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技术创新合集12篇

时间:2023-05-31 08:35:49

新能源技术创新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1

DEA方法即数据包络分析法,它是一种非参数方法,可以用来解决涉及多个投入及多个产出的相对有效性的问题。能源工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是复杂的相对效率问题,难以用单一的指标衡量,因此,采用DEA方法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CCR模型是DEA模型中的一种形式,假定规模报酬不变,然后运用线性规划及其对偶模型求出决策单元的效率前沿面,得到决策单元的相对效率,再对松弛变量求解,判断决策单元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决策单元进行改进。

(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1.投入指标能源工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指标主要包括人力和资金,而资金投入分为R&D经费投入与非R&D经费投入。霍慧智选择R&D总投入,政府R&D总投入等作为投入指标[4]。张晓波主要选取了R&D投入,技术人员作为投入指标[9]。创新活动中R&D起到基础作用以及支撑作用,因此选取R&D人员,R&D经费支出作为投入指标。同时,对于非R&D经费投入,由于中国能源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引进技术成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选取技术获取及技术改造费用作为投入指标项。2.产出指标在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的选取上,一般包含出版科技专著数,专利数以及学术数。张曦将申请专利数和新产品产值作为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的产出指标,这两个指标分别表示了企业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率[10]。代碧波,姚凤阁将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作为产出指标。刘芳也选择了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指标[11]。申请专利数代表了技术创新过程的中间成果,是技术上质的提升,而新产品销售收入则是新产品销售后获得的收入,代表了市场对能源工业的技术创新为市场接受[12]。据此,能源工业技术创新产出指标选择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能源工业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为:R&D人员,R&D经费支出,技术获取及技术改造费用;产出指标为专利申请数,新产品销售收入。

二、DEA模型在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中的运用

(一)数据来源

选用能源工业5个子行业作为样本:煤炭开采与洗选业(A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A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A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A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A5)。运用DEA方法对能源工业各子行业2003年至2011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并采用Matlab6.5进行数据处理,投入产出数据均来源于2004年至2012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二)能源工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对能源工业的5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分析,使用Matlab6.5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见表1所示:由表1可知,煤炭开采与洗选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技术创新效率平均值仅为0.4446,在各子行业中处于最低水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平均值为0.9647,其技术创新效果最好。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技术创新效率较高,均值为0.9154,但波动较大。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处于5个子行业的中等水平,2003年效率值较为异常,只有0.035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值一直在有效和无效之间变化.根据能源工业5个子行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值,得到能源工业整体的技术创新效率如下表所示:从能源工业技术创新总的投出和产出来看,2011年R&D人员比2003年增长了3.25倍,研发费用增长了7.33倍,中国对研发费用的投入大于R&D人员的投入。比较R&D经费和技术获取及技术改造费用可以发现,能源工业非常重视技术的升级和改造。能源工业技术创新的产出,专利申请数逐年快速上升,而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缓慢,波动较大,可以看出能源工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变为经济效益方面仍存在不足。2003年能源工业技术创新效率处于最低水平0.3665,2011年达到最大值0.8269,上升趋势良好,整体效率不高,但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三)松弛变量分析

松弛变量值计算出能源工业各子行业技术创新指标的改进幅度如下表所示:由表3可知,在不改变产出的前提下,2003年,2005年和2007年需要减少R&D人员的投入,2011年需要减少R&D经费支出。在投入不变的前提下,要想效率达到最好,需要增加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年和2004年R&D人员投入的增加带来的销售收入增副较小。2010年技术创新效率值为1,技术有效,但从改进幅度表可知,其R&D人员,R&D经费支出和新产品销售收入都可以改进,因而其有效为弱有效。表5表明,在产出一定的情况下,主要是R&D经费支出和技术获取及技术改造费用的改进。在投入不变的前提下,以新产品销售收入改进为主。2007年和2011年的松弛变量不为0,技术创新效率为弱有效。由表6可知,要保持新产品销售收入不变,2010年需减少R&D人员的投入,2008年和2009年需减少R&D经费支出。在不改变投入的情况下,新产品销售收入上升空间较大。由此可知,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来说,新产品销售收入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较大。在2011年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值为1,但其松弛变量不为0,因而其技术创新效率为弱有效。由表6可知,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在在收入不变的前提下,适当的加大R&D人员以及技术获取和改造费用,新产品的销售收入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空间。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2

课 题:本文为广东省高职教育机电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新能源与节能照明”紧缺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编号:JD201384)成果。

“低碳经济”致力于发展其他清洁能源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要求能源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特征显著。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将比现在降低40%~45%,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当前的基本国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再次重申了“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低碳经济直接带来高技术人才的缺口、专业人才的匮乏。未来几年内以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电动汽车、LED节能照明灯具等为代表的环保产业、节能产业、减排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等相关专业,将更加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青睐。2008年以来,笔者学校开始筹建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2010年正式开始招生,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特别是经历了光伏产业发展低迷的考验,我们对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创办的一般规律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创建特色新专业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创建新专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各项工作需要统一规划、协调。高等职业教育新专业的设立,要依据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的形势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谋求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市场和就业机会。既要看好产业背景的发展,又要着眼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既要有共性,又要有个性和特色,把握专业设置和拓展的重点和切入点。

1.要解决新专业的定位问题

高职新专业的定位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地区产业背景、师资水平、学生与家长意愿、市场前景、技术难度与技术复杂度等。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由于地区产业特色、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战略不同,学校的办学优势、学科基础不尽相同,培养目标也不一样。新能源应用技术是一个宽口径的大类专业,目的是培养新能源与照明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新能源应用技术分为两个主题,主要研究风电、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行业以及节能照明领域的工程问题,包括规划设计、制造施工、工程管理、产业经营、统计运筹、金融财务与售后服务等,其涉及的学科与行业之广可见一斑。学校的新能源应用技术新专业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要办出专业的优势和特色,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独辟蹊径,确立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

顺德是家电之都,有较强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经过两年多的市场调研分析,我们认为学校的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应该以节能照明与新能源产品开发为主,着力于新能源下游产业,侧重于太阳能路灯、逆变器、LED节能照明产品的开发设计、安装维护、产业运营与工程管理等。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在家电、机械、制冷、通信与电气自动化行业的优势,在太阳能路灯设计、LED照明产品设计方面形成特色,并逐步在照明系统设计、新能源工程应用等方面形成新的增长点。

2.就业市场分析与毕业生职业岗位定位

高职教育是经济、社会、市场发展变化的“函数”。我们进行了三个层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市场分析:一是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国内外新能源产业的态势与走向,国家新能源与节能照明相关的宏观政策导向;二是中观经济环境分析――华南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提升,行业布局的组合与分解,特别是佛山市与顺德区的相关产业政策、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与纲要;三是微观经济环境分析――地区企业的主流产品与技术要点、岗位供求及其对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兄弟院校相关的教育市场分析等。

顺德正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传统产业谋求升级换代,而新兴产业也在加紧培育当中。目前,顺德的新兴产业取得突破:部省共建OLED产业基地、彩虹集团OLED项目落户顺德;富信电子与中科院达成协议共同开发半导体发电;国家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产业化基地落户顺德,与中山大学合建光伏研究院等。经调研,在本校学生就业的珠三角地区有新能源相关企业3000多家,节能照明相关企业近万家,其每年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量在2000人以上。由此可见,本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即使在光伏电池制造产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光伏发电控制器、逆变器、节能照明领域也足够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

3.课程体系建设

在明确了新专业的定位和切入点以后,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学校采用通专结合的课程模式,包括职业素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四大模块。

(1)职业素养课程模块。该模块由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方面的课程组成。其中大多数课程是全校统一规定好的,一般不可调整和改变。本专业通识选修课程主要是市场营销与生产管理。

(2)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该模块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相关基本原理、概念和基本方法。包括技术基础课(课程主要有机械制图与CAD、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电子产品制造工艺、C语言编程、单片机技术初步、电子线路CAD、PLC编程基础等主干课程)。

(3)专业技术课程模块。该模块是专业核心,体现专业定位、专业特色与学科发展建设方向。包括可再生能源与风光发电子模块(课程主要有新能源发电系统安装与设计、先进能源技术与风力发电原理)、节能照明子模块(开关电源与LED驱动技术、现代平面显示技术、LED照明工程与施工)两大必修子模块。选修课设置主要体现专业前沿与行业发展方向,课程主要有:前沿知识讲座、嵌入式系统设计、电动机与控制原理、ERP软件应用、创新方法概论等。

(4)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平台,是理论学习和创造性研究、开发、设计的结合点。因此,实践教学成为三年教学进程的主线之一,实施“全过程、递进式”培养,学生从入学就开始行业企业参观调研和现场工作实践,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与专业技能。主要内容包括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实训、电子线路CAD实训、社会实践、开关电源与LED驱动课程产品设计、新能源发电系统安装与维护实训、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

新能源应用技术作为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是多学科结合的交叉性、边缘性专业。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要抓住重点核心课程,逐步形成本校的特色优势,并在实践中不断对教学计划、大纲进行补充、完善和修正。

4.师资队伍、实验室、教材、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新专业创办的重点,学校在新能源发电系统设计、照明工程与施工等方面的师资缺乏;在施工、统计、营运、维护等方面的师资力量较弱;在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生产运营管理、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电子信息等方面有较强的基础。我们用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合理调配全校的师资力量,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将新专业的师资增加了8人,老中青结合,高中初级职称搭配,改善师资结构,形成师资梯队,为新专业建设打好了基础。

实验室是人才培养、实验教学、科技创新、校企合作和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本专业实验场所面积较为充足,实验环境良好,学校为支持新专业建设,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新建开关电源与LED驱动技术实验室、新能源发电技术实训室,加上原有的PLC技术实训室、电子电工技术实验室、电子产品制造工艺实训室、电动机控制技术实验室等,形成了完善的校内实验教学体系。大部分专业课程都在实验室上课,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这些措施为实验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建立良性互动校企合作关系的重要舞台。本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以企业为主导,建立了有效完善的管理机制。一是联络人制度。配备专任教师作为校外实训基地联络人,负责双方沟通,同时利用学校资源,整合多学科力量帮助解决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问题,攻关各类技术难题等。二是校企合作机构设置。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实验与生产设备资源,选送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三是创建教、学、做一体化课堂。实现智力因素与生产要素、教学环境与现场工作环境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培训,密切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就业市场的双向联系,发挥企业顶岗实习对改善就业的促进作用。本专业先后与彩虹集团佛山平板显示有限公司、美的照明、国星光电、高迅电子、海信多媒体、盈科电子等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设立了学生校外实训基地。

5.科研与校企产学研合作

新专业的发展壮大,高职专业品牌的确立,培养品质的提升,取决于参与及服务于行业的程度,取决于专业在行业的科研技术实力与地位。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努力贴近行业需求,提供技术支持,营造技术优势,以此提升行业水平,增强行业竞争力,并为自身资源扩展、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就业和职业规划,赢得生机与活力。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为宗旨,逐步实现三个领先――“实验条件领先,技术水平领先,教学方法领先”,实现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的整合,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贡献率,拓宽发展空间。加强新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与行业企业的结合,积极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运行和质量评估工作,反馈毕业生在企业就业的情况。以逻辑线索和市场性需求线索为依据,建立起实践教学基地和就业基地。

新专业建设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新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及其相互关系

二、创建新专业的资源整合

1.教学资源整合

新专业的建设离不开其他相关专业的支撑。学校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智能家电、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都有10年以上的发展历史,这为新学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部门协调

新专业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各职能部门的共同任务,离不开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共同支持。以科研工作为例,可以围绕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所涉及的领域,组织协调相关学科专业,如机电工程、电气自动化、计算机、控制、通讯、经济管理等,以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安装,LED照明系统设计安装,太阳能路灯系统的生产、管理、通信、设计、监控等为研究重点,发挥特色优势,在为新专业创建服务的同时,为学校的科技工作培育出新的增长点。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给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对科技处的组织、协调等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专业建设涉及教务处、人事处、科技处、学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处、高职研究所、图书馆等职能部门的工作,需要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把握新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把新专业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为新专业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新专业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循序渐进的工作,需要锐意进取,脚踏实地。

三、专业建设的特色形成

1.课堂教学改革及评价体系的建立

高职培养的不仅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能在现代企业中,适应现代组织管理模式和市场运行机制,能够从事产品研发、制造、管理的各类工程师(如PE产品工程师、FE设备工程师、QE品质工程师等),更进一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工程人才与社会文明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对学生的考核要改变传统的一考定天下的做法,结合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的思维,设计精细量化的质量标准,用数据说话,用类似ISO的指标体系控制教育质量,同时保持学生的个性化、多样性、创造性与精神性仍是评价体系追求的目标。

2.通用技能的培养

有效沟通、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有效团队工作、管理时间以及责任感、变化的适应性和职业道德等特质通常被描述为通用技能,这些技能成为工作绩效的基础,成为职业发展的需要和终身学习的根本。目前,通用技能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重视。21世纪竞争和变化的工作环境对劳动者有非常显著的意义。许多对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劳动力市场的调查表明,用人单位更需要这些通用技能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科技与制造工艺。高职教育不仅仅要停留在工作和职业技能的层面上,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框架中,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其次是培养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能够生存和取胜的通用技能(比如,礼仪、沟通、创新、团队、外语、自学能力

等等)。

四、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笔者学校在创办新能源应用技术新专业过程中的一些经验体会,分析了新专业建设过程需要解决的一些核心问题,对其他院校的新专业创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高职教育专业建设既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也要办出水平,办出特色,集合教育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传播等等功能;新专业的创办要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建设,以教育培训为基础,以科技开发为支撑,以技术提升为重点,实现产、学、研的深层次紧密合作,从而赢得良好的就业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广泛的社会赞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教育部要求高校培养互联网低碳等新兴产业人才[N].中新网,2010-03-10.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3

一、企业技术创新与节约能源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粗放式增长方式下,能源消费也以翻番的速度增长,能源短缺、环境压力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挑战。为此,中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思路。企业作为社会的微观经济主体,必须负担起节约能源的社会责任。从企业自身看,通过企业技术创新,节约能源应是企业的内在发展要求。

1.节约能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

企业是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作为个体的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也主要是从利润角度考虑。企业要实现最大利润,首要的办法是降低成本,而通过技术创新,企业一方面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单位产品能耗,从而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合理使用,把废能转换成企业可用的能源,可以产生可观的利润。一位企业家就曾说过,企业的生命力在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生命力在于资源节约、环保与高效。

2.节约能源应是企业技术创新的目的之一

目前,我国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八大行业,单位产品能耗远高于世界先进平均水平,煤、电、水等大量能源浪费严重。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应成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目的之一。世界知名汽车制造商克莱斯勒集团,通过启动新能源与新动力技术创新战略,开发出高效率的汽油发动机、高级柴油发动机和利用生物燃料、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能源的汽车动力系统等,掀起燃油动力革命。我国著名的企业五粮液集团采用蒸馏一次水补充及二次恒温控制技术改造、激光全息防伪生产线进水全封闭循环新技术等先进的节能新技术,实现年废水循环利用量700多万吨,各类资源的“三废”综合回收利用产品销售收入高达1.6亿元。该集团董事长王国春认为:“三废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基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五粮液集团主动进行技术创新,把节约能源作为技术创新的目的。

3.企业技术创新是节约能源的途径和保障

节约能源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将企业技术创新导入节能领域,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是节约能源的保障。英国BRONZEOAK公司与印尼RNI公司合作,利用印尼甘蔗、棕榈等自然资源,共同开发生物乙醇等新型能源,建立生物资源发电厂,打造了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制造体系。江苏金东纸业公司将企业80%以上的技术改造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新领域,建成白水全封闭循环利用系统,使企业白水循环使用率高达96%;实现了冷凝水全部回收利用,使吨纸耗水从原来的120吨迅速下降到8吨。

4.企业技术创新是节约能源的决定性因素

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核心的,而企业是社会的微观主体,具有社会性,因此,企业技术创新注定要为节约能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承担责任,企业技术创新已经和必定是节约能源的决定性因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以科技创新导入能源利用与再生,高新科技产业增长占全美经济增长的85%以上,开辟了新的增长方式,节约了能源。而传统产业中的机械制造、化学与造纸以及日用消费品工业等,通过技术创新,对节约能源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明显。我们也应确立技术创新导入能源节约、开发与利用战略,使有限的能源发挥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节约能源视角下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

1.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够明确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是科研院所,而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日本的科研开发体系就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辅助形成的。再如美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科研开发方面愿意投入巨资。通用汽车公司每年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大约占其销售额的3%,它还建立了巨大的技术中心,设研究实验室及工程部、设计部、制造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由于计划经济残余思想的影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不够明确,直接导致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认为技术创新应该是研究院所的事情,与企业无关;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在研究开发、技术创新上不愿进行投资,由此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更无从谈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

2.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缺乏能源危机感,缺少节约能源的社会责任感,不能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企业的技术创新,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对符合节约能源要求的技术创新关注也较少。一些企业即使考虑进行技术创新,也只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而没有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角度考虑,甚至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立起来。因此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办法,走粗放式的老路子,以能源消耗过度为代价,从长远看,这不仅对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而且制约了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虽然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但是以这样的方式增加利润毕竟要经过比较长的一个周期才能实现,而且,企业为此进行技术创新所需投资成本较高,需承担的风险也较大。与此同时,一方面是大量新能源的发展和使用,购买新能源的成本甚至比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再利用和再生利用能源的成本更低,另一方面是企业在粗放式经营中并没有因企业的过度消费能源而直接付出相应成本。因此现实中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

4.企业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组织保障不强

既然企业自身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政府就应该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并通过政策、法规、制度等引导企业、规范企业、约束企业。在西方国家,政府纷纷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和法律措施,促进企业开发新技术,采用新材料,改进新设计,加速企业发展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变。美国的新能源政策要求大力开发节能技术,积极寻求可替代资源,大力倡导全社会节能。比如将汽车节能技术设置硬性指标,规定2007年生产的汽车的燃放必须从每加仑行车20.7英里提高到22.2英里。英国政府大幅度降低对资源消耗高的纺织、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的补贴,扶持发展能源消耗少、资源产出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欧盟鼓励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绿色能源产业,新生能源可获得相应排放额度的补偿。而目前我国虽然也有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但总体看来,针对性较差,可操作性不强,效果不明显。

5.企业围绕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水平低

近来,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虽有了较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节约能源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节约能源角度看,目前工艺创新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围绕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工艺创新过少,导致企业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经济效益低。产品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开发各种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的产品的创新能力低,而且,我国企业的产品创新还是以模仿、改进和换代为主,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新。

三、从节约能源视角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1.明确界定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缺位,直接、严重制约着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进程,影响企业的节能减排。因此,首先要从思想上确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的意识;其次,可以考虑在政策方面硬性规定不同规模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所占的比重;再次,国家应该采取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从而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2.树立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观

在增长优先的发展观指导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技术创新过程中忽视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创新缺少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要使企业和社会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使技术创新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在企业树立节约能源的技术创新观,把节约能源的观念和思想深入到企业内部,成为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技术创新观顺应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节约型社会的理念,充分考虑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它指导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是可持续的,是符合人类社会长远利益的。

3.加大围绕节约能源的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保障和支持

借鉴西方经验,充分利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把节能环保型经济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向节约能源方向转变。(1)从产业政策上对那些高能耗的落后产能企业予以淘汰,扶持能耗少的高新技术企业。(2)制定有利于节能技术创新项目的信贷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节能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贷款,对高能耗企业则限制信贷支持。(3)制定有利于节能技术创新项目的税收政策,对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给予相应的免税、奖励、补贴等优惠,扩大对高能耗产品取消出口退税和降低退税率的范围。(4)建立技术扶持体系,优先考虑将节能技术创新项目列入重点工程,直接投入资金,组织有关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攻关。(5)增加星火计划、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政府引导类科技计划的投入,给企业节能技术创新项目更多支持。

4.围绕节约能源,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能源循环使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尽可能选用能够回收利用的能源,提高能源回收率,进行能源综合利用和二次再生利用,创造能源循环利用的节能新技术。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如低物耗、能耗煤基液体燃料生产技术、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等,发展尚未使用的能源来取代已经和将要耗竭的能源,尽可能从污染环境的能源转移到可再生利用的绿色能源。以节约能源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切入点,将技术创新导入节约能源、能源利用与再生等领域。

5.围绕节约能源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

节约能源可以通过对能源的反复循环利用来实现,而能源的反复循环利用不是单个企业和产业能够完成的,它要求企业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围绕节约能源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例如,一个企业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的技术创新成果可以让别的企业享用,企业的废弃物甚至也可以成为别的企业的能源。如此循环利用,互帮互助,共同促进整个社会节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促进能源节约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凤岭:整体推进节能环保经济发展[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7(7)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4

1、导言

在能源技术创新方面,推动能源智能生产技术创新,研究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智能化生产等技术。同时,加强能源智能传输技术创新,研究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智能网络的协同控制等技术。促进能源智能消费技术创新,推动智慧能源管理与监管手段创新,加强能源互联网综合集成技术创新,研究信息系统与物理系统的高效集成与智能化调控、能源大数据集成和安全共享、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与管理以及需求侧响应等技术,形成较完备的技术及标准体系,引领世界能源技术创新。

2、能源技术创新现状

2.1能源创新技术还不完善,导致产生大量的污染与能耗

随着我国一直在强调新能源的低污染、低能耗,但是由于能源创新技术的不完善,导致在发展新能源产业时存在大量的污染,尤其是在新能源产业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我们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多晶硅为例,生产多晶硅提炼所排放的三氯氢硅等有害物质要远远高于电能消耗的能源,一千瓦多晶硅光点需要10度公斤的晶硅,但是制造它需要6000度的电能,由此可见新能源产品的制造环节污染比较多。

2.2能源创新技术制度不完善,适应不了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

能源创新技术开发需要的资金比较多,而且能源创新技术开发所要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大,因此在能源创新技术的研发上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二是政府在能源创新技术研发创造中的主导作用不够。能源创新技术创新需要政府部门发挥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然而目前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导致我国能源创新技术的关键领域缺乏创新,过度依赖于国外技术;三是我国与世界合作的机制也不顺畅。

2.3能源技术具有不确定性

高风险的特征导致能源企业融资困难,因为能源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严重地影响了银行对能源企业的前景评估,给能源企业的信贷融资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能源技术与能源企业的不确定性表现在技术的不成熟、回报高、风险高、市场定位比较模糊、管理不成熟等方面。

3、能源技术创新策略分析

3.1建立层次结构先进合理的新能源产业体系

依靠我国微观与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争取建立以传统能源为主、能源技术为必要补充的能源市场,增加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的比重,由于对这些清洁能源大力使用,能够有效地对我国的环境进行改善,建立第二代生物质能源的应用。

3.2完善我国新能源创新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是强化政府部门对能源技术的资金投入。由于能源技术研发周期比较长,因此需要我国政府增强对能源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建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高职院校在能源技术创新、实践方面的作用,拓展能源技术的社会应用性;二是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能源技术的研发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因此需要构建多渠道的融资机制以此保证资金的稳定性,我国要在政府投入、银行信贷的基础上,发挥市场的作用,增强民间资金研发能源技术;三是培养高素质的研发人员,提高我国能源技术的创新能力;四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此指导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3.3明确能源技术项目创新原则

3.3.1合作原则

能源技术是一大重点工程,由于各个国家经济文化的差异性,能源技术合作管理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未来,各个国家之间能源技术日趋增多,重视项目管理模式革新是不可缺少的。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研究,合作双方必须及时解决项目管理难题,共同构建更加持续、稳定、互利的项目管理模式。

3.3.2监督原则

能源技术的集中管理不够,技术合作项目进程和质量实施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对能源技术实行承办单位内部监察、第三方机构专业监督和政府主管部门监管相结合,确保项目承办单位和工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遵守、落实相关政策和规范,保证能源技术顺利实施。

3.3.3专业原则

建立一套完整的能源技术合作工作质量评估体系,对新能源技术质量和实施单位工作水平进行动态的科学、系统评估,以评估的结果作为实施单位资质、项目结算、资金拨付及新项目申报的主要依据。世界经济正朝着统一化方向转变,各个国家之间形成互利互助战略模式,通过各类项目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3.4完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低碳经济下新能源利用率

新能源企业相比于传统的能源企业的优势在于,新能源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与市场潜力。因此完善新能源企业的理论体系,研发更先进的能源技术是如今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改革新能源的设备,使新能源设备现代化,并且改善新能源企业之中格格不入的部分。大力的招商引资,为我国的新能源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障,同时大力宣传新能源的环保性能与实用性,减少市场与能源技术的隔阂,给银行贷款给新能源提供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完善新能源的产业政策,给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减少我国资源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3.5提升能源技术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是要大力培育具有“工匠精神”工程研发队伍,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工程师是提升我国能源技术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我国生产能力水平;二是要加强对自主创新成果的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积极创新的积极性,我国要改善能源技术专利审查与授权程序,加大对能源技术产权的保护力度;三是加快能源技术成果转让,实现能源技术成果的市场价值,加快我国能源技术领域产品的创新速度。

结论

总之,我国正处于科技改革阶段,经济产业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才能实现资源战略的可持续利用。新能源工程是国家重点投资与发展的项目,应从科技创新、优化管理、产业规划等多个方面实施调整,构建符合新能源产业需求的新方向。同时,做好能源技术的调控与管理工作,解决早期能源规划存在的战略性问题,共同提高能源技术创新与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5

    从经济增长的未来道路来说必然要从以人类自我欲望为中心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向以整体生态系统为中心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转变。只有这样的增长才是科学的增长理念,因为科学的增长从经济哲学意义上说也是建立在生态科学技术创新、生态伦理学进步与经济低碳增长模式的和谐与统一之上。

    2能源利用循环系统与经济可持续增长战略能源作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物质基础,被喻为经济增长的“血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人类目前利用的能源分类来看,当前世界对能源的依赖主要还是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如果没有新技术开发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技术,那么这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将是极大的挑战。目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与经济增长快速所表现的矛盾已经相当严峻。结构问题,还是结构所造成的后果更重要?为了分析这种后果,有学者以罗默的“增长阻力”作为分析框架利用中国的经验数据分析能源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阻力效应,结果发现能源禀赋对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阻力各不相同[4],这种不同造成的后果主要有两个:一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平衡,而且这种差距将越来越大;二是由于这种阻力的存在影响能源的利用效率,不利于能源技术的创新与扩散,造成的后果将是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资源禀赋不同必然对宏观经济增长产生一种非行为性阻力,在考虑生态平衡与供需平衡的问题,从战略的高度引导能源技术创新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协同机制相当重要,这种协同机制可用相关的变量来衡量并得出相应的协同系数,作为能源战略实施的绩效评价,具体原理可参考图1的区域能源战略的协同机制作用路径[5]。3能源技术创新与经济理性增长的框架变量理论和实证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本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理性增长视角提出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系统框架,创新能源经济增长的理念。构建的研究框架就是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型,应用到能源技术创新中去就是能源经济理性增长的方向。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理清能源经济增长系统框架内核心变量的作用机理,从而找寻相对应的制度设计与治理措施以利于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84研究表明当前中国能源结构矛盾根本在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资源禀赋约束下能耗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和经济增长对油、气的需求不断上升。这种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已在近年来煤炭过剩开采所激化安全事故、油价的不断上升和全球气候加剧变暖的趋势中得到显示。尽管这种趋势造成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检验,但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增长方式。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唯一出路是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减小煤炭比重,加大油、气比重,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以达到实现能源供求平衡、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利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但是能源替代效应实质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生态系统破坏,因此这种能源的替代所形成的能源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可能是有利的,但并不符合科学的经济增长理念。这是否是最优的实现的经济增长路径也值得讨论。

    中国能源生产利用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能源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指向受政府调控明显,煤炭产业为主的生产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3],如果能源结构得不到根本改变,那么路径依赖一旦锁定,产生的马太效应将是加倍的后果。于是,我们要问,能源经济可持续增长问题是否仅仅是能源产业能源经济增长的理性化。所以说构建的框架对促进能源产业的更好升级、能源技术的创新、实现能源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中国能源产业升级以至宏观经济的理性运行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图2研究框架与变量之间相互作用机理具体的概念框架与变量如图2所示,框架内的核心变量地区生产总值、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电耗构成一个循环的系统,电力消费量作为基础变量影响地区生产总值和单位GDP电耗。为了使能源可持续增长系统能够良好运行,这些核心的内生变量必须存在协整的关系,如果这个循环的系统之间重要变量偏离了协整,必须加以修正,使之良好运行。同时,也要研究变量间的具体机制,找到它们之间的微观作用机理以利于系统的优化。84研究表明当前中国能源结构矛盾根本在于资源禀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资源禀赋约束下能耗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和经济增长对油、气的需求不断上升。这种矛盾所造成的结果已在近年来煤炭过剩开采所激化安全事故、油价的不断上升和全球气候加剧变暖的趋势中得到显示。尽管这种趋势造成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深化检验,但是科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非理性的增长方式。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唯一出路是调整供给结构,通过减小煤炭比重,加大油、气比重,积极利用国际市场资源以达到实现能源供求平衡、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比较利益、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但是能源替代效应实质并没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生态系统破坏,因此这种能源的替代所形成的能源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可能是有利的,但并不符合科学的经济增长理念。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6

前言

就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发展来说,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要积极借鉴西方国家中的市场发展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现阶段中我国自主开发的产品已经逐渐进入到了市场中,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同时也可以为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技术创新的内容以及对市场培育的作用

1.1 技术创新的内容

第一,我国的关键零部件技术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纯电动车领域,我国的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技术以及动力系统集成技术都获得了突破。第二,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产业化以及整车研发进程推进有序。在电动车整车技术层面,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掌握动力系统、燃油电池、纯电动、混合动力技术。国内企业加强了对于系列化产生的开发不,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果。第三,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以及嗜氡曜家丫开始逐步的完善,同时构建了有效的产品管理体系和法规。

1.2 技术创新对市场培育的作用

第一,可以满足相应的需求,促进新产业的发展。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说,进行创新其实就是要做好技术研发以及规模化生产等工作,并将所研究出的成果推向市场中,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因此,在创新阶段时就要从市场需求上出发,挖掘出市场中的潜在需求。从促进需求的角度上来说,进行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满足创造出新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将潜在的需求转化为实际的需求。如节能环保技术以及新能源技术等。此外,进行技术创新还可以借助技术改造等来满足需求的规模[1]。第二,促进产业技术发展。随着能源问题的不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在这一发展趋势的影响下,风电、太阳能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加之关键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成本上有了一定的降低,这样也就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全球现在正在兴起一场以绿色低碳为代表的能源革命,尤其是在医药、工业以及农业等领域中尤为突出。

2 完善政府中的扶持政策

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说,就要不断完善政府上的扶持政策,真正认识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就目前来说,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出现了逐渐降低的现象,这样也就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且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不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设计与生产等方面上都存在着成本相对较高的特点。加之在后期阶段中需要更换电池等而出现了费用上,也使得许多的消费者逐渐放弃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法关注度与购买力。一些发达国家中,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过程中,就制定出了政府扶持的政策,这样也就包含了整个汽车产业。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我国在这一层面上却还是关注示范运行整车等方面,这样也就降低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政策的扶持。为了满足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实现快速的发展,我国政府方面就要及时做好改革与创新工作,制定出完善的扶持政策。另外政府部门还要对新能源汽车整个行业链提供帮助,通过加大政府补贴以及优惠政策等来降低成本上的投入,保证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实现快速长远的发展[2]。

3 保证汽车产业市场划分准确

就目前来说,我国现阶段中的新能源汽车在发展上受到了自身技术性能以及价格等方面的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及适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就要及时做好调整工作,通过从自身的实际情况上出发,做好市场的划分与研究工作,挖掘出市场中潜在的消费者。为了保证消费者可以进行购买,企业方面还要对消费者提供出相关的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如补贴以及签售后服务合同等。在现阶段中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划分为公共服务用车市场、汽车租赁市场、公务车市场、出租车市场以及集团用车市场。所以新能源汽车企业就要大力推广汽车租赁服务,在适当的范围内来运用新能源汽车,通过将租赁汽车的消费者转变为具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以此来保证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规模,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3]。

4 尊重发展的规律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想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就要坚持从汽车产业市场的发展规律上出发,真正做好每一个环节,保证发展的效果。对纯电动汽车实现跨越发展,这样也就忽视了混合动力车的重要性,但是也限制了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加之认识上的不足,使得纯电动汽车的电池以及电机等方面技术上受到了影响,这样也就影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是中想要转变这一现象,满足我国新能源市场的发展需求,就要积极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尊重市场发展的需求,先发展好混合动力技术,通过不断的推广与运用来提高发展的效果。

5 建立出完善的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市场的不断发展,还应当要认识到不能单纯依靠政府上的资金补贴,同时还要借助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等来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如果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单纯依靠政府上的补贴,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等来进行保护,很容易造成汽车企业出现研发动力不足等现象,这样也就出现了技术垄断等现象。但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影响下,不仅可以将企业中的销售与生产区开来,同时也可以提高企业中的研发力度,不断创新技术,保证企业可以生产出质量高、成本低的产品,这样也就满足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其次,是要借鉴发达国家中的成功经验,通过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法律法规,以此来对传统的模式进行创新。尤其是对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等方面上,还要做好严格的规定与要求,这样才能吸引消费者的目标,主动的购买新能源汽车,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快速发展[4]。

6 做好宣传工作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也要积极主动的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宣传,真正做好消费者的引导工作,促使消费者主动的选择新能源汽车。可以说新能源汽车属于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国家与政府等方面已经认识到了重要性,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与支持,但是在消费者的层面上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所以政府与企业之间就要做好联合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宣传的范围,以此来帮助消费者了解新能源汽车,掌握其性能,明确安全性,产生出购买的欲望。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工作中,我国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上的扶持力度,同时还要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的发展上出发,完善相关的体系,满足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姜江,韩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培育[J].改革,2011(07):57-63.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7

面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的新形势,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将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环境,以期探求新能源汽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 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分析

1.1 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力组合起来的新型汽车,目前种类很多,有内燃机和蓄电池混合的,有内燃机和超级电容器混合的,有内燃机和液压节能器混合的,有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混合的,还有燃料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混合的等等。混合动力汽车具有以下优点:汽车内燃机的最大功率可以根据平均需要来设置,在一般负荷下,汽车处于低油耗、低污染的状态,当负荷增加,需要提高内燃机功率时,可以由电池来补充,当负荷减少时,内燃机多余的功率又可以给电池充电,所以混合动力汽车的行程可以和普通汽车一样;电池可以有效储蓄制动、减速时节省的能量;慢速行驶时,可以关闭内燃机,由电池进行驱动,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内燃机可以有效满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设施的需要;电池不会发生过充等现象,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降低了使用成本。但如果长距离高速行驶并不能节省用油。

1.2 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是指采用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其动力系统主要由蓄电池、电机和控制系统构成。纯电动汽车具有以下优点:它更加适用于在城市的慢速行驶;在停止时不发生电量消耗,制动时电机可以化身发电机,对制动减速时的能量进行再次利用;能够减少对石油资源的需求,所需要的电力可以由其他能源进行转化;结构简单,维修保养的工作量小。但是蓄电池的容量有限,而且一般价格比较贵,此外还需要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基础设施,系统庞大,耗资多。

1.3 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是指通过氢气或甲醇等燃料与大气中的氧气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利用电机驱动汽车的新能源汽车类型。燃料电池汽车污染物排放量很少,甚至是零排放;燃油效率高,提高了燃油经济性;减少了因机油泄漏引发的水污染;运行平稳,不会产生噪声。但是燃料电池的生产成本比较高,制约了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发展。

1.4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汽车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污染物排放比较低,现已成功应用于汽油机。它的成分比较单一,有较高的纯度,与空气能够进行完全燃烧,一氧化碳和微粒的排放比较少,在温度较低时,发动机的启动性和运转性能比较高。但是与液体燃料相比,不太容易运输,发动机的性能也比较低。

1.5 氢动力汽车

氢动力汽车利用氢燃料与空气进行反应,产生水排放出来,因此,它真正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汽车类型。但是氢燃料电池的成本比较高,氢燃料不易存储和运输,最为重要的是,氢气的提取需要通过电解水或使用天然气,这样就增加了能源的消耗,氢动力汽车的优势就无法显现了。

1.6 醇类动力汽车

由于醇类燃料自身含氧,因此可以提高燃烧效率,一氧化碳的排放量比较低,几乎不存在碳烟的排放。但是甲醇毒性比较大,对人体危害大,而且对物体有腐蚀作用,这些都限制了甲醇在动力汽车中的应用。

1.7 生物燃料汽车

生物燃料做要包括从农作物或者动物脂肪中提取的物质,它能够加快燃烧速度,减少一氧化碳的排放,并且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但是一些物质可能会腐蚀发动机。

2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和展望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新能源汽车,目前已投资大量资金用于新能源汽车研发。我国现阶段研究的新能源汽车究竟发展哪种形式还要依据我国国情,必须符合我国汽车长期发展特点,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新能源汽车要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城市特点而不同。

我国汽车制造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传统的汽车制造技术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主要表现在汽车发动机制造技术上,这是我国汽车制造的一个关键难题,目前国内各大汽车制造公司仍然没有突破这方面的技术。而新能源汽车制造是一个新兴领域,对世界各国来说都是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而摆脱尾随发达国家的状态,抓住机遇,将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变为我国汽车企业取得全球先进水平的一个绝好契机,实现跳跃式发展。

目前阻碍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和应用的主要问题是制造成本较高。根据市场调查和研究,纯电动汽车在城市内将来会获得一定的市场,但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汽车维护成本高。纯电动汽车要想得到较早的上市和推广,电池制造技术是关键。

日益加重的能源与环境压力使得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我国能源安全、环境保护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很广阔。

3 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发展思路

3.1 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结构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发展较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技术相比之下,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认真反省并解决。首先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自身角度来讲就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企业之间创新管理上存在问题。新能源汽车创新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当今时代下,并且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都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而产业化的发展最终是通过市场化来决定的。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依靠政府颁发相关的扶持制度得以发展,是以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主的科技研发投资政策为主,这在无形中助长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技术自主创新问题上存在一定的惰性思想,国家的扶持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从而不断引进国外技术。但是,我国必须要明确国外在传播先进技术时,在一定程度上是保留的,不可能把最先进的技术全盘售出或者许可给中国汽车企业使用,我国引进来的技术都是表层的,没有深入。所以,技术创新的目标还得靠我国自主研发实现,在引进国外技术时,应重视消化吸收和再创造。

3.2 解决现有研发中存在的问题,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铺平道路

从我国颁发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开始萌芽发展起来,在发展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依然不够成熟,尤其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技术上依然存在问题。我国在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方面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面对燃料电池寿命太短、可替代新能源来源匮乏等问题,还不被大众所认可。因此,积极解决新能源汽车在研发中存在的问题,突破其在产品和技术研发方面的瓶颈,还需要汽车厂商去创新、解决。

3.3 汽车企业只有高投入才能加快创新步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大型汽车企业在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资金上投入份额占其销售额的比重基本都未达到1%。相对国外发达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投入少之又少,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公司同期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投入占比一般可达5%左右。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与制造商对研发投入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只有新能源汽车技术公司采用合理的创新管理的思想,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才能有效提升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创新实力,走在世界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前列。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8

一、 引言

自Burns和Stalker提出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概念以来,创新能力的构建和组成要素以及创新能力对提升企业绩效的影响已被学术界和业界广泛研究。尤其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创新能力更是企业茁壮成长的重要驱动力。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有助于中小更好地认识自身的创新潜力、提升创新管理水平、完善创新机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障和方向指导。本文基于资源基础观(RBV),构建了从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外部知识源,到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再到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明确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

二、 文献回顾和假设

1. 基于资源基础观视角的创新。根据RBV,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具有因果模糊属性的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资源,包括新品研发、流程创新和高效操作设备的能力。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众多有关创新类别的分类中,经合组织(OECD)于2005年提出的创新四分法: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获得了广泛的接受。本文研究除营销创新外的其他三类创新。根据OECD的定义,流程创新是指部署一项新的或能够显著改善生产或交付的方法。产品创新是指引一项新的或对其特性、预期用途有显著改善的产品或服务。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从外部获取有用的信息是一种简便而高效的途径。Souitaris将企业为建立知识流渠道和联系的努力分为两类:(1)扫描或审视外部信息;(2)与外部组织进行协作。创新源来自第一手外部知识的获取,这其中包括技术报告、使用专利数据库、参加会议和查阅科技出版物。在上述第一手外部知识中,专利被视为在技术层面对潜在创新最有用的知识源。使用专利数据库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具有潜在价值的研究领域的相关有价值知识。

第二类创新源来自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如我们常说的校企合作、研企合作等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KIBS)就是企业通过外部科研机构和咨询机构获取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常用途径。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企业获取外部知识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2a:外部资源与流程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2b:外部资源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3a: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流程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3b: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流程创新通过降低提前期或减少运营成本来改组织生产和交付产品的模式。流程创新通过效率内部导向,促进企业采取成本领先策略,促进生产创新提升企业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流程创新能力与产品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 组织创新。Armbruster等将组织创新分为两个维度,分别是组织内维度和组织间维度。组织内维度的组织创新发生在独立法人企业内部,而组织间创新则发生在相互独立的法人企业之间,包括跨越组织边界的新的结构或流程的组织创新,如签订合作协议等。

3. 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与创新绩效。Camisón与Villar-López的研究认为组织创新对产品创新起着积极的作用。关于组织创新与创新绩效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研究将技术创新作为输入或结果,研究技术创新绩效或技术创新努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另一类研究基于RBV,将创新能力作为组织技能,研究它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二类,即研究流程创新能力和生产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与生产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略有不同,流程创新能力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首先,诸如物流水平的提高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绩效;其次,生产工艺改进能通过诸如降低成本、提升产量等生产创新对企业绩效间接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Camisón-Zornoza等的研究表明,处于复杂环境下的企业,其科技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提升的影响力较弱。在此,本文引入环境不确定性作为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6a:环境不确定性在流程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H6b:环境不确定性在产品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着调节作用。

在控制变量方面,本文引入企业规模和行业属性作为工具变量。

至此,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如图1示。

三、 研究方法

1. 样本。本文的研究样本取自长三角地区,主要研究对象为中小制造型企业。企业规模属性标准参照《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此次调研,共计发放2 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 010份,回收率为50.5%。

2. 统计分析。本文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作为研究方法,运用SPSS 19.0(常规统计分析)与SmartPLS 3.0(结构方程建模)作为分析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

3. 测量变量。

(1)组织创新。本文采用OECD、Camisón与illar-López的定义对组织创新进行测量,将组织创新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业务实践中的组织创新、工作场地组织创新和与外部联系中采用新的组织方法。

(2)产品创新。本文采用OECD对产品创新的定义,并使用Menguc与Ozanne的量表,包含5个题项。

(3)流程创新。本文采用OECD的定义及Tuominen与Hyv?inen的量表对流程创新进行测量,共包含7个题项。

(4)企业创新绩效。任何创新的成果最终都需要通过财务指标进行衡量。财务指标可以测量一项创新是否对市场有效或最终取得成功。销售绩效可以通过最近三年,由技术创新带来的新产品或改进产品占企业总销售收入占比表示。这一指标被创新研究广泛采用。

(5)环境不确定性。根据Simchi-Levi等的风险定义和分类,影响企业运行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供应链风险,可测和可控程度是划分供应链风险的主要标准。而风险的可测和可控程度与供应链运行环境密不可分。相同的风险管理措施,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本文考虑两个条件变量,环境的动态性和环境的复杂性。

四、 研究结果

1. 内容效度和一维性。数据的信度和效度检验问题在实证研究中非常重要,关系到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因此,需要多角度对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表1)。

首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运用方差最大化旋转。由KMO和Bartlett检验可以看出,KMO为0.886,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显著性为0,表明检验可以接受。

其次,本文所研究的10个一阶构念,均不存在因子交叉载荷现象,即构念内的因子载荷大于0.4,且不存在交叉因子载荷现象。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327%,说明调研结果满足数据一维性要求。

最后,在信度方面,Cronbach's a为0.972,高于0.7门槛值,表明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即信度好,该问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2. 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从表1的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汇总可以看出所有的组合信度(CR)均大于0.6,说明模型的内在质量理想。根据平均方差抽取值(AVE)的结果可以看出,各构念维度的AVE均大于0.5,聚合效度质量理想。根据构念维度的因子载荷大小,所有构念维度的测量指标在本维度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且在其他维度的因子载荷均小于0.3,表明不存在因子重叠。通过检查各构念维度内的AVE是否大于各构念维度间的决定系数,可以判断构念的区别效度,从表2可以看出,本文各构念的区别效度良好。

3. 主模型分析。通过使用SmartPLS 3.0,可以得模型的路径系数和显著性(图2)。

从图2可以看出,本文的4个内生变量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74、0.551、0.638、0.718,均高于临界值0.10,且达到中或强水平,表明各构念具有良好的解释力。在所有假设中,除H3a拒绝外,其余假设均得到了支持。调节效应方面,环境不确定性的路径系数为负且显著,表明环境不确定性越高,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弱。另一调节效应,组织创新的路径系数为正且显著,表明组织创新越强,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强。本文的两个控制变量对研究未产生影响。

4. 异质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的异质性问题源于调查数据中存在的亚群,参考Dong等的研究方法,采用分层聚类对样本按照供应链复杂度的高度程度进行分组,然后对路径系数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两类调节效应的作用不尽相同,环境产生逆调节效应,即环境复杂性越高,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所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弱。组织创新则相反,即组织创新越强,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所产生的创新绩效越强。这一点可以从路基系数差异上看出。

五、 结论

本文以资源基础观为基础,通过对1 010家中小制造型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知识密集型商业组织、外部知识源、企业流程创新能力、企业产品创新能、企业创新绩效以及两个调节效应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对外部知识源的获取产生正面影响。说明企业应重视借助外部科研机构获取科技情报,利用第三方组织帮助企业及时获取前言信息,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

其次,知识密集型商业服务机构对产品创新产生正面影响,外部知识源对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产生正面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善于与外部机构协作,通过外部机构提供的知识源,提高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能力。

再次,流程创新与产品创新对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正面影响,是为众多学者研究所证明的,表明只有创新才是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源泉。同时也表明,作为中小企业,不应盲目做大,而应将眼光放在做强上,只有高质量的规模才能持久保持。

最后,环境不确定性与组织创新对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同的调节效应说明,企业在创新和将创新转化为绩效时,应重视环境和组织创新,适时地通过组织创新对环境做出反应。

参考文献:

[1] 吕一博,苏敬勤.“创新过程”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结构化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58-64.

[2] Coombs J E, Bierly P E.Measur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performance(下转第63页)[J].R&D Management,2006,36(4):421-438.

[3] Ortega M J R. Competitive strategies and firm performance: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moderating rol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0,63(12):1273-1281.

[4] Statistical O O T E. Oslo manual: 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R].Publications de l'OCDE,2005.

[5] Souitaris V.External communication determinants of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a newly industrialised country: a comparison of objective and perceptual results from Greece[J].Technovation,2001,21(1):25-34.

[6] Camisón C, Villar-López A.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s an enabler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67(1):2891-2902.

[7] Armbruster H, Bikfalvi A, Kinkel S, et a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challenge of measuring non-technical innovation in large- scale surveys[J].Technovation,2008,28(10):644-657.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9

中图分类号 F06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11-0050-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11.009

我国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吸引和引进的FDI(外商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引进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从1985年的19.56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900.33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连续18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众多的研究表明,利用FDI是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如王红领等[1]认为FDI有助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李晓钟,张小蒂[2]的分析表明,FDI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促进作用。钟昌标[3]冼国明等[4]发现FDI对中国专利申请数量有显著的正面溢出效应。

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的是,投资利益最大化是FDI的主要目的,在这种动机下,FDI在给东道国带来经济上的增长动力和创新溢出之外,往往会给东道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高消耗上[5]。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标准都显著地低于发达国家,在资源配置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的一些高能耗产业或企业有可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和能源施加负面影响,这就是“污染避难所假说”。跨国企业在环境保护标准低的国家生产环境敏感型产品将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6]。能源的消耗是产生碳排放的最主要的因素。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年中国的碳排放量占世界碳排放总量的11%;2007年,这个比率上升到了16%[7]。而这个阶段恰好是中国吸收FDI的高速增长时期。这不能不让我们思考FDI对我国能源消耗的负面影响。在传统经济学中,能源和环境一直以来都是经济的外生变量,只是作为“自然要素”存在,与经济并无多大关系[8]。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在于FDI的技术溢出对东道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影响,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能源因素。有的外商投资产业或企业或许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然而这可能是以能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日益重视以及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能源已经成为FDI以及其他因素对区域创新产出产生正面影响的首要约束条件,Romer[9]把这种源于能源限制的阻力称之为“增长阻力”(growth drag)。因而,本文试图通过构建包含区域R&D投入、FDI、能源以及人力资本效率的内生增长模型,探讨能源对区域创新产出和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同时,测算能源约束区域创新产出的“增长阻力”的大小及决定增长阻力大小的深层次因素。

1 模型设定

自1979年格瑞里茨(Griliches)[10]提出知识生产函数的概念以来,知识生产函数已成为分析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与区域创新及其决定因素的重要理论工具,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研究技术进步与其各种影响因素间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Jaffe[11]认为知识生产函数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可用于度量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投入产出效率外,还可以拓展到区域和国家间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的比较研究。本文采用具有哈罗德中性的知识生产函数,其基本形式如下:

假设一:区域R&D人员投入以及区域人力资本效率增长越快,则区域创新产出增长率越大;

假设二: FDI的增长速度越快则区域创新产出增长率越大;

假设三:区域创新产出的增长率gbgpY(t)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当FDI和有效人力资本产生的促进作用大于能源对创新的限制时,区域创新产出增长率将上升;反之,当FDI和有效人力资本产生的促进作用不能抵消能源对创新的限制时,区域创新产出增长率将下降。

2 检验模型及数据来源

根据本文第2部分的内生增长理论模型,我们设定以下3类检验方程:

模型一:考察能源、FDI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的基本回归方程式:

LnYit=αlnRDit+βLnEFit+γLnFDIit+δLnAit+ηLnLit+εit(10)

模型二:考察以区域人力资本效率为度量的区域吸收能力的回归方程式。本文采用Borensztein, Gregorio &Lee[13]的做法,在模型中加入FDI与人力资本效率的交叉项,以考察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

LnYit=αLnRDit+βLnEFit+γLnAit•LnFDIit+ηLnLit+εit(11)

模型三:考察以R&D人员投入为度量的吸收能力的回归方程式:

LnYit=αLnRDit+βLnEFit+γLnLit•LnFDIit+ηLnAit+εit(12)

Y代表区域创新产出,用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进行量化,而不采用之前很多学者所用的专利申请授权数。这主要是考虑到并不是所有的创新成果都以专利的形式出现,而新产品销售收入能较好地体现企业在产品、工艺和技术上的创新成果。RD用区域R&D资本存量来衡量。EF代表能源,但是在计量分析的时候因为能源资源不好度量,因而采用区域能源效率来代替。一般而言,能源效率越高,等于间接提高了区域能源存量;反之,如果能源效率下降,则等于是降低了区域能源存量。

中国各省份的R&D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采用Griliches[14]的做法。计算方法如下:

RDit=Iit/(gi+δ)。(13)

其中,RDit为第t年第i省的R&D资本存量,Iit为第t年我国第i省的R&D资本投入,gi为第i省2004-2009年各年R&D支出增长率的平均数,δ为资本折旧率,一般我们假设折旧率为5%。L是区域R&D人员全时当量。A是区域人力资本效率,一般而言,区域人均受教育年限越长,则人力资本效率越高,因而本文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表征人力资本效率。平均受教育年限的计算方法为:小学程度人口比重×6+初中教育程度人口比重×9+高中教育程度人口比重×12+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重×17。FDI采用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实际投资额来表示。

本文收集了2004年-2009年我国各个省份大中型企业专利申请授权数、R&D经费投入、每年从事R&D人员的全时当量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知识产权年鉴》、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等。为了消除物价因素对新产品销售收入、R&D经费投入和FDI实际投资额的影响,我们使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对其进行了处理,将1978年定为100,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2004-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分别为1 087.4,1 200.8,1 340.7,1 515.5,1 651.2,1 862.5,将上述3个变量折算为1978年不变价格水平,FDI则按照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换算成人民币。能源效率的数据来源于2004-2009年的《中国统计摘要》。

3 实证分析

3.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为了避免时间序列产生的伪回归,需要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依据数据生成方式的不同,面板数据可分为同质型面板与异质型面板。在同质面板数据中,决定数据生成的系数在所有截面单元中均相同;在异质面板数据中,决定数据生成的系数在不同的横截面单元中可以不同。由于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省的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度等各不相同,导致不同地区的生产方式存在差异,我们认为各省的面板数据属于异质型面板[15]。我们采用Levin,Lin&Chu(LLC)检验,ADF Fisher Chi square(ADF)检验和PP Fisher Chi square(PP)检验方法对本文的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原假设是存在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表明,在LNY,LNRD,LNEF,LNFDI,LNA,LNL这6个变量的在5%的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均不存在单位根。因此,可以认为,在5%的显著水平上这6个变量均是平稳的。

从表2可以看出:

(1)比较回归1和回归2所得的结果,FDI对区域创

新产出的影响系数为0.256,说明FDI仍然是我国区域

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外部推动力。然而在增加能源效率约束条件下,FDI的技术溢出效应被减弱至0.182。从拟合优度来看,回归1的拟合优度为0.845 5,大于回归2的拟合优度。说明在模型中加入能源约束条件能够更好地解释区域的创新能力。这个结果说明长期以来,在忽略能源效率约束作用的条件下,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作用被夸大了。这给政策制定者的启示是,在制定引进FDI的政策时,不但要考虑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更要考查FDI对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FDI主要集中在能耗较大的制造业。2009年,制造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在所有行业中的比重为51.95%。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紧张,以及因能源消耗所带来的环境成本的上升,FDI是否能对我国的能源效率起到积极的影响至关重要。

(2)比较回归1、回归4和回归5的结果得知,回归4中FDI的回归系数从0.182降为0.084,而回归5中FDI的回归系数降为0.019。这一结果提醒我们:首先,吸收能力大小对区域吸收FDI提升创新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其次,就全国样本而言,以人力资本效率度量的吸收能力要高于以R&D人员数量度量的吸收能力。Kumar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和日本的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往往会考虑设立相应的R&D机构,以增强市场竞争力。然而,如果东道国R&D人员数量太少或者人力资本效率低下,如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缺乏等,则FDI只能把R&D等高级技术活动、关键性中间投入品的生产等技术比较复杂的生产活动大量配置于发达国家,而较少在中国进行此类投资,他们仅仅是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将产业链中最没有附加值的组装环节放在了中国。因此, 当地的技术能力和人力资本丰裕程度对引入的FDI的质量和外资企业的研发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3)能源效率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系数为0.846,仅次于区域人力资本效率的影响系数1.308。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能源价格不断攀升,人们对能源效率日趋重视,促使企业自主地进行技术创新,走节约能源的经济发展道路。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FDI以及人力资本对区域创新的积极推动作用超过了能源限制的劣势,因而区域创新产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目前的情况是能源已经成为FDI以及其他因素对区域创新产出产生正面影响的首要约束条件,Romer把这种源于能源限制的阻力称之为“增长阻力”(growth drag)。那么能源约束在多大程度上阻碍了区域创新产出的提高呢?哪些深层次因素会进一步影响这种阻碍作用呢?Nordhaus[16]认为要测量“增长阻力”的大小,需要在能源约束条件不存在的条件下重新计算增长率。本文依然采用式(3)所示的区域创新产出模型,只是将原假设

EF•(t)=-bEF(t),b>0

改为EF•(t)=nEF(t)

,其它假设条件不变。在新的假设条件下,不存在着能源的约束和限制,能源将和所投入的人力资本同速率增长,按照式(9)的推导方法,得到新的长期均衡条件下区域创新产出的增长率

gbgpY(t)为:

gbgpY(t)=η(n+g)+mγ+βn1-α(14)

能源的“增长阻力”等于不存在能源约束条件下的创新产出增长率与能源约束条件下创新产出增长率之间的差值,用式(14)减去式(9)得到这个差值:

drag=gbgpY(t)-gbgpY(t)=β(n+b)1-α

(15)

“增长阻力”随能源在创新产出中所占的份额(β)和能源效率的下降率(b)的上升而增加。反过来说,能源所占创新产出的份额越低,能源效率提高的速度越快,则能源所带来的增长阻力越小,越有利于区域创新产出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当该区域R&D人员投入(n)增长速度和R&D经费投入所占份额(α)越大时,能源所带来的“增长阻力”越明显。这是因为,R&D人员投入和R&D经费投入越大的地区,往往是区域创新产出较高,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如东部沿海各个省份。而我国大部分的工业都集中在这些发达地区,因而对能源的依赖性较强。

4 结 论

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本文发现FDI仍然是我国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外部推动力,只是长期以来,在忽略能源效率约束作用的条件下,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作用被夸大了。在制定引进FDI的政策时,不但要考虑FDI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更要考查FDI对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人力资本效率作为区域的吸收能力衡量的主要指标,影响了FDI对区域创新产出产生溢出效应的大小;吸收能力大小对区域吸收FDI提升创新能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测算了环境资本约束区域创新产出的“增长阻力”的大小及决定增长阻力大小的深层次因素,并得出结论:R&D人员投入增长越快,R&D经费投入所占份额越高的地区所面临的来自能源的“增长阻力”越大。因而,对能源需求较高,依赖性较强的东部地区,将会更多地受制于能源的约束。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相关建议:

(1)在大力鼓励外资进入的同时,必须正确引导外资企业朝着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为此,政府在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时,要提高对于环境规制的要求和标准的提高,将外资企业的环境标准作为判断标准。因为外资环境标准的提高,不仅能减少外资企业本身对于中国环境的污染和能源消耗,同时还将先进的环保技术、标准外溢给供应链的上下游。因此,应杜绝单纯的追求外资数量,而不考虑环境资源成本的做法,限制外资向我国转移污染密集型产业,引导外资流向医药研发、软件开发、新能源利用、仪器仪表等高科技部门,发展绿色产业。

(2)加大区域人力资本投资,以此增强企业技术吸收能力。主要手段是提高人力资本回报率。个人通过向市场提供劳动而获得相应的报酬,即工资。而个人是否会加大对自身人力资本的投资则取决于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长期以来,中国的工资政策并不鼓励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者获得与其能力相匹配的高回报,这导致个人缺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动机。[17]Young将中国各级受教育程度的相对工资率与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进行了比较,发现无论是中学教育程度,还是高等教育程度,我国接受较高级别教育程度的劳动力相对工资率都远远低于香港、新加坡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因此,国家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回报率,能有效地激励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提高区域吸收FDI技术溢出的能力。

(3)对于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创新能力较强的东部地区,要尽量减少能源对于区域创新产出的“增长阻力”。本文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越好的地区,往往对能源的依赖性越强,从而更容易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遭遇能源和环境瓶颈。为了减少这种“增长阻力”,一方面,可以通过鼓励企业清洁能源发展和减排技术的研发,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来达到;另一方面,发展碳金融创新,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通过市场手段引导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迫使企业将环境资本考虑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这将催生大量的低碳投资和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王红领,李稻葵,冯俊新.FDI与自主研发:基于行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经济研究,2006,41(2):44-56.[Wang Hongling,Li Daokui,Feng Junxin.FDI and Independent R & D: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Industry Data [J].Economic Research,2006,41(2):44-56.]

[2]李晓钟,张小蒂.江浙基于FDI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J].中国工业经济,2007,(12):102-109.[Li Xiaozhong,Zhang Xiaodi.The Comparison of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Jiangsu and Zhejiang Based on FDI [J].China Industrial Economy,2007,(12):102-109.]

[3]冼国明,严兵.FDI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J].世界经济,2005,(10):18-25.[Xian Guoming,Yanbin.The Spillover Effect of FDI on China’s Innovation Ability[J].World Economy,2005,(10):18-25.]

[4]钟昌标.外商直接投资地区间溢出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10,45(1):80-89.[Zhong Changbiao.The Research of FDI Spillover Effect Among Regions[J].Economic Research,2010,45(1):80-89.]

[5]Hsiao Tien Pao,Chung Ming Tsai. Multivariate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CO2 Emissions, Energy Consumption,FDI And GDP: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BRIC Countries[J].Energy,2011,(36):685-693.

[6]王军.外国直接投资、环境管制与国际竞争力[J].世界经济研究,2005, (12):4-10.[Wang Ju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J].World Economy Research,2005, (12):4-10.]

[7]Bank world.The Little Green Data Book[M].Washington DC:World Bank,2007.

[8]唐跃军,黎德福.环境资本、负外部性与碳金融创新[J].中国工业经济,2010,(6):5-14.[Tang Yuejun,Li Defu.Environmental Capital, Negative Externalities and Carbon Financial Innovation [J].China Industrial Economy,2010,(6):5-14.]

[9]David Romer.Advanced Macroeconomics[M].Second Edition, New York:McGraw Hill Companies, Inc.2001:35-40.

[10]Griliehes Z.Issues on Assessing the Aontribution of R&D to Productivity Growth[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92-116.

[11]Jaffe A B.Real Effects of Academic Research[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79(5):957-970.

[12]赖明勇,包群,彭水军,等.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外溢: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5,40(8):95-105.[Lai Mingyong,Bao Qun,Peng Shuijun,et al.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y Spillover: A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Absorptive Capability[J].Economic Research,2005,40(8):95-105.]

[13]Borenztein E J.De Gregorioand J W Lee.How Does Foreign Investment Affect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8,(45):115-135.

[14]Griliches Z.Issue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92-116.

[15]滕玉华,刘长进.外商直接投资的R&D溢出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8):142-147.[Teng Yuhua,Liu Changjin.R & D Spillovers of FDI and Regional Energy Efficiency [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0,20(8):142-147.]

[16]Nordhaus, William D.Lethal Model 2:The Limits to Growth Revisited[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92,(2):1-43.

[17]Heckman J.China’s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3:795-804.

FDI Spillover Effect, Energy Constraints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Output Analysis

CAI Hai xia FAN Ru guo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10

一、引言

我国能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分配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从几种常用的能源来看,储量较大,煤炭储量为1.5万亿吨,居世界第三位,石油为70亿吨,居世界第六位,天然气为33.3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十六位,而水力资源及水电均居世界第一位。然而,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能源消费总量也在逐年攀升,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较低的能源利用效率、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远远不足导致的碳排放总量也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的经济结构仍以高能耗和高碳排放产业为主,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0年中国重工业比重为50.6%,而2008年重工业比重已经上升到65.1%。产业结构重型化造成高能源消费倾向和碳偏好,2000—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达9.1%,其中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超过九成,在没有发生重大技术革命的情况下,锁定效应将会导致中国未来10—15年对高能耗和高碳排放经济模式的依赖。

减少碳排放总量,合理开发利用有限能源的途径之一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对化石能源的消耗。美国2008年8月公布的新能源法案中宣布将对使用节能电器和节能建材的居民减免税收,欧盟在2005年提出了节能的新目标,到2020年节约能耗20%,日本经济产业省在拟订的国家能源新战略中也提出要争取在2030年之前将GDP的能耗减少30%。途径之二即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煤炭作为主要的消费能源,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有必要寻求其他低碳排放能源替代煤炭。途径之三即加大技术创新投资的力度,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

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碳排放国,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实现20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的目标是中国作为签署《京都议定书》成员国之一应遵守的“共同但有区别原则”所承担的责任。本文通过对全国30个地区的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以及技术创新与碳排放的关系,找出这些因素对碳排放的贡献程度以及存在的差异,从而探索一条节能减排的可行之路。

二、文献综述

纵观现有研究,国外C.Hendriks等人建立了世界主要国家包括火电、炼油、气体处理等9个行业共14 641个企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源数据库,并预测了2010—2012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状况;Nobuko(2004)分析了日本1985—1995年期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的影响因素;Ang(2009)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环境理论相结合,研究了1953—2006年中国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指出能源消费、收入和对外开放度与碳排放呈正向关系,研发强度、技术转移等技术因素与碳排放负相关。

国内学者田徵利(2010)用2000—2005年辽宁省的能源利用数据,分析了辽宁省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消耗强度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动规律;杜鸥(2011)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影响我国人均二氧化碳增长率的因素有经济效应、能源效应、结构效应和对外开放效应,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建立协整方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变量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变动;李武(2011)通过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对中国1978—2009年碳排放总量与人均实际GDP、能源效率、能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综上所述,国内外文献中,理论基础基本一致,研究对象均为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不同的是分解的因素不同,采取的分解因素的方法也不同。由于影响碳排放的因素非常复杂,如消费偏好、资源环境状况、技术水平和制度保证等,因此,对于碳排放问题必须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概述、指标选择和模型构建

(一)研究方法概述

面板数据模型是一类利用平行数量分析变量间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变化趋势的计量模型,能够较充分地利用样本所包含的信息,从三维(个体、指标、时间)方向反映研究对象的变化规律和个体特征。此种特征尤其符合本文对中国30个地区6年来碳排放水平的回归分析。它克服了简单的多元回归模型不能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的缺点,同时也通过对比不同横截面的值来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区别。为了评价回归的结果和检验滞后阶的稳健性,需要对模型回归的残差进行面板的单位根检验,如果残差不是面板单位根过程而是平稳过程,那么可以认为参数估计量不是伪回归的结果。为了获取更全面的样本信息以证明模型估计的有效性,还需要进行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最后再进行回归分析。

1.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美国学者Nelson与Plosser在其研究中曾指出,多数的宏观经济时间序列都是不稳定的,只有确定了序列的平稳性才能进一步对它们进行协整性分析和因果性检验。因此,作为分析的第一步,必须对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面板单位根检验是基于面板数据的一阶自回归过程:

2.面板数据的协整检验

协整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由恩格尔(Engle)和格兰杰(Granger)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尽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量每个都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线性组合有可能受相互抵销趋势项的影响,使该组合成为一个平稳的变量。因此,在确保时间序列数据是同阶单整的情况下,笔者运用E-G两步法来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及长期因果关系。

首先,利用静态面板的回归残差来构建统计量:

3.面板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

面板数据经过协整检验后,方可进行回归分析,其一般形式如下:

(二)指标选择和模型构建

影响碳排放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能源消费强度(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技术创新、城市化率等,而衡量碳排放水平的指标包括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年比增长量、碳排放年比增长率、人均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年比增长量、人均碳排放年比增长率、碳排放强度、碳生产率等,本文在做实证分析时,把中国30个地区(自治区能源数据缺失,故除外)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这是因为全民施行碳减排运动的时候,各行各业也在全力节能减排。如果了解了中国碳排放的大体趋势,那么在确定减排指标和部署减排任务的时候就更具说服力了。所以选取能够显著代表各地区碳排放水平的碳排放年比绝对增长值指标作为因变量,并且假设影响碳排放水平较为显著的三个变量:各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各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各地区的技术创新作为自变量。

能源消费强度(ECI):各地区的能源消费总量与各地区的生产总值之比(吨标准煤/万元)。

能源消费结构(MT):各地区主要能源煤炭的消费总量(吨)。

技术创新(R&D):各地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亿元)。

碳排放水平(TC):因为没有直接的量化指标,本文采用科学估算的方法得出历年各地区的消费总量,然后取年比的绝对增长量作为研究指标(吨标准煤)。

参加回归分析的数据为全国30个地区2005年至2010年的能源消费强度、主要能源煤炭的消费总量、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资额和碳排放总量。

在确保时间序列变量同阶单整的情况下,本文运用Eviews6.0软件对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技术创新以及碳排放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首先,构建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技术创新以及碳排放四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关系模型(6)、(7)、(8)、(9);其次,对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得到残差序列εit,并对εit进行单位根检验以判断其平稳性。如果ε1it是平稳的,则说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如果ε2it是平稳的,则说明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如果ε3it是平稳的,则说明技术创新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四、数据来源及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2005年至2010年,中国30个地区能源消费强度数据来自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30个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数据来自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30个地区技术创新数据来自于相应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中国30个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则根据相关参考文献的科学测算方式通过数据代入和公式运算得来。

(二)实证分析

在进行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之前,为了消除变量之间量纲和数量级过大的影响,先使用Eviews6.0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对数处理,然后再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1.单位根检验

对于普通序列单位根检验来说,ADF检验、DFGLS检验和PP检验三种方法出现得较早,在实际应用中也最为普遍。本文采用的LLC(Levin-Lin-Chu)检验、IPS(Im-Pesaran-Shin Wstat)检验、Fisher-ADF检验、Fisher-PP检验可以对面板数据的不同截面分别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最终检验在综合了各个截面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构造出统计量,对整个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是否含有单位根作出判断。本实证部分所用的软件为计量经济学分析软件Eviews6.0。全国30个地区面板数据的原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碳排放年水平变量(TC)在LLC检验、IPS检验和Fisher-PP检验的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Fisher-ADF检验的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能源消费强度(ECI)在LLC检验、IPS检验、Fisher-ADF检验和Fisher-PP检验下均不显著;能源消费结构,即主要能源煤炭消费量(MT)在LLC检验的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Fisher-PP检验的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IPS检验和Fisher-ADF检验下不显著;技术创新(R&D)在LLC检验的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在PS检验、Fisher-ADF检验和Fisher-PP检验下均不显著。显著意味着拒绝原假设,认为原序列具有不同的单位根,表明原序列稳定;不显著意味着接受原假设,认为原序列具有相同的单位根,表明原序列不稳定。由此来看,有些变量在多种检验下不显著,即变量具有不平稳性。因此,还要对原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以进一步判断其稳定程度。一阶差分序列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碳排放年水平变量(TC)、能源消费强度(ECI)、能源消费结构即主要能源煤炭消费量(MT)和技术创新(R&D)在LLC检验的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碳排放年水平变量(TC)、能源消费结构即主要能源煤炭消费量(MT)和技术创新(R&D)在IPS检验、Fisher-ADF检验和Fisher-PP检验的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能源消费强度(ECI)在IPS检验、Fisher-ADF检验和Fisher-PP检验的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因此,原序列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的,即所有变量为一阶差分平稳变量,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可能性。

2.协整检验

变量在满足一阶单整的条件下,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

协整检验的原假设是不存在协整关系,如果置信水平P值在10%、5%、1%的情况下,则拒绝原假设,即存在协整关系;如果P值大于10%,则接受原假设,即不存在协整关系。而表3中的结果显示,统计量的置信水P值在LLC检验、Fisher-ADF检验和Fisher-PP检验下均低于1%,说明该模型碳排放年水平变量(TC)、能源消费强度(ECI)、能源消费结构,即主要能源煤炭消费量(MT)和技术创新(R&D)四个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即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回归分析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和面板协整关系检验显示,在设定线性趋势时,变量序列是平稳的,并且具有稳定的协整关系,能够对面板数据进行空间面板回归分析。为了确定将空间面板回归的结果与传统的面板回归结果进行对比,以及是否存在空间效应、是否需要使用空间面板回归,本文给出面板数据回归的结果,见表4。

从面板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在全国30个地区的固定效应模型中,能源消费强度(ECI)、能源消费结构,即主要能源煤炭消费量(MT)和技术创新(R&D)均通过了相应的t检验;能源消费结构,即主要能源煤炭消费量(MT)和技术创新(R&D)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能源消费强度(ECI)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这三者对全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水平(TC)有显著影响。其中能源消费强度(ECI)和主要能源煤炭消费量(MT)与碳排放水平(TC)呈显著正相关,对其有很强的驱动作用,而技术创新(R&D)与碳排放水平(TC)呈显著负相关,对其有抑制作用。

由此可以写出30个地区固定效应模型的表达式: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我国30个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与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以及技术创新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全国各地区碳排放总量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验证了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创新对碳排放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协整检验的结果证明了三者对碳排放水平具有长期均衡性,这样更便于下一步运用面板回归确定它们之间具体的关系。回归结果显示,能源消费强度促进了碳排放水平的增高,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消费结构也促使了碳排放水平的增高,而技术创新能力则抑制了碳排放水平的提高。根据此结论,可以从降低能源消费强度、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三个方面提出政策性建议。

(一)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能源消费强度

第二产业能源消费总量巨大,其对碳排放的影响非常明显,因此在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应适当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其在三大产业中的比重。中国以第二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将在很长时期内一直保持下去,但随着信息化、知识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一国经济增长可以更多地依靠人才和科技创新以及制度的改进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和产出效益,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明显地,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大大减少对碳排放的需求,并逐步改善人们的消费需求偏好,在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降低城市环境污染的同时增加就业机会。

(二)优化能源结构,降低煤炭消费总量

中国是以煤类能源消耗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国,这一方面是中国的自然社会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与中国的能源利用技术落后有关。煤类能源对二氧化碳排放贡献率最大,每生产一单位能量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多29%,比天然气多80%,因此减少煤类能源所占的份额,增加其他能源形式,尤其是热、电能源等清洁能源的比重,对于节能减排和改变能源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开发利用新能源

中国需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能源利用和碳减排技术,大力发展高新节能技术,尤其是高耗能的产业和产品方面,如中国的石油燃料加工业、金属产品制造业、机械设备制造业等,应增加科研投入,创造低能耗的生产技术和产品,争取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环节都能够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开发新能源尤其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利用中国的河流和海洋等自然资源发展太阳能、水能、潮汐能等清洁的能源形式,促进能源结构的多元化,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最为重要的是有助于能源的长期供应和能源安全。

【参考文献】

[1] 金晶.世界及中国能源结构[J].能源研究与信息,2003,19(1):20-26.

[2] 齐玉春,董云社.中国能源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5):528-534.

[3] 张军委.重庆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5.

[4] 田徵.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3-6.

[5] Hendriks.C,SophieA.Der WaartV,et al.Building the cost curves for CO2 storage,part 1:sources of CO2[R].2002.

[6] Nobuko Yabe.An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s of Japanese industries during the period between 1985 and 1995[J].Energy Policy,2004(32):595-610.

[7] Ang J B.CO2 Emissions,Research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China[J]. Ecological Economics,2009(10).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11

中图分类号:F424.7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Abstract: This paper used the SFPM model to analyz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China’s 92 listed new energy enterprises during 2010 to 2014 and inspected the influence of R&D intensity and the government support. It turns that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China’s new energy enterprises are almost in lower level and small growth in recent years. R&D input can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bviously.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has not work properly. So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basic research, establish the principal status of new energy enterprises in the technology innovation system and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regime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Key words: R&D intensity; government support; new energy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SFPM

世界工业发展长期以煤、石油、天然气三大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给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造成了沉重负担。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和《京都议定书》缔约国,面临着能源供需矛盾和减排压力的双重挑战,而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从而起到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和减少环境污染的双重作用。近年来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太阳能光伏、风电、核能、生物质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底,中国新能源发电占能源发电量的比例已突破20%,光伏电池产量和风电装机量都稳居世界第一。

新能源企业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技术与知识高度密集的特征,技术创新活动对新能源企业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这就要求新能源企业自身不断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技术人员来开展技术研发工作,而政府一般也会通过政府补助的方式来鼓励新能源企业的创新活动。我国于2008年颁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研发人员占职工人数的比重等都有明确规定,为了激发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经认定的企业可获得15%的税率优惠。新能源企业为了获得政府补贴,纷纷在相关指标上迎合政府规定,但其技术创新效率究竟如何却不得而知,因而有必要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对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

1 文献综述

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是指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率关系,它反映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往的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测度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等有过诸多研究。在评价指标方面,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指标一般包括R&D支出或R&D强度、员工人数及技术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重、企业总资产等,产出指标则主要包括专利申请数量、新产品收入及其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等(陈劲和陈钰芬,2006[ ];顾群和翟淑萍,2012[ ]),但既有研究普遍忽略了非专利技术这一技术形式,而现实中它往往占据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较大比重;现有的企业技术效率测度方法可分为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两大类,其中参数法以随机边界分析为代表(Battese and Coelli,1995[ ];潘雄锋和刘凤朝,2010[ ]),非参数法的使用主要集中于数据包络分析法(段云龙和王荣党,2010[ ];熊飞等,2013[ ]),但大多采用传统的CCR或BCC模型,且研究对象以大中型工业企业或科技园区为主,缺乏对某一产业类型下企业的专门研究。还有一部分学者着重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各类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所有制类型、企业规模、政府补助、经济区位、经营者的文化程度等(姚洋和章奇,2001[ ];池仁勇,2003[ ];白俊红和李婧,2011[ ];吴延兵,2014[ ])。

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近年来风生水起的新能源行业,运用SFPM方法从微观角度对新能源产业内部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重点关注了新能源企业创新活动中两类重要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研发强度和政府补助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透视企业自身和政府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

2 研究方法与假设

2.1 研究方法

学术界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度方法大致可分为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两类,分别以随机边界分析法(SFA)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为代表。DEA方法无需事先确定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但它未考虑随机误差对效率值的干扰;相比而言,SFA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前沿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充分考虑了随机误差对样本效率值的干扰,在测量误差和模型拟合质量上具有优势(Gong and Sickles,1992[ ])。因此,本文选用SFA方法对中国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在前沿生产函数的设定上,借鉴Battese and Coelli(1995)[12]的方法构建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PM),该模型能够在准确测量技术创新效率值的同时,对无效率的来源进行进一步分析,从而实现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考察。

2.2 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根据新能源行业的技术创新特性以及我国新能源企业的自身特点,本文选取企业的R&D强度和政府支持度这两大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并提出以下两条相关假设:

假设1:企业的R&D强度与技术创新效率成正比,即R&D强度的提高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R&D强度是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企业在研发资金支持方面的努力程度。新能源企业是新能源技术研发的主体和直接受益者,也是连接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载体,其自身努力程度决定着企业内部技术研发工作的成败。因此本文认为,企业自身的研发努力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发挥主导作用,且二者呈同向变动关系。

假设2:政府支持度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成正比,即政府支持度越高的企业其技术创新效率也越高。政府支持度是指企业获得的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比值,它反映了政府对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程度。新能源企业的正外部性特征和战略意义决定了政府补助的重要性,近年来美国、德国、日本等国政府都加大了对新能源产业的补贴力度。政府对新能源企业的资金补助有助于降低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为企业内部研发活动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和技术创新效率的提高,因此本文假定政府支持度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成正比。Branstetter and Sakakibara(2002)[ ]、Czarnitzki and Hussinger(2004)[ ]、白俊红和李婧(2011)[9]等人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另外,为了有效分离企业研发强度和政府支持度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同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及以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本文对企业规模和企业所在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控制。其中企业规模用企业的营业收入来表示,企业所在地为虚拟变量,其值取1、2、3时分别代表企业位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3 实证模型与变量及数据说明

3.1 实证模型:SFPM

如上文所述,本文借鉴Battese and Coelli(1995)[3]的方法,构建如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PM):

其中(1)式为随机生产边界函数,(2)式为新能源企业技术无效率的影响因子方程。Y表示知识产权,F代表研发经费,L代表研发技术人员, 、 分别表示生产函数的随机误差项和无效率残差项, 且 ;R为企业的研发强度,G为政府支持度,S为企业规模,D为企业所在的经济区位, 为无效率函数的随机误差项,且 。则新能源企业 在第 期的技术创新效率值为 ,因而无效率程度 越高,表明企业 在第 期的技术创新效率越低。

3.2 变量及数据说明

在投入产出项的选择方面,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要素包括研发经费和研发技术人员两类。其中研发经费是一个流量概念,它反映了企业在本年度的研发费用支出,然而在实际生产活动中,研发经费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具有滞后性和累积性。以往学者对研发经费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单纯将研发经费数据滞后1~3期[ ];另一类则是把研发经费“资本化”,运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出R&D资本存量值[ ][ ][ ][9]。限于新能源上市公司的研发经费数据普遍于2008年之后才开始公布,因此本文运用第一类方法对研发经费指标进行处理。无形资产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成果,是高新技术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它既包含了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等企业在技术研究阶段的成果,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在新产品开发阶段的成果转化能力。因此本文参考崔也光和赵迎(2013)[ ]的观点,将无形资产中除去土地使用权和软件的部分(即专利、非专利技术和商标权)定义为企业的“知识产权”,并用它来衡量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

本文将新能源企业界定为从事新能源开发活动的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单位。因此在样本选择过程中,本文以、证券之星、东方财富网等金融网站的新能源概念板块为基础,剔除掉新能源汽车、LED照明等节能环保企业以及从事新能源项目开发的投资型企业,最终遴选出92家新能源企业。数据来源方面,企业的无形资产和营业收入来自国泰安数据库,研发费用、研发技术人员数、企业所在地等则由作者从上交所和深交所官方网站上公布的相关上市公司年报中手动摘取。

4 实证结果分析与评价

本文利用Frontier4.1软件对2010~2014年间92家样本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处理。为了确定企业研发费用的合理滞后期数,首先分别对研发费用滞后1、2、3期,经比较发现当研发费用滞后1期时生产函数的系数最显著,因此将研发费用的滞后期确定为1。

4.1 考察期内各类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值分析

如图1所示,2010~2014年这五年间92家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平均值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浮动区间分布在0.45~0.65之间,2014年的平均效率值比2010年高出6.87%,说明我国新能源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整体水平不高且增长速度较慢,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本文根据细分行业类别将92家样本企业进一步划分为太阳能(50家)、风电(15家)、生物质能(9家)、核能(10家)及氢能燃料电池(8家)五类,并计算出每一类企业的效率平均值。从图1中可以看出,各类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值并无较大区别,普遍位于0.4~0.7之间,但在变化趋势上则不尽相同:风电企业在五年间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技术创新效率平均值从2010年的0.515升至2014年的0.587,增长了13.85%;太阳能、核能、氢能燃料电池这三类企业的技术效率平均值与总体效率平均值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其中核能企业的效率提升幅度最大而太阳能、氢能燃料电池企业的效率值则几乎没有进步;生物质能企业的技术效率平均值则是先升后降,不过与2010年相比,2014年的效率平均值还是出现了18.83%的增长。

图1 2010~2014年各类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平均值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Frontier4.1软件输出结果计算整理。

4.2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估计结果分析

4.2.1 企业研发强度对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

如表1所示,新能源企业R&D强度的系数估计值为-1.3,对应的t值为11.42,表明企业R&D强度与技术无效率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我国新能源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企业内部研发经费越充足,自主研发努力度越高,则该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也越高。这一实证结果再次验证了企业在新能源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说明新能源企业应加强对内部研发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提醒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在新能源技术创新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新能源企业的主体地位,以企业的技术需求为研发导向,从而实现创新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4.2.2 政府支持度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负向影响

表1中政府支持度的系数估计值为0.36,t值为-4.16,说明政府支持度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意味着我国政府对新能源企业的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与本文之前的假设正好相反,而部分学者对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也得出了与本文相同的结果[ ][ ][ ]。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第一,政府对新能源企业实施研发资金补助的政策初衷是弥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但在实际运行中很可能导致企业自身减少研发支出,造成对企业内部研发投入的“挤出”,从而失去壮大企业科研经费的政策效果;第二,政府与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目标导向不一致,与企业普遍热衷于能带来短期收益的应用型技术不同,政府更偏重于支持那些从长远来看具有发展前景或战略意义的前沿技术,而这类技术往往投资风险巨大、回收期很长,因而政府支持的创新项目往往很难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产生立竿见影的作用;第三,政府补助的经济学依据是为了弥补企业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市场失灵,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常常出现“政府失灵”,比如在项目初期的资金配置环节,企业和政府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腐败、寻租等问题的存在可能导致政府资金最终未能落实在应当支持的项目上,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项目进行过程中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不力以及后期成果评审环节的敷衍了事都会对政府补助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由表1可知,作为本文的两个控制变量,企业规模对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经济区位对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并未产生显著影响。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第三部分的实证结果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首先,目前我国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普遍处于中低水平,且近年来增长乏力;其次,新能源行业各细分领域的企业创新效率存在差异,尚未形成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再次,新能源企业的内部R&D强度对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最后,政府补助政策在新能源行业的积极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为此,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提升我国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

第一,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提高科研实力和自主研发水平。新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具有投资额巨大、风险极高、回收期长等特性,而一旦研究成功,又拥有极大的正外部性和高收益,可见其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理应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为此,国家应大力开展新能源领域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计划,加强对新能源产业基础研究工作的政策扶持,努力提升中国新能源产业的自主研发水平,减少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对外依赖度,并为新能源行业各细分领域的协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比如储能技术的研发突破能够有效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难题,为相关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水平及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新能源技术创新篇12

1、前言

在现代技术高度分化的与高度综合的今天,体育科学技术的分工越来越细,体育科学研究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作为竞技体育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高度重视,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不同的运动项目除了有自身的特点外,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打破传统的训练模式,结合不同项目的特点创新训练理论,进而创造出不同的技术训练,已经祸不单行。在体能训练中理论创新除了结合运动解刨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康复学外,还要结合运动训练学的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已有的训练理论加以否定肯定再否定。最后形成成熟的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体能训练理论。

2、体能训练伴随竞技体育和人体运动能力需求的变化而发展的

有关“体能”的概念来源,早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期间国际运动医学会就成立了“国际体能测试标准化委员会”,并制定了标准体能测试的六大内容;身体资源调查、运动经历调查、医学检查与测试、生理学测试、体格和身体组织测试、运动能力测试等。对此拉森提出了构成运动员体能的10大因素包括:防卫能力、肌力能力、肌爆发力、柔韧性、敏捷性、协调性、平衡性、技巧性和心肺耐力。同时,1983年熊斗寅和卢先吾合译的《体育运动词汇》中的身体负荷能力Physical capacity 也译为身体能力或“体能”。在198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典》中有关“体能”的解释为:指人体个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基本身体素质与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等两部分构成。何雪德1等根据“体能”一词在文献中出现的时间和频数,推测“体能”概念可能是1983年项群理论的提出后,体能与技能相对应而存在,体能这个概念日益被教练员、运动员所接受和使用,同时在对外学习交流时“体适能”的传入和中国特色化,体适能也日益融合到体能概念中,并逐渐流传开来,确定下来,特别是1994年开始对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的炒作,使“体能”一词家喻户晓。美国健康体育休闲舞蹈学会对适能的定义是:适能是个人运作的能力,适能好的人具备下列条件:配合遗传的适度器官健康以及应用现代医学知识的能力。足够的协调、体力和活力以应付突发事件及日常生活。团体意识和适应团体生活能力。充分的知识和了解以决定面临的问题及其可行的解决办法。参加全面的日常活动应有的态度、价值观和技巧。有利于民主社会的精神和道德特质。适能包括5个部分体适能、情绪适能、社会适能、精神适能、文化适能2。

3、体能训练所应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方式

在体能训练领域国内外现如今也是百花齐放,有很多门派对于同一训练的效果所使用的训练方式持不同的意见,这就要求有基本的训练理论产生,在中国的体能训练中有普遍出现大训练量,大训练强度的状况。这是因为教练员大多对于体能训练所遵循的原理有所不懂,在体能训练中强调一节训练课的时间不能超过90分钟,纵观所有的运动项目,除了马拉松比赛时间超过90分钟之外,大多项目都是在90分钟之内完成,这一原则的把握就要求在体能训练中时间不要过长,另外一条训练原则要求在训练当中要求运动员在训练中所做的动作姿态控制,假如锻炼的是运动员的肱二头肌,运动员手持哑铃必须身体保持正直,建议坐在板凳上进行练习,为什么要坐着却不是站在呢?这是因为在直立的情况下训练的着重点不如坐着,因为站着的时候下肢在神经调配下会自愿参加到训练中帮助上肢运动,这应的训练效果就有违背训练的最终目标,另外一个就是训练中要注意呼吸的调节,在训练中有很多训练状况是运动员自身感觉负荷很大,就会要紧牙关,屏住呼吸,这样就打破了正常的呼吸节奏,进而影响到血液的载氧能力。中国运动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力量大,但却容易受伤,这种情况不能归结到运动员的特质状况不好,这是因为人体中639块肌肉,在传统的运动训练中有很多小肌肉群得不到锻炼,进而导致人体整个运动链中力的传导流失很多,比如排球运动员的主公手,就必须有发达的上肢力量作为扣球的保障,但是对核心躯干的力量训练也不容忽视,因为很多球都是在跳起的状态下扣杀球,在空中运动员躯体处于失重状态,将全身所有的力量集中在上肢,身体躯干保持直立,通过下肢的起跳将下肢力量传导到上肢,经过核心躯干,整个运动链都是处于一个运行状态,才能挥出有力的扣杀球。最后在训练中姿态的控制还有预防运动伤病困扰的作用,比如一个做深蹲的运动员,在承载很大负荷以后做蹲起,膝盖如果超过脚尖,那么躯干所承受的压力对膝盖的损伤将会最大,因为阻力臂大于力臂。这时候承受的负荷最大。再一个就是起的时候注意发力点,做蹲起要到达的的训练效果是强化膝盖周围的肌肉,进而保护膝盖。但是很多运动员的膝盖经过大力量训练之后都会膝盖有损伤。根据上述的例子可以肯定的到处训练原则的遵循,是与运动训练理论的支持有关的,这些训练原则都是根据人体在运动中生物力学,生理学等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4、结语

原理是人们对训练认识的结果,是对规律的反映。原理是主观的反映客观规律。是人们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为了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会依照相应的原理去制定一些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就是原则。训练原理的产生也同样遵循上述规律,训练规律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人们要把握运动训练规律,掌握训练原则。3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训练过程。体能训练始终都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不同训练年度,不同运动项目其身体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比重、负荷量也有所不同,就是在一个训练年度里因为不同的训练时期,不同的训练阶段,不同的个人特点而有所不同。在体能训练中有很多训练原则就是遵循哲学中的原理比如说;循序渐进,在运动训练中对于一项训练内容的训练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这是因为人体的生理反应是有周期性的同样一个刺激在长时间的一个刺激都身体就逐渐适应,如果不调整符合就不会有新的刺激参与到训练中,这样就失去训练效果。系统训练,为什么要系统训练,这是因为运动员是一个有机体,在做出某一个动作的时候,全身上下都在协调配合完成动作,另外运动员的身体也是逐渐适应训练,假如一开始就进行爆发力力量训练的时候,很容易受伤,并且不会出成绩,这是因为运动员连基本的力量训练都没有进行,爆发力是力量与速度的结合,没有力量谈何爆发呢!从实际出发,就涉及到运动的项目实际,运动员自身条件的实际,目前所处状态的实际,在训练中就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全面的科学的处理好专项训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