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课堂笔记合集12篇

时间:2023-05-29 08:56:24

司马光课堂笔记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1

动态生成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走向“学习的引领者”。那么对于生成性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应该充当怎样的角色,发挥怎样的引领作用,才能更好实现动态课堂的建构呢?

一、精心预设文本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精心预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所谓教学预设,是指教师在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清晰理性、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注意留白。教师只有在课前考虑充分,胸有成竹,在教学的时候,才能在“预设”中关注“生成”,在“生成”中结合“预设”。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备课要备学生”。在预设时,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文本中“显露”的信息,更要善于发现其“隐藏”着的意义,追求的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如在教学《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文时,部分教师在总结课文时都会点出“爱因斯坦平易近人,没有大科学家的架子,关心孩子”等主题,却忽略了指导学生去思考小女孩的可贵之处――纯真、不畏权威。这与教师课前的钻研文本不够深入有关。

二、灵活调控流程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课堂里的一切都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在千变万化的语文课堂中,当学生的思维与老师背道而驰,打乱预设的课堂教学秩序时,教师应随机而动,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计划,从而使学生的智慧充盈课堂。

如在教学《江畔独步寻花》一文时,笔者课前预设教学程序:读诗题,了解背景――读诗句,弄清内容――想诗境,体会感情――诵诗篇,赏析特色。教学时,一位学生突然提问:“诗中写的‘花’是什么花?”这一问题并非预定教学内容,看着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目光,笔者抛开预设教案,在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其需要安排自由选择性作业:(1)为诗配画;(2)为诗改写;(3)利用网络、书籍查找相关资料;(4)去花园观察。教师通过灵活调控流程,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拓展引导生成。

三、理性反思“错例”

生成贵在反思,反思贵在坚持。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后及时反思回顾,就像一朵升腾而起的火花,重新照亮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具有耐人寻味、余音绕梁、课断而思不断的作用。面对语文课堂中的“错误发生”,教师要充分应用错例,及时地放大,善于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问题的情境,坚持对“错例”进行理性反思、辨别异同、探寻“病根”,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找错、议错、辨错这一动态过程,寻求改正错误的方法,从而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契机。

1.学生错误

案例: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一位学生在介绍作者“司马迁”时发生了错误:“作者司马光,宋代人……”话音刚落,教室里笑声四起。笔者也未多想就顺口对其给予批评:“介绍查找的资料时,要看仔细了再读。”该生只好无趣、尴尬地坐了下去。

反思:“司马迁”和“司马光”只有一字之差,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学生在低年级的课文中也曾学过,为何不能将两位名人联系起来,幽默地指出那位学生的不足呢?在第二课时的教学时,笔者决定对此进行“教学补救”,于是故意将课题写成《司马光发愤写〈史记〉》,并对学生解释道:“‘司马迁’和‘司马光’虽只有一字之别,但两者之间从汉代到宋代,相差一千多年的时间。同时,他们两人又都是史学家、文学家,我们学完了写司马光的文章又学写司马迁的文章。因此,老师觉得昨天那位同学说错完全是在情理之中,不能怪他。”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出错回答,教师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加以否定或训斥,而应注重采取“迂回”方式,借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联系前后课文,进行纵横向比较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师错误

案例:成语积累课,学习交流“AABB式”的成语时,当笔者把“原原本本”写到黑板上时,一个学生突然喊道:“老师,你写错了。‘元元本本’的‘元’不是‘原来’的‘原’,而是‘单元’的‘元’。我已经查过字典了,‘原原本本’只是词语,不是成语,而‘元元本本’才是成语。”说完,他天真地拿出了《现代汉语词典》、《汉语成语词典》,其他学生也学着拿起字典查起来。不一会儿,他们就纷纷嚷道:“老师,成语词典真的查不到‘原原本本’,只有‘元元本本’。”笔者看了几本字典,确实如此。伴着孩子们的欢呼声,笔者说:“谢谢同学们给老师上了一课,老师马上订正。”

反思:教师要深知古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道理,当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时,教师应有敢于承认的勇气、闻过则喜的胸怀,而不应漫不经心,遮遮掩掩,文过饰非。同时,教师改正错误的过程本身是一种教育资源,对学生也是一种示范、激励和鼓励。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学中恰当地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是构建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必须迈进的重要一步。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对课堂上的一些生成性因素及时捕捉、灵活调控,坚持教学反思,这样才能让小学语文课堂不断精彩呈现。许多语文大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信手拈来,与“精彩”不期而遇,那是一种“通透”的教学境界,是值得我们终身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顾春红.让课堂闪烁智慧之花[A].全国第二届智慧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3)[C].2004.

[2]方敏芬,陈怡.让课堂“生成”充满诗意[J].小学语文教学,2004,(10).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2

一、名人勤学苦练的事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杰克・伦敦自修得来的学识

杰克・伦敦的童年是很不幸的,在穷苦的日子中度过。十一岁他就外出打零工谋生,十四岁到一家罐头厂做工,参加到偷袭私人牡蛎场的队伍中,不久,当水手去远东。航海生涯,增长了见识,扩大了眼界,遍地的贫困、剥削和暴力,深深地印入杰克?伦敦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心灵中。一边找工作谋生,一边自学文化,他常常把书与字典的词与句抄写在小纸片上,然后,把这些纸片挂在不同的地方,有的挂在上、有的挂在衣架上、有的挂在柜厨上、有的挂在床帐上,有的贴在镜子上,这样便于在刮脸、穿衣、睡觉的时候随时看一看,记一记。有时,把一些纸片放在兜里,出外参加音乐会,拜访亲友或散步时抽出空闲时间读一读,看一看。长期的积累,不断地记诵,终于掌握了大量的词汇,文化素养大大提升,二十四岁时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狼之子》。一生著述甚多,传世之作为《热爱生命》,成为和马克・吐温齐名的我国读者最熟悉的两个美国作家之一。

2.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司马迁的“警枕”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喻户晓。小时候,司马光和哥哥弟弟一起学习,感觉自己记忆力差。每当教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能背下来了,便一个接一个丢下书,跑到院子里玩耍了。司马光没有走,轻轻地关上了门,集中精力高声朗读,一遍又一遍,读得滚瓜烂熟,然后合上书,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

司马光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更加刻苦。他卧室除了图书和床,没有其他贵重的摆设。非常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用圆木枕头呢?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不分昼夜的攻读苦研,司马迁成了一个博学的人,为编纂《资治通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名人刻苦学习,最终成就了事业,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了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二、优化课堂教学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

1.新课导语的精心设计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伊始,导语是否成功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新颖巧妙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抓住学生心理,扣住心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求知欲望,渲染良好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讲述教学《口技》时,从课题开始,提问:能否描述一下口技是什么呢?学生用嘴摹拟发出了的各种声音。接着说谁能摹拟呀?有的学猫叫,有的学狗叫,有的学羊叫,有的学生……,静静的教室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了,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们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剧增。然后让学生根据注释看课文,找出口技艺人摹拟的声音,提问:为什么要描写如此众多的声音呢?表现的主题是什么?这节课学习《口技》一课,这样一步一步,一环一环,诱导启发,学生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新课的导入一种教艺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仅仅几分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集枯燥、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静态的东西动态化,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媒体与课程、教材、师生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必须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难以见到的事物形象的展现在面前,大量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创设丰富的情景,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有限的时间内,以较快的速度,获取较多的感性知识,提高感知教材的效率,强化感知强度。例如讲述《中国石拱桥》时,让学生看书图,多媒体课件演示各地石拱桥的自然风光,学生立刻被壮观的情景所吸引,把课文中关于石拱桥的知识介绍,融进在脑里,效果可想而知。多媒体技术进入了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它集音乐、图像、颜色、画面、动作于一体,吸引着学生,学生兴趣盎然。语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必须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精心设计,巧妙安排每个环节,运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寓教于乐,促使学生在生动、有趣、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主动学习。

3.多彩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内外活动,有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一年级开展朗读比赛、词语积累、查字典比赛、召开故事会,硬笔书法比赛、日记展览、办手抄报等系列语文活动,从“听、说、读、写”入手,养成坚持不懈学习的习惯,激发学习兴趣。初二年级扩展活动,写日记、硬笔书法、办手抄报活动继续,开展作文修改、写信、应用文称谓比赛、演讲比赛等,指导学生编演课本剧丰富语文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大胆地运用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多种途径和方法,突破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开创语文教学的新格局,让学生进入充满趣味的语文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

[1]雷义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探[J];科技信息;2009年26期

[2]牛秀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年04期

[3]王文华;;变着花样学语文[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1期

[4]张永明;;“情境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12期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51-0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听、说、读、写’四个字中,‘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圣陶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当前小学教学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对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语言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能力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迫切需要。在教学中,学生发言成为参与课堂的重要体现,学生课堂发言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乐于发言、善于发言,使发言常态化、有效化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利用充分的预习增强学生发言的信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发言的频率与效率是其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的重要体现。一些学生对教学内容不熟悉,课堂发言也就无从谈起。要避免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充分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文预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金蝉脱壳》一文前,教师可布置观察活动,让学到野外观察蝉,或是到网上搜集蝉的相关资料,了解蝉的生活习性等。课堂上,有学生质疑:“既然脱壳那么麻烦,蝉为什么还要脱壳?又为什么在树上脱壳呢?”由于教师课前已布置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其他学生纷纷踊跃发言:“蝉身上有一层硬壳,虽有保护作用,却又限制了生长,所以要脱壳。”“在树上脱壳是因为蝉脱壳后身体很虚弱,待在树上会比较安全。”“在树上脱壳可以让翅膀垂下来,对翅膀伸展和锻炼有好处。”……学生由于在课前认真预习,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讨论问题时敢于举手、乐于发言,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利用入情的朗读唤起学生发言的欲望

一位文学家说:“朗读是学习语文及阅读教学的源泉。”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和语感积累。

如语文S版语文第八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中,作者对玉澜堂的优美景色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入情朗读,从“眼睛突然一亮”“密密层层”“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几座喷花的飞泉”这些生动的词句中体会到玉澜堂的景色非常特别,繁花开得非常的密、非常的多。朗读极大地唤醒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对学生的课堂发言积累了情感基础,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利用有效的提问催化学生发言的动力

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师的“满堂灌”“满堂问”是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学生被接二连三的问题搞得晕头转向,致使课堂频频出现“卡壳”现象。因此,课堂中的提问必须做到简洁高效,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二泉映月》一文时,主要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1.“是什么原因让阿炳从开始在二泉边除了泉水声什么都听不见,到后来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后感悟到:“是师傅离开了人世,让他感到伤心”“阿炳双目失明后,对生活感到了绝望”“阿炳整天卖艺度日,且饱受穷困和病痛的折磨,他痛不欲生,而只有二泉伴随着他,对他不离不弃,所以阿炳对二泉有了感情,从而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2.“为什么说《二泉映月》不是一首普普通通的乐曲,而是阿炳用生命谱写而成的呢?”学生在充分地感悟课文后略作思考后相互交流:“阿炳通过琴声怀念师傅、思索走过的人生道路”“阿炳已把这首乐曲融入他的生命,用来对抗命运,创造美好未来”……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却是选择了合适的时机和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四、利用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发言的激情

教师的评价是一门艺术,精彩、生动的评价会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兴趣盎然;反之,简单、低效的评价会使学生无动于衷、心灰意冷。对课堂教学的定性评价要注意既要全面把握课堂教学各相关内容,又有主有次,突出重点,抓住本课教学的特点加以具体剖析。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发言的频率与效率是其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的重要体现。一些学生对教学内容不熟悉,课堂发言也就无从谈起。要避免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前提下进行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充分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文预习,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金蝉脱壳》一文前,教师可布置观察活动,让学到野外观察蝉,或是到网上搜集蝉的相关资料,了解蝉的生活习性等。课堂上,有学生质疑:“既然脱壳那么麻烦,蝉为什么还要脱壳?又为什么在树上脱壳呢?”由于教师课前已布置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其他学生纷纷踊跃发言:“蝉身上有一层硬壳,虽有保护作用,却又限制了生长,所以要脱壳。”“在树上脱壳是因为蝉脱壳后身体很虚弱,待在树上会比较安全。”“在树上脱壳可以让翅膀垂下来,对翅膀伸展和锻炼有好处。”……学生由于在课前认真预习,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讨论问题时敢于举手、乐于发言,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利用入情的朗读唤起学生发言的欲望

    一位文学家说:“朗读是学习语文及阅读教学的源泉。”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和语感积累。

    如语文S版语文第八册《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中,作者对玉澜堂的优美景色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入情朗读,从“眼睛突然一亮”“密密层层”“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几座喷花的飞泉”这些生动的词句中体会到玉澜堂的景色非常特别,繁花开得非常的密、非常的多。朗读极大地唤醒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对学生的课堂发言积累了情感基础,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利用有效的提问催化学生发言的动力

    课堂教学效果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师的“满堂灌”“满堂问”是导致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学生被接二连三的问题搞得晕头转向,致使课堂频频出现“卡壳”现象。因此,课堂中的提问必须做到简洁高效,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二泉映月》一文时,主要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1.“是什么原因让阿炳从开始在二泉边除了泉水声什么都听不见,到后来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后感悟到:“是师傅离开了人世,让他感到伤心”“阿炳双目失明后,对生活感到了绝望”“阿炳整天卖艺度日,且饱受穷困和病痛的折磨,他痛不欲生,而只有二泉伴随着他,对他不离不弃,所以阿炳对二泉有了感情,从而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2.“为什么说《二泉映月》不是一首普普通通的乐曲,而是阿炳用生命谱写而成的呢?”学生在充分地感悟课文后略作思考后相互交流:“阿炳通过琴声怀念师傅、思索走过的人生道路”“阿炳已把这首乐曲融入他的生命,用来对抗命运,创造美好未来”……学生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却是选择了合适的时机和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

    四、利用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发言的激情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5

理解文章,词句是基础。而文中有些词句的意思常常难以言表,特别是对于缺少阅历的小学生,往往说不清道不明。这时,如果辅以电教媒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大自然的文字》一文中涉及的一些星系、云层等知识,要把它们讲清楚实属不易,在课堂上用投影将它们演示出来,不但省却了教师大费口舌,学生也会看得清记得牢。再如,古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呢?这也可以用多媒体演示一番,把诗歌中的意境用图画或者动画表现出来,将呆板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图文,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在获得深刻的印象并且陶冶情操的同时,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创设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境

语文教材中选取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而文学作品是作家通过语言文字来再现生活中的自然风光、社会风貌、人生百相、情感历程的,使用的语言往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根据文章特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可以更好地突出文章的语言特点,营造作品的情感氛围,从而强化其作用,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教学《望月》一课时,我先在大屏幕上打出一幅海上明月图,配以一段轻音乐,然后导入课文……这样一下就把理解课文的情境渲染出来了。例如,在教《大江保卫战》一课时,我通过DVD播放了一段反映一九九八年洪涝灾害中官兵奋勇抢险、舍己救人的录像,学生目睹了那惊心动魄、激动人心的感人场面,觉得文中所描述的画面和人物一下子真切起来,从而自然而然地对战士产生崇高的敬意。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6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48-01

如何采用质疑探究的方法构建高效课堂呢?下面笔者将从预习生疑、探究释疑以及课后反思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预习生疑,奏响“前奏曲”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问题的引领下提高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课前预习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习惯,还要能够巧妙地利用学生的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微笑着承受一切》时,首先要求学生们在讲课之前对文章进行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记录自己不清楚或者有疑问的地方。学生们对课文进行了阅读,提出了在阅读时的疑问。学生们的问题各式各样,“为什么桑兰能够在重伤以后站起来?”“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怎么知道她的感受?”等。针对学生的问题笔者引导学生们对文章进行了仔细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为学生解答了他们的疑问,学生们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生活中遇到怎样的挫折都不能放弃,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前提和保障。因为学生们对文章内容有疑问,所以在听课的时候格外认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有效的课前预习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保障,同时也是高效课堂的保障。开展有效的课前预习并且引导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疑问,能引导学生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为课堂教学奏响完美的前奏曲,提高课堂效率。

二、探究释疑,探索“交响曲”

有目的地进行学习能够使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学习课本中的知识,同时,引导学生仔细学习文章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问题的答案,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学习目的,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梦圆飞天》时,首先让学生们想象: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能够飞向外太空的杨利伟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们根据这两个问题发挥想象力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做出了回答:我们的地球从外太空看能够看到高楼大厦,还能看到森林和海洋。于是笔者让学生学习课文,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认识到在太空并不能看到我们居住的楼房、森林和海洋,看到的地球是一颗蔚蓝的星体,它被洁白的云层覆盖,被金色的阳光普照很是漂亮,是一颗非常美丽的星球。同时,在对课文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认真体会作为一名国家的航天员,杨利伟在起飞前的感受,体会一种为国争光的心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收集和探索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内对知识的探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点,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保障。

三、课后反思,升华“钢琴曲”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知识的回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及时的引导学生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使学生通过不断反思从而获取新的知识,不仅能够夯实基础提高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更轻松,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

在讲解苏教版小学语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要求学生们根据学过的课文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回顾和反思,谈一谈自己对于司马迁成功原因的看法和认识,并从司马迁的故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阐述。学生之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通过一番讨论总结出:司马迁的成功是源于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司马迁的这种精神,无论遇到怎样的难题都不能放弃,只有坚持下去才有成功的可能。学生们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回顾反思,在回顾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对文章有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扎实,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了提高。

课后反思是语文教学中的“钢琴曲”,纯粹而又悠扬,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回顾反思得到新的知识,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优化。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探究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同时,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还能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质疑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完善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实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7

中图分类号:G633.7+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85-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也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对人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是人才成长过程中基本知识和能力积累的重要阶段,而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又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的重要学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论是成绩好还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都会有厌学情绪。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对学科缺少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源泉,没有兴趣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笔者根据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尝试改变各种教学形式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联系生活,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对科学有亲切感,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有趣和实用,教师就应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科学这一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就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现象及规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科学的特点,教师平时要积累相关知识,最好有一本专门的记录本。从各种渠道收集趣味科学、科学史、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和科学家的生平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渗透生活观念,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近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

例如:在学习《压强》时,可以让学生拿出圆珠笔,用左手食指对笔尖,右手食指对笔尾,并向中间用力,问他们:“两个手指有什么感觉?能说明什么问题?”这样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先通过组内讨论拿出一个最佳结论,然后进行组间交流。随着讨论甚至是争论的不断展开,可以轻松得出左手指较右手指痛的结论。而对于为什么左手指比右手指痛这一问题,答案很多而且无法统一。最后教师在学生们的疑虑中拿出结论:“在压力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受力面积越小效果就越明显”。为了进一步领会压力作用效果的概念,教师可以继续抛出第二个问题对刚刚得出的结论进行巩固。 问“相同质量的一只鸡和一只鸭在泥泞的水田里行走,谁走的更轻松?为什么?”这样就会有许多同学举手并能正确回答。 接下去可再用书包带为何用宽带而不用细带等与学生们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强化概念。 这样从生活的细节中通过学生们的亲身体验层层引人概念,比起枯燥的直接给出答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中学生意志力较差,情绪不稳定,注意力易分散,松懈懒惰,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时要严谨而不严肃,风趣而不低俗,幽默而不滑精,寓教于乐,通过营造这一系列深厚的学习气氛而达到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惯性”时,笔者以这样一则故事开头。有一次乘公交车,听到车上有两个年轻人在斗嘴,一位说:“你不长眼睛,踩了我的脚。”另一位说:“不能怪我,要怪司机,是他急刹车的缘故。”司机说:“怎么能怪我呢,是马路上有个人突然横穿马路的错。”请同学们评评理,到底是谁的错?这时同学们七嘴八舌,有人说是踩人青年的错,有人说是司机的错,还有人说是横穿马路的人的错,讨论很热烈。然后笔者就装模作样给牛顿打电话,再告诉学生:“牛顿先生说了,他们三个人都没有错,是“惯性的错”, 因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紧接着笔者又讲,有一次看到了一位骑电动车的男子,他的妻子刚刚上车还没有坐稳,他就开车了。结果把他的妻子摔得人仰马翻,四脚朝天,很危险。然后就进入的惯性内容的学习。形象而生动、丰富而幽默的教学语言,不仅有助于学生思考、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而且还可以起到打动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三 通过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就是化少量的时间得到一个好成绩”。一般来说,在学习科学的初期,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很浓的。如果有了收获又得到他人的好评就会使兴趣加强,此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度,使学生都能得到一个好分数。在平时上课时问题也应简单些,让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建立起学好科学的信心。

四 创设和谐课堂,充分运用感性知识

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对你的课有兴趣,那么必须首先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而要想让学生喜欢你,那么你应该是个品德高尚,有一定教学能力,为人温和而又不缺乏威性的教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利用感性知识架设通向学生心灵之窗的桥梁,是对学习内容产生共鸣的最有效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将教材内容与有关的感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列举事例或设疑的方法,唤醒同学们沉睡的记忆。使同学门的感性知识与教师所讲授的理性知识之间撞击而产生共鸣。

五 通过多媒体辅助,丰富课堂形式提高效率

教学中,如果单纯的讲授,很难引发兴趣,此时,我们要巧妙地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而多媒体教学,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最大限度的丰富课堂,如果多媒体课件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便会有利于学生进行信息加丁,便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我们知道,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初中科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去揭示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而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光从各个方向射向界面时发生的反射、折射,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规律。反馈结果表明有更多的学生掌握了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

总之,兴趣属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初中学生的诸多因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差异,如果我们从培养非智力因素人手,对学生进行兴趣教育,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更重要的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一旦保持下去,就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忍受各种挫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们在“兴趣”老师的培养教育下逐步得到发展,从而走向成功,这正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愿看到的结果。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8

新课标规定:高中阶段选修课必须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为高中语文课堂弘扬传统文化,让高中学子们走近大师、阅读经典提供了政策和理论上的支撑。在诸多经典之中,《史记》“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可谓集先秦、汉初文化之大成。开设选修课阅读《史记》,不是为了简单记住几个繁琐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是要从研读中汲取精神养料,学生通过文本在与司马迁及其刻画的历史人物的对话中学习做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构建更为完美的人格,以期对个体人生奋斗有所助益。既然如此,那么逐字逐句地串讲,把作品肢解成一个个实词、虚词和一串串特殊句式的落实就完全违背了《史记》选修阅读目的的需求。回顾近年《史记》选修教学实际,我发现选修课程成了必修课程的简单补充,课程真正目标的旁落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单一,使篇幅较长精彩的篇章在字解句析中丧失它的特色和灵魂,使整个阅读过程远离对艺术和生命的多样感悟,最终走向沉闷和倦怠,从而造成教学进程滞缓和教学效率低下。

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要真正实现选修课程教学的突破和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精致有效整合必不可少,只有为学生搭建有效的平台,才能使合作探究的活动走向深层,进而读出《史记》之神髓。

一、精选教文,板块整合

苏教版《〈史记〉选读》编写自成体系,有其归类上的理论独到之处,却未必是实际教学的最佳体系。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教材体系和学生认知情况的基础上对教材作适合自己教学的有效调整是系统教学《史记》的第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案如下:第一阶段是认识《史记》和司马迁的关系。结合《必修五》刚学完的《报任安书》来研习《太史公自序》,深入了解司马迁和《史记》的关系。然后直接跳转第四专题“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的研习,通过屈原的以死明志和管仲的“不羞小节”洞悉司马迁的生死观,结合《孔子世家》破解其“立功、立德、立言”的价值观。第二阶段是学习《史记》人物。首先是帝王系列:《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一为无赖布衣,一为名将之后,逐鹿中原,在明争暗斗、强弱逆转中结局大相径庭,史家之思、探究之点不言自显。其次是将相系列:《淮阴侯列传》、《李将军列传》和《魏公子列传》,于其起伏人生中感受其鲜明个性、不凡气质和悲慨命运。最后是布衣系列:《刺客列传》和《滑稽列传》,一者以剑慰平生,一者以言谏君王,于此尽显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第三阶段是综合探究,回顾所学,简介第二专题“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了解《史记》对后世的影响。在搭建基本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深入探讨研究,拉高视点的高度,拓宽视域的广度,方能成就目光的深度和视角的新颖,在如此的合作探究中方能言之有物并真正走向深处。这样的体系编排的教学效果显然是按教材体例按部就班教学或者随意挑选篇目教学无法企及的。

二、多样裁剪,篇章整合

在明确了重点篇目和合理教学体系之后,实际课堂教学如何进行文本研习就成了我们直面的问题呢?由于《〈史记〉选修》绝大多数篇目都很长,若囫囵吞枣,势必食而不知其味,难品文本精妙之处;若逐段串讲,就把选修教成了必修,甚至“逼修”,势必耗时费力,难激学生探究之趣。可见篇章内部巧妙裁剪和篇章之间有效整合必不可少。

1.单篇裁剪,求完整求精巧。

《〈史记〉选修》不少选出的精读篇目篇幅较长,非一两节课所能驾驭,在篇章教学重点的宏观把握前提下,合理裁剪语段,凸显每一课时课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独特性。例如苏教版《高祖本纪》,全篇共20节,共记述了刘邦崛起草莽、入关破秦、与楚相争、称帝封王、诗酒还乡等诸多史事。编写者将其放入“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专题,历来一线教师实际教学中为了说明史家秉笔直书之品,有意凸显刘邦狡诈圆滑、寡情薄义的一面,似乎他胜于项羽之因就在于他的狠和诈。这是对刘邦的误读,对史迁之意的曲解,也违背了编写者组材的本意。若对文本做如下裁剪:1―4节作为一课时,凸显其生不凡、其相不俗、其志不小等见司马迁君权神授之见。5―10、16作为一课时,刘邦礼贤纳士、虚心纳谏,转败为胜,先行入关;项羽刚愎自用,不听忠言,转盛为衰,错失良机。刘邦入关,赦秦王,除苛法,安百姓;项羽入关,怨怀王,烧宫室,杀百姓。刘项强弱胜败之中见史迁人心民意之重。8、11―14刘邦用人用计之高,临危屈伸之能。4、15、17―20,刘邦安邦定国之忧,其人其品之欠,明秉笔直书史家之品。在固有语段的重新组构中实现课时内容的完整,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构思的精巧,于此揭开蕴于春秋笔法中的真见解。

值得一说的是,单篇语段裁剪成块之后,组构的顺序也不是死板的,当以具体篇章特点和教学重点力求最佳最巧顺序,比如《刺客列传》教学,有老师就以“失败的‘竖子’缘何名传千古?”即文本12节引入,抛石激浪,由学生自组探究人物形象,基本从行刺前的准备、临行时的心理、廷刺中的表现、行刺前的际遇四方面审视,学生自选其点,充分探讨,从而在共享中实现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剖析,得出“失败的荆轲怎不名传千古?”的结论。以一问统全篇,让学生在存疑解惑中,对人物有感触,对历史有感悟,使经典篇目越咀嚼越有味道。

2.多篇比对,明深意现特色。

历史由人物活动的无数场景组合而成,历史场景必然地总纠结着人物的爱恨情仇,你争我夺,由多个人物来演义。《史记》作为纪传体史书,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将记言、记事相结合。司马迁独创“互见法”来塑造人物,把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一桩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写在数篇中,参差互见,相互补充。我们分析人物形象、历史事件时将相关篇目比对,对于充分了解丰富的人物性格,正确把握复杂的历史事件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分析采集《高祖本纪》、《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中人物塑造时互见之处见下表:

若不将三篇传记比对探微,不足以真正了解刘邦、项羽、韩信,三人相生相克,演绎了生命的华彩,也痛饮了人生的苦酒,不比不足以明是非成败之因,不比不足以现个人性格神采。再如:《滑稽列传》与《李将军列传》稍作比对,淳于髡谏威王长夜之饮,极尽铺陈,泼墨如水;李将军指挥上郡遭遇战,寥寥几句,惜墨如金。优人滑稽多辩,故人物塑造重精妙语言刻画;李广讷口少言,故人物塑造重传神动作雕琢,于此可见史迁摹形传神,刻画艺术之高。

3.原文精选,明因果全视角。

《〈史记〉选读》大多是长篇节选而成,编写者虽自有其用意,但有的篇目节选之后却不一定是最适合实际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在处理好单篇剪裁、多篇比对的情况之下,对《史记》原本相关资料的精选和有效利用也是必需的。比如《高祖本纪》教学中可补充《史记・高祖本纪》的高祖醉斩白蛇等相关语段资料,一则明司马迁于历史成败中“究天人之际”得君权神授之见,二则亦可明《淮阴侯列传》教学中“立汉赤帜”之前因。再如选读文本的《项羽本纪》直接从“巨鹿大战”跳到“垓下之围”,教师如不补充相关背景,阐明事件前因后果,学生在没有总揽当时战局形势的情况之下对人物言行的探讨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必定是欠缺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精选《史记》原文章节,与教材节选文本构成有效比对点,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和探究其中的疑点、难点,进而去观照历史,全面认知历史人物和形成个性化的见解。比如解读《项羽本纪》之霸王别姬时,被围垓下,悲歌慷慨,泣数行下,热血柔情。援引《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中同样身陷险境时,刘邦兀自逃命,几次三番推坠儿女、冷血寡情的语段作比较分析。刘、项二人性格各自丰满,司马迁之意不言自明,同时也为学生对刘、项二人的是非评点提供全面的视角。

三、资源类聚,古今沟通

选修课程学习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研读、探究的基本方法,此时教师需要合理整合丰富多样的资源,为学生的研习和探究提供有效文化“场”,力求使探究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发展。

搜集各类相关资料,搭建广阔的思维平台。如《淮阴侯列传》中,关于韩信“谋反”被诛一段教学,要整合丰富资料,方能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需补充《史记・淮阴侯列传》中项王手下武涉和齐人蒯通对韩信的游说,以及韩信的回答;《史记・高祖本纪》中韩信劝刘邦决策东向争权天下时对形势的分析;韩信墓前“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的对联;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等等。教学中甚至可以引用各类专家学者对某些历史时间、历史人物的多种不同的观点的文献资料,指导学生思考探究,用现代人的观点引爆思维,在思维的碰撞中,培养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发展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整个自主合作探究中不必强调一定的结论,也不必强求所谓的突破,学生对问题理性思考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过程本身就是选修教学的关注点所在和开设这一课程的目标所在。

《百家讲坛》与《史记》相关的讲座,如《王立群说史记》、《易中天评汉代风云人物》等;由《史记》改编的优秀影视作品,如:《楚汉风云》、《刺秦》等;与《史记》有关的绘画音乐如《霸王卸甲》、《十面埋伏》等,经过筛选和剪辑,与课堂教学设计巧妙整合,都能成为有效的课程资源。把名师请进课堂,把剧院搬进课堂,把音画引进课堂,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通过各种媒体,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与现代文化元素的交融中,内化为学生内在的文化素养。

德国的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丰富、有效、精致化整合课程资源,是让自主、合作、探究走向深层的前提,是《〈史记〉选修》教学实践的重要的第一步。要实现教育理想――新课标、新课程、新语文,还需要耕耘者更多多样而有效的教育活动设计、实践、反思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9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154-01

近年来,创新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创新教育能否在培智语文课堂中实施呢?笔者曾经怀疑过,由于弱智儿童的缺陷,教材中的内容都难以掌握,怎么敢奢望他们具有创新的潜能。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注和学习,从各位教授、专家的理论和同行们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收获很多,也领悟很多。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生理学发展已经证明:人类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人脑的发育变化,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信息,另一方面又受到后天环境和教育的极大影响。弱智儿童虽有智力残疾,但如果有适宜的学习环境,接受有效的教育,他们同样具有创新的潜能。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贯彻学生为本和实践第一人的原则。布鲁纳指出:不经历真正获得知识的过程而单纯接受的知识是不能成为生动知识的。这一观点要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在培智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弱智学生的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知识技能。

另外,弱智儿童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刻板性等特性,离不开感知的对象,离不开行动。他们通过各器官的活动,刺激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兴奋,使同一内容的学习在大脑皮层多处留下痕迹,并且把注意力引到教学活动中,经过手脑并用,建立鲜明、清晰、正确的表象,并激活脑细胞,促进大脑生理机能的和谐发展。

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依据相关的教育理论,针对弱智儿童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在语文课上进行了“我来当个小画家,又读又画真快乐”的创新教学尝试,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语文课的学习活动中。图画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直观、易于感知的特点,能使人的认识走出直接认识的范围,引导学生做图,可以从清晰可感的画面中,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 指导学生读读画画,解决教材中提出的问题

《我是谁,请你猜》(全日制培智教材语文第六册)语言训练课写的是三则谜语。谜底分别是小鸡、山羊和狗。谜面根据这三种小动物的叫声、外貌和生活习性,并配以图画编成押韵的儿歌。教学时,笔者把准备好的小鸡、山羊、狗的图片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临摹:说出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笔者巡回指导每位学生画出动物的轮廓,再指导涂色,最后让学生概括出三种动物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小鸡:穿着黄衣服,脑袋圆,嘴巴尖,叽叽叫,喜欢吃虫子和小米等;山羊:白颜色,有胡子,咩咩叫,吃青草等;狗:大耳朵,汪汪叫,爱吃骨头等。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听录音,猜谜语,学生很容易说出谜底,并且对三种动物有了整体认识,增强了记忆力。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开心,教师教得轻松、愉快。

2 引导学生读读画画,把握课文重点

《司马光》(全日制培智教材语文第六册)一课的重点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司马光遇事不慌,善于动脑筋,是个聪明勇敢的孩子。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第四段,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描出司马光砸缸的简图,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图的内容,结合动画,理解重点词语:举、砸、砸破等词语。这样在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出司马光的沉着、机智、勇敢,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理解了课文的重点。

(1)“我来当个小画家,又读又画真快乐”的创新教育教学尝试使笔者受益非浅。首先笔者发现“阅读结合画图”的教法对弱智学生学习语文很有帮助,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因为人的大脑里有一些富有创造性的特殊区域,在通常状态下,这些区域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当人手脑并用,从事一些精细灵巧的工作时,才能把这些区域“激活”。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动手画一画课文的内容,可以调用弱智学生原有的经验储备和知识储备,使学生接纳所学的新知识。

(2)其次,以读促画,以画解意的教学过程正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过程,它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主导的作用。这样的学习既主动,又充满情趣,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得到了较快提高。

当然,并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合画画,而且弱智儿童的绘画能力也极其有限。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教材特点,如果教材合适,就不应放弃让学生动手作画的机会。无论学生画得是美还是丑,都是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创作画面的,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是创新的学习。

培智学校中的语文教学,期待每位教师能注入创新观念,使语文教学能摆脱传统教学模式,让弱智儿童在课堂上自觉愉快地读读、画画、说说、写写,充分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10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德”的基础核心,是古来世所工人的道德规范之一,是为人处事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的诚信动人故事不胜枚举:秉笔直书先河的左丘明;直评汉武帝,不怕杀头的司马迁;如实指责唐太宗,犯颜直谏的魏征……东汉时期的欧阳参想陷害邵守成,让戴就作伪证,但无论威逼利诱,戴就宁死不从。他铁骨铮铮:“我只知为人应诚信,不应有虚假言语去害人。”诚信看来要求比较低,但要做到并一辈子坚持实属不易,它几乎渗透到人的日常生活的一切方面,小到不说谎,大到对祖国事业上的忠诚坚守。我们讴歌诚信,礼赞诚信,因为这个世界上不能缺少诚信,它使我们人格发光,使我们的品质在人生的旋律中闪烁。记得有一年高考作文题目“诚信”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我们在金钱、权势、健康、美貌等中只能选择丢弃诚信吗?”为什么在物质越来越富足的当今时代,却忽视了道德准则,就像我们在漫漫旅程中不断追寻,到头失落了一种最为珍贵的东西――“诚信”。诚信教育已经不容忽视,迫在眉睫。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经济的步伐加快,大步迈向现代化时,诚信是做人最起码的两个字,它一头拴着国计,一头栓着民生。学生是国家将来的栋梁,必须要从小做到诚信,能够坚持真理,明辨是非。那么诚信教育如何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呢?笔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以身作则,示范到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教育学生诚实守信,教师必须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只有严于律己在各个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望,自己讲的学生才容易接受,才能照着去做。如果教师言行不一致,即使说的天花乱坠,学生也不会心悦诚服,对你提出的要求也不会踏踏实实的做。正如:陀思馁耶夫斯基所言:“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陶行知先生犹再担任班主任期间为重视一个人的诚实守信,在一次儿童节上他与全国教师谈话时就说过:“要让真理裸的出来与小孩子见面。教师只能讲真话,说假话是骗子,怎么能做教师呢?”在担任班主任期问,我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表里如一。因为我深深的知道: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情操,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身教可增强学生对言教的信服。我要求学生遵守纪律,做好课前准备,从小事做起,形成活泼、团结、向上的优秀班风。自己也坚持准时到堂,不拖堂,和学生们一同比赛谁做的好。一个星期一早上,由于家里突发事情,到校时铃声已经响了,耽搁了几分钟才进了课堂,为了完成那节课的教学任务,也拖延了时间。过后我也就把这件事淡忘了。没想到过了几天后学生的日记本上居然写了这件事,这件事让我大为震动。一件小事虽然微不足道,但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是啊,自己不守信,怎能服人?立即利用班会时间向学生做了批评、检讨。

2 语文课堂走向社会,实践到位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学校教育有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容易纸上谈兵,而且当今社会影响日益增大,市场、社会价值取向与学校诚信教育产生反差,学生容易产生困惑,接触社会少,学生不了解民情、国情,适应能力差,所以让学生动手各处搜集诚信名言、格言,寻找有关实物图片,举办专题展览会,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布置学生观看有关电视节目,看前做准备性谈话,看后组织讨论,谈观后感。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收益非浅,如名言:“无论是谁,只要说句谎话,他就失去纯洁的心。”――贝多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改正一半。”――列宁“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人相信。”――伊索……学生从中懂得了诚信的重要性。组织学生开展“诚信回归”手拉手活动,和社会各界站在同一平台上,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共同“明礼诚信,诚信立人。”当同学们和大人一起郑重宣誓:“诚信从我做起,诚信从身边做起,诚信从今天做起。”庄严的宣誓不仅回荡在广场上,更回荡在学生们的心中。指导学生行为实践,促使他们知、行有机的统一。假期组织雏鹰假日小队,开展世纪雏鹰大行动,组成小记者团,到各个岗位“寻找诚信”。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11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这种拓展与提高体现在多个方面,学习的主要任务变成实际应用、鉴赏陶冶、探索研究,学习方式上的选择、自主、探究的特征更为明显。就《〈史记〉选读》而言,一是单个文本阅读量大幅增加,二是一个阶段内将面对同一类的文本,三是言与文关系的准确定位与把握。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是师生最关心的问题。我们尝试了四个层面的指导阅读方法,即分别从文言文的角度,史传文的角度,文学作品的角度和研究性阅读角度来分析教材中文章,多角度立体地吸收文本的营养。这种方法由实践逐渐上升到理论,再回来指导教学实践,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下面我就以《淮阴侯列传》为例,谈谈立体教读《史记》的实际操作过程。

一、作为文言文层面的教读

《〈史记〉选读》作为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文化论著系列的选修课本,其文言文本的性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能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整体把握论著内容,提高母语素养,这是课程“基础性”这一层面的任务。《淮阴侯列传》首先是文言的学习,因此我们学习文言的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都应应用。诵读是必不可少的,即使不能吟诵精熟,也要熟读重要段落,形成语感,比如末段太史公的论赞部分是应该背诵的。所以预习中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或局部)表现性诵读,圈画重点词句准备课堂讲解,同时就内容进行评点。其次,与学习必修教材文言文稍不同的是,此时我们更要注意文言知识、文言现象的积累,每个专题中的“积累与应用”都有相关的文言知识点的梳理,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此为基础,参考学习资料,系统梳理各类知识。另一重点是文言语句翻译,可在此篇中找出含各种文言语法现象较多的句子不少于5句,重点翻译,学生另自找不少于5句,可自己翻译,也可互相翻译,注意关键词的翻译。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揭示本专题学习任务,回顾必修所学内容,进而要求学生对文本的大致内容就自己的认识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通过争议,形成基本的认识:第一部分:早年屈辱。第二部分:井陉之战。第三部分:谋反被诛。第四部分:史官论赞。

设置选析阶段,鉴于选修文本的阅读量大幅增加,精读每一个语段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必要,精读一至两个语段却是可能的,在自读阶段,整体了解文本并读懂读透一个语段,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的学习方式,这尊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个性化理解,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自主选择性。在我们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中,语段选择没有重点,没有规定,完全是自由的。基础与理解力差一点的同学往往选择短的语段,老师也不会指责,只要学到位就可以了。事实上,从已有的教学实践看,学生选择的往往是那些精彩的关键的语段。因为这一学习方式建立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自主学习是个体行为,课堂交流就是一种分享了。

二、作为史传文的教读

老师应该知道:《史记》一书最有文学价值的是人物传记。司马迁在编排人物传记时显示出高超的技巧,使它生动地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脉络。另外《史记》的叙事没有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陈述,而追根溯源,揭示出隐藏在深层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司马迁非常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究,具有敏锐的目光和正确的判断力。对其作为史传文的几个特点要了然于胸:严谨实录,客观公正,评价分明。

当作人物传记来看时,首先必须理清写了人物的几件事,深层次的需探讨人物的精神价值取向,可写出鉴赏性或评论性文字,班内交流,师生点评。

在节选部分的一开始,学生通过阅读“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三个小故事,就可以看出这三个故事都反应了韩信早年穷困屈辱的生活,第一个故事侧重表现他屈辱之中的自尊,第二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自信和抱负,第三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坚忍,忍辱负重。而这些性格特点是他一生的成败先机。司马迁一向重视人物的早年生活的环境、早年性格对人物此后事业成败的影响,这篇也有反映。

《淮阴侯列传》的主题有两方面,一面是写韩信浴血奋战,为刘邦平定诸国的过程;这在节选部分通过井陉之战也有表现;另一方面则是写刘邦对韩信的种种控制与防范,最终“鸟尽弓藏”身死于吕后、刘邦之手。揭示了专制君主和开国功臣之间的矛盾。《淮阴侯列传》还通过蒯通事件暗示了韩信的冤枉。司马迁同情他,以非常饱满的热情来写这位英雄。“千秋独为韩侯哀”的情绪在《淮阴侯列传》里面隐约可见,虽然通过节选只能窥豹一斑。

历史是世界的昨天,而今天是过去的延续,我们不能不知道这个世界曾经发生的事,如同我们不能不向往人类的未来。识多才能智广、足智方能多谋,读史、正史使人聪慧,更使人睿智,从真正的历史中摄取智慧,关注那些叱咤风云的豪杰、聪颖灵秀的文士,还是善使权谋,“尖”佞邪恶之徒,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历史的了解,体会蕴藏其中的智慧。

三、作为文学作品的教读

学习《〈史记〉选读》更重要的还是对文化典籍的阅读,这大大有别于我们先前在必修教材中学习单篇文言的目的,我们要始终有一个整体的阅读概念和清晰的阅读目标。整体的阅读概念就是我们在学习《〈史记〉选读》课程专题的过程中,心里始终要清楚这一专题重点,要我们领会《史记》哪一方面的问题,是它的叙事艺术还是它的人物刻画艺术,是它的春秋笔法还是它的人格理想,是它的体例还是它的影响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文学的眼光来阅读文学作品。

寻找作品不同于其他的特色。弄清时代背景,作者经历、思想后,作品特色就凸现出来了,尤其那些貌似相同神却各异的文章。在本书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安排?了解到作者的良苦用心。

对韩信的形象塑造,司马迁不仅选取典型战例来表现韩信的军事才能,而且,还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韩信的形象。陈辽先生指出:“传记不是小说,写的是真人真事,因此不可能像小说那样大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但《史记》却恰到好处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以此塑造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事实确实如此,在面对“胯下之辱”时,《史记》仅用“孰视之”三个字,就写出了韩信当时的心理活动。

四、作为研究性阅读的教读

“研究性阅读”就是把“研究”引入阅读教学,让学生围绕阅读材料展开研究,加以提炼并进行评价。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用研读的目光和手段来学习《〈史记〉选读》,要始终坚持以研究和探究的态度来学习选文。我们要逐渐地学会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谈出自己的思考,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还要不断尝试着写些反思、探究、总结性的小论文等等。这对我们全面理解把握司马迁和《史记》,最大限度地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接受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精神滋养,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品位,最后形成健康健全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理想无疑是大有帮助的。

选修课程并不是从属于必修课程的简单补充,其课程基础性的一面只是课程价值的一部分,只是实现课程核心价值的前提。《〈史记〉选读》的课程核心价值能否实现关键就在能否通过拓展性学习,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感悟《史记》的价值取向,从中汲取民族智慧,同时也能以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客观评价《史记》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其多向思维,提高其探究能力。

“研究性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去对材料进行研究,鼓励学生主动“尝试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发挥学生获求知识的主动性。

如《淮阴侯列传》中,关于韩信“谋反”被诛一段,就可多角度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探究一:关于韩信“谋反”被诛,你能从文字中看出司马迁的态度和观点吗?你如何评价作者的态度?

为了保证探究的质量,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思维的平台,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深或浅地谈一点看法。针对“探究一”,可以为学生搭建下面四个“台阶”:

1.补充:项王手下武涉和齐人蒯通对韩信的游说以及韩信的回答。

2.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详写蒯通当初对韩信的谋划?前文类似的表述还有哪些?

3.补充: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为什么?

4.“太史公曰”包含了哪些内容,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有什么言外之意?结合文章旁李笠的批注,补充清末文学家李慈铭的观点“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进行研讨。

从文本的详略安排和最后的议论,可判断出作者认为韩信是被谋杀的观点,而对他一再上当,最后被罗织罪名、惨遭杀害的结局,表示了无限的惋惜和同情;对刘邦、吕后等人的猜忌残忍,隐约表示出愤慨和厌恶。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不虚美,不隐恶”评判历史的笔法,不仅需要眼光,而且需要胆量和气魄,敢把矛头直指开国皇帝刘邦,是需要非凡的勇气的。

实践教学中,对文中的疑点虽有发现可还不到位的地方,需要教师启发或补充,这种探究问题似乎是难了些,但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重探究方法的指导。

当然了,也要注意不能将把选修课上成专题内容的学术课。在表面上好像还是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但对中学生来说无形中却加深了难度,使学生丧失原有的兴趣。因为内容的专门化、系统化和学术化本身就背离了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和特点,根本不能实现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目的,学生得到只是一大堆僵死的知识和概念。所以我们要防止这种不契合中学课堂教学实际的授课方式。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必过多关注结果,不应强求学生对所有问题都有所突破,而应重视学生的思辨、归纳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对问题理性思考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过程本身。

参考文献:

[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3.

[2]聂石樵.司马迁论稿[M].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87.

[3]吕华明.论《史记》的小说艺术[J].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0.10.

司马光课堂笔记篇12

有教师以为课前预设架构的是一堂课的“骨架”,几个大的环节把握住即可,至于血肉筋脉,就全靠随机应变即时生成了。其实不然,课堂上的血肉筋脉—教学细节亦应注重精心打造。

在《下载文字》一课中,教师先完成了知识点“复制文件夹”、“保存网页中的文字”的教授,安排学生进行开放环节“节日大搜索”,最后提出“我们已经下载了那么多资料,请同学们按节日将资料进行有序整理”。

在评课过程中即有教师提出“为什么不在一开始下载的时候就提醒学生保存至相应目录”,而这恰恰正是教者的意图所在:所有人一开始接触电脑下载资料都是盲目的、杂乱的,而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这种寻找资料的冗繁,才会产生整理资料的需要。而只有让学生产生内需,他才会有学习的动机和动力。课堂最后,有的学生平时就养成整理资料的习惯便无需操作,通过对比一是完成了信息搜索、下载、整理的整个过程,更是凸显了“养成整理文件习惯”的重要性。

而在《初识SCRATCH》这课的教学中,我也在课前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每组分别写一张纸条,分别是人物、时间、做什么。学生们写出了各个稀奇古怪的句子,玩得不亦乐乎。而这个游戏即暗示了SCRATCH的设计过程“对象—时间—动作”。这样一个小小的铺垫,将学生对于脚本的理解难度大大降低。

事实告诉我们,许多精彩课例的细节看似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蓄意安排。它的背后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思想。虽然我们无法预料课堂会生成些什么,但至少我们可以预设一些细节,预约一些精彩。

捕捉生成细节

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往往会闪现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细节。它犹如课堂的精灵,倏忽而至,稍纵即逝,让人始料不及。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小心把握。

在“画线”这一课例中,在教授直线后教师出示了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用直线完成“小鸟连连看”。在学生汇报演示中,恰好有一个学生已经用粗线及水平线来完成练习,这也是接下来即将解决的知识点。可惜,这个颇具价值的学生个例教师没有顺势抓住,仍然机械地背诵教案,按部就班地演示选择线条粗细。就这样,一个绝好的引导学生自主生成的契机就被放过了,与有望生成的精彩擦肩而过。这样的课堂虽然看似完美,但总有些许僵硬刻板的感觉。

反之,另一位教师在执教资源管理器中“复制、移动文件”的内容时,当教师演示完整个过程,并提醒学生复制与移动文件的区别后,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看似简单的操作,却有学生出错了。原来,班上的一个小男孩没有通过菜单复制、剪切,而是按住鼠标胡乱在拖。

此时,该教师并没有马上批评出错的小男孩,而是鼓励他拿起鼠标,将刚才的操作演示给其他同学看,请其他同学再次仔细观察。这时,细心的同学就会发现该同学出错的具体原因。而教师也立刻抓住时机,顺势补充到:这位同学很细心,发现了利用拖曳只能完成移动部分作业,而不能完成复制部分作业。请大家尝试利用“shift+鼠标操作”、“ctrl+鼠标操作”方法,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有疑惑可以同桌讨论。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中,他们又惊喜地发现复制、移动文件有很多方法。

学生在寻找、思考和交流的过程,正是他们综合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学生的误操作是一个意外,更是一个机会。而第二位教师的高明之处就是他没有马上更正学生的“意外”,而尝试转化“意外”,使“意外”为我所用。通过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分析、讨论这个过程,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把这个“意外”转化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课堂上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教学才那样激情跌宕,那样隽永俊秀。捕捉好细节,便营造了一份美丽,生成了一份精彩,让课堂因此而熠熠生辉。

把握关键细节

课堂中的教学细节很多,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个个都紧抓不放,只需抓住“关键细节”去突破生成。“关键细节”,或是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或是易错之处,或是学习重点、精华所在,抓住这些关键,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与理解。

在《修饰文字》这一课中,教师选择了广告公司作为情境背景设置每个教学环节,“根据简历招聘广告设计人员”、“游戏——文字填色”、“广告企划文案润色”、“修饰美化宣传画报”,无一不紧扣“修饰”二字。在最后的开放环节点评过程中,“你觉得这位同学的作品如何?”“你能从今天的知识角度提点建议吗?”“你觉得可以怎么修改?”教师的引导始终立足本课的教学内容“修饰文字”,让学生从掌握技能到自主运用,而从“修饰”到“再修饰”要求的不断提高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不知不觉中将“修饰”这一技能技巧渗透内化为学生的基本素养。

“关键细节”存乎整体,体小身微,却如同一个强大的引擎能推动整节课的持续前进,发现细节是一种智慧,发现系统中真正影响整体的细节,就是发现了“撬动地球的支点”。

改造“惯常”细节

许多教师在数年、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有意无意形成了许多“惯常”的细节,然而,在我们这些自以为“应该”和“正常”的地方,在我们忽略和漠视的地方,常常隐藏着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

由于学校搬迁,我所任教的学生中多了很多外地学生,家里没有电脑,个体差异很大,有很多五年级的学生连开机、关机都不会,讲解的时候不听或者听不懂。在教学一段时间后,我深深感受到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效果。冥思苦想中,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能沿用数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呢?

于是我对学生们提出了新的常规要求:①准备笔记本,每节课需要做操作笔记(开机后的等待时间完成笔记)。②每节课考核过关在该课笔记后敲上印章,期末作为平时成绩。如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将不予考核。③每次选取先完成考核过关的组长若干名,组长第一职责:教授其他同学;第二职责:考核组内其他同学。④工作认真的组长本节课考核可以多敲一枚印章。

在宣布常规之后,第一节课后还有一部分学生不以为然,随便拿张草稿纸做笔记,课堂上依然我行我素。当第二、第三节课很多同学的笔记本都整齐地敲上了可爱的印章,这些同学也不由得紧张起来,课堂上开小差、随意讲话的现象渐渐少了,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每节课的组长教授成为常规后大大解决了许多孩子基础薄弱的难题,而笔记本上鲜红可爱的卡通印章更成为了每个学生每节课的学习动力,组长的奖励制度也解决了信息技术课堂中“剩余劳动力”的纪律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