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学教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9 09:28:14

眼科学教学论文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1

我系所采用的多媒体案例教学通过收集典型病例,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为患者制定眼科检查、诊疗方案,帮助学生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诊疗思维。如我们让屏幕起初展示眼痛患者就诊,随着教师对疾病诊断思路的引导及同学的自主讨论,最终得出眼痛患者初步诊断为青光眼。从而培养学生临床诊疗思维,加深对青光眼的认识。

1.2扩大知识来源

我系通过多媒体案例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授单一性的知识来源,学生既可以从教师的课堂分析中得到知识来源,也可以通过同学的不同分析视角,分析思路及团队协作中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自主搜集文献资料获得知识。

2多媒体案例的分类

2.1多媒体案例教学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单项案例和综合案例

单项案例,是根据眼科医疗活动中某个具体环节或某个治疗项目选取或处理案例。如眼科检查的操作步骤。单项案例具备独立性,侧重对个别具体环节或方法的选取。综合案例,是根据眼科医疗活动中某一系列具有相互联系的环节选取或处理的案例。例如患有多系统疾病的眼科就诊病人,进行几个检查及采取几项相应治疗措施的案例。综合案例的内容具有内在联系广,多种知识与方法融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学生问题的综合分析,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2多媒体案例教学从其运用上分为操作性和非操作性案例

操作性案例,是根据提供的治疗背景,要求学生独立或分组进行某项检查或某个治疗。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某项技能的案例。非操作性案例,不要学生进行具体操作,而是要求学生对某个眼部疾病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理解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案例。

3多媒体案例选择的原则

3.1紧扣教学大纲,突出眼科特点

我系选择案例时围绕教学大纲要求,知识点进行选择。设计的问题经推理后与相应难点、重点相联系,与教学目标呼应。所选案例突出眼科特色,使学生在掌握眼部疾病特点的基础上,加深对眼部疾病的系统认识。我们将眼科疾病治疗特点直观表现给学生。如眼外伤患者出现视物不清的情况下,同时伴有眼压高,头痛等伴随症状。

3.2真实性、典型性、规范性

强调真实性,一方面案例要符合眼科理论的要求,另一方面,案例应接近实际,准确反应实践活动。我们实施多媒体案例教学时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不同阶段选择不同深度的案例。在理论教学阶段,我们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使学生能直观掌握疾病特点。在实验操作阶段,学生能通过多媒体案例教学感受治疗情镜,观看规范的具体技术操作步骤,再现书本中叙述的操作步骤,使多媒体案例教学取得实效。

3.3超前性

教育不是要求学生能立即胜任实际专业工作,而是要有一种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工作能力,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案例时,选择应立足于教学大纲,但不能完全受教学大纲所限,可融入一些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出现的检查治疗操作技术,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处于动态更新的状态,能够通过学习运用最新技术来治疗眼科疾病。这就要求选择的多媒体案例要新。

4多媒体案例的实施

4.1多媒体案例的编写,课件的制作

我系教师按体现真实性、典型性的原则选择真实案例,拍照、录像,将真实案例输入电脑,精心编排制作。首先,我们恰当的使用背景、动画、音效及字幕、旁白注释。其次,我们注意做到不剥夺医学生的思维空间,将案例相关的知识和参考答案链接在最后,既方便学生查询,又不会剥夺学生的思考过程。

4.2引入课件,提出问题

我系教师通过巧妙的运用多媒体展示患者眼部症状、裂隙灯、眼部B超等检查报告,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围绕案例所展示的眼部疾病,查阅相关资料。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2

2各种启发式教学手段灵活运用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的指导方针,更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它包含多种教学手段。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手段包括提问启发、对比启发、类推启发、病例启发等。

2.1提问启发式教学

即教师将授课内容精心设计成问题,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其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进而对知识点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授瞳神紧小的病因病机时,可以提问:“关于瞳神紧小病因病机的学说有哪些?”。通过引用倪维德《原机启微》“足少阴肾为水,肾之精上为神水,手厥阴心包络为相火,火强搏水,水实而自收”,提出“什么是强阳搏实阴论?”通过引用黄庭镜《目经大成•八十一证•瞳神紧小》“因劳伤精血,阳火散乱,火衰不能鼓荡山泽之气生水滋木,致目自凋,而水亦随涸”,提出:“黄氏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如何认识?”。通过上述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将该病的病因病机概括为虚实两方面:实者为外感热邪或肝胆火热,火邪攻目,煎熬神水,黄仁受灼,致瞳神展缩失灵;虚者为劳伤肝肾或久病伤阴,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神水受伤,瞳神失养。教师运用提问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2.2对比启发式教学

对相似的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总结归类,找出异同。例如“针眼与胞生痰核均表现为胞睑硬结,二者如何鉴别?”,引导学生从病因病机、发病部位、症状、病势、病程等方面进行思考,通过比较异同,进而掌握疾病。也可以是不局限于某个章节,模拟临床,直接从症状着眼,例如“患者自诉视一为二,应考虑哪些疾病?”。对比启发式教学是在前期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将易于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梳理,运用横向思维,改变了僵化的知识结构,从而巩固了教学效果。

2.3类推启发式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医眼科之前,均已学习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中医眼科学亦属于中医体系的一支,故在讲授该门课程时,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中医理论,推导出新的知识点。例如在讲授聚星障之风热客目的辨证论治时,从症状上来看,由于病邪为外感之邪气,故推导出该型病情较轻,以黑睛浅层点状混浊,抱轮微红为主,全身症状、舌脉同外感风热的表现;继而推导出其治法应以疏风散热为主,方用银翘散加减。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又锻炼了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3

1 加强和重视眼科基础知识的教学

西医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是大多数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和中西医结合专业毕业生的通病。与中医院校相比,西医基础理论这一模块是西医院校的优势,因此我们要把西医基础理论课程放到一个与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相同的高度来重视。强调西医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亦不能放弃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中西医互相取得实效,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中、西医眼科毕竟有区别,中医强调整体,西医强调局部,中医强调辨证,西医强调辨病,而且在眼科学名词方面亦存在着区别,如中医眼科聚星障见于病毒性角膜炎而暴盲又可见于西医的急性视神经炎、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及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中西医结合教学方法以保持和发扬中医眼科学理论特色为授课基本点,同时吸收西医现代技术理论,更加深化和延伸中医眼科学理论。通过授课,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以及中医的望闻问切与西医辨病施治相结合的切合点,从而把西医理论自然地渗透到本学科中,使中、西医按恰当比例兼容结合,相得益彰。

此外,眼科研究的器官形象鲜明,直观性强,视器是个光学器官, 通过一些光学仪器可以清楚地看到从角膜、前房、虹膜、晶体、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 直至前房角、睫状体等眼球各部,除虹膜背面外,可以一览无遗。大多数眼科疾病有其形态学特点,可以想象,如果视觉器官的基本解剖生理特点都不清楚的话,如何进行眼科病理和临床辨证方面的学习,总而言之,必须从基础着手,只有在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优化眼科教学手段

采用比较式、问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讲述中医,突出中医特色,又要与西医进行比较,阐明各自的特点,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西医学是两大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对象、目的都是人及其疾病,但由于中、西医学是东西方文化孕育的产物,毕竟两者之间存在着差别,中医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整体、功能,西医强调结构、局部。中医强调辨证,西医重视诊病;中医注重动态性,同一种病出现不同的证,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西医强调规范性,凡是诊为同一种病,就要用同一常规治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插入临床常见眼科病例,如近视眼、青光眼等,启发学生主动地去分析判断,通过比较式及问导式的教学方式,逐渐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由以西医为基础的思维模式转变为既能接受西医,又能接受中医的双重思维模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医学教育的一种主要方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使用幻灯、投影、录像等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效果。在眼科学教学中,许多疾病从理论角度去讲往往使学生越听越乏味,如应用多媒体教学,把眼科学中的各种疾病用图片、动画、影像等各种形式生动、立体、逼真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既可节约大量的板书时间,又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持精力集中,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础上制作出一套眼科学多媒体课件,课件内容包括视觉器官的基本解剖生理结构,中医眼科学基础和西医眼科学基本概念,其中插入一些眼科常见病例,如白内障、人工晶体置换术等一些Flas,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播放,学生普遍反映良好,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记忆,又使学生对难点问题更易理解。应用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要求必须掌握中西医两套技能,教学中应注重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论治相结合,立足于中医理论,重视经典理论和古今医案等经验的运用,借助现代的实验室检查手段,提高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在疾病的诊断上多借助现代医学的方法,而在治疗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体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教师,组建中西医结合教学体系合格的师资队伍,是完成中西医结合教学的前提,教师的素质、能力、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是保证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改革质量的关键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缺乏掌握系统中西医结合知识的教师,而现在真正具有扎实的中西医两套理论的教师并不多。如何建设一支具备中西医结合知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4

在眼科医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CBL),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L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本文将CBL、LBL教学法应用在眼科教学中,教学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而充分了解学生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评价。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选取某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的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要求这些学生进行眼科教学。在教学中,理论教学25课时,见习课占13学时,除了典型的问题教学(LBL)和临床见习之外,其余课时均为CBL教学4课时。将21名学生分为4个小组,并在不同时间段接受眼科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全部学生都需要参与到教学中,当教师、学生提出问题后,应积极从课本中寻找答案。例如教师提供角膜溃疡、青光眼、眼球内异物等3个眼科临床病例资料,学生逐一进行分析讨论,采用渐进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从陈述某个病例开始至体检。当学生遇到问题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帮助,然后再接着进行讨论。当每例病例讨论结束后,安排1名学生对该病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

1.2 评价方法

课程结束后,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并由教研室将调查的问题设计为选择题,学生可以单选也可以多选,分析统计调查的结果,按照每项选择题每个选项的百分比来进行数据的描述。

2 结果

2.1 在眼科教学中实施CBL教学的必要性

通过对21名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全部的学生认为将CBL教学法应用在眼科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84.4%的学生认为仅仅只能作为眼科教学中的辅助教学方法,而只有15.6%的学生认为CBL教学可以完全替代典型的LBL教学法。

2.2 开展CBL教学的重要作用

94.8%的学生认为采用CBL教学法可以将课文中的前后章节的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在一起;57.8%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对眼科疾病的了解;85.2%的学生认为采用CBL教学法有利于充分了解眼科临床的诊断思维;57.8%的学生认为CBL教学法有利于锻炼自身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42.3%的学生认为有助于了解眼科疾病的治疗和手术方式。

2.3 CBL教学课时安排

52.5%的学生认为安排CBL教学5课时最合适,5.4%的学生认为3课时最合适;5.4%的学生认为4课时最合适;15.7%的学生认为6课时最合适;21.1%的学生认为CBL教学法应多于6课时。但是,全部的学生都认为CBL教学法应用在眼科教学结束后是非常合理的。

2.4 应用CBL教学法存在的缺陷

5.4%的学生表示该教学法占用的时间太长,不比传统的LBL教学法;68.5%的学生表示不能深刻了解眼科疾病,也无法对眼科疾病检查的结果进行快速判断;15.9%的学生表示眼科疾病属于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眼科病例太深奥,难以理解,在病例讨论中,无从下手。

2.5 C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分析比较

在眼科教学中采用LBL教学法,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而教师完全不参与到讨论中,看LBL教学法是否达到的效果会更好。通过调查统计,10.6%的学生认为开展CBL教学法更好;68.5的学生认为采用LBL教学法更好,而有19.9%的学生认为C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两者取得的效果都差不多,即CBL教学法不仅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给予学生更多参与讨论的机会。

3 讨论

CBL教学结束后,学生普遍认为将CBL教学法应用在眼科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可以作为眼科教学的辅助教学;大多数同学赞同在教学结束后采用CBL教学法,占用5课时;CBL教学与LBL教学相比,大多数同学认为CBL教学取得的效果更好。

由于眼科是一门专业性强、独立性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若只采用CBL教学法,学生将对眼科疾病知识认识较浅,也不能更深入了解眼科检查和手术治疗等方面的知识。由于学生知识的欠缺,即使利用LBL教学法进行眼科基础知识的讲解,当教学内容结束后,开展CBL教学都会很困难。因此,为了使眼科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应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常见眼科疾病的掌握,将CBL作为辅助教学,从常见的眼科疾病为出发点,要求学生以临床的思维模式来分析和思考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眼科疾病,也有利于学生对眼科疾病治疗和手术方式的了解,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病例分析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代晖.浅谈案例教学法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10(04):860-861.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由于少数民族医学生汉语言基础较差,对于专业性极强的眼科知识很难迅速理解和掌握,因此部分少数民族医学生会知难而退。作为眼科学教师,首先要突破的就是要培养少数民族医学生对眼科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医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多年的临床教学工作发现,尽管个别少数民族医学生思维积极,勇于同老师交流,但多数学生思维方式单一,再加上受汉语水平的限制,自信心相对不足,在短时间内难以驾驭所学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其兴趣,增强其信心。例如在讲授屈光不正的内容时,教师可询问班里戴眼镜的学生近视的感受及配镜过程,当学生能够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临床问题时,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同时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消除了大部分少数民族医学生不敢提问的负性心理,营造了一种人人都能融入进课堂的活泼热烈的学习气氛;另外,巧妙运用名人故事转化为案例教学,对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大有裨益,利用名人效应调动了学习主动性,如将歌手姚贝娜捐献角膜等事例,加以深入,结合眼科理论知识,使之具有生动性和典型性,使少数民族医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寓理论于故事中,有效避免了单纯讲授理论的枯燥乏味,激发了少数民族医学生对眼科学的兴趣;还可利用周末及假期组织少数民族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本科室的社区义诊及医疗讲座,让他们懂得各族人民群众皆需要医德高尚、医术过硬的优秀医生;通过参与诊疗的全过程,让他们真正能感觉到自己进入了医生的角色,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成就感,锻炼了其沟通能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眼科疾病的诊断常常需要专科检查设备的支持,应抓住学生首次接触眼科设备的好奇心理,结合眼科理论知识讲解检查设备的原理和操作要点,让学生亲自尝试,相互进行检查。通过互动有趣的培训,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感受到小有成就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眼科学的信心。

2充分利用多媒体,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眼科学教学中的许多知识需要学生身临其境才能切身体会其中的含义,少数民族医学生无法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述来深入理解。针对其特点,可根据需要将形象记忆、实物、教学模型等加入到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对眼科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3],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添加形象生动的板书、画图、模型,或采用背景、动画、音效、字幕以及精彩的视频,通过视觉和听觉整体的感知,直观展示眼科学的奥妙,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解眼球的解剖学时,可以借助眼球的模型与PPT结合的方式,眼球模型可以给学生一个立体的三维概念,令学生有整体观念;对于局部的细微结构,可以采用PPT图片来展示,这样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立体和平面相结合,非常利于学生理解复杂枯燥的眼科解剖学知识。如在讲解眼科手术如白内障手术的发展过程时,可以采用Flas结合手术视频的方式来展示,通过Flash使学生了解手术重点之后,再播放手术视频,这样既生动形象、直观鲜明、趣味性强,又可以突出重点,使少数民族医学生更便于理解。再如讲授学生最头痛的“眼底病”一章时,用1张典型的眼底照片就能把学生难以观察到的征象直观清晰地显示出来,如果再配合眼科裂隙灯摄像系统,实地让学生或病人当医学模特,在活体展示正常眼底或眼底疾病表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将会大大提高。也可以巧妙地运用各种多媒体方式展示患者的临床症状、眼底照相、眼B超、OCT等检查报告,贴合诊疗时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围绕多媒体所展示的眼部疾病,查阅资料,从而涉猎更多相关知识。

3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积极培养临床思维

随着医学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不能再单纯用过去传统的眼科教学方法传授给现在少数民族医学生,PBL(problembasedlearning)和CBL(casebasedlearning)等教学方法,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4],通过临床实际问题的学习,掌握系统的医学专业知识,树立整体性的医学观,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意识,并且要同时培养医学生必要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临床打下坚实基础。对已经学习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少数民族医学生,从病例着手然后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教学当中,既可使学生享受到教学的乐趣,又能更好地与传统教学模式共存。在新疆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各民族学生因文化差异,容易造成思想及行为上的分歧,PBL和CBL教学恰好能训练各民族医学生与患者的临床沟通能力以及各族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亦可采用数码摄像机、网络等手段[5],及时记录下临床上遇见的常见病、典型病例和主要病种治疗前后的影像资料,结合病史可制作成一个个实例病案,加到授课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加深对眼科学知识的认知。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6

将齐齐哈尔医学院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145名学生和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妇产方向)14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学生《眼科学》理论授课学时和实践授课学时均相同。将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设为对照组,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妇产方向)学生设为实验组。在临床见习过程中,实验组在眼底疾病实践教学中采用资源库,将生动的图片、影音资料运用到实践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方法。两种不同带教结束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知识测试,并对两组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2 眼底病网络资源库的构建

2.1 眼底病网络资源库的获取方法

通过网上的专业搜索引挚输入Retina(视网膜)术语,检索相应的网页,收集所需资源;定期登陆国外眼科权威网站,根据网站动态随时更新眼病的图片、视频和动画;定期登陆国内眼底病专业网站、眼科专业论坛如丁香园,爱爱医,眼科组等,以及眼科医生的blog等,这些网页有很多很好的眼底病图片、动画或视频。通过以上方式收集眼底病的照片,动画,视频,经过筛查、汇总构成眼底病网络资源。

2.2 分类整理,按照眼底病进行分类,每类有图片、动画、录像,制成眼底病数据库。

2.3 将眼底病网络资源库的图片,动画,录像内容应用于眼底病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当中。并在医生业务学习、住院医师培训、见习和实习医生教学当中应用。

3 结果

网络资源库在眼底病教学中的应用,在有限的时间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生成绩其理解性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高于对照组(P

4 讨论

眼科学学时在临床医学的课程中学时偏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忙于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知识,无暇顾及眼底病的知识结构。眼底病又是眼科学当中的重点内容,学生由于不是将来从事眼科专业,上课的时候,不够重视,加上眼底病理解比较困难,深感枯燥。所以我们每次讲课都对各个眼底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给予详细讲解,联系网络资源库的眼底图片和动画,及视频。使得学生从感性上面认识眼底病, 加深了对眼底病的理解。提高了对眼科学学习的兴趣,在学生的评价中,课程知识掌握和相关知识联系问题上都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眼底病网络资源库的构建有助于教师的眼底病的知识更新。只有不断的更新知识,才能够与时俱进,在教师的不断的查找,分析整理,加工,处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

总之,利用网络资源辅助眼底病教学是医学教学的大趋势,信息通信技术也是现代医学教学必须掌握的技能。通过丰富的图片、动画、影像等互动学习过程,生动活泼的演示,使得枯燥乏味的书本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变得更加容易接受。真正体会到教与学的乐趣。高校教师要认真学习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并熟练的运用这些技术开展教学,使学生在渴望和兴趣中学习,在现代声、光、电创造的生动环境中接受文化知识[2]。医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由视觉、听觉、感觉带来记忆要比课本深刻得多,如果从大一开始就接触临床是有难度的,但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恰好可以实现由课堂教学到临床实习的良好过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3]

参 考 文 献

[1] 吴晋晖,赵世红,潘东艳,等.眼科眼底病多媒体素材库的构建及初步应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3(1):121.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 R7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19-0116-02

眼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医学生的全面培养方面占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由于眼科疾病的特殊性以及课时少、内容多等原因,使得眼科学教学显得难以达到真正的理想目标。我们依据PBL以及LBL[1]的教学模式,尝试CBL(clinic-based learning)进行眼科教学。本文旨在探讨CBL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并评价其教学效果,以期对眼科的临床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2004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84名学生的眼科学习中,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2人,给予新教学模式CBL进行眼科教学;对照组42人,给予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眼科教学。

1.2 CBL教学模式的设计

CBL教学模式即以临床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其提倡以临床实例为基础,以实际临床应用为手段,以理论结合实际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为了使教学顺利进行,我们采用在病房的临床教室进行授课的方式,以白内障为例:第一步,以某一个白内障患者住院的经历为例,引导学生对白内障疾病产生兴趣,紧接着讲授白内障章节的理论内容,并应用多媒体课件给予一定形象性的概念。第二步,根据病房病例的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分别对2~3名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和专科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并根据情况掺入对初学者来说易于与白内障相混淆的病例,如角膜白斑等。第三步,回到教室分组讨论,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并逐一汇报检查患者的情况。听取汇报后老师就其检查情况进行点评,肯定其正确的方面并纠正错误。例如,对诊断正确的病例进行肯定,并深入讲授其治疗方案的确定;对诊断错误的病例,如将角膜白斑误诊为白内障的进行纠正,并讲授其鉴别方法。对存在疑问的学生可再次让其检查患者最后达到理解认同。

1.3 考核方法

对学生的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组成。其中平时考核包括课堂纪律考核成绩和提问及讨论成绩组成。期末考核由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考试主要针对基础知识的考核,而操作考试则针对临床的实际应用。最终考核满分100分,平时考核成绩占总分的30%,期末考核成绩占总分的70%。其中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原始满分均为50分,最后根据比例进行分数折算。

1.4 教学方法的接纳性评价

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以完全接纳、部分接纳、少量接纳和不能接纳几个等级进行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将记录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CBL教学模式组与传统教学模式组考核成绩的比较

CBL教学模式组与传统教学模式组理论考试的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BL教学模式组的操作考试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CBL教学模式可接纳性的调查

经问卷调查,CBL教学模式组中27人(64.28%)认为可以完全接纳,9人(21.43%)认为部分接纳,4人(9.52%)认为少量接纳,2人(4.76%)认为不能接纳。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接纳CBL新教学模式。

3 讨论

眼科疾病与全身疾病联系紧密,而且许多全身疾病都在眼部有着不同程度的反映,因而也就决定了眼科学在临床教学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医学教育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要求,新的医学教育应该是“通才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并重[2]。因此如何在课时少、内容多以及专业性强的困难下有效地进行眼科学的教学也成为眼科教学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CBL教学模式的实施中总结如下。

3.1 淡化专业性强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在眼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由自主将教学目标的难以达到归结于专业性太强,从而也就形成了“眼科学专业性太强”的传统,也使得许多学生对眼科学望而生畏。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第一堂课,引用各种实例使学生正确认识眼科学,并充分认识到眼科学与其他临床学科的联系。俗话说“触类旁通”,学生如果在学习其他课程时能联系到眼科学,同时在学习眼科学时能联系到其他临床学科,自然就不会觉得“眼科学专业性太强”。打破了传统认识的困扰,就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9(a)-0049-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SDSR in ophthalmic clinica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 16 probationary students of Grade 2012 four-yea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nursing at the first term 2014-2015 academic year were selected as SDSR group, they were taught with SDSR; 19 probationary students of four-year undergraduates majoring nursing at the first term 2013-2014 academic year were selected as traditional group, they were taught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KAP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teaching effect,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group, students in SDSR group had more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satisfied with knowledge [(92.00±4.90) vs (85.50±7.20) scores], attitude [(94.05±4.19) vs (80.05±7.19) scores] and practice [(95.00±6.49) vs (82.50±5.19) scores] of students in SDSR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students in traditiona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SDSR is an effective means in ophthalmic teaching, and it enhances the quality of trainee teaching.

[Key words] SDSR; Ophthalmology; Clinical teaching

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临床医学的教学思维也应随之更新,同时临床医学教育的模式与方法也需进行改革[1]。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且已逐渐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热点,甚至成为教学水平提高的关键性影响因素[2]。SDSR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指导思想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从自学(self-study)-讨论(discussion)-总结(summary)-探索(research)四个环节的教学形式,首先课前给出选题让学生自学,随后课堂上学生讨论、辅以教师总结,最后启发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新问题,进而提出基于书本知识的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本研究旨在评估SDSR教学模式在眼科学见习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2015学年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科见习的16名2012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作为SDSR教学组,另选择2013~2014学年在我院眼科见习的19名2011级四年制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作为传统教学组。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既往学习课程及学习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SDSR教学组

1.2.1.1 自学 课前预先知会学生见习内容,同时提供讨论素材(临床病例),让入选学生预习相关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分组讨论总结,形成小组讨论提纲。如眼外伤是危害健康、致残、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严重影响视功能。给患者本身及其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课前嘱托学生提炼眼外伤(眼球穿通伤、眼挫伤、化学性眼外伤)的致伤特点和预防措施。

1.2.1.2 讨论 课堂中,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课前提供的素材或临床案例进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分小组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学生间采用同伴互助式学习,相互点评,教师仅作为观察者与引导者。先由学生代表集中发言,提出问题。如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发作时,患者往往为急诊就医者,因伴有偏头痛和恶心呕吐,往往会分诊至神经内科和消化内科就诊。针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发言、归纳,形成相关的鉴别诊断小结,制订出快速有效的措施,供内科医护工作者鉴别:追问患者发病时,是否同时合并有视力下降及眼球憋胀痛感。此外,青光眼患者往往伴有青光眼性格,如敏感、易激惹、较真、多虑,针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发言、归纳,形成相关的医患沟通注意点:向患者及家属耐心、细致地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诸如诱发因素、发病特点、急救措施和预后等,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1.2.1.3 总结 依据学生的讨论发言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行汇总评估,深化教学内容。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术后,为了使注入眼内的填充物有效顶压脱离的视网膜,促使视网膜复位和裂孔封闭,往往需要患者保持面向下。课前提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后眼内填充物的种类,课堂上学生进行讨论、发言、归纳,明确空气、C3F8,、SF6、硅油等填充物各自的理化性质和特点,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提出共性:填充物的密度均小于水,因此,需要患者保持面向下,保证填充物对视网膜的有效顶压,从而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1.2.1.4 探索 教师以各种启发方法,如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发掘新的新问题并进行探索,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术后保持特殊的目的是使裂孔位于最高点,因为无论惰性气体还是硅油,密度均比水小,总会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因此,往往需要患者保持面向下的。但是,如果裂孔位于上方,就会要求患者更多地保持直立位。

1.2.2 传统教学组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系统讲授眼科检查法和眼科常见病的护理要点。例如: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教学中,教授首先讲解白内障的定义、分类,白内障可能引起的症状;进而讲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病因,提出氧化作用在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意义;分为皮质性白内障、核性白内障和后囊膜下白内障,随后进一步详述皮质性白内障的发展分期;最后讲解白内障摘除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手术适应证分为视力原因、医疗原因和美容原因;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白内障摘除的主流术式,相比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伤口愈合快、视力恢复迅速等特点。学生在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全面掌握的基础上,形成整体评估框架。

1.3 授课效果评价

由教学部教员根据学生在见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学习热情程度;KAP评价方法[3]: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评估知识掌握(knowledge)、课后问卷调查学生态度行为(attitude)以及见习课堂测试实践技能(practice)三方面的学习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教师对课堂情况的观察

与传统教学组相比较,SDSR组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讨论充分,理论扎实。学生在总结和探索阶段的发言明显更加积极,将学习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临床思维的总结归纳中。在教师总结阶段,学生能够针对老师的见解主动提问甚至提出相反的看法。

2.2 两组KAP评价比较

SDSR教学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理论知识的掌握及临床实践技能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见表1。

3 讨论

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医学本科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训练临床基本技能和形成诊疗思维不可或缺的环节。见习教学是临床理论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医学生深入病房,接触患者,认识症状、体征,获得感性认识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医学生向临床实习医师角色转变的必要过渡。因此,规范并不断完善见习教学管理对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推进临床高等医学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学生进入眼科临床实践是以临床见习为起始的,该阶段的学习对于医学生而言是将眼科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做好结合的重要阶段[4],引导医学生在此见习阶段培养更好的综合能力[5],是眼科学教学工作中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6]。

目前存在于眼科见习教学中的几个问题[7]:①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仍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仍以“听”和“看”为主;②见习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过多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操作与自主学习方面较为薄弱;③“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在见习教学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授课时往往将理论大课的教学内容提炼后重复“精讲”,仍停留在“重理论、轻实践”阶段;④对医学生而言,无论是见习课课时还是临床见习机会都偏少;⑤用于见习的教学录像过于久远,部分内容与目前的临床发展情况有很大偏差。

相比较其他学科,眼科学临床教学有以下特点:眼表疾病表浅,部分肉眼即可进行诊治;即使是相对较难的内眼疾病,借助于普通光学检查系统均能直观感受。与患者没有过多的肢体接触,更易获得患者配合以赢取更多的见习机会,如学生中即可找出大量的眼科常见病:屈光不正、高度近视、干眼、红眼病等,学生见习参与感更强。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灌输式教育不仅使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更缺乏临床见习的实践操作感受。

在眼科学见习教学环节中引入SDSR教学模式,贯彻执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见习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希望更好地控制和管理见习教学过程,从而提高临床见习教学的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8]在现代教学改革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教学质量水平提高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并于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正式提出从而逐渐发展成为权威性术语,受到了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以学生为中心”更注重于研究互动。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负责提出问题,然后交由学生查找相关知识,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通过这样一个系统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充分锻炼。督促学生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以小组形式查找知识并寻求解决方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以团队成绩为考核标准,最终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增加以学生亲身参与实践为内容的活动。

SDSR教学模式[9]首先让学生课前充分利用多媒体平台[10]自学。近年来,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的飞跃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普及使用多媒体技术,尤其医学教学,有效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意识以及教学方式等转变[11]。多媒体平台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教学直观、生动形象,进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通过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最大化地保障学生的学习治疗;相比传统教学法,有效克服不完整、不直观以及不形象等诸多弊端[12]。

随后在课堂中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形式多样,诸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教师仅作为观察者和引导者。其中,应用模拟患者临床就诊的情景教学法[13],通过教师所扮演的“患者”临床表现,让学生模拟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使其对医患交流沟通、疾病的病史获取、分析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在进行病案讨论时,比如复杂眼外伤的二期救治,学生参与感强,主人翁角色明确,充分综合应用自己的理论课学习内容,提出诊治方案和依据,体现了教与学的有效互动,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角色扮演和病案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内容,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了能力。

在教学进程中及时总结[14]。进入总结环节时,教师不必对学生先前讨论的情况给出肯定或否定的评论,而进一步引申,并鼓励学生发散式思维或换个角度看问题,使学生们在一个宽松自由的、海纳百川的、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让学生们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临床实践环节,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其继续探索、发现新问题,或根据已有问题提出新观点或看法。在我们此次教学改革实践中,将视力检查、眼压检查、泪道冲洗、结膜囊冲洗、瞳孔对光反应纳入见习课程考核体系[15],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掌握上述实践技能。通过前期临床研究生的带教,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视力检查一知半解,完全掌握视力检查技能及相应检查结果的解读的学生并不多。因此,我们此次教学设计时,将视力检查纳入重中之重,无论将来是否从事眼科相关临床工作,哪怕转行,只要有过眼科学习经历,视力检查技能必须掌握。为此,我们重点突出的讲解视力检查的方法和结果解读,同时,加强见习练习,学生在课堂及课后分组进行练习,带教老师旁观纠正指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实践探索操作,动手过程中又会发现新问题,进而积极与老师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SDSR教学用于眼科见习教学,模拟临床工作的实际过程,让学生主动发现医学问题、分析并理解医学问题,最终达到解决医学问题的目的。帮助学生充分体验该过程并逐渐成长,以学生为核心,引导其充分参与临床实践,帮助学生不断加强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及主动性,以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缺乏自学习惯,还是源于我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16-17]。作为SDSR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探索”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高度的热情去发现问题直至解决问题,要帮助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不断发掘强有力的创造能力[18-19],为此,我们优化了实践技能教学,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见习教学中学生“无独立思考”的盲目“照葫芦画瓢”实践。

最后,完善见习考核方法,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考核评估方式。在临床理论教学阶段,传统的考试方式采用“一次性定论”,往往注重知识的考核而忽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核,这种终结性考试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程度的投机性和偶然性,利用SDSR模式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考试方法对客观反映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能力的真实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学生为中心”的考试方法应对以往传统的考核模式做出改革,具体体现在:①注重过程性的考核,考核形式可覆盖到课前、课堂、课后整个学习过程,进行阶段性测试。②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核,考核内容包含理论、实践、技能三个方面。③不同阶段的考核方式可灵活多样,不仅限于闭卷考试,可增加口试、见习操作、论文写作等形式的考核。通过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从而鼓励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将此阶段的“考核”E(examination)作为SDSR模式的补充延伸,形成SDSRE模式,为规范临床见习教学管理提供更为全面的解决思路。

此外,医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护理学先驱、世界第一护士学校创始人――南丁格尔曾说:“对待患者要像对待贵宾一样”。医疗离不开护理,护理水平决定医疗质量。医学教师承担着传授专业知识和进行医德教育的双重重任。眼科患者视力较差,行动不便,而且老年人和儿童较多,需要耐心、细致的全面护理。眼科学教学应根据眼科特点,密切结合课程,把医德教育渗透到眼科教学的每个环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健康心理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医德,激励他们努力成为勇于奉献的白衣天使。

综上所述,SDSR教学模式对于眼科护理学教学而言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20];通过这样一种有创新性的教学改革,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明显增强,见习实践中“准护士”的临床参与感明显提升,最为重要的是,基于交互式讨论学习后,医学生的护理实践技能水平明显得到提高,“因知而行”,见习的教学质量大为改善。因此,可以考虑在临床专业的眼科学见习教学中引入该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陈清清,李学喜,陈少华.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3,13(8):1672-1673.

[2] Lemos AR,Sandars JE,Alves P,et al. The evaluation of student-centrednes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a new mixed-methods approach [J]. Int J Med Educ,2014,(5):157-164.

[3] 李珊,郭光普,陈士超,等.实践教学在KAP人才培养中的推动作用――以“生物学野外实习”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2):51-53.

[4] 孟兵兵,胡玉玲.眼科护理带教之管窥[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48-149.

[5] 钟玉萍,高鹏,史志兵.新医学教育标准下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研究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176-177.

[6] 庄彦华,艾江.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临床见习教学效果[J].继续教育研究,2012,(2):143-144.

[7] 陈雨,唐仁泓,邓志宏.眼科见习教学的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2):132-133.

[8] 张秋雁,唐群,雷久士,等.“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19-20.

[9] 杨金侠,胡志,江启成,等.卫生管理专业实施SDSR四阶式教学组织形式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72-74.

[10] 赵桂秋,彭旭东,杜兆东,等.网络资源平台在眼科信息化教学中的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9):757-759.

[11] 刘浩,张泽霖,杜兆江.试论网络教学法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0):273-274.

[12] 沙翔垠,彭娟.基于网络平台的PBL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6):588-590.

[13] 乐美华,邹玉仙,梁凌毅.情景教学法在眼科临床见习小课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3,(10):158-159.

[14] 蔺晓慧,王继宏,陈小海.PBL结合LBL在眼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 7(4):4-5.

[15] 杨仙荣.眼科临床护理学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教育版,2014,36(10):633-635.

[16] 张小玲.以问题为先导的教学模式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386-388.

[17] 姜彩辉,肖建河,张卯年,等.应用PBL教学模式提高眼科年轻医师培养质量[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41-142,145.

[18] 张帆,张扬,高竞逾,等.患者教学法在眼、耳鼻咽喉科见习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4):125-128,136.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9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优劣,重视与否,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护生临床实习的效果。眼科的专科性强,如何提高带教质量、达到实习目地、使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对护士的需求,是教学医院值得重视的问题,是每位带教老师应尽的责任。本人对如何搞好眼科专科的临床带教进行了实践与探讨,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抓好岗前培训

科室环境与规章制度介绍:护生刚进科室时,对科室环境还很陌生,为了使她们尽快熟悉环境,同时组织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如分级护理制、交接班制、三查七对制、差错分析制等,这些制度的学习,有助于她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章可循。

医德医风和医疗安全教育:医院是治病救人,传播文明的重要窗品,护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病人,文明行医,礼貌待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是护生必须做到的。为此,我们专门开展了警示和礼仪教育,要求他们在礼仪方面做到:仪表整洁、操作稳健、步伐轻盈、语言温和、微笑服务,用天使的情怀关爱病人;在安全方面要做好自我情绪调控,工作时严肃认真,不懂就问,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力争做到每做一项操作,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技能演示与操作训练:在岗前培训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选择培训方案,并和学生一起共同复习护理操作中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消毒隔离原则、注射原则、常规标本收集原则等,然后请老师作技能操作演示,并让学生重复演示一遍,以加深印象。

制定带教计划与实施

在岗前培训时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实习时间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制定带教计划。

第一阶段:多看专科实际操作,到病床了解患者所患疾病的诊断名称,加强和患者沟通,了解手术前后的护理内容。

第二阶段:①为学生统一讲解眼科常见病的有关知识,主要有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及眼科患者的一般检查项目,详细讲述眼科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常规。②为学生讲常见的专科操作,并把临床常见的技术操作如点眼法、剪睫毛法、泪道冲洗法、结膜下注射法、换药法等实际操作给学生看,使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

第三阶段:①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认真指导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对简单的操作,如术前为患者剪睫毛,冲泪道,术后患者的换药和绷带包扎等操作。②带教老师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手术患者的术前处置,做好术前宣教,患者手术回病房后,由学生为患者做术后健康指导。带教老师结合临床个案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

第四阶段:安排业务学习,开展护理查房。①业务学习每周为护生专门安排一次业务学习,内容主要以介绍专科医疗新进展及专项护理技术为主。②每周进行一次护理查房病区在护理查房时,根据学生的学历层次不同,安排的方式也不同。

第五阶段:培养健康教育技能。眼科疗区健康教育的几个阶段是:入院告之、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和出院指导,除此之外还要因人、随时为患者做健康指导,带教老师和护生讲清、讲全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的,让护生为患者做健康教育,由老师加以补充,强调护生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并注意健康教育后的效果,如果患者没听懂、没掌握,对治疗护理配合的不好,老师要分析护生健康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及时给学生纠正,使学生健康教育水平得到提高。

第六阶段:目标考核。护生在科室实习时,每周要接受一次单项技能考试,出科时要进行专科综合理论知识和技能考试,以此来考核护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搞好后期的实习打下基础。

讨 论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10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PBL教学方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创[1]。PBL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在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已应用于许多高等院校的各学科领域,更受到医学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1.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和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学过程枯燥、照本宣科,难以贴近前沿,难以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学生积极性被抑制,思维被束缚。在所接受的知识本身就与现实脱节的情况下,学生难以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2.PBL教学方法的优势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PBL的优势在于: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围绕问题,塑造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2]。PBL教学方法的应用,一方面,完成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另一方面,PBL教学方法直接从实际问题入手,让学生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3.PBL教学方法应用于眼科临床教学工作

3.1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眼科临床教学获得显著效果

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学生感性认识疾病的机会较少,眼科老师重弄股份利用现有的高科技网络信息、教学模具、多媒体设备等,逐步建立了以眼科常见疾病为引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授课教师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在课前,将临床上某一常见的眼科疾病作为讨论对象,让学生提前预习、查阅教材和文献、思考和分析。在课堂上,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病例讨论,最后由教师对该病例进行总结和知识点的归纳。这种授课和讨论方式,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加深了学生对临床病例的理解,使学生对眼科临床的常见症状和体征有深刻的理解,当相同的症状出现在不同疾病中,或者某一眼科疾病有多种不同的临床症状时,学生有能力做以诊断和鉴别诊断,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掌握了眼科常见疾病的基础上,能够融会贯通,将多学科的临床知识相关联,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3]。

例如,一位64岁男性患者,因右眼视物模糊1天就诊,无明显眼红、眼胀、眼痛。据此病例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以下问题:应做哪些辅助检查,可能出现的辅助检查结果是什么,应如何进行下一步治疗等。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经过小组讨论给出正确的判断。随后,教师对该病例进行总结和归纳。这种由浅入深的PBL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各种眼科疾病有了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既能在授课过程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又能让学生在日后的临床工作中遇到这种疾病患者时能够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给出准确的诊断。

3.2 PBL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PBL教学方法在眼科的临床教学工作中很受学生的欢迎,授课效果也值得肯定,但仍有部分问题有待解决。一直以来学生接受并习惯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习惯依赖教科书和教师板书,部分学生不善交流、分工协作能力有限、自学能力不强[4],对PBL教学方法还需一段适应期。

4.PBL教学方法在眼科临床教学的前景展望

在眼科临床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培养了其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PBL教学方法注重的是基础、临床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查阅资料能力、科研能力、表达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外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而对于教师来讲,从课前备课到课堂讨论,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教师的教学技巧和临床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师保国,申继亮,许晶晶.论问题式学习中的"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05,(7):55-58.DOI:10.3969/j.issn.1007-2020.2005.07.023.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11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理论课程学习过渡到临床实习的重要阶段,是医学生对系统理论知识进行临床实践的开始,医学生在临床见习阶段学习各种临床技能操作,可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基础。眼科学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发生、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科学。由于视觉器官解剖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的复杂性,使之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临床学科。眼科学的学习特点是理论内容相对复杂,专业技能要求高。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眼科在总结多年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当代学生的时代特征,大胆探索创新,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旨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其学习能力。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1传统授课

传统授课是指授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向学生介绍相关知识内容。对于初涉眼科见习的医学生来说,大量的仪器设备及专科操作技能都非常陌生,一些检查方法的原理也很难懂。适当运用讲授的方式,将使学生对初次接触的临床知识产生较深刻的第一印象。比如:视力检查这一章节,书本上介绍的原理及方法比较复杂,学生自学难度大,通过传统授课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掌握视力检查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1.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与疾病及专业技能操作相关的图片、动画或视频资料,既能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力,使医学知识立体、生动,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裂隙灯和眼底镜的使用时,单纯口头讲述操作方法比较枯燥晦涩,若利用多媒体视频展示操作要领,则可以使学习内容变得形象易懂,在操作练习时也能看到学生更规范的动作。

1.3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ning,PBL)教学方法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常由教师提出问题,由此问题引出相应知识点,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找出答案,共同讨论并由教师进行总结。该方法改变了传统授课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已为世界医学教育高峰学会所推荐[1],近年来,在中南大学及国内较多临床院校中得到推广[2]。眼科见习中,带教教师在课后提出2~3个问题供下次课讨论。例如:在学习视功能检查时,课前提出问题:“如何主观和客观地评价视功能?如何选择合适的视功能检查方法?”学生课后利用课本、图书馆、网络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知识,下次见习课中,将查询的结果进行汇报和交流。这种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4病例讨论教学法

病例讨论法是一种启发、引导式教学。带教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整理成病例资料,让学生通过病例讨论的方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并联在一起,形成横向思维,建立从临床表现得出诊断的思维方式。例如:在眼科见习过程中,带教教师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整理成病例资料,学生通过分析讨论、鉴别各类眼红病找到病例的诊断要点,最终掌握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征。通过病例讨论,学生将逐步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其处理实际问题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1.5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眼科学临床教学知识点较多,课时有限,学生仅仅通过课堂时间往往很难掌握全部知识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网络教学模式的建立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例如:在一些权威的医学交流网站,学生可以在其中浏览眼科相关知识,了解眼科学的动态,并参与其中的病例讨论及难题解析。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巩固,而且还掌握了超越课本的前沿进展。当前的网络应用已逐步深入到人们生活,使用智能手机终端进行互联网交流已成为当代学生的一个时代特点。运用手机微信或其他即时通讯软件与教师互加好友或设置各班组群,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和上传身边的眼科病例,包括文字和图片资料,可以与教师直接交流或在群里进行讨论。这样的学习方式,时间相对自由,不受场地限制,为医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与学交流平台[3],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推进了师生关系的发展。若长期坚持,教学质量必然得到提升。

2重视技能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临床技能操作是见习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今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眼科见习的临床技能任务主要包括病史采集和专科检查。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

2.1模拟教学

在进入到实际的临床技能实践前,学生将体验多种方式的模拟学习,包括学生模拟患者教师进行示范性教学、学生互相体验医患角色、运用模拟教学设备练习,等。例如:在讲授眼科检查时,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扮演患者角色,带教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一边口述检查的方法和技巧,一边进行示范性操作。这样的sd教学过程生动而形象,学生可以在直观的印象中学习。在完成示范性教学后,学生2~3人一组,进行相互操作练习,轮换医患角色扮演。教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医师与患者的角色练习,直到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为了能让学生在练习时“看”到病变的眼底表现,教研室购买了多种眼底病变的仿真模型,克服了学生相互操作练习时只能看到正常眼底结构的弊端,也比单纯从书本的图谱上认识各种眼底病变更形象。这种仿真模拟的学习方式,还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用担心患者的配合问题,能有更充足的时间专心练习,使他们在今后面对患者时更自信,同时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4]。

2.2就医情境参观

每期的见习课程都会有一次门诊的见习安排。带教教师分组带领学生到各个诊室、检查室、治疗室进行参观学习。各功能室的教师积极配合,让学生熟悉眼科的就医流程和各项检查、治疗仪器。若有典型的阳性体征,尽量让学生当场实践学习。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检查项目,如视野计、OCT,等,学生由教师带领,在不影响患者检查的前提下进行参观,教师在旁边做适当的介绍;若见习时间没有患者检查,则让学生自己扮演患者体验检查过程。

2.3以病床为中心的临床观察

为了加强学生对眼科常见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及转归的认识,我们选取典型的住院病例给学生进行动态观察。首先,带教教师在刚入院的患者中挑选合适的病例,并指导学生温习好课本相关知识。然后,学生3~4人一组,到床边观察教师的示范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了解疾病的临床表现。当患者在预定时间接受手术或治疗时,再通知该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返回观察。若为手术治疗,则指导学生在手术后每日观察恢复过程直到出院;若为保守治疗,可指导学生在病情变化或调整用药时返回观察直到出院。每次的床旁观察,以教师为领头,学生在一旁记录,随后返回教室整理并汇报,教师再进行补充和总结。该方法需要占用教师和学生的部分课余时间,但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由于眼科的平均住院日较短,在某些病例上切实可行。如:眼科最常见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通常是住院第一天进行各项术前检查及准备,第二天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第三天若无并发症可予出院。学生追踪观察这类患者的住院过程,能很好地了解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在观察中实现了书本内容的临床化。

2.4实战操作训练

经过模拟教学、就医参观及病床观察,学生对眼科的部分疾病已经有了实战能力。带教教师在不同病种中选出合适的患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住院医师接诊患者的临床程序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结束后,各小组整理并汇报病史及体查结果。全体学生参与讨论,指出不足并补充,得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这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可以了解数种典型的临床病例。他们在进行操作和讨论的过程中,将DS之前进行的模拟训练应用于实践,对理论知识也有了更感性的理解,通过实战训练逐步认识到应该怎样更好地问诊和全面地体查,怎样合理安排进一步的检查项目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例如:临床上较常见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入院安排手术前,可以让学生进行问诊和适当的专科体查,然后根据掌握的临床资料进行讨论,得出初步诊断、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项目和治疗方案。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对眼科的临床疾病有了直观的认识,是见习医师进入临床实战阶段的途径之一。

3学习与患者沟通,提高综合素质

合格的临床医师应同时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医德素质。医学生对医患沟通技巧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见习任务,而且已列入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正逐渐被教学医院纳入教学任务[56]。刚刚接触临床的医学生往往不知道如D何与患者沟通交流,有的表示紧张或羞涩,有的则词不达意、没有条理,患者面对生疏的学生往往也会表现得敏感或抵触,甚至拒绝。这种情况既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也影响了教学的进程。教师在带教过程中应做到言传身教、尊重患者,对患者赋予责任心和同情心,教育学生树立以人为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注意培养学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以适应现实的医患关系。指导学生与患者交流时应当不卑不亢、严肃认真,耐心倾听、适当引导,言语上多关心爱护患者,检查时语气缓和、动作轻柔,避免增加患者痛苦。沟通时注意患者的情绪状态,避免使用刺激对方的语气和语言,留意患者的受教育程度,避免使用对方听不明白的专业术语,争取患者的配合和理解。若患者不愿意配合教学,教育学生应尊重患者的意愿,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医患纠纷。眼科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难点为学术名词多、操作相对独立,如果只运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门桥梁课,我们在眼科学见习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融合使用。如:PBL法与病例讨论教学法相结合、网络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医学模拟与实战操作相结合,等。多年来,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寻求与探索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以疾病发生发展为线索、顺应时展的教学新模式,在教学评价中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和支持,考试成绩也保持在综合成绩平均值之上。

总之,多种教学手段在眼科见习中的运用能有效地帮助医学生培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正确的临床思维,为日后的临床实习和临床执业做好准备,值得我们延续和推广。

作者:袁利华 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McParlandM,NobleLM,LivingstonG.Theeffectivenessofproblembasedlearningcomparedtotraditionalteachinginundergraduatepsychiatry[J].MedEdu,2004,38(8):859867

[2]刘豫,唐仁泓,陈国平.PBL教学法在眼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1,24(5):21622163

[3]沈元琼,匡双玉,伍彬升,等.移动互联网对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模式的影响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234236

眼科学教学论文篇12

一、PBL教学法在法医临床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经典PBL的实施包含八个步骤[1]:①确定不熟悉的、难以解释的词汇和语句,寻求其他小组能提供的解释。②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解释所讨论的问题。③借鉴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常识,对问题提出所有可能的解释。④仔细分析所产生的解释。⑤协作小组共同协作形成一系列具体的、可实现的、综合的和恰当的学习目标。⑥学生通过各种资源发现有关学习目标的资源。⑦小组间共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并融合成综合性的解释。⑧讨论经验。

在法医临床学教学中,具体过程如下:①提出问题: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针对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②针对提出的问题,要求每个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预习教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寻求答案;③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由授课教师指导,对讨论结果予以肯定;④回顾总结:最后教师对该次教学内容加以归纳,并可对某些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作进一步深入讲解,扩展学生知识面。例如,在讲授眼损伤章节时,选择眼损伤典型案例。被鉴定人张某,男,48岁,2010年2月21日与他人发生纠纷,被对方用拳头击伤左眼部。2010年2月21日某医院住院病历记载:因“头面部、背部被殴击伤疼痛,左眼视物不清1小时”入院。体检:神清,精神可,生命体征平稳,一般情况可。头颈部、胸腹部、四肢、脊柱无异常,肾区无叩击痛。专科情况:视力右眼0.5,左眼手动/30cm,红绿光可见。左眼睑肿胀,皮下瘀血,球结膜下广泛性出血,角膜透明,前房水清,正常深浅,瞳孔圆,反射存在,晶状体透明,玻璃体混浊,下方可见团块状黑影。眼底模糊,视不清,眼压Tn。右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大小,光敏,鼻部肿胀。CT扫描示:左眼眶软组织挫伤,双侧眼球未见明显异常。初步诊断:左眼玻璃体积血;左眼视网膜震荡伤。入院后给予扩血管,促进玻璃体积血吸收等治疗。出院时患者仍诉左眼视物不清,查左眼视力0.04,不能矫正,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正常,瞳孔圆,光反射存在,晶体透明,玻璃体较混,无积血,眼底视网膜无出血,视无水肿,境界清,黄斑中心反光不清。鉴定事项:对张某进行损伤程度鉴定。法医检验:2010年9月18日活体检查:一般情况好。眼科专科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0.1(矫正不能提高)。角膜(-),晶体周边部微混,玻璃体(-),左眼眼底黄斑中心凹反光欠清,视网膜平伏,未见出血和水肿。眼压:左眼17mmHg,右眼16mmHg。视觉电生理检查报告提示:左眼视网膜功能降低;左眼视路功能降低。眼底造影:左眼可见荧光渗漏。

在完整的资料显示完后,提出问题:①能认定张某的哪些损伤?②主观检查法得出的张某左眼视力障碍有无损伤的基础?③张某左眼视力降低与外伤之间有无因果关系?④张某的损伤程度如何判定?⑤何为视网膜挫伤,与视网膜震荡如何鉴别?然后我们推荐或提供部分相关文献、资料,要求学生查找资料并学习和利用资料,针对上述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在与同学互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损伤程度鉴定原则,损伤因果关系判定的方法,伪装视力低下的鉴别方法等。要求学生以法医鉴定人的角色对此案进行鉴定,启发学生通过对案件资料的全面分析,认定张某的损伤为左眼视网膜挫伤,损伤程度为轻伤。通过以此案例为基础的讨论式学习,将知识点融汇于案例中,不但形象生动地学习了眼损伤的相关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理论知识和法医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在理论学习中提高法医学实际检案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效果及体会

笔者认为PBL教学法具有以下优点: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②有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将各基础及临床相关学科知识融入问题中,使学生在理解新知识的同时,又巩固了原有知识;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2]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长期习惯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而PBL教学,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自学,这样就可以通过预习材料、文献检索、资料归纳和分析、观点提炼以及人际交往来提高资料收集、人际沟通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讨论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课堂阐述、相互点评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①个别学生有消极参与的情绪,依赖教师课后总结而不积极参与讨论,或仅抓住表面现象而忽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②资料信息收集简单。有的学生为了快速完成任务,不进行认真仔细收集;③花费时间太多。[3]

综上所述,通过以案例分析为基础的教学,在教学中模拟法医的实际工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寓理论知识于实际案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案件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真正达到提升法医临床教学质量的目的。所以,案例教学法是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一个好的教学方法,[4]也是一个值得广泛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Yiou R, Goaenogh D. Apply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the teaching of anatomy:the example of Harvard Medical School[J]. Surg Radiol Anat,2006(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