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肿瘤科士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2 17:50:15

护肿瘤科士论文

护肿瘤科士论文篇1

1.2统计学方法原始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百分比等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son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本组研究对象年龄20~47岁,平均年龄(29.98±6.13)岁,工作年限1~27年,平均年限7.85年。性别:女365名(98.9%),男4名(1.1%);护士所在科室:内科91名(24.7%),外科24名(65.3%),其他科室37名(10.0%);学历:中专6名(1.6%),大专136名(36.9%),本科221名)(59.9%),硕士及以上6名(1.6%);职称:护士112名(30.4%),护师180名(48.8%),主管护师77名(20.8%);职务:护士359名(97.3%),护士长10名(2.7%)。

2.2报告意向情况对报告意向总得分进行正态性检验,P<0.05,为非正态分布。统计结果显示,报告意向问卷的得分范围为3~15,报告意向总得分的中位数为14,P25为12,P75为15。

2.3报告障碍情况

2.3.1研究对象的报告障碍得分情况报告障碍问卷的得分范围为25~80,对报告障碍问卷的各条目分别进行描述,将研究对象对报告障碍问卷各条目的认同度划分为三个水平,分别是不同意(包括非常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和同意(包括非常同意、同意),369名研究对象认为对其报告护理不良事件阻碍最大的五个因素,即同意率在30%以上的条目见表1。

2.3.2开放性问题描述报告障碍问卷中,条目23为开放性问题,调查其他可能影响研究对象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的因素。归纳如下:①对于护理不良事件责任人处罚过重,如经济处罚;②没有意义,对今后的护理工作没有太大的积极作用;③怕记录在人事档案中;④怕同事或上级对自己有负面看法;⑤怕与患者之间产生纠纷。

2.4报告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2.4.1不同特征护理人员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比较报告意向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一般资料中的分类变量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的年龄、工作年限及职务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2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与报告障碍各因子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惩罚性文化、报告意义与报告意向呈显著相关(P<0.05)。

2.4.3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的多因素分析报告意向总分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性意义的年龄、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惩罚文化和报告意义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年龄、工作年限、惩罚文化和报告意义,见表4。

3讨论

3.1肿瘤科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现状本研究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总得分的中位数为14,对不良事件的报告意向较高,与田欢欢等的结果基本一致。一方面医院越来越重视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大多数护士都知道护理不良事件需要上报。另一方面患者及家属对肿瘤科的要求更高,使得肿瘤科护士更为重视护理安全。

3.2年龄、工作年限影响护士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意向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和工作年限与护士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意向呈正相关,护士的年龄越大,工作年限越长,其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意向越高。另有报告[3]也指出护龄越高,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度越高,上报率就越高。说明临床经验对不良事件识别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肿瘤科工作量大、重症病人多、专科操作多,较长时间的临床工作使肿瘤科护士的工作经验较为丰富,沟通能力较强,安全意识较强[5]。同时,大多高年资的护士为护士长或协助护士长做部分的管理工作,其报告认知高,感知的报告意义也高,促使其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因此,开展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工作年限护士的护理安全知识培训,从而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和不良事件的报告意向。

3.3医院的惩罚文化影响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研究显示报告障碍中护士同意率最高的五个条目均属于惩罚文化,护士感受的惩罚文化越重,其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越低。研究对象在开放性问题中也多次提到“惩罚”、“处罚”等关键词,再次印证惩罚文化影响护士的报告意向,与国内王玉艳、方良玉等分析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虽然医院已实施非惩罚上报机制,但研究对象仍受长久以来的惩罚性机制影响。哈佛大学Leap博士提出,发生错误后担心被惩罚是当今医疗机构内患者安全促进的唯一的最大障碍。建议医院加大力度推广非惩罚性文化,从而使相关管理者和护士正确看待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对责任人的不同形式的惩罚。二是医院实行逐级上报的报告系统,这种系统外界比较容易获取报告者的信息,给当事人带来很多难题。Karsh等也指出,报告障碍之一在于医护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匿名性缺乏信心。因此,提供较少的个人身份信息,使得报告者的身份无法被识别是促进医护人员进行报告的首要标准。建议建立较强报告系统的匿名性和保密性,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报告意向。三是管理者在分析不良事件时,更多的分析个人在护理过程中的缺陷或个人责任等,很少研究当事者的心态、客观因素等。有研究表明,医护人员认为因不良事件受到惩罚的配置不公平或不恰当直接影响其报告意向。因此,建议医院应用更为合理、科学的分析方法评析护理不良事件。

3.4护士感受的报告意义影响护士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意向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感受的报告意义越低,其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越低。研究对象在开放性问题中多次提到“没有意义”、“无影响或影响小而不用上报”等关键词,也再次表明报告意义影响研究对象报告意向。分析原因可能有二个:一是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后,管理者反馈信息只是统计数据,没有深入分析如何规避差错,因此护士不能从反馈中提取到有效信息,不能获得学习与进步,进而对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的意义提出质疑。建议医院从护理不良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改进相关制度,及时反馈,避免类似护理不良事件的再发生。二是护士“认为对患者无影响或影响小而不用上报”。潜在漏洞或无伤害的护理不良事件具有隐蔽、动态的特点,当事人不报告,其他人事后很难发现。但这类不良事件可以挖掘更多的临床护理风险,也正是护理差错、事故的源头。护士未明确理解护理不良事件的范畴和报告意义而影响其报告意向。建议医院进一步明确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范畴的同时,对护士进行定期、定向培训或借助案例分析提高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的认知水平、明确其报告意义,提高其报告意向。

护肿瘤科士论文篇2

经个人申请医院推荐的执业注册护士,要求参加工作5年,大专(含)以上学历,年龄25-46岁,均为女性;培训时间为6个月,其中理论课程1个月,临床实践5个月。2 培训教学准备及实施

2.1 培训目标的确定 通过肿瘤专科护士专业化培训,在肿瘤专科或专病领域内掌握较高水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真正达到培养临床实用型专科护理人才的目的。

2.2 理论课程设置 以岗位胜任为导向,围绕培训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共计160学时。包括临床肿瘤流行病学;肿瘤预防与控制;肿瘤分级和分期;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化疗药物分类、作用机理以及化疗方案新进展;化疗药物毒副作用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化疗患者静脉的评估与选择;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家庭社会支持;化疗操作防护新进展;肿瘤患者综合治疗、介入放射治疗、生物免疫治疗及护理特点;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支持;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静脉输液进展及PICC临床应用;癌症疼痛的治疗及护理;肿瘤护理科研与论文撰写;肿瘤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调试;护患沟通相关理论与技巧;评判性思维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感染控制及抗生素的应用;肠造口病人的护理;肿瘤疾病腔内治疗护理等。

2.3 临床实践培训内容设置及方法 5个月的临床实践中需掌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的肿瘤患者及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观察和症状处理;化疗患者的护理,包括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CVC和PICC的操作及在化疗中的应用);肿瘤患者胸腔、腹腔、心包腔穿刺置管术中配合;患者术后护理及腔内化疗护理等。

临床实践采用一对一导师负责制,每一接受培训的护士均由指定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老师需按照培训计划、考核要求,全面负责该护士的理论指导和操作培训,同时采取参加相关专科讲座、教学、业务查房与个案讨论等方式保证教学效果,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2.4 教学方法设计 采用美国科罗拉多护理学院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互动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情景模拟式教学及传统的护理床旁教学法和讲授式教学法。为提高培训护士的理论基础,有关肿瘤流行病学、肿瘤分级与分期、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肿瘤化疗方案、肿瘤综合治疗、生物治疗、介入放射治疗等课程,专门邀请了肿瘤专业相关领域中,具有丰富医疗诊治和临床教学经验的医学专家进行理论授课,而有关临床护理则由护理教师授课,保证培训护士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5 师资的准备

2.5.1 指导教师选拔标准 本次护士专业化培训班指导教师的选拔破除以往以护理教师为单一授课教师的现象,由医院组织10名医学教师参与到本次培训教学中,目的是将最新肿瘤疾病的治疗进展灌输于培训教学中。但教师选拔仍然以护理教师为主,医学教师为辅的原则。医学教师学历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具有主治医师职称(含)以上;护理教师要求本科学历,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具有临床教学经验及较强的组织和教学能力,热衷于护理教学工作,理论知识扎实,技术操作规范,年龄在30-50岁之间。

2.5.2 指导教师备课要求 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需具有广泛及较强的临床应用性;患者病情可允许做护理床旁教学之用,教学前需做到患者知情同意;教学后教学效果可做到科学评价。

2.6 考核内容 临床实践结束后由指导老师对培训护士的临床实践表现进行评分,填写在临床护理实践手册中,包括理论考试占30%;操作考核(PICC导管的维护、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方法等)占30%;综合能力(护理查房、健康教育、护理讲座)占40%,所有考核成绩上报吉林省卫生厅医政处存档备案。3 效 果

通过肿瘤科护士专业化培训的实施,在结业考核评价中,护士各项考核成绩、岗位胜任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从培训前的60提升至86分,操作考核平均成绩从培训前70分提升至95分,综合能力考核平均成绩达到90分。此外,护士自我评价从培训前80分提升至95分,客观反映了护士能力的提升及护理质量的提高。患者满意度达98%。4 讨 论

护肿瘤科士论文篇3

随着地球人口的增多,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不良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作为向肿瘤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群体,护士在工作中经常面对晚期肿瘤患者痛苦的呻吟、扭曲的心态、生离死别的场面,身心承受巨大的压力,进而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另外,肿瘤科护士长期接触具有毒性的化疗药物,在药物配制及操作过程中会出现药物的逸出,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或呼吸道进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对护士的身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因此,对于肿瘤科护士的身心健康的关爱显得至关重要,我们做了如下调查,为改善肿瘤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1.1调查对象 在我院肿瘤中心四个病区52名护士和随机抽取普通内科60名护士,共发放问卷112份,有效问卷101份,接受调查的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2-38岁,其中护士46名,护师53名,主管护师11名;文化程度中专9名,大专73名,本科19名。

1.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内容说明主要是关于肿瘤科护士和普通内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方面,说明调查的意义。内容分为一般资料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问卷由调查者随机发放,填写者不署名,统一时间内收回。

1.3统计学分析 调查者与各科室取得联系,由调查者发放问卷。问卷收回后,测试结果统一输入计算机。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肿瘤科45名护士存在不同程度身心压力情况 担心化疗放疗对身体的伤害40名;来自肿瘤病人本身的压力37名;缺乏支持、待遇偏低30名;工作强度过大28名;静脉穿刺困难22名;来自家庭的压力17名。

2.2肿瘤科护士与普通内科护士心理状况对比 肿瘤科护士相比普通内科护士,在强迫、恐惧、焦虑、敌对性上,明显承受更大的负担(P

3 讨论

3.1肿瘤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较差的原因 (1)化疗药对身体的影响:肿瘤科所有的护士的主要压力来源于化疗药对身体的损害,化疗药物在配制过程中会对护士造成一定程度的身体损害。(2)对癌症的恐惧心理,增加了肿瘤科护士的紧张情绪。(3)缺乏安全感:肿瘤科患者病情特殊,花费高,好转率低,病人心态复杂,要求相当高,稍有不如意就会对护士恶语相向。这使护士感到缺乏安全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4)肿瘤科病人住院治疗时间长,病情复杂、预后差,治愈率低,护士所拥有的知识解决不了病人的实际困难。达不到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护士自我实现的需求未得到满足。这种会导致角色的心理异常。(5)救死扶伤的愿望与现有的医疗水平发生冲突,癌症导致病程长、生活质量下降及长期面临死亡的恐惧,护士对癌症病人产生的强烈情感反应,当累积到超过心理承受力时,会产生不良的反应。(6)随着护士学历的增高提升了护士的自尊,而枯燥、琐碎的工作性质却并未随之改善多少,癌症病人治疗效果不明显,护士的辛勤劳动不能真正得到承认和尊敬,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出现心理矛盾,工作积极性下降,长期形成不良的心理疲劳状态。

3.2对策 (1)给护士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制定并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减轻护士精神压力。(2)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注重培养和增强护士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平衡的调节。(3)加强护士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应对压力能力。鼓励护士倾吐,并加以疏导,以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提高心理耐受力。(4)开展健康教育。定期对护士进行定期讲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针对护理人员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开展促进健康活动。(5)强化肿瘤科护士的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针对部分思想上认识不足的护士,定期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及杂志、媒体报道的各种医疗事故和纠纷,教育护士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法律,增加工作责任心,提高自身素质及工作适应能力,降低工作的风险性。

综上所述,护士的身心健康是多方面主客观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与护士的生活质量,建议管理者应应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护士的心理冲突和压力,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2]。

护肿瘤科士论文篇4

肿瘤专科培训是集理论知识与技术操作为一体的一门在职教育课程,是成为肿瘤专科护士必须的途径[1]。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培训手段对于肿瘤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而言非常迫切,它能为肿瘤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随着微信在工作中的发展与应用它为护士提供了方便简捷的交流和学习平台[2]。借助智能手机这一工具,在肿瘤科专科护士培训中我院将微信平台应用于肿瘤专科理论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3月—2016年5月在本院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参加培训的学员30名(观察组),均为女生。其中,大专学历16人,本科学历1人,年龄28岁~36岁(29.2岁±5.8岁),护师20名主管护师10名。观察组皆使用智能手机,且均开通微信业务,开通手机上网业务;选择同期在本院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参加培训的学员30名(对照组),大专学历18人,本科学历12人;年龄27岁~34岁(29.3岁±3.7岁),护师16名,主管护师14名。两组学生年龄、文化程度、理论知识、培训教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示范法培训教师每次用120min讲解、示范各项理论知识,给学员20min自由探讨时间,20学时完成培训内容。1.2.2微信模式①预习阶段。培训教师在培训前依据培训内容和目标,提出肿瘤专科相关护理问题,培训老师通过微信群,将课程相关信息发到群里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化疗的适应证、禁忌证和相关注意事项等。②带教阶段。第一步:培训老师在微信群中先发肿瘤专科学员理论知识相关的视频,在示范前2d~3d,陆续上传有关资料,并给出相关问题,以便自行查询并预习。第二步:培训老师网络教学并录学员互动视频发至微信群,引导学员发现问题及提出改进措施。第三步:培训教师按约定时间在群里发起群聊提出复习思考问题要求每人积极发言,并指出自己的收获和体会。③总结阶段。培训教师对所有小组的材料进行整理,对理论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上传至群里,确保所有学员对专科理论知识都能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愿意有问题及时提出并大家讨论。

1.3观察指标

①操作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两组学员在同一时间进行关于肿瘤护理知识相关的理论考试,理论考试总分为100分。②培训满意度。培训结束后对60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学员对两种培训方法的满意度,包括激发学习兴趣与热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综合处理能力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对肿瘤科护士而言,如何保证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肿瘤专科的理论,选择一种高效率的培训方法显得尤为重要[3]。参与肿瘤专科培训的护士普遍认为在理论知识培训中应用微信平台,对提高临床肿瘤护理常见问题及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能力有很大帮助。微信教学模式易操作、便利可以随时讨论[4],能有效提高肿瘤专科护士理论培训效果,激发护士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肿瘤专科护士观察和解决化疗常见问题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为专科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效果提供了新的思路。传统的教学模式示教-练习-指导以“技术操作为中心”,只注重培训教师的传授[5],忽略了专科护士的实际掌握及积极参与,微信教学模式避免了上述不足,参与度高,可以积极发言,网络氛围轻松,培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传统的培训方式把教师放在主体地位,而把专科护士放在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地位。与传统的临床培训方法相比,微信教学模式更让肿瘤专科护士提高了对肿瘤护理的兴趣,操作成绩明显提高,培训老师自身素质及教学技巧有所提高,改变了以往机械呆板的技能训练状态。总之,任何一种培训方法的使用,都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培训任务,优化培训效果。微信教学模式应用于肿瘤专科护士理论知识的培训中,不受时间、空间、人员的限制,参与度高,可以提高专科护士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柴翠萍.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0,24(11A):30733074.

[2]方兴东,石现升,张笑容.微信传播机制与治理问题研究应用[J].新媒体研究,2014(6):2224.

[3]张洪君,骆金铠.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组织实施与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5,6(2):1920.

护肿瘤科士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我科是肿瘤妇科专收治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以及妇科良性肿瘤患者,有手术的有术后化疗的病人以及复查病人住院周期长治疗时间长,严重影响病人生活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我们护士对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使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现将我们研究人文关怀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的改善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一、重视护士人文关怀教育

人性化管理是基于科学的人性观基础上“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

重视人的需求,肯定人性的合理性,维护人个体价值人文关怀在人性,人格,人本的基础上尊重病人,人文关怀以人为本贯穿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行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善终护理服务深入‘人文意识’护士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的服务,在临床上人文服务与优质护理服务相结合服务于妇科恶性[瘤病人[2]组织护士人文关怀培训,派护士外出参加人文方面学术交流、进修、培训、深造及参加人文相关的继续教育。不断完善和提高护士的自身文化修养。人文关怀培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原则,人文培训要坚持针对性和实践性,护士在提高个人自身人文修养外还要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强化护士人文服务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和科学人文素质,一切应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关心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治疗护理,关怀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存活质量把人文关怀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二、注重细节人文护理

人文护理:是指以人为主体的护理参与人文现象,核心是护理,现象是“护理人文”。人文关怀以人为本贯穿整个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从细节服务患者,对于妇科恶性肿瘤病人而言都是非常痛苦的,病人需要很多疗程化疗反反复复,医护人员则要顾及化疗她的副反应以及病人的病情进展情况。如果病人化疗副反应很严重,对病人的伤害很大,医务人员根据妇科恶性肿瘤病人病情恶化将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患者出现失去胃口失眠护士协助家属进行饮食调整,家属关心帮助减少病人的担心顾虑,护士针对出现症状做好健康教育宣教,使病人睡眠时间增多。当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晚期出现疼痛时护士观察病人疼痛部位性质疼痛时间有1/3的患者有一个部位疼痛,有1/3的患者有二个部位疼痛,有1/3的患者有三个部位以上的疼痛,护士做好疼痛的评估建立疼痛评估体系机制[3]疼痛管理是一个长期、持续、动态和可行的疼痛控制的全过程。在疼痛护理体现对病人的体贴和关心的需求,做好疼痛的解释医生给予止痛心灵的关怀[1],癌痛治疗的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请专职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辅导以及心理暗示心理安抚治疗,减轻病人焦虑的情绪思想负担。要求临床病区护士注重病人的心理需求,树立“全人”观念护士对病人要倾注爱心,多与其沟通交流,护理服务主动周到,病区护士语言态度和蔼可亲,护理操作技术娴熟准确,护士工作作风认真严谨,为病人提供可适性、有效性、持续性、效果性、效能性、尊敬与关怀以及安全性的住院环境。在护理治疗中理解关心、爱护病人使人文关怀护理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科学化,全面提高肿瘤妇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三、研究人文关怀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病人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表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病人生活生存质量与人文关怀正向相关课题组成员发放人文关怀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生活提高和改善问卷100份,访谈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家属100人,护士通过访谈收集大量资料信息,经过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的人文关怀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心理调节帮助还是有很大的作用,患者以及家属表示护士人文服务给病人带来心灵安抚使病人有坚持治疗生活的勇气。给家属和病人生活的信心。人文优质护理服务使临床病人以及家属满意度不断提高[4]

四、小结

在本课题研究中全体研究成员以及肿瘤妇科护士长护士积极配合下认真发放生活质量调查表以及访谈病人家属,耐心为病人及家属讲解为本课题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为有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是在问卷回收时发现有13份调查问卷有个别项目没有填全,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更好地为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水平做贡献。为管理部门提供人性化服务管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金祥,姑息医学[M],四川科技出版社,2009.56-104

护肿瘤科士论文篇6

一直以来,恶性肿瘤是很难治愈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丙炔是人群多发病症。近些年来,虽然医学科技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从世界各国来说,恶性肿瘤的致死率却越来越高,在全球来说,已经成为了人类的第一大致死疾病。虽然目前医学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还存在一定的局限,但是可以从肿瘤科的护理角度出发,严格要求护士,给予恶性肿瘤病人以最为专业的护理,帮助恶性肿瘤病人对抗疾病,恢复他们的身体健康,进而达到改善他们生活的目的。目前为止,关于我国恶性肿瘤的护理发展还是刚刚起步,要使得肿瘤护理工作的专业水平以及质量能够得到提高,应当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要求,不仅仅要求他们具有深厚的肿瘤护理知识,还应当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在培养模式上,可以这样培养,先将是全科护士,然后培养成专业护士,最后培养成为临床护理专家。根据现代护理学理论,我们知道护理专科咨询门诊的形成是其必然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因为护理专科咨询门诊不仅同临床治疗息息相关,还和家庭护理指导息息相关。对于恶性肿瘤来说,建立肿瘤护理专科咨询门诊其意义更为重大。笔者根据我院肿瘤护理专科咨询门诊的相关资料,对我院肿瘤患者以及家属的需求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咨询对象

本次临床研究中,笔者选取了我院肿瘤病人资料,跨越的时间是2010年3月到2013年7月,一共有病例数为327例子,这些患者都是由我院肿瘤护理专科咨询门诊接诊的病人。对于咨询者的年龄,最大的为84周岁,最小的为16周岁。在327例咨询者中,有部分没有被确诊为恶性肿瘤,有部分被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未被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有234例。所占比例为80%;已确诊的咨询者所占比例为20%。

1.2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采用的统计软件是SPSS13.0 统计软件,进而进行统计分析,针对选用的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数。同时保证P

2 结论

2.1 患者与家属问题分类

根据所选取的分析资料,对肿瘤患者以及家属的相关问题,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肿瘤预防、一类是肿瘤诊断、一类是肿瘤治疗、一类是肿瘤疼痛处理、还有一类是家属的应对。相关的数据在表一中可以观察到。

2.2 针对专科护理的问题分类

在对肿瘤患者以及其家属的护理需求进行分析时,不仅要考虑到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护理的相关问题分类,还要将这些分类同肿瘤专科护理的相关问题联系起来,使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肿瘤专科护理的相关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肿瘤疼痛处理,一个是护理与康复。相关的数据参考,在表二中可以观察。

3 讨论

一直以来,癌症问题都是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据相关的统计分析发现,甚至是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原因。我们知道现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肿瘤治疗技术也越来越发达,但这些技术似乎没有办法解决恶性肿瘤的死亡率,近些年来仍然在不断的攀升。因此,认真对待恶性肿瘤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工作。该工作也受到了各个国家的重视。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开始致力于护理模式的更新,以及服务水平的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理的内涵也不同于以往,真正有效的护理应当顾及到两个方面,一是要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得以完善,二是要使得的生存期能够得到延迟。也正是出于这个目的,我院在肿瘤还礼专科咨询门诊的基础上,对肿瘤患者以及其家属对护理方面的需求,持续关注,从而不断了解肿瘤护理的发展方向。针对肿瘤病人,笔者认为应该结合其病症的自身特点,给予特殊照顾,要直面护理恶性肿瘤病人中遇到的各种专业问题,并且不断改善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护理护士、患者以及家属都进行护理教育。

根据上文的实证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对于患者以及家属而言,他们所掌握的有关肿瘤知识,是比较少的。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状,其主要原因是我国肿瘤防治过程中,并没有做好相关的普及工作,从而使得人们的肿瘤知识缺乏。因此,在我院今后的工作中,不仅仅要培养出专业化的肿瘤护理护士,还应当注重患者以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这些健康教育的方面应当比较广泛,包括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以及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再到恶性肿瘤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注意事项。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切实履行完成。我院有肿瘤护理专科咨询门诊,为进行这些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很多患者是属于恶性肿瘤患者,该患者患病的人数是在90%以上,到了晚期,对他们困扰最大的问题便是疼痛,如何缓解他们的疼痛,是提高他们生存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上文所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对于疼痛问题的关注,是这些问题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内容。

护理人员不仅要自己对相关的疼痛知识进行了解,还需要教会患者一些关于疼痛的常识,使之能够进行配合治疗。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其在面对疼痛以及疼痛的损伤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该种疾病的致死率非常高,因此他们还要时刻准备面对着死亡。正因如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进行相应的临终关怀,这也是肿瘤专科护理的特殊之处。在临终关怀过程中,专科护理护士,应当让患者对死亡有正确的了解,从而平静的接受,提高生命最后的质量。根据相关的调查,我们发现肿瘤护理所针对的对象是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在咨询过程中,相关人员有责任将相关的知识介绍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他们了解更多的肿瘤知识,从而为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大菊,李德琼.肿瘤专科护理基本素养的培训[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06).

[2]付凤环.北京市居民肿瘤防治知识、态度和需求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1(05).

[3]李妍.我国恶性肿瘤护理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护理研究,2012(13).

[4]赵继军,周玲君,宋莉娟,邱彩锋.上海市医护人员癌痛认知状况调查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02).

[5]王丽萍,董俊芳.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8(36).

[6]王从容,王庭珍,唐婷.浅谈肿瘤护理的需求[J].中国实用医药,2008(35).

护肿瘤科士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87-01

肿瘤内科护士是专科护士的一个分支,面对的是特殊群体――癌症病人,故要求护士具有其他专科护士的基本素质外,还应具备独特的核心能力,即良好的沟通和心理疏导能力、职业防护能力、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能力。

1 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心理疏导能力

癌症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1],治愈率低,这类患者一经确诊,常常产生严重的心理反应,恐惧、焦虑,万念俱灰,不思茶饭。在治疗过程中严重的化疗反应,效果的不确定性和癌痛的折磨,患者缺乏乐观态度,丧失治疗信心,而拒绝治疗甚至有自杀倾向。需要护士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完成对癌症的心理适应过程,唤起病人对生命的渴望,增加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有效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护士要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沟通技巧,在病人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有研究显示良好的沟通能帮助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同时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例如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化疗反应而拒绝治疗时护士会用理解和关切的语言说服病人,讲述生命的价值,唤起病人对生命的渴望,也可把好转治愈的患者介绍给病人,使病人产生强烈的生命意愿。

2 具有职业安全防护能力

肿瘤科护士服务对象是癌症病人,年龄各异,病情不同,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他们的焦虑、忧郁直接影响护士情绪,患者的痛苦表情无助的眼神年轻患者的死亡等恶性刺激严重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另有抗肿瘤药物大多为细胞毒剂,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之间缺乏选择,护士长期接触抗肿瘤药物,形成潜在的身体危害[2],可引起白细胞减少,月经不调,畸胎脱发,自然流产率高等职业危害风险,护士应具备抵御职业风险的能力,学会释放心理压力的方法,劳逸结合,自我放松,保持良好的心身状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和工作环境。在配制化疗药物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配置流程,掌握各种剂型化疗药物的配制方法,防止化疗药物外溢致空气污染,穿防护服,戴口罩帽子戴聚氯乙烯手套。有报导只有聚氯乙烯手套对抗癌药物有防护作用。

3 能够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方法

肿瘤内科病人多以静脉化疗为主,化疗药物外渗是最常见的护理风险,故肿瘤科护士必须掌握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副作用和药物外渗防治知识。首先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报导药物外渗与一次穿刺成功率有关。认真评估患者血管,静脉输液时选择粗直的血管,掌握好深静脉置管技术,深静脉置管输液在预防药物外渗方面的安全性已得到肯定。认真执行化疗药物应用流程,一旦外渗立即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局部封闭、理疗、中药外敷等。

肿瘤内科护士作为特定的岗位,有其较高的能力要求,护士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临床工作需要,努力学习专科护理知识,参加各种学习班、小讲座,不断接受新理论、新技能。做个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肿瘤科护士,提高肿瘤专科的护理质量[3]。

参考文献

护肿瘤科士论文篇8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oncology nurses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life.Method: 35 nursing staff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alysis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ividual,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related factors affecting the working environment,and the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nurses in oncology department were analyzed.Result:Age,nursing age,the title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of the nursing staff,the title for the oncology nurses working environment influence was most obvious,followed by nursing age,and the effect of age was relatively small,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Key words】 Oncology department; Nursing staff; Work environment; Quality of life; Correl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ai’an Tumou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Hospital,Tai’an 27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6.019

近年恚受到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肿瘤患者人数明显增加,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对于肿瘤科的护理人员而言,其工作压力和风险也随之增加。在肿瘤科治疗和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长期接触化疗药物以及相关污染废弃物品等,对于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与此同时,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且情况危急,需要随时做好临床抢救的准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2]。本研究以2012年1月-2015年6月于本院肿瘤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作环境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调查研究对象为2012年

1月-2015年6月于本院肿瘤科工作的35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龄最高45岁,最低24岁,平均(30.4±5.1)岁,护龄1~15年,平均(7.1±3.2)年。

1.2 调查方法 由本院自行设计调查表,了解被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分析其个体基本特征,评价其对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感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参考Likert 6级评分法(1~6分),从自主性、工作负荷、职业发展、领导与管理等方面进行(9个维度,53个条目)进行评分(53~318分),分数越高,代表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越好[3]。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参考1~5级评分法(1~5分),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等多个领域(28个条目)进行评分(28~14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越高[4]。本组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35份,回收35份,经一致性核查及逻辑核查,无条目缺失,准确进行数据录入。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

2 结果

2.1 不同特征肿瘤科护士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分析 年龄>40岁、护龄>10年及副主任护师的工作环境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相对更高,并随着年龄、护龄的增长以及职称的提升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肿瘤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影响因素 年龄、护龄、职称是影响护理人员工作环境的主要因素,其中职称对于肿瘤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影响程度最为明显,护龄次之,而年龄的影响相对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43、1.31、1.02,P

2.3 肿瘤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护理人员的心理、社会、环境与工作环境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正相关(P

3 讨论

在肿瘤科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其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较大,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主要受到化学药物和心理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化疗是肿瘤疾病的有效治疗办法,化疗药物存在一定的毒性,长期与其接触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5-6]。对于女性护理人员而言,其生殖健康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甚至会导致不孕。而护理人员不可避免的在工作中接触化疗药品、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污染物,需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善硬件设施,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保护[7-8]。另外,患者的病情危急,随时可能发生危险,护理人员往往需要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其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增大。部分患者的情绪不稳定,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不配合,甚至产生抵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9-10]。部分护理人员的由于临床经验较少,应急反应力差,自身心理素质较差,在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差错,使其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其对于工作效果及生活质量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11-12]。

本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肿瘤科护理人员当中,年龄>40岁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对更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工作环境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也会明显得以提升;在不同护龄的肿瘤科护理人员当中,护龄>10年的护理人员,其工作环境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高,护龄为6~10年的护理人员次之,护龄1~5年的护理人员最低;在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中,副主任护师的工作环境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最高,主管护师次之,均明显高于护士、护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肿瘤科护理人员工作环境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职称对于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影响最为显著,护龄次之,年龄的影响相对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02、1.31、1.43,P

而不同年龄、护龄及职称的肿瘤科护理人员中,护理人员的生理方面与工作负荷、职业发展、系统变革、资源条件、权利保障以及领导管理等6个维度呈正相关(P0.05)。而在心理、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均于工作环境的9个维度呈正相关(P

因此,在肿瘤科护理管理工作当中,需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在肿瘤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需要给予护理人员足够的关心,合理进行排班,改变传统的轮班制度,根据肿瘤科护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实行弹性坐班,尽量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负担[13-14]。充分发挥其个人能力,促进护理人员之间的合作与支持,进而提升护理工作效率,以更好的为患者所服务。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护士长需要将急救护理管理的理念传达给护理人员,详细予以详解,并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护理人员的意见,采纳合理建议,给予其鼓励,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凝聚力。严格进行化疗药物的管理,护理人员在接触操作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口罩、帽子、手套以及防护眼镜,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避免直接与药物的接触,分类处理和回收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污染物,清除有害物质[15-16]。当皮肤受到污染时,需要及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以保障肿瘤科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对于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护理人员,需要暂时予以调离,避免化学药物和有害污染物对其产生不利影响[17-18]。

加强心理干预,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临床经验,合理进行工作安排,使其在岗位上充分发挥价值和作用。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强化其心理素质的训练,使其在工作中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乐观的面对工作压力,并为其提供排解压力的途径,维护其心理健康,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19-20]。

综上所述,肿瘤科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与其生活质量之间密切相关,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来提高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实现人性化管理,为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减轻其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使其全身心投入到肿瘤科护理工作中,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肿瘤科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石丽丽,王蔚玲,孙玉红,等.肿瘤科护士对癌性疼痛管理的认知与实践现状[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50-52.

[2]刘巧梅,王媛媛,谭开宇,等.肿瘤科护士共情疲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5):614-620.

[3]黄翠萍,唐群芳,宋代坤,等.护士分层管理提高肿瘤科护理质量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7):145-147.

[4]徐静.浅谈肿瘤科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1):76.

[5]樊丽.国内肿瘤科护士同情疲劳与同情疲溃感流行性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3,29(2):56-60.

[6]冯蓉.今天,让我们聚焦专科护理(之三)肿瘤科护理:期盼更多的人性关照[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20(2):4-10.

[7]吴玉青,李荣.肿瘤科护士工作环境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9):614-616.

[8]Y平.双因素理论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6):187-189.

[9]王芳.肿瘤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1):26-27,43.

[10]沈洁,陆箴琦,姜安丽,等.肿瘤护理人员职业情感体验的质性研究[J].护理杂志,2013,30(1):5-8.

[11]李小林,张淼.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护士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及工作压力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14,12(27):2583-2585.

[12]李玉玲.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护理杂志,2013,30(14):46-48.

[13]顾菊凤.肿瘤科护士健康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J].医学与社会,2012,25(1):27-29.

[14]孔培培,许梦雅.探析双因素理论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25-27.

[15]刘小娟,崔丽华,吕赛飞,等.肿瘤科护士的情绪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6):381-383.

[16]闫金莲.肿瘤科临终护理人员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探究[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4):268-269.

[17]康慧清,姜秀丽,王珊珊,等.肿瘤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4):150-152.

[18]孙茜.肿瘤科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应对管理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88-90.

护肿瘤科士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8)10-256-01

护士对病人的想法和感受影响着病人的护理质量。此外,护理也被称为一种职业,它深受职业生活消极方面的影响。对肿瘤科护士在癌症患者和肿瘤科护理中的作用进行评价,以期对癌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了解护士对自己的做法的想法和感受,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

1材料和方法

2017年,护士在住院和门诊工作在此期间联络了130名护士。在将这项研究告知参与者之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因为繁重的工作或他们的工作压力而拒绝接受这项研究。最后70名提供知情同意的护士完成了自我评价量表和研究问卷并对护士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

在规范和量化肿瘤科护理困难的反应的同时,根据工作相关、病人相关和自我相关的差异对这些反应进行评估。毛茸茸的。一些响应可以驻留在多个域中,并且相互重叠[2]。这种聚类是为了确定肿瘤学护理障碍所表达的概念的性质。以及能够提出建议以提高护士对其工作的满意度。

2统计分析

用SPSS2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数据以频率和百分比以及适当时的平均和标准偏差表示。一个用Venn图显示肿瘤学护理难点的重叠群。这张图中的级别反映了某位护士的反应与“过度”相匹配的程度。我的学习小组占百分比。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护理人员对肿瘤学护理的参与程度和认知水平进行预测。模型中的因变量是参与者的水平。年龄、肿瘤科护理通过时间占整体护理经验的百分比、难度一致程度、积极方面、与一般变量I的技能是独立因素。多元分析包括10%的I型误差水平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为95%可信区间。一个5%的类型i错误级别被认为是研究中的统计显着性水平。

本研究包括70名护士,平均年龄为29.9±5.7岁(24-51岁)。超过一半的参与者结婚(n=36,51.4%),30%的参与者(n=21)。整体而言,护士的平均职业经验为7.1。

肿瘤临床平均工作年限为4.6±3.4年(1~21年)。分析表明,腫瘤学工作在整个工作中所占的平均比例。研究人群中护士的寿命为75.8%(14.3%-100%)。最常表达的困难在肿瘤科工作的专家依次为精疲力竭(58.6%)、应付患者心理问题(25.7%);死亡频发(24.3%)。肿瘤学护理最常表达的积极方面是满意度(37.1%)、改变对生活的看法(30%)和实现生活的优先次序(11.4%。护士还评估了肿瘤学护理所需的技能,最常表达的技能是耐心(60%)、移情(57.1%)和经验(50%)。

护士自身报告的肿瘤学护理困难分为工作相关、病人相关和自我相关三个主要领域。贝罗的一些物品被推到多个域,因此结果显示为Venn图1。根据这一分类,护士声称28.3%的困难可归因于与工作有关的因素,患者相关因素困难占30.3%,个体因素困难占77%。

3讨论,谈论

这项研究的参与者强调了与癌症患者合作的积极和消极的方面。他们认为,在肿瘤学领域工作会增加疲劳和工作压力。对这些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困难的。同时在肿瘤学领域工作有助于改变生活、工作的感知。满意度和临床技能的发展。

在这项研究中,大多数护士宣称在肿瘤学工作会增加疲劳。对于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来说,尤其是卫生小组遇到了困难。因此,处理癌症患者的卫生专业人员是在医疗保健方面遇到困难的群体之一。

一些研究发现,在肿瘤学环境中工作的护士在沟通和病人护理中的情感支持方面存在问题,由于过度依赖、攻击性和治疗能力不佳,观察疼痛患者,难以与身体形象恶化的病人工作,终末期护理,情绪挑战。在与患者的关系上,在建立治疗沟通、伦理问题和团队冲突方面存在不足。

护肿瘤科士论文篇10

本文试图分析护患纠纷增加的原因,并提出减少纠纷的对策,以构建肿瘤科和谐的护患关系。与2008年对比,2011年新病房护士的年龄轻、护龄短、学历低;床位使用、工作量等明显增加;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增强是护患纠纷增加的原因。作为防范护患纠纷的措施应该加强科室自身建设、培养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树立尊重患者的权利观念、强化护士长的管理能力。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会使护理人员更加关爱肿瘤患者的有限生命。

2008年与2011年护士的年龄、护龄及学历的对比分析

新病房投入使用后工作在肿瘤科一线岗位上的护理人员多为八零后的独生子女,由2008年的40%增长到79%。即护士的年龄明显年轻化。2008年护士工作不足3年4人,占科室护理人员总数的13.3%,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11人,占科室护理人员总数的86.7%;2011年新病房投入使用后,由于科室的重新组建,护理人员的重新调配,调入了许多刚毕业的护士,其中有1年左右工作经历的护理人员成为了科室的主流,工作不足3年12人,占到科室护理人员总数63.2%。即护龄长的护士明显减少。

2008年与2011年护士知识结构比较:其中2008年中专人数5人(33.3%),大专8人(53.3%),本科2人(13.4%)。2011年中专人数12人(63.2%),大专5人(26.3%),本科2人(10.5%)。2009年护士中专占大多数。即高学历护士明显减少。见图1。

新病房护士年轻化、知识结构相对较低,沟通能力欠缺是护患纠纷增加的主观因素。

肿瘤患者及家属由于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巨大的心理压力,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恐惧、抑郁、暴躁易怒等负面情绪。面对这一特殊的群体,年轻的护士们经常是受患者及家属情绪的影响而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导致护患双方不能有效沟通而引发护患纠纷。

年轻的护士工作中由于缺少生活阅历,对生命存在的价值体验不深。不能利用沟通技巧及时向临终患者及家属传递治疗与护理信息而引发护患纠纷。

护龄长的护士比例下降以及高学历护士比例下降使科室的整体专科理论知识及业务能力相对不足。由于专科知识宣教不及时,特殊护理处置(如:心电监护故障处理、PICC导管脱出处理等)不及时而引发护患纠纷。

2008年与2011年病房住院患者及工作量的变化

2008年与2011年病房住院患者的总床位使用数、入出院人数、死亡人数的对比。2011年总床位使用数明显高于2008年,增加12.75%;2011年死亡人数明显高于2008年(190人vs126人),增加50.79%。

肿瘤科2008年与2011年一些特殊工作量的比较,其中介入人次增加155.7%,中药外敷人次增加83.7%、PICC导管留置人次增加114.29%、皮下泵留置人次增加31.4%、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人次增加131.7%。

对策与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了2008年与2011年护士群体、病房工作量的变化对护患纠纷发生的影响,并希望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出对减少护患纠纷可能有效的对策。①加强科室自身建设是防范护患纠纷发生的关键:首先,需增强服务意识,制定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护理服务标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第二,要加强专业、专科技术的培训。对肿瘤科护士的培养要通过临床实践与模拟演练专科技术操作、抢救过程、对临终患者及家属的照护、特殊事件处理等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技术水平与应急事件处理能力。让护理人员通过医院内举办讲座、科室业务学习、病例讨论会、护理查房和外出进修、参加短期培训等多种途径的学习,不断更新护理知识开阔视野而提高整体护理队伍的素质。②培养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是防范护患纠纷的有效手段。③树立尊重患者的权利观念,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要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提高护理理论与技术水平,提高服务意识,贯彻“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管理者必须提高管理能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加强护患沟通进一步融洽护患关系,把各种护患纠纷降到最低限度,使护理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恶性肿瘤虽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但相信和谐的护患关系会使护理人员更加关爱肿瘤患者的生命,会使患者更加珍视自己的有限生命。

护肿瘤科士论文篇11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近年来,尽管医学发展迅速,但是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肿瘤科护士需要经常面对濒死患者。但是临床中发现,由于缺乏对临终症状的评估和护理知识,缺乏沟通技巧,或害怕死亡,护士在面对濒死患者时感到焦虑和恐惧,从而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质量。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对肿瘤科护士护理濒死患者的压力以及对死亡教育的需求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肿瘤专科医院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97份。调查对象全部为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5.6±4.12)岁,平均工作年限(7.14±6.21)年,以未婚女性为主,占79%。学历以大专和大专在读为主,占67%。

1.2 方法 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临终症状的评估和护理、与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对居丧期家属的护理。调查护士在工作中是否感到有压力,压力程度以及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

2 结果

2.1 临终症状评估和护理方面 对临终患者的基础护理,包括口腔、皮肤、排泄、安全等方面的护理,97%的护士不感到有压力。但是对于临终患者的疼痛、呼吸困难、躁动、严重呕吐等常见症状的评估和护理,100%护士感到了中、重度压力,不知道该怎样做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并表示了对相关知识的需求。

2.2 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 面对濒死患者的绝望,100%的护士感到无能为力。79%的护士在患者提及死亡时感到中、重度压力而采取了忽略或回避的态度。在与家属讨论患者临近死亡时,仅18%的护士感到有压力。100%护士认为有必要接受与临终患者沟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2.3 对居丧期家属的护理 面对丧亲家属的哀伤,91%的护士感到中、重度压力,不知道如何帮助家属面对患者的死亡。无一例护士探访过居丧期家属,或者关注他们的情绪和健康情况。

3 讨论

3.1 死亡教育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要性 死亡教育是引导人们科学、人道地认识死亡,对待死亡,以及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1]。在西方医学院校,死亡教育已经开展了近30年,死亡和临终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不再认为死亡和濒死是需要回避的事情。而当前中国人对待死亡和濒死持否认和不接受态度者仍占多数[2]。半数以上的临终患者在医院中获得常规化、制度化的救治,并在医院中死去,是现代社会死亡的一个特征。患者及其家属多没有,但也没有科学的死亡观,他们或忌讳谈死,或极端恐惧死亡,或从没有考虑过什么是死亡。导致患者在临终阶段无法接受死亡,在希望生存与恐惧死亡的矛盾心理下离开人世,给自己和家庭留下太多遗憾,甚至有的临终患者或失去亲人的家属选择了自杀。对临终患者进行死亡教育,帮助他们安详、舒适地离开,并帮助家属接受事实,顺利渡过悲伤期,是肿瘤姑息治疗的任务之一,也是肿瘤专科护士的重要职责。

3.2 肿瘤科护士应首先接受死亡教育 本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护士在对临终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时,不感到有压力。但是对于晚期肿瘤临终患者常见症状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尚缺乏,如面对患者的疼痛、呼吸困难、躁动、严重呕吐等痛苦症状,感到束手无策。事实上,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治疗由积极治愈疾病转向以姑息治疗为主的阶段时,护理的职能就占了重要的比例。这一结果提示,对肿瘤科护士的专科知识培训需进一步加强。

调查结果还发现,面对濒死患者的绝望,100%的护士感到无能为力,79%的护士在患者提及死亡时感到中、重度压力,而采取了忽略或回避的态度。面对丧亲家属的哀伤,91%的护士感到中、重度压力,不知道如何帮助家属面对患者的死亡。无一例护士探访过居丧期家属,或者关注他们的情绪和健康情况。目前,在临床工作中,护士自身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识,对死亡持反感态度,不愿意理睬临终患者或与他们在一起,采用不同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对主动谈及死亡的患者和家属回避或加以阻止;以非人格化的态度对待临终患者。另外,缺乏对死亡的心理调适和处理技能,不知道如何与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缺乏对临终患者对死亡态度及心理阶段的评估知识;不了解死亡过渡阶段护士应起的作用;缺乏帮助死亡患者家属减轻哀伤的知识和技能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本调查结果提出了对肿瘤专科护士进行死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护理职业是接受死亡的职业,护士又是特殊的死亡教育者。只有当医护人员首先接受了死亡教育,才能对临终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3.3 探讨开展死亡教育的有效模式和内容 目前我国部分医学院校结合医学伦理课开设了死亡教育内容[3]。学校的教育偏重理论知识,而本调查结果提出,应将死亡教育纳入到肿瘤科在职护士的继续教育课程中,让学校的教育具有连续性。因为肿瘤专科护士接触临终患者多,有切身体验和困惑,能够带着问题学习,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使教育更具体、实用和有针对性。死亡教育可以继续教育讲座、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内容将根据肿瘤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教程要求进行。关于死亡教育的开展模式及内容的有效性尚需在实践中进一步确证。

【参考文献】

1 杜智殊,胡承志,张桂芝.死亡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健康教育,1994,10(6):40-41.

护肿瘤科士论文篇12

静脉输液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专业的治疗方式。肿瘤患者治疗周期长,经常输注刺激性药物,如中药制剂、脂肪乳、化疗药等,对静脉血管带来不可逆的损伤。合理选择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保护患者血管是肿瘤科护士的责任和义务[1]。而目前临床上血管通道器材种类繁多,日趋先进,多样的选择虽然有利于患者,但选择不当,给患者和护士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2]。为了解肿瘤科护士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的认知与选择情况,进一步规范静脉输液治疗工作,对我科60名护士进行了调查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已完成了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并取得了专科护士资格证书的6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40岁48名(80%),31~40岁12名(20%)。学历:大专16名(26.7%),本科44名(73.3%)。职称:护士33名(55%),护师27名(45%)。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有3部分:第1部分为填表人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学历、职称等;第2部分为护士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的认知调查,由12个条目组成包括各种血管通道器材的穿刺部位、留置时间、常见并发症等;第3部分为护士对静脉血管通道器材的选择调查,由7个条目组成包括血管通道器材选择的的重要性、输注刺激性药物时血管通道器材的选择、选择血管通道器材的依据等。针对不同问题,采用单选或多选方式收集资料。

1.2.2调查方法 在调查前讲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和问卷填写方法。发放问卷60份,有效收回60份。

1.2.3统计方法 将所有调查数据录入Excel2007表格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护士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的认知情况,见表1。

2.2护士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的选择情况

2.2.1 选择合适的血管通道器材对静脉治疗的重要性,见表2。

2.2.2选择使用较多的血管通道器材类型,见表3。

2.2.3药物类型与血管通道器材的选择,见表4。

2.2.4血管通道器材选择的依据,见表5。

2.2.5 影响血管通道器材选择的因素,见表6。

3讨论

3.1 护士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的认知情况 静脉输液是肿瘤患者保守治疗最普遍的一种治疗方式,了解肿瘤科护士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患者静脉血管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表1显示:我科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部位正确知晓率为95%;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PICC首选部位正确知晓率均为86.7%;对PICC留置时间正确知晓率为80%;对CVC留置时间正确知晓率为53.3%;而对输液港植入的执行者及输液港留置时间正确知晓率相对偏低为26.7%,对穿刺CVC常选择的部位(包括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及股静脉)完全知晓率仅8.3%。问卷中关于护士对目前使用的血管通道器材类型(包括头皮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CVC、PICC及输液港)完全知晓率仅27.8%,其中对输液港知晓率最低,这与科室对输液港的使用率低有关。对外周静脉留置针、CVC、PICC的常见并发症知晓较多的是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感染。结果表明需要加强对CVC及输液港知识的培训,提高对工作中使用较少的血管通道器材的认知。

3.2选择合适的血管通道器材对静脉治疗的重要性 静脉输液治疗前护士应全面评估患者,根据评估结果合理悬着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3]。表2显示,没有护士认为选择合适的血管通道器材不重要。表明我科护士对选择合适的血管通道器材重视程度较高,注重对肿瘤患者的血管保护。

3.3选择使用较多的血管通道器材类型 我科常使用消癌平、艾迪针、紫杉醇、奈达铂、阿霉素等抗肿瘤药物,宋向阳等[4]认为抗肿瘤药物往往引起严重的毒副反应,除对造血系统及全身重要脏器具有毒性以外,局部毒性反应包括抗肿瘤药血管外渗漏以及静脉炎。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5]。CVC、PICC及输液港需要穿刺需要由专业的静脉治疗医护人员进行操作,我科大部分护士尚未取得此项操作资格,因此表3显示:我科护士对外周静脉留置针选择使用较多。

3.4药物类型与血管通道器材的选择 肿瘤患者静脉治疗的药物均有一定刺激性,不同药物类型对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需要护士根据患者的病情、血管条件、药物的刺激性程度选择血管通道器材。表4显示:对于抗肿瘤药物和甘露醇等刺激性强药物均选择使用留置针较多,对于肠外营养药物选择使用CVC较多,而对于各类药物头皮钢针的选择均在5%以下。表明我科护士已基本接受肿瘤患者静脉治疗钢针"零容忍"的理念。

3.5血管通道器材选择的依据 随着静脉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静脉血管通道器材种类繁多、日益先进,但不同类型的血管通道器材特点各有不同,使用时需从患者角度考虑,既利于治疗又方便活动。表5显示:护士在血管通道器材选择的依据中,首先依据实际情况,其次是工作经验、患者要求及执行医嘱。在执行医嘱方面占10%,这与科室目前只有CVC和PICC会下达医嘱有关。

3.6影响血管通道器材选择的因素 在日常静脉治疗工作中不乏有众多因素影响着护士对静脉血管通道器材的选择,表6显示,70%护士表示在选择血管通道器材时会受患者要求的影响,其次是血管通道器材操作的方法未掌握、对血管通道器材类型不清楚,工作忙、没时间选择、操作过程麻烦都是次要因素,另外还有药物需要、经济情况等因素。结果表明我科护士还需加强对静脉血管通道器的材学习,熟悉各种类型,掌握操作方法,从专业角度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血管通道器材,减少受患者要求的影响,提高静脉护理质量。

肿瘤患者静脉治疗时间长,反复穿刺与各种药物刺激血管,血管条件逐渐变差,正确选择合适的血管通道器材,保护患者血管,减少静脉炎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是肿瘤科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护士为患者选择合适血管通道器材的意识,加强对各类血管通道器材知识的学习,形成正确的选择理念,从患者角度出发,从专业角度选择,提高肿瘤科静脉治疗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关芬,王国蓉.肿瘤患者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选择[J].医学信息,2010:1462-1643.

[2]吴曼丽.护理人员对输液器具选择的态度与行为分析[J].护理管理与实践,2010,1(9):25-2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