工技术充分利用了纳米加工技术来优化木材原料的基本性能,通过微波处理和压力浸渍等技术提高木材的渗透性,之后使用前驱溶液进入原木结构中,通过原位反应生成纳米材料,这种木材和纳米复合材料能够明显改良木材的各项性能,而且不同材料纳米体给木材性能带来的改变也是不同的。氧化钛纳米体能够明显提高材料硬度;氧化硅纳米体则能够提高木材保温性能;银和铜等金属氧化物纳米体则有着很强的光谱杀菌能力。

1.2.3超声波切割/在线检测。超声波切割技术使用工具端面超声振动,在磨料机械膨胀作用以及磨抛和产生空化作用下加工木材的一种技术,超声切割技术对木材硬度有要求,但是对加工位置形状的适应性较强,有着很高的操作精度额加工效率。在线检测技术使用的带锯上有自控和声控系统,配备激光标准系统数据库检测技术,能够完成木材的信息化、自动化加工。

1.3提高认识,自觉遵守行业规范原则

木材加工的目的是利用,利用木材需要遵循合理的原则,加工过程需要遵循量木进锯、综合经营、量质利用的原则,特别在木材加工资金和加工原料成本高,来源不稳时更需要大力推广木材的综合利用。加工企业和政府部门都需要提高认识,认识到林区治危兴林战略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求,让加工企业能够在政府允许的范围内自觉调整木材加工和木材综合利用产业结构。企业能够根据自身资源情况,发展精致的小型木制品,摆脱历史性的加工方式,活跃林区木制产品原料加工市场。应该把新型木材的综合利用作为主要发展目标,按照市场需要,有计划、规范化的生产农业、工业、文化设施需用的木制产品原料,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作为林区的经济来源之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