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7 16:51:20

龙文化论文

龙文化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3-0102-01

龙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无论回顾其历史的渊源,还是探究现实的意涵,我们无不激情满怀,斗志昂扬,奋发向前。在春潮涌动的伟大时代,蓝天黄土地上舞过来的是簇新的龙的形象,澎湃的心灵高扬起来的是龙的精神。

马克思指出:“在野蛮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想象,这一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说等未记载的文学,而也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回溯我国古代文化记载,远古人们已形成龙的观念。《山海经・大黄西经・郭璞注》说女娲“人面蛇身”,《帝王世纪》说伏羲“人首蛇身”,《山海经・海外西经》说轩辕“人面蛇身尾交首上”,指出这些众多的古代氏族推崇龙作为图腾、符号和标志。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红褐色石块堆砌的“龙形堆塑”,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随后出现了岩画雕龙、陶器龙纹和青铜器龙的图案。甲骨文中“龙”字为兽首蛇身之状,头顶着一个表示刀状器的“辛”字符号,显示一种被驱使的力量。古人心目中最高神灵“天”,驱使龙“兴云布雨”。龙头像兽类,身躯是蛇,隐现于在云团,宛若闪电蜿蜒、雷声隆隆,“龙”字便有形有声,栩栩如生。人们对它热爱与敬畏。闻一多评说:“龙族的诸夏文化总是我们真正的本位文化,所以数千年自称为‘华夏’……龙是我们立国的象征。”

龙是中华民族典型的文化符号,千百年来积淀了深刻的文化意蕴。伏羲氏时,有龙呈瑞,因而以龙纪事。《皋陶谟》:“ 余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绘。”龙作为氏族集团的族名,《竹书纪年》记载: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左传・昭十七年》:“太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四神兽”,见《礼・礼运》“鳞凤鱼龙,谓之四灵”。《周易》中龙贯穿其中,“飞龙在天”,“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并对龙的文化意义进行了透彻的论述,《易经・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第二卦《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揭示君子处世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像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其实“龙”是隐喻,被云雨所掩映,而它的精魂呼之欲出。《三国演义》有精彩的论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可见龙的文化,源远流长,愈久弥新。今天,有一首为人传唱不已的歌,唱出我们的思想:“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这里肯定了三点: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我们在龙的文化中成长。

龙文化论文篇2

“龙”作为一种能够寄托愿望的图腾和崇拜物,是华夏先民同自然环境做斗争过程中产生的。它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颈似蛇、腹似屋、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在人们心目中成了能遨游四极,俯瞰八方,唤云播雨,救捞抗旱的神物。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逐渐成为一种精神、祈求、寄托和祝福,是华夏民族勤奋、勇敢、奋进、进取、坚毅和拼搏精神的象征。它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角色,五洲四海,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龙的形象,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象征。因此,舞龙也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纽带,作为一种集娱乐、喜庆、健身与竞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体育活动,它在传播龙文化、龙的精神方面也体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1龙岩市在龙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和价值分析

1.1龙岩龙文化传播的优势

作为龙的传人,传播龙文化、龙精神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龙岩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龙岩是龙的故乡,据当地学者论证,龙岩得名于龙岩洞在汉代末年,史载于唐,为中国南方龙文化的发祥地。根据考证,全国259个地级市中,用“龙”作地名的仅龙岩1个,2861个县(市、区)中,用“龙”作地名的也只有25个。而且,从区位优势、人口分布、区域面积、经济总量、旅游资源、文化渊源等方面比较,龙岩的优势居于众“龙”之首。另外,龙岩境内有龙岩洞、龙硅洞,有九龙江、龙津河沟通,新罗区设有龙门镇,建有龙门塔,市区有龙岩大道、龙腾路,名胜有龙池书院、永定龙湖、连城九龙湖;游大龙、划龙舟、龙灯、舞龙,永定土楼、培田民居、长汀古城,随处可见的中国龙已经融人当地人们的衣食住行,烙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因此,龙岩在龙文化传播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2龙岩市进行龙文化传播的价值分析

首先龙文化传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中国迅速发展的经济和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使得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文化。同时随着我们民族自信的确立,国家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并大力挖掘、整理和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核心文化之一的龙文化,无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系统整理中华龙文化,挖掘龙文化以及传播龙文化的行动才刚刚开始。这方面,龙岩作为南方龙文化的核心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应抓住时机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正确定位,建设自己的特色文化,把龙岩建设成一座具有特色的城市,以此来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这对于龙岩旅游经济的价值是巨大的。也与龙岩的旅游城市的定位是相符的,并且可以使龙岩逐渐发展成为全国龙文化研究和传播的中心。另外,龙文化的传播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丰富龙岩人的文化品位,树立龙岩的文化特色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它也使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得以弘扬和继承。

2舞龙运动对龙文化传播的作用

2.1舞龙运动的概况

舞龙古称龙灯,其历史悠久,曾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在传统习惯中,人们把龙当作吉祥的化身,每逢喜庆节日或久旱不雨时,各地都有玩龙灯、舞布龙或舞龙祈雨的习俗。《春秋繁露》就有关于春旱舞龙求雨风俗的记载“小童八人,皆斋三日,服青衣舞之”。可见,舞龙最初发端于原始的和生产活动。由于各地的民情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民间流传着形式各异的舞龙:布龙、火龙、草龙、纱龙、飞龙、水龙、段龙和板凳龙等。舞龙活动随着千百年来的传承和发展,已由一般的祭祀表演活动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集娱乐、喜庆、健身与竞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始走上正规化、竞技化、国际化的发展轨迹。

现代舞龙运动的发展已有10余年的历史,它是在广泛吸纳民间形式多样的舞龙方式的基础上遵从体育运动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通过不同类型的动作来展现龙的形态和神态的变化,从而突出了体育性和竞技性色彩,更有利于广泛推广和规范化发展。从外在特征看,现代舞龙运动项目是由龙珠、龙头、龙身、龙尾,10个人借助龙珠和龙体器材在音乐的烘托下共同完成不同级别难度动作的集体性体育项目。

2.2舞龙运动对龙文化的传播作用

舞龙运动是人们以传统文化为内涵、身体表演为形式、体育运动为载体的一种对龙文化进行诊释的文化活动,是人们对龙的神性和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的外在行为表达。因此,中国龙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舞龙运动,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舞龙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促进了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在舞龙活动的运动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和诊释了龙所代表的精神实质。

3舞龙运动与龙岩市龙文化传播的关系分析

3.1舞龙运动与闽西客家文化的关系

闽西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一百年来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在客家民俗、风情、舞蹈、社艺等诸方面不断丰富和充实了客家文化的内涵。舞龙活动作为闽西客家文化民俗活动中的一部分,系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客家人生活实践和聪明智慧的结晶,是民间舞蹈和体育的传承平台,寄托了闽西客家人的精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民俗价值和社会价值。

3.2舞龙运动促进了龙岩市龙文化的传承

华夏民族的舞龙活动,是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为了表达自己对龙的信仰和寄托,经过原龙纹和龙型的不断加工和创造,而发展至今的一种形式完美、内容丰富、表演技巧高超,并带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不仅是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和锻炼,而且是一种对龙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它能增进对龙文化更加直观和深人地了解,能激发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龙岩是龙的故乡,千百年来崇尚龙文化,世代承袭至今经久不衰,尤其以连城县姑田镇的板凳龙灯为代表,每逢元宵佳节全镇家家户户以男丁持一节龙灯参与其中,浩浩荡荡绵延几公里之长。号称“天下第一龙”,已成功申请了吉尼斯世界记录。近年来,舞龙运动已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为当地人们所喜爱。龙岩是世界客家人祖居地,同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有着紧密的联系。龙岩通过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和舞龙活动的交流让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加了解中国的龙文化,舞龙运动将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龙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可见,舞龙运动对龙文化传承的意义表现为: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舞龙所负载的内涵,都深蕴着中国龙文化的层层积淀,它实质上是一个高度浓缩的龙文化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舞龙运动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为龙文化的顺利传承提供一种有效途径和模式。中国龙文化便借华人舞龙活动深人到中华民族生存繁衍的各个角落。

3.3舞龙运动使龙的精神更加鲜活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明与发展,象征着大团结、大统一、大合作,拼搏向前,奋发向上,吉祥如意。如何更鲜明、具体的理解这种精神呢?舞龙为我们提供了条件,舞龙以一种更形象、可见的、生动的形式表现了龙的精神。在跨人新世纪的2000年,也是中国传统的龙年,第十六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龙岩举行,在开幕式上十二条巨龙威风凛凛,翻江倒海的表演,象征着世界客家人团结、勤奋、勇敢、坚毅和拼搏向前的精神。场上舞动起来的龙的翻腾、变换、时隐时现的表演是呈现给人们的一种生龙活虎,视觉上的生动形象,而在舞龙的客家人身上体现出的是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不畏艰难险阻、奋发向上、勇敢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体现出的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是对中国龙的精神的最好演绎。当我们看到他们激越豪放的情绪和威风凛凛的巨龙时,立刻会使我们感受到那种万众一心、战胜水旱、战胜邪恶、追求幸福生活的可歌可泣的民族气节,这时作为中国民族当代传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自然会油然而生,也让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了中国龙的精神。可见,舞龙运动以一种更鲜活的形式展示了龙的精神。

3.4龙岩市舞龙运动的现状

龙岩市舞龙活动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全市各县(市)乡村都有舞龙习俗。龙岩客家人舞龙活动的形式主要有游龙和舞龙。游龙规模较大,长者可达一千多米,可以游行,但不能舞动,以连城姑田镇、长汀彭坊村的游龙为代表。而舞龙形式则多样,有舞布龙及地方特色上杭临江的舞香龙、武平象洞乡的舞稻草龙、漳平双洋的炮竹龙等。据不完全统计,龙岩市约有60个舞龙队,多数以民间形式存在,主要集中在社区活动中心及乡村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这支队伍中除青壮年男子舞龙队外,还有老年舞龙队和女子舞龙队。

3.5挖掘与研究龙文化促进龙岩舞龙运动的发展

龙文化论文篇3

桥山小学始建于1958年,因地处桥山脚下而得名。学校占地面积31600m2,有教学楼3幢,综合办公楼2幢,教工住宅楼1幢。现有教职工168人,3016名学生,41个教学班。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全面发展,育人为本,增强素质”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性化管理,不断更新办学理念,优化教育资源,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走特色办学之路。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

1.2环境亮点

(1)整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划明确。学校面积虽然不大,但整体布局规范合理,入口干道、办公楼、教学楼、操场等,功能分区明确、方便教学、利于休息,给来人以较为清晰的印象。(2)船型主体建筑,校园文化亮点。中小学校建筑大多为传统的方体建筑,桥小办公楼主体如同船型建筑,具有校园文化脉络,成为最大亮点。(3)景观小品多样,文化氛围浓郁。学校重视环境建设,校园景观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墙、宣传牌、雕塑、置石均有不同方式的展现;室外景观小品也有布局,如园椅、花坛、树坛等。

1.3存在问题

(1)植物问题相对突出:一是绿篱普遍偏高(高篱),二是植物之间搭配不符合常规,三是花坛内布局凌乱,四是墙基绿化不足。(2)绿地可进入度欠缺。绿化作为校园的外衣,不仅是给师生看,更要方便师生使用,需要增加园路、小径和汀步。(3)硬质景观方面问题。大门入口整体景观不足,标志摆放不尽美观,如排水井在大门正中,电线漫天飞舞。(4)景观小品风格不够统一。景观小品作为校园环境的室外家具,包括果品箱、园椅、路灯、草坪灯、宣传栏、标志牌等,贵在风格统一。(5)佳则收之、俗则屏之。处在住宅、办公诸多环境中的校园,四周环视,凌乱不堪,影响视线,建议在墙面上作文章。另外,现有景观特色优势利用不到位,也影响了整体环境景观效果。

2文化思路梳理

依据桥山小学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文化“龙•桥”核心理念系统,构筑特色鲜明的“龙形景观骨架”,既依托行为文化系统,以人为本;又与视角文化系统紧密结合,相得益彰。在深入挖掘并着力打造当地龙文化的基础上,针对小学生之实际,形成本校“龙乡小龙人”的文化亮点,打造桥山小学独有“龙形”环境文化识别系统。

2.1功能定位

集快乐教学、健身康体、文体活动、休闲游憩、环境育人五大功能于一体。针对小学生的心理,一是突出直观形象、天真和谐;二是内容丰富、色彩亮丽。

2.2风格定位

(1)主体建筑:中心办公楼建筑状如船型,在景观方面尽力文化挖掘特色,植物方面尽可能烘托。(2)植物景观:植物品种较为多样、郁闭度较大,特别是难得的大树,已经具备绿色生态校园的条件,这也是桥山小学的最大优势。(3)硬质景观:以“龙形”景观骨架为主脉络串联环境景观,以“龙乡小龙人”为立面陪衬。

2.3指导思想

作为一个有一定景观环境基础的小学,为了创造更加轻松自然、简洁明了、温馨健康的绿色景观生态环境,整体景观设计围绕主体建筑,以龙形框架景观为主体,紧扣“龙乡小龙人”主题,雕塑、花坛、置石、园路、汀步以及各种形式绿化交叉布设,景观小品巧妙点缀,既保证校园空间的舒朗、开敞,又营造了各种尺度宜人、充满情趣的学习活动场所,从而很好地体现出景观环境的均好性。

3龙文化序列景观方案

整体构思为:以双龙戏珠大门为景观序曲,展示和谐共舞的龙志理念;以入口干道两侧的6组龙柏造型和9间折线花架为景观发展,展示天天努力向上的龙魂志向;以船型办公主楼周围的船舵雕塑和三色波浪植物拼图为景观高潮,展示起航、指明方向、一帆风顺和抗击风浪的龙气环境;以操场的树池坐凳和九龙花坛为景观过渡与转折,展示在大海中漂泊与齐心奋斗之龙威;以操场周围山墙喷绘的各式各样的小龙人为景观尾声,展示“龙乡小龙人”的丰姿。

3.1龙头景观•大门

大门是学校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应具有本校鲜明的特征。它也是行人或车辆出入的地方,担负着集散人流和车辆的功能,并起到标志的作用。一般由门柱、门框和牌楼构成,选用美丽的常绿乔灌木和开花植物在其周围进行装饰,以形成生动活泼、开朗诱人的景色。建议改造以“双龙戏珠”为大门造型,或在常规大门上局部装饰双龙戏珠图案造型。

3.2龙背景观•干道

校园干道可以与主要建筑物的正面组成完整的空间,两侧可种植树冠高大、树荫浓密的观赏树木。(1)在干道右侧,去掉中部的大叶黄杨,间隔栽植6组盘旋龙柏造型植物景观,每组3株。如果有生长难度,也可考虑用其他松柏来代替。(2)在入口干道左侧,为了增强环境景观效果,花架与宣传栏景观建议3种方案:①将宣传栏顶部改造成为自然波浪形,以紧扣龙文化主题。②去掉宣传栏,改造成为折线式,如同飞舞的龙廊,直接扣住龙文化主题。③也可将宣传栏镶嵌在廊架中,以更好地利用空间。

3.3龙腹景观•办公楼

办公教学区一般强调宁静,体现庄严肃穆的气氛。(1)在办公楼前现有春芽雕塑或日三思照壁位置处,或在两者之间,重新设置景观雕塑,提出如下方案。①方案一:紧靠船型主体建筑,设置船舵雕塑,以明确船行方向。②方案二:紧靠船型主体建筑,设置帆船或锚雕塑,以直接点明主体建筑和“起航”的寓意。③方案三:设置桥山小龙人代表性个体雕塑或七彩小龙人群体雕塑。(2)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船型办公楼的寓意,在其右侧台阶绿地中,用植物构筑波浪景观,形成如下方案:①色带浪花。用常规的三色植物进行浪花拼图,常规做法,施工简单,成本较低。②立体浪花。用立体花坛做成浪花状,立体景观效果明显,施工与养护费用都高。③浪花汀步。用草坪做底,在块石汀步上,设置间歇喷水柱。动态景观效果很好,只是成本高一些。

3.4龙爪景观•树坛与操场

操场是校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健壮体魄的场地。(1)在操场中的2株孤植大树,虽说是柳树,在陕北却也极为难得,只是树池坐凳偏小,建议加以改造,树坛大小要与树高、树冠相适应。可以采用较为高档的石材树池,并与坐凳结合起来。(2)在操场边侧墙边刚好有9株国槐,既是独立树坛,又是树坛偏小,故显得景观单调。建议将9组树坛做成一个流线型游龙整体坐凳或树坛。墙基尽可能绿化,形式也多种多样。

3.5龙尾景观•山墙小龙人

在学校操场山墙进行小龙人景观处理,单龙、双龙、群龙,各式各样,尽可能丰富多彩,既是一大立面景观亮点,也解决了脏乱差的问题。

龙文化论文篇4

据镇川葛村九天圣母庙庙誌记载,明成化年间,郑氏淑女小川河洗衣,河飘仙桃捞闻入鼻,灵验怀孕。数月临盆,家人疑女不节,将女背峁分娩,翌日,其女七窍出五色龙,龙母现真身,坐化圆寂,就地建庙。另外,在镇川镇红柳滩东峡谷黑龙潭景区宣传资料中,对于此传说的来龙去脉也做出了详细的描述,但并未交待具体的时间信息。榆林镇川北边有个村庄名葛家屹崂,相传这里民风淳厚善良,一户郑姓农民生了个女儿,长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老俩口视为掌上明珠。十几年过去后,姑娘出落的面若桃花,楚楚动人,且举止有节,和善孝顺,四邻无不羡慕。这天,姑娘和嫂嫂相伴,来到河边洗衣。碧空蓝天,微风拂面,姑嫂二人格外畅快,洗完一大堆衣服仍然神清气爽。忽然,水面上飘来一颗桃子,嫂嫂顺手捞起。只见那桃子红绿相间,水灵鲜嫩,散发出扑鼻的香气,便递给小姑子尝鲜。小姑子也觉得稀奇,就接过来闻闻。她刚想开口说好,不料那桃儿一咕噜就钻进她的嘴里,从喉咙里滚了下去。嫂嫂笑她嘴馋,小姑子急得无法辩解。就这样她们回到家里,谁也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过后也就忘却了。数月以后,郑家女儿突然有了身孕,一家老小疑惑不解,纷纷指责于她。姑娘情知自己没做什么有伤风化的事,便同嫂子一起向父母叙说桃子之异。无奈谁也不相信她们所述之事,姑娘只能整日以泪洗面。她觉得无颜活在世上,便偷偷离家出走。几天后,走到一个叫庙茆山的地方,她实在走不动了,一头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郑家失去了女儿,便托人四处寻找。找到庙茆山上时,女儿已经坐化。但见她耳、鼻、口内各有青、红、黄、白、黑五条小龙爬出,人们才明白,原来姑娘是天仙下凡,龙女临世。于是村人下跪祈祷,并在村前山头建起庙宇,将她坐化了的身躯塑成金身供奉,后人尊其为龙母。据相关田野调查可知,在此传说的叙述中,有相当一部分情节是与当地的现实生活场景高度吻合的,这种能够体现生活场景的传说不仅使当地民众从心理上倍感亲切,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传说本身的可信度。而这种巧妙的结合让五龙的信仰在当地扎根并代代传承下去。此传说在无定河镇川流域段内可谓是知名度很广,当地民众尤其是60年代前出生的老者们大多都对此传说烂熟于心,他们作为“传统的护卫者”[2]不仅在传说故事的叙述上扮演着口述传播的主要角色,还在传说故事的仪式演绎中极其活跃。但在调查取证的时候,很多人在部分的叙述方面也存在些微的差别。如镇川花石岩寺看庙老人在叙述中说郑氏之女捡起桃子吃掉,并因此与嫂嫂发生不愉快,以致后来怀孕嫂嫂并未证其清白而冤死,诞下五龙。镇川镇中学退休教师高玉基老师对此传说发生的时间定义为上古年间(即南宋时期)。镇川葛村九天圣母庙庙管葛承岗先生在叙述中说道,郑氏是为了躲村人口舌,被父亲用草绳背至庙峁山,于翌日诞下五龙。

二、现实建构:龙庙

尽管当地村民对此传说的叙述不尽相同,但传说仍旧在现实中逐渐地被建构出来。本着将传说始末还原及探清五龙确切位置作为主要田野任务,我展开了田野调查,并以个别访谈为主要获取信息和资料的渠道。在田野调查中,共对十余人进行了针对性的访谈。在不同的被访对象对传说的描述中,尽管出现了一些细微的差别,但得出的总体脉络是一致的:姑嫂河畔洗衣—飘来仙桃—小姑下肚—怀孕—家人疑不节—小姑离家—诞下五龙—就地建庙。此传说本身注重情节演绎,对故事之后的发展并无详细交代,关于五龙之后的具体行踪被访对象也没有统一的明确的说法,庙誌也无详细记载。在田野取证的过程中,以当地民众提供的相关信息作为引导,我在红柳滩村见到了当地最为著名的黑龙潭景区,也即黑龙庙址,此庙名为黑龙祠,主要供奉五龙中的黑龙大王。于镇川殷沟,发现并走访了供奉青龙大王的青龙祠。另外,在找寻其他三条龙的详细庙址时发现位于米脂龙镇苏家沟以黄龙大王为主神供奉的黄龙大王庙,侧殿中供奉青龙和白龙。但是,关于以白龙和红龙为主神供奉的庙宇目前暂未有确定的地址。

(一)黑龙潭

黑龙祠黑龙潭位于镇川镇红柳滩村东峡谷,原名九龙潭,因供奉五龙传说中的黑龙大王而改名为黑龙潭。黑龙潭乃是景区命名,景区内有供奉黑龙大王的黑龙祠,其宗教性质属道教。黑龙祠由正殿、偏殿、卷棚、戏台、神水池、钟鼓楼组成,坐西朝东,祠中正殿供奉主神黑龙大王,偏殿一楼为神职工作人员解签及办公用途,偏殿二楼供奉龙母及同胞五龙。传说中,黑龙虽位居五龙之末,却最为凶悍。据黑龙潭景区宣传资料描述,龙母诞下五龙后,黑龙栖身陈家坡河道,黑龙性气刚烈,嫉恶如仇。助善惩恶,锋芒毕露。乡民们便在当地修了一个神龛,供上牌位,侍奉香火。过了不知多久,人们突然发现牌位不见了,仔细寻找,却找到了红柳滩后沟,就搬回原处。过几天牌位又回到了这里,人们再搬回去。如此反复几次,人们就有了疑惑,夜间偷偷查看,原来是一只黑狐所为。大家仔细观察地势,发现这里峰峦围合,状若金盆;幽谷中峭壁陡峻,突兀回环;崖岩间九处泉水,各汇一潭。潭水荡漾,清澈见底,俗名九龙潭。才知道黑龙大王瞅准的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便在这里建起了黑龙祠。另外,据现存碑文记载,黑龙祠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其名声大噪源于这样一个故事:清康熙年间,倭寇侵我海疆,掠我渔商;登岸骚扰,无恶不作。台澎总督张耀奉命出征讨伐,然倭寇奸诈狡猾,神出鬼没,数次交兵,屡战不胜。张耀苦思冥想,无计可施,心下十分苦闷。一日夜间,将军正独坐军中,寻思破敌之策,朦胧间一黑衣黑脸黑须老者进的帐来,就歼敌阵法,如此这般面授机宜一番,并言我将助你一臂之力,言毕即隐身退去。将军正待起身相谢老者,不想被帐索绊倒,醒来却是南柯一梦。不过梦中的细节倒是清晰可见。次日,他按照梦中所示,依法布阵,迎击来犯倭寇。正当双方鏖战的难解难分之际,忽见北方一股黑云涌来,金光闪烁,霹雳一声炸雷,拳头般的冰雹从天而降,打的倭寇丢盔撂甲。张将军趁势指挥三军奋勇杀敌,直杀得倭寇横尸海域,片甲无还,从此,海疆日趋安宁。是晚,张将军觉得此次歼敌与梦中神明护佑难以分开。于是设下香案,祈神明示,以报朝廷褒扬。一阵清风刮过,乌云遮住明月。茫茫黑夜中传来洪钟之声“:吾乃秦北延绥镇黑龙潭龙君。助将军灭寇为吾本分,无需褒扬!”袅袅香烟过后,张将军面向北方作下了深深的一揖。后来,张耀将此事上奏朝廷,康熙皇帝龙颜大悦,下旨敕封黑龙大王为“灵应侯”,并赠送御书“功簿威霖”四字金匾及仪仗銮驾半副,以示褒奖。这个以台澎总督张耀为主要人物的故事在镇川可谓是家喻户晓,这也为黑龙祠的声望一路保驾护航。黑龙祠原本只供奉黑龙大王,但随着当地民众对黑龙潭景区的投资建造日益扩大化,景区管委会于1994年创意兴建起供奉黑龙大王之母,即相传为本镇葛村郑氏之女的龙母宫和五位龙王同胞兄弟齐聚的龙盛殿。景区负责人将此行为解释为弘扬中华民族“孝道”美德,让五龙相聚一堂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团结理念。然而,就传说本身而言,五龙的相聚不仅让传说有了根据,更加体现了传说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单就黑龙祠的影响来说,可谓是举足轻重。其辐射力不仅仅是镇川这个局部地区,甚至对周围省市如宁、蒙、甘、晋等都产生了信仰辐射。仅从祠中摆放的还愿牌匾就可以窥出黑龙祠的香火旺盛,信众来源分布广泛。祠内外关于信民得到灵验福音的事迹也广为传播,这也让黑龙祠的地位在信众的心中更加的稳固。庙会的兴盛,香火布施的源源不绝让黑龙祠日益强大起来。以黑龙祠的日常经营运行为主的管理机构将黑龙潭纳入整改范围,于1988年6月借各方资源和力量兴办黑龙潭山地树木园。此举不仅扩大了黑龙潭的影响力,也对黑龙祠做了很好的宣传。另外,黑龙祠将庙会所得部分捐资用于在当地建起了一所完全制中学,为当地解决了教育方面的困难。

(二)镇川殷沟

青龙祠青龙属五龙之首,其庙址青龙祠坐落于镇川殷沟,距龙母葛氏即九天圣母庙址最近。青龙祠坐北朝南,由正殿、偏殿、后殿、后院组成,祠中主殿供奉主神为青龙大王,侧殿为土神山神,正殿以东向后为后殿,三间小厢屋中供奉齐天大圣、观音菩萨、关公等牌位,由此我们可以窥出青龙祠不同于黑龙祠的多元崇拜性。正殿祠院中,左为钟右为鼓,祠门口两座石狮。祠后院有五龙吐水、喷泉以及神水洞。调研中所查询到的相关资料显示,青龙祠建庙时间最早可追溯至清嘉庆十年。关于青龙祠的来历当地并无详细资料可寻,但是,关于青龙祠的传说,却是非常丰富的。据青龙祠日常事务承办村,南坬村会计王经其讲述,在民国时期,青龙祠的庙会是周围村庄中操办规模最大的,由十八个村庄一起集中办理事务。在庙中事务的主持操作方面,有一个很关键的人物:神汉/巫神,对于庙宇的建设以及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地的话语中,神汉/巫神,意即替神传话的凡间肉体人。神汉在当地人们眼中是一个神秘而又神圣的角色,我曾在访谈中提出想拜见神汉,受到了当地人们的劝阻,他们声称,一般没有什么难事不要去找他,否则对自身不好。就其发挥的作用而言,一个庙宇的建成过程,以及发展状况都与他有着莫大的关系。以下是调查中当地民众描述的有关神汉和建造青龙祠的两则传说:故事一从前有一个男子,在庙中突然晕倒,疑被神附身。满口讲的语言是众人听不懂的方言,声音也并非其本人的声音。细听语调有一点像山西话,他自言自语道:“我是当兵的战士,跟着刘三大人(清朝时做榆林知府,刘后基)带兵打仗,在剿匪的过程中阵亡,死于苦菜疙瘩山上。死后,(我的)孤魂不过河(黄河),坐堡大王就将我收为“守庙灵童”。后人证实此人为邓虎臣,乃山西人。故事二守庙灵童邓虎臣借神汉之口说要为青龙大王修花花卷棚。但是要修花花卷棚必须采用石料,当地的石料都为个人所有,必须用钱购买,但苦于当时庙中资金短缺,无钱置办石料。神汉知道后传话说“:你们只管其他料材,石料我请鲁班大师造”。当日晚,电闪雷鸣,无定河以西的石山上塌陷下一块大石。次日早,石匠们一看石料,啧啧称奇,大小尺度刚好合适。当工匠们准备托运回去的时候,受到当地民众的阻拦,称石头是他们的。搬石料的匠人们说,青龙大王请鲁班造石在前,你们称此为你们所有在后,所以石料是青龙大王的。但五里沟民众说在搬运的石匠来之前,这些石料他们已经凿好了。石料工面对如此的强词夺理也没有办法,无奈之下就让五里沟的民众把自己的石头做上记号,石匠们隔日来搬运没有记号的石头。结果,当日晚,下起了倾盆大雨,以致山洪席卷了石山,搬运工们早晨来一瞧,五里沟民众做过记号的石头全被大水冲走了,其余的全部是没有记号的,于是搬运工理直气壮的将这些石头搬回青龙祠,用于花花卷棚的建造。

(三)苏家沟

黄龙大王庙黄龙大王庙位于米脂龙镇苏家沟,与青龙祠及黑龙祠间相隔无定河。寻得此庙属于意料之外,行至此本是依据相关描述寻找红龙庙址,却不想发现的是黄龙庙址。苏家沟是一个依山而居的村子,一家一户之间相隔较远,村户也较为稀少,仅有一条柏油马路是出村的唯一路线。此庙就位于柏油马路旁,坐东朝西,正对庙门口有一面绘有黄龙大王像的矮墙。庙内布局陈设简单,仅由两间瓦房组成的正殿、侧殿并为一排,分别供奉主神黄龙大王和胞兄弟青龙、白龙。左侧小屋供奉山神土神,右侧一排为杂物室。庙内可供查询的信息极少,仅有的两块已风化的石碑记载了相关的重修事迹。碑文显示,黄龙大王庙于清道光年间由周围村民捐资进行重修,这是能够显示此庙存在的最早时间记载。另外,民国七年八月上旬重新翻修至民国八年七月初一竣工。一九八二年九月初七再次重修。在对当地居民的采访中,关于黄龙大王庙的来历及相关的传说故事竟鲜有人知。只知此庙中供奉的黄龙大王与无定河以东的“五龙传说”有丝丝联系,却也道不出更多的信息。在庙中,唯一能显示出其与五龙的联系就是侧殿供奉的青、白龙塑像。据悉,黄龙大王庙在当地的日常生活中并无多显赫的影响,也无特定日子举办相关的活动。

(四)河西五里沟

青龙庙青龙庙位于河西五里沟村,这是继苏家沟意外发现黄龙庙的第二个意外。本是想在此找到黄龙庙,却在苏家沟发现了黄龙而在五里沟又发现与镇川殷沟供奉一致的青龙庙。青龙庙坐落在河流冲击而成的一个土坡上,庙址面积很小,主殿供奉青龙,侧殿是山神及土神。记载相关修葺的石碑呈不完整的叠加状被遗弃在庙门口,只依稀从能够辨别的文字中找到最早的重修时间是一九八七年四月。据周围村民所言,此庙已多年未用,只在农历八月举办说书活动,也只有老年人参加。进入庙内,没有发现任何能够体现其灵验福音的还愿牌匾,只嗅到淡淡的供香的味道却不见香客的身影,此庙规模很小,从积攒在角落中的扫雪可以看出,有人在专门负责此庙宇的清洁工作。关于此庙的历史和来历,当地村民也没有人能够说出一二。青龙庙就像一个被遗弃了的后花园,任其杂草丛生却无人问津。

三、叙事分析:五龙符号的当代隐喻

“五龙传说”之于无定河流域民众来说,显然已作为一种标志性的地方文化存在了,人们对于五龙的信仰在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中都有所显现,尤其是个体在生活中遇到一些无从下手的困难的时候,这些活动场所往往是门庭若市。我在调研的期间遇到众多民众来还愿布施,这种以利益诉求为根本目的的行为将以五龙为主的民间信仰又推向了一个发展的巅峰。

五龙传说中的主体乃五色龙,即青白红黄黑。关于五色,早在秦代,秦王国就在雍县建四座祭坛:白帝坛、赤帝坛、皇帝坛、青帝坛。西汉王朝第一任帝刘邦又增加一个黑帝坛,于是这五色被誉为正色。[3]另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五”颇具神秘感,不仅体现在权利象征的领域,如“三皇五帝”“九五至尊”,还体现在它本身代表着的整体和完满理念,如过去定“五常”教化百姓,历史任务中有“五霸”“、五帝”等,军事中有“五阵”,学问中有“五车”,音乐中有“五音”,地理中有“五岳”、“五湖”,生活中有“五谷”等等,一切以“五”为宗。可以说“五”文化辐射和涵盖了中国神秘文化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骨架。[4]巫术中的符号象征,往往是通过符号的各种物体、事象、图像等来隐喻某种概念或某种思想感情,而且主要是运用图案、数字、色彩、方位等各种比较简单的符号来隐喻某种象征意义。[5]而在很多民族的图腾崇拜中,龙显然占据着一席之地。但龙并不存在于自然界中有生物或者无生物之中,龙神崇拜是一种图腾崇拜与自然崇拜的整合形式。而五龙传说中的龙五色正好与中国传统中的正色相吻合,其整体性特征也显而易见。这种融入传统色彩的传说更加让传说本身赋予地域色彩。在了解当地民众对五龙信仰的变迁时,有这样一个疑惑一直存在于脑海中:当地民众对五龙的崇拜和敬奉是从来就有的无条件遵从还是缘于民众口中那些行之有效的个体经验呢?在黑龙祠展开调研的过程中笔者遇到一位男士,他祈求龙母能够让自己的妻子生一胎男孩,因此便许下了人民币2000的布施还愿金。庙管人员让他对着龙母像磕三个头,然后递给他一个用黄色符咒纸包裹着的“神药”,并叮嘱他回去后烧成灰,一日三顿冲水服下。当我问及他为什么这么相信这包“神药”的作用时,他说很多人都来求过,很灵验,所以自己也来了。我接着问他,那有没有求过神灵但是愿望没有成真的案例呢?他想了想说,也有,但那大多是因为自身不够虔诚或者违背神灵意愿而导致的。“任何人都无法摆脱所属社会集团和其影响,因此,记忆不是一种单纯个人的行为。由于个人、集团的自我认同是不断变化的,与此对应,记忆也不断地被重新建构‘,值得记忆的’在不断被选择,唤起的同时,相反的事件则被排除、隐瞒。从这个意义上说,忘却也是构成记忆的一部分。任何一个记忆的表象的背后,都有无数被忘却的事象。”[6]追求“灵验”以及看重“灵验”是中国民间信仰的一大特点。[7]在日常的信仰行为中,一个灵验的个体经验往往会被当地的灵媒或者神职人员放大、夸大,以此来提升和渲染当地神灵的灵验和先知性,那些没有得到灵验回复的个体往往会把因素归结为自身的信仰不够虔诚等方面,并未得到民众的宣传或者讨论。他们一直都尊崇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以及“逢庙必进,逢神必拜”对神灵的一种敬畏心态。不论是黑龙祠、青龙祠还是其他神灵活动场所,民众关于祈愿成真以及诋毁神灵受到惩罚的事例宣讲数不胜数。这些都为神灵的声誉传播铺好了一条宽广的大路,来迎接信众的纷至沓来。信众群体因这种无法解释的超自然力量而心生膜拜,而信众基础的广泛为灵验事件的发生又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这种基础又吸引到了更加多的信众加入信仰的群体,如此一个往复循环,让民间信仰发扬光大。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从当地民众那里搜集到了很多因信众口不择言或者行鸡鸣狗盗之行为而受到惩罚的事例。青龙祠承管村南坬村会计王经其说:“前几年,青龙祠会长要在祠旁炸个一石头用来开阔地面,炸之前特地对青龙大王烧香叩拜,祈求大王保众生平安。在这之前一名叫胡老八的阻挠过炸石的行为。马童听此便传话说,会请齐天大圣的金箍棒保护村民,胡老八依旧不赞成炸石。结果当炸完石之后离的近的人都没事,偏偏有一颗石渣子被冲击到远处胡老八站的位置,他的一只眼睛被飞过来的石渣子戳伤,至此村民们再也不敢有任何不敬的言语和行为。”镇川瓦岗寨居民杨先生讲到:“一个人担个担子去黑龙祠,看布施箱中的钱没有人看管,动了贼心,把装钱的箱子放进自己的担子里往回担。结果走了20-30米,觉得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没办法迈步走了,就打开担子一看,里面盘着两条巨大的蟒蛇,吐着黑信子。害怕至极的他将担子盖合住,跪在面前磕了三个头,立马往回送,担子就在瞬间变轻了。”如此这般的故事在当地民众口中随便就能拿来讲讲,可以看出,这些传说故事不仅对民众的行为有着约束和警示作用,也直接地宣传了信仰神灵的灵验性,从心理上起到了威慑、敬畏感。被访对象合龙山真武祖师爷庙管李强国先生在谈到民间信仰的时候说道:“传说为了让信仰有根有据,并且有趣,加强信仰的信念,民间的智者把信仰的偶像赋予真实的生活情节,并给予超自然的力量,使人们的信仰更加稳固起来,间接地让这种信仰在民间群众心底扎下根,让人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当然,关于五龙故事的传说文本并不完全统一,每一个个体在描述文本的时候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偏差,而“记忆在形成的过程中,过去发生的事情和经验是在和他者发生关系的过程中,被唤起,生成的,记忆是一个带有可塑性的动态系统。也就是说,记忆的本质是可塑的。“”不同的立场的人重构出的历史图景也必然有所差异。”[8]“记忆也绝非机械性的。”[9]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的被访对象在对故事的叙述中出现信息的偏差和不吻合。虽然目前来说五龙的建构不是很全面,但是,就资料显示相关信息而言,此传说发生在明成化年间(1464—1487),黑龙祠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青龙祠可最早追溯至清嘉庆十年(1806),黄龙大王庙碑记显示于道光年间(1820—1850)重修,河西五里沟青龙庙于1987年4月重修。这几处庙宇的建造时间虽相差甚大,参差不齐,但“只要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尚存,与之相关的村落记忆就会不断巩固强化、推陈出新,呈现出新鲜的活力。”[10]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当地居民建构出一个完整的五龙庙址,毕竟故事是完整的。黑龙祠目前不仅仅是一个民间信仰的活动场所,更是一个旅游区。黑龙祠仅每年农历六月十三的庙会就又成百万人赶来参加,除去当地的信众,还有很多来往于此的周边省市区商人。镇川是一个商业集中区,来往人员多为商人,其流动性也非常的强。他们来此的目的很简单,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为期四天的庙会在信众的拜访和布施下净收入就能突破百万,这为当地的山林绿化、完善义务教育、带动居民收入以及活跃人民文化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些流动商人们的存在为当地的这种信仰发展埋藏了新的契机。而且,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当地民众必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此作为一种产业和收益工具来做大做强。另外,目前中国处于民间信仰回温、复兴、大繁荣大发展的阶段。五龙传说的民间信仰正好有了一个合适的滋生土壤。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在陕北全区约3700多座庙宇,分布在全区各地,大一点的村庄几乎都有庙宇。我所调查的镇川镇所辖的自然村中,基本上是村村有庙的,虽其大小规格不一,供奉神灵系统参差不齐,但五龙的信仰总算是占据主流地位,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关于五龙的建构也必将全面化整体化。

龙文化论文篇5

研究古代人类生存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能够帮助现代社会更好的认识人类生存、发展等诸多问题。考古遗迹的研究是最直接的历史证据,近几年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通过考古遗址点附近的水系、地貌、植被等能较好的反应出山东龙山文化时期民众的生存环境。龙山文化是海岱文化的重要组成,考古研究表明其当时的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文化都处在海岱文化的鼎盛时期,在中国史前文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1 山东龙山文化的自然环境

山东龙山文化目前已经发现的考古遗址多分布在河岸湖滨和浅山丘陵地带,这符合了早期的人类社会以农业为主的特点,在这些地区,自然环境优越,水源充足而且土壤肥沃,便于耕种,同时丘陵和湖滨地带也能从事狩猎、捕捞和畜牧,是古代人类理想的栖息地。而从各个遗址已经出土的文物来看,当时的农业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并形成了以家禽饲养建立起来的畜牧业为主的经济,从墓葬出土的动物骨骼来看,鸡、犬、马、牛、羊、豕六中最主要的禽畜都已经具备,其中以猪为主,狗、羊、牛次之,而鸡和马则较少。家畜的大量繁殖也说明居民生活环境温润。孢粉分析结果显示山东龙山文化的早期植被非常茂盛,早期的植物还发现了环纹藻类,这种藻类只能够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存。子而在滕州庄里西遗迹发掘中还发现了人工培育的水稻,种种迹象表明山东龙山文化早期气候温润,自然环境非常舒适。而到后期,云杉、冷杉、松树等针叶林分布广泛,说明原始的阔叶林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充分显示出在晚期发生了气候上的变化,而在泗水尹家城遗址研究发现,5000a B.P.以后,扬子鳄的分布北界向南推进,而在上世纪30年代还在遗址的灰坑中发现了碳化竹节,也验证了气候变化导致了植被分布上的改变。

研究当时的全球气候可知,在距今约5000~4500年也就是山东龙山文化早期,全球气候湿润温和,水热条件较之前稍有下降,而到距今4500~3600年,气候略干,温度稍微上升,导致水分相对减少,草原植被得到发展。到达,山东龙山文化的晚期也就是距今约4000年时期,由于温度逐渐上升,降水量减少,湖泊沼泽水域收缩留下了大面积的肥沃土壤,比较适合农作物生存,在栖霞杨家圈附近发现的稻谷、粟也显示这一变化。研究发现,在日照两城镇遗址也就是山东龙山文化中期阶段,水稻在整个农作物中的总量占比高达81.2%,而到山东龙山文化的末期,水稻的占比为37.5%,尽管由于全球气候向干冷过度,但水稻在整个农作中的占比仍然较高,充分说明了尽管气候有所变化,但水稻的大面积种植表明山东龙山文化中的居民的生存环境仍然是比较温暖潮湿的。推测可能是人类在选择居住地时,会尽量选择在躲避洪水灾害,保持一定的高度,且距离水源较近的河流两侧。

2 人类活动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沂沭河流域龙山文化遗址研究发现,人们在建设部落时会受到地面坡度的很大影响,地势和坡度升高后,房屋的建造难度也相应增加,而先民为了减少能量上的消耗,活动范围也基本围绕在房屋周围。而对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形态研究发现,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农业经济,农业生产是人类早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对于土地的坡度有很大的要求,当坡度超过8°时,土壤的水土流失情况会加重,而且耕作难度也会提高,并影响作物产量。因此先民民往往选择坡度较低,适宜生产的地区进行生活,而人类的耕作、狩猎和捕捞等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先民一方面寻找良好的聚集环境,适应自然,同时也改变着自然。

研究表明,史前时期的黄河曾经多次改道,而鲁中南山地恰好处在黄河冲积扇的范围之内,最先受到黄河泛滥的危害,并且黄河改道后还形成了较多的沼泽地带。面对恶劣的环境,先民为了生存只能选择迁移,为了躲避洪灾,修筑高达的囟眩充分显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征服和改造,而在这个过程中显著提升了适应自然的能力。

但后来山东龙山文化逐渐的被岳石文化多代替,岳石文化的制陶技术明显低于山东龙山文化,且居址的规模和分布密度、文明程度、生活水平等都远低于山东龙山文化,分析这种突变可能为两种:一种是外族入侵,一种是自然环境的剧变。俞伟超先生认为距今约4000年的一次大洪水是导致山东龙山文化没落的直接原因,黄河泛滥导致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严重缩减了农作物产量。再加上当时的全球气候在距今4000年是转向干冷,综合分析,大洪水事件和全球降温是导致山东龙山文化逐渐没落并形成地理限制的原因。

3 结语

初步分析可知,山东龙山文化在发展的早期和中期,气候温和,自然环境舒适,而到中晚期也就是距今约4000年时,气候开始转向干冷,先民的生存环境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再加上大规模的洪水导致了山东龙山文化逐渐没落,并被后来的岳石文化所取代。

参考文献

龙文化论文篇6

银行企业文化体现了一家银行的价值观、道德观及规范的观念形态文化。各家银行建立的社会背景不同,业务范围、经营方式、客户定位以及领导素养和员丁素质不同,银行的企业文化就不同,各家银行经营也就各具特色。虽然如此,但银行企业文化仍存在着许多共性,具体表现为信誉性、服务性、规范性、效益性。

银行的兴衰演变,其背后折射出的是银行企业文化的优劣。一家银行是否有优秀的文化,可以从企业产品、服务和员工行为上得到验证,也可以由企业可持续的长期经营实践来验证。文化因素既受制于银行的经营发展,又深刻影响着银行的经营管理,是推动银行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银行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着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它把行业的基本要求内化成员的内在素质,体现在员工的思维模式、思想意识、行为方式、职业习惯、职业素养、知识体系中,从而指导、约束、规范员工的言行,体现职业化。它以共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来引导和帮助员工树立对银行的认同感、归属感,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职工首创精神,凝聚和稳定队伍,树立起共同的思想和精神支柱,让员工为共同事业而奋斗。此外,银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还可以使银行在与社会的联系中逐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社会声誉,增强在社会竞争中的实力。

一、黑龙江省农业银行企业文化现状

(一)黑龙江农行企业文化的优势

1.优良的传统。在黑龙江省农行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合规经营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是黑龙江省农行健康、持续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源泉,这种传统和作风至今仍在黑龙江省农行的经营指导思想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完善的制度。黑龙江省农行各项日常经营管理制度相对完善、规范,内容覆盖全面,程序清晰,权责明确,可操作性强,为企业文化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3.高素质的领导层。黑龙江省农行领导层综合素质较高,视野宽阔,思维敏捷,赋进取精神,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迅速改变银行的不良状况,他们提出的治行方略和新的价值取向将为倡导和培植企业文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4.敬业的员工队伍。整个员工队伍思想状况比较稳定,脚踏实地、服从领导、任劳任怨,对黑龙江省农行有深厚的感情,熟悉本地情况。青年员工占多数,文化素质较高,作风顽强,能够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5.优良的社会形象。黑龙江省农行通过支持本省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在客户和公众面前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营业网点形象鲜明、亮丽,独具特色;办公环境整洁、典雅。业务品种齐全,可供选择面广。营业人员态度亲切、周到。从多个方面都较好地体现了黑龙江省农行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实力雄厚、功能完善、服务良好的社会形象。

6.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机遇。黑龙江省农行正面临着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契机,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金融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农行已经完成股改并筹备上市,面临着重大历史转折。农总行和省农行经营战略调整、并倡导新型企业文化建设,黑龙江省农行新一届领导班子调整不久,经营管理的重新市场定位等等。

(二)黑龙江省农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劣势

1.对企业文化认知度较低。黑龙江省农行高层管理者比较认可企业文化,也经常在下发文件和座谈会议上宣传有关企业文化的一些理念,但对文化理念的认同不够协调和统一,也未明确、系统地推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基层管理人员尚未准确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存在重业务经营、轻文化建设的思想,在实际中关注更多的是企业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认为搞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和业余文体活动。认为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虚功”,耗时耗力,效果短期难以见效。基层一线人员,对企业文化有关知识了解不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意义、方法、程序等不甚了解,对企业文化持漠然态度。

2.企业文化建设氛围缺乏。黑龙江省农行没有明确、系统地推行企业文化建设,也没有很好地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氛围,缺乏推广实施的具体措施。企业文化的成败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全面推广

贯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

3.团队精神缺乏,凝聚力不强,执行力差。基层员工对客户服务意识相对较强,但机关中层管理人员及科室人员对基层营业网点的服务意识不够,科室之间沟通与协作也比较少,在营销客户及服务客户上缺乏主动配合意识,考虑问题首先是个人及部门利益第一,缺乏大局观念。由于引导教育和沟通不到位,员工中还存在工作拈轻怕重、牢骚不断的情况,工作不深入、精细,制度观念不强,心性浮躁,工作推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使得内部凝聚力体现不够。另外员工工作单调、上升通道较窄、人员流动渠道不畅,造成了员工缺乏工作激情和活力。

4.创新精神不够,缺乏工作责任感与主动性。黑龙江省农行高层重视创新,也大力提倡创新,但全员整体的创新意识不够,创新口号只停留在口头上,对市场、客户、自身经营特点、竞争对手研究不深,创新手段和能力不足,习惯于领导怎么安排怎么做,按部就班工作。此外快节奏、大工作量的压力使得广大员工没有时间与精力去考虑创新的问题,而高标准的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考核也使得广大员工不敢去尝试和创新,他们深知创新是有风险的,~不小心就成了违规。创新精神的缺乏导致员工的参与度低,缺乏工作责任感,不能主动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策建议

企业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僵滞凝固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黑龙江省农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持之以恒地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加强领导,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

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家品德、才识、使命感、责任感及创新精神的综合反映。由于企业家个人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其对各项工作具有决策权、指挥权和支配权,其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也必然直接关系和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塑造。企业文化在多大程度上被企业员工认同和接受,企业家的积极倡导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领导干部要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不断学习,并从本单位特点出发,把自己的价值观、经营哲学、伦理观融合到银行的经营理念中,着重文化建设和管理,并在内部不断宣传强化,营造和谐、奋进的氛围,引导员工积极参与,逐步获得员工的认同,并最终变成员工的行为规范。银行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既要积极倡导,更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让员工看到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该以什么样的规范和作风做事。如果领导不身体力行,就会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陷入空谈。

(二)以人为本,实施民主管理和情感管理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激发人的潜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只有有了满意的员工,才会把满意的心情带到工作中去,才会有满意的客户,才会实现满意的绩效。所以,要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路贯彻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关心员工、理解员工、尊重员工,重视员工的满意度,培育其“主人翁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其使命感、归属感、荣誉感,使员工与银行形成一个意志统一、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从而有效提高银行经营效益。

(三)增强客户服务观念、提高银行经营效益

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要促进业务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效益。只有发展,企业文化才有生机和活力,也才能体现出先进性。银行经营发展始终是本,是企业文化发展生机和动力的源头,要摆正两者的位置。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旨在推进银行的发展与振兴,促进业务的拓展与效益的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伴随着业务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只有以业务经营为中心才能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不可过度夸张文化的作用,不能脱离经营管理搞两张皮式的企业文化建设,脱离了业务经营的企业文化没有生命力。

(四)营造健康、积极、充满活力的工作、生活氛围

加强局域网及内部刊物建设,营造氛围,育模范典型。对现有局域网进行整合,增加企业文化等内容,用精神理念文化总揽局域网设置。在内部网上增加员工典范内容,借助先进典型的宣传,用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激励全行士气,引导广大员工认知企业文化,自觉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举办文化活动,承载文化内涵。重视和加强银行内部摄影、书法、美术、文学、体育等各种业余文化社团的管理和引导。经常性地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满足员工精神多样化需求,寓教于乐,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以文化品位提升精神和道德品位,使员工在文化娱乐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规范、自我提高。增强员工“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让员工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农行事业的兴衰紧紧捆绑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五)塑造良好的银行形象。展示黑龙江省农行审谨规范、稳健负责,不以追求利润为唯一目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国有商业银行良好形象。与当地社会

保持信赖、沟通的诚挚姿态,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大众生活品质和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参与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各种社会活动。

在银行内部要致力于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内在素质的提高,服务功能的完善,不断提高综合市场竞争力。打造公正廉明、团结协作、务实开拓的领导干部队伍和业务精通、作风于练、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

龙文化论文篇7

1. 楚人审美情趣崇凤的构建

楚人把凤鸟视为自己祖先祝融的化身,据《白虎通・五行篇》载:“祝融者,其精为鸟,离为鸾。”在楚人眼里,凤是一种至真、至善、至美的形象出现。对于凤的象征意义,楚人显得独具慧心。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便自称是“不鸣则已,鸣将惊人”的凤鸟;屈原也常以凤自喻:“凤凰在・兮,鸡鹜翔舞”;宋玉曰:“众鸟皆有所登栖兮,风独遑遑而无所集。”这都说明了凤的天赋异禀、卓尔不群,因此自然受到巫风浸淫的楚人的膜拜。他们相信人死后的灵魂不灭,可以升天或入地府,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早有“跨凤上天”的故事,《荀子・解惑篇》有说:“有凤有凰,乐于帝心。”看来凤便是这灵物了。本来就因为原始氏族的祖先崇拜就尊凤的楚人将凤赋予了“巫觋”的神通,它不仅是楚人心目中的神灵,更是巫术仪式中的一个工具和组成部分,具有非比寻常的神巫力量。凤凰身上“五色备举”,美丽之极。而这五色又是德、义、礼、智、信五条伦理的象征。《山海经・南山经》云:“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者天下安宁。”从这个意义上说,凤凰的美是外美与内美的统一,是至德、至慧、至情的统一性,是祥和、幸福、恩爱的像征。

同华夏民族顶礼膜拜的狰狞恐怖的龙相比,楚人崇拜的凤则显得雄姿英发、气度非凡。凤,是楚人审美情感的载体,有着瑰丽诡异的浪漫主义色彩,进而成为体现楚人民族精神的象征。凤那种叱咤风云的浩气和异彩纷呈的风采,正是楚文化精神的绝妙体现。凤凰作为一种被神化、美化、理念化的鸟的形象,自身从神灵崇拜到精神意象的衍进与升华;而强烈的人的主体精神的注入,则进一步促成了凤文化在其起源、衍变和发展历程中,发生了一种“质”的变化。千百年来,它与龙文化相辅相存,历久不衰,并行不悖,辉映千古,展示出了华夏子孙崛起于神州之上、奋飞于九天之外的壮美情怀和雄心壮志,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楚人从尊凤到尊龙的创新文化

综观西周前的历史文化,许多地区都不乏有凤鸟的身影。传说中,楚人的祖先祝融是一只凤鸟,而秦人的祖先大业则是“玄鸣陨卵”,其母吞之所生。大业的后代,相传也多是鸟身人言的神灵。玉凤的出现,虽然从出土文物上看,上可鉴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大尾玉鸟。其实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的象牙雕刻“双凤朝阳图”和骨雕“双凤负日图”上,就有了它的身影。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大尾玉鸟是枕于墓主头部。由此可见玉鸟具有特殊高贵的社会特定属性。一些专家结合红山C玉龙的文化现象,认为大尾玉鸟就是凤的原型,并且进一步推测这就是龙凤文化之肇始。1992年山西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龙凤纹玉柄形饰上,凤鸟纹作侧身立姿,与卷鼻“臣”字形龙目呈上下相背之状,虽然龙盘曲在凤鸟的下方,实则是一龙一凤侧身纹饰的首尾呼应结构。由此不难看出与商周时期的龙在上凤在下纹饰发生了过渡变化的关系。

然而到了春秋晚期,太原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的玉龙凤合体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不再是上下的结构形式,而是承接西周后期双身咬尾龙的左右头尾相顾结构,是一种具有地位平等的寓意结构。这种上下结构向左右平等结构的变化过程,表现的不再是神权意识。而是强调合雕象生玉器中龙凤都是地位平等的主体纹饰。究其主要原因,是春秋晚期周室的衰落,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各诸候的僭越活动激烈所致。过去代表上下君臣尊卑关系的象生合雕玉器,被龙纹虎佩、龙凤纹佩等主体纹样合雕所取代。这种左右平等结构的龙凤玉纹饰在时间上,正好和“周伐楚,楚东迁”的时期较为吻合,周昭王攻楚败亡,此后,周王朝由盛而衰,许多“姻亲之国”纷纷争雄称霸。《左传・昭公十二年》“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这种建立在与周室“亲亲”、“尊尊”的宗法等级基础上的主从关系,反映在当时依然将玉器视为礼器的政治社会环境下,当时的王权结构中,既强调了统治者的王权意识,也提高了众姻亲国原鸟族部落氏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为后来春秋争霸提供了分权争雄的政治土壤。

楚国的凤鸟精神常常艺术性的表现为,几条龙拱卫盘绕于凤的身上,或者一只凤鸟大步前行,追逐着一龙,而龙却已示弱,并作反身躲避的态势。也就是这段时间开始后,如信阳长台关M1出土玉器和平粮M16出土玉器,以及长丰杨公M2和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楚国王室贵族用玉,都较异姓贵族和封君贵族们所使用的佩饰好。不仅质地高,而且体形大,琢工精细,厚薄均匀,光洁无瑕,形制规整。龙与凤的形象则更多为组合式,可谓千姿百态,表现出龙、凤的多情多意,一改春秋楚玉中龙多凤少的现象。从这些出土楚人佩玉的服饰文化中,如从玉佩的种类和结构上分析,能清晰地判明墓主身份的不同。这正符合战国时期楚人的“古者君臣佩玉,尊卑有度,上下有贵贱”的古礼制度特征。

3. 龙纹玉器对楚人精神的彰显

至于楚人何时又以龙为图腾,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凤为图腾的强大楚国经常对黄河流域进行侵扰,最终,黄龙奋起反击,伴随着楚王国的灭亡和复辟失败,黄龙终于征服了桀骜不逊的凤凰,从此凤跪在黄龙的脚下。另一种说法是:远古时代的吴越和中原一带多属龙为图腾的氏族。由东夷一支氏族北迁中原又南下到荆山,继而扩展到江汉湖湘一带,与此地本属古炎帝部落,重鸟崇凤的诸多土著民族融合,形成了以凤为图腾的楚族,并在此建都立国。以后随着楚国疆域的扩大,融合南方诸氏族成为拥有中国半壁江山的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融进了龙图腾新的意蕴,新的风采。他们崇拜凤也尊重龙,于是形成“龙凤呈祥”的图腾崇拜。

楚国的物质文化离不开龙的艺术造型与纹饰,在玉器中表现尤为突出。北方黄帝神圣,南方炎帝狂怪;楚国属于类帝系统,突出的表现是龙威武。比如,建国初期,在长沙一楚墓出土人物龙凤帛画,画面为一贵妇人双手祷龙与凤;龙在攀升,凤在飞翔,龙尤为受尊崇。龙转败为胜,凤由胜转败,发生在楚汉相交之际。因此,这种变迁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此画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其一,形象少而精,除了招魂和升天目的所必需的外,没有任何可有可无的形象;其二,招魂和升天的主要媒介物由凤变为龙,包含着楚人由崇凤向崇龙转化的深层文化内涵。

蟠绕龙纹里龙身相互缠绕,形成的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图案,正象征着楚人对升天的幻想以及对神兽的崇拜。楚人想通过龙升天成仙的愿望思想里面蕴含着楚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憧憬,体现着楚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对龙纹的崇尚,也透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审美追求和思想意识,表现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正在兴起。思想意识变化影响并推动了艺术思想的流变,使得早期纹样中所透露出来的神权的狰狞,凝重,神秘渐渐消失,转为一种精巧,富丽充满了人性化的装饰风格。“龙”是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民族部落,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成的。闻一多先生认为:龙的基调是蛇。它可能是以蛇为图腾的大部族后来逐步兼并了众多以其它动物为图腾的小部落,在融合了其它图腾的某些因素之后,蛇便添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鸟的翼,鱼的鳞和须等等,进而合成“龙”的形象。《说文》日:“南蛮蛇种”。按此说及闻一多先生的考证,说明楚人就是信奉龙图腾的。

楚文化中所保留的这些丰富的神话传说,及巫术活动,为楚艺术图饰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并扩大了楚人的幻想空间,这类图饰艺术为人们展示了一个“人神杂糅,关怪陆离”的神秘艺术世界。可以说,楚地大量出土的龙凤玉佩,是楚人尊龙崇凤的最好例证,它体现的北南文化的和谐相处,体现的南北地域的互相尊重,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因此,龙与凤同登舞台从而龙飞凤舞,是握手的象征、是和睦的象征、是团结相互尊重的象征,龙凤等于吉祥,在中国人眼里从此寓意着阴阳和谐、婚恋美满、求吉祈福!

参考文献

龙文化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48-01

在一项翻译活动中,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翻译时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因而在对纯语言的转换过程中实现文化的顺利对接才能算是真正成功的翻译。本论文浅谈在对“龙”这个词语在汉德语的翻译过程中所存在的文化不对等现象,并利用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寓言神话文化中的中国“龙”和德国“龙”到底有着什么样的差别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国“龙”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目前公认龙的起源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的东西:龙种、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其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四神兽”。

“龙”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他象征着神圣,在成语“神龙见尾不见首”,“藏龙卧虎”都有较强的体现,以及古代君王称自己为“龙中”,“龙脉”的沿袭等等;他象征着力量,例如“龙争虎斗”,“龙腾虎跃”等成语都给人一种霸气与强劲的感觉;他指代杰出人才,“人中之龙”,“卧虎藏龙”以及“群龙无首”等成语揭示了龙在比喻人的时候是带有极其强烈的褒义色彩的。

德国的“Drache”又承载了哪些历史文化意义呢?西方龙的形象主要出现在宗教范畴和神话故事中。龙在基督教中被视为恶魔的象征是源自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在美索不达米亚神话中,龙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具有祸害人,被神消灭的命运。”巴比伦神话中的英雄马杜克的对手提亚玛托与赫梯神话中的伊卢扬卡什,皆为其中例子。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区域附近的犹太人也曾受其影响,并将这一种观念继承下去,龙在犹太教与基督教中渐渐成为恶魔的象征。

与“龙”在中国文化中积极正面的形象刚好相反,德语中的“龙”往往带有贬义色彩。他代表邪恶,德语单词“Hausdrache”的字面意思是家中的龙,却有悍妇的意思,相当于汉语中的“母老虎”,再如“Drachenbrut”,原义为龙蛋,却的德语语言环境下被理解为暴徒,还有“Drachensaat”的字面意思应是不带有任何语言色彩的“龙种”的意思,但在德国人听来却传达出“引起纠纷和争吵的根源”或“不和的种子”的意味。所以说在德国人或确切的说在西方人的印象中,“龙”是一种邪恶势力的代表,最终要被正义方打败与消灭的,也就是说在好与坏,光明与黑暗,黑与白的对立中“龙”是属于“坏”,“黑暗”以及“黑”的那一方的。这与中国文化中“龙”的形象有着天壤之别,中国“龙”不仅代表正义的一方,而且还额外的具有“力量”与“杰出”的意味。

龙文化论文篇9

一、等级观念是影响中国文学传统建构的基础

等级思想是礼乐文化的基础,也是其影响中国文学传统建构的基础。《荀子乐记》云: 乐合同,礼别异。《礼记乐记》认为: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大小殊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则性命不同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因,在礼乐文化中,不同等级之间关系应该是团结的,而不是相互敌对的,而这种团结就需要乐的作用: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文学艺术对人的影响,乐使人团结,礼使人有等级差别。礼乐文化对中国文学传统建构的影响主要在于乐者为同,即文学对人的影响方面。

祭祀活动在古人心中非常重要,而古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严格限制不同等级的社会群体依照不同等级的礼仪规格进行祭祀,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对人们进行约束。提倡中庸思想,主张人们的行为要掌握一定的度,不能超过一定的界限,在自己的社会等级范围内进行活动,在习惯这样的约束后,就可以达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而要让人们主动接受这样的等级观念,则需要通过文学艺术的教育作用来实现。礼乐文化对中国文学传统建构的影响主要就在于中庸思想和文学的教育作用两个大方面,下面以刘勰《文心雕龙》为例,分析礼乐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体现。

二、从《文心雕龙》看礼乐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建构的影响

1.微言大义与社会等级观念

微言大义的写作方式,以其含蓄精妙的言语和精深切要的义理,历来为中国文学传统所推崇,而微言大义最初的写作依据就是礼乐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实际上,这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对文学艺术的渗透,或者说是其在文学艺术中的反映。例如,礼乐文化中关于不同社会等级人群的称谓和用词的讲究颇多,《礼记曲礼》:天子不言出,诸侯不生名。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在床曰尸,在棺曰柩。羽鸟曰降,四足曰渍。死寇曰兵。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夫曰皇辟。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

礼乐文化的这些规定,为微言大义的写作传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刘勰曾说: 《春秋》一字以褒贬,丧服举轻以包重: 此简言以达旨也。 《礼》以立体,据事制范《春秋》辨理,一字见义。关于孔子著书与微言大义的论述历来颇多,此处不再赘述。在《文心雕龙指瑕》中,一些前代文学作品就因用词不合乎作者和被描述者相应身份的礼仪规范,被刘勰指出措辞失当,违礼伤义:

陈思之文,群才之俊也,而《武帝诔》云: 尊灵永蛰。《明帝颂》云: 圣体浮轻。浮轻有似于胡蝶,永蛰颇疑于昆虫; 施之尊极,岂其当乎!左思《七讽》,说孝而不从,反道若斯,余不足观矣。潘岳为才,善于哀文,然悲内兄,则云感口泽,伤弱子,则云心如疑。《礼》文在尊极,而施之下流,辞虽足哀,义斯替矣。若夫君子拟人必于其伦,而崔瑗之诔李公,比行于黄虞; 向秀之赋嵇生,方罪于李斯; 与其失也,虽宁僭无滥,然高厚之诗,不类甚矣。

不仅如此,刘勰在《诏第》《章表》《奏启》《议对》等应用文写作篇中对上级和下级公文写作的语气也有所论述,要求恭敬、委婉和正直,这是对社会等级权威的维护。

刘勰认为,写文章应当持有严肃、认真和慎重的态度,用词一定要符合礼仪,体现尊卑有别,有些文字只能用在极为尊贵的人身上,如果把它应用于描写同辈人或晚辈,则是不合乎伦理类别的,这样就会显得不伦不类。这是礼乐文化和社会等级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体现的影响之一。

2.情是需要约束的人的自然特征

人类天生具有感情,且人的感情会受外界事物的触动和影响,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自然特征。文学艺术是人的情感受到触动后,抒发感情的重要途径。《礼记乐记》中多次强调这点: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从司马迁发奋著书、陆机诗缘情,到欧阳修诗穷而后工,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中为众人所认同的重要原理之一。文学艺术可以表达情感,相传周代统治者就已经开始懂得从文学艺术中了解时政民情,例如《诗经》十五国风之源起,即为周代统治者派遣采诗官深入民间收集整理民间歌谣,希望可以以此来了解平民百姓的生存状况。古人认为: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 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古人制定礼乐,就是为了防止人喜怒哀乐过于强烈,以至发生暴乱、颠覆统治阶级。以等级思想为主导的礼乐文化,表现在文学理论中,就要求文学表达的感情平和中正,能够约束和节制人的情感: 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凡作乐者,所以节乐。君子以谦退为礼,以损减为乐,乐其如此也。

人生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忿,忿而无度量则争,争则乱,先王恶其乱,故制礼义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不穷于物,物不屈于欲,二者相待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礼记曲礼》曰: 敖( 傲) 不可长,欲不可从( 纵)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孔子称赞《诗经关雎》,提倡文学作品表达感情应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刘勰同样主张文人在写作时,情感要有所抒发,也应当有所节制。《文心雕龙物色》篇,他论述了自然景色对作者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情感诱导作用,不仅可以触发创作动机,更是创作的直接来源,情、物、辞三者具有密切的联系: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议对》篇则以儒家经典为榜样,提倡议事要有约束和法度,才不会走错方向: 《周书》曰: 议事以制,政乃不迷。议贵节制,经典之体也。

3.文质相称的中庸原则

中庸原则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思想观念。《礼记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起初《中庸》篇只为论述儒家的人性修养、讨论教育,主要讲究适当,掌握一定的度和界限,提倡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后来其影响范围逐渐扩大,适用于更多的社会层面。古人对此多有论述,如《礼记杂记》有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乐记》强调过制则乱,过作则暴 礼减不进则销,乐盈而不反则放。《史记礼书》也有防其淫侈,救其彫敝 事有宜适,物有节文之语。古人认为,最完美的礼制应当是人情与仪文形式都尽善尽美:凡礼始乎脱,成乎文,终乎乐。故至备,情文俱尽。

文貌繁,情欲省,礼之隆也; 文貌省,情欲繁,礼之杀也; 文貌情欲相为内外表里,并行而杂,礼之中流也。

这是礼乐制度对古代文学理论影响最为深刻的写作指导之一,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倾向逐渐演变为儒学所推崇的以温柔敦厚为代表的传统诗教观念,强调止乎礼义和怨而不怒,要把握好细微的程度变化。刘勰也很好地继承了这种中庸观念,他在《文心雕龙》中表现出了对文学作品的文采和精神内容同等重视,提倡两者并重,不多一分、不少一分,要做到旷而不溢,奢而无玷,这是他心中的最高标准。刘勰认为,宗经是把握好这种度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文能宗经,体有六义: 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

刘勰在《情采》篇中论述文章内容和形式( 即文采) 的关系,认为两者的关系应当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言以文远,他主张以内容为基础,积极发挥形式的作用,做到情采互凝,文质并重,使内容和形式达到和谐统一:

是以联辞结采,将欲明经; 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夫能设谟以位理,拟地以置心; 心定而后结音,理正而后摛藻; 使文不灭质,博不溺心; 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于红紫: 乃可谓雕琢其章,彬彬君子矣。这种文质并重的观念,不仅在齐梁时期具有遏制文坛浮靡文风的重要的作用,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4. 重视文学的教育作用

为达到约束人的情感的目的,文学的教育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礼记乐记》:乐行,而民乡方,可以观德也。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 人不耐( 能) 无乐不耐无乱。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 易) ,故先忘著其教焉。古人认为,礼乐可以管乎人情,文学艺术则可以通过影响人的感情,达到教育和约束的目的。这一观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尤其是对儒家文艺思想观念影响颇深。刘勰尤其重视文学的教育作用,他认为《诗》、《书》雅言,风俗训世,这些儒家经典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他将儒家经典作为文人写作的学习对象和文学批评的标准,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

类似观点在《文心雕龙》中体现甚多,如《明诗》篇,刘勰列举了上古时期历代文学佳作,说明顺美匡恶,其来久矣,用文学作品来赞美好的、纠正坏的,是由来已久的做法。他解释诗歌,诗者,持也,持人性情,认为诗就是扶持、端正的意思,诗歌可以端正人们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从文学的教育作用方面来解释文学作品。《征圣》篇:

陶铸性情,功在上哲,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先王声教,布在方册; 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是以远称唐世,则焕乎为盛; 近褒周代,则郁哉可从: 此政化贵文之征也。

他推崇道就是因为道可以光采玄圣,炳耀仁孝。即便是本体不雅,其流易弊的民间俚俗之作,也因部分作品带有讽谏性而受到了他在政治道德教化方面的肯定。

关于前人争议颇多的屈原,刘勰对其表达了肯定态度。他用惊才风逸,壮志烟高来褒奖屈原,认为其衣被辞人,非一代也,不论是才高者、中巧者、吟讽者,甚至是童蒙者,都能从屈原作品中得益良多,这在后代几乎成为了屈原评价的定论。

重视文学艺术的教育作用是我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之一,文学作品正是通过自身的感染力影响读者,从而发挥文学的教育作用,并以此达到约束和节制人的情感的目的。

5. 其他

( 1) 雅的儒家审美标准

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古人将祭祀、朝会等重大场合使用的乐曲视为雅乐,这就使得雅乐的地位被逐渐抬高,雅正的艺术风格也为人们所崇尚。刘勰在《文心雕龙谐讔》中表现对俚俗戏谑之作不满的原因即是空戏滑稽,德音大坏。《明诗》篇云,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就是将雅润的文学风格视为正统体制文学的根本。另外,由宋代到清代,从词体走进上层文人的视野开始,就不断有词体的雅俗之争,我国古代的词论史也是伴随着词体的雅俗之辨发展的。词体雅俗之争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爱词的文学家为提高词体和词人在文坛的地位而提出的,而其根本原因则是在于,社会的大文化环境认为雅是高尚的、值得学习的。崇尚雅正、排斥俚俗,这是儒家审美标准对文学艺术产生影响的必然结果。

( 2) 创新与复古

《礼记曲礼》告诫人们,讨论问题时,毋剿说,毋雷同,必则古昔,称先王。不要抄袭别人的观点,不要与别人所说的雷同,而要效法古代正道,称引先王的教诲。拾人牙慧自古为君子所不屑,写作属文时更是如此。刘勰认为,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主张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可以说正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的。

明清时期,众多文学流派为了复古与反对复古争论不休,然而古代先哲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告诫过我们,在写作时不仅要有所继承,积极学习前人优点,同时更要有所创新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成就。

龙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024-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根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搞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而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

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是个根本的问题。因为,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成效,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甚至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是关键。那么,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坚持什么途径呢?

第一,搞好调查研究,做好宏观规划。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不论粮食生产还是工业生产,都曾在国家发展史上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搞好新农村建设,必须从黑龙江省的实际出发,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切实的科学的宏观决策和规划。对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来说,也要就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而做出科学规划。要研究确定,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怎样建设,要坚持什么原则,走什么途径,按照什么步骤,分几个阶段,每阶段各有什么样的任务和目标等等。

第二,探寻建立有效的文化建设机制。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必要的,其意义也是十分重大的。然而要搞好文化建设,必须要有良好的文化建设机制。良好的机制是文化建设成功的保障。所谓文化建设机制就是对文化建设起明显促进作用的各主要力量和因素组合作用的模式。从实际看,文化建设的作用因素主要有国家及地方的政策、财政支持、相关责任部门及职能部门的作用、人才的作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法制作用、农村群众主体作用等。建立文化建设机制,就是确立地方政府、相应部门、地方财政、市场因素、相关社会因素、群众主体以及法制建设等因素良好地发挥综合作用的方式。这其中要注意调动和发挥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作用。还要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良好地发挥各种资源的功能。

第三,努力走好文化下乡之路,积极发挥其有力的功能。

文化下乡是支援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力途径。农村文化建设不能孤立进行。过去,为适应当时国民经济战略发展,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优先发展工业,国家将大部分的财力物力都用于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而农村农业的财政分配比例却相对小得多。这是当时国家战略发展所必须的。但是,当工业、城市发展达到较高程度之后,农业农村的迅速发展就成为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迫切需要。不能在城市、工业发展时大量拔用农业农村创造的收入,而当农业农村发展需要支持时,城市、工业却无动于衷!当时向工业倾斜,现在必须向农业倾斜!宏观地看,工业农业、城市农村的发展是根本分不开的。城市、工业离开了农业农村,或农业农村发展离开了城市、工业,不论任何时候,都是行不通的。这对于我们国家或我省都是如此。在国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建立了相当的基础之后,国家应及时作出战略调整,加大对农业的政策倾斜。否则,严重的反差会形成一个瓶颈,严重制约国家整体的发展。当前,农村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就特别需要城市和工业的拉动。一是义务上必要,二是能力上必要。黑龙江省大农业大工业的状况更是如此。因此,黑龙江省要切实深入研究,探索城乡、工农衔接的有利形式,制定相关政策,使对应支持和帮助良好地实现。更进一步说,要研究分析哪些城市支持哪些区域的农村,搞好对接。要跟踪检查,确保成效。对执行不力的要加以督促、惩治,以行政和法律手段加以保证。

文化下乡不仅要文化队伍走入农村,还要做好文化产品下乡。这既包括实物产品也包括非实物的无形的产品,如电脑程序、相关的软件等等。目前,文化产品非常丰富,针对农村的也不少,生产趋势很旺,只是下到农村去的还不够多,数量还不够足,力度还不够大,还存在一阵风的表面现象。相关部门应当正视这一问题的深刻性,真正地负起责任来,以当年垦荒的精神和勇气,用积极有力的办法,良好地解决问题。省里要发出号召,动员各种力量,切实地开展好文化下乡支农的活动。规定所有的文化团体,每年必须完成一定的支农任务,让支农的任务切实落实到具体实际中。

第四,做好几项工程建设。

其一是要做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要发展建设好县、乡镇、村屯的文化基础设施。县里要有文化馆,乡镇要有文化站,村屯有文化室。研究制定切实措施,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要保证其经费投入,保证资料的更新,保证人员的收入。采用激励与竞争机制,不要让这些岗位成为一些人安插亲信和走关系的通道。

要做好相关的基础硬件如通讯、数据传输的工程建设。要做到广播、电视到村,力争宽带到村。做好整体长远规划、合理布局。

其二是做好广播、电视、电影工程建设。

有了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还要有充实的内容。就目前来说,广播、电视是广大农村群众获取信息的最便捷、最主要的途径。要搞好农村文化建设,这一传统的途径绝不可忽视,要认真研究,充分挖掘其潜力,使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之所以要搞电影工程,是因为目前农村中对电影这一“传统”的文化形式还有很大偏爱,还有很大的兴趣,提到新农村文化建设还有很多农村群众对目前电影放映过少表示不满。电影能集中地、方便有效地向农村群众传播大量的科技文化、教育文化、生活文化,且利用业余时间,还能满足农村群众集体活动的情感需要,所以,这一作用不能忽视。

要利用广播、电视、电影多播放爱国主义影片、科教影片,传播先进文化信息。要做好计划,实行定量制(如每村每月两次),农闲时可加量。要采取流动放映、多组服务的有效方式。要注意考虑电影工程的数字化方向发展。要采取竞争机制。对放映内容实行报审制,实行“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公益服务与盈利创收相结合的方式。要多考虑和尊重农村群众的合理意愿。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要注意发挥有线电视对科学技术的良好推广作用,各地农业科技部门要积极参与。

其三是做好人才培养选拔,优化用人环境。

人是做事的根本,人才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健。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首先有从事文化建设的专门人才,包括直接从事文化事务管理的人员,农村文化建设规划的人员,更包括大量直接进行文化建设的技术人员。就目前看,在农村一线,这些方面的人员还非常缺少,这方面的工作也很薄弱,农村中人才外流的现象非常严重。要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培养和选拔足够的人才,优化和创设良好的环境,保证良好的待遇,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采用合理的机制,使能者上,庸者下。

第五,抓好农闲季节和传统节日的文化建设。

黑龙江省农业有明显的季节性。对大部分农村来说,冬季基本成为农闲季节。怎样抓好用好这个时节搞好文化建设,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农村中很多问题也出在这时节。农村中绝大部分人员,在这阶段都是闲着,没事做。于是,打扑克、打麻将、赌点小钱成为最普遍的娱乐活动,差不多男女老少齐上阵,不仅造成不良的风气,而且时间和人力资源浪费很大。而对文化建设来说,这个时节是非常宝贵的时机。在这个时节中,可以组织引导农民开展多方面的文化学习,也可进行多种文艺、体育活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培养农民的文明素养,还可以组织农民外出参观、学习、培训、进修等等。

除了农闲季节外,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还要抓住一年中多天的节日时间,如元宵节、清明节、五一节、国庆节、中秋节、春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是人们家庭休闲集中、共同活动的时间。要抓住这些有利的时间,利用广播、电视等渠道,及时传播生产文化,传播积极文化,传播科学文化,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崇尚科学和文明,移风易俗,创造良好的新风气。也可以考虑组织多种有益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鼓励和支持贴近农村生活、反映农村题材的文化作品的创作和传播。

第六,搞好文化服务。

包括生产文化服务和生活文化服务。

对生产文化服务,一是做好政策支持,鼓励新的现代的高效有活力的生产形式、组织形式。在政策、财政上搞好支持。抓住文化这个主线,抓住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做好技术服务。要用有力的机制,激励和调动县乡农业科技人员、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对生活文化服务,也要发挥和利用好农村县乡科技人员和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的技术与专长。

要注重对农村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文化生态的保护。切实研究,努力发掘民间工艺、艺术,大力做好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对贡献突出的要给予奖励。大力拓展农村文化生态(如自然历史环境、农村风情风味等)的旅游开发,努力创设农村文化品牌,如设立文化村、文化乡、文化县、文化大师等。

第七,抓好物质性文化建设。

龙文化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026-02

文化经济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形式,它是随着物质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必然的产物。文化经济是人类社会三次工业革命后“第四次革命”,它是一种独特的“朝阳经济”,区别于市场经济的常见经济形态,它是文化经济化的结果。那么何为文化经济?为什么要发展文化经济呢?黑龙江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又如何发展本省的文化经济,本文将一一展开细说。

一、文化经济概述

何为文化经济,文化经济与其他经济的区别在哪里,发展文化经济有什么作用?

(一)文化经济概念界说

在探讨文化经济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文化的相关知识。

文化寓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文化无处不在。德国的人类学家兰德曼说:“我们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我们又由文化所产生。这是一个伟大的因果循环体系,我们决定文化,文化塑造我们。缺乏文化,就缺乏了做人的起码条件。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的存在,同样,没有人去实现文化,文化也将不存在。”[1]由此可见文化与人类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文化的形态有物质的有形文化,也有精神的无形文化。它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一种历史的传承,同时又反作用于人类。它维系着一个民族的存在,是这个民族存在的文化凭证。这个民族通过自我认识经验的沿袭,确立了这个民族的真、善、美的价值体系及其信仰。文化的功能很多,比如教育、审美等等,但是文化的经济功能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不容忽视的潜力股。文化的经济功能体现在物质形态、管理、制度及精神等方面。文化的经济功能即是文化的经济化,其产业性体现即是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包括为全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的总和。”[2]

上面探讨了文化的相关知识,并引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有关文化经济的代表性概念。

谢名家认为“我国今天的文化经济,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文精神为先导、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3];王来金认为“所谓文化经济就是以文化观念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为产业主体支柱的经济。文化经济是相对于物质经济而言的”[4];张保权认为“文化经济是指文化的经济化,是以文化为轴心的经济活动,是指文化产品商业化,文化单位企业化,文化发展市场化。或者说文化进入产业,文化进入市场,文化中渗透经济的、商品的要素,使文化具有经济力,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社会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

综上各家观点,笔者以为,文化经济学是按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探寻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关系以及文化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的边缘学科。它侧重于一般经济学的理论、原则方法来考察文化产业中的文化活动现象,并力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从较深层次上去揭示文化经济活动的特征、互相关系、变化趋势及客观规律。它关注于文化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文化经济结构的有效调整和文化经济运动规律的考察,并通过文化生产、文化供求、文化消费、文化市场、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价格、文化资源、文化投资、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经济管理等一系列主要范畴的具体分析,深刻地揭示文化经济自身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二)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知识经济的基本区别

文化经济的起始点是文化,落脚点则是经济,即常说的“搭文化台、唱经济戏”;经济文化的起始点则是经济,而落脚点却是文化,即所谓的“搭经济台,唱文化戏”。文化经济主要是由经济活动领域向文化活动领域的延伸,即把经济观延伸到文化活动中去,探寻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增长点,走的是文化的经济化之路;经济文化主要是在经济活动中,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价值思维的探讨,侧重的经济领域中基本思维的质变,是如何看待物质利益的存活的艺术,走的是经济的文化化之路。

知识经济主要是基于知识及信息的生产、消费和分配上的经济,关键点在于知识与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利益最大化问题;文化经济主要是对知识经济外延的宽深化;文化经济内含了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主要借助文化因子实现自身的完满性升值。文化经济不仅含有科技等技术性因素,还包含了信念、娱乐性、艺术感、价值观等精神因素,既含有科学的精神,人文精神也得以张扬,最终达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完满融合。

(三)文化经济涉及的领域

龙文化论文篇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指出,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作为一项面向农村、服务农民、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的文化惠民工程,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涉及文化和政治、经济、社会诸多因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研究已经是政要和学者研究的热点,并已形成了以下观点。

一、国内关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研究现状

(一)从多维角度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阐述

李桂红认为要理性认识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以解决建设中各种困难和问题,从农村本土文化资源、文化事业的公益性和社会力量多元化参与这三个维度来统筹思考总体推进。

(二)从政府作为主导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角度阐述

徐传湛等认为从各国历史和实践经验来看,任何社会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发展起来的。从政府行为的角度而言,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内容可以分为外部制度的改革、内部制度的改革和保障措施的改革。蔺光认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蓬勃发展需要有相对完善的文化经济政策及多方财政支持和法制的保障,这样才能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政策和舆论环境,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三)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划分角度阐述

程建平认为如何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别开,即如何进行相关的分类研究,是构筑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理论框架的重点,也是难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对文化事业和企业的划分进行过专题研究,认为文化单位的企事业性质要在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确定,但事业和企业分类是相对的、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从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角度阐述

张晓明、齐勇锋、崔健民等认为分类改革是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途径,而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塑造文化市场的微观主体,并在政府、市场和第三部门之间,建立起一种科学、合理、高效和可持续的合作模式,保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得以充分提供。

综上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研究,无论是学术界的理论探讨,还是职能部门的政策分析,或是来自基层的调查研究,都为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是,由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复杂性使该项研究存在着许多不足。

公益性文化事业具有明显的社会共享性和极强的外部效应,肩负着发展民族文化、对广大公民实施教育、知识传播、文化娱乐等社会功能。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实现广大农民文化权利的重要途径,也是配置农村地区非经营性文化资源的有效载体,它的发展同文化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息息相关。因此,大力发展黑龙江省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黑龙江省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文化事业是指主要由国家兴办,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不以营利为目的,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事业及相关载体。因此,以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为主要社会职能的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的总和构成了公益性文化事业部门。凡国家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科技馆、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等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单位,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

(一)黑龙江省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1.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通过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将有助于发展壮大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是繁荣文化事业,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要求。既要注意搞活机制、繁荣事业,又要适应市场、保障农村基本文化权益,这是在新形势下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发展的必由之路。

3.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是政府实现社会管理职能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会不断地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承担社会文化公共服务的职能, 也就是说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二)黑龙江省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事业与产业的混淆使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一度偏移。省内有些地方把所有文化单位统统由财政供养,该进入市场的没有进入市场,财政不堪重负,文化单位也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对公益性文化事业而言,这种混淆也有悖于它的公共物品属性,严重损害了其公益性、服务于大众、实现人们文化权利的固有品质。

农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和环境的落后与社会实际需求不相符合。从黑龙江省目前来看,公益性文化设施和环境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农村发展对它的实际需要。首先,从数量上看,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与实际的人口数量不成比例。其次,从内容上看,公益性文化活动内容的陈旧也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很多公益性文化机构几十年如一日。再次,公益性文化事业部门服务的落后也使其发展呈现出低靡状态。

文化体制滞后使公益性文化事业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艰难。黑龙江省当前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普遍存在着管理体制落后、投资体制不完善以及人事制度不合理等诸多体制和机制问题,对黑龙江省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多内部机制上的障碍,严重束缚着公益性文化事业应有的巨大社会作用的发挥。

经营性大众文化的兴起对公益性文化的发展造成一定冲击。经营性大众消费文化吸引着消费者更多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在大众眼中的位置,抑制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需求和重视,对其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三、黑龙江省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对策选择

(一)黑龙江省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模式和路径

1.立足本土,抓住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文化根基。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必须立足于农村本土,抓住本土文化资源这个发展根基。一方面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精华,为黑龙江省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提取深层源动力;另一方面对农村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并赋予其时代的特色和内容,为黑龙江省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添加强大驱动力。

2.正确定位,发挥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政府主导作用。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保证全体人民无差别地享有广泛的文化资源。公益性的原则决定了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运营不能完全按照市场化、产业化的竞争机制来运作。因此,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来弥补市场的失灵,使其在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例如加大投入,建立政府主导的投资机制;理顺关系,建立健全运营管理机制;整体布局,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关怀人本,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等。

3.多元参与,构建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坚持政府作为管理和投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逐渐改变一元化的单一管理模式,将广大的社会力量吸入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中来,积极鼓励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办或捐助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形成一个有力的多元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

(二)推进黑龙江省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政府兴办公益文化事业,鼓励、扶持、资助各种公益文化事业发展。政府除了提供直接的财政资助外,还应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条件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投资民族文化产业和兴办社会公益文化事业;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政府应直接投资兴办一些公共文化设施和重要的文化事业,主要有公共文化场所、公共图书馆等,尤其针对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加大投入力度和服务标准,陆续把公益性文化单位向全体社会成员免费开放,以满足各地区群众对于文化事业的需求。

2.制定科学而有力的公益性文化发展政策。首先,通过立法来保障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完备的立法和有效的执法是确保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资金及时到位、落实相关文化政策的有力途径。当前,从整体上看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相关法律规章还不够完善,尤其是针对农村公益性文化发展现状和规律的法律制度还比较欠缺。因此应切实加强农村文化事业立法,为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其次,做好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分类管理。从公益性文化事业自身来看,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分类管理,也是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通过实施分类管理原则,对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及文化产业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才能真正实现行业归口管理。

3.鼓励多方参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公益性文化事业资源大多为国家所有,要使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按照市场需要和公共事业的要求来合理配置资源。首先,面向市场,鼓励企业参与。运用一些商业手段实现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与企业的合作共赢:既为自身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企业提高了社会影响。这是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力补充力量。其次,扶持农村民间组织。这些社会民间组织可以起到“企业不为、政府不能”的作用,填补政府功能的空白,如农村老年人协会、扶贫协会等有利于增强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后劲。

4.鼓励农村主体自办文化。农民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主力军,首先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等措施积极扶持热心文化活动的农户组建文化大院、文化中心室等;支持农民自筹资金兴办民间艺术团、书社等群众组织,使农民直接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发挥农村“文化能人”的带头作用。总之,使黑龙江省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从本土出发,找准立足点,让农村文化活动更具活力。

总之,大力发展黑龙江省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符合龙江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的要求,也是切实解决黑龙江省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需要,从而真正实现本省社会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建民.试评我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研究现状[J].中 国青年政治学院学,2008,(6).

[2]李桂红.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三维思考[J].洛 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