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经济原理范文

时间:2023-06-19 09:23: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生活中的经济原理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活中的经济原理

篇1

查字典为您提供“经济学理论生活经济学原理看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您在写国际经济论文中的难题

经济学理论生活经济学原理看生活中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经济学理论生活经济学原理看生活中的问题”,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频道。

篇2

出版社: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当我终于发现厕所原来是很多人获取知识的主要窝点,地铁原来是很多人了解世事百态的重要场所,跑步原来是很多人妙思泉涌的绝佳时机时,我便开始试着去寻找更多这样的时机与场所――适合思考。

你习惯在哪里思考?这是个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首先,你需要一个不被打扰的空间,以便可以集中精力认真地胡思乱想;其次,你需要一个便于记录的场所,因为那些极其细微且天马行空的想法通常稍纵即逝,捕获他们的最佳工具便是纸和笔;最后,你还需要一个足够复杂的环境,因为灵感通常来源于人与人之间超乎个人想象之外的差异。如此看来,飞机上倒真是个适合思考的绝佳环境――因关掉手机而被迫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舒适的座椅以及面前尚算宽敞的小桌、飞机上千姿百态的乘客,几乎符合了上述几乎所有的要求。正如作者吴健雄在书的序言中所写的那样,飞机是一个移动而独立的空间,一个可以让他远离世故的安静场所,在其中可以产生一些感性加理性的思考。

《云端经济学》正是这样一本孕育自8000米高的飞机舱中的经济学随笔。作者从行业大佬对头等舱和经济舱的不同选择谈起――为什么麦肯锡只坐头等舱,而比尔・盖茨却对头等舱不屑一顾;从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这些发生在普通人身边的普遍现象――三流企业比价格与实惠,二流企业比技术与模式,一流企业比感觉与认知;为读者展示出一副日常生活的经济全景图――从大佬们对飞机舱的选择可以看出他们在行业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营销理念。

当手机被迫调整到飞行模式,飞机呼啸着加速冲上云霄,除了这个狭小且不能随意走动的空间以及你身边的乘客,你便与外界彻底断了联系。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你不得不打消一切与遥远的人群、事物产生关系的想法,专心地定下神来,回归到最原始的生活状态――要么一个人精彩、要么与身边的唯一一个或两个人进行交流。而似乎大部分飞行者,尤其是空中飞人们更倾向于前者。

你曾在飞机上思考过什么?你有没有想过选择飞机出行的人们与选择其他方式出行的人们在手机品牌的偏爱上有什么不同?头等舱的旅客与经济舱的旅客在飞行时间的利用上有什么区别?究竟是这些对时间利用上的区别造成了“飞人”们乘坐头等舱与经济舱的区别,还是因为坐了不同的机舱所以在对飞行时间的利用上有了或大或小的区别?

如若照此仔细分析开来,《云端经济学》与其说是从日常生活出发,为读者细致地展示了那些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哲学,倒不如说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一种全新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将高高在上的经济学拉至人人触手可及的地表,让更多非经济学专业人群去认识它、熟悉它甚至将它带入自己普通的生活中。读者顺着作者所提供的放射性思维方式,推及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真正体会到,学会一种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远比学会一个经济学原理更为实用。

而事实上,本书在给人展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的同时,亦给读者展示了一种作者的生活方式:生活中没有无聊,如果你觉得无聊,那是因为你没有试着去挖掘其背后深层次的东西,譬如作者在书中所展示的长途飞行这样漫长且枯燥的事情。当读者再次感叹时间去了哪里,或者说好的趣味性去了哪里时,不妨试着像作者那样:仔细地审视一下四周,以评论和分析的角度去思索看到的人或事件背后更深一层的含义。除了经济学理论,本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告诉了读者:这个世界上本没有无聊的人或事,如果你觉得它们太过枯燥,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个方式去看待它们。

《云端经济学》是一本很好的大众经济学读物。它将枯燥、严肃的经济学原理融入简单的日常生活之中,在给人们展示小生活中蕴含的经济学大道理的同时,也为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思考及生活方式,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值得读者反复阅读,并从其中获取除文字表面之外的更多信息。

藏在身边的经济学

经济学一向以严肃而呆板的形象示人,然而近些年,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读物却大行其道。不论是2008年的《牛奶可乐经济学》、《集装箱改变世界》,还是更早以前的《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最近新出的《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经济学仿佛在一夜之间,一转往日高处不胜寒的状态,开始稳稳地站在红尘之中,用兴致盎然的眼神看待周遭的现象、思索现象背后的原因。揪出这些藏在身边的经济学,你准备了吗?

《牛奶可乐经济学》

作者:[美]罗伯特・弗兰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本书原名为《经济博物学家:破解日常生活的密码》,作者罗伯特・佛兰克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将源自生活的经济学加以整合,将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应用于普遍的日常生活,用经济学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他提出,生活中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合理的解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博物经济学家;他主张,经济学应该是一门植根于经验和观察的社会科学,而不是艺术学为核心的硬科学。

《集装箱改变世界》

作者:[美]马可・莱文森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推荐理由:《华尔街日报》称它为写给集装箱的赞美诗,但即使是赞美诗,作者也从经济学角度将为什么对它进行赞美描绘得头头是道。本书从集装箱的发明与使用入手,分析了集装箱产生前后对国际贸易产生的重大影响。作者在书中深入探讨了不起眼的航运集装箱如何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以及这一发明如何让全球商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卖竹竿的小贩为什么不会倒》

作者:[日]山田真哉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推荐理由:为什么即便家里晒衣服的竹竿五年也不用换一根,沿街叫卖竹竿的小贩的生意却依然没有倒闭?为什么天价的法国餐厅会选择开在人烟稀少的冷门地点?为什么打麻将最后一圈胡的大多是庄家?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有趣现象引出思考方向,然后用经济学的原理、朴实的语言对其加以分析。书中既没有枯燥的理论,也看不到让人头疼的各种报表及术语,而是巧妙地将经济学带入生活,引导着人们去思考更多。

《在星巴克要买大杯咖啡!》

篇3

伴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漫画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应用,并且在考试中也频频出现,已经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有鉴于此,有必要对漫画的内涵及其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展开讨论。

一、漫画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高中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感性思维能力都有一定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反映接受比较困难。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引进漫画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破解政治教学的难题,促进学生成绩的进步。

(1)漫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政治的兴趣。政治课的理论性是比较强,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枯燥、乏味的情况。尤其是涉及时事政治,很多学生有抵触的情绪,教师也感觉难以找到教学的切入点。这导致高中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兴趣低下,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高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漫画教学,就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2)漫画可以把深奥的哲学原理进行形象展示。政治教学过程中涉及很多的哲学原理,比如有关矛盾双方的关系:矛盾双方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指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指同一性。类似的哲学原理在高中政治教材中还有很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政治内涵的理解,妨碍了高中学生学习的进步。有鉴于此,借助漫画的形式把深奥的哲学原理直观化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例如,有这样一幅漫画:悬崖边上一颗大树上,吊着两个筐,其中一个筐中的人,想用火烧断另一个筐的绳索。

通过生动形象的漫画,学生能够比较直观地理解矛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吊篮中一方想用火烧掉另一方的吊绳,对方却坦然面对。因为他了解矛盾的一方是以另一方为存在基础的。烧掉了对方,自己也会因为失去平衡出现危险。只有熟知漫画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够为漫画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创造一定的条件。

二、漫画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式

政治是属于哲学范畴的,而漫画属于艺术表现范畴,如果需要把两种完美结合,需要采取的一定措施,才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

(1)以生活为载体,引进高中政治漫画教学。学以致用一直是培养人才的基本理念。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提升为高中政治的教学内容,同时把高中政治课程涉及的理论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习成绩的进步。例如,有这样一幅漫画,黄金周免费过收费站,但是在收费站前却形成了拥堵。漫画以蜗牛背负着很多的汽车为主题,客观反映了黄金周交通转变为黄金粥的社会现象。对于漫画中反映的问题,因为和高中学生有着切身联系,所以很容易引起学生研讨的欲望。通过对于黄金周现象的思考,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于国家决策的认知,了解政治对于人们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运用政治原理分析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运用矛盾关系的原理认知黄金周现象,充分理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进一步加深对于政治原理的认知。

(2)漫画需要反映政治教学特征。漫画教学是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重要教学途径。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不应该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强调娱乐性,忽视政治性。尤其是在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学更加贴近生活的实际,更加关注社会热点政治问题。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漫画,需要紧密联系政治教学目标,以教材为依托,开展漫画教学活动。例如,新课标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十课“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是本课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目标的重点。其中几幅漫画充分体现了这方面的主题。城乡发展不平衡,东西部经济发展出现落差,已经是我国现阶段比较突出的矛盾,也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教材的理论,运用漫画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我国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出谋划策,是新课标下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的新探索,也是有效性教学的有益尝试。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成绩的进步。

另一幅漫画是有关经济增长方式的,也是高中政治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我国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经济的发展速度,增长的方式都对人民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高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是有着紧密联系。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这也是我国人民值得骄傲的地方,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却值得思考。以能源消耗为代价换取的经济增长,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而且在环境保护方面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有鉴于此,改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提上日程。高中学生在政治课的学习过程中,借助漫画,能够在视觉方面对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形式有充分认知,不仅可以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我国国情,提高学生参与国家建设的热情。

总之,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引进漫画教学,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林黎华.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策略探索[J].教育导刊,2011

篇4

1 案例教学法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基础,设置好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能力,综合评估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意义如下:

(1)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多,纯讲授理论学生理解效果比较差,也会影响学生接受效果。通过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案例,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思考生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内心学习的驱动力,从而高效学习。

(2)有效引导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知识掌握后,理想目标就是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有效地做出市场行为或经营决策,但是不少学生是书呆子,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通过案例教学法,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3)增强师生互动。传统的理论教学注重的理论讲述,不可避免地变成教师的主场。通过案例教学,过程强调师生互动,学生理解案例、分析案例,主动消化案例中不懂的知识点,从而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对于教师提出更难的问题,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了。

2 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应用过程

(1)精选案例

西方经济学案例主要来自于西方世界。对于学生比较好理解的案例肯定是本土化的案例。案例类型主要有信息式、问题式、陈述式、决策式、实录式案例等。教师应该根据经济学中不同的知识点,预先确定好案例类型,同时在讲解经济学概念时,让学生自己先查找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选出最适合这个概念的案例,目标主要是加强学生对于概念的自我感知。

(2)案例呈现

案例呈现不是教师呈现,而是加强学生的参与。主要是激励学生分组竞赛,通过分组,选出组长和分配好成员,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知识点,将精选的案例,制作成PPT,案例呈现部分包括,讲述者(讲述者的仪容仪表、表达流畅程度、知识传达)、PPT内容(案例简介+案例分析+案例启示)、PPT形式(制作颜色、图文)。

(3)分析与讨论案例

由组长引导,成立讨论小组,分析案例呈现中呈现的案例简介,引发学生对于案例的好奇心,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分析案例时,注意学生的角色定位、讨论的氛围,教师在分析与讨论案例过程中,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教师角色应该定位于引导与监督者,尽量让学生积极讨论,小组长代表小组发言。

(4)评价案例与知识开展

学生分析与讨论完案例,对于案例有一定结论陈述,教师此时才开始真正进入教学角色,将学生的案例进行评价,并开始进行知识点开展,教师结合自身学识并要讲解的知识讲述新案例。

(5)形成案例库

一学期完毕,要求每一组组长共同努力,将案例整理,形成电子案例库,让学生加强复习,巩固案例中所传授的知识点,并通过案例库让学生感知一学期来自己所做出的学习成果。

3 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中应用策略

(1)案例教学的本土化

西方经济学理论和案例的西化不可避免,从而难以让学生理解,因此很有必要将教学的案例本土化,这样能够案情清晰好理解,本土化的案例,透过现象理解本质,一方面化抽象为具体,另一方面也能加深学生对于市场经济规律的理解。

(2)案例开发渠道多样化

鼓励商学院教师自主开发高含金量的教学案例,教师通过市场调查,了解更多的经济现象,将经济现象与经济学原理结合;与多家企业合作,校企共同来锁定案例,比如说经济学中的市场行为,通过与企业合作,能够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于市场行为和决策的理解;与校外其他资源合作共同来开发西方经济学的本土化案例;在报纸、杂志、电视媒体上选取案例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取案例。

(3)增强案例趣味性

趣味性极强的案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地促动师生互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查找中国古典文化中的典型的案例,增添趣味性,比如:古人吃饼,吃到第五个后悔迟了前四个,叫学生思考古人结论是否正确;通过俗语或成语故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经济学原理,主要体现在机会成本。生活中丑男配美女的经济学原理等。

(4)凸显案例实用性

经济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但是如果学生机械地记忆理论,那么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作用就不明显。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一定要凸显案例实用性,在讲解概念时先要引入生活场景,将生活案例加以分析,在经济学原理分析题中加入生活小常识。这样既能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法对于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重要意义,既能改变师生角色,也能改变教学氛围,但是目前西方经济学案例的本土化还存在不少问题,未来西方经济学中案例教学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还需要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