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8 15:08:42

家校共育论文

家校共育论文篇1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其重要标志之一为接受高等教育人数巨增,其二为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提高,这势必导致高校极其重视教师的专业培养.课堂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教育目标的实现为终极目的,以教育目标和有关教学理论为客观依据,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由此可见,现代教育评价的本质特征,就是依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对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价值判断.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确定其行为取向.不同的教育思想会表现出不同的教学行为,会对同一堂课得出不同的评价结论.素质教育依据的是全面质量教育价值观,是以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素质为价值取向的教育价值观.课堂教学评价,就是要在这一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以素质教育目标为依据,揭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以及课堂教学各要素问的内在联系,探索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教师摒弃片面质量教育价值观,树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质量教育价值观.胡亦海研究设计的综合指标内容体系是依据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文献资料分析和专家问卷调查分析后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丁家玲等主要阐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模糊性,所采用的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利用定量手段刻画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定性问题.蔡秋华对浙江师范大学近年来实施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方法、结果和产生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充分体现了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出一定的质量要求.赵全以教育学、统计学和系统理论作为指导,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设计与研究.笔者则以“更新观念、重建框架、完善体系”为指导思想,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估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建立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的全面性、客观性及评价模型的计算方法,克服了原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的主观随意性,从而提高了模糊综合评判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公正性.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海南省10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专家评估体系作为研究样本.具体内容为:评估内容、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1.2研究方法

1.2.1专家咨询法选择海南省体育专家进行2轮问卷调查,第1轮咨询44位专家,发放专家咨询表44份,收回有效咨询表38份,回收率86.36%,为进一步完善专家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第2轮咨询36位专家,发放专家咨询表36份,收回有效咨询表3O份,回收率83.33%,以确定教学质量专家评估指标体系和指标权重.

1.2.2层次分析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科学确定评估指标体系中各层次及其之间各个指标重要性的比较判断矩阵,合理分配评估指标体系中各级各项指标权重.

1.2.3数理统计法利用统计软件包SPSS12.0和ExceI软件,对专家给出的有关判断矩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指标体系权重.同时,借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课堂教学质量模糊评估数学模型,以期对教学质量做出客观、准确、科学的定量描述,为全面评估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2结果与分析

2.1海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专家评估体系制定

2.1.1专家评估体系框架设计笔者在综合全省10所高校对课堂教学评价、课程评价及其教学质量评价量表的基础上,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目的、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和工作程序进行研究并设计专家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框架的初步设计是以专家的丰富经验和广泛深人的调查研究为实践依据,遵循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结合体育技术课教学的具体特点,设立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具体包括5个1级指标,15个2级指标及其指标内涵和权重系数.

2.1.2专家评估指标内涵的确定体育教学质量评估标准是指教学评估中对被评教育客体在质量和数量上要求的一些具体规定,是衡量体育教学活动及其价值的准则.由于它是行动的准则,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往往成为开展体育活动的参照系和行动指南,在教学质量评估中成为评价主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评估中,评估标准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任何一个评估项目的标准都是人们现阶段对教育和人才成长的“需求”,以及教育行为的“可能”两个方面共同认识的产物,必须以人们对现阶段教育目标和当前体育教学工作总体认识为前提.本文在原有评估量表的基础上,根据初步设计的指标体系框架对海南高校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考察和实测,得出初步的指标体系内涵,然后将评估体系的指标及其内涵,以问题表的形式分发给专家,征求、汇集并统计专家们的意见,取得对指标内涵较为一致的看法,作为制定专家评估体系的依据J,最后对修正后的评估指标内涵进行试评.试评后,再对此评估指标加以完善,最后作为正式应用的指标内涵.

2.1.3专家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通过对各种材料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归类,然后归纳出:“教学准备”、“教学效果”、“教学负荷”、“教学组织”和“教学创新”5个方面,包括l5个2级指标和指标内涵的内容,对其进行了量化.为了提高该评估体系的精度,在专家和同事的帮助下,将各种材料进行分类、整理,把每一项指标的内涵列入到指标体系中,作为单项指标评估依据,通过一轮试评后,再一次进行定量筛选和定性修改,初步形成海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专家评估体系"].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以不同方式向专家进行咨询,并对得到的判断矩阵进行处理,从得到的权重计算结果中发现:用于课堂教学质量专家评估的核心指标为“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效果”、“教学负荷”和“教学创新”5个1级指标和15个2级指标.对专家们给出的判断矩阵的指标一致性进行了检验,得出判断矩阵全部指标的专家意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2.1.4专家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通过第2轮咨询,对15份有效咨询表中的98个判断矩阵计算得出:海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专家评估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结果.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专家提出的意见及指标设计方案,经过定性和定量筛选评估指标体系,从而得出教学质量的一级指标,按权重排序为:教学效果(0.2997)、教学负荷(0.2572)、教学组织(0.1673)、教学准备(0.1606)和教学创新(0.1152)5个方面内容.

2.1.5专家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经过指标筛选、指标权重值计算阶段,完成了专家评估指标体系设计.鉴于考虑专家评估量表具备模糊性与可测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重点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公正性与有效性相结合、针对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和简捷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特点,制定了海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专家评估量表(见表1).其评估量表的结构是:1级指标为5类(即5个主因素),分别为“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效果”、“教学负荷”和“教学创新”,并分别含2级指标,2级指标下设指标内涵并附以权重.采用5级分等法将评估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差5个等级.专家评估量表使用并不复杂,专家只在相应的指标等级处打钩即可.

2.1.6专家评估方法使用说明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区别又相互影响的模糊性,很难用“非此既彼”的明确定义去评估.为了科学地、系统地、合理地对体育教师技术课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笔者运用了模糊评估方法进行评估.所谓模糊评估法是针对评估对象的复杂性及评估指标的模糊性,根据模糊数学的理论,对这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评估对象进行评估,从而得到其定量评估结果的方法.下面是结合教学质量专家评估指标体系,建立课堂教学质量模糊评估系统数学模型.

2.1.6.1建立因素集专家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主要根据评估量表内容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这样“教学效果”、“教学负荷”、“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和“教学创新”组成了海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估因素集,即U=(U1,U2,U)=|教学效果,教学负荷,教学准备,教学组织,教学创新}.而这些因素还分为若干子因素,即教学创新U={技术创新,方法创新,理论创新};故此,属于2级模糊评估问题.

2.1.6.2选择评判模型专家评估体系涉及的指标因素多分为2个层次,其评估直观图如图1所示

2.1.6.3建立权重集根据各因素对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建立因素权重集同理子因素权重集由于权重系数具有模糊性,故权重集为模糊集合,权重系数应归一化.即:

2.1.6.4建立评估集对体育课评估而言,各评估指标或指标内涵组成了集合,评估等级(优、良、中、及格、差)组成评估集代表评语所组成的集合.

2.1.6.5进行1级评判针对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各子因素,专家按照评估集标准进行评估,统计确定第i个因素中第j个子因素对评价集中第k个评估元的隶属度,构成1级模糊评估的单因素模糊评估矩阵.收集评估数据,并将各评估等级的数据转化为分数,这样对每个因素评价后,可得到模糊关系矩阵

模糊变换Y=X·R

其中的是U上的因素子集,而评估结果Y是V上的模糊子集.

2.1.6.6进行2级模糊评估综合考虑各因素不同的影响,确定评估对象对评估集的隶属度,得到2级模糊评估集为:B=A·R

为各因素对应于各评估级别的隶属度所组成的模糊评估矩阵.

2.1.6.7确定模糊评估得分将2级模糊评估集B与评估集C相乘确定模糊评估得分为W.

2.1.7评估指标体系主体信度验证用克龙巴赫a系数对评估指标体系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一项评估工作,数据的可靠性是保证评估结果“科学、客观、公正”的关键;其指标体系之间的一致程度,是整个量化评估结果的基础.如果指标体系的各指标间有较高的正相关,则可认为这个指标体系就具有较好的同质性信度.一般地说,内部一致性越高,项目越同质,分数的意义就越明确.因此,在分析评估结果时,用克龙巴赫(Cronbach)系数法对本研究所构建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信度进行验证,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K为项目数,S2是第i个项目得分的方差,S2是整个评估的方差.通过对20位大学体育教师随机观看课堂得到专家评估指标体系系数.15个项目(K=15)的方差之和为2.86,整个评估的方差为12.98,根据公式(2),有

评估指标体系专家用表的Ot系数为0.8753,说明本套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2.2海南省普通高校公体课教学质量专家评估体系的应用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估工作,既有与整体的相关性,又有其自身的独立性,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分支,既为大系统的一部分,又可自成体系.“泰勒模式”是教育评估的基本模式,把目标层层分解,形成指标体系,以此作为评估标准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H.评估者使用这种评估方法能系统地、深入地研究评估对象,把握各种相关因素.评估者只有实现评估指标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评估方法的合理化,才能为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提供客观依据.专家评估体系的应用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A.试评阶段;B.实施阶段;c.总结阶段.具体应用步骤如下:①专家评估体系应用的试评阶段:评估工作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把握评估的标准和依据,评估者必须认真学习评估规则和计算规则,准确理解评估标准和熟练掌握评估方法;为了统一评估标准尺度,便于专家在正式评估工作中对相关因素的准确把握,开展试评工作.②应用的实施阶段:在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前提下,评估者分工实施评估工作,尽量以客观数据的形式来确定教学质量因素的优劣;几位专家积极、认真负责地逐项进行客观公正评估,独立填写评估量表;针对1级指标、2级指标及指标内涵的贯彻情况,几位专家进行集体讨论并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取得评估共识,及时反馈评估信息到受评人.③总结阶段:专家评估小组运用模糊评估方法得出评估结果;定性讨论课堂教学质量并定量比较处理评估结果数据.由此可见,专家评估体系既重视目标的评估,也注重过程的评估;在使用上具有可靠性、简捷性特点.

3结论

家校共育论文篇2

一、社会转型的内涵

何谓社会转型?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在哪?不同时期各国学者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英国的H·斯宾塞将社会划分为“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法国的E·迪尔凯姆将社会划分为“机械联系社会”和“有机联系社会”,德国的F·滕尼斯将社会划分为“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美国的G·E·梅约将社会划分为“身份社会”与“契约社会”等等。以上这些经典的社会二分法都是把社会划分为“传统”与“现代”,而社会转型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实现现代化。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刘祖云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概括了现代社会的特征:经济基础的市场化;基础产业工业化、商业化;社会劳动方式机械化、自动化;社会分工专门化;社会组织关系职业化、业缘化;社会活动场所城市化;社会开放程度高速化;社会管理法理化。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社会转型期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民主转型、社会稳定、克服政治腐败、化解政治危机、完成政治文化改造等等。

家校合作问题已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比较成熟的领域,已发表过许多文章,成果显著,如马忠虎的《对家校合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王素的《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刘力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功能及方式》、黄河清的《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等等。社会转型时期家校合作文章也收获颇丰,但这些文章多从社会学方面进行探讨,如:从社会分层、人口流动、贫困问题等方面切入。本文将从政治学的视野出发以民主理论为切入点对家校合作途径进行探讨,提出家校构建“公共领域”的理论基础及其合理性分析。

二、民主理论的产生与演化

一般认为,民主始于古希腊雅典的克里斯提尼(Kleisthenes)时代,准确地说,产生于公元前508~507年。民主一词,是由“人民”和“统治”两词合成的,其原意便是人民的统治。传统的政治学通常把民主制看作是由全体人民掌握国家的统治权力的政体,从而区别于由一人掌权的君主制和少数人掌权的贵族制。但是,近百年来的现代西方民主理论却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古典的民主理论受到各种怀疑、批驳和修正,产生了多种模式的民主理论,呈现了现代民主理论的多样化特征。在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的演化中,出现了以下四种主要趋势:从人民民主论到精英民主论,从一元民主论到多元民主论,从政治民主论到社会民主论,从代议制民主论到参与式民主论。佩特曼在《参与和民主理论》一书中又指出除了这四种趋势之外的由20世纪后期最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哈贝马斯提出的程序民主,又称作协商式民主。程序民主是继参与民主之后在70年代兴起的民主理论。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家校合作只是形式上的参与,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程序民主理论对揭示家校合作本质有重要启示。

哈贝马斯的程序民主理论是在批判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的基础上提出的,首先他把民主理解为程序。民主既是一种协商的程序,由此形成公民舆论和公民意志;也是一种决策的程序,由此形成法律和政策。他始终强调的东西是商谈,而民主为商谈提供了制度性的程序。这种程序主义反对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的民主以人权为基础,其实质目的是平衡相互冲突的利益。哈贝马斯也不赞成共和主义:共和主义的民主依赖于某种特定的伦理共同体,依赖于某种假定的文化共识,而这种伦理共同体和文化共识都是不存在的。哈贝马斯认为,民主既不依赖自由主义的普遍人权,也不依赖共和主义的伦理共同体,而是存在于商谈的程序之中。哈贝马斯的程序主义基于这样一个假定:只要信息的流动以及对信息的处理不受阻碍,所有商谈都可以得到合理的或公平的结果。哈贝马斯认为,民主依赖的不是个人主体,也不是集体主体,而是主体间性。他的主体间性观念比自由主义的主体观念(个人)要强,但是比共和主义的主体观念(共同体)要弱。这种主体间性既体现在民主政治的商议团体(如议会)之中,也体现在“公共领域”的交流网络之中。

三、家校构建“公共领域”的理论基础

“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起源于17世纪后期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17世纪以后公共权力的重商主义政策深切地影响了资本主义私有企业的兴衰,这就导致市民逐步意识到自己是公共权力的对立面,是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中的公众。于是围绕公共权力的商业政策,形成了以市民阶级为主体对公共权力进行讨论(批判)的公众。哈贝马斯认为,这一批判空间即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由此可以看出,哈氏的公共领域是与市场经济和资产阶级的兴起相伴相随,用他的话来说:“我们认为,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范畴,不能把它和源自欧洲中世纪的‘市民社会’的独特发展历史隔离开来,使之成为一种理想类型随意应用到相似形态的历史语境中。正如我们所要阐明的,17世纪后期的英国和18世纪的法国才真正有‘公共舆论’可言。因此,我们把‘公共领域’当作一个历史范畴加以探讨。”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是这样定义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首先可以理解为一个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领域;但私人随即就要求这一受上层控制的公共领域反对公共权力机关自身,以便就基本上已经属于私人,但仍然具有公共性质的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的一般交换原则等问题同公共权力机关展开讨论。这种政治讨论手段,即公开批判的确史无前例,前所未有。”也就是说,公民们必须通过公共的辩论以达成共识。每个公民不仅从自己的利益,而且从各自所拥有的价值、信仰和良知出发,发表对公共问题的看法,最后通过辩论,形成公众舆论。这样的公众舆论“来源不是单纯的个人偏好,而是私人对公共事务的关注和公开讨论。”这种经过理性的公开讨论所产生的“公众舆论”,就其对上层权力阶层而言,构成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本质特征。

由此可见,公共领域是与市民社会发展相联系的,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乡民、臣民或者说是顺民的社会,因此,在此基础上不可能直接跳跃产生出公共领域,而需要一个孕育的过程。 转贴于

四、家校合作中构建“公共领域”的理性分析

(一)家校合作历史与现状

我国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不干涉、各负其责,家长很少参与学校活动,学校也无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建国前我国一直是以建设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的职能日渐萎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单凭学校教育很难承担起全部育人的重任,家庭也是教育的场所,家庭跟学校应该携手合作。马忠虎老师在《家校合作》一书中写道:以北京市为例,五六十年代,家庭教育得到重视。市区大部分和郊区的小部分教育局分别成立了“家庭小组”,文革时期工作被迫终止,80年代后重新兴起并建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人代会和教育例会每届都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总体来说就是要重视家庭教育在育人过程的重要性。

经历了20多年的历程,现如今的家校合作会是怎样的呢?不少学者在这方面做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家校合作出现了一些问题,可以总结为以下几11点:

首先,家校合作观念陈旧。其中包括对合作内涵认识的偏颇;合作意向不够对称,重点都落在学习成绩上;双方主体认同模糊;效果期望未能协同,往往家长的期望值过高,教师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家校合作行为不够协调。这种不协调分别体现在培养目标、合作内容、成才趋向、教育渠道、合作方法和对学生的评价上。在这几方面,家长和教师的行为出现分歧,产生一系列的矛盾。

再次,两者合作机制缺乏活力,主要体现在:模式陈旧、缺乏动力系统和运转效率低下等方面。因此,需要探究一种更为合理的合作机制,让家校双方更有活力参与到其中来。

最后,合作管理亟待加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问题:对家庭教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没有到位;家校功能相互错位和越位;学校对家庭教育指导缺位;家教指导理论和实践体系没有形成;社区教育功能发展滞后和特殊家庭孩子问题的教育问题缺少对策。

从以上家校合作现状可以看出,问题的症结在于两者没有各自准确的定位,从国家的法律文件到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总是在指导家庭教育,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动地位,而家长只有“听命”的份,很难甚至不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笔者认为,以上问题的症结由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与教师地位的不平等所致。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就要探寻和建立一种新的合作机制。因此,尝试建立家校“公共领域”是一条可行之路。

家校共育论文篇3

一、理论思考

(一)学校公共关系理论

学校公共关系,即学校为了实现其教育目标与公众发生的关系。其中学校是主体,教职工和学生是相关公众,教育主体——学校及家庭、社区的相关组织等。学校公共关系工作就是学校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提升学校形象,使之得到公众理解、信任继而合作所进行的学校管理职能活动。在学校公共关系中家长的地位尤为突出,在二十一世纪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流,学校更是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因为这样,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一个有利的外界环境,是作为学校管理急需思考的问题。其中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大力开展公共宣传,争取大众尤其是家长的支持与合作,这样才能为学校赢得好的口碑。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也应该与学校同步做好公共宣传。

(二)动机期望理论

家校合作中又一理论基础——“动机期望”理论指出:个人的成功经历会引发自我价值感增强。对家校合作的研究中,是否能增强家长自我价值感,跟他们是否能够认识到自身对子女教育的价值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一理论指出,动机是期望、手段和期望、回报的必然产物。强调人的任何行为都会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内因是指人自身具有的技能、文化素养等;外因是指机会、外界环境的信赖,外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行为。家校合作的研究中,外因就是环境、教师的期望。其中环境期望就是社会、学校、家庭对教育的期望,期望是否能够实现,关键要看家长与教师、学校合作和交流情况。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教育发展的潮流。

(三)责任分散理论

责任分散理论指出,孩子的母亲和教师给予孩子的教育最多,所以肩负的教育责任也最大。母亲教养的责任是全面的,也是在—个私人空间中进行的。教师责任相对比较单一,主要是传授知识,把儿童带进更广阔的世界。虽然,母亲和老师都是为了教育孩子,但是他们不可能从一开始就是合作者。学校通常觉得,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干涉学校的正常秩序。正因为这样,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和交流没有真正意义。也正因为如此,真正意义上的家校合作非常重要。

以上三方面理论思考告诉我们,家校合作尤为重要。为了使校合作具有实效,笔者结合我们家校合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些策略。

二、实践思考

(一)教师转变观念

受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家校合作实践中,家长与教师处于不平等的教育地位,教师是合作教育中的组织者、管理者,家长仅仅是接受者,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陪衬,没有机会发挥其主动性。

21世纪的家校合作是为孩子健康成长共同服务的,遵从“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也是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并确切贯彻执行的思想。新型的家校合作是双向的和伙伴形式的。因为家庭、学校之间是伙伴关系,校方就应该尊重家长,营造平等的合作氛围。教职工要有家校合作中的平等意识,把这种认识在日常的家校合作工作中真正实现,以积极主动地接纳合作伙伴——家长,真诚地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二)家长转变观念

现在的家校合作现状告诉我们,家校合作的观念陈旧落后。尤其是家长,绝大多数家长缺乏或者没有参与学校教育的思想观念,不认为参与学校教育自己既有权利,又有义务。通常家长觉得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情,孩子的学习、思想也都是老师的事情,他们管好孩子的吃、穿、住就行了。也有的认为,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不管,是自己管不了,干脆不管。具有这种思想观念的家庭不积极参与对孩子的教育,甚至他们把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理解为学校推卸责任,是学校无能。有的家长只盼子成“龙”,望女成“凤”,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孩子学习方面能配合学校,也督促孩子做功课,但德育方面则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家校共育论文篇4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1、社会资本理论。所谓社会资本,通常是指某人在自然组织中,依靠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能力。其在学前教育的具体体现是孩子的成长受到家长、教师、邻里、亲戚等人的关注,就构成了孩子的社会资本,当今社会,孩子的社会资本呈现越来越少的趋势,这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是不利的。

2、系统生态理论。系统生态理论,注重构成和影响系统的因素,它认为幼儿园、社区、家庭就是整个系统的因素,彼此相关联,各方良好的相互影响,建立密切和谐的关系,这对于幼儿的发展以及问题的解决是很有效的。

3、重叠影响阈理论。重叠影响阈理论认为家庭、学校、社会各具特点,但对儿童的影响是彼此重叠的,它注重各部分成分之间的影响力的合作与积累,同时,这三个成分在对于儿童的教育上具有高度一致性,拥有共同的教育目标,以保证教育效果的统一性。

二、家园共育的问题研究

1、家园共育双方缺乏正确的合作观。家园共育通过双方建立统一的育幼培养目标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并未全面贯彻其理念。其突出表现在家长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关注点上,通过查询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及相关的研究文献,我们可以察觉到,家长和教师普遍高度重视幼儿的学习能力,其次是幼儿的行为习惯、纪律规范方面,但对幼儿的心理和性格发展的关注和重视是远远不够的。

2、家园共育缺乏系统的实践模式

(1)家园共育实践模式单一。当前,我国家园共育实践模式相对单一,一方面,仍以传统的合作形式为主,以家长会为最常用的联络方式。近年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等新发展的交流平台,却很少有家长参与其中,甚至教师也只是了解并未真正地参与。另一方面,家园共育呈现单相交流,主要体现在学校向家长群发短信传递学校信息,从而忽视家长的反馈。

(2)家园共育缺少系统性合作规划。家园共育是一个融多种因素的系统性工程,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学校工作。而实际的家园共育活动缺少系统性合作规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家园共育活动时间的不连续性,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是不定期的,学校也没有针对一个学期或一年详细有序地安排不同形式的交流活动。第二,家园共育活动内容的全面性,学校组织的家长会通常针对的是儿童的学习能力问题,活动主题的的单一性导致对儿童关注的片面性。第三,家长与教师交流的滞后性。

3、家园共育角色问题

(1)家长在家园公寓中缺乏角色定位。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具有一致性,但对家园共育理念的认识千差万别。大多数家长对其含义产生片面理解,虽然家园共育的意义与目的是为了儿童的的全面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提高和改善父母自身的育儿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而这往往被人们忽视了。在家庭的教育环境中,父母的角色是相当重要的,而充实父母的教育知识是一个关键过程,因而家园共育中家长忽略权利与义务,导致无法准确把握自身的角色与责任。

(2)教师的角色误区。相对于家长而言,教师在教育知识和经验方面更具有优势,而正是由于这种优越型容易使教师在家园共育活动中产生主导意识,忽视家长和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也只是将家长作为配合的角色,这将无法充分地发挥家长的能量,是不利于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同时,家长和教师应该是两个平等的主体,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

(3)合作双方责任推卸。家园共育,家长和教师应该责任共担,齐心协力。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家长和教师易发生推卸责任的现象。首先,家长以工作原由将希望寄托于教师身上,教师将家庭因素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是为关键,双方都未把个人的责任放在第一位。其次,双方教育理念的不一致,这使儿童的发展效果相互抵消,使家园共育的工作无法顺畅地进行。

三、家园共育的对策研究

1、“以园为本”的家园共育模式。所谓“以园为本”就是指依据每所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以学校为中心,继而延伸,以满足家长、幼儿需要的各项合作,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分析、策划组织、分工指导、执行、评估五个环节,“以园为本”的家园共育模式主要包括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家访、电访、家长委员等形式。

2、“以家为本”的家园共育模式。所谓“以家为本”也就是根据每个家庭的特性与需要,以家庭为中心,采取适宜的合作模式。与“以园为本”的家园共育模式相通,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分析、策划和组织,分工和指导,执行,评估五个环节。

3、构建三方互动关系模式。三方互动关系模式是由教师、家长、形成的三位一体的教育联合体,以平等信任的关系,双向影响,相互教育,在多样化的互动类型中,指向学生的发展,实现多赢的目标。对于三方互动模式的构建,首先,准备阶段要多维度了解各方的家园共育的概念,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向参与各方进行全面宣传,使之对家园共育历年做出正确的理解,如:请专家做专题讲座讲座、各方参与进行研讨等。其次,活动阶段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密切合作各方的关系,如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手册、家校互联网系统等。最后,评价阶段各方面及时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网络等形式了解各方对合作活动的体会与建议。

四、家园共育的研究展望

家园共育课题,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仍是不完全成熟的。一方面,本文立足于之前的有关的文献研究,但又有新的突破点。首先,对家园共育研究现状的系统全面阐述,从三个方面(即理论、政策法规、实践)、两个维度(即国内与国外比较),深刻剖析现状以搜寻突破口。其次,从专业的理论层次使家园共育理念的构建更有科学性、系统性及说服力。最后,利用网络等科技资源有效地与家园共育理念相结合,使家园共育理念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在实地调查、收集准确可靠的时间数据方面比较欠缺,需要继续多方面验证,进一步改善家园共育理念的合作模式。针对幼儿教育,乃至整个基础教育,孩子更多的需要家庭和学校教师的关注和呵护,尤其是在孩子的心理发展和性格培养上,孩子的健康发展将是家园共育合作活动的杰作!

参考文献:

家校共育论文篇5

[作者简介]黎齐英(1965- ),男,广东茂名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生处,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研究;宋德源(1978- ),男,江苏徐州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思政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广东 茂名 52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相互配合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CZ01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51-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的发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推进与发展,信息网络与虚拟空间的拓展,一元格局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元文化共同存在的格局。“处于这样社会环境下的青少年,其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发展,绝不是单一因素影响与作用的结果,而是持不同价值观的主体,在社会综合化、高度社会化进程中进行比较与选择的产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绝不仅仅只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部门的事,也绝不仅仅只是学校单方面努力的事情,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与努力,构建立体式、交互式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共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互动平台,形成强而有效的教育合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的现实依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很多高校也都注意到了工作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纷纷提出“齐抓共管”和“主动出击”的口号。然而,遗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齐抓共管”和“主动出击”多半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从总体上看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的‘交叉与共融’,多是各部门封闭运行自我扩张的客观结果, 也就是说,这种共融的绩效不是部门间优化‘经营结构’的超值收益,而是‘包打天下’放量投入的结果”。大多数高校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合的载体和平台,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互动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职能部门之间、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责任对接,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作。学工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宣传部等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部门自唱“独角戏”,互不干涉“内政”;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教学教辅、后勤单位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学生工作系统的事情,与本部门关系不大、或者没有关系,只要是与和学生有关的工作,全都推给学生工作部门,根本谈不上协作和配合。学工部成了“多管部”,辅导员成了“消防员”,每天疲于应付各类事务性工作,得不到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与支持,难以组织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2.学校与家庭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互动。亲情的力量非其他教育力量可以相比,家庭教育在学生的品德塑造、习惯养成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实中诸多高校与学生家长往往缺乏相互主动联系和沟通。高校很少主动把学生在校的思想动态、日常表现等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即使有沟通,也通常是学生出现问题以后,为了知会家长和寻求协助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主动和家长联系。同样,相当多的家长认为,子女进入大学,日常管理教育引导就是高校的工作,家庭只需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就可以了。于是,在子女进入大学校园后,就不再或者很少过问子女的事情,对其关注不够,忽略了子女心理变化。事实上,如果学校和家庭能经常相互主动沟通、联系,共同关注、教育学生,有些问题几乎完全可以避免。

3.学校和社会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互动。人是现实中的人,是各种错综复杂社会关系的综合体,大学生也不例外,社会上的种种表现直接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学校与社会缺乏必要沟通和联系,有时会引出很多负面效应,直接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学生已进入思想与行为的活跃期和独立期,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信息的影响范围之广与力度之强,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过了学校、家庭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上一些负面信息,加之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和过滤能力不是很强,严重削弱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甚至可能直接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相抵消,出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上的“孤岛效应”。

二、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的理论基础

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曾经阐述过合力论的思想,他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地、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 根据恩格斯的历史发展合力论思想,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历史发展是一切因素相互交叉、相互作用产生的共同结果,社会正是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合力中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我们掌握的不仅仅是理论,更重要的是掌握理论中所蕴含的方法。我们要站在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上认真把握合力论中所蕴含的整体性思维,把人、自然和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强调各要素的协调、配合和相互作用,要关注事物发展的整体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可以说,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思想不仅为我们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也提供了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基础。我们既要完整、准确地掌握其思想精髓,又要在社会实践中把握和运用好所蕴含的观点和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所面对的对象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而人的思想是在纵横交错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任何单一的教育都无法塑造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大学生思想素质提升就是由学校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共同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合力机制的构建能够整合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合理的因素,优化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方力量,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不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快速、高效运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是指高校、家庭、社会三者关系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学校部门与部门、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彼此交流互动、彼此相互积极作用的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建立的以生为本,以校为中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载体。我们既要研究组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每个因素的各自作用和优势,又要研究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规律,重视所有因素协同并进的优化整合作用,从而引导和调控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向与大小,使系统发挥出最大的整体效果和协同功能,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良性、高效运转,实现最大优势和合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是一种集体力的重要体现,主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负责,以彼此之间分工协作为前提,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共同作用于大学生所产生的综合教育力量。基于此,我们必须及时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使学校各部门之间,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有机统一协作起来,呈现出“多兵种、立体化联合作战”的趋势,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良好局面,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的路径与意义

1.构建学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形成部门有机结合的教育合力。“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涉及的事情、内容、对象十分广泛,校内各部门、各工作环节、各教职员工均有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学校的每一个部门、教职工都应该身体力行,自觉主动地去实践为人师表的深刻内涵,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要站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高度,对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互动平台问题要有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改变 “思想政治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走出“在加强声中削弱”的怪圈,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高校要通过制度保障与体制创新建立起以学工部门为主导,各部门积极配合,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使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义务和责任,分工合作,共同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学校要以完善校园信息化设施为基础,积极创新教育载体和形式,建立与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信息化互动平台,让“润物细无声”的熏染和积极有效的理论灌输密切联系起来,从而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受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管理和渗透,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达到和谐统一。“一项教育活动,从组织力量、拟定计划方案、具体实施,到跟踪变化、调节修正、检查落实和最后目标的实现,只要有一个环节没衔接上,一项工作敞开口子,某个部门或某个领导不予重视,就会出现力量多项分支,就会降低教育的整体合力,延缓或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的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让学校形成整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构建学校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形成校家有机结合的教育合力。“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终生的、持续不断的相互教育和影响的过程。加强大学生家庭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完善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意识培养、习惯养成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动沟通的缺乏,必然会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构建学校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使之与学校教育实现有机统一,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构建学校与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高校成立由学工部门主导,相关部门参与的大学生家庭教育协调指导机构,制定相应的的制度和措施,统一协调与家庭互动工作。各二级院系具体落实同家庭的联系和沟通,以便及时发现大学生在思想、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解决。第二,高校建立群、飞信等多形式、多载体的互动平台,引导家庭正确认识互动平台的构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积极配合,让家庭能主动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积极与学校沟通,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能对学校传达的信息进行及时反馈,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建议。

3.构建学校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平台,形成校社相结合的教育合力。“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现实中的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参与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的,不能与社会脱节,“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和社会实践,其政治思想品德等总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参与社会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又通过社会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产生实际意义”。社会教育是影响和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也深刻影响着社会教育,“可以说社会上有什么,校园就有什么,社会文化的波动都会波及校园。但是校园文化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经过精心组织和管理而形成的,所以对社会文化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同时又对社会具有积极的辐射功能,由此可以看到,校园文化的高层次性和优势。从实践方面来考察,历史上的新思潮、新道德都是由校园走向社会并影响整个社会的”。当前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要沟通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高效发挥。学校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灌输教育,加强大学生社会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融入社会、认识社会,升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引导他们自觉抵制和消除社会负面影响,并在实践中体会社会的真、善、美,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提升自身素养和能力。高校要把行为社会评价体系积极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来,对大学生做有的放矢的教育和引导,通过社会公共伦理规范和评价来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符合时展需要的人。同时,社会也积极履行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净化社会风气,优化社会环境,分化社会信息,配合学校化解社会负面影响对学校教育效果相抵消的状况,努力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和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中保持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社欣,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论与实践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2]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苏众.构建高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的实效性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

[4]许涛.略论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机制[J].河南教育,2007(8).

[5]严美贵.创新工作机制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J].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6]闫玉,王靓.略论大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9).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08-26.

家校共育论文篇6

促成家校教育共识

我校育人理念的核心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成功享受成长”,让家长与学校形成统一的教育文化认同,让每一位家长都能真正参与到学校的育人过程当中。因此,我们开发了系列校本德育工程,如“九心树大成”(见表1)。“四个学会”校本德育课程,围绕“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的主题,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促进学生自主成长为目标,整体规划,依照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生理特点设计序列化、主题化德育课程内容(见表2)。

二、推进亲子系列工程,

营造和谐家庭教育氛围

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校共同体建设的保障。我们做过一项统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与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少。尽管有80%以上的家长表达了对孩子的充分关注,但家长在意的是他的学习而非成长需求。因此,我们推出亲子系列工程:“读过四季”的亲子读书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合作填写推荐书目,在阅读中分享知识,在共读中享受亲情;组织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由家委会的家长出面组织,在体验和互动中享受亲情;成立亲子农业合作社,让家长带领孩子在播种的过程中亲近自然,交融亲情。学校还以“愿望”为导引,开展“我有一个梦想”主题德育活动;“小手拍大手”中考百日助力活动。我们以“愿望”为主线,激发学生内在成长动力,邀请家长全程参与,鼓励孩子“编织梦想”,共同培育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教育力量,深度挖掘、循序引导,使每一个孩子在家校的精心呵护中,感受成功、享受成长。

三、树立标杆形象工程,

建立智慧家教资源平台

家校共育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3-00-03

随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深入推进,家校合作之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意义早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识。身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城市,栖霞区拥有素质较高的家长群体,他们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因此,家校合作一直是栖霞教育的重点工作内容。如何创新家校合作方式,适应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需要,成为栖霞教育人着力探索的问题。自2012年起,栖霞区整体加入新教育实验,其倡导家校合作共建,实现家庭、学校教育协调发展等理念,为栖霞家校合作创新打开了新的思路。基于这一背景,栖霞区教育局转变行政方式,以“新教育行动”推进区域家校合作的创新发展。

一、理念先行,以课题研究开启区域创新序幕

新教育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认为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1]这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必然将家长纳入其中。因此,新教育倡导家校合作共建,让父母更多地参与学校生活,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

201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学校家庭教育工作指导,丰富学校指导服务内容,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这为栖霞区家校共育进一步作出了明确指引。

为落实新教育理念及指导意的要求,栖霞区教育局以科研开启区域家校协同发展的序幕,切实加强对行政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将新教育理念渗透其中。

区教育局提倡以科研推动家校共育,鼓励区内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思考家校合作遇到的问题,组织专题研究,不断提升家校共育的研究品质。如南京市迈皋桥幼儿园开展的南京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动物园课程中幼儿适宜性发展的支持策略研究”,八卦洲中桥小学开展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家校社共建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丁家庄初中开展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家校互动新探索――均衡视域下家长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等。

为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区教育局牵头成立了专家指导团,邀请海门新教育研究中心许新海、吴勇、许卫国,国家督学成尚荣等专家,不定期开设专题讲座,为栖霞区基于家校合作共育的新教育实验专题研究提供指导。同时,区教育局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各校家校合作共育专题研究和实践顺利推进,促进各校聚焦研究,聚力实践。研究经费通过项目评比的形式专款专用,确保经费落实发放。

二、课程统领,以校本研发促进家长深度参与

朱永新教授曾说,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的话,课程则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时,才会有教育的精彩涌现。[2]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当前,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大领域,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也成为学校品牌创建的主要抓手。多年来,栖霞区一直鼓励各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立足本校实际,自主开发校本课程,以此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发展。在新教育理念指引下,区域校本课程建设和学校发展产生了新的活力。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中,区内各幼儿园和学校积极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地研发校本课程,引领家长深度参与学校教育,实现亲子共同成长。

南京市金箔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栖霞区正是世界最大的金箔生产中心。龙潭中心小学立足这一文化资源,尝试开发“金箔文化”校本课程,希望借此让学生了解家乡,传承文明。金箔工艺的传承源远流长,其技艺复杂多样,正是诸多“身怀绝技”家长的积极支持和参与,才使课程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迈皋桥中心小学在“尚美小公民”课程实施过程中,孩子们对儿童食品安全问题产生了兴趣。一位在区食品药品监督所工作的家长主动来到学校,为孩子做知识讲座;在卫岗牛奶厂工作的另一位家长则邀请孩子们参观牛奶的生产流程;还有家长主动联系了诸如蜜雪儿蛋糕店、肯德基等负责人,领着孩子们走进后厨,了解食品的制作过程、供货渠道和标准等。

家长的主体参与,拓展了课程场域,丰富了课程内容,推动了校本课程向“深水区”发展。

三、活动促进,以行动创新深化家校共育内涵

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建设的一系列举措,让栖霞教育获得了家长的认可,极大促进了家长深度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和主动性。区教育局鼓励学校和家委会积极合作,基于“新教育十大行动”,创新开展系列家校合作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家长深度浸入学校教育生活。

区教育局将传统的行知活动分为“社区行知”“校园行知”“民俗行知”等板块。社区行知活动,由学校组织学生走近社区,开展行知活动。如走近“农家书屋”,品味书香浸润的童年;走进社区老人家庭,体味“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温情。校园行知活动,请父母、社区走进校园。“民俗行知”则是系列行知文化活动,组织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非遗产文化、传统手工艺等。丰富多彩的“行知行动”激发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主体自觉。

例如,家长组建了“新父母志愿者联盟”,家长志愿者轮流担当校园“安全员”,每天在上学、放学时段维持秩序。学校则邀请家长志愿者担任活动“导航员”,参与班级活动,和老师、学生一起定方案、排节目、布置环境、做道具、摄影等;还有家长应邀担当课堂“助教员”,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如今,区内各学校“每月一事”主题月活动已成为栖霞家长高度关注的大事。7岁入学仪式、10岁成长仪式、14岁青春仪式、18岁成人仪式,在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学校都会举办主题活动,让家长见证孩子的成长。

南京一中马群分校“每月一事”主题活动贯穿学生的初中生活。初一“入校礼”,以“走进一中,追寻梦想”为主题,强化学生升入初中后身份、行为、思想的转化;初二“青春礼”,以“原色青春 精彩启程”为主题,关注学生步入青春期之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给予正确的引导;初三“志学礼”,以“志于未来,学在今朝”为主题,与中考动员相结合,让学生明确“自信”“责任”与“担当”,为孩子今后的人生补充正能量。学校邀请家长积极参加活动,通过开展相关讲座,帮助家长把握孩子成长的重要节点,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与孩子一起成长。

由此,师生、父母携手,行知在社区家庭,建立友好关系,孕育公民素养;行知在栖霞名胜,了解家乡巨变,涵养家乡情结;行知在大学校园,感受人文底蕴,种下梦想火种。学校、家庭和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孩子一起享受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四、平台创新,以数码社区整合区域德育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支持。“新教育十大行动”之“建设数码社区”,倡导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霞区教育局整合行政部门网络资源和各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资源,携手互联网学习平台“沪江网”,构建CCTALK数码社区,为家校共育提供多元化服务。

区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加强网站建设,推动全区各校通过了数字化校园评估考核,建立起立体化家校互动合作网络体系,制定了以校园网平台为核心的短信通知平台家校联系制度、家委会制度、各种形式的家访制度等。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各学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家校合作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富有创意的做法和案例。

以家校论坛为例,除了常规的通知、作业公告、信息共享之外,更有“小故事、大道理”系列主题,与家长沟通和分享教育理念。每学期,区内各学校都会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举行新父母论坛,共同讨论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论坛内容都会及时上传至网站,与家长分享。2016年南京栖霞・台湾彰化海峡两岸“行知教育论坛”在晓庄师范学院附小隆重召开,栖霞区以“家校共舞,助力儿童核心素养发展”为主题,阐释了栖霞教育共同体家庭教育公益讲师团成立一年来的所行所思,并从公益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活动内容、社会效应等层面,简述了公益讲师团今后的运行思路。这一内容上传至沪江网后,引起了师生家长的极大反响。

为了更好地整合互联网资源服务家长,区教育局经过努力,实现全区入驻“沪江在线”网络课堂。各学校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千人培优”等特色课程和家长课程,将学习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只要借助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无论孩子和父母在哪里,都可根据需要,在线预约课程,自由授课。许多家长只要有时间便会陪着孩子一起在线听课、上课,对学校教学有了进一步了解,满意度不断提升。

如今,区内学校各班均建立了微信群,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各类通知、反馈班级情况。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则及时向家长和社会介绍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情况。目前,学校正在开发基于微信平台的APP,通过手机实现家校论坛的功能,让父母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动态,掌握家庭教育新理念。

家校共育论文篇8

[作者简介]李正亭,西南林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讲师,云南昆明65022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0-0153-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这一课程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法制和纪律教育、道德教育、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宗教教育、人格教育等等,涉及思想意识、文化心理和行为模式等各个层面。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曾使用过“公共必修课”、“政治理论课”、“共同政治理论课”、“马列主义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名称,但绝大部分时间采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本文就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课程与教材历史轨迹作简要梳理。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1949年底,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新区学校安顿后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当时确定的课程是“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1年,“社会发展史”一课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再加上原来的“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着重于讲授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思想。

1950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指示,在大学开设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该课程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教材(1953年该课程被改称为“中国革命史”,1961年改为“中共党史”)。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主要有两本:《马恩列斯语录》(编)和《苏联政治经济学习》。由于苏联色彩浓厚,提出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编写我们自己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一年后,该教材出版。

1957年,“大鸣大放”开始,高校政治课除“社会主义教育”外全部停止。课程以著作为指导,根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12个“小题目”逐章展开学习。

1961年,教育部《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分析了当时高校思想理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明确当时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还规定了课程设置和学习时间,布置了编写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和培训师资力量等任务。

1964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高教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当时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配合学校中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围绕新的任务,教育部对课程进行了新的调整,并提出了编写新教材的原则和要求。

1966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所有课程停开。1971年,高校复课后,政治课以讲解包括《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在内的4本马列著作和著作为主,教学成了政治运动的附属物,直到“”结束。1980年,改革开放后,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联合通知,高校普遍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

值得一提的是,1963年8月,教育部试行《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规定(草案)》,对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学习时间、阅读书目、考试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根据教育部规定,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报告”两门课程。

二、不断深化改革到“98”方案的实施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对建国以来28年全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课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对“”在“”时期对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破坏进行了批判,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任务。

从1978年至1984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主要是纠正“”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教学内容。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明确了马列主义课的教学方针,确定了马列主义课的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并对高校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领导管理体制等作了明确规定。1982年党的十二大之后,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精神,教育部决定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确定在高等学校新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从此开始,马列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为“两课”,思想政治教育正式作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进行建设。这一阶段思想政治课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是突出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教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为主的课程体系。

从1985年到1997年是“两课”形成时期。1985年,三中全会后第一次高校马列主义理论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央要求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后改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这一课程,复旦大学成为首个试点。不久,由牵头集体编写了一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此次调整中还把“中共党史”又改称为“中国革命史”。时任总书记的还提出,要开设“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课程,后来这一课程演变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986年到1988年间,各地高校组织编写出版多个教材版本。在改革逐步展开的过程中,课程设置由原来的老四门变为新四门,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后不久,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

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两课”教学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要“编成教材,进入课堂”。复旦大学首先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加强对思想的学习,中国革命史课也相应调整为思想概论。这次的课程调整方案又被称为“98方案”,即1998年经报请党中央同意的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高校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理科分别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课程,另有“形势与政策”课。

“98”方案的一个特点是注重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点学科加以建设,把“两课”作为学校的重点课程加以建设。把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规划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把“两课”教育工作的状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和领导班子实绩的重要条件,作为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1997年1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这是新形势下加强“两课”教学和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1998年到2004年是“两课”的发展时期。1998年4月23日,党中央批准了“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八门课程,并于同年秋季实施。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指导地位的确立,“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于2003年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三、“05”方案的实施:高校思想政治课全面务实的改革

根据新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以16号文件的形式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根据中央16号文件的精神,和教育部于同年12月联合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5年1月批准了这个《意见》。《意见》将“两课”更名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对具体的课程内容作了新的调整,确定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课程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与政策”。本方案从2006年秋季开始实施,简称“05方案”。

家校共育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48-01

公共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必备教育体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艺术教育开始从纯艺术领域走入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应该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广泛吸收人类现有的艺术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为当代公共艺术教育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实施路径。

一、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课堂

任何艺术实践都离不开理论指导,理论是艺术发展与进步的内在动力。课堂是实施艺术教育模式和载体,是其理论教学的主渠道。如何把枯燥的理论转变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有效资源是当前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在当今校园,音乐节、现代舞等艺术活动十分普遍,但却也显现出艺术理论的粗疏。缺乏理论的校园艺术活动最终会走向乏力与尴尬。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加强公共艺术理论教育,在学校开设艺术理论类课程,建设完善的教育体系;把现有艺术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整合、筛选;调动起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加强理论教学的普及性;从人、物、财上加大投入,建设丰富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库,并逐步通过高校艺术实践活动来深化理论教学。

二、实践维立足于艺术创作

以艺术创作为形式的实践是检验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紧扣艺术实践性,借助校园艺术活动,简历自己的艺术活动平台,让学生进行艺术体验,真正领会艺术的本质。公共艺术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活动与艺术实践时也应该就地取材,在教学中要发掘和创造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适时的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摆脱职业艺术演出的专业元素,而变成一种朴素的艺术锻炼行为。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的开展实践环节,指导学生进行艺术表现。此外,在课外艺术实践的模式建构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应该脱离课堂教学的狭隘思维,并且在专业艺术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自主成立艺术社团,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展演以及大量的学生自发演出活动等形式,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三、在生活中实现艺术教育的应用

从艺术家的工作室到欲演欲烈的大众文化艺术活动,艺术逐步走向日常生活,越来越大众化、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学校也充满着“亚戏剧“”亚舞蹈”等各种形态的艺术实践活动。这种形态的艺术教育决定了它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摆脱正统艺术教育的束缚,把艺术生活有效结合,利用灵活、生动的艺术形态植入于校园生活中,使校园变成一个生动的“艺术场所”。如戏剧表演就越来越多的融入学生生活。有专家指出:“戏剧教育应该考虑走出‘艺术戏剧’教育的‘象牙塔’,再建一个艺术戏剧的‘工作间’”,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亚戏剧”形态方面表演实践,为各种人生情境做“预演”,让学生全面融入艺术情境,让学校成为一个多变的艺术场所。

四、从本土艺术文化教育着手

对本土文化艺术的忽视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土文化艺术可以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是民族情感和精神的重要载体,为此它硬钢成为艺术教育的特色主题加以推广。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 年)》强调“: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2]在艺术文化教育的设置中,应当更为深入的发掘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并把其引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来。从深度和广度上去拓展艺术教育范畴,利用新型的艺术教育形式对学生开展主题艺术教育,再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反过来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研究。这样,既能够促进本区域文化发展,也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能更好解决艺术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状并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开拓。

总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艺术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坚持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建立一系列完整、规范的艺术教育体系。让艺术教育超越单纯课堂教学而进入全面的艺术实践活动,超越实践经验而升华为理论提升,超越艺术涵养化入生活应用,成为立体综合、多维延伸的高效过程,必将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美育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家校共育论文篇10

关键词: 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对接

Key words: campus culture;corporate culture;docking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014-02

1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的冲突

于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教育明确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指出高职教育的特点之一: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高职教育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发展方式。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可以看出:高职教育提倡大学习观!在学校的集中学习和在企业的实践学习同等重要!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如果能以文约束!以文素人!在长期的合作中形成符合自身规律和发展模式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将是高职教育健康、有序、良性发展的助推器!但目前社会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还未完全接受和认同!学生的大学习观还未完全建立!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学习还未完全接受和认可!校企合作的文化氛围还未形成!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学习的制度文化的约束力有待完善和健全!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学习的精神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2 学生实习过程舆论副作用的文化对接障碍透视

2.1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精神文化对接还未深入人心 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都是各自长期发展和沉淀所形成各自成员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价值体系,规章制度等的综合。从以往的发展来看,双方相对独立又互相交接和融合,在最终目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企业是人才使用的主要基地和场所,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和社会所用。但长期以来人们的固有意识是:学校制定人才的培养方案,传授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在各行各业就业,企业作为人才使用的集中地之一使用人才并反馈信息给社会,或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满时采用在岗培训或短训的形式使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对这种模式接受和认可。但这种模式具有企业对人才使用的信息反馈滞后,人才在企业适应的成本期较长等不足。为了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国家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刚性需求。国家高等职业发展的定位确定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但人们没有完全的认可和接受。

2.2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制度文化的融合有待完善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从表现形式来看,它是学校和企业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各取所需,各发所长,互惠互赢,利益共享,共同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和理论功底的高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办学理念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高度融合与深度链接,需要企业与学校的共同参与,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文化的融合、高度的链接、社会的认可需要一个长期的磨合过程,需要实践去检验。国家“十二五”教育规划指出要“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1]

2.3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文化融合的载体之一——学生学习的观念有待转变和提高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文化对接的主体之一是学生,对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技能,特别是实践的技能。学生的思维改变,由对实习的不重视和不坚定到绝对主动参与需要一个过程。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学习的理解较为狭隘,没有意识到在企业的实践同样也是学习,是一种更直接、更快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心里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沟通中的舆论,保护自己,认识自我。

3 点滴铸魂,文化引领,改变心智——“突出五小”

求快、求变、求新!我们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跳跃式需求,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文化对接的方式、方法,以文化为引领,推动各项工作,是高职文化的建设深入人心,真正的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三心共振,互换互赢!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虽然国家高度重视和鼓励,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共同探讨和尝试,但交汇和融合的层面和力度不够,特别是一些敏感的问题,如企业参与过程的费用问题,企业和学校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各自的社会责任也不同,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而学校主要是以传道、授业、解惑等知识的生产、传播、消费的场所。

为了使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更好向职业文化的方向发展,提高社会对职业涵义的理解和接受。针对学生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我们深入思考,提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五小”策略。

3.1 点滴铸魂,文化引领——舆论造势 要使高职文化的引导作用变成成员的自觉行为, 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强度,充分利用媒体、互联网、电子屏、短训、课程渗透等形式加强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使人们认识到高职教育中学校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意识到学生到企业的实习、参观的等途径和实践方式对理论知识的深化,提高理论知识的高度;高职文化就是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高度对接,是企业和学校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和条件共同培养人才;使企业的执行层和员工认识到知识、培训对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和企业效益提高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其积极主动与学校合作,加大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是在学校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顶岗实习、企业参观等形式是对理论学习的强化和升华,是所学知识能及时的得到反馈,建立广义的学习观;使家长和社会认识到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高度一致性。

3.2 点滴铸魂,文化引领——建立大学习观 建立学生的大学习观,使学生认识到在校的理论学习和在企业的实践学习同等重要,两种不同方式的学习是学生知识积累更加的完善和丰富。

要实现校企文化的接轨,我们要转变观念,树立学生的大学习观,是学生认识到:企业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最好场所,是检验学生在校理论学习的金钥匙。学生的理论学习——到企业的实践——到理论的升华——再到实践的应用。经过这样的循环往复,是理论和实践完美的结合;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和校内实习实训的基础上,再到生产、经营、服务、生活第一线顶岗实习、师傅徒弟一带一等形式的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将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校园环境的企业化,从而让学生在就业时赢得主动;通过校企文化对接,建立起有利于培养有技术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职业人的互动机制。

3.3 点滴铸魂,文化引领——小楷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事件对人们的影响和引导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要本着“树立榜样、宣传榜样、有样可学、持续学习、不断更新”的理念和方法,推选实习中表现较好的学生和师傅,把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解决实践过程存在问题和所得经验与大家分享。把择优录取到企业的学生定期请到学校,把他们在企业的职业生涯发展和个人成长经历与大家交流和分享。要在校园和企业营造“学星、追星、当星”的浓郁氛围和成长通道。真正的缩短学生由单纯的学生到员工的转变期和员工的成本适应期。树立榜样,让榜样成为“校企合作”文化对接的引导者和领头羊!

3.4 点滴铸魂,文化引领——结对子 文化的建设、对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如果在合作的基础上首先建立一线员工和学生的一对一“传”、“帮”、“带”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自发的组织活动,互相沟通,融洽相处,各取所长,自行解决各自领域出现的问题。

3.5 点滴铸魂,文化引领——群策群力 人在一起是群体,心在一起是团队。我们要集思广益,群则群力,共同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

①点滴铸魂,文化引领——群则群力,政府政策优惠。

建议国家可以设立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的专项基金,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专款专用,专门用于校企合作过程的日常开支。

②点滴铸魂,文化引领——群则群力,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国家给参与职业教育“双主体”办学的企业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使学生在企业的“成本期”实习给企业有一定的补偿;鼓励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环节,共同为培养合格的人才而发挥各自的优势,学校部分老师可以深入企业的实践,协助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和共同研制和开发新项目、新产品。

③点滴铸魂,文化引领——群则群力,学校不断改革。改变课程的设置,课程的内容坚持理论够用的原则;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邀请一些企业的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工作,参与专业方案的设计,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参与实践教学的引导;改变教师结构,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邀请企业培训师给学生讲课或专题讲座等,使企业文化进课堂。

④点滴铸魂,文化引领——群则群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高职文化[2]就是大学精神和企业精神的融合贯通,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是高职文化的基本特征。学生是高职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的主体之一。学生的理论功底是否符合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单纯依靠就业后的反馈来衡量和检验。如果能把企业对学生的不满意消除在萌芽之中,通过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使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反映一些教学的问题,学校针对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的环节,使高职的人才培养到行业对口企业的就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是高职教育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量体定做”的需求,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高职文化是高职教育的灵魂,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起!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抓住国家经济“十二五”发展的大好机遇!团结一致,以“文化引领,点滴铸魂”为主脉,牢记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以培养合格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来回报学校、回报企业、回报祖国!

参考文献:

家校共育论文篇11

1.组织家校共育理论培训,为家长、教师提升理念

(1)家长培训

学校定期开展家校共育理论讲座,指导家长科学育儿。通过讲座把“家校共育是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源头活水”这一观念植入每位家长的心中。

(2)教师培训

学校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家校共育相关理论,认识家校共育的重要性和其对学校教育的积极作用,激发教师主动探索“互联网+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提升教师在家校共育方面的专业素养。

3.建立网上“家校共育讲堂”

学校建立网上“家校共育讲堂”,引领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把当前先进的教育理念、方法系统性地呈现给家长。为学生家校共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努力为家校共育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有效引导家校共育健康发展。

4.建立表彰奖励机制

每学年组织评选一批家校共育模范家庭,进行表彰。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引领全体家长更好地投入到家校共育中来。

二、拓展路径,开辟家校共育新渠道

1.发挥家校共育委员会辐射作用

以班级为单位,在学年初组建新一届家校共育委员会。由班主任组织对家校共育工作有激情、言行富含正能量、涵养相对较高的家长,组成班级家校共育委员会成员。班主任担任常务主任,副主任由家长代表和配班教师担任。

学校由校长牵头成立相应的家校共育委员会,并指导家校共育委员会的家长成员深入了解家校共育新理念,通过这些家长给其他家长传递正确信息,使每位家长都能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主动参与家校共育,形成家校合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家校共育委员会在每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召开座谈会,就“学生发展、教育管理”进行反馈交流,共同探讨管理思路、教育措施和发展策略。

2.借助微信、QQ平台实施家校共育

教师通过“班级家校共育(微信、QQ)群”密切和家长的沟通。及时与家长分享学生活动的精彩瞬间,有效引导家长们积极参与家校共育。鼓励家长随时随地通过班级群了解学生实时情况,及时与教师沟通,共同分享家校共育心得。

学生通过“班级家校共育(微信、QQ)群”可以展示作业(如:拼音练读、口算练习;英语朗读练习等都可以通过微信传音进行展示),还可以交流学习中的疑难困惑、学习心得。

3.依托翼校通平台实现家校共育

教师通过翼校通平台当天的班级通知、日常评语、作业布置、测试成绩等。还可以把学生在校的精彩瞬间拍照上传,建班级相册。家长通过翼校通和老师随时沟通,了解学生日常表现,还可用翼校通平台视频讲课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复习、补习课程。

由于翼校通有电脑和手机两个终端,克服了有些家庭没有电脑的弊端,家长和学生用手机就能实现与老师及时、高效、便利的电话交流,极大地增强了家校互动的频率。

4.利用《家校共育日志》完善家校共育

为了使家校共育工作更具实效性,使家长们优秀的育儿经验得以互相借鉴,班级建立《家校共育日志》。《家校共育日志》在每位学生家长手中停留两天,家长分享其他家长育儿经验,在对自己教育子女方面有启发的日志后面用红笔画一个五角星,以示鼓励。同时,将自己育儿的经验教训,以及当时的解决方法,最想对孩子、老师甚至学校说的话等,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再带回学校,由老师收阅并作相应的简单答复,之后传递到下一位家长手中。

《家校共育日志》是对网络平台的补充,能更好地积淀好的家校共育经验,并促进家校共育完善。

5.家访,形成家校共育统一战线

教师在每学期不同时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家庭环境、生活状况。及时调整学校教育,形成家校共育统一战线。

6.召开家长会,解决家校共育难题

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会上,家长可以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反馈信息,讨论解决家校共育难题。

三、良性互动,见证家校共育成果

1.开展“家长走进管理、走进课堂、走进活动、走进餐厅”等系列开放日活动,为家长体验学校教育搭建平台,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认可、信任。

2.“家长老师”进课堂。班主任请有专长的家长,进课堂,进行心理健康、保健卫生、安全等方面的讲座。丰富学校教育的元素,又实现家校共育的目的。

家校共育论文篇12

艺术教育是人文精神塑造的最佳途径,音乐教育以其特有的审美形式成为最为重要的艺术教育内容之一,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1]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文化意识,是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历史召唤。据此,探讨什么是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其教育目的和教育属性是什么?其在国民音乐教育体系中的位置等便成为整个高等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一、概念的界定

在以往音乐教育的研究中,一般都专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这使得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成为当前音乐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急需开拓的领域。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对象──大学生,决定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不同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它既要遵循音乐教育的一般规律,还要注意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生理、兴趣、知识结构和多样的专业背景等特点。

回顾我国国民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小学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一定时期有过一定程度的发展,却远远没有整个音乐教育的成绩显著。由于我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理论研究处于相对薄弱的地位,从而导致实践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落后和混乱的局面,尤其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地位不明确。在一些关于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论著中缺少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这一层次,似乎学校音乐教育就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以当前出版的关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著述中也以教材居多,涉及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系统理论的研究寥若星辰,使得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处于一种类似尴尬的境地。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多数关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研究中以宏观问题居多,通过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关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文章的检索,发现其内容大都着重于阐述在普通高校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即开展音乐教育与发展智力、完善修养和德育等方面功能和作用,而涉及微观诸如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模式、学科构建、教材建设、学科交叉教学、教法设计和评价模式等方面缺乏进一步有深度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体系化、规范化的建立,如何构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模式,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国民音乐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如何使之纳入学科化教育的论述十分有限。笔者认为,一种教育行为的实施,必须具备自身应有的模式而形成包括教育目标、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在内的结构体系,从而实现教育的目的。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过程本身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学校音乐教育。那么对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首先要明确其范围,明确其概念的内涵,这样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就可确定目标和对象,从而有目的的开展教学。学校音乐教育分为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一种是普及性质的教育,一种是职业性质的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审美感情、审美情操,最终实现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而专业音乐教育是培养高层次、职业性质的音乐专门人才。公共音乐教育一词是近年出现的一个新的概念,在很多辞书中未涉及此条目,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出现对“公共教育”的解释为“国民教育”。在管建华先生翻译《当代音乐教育》一书中出现公共音乐教育的概念,从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来分析,公共音乐教育这一概念应该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国民音乐教育的重视而逐渐形成产生的。在教育部2003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也首次出现了“公共艺术教育”专业设置。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一个复合型的概念,这个概念至少涵盖了“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三个层次。核心是“音乐教育”,“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这是明确了其教育教学层次的问题;“公共”的音乐教育,更进一步说明音乐教育的性质,指全体学生都要参与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普及性的教育活动,强调这种音乐教育是属于“通识教育”的类型。音乐是一种文化,音乐教育亦是一种文化教育,普通高校学生作为成年人更要强调把音乐学习的文化元素。同时由于音乐教育本身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欣赏性等特征,音乐教育开展的模式和内容应该是多元性的。

基于此,从其性质、目的和内容三个方面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做出初步界定:即以普通高等学校非音乐专业的全体学生为教学对象,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活动为辅,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陶冶情操为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活动。

二、理念的确定

对艺术教育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足是艺术教育落后的关键因素,即对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教育缺乏认知,深化艺术教育的理念是开展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条件。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处于市场经济的整体环境中,那种对艺术教育传统的淡漠意识在高等教育者思想中根深蒂固,这也就使得我们承担着确立一种教育理念的重任。

教育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一定时期的教育本身也反映社会的意识形态。我国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对在普通高校开展公共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其目标指向上具有同一性。因为社会的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而音乐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有修养的人、和谐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表现为对社会关系的充实和发展。从深层次的社会角度来看,当前实用功利性价值观占据着主流地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教育领域,左右着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尤其对人才期待感很强的普通高校,更是特别关注其教育本身的直接社会效果。据在美国考察大学艺术教育的沈致隆先生描述,国内很多高等教育界人士对美国各大学的教学计划中能够容纳数量如此可观的非专业艺术课学时感到困惑,经常发出疑问。我们不必探究其为什么产生这种疑问和困惑,首先对教育界产生这种困惑现象的最大感受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界缺乏艺术教育的理念,教育者欠缺前瞻性教育思想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普通高校管理者要注重从哲学和教育高度去强调对艺术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高等教育界应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一个人的能力和思维的影响,对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整合,是一个人发展和成才的必要补充。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开设几门课程的问题,而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它渗透在一切教学活动中。它不仅仅是繁荣校园生活,也不仅仅是培养部分艺术尖子,而是牵涉到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的问题。学校必须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和人才素质构成的总体要求上重视艺术教育。当然我们还要正视艺术教育在学校中未得到平等的位置,其意识中仍然把艺术教育看作是次要的附属活动。还有相当普通高校管理者对艺术教育的感觉反应很平淡,从调查访谈中感觉到很多普通高校虽然开设艺术课程和开展了活动和讲座,但是从其根本上并没有全面真正的认识到艺术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而更多的是为了应付国家的检查和达标要求。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素质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观念深入人心,蕴含着人文教育思想内容的艺术教育不断提升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尤其对作为艺术教育主要形式的音乐教育的观念越来越多的被接受。笔者从访谈中了解到,部分学校的教务部门的领导认为应当开设公共音乐课程,这些课程对提高学生修养和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帮助,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必要的。但前提是保证专业课不受影响,这与过去那种可有可无的意识有明显区别。还有部分高校存在着对音乐教育的道德教化倾向,把音乐教育片面地只看成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工作一种手段和途径。道德教化的作用应该是在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基础上,是在认识、理解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的过程中实现的,必须通过审美这个环节,不能离开音乐教育本身去要求音乐教育担负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否则影响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虽然其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方面存在误区,但是从其对艺术教育的理念上是一个明显的改变和进步。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就是通过音乐的学习塑造其人文价值取向,深入挖掘音乐内容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使学生从精美瑰丽的音乐语言中,感受深刻的哲学道理。大学生因其所受的教育和所处的环境,历来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对现实世界作出理性的思考,从而树立一种人文精神。囿于音乐本体的教育视角下不能体现音乐教育的价值,也不符合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客观实际,因此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应确立文化教育的理念。

三、体系的认定

音乐某种程度上就像一种特殊的语言,不经过一定时间的前期训练很不容易进入它的内部世界去遨游。音乐的非语义性和非造型性决定了它不能直接传达概念性和视觉性的信息,它需要通过学习者的情感体验的作用,从而产生联觉去理解和想象音乐所描绘和要表达的内容。[2]任何形式、任何层次的音乐教育总是为了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作而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方面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离开了必要的技术训练,它所肩负的美育就很难完成。正如别林斯基所说:“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美学和艺术修养越高,他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就越深刻。”[3]音乐的实践是音乐教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和环节,如果离开了一定的实践,则无法实现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任务。在没有进行这些工作之前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也许较难以捕捉到,只有具备了较高的音乐素养才使能大学生对社会的音乐现象作出审美判断。而目前的普通高校学生的音乐素养现状与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从而造成了其审美情趣低下的状况,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小学阶段音乐基本素养学习的缺失。

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中,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理论研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这是必须要明确和认识的。由于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的断层客观存在,导致当今的大学生的音乐素质偏低,但是从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上则不能认定为“补课”,因为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不是单纯的把音乐知识和技能重新训练,而是着重强调对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鉴赏。由于大学生本身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认知能力,加之丰富的情感心理特征,培养其终身热爱音乐的兴趣,并形成独立研究音乐文化的能力,是区别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根本所在。同时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又不是孤立的,它不是可以脱离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其他领域而存在,它与中小音乐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教育的不同阶段,不能照搬和替代其中任何阶段。因为每个时期和阶段的音乐教育具有与其教学对象相适应的特点。根据人的年龄和生理特征,在音高节奏和读谱等技能方面的最佳训练时期是在中小学阶段,而到了大学阶段,由于学生已经处于成人的心理和生理周期,对有关绝对技术能力方面的感觉已经基本定型,再投入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单一的训练是勉为其难的,这是对音乐教育本身的一种定势思维错误倾向。我们承认开展音乐教育必然包括那些音乐常规元素训练,这是音乐教育自身的特点,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了教育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材施教。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处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高级阶段,它是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的理性成熟时期,更应该强调对音乐文化的哲学和美学价值认知,强调传统音乐文化与世界音乐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从而为走入社会确立一种完美的价值观,为确立一种终身热爱音乐的习惯进行的一种音乐教育。因此按照教育层次递进的规律和关系,整合从幼儿音乐教育一直到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使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实现整体衔接。同时需要说明的是也不能把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片面的划入到成人音乐教育当中,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首先还是学校音乐教育,是按照国家教育的发展规划来进行的,而成人音乐教育是一种松散的、分割状的形式。

2001年至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实验稿)》、《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使得中小学生音乐教育进入改革与创新的新阶段,由此也带动了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调整和改革。同样,在这之后必然要带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为这些中小学生是将来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潜在学生。因此,我们应该着眼于未来,扎实做好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是一种完整的教育系统,是一种类似链条式的结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造成不良循环。中小学音乐教育作为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一个前期学习阶段,由于其薄弱使得目前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处于一种较为复杂的现状。同样,如果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得不到加强和完善,学生缺乏审美价值观和艺术教育的观念,那么普通高校的学生作为未来教育者仍然会漠视艺术教育的发展和推广。对于目前这样一种现状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我们应以前瞻性的眼光来审视它,继而站在阶段论的高度去认识它,这样我们才会不断地感受到其全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柏拉图《国家篇》。 转引自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

音乐家论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 第10页

[2]张前、王次《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年,第25页

[3]沈致隆《亲历哈佛――美国艺术教育考察纪行》,华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