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管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8 15:08:58

环保管理论文

环保管理论文篇1

二、较高的科学技术价值

当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原因。基于这一现状,相关学者们展开了大量研究,以期找出有效的应对方法,显著改善我国环境现状。而环保档案中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为学者们展开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资料与重要的参考数据。例如,通过对比、分析被保护区域环境的水质、鱼群种类、水生植物类等的历年保护结果,并作进一步的研究论证,能够为展开该区域的环境科研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与论据。

三、环保档案管理的实施步骤

1.严格遵循档案管理相关规定。我院严格遵循国家颁发的相关规定与条例,建立专门的档案管理室,安排专职人员有序进行环保档案的收集、整理与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专职人员必须熟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全国环保管理条例》、《环保档案管理办法》以及《环保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重要规定。

2.准确界定档案材料归档范围。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往往涉及的档案材料的数量较大、类别较多,一旦管理人员对这些材料的摆放或存储过于随意化和无序化,不仅查询时耗时耗力,而且还容易造成一些重要文件的丢失。因此,必须对这些档案材料按一定依据进行分门别类,对其归档范围进行准确界定,实现有序、便捷和高效查询和利用。通常可按表1所示进行有序归档。

3.档案材料的管理。在准确界定档案材料归档范围后,就要对档案进行存储管理,这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存储介质划分,我院的环保档案主要分为电子文件与纸质资料。第一,电子文件。所谓电子文件,是指一类以光盘、磁盘以及磁带等为储存载体,以计算机等数字设备为阅读、处理媒介,在通信网络上实现自由传输的文件,该文件以数码的形式产生于数字设备与数字环境中。我院经历了硬磁盘、磁带、一次写光盘以及只读光盘等阶段,目前常用只读光盘来归档电子文件。对于电子文件的管理,我院主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1)做好归档前的检查工作。对于将要归档的电子文件,档案管理人员必须首先按照相关业务规范来核查电子文件的内容,确保内容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随后对光盘进行检查,确认其表面洁净、无划痕;最后确认存储在光盘上的内容无病毒、可读性好。

(2)做好光盘的存储工作。在将光盘存档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光盘的保护工作,尽量避免对光盘记录涂层的触摸、擦和划,以免光盘的失效。在实际存储过程中,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为了防止光盘在存储时擦划失效、挤压变形,对于容易损伤的光盘,应加设光盘保护盒。我院采取硬质塑料光盘盒;为了防止挤压变形,对于单片光盘,应将其装入盒内,竖立存放。我院在单片竖立存放的同时,将其与纸质资料分开;光盘存放的场所应远离强热源、强磁场,隔绝有害气体的污染。我院在档案室中建有独立的密集柜,可满足一般要求;尽量保持档案室维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我院通过放置温度计、湿度计以及干燥剂等方式来实现对储存环境的及时调控。

(3)做好光盘的定期检查工作。在电子文件的实际存储过程,常常会因为光盘变形、划伤或格式不兼容等情况而使得一些重要数据与文件流失。为了确保这些光盘使用效能的长久性,必须对其进行定期检查,检查这些光盘的表面清洁度、可读性以及内容完整度。一般情况下,光盘超过四年就要进行一次机读检验,并且其合格率应为百分之百。同时,当更新相关处理设备(如计算机)后,应及时检查设备运行环境,确认光盘与计算机光盘驱动的兼容性。如果无法兼容,则要对光盘进行转换。此外,为了避免光盘出现问题而无法读取,可刻录两份,其中一份留作备用。第二,纸质资料。我院环保档案中的纸质资料主要含有:环境评价报告书、检测报告、合同书,任务书、项目批复以及公众参与等内容。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电子文档式的信息储存方式被越来越广泛的用于档案管理,但这并不就意味纸质资料存储的落伍,它仍然是档案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做好归档前的审核工作。我院在提交纸质资料之前,首先由资料产出部门对资料的真实度、完整度与可靠度进行初审与复审,确认资料合格后,再提交至档案管理部门。随后,档案管理部门对上交的纸质资料再一次进行审核,确认材料满足归档要求后进行归档。

环保管理论文篇2

所谓光污染,指的是部分大型建筑物尤其是玻璃等易反光材料表面产生的反光现象,还有施工阶段电弧焊切割东西时所形成的闪光,这些都会造成光污染。有不少交通事故就是因为光污染而引发的,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光污染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2高空坠物

施工中常会把一些砖石或者大型的建筑材料运输到建筑物的高处,尤其对于部分楼层较高的工程,由于人员的疏忽或者刮风的因素使建筑物从高处坠落,对下面作业人员的生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还会引起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

2防治市政工程施工污染的措施

建设单位应严把工程质量关,加强人员的管理,防止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国家规范的环保条款,配备专业的人员担任环保工作,构建与建设计划相一致并适应于项目的生活区及建设区的环保方案,时刻注意环保设施运行状态,有效处理施工中环境问题,尽可能的不改变施工区域的环境面貌,降低施工对附近环境造成的破坏,通过开挖边坡治理防止土质疏松,对存在的污染问题有效处理,避免工程施工破坏生态环境。

2.1防治颗粒污染问题

根据国家明确规定的污染标准,防止烟尘,不断降低污染源头与排放量。施工中常常因为大量的颗粒材料于地面上致使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粉尘,进而引起空气污染。所以实际施工时,应将塑料或者篷布铺设于在外的颗粒材料上,同时注意轻拿轻放,明确相应的施工路线,并及时有效防治运输中造成的路面干燥易产生粉尘这一现象,在运输路面适当的洒水,或者运输车辆上盖上篷布,避免颗粒到处散落。对于施工现场机械车辆应考虑配备净化污染气体的装备,燃油机应配备除烟尘的装备,将除尘措施贯穿于砂石料拌和加工工序中。不得在施工场地随意的燃烧会发出难闻气体或者毒性气体的物质,定期维修和保养机械设备、车辆,以防发生机油、柴油、汽油泄漏问题,污染物质的排放必须在规定标准范围内。

2.2防治噪声污染问题

根据国家规定的噪声标准,科学选用噪声低的工艺品和设备或者能够有效降低噪声的手段,应将建设区与居住区隔离开,安装隔音设备,施工车辆与机械设备运行中发出的噪声必须在环保要求范围内,尤其对于与市区较近的建设单位,要优化配置建设装备并确立具体的时间,最好白天施工,不得在夜间开展大规模施工,以免对附近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推动施工顺利有序运行,保证附近居民拥有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2.3防治水污染问题

结合水质保护文件的标准,合理安排污水废水的排放,做好水质监测工作,加强混凝土养护、砂石骨料再加工,科学有效处理工业废水、机械废油等,污水不可直接排放,保证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健康、清洁,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必须在化粪池中进行一番处理后方可排放于农田中,机械设备的冲洗废水必须进行隔油沉淀处理后才能用来喷洒道路和施工场地。施工所需水量较大,不管是用于冲洗施工场地地面的水还是洗衣做饭剩下的水或者天上所降之水,只要随意的排放都将引起水污染问题,水会直接流到附近居民的农田,或者将存在浆料的水体排放到河流,严重影响了水中大量动植物的生存,流进农田中的水会被植物吸收,进而导致植物带有水中的危害元素。针对此情况,我们必须把施工中所用的水排放到城市污水管中,降水时应第一时间处理好部分容易受到冲刷的材料,防止因油料地漏而引起水污染。

2.4防治光污染问题

目前,光污染在工程施工中比较常见,主要是因为部分新型材料的涌现而引起光污染。要想有效防止光污染造成的危害,就必须将电弧焊长生的亮光消除,施工周围应安装必要的围护栏,对电弧焊作业中发出的亮光进行拦截,并且还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2.5强化市政工程管理

市政工程的有效管理对施工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并且还涉及到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切实做好市政工程管理工作,将环保性工程理念贯彻落实到施工全程中,只有这样,方可降低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保证施工资金的合理使用,从而推动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2.6防止高空坠物

具体应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对现场施工人员予以严格要求,制定并落实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严防施工人员随意的从高空抛物,要求施工人员应达到规定的素质标准,实际选用的施工机构内部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其次安全防护应做到位,防止因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造成高空坠物。另外,施工中安装一定的防护网,并且固定好输送至高处的物品,以免刮风将其吹落带来严重的后果。

环保管理论文篇3

充分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对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看待大坝与生态的关系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1水电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大坝与生态的关系问题上,水电比较有代表性。因此有必要分析一下水电的发展历程。我国水电建设从解放初期装机16.3万kW,发展到2002年底装机8607.5万kW,尽管在发展进程中曾数度遭遇困难和挫折,但是仍然顽强地发展,从弱到强,由小到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水电事业曾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先后经历了技术制约、投资制约、市场制约和生态制约4个发展阶段。

1.1技术制约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水电事业受建筑材料和技术等因素制约,发展速度缓慢。当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筑坝技术和现代化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修建大坝主要靠人扛肩挑,机械化水平极低,制约了水电事业的发展。如今技术制约阶段早已成为过去,中国目前有能力设计、修建任何类型的大坝。

1.2投资制约阶段

筑坝技术水平逐步得到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资金的制约。在电力短缺的情况下,国家急需发展火电和水电。为加快电力建设,国家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鼓励水电发展。由于水电建设的投资相对较大,回报周期较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水电发展主要受着资金的制约。

1.3市场制约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实力逐步增强,中央水电投资的增加,极大地缓解了水电建设的资金困难。随着水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电力出现相对富余的局面,水电面临新的发展格局,同时也遇到了新的困难——市场成为影响水电发展和电力布局的主要制约因素。决定电站建与不建、电力往哪里送,市场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1.4生态制约阶段

近年来,国内外各界对生态和环境的问题日益重视起来。水电事业在走出技术、资金、市场等因素的困扰后,又面临新的问题,即如何看待水电开发对生态带来的影响。当前,社会各界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如怒江该不该开发水电,都江堰的杨柳湖电站该不该建,等等。有关三门峡大坝的争论本质也是这个问题。这些争论都是大坝与生态问题在实践层面上引发的,焦点都是生态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紧缺矛盾正在日益加剧,发展水电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措施。但是修建大坝带来的生态问题应如何认识并妥善解决,这已成为当前水电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可以说,修建大坝带来的生态问题又将成为水电发展新的制约因素。只有把生态问题解决好了,我国的水电事业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生态问题将成为我国水电建设乃至整个水利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综上所述,我国水电事业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技术、投资、市场、生态等方面的制约,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当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水电发展中的生态问题,正确认识水电开发与生态的关系,科学评价大坝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用科学发展观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现阶段遇到的问题,确保我国水电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2大坝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尽管当前关于大坝与生态问题的争论很多,但不少人对大坝导致的生态问题的认识并不全面,或者说并不准确。要正确处理大坝与生态的关系,首先必须冷静下来,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大坝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区分哪些是主要问题,哪些是一般性问题。我认为,从普遍意义上讲,修建大坝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8个方面。

2.1移民问题

水库移民涉及众多领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人的生存权和居住权的调整,是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在中国,移民问题是大坝建设带来的生态影响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此,我谈3点认识:

(1)移民问题值得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修建了8万多座水库,移民人数达1500多万,这在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是没有的。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移民工作,千方百计采取措施解决因移民带来的各种问题,陆续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我国水库移民工作总体是好的,但是也应该看到其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移民至今仍未摆脱贫困,生产发展和生活问题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改革开放后,修建了一批大型电站,国家对移民问题更加重视。

(2)关于修库建坝中征地移民安置工作的处置方式。大体讲,我国移民安置主要有3种方式,或者说分3个阶段:一是早期较为简单的移民安置型阶段。二是改革开放后的开发性移民安置阶段,即让移民拥有生产手段、生产资料,改消极补偿为积极创业,变生活救济为扶助发展生产。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应该走向第三阶段,走投资型移民的道路。投资性移民是库区移民以其享有的居住权和土地使用权等作为资本入股,在电站经营中享有一定的股权。也就是说,国家享有资源资产,移民拥有相应的权益资产。

(3)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我们能够妥善解决移民问题。我国的水库移民有其特殊性。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水库是山区水库,库区群众原本生活十分贫困,移民给他们带来了脱贫的机会,成为摆脱贫困的一个途径,因此移民工作得到了库区百姓的支持。世界银行、亚洲银行官员到我国的一些库区考察,了解到库区群众都愿意移民。这一点与国外不同,是中国水库移民的一大特点。因此,只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我国水库移民问题是能够妥善解决的。

2.2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

这是目前讨论大坝与生态问题的文章中很少提及的。事实上,泥沙对于河势、河床、河口和整个河道的影响,从生态角度讲,是修建大坝产生的最根本的影响。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才是建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

2.3对大气的影响

国外舆论在谈到大坝与生态问题时,首先谈到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大坝建设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这种观点的提出是有原因的。在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在北美洲,以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一些大型水电站的水库淹没了大片森林,水库蓄水前,又没有能力大规模砍伐清库,林木便长期浸泡在水中。树木生长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益于生态环境;但经水浸泡腐烂后便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从世界范围看,这个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国际上把对大气的影响看作建坝对生态的影响的首要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在中国并不严重。原因有二:一是中国的电站虽然很大,但多属高山狭谷型水库,与国外的水库相比,库容并不大;二是库区几乎没有大面积的森林。譬如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但其库容要排在三十几位以后,林木淹没很少。因此,用对大气有影响来指责中国的大坝建设,显然是对中国大坝建设问题缺乏了解。

2.4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

当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在水库里停滞后便会发生一些变化。首先是对航运的影响,譬如过船闸需要时间,对上、下行航速会带来影响;水库水温有可能升高,水质可能变差,特别是水库的沟汊中容易发生水污染,如水华现象的出现;水库蓄水后,随着水面的扩大,蒸发量的增加,水汽、水雾就会增多,等等。这些都是修坝后水体变化带来的影响。

2.5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

这里的鱼类是特指的,生物物种则泛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当前社会上极为关注的是大坝建设对洄游鱼类造成的影响。事实上,洄游鱼类由于种类不同,其生存的环境也各不相同,如鲟鱼,相当一部分是在北纬45°左右的日本北海道与我国乌苏里江、黑龙江和松花江等河、海之间洄游。而且,并不是每条河流都有洄游鱼类,有一些河道并没有洄游鱼类。世界各国在建坝中解决鱼类洄游问题通常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采取工程措施,建鱼梯、鱼道;另一种是对洄游鱼类进行人工繁殖。我国长江葛洲坝工程建设中,在解决中华鲟洄游问题时选择了人工繁殖的办法,事实证明是比较成功的。需要强调的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河流上建坝,对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是不同的,要对具体的河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2.6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

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文物古迹极多。水库库区淹没后可能对文物和景观带来影响,这一问题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7地质灾害

修建大坝后可能会触发地震、崩岸、滑坡、消落带等不良地质灾害。

2.8溃坝

可能造成溃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大坝运行不当,工程质量问题,或遇到超标准的负荷,也有可能是战争带来的人为破坏等。

以上归纳的大坝对生态的8个方面的影响,是普遍意义上的。对中国而言,我认为在这8个方面的影响当中,要高度重视移民问题和建坝对泥沙与河道的影响问题。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不同的河流、不同的河段、不同的坝址上建坝,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并不相同,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具体项目进行具体分析。一个项目带来的生态问题是什么,项目该不该上,该怎样进行控制管理,要作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提建坝就指责生态的问题,否定一切大坝建设。

3关于大坝与生态问题的几点认识

(1)社会舆论对大坝与生态问题的关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关注生态,是经济社会高度发展后人们思想认识的升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作为水利水电工作者,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我们应该比以往、也应该比任何人都更加重视生态和环境问题。对社会各界关于大坝和水利水电工程的不同看法,我们应持欢迎态度。但同时,对偏激的、全盘否定大坝的错误观点也决不能苟同。发展是第一位的,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发展中应牢记新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来统领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水利工作着眼于江河流域的治理开发。现在我们要转换立场。作为流域机构,要站在河流的立场上,做河流的代言人;要着眼于人类发展的未来,保护生态,保护河流的生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把保护生态、保护河流的生命作为工作的制高点,而不能把开发资源作为流域机构工作的制高点。

(2)国际上对大坝建设看法不同,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客观反映。一般而言,国际上对大坝问题的看法主要有两种观点:发达国家不同意修大坝,认为大坝建设将对生态造成影响;发展中国家主张修大坝,认为不修大坝经济无法发展。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赞成建坝,并在赞成修大坝的同时提出要十分注意生态问题。

国际上的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是有其原因的。当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电开发率极高,有的国家甚至高达90%以上,水电资源开发已接近饱和,而发展中国家的水电资源开发水平极低,一般在10%左右,按最近水能资源普查结果看,中国水能资源开发也只达到百分之十几。另外,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以美国为例,其人均用电量是中国的十几倍,水库拦蓄水资源量的比例,远远高于我国。因此,发展中国家要进一步发展,要解决电力能源问题,不修大坝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我国提出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据测算,届时国家需电力装机9.3亿kW,其中水电装机要在当前基础上增加1.7亿kW,达到2.5亿kW。这意味着今后平均每年要新增水电装机1000多万kW,才能满足翻两番的能源需求。更何况大坝还承担着防洪和水资源配置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在高度重视生态问题的同时积极进行大坝建设。

环保管理论文篇4

清代农业生产,就粮食产量而言,虽较宋明时期有明显增加,但就小农经济传统经营方式而言,并没有根本改变,而清代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则比宋明时期更加严峻,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口大增给粮食供应带来的压力。清代统治者虽然采取了一些解决办法,收到一定效果,但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长江流域,作为清代重要财富之区,在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程度十分严重,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具有典型性。本文欲在分析长江流域农业开发问题的基础上,试对清代农业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做一点探讨。

清初,由于长期战乱影响,土地大量荒芜,人口稀少。长江流域,经济遭破坏程度很深。就人口与耕地来说,顺治十八年,长江流域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诸省,官方能统计到的仅九百零二万丁口(如按每丁折五口计算,约四千余万口)[1],耕地也只有二百七十余万顷[2]。在农业生产水平不高的社会里,农业生产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投入的多少与可耕地面积的大小。耕地和劳动力太少,严重制约着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从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和发展生产的政策,其中较有成效者,便是招抚流亡和鼓励垦荒。清政府要求地方官务必广招流亡,垦荒拓地,并宣称对无资垦荒的贫民予以资助[3];且颁布了地方官劝垦考成法,将地方官的招垦成绩作为其迁降考核标准。在这些政策的促进下,通过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清代农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据统计,从顺治初到康熙末,全国主要省区(不包括边疆地区)共垦荒地四十三万八千余顷,其中属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七省,垦荒约二十七万二千余顷,占全国总额的62.3%。由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长期于战争,农村经济破坏严重,直到三藩之乱平定后,长江流域经济才转入全面恢复发展轨道。安徽合肥县,从顺治初即开始逐步垦复抛荒田地,至康熙三十二年,才将“原额荒田俱经垦足”;四川地区,康熙三十一年以前,几乎没有垦荒地亩上报。据郭松义先生依据实录统计,康熙年间四川共垦荒地十万七千三百五十余顷,皆为康熙三十一年以后陆续垦复清理升科的。从康熙三十一年至雍正二年,长江流域九省区耕地增加了近百万顷;同期,人丁增加了约五十五万丁[4]。人口增长,耕地增加,为增加农业劳动力投入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供了保证,促进了清前期经济的繁荣。但是,人口增加,耕地扩大,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前提。人口与耕地是否可能同步增长?如果人口与耕地比例失调,会带来怎样的社会问题?虽然顺康雍时期,清政府无男妇统计,只有人丁统计,但我们仍可推算这段时期人丁与耕地增长状况。我们发现,到康熙中后期,人丁增长的速度已现出大于耕地增长速度的端倪。在康熙四十九年,玄烨已感到人口压力。他曾说:历年来,外无兵革师旅饷馈之烦,内无工役兴作之费,但百姓生活却“未尽殷阜者,良由承平既久,户口日蕃;地不加增,产不加益。食用不给,理有必然”[5]。但他并没有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五十一年颁布了“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谕令;雍正时又实行“摊丁入亩”。这些政策虽在削弱农民、工匠等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减轻人民负担方面有进步作用,但它刺激人口增长的消极作用亦不可忽视。安徽《无为州志》即称:该州“自续生之赋罢,丁有定数,征乃可摊;均摊之例行,丁有定税,审亦可息。民咸乐生,户口所以日蕃”[6]。雍正帝自己也曾讲到:“国家承平日久,生齿殷繁。土地所出仅可赡给,倘遇荒欠,民食维艰。将来户口日增,何以为业?”那么,该如何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呢?在雍正帝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垦荒。雍正五年,“准云南、贵州二省广行开垦。凡地方招募开垦及官生捐垦者,按户数多寡议叙”;同时,再定各地人民前往四川垦荒之例,准其入籍、考试。雍正年间,长江流域九省共垦荒约数百万亩。清代农业,到乾隆中叶以后,已呈下降趋势,人民生活越来越艰难。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口增长太快。如:乾隆十八年,长江流域九省人口约九千四、五百万口,到乾隆三十年前后,该地区人口已突破一亿;到乾隆五十一至五十六年,人口达到一亿五千六百余万口;嘉庆十七年达到二亿,道光二十至三十年间,人口更猛增至二亿四千余万口。百年之间,人口增加2.5倍以上,同期,该地区耕地则只增加了大约三十分之一[7]。如此悬殊的增长比例,使得长江流域人均耕地占有量从乾隆十八年的3.6亩,下降到道光三十年左右的1.5亩按照当时生产力水平而论,南方地区五口之家,至少需要五、六亩耕地,并“佐以杂作”方可免除凶岁之饥。前述长江流域人均耕地占有量,即便是道光末期,似乎也基本合符这一标准。但这只是就平均数而言,没有考虑各地人口密度不同,以及地主官僚对土地兼并等情况。清初,承战乱之后,人口稀少,不少农民成为拥有小块土地的自耕农。清中叶以后,自耕农大批失去土地,他们或为佃户,或为庸工,有的只好流落他乡,生活日益艰难。乾隆中叶时,江南佃户辛苦一年,“尽所有以供富民之租,犹不能足”,生活十分清苦。乾隆初,湖广地区已是“田之归于富户者,大约十之五、六,旧时有田之人,今俱为佃耕之户”[8]。土地兼并,加剧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人多地少,农村生活困难,一部分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便流入市镇。富余农业劳动力部分流入市镇,从事工商业经营并不就是坏事,从市镇经济方面看,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投入工商业经营,可以促进以工商业为主的市镇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如湖南巴陵县(今岳阳县),乾隆年间“十分其民工商居其四;十分其农而佃种居其六;十分其力而佣力居其五”。四川嘉陵江沿岸,乾隆末以佣力为生,充当工夫水手者不下数万人。湖北汉口镇,地处东西交通要冲,南北交汇枢纽,来此开栈设铺,以庸力为生者颇多。据民国《湖北通志》载:鸦片战争前夕,该镇“居奇贸化之贾,比廛而居,输转搬运者,肩相摩踵”。晏斯盛《清设商社疏》中亦称:“楚北汉口一镇,……(乾隆十年时)户口二十余万。五方杂处,百艺俱全,人类不一。日消米谷不下数千〔石〕”[9]。江苏吴江县盛泽镇,因“地产绸绫,商贩云集,五方杂处,民户繁多”,乾隆初不得不将吴江县迁至此镇,专司安全管理等事务。一部分农民流入城市,促进市镇经济的发展,这是合符历史发展趋势的。但在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解决人口大量增加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却是有限的。在耕地不足,生活日益困难的压力面前,更多的穷民则涌入山区。他们在那里开荒种地,采矿伐木,摘茶种烟。雍正初,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已有大批穷民涌向山区,他们在那里搭棚居住,以种麻、种靛、开矿炼铁、造纸、种烟等维持生计,被称为棚民。川、楚、陕三省交界之地,处于长江中上游,重山峻岭,地形险要,有所谓南山、巴山老林等地,历来是贫苦农民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据点。清初曾下令禁止百姓入此山区。乾隆年间,人口猛增,大批失去耕地的穷民,纷纷“襁负而至,佃山结屋,垦土开荒”。平利、洵阳、白河、紫阳、石泉、汉阳六县,“俱是荒山僻壤,土著无多”,自乾隆三十七、八年至嘉庆初,川楚两省“穷民就食前来”者颇多;河南、江西、安徽等省“贫民亦多携带家室,来此认地开荒,络绎不绝”,致使当地户口“骤增至十数余万”[10]。据《东华续录》(卷九六)载,乾隆四十七年九月,陕甘总督李侍尧奏称:“陕省兴安州地形险要,户口较前增至数十倍”,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地迁来的。尽管清政府一再禁令百姓进入山区,但“各省生齿日盛,浸有人满之虞,无业穷民势难禁其入山”。为获得更多而又廉价的土地,以满足人们生计需要,内地平原,则出现了毁塘、填沟、截河、围陂的拓地潮流,有的甚至垦种江海沙滩地。长江中游地区地势平坦,湖泊众多,明代以来,人们便大规模围湖造田,清代则更甚于明。仅乾隆初的十一年间,湖广地区就围垦洞庭湖达十万零七千余亩。湖南龙阳一县,乾隆初即先后围垦“滨湖积水荒地”共五万三千七百七十五亩。乾隆五年,清政府颁布准许人们开垦零星边角地政策之后,湖广地区遂有“傍湖居民,招徕四方认垦之人,复以湖滨各处筑堤垦田,号曰‘民围’。数十年来,民围之多,视官围不止加倍。约计公私报册堤塍,不下九万余丈,积八十万步,当千里稍赢。往时受水之区,多为今日筑围之所”[11]。乾隆十年,湖南巡抚杨锡绂在《清严池塘改田之禁疏》中云:由于政府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乃自滋生日繁,荒土尽辟。愚民昧于远计,往往废水利而图田工。不独大江太湖之滨,及数里数顷之湖荡,日渐筑垦,尽失旧迹,即自己输粮管业数亩之塘,亦培田。一清之涧,亦裁流种稻”。乾隆十四年,曾下令“官地民业,凡有关水道之蓄泄者,一概不许报垦。倘有自恃己业,私将塘池波泽改垦为田,有碍他处民田者,察出重惩”。无奈人口太多,人们需要更多的耕地来养活自己,因此这道命令未能阻止人们向江湖要地。乾隆十七年,湖南龙阳县又续垦湖田二万三千九十亩有奇。乾隆二十九年,江西巡抚明德上报该省垦得“官山、田地、洲塘共一千二百九十四顷五十九亩有奇”。安徽合肥县,“高田为多,最须防旱,地既不近大江,全赖陂塘以资蓄泄”,然而嘉庆时却有清明塘、小官塘、大丰塘等近十处塘陂被改造成田。清人汪士铎曾这样讲道:“人多之害,山顶已殖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天地之力穷矣!”。这虽然有些悲观,却也道出了清代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人与自然争地,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如川、楚、陕边界地区,乾隆中叶以前,这里山高水秀,古木参天,遮天蔽日,一片原始森林。自从大批穷民涌入该地区后,他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刀耕火种,原始森林大面积被毁。严如《三省山内风土杂识》载:涌入这里的穷民,开垦新地,必先伐木,“数十人通力合作,树巅缚长,下缱千钧巨石,就根斧据并施。树既放倒,本干听其霉坏,砍旁干作薪,叶枝晒干,纵火焚之成灰”,借作施肥。由宝鸡经草凉驿、黄牛堡,过凤县、古陈仓、留坝厅至褒城县一带五百里山路中,乾隆初仍“古木丛篁,遮蔽天日”,然至乾隆末嘉庆初,“为川楚棚民开垦,路虽崎岖而树木已稀,惟柴关一处,尚有古木数千章”。长江流域山区的森林,就这样一片一片地被砍伐,变成了耕地或童山!有学者认为:“人类生态系统实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__经济__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如按此见解,则要求人类必须保持与社会、经济、自然的有机统一,即保持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内部平衡,如果平衡一旦破坏,人类就必然逃脱不了社会与自然所降临的灾难。清代中后期人口过快地增长,本身就已破坏了这一平衡。作为清统治者,本应从发展生产的角度,一方面控制人口增长,另一方面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但是,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去这样做,结果造成人们滥垦滥伐,进而破坏生态环境,使已不平衡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灾难便不可避免。森林被毁,土松易失,大量泥沙被雨水冲入江中,造成水土流失,增大灾害程度。汉水即是有名的“跑沙”河,“当夏秋涨发,(江)中有跑沙突起洪涛之中,出没无常,舟人步步留心。……如不能避,则沙壅船头,顷刻之间,人舟均无踪矣”。江西九江等地,乾隆时期亦聚集了大量棚民,开荒种地,种植薯、麦、菽、粟、高粱等杂粮,至使“林残石出。……因而土壤松浮,山多赤露。每逢一雨,沙土兼流。甚则冲塌奔腾,悬崖立溃,溪港淤滞,则溢上高田。浊流入江,而沙洲暴长”[12]。四川巫山县,仅县城所依之阳台山,历年垦辟,至使水土严重流失,“每因骤雨遂至,水石并行,填街塞巷,有时城门不可启闭”。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使长江逐步变成“黄河”,而且沙石随水而下,在中下游地区淤积成洲,垫高河床,从而增加了中下游地区洪灾的破坏程度。清人阮元指出:长江每年“夏秋间,挟泥载沙浑流而下,几与黄河无异”;王柏心亦称:“夫江自岷蜀西塞,吞名山数十,所纳山谷溪涧不可胜数。重崖沓嶂,风雨之所摧裂、耕氓之所垦治,沙石杂下,挟涨以行五千里,自彝陵始趋平地”,“十数年来,江心骤高,沙壅为洲,枝分岐出,不可胜数”。同治《枝江县志》(卷三)“堤防”亦载:“上游秦蜀各处垦山民人日众,土石掘松,山水冲御,淄挟沙行”,淤于江河之中,在枝江、石首、监利等地形成众多的洲滩。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地形比较低湿,沿江湖各州县,几乎无县不设堤塍护城捍田,圩田大量存在。安徽无为州,四境之内“圩居强半焉”,仅靠奥龙河及西门附郭圩田即达二千余顷。长江中游之湖广地区则更多。湖南龙阳县,至少有滨湖围田七万六千八百八十五亩;湖北监利县,咸丰九年清丈时,有圩田共四百九十一处,其中“上田三千八百七十一顷三十七亩”有奇。同治时,“南堤之内,有田数千顷,俱作堤塍御水”[13]。这些圩田,一方面需要江水灌田,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洪水溃堤造成破坏。围湖垦田,使湖面缩小,湖泊的抗洪能力减弱;滥伐森林,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泥沙俱下,淤于江湖之中,使河床抬高,江面变窄,水流增激。加上大面积森林被毁,气候环境日益恶劣,雨晴不常,暴雨成灾,从而给长江中下游人民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灾难。自宋至清,长江流域出现过四次特大洪灾,清代就占三次,其时间分别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咸丰十年(1860);同治九年(1870)。每次洪灾都给沿江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以乾隆五十三年洪水为例,湖北被淹三十六县,鄂西长阳一带“平地水深八、九尺至丈余不等”;江陵因万城堤溃,城垣倒塌无数,水深一丈七、八尺,城厢内外淹死者达一千七百多人,房屋倒塌四万多间57;武昌“学官水深两丈,二月不退”;“汉川”舟辑入市,民漂溺无数。据《湖北省自然灾害历史资料》、《湖北省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统计,清代江汉平原出现水灾203个年次,旱灾98个年次。其中危害较大者,水灾117个年次,旱灾17个年次。除有一年水旱并存外(康熙五十三年),清代268年间,江汉平原有133年遭灾,平均两年一次。在这些灾害中,水患所占比重明显高于旱灾,占87%,平均2.2年一次。又据雍正《湖广通志》、民国《湖北通志》、《清实录》、《清史稿》等记载,仅武昌、公安、石首、房县、谷城、崇阳、沔阳、荆州、竹溪、枝江、宜城、巴东、通山、黄冈、潜江、麻城、建德、天门、罗田、汉川、京山、钟祥、监利、均州、黄州、松滋等沿长江汉水及其支流沿岸二十七个府、州、县城的粗略统计,顺治至光绪年间,大水入城、城垣被淹或崩坏者,约有五十九次(未入城之大水在外),其中顺治一次、康熙六次、雍正七次,乾隆七次,光绪一次。可见,江汉沿岸,水灾愈来愈多,对农村经济的破坏也愈来愈大。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增加,给长江流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制约了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首先,它破坏了当地正常的农业生产秩序。据《楚北江汉宣防备览》记载:长江、汉水自“乾隆、嘉庆间,连年溃堤,比岁不登,民困斯极”。湖北天门县,同光时期,“频年水患,不渍则溃,不溃则渍,颗粒无收”。汉川县,滨湖渚垸“苦冲决,兼苦渍涝”。监利县,“人民托命于一堤”,但由于“江身日高,不能溶水”,堤塍常溃。同治时县令徐兆英曾说:“予考监利之害,莫江水为烈矣。竭民财力起堤以御之,十岁中,少者决二、三,多者决至四、五,甚者频年决。悲夫!何斯民之不幸也?今江身日高,不能容水,……堤万万不支也。……嗟呼!可不惧哉?可不虑哉?”堤溃频仍,水患连年,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为了筑堤,几乎耗尽人民血汗。监利县“版筑之费皆派诸田亩,决与筑相循,征与修无已,民力有尽,江患无穷”。大量人力物力被投放到江防筑堤上去了,哪里还顾得上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呢?更不要说抵御水患所带来的灾害。其次,水患造成人民大量流亡,既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又造成新的社会问题。道光以前,江汉平原因水旱而逃亡的现象比较少见,雍正时曾有一例。此后,动辄外逃,“几成习惯”。道光十四年,沔阳州饥民“什佰成群”,逃往顺天府密云、三河等县;道光十五年,沔阳、汉川等洲县“逃亡甚众”[14]。道光二十年九月初一至初十日,湖北大雨,汉江涨水一丈七尺余,“以致钟祥、潜江、天门、沔阳、汉川等县晚禾被淹浸”,“被水民人,纷纷逃亡他省”,江夏等州县逃亡在外者达一万五千余户”。光绪八年,监利、沔阳“流民在外者,不下数十万人”。大量劳动力离开土地,反过来必然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每次灾害之后,地方必然向清政府请赈告蠲,从而增加政府负担,加重社会矛盾。据清实录统计,江汉平原清代蠲恤共计一百一十二次,所及县份达一千二百七十四县次,总数在千万两以上。由于清初对四川经济的大力开发,使川省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粮食产区,江汉及江南地区,凡遇水旱灾害,大多自四川采办或调拨粮食赈济。雍正七年,江浙水灾,遂遣员赴川采办粮食。乾隆七年,拨川谷二十万石分运江南、湖北备赈;乾隆十八年,拨川谷十八万石于江南备赈;乾隆四十三年,湖北、江南并旱,四川碾米二、三十万石赴江南;乾隆五十年,为济湖北、江南旱灾,四川又一次碾米三十万石以待楚贩。伴随灾害频繁的是粮价不断上涨。雍正年间,湖广地区粮价尚维持在七钱至一两一石之间,乾隆十六年则涨到一两四、五钱至二两一石。尽管此后川粮大量调运该地区,但该地区粮价仍大体维持在一两二、三钱至二两一石之间。粮价上涨,老百姓生活便发生困难,一遇水旱,生活更加困难,于是清政府不得不大量提供钱粮予以赈济。湖广地区本为财富之区,清政府依之颇重,蠲赈增多,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为了平衡物价,赈济灾民,清政府在各省府州县设有常平仓,并规定了各府州县不同级别的贮粮数量,一般大县一万石,中县八千石,小县六千石。由于水旱时发,长江流域各府州县仓贮粮食常常不能饱和。乾隆三十五年,湖广总督吴达善、湖北巡抚梁国治曾奏称:“湖北省额设常平仓谷一百二十余万石,近来粜赈兼施,缺额谷五十余万石”。[15]此外,长江下游地区在清代受到中上游地区滥垦造成的自然灾害袭击也十分严重,使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亦遭受重大影响。圩田居其强半的安徽无为州,从明嘉靖、万历时起,便逐步长成数洲,清初沙洲迅速增大,至康熙八年止,先后在江边筑了五道长堤以护州城。康熙六十年以后,“江之南岸,洲滩日长,以致江水北扫日甚。至雍正八年,所修筑之堤,旋被江水冲激崩裂”[16]。该县人民不得不常常勒腰筑堤,农村经济受到极大影响。

长江流域,作为清代财富之区,以不足全国一半的耕地,却要养活超过全国半数的人口,其经济压力之大是可以想象的。清政府为缓解人口太多给经济带来的压力,走的是鼓励小农开荒拓地的老路子,结果导致和放纵了人们对土地的滥垦,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了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破坏程度,这不但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反而成了农村经济进步的障碍。事实证明,这条路子是走不通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长江流域应当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但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地合理开发长江流域的土地、水利、森林等资源,把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开发放到同等重要地位来考虑,制订出综合开发与综合治理并举的战略,长江流域经济才有可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环保管理论文篇5

1.学生作品。

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技能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实训作品一般没有实用价值,主要是为了训练某项操作技能或为了验证某项理论而设置的,故大多是废弃物。

2.陈置试剂和回收溶剂。

凡溶剂使用量较大的学生实验,操作规程中一般都有回收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也确实是“回收”了。问题是这些简单回收的溶剂纯度不高,一般不可直接再利用。其中一部分用来清洗玻璃仪器,洗后随水流入下水道,最终还是成为废弃物,仅有少部分被回收利用。积压、陈置试剂是由于各种意外的变动或未使用完全而造成的,久置造成氧化、分解、聚合等化学变化而不可再使用。

3.实训本身产生的三废。

实训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操作不当,如仪器装置不严密使低沸点试剂或溶剂的蒸汽挥发出来,逸散于室内,污染环境。生化分离和纯化有关生化产品或产物之后,剩余的残渣、废液等,总量不多,成分复杂,回收再用的价值空间小,也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

二、规范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础设施建设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安全与环保设施包括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选址、建筑结构、给排水和供气、电气与自控、通风与净化、装修、空调、消防、实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自2005年以来,我院非常重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安全与环保建设,在生物制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验、实训室建设与改造中投资力度大,把安全与环保建设标准纳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中,经过建设,生产车间和各专项实训室布局合理,功能较完善,使实训基地的安全与环保防范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完善各实训室安全、环保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生物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等若干安全环保管理法规和政策,结合我院实际,制定系统、周密、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环保管理运行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内部管理。

1.建立健全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制度。

制度科学合理、完善健全、切实可行,实训室的安全建设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主要包括实训车间及实训工程规章制度、守则、6S管理要求、文明公约、奖惩条例等。根据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特点,制订完善了《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生物、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细则》、《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细则》、《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开放管理办法》及《各室人员的岗位职责》等27个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落实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做到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环保管理有章可循。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管理环节多,部门职能交叉,安全意识薄弱,监管难以到位。学校制定了各实训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师生并未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存在实验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等情况。应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逐级建立安全责任制。

四、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创建实训基地安全文化

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与培训,是提高实训室管理的关键,也是培养教育主体社会责任感的需要。目前实训基地已将安全文化渗入到每一项规章制度、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当中,使师生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在实训基地安全文化建设中,重点以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为主,从教学情境设计、实训过程指导、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安全思维、意识、心理和行为,使每位进入实训场地的师生在安全观念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在安全控制上由处理事故向预防事故转变,在安全行为上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在安全管理上由领导管理向全员管理转变。安全观念的植入,也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教育包括:提示教育、警示教育和示范教育。提示教育是在实训场地以宣传展板、图片、标识的形式布置常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温馨提示或安全格言警句等,既短小精悍又富有哲理、意寓深刻,使学生既容易记忆,又乐于接受。

2.规范操作,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规范的实训操作和安全防护措施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学生往往忽视对自己的安全防护,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综合实训、开放实验、创新实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规范操作管理难以到位,不规范操作损坏仪器、违反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环保制度和实训操作规程的现象普遍。针对此问题,要求所有学生在实训前熟悉所用器材、试剂的性能、危害性、安全性及安全使用方法,对使用大型精密仪器、高压容器和进行有可能产生人身危害及造成事故的实训项目的人员,必须进行专项指导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进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必须穿着防护服,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在各项实训中,教师都要将规范操作教育贯穿始终,避免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犯常识性错误,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五、加强对实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检修

实训基地各实训室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应定期检查和检修,重点检查仪器连接导线的导通性及破损情况,以及是否有仪器外壳带电等潜在不安全因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修。

环保管理论文篇6

1.2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变得越来越频繁。许多新的知识和理论被提出,并在人们不断的试验和实践过程中成长成为实用的技术,进而被运用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当中,为提升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做出贡献。在这股强烈的浪潮的推动下,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许多高新的技术和设备仪器被运用到了公路工程的施工建设当中。这些技术和设备在为公路工程服务的过程中,也为周边的环境带来的一定的损害。一些工程建设企业在运用这些技术和设备进行工程建设时,对施工人员的施工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工程施工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弃物也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在施工设计时,也忽视了对公路周边环境的防护,从而导致大量环境污染物排入自然环境当中,特别是一些有害气体的排入,带来了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在一些环境形势本来就比较严峻的地区,这些污染物的排入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得当地的生态系统变得愈加不平衡,对这些地区的动植物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1.3光、噪声的污染。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形势以及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的推动下,我国公路工程的建设规模变得愈来愈大,工程施工建设中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工程施工建设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在一些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赶工期,或者是由于工程施工的需有,很多工程施工工作都是在夜晚进行的。强烈的灯光和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不仅对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损害,同时还对周围居民作息的正常进行带来了阻碍,严重影响着人们工作和生活健康、稳定的进行。另外,这些光、噪声污染的出现,也会影响公路工程施场所附近区域的动植物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其生长发育,对当地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公路工程施工环保管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2.1工程环保监管工作不到位。由于当今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所涉及的内容不断扩大,工程当中所涉及环保问题的环节也越来越多,并且各个环节中所涉及的环方面的问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使得工程企业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环保上,并由此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资,这显然与大多数企业所追求的“低成本,高收益”的理念是相悖的。由于许多环境方面的问题是在长时间的变化和积累后才会暴露出来的,许多工程企业正是利用这一点,作为隐蔽工程企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问题的利器。在工程环保监管工作上存在很大的漏洞,许多环保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有效的解决,对生态环境的平衡构成严重威胁。

2.2缺乏必要的工程环保技术设备。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给地球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带来了严重的破坏,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臻严重,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长足进步,近些年来,许多类似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被提出,并结合到了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当中。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各种切实有效的环保工作也相继展开,为环保技术的发展和相应设备仪器的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一些工程建设企业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忽视了环保工作。在工程环保技术水平和相应设备仪器的数量和种类上,与相关标准和办法出入较大,严重不满足工程实际中的环保需求。

3加强公路工程施工环保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3.1施工环保管理制度的完善。通过对以上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环保问题的分析可知,许多环保问题的出现,都与工程企业内部的环保管理制度不完善有关。许多企业在施工环保管理上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对一些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环保问题没有相关的条文作规定,也缺乏必要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导致工程企业在进行环保工作的管理时,对工作人员的行为管理得不到位,对相应仪器设备的稳定运行也给予不了必要的保障。因此,为提升施工环保质量,必须加强施工环保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

3.2提升环保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操守。随着环境形势变得越发严峻,环境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作用越来越明显,公路工程建设企业也开始逐渐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环保工作。尽管部分工程企业在环保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但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施工环保管理人员在自身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操守上存在严重的问题。这些工作人员在开展环保工作时缺乏必要的责任心、耐性和细心,对施工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环保问题缺乏重视。同时在解决某些环保问题的时,也未能做到彻底。很多环保问题,尽管从表面上似乎得到了解决,实际仍旧存在于工程内部,并对周边环境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工程施工环保管理的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对环保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操守的提升工作,确保工作人员工作效能的保障。

环保管理论文篇7

二、我国机场节能环保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绿色机场必须是高效利用能源、有效控制污染、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机场。由于建设规划缺乏科学论证和环保分析、基础设施陈旧,加之管理技术落后,我国大多数机场在能源利用的各个环节能耗居高不下。

1.水资源利用率低。

地球水资源只有1%可供人类使用,但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扩大还在不断加剧。民航机场是用水大户,随着近年机场起降航班及旅客吞吐量的不断上升,机场水资源消耗同步增长。以中国深圳机场为例,预计2020年机场年用水量将达到420万立方米以上。相比深圳机场,大型枢纽机场随着旅客吞吐量的增加,年用水量更为惊人。在全球水资源枯竭和匮乏的时代,机场高用水量与水资源利用水平却存在着矛盾,表现在机场用水规划不合理、用水浪费,缺少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

2.耗电量巨大。

机场作为旅客服务的节点,其用于跑道灯光、航站楼照明、暖通空调以及各种运行设备的能耗是惊人的,其中主要就是对电能的消耗。②机场在正常运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电能,包括生产用电、生活用电、供热用电、供冷用电、照明用电、旅客行李及货物传输用电、机场配套设施用电等。这些用电大部分在航站楼内进行,航站楼耗电量占机场耗电量的60%以上。2008年全球民航机场每单位工作量WLU(WorkloadUnit,1WLU=1名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100kg货物)耗电高达14.4千瓦时。

3.高污染。

(1)温室气体排放污染。机场区域内飞机的滑行、起飞和降落,地面交通工具的运行均需要消耗石化燃料,而石化燃料具有不可再生特性,并且燃烧后将产生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温室气体。机场温室气体排放不仅影响机场周边空气质量,对机场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还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据估算,机场温室气体排放占整个民航航空排放的5%,全球机场每年温室气体排放量高达3亿吨。(2)噪声污染。机场噪声源主要包括:从喷气式发动机尾高速排出的气流和周围大气急速混合而引起的喷流噪声、飞机螺旋桨及喷气式发动机运转而产生的噪声。长期在高分贝噪音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听力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尽管现有民航飞机产生的噪音比20世纪60年代的飞机减少了近25%,但航空交通增长的速度带来的负面效应已超过了飞机发动机技术进步带来的溢价。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发动机动力技术的革新,大型宽体客机的广泛使用,飞机发动机频率越来越快,机场上空空中交通流量密集,使得机场区域的噪声环境不断恶化。机场附近区域飞机产生的噪声污染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凸显,机场周边居民对飞机噪声投诉事件频发。

4.低生物关怀。

由于时代和观念的制约,大多数建成机场在机场选址时均未考虑机场对周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目前国内民航机场大多建设在城市郊外的苇塘、农田、草地、湿地等鸟类栖息地、取食地附近。⑥鸟类在机场净空领域内出现对飞机安全将构成巨大威胁。为确保民航飞行安全,机场方面将鸟类视为“鸟害”进行驱逐,对“顽固分子”甚至开枪射击。就鸟类威胁问题未进行论证而进行的机场选址极不合理,不仅增加了机场安全管理成本,也不符合环保组织对生物关怀的要求,与构建环境友好型机场宗旨相背离。

三、绿色机场节能环保管理措施

(一)建立基于ISO14001标准的机场环境管理体系

民航机场环保管理的第一步工作就是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目前国际上针对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而制定的通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是ISO14001认证标准),按照“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Plan-Do-Check-Act,PDCA)模式”建立相应的环境管理体系,从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将节能环保理念贯穿到整个机场生产运营环节中。通过对整个机场系统进行全面管理,构建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需的组织机构并拟定组织机构的环境目标和方针。通过系统规划、明确职责和义务,指导机场不断地改进环境行为,达到更新更佳的高度。建立基于ISO14001标准的机场环境管理体系具体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第一,机场环境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明确政策的实现要素;第二,从机场运营、规模及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准确识别和评估机场活动对机场及周边的环境影响力度;第三,科学分配机场环境管理部门相应的管理职责,规划具体的环境管理项目实施计划和程序,编制环境管理文件;第四,进行内部环境管理审核,检验环境管理计划是否符合国家环境政策法规要求和是否实现机场整体环保目标;第五,对环境管理工作得失进行评估。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机场绿色经营

节约、环保是绿色机场的特征,绿色机场本质上要求机场管理部门运用循环经济思想指导机场运营活动。运用循环经济思想指导机场生产运营活动,将机场运营活动中所需的资源通过回收、再生等方法循环利用后获得二次使用价值,既可以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为机场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在制度方面,民航局以及地方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应出台相应的法规鼓励机场发展循环经济。对能积极开展资源节约、资源及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的机场给予政策层面和经济层面的优待。在执行层面,机场要秉承以“低耗”为核心的可持续化发展观,在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引进新设备、新材料,减少资源使用总量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具体实施内容包括:采用机场水循环技术优化节水设备,利用中水和雨水冲洗厕所、保洁候机楼、浇灌绿地、冲洗机场地面和车辆;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自然能源的基础上合理设计机场设施,增加自然通风性和采光性,减少空调能耗。

(三)加快科技研发步伐,创新技术体系

科技创新是构建绿色机场,实现可持续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开发和使用节能、低碳、低污染的环保技术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机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统一,是机场实现绿色经营的关键途径。政府和机场应携手加大科技投入和节能环保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在节能减排方面,机场应与研究机构和资源的合作伙伴机构共同努力解决空气质量问题。通过大力开发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良机场现有能源设备、研发节能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加快空管新技术的应用,让空中交通管制机构在安全基础上缩小航空器之间的间隔,以便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航空器在空中盘旋等待时的燃油消耗;通过研制水循环技术实现水资源有效利用。通过开发智能供冷热能循环系统,节约机场用电。在控制噪声污染方面,通过开发基础噪音监控技术对噪声等级进行评估。通过联合发动机制造商共同研发新型发动机,减少飞机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通过与航空公司协调,共同促进飞行操作技术改良,减小噪声受干扰区域范围;在防止鸟撞方面,现有机场要积极研发生态驱鸟技术,增强对鸟类的保护,促进人与鸟类和谐相融。

环保管理论文篇8

一、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电镀、电解、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

如高一化学课本,在硫酸的工业制法这一节,介绍了环境保护初步知识,在授课时我们可列举一些实例,比如,列举远的“世界上著名的公害”。近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海湾战争”,大范围的“外国、外盛外地区”,小范围的“本盛本区、本乡甚至本校”。再增加一些具体数据,比如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一亿五仟万吨,产生的废渣超过30亿吨,废水6000~7000亿吨。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等。使学生对环保知识学习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即生动又能激发兴趣,印象至深,再对照结合课本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当然在补充介绍这些内容、实例时,要注意体现常识性,不要超越学生的可接受性,适可而止。

另外,结合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的回收处理,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例如,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废气,为了不使它们扩散到大气中去,你用什么方法将它们分别除去?又怎样利用这些废气制得有用的化工产品?在组织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归纳为:对于酸性物质,一般可用碱溶液吸收或制成相应的化工产品(如NO、N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同理碱性物质通常就用酸液来吸收(如NH3用浓H2SO4吸收)。某些有毒物可使它转化为沉淀或可溶物(如H2S可通入CuSO4溶液中,转化为CuS沉淀)等等。这样使学生掌握消除或减轻环境污染的简单原理。使他们明白,既要消除污染,又要使废物得到充分利用,变废为宝。

此外,还可以结合平时作业,单元练习,单元测验,在不偏离教材和大纲要求的前提下,穿插安排除杂质气体,提纯溶液和消除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思考题、习题。以便巩固保护环境的知识。

二、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象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l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O3,稀HNO3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环保管理论文篇9

环境管理体制是指国家有关环境管理机构设置、行政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组织体系和制度。它具体规定了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以及相互关系,核心部分是关于管理机构的设置、各管理机构的职权分配以及各机构之间的相互协调等问题。一些西方学者在对环境管理体制问题进行讨论时,往往会把公众参与的问题考虑进去。他们认为,在环境管理体制的结构关系中,除政府的行为之外,还有社会利益团体和管理行为人,它们都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事业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具有较高的社会化程度,企业和公众在环境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这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较长时间以来,我们所说的环境管理体制仅指政府内部机构的设置,而公众的监督和参与则被视为是外部作用机制,一般不纳入进来。

一、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采用的是地方政府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由地方政府通过计划、组织、调节和监督,来协调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这一体制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形成了“由国务院统一领导、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并逐步形成了“五级管理”、“四级机构”的组织体系。这种管理体制对于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相对较少,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也比较晚,正处在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管理手段较为薄弱、环境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转轨时期,因此该体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它还存在着不少的弊端,部门分散、地方分割、条块分离的现象比较严重,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阻力。

我国政府对于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大体上是一个倒“金字塔”的结构,即中央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数量较多、规模较大、人员充足、技术设备好,对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比较强;相对中央管理机构来说,各地方设置的环境管理机构,越往下数量越少、规模越小、人员越缺乏、技术设备越差,环境监管的执法能力也越弱。就拿我国的县级环境保护部门来说,它的技术人员编制较少,但实际工作人员的数量却严重超编,大多数人员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在机构改革中被分流到了环境保护部门,同时又没有较好的方法对人员进行培训。同时,环境保护部门的技术设备配置也比较落后,缺乏基本的监测手段,不能有效地对排污总量和违法排污现象进行监测,有些甚至还需要将监测项目送到市一级部门进行分析。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监管人员在现场进行执法主要依靠自己的感性认识和已有的工作经验,这样及时取证就有一定的困难。由于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与通信工具,一旦发生违法排污现象很难及时到达现场,从而做出快速应急反应[1]。我国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环境管理体制,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存在行为差异。

中央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把保护环境上升到了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从中央政府的角度来看,由地区间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所带来的外溢效应是不存在的,因为任何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都意味着整个国家的环境质量在不断提高。但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就比较复杂,因为环境本身具有外溢性和跨区域性等特点,该地区对环境问题加大投入进行治理,可能得到收益的并不是该地区而是邻近的其他地区,这样就使得一些地区忽视环境保护而片面地只追求经济效益。在发展与环境的目标选择上,地方的目标函数与中央存在差异。中央政府强调全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而地方政府的目标则明显偏重于局部、眼前的经济发展。在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与实施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着“讨价还价”和“对抗”的倾向。地方政府在落实环境管理的具体政策时,会与中央政府的要求产生一些矛盾与冲突,而地方政府则会凭借自身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和信息优势,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自身利益的损失[2]。所以,在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存在一定的行为差异。有学者认为,从环境保护的纵向管理上来看,我国是以地域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只对本级政府负责,在环境保护机构内部上级与下级之间只是一种业务指导关系,上级对下级缺乏应有的制约力,执法过程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3]。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也不相同,因此,在资金投入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有些地区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而有些地区则投入较少。这种现象必然造成地区之间环境管理力度上的不均衡,时间一长可能就会导致一些原来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向不重视环境保护的地方政府看齐,减少资金投入。即使某些地方政府一些有远见的官员真的下大力气治理本地区的环境,但由于环境的特殊性,我们也很难全面衡量其治理环境的业绩,这就使得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流于形式。

(二)地方环境管理机构在设置上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目前全国有不少环境保护部门,特别是县级环境保护部门仍挂靠在城市建设系统上,仅属于城市建设系统的一个部门,这种现象给环境保护的执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城市建设往往引发一定的环境问题,而作为城市建设系统内的机构自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环境监管难免会流于形式。因为没有独立的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问题也都难以保障。有些地区环境保护部门内的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不健全或者根本没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而环境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反映在机构的设置上,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都应该进行强化,不能侧重于任何一方。有些自然保护任务非常繁重的资源或农业大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有的省有自然保护监督管理机构但力量薄弱。在一些县和农村,环境和自然保护工作仍然很繁重,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的编制则远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甚至还有些地方出现了没有人管理这方面的工作的情况。

(三)行政区划的地方环境管理体制,不利于跨区域环境问题的协调。

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区域性,一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其他地区,往往会超越行政区划的边界,不受行政辖区界限的限制,如酸雨污染、流域水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等问题,都具有跨行政区域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设置相应的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同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流域环境保护立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还很不够。虽然在几个大的流域建立起了水资源保护委员会,但从隶属关系、职责、权限的配置和法律地位上来看,该类机构并非强有力的流域环境管理机构。而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环境管理体制,地方环境保护局隶属于地方政府,这就使得一个有机的整体被这种体制分层切块,个别地区为谋求经济的发展而不惜损害其他地区的利益以及阻碍环境管理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部门之间的协调不畅,跨区域执法难度比较大[4]。

(四)中央政府监督乏力,难以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

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内的环境质量负责。也就是说,环境质量的好坏,地方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但相关法律既没有明确规定政府部门如何履行其责任,如何保证其履行责任,也没有明确规定如不履行职责应承担何种责任[5]。在经济增长水平仍然是衡量和反映各级政府和领导政绩的主要标准的情况下,考核干部实行的是自上而下、以GDP增长为依据的体系。在对地方政府官员进行政绩考核时,各种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仍然是重要的内容,尤其是GDP的增长,把本地区的经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企业规模、招商引资情况等作为衡量政绩的硬性指标,而对于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与党的建设等方面则没有硬性要求。这种考核体制某种程度上鼓励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热情,挫伤了地方提供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的积极性。“这就促使一些地方将完成经济指标作为本地区发展的首要任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GDP增长才是硬道理,不顾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盲目上项目,搞投资,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现象十分严重”[6]。地方政府中的部分领导从个人和本地区的短期经济利益出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紧迫感,甚至把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错误认为要大力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就会阻碍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政绩目标的实现,甚至出现干扰环境执法行为,明目张胆地保护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在地方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下,一些企业采取暴力手段阻止环境执法,甚至抗法。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是否依法履行对本辖区环境保护质量负责的义务,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仍然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手段进行监督和制约。

二、实现地方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科学发展的思路。

(一)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转变部门职能。

国家应将环境保护的执法监督作为各项工作的重点,由微观管理转为通过宏观调控进行指导和服务,转变工作理念,由单纯的管理转为真正的为基层和企业服务。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总局在宏观决策管理方面的职能,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单位的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与经济发展部门的关系,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行政运行规范。同时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运用必要集中和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法,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政策、标准等的制定权集中到中央,同时又要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根据各个地区发展存在的差异,环境标准可以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而对于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的处理权限都应该集中到中央,将局部性的环境问题,如噪声、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的处理权限放到地方,环境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问题其处理权限应该放到中央,而环境保护合作项目则可以放到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在工作中所起到的只是引导或指导的作用。

(二)加强人员和机构方面的建设。

精简机构主要针对的是非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而政府部门职能的部分不但不能精简,反而要不断加强。从整个国家的发展趋势上来看,在对其他国家机构进行精简的情况下,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国家机构应该不断加强。因为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只注重发展经济,对于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导致环境污染欠账较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对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但环境的改善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现有的生态环境可能还会进一步不断恶化,在将来的20年甚至30年里,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可能仍然不会有明显好转,所以,从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要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加强环境保护。

(三)健全环境保护跨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的协调机制。

环境保护政策离不开部门发展政策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而不单单是某个部门的职能。要把环境容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对资源的消耗、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纳入统计指标,使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建立国民经济绿色发展统计指标体系,不仅要有经济指标,而且也要有环境指标、人文指标,用这些指标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全面、科学、合理地评价地区、单位和干部的业绩。要改变不平衡的管理体制,形成综合权力机构,就需要顺应政府机构改革的潮流,通过计划、预测,综合考虑潜在影响因素,协调各部门间综合处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问题,加强跨部门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在环境保护政策的落实上,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存在一定的矛盾,健全环境保护的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制度就显得尤为紧迫。

参考文献:

[1]胡双发,王国平。政府环境管理模式与农村环境保护的不兼容性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8,(5):91-96.

[2]邓志强,罗新星。环境管理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博弈分析[J].管理探索,2007,(5):19-21.

[3]游霞。环境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58-59.

环保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细则;容量控制;利益相关者

0前言

2004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了新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和评定》标准。在新的标准中增加了5A级景区的评定条件。新增的5A景区的划分与评定主要从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经营管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旅游资源吸引力、市场吸引力以及接待海内外游客、游客抽样满意率等十二个方面做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标准同时出台的是服务质量与环境评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其中,服务质量与环境评分细则共计1000分,分为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邮电服务、旅游购物综合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项,并且规定了5A级旅游区(点)需达到950分。在标准的第八项“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中提到了要科学管理容量,但是在评分细则中却无相应规定。经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委派的评定小组现场验收,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境内的云台山风景区成为全国首批66家达到5A级标准的景区之一。但是,据笔者了解,该景区的日均游人接待量,特别是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游人接待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最大游客容量,这直接导致了游客的感受质量下降,5A景区的声誉受损。本文将就此问题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1资源和环境的评分细则介绍

在新的标准中,对于景区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评定,分别从空气、噪声质量、地面水环境质量、污水排放、保护手段、科学管理游客容量等九个小点进行了规定,与此相应,在评分细则中依次给出了评定参考细则。例如:对于空气质量和噪声质量就分别从参照国家一级和二级标准给出了相应的评分参考。对于其他的六项也都给出了不同等级的评分参考。但是,科学管理容量这一点并没有在评分细则中有所体现。另一方面,对一个景区的游客容量进行严格控制是至关重要的,这关系着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游客以及当地社区和居民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2科学管理容量、实行可持续发展

每个旅游景区都有其特定的承载力,即游客容量,这指的是旅游地开发和发展辣油在不影响后代对旅游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旅游地环境和生态、旅游地社会和经济能力、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心理等方面所能承受的最大游人量。旅游环境承载力有两个核心,即旅游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心理承载力。本文只讨论前者。可持续性指的是将环境的容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能超过极限),使环境得以再生的性能。不同内省的旅游景区,其性质不一样,每单位空间所能容纳的最大游人量也不一样。在此,我们只讨论山水风光型旅游景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山岳性旅游胜地中的观景点,游人的人均占用面积应达8平方米(湖南南岳管理局)。

每个景区都应测出其最大环境容量,在旅游高峰期采用不同的手段,控制游客数量。在有些景区存在着危险游览地段,必须加以严格控制,以防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我们已以下公式来测算景区的最大容量:

式中:C——极限容量;T——每日开放时间;Ta——人均每次利用时间;A——旅游目的地空间规模;Aa——每人最低空间标准。

3云台山景区概况及其核心景区最大容量探究

河南焦作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景区面积196平方公里,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十大景点。其中核心景区是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这三个地方是游客参观云台山时的必游景点。红石峡是一处峡谷景观,景区内秀幽雄险,集泉、瀑、溪、潭于一谷,素来享有“盆景峡谷”的美誉。峡谷南北长约1公里,宽3-10余米,两岸峭壁山石秀丽,仿佛鬼斧神工,雕凿而成一巨大盆景,又好象名山大川浓缩后的精华,园林专家称之为“自然山水精品廊”。此景点是一个单行线景点,景区全长2000米,游览时间约一个半小时。想要游览此景点,必须先从山上下到峡谷底,然后再上山,整条路上的风景虽美,但是,一路险象环生,路面均宽仅为1、2米,并且上下山的道路非常陡峭,在游客过多时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笔者曾经在2006年五一节期间游览过此景区,当时在下山口排起了100多米的长队,下峡谷时几乎要1分钟才能移动一步,由于此景点是单行线,游客一旦进入景区入口,便毫无选择只能前进,游客在这种情况下抱怨频频,有些游客气愤得当场就给旅游局打电话投诉,更谈不上观看美丽的自然风光了。平时游览得稍微快点只需要四十分钟的景区,最后花了四个多小时才走了出来。这种游客超载的情况对云台山风景区的声誉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现在来利用前面所列的公式(C=T/Ta*A/a)来计算云台山景区红石峡的极限环境容量。

云台山在旅游旺季的开放时间为早上7点到晚上8点,一共为13个小时,平均每个人的游览时间约为1个小时,人均最低空间标准为5平方米,红石峡的游览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则根据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红石峡的极限时点容量为500人次,极限日容量为6500人次。事实上每年的旅游旺季,这里的日均接待量已到到五万人次左右,据报道,去年的十一黄金周,云台山的日均接待量达到了1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但是,与此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超载。

据报道,云台山风景区开创国内先河,成为全国首批建设部批准的18家实行数字化监控的景区之一,此工程耗资1.5亿,从2006年2月起开始实施。这个系统可以对景区内各个地方进行实时监控,对对游客数量进行监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先进的技术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但是景区的超载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4对新标准以及细则的一些探讨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应兼顾到政府、旅游者、旅游景区、民间非政府组织团体、当地社区、居民各方的利益。评定标准与细则也应该试着去考虑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只有平衡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旅游业才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5结语

科学管理与控制游客容量在评定景区的等级时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不仅关系到旅游景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倘若一个旅游区的人数长期饱和,主要景点总是超载,到处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就会大大下降,久而久之,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甚至衰退。所以,我们要从评定标准与细则上严把质量关,以等级评定来促进景区以及旅游业的发展。

环保管理论文篇11

--有关大气污染的教学

1、CO污染。在进行初中化学CO性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例如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CO)罐泄漏,造成25000人死亡,5万人双目失明。

2、?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污染。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矿物质的燃烧,硫酸厂、硝酸厂的废气,发电厂的“黄龙”等是重要的污染源。SO2为大气污染的元凶,有一定的致癌作用。氮氧化合物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其毒性为CO的五倍,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强于CO,如空气中NO2浓度达到0.5ppm可使树叶全部掉光。

3、卤代烃污染。讲卤代烃时要介绍氟里昂(CCL2F2)排入大气后可破坏臭氧层。目前臭氧层已经出现了空洞,减弱了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有人预言,到2075年世界上皮肤癌患者会因臭氧层空洞而显著增多,紫外线也可刺激人的眼睛,到那时白内障病人数也会大增。

4、CO2污染。结合讲CO2性质,介绍空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

有机物的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升高,?使全球气侯变暧,有人预计到下世纪未全球气温可平均升高2.5℃--5.5℃,将使冰川融化,许多岛屿被海水淹没。

防治措施:减少空气中CO2的排放量,充分利用电能、太阳能、同时要开辟新的能源,如取之于水发展H2能源。

--有关水体污染的教学

1、无机物污染。在讲过滤元素时应向学生介绍重金属污染物。多数重金属盐在水中形成络合物,其价态变化多,对人体有明显的毒效应。因重金属离子与人体内蛋白质等生理活性高的分子结合成不可逆的变性物质,导致人生理活动障碍。

2、有机物污染。在讲石油炼制时向学生介绍石油工业废水中含有酚、芳烃等,酚为五毒之首,为助致癌剂,而且在低浓度就使蛋白质变性。

预防措施:石油厂废水要经处理回收酚。

环保管理论文篇12

二、煤矿企业环保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炭,它在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保持在60%~70%,而煤炭行业的平均能源利用率却低于全国的平均能源利用率,是我国重点高耗能行业之一,而且我国早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了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节能减排措施。然而,由于我国煤矿企业采煤技术、采煤设备比较落后,煤炭的回收率非常低,而能耗和排污量却非常大,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我国煤矿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依然不能顺利开展。因此,煤矿企业需要因地制宜,引进新技术、新装备,加强和完善煤炭开采的节能减排措施,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才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三、煤矿企业环保的方案规划

1.调整生产工序,降低能源消耗

煤炭生产工序的节能减排主要是对井下排水系统和通风系统的调整。对井下排水系统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就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维护,以最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还要对水管中途产生的污垢进行及时地清理;对通风系统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就要使通风机在最佳的状态下进行工作。

2.实现对废弃材料资源的循环利用

将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材料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对采煤副产品如瓦斯气体的回收利用,避免一次性资源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瓦斯的处理过程不恰当的话,很可能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

3.提升煤炭开采中水资源的利用率

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水源主要来自于煤层间的采空区和含水层,期间的水质相对来说比较好,水量也比较大。为了降低采煤过程中的耗水量,煤矿企业可以对来自煤层间的采空区和含水层的水进行综合性的利用,将节省下来的水源用于井下采煤,这样一来,就节省了机械供水的电力、人力消耗和设备的消耗。在综合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过程中,还需要提高水源的质量,保证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特别是要加强对废水的水质管理,在排出的时候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标准,实现外排水的达标目的。

4.提高燃煤效率,降低废气废渣排放

煤矿企业为了满足国家日常运作和冬季取暖保暖的需要,一般会采用大型的燃煤锅炉进行工作,其耗煤量一晚就是几十吨甚至上百吨,因此,这些燃煤锅炉就必须要进行节能减排。在燃煤锅炉燃煤的时候,控制挥发性气体的排放以及煤粉灰尘的排放都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结合煤炭的燃烧特点,在通风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和调配,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废渣特别是飞灰飞尘的产生和挥发。

四、煤矿企业环保工作的建议

1.转变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

煤矿企业应该统一思想,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引进先进的采煤方法,提高煤炭的采出率。另外,采用新技术和加工工艺师实行节能减排的关键,是一次对传统工艺的变革。

2.加大资金投入,发展循环经济

煤矿企业要想进行彻底的节能环保工作,就必须引进先进的洗选技术和相应的洗选设备,将落后的生产工艺淘汰掉,所以资金的投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在实行节能减排的过程中,还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三废”利用好,变废为宝。

3.健全企业制度,加强环保管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