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态现状合集12篇

时间:2023-11-27 16:03:39

全球生态现状

全球生态现状篇1

关键词:网球比赛;心理状态;调控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4.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6.000

1.研究目的

现代网球运动作为奥运会的项目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现代网球运动装备越来越先进;场地设施越来越完善;技、战术也越来越全面、越完美。但是,在网球比赛中,技战术和体能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心理因素也会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大学生网球比赛也不例外。随着网球运动竞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高校网球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对大学生比赛的影响作用。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对心理调控进行训练重视的运动员不足20%,针对此现象做出研究,以期引起大学生网球运动员和教练员对心理调控的重视。

2.研究方法

2.1访谈法

在2012年、2013年重庆市大学生网球比赛结束时,与80名运动员选手进行交流访谈并做出记录。

2.2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查阅有关书籍、文献资料,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体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部专著与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CNKI数据库查阅相关论文20余篇。

2.3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由表及里地对各种数据、信息全面分析并深入探讨,阐明和总结本研究的观点。

3.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网球比赛赛前心理因素的重要性

据调查(见表1),重庆市大学生对网球比赛赛前心理状态的重视程度还是挺高的,所调查的学生中68.6%的都认为心理因素非常重要。在现代大学生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好坏往往与心理状态的好坏是密切相关的,而在平时的训练中,大部分的网球教练或者运动员都非常注重技战术和体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心理训练的作用。因而在紧张激烈的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往往会出现许多不良的心理状态。对于实力悬殊不大的运动员之间,比赛的胜利者一般都倾向于心理状态好的选手。

表1 重庆市大学生对网球比赛赛前心理因素的重要程度调查

重视程度非常重要重要不太重要非常不重要

人数482390

所占比例68.6%32.8%12.8%0%

3.2大学生网球比赛中的不良心理状态的表现

在对重庆市的一些高校的网球比赛结束时,与80名选手进行的交流做出的调查进行总结。

表2 大学生网球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查表

心理

状态赛前过

于紧张盲目自信

或不足赛前

淡漠畏战

情绪过于

兴奋正常战斗

心理状态

人数2071591217

比例25%8.75%18.75%11.251521.25%

(1)赛前过于紧张:根据调查可以看出,赛前过于紧张是大学生网球比赛赛前主要的不良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对比赛的期望过高,心理紧张导致身体肌肉紧张,无法快速放松下来,很难进入比赛状态,从而导致不必要的失误,严重影响比赛的发挥。

(2)赛前盲目自信或自信心不足:具有自信心并不能确保理想的竞技状态,也不能克服能力不强的问题。然而,没有自信心时,达到理想竞技状态会变得无比的困难,随着自信心提高到一种理想状态时,水平的发挥得到提高,这一观点的另一方面,自信心太强或太弱,都对竞技状态产生负面影响。理想的自信心因人而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由于感觉比赛等级比较低,或者由于低估对手的实力以及自己赛前的比赛成绩及状态认为自己赛前的准备充足并足以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导致对比赛的难度估计不足,运动员的兴奋性受到抑制,从而不能完全适应比赛状态。

(3)赛前淡漠状态:由于对比赛不利己的因素考虑过多,赛前运动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下降,从而导致运动员情绪低落,全身软弱无力,反映迟钝,意志消沉,缺乏斗志,没有足够的信心,不能打到平时技战术训练的水平,更严重的甚至想逃避比赛。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会感觉缺乏活力,感觉移动缓慢、身体笨重,缺乏耐心,持“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表现出心情不好,对比赛的反感,精力不集中,易于分散精力。

(4)赛前畏战情绪:这也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大多是大学生运动员初次参加正式比赛的选手,过高估计对手的实力,感觉自己无法打败对手,从而导致的意志消沉,缺乏自信,无法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

(5)赛前过于兴奋状态:由于受意外原因或者是场地时间的改变,导致运动员过早的达到兴奋的最佳时间,心态受到影响,其表现为情绪紧张,心跳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忘记比赛的主要因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动作混乱,易受外界干扰。在这种状态下,肌肉会变得僵硬,心率加速,呼吸短促而不均匀,难以集中精力,不能清晰和准确的思维,早于正常情况出现疲劳并失去协调性,注意力容易分散(界外球的错判、观众的吵杂声等)控制情绪的能力降低。

(6)正常的战斗心理状态:当网球运动员处于理想的竞技状态时,他们感觉完全沉浸在他们的比赛中,犹如以高昂的精神状态自动的驾驶者飞机,什么事都显得十分顺利。这种状态是所有大学生网球运动员甚至是专业运动员想要达到的一种心理状态,运动员选手在赛前做了充足的思想准备,并对战胜对手制定了相应的方案,充满信心,情绪高涨,是自己处于最适宜的心理状态,可以不断激发自己,从而发挥更大的潜能。

3.3对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控

大学生参加网球比赛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球技术水平,积累比赛经验,愉悦身心,从而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然而赛前的心理状态会对大学生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甚至是最终的比赛成绩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针对如何自己不良的赛前心理状态做出合理的调整,做了以下的几点总结:

3.3.1针对不良心理状态进行训练

(1)放松训练: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有情绪紧张而产生的过多的能量消耗,是身心得到适当的休息并加速疲劳的恢复,培养集中注意能力;减轻赛前焦虑和紧张。

训练方法:预备姿势,做好准备姿势,全身心放松,闭上双眼。自身暗示放松练习:在他人、自己的指示下进行放松练习,可以有以下几个暗示步骤:①胳膊和腿发沉②胳膊和腿部发暖③胸部发暖,感觉心跳减慢④平静下来,放松呼吸⑤腹腔神经从区域发暖⑥感觉前额有凉意。上述只是可以配以自己喜欢的轻音乐进行练习。

(2)表象训练:预备姿势,全身放松,双目微闭。各种想象练习:①想象自己正在进行某个技术动作练习;想象自己以往训练或比赛中的最佳状态;想象自己对各种来球都流畅基础的感觉;想象自己发球时对对每个落点的流畅状态;想象比赛开始,出现不同情况做出应对的反应;想象只有一分球,如果一名教练员能够成功的训练球员思考打一分球,而且在一个时间内打一分球,那么精力的集中就能够显著的改善。

(3)模拟训练:教练员应该经常给运动员组织参与一些比赛,并是可以使运动员得到重视比赛,在场内和场外同时进行模拟:坚持在喧闹的地方训练,它可能产生更多的干扰;安排有干扰的实战训练;球员可做集中精力的记录;在即将举行的赛事地点训练,模拟可能干扰球员的自然环境。

3.3.2明确比赛目标,端正比赛动机

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自己在比赛中能够取得什么成绩提出符合实际的要求和任务,并针对要求制定相应的措施,提前做好技战术和体能等各方面的准备,端正比赛动机,做到有备而来,并且做到以下几点:强调打网球的益处,并在鼓励球员的同时,帮助他们寻找幽默感;教练要设法熟悉球员打球的原因,教练员可以问球员一些问题,例如“什么促使你打网球”、“什么使得你动力下降”、“你喜欢赢球还是打的好”,对球员因人制宜的实施教学和训练,制定计划时具有创意,是球员及享受快乐又得到锻炼。

3.3.3 提高技术水平,增强自信心

信心不是生来具有的性格,它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来培养,可以通过设定目标来提高自信,球员必须了解,他们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和有什么信条,如果有的话,它可能使球员退缩不前,他们应该和自己达成一致,然后制定一个进攻的计划,该计划应该让他们在任何时候都全力以赴;自信来源于强大的实力,在平时要积极训练,多参加一些比赛,积累经验,加强薄弱环节,提高运用技战术的能力,以及提高各种不同临时情况的能力,以便使运动员树立必胜的信心;增强他们独立地能力,球员应该独立,不能依赖别人,因此,认可和表扬应当适度,这会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练员还应该协助球员根据努力程度、训练和比赛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认识成功。

3.3.4了解自己和对手情况,知己知彼

大学生网球运动员要做到对自己的实力和不足有着正确清楚的认识,以便在赛前端正心态。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搜集一下对手的信息,看一些对手的比赛,以便不会错误的估计对手的实力。

3.3.5赛前鼓励自己,做好调整

在赛前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时,要时刻鼓励自己,做一些语言或者动作上调整,比如对自己说我能行来激励自己或者做一些习惯的动作来放松自己。

4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网球运动员中在赛前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的。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包括大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快速协调的步伐移动、扎实的技术动作、先进合理的战术理念和强烈的比赛意识。在具备了上述的诸多要素的前提下,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能确保你在比赛中发挥出技战术的最佳水平。因此,教练员或者运动员自身应注意在技战术训练的同时,也要一起对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调控以及对平时训练对心理训练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朱志峰. 对大学生参加网球比赛心理调控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04).

[2]陈晓龙. 浅析优秀网球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状态及其调节方法[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7).

全球生态现状篇2

 

前言

中国足球这一倍受争议的话题足可引起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的思考。诚然,体育的异化作用导致了人们对身体意识的淡漠,体育职业化以来,各种职业比赛成为人们追逐利益的场所。这直接导致了功利主义在赛场上的胜利,眼下世界足坛的丑闻就是最强有力的证明,当然也包括我国的足球丑闻。这些体育的异化作用,使体育失去了体育精神,体育伤失其精神的后果是可怕的。我国足球的现状就是很好的证明和直接的表达,目前,从我国足球“生态文化”的现状看出的不是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优势和希望,更多是担忧和失望。在这种大环境下,四川省足球的“雄起”文化曾经风靡全国,对川足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然后今天的四川足球令我们伤心,可以说四川省的“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着从娃娃抓起的思想,我们对四省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

1 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

在理解生态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对“足球生态文化”的内涵进行了一定的阐释:足球生态文化就是从足球运动的原始身体锻炼文化过渡到现代足球运动的竞技性、职业化、商业化的的文化。现代的足球生态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从比赛形式上化分可分为职业足球比赛文化,业余足球比赛文化,其中两者都有平时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只是参与职业足球比赛的运动员的要求更高,目的与业余的有所不同。论文参考网。现在的足球生态文化主要是由职业化、商业化的足球为主流引导。这也是由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所决定的。按年龄划分:足球运动文化又可分为成人足球文化,和青少年的足球文化。本着从本着从娃娃抓起的思想,我们对青少年的“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这里的中小学生的“足球生态文化”主要是指在我国中小学生群体中足球运动开展的状态,以及足球文化发展的水平的问题。中小学生足球运动水平的高低可以直观的反应出足球后备人才群体的水平,而足球文化可以间接反应出中小学足球运动的人文底蕴,丰厚的足球文化底蕴是足球运动广泛开展的基础和土壤,可以让足球运动得到长足发展。鉴于此,我们对四川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四川中小学校足球传统运动项目学校的进行了实地调查,为制定四川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策略奠定现实基础,进而广泛宣传,提高人们对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通过发展“足球生态文化”,提高人们对“足球生态文化”的兴趣,有利于中小学足球资源的开发,使中小学生足球运动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真正促进四川足球运动的发展,为四川足球早日“雄起”。

2 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运动生态”发展的现状分析

足球“运动生态”是足球“生态文化”的一个主要方面。四川省中学生足球“运动生态”的发展是指足球运动在四川省中小学校开展的水平,中小学生的足球运动水平的高低、从事足球运动时间的长短、人数的多少等内容。实际上这也是衡量四川省中小学足球运动开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对成都、绵阳、南充、攀枝花、自贡、宜宾、泸州等市的传统足球运动项目学校进行了调查。从我们调查的情况来看,近些年,足球运动开展的水平下降比较明显,从事足球运动训练的中小学生人数也在大幅减少。这不利于足球运动在中小学的开展和提高。另外,我们还抽查了县级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无论是学校的场地条件,还是教练员的水平都不利于足球运动在中小学校的开展。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运动生态”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例如四川省目前只有两所足球学校,成都市的明宇足球学校和绵阳涪城足球学校,这两所学校由于在场地设施较好,也有自己的教练,近些年为四川培养了一些足球后各人才,但是仅有的这两所足球学校目前也陷入困境,举步维艰。

据了解,目前四川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共84所,其中男足传统项目学校72所,女足传统项目学校12所。成都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就达50所,其中男足传统项目学校达44所,女足传统项目学校达6所,占总数的59.5%。四川省足球布点学校共25所,其中男子足球布点学校18所,女子足球布点学校7所。成都市的足球布点学校就达15所,其中男子足球布点学校10所,女子足球布点学校5所。[1]从我上面的情况来看,四川省足球传统项目学校分布极不均匀,大多数位于成都,这对于地市足球运动的开展很不利。

从我们调查和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四川省的足球“运动生态”处于劣势状态,要想改变这一现状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3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发展的现状分析

足球“文化生态”是足球“生态文化”的又一个主要方面。这里的足球“文化生态”指的是足球文化在四川省中小学发展的状况,即足球运动的球迷文化、足球运动本身的文化、如足球裁判法、足球比赛艺术欣赏等。实际上,在当今足球发展的欧洲国家的足球“文化生态”相当发达,如俱乐部与球迷间的交流等,都反应出其优秀“足球文化生态”对足球运动发展的促进作用。

通过我们实地调查四川省中小学足球“文化生态”发展的现状,我们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四川省中小学足球“文化生态”倍受当前条件的限制,阻碍了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运动的发展,四川省中小学足球“文化生态”基本上是没有开垦的处女地。众所周知,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负担很重,而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的运动项目,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也可以锻炼身体,足球运动的健价值是不容质疑的。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对构建优秀的校园健身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的发展首先是要以普及足球运动的常识、初步培养中小学生的足球运动情结为基础,来达到逐步发展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的目的。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得到发展,会带动更多的中小学生参与到足球运动中,会使足球运动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只有这样四川省的足球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任何运动一旦失去群众基础,这项运动就不可能到达高峰,或者说从高峰跌落。

实际上要想发展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只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文化生态”就会得到应有的发展。第一,在中小学校推广足球运动,例如可以举行颠球,运球等游戏性的比赛,这可以使足球运动技术得到普及。第二,在中小学生中进行足球欣赏教育。足球具有很大的魅力,在学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课堂让学生学会欣赏足球比赛,一旦学生学会欣赏足球比赛,那么他们就自然的成为了足球迷,这样会拉近学生和足球之间的距离。第三,举行学校的足球比赛。比赛的作用对于运动的推广带动作用是强大的,比赛会吸引参与者更大的注意力,会激发他们更大的热情进行运动训练。这也是由运动比赛的特点所决定的。在举办足球比赛时还可以凝聚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小学生参与到其中来,这对构建中小学生校园健身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发展四川省中小学球迷文化。从国外足球发展先进的欧美国家来看,足球俱乐部都有着自己的球迷群体,这对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省中小学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形式良好,在中小学生推广体育锻炼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以此为平台,通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吸引球迷,这对学生成人以后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4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 的发展现状,有喜有忧。客观的讲,忧大于喜,这并不是我们威言耸听。论文参考网。青少年球员注册人数萎缩的速度令人心寒,官方数据显示,1990年至1995年间,国内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达到历史高点,为65万人。其后5年,这个数字略有减少,但也有61万人之多。2000年至2005年,61万变成了18万。目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一共只有5万多人,而且年龄段越小注册球员人数就越少。现在的国青队(伦敦奥运会适龄球员组成)也只是在400名左右的球员当中选出来的,而北京奥运会国奥队选材基础人数为1400多人。足球基础人才急剧流失,两届奥运会适龄球员就锐减近千人,这才是中国足球真正的危机所在。据中国足协的统计,1992年这个年龄段上,全国注册球员只有182人,人数不够撑起一个中超联赛。在1993年年龄段上,国内球员甚至断档,这意味着伦敦奥运会之后,中国很可能无法组成一支国奥队冲击奥运会。当足球“运动生态”处于这种境地,更谈不上“足球生态文化”了。处于中国足球大环境的四川足球也好不到那去,因此,从基层上构建四川省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对于发展四川足球显得尤为重要。

发展四川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要以成都为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的中小学。从我们调查和了解的情况来看,成都市的中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还是比较好,传统足球运动项目学校,足球布点学校的数目都比较多。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具有可行性。而且四川省足协也致力于发展四川足球的发展,四川省足协对于四川省教练员的培养,裁判员的培养都做了很多工作,这对于四川足球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际上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的构建与发展,是与四川的“足球雄起文化”是要融为一体的。因此在发展四川省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吸收优秀的四川足球文化。在发展中小学生“足球生态文化”的时侯一定要注意发展足球健身文化,足球运动的发展应以健身为第一要求,娱乐为第二要求,这也是大众足球发展的根本。对于大众足球运动参与者的技术要求不能要过高,并且要不断的举行业余足球比赛,去推动大众足球运动的发展。在这一方面巴西做的相当好,巴西全国性的业余足球比赛的参赛队伍可以达到500多支,这对他们国家的足球运动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目前成都、南充、遂宁、泸州、宜宾等地市的业余足球比赛都有开展,然后中小学校间的足球比赛则较少,甚至于很长时间段内都没有进行。论文参考网。这不利于中小学“足球生态文化的发展。

全球生态现状篇3

称,利用科学理论、玩具生态系统模型

和古生物学证据,他们认为地球的生态

系统正急速接近一个即将发生且不可

逆转的崩溃。

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在加速损失,气

候波动愈来愈剧烈,生态系统间关联性

的增长以及其总能量收支完全改变,这

些都是行星的状态达到极限或引爆点

的前兆。

作者预测,这种情况在这个世纪内

就会遇到。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我们所

知道的地球生态系统可能在瞬间崩溃,

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阿恩·穆尔斯表示:“地球历史上前

一次的引爆点发生在约1.2万年前,当

时地球还在冰河时代,前一次持续了10

万年,才到目前的间冰期状态。一旦到

达了引爆点,最极端的生物变化会导致

仅在1000年内就达到我们目前的状

态。这就像是在不到1年的时间内快速

从婴儿长成成年人。更重要的是,现在

这个星球的变化更快。”

西蒙弗雷泽大学的生物多样性教

授是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在论文中他

这样说:“这个几率是非常高的,下一个

全球性状态改变将严重破坏我们的文

明。请记得我们是从狩猎采集一路走

来,才在地球历史上最稳定及良好的时

期登陆月球的。

“一旦发生极限引起的行星状态转

变,就不能逆转回到从前。因此,如果一

个系统因为加入了大量的能量而切换

到一个新的状态,即使你清除新的能

量,它也不会恢复到旧系统。这个星球

没有从前状态的记忆。”

这项研究得出的预测与普遍持有

的观点相反。一般认为,人类活动引起

的压力,如气候变化等,正在摧毁我们

星球的论点仍然是有争议的,而且任何

崩溃都会是渐进的,是好几个世纪以后

的事。

而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地球表

面的大量转变最好不要超过50%,否则

我们将无法拖延,更遑论避免行星的崩

溃。

穆尔斯表示:“总之,人类没有做过

什么真正重要的事来避免最坏的情况,

因为能使大有可为的做法实行的社会

结构并不存在。我那些研究地球历史上

气候引起的变化的同事非常担心。事实

上,有些同事还极度恐慌。”

这篇论文的作者来自智利、加拿

大、芬兰、英国、西班牙及美国。他们检

查了各种生物学科理论及概念性的研

究记录,以寻找新的方法应对现在地球

上正在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变化。

人类产生的压力,又称为全球性的

强制机制,正在快速改变地球的大气

层、海洋和气候,这些压力有可能在我

们的有生之年,就迫使生态系统和生物

多样性逼近我们生存的关键极限。

研究中提到,“当今全球性的强制

机制,包括了人口前所未有的增长速率

及幅度,与随之而来的资源消耗、栖息

地的改造与破碎、能源生产和消耗以及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驱使全球性强制机制变

得比过去更多。结果我们现在看到的气

候变化速度,超过12 000年前地球从冰

河时期到间冰期状态时的极端行星状

态变化速度。你必须要回到恐龙时代结

束时的流星灾难末期,才能找到过去的

先例。

地球现有物种的灭绝呈指数级增

加、过去罕见的物种逐渐占有优势地位

以及极端气候波动现象的发生,与上一

次行星大转变的关键改变类似。当各种

扰动都反映在玩具生态系统模型内,可

以看到这些系统迅速倾覆且不可逆转

的情况。

论文作者建议,如果我们希望拖延

或减少行星状态的转变,各国政府应立

即采取五项行动。阿恩·穆尔斯的总结

如下:

“全球必须一同下定决心,快速且

大幅降低人口。更多人需要移动到较高

密度的最佳地区,让部分地球得以恢

复。至少在短期内像我们这样的人必须

被迫减少物质生活。我们还需要在开发

全球生态现状篇4

中图分类号:G8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155-001

太极柔力球是一项应时而生的球类运动,它既保留了太极运动中的精华,又融合了现代元素,充分体现太极文化中“以柔克刚、以退为进、以小胜大、和平圆满”的思想。作为一项全身性的运动,柔力球目前只是在中老年人中广泛流行。国教委提议“柔力球是一项民族性、健身性、趣味性、经济性、适应性强且方便易操作的运动,建议在学校开展,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尤其对调节和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良好效果。故本文通过对柔力球锻炼18周的河北某高校60名女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和机能、身体素质、自我概念、心境状态等指标的研究,皆在为太极柔力球运动在女大学生中普及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河北大学医学部一年级临床本科中随机选取从未接触过柔力球的女大学生60人,平均年龄21.5岁。教学太极柔力球课程,一共18周,每周2课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大量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现有的研究进展,吸取借鉴优秀的实验方法。

1.2.2测量法。对受试者在参加课程前后分别测量其身体形态和机能、身体素质、自我概念、心境状态等指标。心境指标采用POMS作为研究工具。[3]

1.2.3数理统计法。所有数据运用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比较分析结果并进行显著性检验。

2结果

2.1柔力球对身体形态机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身高略有增高,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体重和心率脉搏都显著下降;肺活量明显高于实验前,台阶指数也显著高于实验前。见表1.

表1 太极柔力球运动前后女生形态机能指标比较(n=60)

2.2柔力球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除了坐位体前屈增高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握力、立定跳远、闭眼单足站立均增高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身体素质明显提高。见表2.

表2 太极柔力球运动前后女生身体素质指标比较(n=60)

2.3柔力球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调查结果发现,由于身体活动、身体运动能力、整体身体、身体力量、身体耐力等维度都是需要长期锻炼才能体现效果,所以仅此18周未见这些维度有明显改变;其次,见到身体协调和身体灵活两个维度有明显提高,因为柔力球是需要颈、肩、腰、腿全身活动的综合运动,所以人们的协调一致性和灵敏度可以在锻炼中不断加强;再次,就身体健康和肥胖两个维度上也有明显改善;结果还发现,身体外表和身体自尊明显高于实验前,主要由于女生对活动中伴奏的音乐有很好的感知度,更易产生美好心境。见表3.

表3 太极柔力球运动前后女生自我概念各维度比较(n=60)

2.4柔力球对心境状态的影响

研究显示,TMD总分总体下降,紧张、疲劳、慌乱等指标显著下降,愤怒、抑郁、自尊感等变化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一段时间的柔力球锻炼可以全方面的改善女大学生的心境状态,有效提高正面积极的情绪,降低负面消极的情绪。见表4.

表4 太极柔力球运动前后女生心境指标比较(n=60)

3讨论与建议

3.1结论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长期坚持锻炼有利于保证大脑清醒、思维敏捷、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全身协调能力和灵敏性,因此,一段时间的柔力球练习可以很好地改善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自身素质、自我概念以及心境状态等方面,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2建议

全球生态现状篇5

中图分类号:G843.732.19/20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4-0134-05

An Analysis on Error and Usage of Taking a Pass and Control in 2 007 FIFA Women's World Cup

XI Shuangqing1, CHEN Xiaoke2, ZHUANG Qian3

(1. Shandong Yingcai College,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China;2.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3. Sh 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 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By analysis on the 16 competitions of 13 teams in 2007 FIFA Women's Wo rld Cup, it is to fi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ules of the usage of taking a pa ss and control in women's football games, and the problems exist in Chinese wome n's football. We draw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 it is often higher at loco moto r state than at standing state; error rate is higher at strong rivalry than at w eak rivalry and nonrivalry; it is distinctly higher to take altitude ball, che s thigh ball and halfvolley ball than on the land; intensity of rivalry and st at e of ball affect error rate separately. 2) Too farness to take a pass is most ou tstanding in error. 3) Chinese team's error rate is higher than Brazil's, Norway 's and Denmark's and lower than New Zealand's in different physical states, diff erent rivalry states and different states of ball.

Key words: women's football; taking a pass and ball control; study

现代足球比赛的防守日益趋向整体性和严密性,致使进攻队员在无对抗状态下处理球的时空 越来越小。为了适应这一发展需要,进攻队员需要提高进攻速度并组织细致的战术来突破对 方的防线,而一个队员在控球过程中的战术行动皆是建立在接控球技术的基础之上。接控球 是足球战术行为的起点,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进攻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关系到队员自身甚 至全队战术行动的成败。中国女足进入新世纪后出现了严重的滑坡现象,比赛成绩不尽人意 。因此,对2007年女足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足和国外女足的接控球运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找出中国女足在运用这项技术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有针对性地指导女足训练与教 学具有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07年女足世界杯决赛阶段的德国、英格兰、瑞典、丹麦、挪威、中国、 日本、朝鲜、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巴西13支球队,在32场比赛中选取了16场 比赛进行分析研究。

1.2 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 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

统计概念界定:1) 接球队员的身体状态。原地状态:队员在接球时身体没有水平方向位移 的状态;移动状态:队员在接球时身体处于水平方向位移的状态。

2) 球的运动状态。高空球:球从离开地面到接球时未落地并且其运动轨迹的最高点超过接球队员身高的运动状 态;

低空球:球从离开地面到接球时未落地并且其运动轨迹的最高点不超过接球队员身高的运动 状态;

反弹球:球在空中落地后弹起的瞬间状态;

地面球:球与地面持续接触的运动状态。

3) 接球时的对抗状态。无对抗状态:在距离接球队员3 m以内没有防守队员;

弱对抗状态:在距离接球队员1~3 m之间有防守队员干扰;

强对抗状态:在距离接球队员1 m以内有防守队员干扰或逼抢。

4) 接球失误状态。漏接:队员接球时因技术不规范或者判断不准确等原因无意中将球从合理的接球部位漏过而 没有接到球;

接球过大:队员把球接出自己的控制范围而造成对球失去控制或者进攻受到干扰;

接球不到位:队员把球接到必须再次调整才能更好地进一步处理球的位置而延缓了进攻速度 或者对球失去控制或者进攻受到干扰;

接球方向不当:队员把球接到处于有对抗状态的防守队员站立的一侧或者不利于继续进攻的 位置而造成对球失去控制或者进攻受到干扰;

第二动作迟缓:队员在接球后因第二衔接动作慢而造成对球失去控制或者进攻受到干扰;

没有迎接球(抢接第一点):队员在接球时因等球而造成对球失去控制或者进攻受到干扰。

5) 接球效果。成功:把球接到合理的位置并且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

失误:把球接到不合理的位置,或者失去对球的控制。

统计的例外情况:以下情况不作为接控球统计记录的对象:守门员手接球;接球队员在接控 球的同时被对方队员侵犯且裁判做出了判罚;直接传球;接球队员越位;加时赛。

2 分析与讨论

2.1 在不同身体状态下接控球的分析2.

1.1 在不同身体状态下接控球的总体情况根据表1的统计数据,总体情况是原地接控球的比例高于移动接控球的比例,说明原地接控 球是主流状态;移动接控球的失误率普遍高于原地接控球;无论是原地状态还是移动状态的 接控球失误,都是强对抗状态所占的比例高于弱对抗状态,无对抗状态的比例最低。巴西队 在原地状态和移动状态下的接控球失误率基本上都低于其他球队,而且在两种状态下的失误 率相差不是很大,说明巴西队在原地状态和移动状态下的接控球能力比较平衡。另外,巴西 队和德国队的接控球失误无论是在原地状态还是移动状态,也主要是在对抗状态下产生的。

2.1.2 中国女足在不同身体状态下接控球的分析根据表2的统计数据,中国女足原地状态的接控球的比例明显高于移动状态的比例,经T检 验,呈显著性差异(P=0.044(0.05),说明原地接控球是中国队接控球的主流状态。在哪 种状 态下接控球更有利于进攻呢?这要根据传球的速度、方向以及防守队员的位置来判断,不能 简单地一概而论。中国女足移动状态的接控球失误率明显高于原地状态,这符合足球比赛的 正常规律。因为在移动状态下,球相对于运动员身体的速度更快,运动状态更复杂,造成运 动员对球的落点的判断难度增加,从而完成动作的难度也增加了。从接控球的成功率来说, 原地接控球比移动接控球更好一些。但是,原地接控球要求运动员要提前跑位,而在有些情 况下跑位过早又会暴露自己的行动意图,这是一对矛盾。所以,运动员应该在不过早暴露自 己的行动意图的前提下提前跑位。另外,中国队无论是原地状态还是移动状态的接控球失误 ,都主要是在对抗状态下产生的。其中,原地接控球的失误率在强对抗状态下最高,弱对抗 状态次之,无对抗状态最低;移动接控球的失误率在弱对抗状态下最高,强对抗状态次之, 无对抗状态最低。

通过对两种运动状态和三种对抗强度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校正模型的F值达到了显著 性水 平,进一步分析是“对抗强度”这一因素的主效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而“运动状态”主效 应以及“运动状态”与“对抗强度”的交互作用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这一结果说明,“对 抗强度”这一因素对中国队的接控球失误起到了主要的影响作用(表3)。

2.1.3 中国女足和国外女足在不同身体状态下接控球的对比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中国队和国外球队在不同运动状态的接控球表现出了共同的特征:原地 状 态的接控球比例高于移动状态,原地状态的接控球失误率在多数情况下低于移动状态。中国 队原地接控球的比例分别高于与之同场对抗的丹麦、新西兰和挪威三支球队,却低于巴西队 ,这也可能是巴西队接控球成功率比较高的一个原因。那么,移动接控球的情况则和原地接 控球恰恰相反。

从图2来看,中国队接控球的失误率无论是在原地状态还是移动状态,除了低于新西兰队外 ,分别高于与之同场对抗的丹麦队、巴西队和挪威队,说明中国队无论是原地接控球还是移 动接控球都与国外女足有差距。从中也得到启示:加强在移动状态下接控球的训练,使在原 地状态和移动状态下的接控球能力全面发展,是中国女足今后训练应当注意的问题。

2.2 在不同对抗状态下接控球的分析

2.2.1 在不同对抗状态下接控球的总体情况由表4可知,总体情况是无对抗状态下接控球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弱对抗状态,再次是 强对抗状态,而接控球失误率则恰恰相反。德国队和巴西队的情况与总体情况是相同的,总 体情况和德国队、巴西队在对抗状态下接控球的比例分别是42.22%、35.69%和39.7%。

通过对不同对抗强度下的接控球失误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不同对抗状态的接控球失 误率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不同对抗强度对接控球的失误能够产生明显的影响(表 5)。

2.2.2 中国女足在不同对抗状态下接控球的分析由表6可知,中国队在强对抗和弱对抗状态下的接控球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达到了50.36%, 说明在比赛中国外女足球队对中国队逼抢得比较凶狠。这就要求中国队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该 多安排在对抗状态下的练习,才能适应足球比赛的特点及其发展要求。刘丹先生在《球类运 动训练理念批判》中认为,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对抗中的技术能力不断加强 " ,而我国足球训练因为20世纪50年代受苏联和匈牙利的影响,长期以来是通过较长时间无对 抗的技术动作练习来磨练和发展足球技术,这必然导致我们在场下的基本功不错而在场上却 “技不如人”。[1]

从失误率的情况看,中国队在强对抗状态下的接球失误率最高,弱对抗状态次之,无对抗状 态最低。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对抗强度对接控球失误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 不同对抗强度对中国队接控球的失误能够产生明显的影响(表7)。

2.2.3 中国女足和国外女足在不同对抗状态下接控球的对比分析由图3可以看出,和同场对抗的四支国外球队相比,中国队所受的对抗强度低于新西兰队, 高于丹麦队、巴西队和挪威队,说明中国队的拼抢不如与之同场对抗的这三支球队凶狠。

从图4的失误率统计数据来看,中国队和与之同场对抗的国外球队相比,在各种对抗状态下 的失误率低于新西兰队,高于丹麦、巴西和挪威这三支球。正是由于中国队拼抢不如对方凶 狠,给对方造成的压力相对较小,对方处理球就会更从容一些。由此看出,由于中国队自身 在各种对抗状态下的接控球能力相对较弱,加之拼抢不足给对方造成的对抗压力与自身受到 的对抗压力相对较小,自然在接控球方面表现出劣势了。

2.3 接控不同运动状态球的情况分析

2.3.1 接控不同运动状态球的总体情况根据表8的数据,从接控不同运动状态球的次数占总数的比例来看,总体情况是接控地面球 的次数最多,其次是低空球。另外,从接控球时的对抗强度来看,基本是无对抗状态的接控 球比例最高,强对抗状态的接控球比例比较低。而且,在对抗状态下接控高空球、低空球和 反弹球的比例明显高于地面球,也就是说,在比赛中接控高空球、低空球和反弹球较多是在 对抗状态下进行的。德国队和巴西队的情况和总体情况相符。

从接控不同运动状态球的失误率来看,总体情况是高空球、低空球和反弹球的失误率明显高 于地面球。除德国队略有不同外,巴西队和总体情况是无论接控哪种运动状态的球,都是在 强对抗状态下的接球失误率最高,其次是弱对抗状态,再次是无对抗状态。总的看,在对抗 状态下的接球失误率高于在无对抗状态下的。

2.3.2 中国女足接控不同运动状态球的情况分析根据表9的数据,从中国队接控不同运动状态球的次数所占总数的比例来看,地面球的接控 次数最多,其次是低空球、反弹球、高空球。经卡方检验(P=0

从中国队接控不同运动状态球的失误率来看,高空球、低空球和反弹球的失误率明显高于地 面球。中国队接控球失误率所表现出来的这个特征,一方面证明了空中球比地面球难于接控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接控空中球是中国队较之地面球的弱点。“尽管空中传球有诸多不利因 素,但有时场上形势也要求球员运用它……球员也必须提高接控高空球的能力。”[ 2]而 且,无论是接控哪种运动状态的球,都是在强对抗状态下的接控球失误率最高,其次是弱对 抗状态,再次是无对抗状态。这进一步证实了加强在对抗状态下练习接控球的重要性。通过 对三种对抗强度和四种球的状态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校正模型的F值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进一步分析是“对抗强度”这一因素的主效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球的状态”这一因素的 主效应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而“球的状态”与“对抗强度”的交互作用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这一结果说明,“对抗强度”和“球的状态”这两个因素对中国队的接控球失误分别起到 了影响作用(表10)。

2.3.3 中国女足和国外女足接控不同运动状态球的对比分析中国队接控地面球的比例和与之同场对抗的四支国外球队相比仅高于新西兰队,分别低于 丹麦、巴西和挪威三支球队,说明这三支球队在比赛中更注意运用地面球,这可能是其接控 球失误率低于中国队的一个原因(图5)。

中国队接控各种状态球的失误率都低于与之同场对抗的新西兰队,高于与之同场对抗的巴西 队。另外,除了高空球外,中国队接控其它状态球的失误率都高于与之同场对抗的丹麦队和 挪威队。这反映出中国队对低空球和反弹球的接控能力是相对突出的弱点,应该加强这方面 的训练(图6)。

2.4 接控球失误的状态分析2.

4.1 接控球失误状态的总体情况从各种接控球失误状态所占的比例来看,接球过大所占比例最高,其次是接球不到位、第二 动作迟缓和接球方向不当,再次是漏接和没有迎接球(表11)。经过卡方检验,这六种接 控球失误状态出现的次数呈显著性差异(P=0

从各种状态球在不同失误状态中所占的比重来看,漏接较多的是反弹球和地面球,接球过大 较多的是高空球、地面球和低空球,接球不到位较多的是地面球,接球方向不当较多的是地 面球和低空球,第二动作迟缓和没有迎接球较多的是地面球和低空球。由此可见,造成女足 球队各种接球失误状态比较共性的球的状态是地面球。

2.4.2 中国女足接控球失误状态的分析从中国队各种接控球失误状态所占的比例来看,接球过大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接球不到位 ,再次是第二动作迟缓、漏接、没有迎接球和接球方向不当(表13)。经过卡方检验,这 六种接控球失误状态出现的次数呈显著性差异(P=0

从各种状态球在不同失误状态所占的比重分析,漏接和接球过大最多的是低空球,接球不到 位较多的是地面球和反弹球,接球方向不当较多的是低空球和高空球,第二动作迟缓最多的 是地面球,没有迎接球较多的是低空球和地面球。由此可见,造成中国队各种失误状态比较 共性的球的状态是低空球,这可能与低空球在很多情况下球速比较快有关(表13)。

接控球失误的后果是:传球的目标选择性大大下降,导致传球失误增加,贻误战机。2.

4.3 中国女足和国外女足接控球失误状态的对比分析由图7可知,中国队和与之同场对抗的丹麦、巴西、新西兰和挪威四支球相比,中国队的接 控球失误突出表现为接球过大、接球不到位和第二动作迟缓,而丹麦队和巴西队主要表现为 接球过大,新西兰队则主要表现为接球过大和接球不到位,挪威队主要表现为接球过大和接 球方向不当。由此可见,接球过大是中外女足球队接控球失误的共同失误状态。

针对接球过大,对中外女足球队的三种对抗强度和四种球的状态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校正 模型的F值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进一步分析是“球的状态”这一因素的主效应达到了显著性 水平,而“对抗强度”主效应以及“球的状态”与“对抗强度”的交互作用未达到显著性水 平。这一结果说明,“球的状态”这一因素对接球过大起到了显著影响作用(表15)。

3 结 论

1) 本次女足世界杯比赛中的接控球数量特征是:原地状态下的接控球次数多于移动状态; 无对抗状态下接控球所占的比例高于弱对抗状态和强对抗状态;地面球是接控球时主要的球 状态,接高空球、低空球和反弹球更多是在对抗状态下进行的。

2) 本次女足世界杯比赛中的接控球失误特征是:移动接控球的失误率高于原地接控球;强 对抗状态下的接控球失误率高于弱对抗状态和无对抗状态;接高空球、低空球和反弹球的失 误率明显高于地面球;“对抗强度”和“球的状态”这两个因素对接控球失误分别起到了影 响作用。

3) 本次女足世界杯比赛主要的失误状态是接球过大,原因主要是对球在空中的运行速度或 轨迹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弱。

4) 本次女足世界杯比赛中,中国女足的接控球数量及失误特征与总体情况基本相符。中国 女足在接控球技术上和与之同场对抗的国外强队相比问题比较突出,存在明显的差距。

5) 中国女足在对抗状态下接控球的能力相对较弱,说明中国女足队员除了在技术上存在问 题之外,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上与世界强队相比也处于劣势,接控低空球和反弹球是中国 女足相对突出的弱点。

参考文献:

[1] 刘丹.球类运动训练理念批判[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

[2] [美]乔塞普•卢克巴切.足球进攻战术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 .

全球生态现状篇6

 

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教学改革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运动心理是教学改革的新型教育,在运动心理教育中,有关学生的学习心理、情感教育、全面心理教育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目前,许多教科书和有关资料只详述了排球技术的重点、难点和传统教法,而对学生心理状态发展这方面资料却很少。本文根据排球教学中学生的心理观察和有关资料的收集,对排球教学中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1、研究方法和对象

1.1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和分析比较法及问卷调查法

1.2研究对象:广西部分高职高专排球普修课学生

2、结果和分析

2.1高校排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2.1.1心理状态关系到排球教学实施

所谓心理状态就是指人在各种情境中产生的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的表现被称为心理状态。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排球教学改革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各种心理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赖于其心理素质提高的水平,如果学生缺乏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力,豁达活泼的性格等良好的心理状态时,排球教学工作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大力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是时展的需要,它对于提高学生在排球教学中的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和思想的协调发展,提高学校排球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2.1.2学生的心理训练对排球教学的重要性

心理训练是调整良好心态的关键,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由于目前大部分地区体育教育薄弱,在上排球课前,多数同学没有接触过排球,认为排球技术复杂,课时又少,担心学不好。为了解除这种畏难情绪,在上第一节课时,首先,要跟他们讲解心理因素与学习技术的关系,帮助他们分析学习排球技术的心理障碍,用语言诱导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他们讲优秀运动员的事迹,看优秀运动员技术动作录象,使他们羡慕,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2.2心理状态诱因分析

2.2.1 人的心理状态是大脑皮质的技能反应,是主客观刺激使大脑皮质原有动力定型受到破坏而

产生的消极情绪。这一过程所引起的兴奋通过扩散或诱导,使内脏器官活动发生变化同时腺体分泌失调所产生的刺激反馈到大脑皮层,与动力定型的破坏过程结合起来,就导致了心理障碍的产生。

教学中学生临场的心理症状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2.2主观因素引起的情绪变化

2.2.2.1学习动机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否正确,目的性是否明确,是引起学生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与学生

*石丹青 女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沈桂萍女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课部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促膝交谈,发现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只是为了学会几种动作来应付考试,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技能来掌握,练习时往往情绪不够高涨。科技论文。

2.2.2.2个性特征及身体状况对情绪的影响

学生的个性特征及身体状况,也是影响情绪变化的原因。有一部分学生以为自己身体条件比较好,素质好,技术水平稍高,把自己估计太高,沾沾自喜,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还有一部分学生总认为自己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薄弱,天生就笨,对学习动作缺乏信心,不愿意努力,更不主动自觉地去学习,产生自卑心理,更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全球生态现状篇7

电影《遗落战境》的整个叙事背景设置是以在高度发展的地外机械文明支配下的人类实践活动展开的,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息息相关。电影伊始,人类生活的地球环境的荒芜被归因于外星人入侵。将地球的沦落设置为是外星人入侵之后,人类为了抵御外星人而使用核技术的结果。由于核技术的使用,地球变得不再适于人类居住。核技术的使用,一方面,是人类为了种族生存的无奈选择;但另一方面,也折射了人类所掌握的以核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文明对地球产生毁灭式影响的可能。关于以核技术为代表的人类科技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的叙述广泛地存在于现代人类社会各种生态学的文本。埃德加莫兰在《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就将人类现代科技文明称为新的撒旦。从本质上来看,《遗落战境》中地球的荒芜田园状态是人类自身的科技力量所造成的。核弹在这一叙述层面成了机械文明中科技力量的象征物,它帮助人类赶走了所谓的外星人,但同时也使得原本宜居的地球田园沦落为彻底荒废的被遗弃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中所展示的人类科技文明已经完全超脱了人类力量的控制范畴。电影中,地球田园的彻底毁灭的现实最大化了人类科技文明对自然的征服,是对人类千百年来对自然征服企图的一种戏谑。人类自以为聪明,自以为在地球上建立了秩序,妄图凭借自身掌握的科技力量来征服自然,最终的结果却是将自己放逐于原本和谐的生态环境之外。

虽然电影将地球环境的恶化归因于外星人入侵,但始终都没有外星人的出现。在电影中,起初被观众认为是外星人的镜头,最后也被证实为幸存的在地外机械文明控制之外的地球人所装扮。电影中唯一代表外星人出现的是泰坦。泰坦在电影的叙述初期被地外机械文明伪装为地球核爆之后人类移居之所的田园。但在电影的后期,观众和主人公才一起发现,所谓泰坦,只是一个外形成三角锥状的由非人类的机械智能操纵的机械金属模块。就泰坦的存在形式来看,以其说它是外星人,更像人类社会当中能自我操控的巨型智能电脑系统,与《机械公敌》等科幻电影中出现的超脱人类控制的超级智能计算机主机如出一辙。因此,若是,从原型上来分析,在《遗落战境》中入侵地球的外星人机械文明,其实也就是一种超越了现代社会人类控制的科技力量而已,其所掌握的各种技术,如无人机和克隆技术,在现当代的人类社会早已存在。因此,电影中的地外机械文明的建构,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现代人类社会机械文明之下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可能的影射。

在赋予了科技至高无上地位的地外机械文明的统治之下,自然失去了其主体性地位,变得脆弱无力,沦为只具有工具性价值的存在。科学的口头禅是支配、征服,让自然像战败国一样屈从或干脆被消灭。在电影中,导演将自然刻画成一片看似干净简单的荒野,没有任何的生命活动的痕迹,原本地球自然生态存在几乎被彻底地摧毁,整个自然的能量流动停滞。电影中关于地球的场景极具万物俱灭的战后末世气息。随着电影中广角取景和拉伸的应用,导演完整地将这一萧条荒野的地球末世气息传达给了观众,对观众的心理进行了震撼。虽然自然已经失去了生命活动的活力,处于一种全然被抛弃的状态。但是,在电影中,自然依然地外机械文明的掠夺对象,是超越了一切自然伦理的科技主体力量的客体对象。以泰坦为核心的地外机械文明,依然在从地球的海洋攫取资源,以维持其自身的运作。而地球上所谓的人类存在与荒芜的自然一样,也沦为了超越人类伦理的地外机械文明的奴役对象。

2机械文明中的人类存在

在《遗落战境》中,超脱了人类控制范畴的机械文明占据了整个自然生态的主体性地位,主宰和掠夺着地球的自然生态,控制、奴役并屠杀着地球上残存着的人类。人类曾经作为地球生态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由机械文明主宰的自然生态中,失去了主体性,与自然一起,沦落为被机械文明机械化的机械人。在电影中,被机械文明机械化的机械人可以分为两类:克隆人与虚拟人。

在《遗落战境》构造的整个与机械文明为主宰的自然生态中,不论是克隆人还是虚拟人,他们的生存状态包括繁衍都是由机械文明中超越人类控制的科技力量来决定的,他们只是作为这个机械文明运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俨然一台巨型机械装置的零部件。就克隆人而言,首先,从繁衍延续种族的方式来看,处于机械文明中的克隆人只是机械文明的机械化的产品之一,依靠的是由机械文明控制的克隆技术在进行着种族的繁衍。这种将人类种族繁衍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将人类从自然中分离,使得人类远离了原本在自然生态中种族繁衍的自然伦理法则,其繁衍的自然伦理已经不再由自然控制,而是由机械文明的法则进行控制。沦为机械文明机械化产品的人类,也失去了在自然状态的个性与多样化的存在方式,其存在的形式,就其本身而言,不需要经历人类千百年来的自然长成过程,摆脱了自然规律,本质上是没有任何个性的同一化机械产品。电影中这些克隆人都是和机械产品一样有编号的。其次,在机械文明中,机械文明控制下的克隆人人类,担任地球资源的收集者角色,其存在价值是维护泰坦星收集地球上的资源的巨型机械设备。在电影伊始,观众所接触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机械文明田园。在这样的田园理想中,克隆人人类带着回归地外田园的泰坦星的希望,表面上维持着男耕女织的平衡生态的生活状态,为了人类的延续而在努力工作中。作为克隆人的杰克和维多利亚的任务也维护收集地球资源为泰坦星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持的装置而尽心工作着。但从实质上来看,这种男耕女织的平衡生态生活状态从本质上来看只是一种科技文明虚设的假象。机械化的克隆人人类对机械文明主体而言,只是具有工具性价值的客体,其行动受到主体的牵制并且为其服务,其进行社会活动的目的是为主体提供服务,维持这种田园理想状态的意义在于用虚假来维持整个机械文明的正常运作。

除了克隆人,在《遗落战境》中,还有由机械文明虚拟出来的虚拟人类:萨拉。虚拟人萨拉的存在意义在于对机械文明生产出来的克隆人人类进行监控与控制,为科技文明操控在地球上为其工作的克隆人,并且为克隆人构建并且提供泰坦星上的田园诗般的生活前景臆想,以维护整个科技文明的机械工作的正常运作。在电影中,虚拟人萨拉不断地通过带有强烈的心理暗示的问题来确认克隆人的存在价值:Are you an effective team(你们是不是一个有默契的团队?)。当电影中的机械文明通过虚拟人萨拉获知克隆人人类的工具性价值存在消失之后,作为主体的机械文明就会消灭失去价值的客体。在电影中,当克隆人失去了其价值运用的可能,即完成了任务,等待他们的并非是回归,而是被机械文明所消灭。而机械文明会使用新的克隆人来取代他们的原先位置。电影中,与杰克哈伯搭档的维多利亚始终梦想着能回到泰坦星上田园诗的生活,但最后的结局也无非是事情结束后被无人机所杀害。

3机械时代的田园理想

在《遗落战境》中,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构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田园理想,一种是机械人所处的荒芜的地球田园理想,另一种则是电影中自然人试图要重新夺回被并建构的田园诗般的地球生态田园理想。

《遗落战境》是以地球的荒芜为叙述背景的。在电影中,导演通过高度发展的机械文明为观众构建的是一种基于地球荒芜的人类存在的田园理想。对地球的荒芜田园状态一直是科幻电影一个特别重要的建构,特别是末日类型电影。虽然与其他的科幻电影中地球荒芜田园状态的产生起因有所不同,但从本质上来看,如前所述,《遗落战境》中地球的荒芜田园状态也是超越人类控制的机械文明所造成的。虽然电影最后叙述了地球荒芜的真正原因,是外星机械文明对地球的侵略与掠夺导致了人类失去家园,但这并没有改变超越人类控制的机械文明导致地球的荒芜这一事实。

《遗落战境》中,导演采用了多种手段来构建地球的荒芜田园状态。首先,在男主人公的旁白画面中,电影采用广角拉近的方式,展示了叙述现实时间当中破碎的月球、没有人烟的荒漠化的宽旷城市废墟、以及各种倒塌被遗弃的标志性建筑,如电视塔、游乐场、美国五角大楼等等,而又从航拍的广角取景角度将原本人类生活的地球绿色家园的寸草不生的从整体上进行了展示。其次,电影这一段旁白叙述中,男主人公的整个叙述语调平白简洁,语气带有无奈的。这样的叙述方式,配以节奏急促的音乐,以及对地球荒芜田园从天空到大地到海洋的一种全景式镜头的展示,再加上镜头中整体较为灰暗单调的色调,造成了听觉与视觉紧张的气氛,从而迅速地赋予了观众对电影中地球的荒芜田园的立体式的体验,造成心理上的震撼,实现对地球荒芜状态的认同。最后,除了电影对现实叙述时间里的荒芜的画面展示,电影还剪辑了男主人公记忆中过去时间的画面穿插到在现实时间里进行的叙述中。在男主人公的记忆里,在地球荒芜之前的人类都市里满是人潮如流的那种生机盎然的生活画面片段。记忆里的生机盎然与现实当下的人烟荒芜的镜头切换对比,进一步冲击了观众的心理,加深了观众对电影叙述现实时间里地球荒芜的体验与认同。

与导演构建地球的荒芜田园现实状态不同,在电影《遗落战境》中,以马尔科姆比奇为代表的处于自然生存状态的人类,要夺回的是失去的地球田园家园,重构地球原本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些处于自然生存状态的人类,因为地球生态环境的陨落而失去了家园,但并不归属于电影当中将地球陷人荒芜并且对其进行掠夺的地外机械文明的田园系统。在地外机械文明统治的荒芜星球之上,他们没有生存的空间,被迫转移到地下。失去了家园,他们被边缘化,受到了机械文明主体的排挤,甚至发生了角色身份都被进行了转化,他们被命名为外星人在地球上的余孽。这一类自然人原本在地球的生态系统当中是拥有一定的主体地位,但当科技文明摧毁了整个地球原本人类生活的田园生态,他们的主体地位也就随着整个地球田园生态的覆灭而消失。当然,失去了主体地位的自然人不甘于被消灭,或是沦为篡夺了地球生态主体地位的地外机械文明的客体性价值工具。在与控制地球的地外机械文明进行着秘密抵抗的过程中,他们只是将机械作为一种辅助性手段,其目的并非为了恢复高度机械化的机械文明,而是在于恢复适合人类生存的田园诗般的生态田园。

《遗落战境》中自然人企图重建的这种田园理想,从实质上,是对人类社会长期以来对自然生态和谐的田园理想的叙事传统的一种继承。从古希腊的提奥克里特斯的抒情诗《田园》开始,自然生态和谐的田园理想被各种叙事媒介广泛地叙述建构,从而也作为一种原型记忆存在于人类的记忆之中。《遗落战境》中,存在着很多对这种田园理想的眷恋与记忆的特写。克隆人汤姆所残存的记忆就是这一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残存记忆的驱使下,在这个荒芜的地球之外,汤姆给自己构建了一个小小的世外桃源环境。那里的自然环境与地球的荒芜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绿树成荫,流水潺潺,依靠风能等清洁能源提供动力。同时,汤姆还将自己搜索到的与地球过去相关的物品,如书籍,带回这个小小的世外桃源。汤姆在这里的短暂宁静与地球整体的荒芜紧张状态形成了一种反差,这种反差实质上是对传统田园理想的回归渴望的一种表现。这种对传统田园理想的渴望也在自然人的地下藏身所有所体现,在那里,自然人收集保存了大量人类社会文明的文献与艺术品。电影里,在汤姆去摧毁泰坦之前的场景中,出现了安德鲁怀思所画的油画《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的特写。油画《克里斯蒂娜的世界》的整个画面是一个山坡,在顶上有一向阳的农舍,充满祥和的气氛,仿佛世外桃源。这幅画作的特写的出现,表现了电影中人类对过往生态和谐的田园生活的回归的向往以及对实现这种田园理想的坚强决心。

4结语

全球生态现状篇8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2-5430-03

Video Spherical Target Tracking Using Full State Observer

YANG Shou-jian, LI Hong

(Facl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gineering,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Abstract: Video target tracking is a core element of the computer field. In this paper, try to construct a full state observer to realize the single moving target tracking. Advantage of this approach lies with avoidance of hypothesis for the stochastic noise uncertainties existing in process’ dynamics. In the MATLAB environment, using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target is extracted from the image; then analyzing to identify ball tracking parameters; then the state space equation is found; Finally, based on full state observer theory, the ball can be track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full state observer can be good for moving target tracking, the tracking accuracy depends on the pole placement. Therefore Full State Observer is an alternative video tracking method.

Key words: video target tracking; full state observer; MATLAB

视频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是指对视场内的运动目标进行实时的观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被观测对象的行为。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的研究对象是视频序列或图像序列。这种技术的研究主要涉及到运动目标的检测与提取,运动目标跟踪,运动目标识别,运动目标行为分析和理解等诸多内容。运动目标视频跟踪,始于视频目标的检测,然后通过一定的算法,达到视频跟踪的效果。近些年来,随着智能监控系统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运动目标视频跟踪,在视频监控、军事制导、医疗诊断、人机交互、以及基于视频的运动分析和合成等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

目前运动目标跟踪的算法很多,经典算法有卡尔曼滤波算法、粒子滤波算法和MeanShift算法。本文构造一种全维状态观测器以实现在动态无噪声基础上对运动单目标的跟踪。实验表明,全维状态观测器能很好地实现运动目标的跟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视频跟踪方法。

1 总体方案设计

本文总体设计思想:给定一段包含运动球体目标的视频文件;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将从图像中提取目标球体;对目标球体进行分析找出若干跟踪参数;基于找出的跟踪参数,建立状态空间方程;最后构建全维状态观测器,实现对球体目标的跟踪。本文研究重点是引入全维状态观测器实现在静止背景下视频目标跟踪中的预测步骤,而全维状态观测器利用反馈很好的实现了估计状态和实际状态的无限逼近。总体设计流程如图1。

2 运动目标检测

在运动目标检测中,采用背景差分法。该方法首先存储背景图像,然后将前景图像与背景图像作差。由于运动物体在灰度上与背景存在着明显差异,作差后的差值图像只在运动物体处有较大的灰度值。选取合适的阈值T,当差值图像的灰度值大于T,视为前景物体;灰度值小于T,则视为背景点[2]。背景差分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实现过程分如下三步:

1)统计法获取背景图像。

读入一段视频,对某一像素点进行观察,在没有前景的运动目标通过时,该点的灰度值基本保持稳定,当有前景的运动目标通过时,该点的灰度才发生剧烈变化。因此可连续读入N帧图像,对图像各点的灰度进行统计,滤去变化剧烈的灰度,取灰度的平均值作为背景图像的灰度[3-4]。本文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对像素点的灰度取平均值,用这个平均值作为背景图像对应像素点的灰度。通过下面的语句获取了背景图像,开始5帧内被跟踪的目标还未出现。

Im0 = double(imread('ball0.jpg','jpg'));Im1 = double(imread('ball1.jpg','jpg'));

Im2 = double(imread('ball2.jpg','jpg'));Im3 = double(imread('ball3.jpg','jpg'));

Im4 = double(imread('ball4.jpg','jpg'));Imback = (Im0 + Im1 + Im2 + Im3 + Im4)/5;

2)运动目标的检测

运动目标的检测就是在当前帧图像中提取出运动目标。如果背景图像是静止的,即不随时间发生变化,而具有运动目标的图像除了运动目标区域的像素值发生变化,其余属于背景的部分保持不变[5]。本文视频图像刚好符合这种情况,因此利用背景差分法获取目标小球。

当前帧图像为I,背景图像为B,阈值为T时,背景差分二值图像为:

(1)

这样灰度值为1的像素点可视为前景的运动目标点。本文选择T=10,效果较好。

首先,当前帧图像与背景图像作差,然后根据(1)式对差分图像进行二值化,代码如下:

fore = zeros(MR,MC);

fore = ([Imwork(:,:,1)-Imback(:,:,1)] > 10) ...

| ([Imwork(:,:,2) - Imback(:,:,2)] > 10) ...

| ([Imwork(:,:,3) - Imback(:,:,3)] > 10);

3)图像后期处理

由于噪声的影响,会使一些背景点被错误地检测为前景点。背景中黑白交界处出现了误检测。在小球轮廓处也存在明显的一些突刺和凹陷。为了消除这些影响,准确获得目标小球,必须将这些噪声去掉。用 bwmorph做二值图像形态学运算对差分图像作腐蚀处理[7],代码是foremm = bwmorph(fore,'erode',2)。第24帧图像腐蚀前后的效果如图2所示。

可见腐蚀后效果明显好了很多,由此提取目标小球的操作已经完成。在实现了获取目标小球后,再得到小球的质心作为观测数据。MATLAB提供了很好的函数实现此目的。

3 构造全维状态观测器实现目标跟踪

首先,根据运动模型列出跟踪目标的运动方程,确定系统的A、B、C阵;其次,判断系统的可观测性;最后,合理配置系统极点,保证系统的稳定性[6]。状态观测器及其实现状态反馈结构图如图3所示。

被控系统和模拟被控的动态方程分别为:

(2)

(3)

其中A=[1 0 dt 0;0 1 0 dt;0 0 1 0;0 0 0 1];Bu = [0;0;0;g];C=[1 0 0 0;0 1 0 0](dt=0.001;g = 9.8)

全维状态观测器动态方程:

(4)

(5)

式中(A-HC)称为观测器系统矩阵。

构造的状态观测器属于输出至状态微分的反馈,用输出至状态微分的反馈任意配置闭环极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被控系统可观测[6]。而线性定常连续系统完全可观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6)

经检验,系统是可观测的。系统的极点可以任意配置,但是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动态性能,极点的配置要在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慢慢调整,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判断可观测性及其配置极点的操作可通过如下代码实现[7-8]:

NN=obsv(A,C); disp('rank:') rank(NN')disp('Expected poles place:')

P_exp=[-0.1 -0.4 -0.4 -0.1]disp('H:'); H=place(A',C',P_exp)'

A_obs=A-H*C;disp('Observer poles placed at:')eig(A_obs)

得全维状态观测器动态方程,5式的观测器系统矩阵(A-HC)为:

4 定性、量化跟踪精度

为了验证构造的全维状态观测器所“跟踪”的轨迹(即预测轨迹)与小球实际轨迹的吻合程度,用绿色圈出了小球在每一帧的真实位置,相应的跟踪位置用红色圈出。并选取了小球的质心作为参考点,由此绘制出了小球的真实位置和跟踪位置的轨迹曲线。通过分别计算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质心位置的均方差根来衡量跟踪精度[7-8]。实现代码如下:

ytrue(i)=cr(i); ytrack(i)=x(i,2);xtrue(i)=cc(i);xtrack(i)=x(i,1);

sumy=sum((ytrue-ytrack).^2);rmsey=sqrt(sumy/60)

sumx=sum((xtrue-xtrack).^2);rmsex=sqrt(sumx/60)

5 实验测试

本文设计的全维状态观测器很好的实现了视频目标跟踪的目的。跟踪过程如下:

第18帧 第30帧 第38帧 第60帧

图4 跟踪过程中的跟踪效果图

实验表明,跟踪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具体跟踪效果对比如下:

(a) 水平方向上观测位置与跟踪位置对比图 (b) 水平方向上观测轨迹与跟踪轨迹对比图

(c) 竖直方向上观测位置和跟踪位置对比图 (d) 竖直方向上观测轨迹和跟踪轨迹对比图

图5观测与跟踪效果

结果显示,小球的真实轨迹和跟踪轨迹非常相近,跟踪是比较成功的。全维状态观测器可以实现视频目标跟踪,跟踪效果由极点配置的好坏来决定。极点的分布情况决定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品质。实验中可以看出极点的配置除了要满足(A-HC)的特征值具有负实部外,极点配置的靠近原点,跟踪效果会变好,但并不是越靠近越好,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无法同时达到最佳状态。本文极点最后配置为P_exp=[-0.1 -0.4 -0.4 -0.1],跟踪精度量化后,水平和竖直方向的目标球质心位置的均方差根分别rmsex=1.17101132731363和rmsey =5.72671927219567。

6 总结

本文设计在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构造一种全维状态观测器以实现在动态无噪声基础上对运动单目标的跟踪。具体完成了以下工作:将从背景中提取球体目标;找出目标球的质心位置作为观测数据;建立全维状态观测器方程;对跟踪质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实验表明,全维状态观测器能很好地实现运动目标的跟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视频跟踪方法。跟踪效果好坏的关键在于极点配置的优劣,对于极点的配置,需要理论结合实际,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最佳的极点。本文提出的利用全维状态观测器以实现视频球体的跟踪对运动目标跟踪的研究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文凯.序列图像中运动目标的检测[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4.

[2] 沈海浪.视频序列中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D].郑州:信息工程大学,2004.

[3] 冯伟.视频序列运动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3.

[4] 莫林,廖鹏,刘勋.一种基于背景减除与三帧差分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J].微计算机信息,2009(12).

[5] 于成忠,朱骏,袁晓辉.基于背景差法的运动目标检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增刊2):159-161.

[6]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M].科学出版社,2007:398-500.

全球生态现状篇9

3、【野怪军团】为阿古朵设计了轻松高效的收野方式,同时收服过的野怪会在球球独自作战期间(即释放三技能)前来支援,让阿古朵大招的成长感大幅增强。希望这种化敌为友、一步步构筑野怪军团的体验能让大家耳目一新被动技能·山林奇缘。

4、一技能·巨木恩泽。

5、二技能(骑乘状态下)·翻滚吧!球球。

全球生态现状篇10

一、前言

从全国范围来说,海南省体育发展除去个别项目的优势,总体来说位居全国末位水平。当前在国内竞技体育领域较为突出的项目主要有依据地理环境优势的470级帆船项目和异军突起的男子拳击项目,但是作为群众性普及度最高和代表海南形象的体育项目则是排球项目。本文也以此为出发点,调查研究海南排球文化发展的生态现状,揭开海南排球发展的内在动因。在此之前,也有学者对海南的排球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将其称为“海南现象”,这也在侧面反映了海南排球文化的强势地位。

从一种现象发现到其存在的文化现象,研究涉及到了体育文化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排球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同样包含了排球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本文旨在从众所周知的表面现象探寻内在的深层次文化现象。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文化生态与排球文化生态

1、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概念

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是指体育文化与体育环境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体育文化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自组织的系统,它具有自身的结构、功能和一定的自适应、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要素主要包括体育项目、象征符号、乡土情结、历史传承、文化认同、社会组织、体育环境,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生态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就是体育文化生态系统。[1]

2、排球文化生态

根据生态学理论,体育文化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因此,根据对体育文化生态的概念界定,我们在研究中对排球文化生态进行相关界定,即排球文化生态也是一个系统,排球文化生态系统就是指排球文化与排球存在环境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它包含了项目、象征符号、乡土情结、历史传承、文化认同、社会组织、排球存在环境等因素。排球文化生态系统包含了排球文化和排球生存环境两个子系统。排球文化则包含了排球的历史溯源和项目开展的情况,排球生存环境则包含了排球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二)海南排球项目历史溯源

早在1905年,排球运动由美国的传教士J・霍华德・克罗克带到我国广东地区,海南隶属广东,在国内也较早接触到了排球运动。此时距排球运动诞生1895年刚过去十年时间,因此海南排球运动的开展的历史渊源比较早。但排球运动真正意义上传到海南一般被认为是在1917年,在那一年陆京平任国立文昌县中学校长,聘请了从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的陆兴焕、李寿昌为该校教师,开始向学生介绍传授排球运动技术,因此更多的人认为海南排球运动的开端起源于文昌县中学开展的排球运动的1917年。1913年排球运动进入到第一届远东运动会比赛项目中,东道主菲律宾队为夺金牌‘逼迫’中国对参赛,这是中国参加的最早的排球比赛,也给中国排球运动播下了种子。到第二届、第三届远东运动会中国在男子排球项目上均夺得了第一名。

(三)海南排球项目发展现状

随着排球运动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排球运动选材上逐渐‘巨人化’,而这与海南人身材矮小的特点并不匹配,但这一切并没有妨碍海南人民对排球运动的热爱,排球运动在海南群众中的普及率极高,男女老少一群人活跃在排球场的情景在海南极为普遍。在排球竞技赛场上,海南排球建树并不明显,身材的弱势限制了海南在高水平竞技中的竞争优势,但即使如此,海南排球在中学以及高校发展中成绩还是可圈可点。中学的代表为文昌中学、琼山中学等,大学代表为海南师范大学,他们都曾在国家等各级比赛中获得佳绩。为海南体育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以海南文昌中学和海南师范大学为例,他们所获取成绩如下:

(四)海南的自然地理环境

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海南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的地方,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台风活动频繁,气候资源多样。海南岛年日照时数为1750至2550小时,年平均气温在23-26摄氏度之间,全年无冬。全岛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以上,东多西少,中部和东部相对湿润,西南部沿海相对干燥。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匀,冬春雨少,夏秋雨多。[2]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适合开展排球运动,遍地的椰子树,也为简易排球场搭建提供了条件,并逐渐形成为海南民间打排球的特色。

(五)海南群众对排球项目的认知情况

海南普通对排球运动项目认知情况本文主要从大众对排球运动的喜爱程度、排球人口从事排球运动的年龄、排球人口从事排球运动的时间和频次上进行研究。

通过在海口、文昌等地随机发放问卷500份,除去无效问卷50份,其中喜欢从事排球运动人数为37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4.4%,也说明了排球在海南有着较高的群众基础。根据对问卷的填写情况统计,调查的排球人口中,对排球喜爱以上程度者有268人,占72%,这也充分说明了海南排球人口的忠实度。排球人口对排球的喜爱程度如下:

从表4可看出,排球人口主要集中在18周岁到65周岁区间,最大区间为36周岁到65周岁之间,该区间亦符合现实生活实际情况,该年龄段多为家庭事业稳定,从事运动时间相对充裕。而身体素质最好的18至35周岁区间的人群中多为读书的学生或参加工作不长的青年,工作和学习的原因牵制了较多的时间。此外,65周岁以上区间尚有14人,3.8%的参加人群,说明了海南排球运动普及度及热爱程度都较强。

从表5、表6中可以看出,从事频率较偏理性,主要集中在1-3次每周,每次运动时间多在30分钟以上,也符合运动的基本规律。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研究发现,海南排球发展有着极好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氛围,排球生态系统也有着良性的循环,除去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外,软性的人文环境起着更重要的因素,海南排球运动开展已逐渐成长为一种地方文化。政府应不间断引导和支持,形成海南独有的体育文化特色和地方形象品牌。(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龚建林,许斌.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9):9-11

全球生态现状篇11

    几年前,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被引进中国,似乎成了“多元化”言说的主要理论来源⑤。但是仔细考察,暂且不论“文明冲突”论与“多元化”的言说之间在实质上的差异,仅就文化上的“多元论”而言,理应有两个不同层面:一个是世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多元”,另一个则是汉语文化圈内部的“多元”。区分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对于我们的研究来说极为重要;同时,我们也必须认真研究“多元”的真实状况。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学者在谈到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多元”时,其实心目中想到的往往是中国与“西方”⑥这两个“元”,很少研究除“西方”之外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回顾多年来的汉语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我们何曾深入研究过中国的文化与文学,同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非洲文化、拉丁美洲文化之间的“多元”与“对话”?我们何曾深入研究过世界上那些经济落后的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为什么我们心中就只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而少有其他民族和国家?我们的学者动辄援引的是亚理斯多德、柏拉图、黑格尔、康德、索绪尔、海德格尔、德里达、福科等等,对除了西方以外的其他文化和理论则视而不见。其实,这种状况远非始于今日。如果我们回溯历史,实际上可以发现这种状况源于近代以来时隐时现的中、西之争,以及从未断绝并交替出现的“中国中心论”与“西方中心论”。尽管学者们现在大都回避这一问题,但在中、西之间来思考和研究问题,始终是汉语学术界摆脱不了的“情绪”。这应当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我们面临的实实在在现状,即在世界范围内,我们的视域基本上只局限于中国与西方这两个“元”。倘若我们再仔细考察,把视域固定在中、西之间,一方面隐约折射出的是一种“天朝大国”心态或者是对本土传统的鄙薄,另一方面隐约折射出的则是经济决定论的简单思维定势。⑦

全球生态现状篇12

(1)每次实验都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什么?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距离越来越远说明了什么?

(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3)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推想,假如水平面绝对光滑阻力可以减小到零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运动的小车将以大小不变的速度永远沿直线运动下去)

但是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绝对光滑的平面”,阻力不存在这只是一种假设.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一个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一定受到了两个甚至更多力的作用,这几个力相互平衡效果抵消了,这与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效果是相同的.所以,当一个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就可以当做物体不受力来处理,同样遵循牛顿第一定律,当然我们初中阶段只研究二力的平衡.

2.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上面我们已经讲过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力和运动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我们仍以踢足球为例加以说明,踢足球时足球受到向前的推力开始运动,也就是说力是物体从静止变成运动的原因.脚与足球脱离接触后,足球由快变慢在草坪上滚动,最后停了下来.这是不是因为足球在运动过程不再受到力的作用了呢?其实不然,足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正是因为足球受到了力的作用才停下来的.也就是说力是足球从快变慢、由运动变成静止的原因.以上这些情况都可以概括为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另一种情况,杂技演员在耍火流星时,火流星在手的拉力作用下会以手为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这里的“匀速”是指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但是物体的运动方向在不断发生变化,火流星在某一点的运动方向就是该点所在圆周的切线方向,这种情况我们也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在不断改变.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物体运动快慢发生改变,另一种是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并且当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强迫作用.也就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