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会计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4 15:23:58

云会计论文

云会计论文篇1

二、云计算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会计理论、会计技术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很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出现的同时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企业使用云计算。在云计算模式下,企业将自己数据信息交给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来管理,从而使企业处理会计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一)云计算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处理的成本企业之前需要为电脑设备、机房、网络等投资大量的费用,有了云计算之后,对客户端的硬件要求就很低,用户只需要每月缴付相对低廉的月租费,不需投入大量资金购买高性能的电脑,省时又省力,而且还不用考虑一些设备的折旧问题,大大降低了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成本。

(二)云计算方便了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云计算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检测及维修人员,更不需要向他们支付一定的费用。云计算采用租赁的方式,大部分工作都交给了云端处理,无需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花费在设备的安装及检修上,大大节约了会计信息处理的成本。

(三)云计算促使企业管理更加方便云计算的服务商拥有专业的技术和规模,满足各个企业的工作需要,同时提供先进的技术,满足企业加速发展的需要,节约了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四)云计算的应用更加实际在云计算模式下,所有的电子设备只需连接到互联网,就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企业可以在网上进行一些交易活动,节约了各个环节交易时间,方便了交易程序。企业各部门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企业的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业务文件及业务处理进程。

(五)云计算提高了企业会计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企业从云计算服务供应商获得专业技术支持,由服务供应商保障软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从而企业的会计人员可以专注于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六)云计算满足了会计信息化扩展的需求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可以使企业储存在云端的会计信息保持动态移动、调整,保证了企业会计信息化长期发展的需要。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完成会计核算业务,而且可以帮助处理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业务,企业的审计业务、税务业务都可以共享云上的会计信息,增加了云端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应用的是最新的软件服务技术以及专业的数据存储服务,不仅满足了企业会计信息化长期发展的需要,也降低了企业使用云计算处理会计信息的风险。

三、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安全问题面临的风险

云计算在会计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但是云计算在企业会计领域的发展速度却非常缓慢。限制云计算在企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会计数据的安全问题,云计算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用户需要把数据信息存储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手中,而且企业不具有优先数据访问权,云计算服务商会对企业数据信息进行优先控制,因而不能排除数据信息被泄露出去的风险,用户使用云计算可能要面临如下安全风险。

(一)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是云计算服务的基础和媒介,云计算平台中集中了大量用户信息、资源,非常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对象,因而面临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云计算的任何一个节点及网络都可能受到攻击,而且网络病毒日益猖獗,恶意的程序及木马严重威胁着云计算平台的安全,会导致数据信息的丢失、网络信息的传输安全问题。未知的木马恶意入侵、安全漏洞、运行风险等都有可能对企业数据信息造成威胁。仅仅依靠本地硬盘中的病毒数据库对病毒进行识别和处理是不行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必须依靠网络服务对病毒进行识别、分析及处理。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要保证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云端的数据不遭受破坏,防止漏洞攻击及木马恶意程序的入侵,保障数据信息的安全。

(二)数据存储安全及隐私保护问题

企业对存储在云端的会计数据信息没有自我控制权,所有的会计数据都由云计算服务运营商控制及管理,因此企业会担心数据信息的存储安全以及个人隐私问题。云计算服务商是否会未经用户允许私自访问用户的数据,私自泄漏企业的数据信息。虽然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一直对外宣称任何人都不可能会知道存储在云端的数据信息的具置,但是不排除数据信息被非法盗用的可能性。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可以有效利用防火墙,保证数据信息不被非法访问、非法入侵。

(三)服务连续性问题

当云计算运营商的硬件设施发生故障或者遭到破坏之后,云计算的服务商是否能及时运用相应措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储存在云中的数据是否会被丢失或损坏。云计算的运营商破产维持不了经营,储存在云中的数据是否会受到影响。这些都是用户所担心的问题。

(四)多租户带来的数据隔离问题

云计算一般采用多租户模式,企业信息数据会和其他企业信息数据在云端混合存储,导致企业并不知道自己数据信息的具体存储位置,甚至不知道数据信息被存储在哪个国家。云计算平台是否会发生用户越权访问的行为,用户需要预防其他用户的恶意攻击。用户的隐私被侵犯时,云计算服务商是否会协助用户开展调查,保护用户的会计数据信息不被非法分子所侵害。

(五)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不透明

目前,微软、谷歌、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等云计算供应商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相互之间是不兼容的,而且用户不知道数据保存的具置,云计算服务商对用户提供的服务都是不透明的,用户把数据存储在云端具有不可知的危险性。

(六)数据残留问题

数据残留是指数据信息在云端被擦除后所残留下来的痕迹,残留痕迹的一些物理特性可能使数据恢复。数据残留有可能会泄漏企业重要的商业信息,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七)管理及法律风险

在云计算环境下,所有存储在云上的数据都交给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去处理、存储及安全维护,如果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不妥善保管、运用存储在云端的数据信息,就对企业的商业信息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如何对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行为进行规范、监督和管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云端信息的处理,国家缺乏有效的规范及立法,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律,继而获得用户的认同感,但没有相关的规范和立法毕竟是缺乏保障的。

(八)审查功能不健全

传统的服务提供商都提供外部审计服务,而一些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拒绝外部审查服务。面对这样的云计算服务商,企业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会因无法进行审查服务而承担更多的风险及责任。四、基于云计算的会计信息安全问题应对策略。

尽管使用云计算服务存在各种各样的疑虑,但是云计算技术确实具有极好的发展潜力,云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大幅度降低处理会计信息的成本,迅速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方便快捷性。一旦拥有良好的信息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云计算就可以在会计领域得到大规模的使用。在云计算坏境下,针对上述信息安全问题,云计算在应用过程中要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企业和国家三方面考虑信息安全对策。

(一)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应对对策

对于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针对云计算环境下的企业会计信息安全防护的要求需要采用网络隔离、数据隔离、数据保护、数据擦除等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手段,为企业的会计信息提供安全保障与隐私保护,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可用性及完整性。

1.网络隔离采用网络隔离可以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通过建立一个私有的网络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隔离性,将多台计算机用一个私有的经过加密的网络连接起来,确保用户数据的网络传输安全,云计算平台的后台管理员及用户之间都无法窃取数据信息。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一定要使用防火墙,并根据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防火墙,防止网络攻击。

2.数据隔离云计算服务商应该将一些数据与另一些数据分离开,防止其他用户访问。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采用物理隔离、虚拟化和多租户等解决方案实现数据隔离。

3.数据加密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应该对会计信息提供加密服务,而且加密服务应该要由专家设计并测试的,加密软件对会计信息进行加密存储,防止会计信息被恶意窃取或盗用。如果加密系统出现问题,那么所有存储在云端的数据信息都不能使用。

4.访问设置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可以采用基于身份验证的权限访问设置,对登陆用户进行实时身份验证、访问权限来保证对会计数据的访问控制,预防会计数据信息被盗用的风险。

5.数据保护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应该对会计数据实施全面保护,对于存储在云端的会计数据,可采取快照、备份等保护手段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即便受到木马恶意入侵、病毒入侵和黑客攻击等网络攻击或者地震、火灾等物理层面的灾难,也都能够确保会计数据的存储安全。对会计数据进行在线和离线双重备份,采用备份软件或者存储备份,按照用户的需求对会计数据进行自动备份及恢复。

6.数据擦除数据残留可能造成数据泄露,会计数据信息在云端所占的存储空间被释放或者分配给其他用户使用之前,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要确保会计数据信息被完全清除,无论这些会计数据是被存储在备份软件上的还是存储在硬盘上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都要切实查看残留数据是否被彻底清除。

(二)企业的应对对策

对于企业,也要采取如下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

1.选择可靠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企业在使用云计算服务之前,要充分了解云计算的风险,选取在技术和安全服务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和可靠的、拥有良好信誉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名气好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不可能会拿自己的名声去冒险,不会任由数据失窃的事件发生,也不会与其他企业共享会计信息。企业应当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谨慎将企业会计数据信息及客户的重要资料存储在云端。

2.数据加密企业在将会计数据信息上传到云端之前要对会计数据加密,会计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即使被窃取得到的也是密文。企业要确保上传到云端的数据是以加密的形式存在的,另外要使用无法破解的密码,保证其他任何人都无法访问企业的会计信息。

3.做好会计信息备份,防止信息丢失企业应慎重选择能支持数据备份与恢复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保证数据丢失时能快速恢复。除了云计算服务商要对存储在云端的数据信息做好备份以外,企业自身也要对会计信息做好定期备份,以免云计算资源遭受到破坏,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备份也丢失时,数据得不到恢复。

4.建立自己的私有“云”,确保重要的会计信息掌握在企业的手中大多数的企业都不愿将自己的会计数据信息放在公有“云”上,担心会计信息的存储安全。因而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私有“云”,将一些重要的会计数据信息及客户的重要资料放置在私有云上,自主控制信息的使用权,保证信息的安全。

5.阅读隐私声明大多数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隐私声明里面都含有漏洞,方便自己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共享云端信息。企业应仔细阅读和咨询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提供的隐私声明,确认哪些数据可以保存在云环境下,哪些数据信息应该保存到私有云上。此外要确认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有严格的信息管理标准章程,防止云计算的后台管理者有可能查看到企业的数据信息,造成数据的泄露。

6.监控管理云监控应与云计算服务结合,当云计算的服务器发生故障时,企业及时给云计算服务商发送报警短信,将故障降到最低,同时云监控也可以协助企业判断故障,企业应使用监控系统,实时查看云端数据,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或者云端丢失,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使企业业务正常运行。

7.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除了要在云计算技术方面强化内部控制,企业也要对自身实施内部监控。企业要做到权责分明制,管钱的不管账,管账的不管钱,不同的角色应具有不同的权限。企业要定期组织财会人员防范风险培训,提高财会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与能力。

(三)国家的监督与管理

国家机关在推进云计算发展的同时,也应当建立相关的规范、标准,也应当对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做好监管工作。

1.国家应建立云计算会计信息安全法规我国的云计算技术刚刚起步,国内还没有制定标准的规范,没有明确的云计算数据信息安全指导方针及要求。国家可以先制定有关的云计算标准,规范云计算市场的运行,之后跟随云计算市场的发展,逐渐修改相关规范。同时,国家应加大信息安全法制法规建设,完善相关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云计算市场,保障云计算信息的安全。

2.国家应该做好云计算服务供应商资格评审的工作我国应该制订云计算服务供应商资格评审的相关工作规范,为云计算会计信息化发展奠定基础。国家应制定相关的行业门槛,使云计算技术过硬、口碑良好的服务商进入该行业发展,良好的云计算服务会加快我国云计算的发展,也能保障云计算资源的安全性,增强企业使用云计算的信心。

3.做好第三方监管和继续教育工作国家应做好云计算服务的第三方监督管理工作,成立相关的监管组织机构,定期对通过资质认证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进行监管,针对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强制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进行整改,对不执行整改及整改不合格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要取消其资质认证。同时,云计算服务的监管机构要定期对云计算服务商开展继续教育工作,给云计算服务提供商普及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责任感。

云计算会计信息处理相比传统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具有众多的优势,对企业财务信息处理的诸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企业选用云计算服务最大的担忧就是云计算的安全问题,但是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各种云安全的解决方案被研究出来,并予以应用。各大云计算服务的提供商都应着手制定各种相应的技术标准和监管流程,推出各种云计算安全解决方案来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防止用户数据的泄露。同时国家也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会计信息数据的安全。

云会计论文篇2

二、云会计的体系结构

建立云会计信息系统势必就要与数据资源、网络储存的基础设施以及能够开展会计服务的应用软件联系起来。从云会计能够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以及企业在实施云会计时的一些实际情况来看,云会计的基本体系结构总体上可以划分为5大层次:应用层、平台层、数据层、基础设施层以及硬件虚拟层。通过图1来展示云会计提供的功能服务与云会计建设的关系。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在整个云会计信息系统当中每一层的构成都有相对应的服务。例如在云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的核算、管理和决策系统,以及统一访问门户(Portal)和另外一些跟会计信息系统相关联的业务系统的建立都是由云计算的软件,即服务(SaaS)来建立的;云会计的数据服务和会计信息化开发应用环境服务平台的建立都是由平台即服务(PaaS)来建立的;企业的数据资源的建立和整合是由数据即服务(DaaS)来建立的;云会计当中的应用环境,包括存储和数据中心两方面的建立是由基础实施即服务(IaaS)来建立的;服务器集群的建立是由硬件及服务(HaaS)来建立的,建立服务器集群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形成弹性计算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利用,最终能够顺利形成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云会计信息系统。同时,统一访问门户(Portal)的建设是为了实现相应的服务目录的管理,最终使企业用户能够和云会计所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服务有一个相对应的连接。在云会计的体系结构当中,每一层构成的云会计服务商既可以来自于一个又可以来自于多个,例如,可以向多个服务商来购买储存空间,也可以找多个服务商来购买云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不同的模块,这些都是可行的。

三、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优势

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将企业的中心转移到经营管理方面来,而外包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以及服务是有助于企业各方面发展的,因为使用这种模式不仅能够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而且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也有着极大推动作用。

1.成本方面

云会计向企业提供服务的方式是以软件的形式提供的,同时企业使用也比较方便,企业不需要参与到制作过程之中,只需按需付费,并且付费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企业既可以按需购买,又能够根据企业所使用资源的多少或者时长来计算。这种方式就让企业摆脱为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支付昂贵的费用,只需按需或按使用量去支付相对更低廉的费用。这种方式结束了企业一次性的投资运行模式,让企业的营运成本可以更好地投入到其他方面,就能够从根本上缓解企业在资金问题上的压力,同时关于设备成本折旧的问题也不再需要企业考虑,这样就使管理人员能够在其他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并且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的消息,这样也从另一个方面提高了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

2.管理和维护方面

从整体上来说,云会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资源开发和程序设计的服务提供商,另一部分是使用这种模式的企业用户。因此,对于企业的管理方面来说,这种明确的分工合作方式方便企业用户的管理,同时,服务提供商的专门化和规模化的特性也决定了技术能够最新化,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模式企业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技术革新,企业的技术应用也就走在了时代的最前列。这样既能够让企业适应会计信息化不断发展变化的步伐,又能够使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风险和门槛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综合起来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服务供应商也对服务的售后问题处理较好,在运用过程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其咨询,均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即使在运用过程当中出现问题也不再需要企业的会计人员去花费经历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既节省了会计工作人员的时间,又提高了企业的整体效率。

在过去,企业会计信息化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因为传统的会计信息化需要企业拥有自己独立的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购置这些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企业也需要找软件供应商购买会计信息化软件产品,而购买、安装和维护的成本也比较昂贵,且过程比较复杂,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的使用。所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硬件、软件和网络等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也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这种方式就让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聘请更多的人员,花费更多的资金和时间。而使用云会计之后,此类问题便能够得到基本的解决,因为云会计所采取的方式是租赁,不需要企业去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这样就节省了企业的开支,另外软件供应商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企业也就无需为这些基础设备去花费额外的资金,从而能够让企业在最大限度上节省资金,同时也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最终能够让企业集中精力去处理一些对企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工作,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扩展与可靠性方面

云会计是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之上的,它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云会计也具备了云计算的一些特点,例如当有故障的时候能够自动的进行切换,设备在升级的过程当中会计信息服务不会因此而被中断,物理硬盘无法对存储容量进行限制,能够及时提供数据容量的扩充以及负载均衡,这一系列的特点就能够保证动态调整可以及时应用在运用云会计信息系统的企业当中,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要,满足了企业规模增长的需要。同时,软件服务商所提供的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络、数据中心和机房等一些基础设备以及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服务器集群,这些服务器所放置的地方既可以是一处也可以是多处,其主要的功能是对会计信息化当中的软件和数据进行存放。企业的数据都是由专业的团队进行管理的,这就比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更加安全和可靠。

4.应用方面

云会计信息系统的出现意味着在信息世界里出现又一次分工,那些应用层的人员再无需关心底层的计算环境,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去关心产品的研发工作。在企业内部运用这种云会计信息系统既能够快速上手,又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及时进行变更,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同时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与银行、客户以及供应商等机构进行联络,但传统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协同功能较弱,与这些机构进行协同困难很大。而云会计这种方式,能够将这些需要长期进行协同的机构与企业进行集成,这样能够与之进行便捷的联络,企业会计信息的附加值也能够得到相应的提升。

四、云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云会计信息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为企业解决了很多的问题,也为企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也存在一些危机,在企业的应用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企业对供应商依赖过大

如果企业要应用云会计信息系统,那么企业对云会计供应商的依赖性会相当大,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与企业的发展也息息相关,一旦有任何变化企业势必也会受很大程度的影响。要是供应商所提供的云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够及时响应,甚至停止运行,那么对企业的影响和冲击以及对其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2.云会计的信息孤岛

由于目前我国的云会计实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其所能够提供的服务目前也仅仅停留在在线记账和对现金进行管理等一些最基本的功能之上,暂且还无法与企业的其他信息系统进行融合,这就容易造成云会计信息孤岛的现象。

云会计论文篇3

二、云计算的运用对我国管理会计的具体影响分析

1.云计算的应用利于管理会计中数据的储存和处理。

管理会计必须以数据为支撑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所以数据的低成本储存对于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良好推行有重要意义,云计算恰恰在这方面极具优势。以会计数据为例说明,最传统的会计数据是以纸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为载体而长期保存下来的,这些会计档案都存储在专门的档案室里由专人管理,随着数据的大量增加,纸质储存方式导致大量的纸张需求和管理的麻烦。当然,现在大多数企业已经将会计电算化运用起来,会计数据的存储主要通过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或者信息存储平台,存储效率和质量相对而言已得到提高。但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存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处理并存储的数据显著增加,同时需要数据得到集成和实时共享。此时,传统的纸质存储和企业自身基于电算化的存储系统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云计算作为一种更先进的技术,使企业实现将数据存储在私有云平台或者公共云平台。将海量的数据存储于云端上既减少了纸张、人力等的投入,也节省了购买大容量存储硬盘和处理器等计算机硬件设施的投入以及后续硬件维护和软件升级的支出,可谓是大大降低了储存成本;另一方面存储在云端的数据实现了信息的集成,并且能实时共享,使原本存储的数据能被随时分析利用,使数据在大数据时代得到真正的重视。此外,数据的储存是为了数据的分析运用,传统的数据处理主要依靠于工作人员的手工或计算机加以辅助计算,数据处理效率并不高,且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影响正确的经营决策。云计算平台除了数据储存外,也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不仅可支持运行过程中的海量数据计算,使储存的数据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保证数据运行的效率,数据的准确性也较高,同时企业也不必增加硬件设施的投资来处理海量数据,实现了在不增加企业成本的同时提高管理会计中数据处理的运算及其效率。

2.云计算的应用利于管理会计职能的实现。

2.1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规划和实现。

管理会计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规划,大多企业都能认识到经营目标规划的重要性,但目标规划的失误也很常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在制定战略时没有将海量的经营数据加以分析利用,只是基于现状制定经营目标,忽略了信息预测的重要性。传统的数据处理在获取和利用的数据方面相对而言比较有限,因此对未来的预测也具有局限性,从而就会导致之前提到的企业短期的经营目标与长期战略不匹配的问题。云计算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这一问题,企业从有记录以来的所有部门、产品、人员信息都在云端上实现了集成。只要登录云端就能轻易的看到企业所有的发展数据分析结果,促使管理会计人员发现数据背后的真相,以战略思维来规划经营目标,使战略渗透到经营过程中去,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规划和实现。

2.2加强对企业运营的控制。

在云会计环境下,企业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同度也大大增强,对运营的控制得到了提高。因为在传统工作模式下,会计人员唯有回到办公室才能进行记录、计量等会计业务的处理,在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时也离不开计算机的帮助。现在,在云会计环境下,所有会计信息在云端共享,企业所有部门都第一时间将手头的数据上传到云端,通过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终端,会计人可以随时随地对最新的会计业务进行处理。企业管理者也就可以实时通过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融合挖掘分析,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预测、识别、控制和应对,实现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柔性适应。一旦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某个数据异样,可以立即从云端查看其他所有数据来分析原因和制定对策,实现对企业运营过程的实时控制。

2.3利于企业绩效考核的动态评价。

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可在平台上建立可以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动态绩效评价体系,全面评估企业的管理和应用现状。通过建立实时动态的绩效反馈,企业只要一登录云计算平台便可对企业目前的经营管理现状有所了解,还可以与处于云端上同类企业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并据此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实现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对员工的考核也可实现随时公布在相应的云端,使员工能随时随地了解自己与其他员工的绩效情况,有利于保证绩效考核的公开公正。每一天的业绩情况都及时上传到云端也更能有效激励大家的工作效率。

云会计论文篇4

基于云计算平台建设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体系,可以将整个系统建设维护等繁琐工作转移至云计算平台运营商,企业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软硬件设施的购置,即可构建会计信息化系统,并且通过按需付费获得更高效的专业服务。

(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信息沟通交流能力更强

云计算平台下建设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会计信息系统中由于系统建设功能不完备等造成的信息孤岛以及沟通交流不及时的问题。在云计算环境下,服务器群内部的会计信息将会更加高效快速的经过数据处理分析以后发送至用户,而且更容易提供动态、可伸缩的服务。

(三)会计信息化系统的维护管理更简单

在云计算的环境下,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相对更为简单,而且不需单独设置人员进行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整个系统数据格式在市场范围内更为一致标准,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开发也更加齐全。

二、云计算环境下会计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制约问题

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可以说云计算环境下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网络环境以及软硬件技术等都已被克服,关键问题就是解决好整个系统的安全问题,避免数据出现毁损或者是泄露的问题,同时杜绝出现会计处理过程中的违规问题。这一方面要求云平台服务商需要做好数据的安全控制管理,重点是数据的备份、防火墙的设置等等;另一方面,则要求企业等会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必须将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细化、具体化,并且运用到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确保财务会计数据安全可靠,会计信息质量客观真实。

三、云计算下会计信息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会计信息化基本架构的选择

首先,企业应该对自身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重点明确会计信息化建设上存在的劣势和不足,以及引入新的会计软件系统以后对企业的会计流程和会计工作人员有什么样的要求;其次,应该与云服务商提前做好沟通和联系,重点是学习研究在云平台上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成熟案例,之后根据企业需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内容、数据存储要求以及支付价格进行协商;第三,由于不同的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上的要求也各有不同,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财务环境以及行业特点,对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个性化的定制,确保能够满足自身财务会计业务处理的需要。

(二)会计信息化网络设计的选择

在传统模式下,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一般是基于内部的局域网,而在云平台下,主要是基于外部的互联网,这也减少了网络建设的难度。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注意的是对所有会计信息数据的加密处理,尤其是确保通过加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以及使用者身份验证技术等,确保自身财务会计信息数据的完整可靠。

(三)信息系统运行机制的设计

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运行机制的建设上,企业应该要求云服务商依据国际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将企业的会计业务处理模块与其他业务模块之间有效的整合,重点是将企业的经营业务模块、行政办公管理、资金管理等整合,通过不同业务流程数据的对接,确保可以完整的形成财务数据,生成财务报表,完成财务记账等业务。

云会计论文篇5

 

随着有关云计算概念、术语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大量报道,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采用和实施云计算技术。由于云计算概念和技术比较新颖,涵义比较宽泛,再加上市场上一些人将云计算放大成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在的万能技术,对云计算的描述和推销多少出现了一些浮燥和炒做的嫌疑。脱离实际过分夸大或缺乏全面分析地炒做云计算不仅可能让人误解,也会使得云计算的发展不切实际,对于云计算产业在中国的成长非常不利。所以,有必要对云计算的由来和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定义。在总结云计算技术为IT产业带来好处的同时,找出不足及局限,从而更好地发展云计算技术。

一、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由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发展来的,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

中国网格计算、云计算专家刘鹏认为 :“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

云计算中的“计算”是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概念。“计算”系指计算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指一切IT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所有的信息、通信和视频应用都将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之上。由此推而广之,云计算中的“计算”可以泛指一切ICT的融合应用。所以,云计算术语的关键特征并不在于“计算”,而在于“云”。

二、云计算的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早期云计算来之于国际上以亚马逊、Saleforces.com和谷歌(Google)为代表的公司,并且都提供了具有显著特征,但又代表着不同模式的成功云业务。

云计算按照层次将业务模式划分为3层,最顶层是软云,中间层是平云,底层是基云。在基云之下是构建云计算的基础技术。

基云也称基础设施服务,指将IT的基础设施作为业务平台,直接按资源占用的时长和多少,通过公共互联网进行业务实现的“云”。基云的用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集体和行政单位。基云的IT业务是将存储、网络、计算、安全等原始IT资源提供给用户。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如Web服务软件和数据库等)来使用IT资源。

平云也称平台服务,指将应用开发环境作为业务平台,将应用开发的接口和工具提供给用户用于创造新的应用,并利用互联网和提供商来进行业务实现的“云”。

软云也称软件服务,指基于基云或平云开发的软件。软云是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来实现业务,软云业务可以利用其他的基云和平云平台,也可以利用软云运营商自己的基云和平云环境。

基于云计算的实践与营销案例,归纳出云计算的基本特征如下:

(1) 虚拟化的超大规模

云业务的需求和使用与具体的物理资源无关,IT应用和业务运行在虚拟平台之上。论文写作,数据。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使用任何上网终端获取应用服务。论文写作,数据。

(2)动态的高可扩展性

云技术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应用的需求动态地增减IT资源。由于应用运行在虚拟平台上,没有事先预订的固定资源被锁定,所以云业务量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以满足特定时期、特定应用及用户规模变化的需要。

(3)高可用性

云平台使用数据多副本拷贝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技术来保障服务的高可用性。任何单点物理故障发生,应用都会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移到其他物理资源上继续运行,使用云计算比使用其他计算手段的可用性更高。

三、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传统模式下,企业建立一套IT系统不仅仅需要购买硬件等基础设施,还需要买软件的许可证,需要专门的维护人员。当企业的规模扩大时还要继续升级各种软硬件设施以满足需要。对个人来说,我们想正常使用电脑需要安装各种软件,而许多软件是收费的,对不经常使用该软件的用户来说购买是非常不划算的。对于企业来说,计算机等硬件和软件本身并非他们真正需要的,它们只是完成工作、提供效率的工具而已。

云计算的最终目标是将计算、服务和应用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给公众,使人们能够像使用水、电、煤气和电话那样使用计算机资源。

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寻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

目前,以Google云应用最具代表性,例如GoogleDocs、GoogleApps、Googlesites,云计算应用平台GoogleApp Engine。

四、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是一个很时尚的概念,它既不是一种技术,也不是一种理论。准确说,云计算仅描述了一类棘手的问题,因为现在这个阶段,“计算与数据”跷跷板的平衡已发生变化,即已经到“移动计算要比移动数据要便宜的多(Moving computation ischeaper than moving data)”。

随着个人PC市场的逐渐饱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于企业IT投资的负面影响,云计算适时的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论文写作,数据。论文写作,数据。作为一种全新的获取计算资源的方式,云计算将会彻底改变IT产业的结构。论文写作,数据。由于计算资源从客户端向计算中心的集中,传统纯硬件厂商的生存空间将更为狭小,大浪淘沙的行业洗牌会继续持续。论文写作,数据。云计算模式下,互联网将成为连接厂商与客户的唯一通道,互联网业的霸主和软件供应商的融合势在必然。

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人担心云计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问题,但时间会证明这些问题在行业模式的大转变下都只不过是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正如B2C刚刚兴起时,人们一度认为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支付的方便性等会阻碍它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已经被证明根本不值一提。同样,对于云计算带来的IT行业大变革,时间也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五、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将不仅提供传统意义的IT资源和应用服务,而且将支持包括IT、通信、电视、移动和物联等一切互联网技术融合后的资源使用和业务应用。云计算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有统一交换构架、统一虚拟化和统一计算系统,云计算发展的战略推手将是组建开放产业联盟和推动开放技术标准。

云计算模式具有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数据隐私问题、安全问题、软件许可证问题、网络传输问题等。云计算技术它是一个即将,或者正在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场变革,是拥有比较持久生命力技术演变,包括商业模式的革新。“云计算”代表了一个时代需求,反映了市场关系的变化,谁拥有更为庞大的数据规模,谁就可以提供更广更深的信息服务,而软件和硬件影响相对缩小。

参考文献:

【1】(美)MICHAELMILLER.云计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美)芬加.云计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云会计论文篇6

自2006年亚马逊推出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服务和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首次提出云计算概念之后,我国也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云技术热潮。云计算是在分布式系统、网络计算等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型,是一种新兴的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1]。云计算的广泛应用无疑会对档案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影响,档案机构和档案学界正在积极开展云计算应用于档案管理的相关研究。

1 文献统计数据及分析

笔者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题名包括“云计算+档案”、 “云技术+档案”和“云档案馆”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4-3-12),删除其中新闻报道性和重复性的论文后,共检索出78篇论文。

1.1 时间分布。这78篇相关论文的时间分布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我国档案学界对云计算的研究始于2009年,2009年后开始引起学者较多关注,到2013年掀起一个较小的研究高潮(2013年发表相关论文共33 篇),但是依据百度和Google的搜索结果,尚未出版云计算应用于档案管理的相关著作。

1.2 主题分布。上述78篇论文,其研究的主题可以分为理论研究(介绍云计算的概念、特点、优势,应用的可行性、问题及对策等)、具体应用(研究云计算在档案业务环节的具体运用,如备份、整合与共享、利用与服务、云档案馆等)、系统和平台构建(研究基于云计算的系统和服务平台架构、服务模式等)和应用的安全性。78篇论文的主题分布如表2:

从研究的主题来看,目前档案界对云计算的理论和应用设想方面的研究占主导,分别占全部论文的43.6%和44.9%。但是,基于云计算的系统、服务平台构建的研究论文只有5篇,对于如何用技术手段来实现“云”并没有系统深入的研究。

1.3 作者机构分布。各研究主题的作者机构分布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78篇研究论文作者中有22篇来自高等院校的档案院系,占全部论文的28.2%。26篇论文作者来自其他机构,约占33.3%,其他机构包括高校除档案院系和档案馆室的其他院系和部门、事业单位、军队档案馆等。从表中数据看,高等院校的研究者倾向于研究云计算在档案业务环节的具体应用,而其他机构的研究者更注重理论研究和云计算在人力资源档案、会计档案、健康档案等领域的应用与实现。

2 主题分析

2.1 云计算的概念和特点。田雷提出:“云计算是一种网络服务方式,提供了IT服务的一种交付和使用模式,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租用或免费获取所需服务。”他还提出目前云计算的三个服务层次: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2]。黄正鸿认为,云计算旨在通过网络(互联网和内部网)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硬件、平台、软件及服务等资源。其特点可以归纳为:资源池;按需、自助;快速弹性;广泛的网络访问;可度量的服务[3]。陈康明认为,云计算是基于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已有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络的服务信息共享模式。云计算的特点是:数据存储更加可靠、安全;资源的合理分配;先进技术理念带来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服务[4]。

2.2 云计算在档案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刘永提出,云存储在技术、管理和经济上已经具备了数字档案存储的基本条件。云存储技术是分布式文件系统技术、网格技术、集群应用等技术的集成,后三种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逐渐成熟。云存储将分散在各地的数字信息集中存储,各档案馆(室)可以根据需求来申请适当的存储空间,降低了资金投入[5]。朱悦华、何丽萍、丁建萍认为,云计算时代“云档案”的实现具有较为完备的云计算理论基础、较为成熟的云计算技术条件、较为低廉的云计算经济成本和较为完善的云计算实践环境[6]。

2.3 云计算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优势。文杰提出了云计算在数字档案馆应用中的四大优势:确保档案服务器的可靠运行,降低服务器的出错概率;降低相关的维护费用;扩展了信息资源共享范围;丰富的终端设备[7]。彭小芹、程结晶结合云计算的特点提出云计算在档案领域的应用优势,即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方便、快捷的云服务;强大的计算能力;诸多技术的集合体;经济效益;个性化;以用户服务为中心[8]。祝庆轩、桑毓域、方昀提出了云档案馆模式的优点:有利于政务信息公开;有利于统一全国各地区档案工作标准;有利于节省软硬件投资;有利于减少对计算机人才的依赖[9]。

2.4 云计算应用面临的问题和对策。黄正鸿提出云计算技术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标准问题、版权纠纷问题、数据隐私问题、安全问题、软件许可证问题、网络传输、用户使用习惯问题等[10]。陈康明认为,云计算应用面临的首先就是信息安全问题;其次是执行的国际标准问题。对策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安全监测环节和相关技术;制定监督和管理机制[11]。文杰认为,云计算应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资源的选择问题;协议和接口问题;数据安全问题。对策包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相关政策规范云计算标准;提供基础建设的统一监控、管理和控制;加强安全检测[12]。

2.5 云计算在档案领域的应用设想

2.5.1 云计算在档案存储、共享与服务中的应用设想。田雷提出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即服务”整合档案行业的服务器、存储器等设备,部署“云计算”环境,向各级档案部门提供基础设施服务[13]。陶水龙提出了基于云存储技术的档案数字资源的云备份和多套多地的档案数字资源备份数据存放策略,建立了云备份系统架构及其运行机制[14]。吕元智提出了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将分散的国家档案信息资源通过云服务平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个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云”[15]。祝庆轩、桑毓域等提出档案馆馆际云服务,将档案馆电子文件信息置于云中心,用户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检索云档案馆“虚拟资源池”[16]。卞昭玲、李俐颍等提出通过云存储解决档案信息的存储、档案信息的收集问题,同时可以共享档案信息 [17]。

2.5.2 云计算在专门档案领域内的应用研究。廖玉玲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建设工程档案全过程监管模式的系统方案[18]。刘振鹏、卞昭玲等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区域电子健康档案服务系统[19]。邓岚提出运用云计算技术搭建国家综合减灾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并分析了云计算技术在灾害档案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优势和障碍[20]。

2.6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和平台构建。程春雨提出国家开放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系统应采用两级部署方式,分别部署在中央云中心和50个国家综合档案馆。中央云中心应用系统开发主要包括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平台管理系统、国家开放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利用门户网站;省节点应用系统开发主要包括省节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和基础工具包软件[21]。程结晶提出要构建统一的云存储平台,采用虚拟化技术,开发基于“元数据”访问的分布式数字档案数据访问接口,构建完整的云服务平台来实现数字档案资源的访问服务、请求认证服务、安全数据传输服务和快速资源搜索和资源发现服务[22]。郑光辉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数字档案利用系统设计方案,详细描述了基于云计算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系统、云平台管理系统及开放数字档案利用门户设计方案[23]。蔡学美提出云计算数字档案馆系统主要是由云计算数字档案管理应用程序、数字管理节点、计算机专用网络、安全防火墙、公用和私有的硬件设施等构成[24]。朱悦华、何丽萍等提出构建“云档案”资源共享系统,其系统理论模型由资源层、管理中间件层和服务层等三层构成[25]。

2.7 云计算应用的安全性。徐华、薛四新等提出云数字档案馆安全保障体系应包括防御系统、监控系统、容灾备份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技术支撑系统,通过安全法规体系、安全组织体系、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安全人员培养和培训体系来保证[26]。崔海莉、张惠达提出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推入云的基础设施上,服务中断、数据失真、敏感信息泄露是可能遭遇的技术风险,组织策略、准入退出机制是可能遭遇的管理风险[27]。

3 问题与展望

3.1 问题。首先,研究内容重理论轻技术。当前对于云计算基础理论的研究较多,关于如何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其具体应用的研究较少。78篇论文中只有5篇从技术角度阐释了云计算应用于档案领域的具体实现方式。应用设想相关论文仅仅止步于“设想”,对具体应用及如何实现其应用轻描淡写,缺乏技术因素。

其次,研究缺乏实践基础。相对于云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快速实现,传说中的云档案馆、档案云尚未付诸实施,对于云技术的应用需求也没有实际调研,因此,大多数研究缺乏一定的实践基础。

3.2 展望

3.2.1 研究内容。首先,对云计算的应用研究应更多关注档案资源的共享与服务。云计算的精神内核在于资源的共享。在全新的云计算模式下,研究者应站在整个国家档案资源共享和利用的角度谋划“云”,探寻如何利用云计算技术更加科学地整合和共享全国档案信息资源,并向公众提供高效快捷的信息服务。其次,适当扩展研究内容,构成完整的研究体系,例如,云计算环境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和管理策略是否发生变化?云计算在档案部门有效应用应具备哪些条件?“云”之间如何交互协同?云计算的行业标准研究等。最后,与国外相关研究相比,国内研究应更注重云计算在档案领域的实际应用与技术实现。

3.2.2 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云计算对档案领域而言本质上是一种技术手段,技术最关键的问题是应用与实现。因此,应当加强云技术应用的实证研究,以及以某一地区或某一项目为对象的案例研究。

*本文系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数字档案资源云存储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2-X-34)和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4240041078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云计算喧嚣过后冷思考[EB/OL]. [2014-03-20].http:///286/12798786.shtml.

[2][13]田雷.云计算在档案领域的应用[J].北京档案,2011(5):24~25.

[3][10]黄正鸿.云计算在档案信息化领域的应用启示[J].中国档案,2011(5):61~63.

[4][11]陈康明.云计算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云南档案,2012(5):27~29.

[5]刘永,刘坤锋.论数字档案云存储[J].档案管理,2013(5):14~18.

[6][25]朱悦华,何丽萍,丁建萍.“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研究[J].浙江档案, 2012(6):52~53.

[7][12]文杰.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档案馆建设研究[J].档案与建设,2011(1):46~49.

[8]彭小芹,程结晶.云计算环境中数字档案馆服务与管理初探[J].档案学研究 ,2010(6):71~75.

[9][16]祝庆轩,桑毓域,方昀.基于云计算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兰台世界,2011(7):8~9.

[14]陶水龙.档案数字资源云备份策略的分析与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2(4):12~16.

[15]吕元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1(4):61~64.

[17]卞昭玲,李俐颍,刘振鹏.云计算在档案信息共享中的应用[J].兰台世界,2011(7):16~17.

[18]廖玉玲.基于云计算的建设工程档案全过程监管模式可行性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3(6):74~78.

[19]刘振鹏,王坤瑞,卞昭玲等.基于云计算的区域电子健康档案服务系统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2(4):17~20.

[20]邓岚.云计算技术在灾害档案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减灾,2011(8):32~33.

[21]程春雨.云计算模式下的开放档案共享利用平台建设[J].中国档案,2013(12):64~67.

[22]程结晶.云技术中数字档案资源共享与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档案,2013(1):66~68.

[23]郑光辉.使用云计算技术创造开放数字档案利用新模式[J].档案学研究,2013(5):46~50.

[24]蔡学美.档案云技术应用于档案信息化建设[J].办公自动化,2012(6):14~17.

云会计论文篇7

引言

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等新兴服务促使人类社会的数据种类和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大数据时代正式到来[1]。对于企业来说,大数据因其数据量大、处理速度快、类型多样、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等优势成为企业新型的战略资产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为企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在当今数据日新月异的时代,企业已经不满足于随机分析和抽样分析这样的捷径,而是需要来自各个渠道种类繁多的大数据规模,这一需求的诞生使得“云会计”应运而生。在大数据时代对数据进行研究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也有不少学者对云会计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但鲜有文章对大数据下的云会计进行分析,本文将以此为主题进行论述。

一、大数据时代云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云会计”一词最早由程平等于2011年提出,定义为构建于互联网上,并向企业提供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服务的虚拟会计信息系统。在会计领域,云会计作为新兴的基于云计算技术和理念的会计信息化模式,可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竞争优势[2]。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对云会计的侧重点是企业的管理会计和财务决策,根据这一侧重点企业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和服务外包,企业为自己享受的服务付费。因此大数据时代的云会计涉及到云服务供应商和企业用户两个方面。云服务供应商不仅为企业提供与会计相关的信息系统,如会计核算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决策系统等业务服务系统,而且为企业用户提供相关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云会计服务平台,如云会计的数据库服务、会计信息化开发应用平台、集成管理系统、服务器、网络存储等。对于企业来说,云会计是由供应商基于互联网提供的,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综合系统服务,且企业只需为其享受的服务付费[3]。

二、大数据时代云会计应用的体系结构

大数据时代的云会计系统的基本结构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主要是根据大数据时代数据庞杂且非结构性强等特定,增加了几个模块。主要由内部云、外部云、大数据模块和知识辅助模块构成[4],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 大数据时代云会计体系结构

在图1中,企业通过统一访问门户Portal访问云会计平台(内部云、外部云),利用云计算中的Paas(平台及服务)为云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内部云平台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板块,为企业提供财务业务处理和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系统[5]。大数据时代的云会计平台增加了外部云,外部云由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工商、财政等信息系统构成,该模块的增加是为企业提供与其价值链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社会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可通过云会计平台实现内部云与外部云的对接,更好的实现业务一体化协同。

大数据时代的云会计还增加了两个特殊的重要模块――大数据模块和知识辅助模块。企业内部云产生的财务数据以及外部云产生的与价值链相关的数据存储到企业的大数据库中,由于存在数据来源复杂,数据结构各异且数据格式不一致等特点,必须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抽取、存储、处理、分析,最后提炼为知识,形成企业的生产力,这些过程有企业大数据模块和知识辅助模块完成。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云模型

大数据时代的云会计信息数量巨大且来源庞杂,非结构性强,含有很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为了将海量数据中的有用成分形成知识,将云会计中大量不确定性核算中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本文引进云模型。

云模型最早由李德毅院士提出,云由云滴组成,云滴在论域上的分布称为云模型。本文研究云模型中的一种形式――正态云模型。定义正态云需要通过云的三个数字特征:期望Ex,熵En和超熵He。期望值Ex是云滴在论域空间分布的期望,是云中心对应的x的值;熵En代表定性概念的可度量粒度,是对不确定性的度量;超熵He 是熵的熵,是对熵的不确定性度量。

正态云的生成算法既可以用软件的方式实现,又可以固化成硬件实现,称为云发生器(Cloud Generator)。本文通过一维正态云发生器生成云模型。

正向云发生器(Forward Cloud Generator)是从定性概念到其定量表示的映射,它根据云的数字特征(Ex,En,He)产生云滴,每个云滴都是该定性概念的一次具体数字实现。对于定性概念A,产生一个期望值为Ex,方差为En的随机数Xi,即Xi~N(Ex,En’2),产生一个均值为En,方差为He的正态随机数En’,即En’~(En,He’2)。

计算数据的样本均值,由均值得到期望Ex=1n∑ni=1Xi

计算一阶样本绝对中心矩,得出样本方差和熵En=π2×1n∑ni=1|Xi-X―|

根据正态函数的性质,有yi=Ic(x)= e-(x-Ex)22En′2

令(xi,yi)为一个云滴,它是该云表示的语言值在数量上的一次具体实现,其中xi为定性概念在论域中这一次对应的数值,yi为属于这个语言值的程度的量度;对论域中大量的定性概念进行定量度量,直到产生满足要求数目的云滴数,形成云模型:f(x)=∞-∞12πHe|y|exp[-(x-Ex)22y2-(y-En)22He2]dy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云会计具有资源高度共享、成本低、灵活性高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企业用户信任度不高、安全不能完全保证、可扩展性和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等挑战。本文给出了大数据时代云会计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云会计的系统构建,并解释了云会计中各个模块的作用。鉴于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随机性和模糊性问题显著,本文重点构建了大数据时代的云模型,用定量分析方法为企业提供更全面、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服务。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很多企业还不能信任将经济数据存放在云端,这是未来云会计发展重点需要突破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云会计的可信性,逐步消除企业对云会计的担忧,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3,01:146 -169.

[2] 程平,徐云云.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AIS构建研究[J].会计之友, 2014, 36:119 -121.

[3] 程平,何雪峰.“云会计”在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1:55-60.

[4] 《中国总会计师》编辑部.会计+云计算=“云会计”[J].中国总会计师,2012(7):26―28

[5] 刘东,孟德凤.“云会计”在企业会计信息化中的应用与建设[J].商业经济,2014,20:89-90.

[7] 程平,徐云云.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AIS构建研究[J].会计之友,2014,36:119-121.

云会计论文篇8

一、引言

审计资源整合是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方法,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利用供需理论证明审计资源存在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从成本效率理论角度,分析审计资源的审计成本和审计效率无差异曲线以证明审计资源需在不同部门之间调整。此外,其他学者运用交易费用、X效率理论和寻租理论补充分析审计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实务中常见注册会计师参与政府审计和政府审计项目外包等整合现象。为促进资源整合,邢风云(2012)指出整合资源应树立全局观念,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方法将资源合理配置。宋永红(2013)提出整合关键是配置,应与审计目标、职能实现最佳组合和配比,将给定资源最大限度发挥审计职能作用。但我国资源整合尚处初级阶段,资源整合组织模式欠缺、经费不足、人力资源失衡、技术方法不平衡以及信息难共享。魏祥健(2015)认为云计算按需提供网络访问进入资源共享池,统一管理、动态调度和共享审计资源,将促进我国整合步伐。

二、审计资源整合的理论概述

(一)审计资源整合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均强调整合要求对不同来源、内容、结构和层次的资源进行选择、激活、合理配置和有效融合,通过重构形成高效资源体系。本文将资源整合定义为审计机关在执行审计监督中,根据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审计项目受托责任完成和解除情况确认,将资源调整和完善,使系统内资源充分发挥,达到优化配置的过程。

(二)审计资源整合的原则

审计资源整合应遵守系统性、动态性和最优性。整合为完成系统目标,有机组合所有资源要素,保证整合整体优势,故整合应有系统性。此外,整合是优化配置过程,必须保持资源要素的动态变化。整合虽要考虑系统性、动态性,但资源优化配置是关键,实现最优性。为促使最大限度发挥资源要素功能,需跟踪分析整合全过程,以制定科学、程序化和制度化的整合措施。

三、我国审计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资源整合组织模式欠缺

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与事务所合作模式主要是外委审计方式,政府审计为缓解审计任务而临时聘用事务所,对部分项目开展专项审计。但事务所是自负盈亏机构,开展审计是满足客户要求,决定事务所无法被政府审计充分利用。外委审计项目一般许可事务所进行财务查账审计,查找线索发现问题突破口,整合缺乏信任的组织模式。

(二)审计人力资源配置失衡

政府审计人员老龄化且素质层次不齐,无法胜任变化无穷的审计问题,政府对大规模资产审计采用外委分包方式,但分包只针对部分项目,难以解决审计机关人员压力,事务所人员素质较高,但审计机关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合作程度低和方式单一,导致政府审计人员短缺和注册会计师利用不足矛盾。目前政府审计主要采用人力审计,过多利用经验,使联网审计、云计算等高技术难发挥相应作用。

(三)审计技术与方法不平衡

注册会计师直接面对客户,采用计算机审计开展审计,为保证市场地位声誉,事务所须及时更新学习技术。政府审计聘请注册会计师参与审计项目时主要利用其基本查账处理,未深入学习审计技术,造成政府审计对注册会计师技术和方法利用不足。同时事务所技术或方法不能得到审计机关人员的共享,是审计机关技术水平落后的重要原因。

(四)审计技术与方法不平衡

目前政府审计主要采用人力审计,实际操作中过多利用审计经验,使计算机审计、联网审计、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注册会计师行业直接面对客户,采用计算机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开展审计活动,为保证市场地位和声誉,事务所须及时更新与学习技术。政府审计部门聘请注册会计师参与审计项目时主要利用其基本的查账处理,未深入学习审计技术,造成政府审计对注册会计师专业技术和方法利用不足的现象。同时事务所的技术或方法不能得到审计机关人员的共享,是审计机关技术水平落后的重要原因。

四、云计算环境下解决资源整合问题的措施

(一)构建审计云平台,实现审计资源的整合与调度

云计算是分布式并行计算模式,通过网络提供虚拟抽象、动态扩展和管理的资源池,云计算的颠覆性和创新性将变革传统审计模式,其以更低成本、更快配置速度、更高信息共享程度的特点将有效解决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云计算将审计数据、图片文件等其他数据存储云端,审计人员可不受时空限制,整合、调度和使用资源,实现审计程序高效执行。构建云平台是整合关键,云平台以IaaS、PaaS、SaaS云服务模式为基础,用现代审计技术、云技术构建的集成审计实施管理平台,实现审计手段网络化、审计资源集约化。考虑平台架构的低成本策略、大数据处理策略、数据安全策略与IT应用情况,应由审计署构建IaaS、PaaS和SaaS混合云平台,促进资源整合。

整合的突出问题包括人员素质与结构不平衡、审计技术与方法悬殊、信息存在不对称等,原因主要是缺乏有效合作平台、交易费用较高和人力资源整合中理性与压力存在替代关系。云平台依整合要求部署程序和服务,对审计单位功能需求灵活组合并提供功能模块,统一管理和使用云端资源,按资源配置生成策略,全局动态调度、按需配置与部署资源、提高资源效能。云审计可以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信息和程序均传输到云平台,审计人员在任何地方访问云端,共享信息和技术,提供监督鉴证服务。事务所根据审计云提供的统一命名协议或接口规范,利用通用数据接口以及技术方法,按照标准机制展开访问,通过云协同随时随地开展审计项目工作,推动资源高效配置。

(二)制定云计算环境下的审计准则,规范绩效考核制度

我国当前审计准则以风险导向建立,云计算环境下应制定适宜的技术规范与行业准则。此外,寻租理论认为注册会计师寻租行为会削弱整合优势,提高购买审计意见的寻租机会。由于审计项目外包或者政府审计聘请注册会计师没有完善法律基础、良好激励制度和责任绩效考核制度,导致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承担的责任与风险不平衡,因而审计工作开始前需明确规定审计标准和考核制度,结合定性定量考核标准,构建差异性激励机制,遏制寻租行为发生。

参考文献

[1]邢风云.政府审计资源整合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

[2]宋永红.浅谈审计资源的整合[J].会计之友,2013.

云会计论文篇9

一、大数据时代云会计的概念与特点

“云会计”一词最早由程平等于2011年提出,定义为构建于互联网上,并向企业提供会计核算、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服务的虚拟会计信息系统。在会计领域,云会计作为新兴的基于云计算技术和理念的会计信息化模式,可实现企业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竞争优势[2]。

大数据时代的企业对云会计的侧重点是企业的管理会计和财务决策,根据这一侧重点企业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和服务外包,企业为自己享受的服务付费。因此大数据时代的云会计涉及到云服务供应商和企业用户两个方面。云服务供应商不仅为企业提供与会计相关的信息系统,如会计核算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决策系统等业务服务系统,而且为企业用户提供相关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云会计服务平台,如云会计的数据库服务、会计信息化开发应用平台、集成管理系统、服务器、网络存储等。对于企业来说,云会计是由供应商基于互联网提供的,以会计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综合系统服务,且企业只需为其享受的服务付费[3]。

二、大数据时代云会计应用的体系结构

大数据时代的云会计系统的基本结构没有发生大的改变,主要是根据大数据时代数据庞杂且非结构性强等特定,增加了几个模块。主要由内部云、外部云、大数据模块和知识辅助模块构成[4],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1 大数据时代云会计体系结构

在图1中,企业通过统一访问门户Portal访问云会计平台(内部云、外部云),利用云计算中的Paas(平台及服务)为云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内部云平台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核心板块,为企业提供财务业务处理和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系统[5]。大数据时代的云会计平台增加了外部云,外部云由交易所、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工商、财政等信息系统构成,该模块的增加是为企业提供与其价值链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社会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可通过云会计平台实现内部云与外部云的对接,更好的实现业务一体化协同。

大数据时代的云会计还增加了两个特殊的重要模块――大数据模块和知识辅助模块。企业内部云产生的财务数据以及外部云产生的与价值链相关的数据存储到企业的大数据库中,由于存在数据来源复杂,数据结构各异且数据格式不一致等特点,必须通过大数据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抽取、存储、处理、分析,最后提炼为知识,形成企业的生产力,这些过程有企业大数据模块和知识辅助模块完成。

三、大数据时代下的云模型

大数据时代的云会计信息数量巨大且来源庞杂,非结构性强,含有很多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为了将海量数据中的有用成分形成知识,将云会计中大量不确定性核算中定性分析转化为定量分析,本文引进云模型。

云模型最早由李德毅院士提出,云由云滴组成,云滴在论域上的分布称为云模型。本文研究云模型中的一种形式――正态云模型。定义正态云需要通过云的三个数字特征:期望Ex,熵En和超熵He。期望值Ex是云滴在论域空间分布的期望,是云中心对应的x的值;熵En代表定性概念的可度量粒度,是对不确定性的度量;超熵He 是熵的熵,是对熵的不确定性度量。

正态云的生成算法既可以用软件的方式实现,又可以固化成硬件实现,称为云发生器(Cloud Generator)。本文通过一维正态云发生器生成云模型。

正向云发生器(Forward Cloud Generator)是从定性概念到其定量表示的映射,它根据云的数字特征(Ex,En,He)产生云滴,每个云滴都是该定性概念的一次具体数字实现。对于定性概念A,产生一个期望值为Ex,方差为En的随机数Xi,即Xi~N(Ex,En’2),产生一个均值为En,方差为He的正态随机数En’,即En’~(En,He’2)。

计算数据的样本均值,由均值得到期望Ex=1n∑ni=1Xi

计算一阶样本绝对中心矩,得出样本方差和熵En=π2×1n∑ni=1|Xi-X―|

根据正态函数的性质,有yi=Ic(x)= e-(x-Ex)22En′2

云会计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004-03

网络舆情是指受各类事项发生、发展刺激而产生的通过网络传播的民众对于该事项所有情感、态度、认知和行为倾向的总和。高校网络舆情特指与高校工作有关的网络舆论动向,本文则是指高校教师或大学生依托网络传播和表达的各类社会现象不同的情绪、态度、认知、意见和行为的集合。

“云”环境即云计算环境。“云”是云计算服务模式和其实现技术的形象比喻,而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则是一种基于网络的超级计算模式,由计算机集群、并行处理、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虚拟资源管理等多种技术集中起来形成动态、可度量的共享资源池,最终提供给用户终端健壮(Robust)、稳定的服务。广义上说,电子邮件、论坛、博客等也都属于云计算范畴。2007年Google公司首先提出云计算概念后,得到了微软、苹果、甲骨文等全球各大IT公司的积极推动,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国内的百度、腾讯、金山、网易、华为等一些大型IT公司也相继推出“云”服务,可以说“云”已经很大程度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它在我们身边已触手可及。在这样的“云”环境下,由于网络虚拟世界在法律、道德等层面对个人的约束力相对较弱,而“云”所能提供的服务又复杂多样,造成高校学生在“云”环境下的网络行为与传统的网络行为表现出较大差异。

一、“云”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表现出的新特点

“云”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表现出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全球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互联网上提供的各类云服务大大地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而高校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转折、成型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自我表现冲动,思想活跃。作为一个在社会中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敢于尝试各种新鲜事物,日渐成熟和流行的各类云服务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表意见和参政议事的平台,这个平台使得每个大学生都能成为信息的原创者和传播者,而且每个大学生又都可以自由地选择和接受信息。他们可以通过网盘共享、微信、博客甚至上传视频等云服务即时发表意见。但由于目前大多数云服务都未实行实名注册,大学生通常会以匿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情绪,因而可以更加自由和客观地反映现实校园中的矛盾,真实地体现大学生某一时段的思想状态。

(二)具有更强的交互性。在网络上,大学生普遍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当某一热点问题或事件发生时,往往会吸引许多大学生自发地参与讨论。由于云服务提供的讨论平台相对更加自由,更难于监管,因而具有相同或相近兴趣的大学生更加容易聚集,形成对立互动的场面,对立双方的观点和意见相互碰撞、交锋,经过争论和探讨他们往往又会相互交融,使各方意见趋于一致。这种实时的互动流,促使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迅速地表达出来,使得校园网络舆情更加快速和集中地反映。

(三)复杂度和多元性进一步增加。大学生活跃的思维,使得校园网络舆情具有较宽泛的舆论主题,而舆论的形成又往往是随意的、自发的。从舆情的产生和传播来看,目前已不仅仅局限于以往的博客、论坛、个人网站和电子邮件等,云服务中的网络硬盘、文件分享、日程分享、兴趣圈子等也可以快速地、大范围地传播各种的言论。从舆情主体的范围来看,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大学生,包括部分的高校教师,这些教师多数是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引导,但有少部分是推波助澜。当然也可能会有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领域社会人员参与,其参与的目的不一定相同,有的是一时性起,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是恶意挑唆,引起事端等。从校园网络舆情的话题来看,往往是以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方面为主,同时涉及国家政策和热点社会事件,包括经济、军事、文化等,使得舆情的复杂度和多元性大大增加。

云会计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TG3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204-01

0引言

目前国内外对云计算作出了大量研究,对于云计算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安全风险等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于云计算产业化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尤其是将云计算产业化视作一个动态演化过程的研究并不多见;对云计算的研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得到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结论的文献资料还较少。系统动力学被誉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验室,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建立的模型能够充分反映系统的非线性结构和动态变化趋势。实施主体是云计算产业化过程中各项事物发展的提供者,在系统模型中起着核心作用[2],虽然有从主体角度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但从主体出发建立云计算产业化系统模型,并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来探讨主体的作用及其关系的文献缺乏。

1 基于主体的云计算产业化系统的概念

云计算产业化系统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政策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支持、投资机构资金支持、企业的综合管理支持、消费者的市场支持,这些主体要素的活动及其相关之间的互动关系,促使产业化活动的成功。

2 基于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理论基础

系统动力学综合了信息论、决策论、反馈控制论、系统论、计算机仿真及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处理复杂问题、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它强调以系统思维的方式来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因果反馈关系描述系统的动态复杂性,特别适合于解决经济、社会、生态等非线性复杂大系统问题,以帮助人们了解系统动态行为的结构性原因[3]。

3 基于主体的云计算产业化系统动力学模型

3.1 科研主体子系统

本文的科研主体包括高校和科研机构,两者的研究活动一致,包含云计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即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等云计算主要基础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应云计算发展趋势的要求,政府加大对云计算研究的支持,从而使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注重对相关课题的申报,增加云计算的科研人数和科研项目数量,使科研成果(论文和专利)数量大大增加。企业可以通过与科研主体的合作,使科研机构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基础研究,并将科研机构的成果转移到企业。同时,风险基金组织看到技术成果的利润前景,加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反过来,当企业和风险基金组织对科研主体合作力度增强时,政府就会减少财政支持,使得科研机构的成果有更多的市场应用前景,不局限于研究课题。

3.2 投资主体子系统

投资主体主要指企业和高校外部融资机构,主要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机构的融资,其中银行贷款和风险投资机构对政府起着负反馈的作用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使云计算规模化发展,获取高额利润和效益,这里的投资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

3.3 企业主体子系统

云计算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在其发展中起着核心作用,顺应国内外互联网发展趋势,调查消费者需求,与科研机构联合,吸收资金,将基础技术应用于云计算服务商品的开发中,并进行大规模推广,提高云计算商品的市场占有率。

从商业的角度,成功的产业化必备的要素包括市场规模,市场潜力和经济光景[5]。对于云计算来说,要从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入手,使得消费者对于云计算相关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随着消费者需求不断增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更多企业开始转向云计算产品的研究开发,投资力度加大,获取高额利润。相反,利润增高使成本不断降低 ,逐渐有企业推出市场,从而形成负反馈作用。

3.4 动力学模型及分析

云计算产业化发展的过程包含多个连接在一起的正负反馈回路,连接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产业化发展系统的复杂成长特性。云计算产业化系统分析框架表明,产业化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其内部促进发展和环境条件限制其发展的正、负反馈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促进产业化发展的正反馈起主导作用时,云计算加速产业化发展;当限制产业化发展的负反馈起主导作用时,新兴技术产业化进程放缓。

为了实现云计算产业化健康发展,必须在科研主体、投资主体和企业主体3个系统中对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得出因素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规律,从而把握云计算产业化的发展规律。通过对模型动态过程的研究,可以找到促进云计算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以及限制云计算发展的瓶颈,从而降低产业化内部能量的消耗,提高产业化效率。通过对模型中重要因素的动态分析,可以考察实现云计算产业化的优化路径,为云计算产业化发展提供完善的产业化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

4 结语

本文在研究云计算产业化路径和相关主体的基础下,提出基于主体的云计算产业化系统的概念及其特征,在对云计算产业化机制进行细致思考后,借鉴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针对科研主体、投资主体和企业主体分别建立分析模型,并对模型的内部关系和运行机制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对3个子系统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建立3个主体之间的系统运行模型。本文的研究为定性分析云计算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定量研究产业化投入产出、制定相关发展政策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将以此研究为基础,根据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内部运行机制,建立数学模型,调研相关数据,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描述变量关系,并应用netlogo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模拟,为云计算产业化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

参考文献:

云会计论文篇12

1 云计算与多媒体云

云计算是目前非常热门的一项新的技术,目前关于云计算的定义有很多,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对云计算的定义如下[1]:“云计算技术是通过互联网络实现的一种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按需访问和使用计算机共享资源(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应用软件)的计算模式”,而中国的电子学会专家给出了另一种定义[2]:“云计算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以服务方式提供的新型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是动态、可伸缩且被虚拟化的。”

虽然两个定义在文字描述上有一点点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以上两个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云计算的一些基本特点,即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一种新的计算模式,具有共享性、伸缩性、服务性、即时性等特征。云计算的最大特点就是遵循“量入为出”的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动态的获取相关的服务与资源,并且相应的资源都在云端,由云端服务商进行相关的维护,因此能够极大程度的节约了用户的成本与维护的负担。

由于有以上的一些特点与优势,云计算开始应用于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各大公司分别建立了自己的专有云平台,如360的病毒云、百度的云盘等等,各大行业领域也建立各自行业领域的专业云,如教育云、政务云、金融云等等。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以及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成为当前互联网上最炙手可热的技术之一,多媒体技术与云技术的结合,使得多媒体云计算的概念被随之而提出,方俊[3]把多媒体云定义为:“多媒体云是一种现代新型的,多媒体及其相关领域中的,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以服务方式提供的一种计算模式。”由于多媒体业务具有计算量大、实时性高的一些特点,因此多媒体云技术的应用相对于其它的云技术而言具有很大的难度,如:如何解决异构终端对多媒体业务的要求?如何保证实时性数据的安全等,从而亟需我们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

2 多媒体云计算研究的内容

多媒体云计算属于云计算应用中的其中一个领域,云计算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和服务放置在云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所需服务与资源,同时利用云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用户可以获得更方便的用户体验。多媒体云即将多媒体内容(图像、视频、音频、图形)或软件放置在云端,利用云计算的强大的分布式处理与存储能力,向数百万的异构终端用户,提供计算机资源,这样用户就无需再计算机终端设备上存储多媒体内容和安装相应的多媒体软件,进而减轻了用户磁盘的存储压力和软件的升级与维护的负担。

朱文武[4]把多媒体云计算分为两个部分:多媒体云和云多媒体,多媒体云主要是研究如何使用云为云媒体提供资源(硬件和软件)和服务的,而云媒体主要是研究多媒体如何在云中进行存储、传递和适配等,以便能更好的利用云计算资源,他认为媒体的多样性和服务的异构性、网络的异构性、设备的异构性等是当前多媒体云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多媒体云计算应用中必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多媒体云的核心内容主要有存储和共享资源、制作和编辑多媒体、多媒体的编码和转换、媒体的渲染与检索内容,同时为了更好的提供多媒体服务,他提出了一种将多媒体内容分门别类的放置在距离用户最近的云的边缘位置,同时对异构的终端进行媒体的适配和代码转换的服务,以提供访问的速度,并更好的为异构终端服务。

李铮[5]在其博士论文中详细讨论了多媒体云计算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多媒体业务计算密集度大,对计算机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异构终端如移动终端等的引入也给多媒体云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多媒体业务的实时性需更优的安全策略,对此他在论文中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了更好的部署多媒体业务,支持异构终端他提出了一种无中心专用拓扑结构的网络结构,其基本思想是在距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中主动缓存相应的多媒体内容,为了更好的保障多媒体云计算平台的安全,他提出了一种多媒体云平台并行化深度包检测技术,在保证实时性检测的速度的同时又更优越的性能。

方俊[3]在其论文中对云计算与多媒体云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并给出了多媒体云的定义和架构,他认为多媒体云的典型框架应该由三部分组成:云服务、云平台、搭建云的关键技术,并对这三个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他给出了关于多媒体云平台建设与应用的一些建议并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应用案例。

多媒体云计算中,终端的异构性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吕广娜[6]在其硕士论文中详细讨论了智能终端在多媒体云计算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子云的分级管理模式,并根据多媒体业务的特性与移动终端的特性设计了一个自适应的缓存框架,这一框架与李铮设计的思想基本一致。

钱戴明[7]将云计算的技术应用到了本校的多媒体系统的应用之中,他发现校园环境下的多媒体应用具有时效性与偶发性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利用云计算平台的伸缩性、高效性、节约成本的特点,他采用亚马逊(AWS)云平台部署校园多媒体系统的应用并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方案,最终发现该系统能更好的符合校园多媒体应用的需求。

3 总结

多媒体云计算是目前一个非常具有实用价值与潜力的技术,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多媒体云平台架构研究、异构终端的研究、安全性的研究等,不过目前国内关于这个方面的研究内容并不是很多,通过知网检索,最早的研究文章始于2010年,检索的文章总数仅40篇,因此对多媒体云计算的研究还需要广大研究者继续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Mellp, Grance T. 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R].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2]李德毅.2011云计算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方俊.多媒体与云计算[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28(10):291-296.

[4]朱文武.多媒体云计算[J].电子产品世界,2011,18(9):18-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