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土建合集12篇

时间:2023-09-26 09:07:50

新能源土建

新能源土建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本的土建结构设计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建筑设计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和共通点,目前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解决方法就是发展新能源,因此在设计方面需要把土建结构设计和新能源的发展做一个有机的统一,既能改善建筑周围的环境,又能给人们以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新能源的含义

常见的新能源类型就是太阳能,太阳能顾名思义主要就是利用太阳光大道能源的使用效果,从能源特点上来说,其一清洁,在使用上没有其他能源对于空气、水等方面的污染;其二可再生,由于太阳能取之于太阳,因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再生;其三可以转化为电能,为人们提供日常的生活所需。

二、土建结构设计与新能源相结合的重要性

目前从我国建筑业的现状上来看,对于各类建材的消耗十分大,尤其是能源的消耗,已经达到了近三成,而且由此造成的污染也是主要的污染源之一,正是由于这一背景,在建筑设计上推行新能源的使用显得极为重要。而且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因此在土建上的需求也特越来越大,预计在近几年我国的建筑面积还将机一部增加,因此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必须要实行新能源,人与环境、建筑和谐相处,逐步实现建筑的多样性和环保。在土建设计上,不只是要设计建筑本身的外观和布局,同时对于其配套的硬件设施和环境保护也是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对于土建中的基础设施而言,生态环境就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土建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要从节能的角度上来进行,大力推行新能源的使用。

三、新能源背景下土建结构设计的技术要点

从土建结构设计的角度上来看,有效的技术要点能保证建筑的能源消耗减少一半左右,因此在土建的结构设计阶段,需要在保证建筑正常的使用价值的基础上,采取合理高效的手段,实现原有能源的节约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在很多国家都在努力实践这一发展思想,在土建结构设计之后,基本的技术要点九是尽可能减少原有能源的使用量,大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保证建筑工程不能引起环境的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1、减少空调的能源消耗

目前我国空调制冷和采暖的利用率已经远远超过能源的原有含量,因此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就要从建筑的外层保护和内部设计来那个发那个面减少空调的能源消耗。在土建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与环境保护专家和能源分析方面的专家共同完成设计过程,在保证土建工程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来调整室内的温度和光照。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之后,主要有以下几点能满足这一要求:其一合理选择土建工程的地理位置;其二是做好土建工程的外部配套工作,例如在建筑周围配套相应的环境改造,包括绿化、水面等;其三是做好土建工程的外观设计,在外观设计上包括凹凸面对于光的接收能力和反射,朝向、通透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保证室内的采暖和纳凉以及正常的光照。围护结构就是在土建工程的表面形成围挡,包括墙面、地板等,按照围护位置可以分为内部围护和外部围护两方面,在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方面都能很好的改变室内环境,起到围护的作用,在冬夏两季就可以通过围挡把能量传进或出室内,尤其是起到保温作用的围挡,对于室内保温方面有较好的效果,然后以空调位辅助措施,这样就能大大的减少资源浪费。因此从土建结构设计上来说,使用围护结构对于能源的节约又非常大的作用,主要能用到围挡的建筑部位主要有屋顶、墙面、门窗等,从成本角度上来看较为低廉,从能源的节约上来看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缺少的就是更加高效的围护手段和材料。

2、新能源的推广和利用

新能源在推广和利用在节约原有能源和保护环境方面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太阳能的推广和利用上,已经明确了发展的方向,也做出了较好的利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其一太阳能发电,在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太阳能发电站,在逐渐的发展中可以让太阳能发电成为电能的主要获得方式;其二是目前在少数地区可以看见的“太阳屋顶”,这也是促进太阳能利用和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三是太阳能的热水器,目前在这方面的发展比较成熟,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已经实现了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在制造工艺上并不复杂,而且从成本上来考虑也较为低廉,经过多年的发展,制造工艺已经步入成熟阶段。除此之外,在太阳灶和光伏水泵上也有一定的应用。在土建结构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新能源的具体应用作用,例如在冬夏两季的太阳能接收和阻止,保证室内的通风正常,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降低其他能源的消耗程度。同时在照明方面也有了不小的进步,目前我国最常用的就是普通的白炽灯,可是还是有一部分人为了追求外表上的美观,并不注意使用条件的节能环保,因此造成了许多浪费,从新能源的角度上来看,就可以选用荧光灯,无论是从使用寿命还是照明效果上来看都要优于白炽灯。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在土建中浪费能源的现象十分要求安装,而且能源使用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不容忽视,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和手段来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现有的能源很难满足人们的需要,然后再对于建筑工程的改造上还会浪费大量成本,因此对于土建来说,在设计阶段就积极使用新能源,既能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的短缺现状,也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保证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义华. 也论土建工程的安全性及耐久性[J]. 华章,2012,26:343.

新能源土建篇2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 重要性 信息化建设 作用 应用

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土地信息资源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如何以信息化推进国土资源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有效地管理好土地,充分、合理和科学地节约集约利用好有限的国土资源,已成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以下就信息化建设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及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国土涵盖了各种形态的土地,但是能够为人们所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为了提高利用率,合理的土地资源管理十分必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国土资源利用日益增加,使得国土资源管理对于国家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有效的对国土资源进行利用,以保证其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信息化建设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信息化建设在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转变和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及政务公开等方面的作用。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和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可以清晰看到管理流程,优化了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水平和效率,并且还规范了管理行为,从而推进依法行政,大幅度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建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直接沟通,实现把国土资源管理的政策方针及相关内容,特别是行政办理事项、程序和要件在网上公开,建立方便的信息查询系统,提供快速的网上报件渠道,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并通过信息化系统来反馈和听取群众的心声,采纳合理建议,接受群众管理,对于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廉政建设,促进政府管理方式如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并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都 具有重要意义。

2.信息化建设在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带来的需求扩张与有限土地、矿产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违法用地、矿产资源乱采滥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合理配置等重要问题都有待破解。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重新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不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政府自身的管理效率。其中,重视好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事证明,如何大力推进和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行政能力,有利于正确转变职能,有利于提高土地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国土资源管理效果的成败。没有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就将是“空中楼阁”,没有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就将无法履行好对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评价、保护和利用的职能。

3.国土资源信息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对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的监测、监管,提高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加强国土资源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基础。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本构成包括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化和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社会化。

三、信息化建设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1.信息化建设在构建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中的应用。国土资源管理主要行政审批业务实现网上运行和网络化远程数据交换,各项行政审批业务实现网上并轨运行,政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审批过程全透明。实现国土资源全覆盖、全流程的动态监测与监管,实时掌握土地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对辖区内每一块土地的“批、供、用、补、查”和每一个矿业权的审批、勘查、开采等进行实时全程监管。

2.信息化建设在推进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中的应用。国土资源管理需要加强土地调查等专项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并按照统一标准来加强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提炼。同时,建立数据更新制度,不断增加信息数量、提高信息质量,做到资源状况“一览无余”,做到资源家底“心中有数”。对于支撑监测监管、决策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类数据必须集中汇交,并一定要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和记录。

3.信息化建设在创新国土资源服务管理中的应用。认识信息化建设对于国土资源管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正确规范和创新管理作为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以应用促进发展作为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以如何加强统筹、建立土地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大力推进国土资源各项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规范和创新国土资源服务和管理。

四、结束语

信息化建设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要结合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对资源的监测、监管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新能源土建篇3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转变和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及政务公开的重要途经。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和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可以清晰看到管理流程,优化了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水平和效率,并且还规范了管理行为,从而推进依法行政,大幅度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建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直接沟通,实现把国土资源管理的政策方针及相关内容,特别是行政办理事项、程序和要件在网上公开,建立方便的信息查询系统,提供快速的网上报件渠道,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并通过信息化系统来反馈和听取群众的心声,采纳合理建议,接受群众监督管理,对于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廉政建设,促进政府管理方式如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并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都 具有重要意义。

国土资源信息是国民经济信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信息化资源,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对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的监测、监管,提高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加强国土资源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基础。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本构成包括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化和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社会化。

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如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异常艰巨。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带来的需求扩张与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之间的矛盾日趋加剧。违法用地、矿产资源乱采滥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合理配置等重要问题都有待破解。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重新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不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政府自身的管理效率。其中,重视好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事实证明,如何大力推进和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行政能力,有利于正确转变职能,有利于提高土地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国土资源管理效果的成败。没有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就将是“空中楼阁”,没有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就将无法履行好对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评价、保护和利用的职能。

2 扎实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化

2.1积极推进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

我们要加强第二次土地调查等专项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并按照统一标准来加强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提炼。同时,建立数据更新制度,不断增加信息数量、提高信息质量,做到资源状况“一览无余”,做到资源家底“心中有数”。对于支撑监测监管、决策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类数据必须集中汇交,并一定要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和记录。

2.2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提高认识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对于国土资源管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正确规范和创新管理作为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以应用促进发展作为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以如何加强统筹、建立土地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大力推进国土资源各项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将进一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规范和创新国土资源服务和管理。其次,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任务重,范围广,涉及面宽,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应该编制《晋城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规划》,统筹安排、通盘考虑,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尽快完善基础数据库的建立,确保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目标一致、协调统一、有序建设和尽快见效。

2.3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首先,信息化建设最终离不开人的参与实施,所以要保持国土资源信息化队伍的稳定,要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熟悉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又能掌握先进计算机系统建设和应用技术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并充实到国土资源信息化队伍中。同时,一定要强化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岗位大练兵,逐步培养一支业务精通、操作熟练、相对稳定的技术骨干力量。其次,土地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和发展趋势,社会公众对信息化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建设服务型政府也必将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另外,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在编制好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经费投入、管理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建立起一套长效发展机制,确保国土资源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第三,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科学、规范地开展各项建设,至少要先制定出工作标准,确保现有的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在遵守信息共享法规与政策的基础上,打破部门、科室之间的信息封锁,形成顺畅渠道,实现国土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

2.4发挥实效,强化应用

立足应用是国土资源信息化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土地信息化才有持之不解的生命力。因此,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完成后要尽快投入使用,同时要建立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制度和工作流程,并以此作为业务工作的规范。另外,一定要注重应用培训,从而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今后,市局的业务培训,会议能通过视频会议进行的,原则上都要通过视频会议召开,以充分发挥视频会议的成果应用。

3 结论

综上所述,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要紧紧瞄准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因此,不断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对资源的监测、监管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新能源土建篇4

1 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是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化进程的必要手段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转变和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及政务公开的重要途经。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和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国土资源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通过电子政务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可以清晰看到管理流程,优化了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水平和效率,并且还规范了管理行为,从而推进依法行政,大幅度提高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服务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建立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直接沟通,实现把国土资源管理的政策方针及相关内容,特别是行政办理事项、程序和要件在网上公开,建立方便的信息查询系统,提供快速的网上报件渠道,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并通过信息化系统来反馈和听取群众的心声,采纳合理建议,接受群众监督管理,对于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廉政建设,促进政府管理方式如何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并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都 具有重要意义。

国土资源信息是国民经济信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信息化资源,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对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的监测、监管,提高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加强国土资源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基础。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本构成包括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化和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社会化。

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迫切要求。如今,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异常艰巨。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带来的需求扩张与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之间的毛段日趋加剧。违法用地、矿产资源乱采滥现象仍然非常严重。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源合理配置等重要问题都有待破解。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重新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不断应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政府自身的管理效率。其中,重视好信息化建设无疑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方法。事实证明,如何大力推进和提高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行政能力,有利于正确转变职能,有利于提高土地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将决定国土资源管理效果的成败。没有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国土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就将是“空中楼阁”,没有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就将无法履行好对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评价、保护和利用的职能。

2 扎实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土地管理科学化

2.1积极推进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

我们要加强第二次土地调查等专项调查和数据库建设,并按照统一标准来加强数据的整合、分析和提炼。同时,建立数据更新制度,不断增加信息数量、提高信息质量,做到资源状况“一览无余”,做到资源家底“心中有数”。对于支撑监测监管、决策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各类数据必须集中汇交,并一定要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和记录。 转贴于  2.2统一领导,统筹规划,提高认识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对于国土资源管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正确规范和创新管理作为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需求为导向、建立以应用促进发展作为土地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以如何加强统筹、建立土地信息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大力推进国土资源各项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将进一步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规范和创新国土资源服务和管理。其次,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任务重,范围广,涉及面宽,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应该编制《晋城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规划》,统筹安排、通盘考虑,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尽快完善基础数据库的建立,确保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目标一致、协调统一、有序建设和尽快见效。

2.3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首先,信息化建设最终离不开人的参与实施,所以要保持国土资源信息化队伍的稳定,要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熟悉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又能掌握先进计算机系统建设和应用技术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并充实到国土资源信息化队伍中。同时,一定要强化人员培训,定期开展岗位大练兵,逐步培养一支业务精通、操作熟练、相对稳定的技术骨干力量。其次,土地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和发展趋势,社会公众对信息化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建设服务型政府也必将借助于信息化手段。另外,加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在编制好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经费投入、管理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建立起一套长效发展机制,确保国土资源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第三,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科学、规范地开展各项建设,至少要先制定出工作标准,确保现有的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在遵守信息共享法规与政策的基础上,打破部门、科室之间的信息封锁,形成顺畅渠道,实现国土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

2.4发挥实效,强化应用

立足应用是国土资源信息化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不断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土地信息化才有持之不解的生命力。因此,国土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完成后要尽快投入使用,同时要建立信息化系统应用的制度和工作流程,并以此作为业务工作的规范。另外,一定要注重应用培训,从而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今后,市局的业务培训,会议能通过视频会议进行的,原则上都要通过视频会议召开,以充分发挥视频会议的成果应用。

3 结论

综上所述,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要紧紧瞄准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因此,不断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对资源的监测、监管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新能源土建篇5

明确发展目标。努力构建覆盖全国的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智慧国土”,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监管、网上交易和网上服务四级全覆盖,实现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手段的现代化,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监管和服务能力取得新突破,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为破“两难”,提高国土资源的保障能力和保护水平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始终坚持“三项原则”。要把“三项原则”作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灵魂,并在新的形势下赋予其更深刻的内涵、更大的贯彻力度。一是在规范和创新管理中充分释放信息化的巨大潜能。二是行政主导提需求,技术跟进主动服务。三是更加突出统筹,加大整合力度。

加快推进重点工作。“十二五”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要依托以遥感监测“一张图”为基础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和电子政务平台、综合监管平台、共享服务平台“三大平台”,全面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快推进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建设与应用,建立贯穿全国各级的国土资源数据体系,在深化应用中持续拓展、扩大覆盖。

第二,加快推进四级国土资源全业务的网上运行,加快补齐地区性和基层短板,在互联互通、四级联动上下功夫。进展滞后的地区和部分基层单位,要借鉴现有的成熟建设模式,力争在“十二五”中期以前完成覆盖四级国土资源行政办公、行政审批、综合事务等全业务的系统建设与应用。

第三,构建四级互联互通、各有侧重的统一门户网站体系,突出做好在线申报和网上服务、网上交易,提供办理结果查询。要持续推进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加快土地调查、地籍信息以及土地登记信息查询服务和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在提升服务质量中树立部门形象。

第四,强化决策支持功能和系统建设,在深度挖掘数据资源中提升对国土资源管理绩效、耕地保护、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的定量评估、监测预警、形势研判、科学决策,充分发挥信息化对转变监管服务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第五,尽快完成延伸到四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安全高效的全覆盖的国土资源业务网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系统建设,持续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保障服务能力。

新能源土建篇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却是有限的,如此\"三化一新\"需要我们转变原有观念,使土地资源利用从传统的利用方式向高效科学的方式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利用转变。

    一、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涵义就是指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一般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来衡量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土地集约利用侧重于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掘,以节约用地和高效用地为原则,是投入产出比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最高。但是由于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是有限度的。

    二、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必须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不单是村庄建设。新农村建设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讲条件、搞不切实际地大拆大建,更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象工程。二是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第一,新农村建设中的\"空壳村\"现象严重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设在前、规划滞后,模式在前、政策滞后,实践在前、理论滞后。旧村改造不力,\"空壳村\"现象突出,有的地方不注意旧村改造,农民富裕后旧房不拆盖新房。导致村庄内部旧宅基地闲置,未能及时退耕还田,村庄建设向扩展,形成了\"外光内糠\"的空壳村。现代农村社区和新型农民公寓建设日益兴盛,农村居民地点突击似的大拆大建,一户多宅等新的土地圈占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第二,村办企业分散,造成重复建设调查发现,由于土地使用制度的限制,\"乡办企业在乡,村办企业在村\"粗放生产,重复建设,基础设施一厂一套,不能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占用土地较多。例如,村里的印刷厂和镇上的包装厂各自上马自己的项目,不能共用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第三,村庄布局零乱,规模偏小

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不规则单元,农村居住分散化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民长期习惯以\"居民点+责任田\"的自然院落的形式分散居住,形成了村民住宅\"满天星\"式的分布格局。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对策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此方针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农村各项建设中集约利用各种资源。

    1、坚持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表现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的模式,宏观层次配置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在各产业部门的用地分配,中观层次配置是各产业部门根据自身用地指标进行部门内用地组合,微观层次配置是指地块内部不同品种或类别的配置。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土地集约利用涵括土地优化配置,土地的优化配置可以实现集约利用,土地优化配置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和准则,在一定区域内使土地资源需求既能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造成威胁。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短缺与低效利用造成,必须要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的持续集约利用的必然要求。调整即墨市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用的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合理的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产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对每一类土地实行分类指导,合理确定,不能\"一刀切\",以发挥每类土地的最高利用价值。

    2、坚持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1)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的旧村改造工作农民的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要挖掘村庄内部土地资源潜力,充分利用村庄内的闲散地,废弃地及其旧宅基地,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向外延扩大,旧村址及时复耕还田。旧城改造中要杜绝建平房,控制建而二层别墅楼,提倡建多层公寓楼和住宅小区,有条件的村庄要逐步向楼房发展。

    (2)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目前,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对于通过提高土地占用成本,促进土地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土地资源的滥占滥用的现象。因此,须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尤其是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人市制度,可以实行直接入市、公用事业用地市场价征地人市和按谈判价格将农村集体土地征购入市的制度。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减少建设部门对农地资源的不必要的占用。

    (3)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的统一市场,节约公共基础设施用地新农村建设中,要走集中统一建设的路子,小城镇和有条件的村庄要实行综合开发,集中配套建设,建一片成一片,防止遍地开花,分散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要做到三个集中,即乡镇工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居民住宅向住宅小区集中,商贸经营向市场和商贸区集中,同时要统一安排道路、供水、供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一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政策,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部门、行业规划相协调。

    二要加大违法占地监管力度,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组织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建设和新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土地资源。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项目用地以及一户多宅、超标准用地、占优补劣,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不落实及严重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一经发现严查到底。对通过整理新增加的耕地,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科学技术手段加以保护,严肃查处违法占地、侵害农民利益、破坏基本农田等问题,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

    三要加强土地整理,增加农地储备。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地占用逐年增加,农地面积在大幅度减少,加之农业技术进步较为缓慢,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力提高幅度有限,则会造成农地短缺,对粮食安全造成直接威胁。目前,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应注重加强土地整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对土地资源进行复垦、改造及调整,促进农业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农业补贴政策,适度实行一定规模农地的休耕制度,并采取企业改制迁并、村落归并、农田整理、废弃地复垦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土地整理方法,提高农地质量,增加农地储备,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的实现目标是追求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节约建设用地资源,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必须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新能源土建篇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却是有限的,如此三化一新需要我们转变原有观念,使土地资源利用从传统的利用方式向高效科学的方式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利用转变。

一、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涵义就是指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一般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来衡量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土地集约利用侧重于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掘,以节约用地和高效用地为原则,是投入产出比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最高。但是由于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是有限度的。

二、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

必须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不单是村庄建设。新农村建设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讲条件、搞不切实际地大拆大建,更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象工程。二是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第一,新农村建设中的空壳村现象严重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设在前、规划滞后,模式在前、政策滞后,实践在前、理论滞后。旧村改造不力,空壳村现象突出,有的地方不注意旧村改造,农民富裕后旧房不拆盖新房。导致村庄内部旧宅基地闲置,未能及时退耕还田,村庄建设向扩展,形成了外光内糠的空壳村。现代农村社区和新型农民公寓建设日益兴盛,农村居民地点突击似的大拆大建,一户多宅等新的土地圈占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第二,村办企业分散,造成重复建设调查发现,由于土地使用制度的限制,乡办企业在乡,村办企业在村粗放生产,重复建设,基础设施一厂一套,不能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占用土地较多。例如,村里的印刷厂和镇上的包装厂各自上马自己的项目,不能共用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第三,村庄布局零乱,规模偏小

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不规则单元,农村居住分散化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民长期习惯以居民点+责任田的自然院落的形式分散居住,形成了村民住宅满天星式的分布格局。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对策

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此方针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农村各项建设中集约利用各种资源。

1、坚持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表现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的模式,宏观层次配置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在各产业部门的用地分配,中观层次配置是各产业部门根据自身用地指标进行部门内用地组合,微观层次配置是指地块内部不同品种或类别的配置。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土地集约利用涵括土地优化配置,土地的优化配置可以实现集约利用,土地优化配置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和准则,在一定区域内使土地资源需求既能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造成威胁。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短缺与低效利用造成,必须要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的持续集约利用的必然要求。调整即墨市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用的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合理的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产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对每一类土地实行分类指导,合理确定,不能一刀切,以发挥每类土地的最高利用价值。

2、坚持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1)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的旧村改造工作农民的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要挖掘村庄内部土地资源潜力,充分利用村庄内的闲散地,废弃地及其旧宅基地,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向外延扩大,旧村址及时复耕还田。旧城改造中要杜绝建平房,控制建而二层别墅楼,提倡建多层公寓楼和住宅小区,有条件的村庄要逐步向楼房发展。

(2)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目前,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对于通过提高土地占用成本,促进土地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土地资源的滥占滥用的现象。因此,须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尤其是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人市制度,可以实行直接入市、公用事业用地市场价征地人市和按谈判价格将农村集体土地征购入市的制度。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减少建设部门对农地资源的不必要的占用。

(3)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的统一市场,节约公共基础设施用地新农村建设中,要走集中统一建设的路子,小城镇和有条件的村庄要实行综合开发,集中配套建设,建一片成一片,防止遍地开花,分散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要做到三个集中,即乡镇工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居民住宅向住宅小区集中,商贸经营向市场和商贸区集中,同时要统一安排道路、供水、供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一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政策,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部门、行业规划相协调。

二要加大违法占地监管力度,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组织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建设和新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土地资源。对不符合国家产业

政策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项目用地以及一户多宅、超标准用地、占优补劣,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不落实及严重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一经发现严查到底。对通过整理新增加的耕地,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科学技术手段加以保护,严肃查处违法占地、侵害农民利益、破坏基本农田等问题,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

三要加强土地整理,增加农地储备。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地占用逐年增加,农地面积在大幅度减少,加之农业技术进步较为缓慢,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力提高幅度有限,则会造成农地短缺,对粮食安全造成直接威胁。目前,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应注重加强土地整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对土地资源进行复垦、改造及调整,促进农业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农业补贴政策,适度实行一定规模农地的休耕制度,并采取企业改制迁并、村落归并、农田整理、废弃地复垦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土地整理方法,提高农地质量,增加农地储备,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的实现目标是追求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节约建设用地资源,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必须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新能源土建篇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却是有限的,如此\"三化一新\"需要我们转变原有观念,使土地资源利用从传统的利用方式向高效科学的方式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利用转变。

一、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内涵

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涵义就是指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一般用单位面积土地上的资本和劳动投入量来衡量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土地集约利用侧重于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掘,以节约用地和高效用地为原则,是投入产出比和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最高。但是由于土地利用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高是有限度的。

二、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是新农村建设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必须明确指出,新农村建设不单是村庄建设。新农村建设不能违背农民意愿、不讲条件、搞不切实际地大拆大建,更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搞形象工程。二是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建设的关系。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

第一,新农村建设中的\"空壳村\"现象严重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设在前、规划滞后,模式在前、政策滞后,实践在前、理论滞后。旧村改造不力,\"空壳村\"现象突出,有的地方不注意旧村改造,农民富裕后旧房不拆盖新房。导致村庄内部旧宅基地闲置,未能及时退耕还田,村庄建设向扩展,形成了\"外光内糠\"的空壳村。现代农村社区和新型农民公寓建设日益兴盛,农村居民地点突击似的大拆大建,一户多宅等新的土地圈占和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第二,村办企业分散,造成重复建设调查发现,由于土地使用制度的限制,\"乡办企业在乡,村办企业在村\"粗放生产,重复建设,基础设施一厂一套,不能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占用土地较多。例如,村里的印刷厂和镇上的包装厂各自上马自己的项目,不能共用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浪费严重。

第三,村庄布局零乱,规模偏小

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村土地利用格局形成了相对封闭的不规则单元,农村居住分散化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农民长期习惯以\"居民点+责任田\"的自然院落的形式分散居住,形成了村民住宅\"满天星\"式的分布格局。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

三、新农村建设中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对策

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此方针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农村各项建设中集约利用各种资源。

1、坚持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表现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的模式,宏观层次配置是指土地利用类型在各产业部门的用地分配,中观层次配置是各产业部门根据自身用地指标进行部门内用地组合,微观层次配置是指地块内部不同品种或类别的配置。

(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土地集约利用涵括土地优化配置,土地的优化配置可以实现集约利用,土地优化配置实质上可以理解为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和准则,在一定区域内使土地资源需求既能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造成威胁。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短缺与低效利用造成,必须要通过优化配置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的持续集约利用的必然要求。调整即墨市现有的农业产业结构,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用的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合理的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产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对每一类土地实行分类指导,合理确定,不能\"一刀切\",以发挥每类土地的最高利用价值。

2、坚持土地资源节约利用

(1)因地制宜地开展以\"空心村\"整治为重点的旧村改造工作农民的新建住宅大部分都集中在村庄,而村庄内却存在大量的空闲宅基地和闲置土地,形成了内空外延的用地状况,即所谓的\"空心村\"。要挖掘村庄内部土地资源潜力,充分利用村庄内的闲散地,废弃地及其旧宅基地,严格控制村庄建设用地向外延扩大,旧村址及时复耕还田。旧城改造中要杜绝建平房,控制建而二层别墅楼,提倡建多层公寓楼和住宅小区,有条件的村庄要逐步向楼房发展。

(2)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目前,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对于通过提高土地占用成本,促进土地持续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土地资源的滥占滥用的现象。因此,须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尤其是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人市制度,可以实行直接入市、公用事业用地市场价征地人市和按谈判价格将农村集体土地征购入市的制度。这样可以大幅提高农地非农化成本,减少建设部门对农地资源的不必要的占用。

(3)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的统一市场,节约公共基础设施用地新农村建设中,要走集中统一建设的路子,小城镇和有条件的村庄要实行综合开发,集中配套建设,建一片成一片,防止遍地开花,分散建设,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要做到三个集中,即乡镇工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居民住宅向住宅小区集中,商贸经营向市场和商贸区集中,同时要统一安排道路、供水、供电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3、大力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一要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政策,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部门、行业规划相协调。

二要加大违法占地监管力度,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组织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建设和新村建设提供有力的土地资源。对不符合国家产业

政策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项目用地以及一户多宅、超标准用地、占优补劣,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不落实及严重的土地违法违纪案件,一经发现严查到底。对通过整理新增加的耕地,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科学技术手段加以保护,严肃查处违法占地、侵害农民利益、破坏基本农田等问题,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

三要加强土地整理,增加农地储备。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地占用逐年增加,农地面积在大幅度减少,加之农业技术进步较为缓慢,一定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力提高幅度有限,则会造成农地短缺,对粮食安全造成直接威胁。目前,当地政府及国土资源部门应注重加强土地整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以增加土地的有效供给;对土地资源进行复垦、改造及调整,促进农业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的提高;通过农业补贴政策,适度实行一定规模农地的休耕制度,并采取企业改制迁并、村落归并、农田整理、废弃地复垦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土地整理方法,提高农地质量,增加农地储备,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4、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的实现目标是追求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节约建设用地资源,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必须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新能源土建篇9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背景与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路径。本世纪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土地问题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瓶颈。我国土地的现状警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逼迫中国的城镇化不能走无限定的扩展城镇空间规模为主要形式,必须另辟蹊径,走节约集约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为道路。但是,现实与理论总是存在一定的悖论,破坏生态自然,挤压农村的空间,借发展之名圈占农民的土地等等短视现象屡禁不止,进而引发大量社会矛盾,甚至造成。因此,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着眼于“新型”二字,用新型的理念、新型的机制、新型的路径解决目前城镇化进程中的合理配置土地资源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实践问题。

2.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建设土地资源配置总体趋势:——合肥实践

根据合肥市2006—2020年土地总体规划,合肥市土地资源配置总体趋势是:(1)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至2020年,规划耕地保有量374027.39公顷。2006-2020年,规划耕地净减量控制在 3537.24公顷以内。其中,2006-2010年,耕地净减量控制在 2720.92公顷以内。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目标为 322429.96公顷。(2)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目标。至2020年,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约为 22821.52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 22821.52公顷。其中,2006-2010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8311.77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 8311.77公顷。2011-2020年,规划新增建设占用耕地 14509.75公顷,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 14509.75公顷。(3)建设用地控制规模。至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137749.31公顷。2006-2020年,规划净增建设用地 22890.56公顷。其中,2006-2010年,净增建设用地 11193.22公顷;2011-2020年,规划净增建设用地 11697.34公顷。

从以上趋势看,今后长时期合肥土地资源配置主要呈现如下特点:(1)在国家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框架下将继续强化土地资源开发的管理,通过规划明确开发与保护的范围;(2)禁止性开发的区域将呈增多的趋势;(3)限制性开发区域将采取更加严厉的硬性的保护指标进行量化;(4)“大土地”理念治理下,更加注重和鼓励向地下空间、高空等拓展建设空间;(5)建设用地土地供应量将受到进一步的控制,特别是郊(县)区建设用地的土地报审批制度更加严格,建设用地供应量日趋紧张。

3.合肥新市镇建设中土地资源配置的策略和建议

创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式和提高土地资源配置管理水平是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关键点。因此,合肥在推进新市镇建设过程中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至关重要。

(1)更新新市镇建设理念是创新新市镇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的前提。首先,在推进新市镇建设过程中,对新市镇的土地资源配置要始终坚持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健全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特别是要有合理的土地产权基础和收入分配机制,以形成土地资源配置的长效机制,实现土地利用的节约集约化,为合肥新市镇的可持续发展储备足够的土地资源。其次,合肥在推进新市镇建设过程中,通过严格筛选项目用地,合理确定和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容积率、用地标准等措施,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市镇建设要创新规划管理,从根本上避免平面规划制度方法,确立高空、地面、地下立体式规划制度方法,最大限度地配置以土地为支轴的使用空间,提高土地复合使用水平。再次,借鉴国内外土地资源配置的成功经验,结合合肥郊县的实际,深入分析各地土地资源的特点,探索适合合肥新市镇建设用地路径。

(2)建立科学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是创新新市镇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的关键。综合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合肥新市镇建设的土地使用的合理评价体系,科学规范具体流程。①新市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在宏观层面上,建立新市镇用地结构分析的指标体系。②以新市镇功能区(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政务文化区)为评价对象,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约束条件,并考虑通过现有规划图件获取数据的实际操作情况,制订中观层面上的功能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③确立合理的评价标准。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土地利用程度将新市镇土地划分为四个等级:低度利用、适度利用、集约利用、过度利用。对应上述评价等级,根据新市镇建成区的实际范围分别确定市民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服务用地、政务文化区用地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④确立科学地评价方法。明确合肥推进新市镇建设的不同阶段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比如专家估测法、频数统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逆方程法等;其次,建立比较科学的评语集;再次,对评价标准和评价对象进行标准化计算;最后,给出新市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结果。

(3)建构合理的土地管理长效机制是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的目标。土地资源配置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合肥在推进新市镇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土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就要建构合理的新市镇土地管理长效机制。根据国家和安徽省制定的土地利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一要科学地制定新市镇建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要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新市镇建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做好新市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制定补充耕地数量质量按等级折算的考核办法,真正实现建设项目考核耕地占补平衡;三要在新市镇建设中大力推进新市镇所在地的旧集镇改造,从改造中拓展更大的居住与建设用地空间;四要在招商引资中充分重视社会法制环境、服务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的同时高度重视新市镇可持续发展中土地资源的综合承载力;五要提高土地资源监督与执法管理水平。

——————————————

参考文献

①毛蒋兴,阎小培,《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交通模式关系研究》,《规划师》,2007年第7期。

②郭先登,《关于合理配置城市土地资源的思考》,《东岳论丛》,2007年第2期。

③姚士谋,陈爽,年福华,《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的若干规律特色》,《地理科学》,2009年第1期。

④吕萍等,《土地城市化及其度量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8期。

⑤张安录,杨钢桥,《小城镇发展与建设用地管理》,《城市规划》,2000年第9期。

新能源土建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土地资源保护 集约利用 群众意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提升我国现代水平的重大而又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的保护一直是发展中存在的重要矛盾,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郊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等越来越多概念的衍生,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需求量开始激增,然而土地资源的自然供给却是有限的,再加之人类活动的频繁,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地盐碱化等问题,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稀缺。因此,农村土地管理成为当前一项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早在几年前,我国便已经提出和实施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方针,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显得尤为重大,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确实发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确实在缩小城乡差距,拉近贫富距离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如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土地资源保护同样是在近几年来提出,其意在保护土地资源,防止土地资源浪费,增加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土地资源带来的却是越来越越严重的破坏,人们肆无忌惮的耕作、放牧、投资办厂等行为,这样做的后果非但加快了经济的发展,反而严重打破了土地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导致了土地资源的严重缺失。因此,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必须与土地资源管理协调发展,否则两者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

2 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农村土地整理

首先应开展农用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农用地整理,其宗旨就是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综合采用农业、水利、林业、生物和科技措施,实现田成方、路成行、林成网、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农田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操作机械化和农艺规范化,建设现代化农业园区。实践证明,农用土地整理在很大程度上都发挥着极高的效益,如将处于荒废状态的道路、沟渠、损毁的防护林、坟墓等开发成生产用地, 可以有效的增加耕地面积:诸如通过规整农田灌溉渠系,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以及改良土壤等措施,能够提高土、水、肥的综合利用效率;通过调整土地关系、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能更好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同时保证土壤的养分不大量流失;通过平整土地、归并零星地块以及修筑梯田,能够促进土地集中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农业集约化程度创造条件;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可以为大面积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有效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提供有效的措施。

3 农业生产用地的配置机构不健全所导致的问题

在我国农村土地的政策中,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目前来看,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制度优势已经开始出现严重的弱化,正在不断的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弊端。由于单个家庭中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与制度中提到的扩大生产经营的要求相违背,分散农户的家庭经营已经难以适应整个市场的需求,生产同再生产在各个环节以及利益的分配存在重大的矛盾。不仅如此,农民对土地资源的认识不够深刻,意识观念不统一,进而造成了不同区域的规模和流转的差异,再加之没有可操作的指导性策略,是土地的流转处在一种盲目运作的状态。

4 如何合理规范土地使用

所谓土地集约利用,其基本涵义就是指在土地上增加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高报酬。通常,我们把单位面积的土地上的资本以及劳动投入量,来确定土地利用集约程度的标准。土地集约主要侧重于土地利用潜力的挖掘,以节约用地和高效用地为原则,达到投入产出比和土地利用的最高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

4.1 必须高度重视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土地资源在利用率上存在的问题,追溯其根源不难发现俺,资源短缺与低效利用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通过优化配置这一策略,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土地集约利用在根本上涵括了土地优化配置的问题,土地优化配置可以很有效的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土地优化配置在其实质上,完全可以可以理解为以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根本目标和准则。在一定区域内使土地资源需求既能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对人类未来的发展造成威胁。这样做的同时,也满足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4.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在农村,浪费土地的情景随处可见。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农村,很多地区都在延续这先人粗犷型的生产生活方式,肆意开采、放牧、砍伐等行为,这直接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大面积破坏以及土壤营养含量的流逝。积极的开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有效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不能靠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来增加单位土地面积的经济产出,我们必须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创造出尽可能无限多的效益。对每一类土壤进行分类指导,给予合理的确定,不能忽视现有的状况而采取“一刀切”的盲目策略,从而以发挥每类土地的最高利用价值。

4.3 坚定不移的遵循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原则:在目前的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的遵循低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在有限的自然供给中,创造出属于人类的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务等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举办知识讲座、为广大群众提供政策咨询等多种形式,使群众可以充分的了解我国的国情,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土地整理上的整体认知,使经济发展理念和资源保护观念深入人心,增强了群众自身对土地资源的认识,从而能够为土地整理项目的有效实施,奠定了最坚实的人民群众基础。

5 结语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各项制度和法律法则都还不完善,新农村的出现以及土地资源保护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局面,然而能否做到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还要靠有关部门的大力发展深入以及群众的鼎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武子宁、路紫.河北省村庄改造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新能源土建篇11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30-0158-02

低碳经济的新形势下,优化可利用能源结构、促进产业的升级实现低碳发展就成为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混凝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材料的更新对于实现混凝土行业的低碳发展有重要作用。在对混凝土材料不断研发的基础上开发新材料,采用新技术来突破传统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低碳经济

1.1 低碳经济的提出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环境危机下提出来的,它是利用制度、技术上的创新等手段来实现产业的转型,通过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研究与开发来减少以石油、煤炭等高能耗资源为主的能源消耗,做到对温室气体的少排放、零排放,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GDP这一指标。

低碳经济是以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和谐为主要目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借助新能源技术以及节能减排技术来实现人们经济发展模式根本上的转变。

我国顺应经济发展潮流,响应低碳经济的号召,减少高能耗产业的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为此,对水泥、混凝土产业等高能耗资源实施产业调整发展低碳经济就成为国家和社会共同关注的大问题。

1.2 混凝土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作为建筑领域的基础原材料,水泥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但提供了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所必须的材料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为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上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水泥行业的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水泥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产业链的形成和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低碳经济形势下,传统水泥行业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保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水泥行业的基本原料是矿产资源,作为主要燃料的化石是一种高能耗、高排放的能源,因此,做好对水泥行业的节能减排减少能源的消耗实现低碳发展就十分重要和迫切了。

混凝土是最基础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出现了混凝土的原材料资源紧缺的问题,例如粉煤灰、砂石等基础材料日益紧缺且运费逐年增加;此外,混凝土结构与材料的持久性下降,减少了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混凝土材料的不合理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等。这些现象都造成混凝土行业发展的困境,新形势下唯有做到混凝土行业的低碳发展,调整混凝土产业发展结构,不断进行技术革新研发新材料才能保证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低碳经济模式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的发展方向

混凝土材料在传统发展模式和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对比,见表1。

2.1 混凝土低碳化的有效途径及发展方向

2.1.1 研发高性能的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在增加建筑工程寿命上有显著成效,不但能够减少修缮的次数也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容易开裂,采用超高性能的混凝土利于提升其整体的韧性,不易发生断裂。在混凝土材料的选择上选取的是纤维增强材料,低碳又环保。

2.1.2 材料的持久性

混凝土材料的持久性也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寿命,提高混凝土的利用效率增加其耐久性对于实现低碳发展有重要作用。其次,在保证混凝土整体性能的基础上缩减水泥的用量对于实现混凝土行业的低碳发展十分重要。通过采用可替代的胶凝材料来减少水泥用量,也可以进行化学或物理上的处理来提高水泥的性能以此减少水泥的整体用量。

2.1.3 通过改革生产的工艺来实现低碳发展

初期在混凝土的利用上多数采用现场搅拌的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和噪音对施工周边环境造成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还容易出现混凝土的质量低劣等问题。改变混凝土的生产工艺可以从两个方向努力,比如可以通过采用预制混凝土来做到工业化生产,通过自动化的生产线来节省人力物力、缩短工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混凝土的部品化也利于实现混凝土的低碳发展,不但能够避免材料的浪费还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高耐久性。

2.1.4 研究开发新技术和材料来实现混凝土的低碳发展

比如混凝土增效剂的研发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混凝土整体性能,降低生产成本,不但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收获了社会效益。通过采用新材料来实现混凝土利用效率的提升,避免混凝土因不合理利用而带来的资源浪费,实现混凝土行业的低碳发展。

2.2 作用和影响

低碳经济新形势下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的调整对于实现我国混凝土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

首先,作为一个混凝土的消耗大国,我国在混凝土生产、应用过程中都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现象明显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熟料量,避免资源的浪费。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的调整适应了低碳经济形势下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上做出了重大改革。对于实现科学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要的帮助

其次,混凝土材料和结构上的调整是在全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大背景下响应低碳发展的号召而做出的重大改革。不但解决了建筑行业在能源、环境以及污染等方面的问题,还提出了一条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路子,保证了混凝土行业的低碳发展,促进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升。

3 结 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变革,它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做到低能耗、低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在科学发展的观指导下,通过研发高性能的混凝土、缩减水泥中的碳排放、改革生产工艺等手段来实现混凝土材料与结构的调整做到低碳发展,促进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新能源土建篇12

一、绪论

甘肃简称“甘”或“陇”,是取古甘州(今张掖)和古肃州(今酒泉)两地首字而得名。陇东是甘肃东部的简称,包括庆阳、平凉两地区,16个市县,人口446万,面积3. 8万平方公里。陇东位于六盘山以东,北接宁夏,东临陕西,地处黄河中游,从地理区位上看,陇东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偏西,具有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区地形地貌,其中以“天下黄土第一源”—总面积910平方公里的董志源最为著名。(见图1)

二、陇东传统民居特征与现状

2. 1陇东窑洞:黄土高原

对于陇东地区可谓得天独厚,窑洞是这里传统民居的主体。窑洞是在人工掘成的崖面上,纵向挖成的洞,“崖”形成自然的屋架。崖的组合为“庄”、“庄子”,主要有明庄、地坑庄等七八种,地坑庄又分为平地下坑和“半明半暗”。这些民居形式,是典型的周祖陶洞穴居的遗风。“地坑庄”:是先掘地成坑,坑壁即是挖窑的崖面,这种类型一般集中于平坦的源面。地坑庄大小不等,一般为长方形,长10丈,宽3丈,深2丈,正面土窑三孔,侧面一孔,通道又叫做“洞子”,下洞上箍,安装大门。(见图z>

2. 2陇东窑房:作为窑洞的发展和补充,世居这里的人们在平地上,结合窑洞和普通平房的优点创造了一种独特民居建筑一一“窑房”。窑房民居采用夯土作为墙,以土坯发卷起拱作为屋顶,屋顶填土形成坡顶并铺设青瓦,夯土或土坯外墙面抹麦草泥,讲究的人家外墙平贴砖,其外观与普通砖瓦房屋一样,但其室内却为窑洞景观。由于此类民居较传统窑洞具有开窗自由的优点,采光与通风均优于窑洞,同时又因为采用生土坯,因此具有冬暖夏凉、加工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原生态建筑。在当今倡导资源节约型社会中,窑房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见图3)2. 3生土聚落在陇东靠崖挖窑洞,窑洞前左右两侧可建窑房,从而围合构成院落。窑房与窑洞生土建筑一起,构成了陇东地区随处可见的生土聚落。这样的生土聚落组成的人文景观与黄土高原粗犷、豪迈的山川景观,与陇东特有的腰鼓舞、皮影戏、剪纸、香包、面塑等民间艺术,与生产生活娱乐文化交相辉映,构成了绚丽多彩的陇东画卷。(见图4)写‘一~.........正..,,.

.

暇戴 }}'f陇东地区属于半干旱大陆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作为先周始祖、黄河农耕文化和中国传统农业的发祥地之一,它奠定了周代几百年的历史根基,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和传统农业的先河,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最早见证。同时,这一地区又是戎、狄、羌、匈奴等古代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古丝绸之路更经过这里汇入河西走廊,形成了悠久而丰厚的陇东文化历史。与这一漫长农业文明相协调共生的是这里的生土建筑居住文化,它经过数千年的演化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陇东文化和建筑风貌,产生了以陇东窑洞和窑房为代表的生土民居与聚落。

2. 4反思

今天,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以及人们盲目求新攀比的心态,普遍认为居住在窑洞或窑房等生土建筑中是生活贫困的象征,有些地方政府也将放弃生土建筑作为脱贫的措施。因此,这种环保生态型的传统生土建筑处于停滞不前以至遭到废弃,取而代之以烧制的砖作为建造住宅的主要材料。传统生土建筑、生土聚落、生土营造技术正处于解体与消亡的边缘,该地区农村住宅的建设处在盲目、混乱的局面之中,传统村落风貌不复存在。

三、资源承载力视野下的民居研究

3. 1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陇东的生土建筑发展、人居环境建设问题应从区域的资源承载力视野研究、思考和解决。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样定义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遇见的期间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资源承载力是客观存在的,它可以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而变化,是资源系统的客观属性,因而是一个相对客观的量。在村落发展中引入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主要是指出:当今村落的发展不能再根据人类主观想法无序发展,而应在当地资源所能承载的限度下,制定发展目标。

3. 2陇东地区资源概述

甘肃地区水资源贫乏,境内自产径流量为3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水资源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全省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0全省贫水区包括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及兰州以北地区,年径流量从南部的50毫米向北递减至5毫米,淡水清水资源仅占径流量的42};人畜、农作物的用水十分困难。陇东属黄土高原沟壑区;陇东地区的耕地大约有1542万亩;年均降水量350-700毫米,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夏秋多暴雨,加之黄土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地下潜水资源比较丰富,但开发利用的难度很大。有关资料显示:水土资源人年均拥有量综合指数陇东地区位居甘肃省末位。

3. 3陇东地区资源承载力分析

今天,当我们站在生态文明的层面,以资源承载限度的视野重新分析、审视这一华夏民族发祥地时,不难看到,陇东地区悠久的历史一方面带来了值得称道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另一方面对于今天的后代子民来说,却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生态资源包袱。由于人口增加和过度的农业开发,以及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一地区自然资源医乏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耕地资源、森林和水资源短缺更为突出,极大地制约了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医乏、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承载力极其低下的地区,人居环境无法沿袭其它地区的常规发展道路,挖土、烧砖建房无疑更加剧了能源消耗、环境污染、水土流失。而新建的砖瓦房并不能抵御冬季严寒,加大了采暖能耗。星罗棋布的砖瓦住宅,使原有村落的凝聚力和规模效益逐渐消失。(见图5)要解决农村建房问题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就地取材,修建符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生态型的民居建筑,走符合陇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道路。

四、回归地域建筑、营建新型生土民居聚落

4. 1传统生土聚落的发展

从对陇东农民的访谈中,往往可以看到一种矛盾的复杂心态,一方面人们流露出对美好居住环境的向往;另一方面内心深处有着种种难以割舍的生土情节,生土建筑冬暖夏凉、造价低廉的特征至今让他们称道。自古以来,“居者有其屋”一直是劳动大众的最朴实理想与愿望。对于建筑、规划师来说,必须寻找出切实可行又生态环保的建筑材料、建造技术来实现他们的心愿。“传统乡土建筑与时代共生,必须与社会同时发展”,将传统生土建筑革新发展,与现代生活要求加以整合,满足当代人民生活模式的要求,是我们当前研究的课题。

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关系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利用。对传统村落和民居的研究,应本着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的原则,在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时,使历史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既尊重地方民情、民风、民俗等传统文化习俗,又注意体现时代特征和为广大乡民乐于接受的新文化。要借鉴传统民居顺应自然、因地制宜、节地节能等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依靠当今科学技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沼气……为乡民创造出方便、舒适、卫生、安全的居住环境,使其既能享受到现代的物质文明,又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

4. 2传统生土聚落的更新

在陇东地区出现的独特的传统民居建筑—窑房,即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又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是一种典型的绿色原生态的建筑类型。从环保、材料、结构、施工、外观、实用等各个方面优于目前普遍兴起的砖瓦房。是利用地方材料建造房屋的典型代表,较原有的黄土窑洞通风、采光、抗震、稳定性均有所改进,对于黄河流域的寒冬,也能起到良好的御寒作用,冬暖夏凉,这不仅与当地的气候相适应,特别适宜贫困地区农民建房。窑房的技术更新,重点放在研制高强度土坯加工器具与抗震构造措施上,使传统土坯窑房获得新生。(见图6)在传统村落的更新与改造中,应顺应自然、节能节地,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土地和自然的生态环境,结合山体、水源等自然环境的特点,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创造丰富的环境景观,使原有的特色得以保持和发扬。针对该区的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应大力宣传示范,将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灶、沼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4. 3绿色技术手段的利用

生土民居的回归有赖于多种绿色技术的支撑如:新型高强度土坯技术,抗震构造柱的使用技术,土钢、土混结构体系,生土墙体防水涂料技术,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雨水收集设施,节水设备与节水农业技术,利用太阳能采暖、热水技术,秸杆煤气!甘肃陇东黄土地貌!陇东窑洞民居!陇东独特民居-一窑房!陇东窑房院落!陇东地区星罗棋布的民居!正在施工的陇东窑房院落的综合利用技术,垃圾处理新技术等等。有效的技术与政府宏观政策的配合定能使陇东人居环境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结论

生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凭借合理有效的绿色建筑技术手段的支持,要将现代生活融入到窑居生活中,顺应城市化进程才能促使生土建筑随时代的进步而发展,绿色技术手段使窑居的室内环境与城市的生活品质、居住环境不相上下,而同时室外环境(空气新鲜、视野开阔等)又优于城市喧闹、污染的环境。因此,该地区应该充分利用黄土的特性,发展生土建筑体系为居住建筑的主要形式,既经济实用、又符合当今创建节约型社会的目标。

符合生态规律,因地制宜地与自然环境、与资源环境融为一体,是原生的绿色建筑尊重自然的表现。

研究其深层文化内涵,发掘本地区的“生态基因”和“地域基因”,认真探求这种地方性的差异,挖掘有利因素,以期达到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为陇东这块古老的家园注入新鲜血液,为古老的生土建筑获得新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侯继尧、王军著,《中国窑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2.夏云、夏葵、施燕编著,《生态与可持续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