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程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5-17 10:17:05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篇1

二、关于《茶花女》的讨论

讨论课在我的主持、引导和规范之下,基本沿着以下路线层层推进,同学们发言愈来愈踊跃,气氛也越发热烈。

(一)陈述和问答阶段

围绕我之前布置的思考题,包括如何理解各个人物形象,阿尔芒和玛格丽特爱情悲剧的原因,小说的思想主题,小说的艺术特色等,同学们准备了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陈述。发言顺序本来是确定的,但由于我允许插队,最后基本呈现相同主题集中发言的格局。每位同学发言之后,我和其他同学针对其发言提问,我尤其鼓励不同的意见甚至针锋相对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的陈述成为起点和切入口,讨论很快既发散开来又得到纵深挖掘,同学们也越来越活跃。譬如关于阿尔芒形象的理解,就有肯定与批评的不同意见,有同学认为他在当时物欲横流、虚伪堕落的社会里能爱上一个,并付出全部的真心和努力,难能可贵,有同学则指出正是阿尔芒的肤浅和偏见,才使他忽略了玛格丽特在即将被迫离开时的痛苦和异常,不去查明背后的隐情,反倒深信这个烟花女子始终无法摆脱奢靡的物欲而背信弃义甚至残忍地报复她。关于玛格丽特的牺牲,也有赞同与批评的不同声音。有同学认为玛格丽特心地善良、人格高尚、对爱情既全身心投入付出又有着超凡脱俗的理解,她最后为爱情而牺牲是自然而然的事,但也有同学指出玛格丽特一改之前对于腐朽的贵族阶层的蔑视和反抗,屈服于阿尔芒父亲所代表的虚伪道德,轻易地放弃了自己和阿尔芒的幸福,是对自己不自信、对情人不信任和不负责的表现,最后关于笼罩着自己苦难的光环也只是一种幻觉而已,但也有同学指出玛格丽特即使抗争也得不到幸福,因为如果阿尔芒的妹妹遭遇不幸,她不可能心安理得,阿尔芒也不可能对她毫无怨言。这些不同的观点都在逼近小说主题的复杂性,是非常有益的交锋。

(二)拓展探究阶段

前一个环节结束时,同学们对《茶花女》的思想主题和人物形象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也产生了许多有益的思考。在这个阶段,我从前面的讨论中进一步提出了三个问题,大家进行了一场更具发散性、同时也更深入的讨论。第一个问题是悲剧能否避免。前面有一位同学把《茶花女》与琼瑶的小说《彩云飞》做了比较,批评玛格丽特的懦弱。我抓住这个切入口,让同学们思考玛格丽特的悲剧能否改变?如果能,需要什么条件,如果不能,原因何在?因为与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分析,大家的发言就更加自由,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说法,但经过一番互相质疑辩驳之后,基本上大家都认为玛格丽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在当时那样一个社会,根本不存在让一个得到尊重并维持爱情的环境。事实上在许多其他的社会阶段和文化传统中,这种歧视与迫害是同样根深蒂固的。所以琼瑶规避了这个难题,《彩云飞》里面的唐小眉虽是卖唱女子,但并未沦落风尘,这是她在情人父亲面前抗争的资本,正如她所说:“是的,我是个歌女,我用的歌声去赚钱,这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你以为凡是歌女就都不正经吗?就都不纯洁吗?殊不知道我们里面有多少女孩子都洁身自好,都清白纯真,都比你们这些穿着西装,扮成道貌岸然的上流绅士更纯洁,更干净!”唐小眉遵循的仍然是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当我最后概括说,大众文化与经典文学作品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逃避了人生中无法解决的困境和悖论,营造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经典文学作品则承担着人类的精神之痛,即使是悲剧也表现了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时,许多同学都接受了这个在此之前他们没发现也不见得认同的观点。接着我又问了同学们另外一个问题:阿尔芒以后会怎么样?结果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认为阿尔芒会为了玛格丽特孤老终生。这个直觉惊人地正确,但好像又没办法讲清楚道理在哪里。于是我让同学们重新阅读了小说的结尾。很自然而然的,接下来的讨论里出现了批评作者的声音。小说的结尾是“我”陪同阿尔芒回到了家里,他得到了父亲和妹妹的爱和照顾。爱上一个,使阿尔芒与他的父亲站在了对立的位置,这一点对阿尔芒的意义是相当重大的,帮助其完成一个男孩成长为男人必经的精神分析所谓“弑父”的过程,同时也是他对自己所属中产阶级的反叛过程,但是反叛是为了更彻底的回归,玛格丽特被牺牲掉了,阿尔芒与父亲和解,中产阶级的子弟实现了双重回归,最终无疑会成为一个坚决维护家庭神圣价值和中产阶级道德观的人,换句话说,跟他父亲一样的人。由此看来,玛格丽特的牺牲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具有必然性。理解这个观点比较困难,但又是一个有意思也比较深入的思考,大家都觉得很新奇,很受启发,所以讨论课后有不少同学继续向我请教,后面课程学习到司汤达,我讲《法尼娜•法尼尼》的结局,讲《红与黑》的结尾和玛蒂尔德的结局时,又重新论证了一番,并结合美国经典电影《爱情故事》,引导大家思考阶级文化和价值观的虚伪性和剥削性问题。这个观点可以从小仲马的生平得到佐证。小仲马是大仲马的私生子,童年的创伤体验与青年的享乐生活形成了巨大反差,加上亲眼目睹其父如何受累于风流债,使他在创作中思考社会道德问题,维护家庭的神圣价值。但是小说又是一个歌颂真挚爱情、控诉社会不公的悲剧。作者是如何处理这种矛盾的呢?我引导同学们注意小说的叙事形式。事实上小说是由四个叙事者以第一人称形式讲述的。作为作家的代言人,“我”既是个局外人,承担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功能,同时又是客观社会环境的观察者,自己身上也打下了文明的烙印,多少用一种世俗的眼光来看待这个爱情悲剧,极力赞颂玛格丽特的牺牲。但是小说又让阿尔芒亲自接抒发他的挣扎、矛盾、犹豫、痛苦和追悔,更衬托出玛格丽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为爱情放弃自身幸福的牺牲精神;玛格丽特的日记又直接展现她的善良无私和高尚人格,将爱情的悲剧与个人的自我忏悔和救赎结合起来;朱利的信函描述了玛格丽特为爱所承受的苦难,使其人物形象更进一步升华,正如她所说,玛格丽特的房间是“圣洁的神坛”,“如果天主看到了她生时的苦难和死时的圣洁,她无疑是可以进天堂的”。叙述角度的转换,不仅使故事情节既真实感人又跌宕起伏,更重要的是,读者对玛格丽特的观感也跟着叙事者一样在发生变化,抛开了一开始的鄙夷、肤浅的怜悯、拯救的念头、猜忌和怀疑,完全为其人格魅力所折服,并给予真挚的同情和尊敬。可见,内容与形式是不可分开的,叙事者的转换是贝尔所谓的“有意味的形式”,让这个小说在作者所创设的环境之中超越了作家自身的思想局限。

(三)归纳总结环节

最后我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进行了概括,但对大多数问题都保留了开放性的空间,而且肯定了同学们的工作和贡献,强调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大家不仅要学会回答问题,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讨论课结束时大家都有意犹未尽之感,后来有同学告诉我他们课后还继续讨论了很久,让我很欣慰。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篇2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对外汉语课程结构不合理

李铁范指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汉语语言学是主体和核心,教育类和文化类是重要的“两翼”[1]。综合《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及李铁范的观点,对外汉语专业合理的课程结构应为:语言学及教学法为主体课程,文学与文化和外语类是两翼(一体两翼)。表一显示,我校对外汉语的15门必修课中有7门与汉语言文学相同,比例近1/2,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门主体课的课时也少于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为两翼课程,课时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表3更清晰的显示出对外汉语的“一体两翼”比例失调:汉语语言学及教学法课程门数比24.3%、课时比20.2%,都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的30.2%和25.1%,未能体现出语言和教学法类课程在对外汉语专业中的主体地位。而文学文化类课程门数比21.6%、课时比21.8%,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44.2%和47.8%,使作为两翼的文学文化类课程比例过于单薄。再从对外汉语自身看,课程门数上,“一体”比例为24.3%,“两翼”为21.6%、16.2%;从课时比上看,“一体”比例为20.2%,“两翼”为21.8%、31.8%。“一体”远不丰满,“两翼”课时超过“一体”。再看我校方案中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而实际未实施的课程中,语言学及教学法有2门,而文学和文化类有9门,外语类有3门。如果加上这些课程,两翼的课程必然太臃肿,超过“一体”。而两翼中外语类开课门数远低于文学文化类,两翼之间的比例也失衡。因此,我校的对外汉语课程未能体现“一体两翼”的框架。

(二)专业实践课程单薄

在培养方案中,对外汉语的专业实践课规定7门,而实际实施的只有4门,为书法、教师口语、专业技能和毕业论文,而专业技能实际上开展的只是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而重要的教学技能、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与对外汉语密切相关的实践课实际上没有开展。学校和学院没有创建相关实践场所、场地,没有统一安排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践和毕业实习。对外汉语专业大四年级全年没有开设课程,在没有统一组织和安排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自行联系到实践资源。目前我校对外汉语专业仅有的实践是越南班学伴,从对外汉语专业中选出部分学生担任越南留学生学友。但是这种部分性参与毕竟不能顾及全部学生,没有普遍意义。表2可见,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实践全部实施,学院专门组织学生到各个单位毕业实习,教学专业技能上则有完备的微格教学等设施和教师配备。

(三)课程设置未体现渐进性和丰富性

对外汉语是汉语和外语的双结合,课程安排应按年级体现出循序渐进性,突出由浅入深的过程。一年级应以开设基础课程为主,如语音、语法、文学史、文化史、普通话口语、写作、英语口语、听力等课程。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后,在二三年级的课程中加入具有深度和对比性、跨越性的课程,如中西文化比较、国外汉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教育、英汉口译、商务英语等课程,并注意将基础知识和社会实际需要联系起来,辅以种类丰富的实习训练,如授课实操、授课观摩等,而我校的对外汉语基础和实践课的结合未能凸显。学校每年也招录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留学生,可以开设日语、越语、韩语等第二外语选修课,丰富英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而目前对外汉语专业二外只开设了日语,且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少,且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海外华文专题、民俗学、东南亚文化与习俗等文化类课程更是形同虚设。整体上看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出循序渐进和丰富性。

(四)师资缺乏

学校目前对外汉语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是中文专业教师,没有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师,给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授课模式和方法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没有明显区别,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材与汉语言专业也几乎一样,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较大的依附性。而外语类课程的教师则全部来自外语系,外语系的老师只强调外语教授,没有站在对外教学视角,缺乏对外教学视野,如不能教给学生使用外语授课技能,用外语来解释一些中外文学文化现象,表述对外汉语专业词汇和术语,使学生很难达到使用外语进行教学的水平,对专业的发展产生限制,造成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学生,而中文专业知识比不上中文专业学生的尴尬处境,自然产生身份的困惑和对未来出路的迷惘。

三、对外汉语专业身份定位和方向发展的途径

(一)突出本专业特点,辨清自身身份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历史、师资、课程等方面都比较成熟,而对外汉语专业只开设三年,各方面都不成熟,师资、教材、课程同汉语言专业多有雷同,有的课程只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法、语言学等课程,有的课程则是汉语加外语的简单叠加,造成了对外汉语学生的身份模糊感。要辨清自身的专业身份,必须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课程比例应凸显“一体两翼”结构,授课内容应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对外汉语学生的需求。对外汉语受众对象是外国人,如在同样讲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时,应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易出现的语法问题讲授,如外国人多数对虚词的使用易于出现错误,授课就应该多举实例,总结规律,对外国学生在语法、语言学习方面的错误进行归类研究,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的语法障碍,以便日后教学能有的放矢,使教学理论更好与实践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本专业的独特性和专业实力,明晰专业身份。

(二)培养实践型和社会型人才

我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课程并未实施,没有固定的见习、实习基地,学生得不到实践技能的锻炼。应该加大力度建立一批实习基地,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与外企、公司的联系。扩展学生与留学生接触,给留学生授课的机会,尽量并选派学生到海外实习、交流。结合我校教学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学术型人才的目标,应在社会型和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构建学生汉语、外语、文化、文学、教育等综合学科知识结构和应用技能的整体性,整合优势资源,让学生既能走向社会实地教学和开展交流,又能承担研究工作,有创新意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对外汉语还应突出国际化和对外性视域,增强外向性联系,向着“教学语言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师资源国际化,服务对象国际化来形成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竞争力。[2]”这样培养出来的对外汉语人才才能真正成为实践性、社会性、创新型人才。

(三)引进优秀师资

我校对外汉语师资的引进迫在眉睫,师资决定了课程的质量和特色。应该引进和聘请对外汉语专业教师,尤其是高职称教师,以及有实际跨文化交流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学者,开发国内国际资源,增强与国内同类院校的交流,并聘请优秀外教授课。招收更多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授留学生的授课实践中,与留学生多交流。另外,还应结合我校人文和地理历史特征,发掘地方高校特色文化,作为选修课程,如砚文化,潮汕文化,旅游文化,龙母文化,聘请这方面的教师、学者担任对外汉语学生的课外文化指导教师。还应适应世界上汉学热的潮流,开设一些国学、国际汉语学等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聘请知名的客座教授来讲座,组织本校的教授博士讲坛,以优秀的师资从语言、文化、教学各方面促进学生的培养。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篇3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带来诸多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迅速蔓延,以美英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观和价值观逐渐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而长期处于外来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交织碰撞之中,其极易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和政治文化思潮影响。这就导致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呈现出较易亲近西方文化而疏远本土文化,文化视野开阔且文化积淀深厚,以及外语课程教学方式趋于多元化等特征。

(一)涉外院校教学对象亲西方文化疏本土文化

涉外院校教学对象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为外国语言,而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工具性载体,他们在学习外国语言的过程中也同时接受了被外国语言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的潜移默化。反之,这种与外国语言内在融合的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又对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的外国文艺欣赏水平和外国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学习外国语言等专业课程需要大量的机械重复记忆时间,这也占据了涉外院校教学对象的大部分有效学习时间,进而导致他们没有多余时间学习其他课程。因此,涉外院校教学对象较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对象而言具有更易亲近西方文化而疏远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特殊性。

(二)涉外院校教学对象文化视野开阔文化积淀深厚

一般而言,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较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对象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阅读外文书籍、报刊、文献等传统纸媒资料;其次,由于语言方面的优势,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更易从互联网接触并了解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传播的新兴传媒产品,如外文影视作品、戏剧、论坛、广播等等;再者涉外院校校园内部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数量众多,涉外院校教学对象更易于和外籍教师或留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从而获得更多外部信息。因此,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往往要比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对象的文化视野更加开阔、文化积淀更加深厚。

(三)涉外院校外语课程教学方式趋于多元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涉外院校外语课程教学方式愈渐趋于多元化,由传统的课堂宣讲式的理论型教学方式转向多媒体课件、口语风暴、出国考察、对外交流、深入语言环境学习等等诸多新兴教学方式。涉外院校外语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增强了教学对象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对象驾驭外国语言的能力,促使教学对象外语专业学习全面性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涉外院校非外语专业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压力。因此,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必须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进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以保证高等院校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工作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和思想路线的连续性。

二、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本内容与教学主要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其教学基本内容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基本教学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提升人文素质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识论、历史观与辩证法的思想基础。

(二)制定科学的课程逻辑结构与教学课时安排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共六部分内容组成。制定科学的课程逻辑结构与合理安排教学课时是推进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这门课程的课程逻辑结构和教学课时安排应为:绪论怎样实现中学生生活向大学生的转化,对应学时2课时。三个部分的逻辑结构是第1-3章为第一部分,提供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历史定位和时代方向问题。对应学时为10课时。4-6章为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知识在道德领域的延伸,提供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对应课时12课时。7-8章是第三部分,帮助大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提升其法律意识。加结束语,对应课时共10课时。

(三)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与普通人文公共教育课程相比较为晦涩枯燥,需要教学对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应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寻找科学生动的解决方法以适应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此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当代大学生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理解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关系;新时期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当代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法律意识,应了解哪些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自觉地提高法律意识。此课程教学难点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帮助大学生从知识的了解转化为行为的自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法律与道德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处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如下所述:首先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充分体现理论的魅力,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启导;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各种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环节,使同学们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和认识水平,并化理论为德性。

(四)运用科学教学方法与多元化教学手段

(1)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必须明确“双主体学导式”科学教学方法的总体目标。

第一,引导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第二,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调动和发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内在因素的作用,丢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第四,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不仅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且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做出正确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方法。

(2)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主体应学习“双主体学导式”科学教学方法的基本内容。

第一,“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的基本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的结构是“双主体”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对象即学生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首席主体”。在教学过程开始的时候,教学对象一般是教学的客体,只有通过恰当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导学生转变为教学主体。只有实行“双主体互动”,教学才能够成功。第二,“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的基本规律。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应做到“五个统一”,即“教师主体与教学对象主体相统一”、“国家意志与教学对象意志相统一”、“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统一”、“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教学过程与修身过程相统一”。第三,“双主体学导式”教学方法的种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大致有十二种教学方法,前三种为普遍使用的“基本教学方法”,后九种为有针对性地个别选择使用的“辅助教学方法”。这种位置,不可颠倒。基本教学方法包括:⑴“系统讲座式”教学法;⑵“师生问答(或答问)式”教学法;⑶“案例分析式”教学法(含“书评影评式”教学法)。辅助教学方法包括:⑴“团队(合作)攻关式”教学法;⑵“主题演讲式”教学法;⑶“主题论辩式”教学法;⑷“价值澄清式”教学法;⑸“意义寻求式”教学法;⑹“法庭辩论式”教学法;⑺“英模报告式”教学法;⑻“参观访问式”教学法;⑼“行动式”教学法。第四,“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的教学境界。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追求并且争取达到四种教学境界,即:第一,“知识境界”――“掌握广博的知识,用事实的力量打动人”;第二,“理论境界”――“掌握彻底的理论,用逻辑的力量征服人”;第三,“艺术境界”――“掌握美的规律,用高雅的力量陶冶人”;第四,“人格境界”――“锤炼高尚的人格,用庄严的力量提升人”。第五,“双主体学导式”教学的教师修养。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有四种较高的修养,即:“理论修养”、“知识修养”、“教学艺术修养”和“人格修养”。

总之,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应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努力使教学对象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提高教学对象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发挥其自身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内在精神因素的作用,努力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提高其分辩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其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秦钠.从信息论看涉外院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培养.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5).

[2]杨云芳.浅析外语院校人文教育的特点.新西部,2008(8).

[3]王淑莉.涉外院校“两课”教学与考试方法改革初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4).

[4]四川外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组.涉外院校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探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2(3).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121-02

一、序言

《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会等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文件的精神而制定的。新版《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出台,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应掌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国际形势相关知识,具备坚实的中国语言文化基础,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跨文化知识

结构。因此,解读国家标准的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适合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尤为重要。

二、解读《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总体框架下的课程体系

新“国标”对日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都有明确的规定。新“国标”的出台,对日语专业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解读新“国标”,探讨新形势下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发展趋势愈显其意义的重大和深远。

新“国标”下的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四部分,由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论文环节组成。

(一)公共课程

公共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与训练、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第二外语等方面的课程设置。

(二)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三方面。专业核心课程又包括外语技能课程(听、说、读、写、译等)和专业知识课程(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中的技能课程有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会话、日语视听说、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阅读、日语基础写作、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等。专业知识课程有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基础课程,以及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有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等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要拓展学习领域,提高对所学专业的整体把握能力。有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译文赏析、日本文学选读、日本文学史、比较文学、日本文学研究与实践、日本社会与文化、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由各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根据办学优势及特色、师资力量等灵活设置。有商务日语系列、旅游日语系列、科技日语系列、信息日语系列、翻译系列、区域研究系列、管理学日语系列、影视动漫日语系列等课程。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环节包括专业见习与实习、课外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国际交流等。

(四)毕业论文环节

毕业论文环节是培养学生研究并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与翻译实践报告、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可以用日文或中文撰写,使用中文撰写时,字数不少于6000字,同时须有不少于2000字的日文摘要;使用日文撰写时,字数不少于8000字,同时须有不少于800字的中文摘要。

通过新“国标”分析可以发现,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中要求有论文写作与基本研究方法课程。而专业选修课程突出了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比较文学、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课程。实践环节增加了国际交流。毕业论文(设计)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三、新建本科院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与新“国标”相匹配,但是仍有部分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一)日语专业核心课程

日语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与新“国标”匹配。分为外语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外语技能课程主要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完成。听的技能由日语视听A(一)~(五)、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说的技能由日语会话A(一)~(三)、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读的技能由日语阅读(一)~(二)、高级日语(一)~(二)、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写的技能由日语写作、日语论文写作、日语语法(一)~(三)支撑;译的技能由日语笔译(一)~(二)、日语口译(一)~(二)、基础日语A(一)~(四)支撑。

(二)专业知识课程

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文学与文化的课程。主要通过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的专业选修课程与专业特色课程完成,开设日语语言学概论、日本文学、日本概况、市场营销c、国际商务谈判等。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由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完成,开设日文录入实践、日语专业行业模拟实践、日语翻译实践等实践课程。

(四)毕业论文环节

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毕业设计要求单一,要求学生用日文写出6000字的毕业论文。

通过与新“国标”的对比可以发现,我校日语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体系与新“国标”匹配。而专业知识课程中的课程名称与新“国标”不完全匹配。例如现开设有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日汉笔译实务;日汉口译实务课程。但新“国标”中的名称为中日笔译理论与实践、中日口译理论与实践。同时日语专业知识课程中没有设置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另外在选修课程的设置中缺少中日语言对比、日语词汇学、比较文学、日本历史、中华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

另外,日语专业的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的改革创新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完善课程体系才能达到新“国标”人才培养的要求,真正实施全人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篇5

当我们试图回顾外国文学这一学科的历史时,却发现它处于浑沌之中,暖昧不明。尽管如此,寻找起点仍然是学界同仁的执念。“外国文学”这一概念何时出现?又在何时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为了得到答案,我们该如何在浩渺的历史文献中考察、选择、判断?

大学课程是学科形成的主要标志,我们就从这里说起。

一、课程表上的“外国文学”:学科概念期

限于资料匮乏,“外国文学”这一概念在中国出现的确切时间尚不得而之,不过可以从“中国文学”概念的出现侧面推定出来。狭义或者现代的“文学”概念由西方舶来,指称的是“史诗、戏剧、诗、小说”等艺术形式。晚清知识界最初接触外国文学作品时,曾经以中国传统的“大文学”观念去衡量对方,但很快就接受了“他者”的评价标准,并以之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学传统。“中国”的“文学”就在此时由大学教育与一系列配套装置生产出来,“外国文学”这一概念也随之出现。

那么,“外国文学”这门课程以及这一学科,最早何时出现在大学之中呢?

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在章程中将功课分为七科,文学科列为第二,其中又分七目,包括经学、史学、理学、诸子学、掌故学、词章学、外国语言文字学。显然,这里的“文学”其实是人文学科之意。1903年的《奏定大学堂章程》进一步对分科做出规定:经学从文学科中独立出去,成为一科,文学科大学包括中国文学门和英法俄德日各国文学门。经学、文学两科,恰是章程制定者张之洞“最得意之作也”,相对而言,这种安排显然更加“科学”,更符合现代大学的系科划分。尤其将“中国文学”一门单列出来,表明来自西方的新“文学”概念已经改变了制定者们的传统观念。“文学”已经不再是从前那种涵盖经史子集的宽广学问,其概念的外延大大缩小。章程详细列举了诸文学门的课程安排,其中深意颇耐人寻味:

先来看中国文学门的课程安排。可以看出,章程制定者有着明确的“中体西用”思路。其中最具创意之处,是本国文学门里出现了“西国文学史”。对于这样的安排,也许大多数人会不以为意。因为直到现在,“外国文学”仍然是我国所有高校中文系文学课程中仅次于“中国文学史”的主干课程。然而当我们放眼世界,会发现此举极具“中国特色”: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大学会把“外国文学”作为本国文学系的主要课程。张之洞制定本章程的主要参照系乃是英、美、日的著名大学,但上述各国大学却并无似的课程设计。这份章程的前身《钦定大学堂章程》中也没有似的安排,因此可以确定,这是张之洞的一个原创。其用意何在?章程并未作出解释,不妨联系时代背景稍加揣测。上世纪初年,西方的器物制度,甚至包括我们一直不以为意的文学作品,都变成了标准与典范,不可不察,不可不学。尽管张之洞内心深处并不真以“西国文学”为然,而且事实上这门课程也只是虚设,但它毕竟显示了“老大帝国”的谦虚态度,这个曾经的文学大国已经不再坚守最后一点文化优越感。

进一步推敲这份课程表,会发现对西方的学习更多地表现在语言层面,“外国语文”乃中国文学门分量最重的课程,远远超过其他任何一门,而“西国文学史”在本门的课程中所占课时比例很少,还不及“外国科学史”。此外,占据全部课程3/4比例的,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学”范围内的学问:“说文”学、音韵学、四库集部提要……很显然,章程虽然以西方大学的学科划分和课程设置为参照,却还是一株中西合璧的嫁接植物。它不但将传承“中学”的“经学”科作为文科大学之首,就是在西方“文学”概念和新式教育的共同产物――中国文学门当中,也仍然保留了传统文学教育的大部分内容和主要形式。

再来看英国文学门的课程安排,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对应。在以英国文学门为首的诸外国文学门当中,“中国文学”是仅次于各国语言课程的重头戏,甚至大幅超过了“英国文学史”等相应语种文学史的课时。在外文系强调中国文学教育固然十分正确且极有远见,但也明显见出“外国”文学在当时的不被重视。在晚清的大学课程设计里,“西国文学”只是“中国文学”一个必要但并不重要的参照,“西国文学史”作为中国文学门的一门课程,还无法与其他课程――传统词章之学的规模相比;与此同时,英、法、俄、德诸国文学门虽然共同组成了外国文学领域的最初版图,但具体课程仍以语言为主,并不具备真正的学科地位。

1906年,“外国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名首次出现。是年,王国维在《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中建议:“文学科大学之各科为五:一,经学科、二,理学科、三,史学科、四,国文学科、五,外国文学科(此科可先置英德法三国,以后再及各国)。”这一建议在1913年的《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中得到体现。文学门中的八学科,除“言语学”之外,无论是“国文学”(这里的“”相当于系)还是外国文学(包括梵文学、英文学、法文学、德文学、俄文学、意大利文学),都要学习“希腊罗马文学史”、“近世欧洲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这三门课程。以“国文学”和“英文学”的课程为例:

国文学:(1)文学研究法,(2)说文解字及音韵学,(3)尔雅学,(4)词章学,(5)中国文学史,(6)中国史,(7)希腊罗马文学史,(8)近世欧洲文学史,(9)言语学概论,(10)哲学概论,(11)美学概论,(12)论理学概论,(13)世界史。

英文学:(1)英国文学,(2)英国文学史,(3)英国史,(4)文学概论,(5)中国文学史,(6)希腊文学史,(7)罗马文学史,(8)近世欧洲文学史,(9)言语学概论,(10)哲学概论,(11)美学概论。

在这份规程当中,“外国文学科”之“外国”的范围已经由“英法德俄日”扩大到了“意大利”和“印度”,并不局限于西方国家;国文学的外国文学史课程按时段作出了更具体的划分,当然内容仍然局限于“西方”;各外国文学的课程也较《章程》更为详细完备,而且于文学史之外还出现了“英国文学”、“法国文学”这样的课程。如此设计让人不禁要问:这课程与文学史有什么区别呢?答案还要到国文学的课程变化中去寻找。

上文提到,《奏定大学堂章程》所设中国文学门课程仍然以传统的词章之学为主,但这种以鉴赏、品评为主要方法的“文学”课程在《规程》中已经大大缩减――只保留了两门,而代之以各种“概论”和“史”。特别是“中国文学史”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文学研究形式――“文苑传”、“诗文评”在新式教育面前式微的开始。在日渐迅猛的西学大潮中,知识界文学观念的转变不断反映在教育体制改革和课程设置的更新当中。到了1918年,北大国文学门明确将课程分为“文学”和“文学史”两科,指出“其目的本截然不同,故教授方法不能不有所区别”,“文学”科旨在使学者研寻作文之妙用,增进其文学之技术,与传统词章之学的宗旨非常接近;而文学史的目的则在“使学者知各代文学之变迁及其派别”。较早一些的《章程》与《规程》虽然并未明确提出两科的区分,但其中的线索也是一目了然。

明了这一背景,便不难明白“英国文学”与“英国文学史”的区别。不过当时规程并未对这门课程的性质作出解释,从北大英国文学门后来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英国文学”课程包括“散文、诗、戏曲”等不同文体的作品细读,与“中国文学”性质相同。用“文学”和“文学史”两种方式讲授文学,成为后来大学教育实践的一种基本模式。

然而,从1898年直到分科大学“国文门”真正开办的最初几年,上述课程设置并未得到完整的实施,“外国文学”作为一门学科仍然属于概念形成阶段,有名而无实。无论是“西国文学史”抑或“英国文学”,都停留在纸面上,成为一种精心安排的“摆设”,这一摆设的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在这个学科概念形成期,影响最大的一个设计就是中文系要教授外国文学史,这一直传承至今。此外,当时中国文学门要学习的“外国文学”,范围只限于西国,与设计中的外国文学门所包括的领域明显不同。很显然,这门课程是作为中国文学的参照物而存在,因为当时只有“西方”被视为传统变革的动力源泉。随着时代语境的改变,这种课程内容上的限定也在不断变化。

二、中文系和外文系的“外国文学”:学科形成期

外国文学课程的教育实践,从1914年辜鸿铭在北大英国文学门讲授“英文诗”开始,课程名称是“英国文学”。此后真正留下确切史料的实践开始于1917年9月,周作人为北大国文门讲授“欧洲文学史”课程。《知堂回想录》记述了这一过程:“……蔡孑民来做北京大学校长,据说要大加改革,新加功课有希腊文学史和古英文,可以叫我担任。”――如果周的回忆属实,可知此前国文系的“西国文学史”确为纸上空文。1917年11月29目的《北京大学日刊》登载《文科本科现行课程》显示,周作人为国文门一年级学生讲授“欧洲文学史”,为二年级讲授“十九世纪欧洲文学史”,皆为三单位,与“中国古代文学史”、“文字学”等课程课时相同。不久后,英国文学门将周氏所开两门课程列为选修课。1919年北大实行选科制之后,这门课程改为选修,同时中文系增加了名为“外国文学书之选读”的选修课,仍由周主讲。1921年10月,周开始为中文系二三年级学生讲述“英文与日本文小说各二小时,这项功课还有英文的诗与戏剧及日本文戏剧各二小时,由张黄担任”。“外国文学书选读”与“西国文学史”的关系,正如“中国文学”之于“中国文学史”,“英国文学”之于“英国文学史”。它强调作品细读,而不是宏大视野。这课程在中文系最初与“外国文学史”课程并存,在1924年周作人停开“欧洲文学史”之后还单独存在了一段时间,在1929―1930年的《国立北京大学民国十八年度国文学系课程概要》中,两课程都彻底不见踪影。此后直到西南联大时期才重以“世界文学名著选读及试译”的选修课出现,复员之后再次消失。

“欧洲文学史”等课程停开,很可能源于它们在国文系可有可无的地位。随着选科制的实施和各外国文学系课程的完善,各系学生可以自由选修他系课程,中国文学系的“外国文学”课程似乎显得缺少必要。在1924年国文学系课程指导书中,“欧洲文学史”这门课程后出现了这样的表述:“本学年暂缺。诸生欲习英、法、德、俄及东方之国别的文学史者,可分向各该文学系选修。”“外国文学书选读”一项的说明也大致相同:“此项科目,本系不另设。诸生欲选读者,可分向东方文学系及英、法、德、俄诸文学系择要选读。”两条说明反映了外国文学课程在中文系的尴尬,既然可以向其它诸外国文学系选读,又何必在中文系另设?没有自身的独特性,它的消失自然不可避免。

一门课程从有到无固然有其偶然性和个体性,但考虑到北京大学在当时大学教育中的领军地位,便不能不说它代表了“外国文学”在中文系的惨淡命运和边缘地位,显示了张之洞设计思路在教育实践中的暂时失败。其实周作人的讲义明确体现了将“西国文学”作为“中国文学”参照的思路,配合他对于“新文学”的论述,对希腊文学进行了极为理想化的解读。可惜这一努力没能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或者说当时还没能在“外国文学”学科建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问题在于,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程真的没有独特性吗?

对比诸外国文学系的课程会发现,不同于国文系将课程分为“语言文字、文学和古籍整理”三组,北大外文系实行纯粹的“文学教育”,文学课程占据了绝对主导,即使是教授语言的“基本英文”也用文学作品作读物。尤为重要的是,包括“文学”和“文学史”在内的所有文学课程,都特别看重作品细读,注重探讨“技术”问题,并不强调历史线索的掌握。这样一来,中文系的“外国文学书选读”课程确实不具备多少独特性,而“欧洲文学史”所表现的宏观视野就显得十分必要,成为各外文系文学细部研究的有益补充。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大纲”也确曾被列为文学各系的选修课,足见它并非“没有用”。如指导书所言,向各外文系分别选修文学史课程以获得对于外国文学的总体印象,毕竟难以实现。

自从以英文系为首的诸外国文学系成立,“英、法、德、俄、日各国文学”的概念已经广为大学接受。但是大学里的学科划分和课程设置造成了两个“外国文学”概念,两种“外国文学”课程。一个是中文系视野中总体的外国文学,另一个是各外文系分治的国别文学共同组成的外国文学。不同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决定了两者的视角、立足点和研究方法都不尽相同。外文系的“外国文学”课程一直占据着绝对主导,内容与模式都没有太大变化,学界对外文系的“外国文学”也从未发生任何质疑;而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程却从有到无,任课教师周作人于30年代开始讲授“中国近代散文”,放弃了原有的阵地。从宏大视野到作品细读再转向国文教育,周作人教学实践的变化反映出中文系“外国文学”定位的模糊和地位的 尴尬,也间接反映了20年代学界对这一设置的态度。

然而对于“外国文学”这一学科来说,总体视野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尽管周作人的课淡出了北大讲台和课表,这种课程模式仍然在后来得到了进一步实践。这一次的主角是清华大学。

三、两种“外国文学”课程的合流

1928年12月17日《国立清华大学校刊》所载中国文学系的发展计划宣称:该系的宗旨是“创造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学”,为达到此宗旨,必须“一方面研究旧文学,一方面再参考外国的新文学”。在这一宗旨指导下,中文系的课程既“注重研究中国各体文学,也注重外国文学各体的研究”。

鉴于当时各大学“中国文学与外国语文二系深沟高垒,旗帜分明”,时任中文系主任的杨振声与朱自清商定在本系设置以上课程,期望有益于“新旧文学的贯通与中外文学的融会”。他们改变了原有模式,利用清华学生外文水平高的优势,不在本系另设,而是让学生直接去外文系修习该系的专业课程“西洋文学概要”。其打通专业壁垒,融合中外的追求十分清晰。与此同时,西洋文学系也抱持几乎完全相同的宗旨,在注重作品细读的同时引入了西方文学研究的总体视野。

外文系主任王文显曾指出:

“本系的方针是不分国家民族,将整个西方文学从古至今,看做是一个整体……在文学方面,则要求学生学习文学史和全部西方国家的文学。……中国学生学习西方文学,为的是了解西方精神,而西方精神是一个整体,并不是按国家分开的东西。”在制定课程时,设计者坚持这样的原则:“本系课程之编制,本于二种原则,同时并用,其一则研究西洋文学之全体,一求一贯之博通,其二则专治一国之语言文字及文学,而为局部之深造,课程表中,如西洋文学概要及各时代文学史,皆属于全体之研究,包含所有西洋各国而为本系学生所必修者……”。那种以国别为区隔的学科壁垒在这里已经打破。“西洋文学概要”一课,内容广博,不仅包括西欧、北美文学,还兼及俄国、东欧,以及印度、波斯、日本等国文学,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和系统的世界文学知识。

可见,清华外文系和中文系都意识到了学科划分造成的专业局限,并为打破这种界限做出了积极的尝试。此后,有一批大学效仿清华,在中外文系实行文学课程互选。

1934年5月,中文系学生开会要求系主任朱白清将“西洋文学概要”取消,但是朱当时就认为“此事殊为难”,不久后中文系开会决定这门功课不能更动。相比之下,当有人批评朱本人讲授的“新文学研究”没有用时,他却“深以为然”。这一细节特别形象地说明了学界接受“外国文学”和“新文学”的不同步伐。一门课程的增加与消失,并不简单地意味着学习内容的增加与减少,而是勾联着学科发展的进程与变化。不过10年工夫,外国文学课在中文系的地位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变化代表着学界对于中文系讲授与研究外国文学合法性的承认。尽管西南联大时期有过短暂的变化,(外国文学课程不规定必修)但复校之后,中文系又开出“世界文学史”一课,用中文讲授,读翻译的作品。这种课程模式得到了继续。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篇6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始建于1950年3月,2002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点,2008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成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北外德语专业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及实践获“2012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本文对北外德语专业的改革历程做简要总结,对在新形势下创设的“动态多元课程体系”及与德国一流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共同授予学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介绍和分析,对所蕴含的创新意义进行阐释。

一、北外德语专业现阶段改革的基础与背景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部分外语院校开始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尝试。1992年,《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教学调研报告》问世,其中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我国工作重点的转移,社会对德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文学和语言学研究的毕业生只占很小的比例。1998年,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交往中经济因素的不断增大和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在外语教学中迫切要求我们在原有的文学和语言学基础上增加有关外交、经贸和金融等方面的内容。”

在此背景下,北外德语专业把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德语人才作为改革和创新的目标,在本科阶段第三、四学年设立了立足于传统日耳曼语言文学、德国外交和德国经济的“三柱式课程体系”,同时增设了新的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在我国德语界最早设立了德国外交与经济、跨文化交际和教学法三个专业方向。在改革过程中,新建的课程体系经受了初步的考验,反映这一改革成果的教材和课程也获得了好评和奖励。2004年,北外德语专业用德语开设的德国经济倾向课程系列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高等教育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柱式课程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课程体系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获得新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北外德语专业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随着全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对知识的追求越来越多维,就业市场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多样,有必要在“三柱式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专业知识支柱。

第二,北外德语专业的师资水平近年来有了大幅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呈现出细化、深化和多元化的趋势。他们有能力开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也有展示自己专业能力的强烈愿望,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为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提供更大的空间。

第三,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必修课具有核心地位,但缺乏有效地促使任课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压力和机制。必修课一般由资深教师长期担任,相对固定,流动空间较少。

第四,北外德语专业与德国大学有广泛的联系,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关系基本是单向的,即主要是我们的学生和教师向德语国家的教师学习。关系的单向性对于加强我国学术话语权不利,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旋律不符,我们需要探讨德语专业国际合作的新路子。

第五,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求本科阶段提供更加全面有力的支撑。

面对新的形势,北外德语专业在2008—2012年期间群策群力,在“三柱式课程体系”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改革又迈出了新的步伐,主要体现在本科阶段“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建立和中德联合培养并共同授予学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上,与此同时,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研究齐头并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的新举措——“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建立

从2008年开始,北外德语专业进一步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了“动态多元课程体系”(见图1)。

1.“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

“动态”是指在课程的地位上打破了选修课与必修课的界限;“多元”是在“三柱式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专业倾向课程。按照新的课程体系,本科阶段三、四年级所有德语专业课程分为导论课和加强课两大类。导论课为系统、长期开设的主干课程,与德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相对应,包括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外交导论、经济导论、翻译导论、跨文化交流导论六个方向的课程,学生从中选四种;一旦选定,按必修课对待。加强课为辅或技能性课程,或只是在某学期、某学年开设的非长期性课程,门数较多,学生从中选三门;一旦选定,按选修课对待。导论课和加强课的组成成分不是固定的,可根据教学效果,有进有出,进行适当调整。

2.“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优点和创新之处

(1)教学理念推陈出新、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培养目标,从单科到三柱再到六柱,拓宽了日耳曼语言文学学科的内涵,闯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语教学的一条新路子,为获得德语教学的国际话语权打下了实践和理论的基础。

(2)教学内容丰富充实。新开设了12门课程,内容新颖、前沿,使德语专业课程布局更为全面、合理。采用专题报告、讨论、辩论、访谈、模拟国际会议等教学方法和各类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了德语与专业知识的复合,促成了不同专业知识之间的复合与互动。

(3)课程体系完备贯通。打通、理顺了本、硕、博三个层次的课程的科学链接,在本科高年级阶段为学生奠定了文学、语言学、翻译学、德国外交、德国经济和跨文化交流研究的初步知识基础,与硕、博阶段的研究方向直接呼应,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提供了初步的知识贮备。如今,北外德语本科专业平均每年有1/3的毕业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本、硕、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实现衔接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铺平了道路,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4)管理模式开放灵活。建立了学科和课程间的科学竞争机制,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有课程和教师都要接受学生的选择。教师无论职称高低都可以提出开新课申请,这就为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通过建立“动态多元课程体系”新开出了12门课程,其中8门导论课由年龄在35岁以下的教师担任,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年轻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同时, 这一管理模式也推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设计课程结构的意识。在选课时要求学生必须独立思考、自我设计。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未来发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决定如何通过导论课和加强课的组合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并要思考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与技能同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关联。

3.“动态多元课程体系”的成果转化情况

北外德语专业的改革日益引起外界的关注,其影响也从校内走向全国德语界,并正在走向国际。这一改革成果集中体现在2010年出版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研究论文集》中,它被德语专业同行誉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全体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特色专业建设上思考和实践的结晶”。

在2012年8月北外承办的亚洲日耳曼学学者大会上,北外德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实践受到普遍好评。德国哥廷根大学副校长海纳(Casper-Hehne)教授在闭幕式上盛赞“北外德语专业是顶尖的”。这是我国德语专业教学走向世界、争取国际学术话语权进程中向前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三、中德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共同授予学位,加大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力度

在2008—2012年期间,北外德语专业在探索中德联合培养、共同授予学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突破和进展,主要体现在“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与曼海姆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并共同授予博士学位”等项目的实施。通过这些措施,与德语国家联合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同授予学位的模式得以全面推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走在了前列。

1. 创设“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

(1)“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的创设。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与哥廷根大学跨文化日耳曼学系、南京大学德语专业联合申请欧盟Asia-Link项目,创设了“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自2008年开始招生。

该培养方案的核心是通过以跨文化为基础、跨学科为导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授,培养服务于中德两国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文化传播人。在第一学年,所有中德学生在哥廷根大学学习;第二学年到中国,分别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南京大学学习。两国研究生在完成相应课程学习后,将同时获得两校的硕士学位。其突出的优点和创新之处表现在跨文化性、平等性和跨学科性。该项目在中德双方均获得了高度重视。

(2)“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的示范意义。

第一,跨文化性。“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课程”融合了中德不同的教育风格,跨文化性不但是教学的内容, 同样也是双方教师的工作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跨文化性贯穿到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见图2):

下面对图中所标示的6种关系种所蕴含的跨文化性做一分析:

第1种是中德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模块,共同发表学术成果,共同设计研究课题,共同遴选学生,共同辅导学生论文,共同应对中德两国的政府和管理部门,共同面对社会团体和机构。

第2种是中国教师与德国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包括中国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德国学生的学习习惯的交融,中国教师评价体系与德国学生自我定位的相遇,中国教师和德国学生各自对师生关系规范的理解等。

第3种是中国学生与德国学生之间的同学关系,包括课堂讨论、课下学习小组的活动、业余活动安排,直至个人友谊的建立等。

第4种是德国教师与中国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具体情况可参照对第2种关系的分析。

第5种是中国教师与中国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因为中国学生在德国学习一年,经历了德国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德国同学的学习方式,必然会对其固有的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模式等产生影响。在课堂上,中国教师既要考虑到中国学生,也要考虑到德国学生,所以,其行为方式可能多少偏离自己固有的习惯。这样,中国教师与中国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完全遵循“纯粹”的中国模式。

第6种关系是德国教师与德国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具体情况可参照对第5种关系的分析。

在跨文化互动中,工作风格、教学风格、学习风格、日常交际风格、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对对方和自己的认识都会程度不同地出现特有的格局。

第二,平等性。在跨文化交流中,双方的地位经常是不平等的。地位的不平等经常剥夺或减少了地位较低的一方发表观点、宣传本族文化的机会,不利于不同文化的充分互动。而“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课程”的精心设计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跨文化互动中中德双方的平等地位。

合作协议从项目运行机制上保证了中德双方大学和教师的平等地位,其中规定:“学生在一所高校取得的学业成绩和参加的考试全部得到另一所大学的承认而无需进行对等性审核。”这样,中方大学的教育质量被视为与德方大学等同,改变了以往对中方教学质量不信任而将学分打折扣的做法。同时,协议规定:“合作双方共同负责招生和课程实施工作”;“合作双方的教师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并共同开发相关的教材。”这样,中德双方教师在项目中具有同样的影响力。

第三,跨学科性。“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课程”保持了日耳曼语言文学这一学科的基本特性,以应用语言学为重点,兼顾德语文学,强调跨文化、跨学科视野。所以,该课程的基本构架可以概括为“一体双翼”。“一体”是指德语语言、文学、文化为主体 ,“双翼”是指该课程跨文化、跨学科的特点。

2. 与德国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1年,北外与德国曼海姆大学签署了联合培养博士生并共同授予博士学位的协议,从而将中德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由硕士层面提升到博士层面。

在与德国大学长期互信合作的基础上,北外德语专业于2012年倡议举办了首届中德高校德语专业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旨在为中德博士生导师交流博士生培养经验创造条件,为博士生搭建学术互动平台,在不同的文化和学术背景中进行思想的碰撞,拓展思考问题的方式,开阔学术视野,促进博士生在撰写博士论文和开展课题研究方面的学术交流以及青年学者学术圈的跨学科、跨院校建设,并加强博士生导师的相互协作。参会的中德双方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共30余人,会议共宣读了28篇论文,取得圆满成功。

四、总结

在2008—2012年期间,北外德语专业围绕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将原有的“三柱式课程体系”发展为“动态多元课程体系”。以“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双硕士学位课程”等项目为抓手,积极开展教师、学生的交流,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展合作研究,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领域的改革取得了具有示范意义的重大进展。

新与旧是相对的,世界是不断发展的,真正的改革精神意味着对改革成果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只有勇于思考、大胆创新、永不停步,才能为我们的事业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教学调研工作组. 全国高等学校德语专业教学调研报告[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

[2] 贾文键,魏育青. 中国德语本科专业调研报告[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篇7

作者简介:唐忠顺(1967-),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湖南 湘潭 41120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48-02

与生机勃勃的基础教育新课改和百家争鸣的大学外语教改相比,有关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改革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生的培养理念和学术论文规范上,对于微观层面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问题仍缺乏深入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戴炜栋、王雪梅,2005)鉴于此,本文在结合笔者多年执教研究生课程的基础之上,对一门重要的研究生学位课程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探索与感悟,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研究生教育改革,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论”是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和教育硕士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学位课程。主修这门课程的研究生将来多数会从事基础外语教学工作。由于硕士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师资中学历较高的群体,他们对推行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基础外语教学质量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为此,我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长期的、全面的探索:从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到课程内容的抉择,从教学方式的更新到教学评估体系的变革。经过多年的努力,一门充满活力的、动态的、开放的研究生课程已经建立。回顾我们走过的历程,主要在如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精心制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中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因此,课程教学改革首先从这方面入手。在课程与教学的运行当中,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确立课程教学目标。(Tyler,1949)在考虑我国外语教学,特别是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实际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把“英语教学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研究生的外语教学理论素养和外语教学方法。此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一是考虑了硕士生未来职业的需要,二是考虑了他们将来从事基础外语教学工作后的可持续发展。外语教学方法的训练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教学理论素养是他们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在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由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时间、空间跨度很大,(Richards & Rogers,1986)外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种类繁多而且日新月异,加之这门课程的学时有限,常常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挑战,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把教学内容分为刚性内容和弹性内容。刚性内容是指研究生必须掌握的课程知识,包括中外外语教学流派的评析、各种外语教学方法的语言学和心理学基础等等。弹性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外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的分析讨论,这部分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而变化的。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克服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本科化”课程教学方式(罗尧成,2006)的弊端,采取“学生主题发言和教师讲授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堂讨论并重”的新型教学模式。例如,我们常常要研究生轮流在课堂上作主题发言,精要介绍一种外语教学流派或外语教学方法,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补充完善。这样做可以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述能力。教师讲授的主要是难点、疑点和重点问题。存在争议的问题和热点问题就构成了课堂讨论的内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相得益彰。

在教学评估方面,改变了以往单凭学期论文评定成绩的方法,而将研究生的权威著作阅读效果、课堂主题发言、课堂讨论、学期论文四项内容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这样做有利于促使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指定必读权威著作,严格检查阅读效果

实践证明,对于任何一门硕士学位课程来说,要选择一本内容全面、对问题阐发深刻的教材十分困难,因此我们常常给研究生指定几本有关外语教学与研究方面的权威著作,如J.Richards和T.Rogers所著的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1986),H.G.Widdowson所著的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1996)以及Peter Skehan所著的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1998)等权威著作。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对这些著作进行纲要式地介绍,然后要求研究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以便于系统地把握外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外语教学的基本概念(fundamental concepts),深刻领会外语教学法不断发展演变的轨迹和缘由。为了检查研究生阅读权威著作的效果,我们经常和研究生的导师积极配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严格检查,如提交读书报告或组织讨论交流。

三、师生共建课程参考文献库

众所周知,学术期刊是反映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的主要载体之一(另一主要途径是学术会议),它在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撰写学位论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生除了要学习指定的权威著作之外,还必须经常阅读外语学术期刊。事实上,很多研究生对此非常迷茫。一是不知道应该阅读哪些期刊,二是阅读过的文献七零八碎,缺乏归纳整理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参考文献库所收录的论文必须来源于国内外外语类核心期刊。然后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把参考文献库进行逐级分类并逐年更新。一级分类包括:国内外外语教学流派及其批判与继承、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心理学与外语教学、词汇教学研究、语法教学研究、阅读教学研究、口语教学研究、听力教学研究、写作教学研究和中国外语教学改革研究等十大类。一级分类类别不宜过多、过细。在一级分类的基础之上,我们又进行了二级分类。例如,在一级分类参考文献库“词汇教学研究”下设了七个二级文献库:词汇量调查研究、教学大纲词表研究、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词汇水平研究、写作词汇研究、口语词汇研究、心理词典研究和词汇搭配研究。研究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对二级参考文献库进行进一步分类,以构建个性化的参考文献库。为了及时更新参考文献库,我们对每届研究生进行了分组,每组负责及时更新一个一级参考文献库,教师定期查看更新情况并给予相应指导。

实践证明,参考文献库的建立,不仅使研究生对该门课程的研究范围、研究历史和最新研究动态有了清楚的了解,而且极大地方便了研究生进行文献检索,使他们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有了清晰而全面的把握,为他们未来的硕士论文选题提供了有用的文献资料。通过师生共建课程参考文献库,教师也把握了外语教学研究的概况及研究前沿,极大地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

四、选择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介绍和专题讨论

如前文所述,由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时间、空间跨度很大,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庞杂,加之这门课程的授课学时有限,我们不可能在教学中做到面面俱到,否则就会陷入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本科化”教学方式。(罗尧成,2006)因此,有必要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抉择,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选择了一些外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介绍,然后让研究生在阅读指定专著和课程参考文献库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就这些专题展开讨论。就这门课程而言,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对各种外语教学流派的历史分析及批判继承上;难点在于各种语言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如何催生了外语教学法的产生和流变;热点问题是动态的,随着外语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变化。

为了使研究生能更好地进行专题讨论,我们常常会提前公布讨论话题,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话题,组成研究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这样可以培养研究生共同发现式的、合作式的学习。(文秋芳等,2006;戴炜栋、王雪梅,2005)此外,我们会对每个研究生在讨论中的的表现进行记录评分,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研究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讨论。我们发现,专题讨论既可以以点带面,又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献综述能力和理论思辩能力,同时还可以检查和监督研究生的学习状况,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加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营造科学研究的气氛和求实求真的科研精神。

有学者认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研究”二字上,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是研究生了。(林文勋,2005)而研究生的“研究”又集中体现在论文写作上。要写好学术论文,其关键是做好论文选题,因为“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过去,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发现多数研究生在论文(包括学期论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比较茫然,要么选题太泛,要么重复别人的研究,要么把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误认为是学术创新,即把学术空白等同于学术前沿。(林文勋,2005)通过专题介绍和专题讨论后,发现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方面比较敏锐,选题通过率明显提高,而且他们所提交的学期论文选题和硕士论文选题基本上都来源于师生课堂互动所探讨的重点、热点问题或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涵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外语学习的最佳起始年龄、外语自主学习、我国基础外语教学改革、任务型教学法的本土化等等。

五、理论与实践互动,培养研究生的实际教学水平

我国研究生培养一直沿用“课程学习+发表文章+学术性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结果导致与社会需求脱节,学非所用,不少学生甚至遭遇毕业即失业的尴尬。(阮平章,2004)外语研究生的大多数课程都比较注重提高理论素养,(张德禄,2005)而研究生教育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将会在学术性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突出。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和社会的快速变革,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分类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的必然选择。(阮平章,2004)基于这些理念,我们着力提高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因此,在开设“英语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同时,尽可能地给研究生安排适量的教学任务或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求教学机会,或是让他们充当本校任课教师的助手,目的是让他们亲历外语教学第一线,从中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这对于研究生来说是弥足珍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

六、结束语

“英语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位课程,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按照现代教学理念,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质性的改革,初步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位课程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当然,课程教学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Richards,J.,T.Ro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2]Tyler,R.W.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Instruc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3]戴炜栋,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协作探究模式——界定、理据与应用[J].中国外语,2005,(4).

[4]林文勋.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

[5]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篇8

一、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流向的新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以及高校的扩招,地方本科高校中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趋向,已经由过去的以教育领域为主衍变为多元化趋势。以下是笔者对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最近三年毕业流向的个案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各类学校、党政机关、新闻传媒、其它事业单位、厂矿企业已经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普遍的就业领域,其中,主要就业领域也已经由过去的教育领域扩展为教育和厂矿企业两个领域,直接进入党政机关以及其它事业单位的比例也在升高。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这种就业趋势,也同样体现在其它地方本科高校中。以下是笔者对吉首大学、湖南科技学院、湘南学院、邵阳学院4所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最近三年毕业流向的综合统计:从表1可以看出,教育行业、党政机关、新闻传媒、文化出版、厂矿企业已经成为4所省内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的就业场域,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国家公务员、新闻记者、出版编辑、企业管理、公司文员、广告宣传、市场营销、旅游导游以及自主创业已经成为该专业毕业学生普遍的职业选择。

总体趋向与我校大体相同。国内其它地方性普通高校的情形也应该大同小异。这说明,就业流向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流向的基本趋势。随着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人数的进一步扩大、我国人口出生率的进一步下降以及国家对中小学教师需求的减少,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流向的多元化趋势必将继续增强。因此,传统的淡化就业指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综合型设计,已经不能适应该专业学生就业流向的多元化趋势及其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因此,探索并建构新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就业趋势及其职业素养要求相适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摆在地方普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者面前的紧迫课题。二、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方向笔者认为,要建构新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就业趋势及其职业素养要求相适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设置若干个与人才市场需求对接度高的专业方向

要提高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首先要做的是在建构课程体系时,设置两至三个专业方向。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应用面十分广泛的专业,可以析分衍生出来的专业方向很多,诸如语文教育、对外汉语教学(国际汉语教育)、文秘(包括涉外文秘、中英文秘、商务文秘)、新闻传播、编辑出版、比较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影视文化、文化创意、文化产业管理等都是可供选择的专业方向设计。根据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人才市场需求,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案不失为带有普适性的专业方向组合方案:

方案一设置为语文教育、对外汉语教学与文秘三个方向。本方案适用于没有开办国际汉语教育和文秘教育专业的院系。语文教育方向主要是培养中学、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师。其方向课程模块可设置《教育学》、《心理学》、《中学语文教学论》、《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口语》等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有关教育理论,了解中学语文教材教法,掌握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以便为将来从事中等学校语文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对外汉语教学方向主要是培养国内或国外对外汉语教师,兼为国家政府机构中的涉外职能部门、各专业外贸机构、合资及外资企业、传播媒体等培养所需人才。其方向课程模块宜设置《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文化通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与礼仪》、《中西方文化比较》、《国外汉学研究》、《英语听力与会话》、《英语写作与翻译》、《英汉语言比较》等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了解英汉语言以及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提升英语听、说、写、译能力,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技能,以便为将来从事国际汉语教育和其他涉外事务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秘方向主要是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文员、秘书以及管理人才。其方向课程模块可设置《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文书写作与处理》、《档案管理学》、《管理学原理》、《公共关系学》、《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等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习得有关秘书及管理理论,了解文秘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掌握文秘工作的基本技能。

方案二设置为语文教育、文秘、新闻传播三个方向。本方案适用于没有开办文秘和新闻学专业的院系。这一方案与方案一的区别只是用新闻传播方向替换其对外汉语教学方向。新闻传播方向主要是为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以及网站等各类媒体培养新闻策划、采写、编辑、节目制作以及经营管理人才。其方向课程模块可设置《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伦理与法规》、《媒体经营与管理》、《新媒体》、《新闻策划》、《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摄影与摄像》、《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有关新闻学、传播学理论,了解中外新闻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新闻伦理与法规,掌握新闻策划、采写、编辑、节目制作以及媒体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

方案三设置为语文教育、文秘、文化创意三个方向。本方案适用于没有开办文秘专业的院系。这一方案与方案一、方案二的区别就是以文化创意方向替换方案一、方案二中的对外汉语教学、新闻传播方向。文化创意方向主要是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文化创意策划、开发、文化市场营销和经营管理人才。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还处在预热阶段,教育界对这一产业所需人才的规格与培养还处在初步探索时期,建议该方向课程模块暂时设置《文化产业概论》、《文化经济学》、《文化创意学》(或《文化创意思维与方法》)、《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史》、《文化创意经典案例选讲》、《文化市场营销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艺术品投资与经营》、《大众传播概论》、《电脑图文设计》等课程,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有关文化创意的基本理论,了解全球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掌握文化创意策划、开发、文化市场营销以及文化市场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p#分页标题#e#

以上三个方案均设置了语文教育和文秘方向,这不仅是因为我国地方高校大多是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而来,拥有比较悠久的师范教育办学历史和丰富的师范教育经验,因为教育部已经多年没有批准开办本科层次的高等文秘专业而导致本科教育中文秘教育专业的长期缺位(教育部近年批准开办的文秘专业基本上是专科层次),更为重要的是,这两个专业方向覆盖了近年来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场域,而且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教育行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语文教育和文秘人才的需求将依然十分旺盛。虽然国内不少院校专门开办有新闻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而在我们所提供的方案一、二中,仍然设置了对外汉语教学和新闻传播方向,这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新闻传播学、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传播、对外汉语教学方向毕业的学生,由于其“基础厚、口径宽、复合型”的优势,因而在相关就业市场上仍然占据一定的份额。我们在方案三中设置了文化创意方向,则是为了顺应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形势。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其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我国政府也已经将文化创意作为产业列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规划中。《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了国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任务,全国各大城市也都推出了支持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最近,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又专门研究了文化体制改革问题,做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决定。而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特别是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1](P6)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开辟出一个文化创意方向,不仅正当其时,而且也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建构一套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要求对接的开放式动态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

要提高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还应建构一套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要求对接的开放式动态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以“形成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2](P10)这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专业方向设置上的适应性与动态型。所谓专业方向设置上的适应性,就是所设置的专业方向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所谓专业方向设置上的动态型,就是所设置的专业方向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而适时调整。如在我国大学生就业迈入市场化初期的21世纪最初几年,随着我国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流向呈现出初步的多元化趋势,但主要就业去向还是教育领域,于是,我们就将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为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两个方向。2005年以后,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提速以及企业的发展与需求,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已经由过去的教育领域扩展为教育与企事业两大领域,因此,我们就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方向适时调整为语文教育与文秘教育两个方向。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的蓬勃兴起以及我们党和各级政府对这一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我们又及时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调整为语文教育、文秘和文化创意三个方向。这都是顺应时势,因时制宜的举动。也即保持专业方向设置上的动态型。

二是课程体系建构上的开放式与动态型。这里所谓课程体系设置上的开放式,是指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增强就业的辐射能力,因而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要能够兼容、整合一些其他专业领域所属的课程,例如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就要能够兼容、整合诸如秘书学、管理学、新闻学、广告学、经济学等专业领域中的相关课程。如前述文秘方向课程的设置中,就包含了《管理学原理》等管理学专业领域的课程。因为我们培养的文秘方向的人才,不仅要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工作,还应是一些懂管理并具备升任领导职位潜能的人才。

再如前述文化创意方向课程设置中,则包含了《文化经济学》、《文化市场营销学》、《大众传播概论》等经济学、传播学专业领域的课程。因为我们培养的文化创意人才,既要能够从事文化创意的策划、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还应掌握文化创意产业经营、文化市场营销以及文化市场管理的基本技能。这里所谓课程体系设置上的动态型,是指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除了决定专业性质的专业主干课程外,其他课程都将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需求以及学生选择意愿适时调整、优胜劣汰。只有建构一套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要求对接的开放式动态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才能使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人才规格上更加符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真正实现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三)不断优化课程结构

要保持专业课程体系的开放式、动态型,实现人才培养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市场要求的无缝对接,必须紧跟时展,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当前优化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主要是:

第一,优化学科平台课程。学科平台课程全称学科专业知识平台课程,又称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为专业学习搭建知识和素养平台的课程,这个平台搭建得越宽厚、越坚实,就越有助于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消化,越有助于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养成,特别是研究创新能力的形成。根据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学习以及学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我们认为,《中国文化概论》(或《中国文化通论》)、《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形式逻辑》、《美学》等课程,应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的平台课程,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最具有平台支撑作用。学科平台课程为必修课程,课时宜占总学时的5%左右。

第二,稳固专业基础课程。国内高校普遍开设的《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是决定汉语言文学专业性质的基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从事各种专业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理论体系,也是形成该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课程。因此,在设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坚持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地位不动摇的原则。专业基础课为必修课程,课时宜占总学时的30%左右。#p#分页标题#e#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75-02

一、文学概论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深,早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提出,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尽快与国际接轨。十几年来,国内双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有一些与西方文学、西方文化联系紧密的专业课程,非常适合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例如外国文学、西方文论等专业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文学概论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其中涉及大量源自于西方的文学概念和文学理论,也适合采取双语教学的方式。目前,国内各大高等院校使用的文学概论教材,以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为代表,普遍以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的“文学四要素说”为结构依据,围绕文学本体论、作品论、作家论、接受论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中除了纳入中国古代文论的诸多优秀成果之外,还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大量引入了一些重要的西方文艺理论概念和具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观点。在文学概论的日常教学中,如何使用双语教学,以更好地达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进行文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国内高校文学概论课程使用英语的教学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以英语专业为依托,在课堂上完全使用英语教学。这种模式对英语能力要求较高,无法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文学概论课程通常开设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英语使用能力方面,存在着阅读能力与听说能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阅读并理解西方文艺理论原著,但在课堂上直接使用英语授课,学生在听力上的接受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障碍。第二种模式是用PPT课件上的英文内容进行辅助,实际上仍然主要用汉语进行教学,这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成了对教材的翻译,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语互动。如何解决《文学概论》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教学改革课题。

本文旨在总结以往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以促进《文学概论》的双语教学。

二、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从目前国内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来看,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大多还是采用母语教学的形式,即便在尝试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院校,文学概论教学采用的也是母语为主、外语为辅的形式。之所以没有采用完全外语教学的范式,一方面,考虑到师生外语能力以及运用外语熟练程度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在于双语教学不同于语言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语言仅仅是教学目的[1];而在双语教学中,教学的目的则是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是学习和训练语言。

在文学概论的双语教学实践中,目前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双语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其人员构成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留学归国的“海归”,另一类是在国内接受教育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这批人是目前国内双语教学的主力。双语教学不但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扎实的外语功底和外语听说能力。“海归”教师符合这个条件,但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对双语教师的需求。在国内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教师缺乏外语培训,更缺少国外语言环境的浸泡,其双语教学能力要弱一些。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双语教学师资方面的薄弱,与本专业主要师资力量的专业背景有很大关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大多出身纯粹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极少有外语专业背景,也很少有留学或者国外长期访学的经历,这就导致了外语语言能力的缺陷,在使用外语时,往往是长于阅读理解,短于演讲辩论。外语发音不够清晰、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效果。

第二,学生之间外语能力差异较大。在运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方面,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读写技能发展较为均衡,外语能力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听说能力上。一般而言,来自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的学生,听说能力稍强一些,来自小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听说能力就要弱一些。在课堂上,由于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参差不齐,使用外语材料授课就受到很大制约,外语材料使用得多了,听力程度差的同学反应不过来,外语材料用得少了,程度好的同学又吃不饱。

第三,教学设备与教材问题。在高校双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设备发挥着非常便利的辅助作用。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多媒体教学设备已经实现了普及,但在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存在着重购置、轻维护、轻管理的倾向。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购置,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在多媒体的管理和维护方面,有些地方就存在问题。在一些学生和教师流动性较强的教室,周边设备的损耗现象比较严重,常常出现麦克风发不出声、投影仪灯泡烧坏的情况。由于教学楼内众多教室上课时间集中,多媒体控制室工作人员又很少,出现问题之后,一般无法立即解决,这就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另外,在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专用教材方面,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国内没有现成的双语教学教材。在目前的文学概论双语教学中,教材使用是一个大问题。既没有引进国外的优秀教材,国内也没有做出编撰双语教材的尝试。学生依据的往往是国内较有代表性的文学概论教材,教师则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制作教学课件来实现双语教学材料的充实。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文学概论双语教学的尝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比较棘手,但我们也不是无计可施。通过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双语教学实践,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文学概论课程的双语教学效果还是大为可期的。

第一,师资力量问题的解决。我们注意到,新加坡的双语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的范例。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师近一半是外籍教师,他们来自教育水平发达的国家,如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全都来自著名学府,教师以英文授课。由于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资源,新加坡双语教育的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1]。新加坡援引国外名师的做法值得我们效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国内高校的财政状况足以支持、或者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引入外籍教师,以改善国内的教学水准。以我国高校之多,学生数量之巨,外籍教师的引入不可能占据高校教学的主流,但是却可以借此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经验,带动国内双语教学的水准。

除了积极引进外籍师资之外,还要大力培养国内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层次学历教育制度的完善。目前高校中,青年教师成为本科教学力量的主体。这些青年教师大都具有硕士、博士以上的学历,具有良好的外语功底,具有培养和提高的潜力。完全可以通过留学、国外访学或者短期语言培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能力。

第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双语学习中的语言障碍。学生在学习双语课程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语言能力。由于语言环境缺乏,高校学生在外语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一般而言,学生在运用外语时,听说能力要滞后于读写能力。在没有充分预习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课堂教学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外语听说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很少有课前进行预习的。学生是否愿意自觉进行课前预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一个好的教师,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有效地说服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此外,由于目前双语教材付之阙如,教师还应当给学生提供充实的双语教学材料,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第三,编撰双语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设备,革新双语教学手段。教材问题的解决,有两种思路。一是引进国外的原版教材,二是自编教材。国外的原版教材价格偏高,考虑到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直接引进不太现实。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由国内知名高校牵头,自编双语教材。这样编写的教材,能够贴近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接受能力,甚至比直接引进教材更有优势。

在多媒体设备已经普及的条件下,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制作双语教学课件,补充与专业相关的双语资料,提纲挈领,聚焦文学理论知识要点。多媒体教学能够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片等媒介手段,有利于调动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互动的形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2]。

此外,新媒介的发展日新月异,双语教学完全可以利用公共电子邮箱、飞信、Q群、微博等现代通讯交流手段,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辨难答疑,作为网络双语教学平台的补充。

四、结语

使用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专业能力,与世界知识体系接轨,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言,双语教学是时代的需要[3]。在双语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够课前做足准备,照顾到非外语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实际水平,充分发挥多媒体以及Q群、电子邮件等现代通讯手段,帮助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就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通过完善双语教学,帮助学生养成使用双语资源的习惯,丰富学生的专业资源选择,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无论学生将来选择进一步深造还是直接投入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工作,都会有极大的助益。

参考文献: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篇10

涉外院校教学对象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为外国语言,而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工具性载体,他们在学习外国语言的过程中也同时接受了被外国语言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的潜移默化。反之,这种与外国语言内在融合的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又对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的外国文艺欣赏水平和外国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学习外国语言等专业课程需要大量的机械重复记忆时间,这也占据了涉外院校教学对象的大部分有效学习时间,进而导致他们没有多余时间学习其他课程。因此,涉外院校教学对象较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对象而言具有更易亲近西方文化而疏远中国本土传统文化的特殊性。

(二)涉外院校教学对象文化视野开阔文化积淀深厚

一般而言,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较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对象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阅读外文书籍、报刊、文献等传统纸媒资料;其次,由于语言方面的优势,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更易从互联网接触并了解西方文化和社会思潮传播的新兴传媒产品,如外文影视作品、戏剧、论坛、广播等等;再者涉外院校校园内部外籍教师和留学生数量众多,涉外院校教学对象更易于和外籍教师或留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从而获得更多外部信息。因此,涉外院校的教学对象往往要比普通高等院校教学对象的文化视野更加开阔、文化积淀更加深厚。

(三)涉外院校外语课程教学方式趋于多元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院校的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涉外院校外语课程教学方式愈渐趋于多元化,由传统的课堂宣讲式的理论型教学方式转向多媒体课件、口语风暴、出国考察、对外交流、深入语言环境学习等等诸多新兴教学方式。涉外院校外语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多元化发展增强了教学对象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对象驾驭外国语言的能力,促使教学对象外语专业学习全面性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涉外院校非外语专业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压力。因此,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必须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和充分的准备,进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以保证高等院校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工作政治方向的正确性和思想路线的连续性。

二、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一)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基本内容与教学主要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其教学基本内容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基本教学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回答,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进一步提高分辨是非、善恶、美丑和提升人文素质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为逐渐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识论、历史观与辩证法的思想基础。

(二)制定科学的课程逻辑结构与教学课时安排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课程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共六部分内容组成。制定科学的课程逻辑结构与合理安排教学课时是推进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这门课程的课程逻辑结构和教学课时安排应为:绪论怎样实现中学生生活向大学生的转化,对应学时2课时。三个部分的逻辑结构是第1-3章为第一部分,提供总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历史定位和时代方向问题。对应学时为10课时。4-6章为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知识在道德领域的延伸,提供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对应课时12课时。7-8章是第三部分,帮助大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提升其法律意识。加结束语,对应课时共10课时。

(三)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理论性?^强,内容与普通人文公共教育课程相比较为晦涩枯燥,需要教学对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应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寻找科学生动的解决方法以适应涉外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此课程的教学重点为:当代大学生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理解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关系;新时期如何做忠诚的爱国者,自觉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当代大学生应具备怎样的法律意识,应了解哪些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自觉地提高法律意识。此课程教学难点为: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帮助大学生从知识的了解转化为行为的自觉;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法律与道德有机结合起来;如何处理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如下所述:首先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充分体现理论的魅力,加强对学生的理论启导;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各种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环节,使同学们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和认识水平,并化理论为德性。

(四)运用科学教学方法与多元化教学手段

(1)涉外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必须明确“双主体学导式”科学教学方法的总体目标。

第一,引导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第二,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分清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调动和发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内在因素的作用,丢弃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高尚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第四,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教学参与活动,不仅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而且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做出正确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方法。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篇11

关键词

中美;课程标准;小学;母语写作;比较研究

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起点和核心,直接影响一般的课程设置与管理,直接影响课程的发展与变革以及课程实施的成效。高质量的写作课程标准对写作课程的编制、实施与评价等均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有关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尽管较少,但是仍有一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对这方面研究作一综述,以利于肯定成绩、发现不足,厘清思路、智性前行。

张承明的《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作为国内第一部较系统地进行母语教育比较研究的专著,主要研究母语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具体介绍时几乎都是中学母语教育的内容;写作方面,设有《中外作文教学比较》专章,从指导方式、独创性表达、训练起点等7个视角切入比较,大体上局限于教学方面,而课程方面内容基本上是空白。

专注于中外小学母语研究的专著,目前只有吴忠豪的《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该书对英、法、美、俄、日、新加坡等国家关于母语教育规律的认识,以及母语课程的实践作了比较科学的研究。不过,写作仅是其中一部分,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较少,而且研究国外较多,反观国内较少,仍有较大的深化细化优化的空间。

从研究内容方面看,集中研究国外写作教学的,比较少。专著方面还是20年前李志强的《国外小学作文教学》。主要介绍美、苏、日、英、法、德、新加坡等国小学写作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写作原理、练习形式、测评手段等方面的成果。限于当时条件,相关资料不够丰富,存在的问题与教训分析介绍颇少,而且也没有以课程标准为整体比较对象。孙建龙主编的《小学写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小学写作教学的改革、发展与研究状况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其中《国内外写作教学的实验与模式》专章具体例说作文分步训练等国内6种写作教学实验,简要介绍观察指导模式等4种国外写作教学指导模式,但是,内容单薄,范围较窄,没有涉及中美两国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比较研究。

张聪慧的论文《中美课程目标·写作目标部分比较》从写作课程目标的表述上、认识上两个维度分析了中美写作课程目标存在的差异。

康海燕、谢利民的论文《中美母语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比较》从在呈现方式,结构、内容、表述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比较了中美两国的母语课程标准评价体系。但没有具体分析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内容。

佟彦君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比较》对中美两国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在借鉴两国语文课程成功的教育理念和经验的同时,也从两国语文教育的失败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及改进语文教学。其中第三部分对比分析中美语文课程目标(内容)。主要从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目标三方面来进行对比,归纳其共同点与差异,并作进一步的分析。

王志凯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外母语课程标准中写作目标的比较研究》,对中美母语课程标准涉及有限,而且比较对象仅限于写作目标。傅蔚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美基于课程标准的写作评价比较研究》虽然具体比较了中美课程标准,但是只涉及课程标准中的写作评价比较,而且没有具体细分到小学。

董蓓菲主编的《全景搜索:美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评价》涵盖美国母语教育诸多重要领域和重大问题,设有专章介绍美国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涉及课程标准小学写作方面的内容,但是线条较粗,仍有继续细化研究的空间,更重要的是缺乏与中国母语教育的分析比较,以及由此而反观我国语文教育各方面现状,评析成绩、问题及建设性对策等缺乏深入、细致、系统的研究。

戴前伦的专著《中美语文教育比较研究》着重比较研究中美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先宏观比较中美语文教育的理念,再微观比较中美语文教育的教材、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听说教学;意在探究中美语文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方式和方法的异同及其原因,以提供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具体借鉴。没有具体论述中美两国母语课程标准写作部分的内容。

姜敏的《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比较谈》通过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美国国家、宾州和加州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中的相关条目及标准制定的对比,从课程标准的阅读内容、目标方面有待系统化补充,阶段目标制定与表述过于笼统,课外读物的范围过于狭窄,课程标准缺少一份规范概念的术语表四方面来综合探讨、评价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

孙婧的硕士学位论文《美国佐治亚州高中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与我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以美国佐治亚州语文课程标准和我国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例,比较两者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课程评价,目的在与分析两个课程标准的差异性。

张晓光的硕士学位论文《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对中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进行全面研究,并比较中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学习目标、学习主体、学习方式、学习评价方面的主要异同。

白玉波的硕士学位论文《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美国(麻萨诸塞州)〈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纲要〉的比较》,该文从理念、结构、目标、策略和评价等五个方面对这两个课程标准作了分析比较,而写作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方帆的论文《中美语文课程标准的初步比较》就中国和美国旧金山高中的中国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要求作了简要比较,没有涉及写作部分。

许萍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小学五、六年级写作标准特点分析———兼与我国课程标准作比较》和王芳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小学三、四年级写作标准分析》比对分析了中国和美国加州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异同。

较为全面研讨、比较中美两国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论述,集中收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董蓓菲主编的《全景搜索美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评价》、吴忠豪的《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张聪慧的论文《中美课程目标·写作目标部分比较》、佟彦君的硕士学位论文《中美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王志凯的硕士学位论文《中外母语课程标准中写作目标的比较研究》等著述中。

综上所述,我国语文教育界专门比较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的文献并不多。综观已有研究成果,呈现如下特征:一是大都着眼于宏观比较,从教育政策、课程标准制定、教育理念层面比较的多,而且比较偏重现象的罗列、往往分析不够、现象背后的原因追索几乎都是点到即止、一语带过。二是所有的比较都没有涉及课程标准文本质量,而以标准之标准去衡量中美课程标准文本质量,更能从繁琐、芜杂的现象罗列中超,有助于深入探究那些隐匿于现象深处的本质和规律。

顺着这一思路前瞻,本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聚焦于中美母语课程标准小学写作部分,比较细致地比较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美国国家《英语语言艺术标准》,以及以加利福尼亚州英语课程标准为代表的地方母语课程标准,分析异同之所在,比较各自课程标准的文本质量,这样才能够为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小学母语写作课程的改革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建议。比较的目的不是比高低、论输赢,而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分辨、选择和借鉴,从更新更广的视野加深对写作课程标准的内涵认识,更好地改进我国小学母语写作课程,增强其实效。

参考文献

[1]董蓓菲.全景搜索:美国语文课程、教材、教法、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3]吴忠豪.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王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小学三、四年级写作标准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0(2·B).

外国文学课程论文篇12

一、课程设置的国内外背景

为了不断满足世界上日益增长的汉语学习的需求,从2005年起,国家就开始实施汉语国际推广工程。基于此,国家汉办从发展战略、工作重心、推广理念、推广机制、推广模式、教学方法等六个方面适时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要实现“六个转变”。为促进“六大转变”的顺利实现,对外汉语本科专业也应顺应并积极配合这一总体形势,推动汉语更快地走向国际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含南宁、钦州、北海)是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东盟国家对汉语人才尤其是既精通汉语又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这种需求导致了东盟各国近年来出现了“汉语热”。因此,搞好广西北部湾地区的对外汉语人才培养,关系到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能够增强地方院校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我们有必要针对国内外的客观需求,培养好对外汉语专业人才,而人才培养目标能够顺利实现的一个保障就是课程建设,它是决定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性因素。

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困难

通过我们了解到的几所高校的实际情况,笔者发现北部湾经济区高校在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特色不明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外汉语专业都是近几年开设的,由于起步较晚,所以基本上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开设的,因而在课程设置上也只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少量的专业课程,如“对外汉语教学论”、“越南语基础”和“泰语基础”等。

第二,各类课程比例不协调。表现为没有正确处理好语言类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比例关系,没有正确处理好汉语和外语的比例关系,理论课和实践课比例不协调。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确定好以上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是不容易的,因为每类课程都很重要,少了谁都不行。加上总课时和学分又是一定的,往往造成顾此失彼。正是因为各类课程的比例处理不好,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汉语知识比不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外语水平比不过外语系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四不像”。

第三,如何协调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需求之间的关系。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目前北部湾经济区高校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毕业中有部分作为汉语志愿者赴泰国中小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但这个比例大概也只有20%―30%,这就需要扩大其他就业途径。但学生各种就业技能必须通过一定课程的训练才能形成,这也就给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带来一定困难。

根据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结合北部湾经济的特色,我们认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应该主要由语言类课程、教育教学类课程、文化类课程、实践类课程等几种课程类型组成。

(一)语言类课程

语言类课程包括汉语言专业课程和外语类课程。汉语言专业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课程,主要解决的是第二语言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对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古汉语基本知识、语言学基本理论的系统掌握,以及运用汉语的能力。主要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普通话训练、汉字学、语用学、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等。

在国内外从事汉语教学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特别是初学者有时候可能需要使用某种外语来教学。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语言,理应成为对外汉语专业的第一外语,其次还应该掌握第二外语,最好是学习者希望将来去任教国家的语言。对于北部湾地区的高校来说,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大多面向的是东南亚国家,所以最好以某个东南亚国家语言作为第二外语,来满足东南亚国家对汉语人才的需求。主要课程有:基础英语、第二外语(主要有泰语、越南语、马来西亚语等)。关于外语课程的课时情况,在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的重点院校中,外语类在总课时中所占比重普遍较高,有的达到了全部课时的一半以上。我们认为,适当加大外语课时,使学生的外语水平高于一般中文专业的学生(比如能在汉语零起点班与学生进行课堂对话和教学),即实行双语教育,这应该是对外汉语专业的一个特色,是符合学科发展需要的。但是外语课时所占比重太大,这势必会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所以我们认为比较适当的课时比例是外语课时为总课时的30%。

(二)教育教学类课程

这类课程包括教育理论课程和汉语教学方法技能类课程。教育理论课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这两门课程,部分高校外汉语专业根本就没有开设这两门课程,而对外汉语专业是一个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师为主的专业,因而此专业开设这两门课十分必要,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能掌握有关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关于汉语教学方法技能类课程,它是使对外汉语专业区别于汉语言文学,形成自己特色的一类课程,更是对外汉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内容涉及到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应具备的方法、技能和技术,主要目的是解决“怎样教”、“如何学”的问题,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教外国人学汉语。在许多学校的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也受到了挤压,大多数课程体系中只有一门“对外汉语教学论”,这样就很难保证学生能获得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各种教学技能。我们认为,这类课程至少要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策略等。

(三)文化类课程

这类课程是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华文化知识、外国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中华才艺等。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华才艺这两门课程。在第二语言国家的第二语言教学不能忽视外国留学生的文化休克对语言教学的干扰,这时就需要将跨文化适应教育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从事外汉语教学以及从事各类涉外工作的新颖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外汉语专业的毕业生如果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其教学对象更多的是中小学生,所以本专业学生应具有一定的中华才艺知识和技能,比如书法、剪纸、太极或武术、京剧等,这些课程对拉近汉语教师和外国学生的距离,增加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同时还能弘扬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还应该根据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开设彰显地域文化的课程,比如广西山歌、粤剧等。此外,学校还可以开设东南亚文化这门课,让学生充分了解东南亚国家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扩展学生的视野,为以后的汉语教学和涉外工作等打下基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该专业的文学课程不应该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一样多,同时文学课程的开设应该主要以史为主,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是了解中国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文学欣赏类课程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否则占用太多的时间,势必会影响到对外汉语教学和外语类课程的课时。

(四)实践类课程

对外汉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强调的是汉语教学能力、技能的培养,所以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也比较重要。它是把前面几种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汉语教学实践中,并在此基础上基本形成汉语教学的能力,所以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很多地方高校没有开办留学生教育,就不能给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平台,甚至在四年的学习中,学生都没有进行过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这样就很难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结合起来。北部湾经济区高校在实践教学这一块做得非常好,一方面各个高校基本上都有留学生资源,这给我们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实践教学机会,比如可以把本校的留学生介绍给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实行“一对一”语言结对的形式;同时又可以让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走上留学生课堂,听取经验丰富的老师上课,或者直接走上留学生的讲台。另一方面各个高校基本上都与东南亚国家有合作办学,通过交换学生的形式到国外进行专业实习和语言实践,有些学校利用孔子学院(课堂)作为实践教学基地。

(本文为广西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一般立项,项目编号:2010JGA086。)

参考文献:

[1]熊素娟,石诗.地方院校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探微[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0).

[2]杨同用,赵金广.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