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科技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5 11:32:16

自动化科技论文

自动化科技论文篇1

2.课程体系的构建内容

在构建思路的指导下,从自动化专业入手,调研分析其对应的职业资格标准、相关企业任职核心能力,科学地分类与归纳出专业职业能力层阶递进,建立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有效衔接的原则与方法,以此为出发点,构建自动化专业本专科分段培养的课程体系。其中电路分析与实践、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PLC应用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和现代过程控制技术为核心课程。根据课程建设思想,我们将部分核心课程作为建设的重点,启动了包括《PLC应用技术》、《运动控制系统》、《现代过程控制技术》等课程在内的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具体做法如下:(1)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深入研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法的实施、例题及习题的选取[1],协同制定核心课程的教学标准,协同编写符合自动化专业“本专科分段式”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系列教材。(2)建立了以西门子PLC系列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基于S7-Smart-200学习《PLC应用技术》、以西门子总线为基础学习《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基于西门子S7-300学习《运动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wincc学习《工业组态监控技术》、基于西门子S7-400学习《现代过程控制技术》。(3)明确自动化专业“转段选拔”的“阶段性”评估方法及考核方式,使考核工作更科学化、规范化。(4)协同探索运用灵活多样、注重实用性、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5)协同定期对课程体系设计进行评价验收。检查培养目标与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方法、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效果是否统一[1-2],对此做出评价判断,从而确定课程体系设计的合理程度,以及课程衔接过程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自动化科技论文篇2

abstract: it is a vital issue related to the fate of the humankind that sci-tech culture and humanities culture become integration from opposition. how and where to integrate for them is the key of this issue ? under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triplism for 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 this paper intends to take engineering into the horizon of creating action , and searches for the integrating responsibility of the two cultures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with phenomenology rethinking about the profound cause of separation between sci-tech culture and humanities culture .

key words: sci-tech;humanities;engineering;integration

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c∙斯诺明确地提出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立以来,一方面,国内外理论界热烈讨论“两种文化”对立带来的事关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并努力寻找“两种文化”融合的各种路径。但另一方面,“两种文化”的对立在现实中却更为加剧,这从国外近年来发生的索卡尔事件、科学大战等可见一斑,现实似乎嘲弄着理论界的努力。问题的关键在于:“两种文化”分裂的内在深层原因究竟是什么?它们究竟能不能融合?如果能融合,应在什么样的场域中融合?本文拟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理论框架下,把工程纳入境域化造物行动的存在论视域,通过对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分裂内在原因的现象学反思,来探寻“两种文化”在工程这一场域中融合的可能性。

1 “两种文化”对立的深层原因

关于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对立的根源,c∙斯诺本人的描述及众多的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可以说众人皆知,无须赘述。笔者仅就现象学的一些思路来探讨“两种文化”对立的深层原因。

早在c∙斯诺之前,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一书中,已深刻论述了现代科学的危机以及由此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危机:“科学危机所指的无非是,科学的真正科学性,即它为自己提出任务以及为实现这些任务而制定方法论的整个方式,成为不可能了。……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唯一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且唯一被科学所造成的‘繁荣’所迷惑,这种唯一性意味着人们以冷漠的态度避开了对真正的人性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单纯注重事实的科学,造就注重事实的人。……从人们对我们的文化危机的普遍悲叹出发,从在这个方面归咎于科学的作用出发,产生出一些动机,这就是对一些科学的科学性进行严肃的非常必要的批判。”〔1〕在胡塞尔看来,现代科学的科学性已由实证主义的客观性所支配,这正是造成科学危机乃至于文化危机的根源。

笛卡儿在“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中确立了主体的存在,同时也确立了与主体相对立的客体的存在,由此开创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近代认识论。在这种对象性的二元结构中,包含着物理学主义的客观主义和超越论的主观主义这两个分裂的方向。

沿着客观主义的方向,从伽利略起,现代科学开始了其将自然数学化的历程,用理念化了的自然暗中代替前科学的直观的自然。“自然本身就在这种新的数学的指导下理念化了;用现代的说法,自然本身变成了一种数学的流形。……用数学方式奠定的理念东西的世界暗中代替了唯一现实的世界,现实地由感性给予的世界,总是被体验到的和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2〕这样,现代科学以客观化的数学外衣遮蔽了其源发于其中的生活世界,造成了其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伽利略在其从几何学出发,从感性上呈现的并且可以数学化的东西出发,对世界的考察中,抽去了在人格的生活中作为人格的主体;抽去了一切在任何意义上都是精神的东西,抽去了一切在人的实践中附到事物上的文化特性。”〔3〕这种将自然数学化的思维方式与认识论中的客观主义相辅相成,导致了实证主义哲学的兴起,并逐步成为支配现代科学发展乃至于整个西方文化主流的思维方式。

沿着主观主义的方向,从笛卡儿本人开始,经过贝克莱、修谟直至康德,都一直企图建立超越论的主体哲学,“这种哲学的产生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自我,以及我的思维生活,乃是一切可能的思维成就的、一切有关客观性的意义和正当性的询问的原始基础。”〔4〕但是,胡塞尔认为他们都没有真正实现“哥白尼式转向”,因为他们没有深入研究构造一切存在物的绝对主观性,也没有深入研究把握这种主观性的方法,他认为唯有通过超越论的现象学才能真正克服笛卡儿以来的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的分裂。

笛卡儿的二元论、修谟的怀疑论、康德的认识论等,由于预设了物理实体或物自体的存在,因而不可能超越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结构,不可能真正解决科学知识如何可能的认识论难题:人的主体、意识如何脱出它的表象的内在性达到外部世界中的超越对象呢?这条认识论的鸿沟是无法在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结构中跨越的。因此,胡塞尔的超越论首先指的就是对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的超越,通过认识者反思自身及其认识生活的原始发生过程,把构造一切存在物的认识活动追溯到无预设前提的、自明的、活生生的直观体验之境域(horizon),这种通过超越达到的“绝对主观性”已经不再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中的主观性,也不是思辨构造的新产物,它是前科学的、前哲学的、非课题化的、奠基性的、主观相对的、显现于境域之中的生活世界本身,它只有通过现象学的悬搁才能达到。

胡塞尔并不是要反对现代科学,而是要现代科学重新植入它本身源发但又被它忘却的生活世界的境域中。正如德国现象学家克劳斯•黑尔德所说:“在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思索中包含着对现代科学精神的彻底批判。然而奇特的是,这个批判并不是从根本原则上否定科学。相反,胡塞尔所关心的只是对科学和作为科学一般基础的哲学的更新。”〔5〕胡塞尔从他后期发生现象学的观点指出,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现代科学不仅忘却了生活世界的奠基,而且排除了它自身现实发生的境域,改变了传统科学对境域的依存性质,使自身成为绝对客观性的、与直观境域彻底无关的知识体系,在这样的情形下,世界原本作为普全境域的生活世界转变成为客观自在的、无限的科学世界,成为主客体二元对立结构中对象化的客体。

在实证主义的观念里,科学世界不仅脱离了境域的束缚,而且反过来要主宰生活世界,成为生活世界的基础,使生活科学化。但是,这种去除了境域的客观世界是非人性的,它以人的自由的丧失为代价,“希腊-欧洲人的人文理想是‘自由’,自由被他们看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整个西方的人文传统自始至终贯彻着‘自由’的理念。”〔6〕 同样,“对于胡塞尔来说,真正人性的东西是自由,它被理解为我作为先验的原-自我所具有的责任,这种原-自我是无法通过任何对象化来获取的。我对我的行为负有责任,而行为意味着一种对可能性的把握。”〔7〕这种可能性是在境域之中的可能性,境域正是在人的行为中开启自身的,它无法与人的行为分离开来。因此,在去除了境域的客观化的对象世界里,人无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将意味着放弃人的责任,丧失人的自由,从而丧失了人本身。人的共同体在其历史境域之中原促创(urstiftung) 的并积淀(sedimentierung)下来的语言、文学、艺术、逻辑、历史、宗教、哲学等人文科学传统都将丧失意义。“现代的生存似乎已经分裂为在一个带有自然科学技术理性烙印的世界及其组织中的无精神生活和在一个历史地和个人地成长起来的世界及其文化产物中的充实的此在。”〔8〕这正是“两种文化”分裂的深层原因。

胡塞尔对现代科学精神的批判并不是要滋长这种分裂情绪,相反,“胡塞尔的思维具有对这两个方面的亲和力并因此体现了对这‘两种文化’的中介作用。”〔9〕我们或许可以从他深刻的思想中寻找到“两种文化”融合的思路。

2 两种工程观

“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10〕提出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概念指称的变换。关键在于工程具有不同于科学、技术的相对独立的本质特性。但是,在流行的观点中,技术是科学的应用,而工程则是科学和技术的应用。按照这种观点,既使把工程从技术中划分出来,工程的本质仍将遮蔽在技术阴影之中,工程哲学也不可能真正超越技术哲学樊篱,仍然会把工程哲学当成某种“技术的工程哲学” 来建构。把工程理解为应用科学、技术的造物实践活动,确实存在其词源学的依据。在英语中,工程“engineering”的词根为engine(机械)和inge-nious(有发明才能的),它们都起源于同一个拉丁语词根ingenerare,即“创造、智巧、聪明”的意思,其词根gen的意思为“生产、制造”;engine在古英语中又具有“to contrive”(设计出来、设计做到、发明造出)的含义。随着科学、技术在工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工程不仅为技术而且是科学即engineering sciences,于是engineering在原‘活动过程或结果’上又增加了‘学科理论’含义。”〔11〕总之,学界大多数人十分自然地倾向于把“工程”界定为“把数学和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于规划、研制、加工、试验和创建人工系统的活动和结果”〔12〕,属于改造自然的实践范畴。

笔者十分赞成“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理论观点。但对许多人把工程本质理解为应用科学技术的造物实践活动的观点不能苟同,我把这种工程观称之为:“科学化、技术化的造物实践论”。相应,笔者将依据发生现象学的思路,把工程纳入境域化造物行动的存在论视域,尝试形成另一种工程观:“境域化的造物行动论”。

在科学技术哲学传统的视域中,实践被理解为人们为了获取物质文化生活资料,满足人类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探索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它作为人类实际地处理自身与世界之关系的活动过程,总是以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观念处理为范导,是在观念地处理并处理了人与世界关系之后才得以进行的有目的的、能动的、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13〕工程实践作为应用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及经验的造物实践活动,首先也要以人与世界关系的观念处理为前提,在现代科学的视野中,世界展现为客观自在的、数学化的、无限的科学世界,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构成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科学、技术的认识活动,工程改造世界的造物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个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结构中进行的。这样,工程本质上就展现为:在科学活动建构的自然图景和自然规律的框架内,遵循技术活动建构的以自然规律为前提的“怎么做”的程序化知识,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按照数学化的方式去筹划和改造自然、构造人工物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实现理论向现实的飞跃,实现客体的主体化,从而达到主体的目的、满足主体的需要。这样理解的工程实践正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人类通过它可以重新把二元分离的主、客体统一起来。然而,“实践”(praxis)一词的含义极为复杂多变,其原义只与人的意志、伦理、道德行为相关。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把知识(episteme) 分为三类:实践的、制造的和理论的(praxis,poiesis,theoria) 。理论知识与认识(episteme) 相关;制造知识与技艺或技巧(techne) 相关;而实践知识与实践智慧(phronesis)相关,其目的是通过获得性的伦理能力导向明智行为,伦理能力只能通过生活在不同社会情境中的人的个体经验才能获得,这种经验不同于感觉经验,也不能光靠语言来交流,而要靠人的具体参与和亲身体验才能获得。〔14〕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践是境域性的伦理行为。康德也在意志、伦理行为的意义上使用“实践”一词,反对将其扩大化。但如今,特别是在中国,“实践”一词扩大化为指称除理论思维之外的一切人类行为。

这种“科学化、技术化的造物实践论”工程观在本质上显然同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是一致的,胡塞尔对现代科学客观主义所造成危机的批判,同样适用于这种工程观。现代科学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必然也会导致工程对生活世界的背离,加深文化的危机,加深我们这个世界的非人性化,从而逃避人类的责任!在这种排除了人和人文文化的工程世界里,从根本上讲不可能把主客体重新统一起来,更不可能把“两种文化”融合起来。

发生现象学是胡塞尔后期思想的主要形态,与其前期的静态现象学研究先天规则结构不同,它主要研究先验主体性的自身构造和世界构造的时间过程。这种在时间中的构造是在境域中发生的,境域是人的知觉范围,它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其有限性与知觉的现实性相关,而无限性与知觉的可能性相关;个别的境域显现着有限的事物,而境域构造具有超越自身的特征,通过不断的超越,最终达到普全的境域,构造出世界,即在境域中开启出世界。“所谓的世界就在现象学上被理解为普遍境域,也就是普全的指引联系(verweisungszusammenhang),所有意义指引的个别联系都共同归属于其中,而我们的行为就是由这种意义指引来引导的。”〔15〕可见,在发生现象学中,人与世界最原初、最根本的关系不再是自然主义常识观、实证主义科学观中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对象性关系,而是境域化关系,这种关系是自明的、非预设的、非课题化的、存在论的而非认识论的关系。

笔者认为,只有把对工程本质的反思,纳入这种存在论的境域化结构中,把工程理解为境域化造物行动而不是科学化、技术化的造物实践,理解为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才能真正把握“我造物故我在”深刻含义,从而真正切近工程的本质,避免实证主义的工程观带来的危机。一切思想、文化和行为都是在生活世界的境域中历史地发生的,并在境域中彼此关联,这意味着存在“两种文化”在境域化造物行动中,也即在工程中融合的可能性,这正好体现了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对“两种文化”的中介作用。

3 科技与人文在工程中融合的可能性

将“两种文化”融合起来是获得学术界多数共识的主张,但是,怎么才能把它们融合起来?在什么场域中融合起来?学术界目前存在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思路:其一,主张以科技文化为主体,在其中融入人文因素,萨顿的新人文主义就是这种主张的典型,“萨顿坚信科学史是惟一可以反映出人类进步的历史。他最高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新人文主义,即科学的人文主义。他的学术活动就是为了要实现‘全部知识的综合’,使科学史成为联系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桥梁”〔16〕;其二,主张以人文文化为主体,让科技回归人文,“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文是万学之母,是一切学问的母亲,也是今天所谓的自然科学的母亲。……我们要不断重申母体性,而且希望这些长得高大威猛的了儿子们要不断回归自己的母体。”〔17〕“科学的人文本性是什么?我认为是自由,近代西方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就在于科学丢弃了自由的理想,而沦为‘求力意志’(will to power) 的工具。……自由的科学是真与善的统一。……自由的科学是真与美的统一。”〔18〕

虽然这些主张都不乏深刻之处,但是在笔者看来,如果不深入批判现代科学的实证主义基础,不超越近代以来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认识论结构,那么,无论是在科技中注入人文,还是企图使科学回归人文,融合都是不能真正实现的。按照我们提出的“境域化的造物行动论”工程观,在工程这一场域中,为什么存在“两种文化”融合起来的可能性呢?

从胡塞尔对“两种文化”分裂的深层原因可以看到,这种分裂最深刻的原因在于现代实证科学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因此,要把“两种文化”融合起来的关键就在于使客观科学重返生活世界,重建生活世界的科学。现代科学因其客观化、理想化的追求,具有了非境域化的特征,重建的生活世界的科学必须重获境域化。在生活世界的境域中,境域化的科学才具备与在历史中形成的并在境域中源源发生的其它文化相融合的可能,这种融合唯有通过人的境域化行为才能实现。在胡塞尔的早期思想中,“行为”(akt)概念指称的不是现实的行动(actus) 、活动,而是意识行为,它可分为“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客体化行为”指包括表象、判断在内的逻辑—认识的智,它们是使客体或对象得以被构造出来的行为;而“非客体化行为”则意味着情感、评价、意愿等等价值论、实践论的行为活动,它们不具有构造客体对象的能力,并认为“客体化行为”是“非客体化行为”的基础,但后来,胡塞尔在他的伦理学中承认这两种行为之间存在着“一条深深的鸿沟”〔19〕。不走出这种早期的意识哲学,胡塞尔是不可能超越这条鸿沟的。这也意味着仅在意识的、观念的层面不可能超越“两种文化”的对立。

在后期转向生活世界的发生现象学中,胡塞尔的“行为”概念扩展为不仅指称意识行为而且包括身体的行为、现实的物质行动,当然,这种扩展是以暗含的方式出现的。“由于旧科学(指传统科学--笔者) 束缚在境域上,因此它们与人的前科学的‘实践技艺’相联结,如丈量术、治疗术等等。希腊人将立足于这种技艺上的知识、熟知称之为‘技术’(techne)”〔20〕这里,胡塞尔暗示着重建的生活世界的科学同样存在对境域化技术的依赖。美国技术现象学家d∙伊德认为:胡塞尔“他的后期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1936) 发展了一种高度体现的、知觉现象学。他宣称,科学,特别是由数学化和理想化所驱动的科学,‘遗忘’了在文化和历史的生活世界中的人类身体与知觉的存在。在分析这一危机的过程中,胡塞尔采取了暗含的期待技术哲学可能作用的两个步骤。”〔21〕这两个步骤指的是胡塞尔以铭写技术和测量技术为例,来说明生活世界的境域化技术行动在扩展生活世界境域及知识文化水平中的作用。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的“工具分析”、梅洛∙庞蒂对身体行为结构的研究、d∙伊德对技术行为在人与世界境域关系中的居间调节作用的分析等等,都极大地推进了境域化技术行为的研究。由于这些哲学家没有明确区分技术与工程,他们对技术行为的分析,在相当的程度上也就是对境域化造物工程行动的分析。

工程作为人在生活世界中构造出人工物的境域化物质性行动,它与人类基于主动性的其它创造行为一样,可称之为胡塞尔的“原促创”,它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人的共同体的行为。当一项工程完成或一个新工具被发明时,一个“原促创”便形成了,随着“原促创”的被动“习性化”(habitualisierung),意味着原境域的改变,新境域的发生,人工物的建造与使用正是在境域中通过造物行动的“原促创”和使用过程的“习性化”,从而构造出新境域的发生过程。任何主动的“原促创”,都要以被动的“习性化”为前提,“正是主动和被动发生的现象学才系统地将所有构造发生统合为一个总体联系,并且它坚定地提出这样一个思想:意识不是孤立的对象,而是境域并因此而构造着世界。”〔22〕同样,工程也不仅仅是孤立地应用科学技术的造物实践,而是要把人类历史上所“原促创”并通过“习性化”积淀下来的科学、技术、文化融合于境域之中,构造出人类生存的人工世界,科技与人文才能在工程中真正的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2〕〔3〕〔4〕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m] .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3-16,33,64,76,639.

〔5〕〔7〕〔8〕〔9〕〔20〕〔22〕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m] .克劳斯•黑尔德编.倪梁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1,40,2,36.

〔6〕〔17〕〔18〕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6,278,3.

〔10〕李伯聪.工程哲学引论[m].河南:大象出版社,2002.5

〔11〕杨盛标等.工程范畴演变考略[a].工程•技术•哲学[m].刘则渊主编.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7.

〔12〕于光远等.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106.

〔13〕王炳书.实践理性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59.

〔14〕g•希尔贝克等.西方哲学史[m].童世骏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87.

〔15〕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m].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56.

自动化科技论文篇3

1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分别名列前三位,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主导地位。排在后面的依次为信息与系统科学、地学、数学、天文学和力学。除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三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为正外,其他五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均小于零,表明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多数学科的科技发展低于整体水平(见表1)。 表1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生物学 1.7461 0.98206 1.79619 1化学 0.87113 1.18576 0.83031 2物理学 0.81642 1.32005 0.76775 3信息与系统科学 -0.41952 -0.77932 -0.37558 4地学 -0.54201 -0.6447 -0.52783 5数学 -0.71232 -0.20092 -0.7645 6天文学 -0.88765 -1.14172 -0.84543 7力学 -0.87214 -0.7212 -0.8809 8 2)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差距明显。 在自然科学八大学科中,上海除地学外,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进入前三名,其中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六个学科在大陆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信息与系统科学国际科技论文数排在北京、湖南之后,名列第三(见表2)。虽然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位居前列,但与北京相比,差距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天文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1/2。在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力学、物理学、化学、信息与系统科学、天文学和生物学有明显优势,数学与地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能进入前三名(见表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数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 表2 2001年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论文发表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数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 nbsp; 江苏 湖北力学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上海 陕西信息与系统科学 北京 湖南 上海 北京 湖北 上海物理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安徽化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天文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地学 北京 湖北 江苏 北京 江苏 湖北生物学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广东 上海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3)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是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 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效率,就其实质而言,是新的知识在一个系统中创造、流动和利用的效率。它取决于诸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之间相互作用的效率。而决定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作用则取决于经济科技制度的安排,政策体系的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和创新文化的氛围。建设知识创新体系,提升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能力的关键是通过制度、政策和环境的作用,提高创新各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达到创新目标的要素间的互动。从本质上看,创新体系是由存在于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关于科技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所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直接影响着创新的成效和整个经济体系。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循环流转。表3所示上海自然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2/3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知识流转、战胜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中的系统失灵是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知识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长期任务。 表3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114 343 275 5122与国内高校合作 127 305 221 7258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07 243 17 7 2526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38 127 118 2360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15 2103 1895 25427独立完成 2545 4408 2707 32311其他 26 124 102 1384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2。 2 上海工程与技术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学科在国内的比较优势。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20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20个学科的第一名,上海只有材料科学、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土木建筑、交通运输9个学科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上海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两个学科国际论文排名第三(见表4)。 表4 2001年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论文发表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北京 河北 山西 北京 陕西 江苏测绘科学技术 北京 四川 陕西 北京 湖北 江苏材料科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上海 陕西矿山工程技术 北京 江苏 湖南 北京 湖南 江苏冶金、金属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辽宁 上海机械、仪表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江苏 陕西动力与电气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湖北 陕西能源科学技术 北京 湖北 上海 北京 山东 黑龙江核科学技术 北京 安徽 &nb sp; 四川 北京 四川 甘肃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陕西 上海计算技术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化工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江苏 上海轻工、纺织 上海 北京 四川 北京 广东 上海食品 北京 江苏 广东 广东 浙江 江苏土木建筑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水利 北京 湖北 江苏 湖北 北京 江苏交通运输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湖南航空航天 北京 陕西 黑龙江 北京 陕西 江苏环境 北京 江苏 上海 北京 江苏 上海安全科学技术 北京 湖南 安徽 北京 湖南 江苏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20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有18个学科排名第一,只有食品和水利分别由广东和湖北名列第一,而上海只有9个学科进入前3名,其中材料科学、土木建筑、交通运输3个学科名列第二,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轻工与纺织、环境工程名列第三(见表3)。 2)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占主导地位的学科。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8个学科依次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机械与仪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化工、计算技术、动力与电气、交通运输。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最为薄弱的5个学科是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矿山工程技术、安全科学技术和食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3的学科科技发展的主 成分得分小于零,表明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60%的学科科技发展低于平均水平(见表5)。 表5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2.93105 2.48946 2.96681 1机械、仪表 1.38674 0.06872 1.29458 2航空航天 1.16586 -0.81414 0.98384 3材料科学 0.57576 1.29195 0.67626 4化工 0.61197 0.94682 0.66216 5计算技术 0.35117 1.86971 0.51358 6动力与电气 0.49477 0.42028 0.50252 7交通运输 0.45473 -0.19787 0.40005 8土木建筑 -0.32659 0.6906 -0.23377 9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0.26822 -0.66067 -0.31811 10冶金、金属学 -0.46472 0.25968 -0.40773 11轻工、纺织 -0.46716 -0.475 -0.47954 12环境 -0.69617 -0.31043 -0.67619 13核科学技术 -0.72349 -0.79265 -0.75082 14能源科学技术 -0.79072 -0.50098 -0.78198 15食品 -0.76882 -0.90066 -0.80184 16安全科学技术 -0.81005 -0.84276 -0.8 3462 17矿山工程技术 -0.8642 -0.85314 -0.88633 18水利 -0.89218 -0.8347 -0.91028 19测绘科学技术 -0.89975 -0.85423 -0.91858 20 3)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论文产出与北京差距悬殊。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排在前3名的11个学科中,除材料科学与土木建筑两个学科外,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交通运输、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9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1/2。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进入前3名的9个学科,除材料科学、轻工与纺织两个学科外,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环境工程等7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 4)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 表6所示上海工程技术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70%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 表6 上海市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 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201 3341 2169 74523与国内高校合作 437 1762 1415 21865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644 3021 1745 24587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94 854 608 19073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1431 4551 3454 52744独立完成 6934 22836 15879 219665其他 293 1592 1198 10703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5。 3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农学和水产学占据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农学和水产学,林学、畜牧与兽医科学相对薄弱(见表7)。 &nbs p; 表7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农学 1.21943 1.45978 1.26327 1水产学 0.28854 -0.26992 0.2164 2畜牧、兽医科学 -0.3714 -0.38479 -0.37749 3林学 -1.13657 -0.80507 -1.10218 4 2)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有相当差距。 在农业科学领域4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和林学、甘肃的畜牧兽医、湖北的水产学国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3名(见表8)。在农业科学领域4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浙江的林学,江苏的畜牧兽医、山东的水产学国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3名(见表8)。无论是国际科技论文、还是国内科技论文,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表8 2001年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科技论文发表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农学 北京 浙江 江苏 北京 江苏 浙江林学 北京 黑龙江 安徽、福建、 浙江 北京 福建 广东、陕西畜牧、兽医科学 甘肃 云南 北京 江苏 北京 甘肃水产学 湖北 山东 广东 山东 广东 福建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4)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 表9所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64%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表9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24 46 &nbs p; 38 229与国内高校合作 25 72 45 613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48 86 68 442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2 5 4 18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69 124 99 506独立完成 312 420 269 3716其他 9 8 3 25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3。 4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仍有相当差距。 在医药科学领域6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四个学科排名第一,上海的药物学和特种医学两个学科排名第一。此外,上海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排名第二,中医学排名第三(见表10)。在医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除药物学和特种医学外其他4个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 表10 2001年医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论文发表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预防医学 北京 浙江、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基础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药物学 上海 北京 江苏 北京 广东 上海临床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中医学 北京 云南 上海、江苏 北京 广东 江苏特种医学 上海 北京 广东 北京 陕西 上海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6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的第一,上海除中医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进入前三名外,预防医学、基础医学、药物学、临床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均排名全国第三(见表11)。在医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6个 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不足北京的1/2。 表11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临床医学 1.495 1.583 1.56579 1药学 0.89727 -0.15227 0.79183 2基础医学 -0.33507 0.84777 -0.246 3中医学与中药学 -0.21555 -0.8431 -0.27284 4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0.69136 -0.64275 -0.70052 5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1.1503 -0.79264 -1.13826 6 2)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科技发展相对薄弱。 3)知识流动不足是影响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 表12所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85%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表12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 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与境外机构合作 37 124 114 7510与国内高校合作 142 258 170 1607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13 234 171 1921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6 10 7 119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7 195 166 2343独立完成 3074 4857 3192 20038其他 139 125 100 724

自动化科技论文篇4

作者简介:陈凡:哲学博士,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程海东:哲学博士,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讲师(辽宁沈阳110819)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独具特色。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科学哲学在中国已有介绍,并展开了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却没有明显的进展。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或者科学技术哲学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一系列的优秀成果。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自然辩证法正式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并作为哲学二级学科来建设。在研究重点上,80年代主要集中于自然观、科学方法论、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以及科技与社会等领域;90年代以来,学界继续深化研究,出现了更为专门化、多元化的研究局面,在评介国外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前沿问题的基础之上,衍生出生态哲学、信息哲学、系统哲学、科技伦理学、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后现代主义哲学、女性主义和工程哲学、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新的研究领域。进入21世纪,各领域的研究继续取得丰富的成果。正是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巨大的包容能力,造就了这一学科的学术风范和中国特色,它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学科———科学技术哲学,也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学科方向———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科技与社会等。

一、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发展

在自然辩证法的巨大包容能力下,其中的分歧和争论也是明显的,争论的焦点包括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内容体系以及未来走向等问题。

(一)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

明确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首先需要明确其学科性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部分,属于哲学学科。于光远在《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1](P2)、《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明确提出自然辩证法是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龚育之、孙小礼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的统一。[2]陈昌曙也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与辩证唯物主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3]李醒民认为,自然辩证法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自然辩证法研究也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4]刘大椿、吴国盛、曾国屏等也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自然辩证法的特有地位———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一部分,又与当代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在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5]正是在这一基本立场的基础上,黄顺基主编的《自然辩证法发展史》一书提出,自然辩证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充分反映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就和新要求,它结合的学科从基础自然科学扩展到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科学;它研究的对象从人对自然界的观点推广到从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从而包括当代世界的全球性问题;要推进这门学科的发展,必须全面地、系统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6]

即使如此,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的认识还有分歧。

大多数自然辩证法工作者都认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哲学性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因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自然哲学的著作。[7]吴国盛认为,一个理论不构成一门学科,理论只能是学科中的理论,把一个理论当成一门学科那是误解;一个事业也与一门学科不同,一个学术性事业不见得只发展一门学科,它很可能同时支持几门学科,即使专门支持某个学科,它的性质也与直接从事该学科的研究不同。对自然辩证法而言,“有作为理论的自然辩证法,有作为事业的自然辩证法,但没有作为学科的自然辩证法”,应该把“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学科,把“自然辩证法”作为事业来发展。[8]

还有人认为自然辩证法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哲学学科,而是一门边缘学科或综合学科。或者认为自然辩证法是处于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边缘地带的学科,具有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性质;或者认为自然辩证法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和彼此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既不属于哲学,又与哲学和自然科学有联系的、具有哲学和自然科学双重性质的一门独立学科。[9]

作为学科的自然辩证法包括和涉及很广泛的领域,它是开放的,其内容、方法和原理都是不断发展的,将其改成科学技术哲学也是为了发展的需要,为了表明历史渊源和研究特色,也可以称之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当然,使用科学技术哲学的名称会给自然辩证法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增添新的内容和表述方式。

(二)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构成

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定位认识不同,对其理论体系的构成也就有不同的看法。

吴国盛认为作为事业的自然辩证法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史和科学史。[10]陈其荣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的自然辩证法领域得以拓展,形成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哲学,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11]张明国等在科学技术哲学的构成中增加了科学技术方法论,认为科学技术哲学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方法论”[12]。刘大椿全面分析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哲学在发展历程中其构成因素的演变。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自然辩证法采取的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大口袋”方针,包括自然观研究、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思想史、科学·技术·社会研究;近20年来,自然辩证法逐渐演化成科学技术哲学;近十年来,在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革命两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下,科学技术哲学逐渐分化和形成了一系列专门的学科分支和方向,如科学学、未来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思想史、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等。[13]

可见,在学者之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基本都同意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至少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三个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社会”知识链条的演进和实践的需要,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产业哲学等。李伯聪将工程与科学和技术进行区分,将科学、技术的二元论拓展为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认为工程活动以建造为核心,工程哲学是独立于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一门学科。[14](P3-7)当前工程哲学要特别集中于研究工程决策和设计问题、工程制度问题、工程创新、工程人才、工程共同体、工程历史和案例等问题。[15]2007年,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等主编的《工程哲学》试图勾画出中国工程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观点和理论框架。在工程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开始接触到产业问题,因为很难将有关产业的哲学研究纳入工程哲学范式中,同时,科技哲学需要思考诸如科技产业化和各门产业发展的问题,由于这种理论内在的矛盾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共同作用,产业哲学逐渐形成。曾国屏等认为,产业哲学是部门哲学或亚哲学,其主体框架有五个部分:(1)产业的元理论问题;(2)产业创新与发展;(3)产业现象学;(4)有关产业哲学的应用问题;(5)产业思想史。[16]吕乃基认为,产业哲学是科技哲学当前发展的最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产业哲学本身具有松散性、实践性和主观性。[17]

(三)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未来走向

近些年来,尽管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与时代的需要密切相关,但对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界也有不同的认识。

郭贵春等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哲学继承和发扬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传统,出现了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研究局面,如技术哲学研究的多元化状态,技术本质、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伦理学、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等等。[18]张明国等从科学技术哲学的构成分析了各部分的研究重点,认为技术哲学主要集中于技术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科学哲学主要研究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自然哲学主要研究环境问题的文化成因等;科学技术方法论主要研究创造力开发中的心理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主要研究技术与文化的现实问题和STS教育问题。[19]

当前的研究热点预示着学科的未来走势,学者们也有不同的期望。

1.自然辩证法应该走向科学技术学

曾国屏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它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有生长性的学科,而科学技术学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的“科学技术学”。当然,科学技术学及学科群的建设要以自然辩证法原理及其理论为指导,原来的自然辩证法学科在新的时代下要走向科学技术学。[20]李正风等认为,作为“大口袋”的自然辩证法并不是学科建设的理性状态,而要加快实现学科性质的单一化,可能的途径就是走向科学技术学。[21]张明国也支持这一主张,认为自然辩证法学科在改为科学技术哲学之后需要进行“第二次调整”,即将科学技术哲学调整为“科学技术学”,这不仅可以弥补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些缺陷,而且有助于实现“STS”的中国化、学科化。[22]

2.自然辩证法未来应当走向科学哲学(包括技术哲学)

吴国盛认为,无论是“自然辩证法”还是“科学技术学”,都不能成为一个学科。西方的“STS”应该译为“科学技术元研究”,而非“科学技术学”,而科学技术元研究并非一个学科。自然辩证法是一种事业,也非一个学科。当前紧迫的问题是尽快结束自然辩证法的过渡状态,建立学术规范,走向学科化。如果走向了科学技术哲学,那就意味着在学科化的道路上朝建制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23]

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2013年修订版)中,对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内容与范围都作了新的解读。“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4](P1)

从这些不同的期望可以看出,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在哲学的范围内向所有的学科敞开,不断进行多领域、多角度、广范围的积累和凝练。

二、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走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追踪西方科学哲学的研究,译介了大量的西方研究成果,对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和流派进行了介绍和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除了在传统科学哲学的问题上继续进行研究以外,对后现代科学哲学加强了译介和研究,并且进行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哲学探索,如另类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语境论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哲学等,对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一)传统科学哲学的问题

传统科学哲学指的是西方正统科学哲学,它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确切的回答,处于不断的建构、批判、转向之中。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尝试着给出自己的回答。

1.科学划界

科学划界是科学哲学研究最基本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是某种科学哲学理论是否成功的标志。魏屹东认为,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包括关于自然的自然科学、关于人类社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关于人类思维的思维科学;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25]王前认为,科学的东西肯定是正确的东西,但非科学的东西未必就是不正确的东西。许多非科学的东西无所谓对错,而是要区分好坏、是否有用、功效大小,而这些是不能用科学的标准来直接衡量的。[26]科学的本质包括逻辑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科学的划界标准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确定不变的,而需要依据时间和语境才能确定。

2.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中出现过许多理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基于当代科学社会发展的实际,在科学发展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李建珊等基于科学异化所造成的恶果以及人类的主体价值的丧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人类的终极价值为目标的科学进步模式,即科学—价值模式,认为科学是否是发展进步的,在于它是否朝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的方向发展,即科学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其全部价值的相互协调和全面增值,且不产生负面影响。[27]

3.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对于科学理论是否具有真值以及科学术语是否有所实指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造成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我国大多数学者是支持科学实在论的,因此对科学实在论进行了辩护,并为走出科学实在论的困境寻找可能的出路。如郭贵春等在分析科学实在论的论证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实在论摆脱困境的出路。[28]

(二)科学哲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1.另类科学哲学

刘大椿等在《思想的攻防———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和演化》一书中把对科学持批判性立场的学者和流派归为另类科学哲学。[29](P25-26)大体上说,另类科学哲学包括几种类型:(1)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渗透到科学哲学领域的欧陆反科学主义理论,如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科学哲学思想;(2)从分析哲学传统内部彻底走向正统科学哲学反面的叛逆,主要以费耶阿本德、罗蒂等为代表;(3)借鉴另类思想反叛科学社会学(STS)传统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研究,包括激进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主义科学哲学。被称为另类科学哲学的思潮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许多异质性的科学反思。它们更多地关注科学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共同点在于批判科学甚至反科学的态度,传达了对科技价值的质疑。

传统科学哲学所关注的是科学中的认识模式、知识与真理等科学内部的问题,这就需要经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但逻辑和经验仅能用来为科学理论本身辩护,而不能展现科学的发展过程;历史主义、建构主义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关注的则是整体的科学与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历史、心理等其他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将科学放入社会中、描述和分析其社会形成过程的研究方式展现了科学发展的动态变迁,而忽视了科学内部的构成和科学自身的合理性问题。所以,科学哲学中无论是辩护还是批判都只是关注到了科学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

2.语境论科学哲学

郭贵春等提出科学实在论走出困境的出路之一就是语境论。西方科学哲学经历了语言学、解释学和修辞学“三大转向”之后,语境论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语境的基底上透视、扩张和构建整个科学哲学的大厦,是回答了以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方法以及什么样的基点或核心去决定科学哲学未来走向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30]语境论是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强调从综合的和动态的视角考察科学及其发展。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主要由语境论的科学观、语境论的实在观和语境论的真理观所构成。语境论的科学观强调把科学放在现实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多元语境中来理解,科学是依赖于语境的产物。语境论的实在观从科学的语境性与可错性出发,在科学知识的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的动态发展中,阐述一种语境论的实在论立场。语境论的真理观把真理理解为科学追求的目标,把科学研究结果看成是主客观的统一。语境论的科学哲学有三大优势:在认识论意义上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在方法论意义上比较容易理解关于科学概念与科学观点的修正问题;在价值论意义上能更合理地理解与反映科学的真实发展历程。

3.科学实践哲学

吴彤等认为,传统科学哲学单纯强调科学的理论层面,忽视了科学的实践和活动层面,从整体上扭曲了对科学的看法。科学实践哲学通过对人类科学实践活动和过程的深刻理解,把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转变为实践优位和活动优位的科学哲学。[31]科学实践哲学试图在实践的基础上重构以着重讨论科学实践和活动为特征的科学哲学,建立一种以科学实践为基础,以实验室实践、文化和权力及其地方性知识本性为特征的新科学观。吴彤认为科学实践哲学对于科学哲学研究本身和中国科学哲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1)科学实践哲学认为实践是科学的基础,反对对科学仅作理论优位的说明和解释,这有助于改变科学哲学的低迷境况;(2)科学实践哲学认为一切知识的本性都是地方性的,打破了科学知识的普遍性神话;(3)知识的地方性研究和对中国本土知识的研究,为科学哲学的中国化研究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基础和更为广阔的视野;(4)研究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实践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的关系,可以推动科学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间关系的研究;(5)在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框架内,关于实践的因果性和规范性方面的研究对于原有框架的认识有所推动。[32]

4.科学文化哲学

传统科学哲学对科学某一方面特征的关注所造成的二元化使得科学哲学的发展遭遇到极大的困难,20世纪后期出现的科学文化哲学则希望避免这一问题。对科学文化哲学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将科学看做一种文化样态,对其进行哲学反思,即把科学看做是一种文化或文化活动,从而对其进行哲学探究。[33]另一种理解是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反思科学,即借鉴文化哲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研究科学,主要侧重于从文化哲学的视角透视科学文化。[34]刘大椿等很早就关注到科学文化的哲学维度,探讨过科学在近现代文化中的主导作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等问题[35],认为科学哲学未来的任务和理论增长点在于促进科学与人文、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科学文化哲学强调从传统科学哲学的狭窄视域中走出,将科学当做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审度,而非当做人类知识的最高形式去膜拜;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采用的方法是综合性的。所以,与传统科学哲学相比,科学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大哲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

(三)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

尽管当前国内的科学哲学发展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大多数学者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对其未来走向进行描绘,甚至一度引发了争论。

1.科学哲学走向自然科学哲学

对于目前国内一部分学者强调纯粹的科学哲学研究,认为科学哲学的正宗是研究科学哲学的理论问题,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属于科学哲学的边缘或者外围问题,科学与社会关系研究根本不是科学哲学的现象的观点,吴彤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自然科学哲学的问题才应该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主流。因此,他不赞同把科学哲学变成一门与实际科学活动完全无关的“专门学问”,认为一旦如此,科学哲学将会丧失“立足之本”,陷入“危险境地”。“重要的问题不完全在于正名,而在于努力。作为学者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2.科学哲学保持多元性研究

郭贵春等认为,随着科学与哲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哲学也会随时对传统的问题给出全新的回答。科学哲学始终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学科,是一个兼收并蓄的、分层次的和多元化的开放体系。其中,基础理论研究强调的是对作为整个科学的逻辑性、规范性、方法论性和哲学性的系统思考;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所强调的则主要是具体学科的个体性、现实性、前沿性和多样性。这两个层次之间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后者是前者的现实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理性升华。

3.具体科学问题及复杂性哲学研究

对具体科学问题进行哲学的研究是科学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所强调的是具体学科的个体性、现实性、前沿性和多样性,而这是基础理论研究的现实基础,因此对传统问题的阐述不能游离于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研究之外。当前,随着具体科学的突飞猛进,具体科学的哲学探究也得到了大发展。系统科学哲学就是如此。国内学者很早就在用科学哲学的范式研究系统科学,颜泽贤等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对复杂系统演化的概念、判断、标度、条件、机制、过程、原理及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一些学者力图用科学哲学的方法研究复杂性问题。吴彤的《复杂性的科学哲学研究》一书较为系统、完整地以科学哲学范式研究复杂性。在复杂性研究领域,一批学者分别在复杂性概念、复杂性的知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对复杂性的科学哲学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探讨。部分学者还把复杂性科学思想、概念和方法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也为复杂性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苗东升、范冬萍、肖显静、段伟文、刘劲杨等对复杂性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

无论是传统科学哲学、另类科学哲学、语境论科学哲学、实践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哲学,还是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探究,我们都不能跟随西方学者的脚步亦步亦趋。不可否认,对西方哲学史上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借鉴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构建具有中国语境、中国问题的科学哲学,以此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哲学理论体系。有学者就科学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现实性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认为实现科学哲学的中国化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需要在吸收中西两种异质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更为重要的是立足中国实际,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及方向

技术尽管历史悠久,但技术哲学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学者开始了技术哲学的思考,但国内技术哲学的诞生还是以陈昌曙于1982年发表的《科学与技术的统一和差异》一文为标志。探析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区别,对技术哲学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至今依然是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国内学者一方面期望能够建立自己的技术哲学研究框架,一方面也译介国际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所以当前的技术哲学研究在这两个方面是齐头并进的。针对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2001年,张华夏、张志林提出“认识论纲领”,陈昌曙提出“价值论纲领”,引发了一场持续的争鸣。通过这次争鸣,学界对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对我国技术哲学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陈昌曙等的《技术哲学基础研究的35个问题》一文,从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和性质、技术哲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技术的本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的价值、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六个方面列出了技术哲学研究的35个问题,虽说不能称之为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但确实指出了技术哲学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

当前,中国技术哲学的研究正趋向成熟。随着建制化的形成和完善,技术哲学逐渐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合法地位并被认同,学术共同体也日渐壮大;同时,研究的论题域已基本清晰,研究深度正逐渐增加,研究方式正走向多元化,研究成果正趋于丰富。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据初步统计,近30多年来,国内主要期刊发表的与技术哲学相关的学术论文计5000余篇,其中技术哲学的应用研究,如有关STS、技术创新、技术价值、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技术四个方面的研究占总数的2/3强,而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如国外技术哲学、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以及综合研究四个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不到1/3。由此可见,虽然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是这个学科建立和形成的基点,但应用研究居于主体地位,正如陈昌曙所说,“没有应用(现实价值),就没有前途”[47]。

技术哲学强大的生命力就体现在它的理论研究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上。当然,技术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抽象的思辨逐步转变为从语境和实践角度考察和反思,只把技术当做一个抽象的整体进行思考,具有脱离技术实践变得空洞的风险,仅从实际存在的技术出发研究技术,难以达到哲学的高度,“我们应该立足于实际存在技术的经验基础来思考技术的普遍性问题”[48]。从这样一个基本立场出发,技术认识既可以看做是作为认识活动的技术,也可指认识所得到的成果是技术性的[49],所得到的技术知识“是一种面向实践的知识”[50]。技术使用问题也被技术哲学纳入其中,陈凡等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探讨了技术使用的问题,认为“人类通过对技术的使用,不但构造了生存处境,也生成了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里所展开的技术使用实践,实际上是技术功能在生活世界的情境化”[51]。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方向拓展

在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中,工程逐渐显出其独特性,工程哲学应运而生。李伯聪认为工程哲学是以工程知识和工程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分支。“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能否改变自然界(世界)和应该怎样改变自然界(世界)的问题,它要回答‘人应该怎样做’的问题。”[52]王宏波探讨了工程哲学与社会工程的问题。[53]田鹏颖把技术理解为实践性的知识体系,不仅包括自然技术,而且包括社会技术。社会技术是“人们改造、管理社会和调整、优化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的实践性知识体系”[54],社会科学与社会技术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55]。“社会技术哲学”是技术哲学的新视域,在此基础上,田鹏颖结合工程哲学的研究主题,提出了“社会工程哲学”范畴,认为“‘社会工程’作为风险社会时代建立在人们改造世界实践活动基础上的重要思维方式,应该成为现代社会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56]

(三)技术哲学的未来走向

不论是借鉴别人的学术资源还是遵从自己的学术传统,当下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正走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面临着从“国外技术哲学述评”向“以基本问题为导向”的转折。技术哲学的未来发展,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了解新兴技术发展与深化传统技术认识相结合的原则。技术是技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技术哲学工作者既需要结合国情,深化对传统技术的认识,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形成新的问题旨趣。由于存在“知识完整性”缺失问题,无论是对技术的基本内涵、本质、定义进行探讨,还是对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其后果进行哲学反思,技术哲学界都存在着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对新兴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进展有基本的把握,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方法对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技术理解展开探讨,而不仅仅是做技术的批评者,或仅限于伦理学的考察。

自动化科技论文篇5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是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然而一个国家的发展更离不开政治理论的发展和现代化。作为社会科学的指导思想,政治理论也需要不断的进步和创新,才能适应中国迅速崛起的大趋势。因此,本文试图从二者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来探讨民族科技文化和政治理论的创新。

一、民族科技文化的内涵

从民族文化的范畴来说,民族科技文化属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当然也包括文化研究的一般的三个方面。对其内涵的界定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从广义上来说,它是指由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方面的成果。从狭义上来说,民族文化专指民族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从科技文化的范畴来说,民族科技文化强调的是科技文化的民族性。每一个民族由于其生活的环境不同,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使各个民族间拥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民族的科技文化是各个民族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它们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每一个民族都为丰富祖国文化的宝库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政治理论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种实践活动。政治理论创新是人类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政治理论创新,是指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新的理性分析和理论解答,对政治主、客体及其实践活动过程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做出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以往政治实践经验和现实实践经验做出新的理性升华。政治理论创新和民族科技文化有着辩证的关系。

三、民族科技文化与政治理论创新的关系

政治理论作为思想意识形态范畴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发展和创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科技文化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思想渊源。根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理论,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也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其发展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 民族科技文化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政治理论的创新作为社会意识,它与特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民族文化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政治理论的创新就是在吸纳历史上的优秀政治理论,吸收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先进文化成果,对它们进行去粗取精的筛选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民族科技文化作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中最重要的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其内容将直接反映在一个民族的政治理论之中。因此,民族科技文化理所当然成为政治理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的内容直接影响到政治理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政治理论进行创新的最重要素材之一。

2. 民族科技文化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支持

民族科技文化中的科技因素决定了其巨大的物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决定了民族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科技文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也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新的科学理论、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光缆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政治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拓展了创新渠道。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自由、民主、开放的交流环境。

3. 现有的政治理论成果正在推动着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

在政治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有利于民族科技文化发展的理论成果,如科教兴国理论、人才强国战略、科学发展观等。这些理论正在深刻影响着民族科技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科教兴国战略思想和人才强国战略思想强调科技文化和科技人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将科技、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组成部分,通过提高中华民族的科技水平,实现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则要求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应指向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科技文化创新成果要生态化,要积极发展低耗能、高效率的科学技术,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服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和谐思想则要求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要为政治、经济及社会其他事业的发展服务。科学发展观为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总之,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为政治理论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政治理论的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政治理论的创新也为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在发展民族科技文化的基础上,一定要大力提倡政治理论的创新精神。尤其在我国提出实现“中国梦”的今天,更应该注重各个领域的理论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自动化科技论文篇6

从民族文化的范畴来说,民族科技文化属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当然也包括文化研究的一般的三个方面。对其内涵的界定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从广义上来说,它是指由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这一成果包括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的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制度方面的成果。从狭义上来说,民族文化专指民族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从科技文化的范畴来说,民族科技文化强调的是科技文化的民族性。每一个民族由于其生活的环境不同,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使各个民族间拥有不同的文化载体。民族的科技文化是各个民族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它们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每一个民族都为丰富祖国文化的宝库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政治理论创新的内涵

创新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种实践活动。政治理论创新是人类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政治理论创新,是指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新的理性分析和理论解答,对政治主、客体及其实践活动过程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做出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以往政治实践经验和现实实践经验做出新的理性升华。政治理论创新和民族科技文化有着辩证的关系。

三、民族科技文化与政治理论创新的关系

政治理论作为思想意识形态范畴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发展和创新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民族科技文化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思想渊源。根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理论,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也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过程,其发展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1. 民族科技文化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政治理论的创新作为社会意识,它与特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民族文化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政治理论的创新就是在吸纳历史上的优秀政治理论,吸收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先进文化成果,对它们进行去粗取精的筛选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民族科技文化作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中最重要的因素――科技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其内容将直接反映在一个民族的政治理论之中。因此,民族科技文化理所当然成为政治理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的内容直接影响到政治理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对政治理论进行创新的最重要素材之一。

2. 民族科技文化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支持

民族科技文化中的科技因素决定了其巨大的物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决定了民族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科技文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条件,也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的冲击下,新的科学理论、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光缆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政治理论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拓展了创新渠道。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为政治理论创新提供自由、民主、开放的交流环境。

3. 现有的政治理论成果正在推动着民族科技文化的发展

自动化科技论文篇7

关键词:科技哲学 古希腊哲学 结合

1 古希腊哲学

1.1 古希腊哲学的概念:对于哲学,我们都知道它最基本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而对于古希腊哲学,我们具有知道它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古希腊哲学(Graeco philosophy)公元前6~公元5世纪出现在希腊本土以及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小亚细亚西部、意大利南部的哲学学说。又称古希腊罗马哲学,是西方哲学最初发生和发展的阶段。古典希腊哲学,或称早期希腊哲学集中在辩论与质询的任务。在很多方面,它同时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早期希腊哲学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从未间断,从早期穆斯林哲学到文艺复兴,再到启蒙运动和现代的普通科学。

1.2 古希腊哲学的历史地位:古典希腊哲学的影响在很多方面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古希腊哲学。在宗教方面,古典希腊哲学对早期不同宗教的希腊化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中,古希腊哲学是它的幼年时期。最初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他们不满足于原始宗教和神话,根据自己的直观,以人类正常的常识为依据,用自然现象本身来说明世界;他们从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中看到它们的统一和联系,看到它们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看到它们的矛盾和对立。这对后现代的科技哲学的影响至深。

2 科技哲学

2.1 科技哲学的概念:科技哲学就是科学技术哲学的简称。科学技术哲学属于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活动的基本方法、科学技术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等内容。现代社会可以说是一个科学技术哲学的社会,我们从事的大量的活动,很多都是可学的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科学,与此同时,哲学在日常生活中夜如影随形。

2.2 科技哲学的范围:科学技术哲学以自然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科学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为研究领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过程和思维方法、对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以及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政策、管理等领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和影响等等,均为其研究的范围。科技哲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覆盖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了。科学技术哲学的历史很长,中国古代和古希腊时代的思想家就开始研究自然哲学方面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方法论的研究开始出现,科学技术对科学影响日益明显的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成为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科技哲学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科学技术哲学研究自然界的本性,研究科学技术思维、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内容。

3 科技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之间关系

3.1 “根”与“芽”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我们研究任何事物,都会讲求一个源。至于科技哲学和古希腊哲学,我想正是一种“芽”与“根”的关系。首先得承认科技哲学产生于古希腊哲学。不论怎么讲,没有古希腊哲学这个“温床”,近代科技哲学是不会那么轻易的破土而出的。

记得最近看的《中华读书报・文史天地》发表的刘华杰同志的《席先生,我不能同意您》一文,讨论古希腊文化和近代科学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为中外许多学者所关心、并且关系着一系列问题的问题。比如说它的伴随物就有: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近代科学?而在这两个问题之后,又是传统文化和现实的关系究竟如何?是传统决定着现实的命运呢,还是相反?这最后一个问题也是刘华杰和席先生争论的焦点和归宿。席先生认为:“现实的需要和提供的条件才是科学发展的更重要的动力”,而刘华杰则把近代科学的产生归结为文化问题,即古希腊文化中有近代科学得以产生的“种子”。在这两种对立的意见中,我赞同刘华杰先生的观点。一直以来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会伴随着旧事物的灭亡。根据这个观点,既然科技哲学产生了,那么灭亡的旧事物是什么呢?我想,这个旧事物可不可以就是古希腊哲学呢?是可以这么的认为的,文化本身讲求的一种传承,科技哲学和古希腊哲学,就是这种“芽”与“根”的关系。生物学上的种子说或者基因论,把生物学上的种子说或基因论移植到文化问题上,可称之为“传统决定论”或“文化决定论”,而文化决定论或传统决定论也是文化学上的“血统论”。我想近代科技哲学也可以认为符合这种生物规律。

3.2 近代科技哲学产生的条件:范岱年先生的观点涉及传统与现实、继承与变革的一般关系问题。现实不可能不继承传统,犹如近代科技哲学不能不继承古希腊哲学一样,就像是亚里士多德的力学促成了伽利略力学的诞生,而伽利略又促成了牛顿的力学的诞生。

文化因素:深邃的文化底蕴是近代科技哲学产生不可或缺的因素。

政治经济因素: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一种社会活动的结果,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条件。

4 小结

近代科技哲学的产生少不了古希腊哲学的铺垫,但决定近代科技哲学产生的不单是古希腊哲学的发达程度,而是那些具有古典哲学的基础又有乐观开拓精神的人。文明进程和精神进程的统一乃是近代科技哲学产生的土壤。这显然和当时欧洲继承了希腊文化,所以古希腊哲学是产生近代科技哲学的一个条件。这里要说明的它不是完全的必要,也不是充分条件。它需要古希腊哲学的铺垫,所以不是充分条件。

近代科技哲学思潮的发展,是离不开一种潜意识哲学思潮的推动的,所以,对于目前的形势而言,我的观点仍然是近代科技哲学和古希腊哲学是饮水思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乔纳森・沃尔夫.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自动化科技论文篇8

二、在考察科技的本质、批判科技中性论、澄明科技价值的前提下,研究了科技异化的实质

该书认为科技的本质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科技不可能完全不受人类掌控,成为绝对自主的力量。科技是人的制造物,是客体,人是认识科技的主体。要清晰人和科技的主客体关系。无论如何,科技都不是能动的主体。科技在于人的发展规律的掌握之中。科技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的活动。并且,在某种程度上,科技自身内部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特别是在科技发展的高级阶段,科技的自律性和自组织性表现得尤为突出。但这种自律性和自组织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内在的而是外在的,即不属于科技内在的本质属性。所以,科技的自主是相对的,不自主是绝对的。把“科技中性论”看做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客观地、无价值倾向地、不带感情因素地了解自然,追求真理,主张科技与价值无涉,科学对它的社会应用不负责任,在考虑科学问题时,科学家对社会采取超然的态度,等等。这种观点在某个特定范围内、某种意义上是成立并且是有意义的,但如果从历史上整体上来考察科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的过程,以及科学技术对社会,尤其是对现当代社会的影响,那么我们只能把“科技中性论”看做是一种天方夜谭。科技中性论的观点是不全面的,为了避免科技对于人类的危害,使其更好地造福于人类而正确地处理科技与人类的关系,正因为科技是负载价值的,不是价值中立的,并且它所负载的价值中包括了社会因素、主体因素与科技因素等综合性因素的融合,所以在一定条件下科技就会发生异化。“科技异化”是一般异化概念的引伸和扩展,所指的是科技人的创造物,本应是满足人的需要和目的、服务于人、造福于人的,但却反过来危害人、控制人、威胁人,成为其创造者人的对立力量。科技异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人自身的异化,是人的存在方式、文化的异化,和实践方式的异化。总之,科技异化是存在的,问题在于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异化。

三、在辨析“科技异化”、“科技物化”、“科技神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人化”的主张

自动化科技论文篇9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辽宁省沈阳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0411

国内刊号:21-1138/TP

邮发代号:8-10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2

期刊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自动化科技论文篇10

STS的英文全称为“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即“科学、技术和社会”。STS教改运动由欧洲传播至很多国家,现已发展为世界性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和潮流。它注重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社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具有跨学科、开放性、互动性、多元性、发展性等特点。以此理论为基础,科学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能用科学知识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服务于现实生活;二是能正确理解一定的科研过程和方法;三是能预知理解科技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而当今文科大学生在此方面比较欠缺。

一、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首先,学校对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理论的教育重视关注度不够。长期以来强调专业教育,忽略了自然科学知识理论的教育。强调了专业素养,忽视了综合素养。文科院系几乎不开设科技类课程,也不组织相关的活动,即使有科技类公选课,由于群体和环境意识的影响,文科大学生参与的意识也比较淡漠,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科技展览等实践活动也无法参与,这是造成其科学素质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科学课程教学内容陈旧,资源未能持续更新。目前,我国文科类高校自然科学教育内容明显过时,主要是以前的科学事实和现代的一些发明创造。例如,计算机、医学、数学、天文科学等前沿的动态更新的内容较少。学生掌握的科学知识局限于传统的旧知识,对新近的科学动态、科学成果只是出于好奇,零散浅层地从网络获知一点,呈现碎片化和浅层化特点,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再次,教师自身科学水平存在局限,师资力量有待提升。具体表现为自然科学知识和方法的欠缺,科学意识和精神的薄弱。据调研,文科教师很少有主动意识去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对探索和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知之较少,从而欠缺科技创新的能力和精神。究其根源,是传统教育观念重视专业,忽视学科的交叉融合所致。在新文科背景下,这一状况有望改善。最后,文科大学生虽具备一些科学基础,但缺乏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由于强调专业学习,削弱了自然科学的学习力度,文科生的科学认知主要停留在高中前的水平。且大多数文科生对待科学教育消极淡漠。除了学校重视度不够,主要在于学生兴趣不高,不会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的科学素质水平。由于基础较差,加之科学技术本身有一定难度,使学生出现畏难心理,兴趣日益减弱,导致步步跟不上,对各自然学科前沿知识领域的动态更新知之甚少。从调研情况看,文科大学生科学知识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主要来源于网络、电视和图书,而课程教学、科技展览等实践活动占比很小。

二、基于STS理论的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培育策略

(一)构建基于STS理论的科学素质课程

1.基于STS理论开设兴趣选修课在高校开设STS课程可以改善文科生科学素质偏低、科技兴趣不足等情况。从自然科学每门学科中开设选一两门基础的有趣味的课程,课程内容针对社会现实中常见现象进行解析。涉及数据的跨学科科学课程“内容设计应结合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责任等科学素养维度,实现前沿科学数据教育价值的深入挖掘,保障科学数据课程的科学性与教育性”。[1]可以借鉴非照搬国外的做法,使文科大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理论和科技应用方法,了解科技与社会的关系,自觉抵制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思想的侵蚀。2.创新设计STS课程的实践情境STS理论十分强调实践的作用,实践活动不仅使得理论知识发挥作用,还能够锻炼学生动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是文科生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中,综合应用史料、事例、实物等多种材料和教具,采用多种方法,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全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其科学认知、创新思维、探究精神等素养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如可以线上线下结合,采用网络预习、实验实习、多媒体演示、分组讨论、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等多种方法。另外,以讲座形式开展教学,安排由教授和技术专家开设的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的讨论课和讲座。开展各种科学实验,让学生弄清科学的奥秘。利用实物、模型、挂图、网络演示、计算机仿真、CAI课件等多种手段提高学习效果。3.构建探究式的“5E教学模式”“5E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它指出科学教学需要按顺序进行探究发掘,此过程包括参与(Engage)、探究(Explore)、解释(Explain)、迁移(Elaborate)和评价(Evaluate)五个环节。学生全程参与探究过程,体验科学家的工作方式,能正确解释科学现象,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最终师生共同完成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其建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实践操作,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开展研究探索,拓展思维,提升解决问题能力;突出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的综合功能,引导其进入更高的科学精神境界;通过综合分析和多元评价结合,提高文科大学生综合科学素质。在教学方法上,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开展自然科学和技术教学改革,采用小班、分组教学方式,提倡文科生的团队学习、团队协作和研究攻关,引导其主动学习、自主实践,全面推进文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课堂努力为文科大学生提供一个自觉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培养他们学习、探索、动手的积极性,使学生能根据自身能力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建立以“自主式的学习活动”“多层次的实践形式”“综合性的技能培训”和“多维化的评价方法”为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4.建立STS教育网络学习平台信息时代衍生出的互联网作为科学信息传播的媒介,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性。现在5G网络发展迅猛,巨大的知识储备量突破了面对面传授知识的限制。高校STS课程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科普宣传网站,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建立不同的学习板块,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模式。[3]信息时代的熏陶使当代文科生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各类网络形式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轻而易举地借助网络来探索科学信息。此外,他们还可以合理利用休息时间,结合自身需要,寻找相关的科技类网站,去查找信息、自主探究问题。还可以借助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诸多网络平台互相交流探究、分享科学信息,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在这些网络交流平台中推送科技信息,组织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交流相关问题。

(二)优化高校科学素质教育的环境

1.发挥科技社团的引领作用高校组织文科生开展科学社团活动,搭建社团科技活动的平台、开展科学普及宣传,科学实验活动,开展有关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活动,营造科技文化氛围。例如,开设“数理爱好小组”“生命科学协会”“天文兴趣小组”等社团,通过科普讲座、知识竞赛、科学故事演讲或赛事活动策划的形式,激发文科生学习兴趣,鼓励积极全面参与。同时,学校应该在科技活动场所、活动经费以及实验设施上予以支持和保障。2.增设通晓易懂的科普读物高校应根据文科大学生的特征,提供获知最新科学知识、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渠道,增添适合文科生阅读的通俗易懂的科普书籍,在图书馆中设置专门的阅读区,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此外,高校应以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恪守科学道德、弘扬科学精神为追求,以生动丰富的科普读物为媒介,推进校内外跨学科、跨领域的科普文化交流,提升文科生的科学素质。3.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高等学校需要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展览馆和博物馆,走访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等,促进学生进一步地走进科学,深入社会,紧密关注社会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将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多角度多方面理解分析和研究科学现象。对文科生而言,需要减少科技创新的难度,增加科学认知的广度。这也是STS理论的实践应用。4.加强校园媒体的配合宣介高校主流媒体——校报、电视、广播、网络等本身就是科学文化的载体,学校要建立科学教育管理组织,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传播科技知识。例如,利用班会播放科技录像,利用校报刊登科技文章,广播台或公众号开设《科普天地》栏目,激发文科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努力培养其科学精神,提高其科学素质。[4]

(三)提升高校文科教师的科学素质

文科教师知识体系的拓宽,完整人格的培养,多维思维的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育,在科学素质教育实践中日趋重要。文科教师科学素质的提升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第一,高校对文科教师进行系统的科学教育和培训,提供科学实验的机会,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水平;第二,加强文科教师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交流,邀请专业科技人员开设讲座,承担科技应用型和技能型方面的辅助教学;第三,文科教师应对传统的教育体系进行反思完善,用心学习国内外知名的教育理念,如施瓦布的探究式教学理论、研究性学习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等等,使教学实施从部分转为整体,从重结果转为重过程,推进文科生科技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例如,在分析“赤壁之战”里的诸葛亮时,一般教师仅仅说他非常聪明,赞扬他有先见之明。具备科学素质的教师,却能继续分析他为何聪明,因为他熟知天文地理,懂得利用当时的天文风向等科学知识进行军事谋划。如此教育实现了“转知为智”,科学能使人变成神机妙算者,从而引发了文科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四)采用多元化有针对性的测评方式

首先,不仅要进行教学后的总结性评价,而且要强化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和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应综合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树立全面综合的动态评价观。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以学评教”“以评促教”。考核方法以平时表现与考查成绩相结合,操作实践和理论考核相结合,基本技能和综合创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次,立足多个主体,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价等,力求科学素质评价的客观性;再次,根据文理科课程和具体科学课程的特点,设立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开发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价工具,据此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如相关科技活动的策划方案制定,科技现象的解析和描述等;最后,考核的内容注重全面性。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技能、科学与社会关系的认知等方面,且尝试构建更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考核内容由实训记分、试题库测试、实习报告、科研报告和论文等组成,可根据不同专业设定比例,最后统计总成绩。

三、基于STS理论的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培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提升文科生的科学认知和应用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能对一些突发事件、全球公共事件作出正确的认知判断,更好地应对战胜危机。基于STS理论的创新性的教育方法和课程内容,对全面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其次,有利于高校深化素质教育教学改革。STS理论作为新的教育理念,代表着教育领域,培养科技人才的创新思维模式,是一种新的价值观体系。以其作为切入点,结合文科生的科学素质欠缺的现状,提出创新性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法,有助于引发教育界对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问题的重视,对加强和深化高校教育教学的研究,指导高校科学素质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最后,有利于拓展思想教育的科学内涵,进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增强他们自觉抵制不良社会思潮、鉴别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是思想教育的任务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庆,乔翠兰,伍远岳.科学素养的跨学科发展及其实现——美国费米实验室基于科学数据的课程开发之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20(9):79-91.

[2]李舒恬.科技与教育同行:STS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方法论[J].山西青年,2021(16):12-14.

自动化科技论文篇11

一、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科技文化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1.适应当代科技文化深刻变革的需要。从广义上说,科学技术属于社会文化系统。科技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以特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法、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等。随着当代由于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退化、无性生殖、能源枯竭、网络犯罪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凸显,对科技及其应用效果进行反思和批判的科技文化形成了广泛影响,主要包括人文主义科技观、绿色科技观、理性化科技观等。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反对科学至上论和万能论,要求全面看待科技的作用,特别要对科技的负面作用加以限制和克服。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到来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确立,通过提高人们包括高职学生的科技文化意识,促使他们在科技学习和运用过程中进行人文思考,避免科技应用活动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这对于我国走科学文明的经济发展道路、探索高科技时代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自诞生以来.就与现代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应用密切相关。高职学生主要从事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生产与管理活动,随着企事业单位生产系统科技含量的日益增长,高职学生作为先进科技的掌握者、传播者,需要在运用科技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掌握现代科技文化反思和批判的主旨和意向,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承担起科技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

2.提升高职学生科技文化素质的需要。高职院校在专业教学体系中根据实用性要求,强化一线操作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但是在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上缺乏深度。这就需要根据科技文化的层次,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科技文化是在科技发展的历程中积淀而成的关于科技精神本性的理论形态。科技文化的结构层次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层面的科技文化与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改善和进步联系最直接、最密切。高职学生接触的科技应用知识和技能,就属于物质文化。物质层面的科技文化是指人类实践活动的物化对象,具体体现在由科技进步所不断创造出来的物质成就、科研仪器、生产设备等方面,具有重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科技价值的科技发明与科技,特别是重要生产工具的开发,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状况,具有深远的历史性影响。我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人生价值取向在今天还有深刻影响。高职学生专业意识薄弱、学习动力不强,与此有莫大关系。通过了解物质层面科技文化的重要社会价值,能激发高职学生学好专业、精益求精地钻研技术的自觉性,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3.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质量建设的指导文件精神,高职院校在加强专业科技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同时,联系学生的专业学科属性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需要,开展相应内容的科技文化教育,凸显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文属性。当前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但是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不能是一般化的人文知识,而要以学校专业建设为基础,融合前沿科技文化动向,打造高职特色校园科技文化,培育学生的科技道德品质,形成学校品牌实力和影响力。作为科技应用和传播的专门机构,高职院校要大力营造科学氛围,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风气,树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在学校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上,突出科学论证和理性选择,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增加科技文化的含量,在学校的各项评比检查中突出科技文化特色,形成全体师生员工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勇于批判和反思、与时俱进的良好文化氛围,达到科技兴校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科技文化意识教育的内容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科技文化意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文化素养是一个人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综合表现。它要求高职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能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用科学思想来思考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并自觉用科学精神来塑造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1.开展必备的科技知识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强调“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这是适应高职院校学制缩短、学生基础薄弱的状况提出的教育方案。但就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看,高职院校不能满足于这一原则,而要在现有的条件下,积极创造条件弥补由此带来的科技背景知识储备不足等缺陷,进行科学史和科学观知识拓展教育。在科学发展史上,有一些思想至今还有启发意义。我国古代的自然观讲究天人合一,强调人与世界的统一性和人对世界整体的归属性,对遏制当代环境危机大右捭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丌始对自然界分门别类地研究,从而形成了自然科学的各个门类,应当对这些门类的大概线索进行梳理,以满足高职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科技文化需求。如哥白尼的日心说极大地动摇西方封建迷信的宗教世界观;18世纪下半叶以后,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等一系列重大科学成就为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近现代世界科技革命加速推进,蒸汽革命开创了工业革命时代,电力和内燃机革命促进了生产领域的新变革;核能的开发与运用开辟了人类获取能源的新途径,计算机技术进一步揭开了开发和扩展智能革命新的篇章等。这些都是高职学生应当了解的科技常识。应当注意的是,根据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对基础知识的教育要紧密结合实践应用来进行,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2.开展基本的科技思想教育。高职学生在了解基本科技知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上升到科技思想和科技方法的层面,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思维模式,这对于高职学生成长为创新型实用人才有着积极意义。科技思想教育要结合中西方科技发展的主要线索来进行。我国传统的科技思想重视整体思维,用整体和过程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方法,着重研究整体性,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有机整体,立足从整体来把握事物及其规律,强调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从科技成果侧重点来看,我国古代科技非常重视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很少去思考那些与社会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在西方,古希腊文化的自然观是泛自然主义的,将人类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中世纪后西方的宗教自然观则使人变成了支配自然的主人,造成人和自然的对立,科技工作则根据经验和实验的方法从外界对自然界加以掌握;欧洲大陆哲学家提倡数学演绎等逻辑推理工具,对科学理论形成大有裨益;西方理性逻辑思维传统种孕育了经典力学、电磁理论、相对论、量子粒子理论等科学发现。由于目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基本上不涉及哲学和思维科学,造成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下降。学习和研究西方科学思想中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是提高学生理性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高职学生将要面对的封闭化工作单元,需要提高分析判断能力,因此,高职学生加强科学思想学习,进行思维锻炼,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很有帮助。

3.培育初步的科技文化素养。高职院校由于学时紧张,存在重科技而轻人文的教育倾向。同时,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往往也打上了“应用技术”的烙印,重视谈判、礼仪、公文等实用文科知识,甚至将文科知识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高职德育目标来看,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就要从科技文化素养方面加强学生教育,使学生成为具有科技操作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伴随科技革命而产生的理性、规范批判、创新、效率、公平、宽容、作等思想观念,成为推进工盟化发生变革的科技文化因素。科技伦理和科技道德是科技文化的核心层次,是科技发展与应用的重要屏障,促使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活动中抵制危及人类健康和安全的活动。科技道德规范,如普遍性、公有性、无私性及合理怀疑性,体现着科技活动的规律和要求,是科技工作者特有职业道德人格的体现。科学精神是科技文化的升华,是科技工作者在追求真理、科技研发活动中形成发展的一种精神气质。科学精神包括独立开拓意识、思想自由观念、献身真理觉悟等科学人格,还要袁批判求异糖捧,薮繇对权威的盲目迷信。科学精神不仅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强大鲍思想理论武器,而且也是促进现代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精神基础。

对高职学生来说,提高科技文化素养,就要在创新性、进取性、灵活性等方面下工夫。先进科技总是在扬弃以往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创新是科技生命力的体现。高职学生在学习和一线工作中要有创新品格,成为创新型人才。科技发展是螺旋上升的过程,科技文化的发展也表现为科学与愚昧迷信斗争的过程。科技文化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但总的方向是前进的。高职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要坚持进取性,努力适应科技不断进步的步伐。科技文化的思想方法是多元的、开放的,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倡相互借鉴,共同发展。高职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也要有一个“开放的心灵”,灵活高效地学习新的科技知识,处理各种可能遇到的科技问题。

三、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科技文化意识教育的途径

自动化科技论文篇12

 

企业科技文化是企业文化体系中的职能子文化,它主要用于指导和规范企业中的科技人员行为,并为科技人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式。企业科技文化是科技文化与经济文化的交汇。从科技文化角度而

1文化维度理

对于文化维度的认识,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与斯乔贝克(Kluckhohn & Strodtbeck,1961)在其《价值取向的变奏》一文中,提出了六大价值取向,用于描绘文化群体的文化轮廓图,分别为:对人性的看法——善和恶;人们对自身与外部自然环境的看法——人是自然的主人或人与自然和谐并受制于自

沿袭克拉克与斯乔贝克的文化维度理论文化维度,许多学者提出了新的认识企业文化的文化维度分类,如戴尔特,施罗德和莫里埃尔(Detert,Schroeder & Mauriel,2000)提出了关于企业文化的8个维度:①组织中遵从的基本理念;② 对时间和时机性质的理解;③ 激励;④ 稳定与变化;⑤ 以工作任务或员工为核心;⑥ 独立工作与合作;⑦ 控制、协调与责任;⑧ 关注内部或外部[1]。罗宾斯(Robbins)和卡尔特(Coulter)在企业文化分类上提出了文化七维观:① 创新和甘冒风险——表示企业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和甘冒风险的程度;② 注意细节——表示

我国学者李晶、陈忠卫则围绕企业内部创业型文化,提出了五个维度:① 支持创新的态度。②时间倾向,对内部创业的评估周期和创新方向是着眼于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③ 人本倾向。④ 合作协调,即企业采用个人主

2企业科技文化的

企业文化对科技活动目标、作用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也是一个多维度的体系。结合企业的文

(1)市场倾向——以市场为

市场倾向描述企业对科技活动基本功能的认识,以市场为中心强调企业科技活动基本目的和归宿在于满

(2)时间倾向——长期利益导

时间倾向描绘企业对科技决策与科技绩效的判断依据是以未来长期利益为评价标准还是以短期利益作为判断标准。长期利益导向以未来长期战

(3)人本倾向——以人为中

人本倾向描述企业与科技人员的关系。以人为中心强调企业关注的核心和焦点

(4)风险态度——鼓励

风险态度描述企业在对待科技活动产生的科技、财务、市场等风险和威胁时的容忍程度。鼓励冒险,对风险容忍程度高,大胆

(5)合作协调——个人主

合作协调描述企业组织科技活动方式及成就导向。集体主义强调科技工作以团队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注重科技人员对科研团队的归属

3现代企业科技文化维

现代企业科技文化在取向上需选择推

(1)以市场为

企业科技文化价值观不同于科研机构、大学等公益性研究机构的价值观,企业对科技活动目的基本认知应立足于不断满足顾客和市场的需要论文怎么写。科技人员创新构思的形式、科技项目的设计、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的设计均需以市场需求和企业内部业

许多学者对创新型文化的研究均表明,对市场和外部环境反应速度或敏感性是提高企业创造力的规范之一(Charles O’Reilly、Enrique、Claver、Schneider等)。对市场和外部环境的敏感性表现为:① 将顾客和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

(2)长期利益

企业科技文化应着眼于保证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以

长期利益导向表现为多个方面:① 企业追求持续进步。企业在技术能力培育过程中文化维度,往往存在着“核心刚性”的现象,即原来的核心能力制约和阻碍新的核心能力的培养,无法形成适合市场变化的核心能力更新。企业长期利益导向,就是要克服“核心刚性”,追求持续的

(3)以人为

杰恩·川迪斯认为只有那些具有社区意识、鼓励用户忠诚和注重细节的实验室才可能拥有

科技人员是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的科技创新完全依赖于科技人员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积极性。由此决定了企业科技文化的定位

以人为中心的科技文化,要求重视科技人员的作用,尊重科技人员的价值和需求;知人善任,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工作能力与

(4)鼓励冒

企业科技活动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其企业科技部门较企业中的其它部门在风险态度方面需要具备不怕失败、

Charles O’Reilly (1989)对于成功企业鼓励冒险的规范总结为:① 拥有尝试新事物的自由,允许失败;② 宽容错误;③允许对“思想者”思路的讨论;④ 不惩罚失败;⑤ 对现状的挑战;⑥

(5)集体主

企业科技活动的复杂性及知识分工细化与科技创新的综合化矛盾,使现代企业普遍采用了项目团队的组织形式,当前的项目团队不仅来自于同一学科、同一科研机构、也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学科、不同科研院所,甚至来自于不同

现代企业科技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① 团队成员拥有共同愿景和目标。Charles O’Reilly (1989)对于成功企业共同目标规范总结为:对组织的自豪感、团队工作、荣辱与共、工作的灵活性、主人翁感觉、消除混淆信息、管理的互相依赖、共同的愿景和方向、建立统一性、互相尊重和信任[6]。集体主义要求科技人员在团队工作中应建立共同理解的目标;共同承担科技活动的责任与后果;团队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尊重与信任共同将科技任务付诸实现;②建立集体主义成就倾向文化维度,科技成果及衍生出的科技奖励均来自于项目团队的集体主义贡献与成果,而不是来源于哪一个单一的个人;③ 开放的信息,在团队工作中要鼓励开放的思想交流与信息共享,而不是知识垄断。Charles O’Reilly (1989)对于成功企业开放性规范总结为:开放的沟通、交流渠道及信息的共享、仔细倾听别人的意见、开放的渠道、才能、开阔的思维、从公司外部获取力量、允许人员跨职能交流、鼓励横向思考、适应顾客的需求、接受批评、不要不理性、智力上的诚实正直、持续培训、期望和接受辩论、主动请教别人等。

职能部门和企业以外其它单位。因此,团队合作的组织形式决定了现代企业科技文化的基本取向应着眼于集体主义,而不能推崇个人主义。如惠普公司的基本思想是“挑选最优的员工,强调团队协作,激发第一精神”。

忘记过去;⑦ 不热衷于短期行为;⑧ 希望创新成为工作的一部分;⑨ 对变革的积极态度;⑩ 发展和提高动力等[5]。

宽容失败、承担失败、敢于从失败中吸取新经验的心理意识。因此企业科技文化中必须建立鼓励冒险的群体意识。

特长,将科技人员安排至适合的岗位上;培育人才、积极对科技人员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

应着眼于人员,而不是工作本身。只有通过对科技人员的能力培养和满足其需求的积极性提升,才能保证科技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关心用户、而且愿意为实验室做出贡献的成员[4]。

中心

进步和更新,形成与市场发展动态适应的技术能力;②企业以未来战略和经济利益作为决策和科技绩效的判断依据。在科技决策和科技绩效评价中要引入战略利益考量,如着眼于建立技术壁垒、形成技术标准或扩大员工安全、健康福利、降低环境污染与伤害。

长期利益为导向文化维度,而不能受短期利益的驱动。

向导

思想的源泉,研发项目的设计和立项着眼于用户需求;② 科技研发和创新全过程中的充分授权,最低限度地降低科研部门中的官僚作风;③迅速决策和创新实施的快速度、短周期。

务发展作为基本的判断标准。它是基于企业家动机而非科学家动机的科技创新价值观论文怎么写。3M公司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具创新活力的公司之一,其创新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市场、顾客需求为前提,创新围绕着对市场的回应与考察。

中心

动创新的文化内容,表现为:

度的选择

感,以团体共同利益、荣誉作为成就取向。个人主义强调以科技工作者个人作为基本组织形式,以个人英雄主义作为成就取向。

义与集体主义

倡导创新来追求科技活动不确定性收益;惧怕冒险,对风险容忍程度低,强调通过秩序来保证科技活动的稳定收益。

冒险与惧怕冒险

是科技人员的价值,以物为中心则认为科技人员是实现任务的手段。

心与以物为中心

略和经济利益作为科技决策与绩效评价的依据,而短期利益导向则以当前科技活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作为科技决策与绩效评价的依据。

向与短期利益导向

足客户和市场需求;以科技为中心则强调企业科技活动目的和归宿在于增加社会的科技文明。

中心与以技术为中心

化维度和科技活动创新型文化内核的要求,企业科技文化维度可包括如下方面:

维度结构

义倾向还是集体主义倾向文化维度,个人主义倾向文化中,创新是以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为基础,鼓励个人冒险精神;集体主义倾向文化中,创新是以团体工作为基础。⑤开放式协调[3]。

企业希望员工精细、注重细微处的程度;③以结果为中心——表示管理人员对员工的放手程度,即管理人员注重结果而不管取得其结果的方法和过程的程度;④ 以人为本——表示管理层在决策时考虑决策实施的结果对企业员工的影响的程度;⑤以团队为中心——表示企业活动围绕团队来安排而不是围绕个人来安排的程度;⑥ 进攻性——表示企业员工进攻、竞争而不是随遇而安的程度;⑦ 求稳——表示企业行动注重保持现状而非发展的程度[2]。

然;人们对自身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看法——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人们对活动的导向——重视做事或重视存在;人们的空间观念——隐秘或公共;人们的时间观念——一个时间做一件事或同时做多件事。该理论开创了人们对价值观的二元对立区分认识方法。

言,它反映了科学研究的真理、知识探索与创造属性,即社会的科技精神、科技意识、科技伦理道德观等;而从经济文化角度而言,它反映了企业的经济属性,即企业的经济目标、经济价值观及经济伦理等。

参考文献:

[1]Detert J R., Schroeder R.G.&Mauriel J J. A framework for linking cultureand improvement initiatives in organizations.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25(4):850-863

[2]李桂荣.创新型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5-16

[3]李晶,陈忠卫.内部创业型文化:内部创业与企业文化耦合.科研管理,2008,3:22-27

[4](美)杰恩·川迪斯.研发组织管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47-5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