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式设计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2 17:49:31

版式设计论文

版式设计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6)01-0118-02

第一章图形

版式设计中彩色图片的应用

版式设计中色彩、图片、文字是设计元素中不可或缺的设计语言,其中色彩带给人一种明快、活泼的视觉感;图片设计所在的位置及各种形式的摆放使版式设计形成一定的规律,从而破除版式设计中呆板、沉闷的视觉感;文字是版式设计中第三大创意元素,文字的编排,文字的创意设计,文字的大小形式都能影响人们对整个版式设计的视觉感官。如果文字的编排设计恰到好处,会极大提高版式设计中版面的构成感。

作用于视觉版式设计中图片色彩与色彩的差异同样会影响整个版式设计。

(一)作用于视觉版式设计中图片的色彩与色彩的差别。

色彩的三要素包括色彩纯度、色彩明度与色相。

色彩综合对比是指色彩中的色相、明度、纯度的不同差别,多种色彩组合后,产生相应的效果。通常来说,多种色彩下的色彩组合往往会出现各种差别,不同属性的对比效果,很明显多项色彩要比单项色彩丰富的多。所以,在版式设计中大都应用多项色彩对比,很少应用单项对比。图片在运用时需要强调,突出色调的倾向,或以色相为主,或以明度为主,或以纯度为主,抓住某一重点,使其占主要地位。从色相的角度可分为暗、中、深等色调倾向。从明度角度可分为浅、中、灰等色调倾向,从感情角度可分为冷色调、暖色调、华丽色调、古朴色调、高雅色调、轻快等色调倾向。

(二)色调倾向在图片中的表示

明色调:明色调带给人活力、高雅、振奋、无拘无束、康健等感觉。

灰色调:灰色调带给人雅致、、冷静、朴素、柔和等感觉。

暗色调:暗色调带给人成熟、充实、大气、朴素、大方的感觉。

淡色调:淡色调带给人纯净、活泼、柔美简单的感觉。

中间色调:中间色带给人随以、古朴、简洁、沉稳的感觉。

二常用图片的类别

我们平时所说的常用图片类别分为:

一、按不同形式的题材分为人物图片、景色图片、静态物图片、动态物图片、知识类图片、科技类图片、文学艺术类图片等:

二、按颜色分为黑色白色、单色、多彩色。

三、摄影图片,按摄影的场景分为近、中、远还有常见的特写图片等;

四、按相机镜头的应用可分为广角图片、远焦图片、近焦图片、微距图片等;

五、按眼睛的视角角度分为鸟瞰、仰视、平视、俯视等。

第二章文字表达

一字体所代表的风格

版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元素就是文字,文字不仅能够在处理后相对于图片来说传达更精准的信息,而且可以使读者快速有效阅读,不仅能够带给人一种简易的阅读感很能够向人们传达一种审美的情趣。在文字排版中在对文字的组合、字体大小以及字体的疏、密程度、字体的排版设计可以让有拥挤感的读物例如:报纸,杂志等入读起来不拥挤,阅读更加方便,舒服。文字的字体选用是版式设计中比较重要的问题。不同的字体样式,风格也会不同。任何字体的设计都要传达一种不同的情感,通过字体的语言向外界传达一种信息,然而字体语言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要依据所定的主题来选择字体从而能传递正确的信息。例如:字体中,宋体,隶书能够表达传统意义的主题;黑体能够表达严谨,严肃的意义;广告体能够表达具有现代感的主题等。总而言之,字体的选用风格要与所表达的主题相符。在版式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字体的样式选择不宜过多,容易给人一种杂,无序的感觉。运用字体版式设计,要注意不同字体间相互区别和相互协调,给人一种清晰,舒畅的阅读感。到目前为止,字体创作设计已成为创新的设计表现形式。字体编排设计不仅能传达语言,还将成为一种审美,一种情趣。

二、文字的类别

(1)中文字体:就我们来说中文字体在字体设计元素中是比较常用的。随着字体设计形式多样化宋体,楷体,隶书,篆书等古代延续下来的中国传统字体俨然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字体创意设计和研发,尤其是篆书字体的设计多应用于标志设计。现如今,更多具有流行元素的设计大大丰富了版式设计的多样化。

(2)英文字体:英文字体的字母比较多,有大小写形式之分且每个字母大小不一,所以在版式设计中英文字体的设计和编排都需要极为细腻、斟酌。英文字体的版式编排设计多应用于海报或大小标题。

(3)创意字体:创意字体是目前是设计界比较流行的字体编排设计。因为其本身就带有一种创意色彩极具浓厚的设计。具有创意字体的设计会有一种新颖设计感,独特,出其不意,给人一种特别的印象记忆,同时也具有独特性设计性。很难让人忘记。

第三章图文编排的基本形式

(1)上下左右分割编排

上下分割一般为上半部分为文字下半部分为图片或下半部分为文字上半部分为图片;左半部分为文字右半部分为图片或右半部分为文字左半部分为图片。这种四中分割形式。这两种分割形式比较沉稳,但稍有呆板。在设计中由于视觉原因版式左右分割时应两侧对比强烈些,图片宜配在左侧且活泼,右侧文字安排有度,可以调节版面拟补呆板沉闷的不足。

(2)线性编排

简单地说,线性编排就是被编排的设计元素被安排在一个线状的序列空间。线性排列可以很有规律如:平行,垂直等形式的线性排列;可以纵横交错排列如:叠加,重合排列;或从任何角度发射的线性元素都可以产生线状。而这种线状不一定是直的、也可以是扭曲。被设计元素可以根据距离,重叠,大小的不同相互反复结合重叠编排,出现新的形势。版式设计中线性编排具有极强的律动感。

(3)重复编排

这种编排形式比较常见把内容相同的图片重复,会有一种规律和韵律出现。在版式编排中重复编排形式弱化周围非主体的设计元素从而可以突出整个编排设计的主体,在整个版式设计中通过图片重复编排的对比,使设计元素简单明了,然而不乏突出主体设计元素。

(4)渐变重复编排是重复编排的一种形式,又独立于重复编排,有自身的特点。渐变重复是一种特殊的重复编排,意在指设计元素的形状、位置、方向,、大小的转换,通过这种转化能够强调设计元素的意义。

(5)以中心为重点

以中心为重点的版式编排设计在整个版面中具有沉稳、平衡、集中的意义同样也是是中心版式编排设计的三个特点。适用于以中心为点,四周发散的形式营造空间中的点或场。

(6)对称与均衡的形式表现

对称、均衡编排形式有格调高、特色化的特点。常常给人一种平衡,沉稳的视觉效果。对称、均衡的形式为彰显其格调高、特色化,因此在设计时要强调一种庄严,庄重的情感,注重设计的排列细节等设计因素。

(7)重叠编排

重叠编排顾名思义是各设计元素间上下重叠,覆盖的一种编排形式,且各元素之间有相互识别性,因此在设计时应区分设计元素的形状,色彩,大小,虚实,位置等,使版面层次分明且无棱乱,使元素更具有识别性。

(8)蒙德里安式编排

蒙德里安式版式编排设计是由著名抽象派画家蒙德里安设计的冷抽象构图风格,水平线,垂直线,几何形等格局的编排设计,将设计元素置于其中进行构图。这种构图比较抽象,夸张。意在表现版式设计的独特性特点。

(9)边框式编排

这种版式编排比较适应于报纸,杂志刊物等信息量比较大的设计中。或四周图形,文案居中或文案四周,图形居中两种编排方式。边框式编排设计是版式设计中比较规整的简单容易识别文字。边框式编排的缺点在于比较呆板,缺乏设计感,设计空间相对于其他几种类的编排设计而言比较小。因此,边框式编排不适用于设计感强的版式设计。

(10)散点式编排

在版式设计中散点式编排最容易出现凌乱,无律的情况。散点式编排的优点在于多种图形,字体的设计安排。图形,字体的设计可以使整幅版面富有情趣,活力,活泼。因此,在版式设计中需要注重图片文字的大小,主次的分配,还应该主意疏密,均衡,做到疏而不乱,密而不闷。

(11)留白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留白能给人一种想象的空间。像空气可以让人自由呼吸。舒适,自然,对于我们来说留白很常见,在作画中留白是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给人以无限遐想。通常有许多好的画家设计师所做的画所设计出的作品都以大片留白作为一种作业技巧,然而这种绘画或设计方式并不让人感觉空、缺,反而这种绘画或设计相对于其他几种版式编排设计来说格调更高,设计品位更佳。可以引用这样的一种诗句也“此处无声胜有声”。因此,在版式编排设计中设计元素不完全要充满整个版式,尝试留白,要知道设计的品位与意图有时需要留白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凸显设计的内涵。

第四章趋于简化的两种图文编排形式

一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版式设计:

以文字为主的版式设计如图1文字为主体,图片作为一个辅助的元素,将图片虚化,图片充分衬托出文字设计元素的主要内容。如今文字已不仅仅是传达信息的元素,更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启迪性,宣传性是时代赋予文字的新视角。然而文字是任何版面的核心也是视觉传达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文字在版式编排设计中尤为重要。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版式编排设计是文字设计的一种新视角,突出文字彰显文字作为主要内容的版式设计是一种趋于简化的图文编排形式。

二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论文篇2

二、以工作过程导向设计课程考核方法

高职学生的生源素质现状不甚理想,这在王康健先生的文章《试论高职高专人生导师制的教育美学》中“高职高专生源素质现状分析与思考”模块分析得很透彻,学生基础差、能力弱、学习态度不积极、自控能力差等特点要求教师除了积极引导其学习之外,还要有具体的考核标准,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让学生实现主动与被动交互学习,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教学考核更应该有具体的量化考核方法。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传媒艺术系的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考核方法依据工作过程设计,内容有基础设计分项、优秀经典案例学习分项、草图分项、项目实践过程表现分项、创新创意分项、习作分项、作品分项等,每个分项按一定的比例结算成绩。这种考核学生的方式相对科学,学生容易接受,也相对公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对于作品的主观印象而对学生工作过程中的努力等客观存在因素的忽略,也减少对学生积极性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以工作室化制度设计人才培养方法

工作室化制度设计人才培养方法是近几年高校比较流行的方法,工作室作为教学的一个载体,是开放式的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偏重于技术层面的学习。当然,每个学校的工作室都不同,呈现的教学形态也不一样,即使同一高校或同一系部,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工作室也不尽相同,唯一不可否认的是以工作室化制度培养人才的方法确实行之有效。工作室化教学是对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正常教学的有益补充,相对来说教学环境也更加开放,学生在较为放松的状态下学习需要的知识,也能更好地与市场结合。学生主要利用中午、晚自习、双休、节假日及其他一切没有课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实训学习。学生管理自己,自己掌控学习安排,工作室完全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学生进入一定的工作状态,主要形式表现如下:

1.以项目为载体锻炼学生能力

(1)外来项目外来项目主要是指教师将承接的平面设计社会项目带到工作室,指导学生并与学生共同完成,可以极大锻炼学生字体与版式设计方面的能力。正如王康健先生的文章《高职高专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到的“高职高专学生作品创作思想的观念转变”中的一个方面,即“变‘习作’向‘作品’转型”,使这种创作活动组织产生具有社会性质、艺术性质、价值性质等的智力成果,这是学生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还有一些是学生自己在社会上联系的项目,属于初级阶段带有创业性质的锻炼,实训这些项目可以更好地与社会、企业有机结合,进行实战,充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帮助学生夯实字体与版式设计的基础,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艺术与技术的和谐统一,更培养了学生面向市场的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2)校园内服务化项目校园内服务化项目主要是校园内学生会、学工、校园活动、竞赛等多方面的海报、标志设计,属于服务性质的项目,工作室承接此类项目对于锻炼学生字体与版式设计方面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2.以技能竞赛为平台,提升学生学习激情在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的课中、课后,教师会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平面设计比赛,部级、省级、市级、校级,政府主办的、协会主办的等。教师将其参赛启事一一收集并打印出来,张贴在工作室的墙上,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比赛参加。对于获奖的学生,学院和系部每年都会给予不同级别的奖励,这对学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很容易就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基本上晚自习、节假日里学生都会在工作室内辛苦劳作。对工作室制度的探索无形中营造了人才培养的实践环境,而且教学效果非常显著,也容易出成果,学生能力得到平稳提升。

3.大学生创新课题导师制辅导,构建丰富多彩的师生关系每年教师可以带领一批学生组成团队,共同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沟通、协作。项目分工明确,遇到困难大家互帮互助、解决问题。教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既加强了知识技能的学习,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同学之间的友情。项目所培养的团体意识、合作交流的精神也是以后就业单位所需求的人才素质。教师“导”得有技巧,也很艺术;学生“学”得很自然,顺理成章,觉得字体与版式设计知识学起来并不是很困难的事。

4.合理评价艺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字体与版式设计工作室必有其一定的规章制度和考核评价方式。以工作室平台、实训项目为载体,配合正常的课程教学,其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杜绝一些影响学习的因素存在;要让学生学得其所,正确地评价对其是一种促进和鼓励。工作室的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运用自身的行为,尤其是语言艺术,真诚、生动地从各个层面教导、影响学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服、打动学生,感化学生,才能真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版式设计论文篇3

二、招贴版式编排在海报中的应用

1.招贴版式编排在公益海报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公益事业的进步,我国的公益海报紧随时代的步伐,数量日益增加。在某种意义上,公益海报可以看成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公益事业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缩影。它是对社会民众自身情感的呼唤,唤起人们的感同身受的思考,从而形成强烈的诉求力。公益海报的视觉冲击力要比其他海报的强烈,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抓住观者的心理,对人的内心起到震撼的作用,感染每一个人,这样才能达到公益海报的效果。因此,公益海报多以醒目鲜亮的大色块的形式表现,主体内容则多以简单的形式表现,通俗易懂,一目了然。日本设计大师福田繁雄非常有名的反战海报采用对角线构图,斜线视觉流程使整个画面有种不稳定的感觉。黄色的背景和黑色的枪口、子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福田繁雄运用了矛盾空间的表现形式,打出去的子弹并不是朝外飞,而是朝着反方向运动,在给读者带来趣味性的同时,更使读者思考。左上角的文案也简单醒目地再次点题。

2.招贴版式编排在文化海报中的应用

文化海报与公益海报、商业海报的区别在于它根植于现实,传达出特定时空的具体信息,不同于公益海报的社会责任感,也不同于商业海报的商业目的与功利性。文化招贴版式编排中,一般缩小文字标题面积,注意字形与大小的选择。依靠形象图形这种更为广泛的美术语言增加直观的感受,因为文化海报不必像商业海报那样需要详细解说商品的特性和具体指标。

版式设计论文篇4

2.网页版式的艺术性与装饰性。版面布局和表现形式是版式设计艺术的核心。按照美的需要,带有强烈的理想化倾向,以象征和装饰的手法去概括和表现,使设计更好地为版面内容服务,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使受众获得一种特定的情绪感染,领悟到个中传达的深刻意图,让客观效果得到充分地显现和表达,全方位体现传达信息的特殊功能。

3.网页版式的趣味性与独创性。排版设计中的趣味性,主要是指形式的情趣。不受束缚,大胆、浪漫地表现一种理想的境界和情趣,以获得一种活泼的版面视觉语言,从而更吸引人和打动人;独创性就是突出个性化特征。鲜明的个性是版式设计的创意精神,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设计一定会赢得受众的青睐和广泛好评。

二、网页的色彩设计

1.色彩。色彩是沐浴于日光下的不同性质的物体,经过不同程度的吸收而反射即视觉上所显现出来的一种复杂的现象。写实色彩要求客观、科学地观察、分析和表现客观世界的色彩规律;装饰色彩则是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概括、提炼、想象和夸张后所形成的色彩。写实色彩和装饰色彩在网页设计中具有各自的舞台,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网页的配色。色彩知识和色彩工具是塑造网页艺术形象的条件,赋予人们对网络文化生活的无限憧憬。维系明度、纯度和色相的三个基本要素。明度、纯度和色相的合理对比处理是建构网页色彩设计的基础,坚守色彩的统一与变化。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情感也各异。因此,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这是配色时考虑的首要问题,体现色彩的均衡的美感。在视觉艺术中,图形和色彩等在感觉上、心理上的均衡感、安定感就是色平衡的美感,把握色彩的节奏与韵律。在网页设计中借助节奏与韵律的元素来实现其色彩的巧妙组合与变化美,在视觉中以获得一种独特韵味;统筹色彩的单纯化、强调、间隔、关联和调和的关系,巧妙地应用色彩感情和传达规律,充分发挥色彩的各个功能作用,达到配色的最佳效果并激发受众对网页的广泛兴趣。

3.网页色彩的形式。毕加索说过,色彩和形式一样,与我们的感情形影不离。色彩是最富有表情作用的艺术语言。它借用一定的色彩形式表达意义。它能引起受众不同的感觉和联想,进而产生不同的情感。通过一定的色彩形式对色彩的认识构成了一种情感活动的内容,其价值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红色使人感到火热、兴奋、热情,产生紧张的情感;蓝色让人产生冰冷深远感,引起冷静、沉着的感受。色彩的均衡、节奏、渐变、呼应等的不同表达形式都会营造出千姿百态的色彩形象,烘托出喜闻乐见的色彩气氛。诸如此类,色彩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对内容的传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网页色彩的审美。网页设计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它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的审美需求息息相关。色彩作为一种优美的设计语言,在网页设计领域中所表达的含义是深刻而广泛的。网页色彩是对人的视觉刺激最敏感、反应最快的视觉信息和审美符号。据研究,对色彩的注意力占人的视觉的80%,对形的注意力仅有20%。色彩中的冷暖、灰鲜、明暗、强弱既是色彩的性质,又是受众心理和视觉情感以及审美的反映。所以,配色要遵循色彩的审美法则,要符合受众的情感表达。配色前,要对网页的整体定位,色彩的情感和功能有明确、深刻的认识才能获得配色的理想效果,达到审美的目的。当色彩形式与规律被赋予一种使命时,我们所表达的色彩才有积极的心理效应和完美的艺术效果与价值。

版式设计论文篇5

[作者简介]郑凌(1970- ),女,河南沈丘人,周口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平面设计和设计理论研究。(河南 周口 466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艺术设计专业版式设计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JKGHAG-06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72-02

版式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它要求学生将所学的各种平面设计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综合运用到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是检验和提高学生专业设计基本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随着设计学科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展,艺术设计类许多课程的设计创意需要通过版式设计来最终实现。而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设计能力的重要平台。因此,进行版式设计实践教学的研究,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版式设计教学实践中,比较具有实效性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包括:加强课堂实践,巩固版式专业知识;突出校内实践,注重对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拓展校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一、加强课堂实践,巩固版式专业知识

一般版式基本规律及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是版式设计课程的必授部分。“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

在课堂实践教学中,为开阔学生视野,引入版式设计前沿知识,可以尝试通过案例分析、图例临摹及课堂实训的教学方法将版式知识融会贯通。如将金伯利・伊拉姆的《栅格系统与版式设计》内容融入教学,通过大量的20世纪设计案例设计步骤的详细图解,对版式设计作全面的、通俗易懂的介绍,内容涉及简・奇尔切奥得的《新版式》的版式设计、包豪斯的平面设计以及耐克的产品目录等,使学生在感受到书中展示的设计策略的同时,进一步从案例分析中掌握所呈现的设计技能,并在课堂实训中尝试运用这些技能,如选择一些图例替换主题进行版式临摹等。以此完善“案例设计原理导入理论讲解优秀作品分析拓展知识点作业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评”的教学框架,拓展版式专业理论知识,巩固教学内容,以使学生在课堂实践中感受到,版式设计超越了简单的功能主义和简约主义的教条,已经成为一种真正的动态传达方式。

二、突出校内实训,注重对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

校内实训工作室是校内实践的场所,是展示“教”与“学”结合的平台。实训工作室以实训教学主题为枢纽,将理论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训之中。校内实训一改呆板、封闭的教学模式,树立一种开放灵活、客观务实和前瞻性的课程教研理念。

校内实训工作室要注重对学生设计思维的训练,提倡以“系统性思维”或“完形思维”的设计思维方式。“完形思维”强调“简约合宜”的视觉表现形式,“系统性思维”是强调从整体出发,先综合,后分析,再综合的思维模式。这两种思维方式适合不同主题的版式编排。校内实训中,为凸显版式设计课程校内实训的文化理念,可以把教学及教研工作升华到文化层面去思考,挖掘版式设计中的文化现象,将设计思维训练融入“中国传统构图文化”和“西方构成文化”两种教学思路进行传统主题和现代主题训练。

在中国传统构图文化中,所谓“构图”,就是指画面物象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安排,南朝谢赫称其为“经营位置”,即根据主题的需要而经营位置。传统绘画中的“计白当黑”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构图形式,所谓“黑无白不显,白无黑不彰”“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等都是对其的精妙表达。在版式设计中,“计白当黑”我们称之为“空白空间”。空白空间作为版式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设计形式,成为版式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运用得当,就会成为设计中最突出、最令人瞩目的部分。传统主题的设计训练中,本着体现“本土文化”为宗旨,在设计教学中融入地方民间美术资源,传承地方民间文化精神。如把“系统性思维”运用在本土民间美术(如:朱仙镇年画、淮阳泥泥狗、郸城泥塑等)的宣传设计中,将不同类别的民间美术作品分类,对大量信息元素的整合,通过信息等级的区分,确定主次关系。同时,图片、色彩、字体的选择以及编排的位置关系,均较好地演绎了传统主题的版式设计与“中国传统构图文化”的对接。

西方构成文化中的“正负形”相对于其在传统构图文化中的“空白空间”,指的是正负形空间。通常在版式设计中,正形大于负形时,图形易于从背景中突出出来;正负形相同时,需要整合正形成为外轮廓明确的图形,负形也会变得明朗。在现代设计领域,构成成为支撑现代艺术设计表现与发展的基本骨架,其原理是依据平衡、节奏和律动等形式法则,在二维空间内对原有形体或形体组合进行创造性的排列与组合。将“整体性思维”运用在现代主题(如:摄影作品宣传、校园文化节宣传等)的设计之中。由于各类设计主题不相同,就要求每类主题所展现出的设计风格各具特色,并突出重点,使设计变得简洁和清晰。因此,针对主题进行相关信息合并,对版面整体性的把握至关重要。所谓合并信息,即将颜色、内容相近的图片归类,并放置在同一区域,并按照图片的重要性确定浏览顺序,使信息内容从背景中凸显。“整体性思维”在设计中运用得当与否,直接体现了西方构成文化中的空白空间的魅力所在。不同主题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设计思维的不同,也感受到版式设计中的两种文化现象。

设计实训工作室的实践经历,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和对设计的态度一目了然,与传统的版式设计教学方式相比,在设计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搜集相关图片和文字素材,自主拟定主题元素,从而达到增强学生搜集整理素材的目标。他们对练习内容有了可选性,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由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判断决定,给了他们更大的创作空间,切实使版式设计成为一种有明确目的的“经营”行为。在设计主题相同、基本素材相同的情况下,学生只有通过版式特色才能充分地体现个人的设计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入思考的余地,使作品版式更具个性特色,避免了“千人一面”。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出了每位同学所追求的个性化的版式理念,引发学生对设计创造性思维的联想,从而达到更好的设计效果。

三、拓展校外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进行校外实践的场所,是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及加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渠道。为更好地把艺术教育与社会、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提倡实践教学的“三结合”,即“结合赛事”“结合项目”和“结合市场”,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1.结合赛事。“参与大赛”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日常关注的一项工作。目前社会上各种赛事和竞标很多,实践基地面对机遇和挑战,主要做两方面工作:根据赛事和竞标的影响力、规范程度做好筛选工作;把学生组织为若干小组,将教学内容与赛事、竞标要求融会贯通,通过骨干教师的言传身教,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与赛事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体会到了探究的乐趣,学习积极性会明显提高。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近几年赛展中屡获殊荣,获奖率极高。其中,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总决赛和河南省第二届大河杯“金帆奖”广告创意大赛中连创佳绩。通过参与大赛,学生们的设计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结合项目。作为面向社会的窗口,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要积极参与地方项目的规划设计,拓展“横向项目”的广度和深度。项目参与前期,把教师的科研项目分解为子项目,将学生实践与教师科研项目相结合,鼓励学生从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实证调查、资料收集等工作开始,到后期参与项目的设计制作。如: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全体参与的“为扶沟而设计”,是学校与地方开展的校地联合项目。此项目结合河南省扶沟县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和综合实践确定了七个主题展开设计:城市建设主题、大程书院主题、吉鸿昌将军主题、贾鲁河生态主题、烟雾山风景主题、千亩芙蓉园主题和无公害蔬菜主题。学生们在集体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分组进行文案梳理、论证,反复修改设计草图。设计作品体现了基于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突出特色”和“服务地方”的宗旨。在项目的参与实际项目过程中,增强了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综合知识和技能也得到了提升。

3.结合市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要积极与设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设计公司的市场营销资源,将师生的设计推向市场。一方面服务教学、服务社会,一方面提升基地和学校的知名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与实践的学生,在经历了参与大赛和项目实践的锻炼基础上,为加快与社会接轨的速度,还需具备对市场的敏锐的洞察能力,加强市场调查能力、全面的市场分析能力以及精湛的产品设计能力。

关注地方文化资源,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本土民间美术资源,是当下设计界的责任所在,也是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知名民间美术种类多以土特产形式出现,但并未形成成熟的市场体系,如无专有品牌出现,没有专门的展销会、文博会,民间庙会也处于自发自治的松散状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鉴于地方民间美术发展的现状,本着集本土文化与交流、基地教学、产品研发与创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目标,拓宽市场发展空间,形成面向社会,尤其是面向地方高校民间美术教育、开放共享的实践教学基地文化建设。

设计教育是一种流动的过程,它总是在发展进化。专业的发展取决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版式设计教学模式从过去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提升学生能力的实践教学为中心,不仅拓展了专业理论知识,巩固了版式教学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课堂实训、校内设计实训工作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作为版式设计实践教学的核心,是检验教学、科研价值与成效的重要场所和重要标准。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有针对性的实训,拓宽了课程内容,在挖掘版式中文化现象的同时,树立了版式教学的新理念,从文化的角度关注版式设计的审美表现,最大限度地保留学生在版式设计中的个性特色,培养学生的版式设计意识,提高设计能力,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一体化。同时,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学生有机会认识、实践和体会社会的需求,通过多重身份的转化,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版式设计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J0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09-01

由于受西方近代设计文化的影响,在西学东渐过程中,现有版式设计相关理论在对西方某些设计艺术流派的模仿、借鉴与融合中逐渐发展起来,呈现出明显的西方化倾向。

目前,有关版式设计研究与探讨的文章繁多,然而综观其特点,多数在重复地描述已被证实正确的理论、法则、公式。认为版式设计只是艺术设计的一个方面,并认为其艺术价值远不如纯精神性的绘画艺术、雕塑艺术、书法艺术等“纯艺术”重要,其实用价值也不如视觉传达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纯设计”重要。

现代意义上的版式设计理论应用广泛,它与纯艺术有共通之处,它是艺术设计的基础,它与艺术、科技、数理等关系密切,都是通过具象或抽象的点、线、面的合理搭配传达特定主题。

一、重新思考现代版式设计

目前,在设计学领域流传较广的版式设计概念是:“版式设计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达方式。”此处“视觉元素”可理解为由点、线、面概括的图形、文字,结合有彩色或无彩色,可以抽象也可具象,或抽象与具象混合使用,用显性的个性化方法表现内敛的客观理性,理性要明显大于艺术性,看似艺术性较强,实则强调实用性,强调可见性,强调理性,可以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表现出三维空间的错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版式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设想在版式设计中加入味觉、加入听觉、加入感觉,原版式设计的概念就不能完全适用,或者只能是局部适用,换一种说法,此概念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它有可能阻碍人们对版式设计持客观而正确的认识,有可能造成误会,带来概念界定的不明确。

据此,进一步解释版式设计:将图形、文字、色彩、声音、气味等元素在一定版面上组合,表达个性化思维。结合相关设计理论,此版式设计概念至少包含四层含义:

一是看得见的图形、文字、色彩仍然是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但应用的领域有所扩大。此处讨论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与以前学者观念中的版式设计基本要素不同,它是在前人理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用传统理论方面分析,图形、文字、色彩,二维空间性是版式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用发展观点方面分析,现代版式设计是版式设计艺术,是用具象或抽象的图形、文字、色彩表达设计师的理想,可以突破二维空间的平面性,有向更多领域发展的趋势,能和科技新发明同步,并用大众乐于接收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和广告、包装、书籍装帧等的具体内容完美结合,在实用的同时,给观众带来艺术美的享受。

二是可将版式设计基本要素进行有序或无序的重叠、分割、扩大、缩小、变形。此处应理解为构成设计在版式设计中的运用,在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基础上,用分割与组合的方法创造出更多的平面或立体形状,而用这些形状能组成现实生活中的所有形状,当然,这对物体本身或写实的素描、色彩画而言,是相对的概括,俗语说,浓缩的都是精华,这话用在版式设计中非常恰当,如进行设计时,用一种基本形概括地球的形状,很显然,这种基本形状应该选圆形,而不是三角形或其它基本形,如用基本形组成常见的办公桌形状,则可以用几个方形组合解决问题。

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形又可以由写实或抽象的肌理构成,如用芝麻的小点组成一个基本圆形,再用此肌理拼成的圆形表现月亮、苹果、西瓜等的形状;也可以用树皮构成的基本形表现上述物体。尽管形状还是那个圆形,但给人的感觉已不一样。除了用点、线、面构成物体,也可用实物或点、线、面组成自然界的任何一样物体,这些物体可以由不同的肌理组成。

可以推断,用抽象的点、线、面可以表现出自然界任何一种形状,也可用具象的自然物表现抽象的事物,它是一种具象或抽象基础上概括,它是相对于写实的概括,用这种概括的方法,更便于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是借助某种形式向外界表白独特的想法,此时理解现代版式设计,就应与艺术性的设计结合分析,应理解为现代版式设计艺术,用艺术的眼光分析、思考问题,并用设计的手法表现出来。如大小不一的文字重叠在一起,杂乱而无序地排列在版面上,表明设计师碰到难题时的心情,用金碧辉煌、瓜果飘香的画面表现收获的喜悦。

四是不影响未来版式设计的发展方向,可以超越版式设计的平面性,听觉、嗅觉、感觉等都可加入到现代版式设计中,现代版式设计发展潜力较大,也更全面。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版式设计的基本要素添加了新的内容,如光学在版式设计上应用,味觉在版式设计上应用,甚至,设计师的意念也可以应用于现代版式设计,现代版式设计可以超越视觉传达设计的局限,创造出色、香、味俱全的版式设计艺术。

二、与现代版式设计紧密相关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科技和现代版式设计

以科技为基础的现代版式设计涉及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已与人类生活融为一体,并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力量。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能带来新材料、新工艺的变化,并能通过版式设计相关作品表现出来。

从人类历史某一片段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提高,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化工合成材料如塑料、金属表面肌理等被运用到版式设计领域,各种纹样、色彩等获得了更广阔的天地,极大地丰富了版式设计的表现力,增强了版式设计作品的感染力。照相术发明后,胶片影像取代了油画;激光照排技术发明后,设计师能够在版式设计上随意处理各种艺术效果;电脑及互联网技术普及后,人类的信息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塑造三维空间的视觉错觉成为举手之劳,能轻易将图形、文字纳入到统一的版面空间中,给人以无限的美妙感觉。

(二)艺术和现代版式设计

现代版式设计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现代版式设计也被人们称为版式设计艺术,是版式设计,也是艺术设计,即利用图形、文字、色彩等基本元素表现设计师的意图和想法,并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强调创意,突出个性,注重情趣,设计师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寻找最佳的表达方式,把心中的理想翻译成大众能够愉快接收的视觉语言。合理的版式设计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无生命的版式面能够眉目传情,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使版面充满动感和灵性。

艺术性强的现代版式设计,是观众与设计师心灵的共鸣。从现代版式设计的具体版面编排分析,版面图形、文字、色彩要素的统一,不仅是方便阅读的需要,也是产生视觉美感的需要。统一的图形、文字、色彩在视觉流程的引领下,各种视觉要素逐渐呈现在观众面前,对观众而言,是一次轻松愉快的心灵旅程。现代版式设计艺术中适当的对比有助于主题的突出,主体要素对比强,陪衬物相对对比弱,并呈现一定的韵律性,如诗,如歌,如舞,有助于版面中由主到次元素的表现。

版式设计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Integ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Layout Design Teaching under the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SUN Ting

(The Art and Design College of Hankou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12)

Abstract The impact of new media on the basis of design teaching content is not in the original one plus one so simple, it should be introduced and the integration of a new design concept, the design method. In this paper, layout design course as a starting point, with its own teaching practice, to be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art and design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urrent new media environment.

Key words layout design; new media; teaching theory; design concepts

1 版式设计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版式设计课程作为艺术设计所有专业必修的设计基础课程,是随着国内各设计专业的设立、细分而不断发展起来的。由于平面设计(前期称为装潢设计)是最早开设的设计类专业,因此版式设计课程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是围绕平面设计及印刷媒体而展开的。进入90年代后,计算机辅助设计相继进入高校的教学体系,并与各门课程教学相结合,但是对于版式课程本身而言,教学的核心依然没有改变,即立足平面媒介展开的相关理论及实践。虽然,随着社会需求与数字技术的发展,设计专业经历了不断的分化,相继出现了环境艺术、动画设计、数码艺术等新兴专业,但版式设计课程除了不断添加新的设计专题(如网页设计、环境信息设计等)疲于奔命地到处修修补补,并不能站在全局的高度以跳出平面媒介的束缚。这种状况导致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教学理论体系的松散与碎片化,版式设计课程难以真正对非平面专业的后续课程产生紧密联系。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今信息的传播媒介越来越多元化,设计的外延也在不断扩大,各设计方向在历经了相当长时期的专业化与细分化的过程后,又迎来了学科及专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新阶段。任何一个设计师,无论其所属何种专业,都不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只面对一种媒体。重新建构版式设计的课程结构、理论体系,适应新媒介传播的形势,是版式设计课程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2 版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现今,国内各高校的版式设计课程,大多依然沿用传统的课程理论,但在教学环节设置、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及探索;大部分高校艺术专业已经敏锐地意识到了新媒介传播下的传统版式设计课程的局限性,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局部调整。通过对近三年发行的诸多版式设计教材及精品课程网站的调查分析,目前的版式设计教学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是大而全的百科全书式教学。按照设计类型划分教学步骤,从名片、广告招贴、书籍、画册、包装到网页制作,几乎涉及所有的设计门类的版式设计。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教学内容不断重复,使设计趋于规范化,限制学生的创意思维发展。二是基于传统印刷媒体的版式设计原理,再加上网页版式设计。这种教学思路的问题也很明显,实际上是将静态版式和动态版式完全割裂开了,并且在课程实施中也存在问题。版式设计属于专业基础课,开设在低年级,这时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网页制作软件,因此,预期通过网页设计而拓展设计内涵,适应新媒体涌现的想法最终只能流于形式。

3 对新媒体环境下版式设计课程教学的探索

(1)新媒体引发了版式设计观念的革新,而这些新观念不但要与原有教学理论体系充分融合,并且要转化为实际的设计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设计实践。

版式设计是对视觉信息要素进行有效组织的过程。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版式设计的外延急剧扩大,动态视觉元素的加入,传播媒介的多维度都对版式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区别于传统纸质媒体的“静态版式设计”,“动态版式设计”这一概念随之应运而生。静态版式由文本、图形图像和色彩为基本元素构成;动态版式则包含了文本、图形图像、色彩、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传达方式。后者由于其技术优势能承载更多的表现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多种感官的刺激,引发了版式设计观念和表达方式的革新。

对于动画、视音频及交互效果这些新的元素,设计者不能将之随意地等同于吸引观者视线与兴趣的手段,究其实质,从信息传达的角度来看,它们和文本、图形图像、色彩的作用是一致的。明确新媒体动态元素的本质属性,我们才能真正将之与传统静态版式设计融合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例如,在二维平面内需要使一个文本标题处于最突出的位置,我们的处理方法会有许多:最基本的是放大文本字号;加强文本与背景色彩对比;给予文本更好的版面位置;增加文本周围的空白空间与其它元素间隔开。除了这些,如果是在多媒体界面中,我们还可以将其处理成运动的标题文本或是类似Gif格式的动态图片,甚至可以伴随标题的运动加入音效。所有方法都是为了标题的内容更清晰、更快速、更美观地传递出去被观者接收。整合之后的新媒体环境中的版式构成元素极大丰富了版式设计的表现语言。

(2)除了设计元素、形式方法的多样化,依托新媒体的动态版式与静态版式相比,更大的不同在于设计观念的更新。

动态版式的信息排列结构可以是“非线性”的:从主菜单(根目录)开始,接下去是一级一级的子菜单。在每级菜单上都放有相互关联的信息块,而这些信息块之间又有同级和不同级逻辑意义上的关联,这些关联可以是树状的,网状的或是任意的。这种结构“颠覆”了建立在印刷物基础上的版式设计思维――线性设计思维。①这种“非线性”设计在视觉感受上呈现为更加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而从内在结构来说,“非线性”设计使页面与页面形成了某种时空关系。这种层级推进,富于变化的结构设计使设计师在完成作品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理性设计思维能力要求:在动态版式设计的过程中, “以人为本”真正成为了设计创作的核心,设计师对于读者的阅读心理、阅读行为要做出一定程度的预判,思考“读者会如何选择”将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

交互性是新媒体动态版式设计最突出的特征,大量交互设置使得数字媒体与传统静态版式中的视觉传达有了形式和本质上的变化。动态版式让读者全面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版面中的随时触手可及的按键、导航和菜单等交互设置,使得读者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和需求来决定阅读过程,这种主动的阅读方式最大限度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率。由此,也形成了“平易近人”的交互风格。在动态版式中,交互与版面中的文字、图像一样,是组成版面风格的重要内容。交互性特征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印刷物的版式设计中,美国平面设计师Stefan Sagmeister在设计唱片封套时,借用了印刷输出中红绿盲版的原理,使读者的翻阅过程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惊喜。布鲁诺・蒙那瑞为儿童读物《La Favola delle Favole》的装帧设计则采用活页,读者可以按照自己认为的顺序重新排列,然后可以用两个长柄硬夹将活页固定住。

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的版式设计,其发展都是相互借鉴、融合、促进的过程,修修补补的版式设计教学理论是难以适应这样的变化与发展的。

4 结语

设计领域的变革从来没有停止过,并且呈现出一种加速发展的趋势,艺术设计教育界也一直在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具体到课程,教师首先应具有较高的设计视野,能够把握设计脉动,如此才能立足“大设计”构筑起坚实的课程理论基础。在教学中,加强教学设计,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使“课程不再是跑道,而成为跑的过程自身,而学习则成为意义创造过程之中的探险”。②

版式设计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124-03

一、办公自动化时代公文写作教学现状

办公自动化时代,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中,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进行工作,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文书的写作和处理大都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进行操作。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一体化教学要求,主张有条件的院校在同时并行理论与实操教学。一体化教学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相关写作技能的锻炼和提高,这就满足企业对新员工“一到岗就能上岗”的要求。一体化教学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公文写作学科一体化教学开发严重不足,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结构字句训练,轻word版式设计

目前公文写作教学依然停留于旧教学模式,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操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般注重公文结构安排、语言的顺畅程度,培养学生时一般训练公文结构安排、遣词造句等。许多老师认为公文写作就是公文结构的安排和字句的排列,故实操教学就是写作训练。站在发展的历史观来观照这个认识,其错误就在于忽略了计算机时代对公文写作提出的新要求。

(二)重手稿写作训练,轻计算机操作训练

部分教师受传统习惯影响或教学设备限制,公文写作教学及作业批改时仍采用手动形式。然而,办公自动化时代,文书的写作处理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

若写作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习惯于手写、专业于理论,外行于办公自动化下的写作实际操作,被用人单位贴上“眼高手低”的标签。办公自动化时代,公文实操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公文内容的写作训练,还应包含基于word的公文版式处理训练,只有结合word的处理技术开发公文实操教学,实现一体化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实现学生懂理论、懂技能的教学目标。

二、公文实操教学内容不完整的原因及改进思路

多年来,应用文写作教师实施教学时局限于学科特性,认为公文写作仅仅是写作的问题,只要把写作之道传授给学生就了事。殊不知,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办公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Word的广泛使用使靠一张纸、一支笔撰写公文的历史逐渐远去,换言之,当今社会在深谙应用文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对秘书提出了这个时代的要求之一:娴熟运用计算机操作技术处理文稿。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制定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并重理论和实操教学。很遗憾,无论是公文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的实施,都过于注重理论介绍,而忽略甚至无视实际操练,导致实训教学得不到全面落实。办公自动化下,公文写作实训应当包含文书写作和版式设计两部分。笔者详细查阅了100余种应用文写作教材,发现实训安排都只停留在写作的层面,丝毫未涉及版面设计。又查阅将近百种文秘办公自动化书籍,也未发现有哪一种讲述版式设置,只是照搬计算机基础有关Word处理技术的章节,与公文写作的实际操作的特殊要求完全不符。

(一)版式实操教学缺失的原因

造成公文格式实操教学缺失的主客观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有三个。

1.传统作业下,文稿写作、版式设计跟文件印刷的脱离使秘书不必负责版式制作。“由于原稿(特别是手写稿)与正式发出的文本在格式上有所不同,为此,需要在付印之前根据标准的公文格式对原稿各部分的排列次序与位置做出设计。”传统版面设计不是直接对页边、字型、字号、行距、字句、图表进行规划和调整,而是“将版面设计的结果逐项签批在原稿或版式设计说明上”,再交由文印部门排版和印刷。既然排版和印刷不是秘书的职责,是否掌握排版技术就无关紧要了。

2.《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下称格式)》的限制。当下,公文几乎是使用计算机完成写作和版式设计的,我国竟然未制定电子公文格式标准,只能“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称办法)》的有关规定”,但《办法》缺乏操作标准,还得参照《格式》。《格式》虽然“规定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制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却非建立于Word的处理技术,不能精确指导基于word的公文版式制作。国家参照《格式》编制公文写作教学大纲时就不可能不忽略了计算机处理的内容。

3.传统教学观的影响。文稿写作、版式制作、公文印刷一体化的出现使原本由文印部门负责的工作一并成为现代秘书的工作职责,业界却未编著结合三者的教材,教师只能囿于现有教学大纲和教材开展教学,侧重文稿写作,而忽略版式制作的实操教学。从教务的角度看,Word的处理技术已经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讲授,不需要专门开设基于Word的版式设计课程,殊不知《计算机基础》对Word的处理技术仅只作简单的介绍,还不足以实现公文版式的制作。这两种落后的教学观导致学生得不到必须的技能培训,以致不能胜任工作。笔者广泛接触多家单位的公文,出现版式错误的绝非少数。

(二)开发公文版式实操教学的思路

版式设计论文篇9

19 世纪初,由俄国艺术家发起的构成主义运动,是一场对艺术和设计进行探索的活动。倡导设计简单明确,以理性的、简洁的几何形态构成图形。探索纯粹几何形态的抽象表现力,旨在寻求一种结构美感。所以此时各类版面中的字体全都使用无装饰线体,着重于表现形体美、节奏美和抽象美。俄国构成主义运动为版式设计与平面构成的交汇提供了可能。

与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并驾齐驱的是荷兰“风格派”运动,“风格派”一词源于又凡·杜斯伯格和蒙德里安创办的《De Stijl》(译为《风格》)杂志。“风格派”主张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于探索一种人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风格》杂志本身的封面版式设计就颇具特色,完全采用黑白色,颠覆了传统的对称式结构,文字部分完全摒弃了装饰效果较重的花体字,采用简洁无修饰的线体字。为了使整个版面保持均衡,直线条和矩形等几何元素成为了唯一的“装饰”。

而谈到构成思维与设计的结合则源于1919 年德国魏玛创立的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包豪斯学院开设了设计基础课程,主张设计中摒弃附加的装饰,注重设计结构的形式美,鼓励学生们对色彩、形式、想象力等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实验,平面构成理论在此时期已经初具雏形。教员们结合教学中的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将构成思维推向更成熟和更具艺术价值的新阶段。包豪斯学院的探索使现代设计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设计方法上、思维上和形式上对其后的设计,包括版式设计都产生了积极深刻的影响。

二、版式设计中的要素与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研究点、线、面的关系,而版式设计则关注文字、图形、图片等元素的布局与安排。看似联系不大,但是通过对比,我们便可将二者的要素一一联系起来。版面中一个单独的文字和字母,一个小的图形或者图片都可以被当作是一个点;一行文字或一列文字,以及装饰线条可被理解为平面构成中的线;而密集排列的一段文字和较大的图形、图案,以及空白则可被当作是面。

要掌握版面设计中的构成关系,我们必须把复杂的设计要素都简化为点、线和面。只有这样,我们在排版的时候才不会受到其它附加因素的干扰,而直接研究版面中点、线、面的组合规律。如此看来,如何处理好版面中文字、图形和图片等各元素的构成关系,其实就是如何经营好版面中点、线、面的关系。

三、版面布局与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元素的安排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目的是体现出一种秩序感和美感,我们也可将之称为形式美。形式美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深刻的启示,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后,对视觉经验的一种总结,它揭示了任何事物的运动和变化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如果想要创造美的形态就要遵守一定的造型法则。同样的道理,无论是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封面设计还是其他形式的排版,每一个布局合理的版面,都需要把各要素按照美的法则进行整合与排列。因为只有通过完美的设计和编排,版面才能吸引受众,才能把设计意图完整的体现出来。

为了让版面的整体布局更合理,我们必须要处理好这些“点、线、面”的关系。这时,适用于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都将同样适用于版式设计:对称与均衡的原则体现在版面整体效果上,是一种构图原则,有赖于各要素位置的摆放和大小关系的协调;变化和统一的原则可被看作是版面布局的总的指导原则,既可当作是版面中色彩搭配的原则,也可理解为版面中文字大小和文字字体的使用准则。变化强调个性,而统一的目的则是和谐。无论是变化太多或者过分统一都会让整个版面的设计陷入一种极端;另外,图形、图片在版面中的安排也应遵循一定的比例和分割原理;而文字、图形或图片连续的有规律的变化则体现出一种视觉上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增强了版面感染力。可以说,在我们进行图文编排的时候,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用到了这些形式美的法则。

四、版式设计中的视觉流程与平面构成

当我们在观看一幅设计作品时,会不自觉地形成一种视觉流动顺序,首先我们会纵观全幅作品,接着视线会跟随画面中各要素的强弱变化作有序的流动,对画面形成一种大体的认识,而后视线会停留在某一感兴趣的点上,最后我们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获取信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

合理的布局和色彩搭配不仅仅可以美化版面,更可以对受众做视觉上的引导。心理学上的研究表明,人们的视觉流程简单地说是“从上到下”“从左至右”,所以版面的上方、左方、左上和中部最容易引起注意,也可将其称为“最佳视域”。视觉流程的建立不仅仅是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同样可以用平面构成的原理来分析。在最佳视域中,通过各种表现手法和形式的合理安排,可以创造出一个引人注目的“点”,从而捕捉受众的目光,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构成要素的空间定位。

在视觉流程的设计中,点、线的方向位置,不同形式的点、线给人的心理感受等都影响了视觉运动中的空间定位。在版面中,点的位置可以形成视觉中心点,而线的方向则决定了视觉流动的连续性。例如,当点(这里的点可大可小,可以是文字、图形或图案)位于版面中心时,给人以稳定感,且引人注目。而当画面中出现两个点时,就会产生一种张力,视线往往由其中一个点移向另一个点,形成一种视觉的流动,其中点的大小、色彩、肌理等因素都会影响视线的移动方向。线本身就具有导向性,而且线的种类繁多(这里的线可以是文字的排列或线条等),不同的线对人们视觉的引导性也大不相同。水平线给人平静和安定感,会引导人们的视线依照视觉习惯从左到右进行移动。垂直线给人一种或向上延伸或向下落的感觉,所以我们的视线也会在画面中随之做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运动。而当斜线出现的时候,打破了画面原本的平静,给人不稳定和运动的感觉,因此视线会跟随斜线的倾斜方向移动。

版式设计论文篇10

版式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所谓版式设计是指在有限的版面空间里,将版面的构成要素――点、线、面,根据特定内容的需要进行组合排列,并运用造型要素以及形式原理,把构思与计划以视觉形式表达出来,寻求艺术手段来正确地表现版面的信息。版式设计的范围可涉及到报纸、杂志、书籍、画册、产品样本、挂历、招贴、唱片封套等平面设计的各个领域,他的涉及原理和理论贯穿于每个平面设计的始终。

一、版式设计的功能

(1)承载信息的功能。版式设计的重要任务是根据信息的内容和审美规律,运用视觉要素和构成要素,将各种文字及图形加以编排组合,从而有效的传播信息。(2)阅读的诱导功能。人的阅读习惯是有规律可寻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版面的上、中、左部分被认定为“最佳视域”,其次是右边。因此,版式设计必须遵循人类的视觉规律,让读者在自然的视觉流动中,轻松、舒服的阅读内容。(3)促进购买的功能。好的版式设计具有明显的宣传作用。例如,采用醒目的标题、引人注目的视觉形象和色彩等引起购买者的注意、兴趣,从而促进购买。

二、版式设计的原则

(1)主题鲜明突出。版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使版面产生清晰的条理性,用悦目的组织来更好的突出主题,增强读者对版面的注意,增进对内容的理解。要使版面获得良好的诱导力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一是按照主从关系的顺序,使放大的主题形象成为视觉中心,以此来表达主题思想。二是将文案中多种信息作整体编排设计,有助于主体形象的建立。三是在主体形象四周增加空白量,使被强调的主题形象更加鲜明突出。(2)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版式设计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主题的思想,这是版式设计的前提。只讲完美的表现形式而脱离内容,或者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表现的版式设计都会显得空洞刻板,只有设计者将二者统一,先深入领会其主题思想的精神再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找到一个符合两者的完美表现形式,这样设计出的版面才具有独特的价值。(3)强化整体布局。强化整体布局即将版面上各种编排要素(图与图、图与文字)在编排结构及色彩上作整体设计。设计者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加强整体的结构组织和方向的视觉秩序;二是加强文案的集合性,将文案中多种信息组合成块状,使版面具有条理性;三是加强展开页的整体性。对于连页或展开页,设计师不可设计完左页再考虑右页,否则,将造成松散、各自为营的状态,从而破坏了版面的整体性。

三、探索现代版式设计的创新之路

(1)字体的选择。不同字体造型具有各自不同的独立品格,给人的视觉感受和视觉诉求力也不同。如:黑体字,字形方正、横平竖直、笔画等粗,给人以稳重、醒目的视觉感受。字体的选择可以更充分地体现设计中要表达的情感。对于字体和字型的选择和搭配是非常有讲究的,字体的设计、选用是版式设计的基础。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版面选择合适的字体。(2)字距与行距。常规的行距在比例为10∶12,不过这不是绝对的,应该根据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设计者也可以有意识地缩窄或加宽行距,加强版式的装饰效果,使版面富有弹性,产生空间层次,吸引读者阅读。(3)文案的图形编排。文字是版式设计的主要部分。一般的版面,文字都是两边对齐的排列在页面中,即使添加了图片,编排方式也基本一样,这样的编排使版面缺乏艺术感。而把文字的图形化编排就打破了这种古板,增强版面视觉冲击力,更好的使读者体会设计者的观点和意图。

针对一些文字量较少的版面,为增加版面情趣,可以把文字线化法,也就是文字排成线状。线,是人类无中生有创造提炼出来的多功能的绘画表现手段。版面中设计者就是将文字作为线编排,这种构成的版面另有一番情趣,版式设计中的线有着传情作用,例如,水平线给人平和、亲切之感,富于感性;而斜线富有动感,较为活泼,易产生不稳定性;垂直线给人崇高感、权威感,富于理性;放射线则能迅速吸引视线和注意力,相比于曲线具有爆发力。线化法的形式就能够把这些情感体现在在版面上,用少量的文字来表达更多的信息与内涵。出色的版式设计者可以赋予单纯的形式更深层的意义,从而呼唤读者的感情,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相信经过不懈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终有一天情感化原则会深入到版式设计的精髓之中。

参 考 文 献

[1]曹军,齐应龙,佟海丰.版式设计[J].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9

版式设计论文篇11

我们都知道创新研究与实践是革新的动力,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给人们更加多元的新的视觉体验,传播方式也由单一的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和空间的多种样式,因此,有学者提出平面设计不再只是平的概念,信息高速发展的当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人才培养中教师如何从专业教学中去思考紧跟时展需求的教育教学改革,如何去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课程相关理论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行业、企业的参与将有助于推动课程教学的多样化。

文字与版式课程教学现状

文字与版式课程以前分别开设的是字体设计、版式设计两门基础课程,课程教学呈现单一的由不同的教师授课,课程教学的脱节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连贯运用,学生在专业设计学习中很难将二者进行关联运用。

文字是信息交流的载体,是具有视觉识别的符号特征,不仅表达概念,同时也以视觉的方式传递情感。文字设计能提高视觉张力的效果,增强文案的表达能力。教学中不能只偏重已成体系字体的学习,或是只做少量文字的修改练习,或是简单文字设计的内涵的理解,同时学生在设计不能很好的将文字、图形、色彩、版式编排结合运用,从而忽略文字与版式设计的创新、创意,是不符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一种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

创新文字与版式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同时在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相关行业、企业的调查研究中了解到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以及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分析、思考一是文字与版式课程能否建立课程教学标准,以确保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二是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以及相关设计类专业课程之间建立关联,避免设计实践的运用脱节;三是与行业、企业联合共建或共同开发课程,实现教学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四是以课题式教学替代课堂式教学,以赛促教,以教促学。探索研究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交叉渗透的新途径。

探索文字与版式课程教学实践

注重学生在思维方式和表现技法方面的训练,采取师生角色互换,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游戏性的创意实践训练课题来激发学习热情,对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审美意识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教学中在讲授理论的同时,邀请企业中有丰富设计实战经验的设计师参与教学,课题来自市场,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促进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具有互动性、前瞻性和实践性。这对师生的教与学都极具挑战。

教学实践中一是与企业一线设计师共同讨论文字与版式课程教学内容、撰写课程大纲、编制课程质量标准。把课程教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基础和审美认知教学(利用总课时的1/3学时),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共同进行文字与版式的理论讲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二部分为设计创新与实践体验教学(利用总课时的2/3学时),与设计师共同引导学生打开创造性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从多视角、多元化的思维空间跨学科(如建筑、生物、绘画、医学等)中去寻找设计灵感和美的元素,以独特的创新理念、新奇的多维表现技巧与形式,并结合实际应用,从而创造出全新的美的文字与版式设计作品。通过这两方面的调整与配合.使文字与版式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有所侧重,既保留了本课程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学习,又确保了“设计创新与美的实践体验”的文字与版式课程教学重点。二是共享重庆大学城以及同类综合性院校的教学资源,以课程教学观摩、教学成果展览等形式,建立了校际间该课程教学改革的交流与互补。三是与企业以双导师的方式指导学生参加赛事促进教学,以教促学,将全国专业性的设计赛题引入课堂,如全国针对大学生的设计大赛有学院奖、方正奖、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大师奖、汉仪字体之星等,使学生的参赛作品在文字与版式设计中独具个性化特征,以弥补课堂教学运用关联的不足。

结语

通过对文字与版式课程教学实践探索,以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教学方式,进一步认识到市场对设计人才在创新意识、理念、思维和设计技能方面的需求。人才培养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有创新思维和宽阔的国际视野,并具有在新时代设计行业的领军潜质。在高等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中探索新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模式还任重而道远,抛砖引玉,旨在能从文字与版式课程教学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中和行业、企业的参与共建课程中有所启示。

基金项目:

新时代设计领军人才下的文字与版式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来源: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32079;

版式设计论文篇12

 

引言

版式设计在一般人看来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可以说是现代设计者所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是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在众多的版式设计软件中“Adobe InDesign”可谓是一枝独秀,自1999年9月问世以来,为报纸、杂志、书籍等出版物提供了优秀的设计平台,在桌面排版领域确立了龙头老大的地位。

“Adobe InDesign版式设计”课程是图文专业、印刷专业及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职业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设计、制作报纸、杂志、书籍等基本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版式设计能力。

一、传统教学模式

“Adobe InDesign版式设计”一个学期的课程为96学时每周6学时。传统的教学进度安排是先讲理论,利用9周左右的时间讲解教材内容,再利用6周进行集中实训,最后1周复习考试。一个学期下来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出现了一些弊端:

1.理论不会联系实训

经过9周的理论学习后学生在实训中很难将9周的理论知识熟练地运用,做不到融会贯通。在前期的理论练习中总是边讲解边练习这样学生很快就能做出来也会让教师误以为学生已经掌握。再有这样的练习也是比较单一的,大部分是针对某个的工具,学生学起来快忘起来也快。在试训中遇到稍复杂的案例就无从下手,对于之前学习的工具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会灵活应用。还有“Adobe”公司出品的软件比较多,界面也相近,既是“InDesign”优势所在,可是对于初次接触软件的学生就很容易将这些软件混淆,如“InDesign”与“PhotoShopo”和 “Illustrator”,一打开界面几乎相同,工具箱中工具的摆放顺序也是相同,更别说工具图标了。

2.集中实训的效果不佳

集中实训时学生面对整版报纸和整本杂志的编辑,十分吃力,很多工具不会使用。也有学生“记死理”,比如在做到杂志封面的时候,很多同学将图片放在出血线以内(理论课中出血线及出血线以外要求是不能有任何文字和图片的)顶着版心做,以为这样就可以了,却不知道在出图时,这样的设计十分影响效果,会在版心与裁切线中间留下白边。还有的学生自己设计的页面中排版格式较为凌乱,字体的大小与行距“心中无数”只以电脑屏幕上看见的为准。当输出成PDF电子书是才知道文字与行距的比例完全不对。

二、 “AdobeInDesign版式设计”实践教学创新模式

1.第一阶段

基于以上原因,本学期笔者对课程进行了调整。将总体的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封面和封底”,4周的时间,用一周的时间讲解,三周时间练习。先通过多媒体课堂,给学生多欣赏案例,主要选择一些同学们喜欢而且熟悉的案例,比如:《读者》、《足球周刊》、《瑞丽》、《汽车之友》等等。讲解封面封底和书籍、内文、目录这三大块。从简单的入手,先讲解“封面、封底和书脊”的制作。“封面、封底和书脊”大都是由大图片加特效文字组成的。Adobe InDesign不但可以自行编辑图片及文字,还可以调入“PhotoShopo”与“Illustrator”的文件来修改所处理的图像。发表论文,案例教学法。它融合了这两个软件处理图形图像的众多优点,使创作过程不受任何干扰。通过实际操作,比较“InDesign”与“PhotoShopo”和 “Illustrator”的不同,让学生看见三个软件的区别,突出“InDesign”处理文字的优点,加深学生的印象。发表论文,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图形图像地处理,来讲解“InDesign”中最基本的图形图像设计制作技术,使学生对于软件的工具如:钢笔工具、矩形工具、文本框、文字工具、吸管工具等的应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三周的练习也是制作杂志的封面和封底。虽然这样的练习对于初次接触软件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但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对于不会的地方很积极地提问,对于新学到的技巧很欣喜,众所周自己主动提问的学习和通过老师讲授的学习,得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2.第二阶段

在这一阶段先将教材内容重新讲解,讲细、讲透。教学方法上主要利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毕竟“InDesign”在文字编排这方面的优越性是其它软件望尘莫及的。所以这阶段安排了10周的时间从软件的应用、版式设计理念、色彩的调配、版式设计的技巧等方面讲解。版面设计的成功与否,最后还是看版面的效果。版面中的图文编排并不是一门严格的科学,没有绝对的法则可循,亦不可能用定量分析来描述,只有在大量的设计实践中熟练掌握。发表论文,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求学生学会“模仿”。模仿杂志的内页设计。古人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模仿”并不是完全生搬硬套,先分析大量国内外设计师的作品,再寻找他们构思的轨迹,最后才是“模仿”。通过大量的内页临摹,让学生一看见某一页的版式设计脑子里就立刻能反应出这一页中:文字是什么字号、颜色大概的CMYK值、页面边距在内、外、左、右分别设多少合适等等这些。发表论文,案例教学法。但模仿不是教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在模仿中熟练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做到举一反三。发表论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将版面看得见的“视觉”部分与看不见的“内在”部分有机谐调成一整体,在模仿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要求学生通过模仿最终能够进行独立的设计、独立的制作、完成特定任务。

3.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共计2周的时间,要求学生完成一本杂志的制作。这个阶段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要求学生学会“创新”。图片处理、文字处理、版式设计等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整个过程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软件的掌握程度还可以了解到学生在制作中什么地方是薄弱环节,以及学生的设计能力。

三、小结

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的,案例教学也并不单纯是一种教授法,它实际上也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改进教学策略,适应教学需要,都应围绕着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进行。发表论文,案例教学法。软件教育更应发挥其具有的独特作用,毕竟“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创新” 。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