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7 16:51:43

教育督导论文

教育督导论文篇1

关于教育督导机构隶属所涉及的问题是:教育督导室是直接隶属于各级人民政府还是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事实上,该命题必然牵涉到教育督导机构的体制、地位、性质及其职能的确立,并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印象中的教育督导室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养老机构,总是被一些退居二线或认为不太中用的.‘闲”“老”人员把持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我们自身对教育督导这一领域的浅白无知;其二是我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本身确实有待进一步完善。那么,什么是教育督导?它的历史渊源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新时期,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如何完善和发展?本文将就以上的问题展开分析。

一、对教育督导及其历史沿革的认识

教育督导,顾名思义,就是对教育的监督和指导。不同的社会、时代和文化背景,人们对教育督导的理解和把握不同。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对学校教育的视导和督察,但这种教育督导在本质上与现代教育督导有所不同。在“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的我国古代社会,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统治,历来重视教育问题,直接干预教育活动,教育督导是其控制教育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隋唐以后,教育督导制度直接同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帮助帝王“督率教官代导诸生”和监督弹劫考试中的舞弊行为。简言之,我国古代的教育督导重在“监督”,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而现代教育督导特别是西方教育督导主要重视对学校教育的指导,旨在提高教育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就美国而言,18-19世纪时把教育督导看作是一种“监督”(Inspection),2D世纪以来则把督导理解为“视导”(Supervision),并且不同的时期对“视导”的理解与把握也不同。如2D世纪60年代主要强调教育视导在课程方面的作用;70年代则重视教育视导在管理方面的作用;80年代,教育视导所关注的是对教学的管理,以适应教育法治建设和社会公众对教育的需要。这说明把握教育督导的概念要考虑社会和经济因素,其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依据我国国家教委1991年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近年来出版的教育督导著作大致这样来解释教育督导的概念:’‘教育督导实质上是一种行政监督和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国家对教育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和有力手段,也是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定涵义是指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代表本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和学校的工作,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按照督导的原则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并向本级和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教育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对这一定义,笔者认为过于偏狭。因为它过分强调了教育督导的行政性,易忽视其专业性;重视.‘督政”,易忽视“督学,’;重在‘.监督”而非“视导”,且缩小了教育督导组织存在的范围,并把督导的目的局限在‘.报告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上。笔者比较赞同黄藏在其所著《现代教育督导引论》中给教育督导所下的定义:教育督导是由教育督导组织及其成员根据教育的科学理论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期促进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提高的过程。笔者所理解的教育督导是一种行政性和专业性并举,但以专业性为重,“监督”和“视导”职能兼具,但以“视导”为主,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奉行民主、科学、法治的工作方式,以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为旨归的专家式管理支持系统。它对上能起到“参谋”和’‘反馈”作用,对下能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既在政府或行政领导身边,又扎根于教育行政和学校之中;既在教育行政部门之内,又能够跳出教育行政部门之外;既明上义,又知下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能掌握教育现状,又能前瞻教育的发展和变化。并且,教育督导不仅是指各级政府设立的教育督导机构,也包括学校内部建立的督导机制。关于建立学校内部督导机制,湖南未阳一中对此已经作出了很好的探究和实践。

教育督导古而有之。我国西周时就有“天子视学”,随后视学制度沿袭发展,又扩至“王亲视学”、“学官视学”,但真正建立起教育视学制度是在宋代。宋代设立了专门的官职与机构,设有提举学事司,“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生徒之勤惰”。元代设提督学校官,明清时中央任命各省提学官(清称提督学政、学政),民国时(1996年后)改称视学人员为“督学”。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在各级教育行政机构设立督导室或视学室,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教育督导工作被削弱停滞;1997年9月,邓小平提出恢复重建教育督导机构,教育部设立了视导员,着手恢复教育督导制度;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原国家教委设立了督导司,全国教育督导机构随之建立起来;1991年4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各省市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教育督导规章,教育督导工作逐步规范和发展;l卯7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加强监管部门,教育部在机构改革中将督导办独立设置,以后中编办又批复原国家教委教育督导团更名为国家教育督导团,带动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普遍成立了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强化了督政职能。就国外主要是西方的教育督导而言,其教育督导制度是在18世纪后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引发了个人和社会对教育的极大需求,而由社会团体和个人经办、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的教育不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国家介人教育,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投人,由此,教育督导制度得以建立。该制度旨在强化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监督和指导,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由于各国的政治和文化不同,因此教育督导制度也不尽相同。相对而言,笔者比较推崇英、美的教育督导制度。英国是率先建立现代教育督导制度的西方国家。英国政府自1939年首次任命皇家督学,到现在已形成了相对稳定、比较成熟的中央和地方两级制度并行的全国教育督导网络。女皇督学团和地方教育督导机构并非从属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二者相互补充。中央督导不负直接的管理责任,而地方督导组织则重视视导后的改进工作以及对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校长的提拔与任命、教育资源的分配等非视导性工作。女皇督学团面向全国,向教科大臣负责。地方督导机构主要负责本地区教育督导工作,向地方教育局和教育委员会负责。这种两级并行的教育督导网络将宏观督导与微观督导统一起来,可以将“督政”和“督学”落到实处。

英国教育督导的职责和范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现在教育督导的范围已扩大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整个教育事业,涉及学校管理、课程、教学生活、师资培训等各个方面,对整个教育事业产生巨大影响。英国的教育督导工作是相对独立的。女皇督学团虽设在教科部内,但有其业务上的独立性,督学提出的报告内容教科大臣不得搜改,督学团决定自己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不受教科部干预。英国的学校教育具有自由、自治等特性,所以,英国的教育督导机构形成了传统,即教育督导人员不仅是官员,更重要的是专家,是给教育管理部门提专家建议的人。其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专业性的,教育督导组织及其人员对教育工作没有直接的权力,但因为信誉及其评价的准确性、建议的适用性、对教育情况了解的透彻性,使之权威性极强,从而能对学校教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国1卯7年后教育部将督导办独立设置,并改原国家教委督导团为国家教育督导团,在这一点上似乎与英国的教育督导制度趋同。

因此,笔者认为英国教育督导组织的专业性值得我国教育督导机构借鉴和学习。美国的教育管理中没有教育督导概念,教育督导一般称为教育辅导。虽然辅导工作遍及各级各类教育,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辅导制度,也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教育辅导机构。就教育辅导范围来看,州和学校承担着大部分辅导工作,联邦的作用相对较小。笔者认为这和美国地方分权的教育制度相关。在近2印年的历史进程中,美国的教育督导形成了合作、民主、全面并富于哲学性的特点,强调辅导人员之间、辅导人员和被辅导人员之间相互合作;重视被辅导人员的积极参与;督导范围广泛且注意从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一般教育规律和原则,用以指导教育督导工作和教育活动。总的来说,美国的教育督导不重权力,主要重视专业性,重视教育指导的效果,重视微观方面的视导。因此,美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值得我们注意,可借鉴之处在于:教育督导组织不仅是指政府设立的专门督导机构,同时学校也承担着大量的教育辅导责任,教育督导工作强调合作、民主、全面,这就使得微观督导尤其是督学更实在。另外还有一些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如美国教育协会下属的辅导及课程发展协会以及全国学校评估研究会等都以推动教育辅导或实施教育辅导为宗旨,开展教育辅导工作,这说明除了政府和学校,不妨大力发挥民间学术团体的教育督导作用。无论是督政与督学的偏重之争,还是视导与辅导的称谓之变,论及教育督导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十六.个字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即“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调查研究、指导服务”。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是教育决策、教育执行和教育监控三部分的整合。教育督导是架设在决策与执行之间的桥梁,使教育管理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管理系统如果奉行“决策一执行一监督”单轨运行模式,决策部门或行政机构既管决策、执行,又管监督评价,无异于让其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决策是否正确,执行是否得力,显然难以获得一个准确、真实的结论。管理系统如果奉行“决策一执行”、“监督一评价”双轨并行的模式,则决策正确与否,执行得力与否,就不再是决策或行政机构说了算,“监督一评价”系统可以提供客观、真实的反馈和指导,从而是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二、对进一步完薯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几点思考

1.关于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的定位问题,一直存有争议,人们的认识也很模糊。1卯7年,中编办批复原国家教委督导团更名为国家督导团,带动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也将原有的教育局督导室更名为政府教育督导室。此举意在强化教育督导机构的督政职能,也确为落实我国基础教育依法治教之所需。但据笔者看来,教育督导组织的名称虽然变了,其实质并未有多少变化,各级督导机构似乎处在督政无权、督学又无力的尴尬状态。鉴于我国上世纪80年代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后教育管理权限下放的实际状况,加强对各级政府进行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监督责任重大,因此,笔者赞同教育督导机构在隶属关系上受各级政府的领导和上级督导组织的指导,人员编制、职数、经费单列,但不赞成将其完全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剥离出来,成为一个与教育行政部门并行的权力性行政机构。完全的剥离虽然有利于教育督导主要是督政工作的开展,然而却失去了督导的真正含义,况且与教育行政部门难以协调,也不利于督导目标尤其是督学指导目标的实现。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情况来看,国家和省一级政府的教育督导机构位高权重,应当侧重宏观督政职能;市、县包括学校一级的教育督导机构在督政方面确实勉为其难,应当侧重微观督学指导〕

2从教育督导的范围看,我国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名义上为政府督导室,但仅限于对基础教育的督导,这与当今终身教育思潮影响下正在形成的大教育格局不相适应。应当进一步拓展教育督导的范围和领域,加强对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种类型教育的督导,督导的内容也应涵括管理、课程、师资培训、教学等教育的各个方面。

教育督导论文篇2

【内容摘要】在新时期,一些地区小学教育阶段中美术教学辅助优势体现不足,美术美育影响力欠缺,从教者对于美术形式的应用能力显得薄弱。作者认为,应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改革实践性探究,运用练习法、任务驱动法和模拟训练法改进教学,提高从教者的应用能力与教学效果,为进一步的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课程改革

在以往的教学中,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法通常按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和讨论法来完成教学。笔者通过对大庆地区小学教师的听课结果进行总结,认为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缺乏应用性和参考性,学生对于如何把美术形式应用在具体的课程讲解中存在诸多困难,应加强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故此笔者尝试采用练习法来改进教学。

一、运用练习法改进教学

在讲授完毕简笔画课程后,教师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让学生在讲台上模拟课堂教学进行简笔画教学练习。运用一边写板书,一边绘图、一边讲解授课内容的方法,简称为“书绘结合法”。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了“花”的简笔画绘制方法,在安排5分钟的手绘练习后,让学生们采用练习法来练习模拟课堂应用,并根据所学“花”的简笔画的绘制来讲解小学语文三年级《荷花》这篇课文。然后,根据学生们练习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教师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在练习中,可选三位学生在讲台上模拟讲解过程。笔者的观察总结为:学生A与学生B绘画形象性与美感较好,学生C绘画形象性和美感稍弱,学生A能够很好地运用“书绘结合法”来讲解,但讲解时绘图用时稍长,讲解节奏有待调整。学生B在讲解时,采用先绘图后讲解的方法,因此绘图用时较长,没有照顾到台下学生,也是不可取的;学生C在讲解时能够较好利用了“书绘结合法”,对书、绘、讲的节奏掌控很好,只要再提高绘制质量和美感就可以了。对学生整体练习情况进行讲评后,笔者为每一位学生提出改进方案,最后针对学生们的共性问题,笔者重新进行示范演示讲解过程提供参考。

二、运用任务驱动法改进教学

学生兴趣各有不同,应根据所学内容因人而异进行任务安排。任务驱动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按照自我的兴趣方向去自主选择练习课题。同时,对多个学科进行交叉练习的反馈情况,能对学生们相互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例如,课程学习了简笔画动物的画法,设定任务为以动物为形象的课堂教学模拟。课堂训练后,笔者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备讲,选3位学生上讲台模拟:学生A运用蜗牛的画法来讲解小学数学问题,运用“书绘结合法”边绘制边讲解蜗牛从井底向上爬3米下滑1米的问题。学生A的绘制能力较强、美感较好,但节奏把握较差,原因是对于这种问题的讲解,完全采用绘制方法不太妥当,用时较长,而选择结合教具的方法来讲解更为恰当。学生B讲解课文《小松鼠找花生》,绘制形象感和美感都较好,课堂节奏把握也恰当,由于很好掌握了“书绘结合法”,课程讲解得生动有趣,但在图和文字的排版上略有冲突。学生C尝试运用绘制动物形象讲解英语字母,造型选择也较为恰当,美感和节奏感都较好,讲解直观很生动,但对于动物形象的选择缺乏典型性和概括性。在学生讲解完毕后,根据学生在模拟过程中的不同问题,笔者分别提出改进意见,并对关键步骤重新进行讲解示范演示。

三、运用模拟训练改进教学

(一)模拟方法探究

模拟训练内容分为模拟“书绘结合法”、模拟教具制作、模拟教具应用、模拟多媒体演示制作这四个方面。“书绘结合法”是根据授课内容来安排的,这种方法主要研究根据课程应选用何种绘图方式、绘图的速度与绘图的步骤、如何“边写边绘”、绘图的安排和板书的关系、哪些课程内容适合此种方法等。模拟教具的制作,主要研究怎样根据授课内容来准备和制作教具,包括如何利用简易材料制作主体、如何增强教具的美感、如何把握教具的实用性、如何增加教具的可操作性等。模拟教具的应用,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教具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具体研究教具应用的适时性、教具的展示和操作规范性,以及如何利用教具进行互动演示等。多媒体演示制作,具体研究为如何确定设计风格、如何增强制作的美感、如何增强操作性等。例如,小学教材科学课《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通过示范制作不同溶液溶解盐的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溶解盐的过程,最后结合真实的实验来了解一杯水溶解盐的过程。在演示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定位学科风格,如何合理地选择和使用图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不但增强了授课的趣味性,还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授课效率。通过模拟练习后,把学生分组,用任务驱动法分配给学生不同的任务,根据所给题目课下练习制作多媒体课件,在下节课进行展示反馈。最后,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改进训练内容

模拟教学内容即为训练内容,即“书绘结合法”模拟训练、教具制作模拟训练、教具应用模拟训练、多媒体演示模拟训练四大内容。训练方式从易到难,从训练单一内容训练直到多种模拟内容的综合应用训练。利用“书绘结合法”改进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在绘图与板书书写交叉应用的协调性方面得到加强。从绘制手段、不同绘制方法达到的不同绘制效果、绘制步骤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训练,根据教学的不同需要来进行具体的选择。对于板书的书写布局安排、绘图与板书文字的组织方法、文字书写与绘图的操作节奏与合理性安排进行针对性训练。利用模拟教具的制作方法改进训练,使学生能够独立制作操作性和说明性强的教具,让教具既具实用性又具趣味性。从制作教具的材料选择、加工方法、安装和固定方法、艺术效果的渲染、趣味性的表现方法等方面逐一进行指导训练,并加入了声、光、影、风等特殊效果。同时,对市场上已有的教具进行解析学习,让学生们提出改进设想。此外,可以安排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应用需要和授课者需要,分析开发制作新型教具。利用多媒体演示制作法改进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多媒体的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教师应利用PPT进行课件制作的风格设定方法、增强设计美感的方法、图片布局安排的合理性、图片与视频资料的整合利用方法、讲解与演示教学的操作规范进行分别训练。安排学生对于操作性展示视频课下自己录制短片并剪辑后回到课堂播放。在课程结束前每节课给出固定时间进行模拟训练的综合应用,即综合利用以上方法进行模拟课堂教学练习。

(三)改进训练评价

对于训练评价,增加了模拟训练得分占总分60%的评分模式。分别从绘制应用能力、教具制作质量、教具应用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能力等四方面来考察。对绘制能力应用能力进行评价,从绘制手段选择是否合理、绘制方法是否规范准确、绘制步骤的科学性、“书绘结合”操作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教具制作质量进行评价,从教具材料选择是否合理、加工方法选择是否恰当、安装和固定方法是否科学、教具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教具的制作美感表现、教具的趣味性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对教具的应用能力进行评价,主要对于教具的应用时机选择的恰当性、教具展示的合理性、教具操作能力与讲解结合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对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能力进行评价,主要对PPT课件的风格定位、图片的布局安排的合理性、讲解与示范教学操作规范性进行评价。

四、实践评价

此次教学实践更加贴合时展需求,对从事小学教育的工作者在教学中的美术实践应用更具指导性。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模拟课堂教学练习中有了实质性的收获与提高。

首先,学生在板书和绘图的综合能力应用方面得到了提升。之前学生对于绘图手段的选择有时还不够恰当,但是经过改进教学和训练方法后,学生对于“书绘结合”方法有了很好的掌握,真正做到了板书与绘图较为恰当的结合。并对不同学科特点能够采用不同的“书绘结合”方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第二,学生们在模拟教具的制作中,端正了学习态度,提高了学习兴趣。对于教具制作的可操作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制作中激起了学生们对趣味性的表现欲,对教具操作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加深了理解和认识。在模拟利用教具的互动演示教学中,学生对受教者的操作效率也提出了新的想法。

第三,在模拟教具应用和训练方法中,学生更切实地体会到了受教者的需要。了解怎么样利用教具启发学生兴趣,怎样操作教具才更具直观性和说明性。在模拟教学中对板书的书写与教具操作,有了更加合理的结合,使教学效率得到了提升。第四,在利用多媒体制作改进教学和训练方面,学生的从教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对于不同学科的PPT课件的设计风格的把握有了很大提高,对于图片的筛选与板式的合理布局有了正确的表现方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采用互动演示的方法和结合教具演示操作法使课堂效果更加丰富。

五、结语

教育督导论文篇3

1.“教育督导”不同于一般“教育视导”。视导,通常只是指“视察与指导”的意思;而教育督导,一是限定于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予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代表本级政府行使教育督导职能;二是其涵义,从本质上讲,主要是行政监控职能。

2.从总体上看,实行教育督导制度首先是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而并不仅仅看成是教育部门内部的事。

3.它拓宽了工作的内容和权限,对“督导的对象”提出了新的见解,即提出“不仅要督导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还要督导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

4.这样表述,强调了“教育督导”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按照督导的原则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

5.这样表述,也能比较完整地体现教育督导的监督和反馈的全过程,说明教育督导对下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和“指导”,对上的职能作用就是“参谋”和“反馈”。

6.如此表述,也清楚地说明教育督导在整个教育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了它是国家对教育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和有力的手段,是现代教育科学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督导的职能

要明了“教育督导”,具体地说就是要明了教育督导的职能与任务。教育督导机构是一个职能部门,它的职能并不是单一的,主要包括监督、指导、评估和反馈四个职能。

(一)监督职能

监督是指上级对下级的监察和督促。监督职能是教育督导机构最核心和最能体现这一机构本质属性的职能。其目的在于使下级部门能迅速有效、准确、积极主动地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及各级政策,完成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任务。没有或者削弱了这一职能,教育督导机构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或者根本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教育督导机构行使监督职能必须依据国家有关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令、规章和制度,绝不可受任何个人的主观意志所左右。监督部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执法部门。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立法,因此法制极不健全。我们习惯于“按文件办事”,而各级政府的文件又没有明确的法律效应,加之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系统,所以,人民群众也包括相当多的干部缺少法制观念。同时,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虽然我们制定了一些法规,如《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但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仍会削弱法律的约束力,出现有法不依的现象。建立健全的教育监督机构,加强监督职能,正是与法制建设同步进行的重大改革措施。

教育督导机构及其成员,是代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行政监督职能,犹如“教育钦差”,检查和督促下级政府和行政部门以及所属学校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法令、指示和计划的情况,使执行不偏离决策,从而保证管理目标的达成,从这样意义上讲,教育督导机构乃是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在实现管理目标时最有力的助手。众所周知,任何管理系统都是分层次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管理能力的覆盖面是有限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虽可亲自下去搞些调查研究,并对下属实行监督,但毕竟不可能经常离开机关、长期在下面工作,教育督导机构正是代表政府行使监督职能的。

教育督导机构的监督职能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一点从教育督导的对象、内容和工作重点就可以明确看出来,如可以监督下级是否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主要领导是否亲自抓教育工作,是否把解决教育的有关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是否把教育发展目标列入领导成员的任期目标,是否把发展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是否按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办事,是否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根据中央决定的精神,结合本地的实际制订教育发展规划,而不是照搬其他地区的作法,是否积极筹集教育经费,增加教育投入,挖掘内部潜力,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等方面,这些都表明监督职能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二)指导职能

指导是指上级对下级工作方面、工作内容和程序以及工作方式方法给以具体的指教和引导。行政监督历来可以凭借权威和法律的静态功能来实现,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已逐步走向以指导、激励辅助等动态为主,十分重视发挥人的潜在积极性。二战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对教育督导工作的改革,其内容之一,就是扩大教育督导机构的指导、建议职能。从督导工作的过程来看,指导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成功的指导是以事实调查和基于事实所作的评价为依据的,以督导人员与被督导人员之间相互信任为条件的。

教育督导机构及其成员对下级实行行政监督,不能仅仅凭借手中的权力和法纪,因为权力和法纪虽然在管理过程是十分重要和十分必要的,但这一种管理功能是静态的、刻板的,对于提高管理效能来说,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下属的积极热情的态度和有针对性的具体帮助指导,发挥其动态功能,特别是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督部门应特别重视通过帮助和指导激励下属潜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切不可以钦差大臣自居,到处指手划脚,甚至盛气凌人,督导工作的成败在于督导主体与督导对象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做到目标一致、心理相容。督导人员应当是下属的良师益友,不应该把监督与指导分离开来,更不应该对立起来,要永远记住,监督本身并不是目的。列宁同志曾指出,任何一次监督的基本任务,不仅仅是“研究事情的过程,发现并记录缺点,而且,当事情不能令人满意时,主要的不单是捕捉、暴露,而是要善于帮助、确定和纠正它,其实质就在这里。”我们组织教育督导,是要使它成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的强有力的手段,成为管理与教学过程的调节者。

这一职能的体现也是十分明确的,如指导学校的教职工队伍的建设,指导教育政策、方针的实施,指导如何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指导贯彻其他国家、地区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等各方面,使这一职能积极付诸于行动之中,使教育督导工作得以完善。

(三)评估职能

教育评估也称教育评价,它是一门由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新兴教育科学,是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所谓教育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利用相应的、现代化的教育统计和教育测量手段,对教育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从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观点和发展趋势来看,积极开展教育评价,对于提高教育管理质量、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教育评价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质量的评价。

教育督导评估乃是教育评价系统中的一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教育评估对于正确导向,端正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加强科学管理,实现教育整体优化,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充分调动广大教育管理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督导机构的督导人员要努力发挥在这一方面的职能作用,并要善于与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建立系统的教育评估制度,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和应有的骨干作用。

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活动结果满足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因而也就构成了教育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些价值总和就构成教育的社会价值,教育评估就是对某些教育活动的社会价值做出科学判断,从而推动教育活动的不断发展。教育评估不同于以往我们所做的对教育活动的评比和鉴定,它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检测方法。教育评估作为一种系统,其功能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具有导向、激励、改进和鉴定等功能,如导向功能主要指评价目标一定要有方向性和客观性,通过评价的引导,可以为学校指明办学方向,为教师和学生指明教与学的奋斗目标;通过评价过程不断反馈调节,可以使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不断逼近理想目标。激励功能主要是指评价及时反馈的功能,通过评价及时获得教育结果的信息,及时强化、调节和矫正,使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方案和教育结果不断完善和提高。鉴定功能主要指对教育效果进行价值判断,通过比较、区分和评定等级,为确定、筛选和管理服务。教育评估是教育督导机构对下级行使监督的重要手段,它对实现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反馈功能

反馈在控制论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反馈是指一个系统输出的信息作用于被控对象后所产生的反应,再把这种反应作为信息收回,并对控制系统的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的过程。

教育督导系统被视为教育管理的反馈系统,也就是说,教育督导机构人员通过反映下级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实现上级各项方针、政策、指令任务、执行情况以及方针政策本身问题的“反馈”。反馈是检查决策(包括方针、政策、指令、任务等)是否正确、执行是否有效的依据,与此相联系的一个头号问题是教育督导机构及人员在分析反馈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向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及教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实现其参谋职能。

在教育督导系统内,指挥中心发出指令,下属执行系统的实施情况,乃至指令本身是否正确,都能通过反馈系统直接了解,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管理回路。反馈是架设在原因与结果之间的“桥梁”,它使事物的发展与周围环境处于动态的统一之中。如果决策有失误,可进行追踪决策,及时纠正;如果决策是正确的,执行出现偏差,也可及时调控,拔正航向,督导人员在信息反馈过程中,起着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于一方面他比较超脱,看问题比较客观,另一方面他不是简单的传声筒,而是遵循一定的程序、原则、途径和方法,采集、鉴别和筛选取第一手材料,并加工、制作和传递真实有效的情况。充分发挥督导机构的反馈职能,能使领导者耳聪目明,运筹帷幄,指挥若定。

现代国家管理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广泛地设置专家智囊机构(有的称为咨询机构),一切重大决策都必须通过科学论证,从中选取择一个最佳方案。教育督导机构就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领导的智囊团和参谋部,是领导的“外脑”,督导人员既有行政职权,又有相当高的业务水平;既在领导身边,又在基层巡视;既明上意,又知下情;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经验,充分发挥督导机构的咨询、参谋作用,可使领导情况明、决心大、决策准,从目前我国这种决策缺少充分论证,执行缺乏广泛监督的管理现状来看,充分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的反馈职能就显得十分必要。

以上的四种教育督导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督导结合,既要督,也要导,并以正面指导为主,“监督、检查、评估”都是为了做指导工作,是“指导”的前提和基础,“指导”是“监督、检查、评估”的深化和集中体现,督导的最终目的就是指导被督导的单位把工作做好,把学校办好。

由此,在教育督导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才能是好地发挥教育督导机构的效能,这四方面缺一不可,不能断节,否则就会产生工作中的严重失误。

三、我国教育督导工作现状及问题

针对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

1.教育督导机构的双重性问题,它既属于咨询机构,又属于职能部门,应有明确的权限说明和职责范围。作为教育机关中的独立设置的机构,它与同级其它部门的协调及权限也会发生很大的矛盾,这些都影响督导工作的正常顺利的进行。

2.教育督导机构的工作人员即督学的数量和质量问题。经调查发现,专职的教育督学远远赶不上时展的要求,数量上就相差悬殊;其次,质量上,一些督学的素质太低,不符合督学的基本条件,兼职督导人员较多,专职人员太少,由此应对督导人员进行严格筛选,且要对他们进行高层次的培训,这是发挥教育督导作用的关键所在。

3.我国的法制建设还很薄弱,在教育督导实行过程中,还有很大的漏洞,出现许多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现象,由此造成了教育督导工作的失效,不能及时地解决督导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所以一定要加强我国的法制建设,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效率。

4.在教育督导机构中反馈回来的信息,由于即时性的限制,使得信息反馈回来失效,问题得不到解决,造成整个教育督导工作的完全浪费。希望国家或地方的行政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听取合理的建议,科学认真论证,促使教育事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5.在我国现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是混合在一起的,故而在管理实践中,常常出现领导忙于下达命令、指示,传达上级精神,而很少照顾到下面如何贯彻、执行,贯彻执行怎么样,应给予什么样的帮助指导,以及决策系统、执行系统反馈情况难等现象,所以我们应建立独立教育监督系统,杜绝那种报喜不报忧的严重现象。

6.我国的教育督导机构的设置在类型上属于“外独立型”或“近外独立型”的机构设置,但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如何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及形成法规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7.教育督导工作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教育督导遵循原则办事,不能盲目无步骤地去做,要发挥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工作潜力,听取他们的合理意见,这样就能建设一个合理的教育督导模型,有效完成教育督导工作。

总之,从近些年教育改革的力度和决心上看,我国政府一定会科学运用教育督导的职能,发挥其巨大作用。

教育督导论文篇4

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经常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督导活动,是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改进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教育督导概述

从性质上讲,教育督导即行政的监督,其主要任务是对本辖区内(一般指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和指导,促进和保障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督导能对依法治教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教育督导的目的在于“导”,而“督”则是手段,是“导”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导,就没有督;而没有“督”,“导”也乏力。因此必须通过监督发现问题,通过指导从而解决问题。总体而言,教育督导是督促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履行职责,转变职能,加强领导,创造条件,办好每所学校;督促指导学校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教育方针和政策,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教育督导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引导社会、家长用正确的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教育督导是对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监督和指导,是全方位的。它涉及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教育督导主要是对教育行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和指导,即全面地督导“政”、“教”、“学”。

改革开放20年来,从督导的实际内容来看,我国教育督导评估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督政”为主的。督政主要是对教育行政及其人员的监督和指导。就学校而言,侧重于对学校的领导与管理、财政与教学设备、教职工与校舍以及政府办学的精神是否得到认真贯彻执行等“行政性”的内容的督导和评估,看他们是否严格执行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是否有效地对学校进行了科学的管理。督教是对教师教育教学的督导,主要是对其教育教学的态度、教育教学的科学性,以及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督导。如教师是否认真备课上课,是否深入钻研教材教法,是否尊重学校的教学秩序等。在这方面的督导,侧重于看作为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否具备应有的素质,是否热爱教育事业,有没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甘做蜡烛与春蚕的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否具备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素质,如专业知识是否过硬,教育科学知识是否宽厚,文化知识储备是否充足,是否有组织教学与管理的能力和应有的教育机制;是否能正确地分析、加工、传导教育影响等。督教的目的在于调节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它更加合理、科学,且富有教育价值。在督学方面,教育督导应放在学生的成绩与进步、学习态度、表现和自我发展上。

二、中国教育督导体制及发展

(一)我国教育督导体制下的教育督导机构模式

我国现行的地方教育督导体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1.教育督导机构设立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隶属于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局)编制,但比教委的其他职能部门地位略高。它虽然直属教委领导,但与此同时又是由政府授权,享有代表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教育工作进行督导的权力。故其权力同时来源于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

2.督导机构就是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局)的一个职能部门,权力来源于教育行政部门。

3.督导机构作为与教育委员会(或教育局)平行的教育督导机构的主要负责人由教委或教育局领导兼任。

(二)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组织模式的未来发展

从我国现行教育督导机构组织模式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督导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结构,各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教育督导机构,对教育督导工作的开展、帮助教育行政领导了解学校情况、改进工作作风、顺利推进政令、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科学化的教育督导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突出表现在教育督导机构的权力来源和隶属关系不甚明确,导致教育督导机构的独立性差或没有独立性,不利于更有效、更顺利、更有力地开展工作。上述前两种模式在我国教育督导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其教育督导机构受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其职责也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决定;第三种模式所占比例较小,其教育督导机构的负责人本身就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但不管哪种情况,教育督导机构都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控制之下,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独立的权力,也就很难有效地发挥教育督导应有的功能。因为教育督导是代表政府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督导,并将信息反馈到政府部门,以便使政府调整、改进教育工作,而现有督导模式反映出的是自己督导自己,自己对自己做出的决策加以评判、否定,其效果难以尽如人意。为了促进教育督导机构模式未来的发展,必须采取以下主要对策。

首先,对于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教育督导应代表同级政府部门对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督导,即教育督导机构与教育委员会平行为直属政府领导的独立职能部门,其权力来源于政府主管部门。教育督导机构的领导和成员应由专门人员组织,不挂靠任何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采取这种方式,可以使教育督导者从相对独立的高一级层次和角度来审视各地方的教育行政工作。如对上级政府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科学化管理的程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解决问题的督促建议、指导等,这样,督导者工作的客观性大大增强。如果发现的问题是由于政府部门决策所致,则可以向政府部门及时反映并从教育科学的角度向政府部门提出建议,以便做出恰当的调整和改进,使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得到提高。这样,教育督导机构对教育行政工作的督导作用就能真正发挥出来。这一过程需要政府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与教育督导人员的密切配合。行政部门领导虽然是督导人员的上级,但应该虚心听取督导工作者的汇报、意见和建议,并正确取舍。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应接纳教育督导工作,配合教育督导人员的工作,将自己部门的工作如实地展示出来,不怕暴露问题,着重解决问题,而不应当持消极态度或应付了事。缺乏这三者之间的配合,教育督导工作同样不能有效地开展并取得好的效果。

其次,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督导。学校教育督导机构应代表学校领导对学校各部门工作、教师的教书育人和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督导。在行政关系上与学校各直属部门同级,但对各直属部门的工作又具有督导的功能。采用这种方式本质上与前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从学校教育这个微观领域进行分析,并说明学校教育督导机构的权力来源和工作范围。学校教育督导工作效果的好坏,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学校领导、各职能部门、教师、学生与教育督导人员的配合情况等。这反映了学校教育督导工作的复杂性、重要性和艰巨性。总之,教育督导工作的设置不管采取哪种模式,首要的是其独立性问题,这种独立性的不强甚至缺乏的教育督导机构则等于形同虚设,教育督导就缺乏实际意义。

三、完善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几点看法

(一)形成督导队伍合理的人员结构

教育督导的主要内容决定了教育督导工作的全面性、综合性,从而对教育督导人员结构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要有合理的职业结构

教育督导队伍中应有对教育的政、教、学方面都较内行的人员,这样,在教育督导工作中,既有人专门对教育行政工作进行督导,也有人专门对教育活动特别是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督导,使教育督导的各项任务得以顺利实现。

2.要有合理的专业结构

在教育督导机构组织特别是学校教育督导机构中,应该有各种专业的督导人员,而且应该对本专业造诣较深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在督导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及时加以正确指导。

3.要有合理的年龄结构

教育督导的对象不仅是多专业的,而且还是多年龄层次的,因此,督导人员也应该老、中、青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实现优势互补,以使教育督导工作更和谐、更有效地开展。

四、进一步加强教育立法,强化依法治教的意识

教育督导是政府依法监督教育的行为,因此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自恢复教育督导制度以来,教育督导工作主要是进行各级督导机构的建设和对基础教育的督导检查,与此同时,规范督导行为的立法工作也有一定的进展。1991年,国家教委在总结督导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主任会的形式了《教育督导暂行条例》,对教育督导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明确的阐述。随后,地方各级政府在教育督导的工作实践中,陆续出台了相应的地方督导法规,以规范保障督导工作的健康发展。1995年《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和评价制度,为加强教育督导法规和规章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和模式,建立健全教育行政执法职能工作部门,提高教育行政执法队伍的素质和水平,不断增强教育行政部门自觉履行教育行政执法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制定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规范。现行教育法律法规中,涉及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规范不多。即使有,内容也大多含糊不清。为此,国家权力机构和行政机关应该制定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规范,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这是保证教育行政执法正确、及时、合法的重要环节。

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职能,是政府对教育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新中国建立以来,教育事业伴随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督导制度。但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我们深信,经过深化改革,我国的教育督导工作定能真正地走上健康、协调、稳步的发展之路,定能更好地发挥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勃编译.比较教育——名著与评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吴文侃.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教育督导论文篇5

一进一步深化对教育督导工作内涵的认识

1.教育督导的内涵

教育督导是现代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行政监督机制。教育督导即是行使国家权力,从事国家管理的活动,是代表政府对教育工作实行国家监督。其任务是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并向同级或上级人民政府反馈信息。教育督导是一种政府行为。国家教委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指出,“教育督导的任务是: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纵观世界各国教育督导制度,只有我国明确规定督导下级政府教育工作是教育督导重要职能之一,这是我国教育教育督导制度的一个创举。

教育督导的权威性主要来源于国家权力,通过国家权力的威慑力表现出来。但它的权威性并不是单一的,还要受到许多其他方面权威的影响。因为教育督导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关于教育督导方面的理论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对于教育督导的发展也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也形成了一定的权威性。

2.合理界定教育督导机构的地位与性质

督导是一种监督检查机制,也是一种导向机制,一流的督导体系"至少应该做到两点。其一是监督检查有力,即"要有权威"有公信力"有影响力。其二是"评价准确"导向正确。要做到监督检查有力"督导机构必须尽可能做到客观"不受或少受其他因素干扰,因此"督导机构要相对独立,要做到评价准确、导向正确,督导就要尽可能专业化,所以,一流的督导体系要求把督导机构界定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专业化的机构。

3.要坚持以督学为本

从本质和长远来看,教育督导必须以督学为基本职能,教育督导部门担负着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使命。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对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的督导评估,推动学校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小学督导制度,全面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教育督导机构在开展督导评估时,不能仅仅是监督检查,还有更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加强指导。并且这种指导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既有贯彻方针政策方面的指导,也有工作方式方法和管理水平的指导。要使被督导单位通过评估,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并追本溯源,找出差距,然后认真加以改正,接受监督,使其工作质量有所提高,从而促进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地向前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发挥教育督导的职能作用

1.创新督导导向功能,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教育督导的重要工作。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困扰,一些学校出现了违背教育规律和法规的办学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在督政的同时始终关注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坚持正确导向,发挥好创新的评估机制和科学的评估体系的功能,开展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内容的中小学办学水平和综合质量评估工作,以对每个学生全面负责的态度,为学生主动发展创建最佳条件和环境,使所有的学生都走向成功。

2、创新教育督导制度,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创新督导制度,加强教育督导部门自身建设,直接关系到督导工作的水平和效益。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为推进教育政策的落实、加强教育发展、提高办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就必须建立一支既熟悉教育规律又能胜任工作的督导队伍。要加强督导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培训,各级教育督导人员要努力增加服务意识,要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为学校办学引路护航、提供优质服务。

3.督导与课改并驾齐驱前行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保证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是教育督导部门的重要职责。对于课程改革这一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决策,教育督导部门不能不给予“关注”。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反映时代精神的教育观念上的革命性改革。秉持开放、民主、创新的理念,是课程改革的灵魂。所有参与课程改革的领导和教师必须明确和树立上述理念,并用于指导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是这次课程改革成功的前提。因此,对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督导首先要看是否树立了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通过督导促进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的转变。

4.建立督导双方的伙伴关系

对学校来说,则应把督导评估当成学校发展的契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督导工作中去。要做到在督导全过程中,学校、督导者双方互动,共建“合作伙伴”关系。英国的经验也表明,“形成性教育评价制度的成败取决于学校和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坦诚和参与程度。”

实质上,形成性评价是在鉴定性评价基础上的一种发展。鉴定性评价重在建立规范,发展性评价重在超越规范、创建特色。合乎标准是对于所有学校的基本要求,而个性化发展则是在达标的基础上的更高的目标追求。形成性评估不是不要规范,而是“从心所欲不逾矩”,标准和规范已经内化在学校的发展之中。

教育督导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2-0044-03

收稿日期:2013-09-03

作者简介:刘志明(1971―),男,黑龙江明水人,东北林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教研及教务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深化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GZ201201012)

现代教育督导制度起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国家,法国是建立教育督导制度较早的国家之一。我国现代教育督导制度在20世纪上半叶逐步建立[1]。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大体可分为中央集权制(如法国、中国等)、地方分权制(如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和中央与地方合作制(如英国、日本、韩国等),中央与地方合作制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发展的趋势[2-10]。教育督导主要涉及基础教育,一般国家的教育督导都不涉及高等教育。教育督导的督学对象是中小学、幼儿园,高校的教学督导对象是高等院校。东北林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坚持内涵式发展,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突出特色发展。教学督导制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手段之一,在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内涵及其外延不同。

一、教育督导与教学督导的含义及其范围

教育督导与教学督导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教学督导是教育督导的衍生概念,前者包含于后者。另外,教学督导和教育督导都是一个质量控制的过程,两者同属于教育控制范畴,意义相近,目标一致,但作为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如表1所示。

表1 教育督导与教学督导

二、东北林业大学教学督导的教学质量保障实践

东北林业大学教学督导人员主要由有教学管理经验、德高望重、本科教学各专业领域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教授、副教授等组成。督导内容主要涉及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等,督导的基本形式有全面督导、专项督导、定期督导等,主要侧重常规督导,通过日常巡视、听课评课、检查教案或教学日历、抽查作业或考卷、毕业论文、召开座谈搜集意见等。

本科课程课堂教学督导以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为例,教学督导员对校级重点课程等进行了重点听课和意见反馈。一些好的教学形式,如观摩教学示范课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等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为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起到了较好的培训作用。课程课件结合本科专业、行业发展等与时俱进,以及名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亮点,从点点滴滴抓起,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及时复习,掌握课程重点,教学效果好。专业必修课程多与该专业的传统行业发展相关,是一些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常识性知识,范围宽泛,也是学生选择本科专业的初衷所在,比较易于接受,必修课教师多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名师,对该专业传统行业的定位精准,课堂教学中掌握教学节奏,深入浅出,教学效果好。专业选修课一般都是本科专业中与生产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实践性和前沿性较强,吸引学生选课的亮点就是学生感兴趣的该门课程的实践性和前沿性特色,也是学生“以学为本,自由学习”的一种比较好的选课形式。学生自己感兴趣,教师讲课时突出实践性和前沿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挖掘学生的探索、创新潜能,案例教学、讨论式、参与式等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学习者,自由讨论,自我总结,教师引导,教学效果好。校级重点课程,是本科专业的特色课程,听课过程中除了常规课堂教学所要求的课堂教学质量督查以外,还要督查该门课程的建设情况,如课件的完善程度、教师梯队队伍建设、讲课效果、课程改革情况等。通过听课督导,及时发现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不足。如一些重点课程的教学没有按照其所写的建设规划进行改革,仍然是单一的知识讲授;有些重点课程立项之后,课程建设及措施实施较少,甚至立项后的课程组没有实质上的工作进展;少数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虽然他们备课和讲课都比较认真,但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欠佳,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等。

本科试卷检查以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各学院的试卷检查为例。教学督导员认为试卷比较规范,能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出试题,大部分课程的试题难易程度适中,成绩分布比较合理;但是通过试卷检查发现如少数试卷成绩异常(成绩偏高或偏低)、少数试卷A卷和B卷重复率高、极少数试卷缺平时成绩单或平时成绩原始记录表等问题应当引起注意。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检查督导结果表明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都能以东北林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范本为模板,比较规范。通过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发现如本科论文题目相近或太大、本科论文题目与本专业关联度不大、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等问题。本科生实验报告和实习报告检查督导结果表明学院有规范的纸质实验报告和实习报告范本,本科生实验报告和实习报告检查结果为本科学生实验报告和实习报告书写比较规范,教师能认真批改。教学督导员参加了有关学院的期中教学检查座谈会,听取了学生、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期中教学检查督导发现存在上课放视频、录像时间较长,学生感觉收获不大等问题。同时他们也为教务处的工作部署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以上教学督导检查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保障作用,为进一步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行业特色高校同样需要进行改革来提高其竞争力,如学分制改革等[11]。以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为例,东北林业大学部分课程实行多次累加式考试试点改革以来,对每位教学督导搜集的关于“实行多次累加式考试试点改革”的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意见进行统计,100%的师生认为实行多次累加式考试试点改革有必要,87.5%的师生认为应该规范课程多次累加式考试次数,并针对不同专业课程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对实行多次累加式考试的规范化以及多次累加式考试次数确定等起到较好的反馈作用。

三、教学督导视角下的教学质量保障路径

东北林业大学建立了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经过多年的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形成了由教学质量目标及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过程监控、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质量评估监控与反馈机制、校院(部)两级教学质量监控管理等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中2011―2012学年度教学督导员总计听课1560多人次,抽查课程试卷1067门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了结题和验收,对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进行了检查和验收。东北林业大学的教学管理系统为校、院(部)两级管理,重在制度建设。《东北林业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工作规程》中实行教学督导制是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的规定之一,教学督导员在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领导下,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调研、评价与指导,协助学校做好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东北林业大学教学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建立教学质量评价和保障体系,坚持各级领导和教学督导组的听课制度。此外还阶段性地修订并颁布了《东北林业大学教学督导组工作条例》,对教学督导员任职条件、教学督导员工作职责、教学督导组的组织领导及教学督导员的配置、教学督导员的选聘与任期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教学督导组由分管教学校长直接领导,由教务处协调组织。《东北林业大学关于加强教学质量检查的若干规定》、《东北林业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方法》等对教学督导员的工作范围进行了较具体的规定。总之,东北林业大学在规章制度上对教学督导制进行了明确规定。

大学肩负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职能,大学不仅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且肩负的文化传承、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内涵也会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而与时俱进[12]。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大学的文化底蕴过程中,教学督导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监控和引导作用。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建设,对督导员的计算机水平、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的熟悉、操作熟练程度等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督导员的素质提升[13]、数字化校园建设以及教学督导员在具体进行教学督导工作时[14],如何细化,提高工作效率,发挥有的放矢的指导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与时俱进。今后在以下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1.教学督导员的自我完善、自我培训、自我提高、与时俱进。由教务处为教学督导员提供办公室及其必要的办公用品等,提供相关教学督导政策性文件、报刊和书籍资料等,让新加入的教学督导员尽快熟悉教学督导工作,在工作中有据可依,更好地完成教学督导工作。

2.教学督导工作中的“督”与“导”,建立教学督导员与教师等被督导对象之间的和谐关系。教学督导制是教学质量监控的手段之一,“督”不是最终目的,重在“指导与引导”。“督”是手段,“督”要有标准,要在规章制度下监控学校教学质量;“导”是目的,“导”要有方向,引导与疏导,严格学校教学纪律,保证学校教学秩序,共同提高教师的倾心投入和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本科教学质量。

3.加强教学督导员的“顾问”角色作用,教学督导员不是单一地督察教学中的不足,而是要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发挥“顾问”角色作用,提供“正能量”的积极作用,怎样化“不足”为“完善”,提供问题解决办法,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4.发挥教学督导员的“余热”。教学督导员都是各自本科专业领域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名师,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上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应及时搜集教学督导员从教过程中一些好的教学经验,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对名师教学经验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光大。

5.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教学督导深化建设方面,除了发挥教学督导员的协助督导作用,应进一步建立自我提升、自我评价机制,建立规范、完善和易操作的教学督导保障体系。

6.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国际化方面,结合东北林业大学教学督导员的国外学习、研究和工作经验,进一步思考如何与国际接轨,参与本科教学的顶层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合格人才。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同一国家不同高校的教学督导工作内容会因学校的文化底蕴、校园文化特色和教学质量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不管怎样,高校教学督导制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督导制推行中,我们要不断深化其内容和制度建设,重在内涵,与时俱进,随时展而发展。

参考文献:

[1]凌静.教学督导与教育督导概念之比较[C]//全国高校

教学督导论文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172-180.

[2]穆岚.法、德、日三国教育督导制度基本特点及其启示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2).

[3]李帅军.法、美、日三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其启

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3).

[4]李帅军.论英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J].教育理论与实

践,1996,(2).

[5]曲铁华,陈旭远.加拿大的教育督导制度[J].外国教育

研究,1994,(4).

[6]刘朋.荷兰教育督导监督职能演变[J].教育理论与实

践,2008,(15).

[7]孙启林,金香花.韩国教育督导制度及其特点评析[J].

外国教育研究,2007,(7).

[8]曲玲.新西兰教育督导制度之研究及启示[J].教育测量

与评价:理论版,2011,(9).

[9]闫丽春.西班牙教育督导制度与评价[J].中国民族教

育,2012,(5).

[10]李丽霞.各国教育督导制度发展述略[J].吉林省教育

学院学报,2011,(5).

[11]肖云,郑有飞.行业高校学分制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反思

[J].高校教育管理,2013,(1).

[12]邹太龙.当代全球化:大学职能同构与差异[J].江西

教育学院学报,2013,(3).

[13]顾群.高校教学督导员应具备的素质结构分析[J].黑

教育督导论文篇7

1.完善教育督导联席会议制度,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增长。定期召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分局联席会议,按照各项督导评估指标要求,分解责任,查找问题和不足,沟通工作进展,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及时,管理规范,使用合理。全力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区政府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法定增长责任书》指标任务。

2.积极筹备,精心组织,迎接各级督导评估。准确把握省、市各项督导评估标准,指导学校(幼儿园)以督导评估为契机,将评估指标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推动学校自我检测、自我评估、自主发展。年内,完成省年度学前教育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和市年度教育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各项督导评估工作。

二、以学校(幼儿园)办学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为重点,督促学校(幼儿园)深挖内涵,特色发展

1.落实年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整改。指导学校根据《年区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反馈报告》和学生、家长、教师网上问卷中反映的内容,总结提炼发展优势,梳理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准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制定整改措施,上报整改报告。召开督学讲坛暨区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反馈会。

2.建立校本督导制度。学校根据《关于做好区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自评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成立自评领导小组,建立专项评估机构,按照自评程序,实施专项自评。6月底前,完成学校自评报告。在学校自评基础上,建立校本督导制度,邀请家长、教师、社区有关人员、责任区督学等对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学年度完成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对学校自评结果进行复评。

3.做好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按照《市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督导推动学前教育政策的落实,保障学前教育健康、稳步发展。10月,依据《市幼儿园办园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体系(试行)》,对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导评估,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

4.深化“多元互助”教育督导评估模式品牌建设。以申报《“多元互助”督导评估模式的研究》市级教育督导课题为引领,继续深化“多元互助”督导品牌的内涵、体系建构、操作流程,积极探索评估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估手段多元的督导评估模式,实现督学、学校、家长、社区间的合作互助、平等协商的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学校的自主发展。

三、以专兼职督学队伍建设为抓手,推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

1.加强专兼职督学的培训和管理。依托“教育督导协同办公系统”,用好“网上学院”,上传视频、课件等学习材料,开展主题讨论,通过网络平台促进督学间的学习和交流。继续举办督学讲坛、督学沙龙、专兼职督学暑期培训班,编印《专兼职督学学习材料汇编》,提高督学专业化水平。

2.建立多元的督学评价机制。督学要用好《督学履职手册》,建立督学成长档案。加强对责任区督学的业绩考核,对认真履行职责、成绩突出的督学给予表彰奖励,对责任区督学履职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激发督学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精神。年内,评选表彰优秀督学、优秀督导责任区。

3.扎实开展教育督导课题研究。以我区申报的省、市教育督导课题研究为引领,组织、动员专兼职督学深入研究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督导工作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撰写教育督导论文和调研报告,为学校发展与提高服务。评选优秀教育督导论文和优秀调研报告,4月,推荐优秀论文参加省市教育督导论坛论文评选。

四、以创新工作机制为载体,促进教育督导工作科学发展

教育督导论文篇8

关于教育督导机构隶属所涉及的问题是:教育督导室是直接隶属于各级人民政府还是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事实上,该命题必然牵涉到教育督导机构的体制、地位、性质及其职能的确立,并直接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印象中的教育督导室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养老机构,总是被一些退居二线或认为不太中用的.‘闲”“老”人员把持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其一是我们自身对教育督导这一领域的浅白无知;其二是我国现行教育督导制度本身确实有待进一步完善。那么,什么是教育督导?它的历史渊源及其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新时期,我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如何完善和发展?本文将就以上的问题展开分析。

一、对教育督导及其历史沿革的认识

教育督导,顾名思义,就是对教育的监督和指导。不同的社会、时代和文化背景,人们对教育督导的理解和把握不同。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对学校教育的视导和督察,但这种教育督导在本质上与现代教育督导有所不同。在“官师合一,政教合一”的我国古代社会,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统治,历来重视教育问题,直接干预教育活动,教育督导是其控制教育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隋唐以后,教育督导制度直接同科举制度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帮助帝王“督率教官代导诸生”和监督弹劫考试中的舞弊行为。简言之,我国古代的教育督导重在“监督”,主要是为统治者服务的。而现代教育督导特别是西方教育督导主要重视对学校教育的指导,旨在提高教育的效益和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就美国而言,18-19世纪时把教育督导看作是一种“监督”(Inspection),2D世纪以来则把督导理解为“视导”( Supervision ),并且不同的时期对“视导”的理解与把握也不同。如2D世纪60年代主要强调教育视导在课程方面的作用;70年代则重视教育视导在管理方面的作用;80年代,教育视导所关注的是对教学的管理,以适应教育法治建设和社会公众对教育的需要。这说明把握教育督导的概念要考虑社会和经济因素,其内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依据我国国家教委1991年颁布的《教育督导暂行规定》,近年来出版的教育督导著作大致这样来解释教育督导的概念:’‘教育督导实质上是一种行政监督和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国家对教育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和有力手段,也是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特定涵义是指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给所属的教育督导机构和人员代表本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下级人民政府的教育工作、下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和学校的工作,依据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按照督导的原则和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并向本级和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报告教育工作情况,提出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对这一定义,笔者认为过于偏狭。因为它过分强调了教育督导的行政性,易忽视其专业性;重视.‘督政”,易忽视“督学,’;重在‘.监督”而非“视导”,且缩小了教育督导组织存在的范围,并把督导的目的局限在‘.报告建议,为政府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上。笔者比较赞同黄藏在其所著《现代教育督导引论》中给教育督导所下的定义:教育督导是由教育督导组织及其成员根据教育的科学理论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和指导,以期促进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提高的过程。笔者所理解的教育督导是一种行政性和专业性并举,但以专业性为重,“监督”和“视导”职能兼具,但以“视导”为主,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奉行民主、科学、法治的工作方式,以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为旨归的专家式管理支持系统。它对上能起到“参谋”和’‘反馈”作用,对下能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既在政府或行政领导身边,又扎根于教育行政和学校之中;既在教育行政部门之内,又能够跳出教育行政部门之外;既明上义,又知下情;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能掌握教育现状,又能前瞻教育的发展和变化。并且,教育督导不仅是指各级政府设立的教育督导机构,也包括学校内部建立的督导机制。关于建立学校内部督导机制,湖南未阳一中对此已经作出了很好的探究和实践。

教育督导古而有之。我国西周时就有“天子视学”,随后视学制度沿袭发展,又扩至“王亲视学”、“学官视学”,但真正建立起教育视学制度是在宋代。宋代设立了专门的官职与机构,设有提举学事司,“岁巡所部,以察师儒之优劣,生徒之勤惰”。元代设提督学校官,明清时中央任命各省提学官(清称提督学政、学政),民国时(1996年后)改称视学人员为“督学”。新中国成立初期也在各级教育行政机构设立督导室或视学室,但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教育督导工作被削弱停滞;1997年9月,邓小平提出恢复重建教育督导机构,教育部设立了视导员,着手恢复教育督导制度;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原国家教委设立了督导司,全国教育督导机构随之建立起来;1991年4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教育督导暂行规定》,各省市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教育督导规章,教育督导工作逐步规范和发展;l卯7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加强监管部门,教育部在机构改革中将督导办独立设置,以后中编办又批复原国家教委教育督导团更名为国家教育督导团,带动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普遍成立了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强化了督政职能。就国外主要是西方的教育督导而言,其教育督导制度是在18世纪后才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机器大工业生产引发了个人和社会对教育的极大需求,而由社会团体和个人经办、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的教育不能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国家介人教育,加强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投人,由此,教育督导制度得以建立。该制度旨在强化国家对学校教育的监督和指导,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由于各国的政治和文化不同,因此教育督导制度也不尽相同。相对而言,笔者比较推崇英、美的教育督导制度。英国是率先建立现代教育督导制度的西方国家。英国政府自1939年首次任命皇家督学,到现在已形成了相对稳定、比较成熟的中央和地方两级制度并行的全国教育督导网络。女皇督学团和地方教育督导机构并非从属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二者相互补充。中央督导不负直接的管理责任,而地方督导组织则重视视导后的改进工作以及对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校长的提拔与任命、教育资源的分配等非视导性工作。女皇督学团面向全国,向教科大臣负责。地方督导机构主要负责本地区教育督导工作,向地方教育局和教育委员会负责。这种两级并行的教育督导网络将宏观督导与微观督导统一起来,可以将“督政”和“督学”落到实处。

英国教育督导的职责和范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现在教育督导的范围已扩大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整个教育事业,涉及学校管理、课程、教学生活、师资培训等各个方面,对整个教育事业产生巨大影响。英国的教育督导工作是相对独立的。女皇督学团虽设在教科部内,但有其业务上的独立性,督学提出的报告内容教科大臣不得搜改,督学团决定自己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不受教科部干预。英国的学校教育具有自由、自治等特性,所以,英国的教育督导机构形成了传统,即教育督导人员不仅是官员,更重要的是专家,是给教育管理部门提专家建议的人。其性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专业性的,教育督导组织及其人员对教育工作没有直接的权力,但因为信誉及其评价的准确性、建议的适用性、对教育情况了解的透彻性,使之权威性极强,从而能对学校教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国1卯7年后教育部将督导办独立设置,并改原国家教委督导团为国家教育督导团,在这一点上似乎与英国的教育督导制度趋同。

因此,笔者认为英国教育督导组织的专业性值得我国教育督导机构借鉴和学习。美国的教育管理中没有教育督导概念,教育督导一般称为教育辅导。虽然辅导工作遍及各级各类教育,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教育辅导制度,也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教育辅导机构。就教育辅导范围来看,州和学校承担着大部分辅导工作,联邦的作用相对较小。笔者认为这和美国地方分权的教育制度相关。在近2印年的历史进程中,美国的教育督导形成了合作、民主、全面并富于哲学性的特点,强调辅导人员之间、辅导人员和被辅导人员之间相互合作;重视被辅导人员的积极参与;督导范围广泛且注意从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发现一般教育规律和原则,用以指导教育督导工作和教育活动。总的来说,美国的教育督导不重权力,主要重视专业性,重视教育指导的效果,重视微观方面的视导。因此,美国的教育督导制度值得我们注意,可借鉴之处在于:教育督导组织不仅是指政府设立的专门督导机构,同时学校也承担着大量的教育辅导责任,教育督导工作强调合作、民主、全面,这就使得微观督导尤其是督学更实在。另外还有一些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如美国教育协会下属的辅导及课程发展协会以及全国学校评估研究会等都以推动教育辅导或实施教育辅导为宗旨,开展教育辅导工作,这说明除了政府和学校,不妨大力发挥民间学术团体的教育督导作用。无论是督政与督学的偏重之争,还是视导与辅导的称谓之变,论及教育督导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十六.个字作一个较为全面的概括,即“监督检查、考核评价、调查研究、指导服务”。教育督导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管理是教育决策、教育执行和教育监控三部分的整合。教育督导是架设在决策与执行之间的桥梁,使教育管理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管理系统如果奉行“决策一执行一监督”单轨运行模式,决策部门或行政机构既管决策、执行,又管监督评价,无异于让其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决策是否正确,执行是否得力,显然难以获得一个准确、真实的结论。管理系统如果奉行“决策一执行”、“监督一评价”双轨并行的模式,则决策正确与否,执行得力与否,就不再是决策或行政机构说了算,“监督一评价”系统可以提供客观、真实的反馈和指导,从而是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二、对进一步完薯我国教育督导制度的几点思考

1.关于我国教育督导机构的定位问题,一直存有争议,人们的认识也很模糊。1卯7年,中编办批复原国家教委督导团更名为国家督导团,带动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也将原有的教育局督导室更名为政府教育督导室。此举意在强化教育督导机构的督政职能,也确为落实我国基础教育依法治教之所需。但据笔者看来,教育督导组织的名称虽然变了,其实质并未有多少变化,各级督导机构似乎处在督政无权、督学又无力的尴尬状态。鉴于我国上世纪80年代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后教育管理权限下放的实际状况,加强对各级政府进行依法办学、依法治教的监督责任重大,因此,笔者赞同教育督导机构在隶属关系上受各级政府的领导和上级督导组织的指导,人员编制、职数、经费单列,但不赞成将其完全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剥离出来,成为一个与教育行政部门并行的权力性行政机构。完全的剥离虽然有利于教育督导主要是督政工作的开展,然而却失去了督导的真正含义,况且与教育行政部门难以协调,也不利于督导目标尤其是督学指导目标的实现。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管理情况来看,国家和省一级政府的教育督导机构位高权重,应当侧重宏观督政职能;市、县包括学校一级的教育督导机构在督政方面确实勉为其难,应当侧重微观督学指导〕

2从教育督导的范围看,我国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名义上为政府督导室,但仅限于对基础教育的督导,这与当今终身教育思潮影响下正在形成的大教育格局不相适应。应当进一步拓展教育督导的范围和领域,加强对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种类型教育的督导,督导的内容也应涵括管理、课程、师资培训、教学等教育的各个方面。

教育督导论文篇9

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增大、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多,校长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教育学科的分化和教育分工的细化及教育督导职能的转变,对教育督导人员提出更高的水平和专业水准,原来靠经验进行督导的教育督导人员不能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育督导人员必须有较强的理论基础、政策基础、与时俱进的教育督导理念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才能有效地对现代学校进行管理、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监督和指导。当前迫切需要建立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教育督导队伍。

一、目前我国教育督导队伍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我国教育督导工作的特色就是既督政又督学,目前督导人员要担负督政和督学双重任务,督导人员大多是来自中小学,当今教育督导的范围是“中等以下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教学机构”。而教育督导队伍中来自幼儿园、成人学校、职业学校和民办教育机构的人员很少,督导人员在开展督导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专业的限制,就很难有针对性的进行督导,在对学校督导的过程中最需要的是理论及实践上的指导和帮助。在对中小学的督导中,督导人员的专业方向也不可能包含所有学校所学的全部课程。现阶段教育督导人员在对学校的督导中,还不能对每个学科进行有效的指导,还只能停留在对学校管理的层面上,学校管理人员最不喜欢督导人员的行政命令,造成了教育督导人员工作的被动、教育督导质量的下降。

(二)督导人员的学历整体偏低

大部分督导人员从事教育督导工作前均来自不同的教育领域,教育督导队伍的学历结构不合理,督导人员的学历整体偏低,队伍知识老化现象严重。

(三)教育督导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较低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督导队伍的数量不断壮大,教育督导人员的知识水平与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差距加大。所以,我国教育督导工作者走专业化道路是历史必然。在专业素质方面,我国教育督导队伍数量增加,但教育督导队伍素质不高,学术能力相对薄弱,大多数教育督导人员没有接受教育督导方面的专业培训,工作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完成教育督导任务;在任职资格上要求较低,没有严格、系统的选拔、培训和考核机制,教育督导的认识水平不高、意识陈旧;在督导中与被督导单位没有建立民主协商、合作的关系,很难调动校长、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积极主动性,很难在校长的学校管理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方面、学生的学业成就方面及家长的家庭教育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四)教育督导队伍培训缺乏规范要求

目前,我国教育督导队伍培训缺乏规范要求。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督导人员的实际督导过程中的技能培训,在督导队伍的培训中缺乏相应的技能培训,理论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导致了督导队伍的专业水平不高,制约了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进程,是教育督导队伍地位及专业品质不高的主要原因。缺乏注重对被督导单位或个人的指导工作,在工作方法上没有采取民主合作方式,忽视与被督导单位和个人的合作,没有用自己的学术权威来引导和影响他人。每位教育督导人员都应成为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并能很好掌握国家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用自己的学术权威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才能令被督导单位或个人得到信服,真正做到督促、检查和指导。

二、我国教育督导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规定教育督导人员的任职资格

教育督导人员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还必须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才能胜任教育督导工作,并能从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中发展问题,合理地给予评价,从而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促进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所以,建立健全我国教育督导人员资格证书制度,确立教育督导人员的资格,是一项严峻的任务。

(二)合理界定教育督导人员的职责权限

县(区、市)教育督导人员主要是对所属的乡镇政府和各学校对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决策、规划等方面的落实情况,教育资源使用情况,教师队伍建设和工资待遇的落实情况;考察被督导单位教职员工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和工作情况,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评价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和帮助乡镇政府及学校改进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对好的经验和做法给予肯定和推广,对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向同级及上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如实反映督导内容,以使同级及上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做出正确决策。

(三)建立严格教育督导人员的选拔制度

要严格教育督导人员的选拔,实行公开、公正、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原则,严格培训和实习过程。只有提高教育督导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必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通过这些高素质人员的专业性,系统规范地了解学校的办学质量、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成绩,在个体学校评价的基础上提供全国性教育质量的判断与信息。

(四)不断完善教育督导人员的培养机制

要根据督导人员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培训还坚持政治思想培训与业务知识培训相合、坚持课后自学与研究讨论相结合、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培训中要把教育督导中的一些典型的问题进行讨论,适当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督导经验,激发培训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和研究兴趣。教学方式上以自学研究为主,重点讲授,适当辅导。教学内容上,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教学方法、教育督导价值观、教育评估与测量等。

教育督导论文篇10

年初根据督导工作的需要,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成立了由局机关各股室人员为组员,县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县教育教导评估领导小组。同时,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及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学习《**省全日制普通中学督导评估工作手册》、《**省全日制普通小学督导评估工作手册》,在总结多年来“两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督导评估制度,根据《**省教育督导评估规定》(**省人民政府第113号)和《**省学校督导评估规程》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县中小学校、幼儿园督导评估工作规划》;为督导评估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切实抓好对集中规模办学的督导调研工作

20**年,针对全县集中规模办学力度的加大,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县教育资源的现状,摸清规模办学后学校各方面的底细,为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投入提供决策依据。针对各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组织了由局机关、各股室人员组成的督导调研组,深入到全县各乡(镇)实地查看了各寄宿制完小和中学的住房面积、食堂面积、学生数和教师数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核实,面对当前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加大,督导调研组把学生高原农牧民学生生活补助费是否真正用在学生头上,食堂是否经营承包,各校所报的零时工是否实实在在等问题进行了查看,通过督导评估,真实地掌握了全县教育教学的现状,为今后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提供了准确的决策依据。

3、认真做好学校的督导评估和达标晋级验收工作

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我教育督导室组织督导评估领导小组,进行对**中学、**中学、**二中、**中心校,**中心校进行了督导评估和达标晋级验收,通过听、查、看、访、议,肯定了对学校成绩,提出了不足之处,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规化、规范化轨道。

4、切实督促各乡(镇)校认真抓好卫生防疫工作

督导室组建了卫生督查领导小组,对各乡校作了认真细致的督查,要求各乡(镇)进一步完善卫生防疫制度,切实抓好学校的卫生工作。

5、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加强政治、业务理论学习

为了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与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跟上时代步伐,今年主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学习。一是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一年来督导室干部职工自己能够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在新时期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更多精彩文章来自“:/”]党的基本知识。今年是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之年,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年,根据新的形势,认真、全面、系统地学习十七大报告,较好地掌握了报告的思想和灵魂,积极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较好地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从思想上、认识上、理论上、行动上保持了与党中央的一致性、统一性和坚定性,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党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好地掌握,为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来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

通过一年的学习,监督室干部职工政治理论素质,党的基本知识,政策理论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进步,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二是抓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教育督导担负着对下级政府,教育相关部门以及学校的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检查、验收的职责,以保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在督导工作实践中,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督导是一门科学,作为人民政府督导室,只有认真刻苦学习,在岗位上苦练内功,才能更好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把学习督导理论,强化自身素质作为搞好督导工作的基础;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干部,要想“站得高、看得远”,就必须有全面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教育督导室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教育督导室在繁忙[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的工作之余,坚持多读书学习,积极参加各类督导理论培训班系统学习教育督导理论,从教育督导的意义、范围、职责到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我锲而不舍的学习。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的标准要求自己,为更好地做好教育督导工作而努力。

6、不断加强对各乡(镇)人民政府的督导工作

为使我县的教育充分体现政府行为,义务复检能顺利通过,我教育督导室经常下乡到各乡(镇)召开会议,督促检查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要求各乡(镇)认真搞好普九年检的前期工作,努力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同时要做好集中规模办学工作,使其全县的集中规模办学工作稳步顺利进行。

1.进一步认真学习,吃透政策,精通业务

2.充实督导评估领导小组,抓好督导评估领导小组的政治、业务学习

3.进一步加强对“两基”工作的督促指导,为顺利迎接国家检查打好坚实的基础

4.认真做好学校的督导评估工作

认真履行职责,根据《中小学、幼儿园督导评估工作规划》即*教字〔20**〕**号文件精神,20**年要对县民族小学、**中心校、**中学进行督导评估和验收,并到所验收学校开展业务指导。

5.进一步开展好督政工作

教育督导论文篇11

1.完善教育督导联席会议制度,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增长。定期召开区教体局、区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分局联席会议,按照各项督导评估指标要求,分解责任,查找问题和不足,沟通工作进展,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及时,管理规范,使用合理。全力完成与市政府签订的《区政府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法定增长责任书》指标任务。

2.积极筹备,精心组织,迎接各级督导评估。准确把握省、市各项督导评估标准,指导学校(幼儿园)以督导评估为契机,将评估指标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推动学校自我检测、自我评估、自主发展。年内,完成省2012年度学前教育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和市2012年度教育工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等各项督导评估工作。

二、以学校(幼儿园)办学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为重点,督促学校(幼儿园)深挖内涵,特色发展

1.落实2011年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整改。指导学校根据《2011年区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反馈报告》和学生、家长、教师网上问卷中反映的内容,总结提炼发展优势,梳理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准学校今后发展的方向,制定整改措施,上报整改报告。召开督学讲坛暨区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反馈会。

2.建立校本督导制度。学校根据《关于做好区中小学办学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自评工作的通知》(青四政教督字〔2011〕3号)文件要求,成立自评领导小组,建立专项评估机构,按照自评程序,实施专项自评。6月底前,完成学校自评报告。在学校自评基础上,建立校本督导制度,邀请家长、教师、社区有关人员、责任区督学等对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1-2012学年度完成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对学校自评结果进行复评。

3.做好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按照《市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督导推动学前教育政策的落实,保障学前教育健康、稳步发展。10月,依据《市幼儿园办园水平发展性督导评估体系(试行)》,对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制定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督导评估,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

4.深化“多元互助”教育督导评估模式品牌建设。以申报《“多元互助”督导评估模式的研究》市级教育督导课题为引领,继续深化“多元互助”督导品牌的内涵、体系建构、操作流程,积极探索评估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估手段多元的督导评估模式,实现督学、学校、家长、社区间的合作互助、平等协商的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学校的自主发展。

三、以专兼职督学队伍建设为抓手,推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

1.加强专兼职督学的培训和管理。依托“教育督导协同办公系统”,用好“网上学院”,上传视频、课件等学习材料,开展主题讨论,通过网络平台促进督学间的学习和交流。继续举办督学讲坛、督学沙龙、专兼职督学暑期培训班,编印《专兼职督学学习材料汇编》,提高督学专业化水平。

2.建立多元的督学评价机制。督学要用好《督学履职手册》,建立督学成长档案。加强对责任区督学的业绩考核,对认真履行职责、成绩突出的督学给予表彰奖励,对责任区督学履职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激发督学的主观能动性和团队精神。年内,评选表彰优秀督学、优秀督导责任区。

3.扎实开展教育督导课题研究。以我区申报的省、市教育督导课题研究为引领,组织、动员专兼职督学深入研究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督导工作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撰写教育督导论文和调研报告,为学校发展与提高服务。评选优秀教育督导论文和优秀调研报告,4月,推荐优秀论文参加省市教育督导论坛论文评选。

四、以创新工作机制为载体,促进教育督导工作科学发展

教育督导论文篇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国家教育督导”,这无疑对教育督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督导事业要发展,督学队伍建设是关键,要加快督学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回顾中国教育督导的发展历程,督学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发展较为缓慢且滞后,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督导,提高督学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时展的要求。

一、促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对教育督导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有其现实意义:

1.加强督学培训、促进督学队伍专业化成长,是国际社会的大趋势

尽管中国自古就有视学官这一职务,但近现代的教育督导制度却发源于西方国家。英国早在19世纪初就设立了督学,到现在已形成了相对稳定、比较成熟的中央和地方两级制度并行的全国教育督导网络。法国教育部则设有督政司、督学司,并在所有的教育大区设立督导组织和专职督学,督学的专业水平很高。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教育督导是一种行政性和专业性并举、但以专业性为重,以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为宗旨的专家式重要管理支持系统,教育督导人员的工作在性质上更大程度上是专业性的。相较于世界水平,我国重建现代教育督导制度起步较晚,虽然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教育督导机构网络,但各地督学队伍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督学队伍老化,人员结构不合理,督学素质参差不齐。纵观国际社会,重视督导人员的培训和督学专业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2.建立专业化的督学队伍,提高教育督导工作水平,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已经从数量的增加转到质量的提高,从规模发展转到内涵发展上来,教育督导成为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重大举措,肩负着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重要使命。要高水平、高质量地开展教育督导工作,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建立一支数量庞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的督导队伍。通过督学队伍的专业化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督导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方法和新手段,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督导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权威性,以此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3.推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强化教育督导,是推进教育改革的有力保障

201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教育督导条例》,要求相关部门从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高度,把教育督导作为教育基本制度进一步加强建设,使教育督导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力保障。《教育督导条例》明确了国家实行督学制度,为建立督学资格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督学队伍逐步走向专业化轨道奠定了基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健全国家督学制度,建设专职督导队伍。”这是国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督学队伍现状,向各级政府提出的一个重大要求,督学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显得越来越迫切。

4.探索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提升督学素质,是教育督导实践经验总结的必然要求

随着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形势在不断发生变化,各地方政府结合教育督导的实际工作,在思想观念、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探索出一些有效提升督学专业素养的做法和经验。将这些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及时从理论层面加以提炼,就能为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实践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从而有效推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

二、促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1.严把督学入口关,奠定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人才基础

为保证督导队伍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权威,改变督学过去“老头子,摆架子,找碴子”的印象,近年来福州教育督导加强督学队伍建设,严把督学入口关,面向全市教育系统公开招考专职督学。对应考人员的学历、任职经历、职称资格、年龄等都进行了严格要求,并采取笔试、随机督导现场操作、现场听课评课、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等形式,对应考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督导理论和实践、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进行全面考核。招考的程序严密、形式新颖,尤其重视应考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公开招考的模式,抬高了督学准入的门槛,采用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督学队伍,极大地改善了督学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和能力,推动了督学队伍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

2.开展多层次培训,建立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学习机制

教育督导改革要求现代督学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运行机制,成为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终身学习者。因此,福州教育督导积极建立有效的督学培训学习机制,对督学进行有步骤、分层次的全员培训,力求打造一支相对稳定、凝聚力强、水准较高、形象良好的“专家型督学”队伍。

(1)师徒结对促成长。对新任专兼职督学进行岗前培训,通过政策法规学习、评估指标解读、学习心得交流等形式,帮助新任督学掌握履行职责必备的政治素养、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督导的程序和方法。为了加快年轻督学的专业成长步伐,福州市教育督导室开展了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重点的新老督学结对子活动(师徒结对),新老督学互帮互助、教学相长,能更好地提高新老督学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打造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督学队伍,全面提升了教育督导水平。

(2)骨干培训谋发展。对已从事教育督导工作一定年限的督学,每年定期举办专职督学集中培训,大力抓好“督本培训”,组织骨干督学开展主题讲座、沙龙式交流、督导论坛、需求式督导漫谈等活动,形成福州督导文化的研究氛围,让督学基于共同的职业生活实践,与同伴展开深层次对话,分享经验、切磋技艺、碰撞思想、激发潜能,从中获得启迪,提升督学的教育督导理念,挖掘督学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督学的问题诊断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反馈能力,谋求督学专业能力的全面、持续、高层次发展,从而远离“督学匠”的形象。

(3)专家引领树专长。对具有较高理论修养和专业能力的督学举办高级研修培训,分别聘请国家督导办专家、中央教科所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省、市各级各类专家开展交流、讲座、座谈等活动,通过专家学者高屋建瓴的讲解释疑,可以澄清督学的模糊认识,帮助督学拓宽视野,更好地了解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态、新理念,促使督学在督导实践中注重理论思考,进行系统的理论提升和个人实践总结,引领资深督学逐渐确立自身的专业领域及特色专长,成为一专多能的专家型督学,充分发挥资深督学在督导实践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督学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向纵深发展。

3.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拓宽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培训渠道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工作形势不断发生变化,新的问题不断涌现,新的任务不断提出,这就要求现代督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督导工作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等,将先进的管理科学、行为科学、人文理念及现代化的手段运用到督导工作中来,不断变革和创新。为此,福州教育督导不断拓宽督学专业发展的渠道,搭建不同的学习交流平台。2011年10月,福州市被教育部督导办确定为“开展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城市”;本着 “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指导思想,2012年4月建立“上海浦东-福建福州市教育督导联合体”,通过搭建区域教育督导伙伴协作互动平台,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两地督学互派学习,通过教育督导实践、督学柔性互动、督导主题研修、督导经验交流、督导论坛等系列活动,两地督学受益匪浅: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操作的具体经验;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又更新了观念、促进了沟通交流,在实践中有效地提高了督学队伍的专业素质。

三、促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深入思考

尽管全国各地对督学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但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依然任重道远,我们要不断进行教育督导的制度创新,才能加快督学队伍专业化的进程。

1.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督学管理机制

优化督学选拔机制,明确督学准入条件,开展督学资格认定,进行督学专业分类,构建督学管理体系,才能推进督学队伍的专业化。

2.进一步疏通和拓宽督学培训渠道

目前督学培训更多是依托各类教育专家的讲授,没有专设的督学专业和专门的督学培训机构。要开发督学培训的专业课程,创新督学培训的模式与方法,建立督学培训的专业机构,才能提高督学培训工作的专业化、系统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3.进一步落实和保障督学培训经费

要适应教育督导工作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对专兼职督学的岗位再培训刻不容缓,应建立一种长效机制,设立独立账号,落实督学培训经费,减少行政审批程序,为督学队伍专业化发展的经费保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从教育督导的实际来看,“强化国家教育督导”的号角已经吹响,教育督导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地位日渐重要,督学既“督政”又“督学”,既要会“督”,还要会“导”。随着《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和《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的实施,督学既要扮演“教育警察”的角色,又要承担督导“特警队”的职责,教育督导工作任重道远。“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时期督学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督导理念,系统学习和掌握教育督导工作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要求,才能在督导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使督学队伍不断朝专业化的道路迈进。

参考文献:

[1]韩立福.论我国学校教育督导评估范式的转型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