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护理范文

时间:2023-06-07 09:04:2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病床护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病床护理

篇1

[中图分类号] R47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188-01

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Relabilitation,CBR)是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一种经济有效,广覆盖,在家庭和社区层次为病、伤、残者提供康复服务的途径。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联合意见书》中阐明“社区康复的实施要依靠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所在社区以及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1]

大多数需要长期康复的残疾、慢性病或老年人适宜在社区和家庭中实施康复治疗,社区护士在社区医疗卫生保健工作中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通过上门访视提供服务,是有效的康复方法之一。

武汉市青山区红卫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间,在当地残联的支持下为辖区60名有需求的残疾人建立了家庭康复病床,签约为残疾人及家庭进行康复服务。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对家庭访视护理和家庭康复有了一些工作体会,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街道残联的支持下,选取了60名残疾人建立家庭康复病床,入选条件是:办理了残疾证(残疾等级1―3级)、低保或困难家庭、伴有并发症或慢性病,自愿接受家庭医生/护士上门访视给予的康复服务。

1.2 方法

1.2.1 组建家庭医生团队 组建一医一护为一组的家庭医生团队,并进行社区康复适宜技术的培训,与上级康复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合作关系,保证从康复技术方面得到支持。

1.2.2 建床 一组医护管理4--8人,上门建立家庭病床,并签订“家庭康复服务协议书”,详细记录残疾人基本情况、照顾者情况、并发症和慢性病、治疗史、康复需求等。

1.2.3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每个人的特殊情况制定不同的康复计划。⑴肢残人以康复残肢功能、阻止健肢功能退化、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器械使用和训练为主;⑵精神残疾人家庭以重建家庭生活秩序、家庭心理支持、督促服药、精神病人护理指导、鼓励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解救关锁、转诊服务等为主;⑶卧床和截瘫病人以压疮管理、辅助器械使用、代偿功能训练为主;⑷伴有慢性病者以治疗慢性病、照顾者护理技能培训为主。

1.2.4 家庭访视和护理指导 完成建床和康复计划以后,社区护士每周一次或按需进行家庭访视,每次访视工作后,填写访视记录单,由病人/残疾人或家属签字认可。

1.2.5 阶段性调整康复计划 每三个月由访视护士对残疾人康复情况作出阶段评估,交给专业康复医生讨论是否调整康复计划。

1.2.6 结束评估 一年约定服务期满,由家庭医生、访视护士及残疾人协理员一起上门做结束评估,残疾人状况有无改善,是否恢复自主照顾,康复目的是否达到。

2 结果

2.1 建立了家庭康复病床的60人中,男36人,女24人;肢体残疾39人,精神残疾11人,其他10人。年龄15―79岁。

2.2 比较建立家庭康复病床前后残疾人及家庭在主动康复意识、康复行为、护理技能、健康素养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主动康复意识从43%提高到80%;介助下自理生活者从28%提高到48%;照顾者掌握大部分护理技能从26.6%提高到71.6,但是残疾人个体的社会功能改善不太显著。

表1 建立家庭康复病床前后意识/行为比较

2.3 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测定表在建床前和撤床后对60人进行心理测试,我们将测试结果为“正常0-7分”和“轻度8-10分”视为心理健康者,建立家庭病床前,残疾人心理健康者有20/22人,占35%。经过一年的家庭访视和康复指导,心理健康者有39/41人,占67%,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3 讨论

3.1 考虑到社区康复所需专业人才的严重匮乏,社区康复服务的覆盖率和实际服务能力与“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奋斗目标之间还存在较大距离[3],社区医生/护士通过建立家庭康复病床,为需要康复的人服务,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从实践中可以看出,定期家庭访视能激励其潜能,使残疾人及家庭的主动康复意识、康复行为、护理技能、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等方面有较显著的改善,但残疾人个体的社会功能改善不明显。这可能与社会体制、环境和公众态度阻碍着弱能人士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长期困居在院舍里有关[4]。我们需要探索长效的家庭康复病床管理模式来实践社区康复。

3.2 家庭访视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护理人员担任,她们同时还要承担常规医疗工作及其他公共卫生服务,随着家庭护理需求也越来越多,访视密度不能得到保证,有时会延长访视间隔时间。她们也深感自身的康复专业知识不够,访视装备不齐全,无法完全满足被访者的需求。

3.3 建立家庭病床是可持续有效的社区康复方法,家庭病床管理制度和个性化康复计划是保证家庭访视有效进行的基础[5]。现阶段社区护士的人数不足和综合知识欠缺,以及访视装备不齐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影响社区护理质量的因素,使得社区护士在实施访视工作时存在诸多的困难。需有长效社区护士培训机制和建立科学务实的家庭访视医疗体系作为社区康复工作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程凯,主编 .社区康复工作上岗培训教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16-17.

[2] 许少先,王晓君,张淑玲.社区护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M].现代医药卫生,2010,26(4):617.

[3] 李敬.社区康复六议.中国残疾人,2010.04:68

篇2

1.1.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入院后告知患者及家属治疗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让患者有一个心理准备,并且告知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定期用药,并让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等[3]。

1.1.2实验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中医健康特色护理,具体方法包括:①健康教育护理。患者入院后护师运用望、闻、问、切的中医四诊法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针对性的开展辨证施护的方案,根据患者体质、疾病的证型等给予针对性的健康宣传教育。健康教育时应该遵循畅情志、适寒温、顺天地四时阴阳变化等中医健康教育,始终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原则。②日常护理。家庭护理不同医院病床、高血压患者的生存时间的长短、生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患者自我保健能力的强弱,高血压患者日常护理是家庭病床中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方法之一,通过中医健康特色护理能够让患者更加重视自己的健康,能够更好地用药,动态的监测患者血压,并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③饮食护理。高血压患者发病后护师要加强患者饮食护理,让患者服用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促进机体恢复,从而增强患者自身免疫,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4]。

1.2观察指标[5]记录患者护理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度、患者的遵医行为,如:戒烟戒酒、合理饮食、遵医用药、定期复查等。采用ADL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中ADL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三个方面。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认知度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高血压相关疾病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高血压相关疾病认知评分(82.87±7.98)分,高于对照组(53.60±14.55)分(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 实验组91.7%戒烟戒酒、95.0%合理饮食、96.7%适当运动、93.3%遵医用药、95.0%定期复查,均高于对照组的76.7%、81.7%、73.3%、80.0%、83.3%(P<0.05或P<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比较 实验组ADL评分(16.2±3.7)分、躯体功能评分(59.6±7.5)分、心理功能评分(65.8±9.2)分、社会功能评分(57.2±6.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1.6±3.2)、(53.2±7.1)、(56.7±8.4)、(51.1±6.0)分(P<0.05)。见表3。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比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当前,高血压家庭病床在高血压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阶段性进展,这种治疗模式主要是在患者家中建立病床,并且在护理人员以及患者家庭成员积极配合下,为患者在家中休养实施护理的过程[6]。家庭病床是医院延伸到家庭的病房,是将护患连成一体,将预防和治疗连接在一起,将护理融入到群众中,从而更加符合现代护理的实践活动,它是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它的出现改变了单一的、局部的、分割式的以医院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它更加顺应了群众的需要。

篇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资料与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12月开展家庭病床亲情服务1086例,全部是正常分娩的产妇,无术后并发症。

为产妇提供的服务内容:①测体温、观察子宫、恶露、会阴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②做好护理,如发现肿胀或皲裂,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方法教给产妇及家属;③指导产妇注意产褥期卫生,做好会阴伤口护理和拆线,观察会阴伤口愈合情况;④指导产妇饮食及产后运动。

为新生儿提供的服务内容:①测体温,指导产妇或家属如何观察新生儿面色、哭声、呼吸、皮肤、脐部、吃奶、大小便等护理情况,协助观察新生儿黄疸情况,皮测黄疸,做好记录;②为新生儿沐浴、抚触、脐部、皮肤等护理,指导并教会产妇及家属,如有新生儿游泳设施者可同时让新生儿游泳;③做好母乳喂养指导工作,如为人工喂养者,做好人工喂养指导;④指导婴儿护理知识及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组织结构: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年资助产士1~3人组成产后亲情服务小组。上门服务2~3天,每日去产妇家中服务2小时,尽量安排在白天上班时间出诊。

方法:①产妇顺产48小时后、剖宫产术后第5天可以向主管医生、护士提出要求经主管医生、新生儿科医生检查同意后,产妇、婴儿可出院回家;②签订协议书、知情书;③将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住址、电话号码,分娩情况逐项登记并制成一览表;④穿着统一的亲情服务工作服及佩戴胸卡,按要求完成上门服务的内容;⑤记录产妇及婴儿情况并请产妇签名;⑥提供24小时母乳喂养咨询电话。

结 果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可及早发现母婴异常,降低新生儿发病率。产妇出院后在家也能得到在医院一样的护理,如给产妇及婴儿测量体温能及早发现异常,产妇子宫复旧情况,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阴道流血量、色、味。现场示范及讲解母乳喂养等护理技术,纠正产妇认识和操作上的错误。第1天亲情服务错觉、不能很好地吸吮母亲的的婴儿较多,母乳喂养率为82%。通过手把手地指导、示范、讲解,第3天发现母乳喂养率得到显著的提高,达到98%。观察会阴伤口和术后腹部伤口愈合的情况,给予伤口消毒或拆线。继续给婴儿监测黄疸,有423例婴儿属于生理性黄胆,有24例为病理性黄疸,经住院治疗均治愈。做好脐部护理等。通过亲情服务,结合家庭情况,提供实际的指导或可行的方法,实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可提高产妇自护能力,促进产褥期康复。目前,母亲多为80后初产妇,由于缺乏护理经验,面对宝宝不知如何护理。产妇在住院期间虽然掌握了一般自护、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技巧等,但掌握程度不能满足需要,产后亲情服务是护理工作的延伸。通过护理师的讲解和示范,使产妇掌握伤口清洗、消毒的顺序。产妇的护理技能得到了提高,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及新生儿成长。另外增加产妇产后早期锻炼的意识,不仅有利于产后身体各器官的恢复,而且可增强产妇的自尊心与自信感。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整体护理的发展。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会遇到许多问题,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高度的责任心。我们选择具有良好素质、专业知识强的主管护师或护师进行亲情服务。整体护理的内涵不仅局限于医院,而是面向社区、面向社区的人群,既满足了医学模式、健康观念转变的需要,也保证了围生期母婴安康,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有利于新生儿抚触和新生儿游泳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新生儿护理方面,婴儿抚触和游泳是一项新技术。抚触可以增加母子感情,促进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刺激消化功能,减少婴儿的焦虑,对形成独立、自信的个性有益。新生儿游泳有利于胎便早排除,促进婴儿脑神经发育,提高儿童肺活量,调节儿童免疫力促进正常睡眠的节律,减少不良睡眠习惯的形成,促进肌肉与骨骼的生长。亲情服务人员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地监督和指导,使每例婴儿都得到了抚触。新生儿游泳,在0~1岁这一关键时期,对婴儿实施有效合理、科学的婴儿游泳保健,并持之以恒坚持1年,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可倡导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为防止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我们不仅要加强孕产妇在围产期的精神卫生保健,完善产后居家护理以及社区护理,为产妇及家庭提供相应的指导,而且对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使产妇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并提高处理生活难题的信心,从而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家属进行教育和指导,争取家人的理解与配合,改善夫妻、婆媳关系,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

讨 论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这种“把爱婴医院带回家、把医生护士带回家、把人文关怀带回家”的产后护理新模式,特别受到产妇和家属的好评,他即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也极大的帮助了80后新生代的年轻父母们,可及早发现母婴异常问题,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自护能力和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整体护理和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的深入发展。经过我们的细心指导,年轻父母们的具体实践,使他们成为照顾婴儿的能手。新生儿护理知识给家庭带来了巨大收益。

篇4

1资料

脑卒中患者23例,全部为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需家人24小时陪护。其中男9例,女14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43岁,平均年龄54岁;其中病因为脑出血者13例,脑梗死者10例,脑出血行手术病例6例。

2指导护理方案

2.1定时翻身,即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日间每隔3小时进行一次,夜间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以减轻对身体着力处的固定压迫。翻身时,切忌拖、拉、推,以防擦破皮肤。翻身后,在身体着力空隙处垫海绵或软枕,以扩增身体着力面积。

2.2定时清洁,即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每天用热毛巾擦身,分早晚洗脸、洗手、洗脚,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避免皮肤浸渍易损。

2.3定时按揉,即每天分早、晚两次,对身体着力部位,用75%酒精按摩,特别是骨突部位,要有足够力量刺激肌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皮肤的破损,增进要破损皮肤恢复。

2.4定时整理,即每天进行一次床铺的清扫、整理,杜绝床铺上有硬物、渣屑,使床单、被褥平整。

2.5定时换洗,即每周更换一次床单、被褥,布料一律采用柔软纯棉,切忌皮肤直接接触橡皮垫、塑料布等。

指导护理方案,每周进行三次示范指导,每月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整改。

3结果

所有23例脑卒中患者,分阶段进行督导、评价。

三个月时进行评价,20例患者皮肤完好,弹性十足;3例患者,骶尾部皮肤轻微发红,经督导检查,发现床单、被褥非纯棉所做,建议家人改正。

半年时进行评价,3例骶尾部皮肤发红者,经细心照顾,已经好转;有1例,出现右侧大转子处皮肤红肿,无水泡,经督导检查,发现家人因农忙,翻身、按揉不及时,时有夜间不进行之时,建议家人改正;2例左侧大转子处,皮肤稍有发红,经督导检查,发现患者拒绝进行护理,因卧床时间较长,产生轻生念头,故而拒绝护理,遂由我院医师进行心理劝导,使其增加生存的希望;余下17例患者,皮肤一切正常,家人照顾勤快。

一年时进行评价,1例右侧大转子皮肤红肿者,经2月余的精心护理,皮肤渐渐地趋于正常,检查时已经恢复弹性;2例左侧大转子皮肤发红者,因有了生存的希望,接受家人的护理,已经恢复正常;1例因复发脑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其他患者家人照顾勤快,皮肤一切正常。

两年时进行评价,2例因并发呼吸道感染,治疗欠及时,而死亡;余下20例患者,皮肤完好,无红肿、无压疮形成。

4结论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