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合集12篇

时间:2023-05-28 08:18:32

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

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篇1

关键词:课堂教学人文素质 科学素质  

    目前在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中,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极其薄弱,尤期是人文素质的缺失更加严重。作为开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主要载体之一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极其重要。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育认识,确立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的教学观;改变教学方法,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挖掘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努力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适当选用对话教育、小组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一、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传输人文知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悟认识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通过课堂学习,对那些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语文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如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织好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灵魂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地体现在教学课堂中,使学生自觉地接受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根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的现实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规律与终身发展的需要,科学教育必须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科学素质的教育是通过掌握自然规律、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着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因此,以学生发展和培养理性社会为理念的现代教育,需要把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素养放在首要地位,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素质的培养要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科学课堂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理所当然地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战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人类生活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日益重要和突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使得科学素质的培养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加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的基础是探究,没有探究,就不可能有创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多年如一日地探究着仅有几万分之一的雄性不良水稻,最后终于创造出杂交水稻,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为了人类的光明,同样经历了无数次的探究、失败、再探究,终于发明了电灯。科学探究是新课标的灵魂,被列为科学课程内容标准的第一个主题。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加和实践,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通过各种教学资源,以保证活动的落实,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科技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让学生乐于参与又得到收获,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在课堂上适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来开展科技活动,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疑惑,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学会科学探究,在探究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三、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要落实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上,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而面向全体学生不是一刀切地面向全体,要面向有差异的个体,做到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不是各方面均衡发展,而是从有差异的个体出发,求得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应当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有所进步,有所提高。优化教学过程,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作为基础性和工具性中小学学科,它决定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所起着重要的作用,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因此,我们在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以优化教学目标,控制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方法,改变并优化教学手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成果,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教育。 

总而言之,当今的素质教育主要分为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有专家指出,科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告诉人们如何把一件事做好,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则在告诉人们这件事该不该做。现阶段在我们的初中阶段的教学中,科学素质教育已达到学科分类比较细致、学科的教学体系比较系统化、阶段教学目标和任务比较明确的程度,各学校在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分歧较小。而人文素质教育则因为缺乏相应的序列性,人文学科的分工不明确,而没有在各学科教学中受到应有的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是指学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不断积累而成并在听、说、读、写等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及实际生活中的言、行、人际交往等社会活动中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在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更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良好个性的养成,既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又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在整体素质的提高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表现出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更进一步的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这才是真正理想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让素质教育植根于学科课堂教学之中》 

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篇2

关键词:课堂教学人文素质 科学素质  

    目前在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中,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极其薄弱,尤期是人文素质的缺失更加严重。作为开展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教育主要载体之一的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极其重要。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育认识,确立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的教学观;改变教学方法,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挖掘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努力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适当选用对话教育、小组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一、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传输人文知识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中最基本的内容和层次。中学语文教材既是各种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语文教材既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范本,又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知识的教材。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比如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小说、戏曲等中国古典文学中蕴含着传统的审美文化,道德、风俗、礼仪文化、建筑、音乐、工艺文化等,内容十分广泛。教学中,教师对这些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他们从中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等;思考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及其规律;体悟认识大自然和客观物质世界的奥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发掘和利用教材中弘扬的科学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理想,纠正学生思想言行上存在的不良倾向和模糊认识,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语文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它不仅容纳了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族文化的精华,而且张扬着华夏民族五千年之所以生生不息、日益兴旺发达的民族传统和人文精神,通过课堂学习,对那些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但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语文教材中还为我们树立了大量的人格榜样,如南宋爱国英雄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现的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高尚人格;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无私奉献精神;还有表现中国劳动妇女勤劳、质朴、善良、勇敢、坚强的花木兰、江竹筠、刘胡兰等女英雄形象,教材中随处可见,举不胜举。他们惊天动地的事迹,光照人间,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做人的楷模。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发掘这些人物形象中蕴含的精神内涵,精心地选择、组织好课堂教学,使学生的灵魂得到震撼和陶冶,从而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地体现在教学课堂中,使学生自觉地接受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质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根据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的现实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规律与终身发展的需要,科学教育必须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科学素质的教育是通过掌握自然规律、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向学生传授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着重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因此,以学生发展和培养理性社会为理念的现代教育,需要把培养年轻一代的科学素养放在首要地位,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素质的培养要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体现科学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科学课堂教学在中学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理所当然地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战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人类生活和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在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 [2] 

日益重要和突出,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这使得科学素质的培养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加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课标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的基础是探究,没有探究,就不可能有创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多年如一日地探究着仅有几万分之一的雄性不良水稻,最后终于创造出杂交水稻,解决了人类的温饱问题。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为了人类的光明,同样经历了无数次的探究、失败、再探究,终于发明了电灯。科学探究是新课标的灵魂,被列为科学课程内容标准的第一个主题。科学探究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在学生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加和实践,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在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应注意通过各种教学资源,以保证活动的落实,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科技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让学生乐于参与又得到收获,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在课堂上适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来开展科技活动,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疑惑,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不断的活动中,学会科学探究,在探究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三、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 

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篇3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篇4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1]科学素养是指个人要掌握科学概念,对社会、科学等各方面问题拥有科学的态度,在树立科学素养的前提下,培养学生拥有稳定的情绪,拥有科学素养的人对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自主对问题进行探究,实验论证,进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本文笔者就如何运用课堂教学,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探究。

一、理解科学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营造科学氛围,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课堂学习,教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合理利用已有的科学教学资源,从而不断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多媒体教室以及科学实验室等教学资源,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促进小学生科学课有效性的提升。另外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学校要求积极营造科学氛围,学校对此做了诸多努力和宣传。然而目前小学生科学素养意识依然不强,学校与家长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意识不强。实验设备的引进,也会让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增强。师生配合,让科学氛围更浓,科学实践活动进行得更加顺利。良好的追求科学的氛围将帮助学校树立校风,打造良好的科学氛围。学校可以配合教师布置学校环境,比如建立小型科技馆等,进行学生制作展览,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以及宣传栏等展示学生的科技作品,为学生颁发科技小能手证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加送你帮助学生进行科技实践,还能够帮助他们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认知水平教师要根据自己对科学学科设计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了解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助理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求知若渴的自主学习态度,增强综合素质与能力。教师帮助学生从提升观察能力着手,让他们的科学素养能够进一步提升。提升学生观察力,将帮助他们认清事物的本质,进而在科学知识实践中游刃有余。

二、构建科学素养培养探究活动的策略

(一)把握教材,构建有价值、能研究的问题教师应立足教材本身,带着问题去备课,尤其要抓住学生心理,找到适合他们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问题,能够让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在设置问题过程中,需要明确这是一个教学环节,让课堂环节循序渐进。教师要逐步启发学生,保持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学生能够接受理解的范围内。比如学习《蚯蚓》一课,教师会在课堂上带来蚯蚓供学生参观学习,而后不能让课堂陷入混乱的局面,而是要不失时机提出适宜的问题:“蚯蚓是什么样子的,请描述一下?”“蚯蚓都吃什么食物呢?”“蚯蚓适宜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通过这些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深入研究蚯蚓的外貌习性,把握教材的中心思想。

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篇5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34-02

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行新课改,至今已有十五年,在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有效成果和有益经验。但是,知识本位、应试教育的阴影依旧挥之不去,在高分、高升学率的背后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低下、道德水平的滑坡。教育的失效暴露出当前学科教学中重智轻德、重知轻能、教学与课标背离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构核心素养体系成为深化课改的关键。

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试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切入,谈谈为何以及如何实现政治课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培育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何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课标的一致性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要“研究制订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自此,以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教育和课程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核心素养实现的载体,“学科核心素养”也开始成为许多学科专家研究的对象。只有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理解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重点的教学如何转型,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与课标的契合度。

1.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要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首先必须理解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它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DNA,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养”。而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它以学科学习和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为关注点,是一种特定的“学养”。

其次,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一方面,核心素养体系对教学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各学科确立和发展本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另一方面,各学科教学只有从学生素质发展出发,协调并进,将各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圆融互摄,才能将促进学生成长与满足社会需要相结合,真正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就思想政治课而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由“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有机组成。这表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围绕这四个要素展开,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2. 教学与课标一致性的内涵

教学与课标的一致性是指:课程和教学的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与课程标准保持高度的一致。其依据在于我国政策明确规定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更是评估教育质量的准绳。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必须发挥课程标准的纲领性指导作用。只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才能保证课程实施的有序、有信、有效、有度。

新一轮课标修订以核心素养体系为依据,核心素养已然成为课程实施的风向标。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确立学科核心素养,使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实现有据可依。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落实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应然要求。

二、为何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一致性

以核心素养为灵魂、深化课程改革的时代,更加强调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强调各学科共同发挥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小、落细、落实。

1. 是以素养发展为重点,推进新一轮课改的应然要求

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使课堂教学转型,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核心素养这个关键。没有核心素养的改革,是缺乏灵魂的,而没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是缺乏依归的。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表层化现象较为突出:教学忽视课程标准而过于依赖考纲,使得教学内容零散化、机械化;知识教学流于表层,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应试方法与成绩高低,忽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展性评价不足。以核心素养体系为纲修订课程标准,细化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可以使学科课程目标科学化、具体化,便于教师操作和实施,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更加契合课标的要求,这是深化政治课程改革的应然要求。

2. 是打破传统教学困境,增强育人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思想政治课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德育课程,重在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德素养。但囿于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困境,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失去了它应有之功能。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最终目标的教学,取得高分、高升学率的背后却是学生综合素质低下、道德水平的滑坡。当务之急,破解传统粗放、低效的课堂教学困境之关键,需要在课标“标杆式”的引领下,以培育好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自觉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3. 是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稻盛和夫曾提出“成功方程式”:人生和工作的结果=人格理念×工作热情×能力。他认为工作热情和能力的取值为0~100,而人格理念的取值是-100~100。这个方程式启示我们:人格理念(或称思维方式)对个人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呼吁终身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人格理念的培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课标相契合,意味着教学更加注重学科育人的功能,它能将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能力、学科经验内化到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本质就是转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基于学科素养生成的思维,必定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能力的培养。

三、如何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的一致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应获得的品格和关键能力,重点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是从具体学科出发,规定教学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着力解决的是“教什么”这一教育的基本问题。由此可见,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是将核心素养落实于具体教学实践的桥梁,各学科教学必须基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与课标的一致性。

1. 提升生活体验,构建理解性课堂

马克思・范梅南说过:“最好的教育关系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具有其本身和内在的意义”,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构建理解性课堂。理解性的政治课堂,是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而非一味理论灌输性的课堂。政治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系统性,理论本身是死板、缺乏活力的。只有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作加工,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增加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契合度,才能触及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促使素养的内化。

2. 完善学业评价,构建发展性课堂

学业评价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反馈和导向作用。我国长期采用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的一致,必须研制完善学业质量评价的具体标准,打破传统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构建发展性课堂。发展性的政治课堂,不是传授应试方法与经验的课堂,而是因材施教、挖掘潜能的课堂。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注重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形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立体评价,让评价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与课标的契合度。

3. 强调能力导向,构建实践性课堂

时代的变化发展使社会对个人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高素质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以往的政治教学大多采用理论灌输、教授应试技巧的方式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一带而过。这种教学模式下培育出的学生只是会背书和考试的机器,而不可能是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政治教学必须将旧观念转变为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观,构建实践性的课堂。实践性的政治课堂,不是被动接受的课堂,而是主动参与的课堂。政治课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讨论和辩论,而是走向社会进行参观、访谈和调查;不只局限于政治学科的学习,而是与其他学科圆融、渗透,开发更具特色和开放性的校本课程。学生在个体实践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往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个人相伴终身的能力和品格。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与课标一致性,是思政课教改必须遵循的规则。政治课教学只有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必依、执“标”必严、违“标”必改,才能确保学科教学目标指向于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彰显学科育人价值,真正落小、落细、落实立德树人的各项要求,培育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参考文献:

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篇6

素质是在人们生活交往和为人处世时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和品质,它包括自然性素质、通识性素质和专业性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突破了传统专业教育的局限,既要课内外结合,也要学校和社会联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要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智慧。2002年,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组织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强调高校团组织要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目前,众多高校实行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参加或组织校园文化、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的社会人才。

一、实现一二课堂相互衔接和融合的重要性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态,拥有不同的教育功能,但它们共同构成素质教育的整体,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一二课堂的相互衔接和融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物质财富高速增长,社会思想也趋于多元化状态。“90后”大学生作为思维最活跃并最易受影响的群体,其活动范围已经突破教学第一课堂,拓展至校园乃至社会各角落,第二课堂的教育意义不可忽视。一二课堂的相互衔接和融合,可以填补第一课堂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的明显不足。

一二课堂的相互衔接和融合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一二课堂的相互衔接和融合,不仅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能够不断培养和深化大学生创新精神,而且有助于推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也有助于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一二课堂的相互衔接和融合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新世纪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并要拥有高尚的道德思想、丰厚的文化精神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在较强的业务技能水平下,能够自觉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一二课堂的相互衔接和融合,是从更深的层面和更综合的角度体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

二、一二课堂教育实施现状和问题分析

目前,众多高校实行第二课堂学分管理制度,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参加或组织校园文化、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努力推动第二课堂的教育发展。但即便如此,高校教育的重点始终落在第一课堂的专业建设上,教学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仍然处于各自工作的独立状态,缺少交流与合作,一二课堂相互衔接和融合机制成为形式化的趋势。

培养目标不清晰。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能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目前,许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不能较好地处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间的关系、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高校培养重点以社会输出型为主,为适应社会需求,大力培养专业精英人才,而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存在显著的短板。

管理制度不健全。当前高校培养体制主要采用学分管理制度,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建立起第二课堂学分管理体系,但管理力度较为松懈,学分份额较少,无法发挥出第二课堂的功效。此外,高校实行的教学、行政一体化管理制度,在实际情况中并未实现合作共赢的工作模式,甚至出现“两张皮”的状态。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等涉及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投入力度也十分薄弱。

育人平台不完善。高校育人过程中,大学生运河杯、挑战杯等科技竞赛是目前高校一二课堂衔接和融合的有效平台,但参与的学生对象也仅为小众范围。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和第二课堂的活动实践,需要有更多更好的平台来实现衔接和融合。

三、实现一二课堂相互衔接和融合的措施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坚持专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专业技术培养与人文精神塑造相结合。这是对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校园文化等诸多要素进行的一次深刻变革。

1、深化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一二课堂协同育人

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协同育人机制,将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市场需求等信息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切实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针对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第二课堂不仅应有具体的学分,还应与各门学科相结合,在学科学习评价中,融入第二课堂成绩,使第二课堂不仅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起到作用,也在第一课堂中影响学生,真正做到一二课堂的有机结合,使一二课堂互扶互助。

2、全面调整课堂教学模式,焕发课堂教学生命力

高校教W模式要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为目的转变教学观念,要从传授知识型和教师主导型的灌输式教学向开发智能型和学生主学型的启发式教学转变,培养人才的重点从单一型专才向综合型通才转变。高校教学课程应强调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掌握,而非知识的灌输。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专业特点等因素,可选用讨论式、发现式、情景式、探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模式,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业、不断发展自身能力、跟得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法和工作条件的合格人才。

3、加快推进专业教育体系,落实产学研一体化教育

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篇7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150 — 02

信息时代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我们的面前,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信息时代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并不是课堂上的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变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指导者,组织者和点播者。对教师的信息素养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尤其是信息技术教师,在对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向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启发,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而使学生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学生发展的同时,教师要更快的大踏步前进,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网络走进信息技术课堂及其相关应用,与传统的教育理论及观念、教学模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因此,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提高信息素养,在教育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将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以及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研究透彻,使信息学的内容在教师的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现阶段,信息技术课堂环境与教师信息素养问题的三点思考:

(一)网络环境与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的硬件环境都是连接有互联网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室,在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创作作品时需要素材时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另一方面,在利用互联网的同时也有同学上网、玩游戏等小动作;体现教师知识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关键在于学生连接互联网的环境下,如何使学生专注于课堂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体现,教师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的一方面能力,更应该注重的是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整合的能力的体现。

(二)“填鸭”式与“导学”式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关系到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也会使教师的素养和能力不断减退,不论是学生和教师都应主动“学习”,教师是以学生为主体“导学”,学生是以“自学为主”,学生课堂活动的安排是教师的信息素养所决定的,教师对课堂的教学设计准备的充分,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实践锻炼中都会得到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教学模式的好坏是相辅相成的。

(三)技能应用与课堂评价

信息技术课堂应该是轻松活动的气氛,在学生操作与实践的过程过后,综合的评价模式也为学生的素养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学生掌握工具的应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实际应用与创新,应杜绝“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综合评价”的评价模式,例如课堂讨论,参与小组活动,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大胆发言等方面来评价。这也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师信息素养的综合体现之一。

二、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的几点实践措施:

(一)备课充分课堂高效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应该是目前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最主要的手段,同时也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信息意识的增强,信息素养的培养,都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的备课、上课中积累。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提高,充分的让学生活动,大胆实践创新,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钻细研,同一个知识点,如何活动,学生会喜欢;同一个工具的使用,如何引导,学生会主动操作;信息技术教师的素养的提升,就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反思中得来的。

都是同样的“知识内容”,在备课阶段,可以将其按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小组分别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提供不同的辅导和点拨,使基础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任务和问题驱动下,在正常的课时内学习知识,体验活动。课堂高效模式的探索有利于教师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在思考的同时就会发现问题,由发现问题到处理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思维活动提高的过程,教师思维活动多了,思路广了,自然信息素养也得到提升,再应用于教学就更加游刃有余。

备课阶段需要针对不同班级实施不同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的同时,也要实行“一课多备”。备课不仅仅能够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更能让教师在多次备课过程中提升对知识的把握和调节,一课多备是通过一节课知识的准备,实现多次的思考与完善。第一次备课,是自己单独完成备课阶段,使备课在结合自己知识结构和水平与学生程度的第一次准备,完整的教学流程和与不同班级的匹配是第一次教学备课的关键;第二次备课,是与备课组交流,将自己的备课内容与本备课组共同分享,交流,同行对备课流程和知识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使备课的内容更加完善,充实;第三次备课是自我反馈,将第一次备课与第二次备课相融合,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可以说这样的备课方式,在上课前教师会比较辛苦,但是这样的备课才能使教师在备课阶段对知识内化深刻,形成好的知识结构。长此以往,就会使教师在课前和课上形成良好的备课习惯,习惯成自然,只有这样,才会使信息技术教师经过长期的积累,不断提高知识和理论素养,为完善自我知识结构和教师信息素养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二)学科知识综合运用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在实践中发现,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与高中阶段的各个学科都有潜在的联系。如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适时的与数学、语文、英语等知识的综合运用,会使信息技术教学锦上添花,但在运用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很高,要求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知识学懂、学透;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要有完善的知识结构,才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为教师找到突破口,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问题提供相应的思维拓展。信息技术学科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属于辅助学科,但是在学生接触互联网,接触大量信息的同时,完全可以培育教师对信息的意识与情感,提高教师处理数语外及各个学科的信息的能力,培养信息伦理道德修养,理解学科的综合运用,为教师的信息素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应注重运用过程中的细节和正确性,学科知识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考验教师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不同学科的知识包罗万象,涵盖广泛,教师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并运用恰当,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决定的。但不论用与不用相关学科的知识都应该以适用为前提,有的教师倾向性的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却忽略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工作,也只能是得不偿失了。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的是在教学和平时的知识积累中获得,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同时,应与相关学科的教师多沟通,多交流,使知识融会贯通,用的得体,恰到好处。

(三)坚持学习教研知识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有这样一句话,大意是说:“教师想交给学生一碗水的知识,教师本身就要有十桶水的容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理解的比老师还透彻,这样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内容,要想吸引学生,教师就要有更多的知识。学习应该是终其一生的,而教师更应该加强学习,尤其是与时俱进的今天,信息产业,数字化进程日新月异,信息教师更应加强备课组的合力,组织教研,在交流与探讨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组织教研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每个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需要备课,在备课阶段需要不断的充实课堂,充实知识,使知识在教师间相互补充,让每个教师都有提高和学习的空间,探讨是团队学习的方式,每个信息技术备课组都应该是逐步提高技术和理论水平,不断充实,创新,让技术的能量带动学科的知识,让学科的知识,带动教师的信息素养,使整个信息技术的备课,教研形成体系,逐步内化为每个人的知识成果,应用于课堂实践,丰富课堂生活,使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顺其自然的,水到渠成的。

教师的信息素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信息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师的素质一样,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提高和形成。长期的积累在于对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充实,信息技术教师的技术和技能需要不断的提高,尤其是信息素养,关乎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学生的技能水平的教学,更应该认真对待,扎实推进。信息技术是与时俱进的学科,学科知识千变万化,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的信息素养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只要教师在信息素养方面能够不断的提高,相信每个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应对信息时代的科学化的信息素养。

(四)积极参与实践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实际动手操作为基础的学科,教师需要动手,但是有的情况下,教师缺乏动手探索的环境,不愿探索新知,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平时,教师在备课阶段,应积极挖掘有价值的动手实践活动,亲身体会,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过程中体会信息意识,久而久之教师就形成了良好的应用意识,养成了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信息的过程,并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信息技术教师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思考,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参与实践,大胆实践,给学生的作品和自己的技能提升的空间,让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实践的俱乐部,让每位信息技术课堂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动手的乐趣,让每位信息技术教师都能体会到实践的进步。相信如果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能够认真实践,将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熟练,扎实的呈现给学生,也会成为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提高信息素养的一方面。

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篇8

    二、引入科学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水平

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篇9

二、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人文素养培育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在实际的运用当中,根据情况的不同可以制定出不同的实施方案。而根据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在进行课堂教学管理时可以适当地融入人文素养的内容,在课堂中精心准备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教学情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此外,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体现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管理的显性管理方面和隐性管理方面加入人文素养培育的内容。

(一)课堂教学管理中显性的人文素养培育

课堂教学管理中显性的人文素养培育是最直接的,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管理的外在管理方法表现出来。首先体现在语文教材的内容上,当前,教材中含有大量的文学作品以及丰富有趣的人文知识,富有极高的人文特色和时代气息,在课堂教学出现突发状况时,往往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结合课堂中营造的人文气息,冷静沉着地应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因势利导,妥善处理。例如,在上课时,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外边突然响起了吵闹声,这意想不到的强烈刺激,学生的注意旁移了。有经验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不再讲下去,停顿片刻,稳定一下学生的情绪,甚至与学生一起关注突发事件,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刚才讲到什么地方了?”这样问会引起全班同学的追忆,把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引回到原来讲解的内容上来。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保护学生的精神世界不受外界干扰,以冷静处理的方式,让学生渐渐学会自我管理,进而实现自我意识的升华,为人文素养的培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课堂教学管理中隐性的人文素养培育

课堂教学管理中隐性的人文素养培育是一个间接的培育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运用情感方式感染和启发学生,利用肢体语言,目光对视等形式带动学生学习语文,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人文教学场景的创设,产生主动了解语文的欲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通过学习古代诗词,让学生进一步地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精神家园的归属感。

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篇10

学校在科学课程的设置上比较分散,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存在很大的弊端。在学校的科学课程设置上,学校可以试着将多节科学课程合在一起教学,这样,学生可以一次性搞清当堂课所涉及的所有科学知识,如果时间有剩余,教师还可以就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训练,让学生能更好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元化进行教学活动,比如,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第一单元《认识植物》,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学校认识生活环境中的植物,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当天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后,回家找到相关的科研制品,就其工作原理和功能效果进行简单解释,以巩固新知识,为第二课堂的实施提供深厚的知识积淀。

二、在青少年心理方面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和认识发展的关键时期,自我独立意识强烈,爱好广泛,对整个世界充满好奇心,特别是对新生事物具有浓厚兴趣,容易接受新信息、新事物。教育工作者就可以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更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充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进而提高他们对待科学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摆脱科学课堂上死板地接受知识,进而转化为主动地学习科学知识。

三、在行为表现方面

科学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的养成和提高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科学素养的养成过程是他们经历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科学学习过程。第二课堂就是学生在课外利用周围环境条件,扩充科学知识的开放性活动。这是一个主动的行为,而且学校经常开展第二课堂,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地了解第二课堂并参与到其中。比如,学生可以每两个周以个人或者邀约同伴,在家长的带领下,参加非学校组织的科普活动、参观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等。当量化达到一定的时候就会产生质的变化,即科学素养的提高。

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篇11

科学发展是推动国家和民族进步的动力,当今世界的高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理工科大学生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人才的主要培养对象,提高其科学素养并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从宏观层面而言,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是影响国家人才发展的重要因素,决定着科技发展的基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微观层面而言,科学素养是个体素养的重要组成,决定了个体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品质和能力。因此,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国民经济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科学素养概念可以表述为:掌握和理解基础科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学术概念,具备运用所掌握知识进行科学探究、发现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正确理解科学探究过程或科学本质属性的科学观,以及在科学认知与实践活动中所表现的作风上的品行和特征,如科学兴趣、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合作意识等属于科学素养中的非智力因素。

虽然我国从小学到中学都在探讨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模式,但在注重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背景下,中小学教育往往只注重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科学素养的培养。这导致大学生往往表现出科学实践能力较差,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不足,创新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薄弱,更由于社会急功近利思维的影响,学生表现出浮躁情绪。因此,大学教育特别是教师课堂教学,更应该加强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精神和科学合作等非智力方面能力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研究生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有利于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使我国在当今世界高技术竞争中处于优势。

一、课堂教学科学素养培养

1.培养科学兴趣

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目标是传授知识,通过教师对学科知识全面、系统的讲解和详细论述,让学生较快掌握所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思想,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合理、巧妙的引导,通过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提高其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诸多技能,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

此外,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科研实际,在课堂教学中讲述学科技术的发展前沿,培养学生对于本学科的兴趣与探索精神。例如,力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本科学生往往只涉及强度、振动等问题的分析、计算,作者通过课堂中对固体力学与传热、流体力学与传热以及流热固多学科交叉等热点研究问题的现状讲述,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学生在主动要求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并在本科毕业设计完成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

2.培养科学创新能力

我国所培养的大学生基础理论扎实,但是往往缺乏创新能力,大学生毕业后在接受研究生教育时很难快速适应硕士阶段的学习,很多大学生到社会工作并不善于创造。这是由于在大学阶段的传输式教育,过分强调了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批判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过程只是一个知识的静态传递过程,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不利于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因此,必须从大学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应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等各个环节展开,着眼于学生现在和将来的创造性和能力。

在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科研经验,通过引导学生课外查阅文献,每堂课都留有一定时间开展课程和相关科研问题的深入探讨,以启发、引导、自由讨论和实验等形式,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于日常生活、工程实例当中去,将“知识课堂”变为“研究课堂”,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创造性地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在创造性、洞察力、评价能力、批判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

3.培养良好科学品质

良好科学品质的培养,能使学生能乐于参与科学学习及实践活动,并表现出对学习的坚定意志和高度的自觉性、顽强性和自制性,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谦虚谨慎、勤奋努力的科学精神。良好的科学品质使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加完整,将科学品质的培养融合于课堂教学内容中,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驱动作用,也对学生学习科学起控制调节作用。

课堂教学中,还应当培养学生科学合作的能力,通过小组完成相关实验、课程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带来的意义。在有限元法、优化设计等课程教学中,作者通过小组自由组合的形式,将学生分为4-5人的小组,编写有限元分析和优化算法程序,学生通过相互讨论、相互配合,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很好的完成程序设计,与单独完成实验过程相比,学生完成效率和效果都得到显著提高。

二、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关键在教师

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

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又要在教学中传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教师本身也是品格、品质的示范者。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完善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既要从事教学,又要从事科研。不从事教学,不能称为教师;不从事科研,就不能成为好教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通过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探索,强化正确的科学观,领悟更多的科学方法,形成更加完美高尚的科学精神和道德品质,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传授给学生。

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正确的科学观引导,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宽广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而且还能根据科学教学的特点,为学生创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中获得经验,享受成功的体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2.创新教学理念和手段

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相关基础理论,教师不能拘泥于灌输式教育,既要教给知识,更要教会方法;既要学习先贤,又能突破陈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求实精神。课堂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授课的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沟通的过程,应当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突出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

精心安排和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精确、生动、丰富的语言表达,形象、新颖的媒体演示,启发式的实验演示,深入浅出的将课堂教学内容渗透于语言、媒体、实验等表达形式中,结合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工程实例,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能力,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自然地融入到授课内容之中,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结束语

高水平科技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而作为人才摇篮的高校,培养对科技有深刻理解的、能用科技能力和科学态度解决问题、全面和谐发展的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合格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勇于创新的意识、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师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不断发展和自身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师对学生起着耳濡目染和言传身教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和激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领路人。教师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更要有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孙海滨,刘婷婷.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3):40-42.

[2]杜金会,张娜,王妍妍.浅谈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大学化学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5(2):107-108.

[3]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15.

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篇12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们都耳熟能详,我们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摒弃,而是进一步丰富内涵。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包括的五大方面: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逐步过渡为英语学科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我们将它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语用与语感、理解与表达、文化与情感。语用与语感包括:丰富的语言体验,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思维方式;理解与表达包括:比较扎实的语言知识,较为熟练的语言技能;文化与情感包括:多元的文化意识,跨文化理解能力,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科情感,良好的语言自觉。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我们经历了“问题―思考―实践―反思―提升”的过程。我们主要思考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英语这门课程应该发展怎样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整合资源,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

“如何整合课程内容?”是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教学从“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转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加深对学科本质和价值的认识,重视对语篇意义的解读。在设计活动时,关注内在逻辑和关联,注意提炼和整合内在的知识结构。因此,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关键。

基于我校学生特点和知识水平,针对于高年级的教学内容,

我们也在尝试做基于篇章的整体开发,应该说有比较丰富的实践和探索。单元整体开发是以主题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空g,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习技能,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语感,让单元内容以语篇的形式整体呈现,而不是零散、片面地出现。教材的有机重组和有效利用是教师利用教材和调试教材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重新设计后的教学内容坚持“基于实际学情”的原则,通过“数字环境下情境教学”与“个性发展”两条线索双螺旋发展的设计与开发原则,将语言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自身的生活实际中开展交际活动。

(二)探索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模式

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师需要:

1.认真研读和分析文本,梳理语篇主题意义。

2.确保教学设计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学习过程。

3.在主题意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体现文化感知和品格塑造,发展思维品质和语言学习能力。

4.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我校英语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通过翻转课堂、生态课堂、智慧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思考,做到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使课堂成为培养英语学科良好学习策略的阵地,成为智慧课堂。

“翻转课堂”能够成为时下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原因是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学生课后完成作业这一过程进行“翻转”,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多元的文化意识,通过学习与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学―疑―导―练”的整体操作框架。“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可。我们更加认识到这是“生本课堂”的学习理念和“一对一个性化学习”理念的新型模式,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科情感、良好的语言基础。借助数字化一对一平台,让课堂“生动”起来,教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改变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提高核心素养的发展能力,就要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丰富语言体验,创设语言氛围,逐步形成英语学科必备的品格和特点。“一师一优课”评选中,我们组的英语教师就实现了这一重大转

变。例如程欣老师的一节课,就是课堂改革的真实写照,并且我校王欣老师、张迎婕老师等也都进行了课堂改革,同时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时展要求的体现,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只有让“核心素养”理念在英语课堂上落地开花,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才会构建高品质的课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