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情况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3 09:42:13

全球经济情况

全球经济情况篇1

一、前言

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金融市场差异的出现归根结底由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以及体制所决定。在金融市场差异条件下,各国对资本的吸引力会有所差别,久而久之则会导致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出现。对金融市场差异以及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分析能够为使有关部门及人员认识到当前国内经济的发展状态,这对于发展策略的调整能够起到导向作用。

二、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简介

(一)金融市场差异

金融市场主要指以办理有价证券以及处理各种金融衍生品的买卖的市场。根据不同国家经济体制以及整体实力的不同,金融市场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于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低的国家而言,金融市场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各项金融业务的办理以及衍生品的买卖的过程中会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而上述目的的达成又能够反过来对金融市场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1]。相对而言,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则恰恰相反。由此可见,金融市场差异的状况一旦出现,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其状况会越来越严重,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

(二)全球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指的是世界各国由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所导致的一种失衡状态,同时也指受长期的金融市场差异影响而导致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出现往往源于长期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各国都必须提出一项长期的规划,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国家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的增长提供保证[2]。

三、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全球各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市场的种种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其中金融市场差异的出现便属于非常严重的一项问题,就目前的情况看,由此所导致的全球经济失衡问题也已经影响到了很多国家。

(一)金融市场差异现状

从全球的角度看,金融市场差异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世界各国的金融资产总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地区之间的差异却十分明显。根据对近些年来全球金融资产分布情况的调查发现,全球金融资产分布状况十分不平衡,作为全球经济的中心,美国金融资产分布情况占全球金融资产总数的31.9%,其总量较亚洲其他国家的总和多出1.8%。相对于美国而言,日本的金融资产总量占全球各国的第二位,其比例为11.7%,但较美国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中国的金融资产总量占实际金融资产总量的7.6%,在各国的排名中较为靠前,但与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发达经济体之间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其次,不同收入的国家金融市场差异较大。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国家的收入也会存在差别,鉴于此,国家之间金融市场的差异也就会不断的扩大。

最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流动情况较为明显。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向主要为发达国家,深入分析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收益相对较高,且在风险防范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金融市场差异。

(二)全球经济失衡现状

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并非从未发生,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属于全球经济出现的第一次失衡。就目前的情况看,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其中美国为主要代表。自20世纪后,美国经济出现逆差的状况便一直存在,并在2006年达到了巅峰。受美国经济逆差的影响,很多与美国存在经济往来的国家均受到了波及,在这一情况下,全球经济失衡的状况开始变得更加明显[4]。

四、全球经济失衡状况下中国发展战略的调整

在全球经济失衡状况下,为避免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中国必须积极转变发展战略,要使其能够有效的防范各种金融风险的发生,这样才能使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更加稳定。

(一)转变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

在过去,我国采取的一直为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即在进出口贸易中以出口为主,进口为辅的发展战略,同时,为了鼓励出口,国家还提出了大量的鼓励措施,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国家的出口商品数量急剧增长,在增加了出口总额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这对于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十分不利。转变出口导向型战略能够有效的拉动内需,从而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5]。需要注意的是,保持进出口的相对平衡非常必要,这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内需不足是当前国内金融市场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居民对于储蓄的需求量过高方面,通过深入的分析发现,导致居民储蓄量过大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因此居民往往会出于养老以及医疗等目的进行储蓄。为拉动内需,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加强设备保障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要从医疗卫生以及养老失业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建设,从而使居民能够在失业以及疾病等问题发生时得到国家及时的补助。在这一环境下,居民的储蓄量必定明显减少,同时也会促使其更加热衷于消费行为,在促进资本流动的同时,国家经济的发展必定能够被注入新的活力,这对于应对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五、结束语

在经济全球化下,受各国经济体制等方面问题的影响,金融市场差异的问题正在逐渐深入,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金融市场差异会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状况的发生。在全球经济失衡的状态下,为避免自身受到过多影响,转变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要以扩大内需为主要目的,从进出口战略的转变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两个角度出发使国家经济能够得到更加快速、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争.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J].世界经济研究,2012,07:10-15+35+87.

[2]张.论美元本位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特征及可持续性[D].吉林大学,2011.

[3]姚晓磊.金融发展差异与全球经济失衡[D].吉林大学,2014.

全球经济情况篇2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1-0048-04

从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的基本走势看,复苏之路布满了阴霾,增速下行风险大于复苏动力,以发达经济体债务与财政为主要特征的危机层出不穷,导致全球经济前景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和危险性。 一、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呈下行态势 2012年全球经济的风险和负面因素主要有: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增速明显乏力,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停滞日渐明显,从而使全球经济增速下行风险扩大;发达经济体债务与财政危机继续深化和蔓延,不仅欧债危机依然困扰着欧洲和影响着全球经济的稳定,而且美国“财政悬崖”的浮出水面使全球经济平添了一层风险;全球经济又一次面临着衰退的可能性,充满了风险与不确定性。

基于上述风险因素,有关国际金融机构一方面纷纷下调对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一方面不断发出全球经济增速下行的预警。依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2011年12月的早期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将有2.6%的增长率,但事与愿违,经历一年的坎坷后,受欧债危机加剧和各经济体增速减缓影响,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为此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不断下调了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2012年6月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的《2012年中期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将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2.5%,尔后9月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又下调至2_3%,既低于2010年全球经济开始复苏的4%,也低于2011年的2.8%。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最新的《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显示:从美国经济基本面分析,虽然预计201 2年美国经济增长率有望达到1.3%,但与其期望值相差甚远,如果一旦坠入“财政悬崖”,恐怕2013年的经济增速还不及2012年,甚至如果经济形势出现进一步恶化, “滞胀”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从欧元区经济和债务危机的现实状况看,深陷债务危机的欧元区依旧徘徊在衰退的边缘,估计2012年的经济将萎缩1.6%,欧元区仍是全球经济面对的最大风险,未来一段时期一旦欧元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或出现新的变故,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以债务与财政为形式的金融危机,经济衰退将在所难免。由于日本经济复苏重现疲软态势,估计2012年日本经济增速也只有2.2%,与前期期望值的2.4%有一定的距离。另外,虽然看似在灾后重建和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下目前日本经济有所修复,但受发达经济体经济普遍低迷的影响,日本经济则难以独善其身,甚至今后也有可能随着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一同陷入经济“滞胀”。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以及发展中国家受内外因素的拖累和影响,2012年经济增速也相应减缓,并出现了下滑惯性的迹象。在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和内部经济增长动力减弱的情况下,2012年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平均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6%,远远低于201 1年的6.1%。因此,各经济体增速的集体下滑,自然导致了2012年全球经济整体增速下行态势的形成,使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

当然,目前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对2012年全球经济的预测还不算是最终的结论。最终数据有可能会被不断修正和改写,但无论是在现有的基础上往上调还是下调,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行态势已经形成。发达经济体的债务风险

到2012年发达经济体的公共债务已攀升至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不仅阻碍着发达经济体经济的复苏,成为危及全球经济的头等风险要素,也是2012年世界各国和国际金融机构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IMF近期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目前欧元区的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爱尔兰等国,以及美国和日本的公共债务水平均已超过GDP的100%。因此,发达经济体公共债务危机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首当其冲的风险,随时有可能成为引爆全球性新一轮金融危机或经济衰退的导火索,尤其是欧、美、日债务与财政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导致2012年市场恐慌情绪持续升温。

2012年以来,欧债危机非但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反而继续深度恶化,依然是阻碍全球经济复苏的障碍和困惑欧盟的难点问题。在欧债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的情况下,虽然IMF多次表示要“随时准备为欧元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欧盟也为挽救欧债危机达成了意向上的共识。但是,由于目前IMF和欧盟拥有的资源和潜在的资金并不充足,一旦前期援助资金消耗殆尽,恐怕再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来进行后续的救助。在欧债危机不利因素的渲染和恐慌氛围的烘托下,2012年不仅欧元区的经济与金融形势岌岌可危,而且国际金融市场动荡进一步加剧。

此外,欧债危机发生后欧元区之外英国的债务与财政状况也是风险有加。近年来为应对经济衰退,英国政府不断大量发行国债,在财政上入不敷出,随着债务的日积月累和财政赤字的不断增加,英国债务与财政危机随时有可能浮出。据智库――英国政策研究中心(CPS)2012年4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2月底英国国家实际债务总额达到3.6万亿英镑(约合5.93万亿美元)。另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13年英国公共债务总额与GDP比率将上升到56%,英国的财政和债务状况与欧元区的希腊等国相比虽无近忧但有远虑,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也曾对英国的债券评级敲响了警钟。

从美国的债务与财政状况看,2012年“财政悬崖”(fiscal cliff)不仅再次把美国逼到了债务违约的边缘上,而且即刻成为威胁世界经济的又一突出风险因素,其负面影响甚至不会亚于欧债危机。“财政悬崖”问题的解除不等于美国债务违约风险的解除,美国真正需要小心的是脚下陡峭的“债务悬崖”,一旦坠入其深渊,对美国和全球都将是一场难以想象的危机,或许比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和当前的欧债危机影响更为广泛,冲击力更大。虽然,2012年年底,美国最终避免了坠入“财政悬崖”,但美国国会两党围绕财政和债务问题的博弈远远没有结束。从“财政悬崖”与债务违约的相互关系看,到2013年初,美国国债将再次突破2011年国会批准的16.39万亿美元法定上限,届时如果国会不能再度提高国债上限,债务违约将取代“财政悬崖”成为美国经济的最大风险。因此,目前美国离债务违约已为时不多,解决其问题的紧迫感与危机感已然逼近。

另外,在发达经济体中,日本潜在的债务与财政危机也不可小视。近年来,在税收大降及老龄化所致福利成本激增等背景下,政府试图通过大量举债摆脱经济萧条,从而债务规模与日俱增。据2012年10月IMF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日本的公共债务总额将升至日本GDP的237%的水平,成为发达经济体债务水平最高的国家。对此,IMF对日本不断增多的债务和财政问题提出警告,称其债务和财政恶化程度和脆弱性“相当高”。同时,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和标普也发出警告,称日本信用评级将因政府债务激增而受到威胁,可能进一步下调日本政府债券评级。

欧洲以至美国、日本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加剧,预示着全球面临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如果进一步加剧和扩散,有可能蔓延至抵御风险脆弱的地区和国家,导致国际金融形势再度恶化。

三、全球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减弱

为应对经济增长下行和刺激经济增长,2012年上半年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宽松货币政策,到了下半年,世界各国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尤其是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力度加大的趋势明显,导致全球范围货币政策集体全面放宽。然而,2012年全球宽松货币政策集体行动的效应,却远不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宽松货币政策,不仅没有对刺激经济增长和活跃国家金融市场带来明显作用,而且导致各国货币竞相贬值的博弈愈演愈烈。

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对刺激经济增长效应的明显减弱或失灵,一方面反映出宽松货币政策并非是刺激经济增长的“灵丹妙药”,另一方面,反映出宽松货币政策过度的使用也会渐渐失去它的作用,甚至是适得其反,加大国际货币市场汇率的频繁大幅波动和货币贬值的竞相比拼,增大新一轮全球通胀的风险。

2012年下半年在失去利率空间的情况下,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并与其他发达经济体在货币政策保持一致,启动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Q3)。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频繁使用,说明美国目前经济增长和金融运行已找不到更有效的牵引力。QE3给市场带来的刺激作用并未像市场预期的那样强烈,与前两轮量化宽松的刺激作用形成了鲜明的比对,由此表明美联储量化宽松对市场的刺激作用在渐渐减弱。

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美元在市场流动性的增强,对亚洲地区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将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亚洲地区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货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压力骤然增大,从而导致亚洲地区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对外出口严重受阻,并进一步影响经济的稳定增长;二是在经济增速减弱的情况下,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也开始向宽松货币政策倾斜,新兴经济体国内自身通胀和输入性通胀双重压力自然上升,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平衡宏观调节的难度进而增大。另外,2012年以来发达经济体央行的集体量化宽松政策,既加剧了主要货币之间汇率的动荡,也加剧了短期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全球主要经济体既有陷入所谓“汇率战”的风险,也面临着“贸易战”的威胁。

因此,在经济增速下行回天乏术的情形下,发达经济体恐怕只能背着沉重的债务包袱无奈地继续选择刺激经济的量化宽松政策。姑且不论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的刺激作用是否有效,但无疑会在全球范围催生新的资产泡沫,使未来全球经济复苏与通胀矛盾进一步加剧,甚至有可能在2013年引发新一轮金融动荡或全球性通胀。

四、2013年全球经济形势展望

全球经济在发达经济体债务和财政危机以及普遍增长下滑的阴霾下,欧元区能否从债务泥潭中拔出?发达经济体经济颓势是否能扭转?全球经济走势又将如何?这些难题2012年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悬念留给了2013年。

依据联合国以及有关国际机构对2013年全球经济前景的预判和评估,无论是对发达经济体来说还是对新兴经济体来说,2013年仍将是黯淡的一年,全球经济下行惯性已显现端倪。对于发达经济体来说,2013年极有可能走上一条经济“滞胀”和债务危机继续恶化的不归之路;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尽管经济下滑惯性还未形成,但同样存在着经济增速减缓的迹象。由此,2012年12月联合国的《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前景》下调了2013年和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分别由2.7%和3.9%下调至2.4%和3.2%,虽然略高于2012年,但仍远远低于2010年全球开始复苏的水平,也不及2011年的水平,这或许意味着全球经济增长下行惯性已经形成。

从基本面看,全球经济能否从增速下行的阴影中摆脱出来,需要进一步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一段时期,全球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和风险依然,主要体现在:由于目前全球经济并未全面走出危机,也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发展轨道,仍旧面临着下行风险。特别是美、欧、日不仅经济经济增速下行难以逆转,而且均处在高额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台高筑的状态,这种财政不断恶化和高负债的复苏,必然导致发达经济体向外不断释放风险,从而使全球经济风险大增。事实也是如此,至今不仅欧盟和IMF还没有找到更多的办法使欧元区摆脱债务危机,而且危机仍在深度深化,发达经济体也没能拿出更有效措施来保证其经济会有一个良好的表现,而且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2013年发达国家恐怕只能无奈地继续选择实行刺激经济的量化宽松政策,这无疑会在全球范围将催生新的资产泡沫,带来新的资产泡沫和通胀风险,使2013年全球经济的复苏大打折扣,甚至有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经济或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情况篇3

潘达维表示:“2015年又进入美元走强的新的一年。此前,美元已经实现9%的升值,未来有更大的升值空间。”

有数据显示,随着美国经济持续复苏,而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速放缓甚至陷入停滞状态,2014年以来,美元对卢布、墨西哥元、日元、欧元等多种货币大幅升值。

鉴于美国各项经济指标都显示美国经济正在强劲复苏,为控制通货膨胀,使得经济处于良好发展状态,美联储多次暗示可能会提前加息。2014年12月,美联储公布了退出策略的新蓝图,概述了从宽松政策向更为正常的货币政策调整过程中计划采取的举措。在美联储的计划中,预计将在开始升息后结束或逐步结束对到期回笼资金进行再投资,具体操作将视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简世勋说:“目前,美国经济处于相当强劲的复苏时期,这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说是好消息。但与此同时,其他经济体表现则不佳。”简世勋认为这一情况在2015年将延续,他进一步分析道:“过去几年,特别是2008~2009年已经有一些数据表明全球化的进程出现了一些停滞乃至逆转,这表现在跨境资金流动的减少、企业的业务风险避险情绪越来越强烈等方面,受劳动力成本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加上亚洲经济前景不及3~4年前,投资水平下降,出现转向其他地区转移的迹象。”

2014年,国际油价暴跌将近50%,给全球各国经济带来了不小影响。在美国,油价的下跌给中低收入消费者家庭带来利好,使他们的能源支出比例降低,消费者信心得到明显改善。但油价下跌也使得该国繁荣发展中的能源行业面临考验,导致能源企业裁员并削减成本。俄罗斯则随着中俄关系升温加大对中国的石油出口,与欧佩克争夺中国市场。有外媒认为油价下跌对中国经济和外交关系有促进作用,但也有分析称,中国的生产者物价指数、除食品之外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在很大程度上和油价联动,油价暴跌很有可能引起通货紧缩。

“油价以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兴经济体的显著减速。”简世勋分析,“油价为什么下降?有人认为是供应方的问题,并且是边际的原油生产不会控制在沙特手中所以造成油价减少;还有人认为全球经济疲软使得油价下跌;我们目前看到的是原油价格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实际上是由下跌之前相当长时间内全球经济的通缩趋势带来的,比如说在2013年以及2014年油价开始下跌前几个月当中一直存在通缩的趋势。”

对于油价下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简世勋持保留态度,他说:“大部分人认为原油价格的下跌对于全球经济是有好处的,比如说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某种形式的减税。但油价下跌恰恰反映了来自于新兴市场需求的减少和欧元区需求的疲软,因此油价下降所得会与出口上的损失相抵消。”他以德国为例:油价下跌使德国的消费者的油费支出减少了,但与此同时,德国的出口形势却变得不容乐观。

警惕美元极度走强

对于美元走强的趋势,潘达维认为,受到美国经济强劲增长及通胀率保持正数等因素的支撑,美元汇率在2015年有望进一步上涨。他分析:“美元走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温和升值9%~10%,这是正向的、积极的美元走强,不会带来太大问题,是有益的;但在另一种情形下,如果美元极度走强,将带来负面的、破坏性的影响,推动全球经济走向失衡,届时所有国家都必须重新审视现行政策。”

潘达维列举了可能导致美元极度走强的三种情况:“一是日元急剧贬值;二是像希腊这样的欧盟国家离开欧元区;三是新兴市场国家出问题。而美元极度走强的结果是将导致这三种情况进一步恶化。”

业内有分析师进一步列举了美元极度走强对全球经济可能带来的五方面影响:欧洲实施量化宽松政策(QE)预期减弱、中国实施刺激措施速度加快、引发全球并购热潮、出现1~2次革命以及减弱对比特币等替代货币的兴趣。

全球经济情况篇4

一、前言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的提升需求。重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清晰地认识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关注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希望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对经济发展和服务类型的全面升级。

二、经济全球化深入服务经济全球化时代

1.经济全球化发展时代的变更

我国从1970年到1990年经历了3个实际的经济变化时期,1970年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货物贸易阶段。从1970年末到1980年末期,将近20年的阶段全球经济以制造业作为主体。到1990年,世界经济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开始趋向于服务经济发展的模式。

2.服务经济全球化时代划分的评价依据

针对服务经济全球化的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主要的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的对外投资开始倾向于服务行业,服务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的拓展,成为并购的工作重心内容。服务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壮大,服务贸易也在不断的调整和进步,呈现出未来良好的发展倾向。

3.经济强国的评价标准是服务经济社会

通过服务经济的社会状态能够评价社会的整体经济情况,具有良好的产品品质,能够符合自我调整的平面化经济结构,实现对国家经济的全面支持,就能够被评价为经济发展的强国。因此,具有服务经济的社会经济发展类型,具备了经济强国的评价标准需求。

4.服务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导价值

针对服务经济全球化的局势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时代背景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价值,根据我国实际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满足服务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国家经济进步的重要价值体现。

三、强化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空间和重心的转变

1.提升我国商品价值

通过强化的发展服务贸易的模式,能够成功地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的需求,并且能够将传统的经济发展重心转变到先进的领域当中去。开展强化的服务贸易模式,能够充分地提升我国商品的价值,促进我国整体的市场经济收益效果,实现对我国市场经济收益的高效需求。

2.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在具体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我国社会需要认识到服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背景,根据实际的发展需求进行市场经济工作重心的调整,在实际的经济运作环境下进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保证基础市场经济发展结构符合服务贸易的发展整体需求,并且能够关注到自身产品生产的质量。

3.促进社会生产组织方式革新

针对我国社会生产效率进行调整,还需要进行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革新运作,保证将第二产业作为主导经济发展的动力,将第一和第二类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向第三产业靠拢,并为第三产业充分服务,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充分支持。三种社会生产组织的高效率合作,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转型实践。

四、加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路径

1.战略开展的步骤

针对我国实际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提出科学的战略设计和部署,需要观察到战略开展的阶段和步骤性特征。从2010年开始,我国重视对服务经济发展和服务贸易发展的经济夯实基础。再到2015年,开始实施全面的发展战略应用,促进社会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到2020年,计划实施全面的发展进步措施,希望能够获得更加合理的发展战略。

2.战略空间的布局

针对我国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开展战略空间的布局,实施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内容,通过城市作为服务贸易的中心,采取港口和交通枢纽共同协作的模式,进行良好的经济拓展性发展战略运营,满足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满足我国从周边到中心,从浅出到深入的发展目标。

3.战略开展的措施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挥进行科学的观察,通过实现战略措施得到良好的服务贸易发展进展,需要从战略和计划部署的细节合作中得以实现。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采取战役的方式进行任务的逐一计划和达成,满足未来服务型贸易发展的具体需求,保证市场经济的良好运作。

五、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探讨和总结能够发现,针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的情况提出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计划和部署,能够实现对我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并且不断地拓展和提升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对我国经济的全面推动作用,体现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在服务经济全球化的基础背景下,为提升我国社会经济奠定良好的辅助基础。

参考文献:

全球经济情况篇5

2008年初,曾有市场机构发表报告对1956年~2006年共12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国有关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举办当年主办国GDP一般会增长(除1992年的西班牙、2000年的澳大利亚和2004年的希腊),而随后一年GDP增速则低于上年(除1972年的德国和1996年的美国)。报告由此断言:面对奥运会过后主办国经济大多进入经济增长放缓阶段的魔咒,预计中国也将无法幸免。在考虑到中国本身较大的经济规模、地区间多样性等独特因素后,报告指出,中国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比平均水平小得多,奥运会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仅起次要作用,并不起决定作用。相对于中国巨大的经济总量,奥运会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相当有限。

而笔者发现,所谓“经济总量说”的解释,实际上并不能保持逻辑的始终一致。如果按照奥运会主办国经济总量大小排序,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64年东京奥运会和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后,美国、日本和德国经济似乎都不应该出现较主办年减速的情况,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这种观点尤其无法解释的是,上世纪 80年代后的美国已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两次举办奥运会后的经济增长情况却迥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出现了减速,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却是加速的。此外,经济总量相当的日本和德国,举办奥运会后的经济增长情况也完全不同。“经济总量说”解释的逻辑不一致由此凸显出来了。笔者由此推断,很可能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

其实,无论是从主办国经济总量大小,还是从其他角度观察,此前各方谈论“后奥运效应”的核心关注点均在奥运本身对经济的影响上,而忽略了对全球整体经济环境的关注。

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是不争的事实,其对各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也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认同。笔者以为,以全球增长环境作为所谓奥运会举办当年与次年主办国经济增速变化的解释变量,其一致性要远比经济总量完美得多:在过去12届夏季奥运会中,两届奥运会次年经济增长出现加速的国家,均恰逢次年全球经济增速也较上年提高;反之,在另外9届奥运会中,举办国次年经济出现下滑,也恰恰对应着全球经济的减速。由此可见,全球经济形势应该是形成所谓“后奥运效应”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如果是这样,我们应该以更为宽广的宏观视野来仔细审视全球增长前景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据此制订相应的预案。(摘自2008年8月26日《中国证券报》)

全球经济情况篇6

1 世界主要国家对外开放的经济全球化背景 不断深化的分工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目前,主要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分工的发展已拓展到全球的范围,先后经历了产业或行业间分工的国际化、企业生产部门内分工的国际化和企业内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间分工的国际化等3个阶段。

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必然引起全球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以WTO为代表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确立和各种区域性自由贸易协定的兴起,以及自由贸易思想和理论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渗透。

上述在国际范围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不断完善,催生了全球性跨国公司的出现,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活动推动了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这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表现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我们把战后出现的以上经济现象称之为“经济全球化”。

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大大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生产率,从而为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各国带来了经济利益。发达国家通过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获得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供给和分工的规模效益;而发展中国家则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获得了稀缺的生产要素,加快了自身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尽管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但经济全球化趋势仍然成为促使战后世界各国纷纷实行对外开放战略的根本动力。

2 世界各主要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与经济发展 战后以来,以世界范围内分工不断深化为背景的“经济全球化”已经历了以下3个重要发展阶段。上世纪60~70年代:由产业或行业间分工国际化推动的经济全球化;上世纪80~90年代:由企业生产部门内分工国际化推动的经济全球化;本世纪初开始:由企业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分工国际化推动的经济全球化。

与上述经济全球化的3个重要发展阶段相对应,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也进行了3次重大调整:以1964年启动的GA了了肯尼迪回合谈判为标志,全球货物贸易关税水平大幅度下降;以1974年启动的GATT东京回合谈判为标志,全球货物贸易非关税壁垒逐步废止;以1985年启动的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为标志,开始了全球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全球多边贸易规则全面强化。

上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调整推动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大规模产业转移。这一转移过程依次为:上世纪60~70年代开始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高潮;上世纪80~90年代开始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制造部门的转移高潮;以及本世纪初开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的劳动密集部门的转移高潮。

为了获取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在实施对外开放方面各有不同的战略和策略。其中:

发达国家主要是依托其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实力,通过设计和操控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性经济合作体制的方式,按其设定的目标和方式推进全球范围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谋取其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利益的最大化。发达国家的这一对外开放战略当前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质疑,最近一个时期以来,WTO多哈发展议程谈判受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对由发达国家推动的经济全球化存有疑虑,采取反对和排斥的消极态度。其后,受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特别是中国对外开放成功范例的影响和启示, 目前,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采取对外开放的战略。在WTO多哈发展议程谈判受阻的情况下,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积极筹划和参与各类区域性的经济合作和双边自由贸易协定。

原苏联和东欧经济转轨国家,由于受历史和政治诸多因素的制约,采取积极融入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对外开放方式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原苏联和东欧经济转轨国家也开始对参与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对接受国际产业转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无论是上述哪类国家,其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一般均有以下特征:(1)积极参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分阶段推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2)根据本国的贸易比较优势,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实施地区性发展战略,积极引进外资和发展出口贸易,通过规模化和集聚化生产,实现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上的重点突破;(3)根据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升级的不同阶段,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本开发战略。

实证证明,战后以来,凡是能抓住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高潮,不失时机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和社会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凡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或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生重大决策失误的国家或地区,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均不尽如人意。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一个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而经济社会获得令人瞩目发展的经济体,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3 简要的结论 理论和实证分析均证明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在世界范围内的表现。能否认识并遵循这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实施对外开放,并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开放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特点

1 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对外开放、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不失时机地制定并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典型范例。

1978~1990年,我国抓住了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二次转移的机遇,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转型的同时,不失时机地通过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和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发挥廉价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业,开始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进入国际分工序列。

1990~2000年,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制造部门国际转移的高潮,在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依托长江

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基础和人力资源基础,大力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更进一步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使我国在国际分工序列中的竞争力地位明显上升。

2001年,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抓住了发达国家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劳动密集服务部门国际转移的机遇,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实施沿海地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方向的产业结构升级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形成了东、中、西部联动,按产业梯度展开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为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8年以来,通过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按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要求实施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经济和贸易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后来居上,崛起为有全球影响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实现了我国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强国目标。

2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 综观3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有以下主要的特点和经验。

第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对外开放并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重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形成开放、改革和发展之间相互推动和促进的机制,为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第二,在加入WTO的前期准备阶段、加入后的过渡期阶段,以及过渡期结束以后阶段,我国始终按信守承诺、自主履行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融入WTO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在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保持了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的基本稳定和逐步改善。

第三,根据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同阶段国际产业转移的不同特点和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同优势,按梯度发展和点、线、面逐步推进的原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形成区域性的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化优势;在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持续提升的同时,国民经济和对外经济贸易持续高速增长。

3 简要的结论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取得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令人瞩目的发展。这一发展得益于我国始终坚定不渝地维护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得益于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国际产业转移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而制定并集全国之力坚决实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战略。充分发挥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的优势。

三、省前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E和新机遇

目前,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WTO的过渡期结束以后,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 我国对外开放国际环境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第一,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在既定的国际分工格局内,与各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这种贸易摩擦带有战略性贸易摩擦的性质,表现出摩擦的范围扩大、对象增多、边界延伸、手段日趋复杂的特点。其中,贸易摩擦的范围逐步从货物贸易扩大到服务贸易和知识贸易;贸易摩擦的对象逐步从发达国家扩张到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边界逐步从贸易领域延伸到与贸易相关的领域;贸易摩擦的手段逐步从反倾销、保障措施等贸易领域逐步蔓延到反补贴、启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体制领域。

第二,随着我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求我国承担国际责任,提高其环境和资源保护、就业和收入水平的呼声日益强烈,并动辄渲染为“中国”。这种呼声和要求往往超越我们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承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的增长和发展的空间和回旋余地。

第三,由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制度和大多数贸易伙伴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经济制度的本质差异所决定,当前的贸易摩擦越来越表现出政治性和体制性的特征,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热衷于把贸易问题政治化,以给予“非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作为要挟,要求我国按其确定的标准和时间表改变基本面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压力日益增大,使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国际环境压力已经不再局限于经济和贸易领域,而日益表现出经济、贸易、政治、军事等各种压力相互交织,制约和相互影响的特征。

2 我国对外开放国内环境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第一,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国对外开放绩效的评价标准将从数量层面转型至质量层面。按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同时,必须逐步改变目前主要依托廉价资源优势,在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引进外资,发展加工出口贸易的粗放式的对外开放观。但这一对外开放观的转变面临来自传统政绩观念、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方式和既有经济增长方式惯性的巨大阻力,难以在实施新的对外开放战略时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步调。

全球经济情况篇7

在国际经济交往过程中,商品、服务和技术等在流通结算、税收和信贷等方面需要国际经济法的约束与规范,那么,在国际经济活动以及关系中国际经济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对国际经济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矛盾与问题。基于此,必须对经济全球化与国际法的问题加以思考,通过协调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国际经济法,从而为规范国际经济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法实体规范

1、国际经济法中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之间关系变化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需要对国际经济法进行调整,使得国际经济法更为规范。通常情况下,国际经济法不但指的是国际经济的关系,而且还包含了国内法规范以及国际法规范。在对国际经济法进行调整使其更加规范时,必然造成国际经济法当中的国内法规范和际法规范间的关系发生一定的变化。第一,“WTO”组织的成立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1]。WTO的建立原来属于国内管理和控制的经济活动,其在WTO管理的范畴内,所以国际经济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经济全球化需要经济发展和规范保持一致性。对于国际经济法中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之间关系变化而言,体现了国内法规范要与国外法规范可以形成一体,确保全球经济的目标与步调具有一致性,当全球的经济发展能够趋于同化,继而使得经济全球化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第三,国际经济法规范的范围逐步扩大。当前,各个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予以了高度重视与关注。通过建立WTO,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总之,在经济全球化和WTO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国际经济法规范的范围逐渐扩大,国际经济法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国际经济法各部门间的联系十分密切目前,经济全球化深受人们的支持和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更为提倡经济的自由化,为各国的各种经济贸易和活动能够相互促进与融合,继而为刺激经济的增长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经济全球化为多种形式的经济发展提供比较自由和宽泛的交流平台,基于此平台,国际经济法要顺应发展的趋势,有关部门间能够紧密的连续在一起,为不同经济的发展和融合提供保障,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投资和贸易措施的关系较为密切。一般来讲,贸易和投资措施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投资是向市场提供服务和货物的有效途径,直接影响到贸易的规模和构成,也影响到贸易的发展方向。此外,贸易发展对投资的方向以及规模等也有深远的影响。其次,投资贸易和环境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当前,环境是国际性的问题,人们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均考虑环境的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之上,要充分考虑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环境问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WTO已经将环境问题纳入到讨论的范围中,在发展贸易时,尽管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发展期间,产生了资源滥用或者是开发过度等现象,造成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投资贸易和环境问题的关系显得尤为紧张,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法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投资和服务贸易、金融服务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在经济发展中,金融业是发展的核心,金融服务是服务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金融业重点工作的方向与内容,因为金融服务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包含了证券、银行和保险等,诸多领域均和投资贸易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金融服务采用的有伏案政策、措施等与投资贸易发展互相影响、作用[2]。

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法的执行机制

通常情况下,在实施经济全球化以前,在国际经济法中,由于国际法规范相对缺乏较为有力的执行机制,并且经济全球化导致全球经济的格局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使得国际经济法的作用更加具有现实与实践意义,所以对国际经济法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特别是需要具备有关机制确保相关规则能够顺利实施。1、WTO规则实施的方式通过组织和建立WTO,对协调国际经济法和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规定中的有关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于WTO对规则的实施方式而言,WTO要求各国的经济法措施不允许和其规则发生冲突,从而维护其他国家的根本利益。另外,WTO要求其遵循公正和统一等原则实施其规则。2、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在执行经济全球化期间,如果想实现不同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交流比较困难,主要是国家间的信仰以及法律等有所区别,诸多差异性导致各国之间在经济贸易时容易产生争端。针对该情况,WTO通过构建比较有力的解决争端机制,该机制是国际经济法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突破。当发挥了解决争端机制的监督作用,一些违反国际经济法的国家必然遭受国际社会的谴责,并且经济发展也受到相应的影响,甚至是受到有关经济的制裁[3]。总而言之,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对解决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之间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法之间是相互作用的,而且相互影响,那么,当世界经济格局处于不断的发展和转变过程中,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法间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者是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解决一系列的变化和问题,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法充分利用各种执行机制,通过发挥执行机制的作用,有效的运用国际经济法的规则,最终确保全球经济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奠定良好基础,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镪.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问题思考[J].法制博览,2015(4):240-240.

全球经济情况篇8

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T.莱维和S.奥斯特雷在1985年提出的,它是指世界经济活动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最初是50,60年代开始的,但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直到90年后,出现了迅速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带来了巨大的进步与发展。截止到1997年,全球的贸易量已超过61,000亿美元,比1947年增长了160多倍,这种贸易的巨大增长势必会给我国的经济贸易带来巨大发展,同时也给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产生了一些空前的新问题。

(二)经济金融化

随着金融市场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开放化,我国各个金融行业的业务也已涉及到全世界的金融市场中来。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中国的金融市场的份额和范围也越来越大,同时,国外的很多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获取更大的份额和更大的金融市场,我国还需加强对金融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并制定长期发展战略。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在业务、产品、风险等方面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我国还需根据当下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的挑战

随着全球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在享受很多便捷服务的同时,也面临很多严峻挑战,比如,给各国及世界经济带来了不稳定性、增强了世界各国的依赖性、金融监管国矛盾加大等。

(一)给各国及世界经济带来了不稳定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其给各国及世界的经济带来了不稳定性。比如,金融波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它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危险和风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带来的挑战非常强烈,破坏性较大,为了能减少相关风险,还需确保国家经济金融的安全和稳定。

(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的泡沫化严重

虽然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对各国的经济、文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对金融资源的开发过度,恶劣金融商品的过剩,也会加重金融的泡沫化。当金融资源开发过度时,会带来金融波动和金融危机,利益只有少部分人可以获取,但是危险却由所有人进行分担,因此,这时候的发达国家会占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对于这种现象还需引起国民的高度重视。

(三)增强了世界各国的依赖性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的发展将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世界各国的依赖性。不论世界各个国家之间有着怎么样的文化、宗教、经济差异,他们之间的依赖性已完全超过这些。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得不到发展,只有各国之间加快合作与交流,才能促进本国的进一步发展。

(四)金融人才供给短缺

随着金融市场发展的日益多元化、开放化,我国各个金融行业的业务也已涉及到全世界的金融市场中来,国内金融机构在业务、产品、风险等方面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传统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时展的需要。因此,我国还需根据当下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实际情况,将重点内容放在培养有国际化、竞争性、高素质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身上。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与全能化,只有具备专业能力很强的专业人才才能背负起如此伟大的胜任,才能满足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在新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它会直接推动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三、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带来的启示

(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是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具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科学技术、金融经济、金融创新等,在这种进程面前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他们能确保在最小风险的情况下获取最大的收益。但是,发展中国家往往是处于被动局面的。

(二)警惕及重视金融霸权

虽然说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带来世界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关系的紧密加强,但是,也要防止和警惕一些国家利用金融对弱小国家进行欺压。很多发达国家会利用金融这个有利武器对一些发展中国家进行巧取豪夺,进行经济侵略,这也是很多弱小及部分发展中国家需要注意的事项,警惕和防止金融霸权的状况出现。

(三)调整金融信息经济

金融业“信息经济”的新思潮是当下经济发展和科技发达的必然产物,主要表现在金融全球化、金融创新两个方面。全球商业银行正在经历一个令人兴奋的时代,金融业“信息经济”的新思潮必然是以数字化的表现形式为主,我国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不少银行将直接利用互联网信息通信现代化通过最低的成本来达到所需的效果。虚拟化的概念的发展银行和竞争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信息经济新思潮为了适应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还需不断加快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网络化建设。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前进,我国传统金融行业已不能满足金融产品生产的需要,因此,我国还需全面科学的探索金融方面,构建互联网金融载体,创新渠道运营优势。

(四)研究和创新金融理论,培养金融人才

随着国际金融环境的不断发展与改革,这对我国金融学人才的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能适应当下金融市场的要求,培养出来的金融人才不仅要熟悉国内的金融体制和规律,还要熟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功能、意义,能够从国际的角度和视野中分析和理解国内和国外的金融市场环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传统的金融学人才模式早已不能适应当下时展的要求。如今,金融业已成为经济的核心地位,我国的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进一步进行改革,主要表现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视野上。在未来的金融人才培养中,一定要教育学生从国际视野中掌握和了解金融市场运行和发展的相关规律,站在国际的角度上思考金融市场和业务,有利于掌握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参考文献:

全球经济情况篇9

中国经济能否拉动全球经济

全球经济继续受到去杠杆化、贸易保护主义、消费下挫的困扰。

从数据来看,全球经济喜忧参半,执全球经济牛耳的美国经济同样如此。全球金融去杠杆化盛行,贸易额急速下降。美国去年12月份进口额为1737.3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2031亿美元相比下降13%左右。而中国1月份进口额比上年同期骤降43.1%,更能反映国内需求情况的一般贸易进口也下降了40.1%。美国非农工作岗位连续三个月丧失60万个,去年9月美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在今年一季度将增加1.2%,时至今日,大部分经济学家的预测是,美国经济一季度将下挫4.6%,奥巴马含糊不清的救市政策成为替罪羊。

但另一些数据显示经济有企稳迹象,主要反映在信贷利率、制造业指数和海运指数上。1月份,美国零售额“意外”增长1.0%,而经济学家此前的预期为下降0.8%。在美国、欧盟与中国三大经济体,多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均在1月份小幅上扬,预示着制造业活动的收缩势头可能正在放缓。银行间拆借利率也在回落,银行间的三个月短期拆借市场利率与联邦预期利率之间差额缩小,这意味着,企业的信用逐渐恢复,一些信贷市场正在解冻。

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对提振全球信心功不可没。衡量原材料海运成本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航运指数(Baltic Dry Index),1月份较去年12月份的22年低点反弹了1.5倍以上,这个指数受到中国大宗商品进口的强烈影响。在政府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中国的铁矿石进口在增加,中国电力企业为了与煤炭企业博弈,转而从国际市场进口煤炭。所有这些,都表现为经济景气的复苏。

目前,全球经济的反弹是由美国信用体系的逐步复苏,由中国经济的刺激计划促成的,而全球经济能否走出低谷,有赖于以下两点:一是美国国内的资产去毒化过程接近终点,不会爆发出大规模的坏账危机,或者由政府成立坏账银行接收坏账;二是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能够让中国国内经济转危为安,进而通过对大宗商品的需求等,拉动全球主要经济指标,使全球经济走出紧缩周期。

中国经济不可能引领全球经济,虽然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大,但全球经济的心脏仍在美国。美国此轮紧缩与消费的下降,使得全球经济受挫,如今美国经济形势虽然走出最坏阶段,但仍处于紧缩周期。

中国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不过可以判断,目前的复苏是短期反弹。随着政府刺激经济计划的出台,一些资源性行业暂时好转,如一些钢铁企业受惠于基建计划,在春节期间减少铁矿石库存,春节后增加了进口。粮食、有色金属等出现了相同的情况。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作为钢铁大用户的房地产业景气复苏缓慢,有色金属与钢铁的产能没有全面恢复开工。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巨。与投资相比,居民消费占比过低,虽然政府在花大气力提升社会保障系统,但不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已经上升到10%以上,资金密集型大企业、大项目受惠于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在经济份额中占比达到70%的民营企业仍在泥潭中挣扎。中国经济的症结是,缺乏一套明确的、经过实践检验和详尽论证的经济结构性改革方案。

结构性失衡可能加剧

如果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辅之以切实的经济结构性调整,在短期的提振作用过去之后,结构性失衡会加剧。

我国扩张的信贷、投资,基本上都投向了大企业、大项目,而这意味着资金投入不能带动相应的就业、消费,更无法缓解民营企业的经营困境。

我国信贷中隐藏的结构性问题浮出水面。信贷被用来“以新还旧”,表外贷款进入表内,在总量1.5万亿元的非金融公司贷款中,票据融资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占到了41.6%和34.9%。中长期贷款的增加显示央行将主要贷款投向了政府项目,票据则被视为一种无风险信贷,显示出银行风险规避倾向至今仍占上风。企业活期存款占到八成左右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出现了自2008年4月以来的连续第9个月增速下滑――截至1月末的M1余额为16.5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68%,增速低于上个月末的9.06%,跌入了1997年有货币量统计数据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这完全反映出,除政府投资以外的企业投资活动继续萎靡不振。

央行在压力之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以激进的态度发放信贷,但通过具体数字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贷款去了大项目、大企业,这相当于政府自己给自己担保、自己给自己放贷。对于大部分仍在资产负债表中挣扎的中小企业而言,这是他人院里的果实,与自己无关。信贷放松了吗?放松了。大部分企业受益了吗?没有。

在1998年的时候,政府和它直接能控制的国有大型企业占社会资源的50%,甚至更多,到2008年占到30%,用30%的政府投资带动70%的社会资金,政府项目往往效率较低。如果资金无法配置到高效的企业,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从长远来看,有可能面临下降态势,这意味着,通货膨胀率会上升。

1998年的时候,中国居民的消费对GDP的贡献是45%,基础设施投资导致居民消费贡献受挤压,目前消费对GDP的贡献已经下降10个百分点。如果居民消费不能跟上,产能过剩的问题会更加严重。

即使在政府投资初见成效的现在,产能过剩的问题还是遮盖不住。

再以钢铁行业为例。钢材价格是国民经济的领先指标,去年6月底7月初,钢材价格见顶,到9月底前缓慢下跌15%左右,国庆节后暴跌30%。宝山钢市指数去年12月初达到868点后,逐渐反弹到933点,目前已经开始下滑。这个指标,值得关注。虽然经过政策强心针的刺激,全国钢铁企业状况有所改善――企业复工情况良好,河北省12月钢产量创下历史新高,但钢铁大省如山东、湖北和上海市的产量都萎缩了二至三成。

出口钢材量下降,一月的钢材出口量更是大幅度下降。全国库存在去年10月达到低点后,很快回升到历史高位附近,上海等地的长材出现压港卸货的情况。由此导致钢铁价格经历了下降、反弹、再下降的过山车。可见,通过刺激可以在短期内降低企业库存,但长期的去库存化,只能依赖于以下两点:全球消费形势的好转,国内居民消费提升。

此轮提振经济中最有新意、最积极的举措是,通过家电下乡、医改、房改等方式,以补贴的形式刺激居民消费。此轮提振经济举措中最令人沮丧的是,大企业、大项目独得其利的情况没有丝毫扭转。我们无法想象,日益垄断的企业对应着千变万化的消费需求,相比而言效率比民营企业更低的企业主导着中国经济未来,而在中国经济结构中占比70%的民营企业,却只能依靠民间信贷与自有资金扩展规模。

全球经济情况篇10

过半中国人对个人财政乐观

本轮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信心较上半年略有提升,指数达到9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12点。半数以上中国内地受访者(56%)对未来一年的个人财政状况持乐观态度。

尼尔森公司中国区董事长柯瑞斯评论说:“七成以上中国消费者(72%)认为,中国目前并没有进入经济衰退,这一比例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37%)的两倍。”

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比发达国家消费者显示出更乐观的态度。“金砖四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中国均名列全球十大最乐观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印度消费者信心指数居全球首位,为51%,俄罗斯排名第五,巴西和中国的消费者信心相对上轮调查则有所提高。

而在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挫至历史最低位,居全球平均水平之下。在欧洲,消费者信心遭遇最大跌幅。全球消费者信心指数最低的国家分别是韩国和日本。

1/3国人关注“经济状况”

全球三分之一的消费者将经济作为首要关注焦点,其后依次是“食品价格上涨”(20%)、“工作与生活的平衡”(18%)、“工作前景”(17%)、“健康”(17%)和“公共设施开支增加” (17%)。

中国也有1/3的受访者关注经济状况,29%的人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和“健康”作为关注事项,其后是“食品价格上涨”(28%)。他们对“工作前景”(27%)也十分关注,但41%的中国消费者对工作前景表示乐观。

国人消费意愿比上半年略升

全球经济情况篇11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我们逐渐的将城市放到全球的角度来观察城市的发展,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两者的关系,和考察现有的有关城市全球化的评价方法来看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标准来看待城市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的内涵

1.1 经济全球化

全世界已有不少学者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代表不同视角下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以下几种是国际上各种权威组织的定义或分析,比较具有综合性。国际经合组织(OECD)的S・奥斯特雷的定义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动,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对经济全球化定义如下: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过程,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这一过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则认为: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是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世贸组织(WTO)1995年度报告指出:对全球化的定义和描述,首先应着重‘质’而不是‘量’,它是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日益变得更加相互依存的过程,这是由于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资本和技术的流动所造成的。

从根本上来看,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根据联合国《97年投资报告》的统计,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70%以上的专利和其他技术转让。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实现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升级,二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们也可以看到新兴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

1.2 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具有以下特征: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连,最主要是经济结构的转换;居住和工作岗位的空间集聚的增长;城市发展不仅是个状态,也是一个过程。

正确理解城市发展的概念,应当认清以下三个关系:①发展和增长的关系。在城市社会发展的早期,人们认为城市的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这是因为当时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城市环境还构不成很大的危害;②发展和环境的关系。随着工业化生产带来大量财富的增长,也带来了大量的副产品,人们发现,增长并不完全等于发展,因为经济增长的同时,可能是对环境的破坏;③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经济增长引发的分配和再分配问题,使得我们充分考虑人类自身的发展。

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城市发展主要还是集中于经济的方面,因此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自然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二、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研究

2.1 城市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首先是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普遍推进。20世纪初,全球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仅10%多一点,一直到1960年,全球绝大多数人口仍然生活农村地区;1990年,全球平均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47%。其次,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显著增长,而且这些大城市越来越注重在全球中的竞争力,纷纷发展自己的商业中心,加大交通枢纽的改善,加大对外交流,来扩大自己在全球的知名度。再次,大都市连绵区的不断形成和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这种集合效应可以使大城市的规模效益和带动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2.2 经济全球化引起的城市经济结构的转换

城市发展的最主要特征是经济结构的转换,而经济全球化最主要的特征是带来全球城市的经济结构的转化,这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城市发展的外部的推动力。随着全球经济化带来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会发现,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这些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样,就使得发达国家的城市产业结构由制造业为主导到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而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等则成了世界工厂。

2.3 跨国公司与全球城市的联系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微观载体。作为工业化生产的核心要素――资本的流动,尤其是FDI(对外直接投资)对世界上的城市工业化塑造起到了不可获缺的作用,跨国公司就是承担了全球化条件下FDI流动的基本架构的角色。

因此,跨国公司与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①两者的等级层次在空间上具有对应性。具体地说,最高层次的跨国公司总部主要集中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最高等级的城市中心――全球性城市,日常管理单元大都集中在各个国家内部的大中城市;②两者内部都存在着物资、产品、资金和信息联系,各单元之间均存在着密切关联。公司的各种横向经济联系,绝大多数要通过城市。城市作为公司的聚集区具有许多优势,能够运用自己的雄厚力量向外辐射,输出技术、设备、资金、人才,组织城市与周围地区的专业化协作;③跨国公司组织活动是城市空间组织演化的重要动力。跨国公司对城市体系的技术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社会文化条件、开放条件、政策条件等均有较为深刻的影响。跨国公司对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均有影响。

2.4 信息技术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变化

信息技术革命是一次涉及面广泛、影响力巨大的基础技术变革,它推动了信息处理传输方式的变革、成本形成阶段的转移和主导资源类型的转换,使人类经济的交往大大突破了时间、空间和成本的障碍,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信息化使城市产业结构和功能发生转变。在信息化时代,产业布局将出现分散与集聚共存的新趋势:生产链条中生产技术已经标准化、程序化的生产制造环节将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外扩散,而需要大量信息和彼此频繁接触、交流和联系的、以知识创新为基础的管理、控制和协调等职能和价值链环节将仍然向城市中心区集聚。

2.5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城市环境和社会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产业革命之机,发展高附加值的非污染型的新兴产业,利用国际资本流动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手段,把传统产业即主要是高污染、高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盲目性导致了其城市环境急剧恶化。比如中国,如果按照悬浮微粒来排名,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前20个城市,中国实际占了13个。

三、城市全球化评价方法研究

正是因为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导致城市全球化这一概念的产生。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城市之间的功能联系日益密切,由一批骨干城市为节点,一个覆盖全球的多层次城市网络体系正在形成。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世界城市主导全球经济的现象日趋明显,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呈现在有关世界城市或称全球城市的研究,出现一系列有关城市全球化评价方法研究。

3.1 弗里德曼的《世界城市假设――发展与演变》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于1986年提出的衡量世界城市的七项指标,及其勾画的未来世界城市等级体系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弗里德曼提出的七项指标是:①主要的金融中心;②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③国际性机构的集中程度;④商业部门的高度发展;⑤具有国际意义的加工工业等主要制造业的中心;⑥国际性的港口、国际航空港等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⑦城市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根据上述标准,弗里德曼具体勾画了世界城市等级体系的框架,按照城市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大小,将世界城市化分为核心国家主城、核心国家辅城、边缘国家主城、边缘国家辅城四个等级。

可以看到,此理论是综合的考虑城市在全球化中所能起的角色来判定的,因此指标非常的多,这加大了评判的难度,不过这一理论假设的结果还是比较准确的反映了客观的状况的。

3.2 萨森的《全球城市:纽约、伦敦、东京》

萨森于1991年提出了评判全球城市的标准,即经济生产的运作指挥中心。她认为世界的城市体系已经形成,并且呈现网络状,而那些处于网络的重要节点处的城市极为全球城市。因此萨森得出了纽约、伦敦和东京为全球城市。

在这种理论的启示下,出现了以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的方法来判定全球城市的等级。因此,跨国公司总部的空间聚集地便构成了全球网络的控制节点,并相应地成为全球城市体系中的顶级城市。例如,利用《财富》(Fortune)杂志每年的全球500强的资料,根据其公司总部的分布,可以得出世界前20位城市的排序。可以看到,这种评价方法将众多的指标浓缩为一项即:跨国公司总部区位。这主要是看到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这一重要特征而得出的评价理论。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由于指标的单一化,应用时会出现不少的缺陷。不过,大体的结果还是比较符合客观状况的。

四、 对城市全球化评价方法的思考

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关的学者从这些关系中提炼出重要的特征来作为城市全球化评价的标准,例如城市的总体状态,跨国公司,信息技术或者城市产业结构等。

城市发展中,经济可以说始终处于首要的位置,不过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兴起,越来越多地开始考虑生态和社会的因素,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元化。而且在有些情况下,比如以跨国公司总部来衡量全球城市中,像巴黎这样的文化发展程度极高(对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城市也只能处于非常低级别的位置;也有的城市虽然经济比较发达,但是城市生态状况却不容乐观;或者社会处于分配不公平的状态。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进行如城市生态或者社会公平和城市文化方面的评价,这样的话,在以城市经济为主的情况下,同时考虑城市的环境、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会更好的指导城市的发展。不过这样也可能会增加评价指标,造成评价体系的繁杂,这就取决于我们对城市发展的选择方向了,也就是说,当某些问题突出或者人们开始注重某些事物时,我们对于城市全球化的评价方法也会随之改变。

参考文献:

[1] 刘力,章彰.经济全球化:福兮?祸兮?[J].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2] 孙久文,张佰瑞,等.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朱传耿.跨国公司与城市体系的空间组织辨析[J].《经济师》,2004[11]

[4] 成德宁,周立.以信息化推动城市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0]

全球经济情况篇12

风险明确:由风控审计部根据公司业务实际开展情况明确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并收集相关文件、资料,掌握风险基本情况。

风险评估:针对风险制定评估方案,适时组织评估,围绕重大风险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定风险等级,最终形成半年度评估报告向公司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汇报。

风险监测:对已经进行明确和评估的重大风险进行跟踪,及时对风险处置情况进行更新和汇报,对于尚未处置完全的风险项目制定相关预案,针对性做好风险预防和化解工作,并组织有关部门实施。

二、 工作亮点

开展“内控全流程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内控体系进一步完善

根据公司新的组织架构,公司自2019年第二季度开始对公司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具体包括废除、修订和新拟定与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配套的制度及管理流程,对部门职能重新定位并划定工作边界;对部门内每个岗位职责进行细化责任到人;对部门工作的重要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并规范。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支持和中介机构的指导下,共收集流程28个,流程图31个,关键控制文档31个,涵盖全部部门的所有业务环节,做到所有业务有规可循,责任到人到岗,风控无死角。

三、重大风险研判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经济下降4.3%,下降程度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2.5倍多,在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和旅游业大规模中断的背景下,全球贸易收缩7.6%。随着新冠疫苗的推出,2021年预计要加大复苏推进力度。2021年我国经济复苏总体态势向好。如去年四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5%,比2019年四季度同期水平高。由此看来我国经济从去年四季度来看基本恢复常态,2021年会延续这种发展态势;我国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消费和服务业发展。尽管目前疫情没有完全消除,但各方普遍认为今年疫情影响将明显低于上年。这种情况下,中国有抗击疫情的经验,对相关行业尤其是一些接触性服务业形成利好。

(一) 项目并购风险

2020年,新冠疫情在中国以及亚洲地区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疫情不停反复,甚至更加肆虐,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性因素加大,黄金价格大幅涨落,波动巨大,中美、中加关系趋于紧张,为国际项目的并购带来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包括项目本身、项目操作层面的不确定性等两个方面的风险。

1. 项目本身的风险

宏观经济风险:

(1)黄金价格波动风险:2020年新冠疫情贯穿全年,众多主流资产深受影响,全球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各国央行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黄金投资需求在逆境中实现大幅增长。2021年黄金价格最大的变量是疫情会不会好转,以及受疫情影响的经济的复苏节奏。给项目收购机会的把握和未来运营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2)汇率风险:202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去年总体来看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主要是由于全球商品供应严重不足。而在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由于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而具有强大的出口能力。从2021年来看,人民币汇率或面临回调风险: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后“出口强、进口弱”的现象难以持续;另一方面,美元将在二季度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对于收购、并购项目会产生较大影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