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教学法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2 17:49:46

异步教学法论文

异步教学法论文篇1

二、实验目的:

l、运用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法旨在让每个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探索作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3.验证“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一“四阶”、“六步”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四阶”即“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读演练阶段”和“运用迁移阶段”;“六步”即:指导预习一同步教学一分组太论一异步训练一课堂小结一课外练习)

三、实验概况:

1.实验时间:1999年9月~200l年4月。

2,实验对象:,初一两个班,其中(一)班为实验班(人数52人).(二)班为对照班(人数50人,跟踪测验对比。

3、实验方法与结果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两班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情况。见表1、表2。

表l实验前两班学生对作文课学习的兴趣调查表

组别类别人数感兴趣兴趣一般不感兴趣讨厌不表态

百分比

实验班人数8人25人12人5人2人

百分比15.4%48%23%9.6%3.8%

对照班人数7人26人10人4人3人

百分比14%52%20%8%6%

表2:旭光初中初三实验后两班学生对作文课学习的兴趣调查表

组别类别人数感兴趣兴趣一般不感兴趣讨厌不表态

百分比

实验班人数24人20人6人2人0

百分比46.2%38.5%11.5%3.8%0

对照班人数9人23人15人2人1

百分比18%46%30%4%2

从表中可看出实验前两班学生对作文课的兴趣情况基本一致,但实验后情况就大不一

样了。这说明实验“异步推进作文教学法”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的

潜能。

(2)实验对比法:

将实验班按异步推进作文教学法进行教学,对照班按传统的常规方法进行教学,在同一老师,相同教学时间、教学内容的情况下,组织考核,根据“安徽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为标准评分,并对两班成绩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见表3,表4。

表3实验前两班作文考核检验表

实验班对照班均差t值p值

X1S1

68.8513.8X2S2

6812.7X1-X2

-0.1t

-0.025p

p>0.05

表4:旭光初中初三实验前两班作文考核检验表

实验班对照班均差t值p值

X1S1

82.855.71X2S2

67.68.69X1-X2

15.25t

6.56p

p<0.01

从表3、表4中可看出两班作文成绩在实验前无显著差异,而实验后作文水平有了显著性差异,P<O.Ol,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

四、原因分析

实验班学生两年后写作兴趣和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主要是我们在实施异步推进作文教学法时做到了以下两个方面:(一)把握四个层次,即①摸清学生底细,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划线分层教师对学生胸中始终有一本活档案。②训练体系分层,依据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训练目标序列,(如:初一年级着重进行记叙文训练,包括叙事、写景、写人等训练;初二年级继续写记叙文.着重进行说明文训练,包括实物说明、事物功能说明、程序说明、事理说明等;初三年级继续写记叙文,着重进行议论文训练,包括一事一议、论证方法、想象作文等),使写作文过程有序化。同时还将训练内容分成若干有序的单元或专题,一次训练集中解决一两个问题,从指导、写作、批改、讲评到个别辅导都围绕训练专题进行突破。绝不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如记叙文可分为记人类、记事类、描写类三大块,每一块再划分,如记人类又可分为“记一个人”和“记一群人”两大类。说明文可分为说物式、说理式、说事式三种类别。议论文可分为阐释式(以正面立论为主)、批驳式、关系式(以辨析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为主)、引申式(从寓言、故事入手引出哲理)、评述式(读后感、评论等)。这样由浅入深,由点及面,前后衔接,循序渐进。形成稳定的训练序列.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③目标分层:对异步学生实行异步定标,让他们在每一次的训练中都能在自己所属的领域内达标或超标。④评价分层:以异步学生个体的纵向对比作评价标准,教师始终有一本学生写作水平不断推进的动态发展档案(二)讲究三个“注重”。即:①注重文前的异步指导和文后的异步评价。如:学习《卖炭翁》一文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提出了不同的写作要求,A层(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将此文改写成白话文即可,A层中若再有困难,就降低要求,只要把文中情节叙述全、叙述通就算达标,若能重新构思情节讲述就算超标。B层学生中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补充情节,丰富内容改写就算超标。c层学生要求就更高了,不仅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构思情节,文句流畅地表述还要求他们充分调协自己的感觉器官。力争从多角度,多方面地渲染那天气是如何的冷,老人是如何的苦,富吏又是如何的酷!这样的异步指导,避免因目标单一过高,使差生产生畏难情绪。另外每次作文后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千方百计、不拒形式地给予肯定与表扬。尤其是差生,哪怕是有点滴进步,都要适时指出来表扬一下,让他们谈谈写作的收获与体会,对写作产生好的情绪,使之喜爱作文.愿望作文,从而感到成功的愉悦,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评分时也是异步给分,只要是进步的习作都舍得给分,用分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个学生的写作热情,这样全班各个学习小组之间(班内成立TA.个学习小组,组员优、中、差搭配好)比学赶超,相互竞优。有的学生一改再改,作了再作,老师讲评后,主动重写,让我再给他评分。如班上的“数学王子”高

伟,原来作文水平较差,有一次交来作文(《我们的教室》)不到半天,竟跑到我办公桌前要求再拿回去重写。一年下来,他的作文水平大大提高,目前语文成绩也是同年级中的学科尖子。②注重每次习作的评注:先要求学生在作文过后立即给自己加个评注(一般要求指明写作思路、写作缘由、心得感受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写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写。其次是小组内质疑评议:让学生间互评互改,并将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讨论解决.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请老师帮助,最后教师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评点,反馈指导,让学生每写一得,掌握技巧,这样不仅有助于调动写作兴趣,而且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评价作文能力。③注重平时的广泛阅读和创设最佳的写作环境: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学生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走出来,崇尚开放型的大语文教学,走向社会,认识、熟悉周边生活,再来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定期举办读书心得交流会、讲演会、故事会、知识竞赛等。鼓励学生广学博览,常记常忆,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定期出黑板报,刊登历次作文中优秀之作,创设最佳的写作环境,让每个学生都能焕发才华,激感。增强表达的欲望。

而对照班采用的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法。(一)教师拟题“一刀切”;(二)教师指导“一锅煮”,眼中只见教材,不见学生,学生在教师眼中也都是“千人一面”,没有差异;(三)布置训练时目标是一致,差生望目标而怯步,无从写起,结果抑制了他们仅有的写作兴趣,最后有的差生索性就不写了。这样恶性循环,越不写越差;(四)评讲教师是一人包到底,批几条眉批与总批,学生连看也不看。实践证明,实施“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法”,不仅教者能从繁重的批改中解放出来,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确实有所提高,改革传统的教学法已势在必行。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形式的作文教学更贴近了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习和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每个学生都能带来自我写作的欲望和获得成功的体验,较好地处理了教与学的关系。

2、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使学生习作的文风发生了变化。以前同一标准下的作文,学生总是无病、假话连篇、机械模仿、东拼西凑,实验异步推进教学法。异步学生异步设标,而且坚持写作向生活开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写,解决了“源”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写真写实了,从而文风发生很大的改变。

3、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习惯从文到文地指导,忽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习惯包办代替,忽视对观察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习惯随意性作文.忽视作文教学的科学性、计划性、有序性、实用性等。实施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后,这些观点都得以改变。

4、异步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原理。每个学生在每次训练时都能目的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有的放矢,从而拾级而上,对学生有提优补差的效果。

5、异步推进的作文教学法,既承传教学上传统的经验,又广纳新思想、新方法,可行性强。

当然,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提高写作能力非一日之功,还须一番努力,我们只是通过实践初见成效而已,不妨让同行们试试。

(二)建议:

l、从小学开始就应重视作文教学,教师不可将它视为阅读教学中的附庸。

异步教学法论文篇2

一、面向个体也就是面向全体

现行的语文教学依纲扣本。"依纲"即依大纲、考纲,"扣本"即扣课本,很少顾及学生的实际学情--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困难、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愿望,尤其很少顾及个体的学生的个性发展。往往是把我们的愿望当作学生的学情,以为依了大纲考纲扣了课本,教学活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是对教育要发展人的个性要培养人的创造力的本质特征的误解。异步教育理论最可贵最实在的地方就是强调教师指导的异步性,在对学生的指导上反对"大锅饭"主张"小锅小灶",这对现行语文教学看似热热闹闹其实高耗低效的现状来说无疑是吹来了一阵清风。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一个很简单的知识在课堂上讲了好几遍,考试时还是有人弄不懂。这说明部分学生接受能力差外,也说明在教学中异步指导的重要性。少数人不懂的问题面对全体学生再三强调,结果不懂的依然不懂,懂了的学生却觉得教师在浪费时间,这样的语文课堂显然没有任何生趣可言。国内的一些知名中学班级的规模都不大,国外的一些中学班级的人数就更少了,比如德国的中学十几个人一个班,教师面向个体异步指导的优势充分显示出来了。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十几个人的班级短期难以出现,但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推进,班级规模的小型化是大趋势。异步教育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教师指导的异步性既是教育科学性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眼下我们的班级人数少则五十余人多则六十多人,在对学生进行异步指导的方式的选择上需要费些思量。我以为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学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绝大部分问题,凡是通过学生的自学能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插手,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指导,学生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具体指导。这样学生学语文就会学得扎实,语文教学也就有了出路。

二、异步指导重在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们的一些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表层的原因是基础不扎实、该掌握的东西没掌握、该落实的知识没落实,深层的根本原因是学习的方法或学习的习惯存在缺陷。不少学生勤勤恳恳整天埋头在教室里耕耘可是收获却极其有限,像这样的学生如果不是弱智的话只能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找原因。在具体知识点上的指导仅解决了具体的零碎的知识,其效果是有限的;如果在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知识的传授时授之以方法、指点一些迷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悟出点治学的道道来,并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那将使学生受用终身。教师的责任除了在幼小的心灵童心未泯时向他们描绘科学与真理的美景使他们神往外,更重要的工作就是传授学习的方法、灌输做人的道理使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与道德品质。学习方法重于具体知识,点金术强过金子,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时时提醒自己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自恃才高八斗学识渊博而不肯在教学艺术上动脑筋那是危险的。我们都曾见过名牌大学毕业的教师不敌中师毕业的教师的例子,这说明教师自己渊博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让学生也"渊博"起来的方法。看看我们自己的学生吧!普遍的现状是教师盯着不肯学,教师放手了不会学,这样一种现状亟待改变。

三、阅读--一片待开垦的园地

异步教学法论文篇3

语文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好语文既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因此,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教学“各因其材”,便产生了“因材施教,,的思

想。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落实这一思想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采用 “班级授课制”以后,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变得更为迫切。国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实践和层次教学实验,都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可贵的贡献。但现在还不能说,我们语文教学已经做到了“因材施教”。自1978年吕叔湘先生批评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生“高分低能”以来,语文教改百花齐放,流派纷呈,活跃了语文教师思想,丰富了语文教改理论,探明了语文教改的方向,培养了一大批语文教学新秀,其功不可没。但无庸讳言,一些新教法或忽视了中差生的困难,或操作方法零碎繁琐,没有规律可循等,无法适应农村语文教学实际,在农村实际教学中的利用率并不高。至今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生 “高分低能”的现象仍在继续。笔者遵循“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学习借鉴了近二十多年来语文教改的成功经验,在长期的教改实验中,形成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构想。我们进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研究,试图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充分吸取前人的成果,再有所创新,构建一种比较符合农村教学实际的语文教育策略。我们明白:一切新生事物、“没有新的成分,只有新的组合。”“最杰出的创意者总是专心于新的组合。”(摘自《学习的革命》)我们对“旧成分”的新组合,必须是系统论意义上的,“1+1>2”的组合,椒必须是教学论意义上的、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组合。我们期望这种理论上和操作方法上的“新组合”能使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育理念溶入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切实,具体、简便、易行的教学方法。“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是笔者在长期的教改实践中总结的一种教学方法,自1997年下半年起,以笔者撰写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再探》《三探》作为理论假设,组织了部分教师进行实验验证。1999年10月经安徽省教育规划办公室和省教科所批准,立项为省级教育科研课题,从此开始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实验缘起

(一)语文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义务教育是年限教育,小学生免试升入初中,既不允许留级,又不允许学校分快慢班。学生成绩参差不齐,传统的“一切齐”“齐步走”的教学方法无法照顾到全体学生。要么只顾优生抛弃大多数,要么从平均情况出发,使优生不优,差生更差。因此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强烈要求改革这种教学方法。

(二)素质教育的呼唤。传统的“-•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方法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教学表面上看是面向全班同学,其实只面向 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生,而忽视了大多数中差生,煮的是一锅“夹 生饭’。就是对“尖子”生也只是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考试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读写听说能力,思辨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他们“高分低 能”。这种教学方法与素质教育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三)农村教学改革的需要。许多新的教法因脱离了农村语文教学的 实际,在农村语文教学中实际利用率不高,“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 方法仍然充彻农村学校的课堂。即使有的教师想进行教改,也只是这里 学一招,那里学一式,东一榔头西一棒,浅尝辄止,很难形成气候。 “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方法,模式及相关假设都植 根于农村语文教学实际的土壤之中.本课题的实验可以使教师研究有目标,教学有模式,操作有“抓手”,评价有标准,会激发大家教改的积极性。因此开展本课题实验,是推动农村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四)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的需要。农村教师谁也不愿意常年在老经验上“原地踏步’,一生在少慢差费的圈子里“打转转”。他们非常希望通过学习、研究,实验适合农村教学实际的新教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价值。本课题立项后,教师的实验,有领导重视,有舆论支持,有机制激励,有专人指导。他们要学习理论,研究教法,要上“实验课”、“公开课”、“示范课”,撰写研究论文,设计教学方案,参加研讨交流等,这些都会有力促进实验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实验依据

(一)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一是哲学依据。教学法是属于意识的范畴,应该符合具体学生的实际,应该是学生发展需要的产物和反映。根据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对充满发展潜力的学生,我们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去观察他们,弄清他们各自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成绩有差异的学生,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确定异步推进的层次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之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二是教育心理学依据。各国教育家几乎一致认为学生之间存在智力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实行能力分组是发掘和培养人才的良好途径之一。他们还认为分组后,教师面对的不再是一批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而是能力大致相同的学生。这样,教学就比较容易适应学生的能力和要求,就能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异步推进教学法’吸取了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形式和成功经验,又克服了分组的、个别的课外的教学形式低效的弱点,把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和课外的教学形式,优化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四阶六步’,既符合学生家长的愿望,又符合时代的要求。全面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和启发性、民主性、整体性,积极性的教育原则,以及循序渐进的原则。”(谈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学语文》2000年第1期)。三是教学论依据。异步推进教学法落实了文道统一的教学原则,落实了听说读写思全面训练的教学原则,落实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教学原则,落实了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二)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国内外关于分组的、个别的、课外的教学实验成果显著,为我们“异步推进教学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国古代私塾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早巳采取了某些照顾差异性的做法,如课堂提问,板演时,将浅显,简单、容易的问题让成绩差的做,将深奥,复杂的问题让成绩好的做等,为我们 “异步推进教学法”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农村复式班教学也为我们“异步推进教学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三)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可能的。一般智力正常的学生都具有学好语文的潜能。因为他们自小生活在母语的环境中,在与周围人接触和交往中,习得了丰富的伙伴语言,且具有一定的语文能力。正如张志公先生说的那样:“学生生活在语言的海洋里,需要的是各种有关方面——报纸,广播、电视、电影。话剧等等所谓媒体散布的语文,如果不仅仅是规范化的,并且是优美的,熏也把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熏高了。”尤其是中学生,他们不仅习得了丰富的伙伴语言,同时也学到了丰富的目标语言。初中生经过小学学习,一般已掌握了2500个左右的常用字,基本上渡过了识字难关,只要教法得当,只要语文教师走近他们,关爱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只要我们善于判断学情,及时拾遗补缺,减少学生的错误积累和知识缺陷,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那么,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完全可能的。

四、实验目标

(一)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知识水平,语文能力和语文修养,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争取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改革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教学模式,变“满堂灌”“填鸭式”为“启发式”“研讨式”,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注意指导学法,培养自学能力与习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使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二)从教材、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教学层次性和照顾学生差异性的原则,构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实际,既符合语文素质教育要求,又体现汉语文教学常规,既体现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学理念,又便于教师操作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基本教学模式。

(三)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青年教师的当务之急不是靠一二节课周游历国,而是形成思想,钻研理论,把教学问题想深一些,想透一些,想远一些,想实一些。惟其如此,青年教师才有发展后劲。”“有的教师为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受某些‘公开课’、 ‘表演课’舆论的误导,满足于一招一式的追求与设计,最后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思想的‘教书匠”(上海陈军语)我们进行该课题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教师学习理论,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方法,形成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五、实验措施

(一)量力而行,合理安排。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具有强烈的教改愿

望,当“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这一研究课题确定后,我县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表现出了巨大的教改热情,全县有近百名教师主动参与实验,并积极撰写研究论文。但为了有效地操纵实验中的各种因子,我们只确定了严桥初中、赫店初中、旭光初中、苏塘初中、三溪初中为实验学校,在无为中学、汤沟中学,六洲中学,严桥中学等学校确定了实验班。在严桥初中进行了同年级四个班级的等组实验。其中一个班用单元整体教学法,一个班用“三主四式”教学法,一个班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前三者为对照班。四个班的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完全一样。教师素质基本相同,都是教学骨干,其中用单元整体教学法的老师,长期在重点班任教,是全校的骨干教师;用“三主四式”教学法的是一位教改意识很强的青年教师,经常进行全镇的“观摩教学’,是大家公认的后起之秀;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是一位语文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全镇语文界德高望重;实验班教师周可学老师在进行实验前,教学能力与他们基本上是在同一水平上。这四位教师的敬业精神都很强。实验班的实验变量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三个对照班用各自的教学方法教学。四个班的学生入学成绩、,年龄、家庭经济水平、学习能力和态度等基本相同,并用随机化抽签的力法,随朝,分派任教班级。汤沟中学为了控制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由王开东一人同时担任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教学。因为苏塘初中所有的老师都主动进行实验,实验变量相同,只能以学校为单位,以单组实验的程序设计。其他实验学校或实验班与上述三个学校的方法基本相同。

(二)控制无关变量,1,用“平衡法”使一些无关变量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的影响基本相同。如严桥初中等学校实验班与对照班教材、教学手段、教学环境完全相同,学生数、学生成绩、智力及学习态度基本相同,教师素质相当,教师的敬业精神都很强。其无关变量的影响基本保持平衡。2、运用纳入法减少无关变量。在实验中——些无关变量是无法排除的,如进行本教法实验,教师必然要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法;同时还将预习和课外语文学习活动纳入了教学过程。因此单组实验,我们将其纳入实验之中,作为多变量实验。而在严桥初中,赫店初中和旭光初中等校,则鼓励对照班教师也重视预习和课外教学活动。这样尽量减少无关变量,有利于研究多变量的交-互作用,对处理好实验诸要素的相互关系,使各要素处于最佳结构状态之中,这对获得最优效果有特别重要意义。3、把变量变为常量。如在汤沟中学,由一个教师同时担任实验班与控制班的教学,以控制教师教学水平产生的差异。

(三)运用“准实验,,法,鼓励非实验教师进行“原生态”试验,全‘县运用本教法的教师近百人,课题组其实只有笔者—•人负责,其他成员均为各校的实验教师,因此无法刘‘所有教师的实验实施全程、全面、有效的操纵。但又不能不让他们•。“实验”,也不能无视他们的“实验’。于是就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研讨会请他们参加,讲座请他们听,“公开课”“示范课’活动请他们听评•,研究论文鼓励他们撰写,笔者还定期深入他们课堂调研指导等.但对其实验的无关变量不作严格控制,让实验变量“回归自然”,使其“实验”基本上在“原生态”环境中进行,以了解它的适应性、生命力和效果.实验成绩以其所在乡镇或市县统考和各种竞赛成绩与其他来进行实验的,条件相当的学校或班级进行比较。这样“实验”的内在效度虽然比较差,但却为我们研究其外在效度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同时“实验”教师众多,形成了“横向重复”的格局,我们能及时从中求同寻异,比较分析,研究其“循环重复”的可能性,及时辨识其研究信度。

(四)注意实验的代表性.我们在实验点,被试的选择,实验教师的配备等环节上,确保它们在实验研究中的代表性.被确立的实验学校,除无为中学外,全部都是普通乡镇初中和普通农村完全中学,坚持在普通学校,普通敷师、普通学生。普通教材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这样不仅使实验获得普遍意义,而且为我们将实验校,班的成绩和实验范围外的校,班成绩比较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可比性。

(五)我们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可以用几句话采概括:“严控重点,全面铺开,点面结合,统筹安排。”“点上攻关又示范,面上伤用亦探研,理论实际结合紧,开会交流解疑团。”(详见本人撰写的“结题报告,)

异步教学法论文篇4

为了改革“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改革“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启动我县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改革,大面积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们于199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初期实验研究工作。1998年9月被立项为县级科研课题,后又被批准立项为安徽省1999年教育科研课题,下达文号是“安徽省教育教委会文件教科研(1999)01号。”我们组成了30多人的课题组,组织了近百名中学语文教师,历时三年,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主要步骤是:拟订实验研究“子课题”44个,供教师自由选择研究;确定实验校、实验班和实验教师;课题设计者巡回作本课题的讲座,并将其撰写的研究论文“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再探》《三探》印发至各校;每年召开一次“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研讨会,’交流和总结各地在实验研究中的新做法和新经验;举行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一台戏’观摩教学”活动,举行“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示范课’教学”活动等,使本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扎实有序地展开。根据本课题“实验研究方案”安排,实验研究定于2001年8月结题。

二、方法

(一)启动。1997年下半年课题设计者提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实验课题后,得到了教研室领导的支持,随即深入学校进行广泛的宣传,所到学校的老师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主动进行实验探索,笔者又将该课题的目的、意义和设想,结合实验教师教学实际,形成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发至各校。老师们对课题的目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纷纷主动进行研究和探索。他们在探索中越发 认识了它的价值,积极性越发高涨。为了引导该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 展,便于教师从小处着手,笔者又拟订了30个研究“子课题(后来增加到44个),让老师们在综合实验的同时,侧重研究一两个“子课题”或作老师撰写时的选题参考。由于“子课题”系单项或微观命题,教师难以孤立地深入地研究,且缺乏操作性,又无法测量,故不鼓励教师申报“子课题”作为实验课题。同时,一开始还有这样的考虑:因为我们的实验是探索性实验,尽管实验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但也有失败的可能,一旦“点”上的综合实验失败,那木“面”上的“子课题”实验就失去了依托,就会造成损失。为了指导面上的实验操作,笔者又撰写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再探》、《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三探》,提出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基本模式,回答了老师在实验提出的问题。至此面上的实验便在较为完整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为了使实验有组织地进行,我们还成立了三十几位教师组成课题组。

(二)发展。老师们在实验过程中必然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实际问

题。笔者深入到十几个乡镇和多所中学听评实验课,作本课题的讲座等。1999年10月被确立为省级科研课后,我们立即以科学的力法指导和规范实验工作。先后确立了严桥初中、旭光初中、赫店初中、苏塘初中、三溪初中为实验校,还在无为中学、汤沟中学、六洲中学、严桥中学确定了实验班。实验教师周可学、肖晓、丁少国、王开东、汤金玉、汪精平、马启群、丁•传铎、邢杨荣等老师,三年来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实验,取得可喜的成果。同时面上的实验也//.3-间断。为了及时总结课题实验的实践经验和阶段性的成果,理清本课题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思路,进一步深化其理论研究和交流实验经验,我县分别于1998年12月、1999年11月和2000年12月召开了三次“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研讨会”。无城、石涧、严桥、白茆、太平’、二坝、泥汊、牛埠、赫店等乡镇和学校也分别举行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公开教学”和研讨会。全县绝大部分中学都把本课题研究作为教研纽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列入了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三)深化。为了引导老师们的研究和探索沿着预期的目标锲而不

舍、扎实有效地进行下去,我县将“点”上实验教师的经验总结和在

省、市、县获奖的部分论文和优秀教案编印成册,供老师们内部交流, 1999年11月13日我县在旭光初中,举行了“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一台戏‘观摩教学’和说课活动”;20阗年11月28日在无为中学举行了“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示范课’教学”活动。以示范引路,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该教法引入了我县中学语文教师们的课堂。

(四)策略。一是我县中学语文教师均可自愿报名参加课题,也可以自由退出,凡一学期不进行教学实验,不撰写研究论文者,视为自动退出本课题组,即不在是本课组的成员和实验教师。因为本课题的实验是“志愿者”的行为,依靠的是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而无强迫约束的手段和理由,只能以“课题组成员”和“实验教师”名号的微薄诱导力量劝阻畏难者。而对长期坚持实验者,我们及时为其总结经验,并给他们提供信息和理论帮助。

二是分阶段实施,即“先死后活再创新提高”。第一阶段一律运用“四阶六步”进行阅读教学,先在“必然王国”里运作。这就象新战士学打枪要“左眼闭,右眼睁,缺口对中心”一样,先掌握要领,练好基本功。第二阶段,因在第一阶段“死”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而引导教师深入思考,寻找解决“四阶六步”在不同课文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逐步使教师依照本教法的要义及其操作要领,灵活运用“四阶六步”,即可以单独使用某“阶”某“步”,又可以综合、变序、交叉使用。第三阶段在深入实践,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各自异步推进教学的实际需要,再创编其变式,既可以不断丰富本教法的内涵,又可以在体现本教法的共性特点的同时,充分展示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色。第四阶段,逐步使本教法达到前瞻性和适应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灵活性和操作性的统一,逐步进入异步推进教学的“自由王国”,达成锻炼和提高教师,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是点面结合。我县既有实验校,也有实验班,也有许多志愿兵在当“无名英雄”。因此要做到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点面结合。让“点”上的教师严格按程序操作,严格控制无关变量,让其出“纯品”,然后在“点”上进行“观摩教学”“示范教学”,介绍经验展示“正宗套路,’,让“面”上的教师听、评、学;同时让“点”上教师听到“面”上教师的意见,并学习“面”上教师在“自然环境”中实验的经验。同时定期召开研讨会进行广泛的交流研讨,既推广“点”上的经验,又捕捉“面”上的“闪光点”。还编辑本课题的论文集供内部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这样不仅丰富了本课实验研究的内涵,活跃研究气氛,而且还兼顾了实验研究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选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反映学习语文循序渐进认知规律的教学程序和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步骤;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将课题设计者在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和理论推向各位实验教师的课堂,接受检验,及时修正错误,并在广泛的实践中丰富、改造、创新、完善。如《初探》中编制的教学程序操作性不强,且与分层教学没有区别,我们就忍痛割爱,最终确定了老师们乐于接受的“四阶六步”作为

本教法的基本模式,深受实验教师们的欢迎。

五是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确保研究的信度。

三、结果

(一)构建了基本教学模式。经过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反复验证,最后确定了本教法的基本模式——“四阶六步”。“四阶”

即:“引读感知阶段”,“启读生疑阶段”、“研读演练阶段”和“运用迁移阶段”;“六步”即:“指导预习——同步教学——分组讨论——异步训练——课堂小结—一课外练习”。这每“阶”每“步”都贯彻了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的教学思想;每“阶”每“步”都有分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分层启动方法:都溶进了学法的指导和习得。因此,这“四阶六步”既是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课外的教学的系统体现,又是分层教学和点拨教学的有效载体。(详见:安徽无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模式介绍,《语文教学通讯》2(》01年第6期)异步推进教学法基本模式成功地将全班的、分组的、分层的、个别的教学方法融汇贯通成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它不仅是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语文的异步推进,而且是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异步推进,它把层次教学和点拨教学的理念溶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使之有序地展开。形成了依“序”而“活”,“活”中有“序”的教学特点。本模式还充分顾及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语文教学常规和习惯?就是每“阶”每“步’’的名称也采用了大家常用的术语,使老师们感到亲切和顺手。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老师们乐于运用的教学模式。

(二-健立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机制。一是因材施教的机制。它打破了“—刀切”“齐步走”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形式更为灵活多样,教学目标更为分化具体,教学内容更切合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更具有立体交叉性,为课堂开辟了多向交流的渠道,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变“讲堂”为“学堂”的机制。它根治了那种一成不变的先生讲,学生听“一讲到底”、“满堂灌”的陋习。因为“异步推进”的课堂是容不得“一讲到底”的,“满堂灌”自然成了“犯规”的行为。同时教师也没有时间给每一个学生来一个“一讲到底”。教师只能用全班的、分组的、个别的教学形式进行“精讲”,学生相对有了充裕的时间“多练”了。三是教学的内控机制。在“四阶六步’’中,“四阶”是学生学习语文循序渐进的四个认知阶段,教学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异步推进; “六步”中的每一“步”都是面向全体、分类指导, 旨在推动全班学生异步前进。同时“四阶”是“六步”的目标系统,“六步”是“四阶”的操作系统。如“指导预习”的目的与任务是“引读感知”,“同步教学”是“启读”,“组织讨论”,“异步训练”和“课堂小结”是“演读演练”,“课外练习”是“运用迁移”等。这样每“步”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就会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就能步步登高,拾级而上,发挥语文教学的整体功能与系统效应,可有效地防止负迁移。

(三)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因课题实验的需要,教师必须认真系统地学习教育理沦,研究教法;并主动地借鉴和吸收别人的教改经验。县教委每年举行一次“全县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研讨会”,他们要登台发言,全县每年进行本课题研究成果评选,他们要撰写论文、实验报告、总结和教学设计等。各乡镇学校还举行了多次课题研讨会和“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他们都要一展身手。我县实验教师周可学同志代表本课题组在巢湖市20m年教科研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受到了省市教科研部门专家的好评。目前全县已有几十篇关于本课题的研究论文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在省、市教科研沦文评选中获奖。

2000年我县举行了第二届“教坛新星”评选活动,共有几十名初中语文教师参平,而只有8名教师经学校、乡镇教办室和教研片的层层选拔脱颖而出,参加了县级复评,而这8人都是本课题的实验教师。经过县评,有6人被评为县级‘墩坛新秀”,2人被评为县级“教坛新星”。这2人又评为市级“教坛新星”。可见在本课题的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增长了才干,练就了高超的教学技艺,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促进了农村语文教学改革。“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以其指导思想明确,操作方法方便,赢得了广大农村教师的欢迎,并激发了老师们的教改热情。三年来,我县已有近百名教师成功地将该教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有效地改变了原来教学中的无“法”无“序”状态。有的老师深有感触地说:“过去天天喊教改,但总觉得教改离我们还很遥远。现在通过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我们切身地感受到教改已走进了自己的课堂”。大家知道,在农村推动教改难,坚持教改更难。而本教法有有形的模式和制约的机制,有明确的目标和浅近的理论,使教改永驻农村课堂成为可能。在高职评审或在平时的教学调研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一些偏远的深山区和深圩区学校的老师们备教批都采用了本教法,就连一些年近花甲的老先生也将本教法运用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我县许多语文教师已初步尝到了本教法的“甜头”,现已形成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村中学的语文教改。

(五)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本课题的实验三年多来,各校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采用抽样的办法,将以下实验斑有关实验数据列表(或叙述)如下:

表一:严桥初中四个班初一入学成绩

表一:严桥初中四个班初一入学成绩

班级 学生数均分(满分120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备 注

一(1)6070.940%0 实验班

一(2)6268.937%0 对照班

一(3)6370.239.70%0 对照班

一(4)6268.635.50%0 对照班

表二:严桥初中1997—1998学年度参加巢湖市初一学年末统一考试成绩

班级 学生数均分(满分120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备 注

一(1)6080.863.30%17% 实验班

一(2)62 73入42%0 对照班

一(3)6372.441%0 对照班

一(4)6269.638.7%0 对照班

表三:严桥初中1998-1999学年度初二学年末考试成绩

班级 学生数均分(满分120分) 及格率 优秀率 备 注

二(1)6086.780.20%3.4 实验班

二(2)6075.750%0 对照班

异步教学法论文篇5

早在98年底,*同志参加了盛书山老师组织召开的“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研讨会,于是*同志就在自己所教的初二(1)班进行了课题实验。效果不错,1*9-2*0年,当时教平行班的陈荣胜老师也加入其中,并把整个年级分成三个等级的教学班,到中考时,语文学科喜获大丰收,于是*老师在语文教研组教研例会上作了关于“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专题介绍,随后任家文老师也参与其中,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三位语文老师就选择了“‘异步’点拨与整体‘推进’关系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并申报立项,在20*年*月获得县级立项。

二、建立研究组织,明确研究内容

该课题申报立项获准后,课题组就成立了组织。*同志为该课题负责人,具体负责课题研究的有关理论文章的收集,研究活动的安排,研究成果的整理。任家文老师侧重研究异步层次的划分,侧重于阅读教学的研究。陈荣胜老师侧重于学生学业的评估,侧重于作文教学的研究。整个研究活动分为五个阶段:一是异步层次的划分;二是异步教法的设计;三是异步活动的安排;四是学业成绩的评估;五是个体提升与整体推进关系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每学期开学要制订本学期的研究计划,明确研究的重难点。力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期末要进行课题总结。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要上一节公开汇报课,相互讨论,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方案。每节公开课,力求突出一个研究重点,突破一个难点。在这方面,陈荣胜老师的作文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不仅自己有若干或获奖,同时他辅导的学生也在报刊上发表了文章。

三、更新教学理念,加强纵横联系。

教学中有一句常用语“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了做好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每位教师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来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研究也是如此,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先后认真学习了盛书山老师的理论文章:《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再探》、《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三探》,同时,课题组成员还把《学语文》、《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读写月报》、《语文报》等刊物作为研究的图书资料,认真研究与课题有关的理论文章,提高研究人员自身的理论素养,避免盲目的实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还积极主地参加外校的教研活动,曾参加了无为中学、无为三中等校的课题研究活动,曾观看了朱宏春老师、马启群老师、丁少国老师、周可学老师的课题观察课,吸收了他们的宝贵经验,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还积极撰写科研论文,有多篇论文获奖或发表。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阶段及其成果

课题研究共分五个阶段,每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及其成果如下:

(一)异步层次的划分

本阶段是课题研究的起始阶段,是课题研究的前提,它属于操作层面、研究的重点是层次划分的依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划分层次的标准不唯一,而且是变动不居的。具体来说,依据有语文考试成绩,兴趣爱好,家庭环境,情感态度等,从划分依据来看,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环境因素。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是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原则,同时每个学生的层次是隐藏在教师的心中,且处于变动之中,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又不损伤学生的自尊,这一阶段主要是摸清学情。

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教学中要深入研究教学对象,要用变化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心中有人。

(二)异步教法的设计

异步层次划分后,接着就是异步教法的设计与操作,这是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本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有:①每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定位问题。②课堂上每层学生的活动问题。③异层学生的配合问题。④师生的配合问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看似无法统一,难以控制的异步教法,在实际操作中,能较好地统一起来。通过实试,我们得出结论:恰当的异步目标,打破了齐步走,一刀切的僵化局面,出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活跃局面,有效地利用了教学班级的教学资料,层次不同,目标各异,教法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三)异步活动的安排

教学中的活动是形式多样的,它既有课堂内的动手、动口、动脑(思)活动,也有课外的读说听写活动。异步活动的安排更是如此。在研究中,我们着重研究了如何根据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引向深入,进而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特长,如音乐欣赏与语言文学;诗画转换;名著欣赏与个人修养;影视广告与语言艺术;网络语言与创新。通过研究,我们感受到,语文活动的天地是广阔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弥补了语文教材的不足。

(四)学业成绩的评估

以语文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标准,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学生还有许多与语文相关的因素没有涉及,它不能代表学生语文成绩的全部。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以多个标准来评估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试分数、活动开展、组织表演等。只要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呈明显的上升态势,或是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我们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发挥了学业评定的激励作用。

(五)个体提升与整体推进关系研究

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少数尖子生,而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授课班级全体学生的语文水平。前面的四个阶段可说是分项训练,最终落脚点应在“整体推进”。本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有①个体与整体关系。②尖子生的带头作用。③后进生的适应问题。④整体平庸与“两头生”的关系。通过实践,我们感受到:尖子生的带头作用是巨大,它能在班级产生“鲶鱼效应”;一个尖子生的作用甚至超过十个教师的说教。中等生的提升是“整体推进”的关键,营造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人文环境,是中等生提升的成功要素。防止后进生的掉队脱变是“整体推进”的保障。

五、课题研究喜结硕果

从课题立项至课题研究截止,课题组成员在教育教学教研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现就教学教研方面的成绩统计如下:

(一)教学方面

1、*老师执教的20*年初三语文中考成绩均分98.4*,位于各完职中第四,优秀率17.37,位于各完职中第四。

2、任家文老师执教的2*2年初三语文,中考均分名列全县第12位,及格率名列第1*位,在所有完职中,均分及格率均名列第四。

3、*老师执教的2*3年高三语文高考成绩:

文科均分87.5*,及格率42%,位于普通完中第一。理科均分84.29分,位于普通完职中第三。

4、陈荣胜老师执教的20*届高三语文,均分、及格率均位于普通完中第一。

5、任家文老师执教的20*届初三语文,均分103.48,及格率98.*5%,均名列全县八十五所学校第五。

(二)实验班级与比照班级成绩统计对照。

2*

六、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异步教学法论文篇6

与传统的学习环境相比,网络学习环境具有虚拟性、开放性、支持协作性和信息资源丰富性等多种特性。在网络环境下,诸多网络交互工具为英语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交流手段和技术支持。但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大多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现代教学手段辅助的课堂教学等模式,这些教学方式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格局,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没有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实现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新教学模式的产生势在必行。

1 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为了准确了解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现状,笔者对我校09级八个班级共计269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这八个班级涉及了我校一本和二本不同专业,力求涵盖不同基础的学生,以达到调查结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调查试卷力求选题确切、简洁、针对性强,基本采用选择题形式。问卷调查共发放试卷269份,收回有效试卷260份。经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得出了各个数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在学生当中还没有普遍形成喜欢英语、学习英语的良好风气,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在自己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学不好英语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是他们对英语根本就不感兴趣。

(2)有49.3%的学生认为“听说能力差”是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同时40.2%的学生认为时英语课堂的学习不能满足自己的英语学习需要。

(3)有高达64.2%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是平时跟着老师学,通过网络学习英语和报辅导班的学生极少。

(4)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相当不错,上网方便,有47.6%的学生每天上网查找信息。但是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的频率却极低,只有不到28%的学生每周累计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两个小时以上,高达11.9%的学生从来不利用网络学习英语。

(5)高达72.2%的学生很少从网上下载英语学习资源,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没有充分的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英语资源来帮助自己来学习英语。

(6)有37.4%和29.3%的学生希望通过网络学习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方面的能力,写作、阅读理解和不同文化间的理解能力是相对较高层次的能力,学生对这三方面的能力提高也有所需求。

此外,学生还希望在网络学习英语方面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32.8%的学生选择希望老师“提供一些比较好的英语学习网站”,26.6%的学生选择则希望老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有助于同学们学习的资源 ”。同时,希望建立英语网络平台,如qq群,通过它实现相互沟通交流和进行在线学习和测评。

通过调查和分析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笔者尝试异步交互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包括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2 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异步教学是湖北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黎世法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立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研究,现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异步教育学派。异步教学的教育本质观具体反映在黎世法的主要著作中,如《异步教学论》(湖北教育出版社89年6月版)、《学生学习的科学方法》(学苑出版社92年9月版)、《异步课堂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学苑出版社92年9月版)和《异步教育学》(当代中国出版社94年12月版)等(赵复查,2001)。异步教学明确指出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引导人参与社会实践的复杂性活动”(赵复查,2001)。它的“引导”本质观,为学生实现创造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提供了多途径突破的思路。

另一方面,当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个体与信息与环境的交互(heinich et al, 2002:6)。交互式教学法又称为互动教学法或互动合作学习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特点是以师生、生生互动为桥梁,使现代课堂教学的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几大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网络,让学生主动在情景和对话中进行积极的知识构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创造性,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交互的内容必须要与学生已知的背景知识相关联,从而产生必要的联想作用,使新旧知识能够结合起来,形成互为关联的知识、能力、网络结构,强化学生的长时间记忆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harmer, 2000)。因此,本文所提到的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就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异步学习,课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和练习之后,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交互的语言实践活动。

3 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r.oxford(1997)认为成功的学习者都需要有充分的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实践与体验的机会,高质量的语言输出实践,及时高质量的对语言输出的反馈信息,以及形式多样而且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这种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教学模式就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为了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便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学期开始,每个大班70多名学生就被分为以4至5人为一组的小组,每次教学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教师还成立了qq群,利用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进一步地交流和讨论,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英语学习方法、介绍相关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回答疑难问题等。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笔者对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下面具体探讨该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3.1 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网络异步学习

异步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异步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异步教学的实质是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黎世法,1994)。如果运用这一教育观念指导教学,教师就必须在引导上下功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引导法则。因此,教师在讲课之前,必须要对所授的知识内容了如指掌,提前向学生布置任务,利用网络的帮助,来进行课前的异步准备。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六单元精读课文题目为how to prepare for earthquakes。网络上可以找到许多地震的实例,进一步可以引申到地震的预测方法,如何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以及其它各种自然灾难,最后甚至可以引入到环境保护的主题。所以,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要把所有要准备的问题都事先列举出来,每个小组可选择感兴趣的题目,然后利用网络的帮助,自己准备五至十分钟左右的相应内容。内容形式不限,可以利用对话、展示、讲解、小品、辩论等不同形式。利用这种引导,学生们可以在业余时间里阅读大量的英语文章,同时通过他们自己对所找内容的编辑和理解,来加深对所选材料的记忆。

3.2 师生共同评估下的课堂交互学习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中心就是“交流”。没有课堂交流,课堂教学就没有实施条件。因此,有效的课堂交流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在这种教学模式里,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课堂用以展示学生们课下的准备,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由于学生已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上学生气氛活跃,踊跃发言,少见以往无人应答的尴尬气氛,同时,大大减少了学生说英语时的焦虑情绪,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每个小组进行展示时,要求事先把题目和难词写到黑板上或用电脑来展示,以帮助其他同学的理解。展示过程中要求尽量脱稿,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学生要注重语言的流利性,同时要尽量和同学们保持交流,引发其他同学的参与热情。在展示完毕之后,还要回答同学和教师的提问。之后教师和其他小组对整个小组的表现及每个成员的表现要进行评估,记作平时分数。这种课堂交互学习使得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进行了互动,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逐步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自信心大增,进而希望在更多的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进步和能力。这就使学生形成了高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3 教师概括总结后的拓展学习

在小组展示之后,及时、清楚、具体地进行总结和反馈是强化学生记忆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在网上或课堂上组织小结,不仅要对整个活动加以评价,还要对相关的英语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此时,通过阅读前的活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内容和相关词汇已经大致了解,对于课文的学习会比较轻松,因为学生已经把整个课文的学习贯穿到了他们的活动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提问、复述等方式指导学生分析篇章结构,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难点;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语言知识点,通过qq群向学生补充更多的文化知识、背景资料、学习策略等,并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拓展学生对某一主题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周记、阶段性测试来督促学生的课下学习。另外,教师通过网上qq群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英语学习网站,及时了解并解答学生在线英语学习所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4 结语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网络异步学习实现了语言输入,课堂上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实现了语言输出,教师的反馈和总结使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提高了学习的动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口语、听力等多方面的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趣味性、实用性和挑战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人的姿态,处于积极的思维探索中,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

基金项目: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校级教改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异步交互学习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10-54

参考文献

[1]赵复查.论异步教学的教育本质观[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heinich r, m molenda, j d russell & s e smaldino.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异步教学法论文篇7

 

与传统的学习环境相比,网络学习环境具有虚拟性、开放性、支持协作性和信息资源丰富性等多种特性。在网络环境下,诸多网络交互工具为英语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新的交流手段和技术支持。但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大多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现代教学手段辅助的课堂教学等模式,这些教学方式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格局,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没有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实现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新教学模式的产生势在必行。 

1 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调查和分析 

为了准确了解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现状,笔者对我校09级八个班级共计269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这八个班级涉及了我校一本和二本不同专业,力求涵盖不同基础的学生,以达到调查结果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调查试卷力求选题确切、简洁、针对性强,基本采用选择题形式。问卷调查共发放试卷269份,收回有效试卷260份。经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得出了各个数据。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在学生当中还没有普遍形成喜欢英语、学习英语的良好风气,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英语在自己人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学不好英语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是他们对英语根本就不感兴趣。 

(2)有49.3%的学生认为“听说能力差”是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同时40.2%的学生认为时英语课堂的学习不能满足自己的英语学习需要。 

(3)有高达64.2%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是平时跟着老师学,通过网络学习英语和报辅导班的学生极少。 

(4)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相当不错,上网方便,有47.6%的学生每天上网查找信息。但是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的频率却极低,只有不到28%的学生每周累计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英语两个小时以上,高达11.9%的学生从来不利用网络学习英语。 

(5)高达72.2%的学生很少从网上下载英语学习资源,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没有充分的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英语资源来帮助自己来学习英语。 

(6)有37.4%和29.3%的学生希望通过网络学习提高“听力”和“口语表达”方面的能力,写作、阅读理解和不同文化间的理解能力是相对较高层次的能力,学生对这三方面的能力提高也有所需求。 

此外,学生还希望在网络学习英语方面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32.8%的学生选择希望老师“提供一些比较好的英语学习网站”,26.6%的学生选择则希望老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有助于同学们学习的资源 ”。同时,希望建立英语网络平台,如qq群,通过它实现相互沟通交流和进行在线学习和测评。 

通过调查和分析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笔者尝试异步交互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包括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2 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异步教学是湖北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黎世法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立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研究,现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异步教育学派。异步教学的教育本质观具体反映在黎世法的主要著作中,如《异步教学论》(湖北教育出版社89年6月版)、《学生学习的科学方法》(学苑出版社92年9月版)、《异步课堂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学苑出版社92年9月版)和《异步教育学》(当代中国出版社94年12月版)等(赵复查,2001)。异步教学明确指出了教育的本质,即“教育是引导人参与社会实践的复杂性活动”(赵复查,2001)。它的“引导”本质观,为学生实现创造性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提供了多途径突破的思路。 

另一方面,当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个体与信息与环境的交互(heinich et al, 2002:6)。交互式教学法又称为互动教学法或互动合作学习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其特点是以师生、生生互动为桥梁,使现代课堂教学的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几大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网络,让学生主动在情景和对话中进行积极的知识构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创造性,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交互的内容必须要与学生已知的背景知识相关联,从而产生必要的联想作用,使新旧知识能够结合起来,形成互为关联的知识、能力、网络结构,强化学生的长时间记忆和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harmer, 2000)。因此,本文所提到的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就是指通过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异步学习,课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和练习之后,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交互的语言实践活动。

3 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r.oxford(1997)认为成功的学习者都需要有充分的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实践与体验的机会,高质量的语言输出实践,及时高质量的对语言输出的反馈信息,以及形式多样而且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这种网络和课堂异步交互教学模式就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成功的学习者。为了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同时便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学期开始,每个大班70多名学生就被分为以4至5人为一组的小组,每次教学活动均以小组为单位,并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教师还成立了qq群,利用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进一步地交流和讨论,同时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英语学习方法、介绍相关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回答疑难问题等。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笔者对大学英语精读课的教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下面具体探讨该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3.1 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网络异步学习 

异步教学的实质是学生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异步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本质区别在于,“异步教学的实质是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黎世法,1994)。如果运用这一教育观念指导教学,教师就必须在引导上下功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引导法则。因此,教师在讲课之前,必须要对所授的知识内容了如指掌,提前向学生布置任务,利用网络的帮助,来进行课前的异步准备。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六单元精读课文题目为how to prepare for earthquakes。网络上可以找到许多地震的实例,进一步可以引申到地震的预测方法,如何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以及其它各种自然灾难,最后甚至可以引入到环境保护的主题。所以,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要把所有要准备的问题都事先列举出来,每个小组可选择感兴趣的题目,然后利用网络的帮助,自己准备五至十分钟左右的相应内容。内容形式不限,可以利用对话、展示、讲解、小品、辩论等不同形式。利用这种引导,学生们可以在业余时间里阅读大量的英语文章,同时通过他们自己对所找内容的编辑和理解,来加深对所选材料的记忆。 

3.2 师生共同评估下的课堂交互学习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中心就是“交流”。没有课堂交流,课堂教学就没有实施条件。因此,有效的课堂交流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前提。在这种教学模式里,学生是课堂的中心,课堂用以展示学生们课下的准备,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由于学生已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堂上学生气氛活跃,踊跃发言,少见以往无人应答的尴尬气氛,同时,大大减少了学生说英语时的焦虑情绪,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每个小组进行展示时,要求事先把题目和难词写到黑板上或用电脑来展示,以帮助其他同学的理解。展示过程中要求尽量脱稿,每个成员都要参与。学生要注重语言的流利性,同时要尽量和同学们保持交流,引发其他同学的参与热情。在展示完毕之后,还要回答同学和教师的提问。之后教师和其他小组对整个小组的表现及每个成员的表现要进行评估,记作平时分数。这种课堂交互学习使得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都进行了互动,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逐步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自信心大增,进而希望在更多的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进步和能力。这就使学生形成了高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3 教师概括总结后的拓展学习 

在小组展示之后,及时、清楚、具体地进行总结和反馈是强化学生记忆的好方法。教师可以在网上或课堂上组织小结,不仅要对整个活动加以评价,还要对相关的英语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此时,通过阅读前的活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内容和相关词汇已经大致了解,对于课文的学习会比较轻松,因为学生已经把整个课文的学习贯穿到了他们的活动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阅读、提问、复述等方式指导学生分析篇章结构,有针对性地讲解重点、难点;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语言知识点,通过qq群向学生补充更多的文化知识、背景资料、学习策略等,并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以拓展学生对某一主题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周记、阶段性测试来督促学生的课下学习。另外,教师通过网上qq群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更多的英语学习网站,及时了解并解答学生在线英语学习所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4 结语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网络异步学习实现了语言输入,课堂上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实现了语言输出,教师的反馈和总结使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优缺点,提高了学习的动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口语、听力等多方面的训练,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机,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趣味性、实用性和挑战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人的姿态,处于积极的思维探索中,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成绩。 

基金项目: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校级教改项目“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异步交互学习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10-54 

 

参考文献 

[1]赵复查.论异步教学的教育本质观[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 

[2]heinich r, m molenda, j d russell & s e smaldino.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for learning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异步教学法论文篇8

(一)教学模式重要吗?有人认为新课程,讲究的新理念,对方法是不讲究的,尤其是对教学模式是持否定态度的。现在花力气进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模式的研究有必要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以特定的功能为目标而建立起来的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王慧《中学教学模式和方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版)它可以推动实践的发展,又可以不断丰富理论。可现在不少人对教学模式的鄙视和反感已经到了十分极端的地步。一谈及模式就想到了“模式化”,只看到它“束缚”的一面,而看不到它“规范”、“引导”的一面,任何一种好的教学理念,最终还要靠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来落实。有人把教学模式比作“紧箍咒”,但要知道“紧箍咒”并没有影响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相反,如果没有“紧箍咒”,孙悟空保护唐僧到西天取得真经是不可想象的。好的教学模式就象铁轨和公路一样,它可以引导火车和汽车向既定方向行驶。人们决不会责怪它们限制了机车的自由,使之不能在田野里奔驰。同样,如果教学没有模式,不讲究教学方法,无为而治,无法可循,任何好的教学理念和经验都难以落到实处,都会被时间冲刷得毫无痕迹。无数教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模式的成果,在热闹一阵子之后,很快就会在课堂上消逝得无影无踪。大家不要怕模式,在我们的社会中,模式无处不在,什么社会模式、经营模式、盈利模式、管理模式、生活模式、市场 游戏规则等等,不一而足。 模式是习惯和规律的反映。避开规律搞标新立异,今天玩这个花招,明天玩那个花招,是注定要失败的。新课程呼唤与之相适应教学模式,需要具体的教学模式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而忌空谈、盲动,误人子弟。

国外对教学模式的研究起步很早,成果较多。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一些教学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在批判借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国外的教学模式否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适合我国特点的教学模式。这些都是我国教学改革的具体成果,我们都要珍视。张富老师说得好:“成功的教学都不是使用单一的方法,往往是综合方法的动态合成。”教学模式不同于单一的方法,它是多种方法的有机组合,被人们称之为“大教学方法”、“系统教学方法”或“科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学有法”,多种方法的动态呈现就是人们常说的“教无定法”。教学模式概念的提出和深入研究,对揭示教学活动的本质,指导教学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第一有助于建立各种教学要素之间的稳定联系,把握教学活动的本质特征;第二有助于指导教学实践,推动教学改革,并能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优秀的教改成果表达为具体的教学形式,转化为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中间环节,缺少这一环节,理论就难以在实践中扎根。同时,教学模式还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更为直接具体的操作程序,使教学实际工作者便于理解、掌握、模仿和操作,也可以为听课者提供评价的依据。因此,教学模式的意义是不容低估的。轻视和否定教学模式,或把“模式”与“模式化”混为一谈,是极其有害的,也是极其错误的。有人担心模式多了,会“满天飞”。但实际上真正能被大家广泛接受的教学模式不是多了,而是少了,而且是太少了。不要担心他人一味地生搬硬套别人的模式,影响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一般人运用模式,都要经历学习、消化、吸收、运用和再创造这样一个过程,大家都知道自己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是不会毫不思考地、不顾实际地生搬硬套的。但少数人就是始终怀疑他人生搬硬套。只要大家这样问一下:我生搬硬套过吗?你生搬硬套过吗?他生搬硬套过吗?大家肯定会说:没有,也不可能。

(二)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模式会导致“模式化”吗?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是一种组织教学理论的简约表达形式, 具有简约性、再现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在构建本模式时,一开始就注意绕开“模式化”的泥潭。首先,我们的模式不是“固定的模式”,是不能“套用”的。“四阶六步”中的每“阶”每“步”既是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又是彼此联系的有机整体,也是一种综合、可变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完整地运用“四阶六步”,而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使用者必须形成拆开、交叠、变序使用的能力。一节课全部使用某一“阶”某一“步”,或某几“阶”某几“步”也未尝不可。我们还可以把它开发成多种课型。其次,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可以有效地防止“模式化”。其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分别是:“以人为本,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异步推进”和“面向全体,着眼全面,突出主体,注重过程,强调合作,鼓励创新”。我们都知道教学模式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学是围绕学生学习展开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课堂生成,灵活应变。第三,作为教师都有主观能动性,都有“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教师是不会、也不可能机械地套用模式,陷入“模式化”(或曰“程式化”)泥潭的。至于个别不动脑筋地“照葫芦画瓢”,工作不负责任的,那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这并不是模式的错。他有模式教不好书,无模式就不会教书。

(三)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可以“包打天下”吗?是不可以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北京大学陆俭明先生说得好:“在科学和教学领域里,任何一个正确的理论和方法,都不能‘包打天下’,都不可能放之四海、放之古今而皆准,都有它的局限性。‘局限性’不等于‘缺点’。局限性是说,任何理论与方法,都只能解释一定范围内的现象,解决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因此,无论在科学或教学中,都应该提倡多元论。”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白的道理。但是作为本课题的实验教师必须以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为实验“因子”,他们必须以此作为“自变量”,必须要排除其他“无关变量”,这样“因变量”才是可信的。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实验教师只能以此“包打天下”。因此,我们开专题研讨会时,关于本教法的教学,自然是最集中的话题;其“实验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自然要运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这并不意味着,凡参加我们研讨活动的老师(非实验教师)都要用这种教法。更不是反对他们学习和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

(四)运用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模式,为什么要学习、研究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人还说:“每一种教学法的诞生,常常伴随着对其他方法的否定”。而我们不但没有否定过任何一种教学方法,而且还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首先,教学模式,本来就是多种教学方法的动态组合,在不同课型,不同情境中所使用的方法也应该是不同的。因此,作为实验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研究各种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厚积薄发。当教学需要时,呼之即来,使自己教学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其次,进行中学语文异步教学法实验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许多优秀的教改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我们一直爱不释手,或因其操作性不强,或因其与农村教学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很难在农村推广更难在农村学校扎根。我们以本模式为载体对它们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成为中学语文异步推进教学法系统中的有效因子。虽然它们在进入新的“系统”之后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某一种教学方法了,但在运用之前,必须学习、研究、掌握和占有它们。

异步教学法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2)05-0117-04

0 引言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当代中学生必备的科技素质之一,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承担着普及信息基础知识、培养计算机技术后备人才的重要使命。而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滞后等,这一切已无法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为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机遇,为在教学中引入新的观念、新的技术、新的环境、新的模式提供了可能。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学”为中心的主体教学模式为构建学生主体发展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带来了新的契机。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工作,针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基础起点参差不齐的学生,笔者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为指导思想,运用差异教学法推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分别从学习、教学、师生关系等三个方面阐述教学改革的内容、方法和具体教育实践活动。

1 建构主义和差异教学理论分析和实践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明确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4项内容,用4个“L”表示:Learning to know(学会认知)——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Learning to do(学会做事)——培养实践能力;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合作)——培养协作完成跨学科项目的能力;Learning to be(学会生存)——掌握信息技术,适应在信息社会中生存。这些内容被称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因此,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当代教育的核心。实现创新教育需要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唐山市第二十七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借助意义建构的教学模式和差异教学方法来实现。意义建构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注意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渠道;以个别学习模式为主,配合适当的合作讨论与教师辅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进行比较、概括、整理学习体会以及用文字表达等环节,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异步教学的具体特征有:具有明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将教师的三种指导形式(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全体指导)与学生的五种学习形式(独学、对学、群学、请教教师和全体学)有机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师的“五步指导”(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效应)与学生的“六步学习”(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紧密结合来进行。

由黎世法教授创立的异步教学法,是一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现代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建立在学生个体自学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异步指导的教学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高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六步学习: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学过程;“举三归一,以一反类”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科学思维过程,并进行创造学习:“八个基本”:“基本事实-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本作业-基本实践成果-基本思维方法-基本生活态度”体现了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学习问题的学习实践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不是被动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是人的心灵的内部生成过程”作为其基本信条,它主张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理解的能动过程。建构主义理论与异步教学方法对学习的理解,本质是一致的,都是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个体主动学习才能达到教育目标;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建构主义理论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路线,异步教学法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和实施步骤,通过分析与学习,笔者借助这两大理论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改革。根据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将以上教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实验中,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

1.1改革学习方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个体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得以改变;学习要重视学生学习的先备知识与旧有经验,结合其生活经验及感受,来营造有意义的学习情景,以问题引导为教学设计的重心,使学习者在有意义的情景中主动去探索与解决问题,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建构主义提供了学习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方针,异步教学法给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法,提出了学生的“六步学习”,即学习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等进行学习。

首先,教师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大纲及要求,向学生布置这一章节需自学的参考提纲,提出需解决的问题。学生开始自学,教师巡回了解学情并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与学生研讨学习问题,学生还可与周围同学议论。在学习PowerPoint一章时,布置学生自制一个精美的PPT文件,里面将常用的PPT操作方法和该章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领悟它的用法和优点,利用任务驱动学习,并提示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如何使之成为有效的工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实质是学生自己启发自己,将掌握的旧知识与新知识建立有效的联系,寻求恰当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在学习了如何在Word里面插入图片和艺术字等知识后,学生可自行启发和学会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和艺术字,触类旁通。复习阶段是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提纲进行复习,继续解决新内容中学习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对新知识进行系统化、概括化,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应用新知识做准备。作业阶段是学生独立地将所学的新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过程。为了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异步教学提出了五种作业题:必做题、巩固题、深化题、提高题、过渡题。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计算机基础不同,教师根据学生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布置不同的作业,分成容易、中等和较难三种档次,使得差等生能掌握基本要点,中等生能够熟练运用,优等生水平有所提高。改错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错误,认真分析作业的错误原因,改正作业错误,掌握正确作业方法的过程。学生先进行自改,可请教同学和教师。小结教学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使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系统化、熟练化。经过以上6个阶段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还能具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以上的学习方法,彻底改变原来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由教育中的接受者转变为教育中的参与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1.2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

建构主义把学生的意义建构、社会化、文化适应和学科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认为学生处于“最近发展区”之中,提倡学生的自主精神和首创精神,指出教学过程就是保证学生亲身体验的建构过程。差异教学提出“五步指导过程”,即“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即对学生的自学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异步指导。学生一边自学,教师一边指导。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将教师的指导分为三种形式: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和全体指导。通过学生自学,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新课,便于教师明确指导内容的重点,解决多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少数学生存在的非共性问题。教师给学生指出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恰当认识条件与方法,而不是包办代替学生去解决问题,要依靠学生自己对有关认识条件进行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检查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在进行独立作业时,教师巡回了解学情,并点面结合进行指导,定期掌握学生作业改错的情况。教师布置小结参考提纲并进行小结指导谈话,指示小结方法。

下面介绍意义建构和异步教法运用在唐山第二十七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在讲授初中二年级“网页制作”一课中,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带领学生畅游网络,浏览精美网站,学生在欣赏之余已经对建立自己的网站、展示自我风采跃跃欲试。接下来介绍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的基本使用方法,通俗易懂的介绍使得饶有兴趣的学生频频点头。然后,教师布置学生制作网站的主题——展示自我风采的个人网站,要求学生构思网站结构并画出结构示意图。学生纷纷行动起来,或写、或画,或独自思考,或两人或三人小声讨论起来。此时教师走下讲台,巡视并加以指导。有的学生设计的结构过于简单,需要充实;有的结构设计过于复杂,需要删减;有的设计内容不切实际,需要修改。在老师个别指导下,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给出一般性的网站结构示意图。接下来,老师布置第二个任务:根据自己设计的网站结构,搜集并整理相关资料。这个过程包括收集文字、图片、动画等素材,有的同学还通过之前学过的Word、Photoshop等知识对素材进一步加工处理。学生必须结合主题及相关栏目设计选择资料内容,同时相同类型素材需筛检与精选,并且需要考虑资料形式的多样化。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理解投入到了信息处理当中,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创建网站首页。运用知识的迁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和Photoshop等所学知识制作学生的第一张网页:用表格来布局、添加文本、插入图像、设置网页背景等。学生通过不断地尝试、探索和创造,一张张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赏心悦目的网页映入眼帘。教师鼓励学生在自我欣赏的基础上,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一堂课下来,学生们意犹未尽。教师布置课下作业:将作品进一步完善、提高,下节课逐个展示。整堂课下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在愉悦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通过教学方面的改革,教师由原来教学中的灌输者变为了目前教学中的指导者。实时了解学生学情,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又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拥有知识经验、信念、认知策略、能力、记忆力、情绪态度、动机(需要、兴趣)、认知风格、认知意志等诸多方面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支持者、促进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基于建构主义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对话、互动和合作的。异步教学课堂中提出的学习内容必须是有层次的,既让那些学习快的学生吃得饱,也让学困生为自己能完成学习任务而感到高兴,身心上减轻了负担,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挥了聪明才智,提高了学习效率,强化了能力培养。异步教学中不同的学习内容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异步教学中教师的异步指导也充分的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教师提出学习内容与要求之后,就来到学生中间,认真观察学习动向,对收集到的学习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微观指导”,对多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宏观全体指导。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请教老师和同学,学生和老师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具有以下5个基本特征:(1)教育民主化——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和平等性;(2)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的思想与制度的建立;(3)教育多样化——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4)教育个性化——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造性地人才;(5)教育国际化——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国际化的人才。在现代的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处在民主的大环境中,相互平等,相互协作。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且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内部。学习要按照个人的需求和可能,贯穿于人的一生。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及不同规格的教育,促进学校教学向个别化学习模式和培养能力方面转化,使更多的人获得学习的机会。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师的教授并不是学生暂时知识的灌输,而是他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指路灯。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并不是将所有的知识一股脑的送给学生,而是在他们具备一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学习和领悟。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帮助学生确立有问题看帮助文件和参考书的习惯,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一定要依靠自己去解决,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总是遇到问题就问老师,当学完这些课以后再碰到困难依然不会解决,仍然是没有学会如何处理问题。信息技术课程是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弄、去讨论、研究,教师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始终令学生不愿自己思考。教师提供宽松的创造环境,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在学生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确立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

异步教学法论文篇10

篮球课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深受学生喜欢的一门体育课程,其受众较多,具有良好的学生基础。异步教学法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通过抛出问题、提示解决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研究讨论、课后小结等一系列活动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在实行现行班级授课的基础上,使学生显示出来的学习差异与死板的教学方法和目标之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一步步的达到“面向全体,实现有差异的发展”的要求。将异步教学法运用到高校公体课的篮球教学当中,把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与异步教学法相结合,探究该教学法实施后所产生的教学效果,验证异步教学法是否可以适用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篮球教学,从而为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2016级2个篮球选修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班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组采用异步教学法进行实验教学。所有参与实验的教学班均由同一教师,同一场地,同一教学学时进行授课。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依据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通过查阅中国知网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其最新动态,为本研究的引用和借鉴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实验法

实验组采用分班异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验时间为2016年9-12月,实验组和对照组教学同时进行,尽量降低其他干预条件。教师对两种教学方法进行实施,并进行详细记录,保障所得数据的真实性。最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发现其中的差异,并得出结论。

3.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4.逻辑分析法

根据异步教学法的实验设计,对它的评定内容、方法和传统教学法采用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演绎推理,分析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和实验得出的结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应的比较得出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组分层次异步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在学期的第一篮球上,根据学生篮球基本功情况把实验组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班级,分为实验组提高班、实验组基础班,采用不同的教案和教学进度。

篮球技术教学开始,教师根据实验班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抓住技术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设计自学提纲,在学生学习和练习之前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在练习前进行思考,建立对篮球技术和知识的心理认识,并初步掌握技术动作,弄懂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难点,向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学生在各自的组别中进行学习与练习,对于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和疑问,给予纠正和具体指导,最后通过“小结”使知识、动作进一步系统化、综合化,从而使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知识和机能。异步教学模式的实施按任务学生自学启发教学学生练习指导纠错小结等六个环节来进行。

(二)教学效果情况分析

1.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通过表1和表2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体质测试指标相对实验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说明学习武术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外由于实验后两班P>0.05,说明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差异无显著性。在锻炼效果方面,异步教学法与传统教学具有相同的效果。

2.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技能情况对比分析

为了验证异步教学效果,测试了实验后被试者的专项身体素质、投篮命中率、运球上篮技术的变化(表3、表4、表5)。

实验之后,实验组的学生在摸高、四线折返跑、莱格体能测试、屈臂支撑等指标的成绩明比对照组要高出不少,采用异步教学的实验组效果更加明显,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活动量较大,素质能够得到很好地提升。实践证明,高职院校篮球公共课采用异步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专项身体素质(表3)。

由表4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组投篮命中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表明此教学模式比同步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投篮命中率。从投篮技术动作评定得分看,实验组技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运用异步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投篮动作要求更加精细,学生在做投篮练习时,能够注意到自己的技术动作并且不断地完善,从而提高投篮命中率。

由表5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基本趋于一致。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实验之后,实验组的同学在综合技术、全场三点变向运球上篮、半场一分钟左右手上篮等考核中的成绩都比对照组高许多,两者之间的显著性差距较大。而且在技术动作的掌握上实验组更好。实践证明,在篮球课教学中采用异步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

在通过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学期考核,对考核结果(表6)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素质、技能、技评、理论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在技评和理论方面,实验组更为优秀。说明采用异步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学生技术动作规范性相对较好,这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意义更大。

三、分析与讨论

(一)运用异步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

在篮球技术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运动技能水平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较为宽松的教学环境中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体验到了受重视的喜悦,使其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展示自己,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互帮互学的活动中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进行的调查表明,在实施“异步”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二)运用异步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任务提纲进行自学,在独学、对学、群学、请教教师和全体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够自己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

(三)运用异步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在异步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指导和教学设计,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要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传递给学生。因此对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和钻研自身的业务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四、结论

第一,篮球课采用异步教学模式比同步教学模式更容易提高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学生之间差异较小,学生没有自卑心理,跑动更加积极。

第二,篮球课采用异步教学比同步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尤其是基A班学生,学生之间的水平相近,便于教师采用统一进度教学,学生进步较快。

第三,篮球课采用异步教学模式要比同步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基础班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第四,篮球课采用异步教学模式便于对提高班和基础班提出更合理的练习要求,对学生的技术动作更加细化和精确,畅通了师生的双向交流、互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异步教学法论文篇11

关键词:异步教学法自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1 异步教学法

1.1 起源与核心理念

异步教学法是由湖北大学黎世法先生从1979年开始进行教学实验和探索而总结出的一种全新理念的教学方法。它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旨,核心理念是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化和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它以托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在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利用问题设置、探讨、辩论、验证等环节,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并把教师的指导与其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促进成绩提高的目的。

1.2异步教学法的基本特征

异步教学法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有计划,组织结构严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充当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需要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与学生有机的结合;异步教学法是通过学生为个体,利用教学中一切的教学条件,并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教学,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全面的提高教学的质量。

2 学生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动力

在异步教学实践中,学生的“个体化学习”是一条主线,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等阶段进行学习的过程。

2.1 自学

自学的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基本掌握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首先,由教师向学生布置自学参考提纲,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开通思路,理解课文。学生开始自学,教师巡回了解学情并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进行自学与学生研讨学习问题。通过自学教学,可以使学生有目的地去学习新课。

2.2 启发

启发旨在为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有效的联系,寻求和提供恰当的解决问题的认识条件。实质是引导学生自己启发自己。教师可以向全班学生提出在自学过程中多数学生难以解决的一个或几个带共性的问题。难度比较大的共性问题,可以在全班大多数学生作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

2.3 复习

复习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继续解决在新单元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初步的系统化、概括化,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将所学的新知识应用于实际,形成新的技能作准备过程。

2.4 作业

作业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将所学的新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使知识具体化,形成新的技能,进一步加深和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过程。

2.5 改错

改错阶段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错误,认真分析作业的错误原因,改正作业错误,掌握正确作业方法的过程。学生的作业没有错误,也要分析总结一下能正确地完成作业的原因,进一步提高作业的正确率。

2.6 小结

小结教学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概括化,使所学的技能进一步综合化、熟练化,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发展智力的过程。

3 教师指导为课堂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黎世法教授提倡教师的教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引导是有计划、有针对而不是盲目无目的。

3.1 教师要精心制定“异步教学指导方案”

“异步教学指导方案”通常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自学参考提纲、课堂作业几个部分。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备课,制定合适的“异步教学指导方案”,为学生的进行“个体性、基础性”学习准备提纲。

3.2 教师要遵循相应的指导规律

黎世法教授把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分成“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五个环节,也就是我们说的“五步指导法”。教师在上课开始时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再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融入学生并且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必要时进行个别辅导或者展开讨论;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总结概括。教师的指导可以有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全体指导等集中形式。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指导形式,但无论采用何种指导形式,教师都要遵循“五步指导法”进行指导学生。

4 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在课堂教学中的紧密结合

黎世法教授在经过大量研究和大规模实验进一步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指导与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综合起来,则构成了六步有效教学的过程,即“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生学习―明了学情―研讨学习―强化小结”,从而让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授实现了统一有效的结合。异步教学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遵循客观规律的过程,也是运用“六步学习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无所作为。相反,教师要更加精心地组织、策划教学,要准确把握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按照“五步指导法”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学习。

异步教学法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引导有机统一,以期实现条件许可范围的最优化教学、实现真正意义的和谐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增强,同时也明显的优化教学效果,从而也促进教师了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黎世法.新课程改革从旧序走向新序应解决的关键问题[J].异步教学研究,2005(02).

[2] 李发全.异步教学法的实践应用浅谈[J].教育革新,2010(09).

[3] 陈园园.异步教学法在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教学探索,2013(06).

异步教学法论文篇12

“同课异构”中的“课”是指教学内容,“构”是指教学设计。“同课异构”是指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课题,根据学生实际,构建差异性教学策略,同伴参与课堂观察,比较反思,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模式。它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彰显教学个性,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在校本教研的集体备课过程中,“同课异构”注重教师个人文化价值与课程文本理解的多元化,在教材把握和教学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增强了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教研活动从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教师致力于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追寻个性化的教学思想与风格,操作性强,有利于教师把握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在“思想交换”中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可以作为教研组建设的一项常抓不懈的活动与任务。相对于其他教研模式,它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培养教师的团队和合作意识。(4)促进校本教研的发展。总之,“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讨模式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创新,使集体的智慧得以升华,使教师的个性得以张扬,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更快地成长,它打开了集体备课的新思路,有利于促进教学的高质高效发展,适应新课改的发展需要。

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一般是这样几个步骤:首先,确定教学内容;然后,进行教材的分析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收集相关课题的资料和资源;再次,经过思考和讨论后,撰写教学设计,并进行教学实践;再次,进行会诊式研讨,详细剖析教学中的行为;最后,针对教学中暴露的问题,修改原来的教学设计,写出反思材料。同课异构的核心是对教学目标的异构,同课异构的关键是对教学内容的异学,同课异构的前提是对课文的多元解读,同课异构的操作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

2.集体备课的策略――有效教学及其内涵和模式

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是既重效率又重效果、更重效益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遵循的教学活动的规律,是以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在师生互动中通过教师的常规教学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提高,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针对一堂课,有效性包括教学导入的有效性、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学生活动的有效性、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考试评价的有效性。一句话,就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教得更好。我们三中共同使用五步教学模式,即整体感知,完成前置性作业;发现质疑,提出有价值问题;讨论探究,挖掘出事物本质;总结升华,提升问题的深度;拓展迁移,巩固所学知识。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整体思路

1.教学整体构想

本单元是中外和古今小说,按照课标精神和教材单元提示,本单元培养学生的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从应用的角度说,这些都属于小说,可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鉴赏能力;从审美的角度说,这些课文都具有文学性、形象性和语言美,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过程与方法上讲,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应用、审美和探究的方法,养成应用、审美和探究的良好习惯,学会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在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教学过程中。教学中要注意关照到以下几点:

(1)把握小说的文体特点。

(2)抓住作家作品的创作风格。

(3)加强理论修养。了解一些小说批评的常识,有助于对文本的解读。

(4)注意比较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名著导读的学习,开展一些研讨活动,如将《套中人》和《变色龙》作对比,看看写作手法的异同。

2.单元具体篇目学习目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