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文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9 09:27:29

侨乡文化论文

侨乡文化论文篇1

二、文化休闲功能与福建侨刊乡讯的内容创意

由于侨刊乡讯不同于国家层面认定的出版物,其发行范围和目标受众都受制于特定的天然局限性。同时,作为文化走出去的载体,侨刊乡讯以“沟通侨情、传播乡情”为己任,也不能按照一般刊物的策划理念进行运作。鉴于福建侨刊乡讯在市场上的目标受众是福建、港澳台及海外有购买力并渴求家乡资讯的中高收入阶层,其在刊物内容创意方面应着力贴合该群体的口味,满足该群体的文化消费需求。正如有论者所说:“与传统消费形态相比较,现代消费更突出知识、心理等文化内涵,经济与文化、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其发展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当前,按照办刊理念可将福建侨刊乡讯归类为地域侨情乡音类,例如《福清侨乡报》《仙游今报》《惠安乡讯》《金门乡谊》《青芝乡讯》,共61种;区域文化推介类,例如《海峡西岸》《炎黄纵横》《海峡瞭望》《海峡时报》《中华妈祖》,共19种;行业资讯报道类,例如《东南置业》《海峡摄影时报》《海峡财经导报》《泉州商报》《厦门航空报》,共35种;地方教育教辅类,例如《海外华文教育》《双语周刊》《终身教育》《中华职业教育》,共8种;特色学术研究类,例如《朱子文化》《现代台湾研究》《闽商文化研究》等,共6种,可以看出,基于不同的办刊理念,当前福建侨刊乡讯的类型有所不同。其中,《中华职业教育》等事实上已办成了地方教育教辅刊物,与主要面向海外发行这一侨刊乡讯的定位比较疏离。同时,一些侨刊乡讯类似于专业性学术刊物,例如《朱子文化》,主要侧重于对朱子学的探讨和研究,虽然其发行量从最初的每期820本增长到1300本,但由于其学术定位,在华人华侨、港澳同胞间的影响力很有限。同时,按照管理部门近期的指导意见,侨刊乡讯必须紧密贴合“沟通乡情侨情、传播地域文化”这一根本宗旨,彰显“集体家书”的本色。因此,上述分类中以“地方教育教辅”和“特色学术研究”为理念的刊物并不完全符合侨刊乡讯本色,今后将逐渐调整办刊方向、理顺办刊思路。而以“地域侨情乡音”“区域文化推介”和“行业资讯报道”为理念的福建侨刊乡讯,则较好地体现了侨刊乡讯的根本宗旨。除免费赠送外,其主要通过市场扩张来实现自我循环的产业化之路,因而立足于满足目标受众的文化消费需求。调查发现,对侨刊乡讯的目标受众而言,除了解乡土文化、家乡发展等情况外,文化休闲是其阅读侨刊乡讯的重要原因,这一点在海外第三代“新华侨”身上表现尤为明显。因此,按照管理部门关于CN(Q)应基于市场生存发展的要求,为保持目标受众的阅读忠诚度和刊物购买欲,先天受限的侨刊乡讯必须强化自身的文化休闲功能。同时,从宏观文化氛围来看,在当今世界,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越来越狭小的生存空间,人们对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因而对休闲娱乐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在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无论是影视剧、综艺节目还是书报刊物,娱乐化的倾向都越来越明显。可以说,娱乐特性成为了当今文化生活最重要的表征,正如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说:“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躲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躲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10]103诚然,过度娱乐化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奥尔德斯•赫胥黎就曾在《美丽新世界》中告诉我们: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然而,正如当年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产业”如今已成为世界各国大力推动的朝阳产业一样,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下,任何努力都无法抗拒休闲娱乐在文化生活中的蔓延,任何刊物也无法抵制娱乐需求对自身的巨大影响。当然,对侨刊乡讯而言,这种“娱乐”需求并非指狭义上的玩乐,而是指包括文化体验、休闲乐活、生活观感、旅游攻略、美食推荐等内容在内的广义的“文化休闲”需求。随着经济的急速发展,文化休闲已日益成为当代的一种生活方式,正如丹尼尔•贝尔在《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所指出的那样:“经济生产那种由文化所展示的生活方式。”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福建侨刊乡讯自然不得不呼应这一趋势。因为与一般新闻报刊及承担政治导向作用的党报党刊不同,侨刊乡讯自身的功能、特点决定其必须面向社会办刊、面向市场办刊,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则必须凸显自身的文化休闲的功能,以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获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不过,从目前福建侨刊乡讯的现状来看,不少侨刊乡讯缺乏文化产业运营意识,在内容创意方面定位模糊、缺乏文化休闲功能、传播力低下。特别是在个别侨刊乡讯中,领导讲话充斥版面,不但混淆了自身与一般新闻报刊、党报党刊的差异化特质,而且人为降低了刊物的可读性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对刊物的传播力造成了严重损害。不过,也有一些福建侨刊乡讯在满足受众文化休闲需求方面表现较好,例如《台海》根据市场需要改版之后,以“精致•深入•时事•生活”为办刊理念,着力满足受众对海峡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娱乐、体育、军事等资讯的文化休闲需求,既实现了侨刊乡讯的应有功能,又扩大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再如《闽都文化》,其内容创意也凸显了自身的文化休闲功能,世味流年、福地山水、轶事考辨、双塔视野、左海风流、古文今读、坊巷春秋、闽地风情等栏目都是贴近休闲阅读、适应受众需求的版块,内容组织上也力图贴近世俗,强调娱乐休闲观感。总之,福建侨刊乡讯要想在时代浪潮中获得自身发展的一席之地,必须呼应目标受众对文化休闲的消费需求,在刊物的内容创意上突出文化休闲理念,从而确保自身传播力和社会功能的顺利实现。

三、趋势前瞻与福建侨刊乡讯的发展策略

(一)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出版技术的快速发展,阅读方式出现了重大变化。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底提升了2.1个百分点。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刊物阅读方式,我国18至70周岁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中有17.6%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加之近年来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广泛流行,阅读方式的数字化趋势更加明显。可以说,数字媒体日益成为当前流行的阅读媒介,尤其对较高收入群体而言,其阅读方式对数字媒体的依赖程度更高。在这一宏观背景下,一般仅限于纸质形式的侨刊乡讯,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大冲击。而且,当今海外侨胞、台湾同胞等目标受众通过互联网来获取家乡资讯,无论是容量上还是速度上,都远优于福建侨刊乡讯的传统海外发行模式,因而数字化必将成为福建侨刊乡讯的未来之路,正如十报告指出,要“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鉴于此,福建侨刊乡讯前期进行了初步尝试。据初步统计,目前设有刊物专属网站的福建侨刊乡讯有28种,包括《福清侨乡报》《仙溪乡讯》《鹭风报》《霞浦》《书香两岸》等。不过,这些网站的点击量并不高,知晓范围也十分有限。因此,为顺应全媒体时代阅读方式的变革,今后在推进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福建侨刊乡讯一方面要做好纸媒和网站的协同配合,实现优势放大,提高传播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数字版刊物的建设,特别是要注意贴合Android、iOS等主流移动终端操作系统,重视适应手机阅读方式的新变化,以更好地履行沟通乡情侨情、传播地域文化的侨刊乡讯使命。

(二)重视培育引进文化产业人才

彼得•德鲁克在《下一个社会的管理》中指出:“知识工作者是下一个社会的主力军。”对福建侨刊乡讯而言,作为福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未来快速发展的最重要驱力已不是资本和制造力,而是从事刊物建设的专业人才。只有拥有充足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人才,福建侨刊乡讯才有可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内学界一般将文化产业人才分为文化产品创意者、文化产品制造者和文化产品经营者三大类。就人才类型而言,福建侨刊乡讯现有人才多集中在产品制作的技术层面,即文化产品制造者,而缺少创意原创人才和文化产品经营管理人才,从而影响了福建侨刊乡讯的长远发展。未来福建侨刊乡讯应通过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引进招聘等方式,切实加强自身的人才建设,特别是要重视原创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同时,为吸纳文化产业人才,福建侨刊乡讯应注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因为“知识型劳动者对生活环境有所要求和期待,他们希望拥有舒适的生活。舒适性体现在某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否优质、文化休闲设施建设是否完善等方面。他们喜欢尽可能多的、可供选择的娱乐休闲力方式,喜欢‘酷指数’高的地区。”要促进福建侨刊乡讯的快速发展,就要注重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努力为人才提供轻松惬意的生活感受和人际氛围。

侨乡文化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五邑大学位于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的广东省江门市。目前有370多万五邑籍华侨华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侨乡大地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一百多年来,中外文化在五邑大地上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传统岭南文化为主、以外来文化为辅的侨乡文化。侨乡优秀文化特征可归纳为:寻根认祖、爱国爱乡的“根”文化,扶贫助困、捐资办学的“义”文化,联通五洲、开放兼容的“桥”文化,和睦相处、天下大同的“和”文化,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搏”文化。①五邑侨乡丰沃的文化土壤为学校利用优秀侨乡文化,探索加强大学生德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根据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校对不同年级在实施侨乡文化育人过程中设定了不同的教育重点:一年级重点抓“系侨情”, 二年级重点抓“学侨史”, 三年级重点抓“知侨心”, 四年级重点抓“懂侨务”、“建侨乡”,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着住、用得上、干得好、能创业”的高素质人才。

1 侨乡优秀文化育人体系的目标与思路

(1)目标: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一脉相承的侨乡优秀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为目标,培养邑大学子具有博爱、感恩、通达、兼容、和气、创新、务实的侨乡文化特质。

(2)思路:充分利用侨乡文化资源,把以爱国爱乡、开放兼容、开拓进取、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侨乡文化精髓,融入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建立具有侨乡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格和人文素养。

2 用侨乡优秀文化育人的实施方法与过程

2.1 加强学术研究,为构建侨乡优秀文化育人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学校从创办之初就开展了对侨乡文化和华侨华人历史的挖掘与研究。先后成立了“五邑文化与华侨研究室”和“侨乡文化研究所”。2006年广东省社科联设立的 “广东省侨乡文化研究基地”落户我校。2008年,省教育厅在学校设立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学校组建了一支由教授和博士为主的侨乡文化研究团队,始终将侨乡文化研究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2007年“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的首席专家张国雄教授就是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张国雄、梅伟强、谭金花等专家学者为“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为广东省第一个综合性华侨华人博物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09年6月,在广东省2006-200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比中,我校张国雄教授及其专家团队撰写的《开平碉楼与村落》荣获一等奖。尤其是近几年来,侨乡文化研究领域不断向纵深发展。五邑大学的专家学者在碉楼与村落、陈白沙心学、侨乡电影人、银信、五邑华侨与辛亥革命、五邑文学、侨乡教育、侨乡建筑、侨乡妇女与儿童、铁路文化、侨乡社会等领域都有涉及,出版了二十多部学术研究专著,发表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2012年有关“银信”方面的研究成果参加了亚太区记忆遗产申报。经过20多年对侨乡文化的发掘、研究与弘扬,学校逐渐构建起侨乡文化研究的学科体系,使潜在的侨乡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成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大大增强了五邑侨乡的文化影响力,也为我校构建侨乡优秀文化育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 用侨乡优秀文化育人的基本构架

2.2.1 育人体系外在的物质基础——重思源的校园建筑景观设计强化“侨”的概念

五邑大学从建立到发展,都与“侨”有极大的渊源与联系。福建海峡电视台曾在五邑大学拍了一部纪录片《刻着名字的楼》,讲述了五邑大学建校的过程和华侨对学校的支持与关怀。如今,校园里随处可见的一座座铭刻捐赠者姓名的楼宇,以及镌刻在楼宇内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学韵味的纪念碑记,彰显着海内外乡亲捐资办学的义举,表达出侨乡人心胸开阔、爱国爱乡的情感,营造了具有浓郁侨乡文化品味的育人氛围。

2.2.2 育人体系内在的文化主体——将侨乡文化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1)由学校组织编写出系列辅助教材,努力将侨乡优秀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从2007年起,五邑大学出版了一系列辅助教材,即《五邑侨乡历史文化概要》、《五邑魂——五邑人与五邑文化精神》、《侨情侨务:侨务工作与政策法规》和《江门五邑海外商业巨子经营之道》,使学生从历史学、管理学、法学和人物文学的学科角度了解侨乡文化的历史渊源、侨乡人物的成就和侨务法规。

(2)在全校开设了华侨史概况、五邑风俗、岭南文化地理等选修课程,使学生领悟侨乡文化的背景、特征和精髓,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充分利用华侨资源,邀请校内外的学者作了一系列关于侨乡文化的讲座,使学生开阔视野,多渠道、多形式地了解侨乡文化丰富多彩的内涵。

(3)在相关学院开设侨乡特色课程。文学院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史讲授明代大儒陈白沙的诗歌、开设古代戏曲研究介绍粤剧,开设方言与文化分析五邑侨乡方言的特点、还在中国文化地理的教学中介绍五邑侨乡的地理环境特征和历史地理变迁等,利用五邑侨乡黎民伟等一大批著名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实践进行讲授;艺术系课程群的教学则融入了侨乡都市风情,侨乡民间工艺,侨乡艺术家及侨乡建筑的艺术特色。

(4)带领学生实地考察,零距离接触侨乡独特文化。对五邑地理、村落、街市,研究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和五邑侨乡的风俗民情分类进行详细讲述,利用侨乡文化资源进行各种课堂以外的实践,帮助学生更感性化地贴近五邑侨乡。

(5)延展学生课外阅读视野,传承侨乡优秀文化。陆续编写了《侨乡历史文化读本》作为普及侨乡文化知识的通俗读本;编写《院士精神—五邑籍院士小传》和《五邑侨乡文化经典选读》等一系列读物集中展现侨乡文化精髓。

2.2.3 育人体系内涵的外延——将侨乡优秀文化融入到丰富的课外学习实践

(1)学生科研立项经费向侨乡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等方面倾斜。学校组织学生走进侨乡开展田野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或论文。学生的优秀科研成果以论文形式在学报上发表或参加广东省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并结集出版了《广东侨乡历史文化调查集》,内容涉及江门五邑侨乡的婚姻现象、音乐戏剧、传统工艺、民俗活动、建筑特点、商业活动、侨务法规等。

(2)组织学生参与 “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配合和协助我校专家进行村史、碉楼史的专项调查,为专家的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3)学生社团积极参与江门市有关部门的侨乡文化活动,在锻炼实际能力的同时接受侨乡文化的熏陶。积极参与江门市委宣传部、《江门日报》开展的“侨乡文化观潮”和 “城市记忆”大型采访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2.4 全面营造具有浓郁侨乡文化品味的育人氛围——将侨乡文化精华全面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围绕侨乡文化育人开展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1)在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建立爱心社、励志社、爱心助学金等,注重用慈善、博爱的侨乡文化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

(2)设立“功德厅”,充分展示海内外乡亲鼎力支持学校建设的感人事迹,安排新生参观“功德厅”,用乡亲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慈善文化、博爱精神,给予青年学生以直观的教育。

(3)利用重大纪念活动,表达我校师生对海内外乡亲的感恩之情,宣传弘扬他们的爱心奉献精神。如:2008年12月29日学校举办了“五邑大学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暨感恩侨乡文艺晚会”;2010年五邑大学25周年校庆之时又隆重举行了感恩侨乡授荣仪式暨建校25周年庆典。学校首次颁发杰出贡献功德勋章,授予19人杰出贡献勋章、32人功德勋章、11个单位功德金牌,以彰显五邑大学开拓者、创业者的贡献,铭记捐赠者、慈善者的功德;

(4)在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都产生了一批打上侨乡文化烙印的优秀作品。如:我校团委组围绕展现侨乡人民和侨乡学子发奋图强、力争上游的精神创作了《榕树精神》、《禾雀花开的季节》、《鼓舞青春》和《守望》等多部优秀的舞蹈作品,在广东省大学生舞蹈比赛屡获佳绩,尤其是2011年创作的《守望》获得广东省第六届校园文化节舞蹈大赛业余组二等奖和最佳创编奖, 2012年获江门市第十届“五个一工程”舞蹈类精神文明奖。

3 侨乡优秀文化育人的主要成果

在侨乡优秀文化的熏陶下,邑大学子身上逐渐具有了博爱、感恩、通达、兼容、和气、创新、务实的侨乡文化特质。②

(1)邑大学子由侨乡文化的爱国爱乡升华到爱党爱社会主义。仅去年我校共有94人次的学生党员获省级以上科技类比赛奖,11人次的学生党员获省级以上文体类比赛奖;在学生评优中,有662名学生党员获得各类奖学金,有164名学生党员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有142名学生党员被评为“优秀毕业生”。

(2)学校重视学生诚信教育,积极营造诚信文化,连续9年学生的贷款违约率为0。

(3)学校重视对学生责任心、爱心的培养。侨乡文化中扶贫助困、捐资办学的精神时刻激励着邑大学子以一颗感恩的心回馈社会。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7年来,共为社会服务831642.5小时。学生爱心组织举办的“手拉手”活动11年来风雨无阻,一直坚持下来,共有560个班级参加,共资助贫困小学生520人,累计金额约117000元。我校大学生近四年共有2072人参加义务献血,总量达435730毫升。在“爱·大家”首届珠江公益节“双千一百”评议活动中,我校“关爱计生特困家庭先天心脏病儿童活动”、“邑大红十字爱“心”团队”等11个项目、6支队伍分别获得了“千个公益项目”和“千家公益社团(团队)”的好成绩。同学们在服务侨乡的实践中砥砺了意志,培养了慈善仁爱之心。

(4)学校鼓励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服务社会。在江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期间、在亚运火炬在江门传递期间、在侨乡旅游节及嘉年华的开幕式、大巡游、“群星闪耀江门情”闭幕式晚会等大型活动中都出现了众多五邑大学青年志愿者的身影。此外,他们还深入到当地的敬老院、医院等开展志愿者服务。如红十字会组建 “邑大暖风团队”,作为第一批“广东大学生福彩公益社会实践服务团队”之一,他们每周定期组织35名志愿者到第三人民医院老人精神科及精神康复科进行志愿者服务工作。

(5)学校重视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近两届“挑战杯”大学广东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校学生作品获得优秀组织奖和优胜杯,在全国的比赛中也获得优秀组织奖;在第十一届的“挑战杯”中,获得特等奖一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以及三等奖5项;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的电子商务大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及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也获得了全国二等奖。在“瑞派杯”第五届大学生化工设计创业大赛中获得了四个铜奖和两银奖的成绩。在建行“e路通”首届海峡两岸/第四届大陆地区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中获得了13个奖项,其中“两广赛区一等奖”就有三项。在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了广东赛区的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3项。在第四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上获得了三等奖1项。学校先后荣获“广东省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4 用侨乡优秀文化育人的经验和心得

(1)作为地方高校,要积极主动地挖掘、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引领文化进步;(2)要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3)坚持第一课堂为德育主渠道,完善现代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4)全面开辟第二课堂,突出实践环节的教育作用。经过20多年的建设,侨乡文化特色已成为学校校园文化、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职员工的奋斗业绩里,在2万多毕业校友的创业足迹中,都有侨乡文化的影子,都闪烁着邑大精神的光芒。

注:此论文获广东省教育厅2012年广东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侨乡文化论文篇3

[作者简介]卢帆,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福建厦门361005

[中图分类号]170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2―0117―03

在当今这个相互依存度日益上升的世界,国际移民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存在差异的国家之间具有重要意义的联系纽带。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具有巨大的潜在流动人口资源,承担着国际移民浪潮中移出国与接纳国的重要角色;与源源不断的跨国迁移相伴而生的是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的侨乡。何为“侨乡”,学术界均认为这是当代中国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刘朝晖,2002;李明欢,2005),用以标识那些曾出现过较大规模出国移民潮的乡村。

一、概念引入与界定

国内外有关侨乡研究的文章几乎都提及移民在异国他乡立足甚至有所建树后,总会在返乡时以有意无意的炫耀性消费向家乡人展示其“成功”,以提高自己在家乡的社会地位。在对温州地区主要侨乡的实地考察以及自身在温州移民主要移居国荷兰的经验的基础上,李明欢(1999)较早之前就从相对失落、炫耀性消费等学理性层面,对温州移民现象与潜在移民群体的心理进行研究,以考察侨乡社会的“文化小传统”如何对移民潮推波助澜。她认为,侨乡潜在移民群体的“相对失落感”与侨乡人习惯性地将身在异域的奋斗者作为比较群体有关,并因为后者的“炫耀性消费”而使“失落感”更强烈。而王春光(2002)则将“炫耀性消费”与“相对失落感”嵌入到移民网络之中进行探讨,并从行动选择层面来解释温州侨乡现象,认为温州侨乡之所以持续存在,是因为社会网络对行动路径的影响造成的,而炫耀性消费和相对失落感仅仅是表象。

以上两位学者在研究中对于侨乡“炫耀性消费”的阐述无疑为笔者进一步探讨迁移大潮下当代闽浙侨乡之消费现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也直接触发了笔者试图以“炫耀性消费”为切入点,研究包括消费结构、习俗和风尚在内的侨乡文化对于消费的多重影响,以及具有闽浙地方特色的侨乡消费文化的形成过程,最终回到对“炫耀性消费”之利弊的理性思考,以期为构建侨乡的和谐理性消费提供某些参考。

在正式进入主题前,有必要对本文的核心概念“炫耀性消费”的理论渊源进行简要介绍。

“炫耀性消费”是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首次提出的,意即人们通过带有浪费特征的消费来表明自己的阶级身份并获得荣誉;同时,西方消费文化理论在探讨文化与消费的关系时,也将之看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那么,本文以侨乡文化来解读消费现象、进而探讨消费文化的尝试也是有章可循的。

二、解读“炫耀性消费”

在消费文化研究中,仅仅把消费作为某一时期各消费链融合作用的结果是不够的,消费研究必须同社会和文化史研究结合起来,与许多具体的研究相互借鉴。因此,抓住“侨乡”作为一个特殊概念所体现出的特有文化特征,能够为我们更清楚地透视某些侨乡行为提供有力的文化解释。可以说,当我们将侨乡特殊情境下的消费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时,侨乡文化的边缘性、草根性、跨界性等特征对于探析依赖侨汇的消费型社会风气、展现侨乡消费文化具有深层意义。

(一)炫耀性消费的经济层面解读

闽浙在地理上远离国家政治中心,处于边缘的社会经济地位,长期以来,政治上的边缘性与经济上的落后性,使得侨乡人在潜意识中有着“去边缘性”,期盼能以某种方式为华夏正统所接纳认可的想法,但凡可能,还想脱颖而出,引领潮流。于是,千百万普通跨国迁移者将冒险跨海行动作为他们特有的一种投资与回报的经济行为。作为侨乡最重要的经济来源的大量侨资侨汇,不仅解决了留守眷属的基本生活消费,而且为家乡的修桥修路建学校等公益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然而伴随着物质财富的迅速膨胀,因为主要劳动力的缺失而形成依赖侨汇的消费型社会风气也在侨乡中逐渐蔓延,更有甚者,通过带有浪费特征的消费来显现自己所拥有的财富。

在侨乡,人们的社会地位是在其活动的社会范围内形成的,人们追求的也是在这个范围中的地位和声望。那些早年出国的人,一旦回到家乡,就通过一定的消费、开支和其他做法,来显示自己今非昔比的变化,来彰显其社会地位的提高。出国前在家乡没有什么地位的人,一旦回到故里,就千方百计来提高其社会地位。他们中有一部分人因找不到投资渠道,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将多余的钱用来“斗富比阔”。笔者在马尾亭江镇调查时,见到的最多是矗立于村庄主干道两旁的空置小洋房,据当地人介绍,这些小洋房的主人都是归国华侨或仍在国外打工的人,洋房盖得越高越阔气,越能显现这家人的经济实力。可以说,一掷千金的派头,空置的楼房,奢华的墓园,已在侨乡移民有意无意的炫耀性消费中成为他们“去边缘性”、向世人展示自己“成功”、弄潮于主流文化之中的标志。

(二)炫耀性消费的文化层面解读

从经济层面对侨乡炫耀性消费的原发动机进行探讨后,我们不禁要问:具有侨乡特色的炫耀性消费是以怎样的消费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呢?当今社会,消费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符号和象征性消费的文化行为,而侨乡特色的消费文化则是通过具有侨乡人文景观的特定符号得以体现。下文将围绕侨乡文化的草根性与跨界性之特征,对侨乡炫耀性消费方式与结构进行文化层面的解读。

1.草根性:世俗文化之体现

自古以来,闽浙侨乡的跨海谋生者均以社会底层民众为主,因而在与生俱来的潜移默化中融入其人生信仰与追求的是他们在艰难谋生中形成的粗杂浅显的世俗文化。对神灵之信仰、对祖先之崇拜即是闽浙侨乡之世俗文化的典型例证,围绕这二者所展开的民俗仪式的消费便是这种草根性的极致体现。

移民返乡的一种消费是修坟。坟墓作为丧葬习俗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方面体现追终慎远,事死如事生的孝道精神,另一方面作为死者的归宿之处,一向受到人们的重视。温州文成、瑞安有不少华侨斥资几十万修建墓园,在谈起自己家乡的祖坟时,他们的语气中总是带有几分自豪。在福州的一些农村,不少人大修坟墓,坟前有房子有雕像有神道,还砌上豪华钢砖。笔者对亭江镇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华侨进行访谈时,参观了置于他家后花园的一尊龙头龟身麒麟足的墓前石雕。据他介绍,这尊石雕的创意源自他本人,而后请来匠工雕刻完成,兴修墓园和雕刻神兽石雕的费用自然不菲。

与修豪华坟墓相配套的是:办豪华葬礼,请西洋乐队、传统乐队、流行歌手,请人做道场,然后大

摆“豆腐席”。虽闽浙两地的丧葬礼仪不至有格式化的繁文缛节,但经年积淀,同时也承载了悼念祝福、报恩孝亲、尊祖敬宗、和睦乡邻等文化理念和封建迷信、贪恋奢侈、愚昧虚荣等传统文化意向。笔者在侨乡调查时,就遇到形形的丧葬仪式。有穿梭于村庄干道的长长的“游街”队伍,由几十上百人组成,大都身穿犹如戏子般的服装或是鼓号队的制服,敲锣打鼓吹号撒纸钱;也有在村庄空地上搭建道场做法事,祈祷亡者灵魂不散,使生者与亡者精神永不分离。抱怨葬礼铺张浪费的侨乡人不在少数,但他们也承认身在其中总会不自觉地对比各家用于葬礼的费用,就连摆了多少桌酒席,给参加葬礼的人多少“辛苦费”也会成为乡亲们讨论的话题。笔者就此向当地的民营企业家询问时,他摊摊手,表示“近两年,送葬奢华之风厉害,基本上每家都要花费20~30万元,不仅要请客、吃饭、送钱,还要办很多仪式,吹吹打打,铺张浪费。但谁也没有办法,办得不够风光,会被人视为不孝”。可以说,交织在侨乡人精神信仰中的,是直接的物质世界,是世俗的实际利益。当这种精神信仰有财富作为有力后盾时,是否有能力消费与夸富是在社会上有没有“面子”的重要指标,炫耀性的消费因子也延伸到世俗文化的领域。

2.跨界性:对家的建构与认同

在中国,侨乡是在乡村人口的跨境互动中步步形成并走向发展的,因此侨乡文化的跨界性还引入侨乡人在跨界空间营建自己的家庭、维系自己的家族以及对“家”的认同的含义。频繁的跨界互动直接影响着侨乡人本应恒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在本土一方,因男性缺失而导致的非正常家庭结构比比皆是。但传统的“家”的概念并未从他们心中磨灭,当他们赚得第一桶金后,回乡做的头一件事就是盖屋起楼,为家中年迈的双亲和软弱的妻儿搭建坚实的家园,以弥补因常年往返两地而带来的遗憾,更是在建构他们对心中的“家”的认同。

但是,原本出于对“家”的建构与认同的消费行为,在侨乡氛围下又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家”的实体重塑俨然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同时还承担着光耀门楣、彰显成功的任务。李明欢(1999)曾问一位在荷兰餐馆打工且全家都在国外的温州人,为何将多年辛苦的积蓄买了两幢楼空置于家中。他是这样说的:“别人都买,我们不买,好像我们没本事。有两座楼在家乡,母亲脸上有光。”在闽浙侨乡中,只要与“侨”沾亲带故的家庭都会大兴土木,甚至倾尽家人在异域辛苦打拼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只为在洋房矗立的侨乡中、那个联系着生命之根的群体中求得一席之地。殊不知,这些风光无比的洋房由于主人常年在国外奋斗,并未能及时发挥“家”的实际效用,处于空置状态的居多。换句话说,侨乡人正是通过以“家”为载体的炫耀性消费,来体现自己的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

(三)炫耀性消费的社会层面解读

在消费文化史的研究中,研究个人消费如何受到群体的影响,往往把消费行为看作是一种共有行为,一种同时为某个群体所共同表现出来的文化。实际上,在侨乡社会中也存在着这样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离乡背井,投身海外劳动力市场,返乡后为了得到家乡人的认可,采取超越于一般人需求水平之上的消费策略来引起社会的注目、羡慕,甚至嫉妒,进而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

侨乡文化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0―1327―03

本研究以泉州侨乡侨缘特征为主线,以侨乡社会体育发展为脉络,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追溯了侨乡社会体育发展的根源,探索了侨缘社会资本对侨乡社会体育发展的功效,以期解读侨乡社会体育发展创新的“内源动力”和“和谐因子”,为揭示区域社会体育发展特色,促进区域社会体育可持续发展,丰富社会体育发展理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及其特点)

社会资本作为经济学术语,传统上被广泛理解为与人力资本相对应的纯经济学概念。自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Bourdieu)正式从社会学意义上提出“社会资本”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工具性、功能、社会组织、文化、社会资源、历史文化等视角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了研究。尽管研究的学科定位和视角不同,对社会资本概念的界说有所差异,但其基本意义和指向是相同的。即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而不是物质性或精神性的实物;社会资本所依托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合法性的特殊社会关系,这个特殊的社会关系是社群内长期互动所产生的互惠、信任等文化规范的凝聚,资源、信息、社会支持等可以借助这个社会关系运动;社会资本能够为社会关系网络内的行动者带来便利和利益。

社会资本具有依存性、无形性、公共性、区域性、历史性、功能性、工具性等特点。社会资本的依存性指的是社会资本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不能离开个人而独立存在。社会资本的无形性指的是社会资本是一种能感受到,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社会资本的公共性指的是社会资本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社会资本是关系人共有的一种社会结构资源,任何人均无法独占。社会资本的区域性指的是特定区域的特定文化传统塑造人们之间特定的信任关系、价值理念、信仰和行为范式,使得不同区域社会资本表现出的存量和类型不同。社会资本的历史性指的是由于生产力和主体需要层次的不断提高和改变,社会资本的构成会随时间而变动,在特定区域、特定的时间总会存在一个恰当的社会资本水平和构成。社会资本的功能性指的是社会资本对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等都具有功能性效应,功能性效应是社会资本的本质特征。社会资本的工具性指的是社会资本能够为结构(关系网络)内行动者提供便利,工具性效应是社会资本的根本属性。

2 侨缘社会资本的形成

泉州是福建省乃至中国传统家族制度最为兴盛和完善的地区之一,家族文化始终是泉州传统文化的固有成分。泉州一带原是闽越族人的聚居地,从西晋开始到宋代,逐渐成为中原人士的迁徙地。移民社会固有的血缘性、聚居性、农耕性、自给性、封闭性、稳定性等构成了泉州传统村落(地域)家族文化的重要基质。特别是入明以后,由于地理环境和政治因素,由于宋代闽籍理学大师朱熹精心设计的祠堂、祭祀、家礼、家法、族长等家族制度,由于泉州地域特殊的生产、生活、岁时、人生习俗和民间信仰等民间风俗――家族文化基质的重要载体等因素,促使泉州家族制度在入明以后进入全盛时期,并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着生存、维持、保护、绵延、族化和文化的家族文化功能。侨乡特殊的历史背景所形成的兴盛家族文化,血缘、宗缘、地缘的关系基石,使得泉州社会人际关系表现出特有的由“亲”而信的情感、互惠(互助)、合作、价值观念的融合等内在的文化规范,“家族型”、“宗族型”、“乡土型”迭加生成了泉州社会传统(先赋)社会资本的“文本”基础。

侨乡是中国近代伴随着海外移民而形成的特殊的社会区域。泉州人旅居东南亚始于唐,历宋、元而兴盛于明清。几百年来,泉州人出国潮经久不衰,数量之多,分布之广实属少见。侨民、侨眷、侨属、侨汇、侨资、侨业等成为泉州特殊的地域特色。徙居海外的泉州人,在相携出洋过程中有血缘关系的族亲往往结伴而行,并集中移居于某一地区居住。为了加强宗亲的联系与团结,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普遍建立了以亲缘、地缘为基础的宗亲会、同乡会等,以及随着社会的变迁而衍化和发展起来的业缘、文缘商会、文会等四缘庞大的华侨社会关系网络。徙居东南亚的泉州人,在原族居地即已深受兴盛的泉州家族文化熏陶,从心理上、文化上、精神上高度认同泉州家族文化,熟悉的地方方言(闽南语)和富有特色的民间民俗礼俗,彼此认同的同质文化和行为契约禀性,使得“情感、信任、互惠(互助)、合作”等文化因素深深移植和印烙到海外华人社会中。与此同时,传统的家族观念,强烈的根脉意识,故土的情感寄托等,使华侨华人长期同祖地的家庭和家族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频繁通过纵向的家族网络和横向的政府网络与家乡发生寻祖寻根、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由此,以侨乡血缘、地缘、业缘、文缘等交织而成的关系为纽带,依靠侨乡浓郁家族文化所具有独特的情感、信任、互惠等内在文化规范,形成了海外华侨与侨乡之间的多重社会关系网络及其嵌入其中的资源,使侨乡获得了中国其他地方较少拥有的强大社会资本――侨缘社会资本。

3 侨缘社会资本对侨乡社会体育发展的历史功效

体育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金、体育场地设施、余暇时间、信息资源等。社会体育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特点。因此,必须强化政府保障在“市场调控”的条件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社会体育公共物品,满足公民的基本体育需求。同时,依靠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民间非营利组织等所谓“第三部门”来提供“政府调控与市场调控间”所缺失的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综观泉州侨乡社会体育百年发展历程,侨缘社会资本在侨乡社会体育发展中发挥了“第三部门”提供信息资源、经费资源、场地资源、组织资源等方面的重要历史功效。

3.1 信息资源功效 侨乡近代体育思想的传播与海外华侨有着密切的关系。辛亥革命爆发使海外华侨对本民族文化表现出强烈的认同心理,开始积极在家乡兴办教育,抗日战争前晋江(今泉州)全县80%以上中小学为侨办学校。受海外华侨的影响,侨校多为新式学堂,采用新学制,文化体育教育得到重视,明确提出了“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思想。通过增设“体操科”课程,购置各种体育器材,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体育运动项目在侨校得到普及和发展。此外,侨校通过开展

社会教育活动,发动侨胞捐建篮球场,倡导村民参加体育活动,组织“体育联合会”等,推进了近代体育思想在侨乡的传播。

3.2 场地建设资源功效 建国以来,由于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体育资源的非均衡配置、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一元化财政投资、社会的二元结构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乡镇,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和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首要因素。

海外侨胞在给侨乡带来了体育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新项目的同时,还积极参与了侨乡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20世纪50年代原晋江县(现泉州市)有76%的篮排球场是华侨捐资修建的。70年代,华侨除了继续捐资恢复、重修在中破坏的体育场所外,还积极资助新体育场地的建设,仅晋江、南安两县侨乡侨校新建的灯光球场就有30多个。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中期,随着寻根谒祖、探亲访友、投资经商海外华侨日益增多,侨胞支持家乡体育事业热情更高,踊跃捐资兴建体育场馆,新建和改建体育馆12座,小运动场55个(全市106个),全市篮、排球场大部分是由侨胞捐资修建的,华侨捐赠成为侨乡体育场地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3.3 经费资源功效 进入80年代,在各种华侨体育基金会、回国探亲恳亲华侨、海外华侨企业集团等的资助下,许多乡镇村每年春节、元宵节以及一些民俗节日都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篮球、排球友谊赛和“杯赛”,组织高水平的全国性和国际性邀请赛。如在南安华侨体育会的资助下,南安市成功举办了6届“郑成功”杯国际篮球邀请赛。同时,这种体育资金配置方式特殊性的浓厚历史根基也为侨乡社会体育发展积淀了良好的“社会办体育”风气和习俗。

3.4 组织资源功效 泉州侨乡体育社团组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得到侨资资助,由侨乡体育爱好者组织的民间群众性体育社团,如“晋江体育社”、“沪星体育会”、“强华体育会”、“北马体育会”、“晋光体育会”、“泉安体育会”等,50年代以后在侨乡各地先后建立了一大批体育协会,但这些协会都因国内各种原因先后停止了活动。进入80年代,泉州、南安分别于1983年和1985年建立了“泉州侨乡体育协会”和“南安华侨体育会”,在这两大华侨体育会的影响和带动下,在本族、本地域侨胞的倡议和资助下,一些重点侨乡陆续恢复和成立体育基金会,以资助开展和举办各种体育竞赛、修建体育设施。

4 侨缘社会资本对现代侨乡社会体育发展的功效

4.1 场地与经费资源功效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侨乡经济的发展、海外华人经济的崛起、社会关系网络的整合、渗透和扩张,华人经济发展逐渐走向当地化、集团化、现代化、国际化。海外侨胞对侨乡体育设施的捐建主要转向大型体育设施的建设,如晋江陈祖昌体育馆、泉州侨乡体育中心等。与此同时,侨乡乡镇体育活动经费来源呈现多样化趋势,其中非政府性投入占主导地位。2005年重点侨乡晋江11个乡镇77个村落调查显示,侨乡晋江村落开展体育活动经费来源大部分来源于乡镇企业、热心村民和村委会资助,来自政府以及华侨资助村落比例仅占10%左右。一般村落年均体育活动经费3~10万元,个别村落甚至达到50万元。

4.2 组织与信息资源功效 承秉侨乡侨缘禀赋,以共同体育爱好兴趣,以及公益性、非营利性和志愿性为特征的各类侨乡体育协会(注册和未注册)如雨后春笋,在侨乡各乡镇生根扎地。这些多元、多重网络的体育社团组织,作为一种自发民间的侨乡社会体育组织体系,具体承担了基层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在开展常年不断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在社会动员、传播技术、聚集人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这些体育社团组织还积极参与了侨乡体育市场化运作,通过组织策划国际性、全国性的大型体育赛事,以及乡镇、企业的各类公开赛,为自发性社团组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持续的信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有效地承接了侨乡社会体育中观和微观的体育社会服务与管理职能。

4.3 心理资源和社会理念功效 由于侨缘社会资本对侨乡社会体育发展的历史功效作用,伴随侨乡人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侨乡民众心理播下的崇尚运动的种子得到催生和良好培育,休闲娱乐、健身保健、乡土情感、社会效应成为侨乡居民的主要体育价值取向,并呈现出稳定的趋向。体育价值取向的稳定性、导向性、选择性、历史性,映显出侨乡居民现代体育价值取向的时代特征和地缘特色,成为侨乡社会体育发展重要的地域心理资源。由于历史文化传承性,在这片具有浓郁文化底蕴土壤成长起来的侨乡居民,其慈善意识、志愿精神、公共服务等社会规范得到不断“深化”和“内化”,无以计数依其自由意志与兴趣爱好志愿参与体育服务的侨乡居民和社团组织,众多慷慨解囊不求私利与报酬的本土精英和民营企业等形成了侨乡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地域社会理念。

5 结 语

传统家族文化纽带关系和特殊禀赋的侨缘社会关系是泉州侨缘社会资本形成的基础和条件。侨缘社会资本是侨乡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区域资源,侨缘社会资本在侨乡社会体育发展中发挥了“第三部门”提供信息资源、经费资源、场地资源、组织资源等方面的重要功效,侨缘社会资本是侨乡社会体育的发展的“输血源”和“动力源”。

面对侨缘社会资本对侨乡社会体育发展功效的转化,侨乡政府应适应形势的变化,充分发挥侨乡地缘人文优势,在继续做好老一代华侨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新一代华侨的感情联络,积极创造能吸引侨资投资侨乡体育的文化环境、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利用体育对外交流平台,以体会友,以体会亲,以体引资,拓展侨乡的体育产业,拓展侨缘社会资本对侨乡社会体育发展的现代功效。

投稿日期:2005-06-13

侨乡文化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156-03

1相关概念

1.1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法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来的,是一种寻求确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工具。价值链分析方法视企业为一系列的输入、转换与输出的活动序列集合,每个活动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产品产生增值行为,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1]。企业有许多资源、能力和竞争优势,如果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又无法识别这些竞争优势,这就必须把企业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虑这些单个的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为战略制定提供依据。

1.2文化旅游

从产业概念来讲,文化旅游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与延伸,是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2]。对于游客来讲,文化旅游也可泛指通过异国异地游览了解其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大大提高,寻求旅游中的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

2江门侨乡文化旅游现状分析

江门作为我国著名的华侨故里,在发展侨乡文化旅游品牌方面具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

2.1江门文化旅游优势

2.1.1旅游资源优势

江门的文化旅游优势,彰显于侨文化之上。作为大批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故乡,江门拥有长期而稳定的“寻根游”客源。这里还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比如,海外移民的历史及其印记,还有旧时华侨修建的中西融合的建筑,可以作为最独特的江门地标。还有就是江门五邑的婚嫁、节庆习俗和美食文化,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江门目前有圭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金山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开平碉楼等。其中开平碉楼是广东省第一个世界遗产项目[3]。

2.1.2交通条件优势

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江门地区便利的交通也给当地发展旅游带来了明显的优势。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及便捷的城际轻轨给周边珠三角的短途游客带来了极大的时间弹性和出游便利。自从武广高铁运行以来,内地游客的人数也在稳定增加。

2.1.3经济环境优势

江门地处珠江三角洲区域内,在目标游客消费水平方面,周边旅游者的消费支出水平很高,这就为江门发展中高档旅游市场细分提供了经济基础,可以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可以发展侨乡人文旅游,假日旅游农家游,海边度假休闲游,影视文化游,素质探险拓展游等[4]。

近年来,五邑地区连年共同举办“中国侨乡旅游节”,大大提高了江门地区景点的知名度,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动力。

2.2发展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江门发展特色旅游方面也有其制约因素。首先,侨乡知名度尚且不够理想。其次,江门的旅游资源优势在以广州为中心的广府区域不够明显,尤其是在饮食方面还远远不及广州佛山等地。而且,就当前来看,旅游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偏低,缺乏专门人才,这是制约中高档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除了上述现实问题以外,江门地区发展旅游没有一个长远的战略计划和清晰的思路,一直是被动式发展状态,这是最主要的主观性问题。也是本文着力解决的品牌化发展思路问题。

3文化旅游产业的价值链分析模型

价值链分析方法是一种系统分析工具。这一工具的基本原理是认为实体(本文指旅游地区域)价值的创造产生于其自身所涵盖的一系列要素(或活动)。实体价值是这些要素创造价值的总和。

3.1微笑曲线理论

价值链模型在文化旅游产业的经营过程中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由价值链模型衍生而来“微笑曲线理论”(见图1),强调附加价值的高度追逐,重视知识财产、品牌服务,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这与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构建发展趋势不谋而合。

图1文化旅游价值链微笑曲线模型

从图1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旅游产业的增值性、附加价值主要是来源于旅游策划和旅游市场营销这两个关键环节。在本文中,微笑曲线的应用即表现为强调战略策划的重要性:旅游地为增加旅游产业的附加价值量,根据各要素在旅游业运营中的作用及对旅游品牌构建的作用将各要素进行重组安排,从而形成旅游地品牌构建的战略方案。

3.2波特的价值链模型

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认为,整个企业的价值链,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一部分为基本活动(或要素),一部分为辅助活动。基本活动创造价值,辅助活动保证基本活动的运行。所谓辅助是强调它在价值形成中的间接性,而不是说它不重要。

图2旅游地品牌价值链系统

由图2可以明显看出,旅游地内部要素可分为基本价值要素和辅助价值要素两个基本构成部分。单个要素的有机组合构成旅游品牌的价值“链”系统。因此,旅游地品牌的构建要用系统的整体思维去构建。这一系统理论为侨乡文化旅游品牌构建提供具体的解决思路,直接指导战略的构建。

4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侨乡旅游品牌构建

侨乡旅游品牌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内部包含着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要素,但各种要素关系之间存在主次之别[5]。根据价值链理论,应确定对旅游业影响较大的贡献要素,从关键要素出发进行分析和规划。因此,作者根据游览者的一般感受规律,将旅游地品牌构建中的几大基础要素进行分析并为品牌构建提供策略建议。

4.1旅游资源及品牌构建

旅游资源即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是一个地区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前提,具体内容是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各种自然和社会事物。因此,具备特色和优势的旅游吸引物是旅游地品牌构建的基本依据,也是价值链中各项经营活动开展的基础。

在侨乡旅游资源上,江门被称为“中国第一侨乡”。祖籍江门五邑的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达到400万人(其中海外华侨华人有250万人,港澳台同胞有153万人),约占全国海外同胞的十分之一,遍布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

在自然景观资源上,江门市沿海有大小岛屿96个,海岸线总长328.7千米,属于亚热带海洋气候,拥有少霜无雪,温和多雨,阳光充足,碧海银沙的海洋风光,还有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七星坑原始森林、大雁山风景名胜、小鸟天堂游览胜地等自然风景,这些都足以给闻名海外的侨乡文化增添别样的吸引力[2,6]。

鉴于此,江门地区的旅游吸引物是丰富多样的,同时也导致了种类杂乱,发展分散化。因此,江门旅游的品牌化建设首要任务就是将江门市所有的自然人文景点进行统一的规划,合理化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以侨乡文化游为主题,串联各种自然人文景点,将自然风景融入饮食、风俗文化等,使之成为江门侨乡旅游品牌构建的坚实基础。

4.2旅游设施的品牌化处理

旅游设施是除旅游产品外的另一大游客体验影响要素。它包括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必需服务的交通工具、咨询系统、住宿、餐饮、购物等相关的配套设施。旅游设施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基础,为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物质保障。设施的实用性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外观都是旅游地品牌程度的表现,相当程度上能反应该地旅游产业的水平和当地经济科技发展水平。

故而,江门文化旅游品牌的构建,必须重视旅游设施的更新保养和建设,保证其技术前沿性、实用性,更要具有侨乡文化特色。建议当地政府招标统一建设采购各项设施,以保证设施建设的效率与品牌化程度。

4.3旅游相关产品及其品牌建设

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服务或实物等。品牌是消费者全面感知形成的综合概念,旅游产品对于消费者的品牌感受是最直观影响最长期的一种。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通过频繁接触各种服务与实物,产生对该地风土人情的基础印象,如产品质量的高低、产品包装的特色以及同类产品与游客居住地的产品有何区别等。因此,在文化旅游的品牌构建过程中,注意旅游产品的特色研发、质量管理和可视化统一化设计包装,不管是服务性还是实物产品,都会大大提高消费者对当地旅游的品牌感[7]。

举例来说,江门市旅游局2008年评选出来“五邑八宝”,集中了侨乡最有特色、最负盛名的土特产。包括新会陈皮、外海面、古劳豆豉、开平火蒜、台山虾酱、开平腐乳、鹤山桔普茶、荷塘头菜八个品种。值得一提的是,五邑八宝的包装十分注意侨乡文化特色,包装上都印有侨乡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的介绍。据江门市某侨乡特产展销中心有关负责人说,该店销路最火的产品就是“五邑八宝”,虽然相对单件的土特产来说,价格偏高,但是,由于其品种丰富多样且侨乡特色明显,在市场上深受广大市民和外地客人的欢迎。

上面的例子只是实物产品的一个成功的实例,要发展旅游品牌,旅游产品是非常好的开路者。富有侨乡特色的旅游产品一旦打开市场获得广泛好评,江门侨乡的知名度自然随之上升。

4.4旅游从业人员品牌意识

我们知道,作为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旅游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服务劳动。不论是何种旅行方式,游客都是在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互动交流中形成对旅游地风气的基本印象。因此,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态度等对形成该地舆论评价起着核心性影响。由于江门市以侨乡著称,其服务人员应统一进行相关的历史文化基础培训和基本服务素质的培训,加强统一管理并注意辅以统一识别体系。良好的旅游服务不仅能拉近游客与旅游地之间的情感距离,而且能加深游客尤其是返乡华侨的情感印象,从而大大提升侨乡文化的品牌建设程度。

5文化旅游品牌构建应注意的问题

5.1重视侨乡特色的主体地位发挥

侨乡文化是江门五邑发展旅游业最大的优势特色。旅游品牌的构建也是以侨乡文化为基调。故而,在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中,一定要坚持以侨乡文化为核心,一切产品、设施、人员培训与管理,都应该紧紧围绕侨乡文化特色,创造江门侨乡文化氛围。旅游项目的开展也应围绕侨乡主题,开展“寻根游”,“海外回乡游”等优势凸显、创意新颖的旅游项目和活动。继续开展一年一度的中国侨乡旅游文化节,确保以侨乡文化为主题的江门文化旅游品牌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5.2重视旅游地政策与法规支持

旅游景点所在的当地政府应运用合法合理的手段,对旅游地旅游经济组织及其活动进行引导、调控和监督。由于旅游过程也是人口短暂迁移的过程,旅游行业经营流动性大,人员涉及面广,这给社会治安造成了极大隐患。

特别是江门地区,作为侨乡,游客相当一部分都来自港澳台和国外等地,更是涉及港澳台和国际事务。旅游企业、旅游者以及旅游当地居民甚至游客衣食住行各个环节等社会方方面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社会关系。因此,为协调这些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充分保障社会安定和维护各方的利益,必须重视制定、完善和实施相关法律和政策,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从而提高旅游地的顾客信任度和知名度。

5.3重视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

政府在当地旅游产业的品牌化构建中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政府及其政策在旅游大环境营造、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宣传推广、旅游者利益维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7]。旅游地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旅游政策法规并保证其实施,主要包括提供旅游发展政策和战略,以及与主要相关利益部门之间的协调,关注地区旅游业的状况及其发展进程,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项目提供财政资助等优惠条件。

政府还应积极为推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寻找市场商机,为本地旅游做官方宣传,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供给。作为文化旅游地,政府还应特别重视当地的侨乡文化环境和文化宣传建设,这是保证江门地区持续的文化游吸引力的根本保证。

6结论

综上,江门地区的侨乡文化旅游品牌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价值链理论我们知道,各个贡献要素都对提高附加价值起到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江门市的文化旅游品牌构建中,不仅当地政府、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和居民都应积极参与到这项工程中,更要重视当地特色的旅游资源和设施的品牌化建设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刘小燕.民俗旅游价值链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3]伍锋.试论江门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J].商场现代化,2012(14):67-68.

[4]邵景奎.旅游产业价值链优化及其运行机制[D].河南科技大学,2012.

侨乡文化论文篇6

引 言

2010年3月笔者开始有关在日华侨华人的研究。笔者是自费留学生,有关在日自费留学生的相关事宜非常了解。但是,对在日公费留学生的情况一概不知,比如,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成为公费留学生?留日公费留学生有何特征?享受什么待遇?在日生活、学习情况和自费留学生有何差异以及学成之后的就业情况等。为了弄清以上问题,笔者开始以“在日中国公费留学生的异文化适应”为题目的调研工作。2012年3月笔者以该题目完成了硕士论文。

2013年笔者又把目标转向了在日中国人的劳动问题,以田野调查为中心,开始以从中国福建去日本留学或工作,在东京筑地市场工作的中国劳动者的生活状况的研究。2014年3月在马来西亚人文与社会科学学报上发表了“日本新华侨生活状况的考察:以东京筑地市场为例”的文章。近来,笔者又把矛头指向了中国国内的归国留学生的研究。

回顾在日华侨华人研究,游仲勋说“战后日本华侨研究主要是以华侨社会经济为中心(游仲勋1996:90)。” 80年代以后,在日华侨华人研究有了明显的变化。门永美保认为“从1980年初开始,在日华侨华人研究不仅在经济方面,在华侨华人对日本社会适应类型方面和文化摩擦方面也有了很大进展。同时在华侨华人自我意识的变化、组织形态和华侨华人重新构造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门永2013:74)。” 本稿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日本华侨华人研究概况以及研究动向。

一、华侨华人自我意识的研究

有关在日华侨华人自我意识的研究代表作品有过放(1999)的《在日华侨的自我意识的变化》。过放把在日华侨华人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了分析。第一层是表层。主要阐述在日华侨华人的历史。第二层是中层。主要从婚姻方面分析了在日华侨华人的社会构造。第三层是深层。主要分析了在日华侨华人自我意识的变化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日华侨华人和日本人结婚以及取得日本国籍的华侨华人越来越多,促进了在日华侨华人化的迅速发展。但是,在日华侨华人化的进展不等于否定中华文化而获得日本文化(门美2013:78)。”

除此之外,还有朱慧玲(2013)的《日本华侨华人的社会变迁:以日中国交正常化以后为中心》。朱慧玲的硕士论文是以在日老华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日华侨华人的社会变迁问题。之后在硕士论文和王津的硕士论文成果的基础之上,分析了1972年日中国交正常化以后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完成了博士论文。朱慧玲认为日本华侨华人社会和日本社会的社会距离在不断缩小,随着在日华侨华人的世代交接,在日华侨华人在不断的被日本社会同化。

二、教育、职业方面的研究

近年来,在日华侨华人学校和教育问题也被学术界所关注。台湾学者杜国辉可称之为在日华侨华人学校和教育研究的先驱者。杜国辉(1991)以《多文化社会华侨华人的对应:日本?台湾的华侨学校毕业生动向分析研究》为题,主要是华侨学校对在日华侨华人有着重要意义为基础,针对在日华侨学校毕业生进行了意识性调查。杜(1991)的研究表明日本华侨华人学校毕业的学生在日常生活、行动、生活方式、思考方式等方面已经被日本社会所同化。此结论和周慧玲(2003)的结论相吻合。

除此之外,裘晓m(2007)以《有关日本华侨华人教育之研究:面向多文化,多民族社会的教育的再构造和课题》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裘晓m主要通过以下三个视点对在日华侨华人教育进行了分析考察。“第一,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作为民族教育发展起来的华侨华人教育发展的沿革和面貌。第二,从动态的视角,阐述了1990年代以后在日华侨华人的实际转换状况。第三,从多文化教育的视角,分析了在日华侨华人教育意义和所承担的责任和任务(裘2007:11)。”但是,裘(2009)有以下三点不足之处。第一,没有把日中两国政策变化和此论文关系相结合。第二,近代华侨华人教育形成过程的分析应该和新华侨华人教育的形态分开作以分析。第三,应该把华侨华人教育以外的教育实践列入分析行列。

随着中国经济的急速发展,在日学成后回国创业的中国留学生不断增多。因此,以回国留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其代表研究有安部康久、徐亚文(2011)的《从日本留学回国学生就业状况和留学经验的评价:以研究生为例》。为了完成此论文的调查,安部康久和徐亚文针对中国辽宁省大连市和山东省济南市的相关学校研究生以及具有专业知识、持高学历的回国留学人员为中心,进行了研究调查。其结果是:“留学者对自己的留学有较高评价(安部康久、徐亚文2011:189)。”

奈仓京子针对从日本留学回国的留学生进行了研究调查。其代表作品是2009年发表的《从日本留学回国留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制约的考察》。奈仓京子从回国留学生的视角,以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和广东省为中心对回国留学生进行了采访调查。随着回国留学生和中国国内博士研究生的增多,“对中国的大学来说,“海龟”不再向以前那样珍贵。

三、地域方面的研究

有关华侨华人在日地域分布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主要以在横滨、神户、长崎居住的华侨华人为研究对象。近来,以东京、名古屋和冲绳等地区为对象的华侨华人研究也增加了。代表研究有山下清海(2007)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京再留中国人的人口变化》。山下主要通过“东京都统计年鉴”第6次(1954年)到第56次(2004年)的“外国人登陆数”,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东京都在留中国人的人口变化的特征。山下把东京华侨华人的人口划分为以下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称之为“停止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到1978年)。这一时期在日中国人人口变化不是很大。第二时期称之为“急增期”(1979年到1988年)。这一时期因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在日中国人急剧增加。第三时期称之为“安定期”(1989年至今)。这一时期在日华侨华人人口不断增加,特别是中国东北三省出生的中国人明显增加(山下2009:107-109)。

四、其他相关华侨华人研究

中国最著名的“侨乡”有江门、泉州、潮汕和梅州。近年来,相关学者开始了以“侨乡”和“华侨华人博物馆”为对象的调查研究。“侨乡” 研究的代表作品有稻泽努(2016)的《侨乡:华侨故乡的观念和实像》;长沼さやか(2015)的《广东省珠江达美侨乡的起源:以华侨的村和无华侨村为例》;兼城系绘(2012)的《“移民”支持的神社:福建省福州市的侨乡为例》等。

全球“华侨华人博物馆”包括正在筹建的有7个国家50家左右。其中中国国内有近30家,海外近20家,分布在亚洲、美洲、大洋洲等。2015年11月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与北京大学华侨华人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华侨博物馆与华侨华人研究”学术研讨会。此会对华侨华人对华侨博物馆研究有着重要意思。此外,玉置充子(2012)也对《广东省的华侨华人博物馆》进行介绍等。“侨乡”是华侨华人的故乡;“华侨华人博物馆”具有对华侨历史文物、文献资料等进行保存、研究等功能,因此,推动“侨乡”和“华侨华人博物馆”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以上总结了日本华侨华人研究的情况。日本的华侨华人研究开始于经济方面,之后发展到华侨华人的意识的变化、学校教育、地域分布、归国中国留学的就业等方面。近来又出现了以“侨乡”和“华侨华人博物馆”为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整理日本华侨华人研究,了解了日本华侨华人的研究动向,为今后新课题研究“中日国家关系的变化对在日华侨华人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仲耄1996).「日本におけるAS研究.『アジア研究;第13 期2号. 第80-118.(游仲勋:日本华侨研究.亚洲研究.第13期2号.第80-118页. 1996年).

[2]T永美保(2013)「獒幛稳毡兢摔けるASA人の研究史.『京都女子大学大学院F代社会研究科o要年;第7号、pp:73-82.

(门永美保:战后日本华侨华人研究史.京都女子大学大学院现代社会研究课纪要.第7号.73-82页.2013年).

[3]^放(1999)《在日AS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淙荨|信堂.

(过放:在日华侨的自我意识的变化.东信堂.1999年).

[4]朱慧玲:日本华侨华人的社会变迁:以日中国交正常化以后为中心.第二版.日本侨报社2013年.

[5]田氪咀樱2004)(u)『日本ASA人社会の溥w:日中国交正常化以降を中心に中国研究月 第58第4号.

(田氪咀樱ㄊ槠溃:日本华侨华人的社会变迁:以日中国交正常化以后为中心.中国研究月报.第58卷.第4号.2004年).

[6]杜国x(1991)『多文化社会へのAS?A人の戗D日本・台湾におけるAS学校卒I生の酉蚍治觥互去瑗控庋芯恐成蟾、横浜中A学校校昭芯渴.

(杜国辉:多文化社会华侨华人的对应:日本・台湾的华侨学校毕业生动向分析研究

丰田财团研究助成报告书.横滨中华学校校务研究室.1991年).

[7]裘m(2007)「日本におけるAS?A人教育にvする研究D多文化?多民族社会に向けての教育の再Bとn}D早稻田大学博士学位文.

(裘晓_:有关日本华侨华人教育之研究:面向多文化,多民族社会的教育的再构造和课题.早稻田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8]安部康久・徐文(2011)「日本留学者の⒐後の就I状rと留学UYへのu:中国人の大W院修士者を事例としてp:182 集工房.

(安部康久・徐亚文:从日本留学回国学生就业状况和留学生经验的评价:以研究生为例.第182页.集工房.2011年).

[9]奈}京子(2009)「日本からの中国⒐者留学生の自己gFと「制sにvする事例的考察中国研究月.第63第4号.pp:1-19.

(奈苍京子:从日本留学回国留学生的自我实现和制约的考察.中国研究月报.第63卷第4号.第1-19页.2009年).

[10]山下清海(2007)「第二次世界大獒幛摔ける|京在留中国人の人口浠人文地理学研究 No31 pp:97-113.

(山下清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京再留中国人的人口变化.人文地理学研究.第31期. 第97-113页.2007年).

[11]慧婧(2012)「名古屋市における在日中国人の人口浠と住分布のgB考察pp:42-54 名古屋大学国际コミュニケション攻.

(慧婧:名古屋在住中国人人口变化和职业分布实际考察.名古屋大学国际交流专业 第42-54页.2012年).

侨乡文化论文篇7

(一)“十一五”时期侨务工作基本情况

1、为侨服务工作扎实推进。一是抓好侨法侨规的宣传。侨法侨规宣传工作深入民心,依法护侨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二是侨捐项目、基金的管理逐步规范。捐赠表彰工作依规有序开展,华侨捐赠热情得到有力保护。据统计,至2010年底,全县接受海外捐赠各项公益事业5.1亿元。其中个人捐赠1000万元以上,获省政府“省捐赠公益事业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奖匾、荣誉证书,并以省政府名义立碑表彰的海外乡亲有:梁良斗、郑文尧、郑仓满、陈秀明、陈锡石、颜彬声、郑景新、陈荣助、李深静、陈建绪、林孝首等11人。捐赠500万元以上,获市政府“市捐赠公益事业特别突出贡献奖”并立碑表彰的有:陈荣助、林孝首、梁祖辉、梁清辉、李深静、陈建绪、陈义明等七人。累计捐赠10万元以上,获县人民政府“捐赠兴办公益事业贡献奖”表彰的有:周清楠等237位海外乡亲。三是难贫归侨的生产生活得到扶助。全县有49位特困归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每年慰问贫困归侨150多人次,五年累计慰问778人次,发放慰问金14多万元;扶助30多户贫困归侨发展种养项目,发放无偿启动资金8万多元,为全省首创。创新形式、有效落实散居农村的贫困归侨侨居房建设,每户特困归侨补助资金2万元建设安居房,为4户特困归侨建设连体公寓式小套房,既解决他们居住问题又方便集中管理和照顾。四是“适当照顾”政策得到贯彻落实。五年共为39名符合条件的归侨上报、办理归侨身份证;办理侨眷证明13份;为17名“三侨子女”考生出具证明。五是北硿华侨茶果场改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五年来共建侨居房425套、23946㎡;争取国侨办、省政府、省侨办补助1189万元;1428名归侨职工纳入医保;市、县、镇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全面落实400多名归侨退休职工生活补助;投入农场基础设施建设数百万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协助落实果茶园改造、饮水工程和土地确权等民生工作。

2、联络联谊工作得到加强。利用各种机会,积极组团参加海外各种庆典、经贸活动,联络乡情,加深友谊;采用贺(唁)电、贺年卡等方式保持联络,加深感情;同时,热情接待回乡探亲谒祖、观光旅游、投资商务的侨亲,主动提供服务,宣传家乡发展变化,增进乡情友情。五年来,每年都有2万多人次海外乡亲回乡观光探亲谒祖,累计接待重点侨亲4000多人次,重点团组220多个近万人次。

3、海外社团工作进一步巩固。一是“世联”龙头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世联”自1993年成立至今已有九届十七年,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社团参加轮值;我们始终坚持县主要领导率团参加每届大会,县领导率团参加常务理事会,开展以联谊为主的会务活动。目前,“世联”已成为我县海外社团的龙头,在海外联谊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积极主动参加海外社团活动。密切同社团的关系,帮助提升社团会务水平,以社团为依托,广泛团结联络120多万海外乡亲。三是引导、帮助人较多的地方成立宗乡社团,壮大海外工作力量。先后有印尼、澳大利亚、泰国、澳门等地新(复)建了7个社团,成为世联的团体会员,并有印尼、泰国、澳门三个社团申请加入“世联”轮值。

4、“两新”工作有效拓展。新华侨华人及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有较大拓展,一是精心组织8期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夏(冬)令营活动。有289名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北等地的华裔籍青少年参加。二是策划10个团组的“精英故乡行”。先后有陈秀明、颜培椿、李深静、郑景新、郑福成、李延年、郑文尧、杨淑敏、郑传、陈义明、周清琦等重点乡贤家族先后组团回乡谒祖,密切同重点人士及其新生代接班人的联系;三是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交流。先后组织三届的青少年文化交流访问团赴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展开零距离深入交流,组织8批次的民间文化交流访问团出国(境)参加社团庆典活动,把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带给海外社团、乡亲。

5、大侨务格局逐步形成。多次组织县领导率团赴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进行侨务考察,听乡音、叙乡情、结乡谊,深入调研海外侨亲的生存发展状况,介绍的现状和前景,聆听建议和意见。同时,邀请一批非籍的海外社团、重点人士、新华侨华人、华侨华人新生代来参观联谊、商务考察,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氛围。先后有马来西亚福联会妇女组、青年团观光团,相关社团、工商企业代表团以及非传统地区的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的华人、外国人来访问考察,侨务工作正向大侨务格局延伸发展。

6、创建侨务引资引智平台。先后在海外举行了3场招商会,发放投资指南等招商资料2000多份,参加客商400多人次;组织回乡团组100多团次,参观工业区、生物医药园区;举行招商座谈会,介绍我县产业布局、发展规划;同时,利用“6.18”、“9.8”等大型经贸活动,引导客商来考察对接,侨资企业有新突破,累计有来自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港澳地区等110多家外侨资企业落户。抓住机遇通过新加坡美食节以及出访等商机,把老醋、佛手、纸织画、篾香等特产推向国外,扩大影响。

7、侨务工作协调机制不断健全。在县五侨联席会议的基础上,建立了县侨台工作联席会议,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召集,统筹协调侨台工作,有效地整合资源,提升外事侨务水平。

(二)“十二五”时期侨务工作新形势

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是著名侨乡,现有116万多海外侨胞,4万多港澳台同胞及3.5万归侨侨眷。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侨是最大特色及优势之一。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侨情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一方面,海外籍人士在经济、科技、政治上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海外社团蓬勃发展,祖国的凝聚力增强,这些都为侨务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拓展了新的空间。另一方面,海外籍新生代在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等方面已融入当地社会,与故乡的感情日渐淡薄,这对侨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要切实加强侨务工作,进一步以社团为依托、以“两新两重”为重点、以文化传承为抓手、以共谋发展为目标,凝聚侨心,发挥侨智,引导回归创业,扩大经贸合作,团结海内外人共同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促进现代宜居侨乡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来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支持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为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国内侨务工作为基础,以国外侨务工作为主导,坚持为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的统一,按照“了解侨情、理解侨心、维护侨益、发挥侨力”的方针和“以心换心、政策落实,服务至上、凝聚力量”的要求,从大局着眼,从基础做起,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拓宽思路、扩展领域,积极巩固和涵养侨力资源,推动构建和谐侨社,充分凝聚和发挥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力量,为促进我县现代宜居侨乡建设,推动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基本原则:坚持有利于侨胞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有利于发展同海外侨胞住在地的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推进我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利于祖国和平统一。坚持区别国籍界限,公开合法,积极稳妥和“一视同仁、不得岐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原则。

(二)工作目标

通过健全和加强侨台工作机制,整合涵养侨台资源,不断构建“大侨务”格局;整合侨特色资源,丰富和展示的侨乡内涵和魅力;持续做好侨务外联工作,特别是重点做好华侨华人新生代、新华侨华人和重点人士、重点社团的工作;创新有效载体,努力推动中华文化和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促进“中华情、故乡亲”理念的有效持续;根据我县“侨中有台、台中有侨”的特点,主动做好以侨促台工作;规划建设侨创业园,聘请海外招商代表、建设招商网络、大力实施“回归创业工程”,实现以侨引侨、以商招商,引导在外乡亲资本和人才回归,打响侨乡品牌。

三、主要任务

(一)夯实侨务工作基础,提升为侨服务水平。

1、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在建设规划、拆迁安置等过程中,在维护大局的前提下,要按照“适当照顾”原则,合情合理统筹考虑,保护归侨侨眷、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做好侨务工作,形成全社会爱侨护侨氛围。继续推动北硿华侨农场深入改革,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

2、持续关注散居农村贫难归侨的生产生活问题。对有劳动能力的给予生产扶助;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给予落实发放定期定额补助;对于因故致贫的给予救济(助);对于散居在农村的无房归侨以补贴自建、建造侨居房的形式解决;对于散居在城镇的贫困无房归侨,以安居房、经适房形式解决;切实解决贫难归侨的社会保障问题。

3、做好对海外乡亲捐赠公益事业的引导、管理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侨捐项目资料库,建立有效机制,加强对侨捐财产的使用和管理监督。我县海外乡亲长期以来对家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道路交通等社会公益事业十分关心,捐建项目超千个,累计捐资5.1亿元,设立教育、敬老、扶贫等基金110多个,要认真贯彻执行《捐赠法》、《捐赠管理条例》,依法表彰,规范管理,合理使用。

4、完善侨务工作网络。发挥各级涉侨部门工作优势,健全完善外事侨务工作制度,配备镇、村(居)侨务工作者,完善工作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二)拓展国外侨务领域,促进侨务工作持续发展。

1、拓宽领域广泛联络,积极拓展海外侨务工作。认真研究分析新时期海外侨务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措施、新办法;坚持以港澳为窗口、以东南亚为重点,拓展澳洲、美洲和欧洲以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侨务工作,重视联络联谊和接待工作,不忘老朋友,广交新朋友,深交好朋友。及时掌握侨情动态,充实完善侨情资料库,促进侨务工作可持续发展。

2、以“世联”为龙头,巩固、提升海外社团工作水平,推动和谐侨社建设。积极支持、主动参加“世界社团联谊会”的各项活动,密切同海外社团、特别是“世联”轮值会馆的联系;积极引导社团加入“世联”并参与轮值,充分发挥“世联”在联结海外社团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促进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和龙头作用;广泛开展与海外青年团、妇女组以及工商社团组织的联络沟通;推动创建美、欧等非传统地区的社团,做到有人的地方就有联络点、有工作平台;继续做好香港、澳门社团和人士的联络工作,深化与港、澳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各群团、民间组织的作用,拓展领域,提高联谊工作水平。

3、密切与重点人士联系,着力做好政治上有影响、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科技上有造诣的海外乡亲的工作。加强与海外的社会活动家、企业家、知名人士、重点侨领和参政人士的交流联络,持续开展“精英故乡行”活动,重点做好经济、科技及政界的后起之秀,侨领后代和社团中的中青年骨干的工作,增进他们对家乡的感情,促进他们同祖籍故乡的联系和交往。

4、创新工作方式,形成工作品牌,大力做好新华侨华人和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继续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夏(冬)令营、才艺营”、“青少年海外文化交流团”、“民间传统文化表演访问团”等活动,建设以文化传承、寻根固本为特色的交流平台,形成工作品牌。通过留学生家属联谊、各学校校友海外联谊等形式,加强与新华侨华人的联络联谊工作。

5、积极配合做好领事保护工作。要牢固树立“侨胞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加强与驻外使领馆的联系,切实配合驻外使领馆最大限度地维护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积极为侨服务。

(三)搭建平台,提升为建设“现代宜居侨乡”的服务水平。

1、加强华侨华人的人才、智力和资金引进工作。实施“请进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海外华侨华人来考察、交流,积极引进海外华侨华人中的专业技术人才,鼓励和吸引他们来发展、创业。大力实施“回归创业工程”,规划建设侨创业园,建立和完善海外招商网络,通过以侨引侨,以商招商等形式,吸引在外乡亲资本和人才回归;推动侨乡宜居新城、华侨陵园规划建设,吸引侨心回归。

2、做好为侨资企业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推行有效的工作机制,依法维护侨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侨资企业的发展提供高效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发挥海外侨胞的桥梁作用和人脉资源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县企业、商品特别是以纸织画、漆篮、老醋、佛手茶、篾香等为代表的名优特产品,借助海外网络开拓市场,参与竞争,走向世界。

3、整合侨特色资源,对外打响品牌。充分利用的生态、文化、旅游、社会和侨乡资源,整合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包括以纸织画、漆篮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文化,以白鹤拳为代表的传统武术文化,以芦柑、佛手茶、老醋、篾香为代表的特产文化,以魁星岩、百丈岩等为代表的宗教民俗文化,形成对外文化交流品牌。高起点策划华侨名人故居旅游线路、大型宗氏祭祖活动、侨回归创业论坛、特产走向世界、侨万里行、侨认养果林(茶园、山林)等有一定影响力和规模的活动,建设侨博物馆和名人堂,搭建侨国际电子商务平台等载体,进一步丰富和展示的侨乡内涵和魅力,并积极申报“国家侨乡文化名城”等系列称号,做足侨品牌文章。

主要侨乡(镇)、华侨农场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爱护侨胞及归侨侨眷,切实做好为侨服务工作;在村镇建设中,树立现代宜居侨乡的发展理念,要结合侨的特色,因地制宜进行统一规划,对华侨祠堂、古民居、祖墓、历史文化景观等要重视整理和保护,用侨乡魅力来凝聚侨心,吸引侨亲回乡省亲谒祖、观光旅游和创业发展。

(四)加强侨务外宣工作,打响侨乡品牌。

1、加强对外宣传的指导,规范对外宣传管理。宣传、广电、外事侨务、文化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合作、整合力量,改善方式和方法,增强侨务外宣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完善外国记者管理制度,促进健康友好的跨国媒体资源共享,为我所用。

2、运用现代传媒等手段和形式扩大对外交流。“世联”网站和《桃源乡讯》、新闻网作为我县对外宣传的载体,要做好运行管理、丰富内容,广泛宣传我县重大决策、发展思路、主要成就和侨乡变化、侨情动态以及亲情乡谊,建设成为我县对外联络、宣传的重要窗口,成为海内外人乃至世界了解的重要渠道和平台。

(五)发挥侨乡优势,加强侨务对台工作。

按照中央、省、市对台工作方针和部署,发挥我县海外侨胞与台胞交往密切、侨中有台、台中有侨的优势,以亲情乡谊为纽带,以合作交流为媒介,依靠爱国友好社团、重点人士和台北市同乡会广泛联系台湾人士;做好亲台社团和人士的团结争取工作,扩大海外“反独促统”力量,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要把做好侨务工作推进现代宜居侨乡建设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全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解决涉侨涉外重大问题。县外事侨务办公室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各部门、各乡镇要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落实《规划》的责任,要从人、财、物各个方面支持侨务工作,对重大项目、重要活动,要提供有力的人员、物质保障,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各项措施和任务的落实。

(二)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侨乡文化论文篇8

关于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作为全国著名侨乡,联侨情,打侨牌,借侨力,闯出了独具侨乡特色的振兴之路。晋江今日的辉煌,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侨乡优势的充分发挥。随着华侨华人企业的接班交替,华侨华人新生代迅速崛起。新时期,面对侨务工作新形势,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对于我市进一步发挥侨乡优势,实现更高平台的更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我市侨情特点和开展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主要做法据20xx年侨情普查数据,我市共有旅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1280113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各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尤以菲律宾、香港为最。全市共有旅外社团363个,其中,市、镇、村级同乡会组织257个、文化团体45个。另有由晋江人组织、参与或担任主要职务的宗亲团体61个。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以来,全市侨捐公益事业金额累计达12.6亿元,其中,个人捐资超亿元的有2人,超千万元的有23人,超百万元的有200多人。90以上的村落都接受过旅外侨亲的捐赠,几乎所有的学校、公立医疗机构都不同程度地接受过海外侨亲的捐赠。可以说,晋江旅外侨亲是促进晋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晋江城市建设注入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内涵。近年来,随着老一辈华侨华人年龄的增大及在事业上的逐步淡出,华侨华人新生代开始走向前台,有的学有所成,有的已进入侨居国、侨居地区主流社会。在华侨、华人财团和华侨、华人社团领袖中,二、三代华侨华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家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增大。在开展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中,我市以访乡观光、寻根谒祖、联谊交流、考察学习作为四大抓手,侨务工作的领域和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一是以乡情为纽带,强化归属感。注意发挥老一辈华侨华人、华侨华人国内亲友的桥梁作用,通过“老带新、内联外”的形式,引导华侨华人新生代“常回家看看”。近些年,促成了菲律宾江夏黄氏宗亲总会青年回国商务考察团、菲律宾宿务侨领后代访华团以及旅外知名人士陈永栽、施至成、李昭进、郭文梯、王金炳等家族回乡团,热情接待了多批青少年假期回国观光考察团,在华侨华人新生代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在协助晋江籍华侨华人寻根认祖方面,每年都有近10例成功的例子。二是以文化为纽带,强化认同感。把中华文化、地域文化的宣传、推介和教育作为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华侨华人新生代进一步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让他们增强作为中华民族成员的自豪感,增进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注重加强与海外华文学校的联系,在提供华文教材和培训华文教师等方面提供帮助。提供信息、积极协助华侨华人新生代到祖国留学或接受华文教育、进行短期培训。精心组织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活动,让他们了解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20xx年至今举办了5营近200人次的海外青少年夏令营。三是以友情为纽带,强化亲近感。注意邀请华侨华人新生代回乡参加各类庆典活动、联谊活动以及文化、体育、商务等各方面的交流活动。在华侨华人新生代回国进行各种活动中,热情接待、精心安排,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内外晋江人之间的联系交友活动,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团市委、妇联等群团组织,从各自工作对象出发,与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间开展了一系列的联络联谊工作。市侨联还拟筹建青年委员会,加强和密切与华侨华人新生代的联系。二、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现状分析与思路探讨当前,我市侨务工作主要秉承“巩固老朋友,广交新朋友”的做法,在重点做好老一辈华侨华人工作的同时,努力拓展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但是由于对开展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全市对如何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缺乏统一、长远的规划和构想,加上各涉侨部门的职责任务不够明确,交叉工作较多,手段比较单一,内容稍显单薄。同时,由于华侨华人新生代基本在海外出生,从小接受非本土教育,对祖国的认知不多,接受中华文化影响相对较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明显不如老一辈华侨华人强烈。他们大多接受了“落地生根”的现实,淡化了“落叶归根”的观念,对家乡的感情远不如老一辈深厚,有的青年人甚至对老一辈华侨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家乡公益事业的举动都感到不很理解。大部分华侨华人新生代在投资兴业方面,对经济效益的考虑远甚于本乡本土的概念,加之各个地区对侨的资源的争夺如火如荼,侨乡的亲缘关系优势、地区性优势正逐步为利益考量机制和侨的资源共享性所冲淡。因此,以传统的侨务工作方式方法开展华侨华人新生代的工作面临严竣挑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谋划、创新方式、丰富内涵,切实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一)拓宽交流渠道,让华侨华人新生代常听乡音、维系乡情,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各种经贸、文教、体育、艺术等交流活动和重大节庆活动,加强与华侨华人新生代的联络交往。选派乡土艺术团体,到主要侨居地为华侨华人进行演出,宣 传中国传统文化和家乡风土人情;进一步做好老一辈华侨华人及其国内亲属的工作,发挥其传帮带的作用。多采取入户访视的办法,以串串门、拉家常的形式,侧重关心和了解新一代的各方面情况,争取直接与华侨华人新生代交流的机会;注重做好本市出国留学生的工作,有意识地举荐一些有一定活动能力的留学生参与当地华侨华人社团组织,以同龄人做同龄人工作的方式,加强与华侨华人新生代之间的联系;要积极为国内旅行社与海外社团间牵线搭桥,大力促成海外社团组织青少年返乡观光考察团或以寻根之旅为主题的旅游团,动员老一辈华侨华人经常带他们的子女一起回家乡看看。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在华人华侨新生代间进行宣传,让其更直观和准确地了解家乡和祖国的发展变化;加大宣传力度,精心制作和利用各类画册、书籍、音像作品、乡讯刊物等宣传品,经常性邮递海外,扩大宣传;充分利用国际互联网,建设、管理好面向华侨华人的专门网站,利用这个平台,及时反映晋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重点宣传晋江籍华侨华人新生代的风采,收集侨情信息及对家乡建设发展的意见建议,开展网上为侨服务工作。(二)创新工作方式,丰富侨乡人文内涵,搭建联系华侨华人新生代的新桥梁加强调研分析探讨,多方面收集资料,大力拓展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积极组织一些契合青年人性格特点和生活背景,直接面向华侨华人新生代的活动。如在原有的一些恳亲会、座谈会等形式的基础上,举办一些类似于“嘉年华会”形式的活动。探讨举办“晋江华侨节”,在举办形式上,可采取几年一届独立组织或在原有的“晋江慈善日”、泉州元宵节传统民俗活动等节庆活动的基础上,每年同步结合考虑安排文体赛事和活动、武术汇演、民俗表演、花车巡游、联欢活动、华侨华人新生代论坛等。让各地的华侨华人以侨居国或侨居地区的名义组团参加社团乡亲踩街等一系列活动和各类赛事,提供机会让海内外晋江人欢聚一堂,促使华侨华人新生代尤其是青少年热衷于返乡参加节庆,使“华侨节”成为晋江城市的一大特色,为侨乡文化注入新的内容;大力收集、整理史料,加强晋江华侨史的研究,在晋江博物馆开辟反映晋江华侨华人创业足迹、发展历程及爱国爱乡善举的华侨华人史展馆,丰富侨乡文化内涵;在城市建设中,尝试在道路命名、城市雕塑、公园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中结合反映侨乡特色,使海内外晋江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故乡对晋江籍华侨华人的尊重和认可,增强向心力;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维系侨心、凝聚侨力的重要支柱,加强与国内重点院校的联系,积极鼓励、支持华侨华人中的青少年一代到祖国学习中文或到国内大学学习,做到专人跟踪、专门服务、加强联络、增进友谊,培养华侨华人青少年一代对祖国和家乡的感情;根据部分华侨的需求,在中小学中指定几所水平高、有余力的学校考虑海外特点,面向海外招生;尝试利用我市现有教育设备,组织高水平师资力量,结合海外青少年夏令营活动,举办华文教育、武术、中华民乐等短期培训班。(三)加强“招财引智”,讲求互惠双赢,积极鼓励华侨华人新生代返乡创业、共谋发展1.调整工作策略。华侨华人新生代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其中人才济济,不乏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各界精英。要正视其与家乡情感维系度相对较弱、商人意识较浓的现实,实事求是地调整侨务工作策略,从以往主要依靠亲缘、地缘关系做侨务工作逐步朝“拓展人脉、平等交流、互惠互利、携手发展”的工作方向努力。要采取“招财”与“引智”相结合的方法,不能再单一地将其作为公益事业建设的“资金来源”,同时还要将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人才资源优势,为我市政府职能转变、企业管理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教科文卫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建议探讨组建类似于专家顾问团形式的市级组织,吸纳晋江籍的华侨华人各界精英,尤其是新生代精英,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决策参考。2.建立专门档案。要结合侨情普查,重点调查了解华侨华人新生代目前在什么学校学习或在哪个行业工作、哪个领域做研究、有哪方面的专业特长,并结合了解其性格特质和个性,建立专门的人才档案,加强跟踪调查,逐步做到对华侨华人新生代有系统的了解,逐步密切与华侨华人新生代中各方面拔尖人才的交往并想方设法发挥好这一优质人才群体。3.鼓励投资兴业。晋江籍华侨华人新生代中,从商人员所占比例较大,但相当部分华侨华人新生代对返乡兴业存在坐等观望态度。因此,我市要及时了解和化解华侨华人新生代对于返乡投资的一些疑虑,变等待项目为积极提供项目,利用多种渠道推介,最大限度地调动华侨华人新生代返乡投资兴业的积极性,推动新一轮的华侨华人返乡兴业热潮。要重点在中外联办教育,科研成果返乡孵化,为晋江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国际水准的金融、广告、设计、信息咨询、专业培训等配套服务,为晋江重大项目国际招标、重点产业国际化运作牵线搭桥,充分调动华侨华人新生代参与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互惠双赢。4.支持返乡创业。针对一些原有经济实力不强,但具有一定先进思想观念、管理理念和专业知识的华侨华人新生代正在谋求发展之路的实际,要抓住时机、主动推介,鼓励华侨华人新生代来晋进行创业。探讨把市级工业园区内已有的留学人员创业园更名为“留学人员和华侨华人创业园”,以“概念转换”的形式,做出特色和影响,吸引华侨华人新生代创业人员的注意。针对华侨华人新生代创业者资金相对薄弱的情况,要积极调研分析以旅外社团为单位联合华侨华人新生代返乡投资兴业的可行性。目前,国内已有旅外社团组织小规模游资以股份形式集中起来,回国投资取得成功的先例。在这方面要多做探讨,尝试由社团牵头,采用联合投资的方式组织华侨华人新生代到晋江投资,政府给予适当扶持。(四)巩固既有基础,进一步做好为侨服务工作,提高华侨华人新生代对家乡建设的信任度和参与度继续坚持已有的好的工作方法,贯彻好“了解侨情、凝聚侨心、维护侨益、发挥侨力”的方针,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侨、爱侨、护侨”的良好氛围,团结海内外华侨华人致力于家乡经济社会事业建设。要加大依法护侨力度,认真贯彻执行涉侨法律法规,开展帮扶贫难侨工作,做好涉侨信访工作,继续认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努力为侨办实事、办好事;认真做好华侨捐赠资金和物品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工作,为海外华侨捐赠公益事业提供各种方便和服务,强化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对在捐赠兴办公益事业中做出贡献的侨胞给予表彰,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建议免收侨捐工程的各种税费,进一步激发他们关心家乡、造福桑梓的热情;积极协助做好一些华侨华人故居、祖厝、祖墓、宗祠等的保护,努力留存华侨华人新生代回乡寻根认祖的标记;认真做好为侨资企业服务的工作,关心已办侨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增强侨胞投资的信心,使华侨华人新生代能继续关心和支持家乡经济的发展。(五)整合社会资源,统筹推进侨务工作社会化进程,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多做贡献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目标,树立大侨务观念,强化区域协作,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立足实际,大胆探索,开拓侨务工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的新领域。在深入调研分析,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全市性的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具体意见或实施规划,明确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合理梳理和确定市、镇(街道)、村(居)三级和各涉侨工作部门以及教育、科技、卫生、文体、旅游、人事、商务、规划、市政、广电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和发挥商会、侨联、妇联、青联等群团组织及海外联谊会、慈善总会等社团组织的网络优势,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协作、沟通、交流,从各自工作对象出发,做好针对不同群体的工作,力求取得新的突破。要加强侨务机构和队伍建设,及时选派和培养一批素质较高、外事工作能力较强的侨务工作人员,避免出现与华侨华人新生代难以沟通的情况。要加强与高校华侨华人研究所等相关科研机构的联系,联合进行相关课题研究,为进一步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探讨努力方向和发展策略。(六)增强战略思维,充分发挥华侨华人新生代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的重要作用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战略高度,提升对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的认识。通过我们开展的各项活动和一系列工作,让他们感怀祖国,强化华侨华人新生代“炎黄子孙同根生,中华儿女一家亲”的思想观念,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贡献。要引导和推动晋江籍华侨华人新生代加入海外“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等促统社团,引导晋江籍旅外社团积极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尽心出力。同时,通过这项工作扩大晋江籍华侨华人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提升晋江侨务工作的战略地位。

侨乡文化论文篇9

广东台山“九人排”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台山的排球运动停顿。1945年抗战胜利,人民群众为胜利所振奋,加上当时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和平环境,侨汇畅通,城乡经济文化有所恢复,排球活动又自发地活跃起来。”此时,“9人制”排球在亚洲已是国际化的比赛形式,当时国内举办的各种排球比赛也均以“9人制”排球为标准。台山当时排球活动的开展也均以“9人制”排球运动为主,尤其是全县统一组织的排球比赛,都以“9人制”排球为标准化的比赛形式,如1947年台山县第6届全县运动会排球赛。台山民间排球活动的组织在这一主导因素的影响下,也渐渐地选择、适应、喜爱上了“9人制”排球运动。这一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可以说是台山“9人制”排球运动开展的爆发期,无论是在台山县城、乡镇,还是农村,“9人制”排球的身影随处可见,如台山县第6届全县运动会排球赛、“镇球杯”排球赛、“程万杯”排球赛、侨声排球队赴港远征、庙成乡成务中心国民学校校友排球公开赛、四九长安乡排球赛等。这些比赛都是以“9人制”排球的形式开展和组织的。同时,台山也彰显出了它在排球竞技中的优势。1948年第7届全国运动会排球赛(“9人制”),台山代表广东排球队参赛。在抗战胜利后的几年中,历届全省县联赛排球一项,代表全省出席远东的球员,台山人亦占十分之八九。其间,台山更涌现出了不少“9人制”排球名将,如当时的著名球将扣球手黄鼎芬、快球手谭永湛、“三排王”李福申、国运球将陆耀芬等。新中国建立后,台山在排球运动领域对我国“6人制”竞技排球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1972年,总理给予台山“全国排球半台山”的美称。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推广普及“6人制”竞技排球。1953年,台山县成立体育科,开始“6人制”排球训练,“9人制”排球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迅速被六人制排球所取代,但这并没有成为“6人制”排球在台山延续和发展的终结点。直至今日在台山,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无论是竞赛场还是休闲场所,仍能看到传统的九人制排球。受10年动乱的影响,台山全县性的排球活动基本中断。进入改革开放,随着党和国家对华侨政策的落实,台山华侨和港澳同胞与家乡的联系也逐渐增多,1982年1月22日,台山旅港乡亲朱正贤和朱炳宗先生捐资赞助了第1届“振兴杯”男子排球赛。它包括“6人制”排球赛和“9人制”排球赛2项比赛。“6人制”排球赛参赛队伍主要以邀请各省、直辖市和地区代表队进行比赛,而“9人制”排球赛则以台山各乡镇、单位组建的比赛队伍为主。由此可见,“9人制”排球运动在台山的社会公众领域是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欢迎的,在台山排球运动开展中占据了较高的位置。同年1月26日,台山排球运动协会成立,“9人制”排球被列为台山开展排球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台山“振兴杯”“9人制”排球赛一直持续至今,截止到2008年已连续举办了第17届,且规模和影响范围也日趋扩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侨乡文化论文篇10

    延边州侨乡朝鲜族始终保持着朝鲜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十分讲究“秩序”。这一点受中国古代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中国朝鲜族文化与中国儒家思想渊源极深。早在公元前284年前后,也就是中国战国时期,孔子儒家思想就已经传入朝鲜半岛。“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③朝鲜族的传统礼俗之一就是敬老爱幼,在老人60岁之时要举办“花甲宴”,就更充分体现了这种传统美德。今天的朝鲜族人仍然尊师重教,朝鲜实行免费的教育制度,许多归国的华侨也十分看重子女的教育问题。老师在朝鲜族中威信较高。

侨乡文化论文篇11

积极发挥华侨资源优势服务新农村建设

××乡侨联

××乡地处××市西部山区,是××重点侨乡,在外华侨、华人5480人,遍布在意大利、荷兰等12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成立乡侨联,20年来,乡侨联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致力于以侨引资、以侨传情、以法护侨及自身组织建设,侨联组织不断做大做强,侨务工作基础不断得到巩固,社会化大侨务意识不断树立,并对家乡的"三个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侨联大楼落成,开辟侨史陈列室宣教主阵地。

20__年1月13日,侨联大楼落成、侨史陈列室对外开放标志着我乡侨联工作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侨联大楼座落在我乡大藏村中心地段,高五层,总建筑面积1000余平米,从20__年4月成立筹备小组,历时一年建成,总造价150多万。全部费用均来自华侨捐助,共有77位华侨参与捐资,侨联班子成员以身做则,带头每人捐款5万元。

在建起侨联大楼后,为充分发挥其功效,使之成为新时期侨联工作的重要阵地。乡侨联根据本乡的独特侨情、侨史资料比较齐全的特点,专门开辟了侨史陈列馆。我乡侨史陈列馆,目前是瑞安市目前规模较大,历史资料较齐全的乡级侨史室。其资料分为:××侨史、情系故乡、侨乡风采、海外侨领等6个部分,并设有6个华侨文物陈列柜,内有珍贵照片、华侨文物等200多件。陈列室的珍贵资料见证了××乡侨胞在海外历经沧桑的创业历程及他们爱国爱乡的海外赤子情怀。现该室已开辟成我乡一个重要的学习宣传阵地。每有华侨回乡总要到该室看看,追忆往事、激励壮志,并给陈列室的建设提出许多意见。另外与乡团委、乡校一起,把该馆开展成学生们的"第二课堂",从小让他们学习前辈们的艰苦创业精神和爱国爱乡精神。

二、突出侨乡特色,扎实推进侨联工作。

我乡做为侨乡富于自身特色,表现为:一是侨乡历史很悠久。据记载早在1921年就有乡亲东渡日本,后又群往欧洲,算到今年已有85年侨乡历史。二是侨乡文化浓厚。这从出国人数规模就可以反映出来,据20__年6月侨情调查,我乡现在在侨1160户,达5480人,还有侨眷2287人,基本上每户人家都有亲人在国外,进入这个地方,无论是接触到物还是人就能让你感受到这是个侨乡。三是侨力资源丰富。这要从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华侨资本雄厚。从经济发面说,我们侨居到海外的乡亲,从刚开始的打零工、做苦力到后来开餐馆、经营商店、办工厂、开贸易公司,渐渐办起了实业,已经有相当部分人成了老板、大老板;从政治方面说,随着知名度的提升,我乡有24名华侨被海外华人社区推选为侨领,涌现了如××*、××*等知名侨胞,受到了大家的重视;从人力方面说,随着新一代华侨的成长,有许多还在在海外接受高等教育,这些高学历人才为持续创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另一方面是我乡华侨、侨眷有很好的爱国爱乡优良传统,他们总是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不忘故土乡情,总是能为我乡建设献计献策、慷慨解囊。

面对我乡侨情的这三大特点,我乡侨联工作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充分发挥侨力,牵线搭桥,为我乡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贡献。

我乡侨联多年来,围绕大局、找准位置、突出重点、发挥优势,积极探索服务经济工作的新路子,认真做好以侨搭桥、引资引智和中介服务工作,在促进我乡经济与社会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据统计,仅20__年来就有552人次,捐资达1200万元,用于我乡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使我乡的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文教卫事业蓬勃发展;使人民生活更加安乐、富裕,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侨联的工作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赞赏。多年来,华侨们热心贡献、慷慨解囊的感人事迹也层出不穷。我乡老华侨××*先生,早年离乡后就没再回来,但身在异乡得知家乡的孩子没学校上学时,1995年毅然捐资66万元,建造新校舍;乡侨联副主席××*先生历年来累计捐款72万元,为家乡建设投入了大量心血等等。修路修桥、改水改厕、建房建田等事业无不凝聚着广大侨胞、侨眷的桑梓之情。

(二)不断创新思路,维护侨益,拓展联谊,为侨服务。

我们的侨联是"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之家",我们侨联最大的工作就是做好维护侨益、加强联谊、为侨服务工作,始终把为侨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坚持法律宣传,努力依法护侨。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依法保护归侨、侨眷的各项合法权益;抓好涉侨法律法规的普及与宣传,引导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努力营造依法护侨的社会氛围。

二是密切联系侨胞,不断增进情谊。多年来,乡侨联作为党委、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与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不断创新思路,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开展联谊活 动。尤其是每年举办的迎春茶话会,广泛邀请侨胞、侨眷、各界人士,结识了许多新老朋友,了解侨胞们的生活情况,传递家乡政府和人民对侨胞们的亲情乡谊,激发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热情,使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之间进一步凝聚起来,增进了情谊,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热心为侨服务,积极为侨办实事。为达到有效服务侨胞的目的,我们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乡侨联成立了公证代办处,积极为归侨侨眷办理出入境手续提供咨询、代办证件等方面的服务。我们进行了多次的侨情调查,及时掌握我乡侨情底数。20__年做为省侨情调查试点单位,认真组织、周密部署,历时两个月完成了对全乡归侨、侨眷及海外侨胞基本情况的调查,比较详备地掌握了我乡侨情的最新动态,为更好地服务于侨民打好了基础。我们还接待大量的来信来访。如今年3月我乡东龙村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当事人的女婿在海外得知情况后心情很急,当即从海外回国,找到侨联,我们帮他跑乡政府、跑公安机关,案情在两周内告破,让该侨胞安心出去。事后,我们正积极联系侨胞捐资帮助成立乡协警队,确保侨眷的生命财产安全,让侨胞在外放心。如此等等,努力把打造侨联成"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之家"。

(三)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水平,增强侨联组织凝聚力。

侨联事业的发展,还与侨联组织自身的综合战斗力有密切联系。做为基层侨联,我们也要切实加强各方面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综合战斗力。在这方面,我们做到:一是自觉加强学习。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和理论知识,学习《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服务本领;二是配强配齐班子。从1987年成立以来,侨联已历四届,每一届都有热心人士,不计报酬、默默奉献。三是强化制度建设。建立了办公制度、会议制度、财务管理等制度,使侨联工作做到有章有序;四是完善硬件设施建设。建成了侨联大楼,有了自己的办公活动场所,侨联组织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三、发挥传统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再做贡献。

侨乡文化论文篇12

在不同时期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华侨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1. 自强不息的奋斗文化。先侨们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坚持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吃苦耐劳、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为屹立异国他乡不懈奋斗。

2. 敢为人先的创业文化。海外华侨华人凭借自己不甘落后,敢闯敢试,敢走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闯出了一片又一片新天地。他们创办公司、企业,或开设中餐馆、服装厂,生存和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充分显示了炎黄子孙的智慧和力量。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和拼搏努力,积累了较丰富的物质财富。

3. 救亡图存的民族团结文化。近代中国革命的实践需求,决定了救亡图存的民族团结文化成为革命时代的最强音。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广大华侨反对封建帝制、支持革命、捐资助饷,捍卫共和并为民主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孙中山先生由衷地赞誉华侨为“革命之母”。在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救亡图存的民族团结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海外华侨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揭露日本侵华暴行,争取国际援华,通过创办战时侨报,宣传文化救亡等,激发侨胞团结一致、共同抗敌的爱国热情,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团结。

4. 报效祖国的爱国爱乡文化。“落叶归根”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观念,令海外华侨华人有着对祖(籍)国的特殊感情,有着对祖国和家乡割舍不掉的情结。抗日战争时期,华侨在中华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忱。他们积极宣传抗日,募捐支援抗战,赈济灾民,慰问前方将士,成立抗日组织,积极参加抗战。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的共和国迫切需要人才、物资和资金。华侨知识分子积极回国参加祖国建设,他们当中不少人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为“两弹一星”的研制作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后他们一如既往为民族、为国家、为家乡捐钱捐物,支援国家建设和促进家乡发展,以此回报祖国和家乡的“养育之恩”。

二、传播华侨文化,弘扬华侨精神的有效途径

华侨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华侨文化育人氛围,坚持创造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格,让学生浸润其中。让学生“知行合一”, 通过亲身的参与和体验,更能实现华侨文化内涵的传播,使学生更好领悟其精神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