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金测算的方法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7 09:22:22

流动资金测算的方法

流动资金测算的方法篇1

一、引言

流动资金预测是以历史数据和现实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流动资金的未来需要量所作的预计和推测,它是企业控制货币资金收支、组织业务活动、平衡调度企业内部资金的直接依据,也是企业财务预测的核心。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一旦存在资金短缺现象,就会积极地以各种方式、多渠道地吸纳资金,以供生产经营的需要,这就导致有些企业一味地吸纳资金,使大量资金呆滞于生产过程的各环节,造成资金浪费,从而降低了企业利润,而有些企业却因为融资困难面临破产的危险。笔者认为,流动资金不足或富余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在吸纳流动资金前不能对自身资金的需要量进行科学的分析预测所导致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时没有科学地预测评价借款人的资金需求。因此,探讨企业对流动资金需要量的科学预测方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0年2月12日我国银监会了第1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中将影响借款人流动资金需求量的主要因素归结为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在实际测算中,银监会提出的借款人经营活动流动资金需求预测参考公式如下:

流动资金需求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其中: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预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上述计算公式的假定是企业处于理想的最佳运转状态,即企业经营活动流动资金的需求量=企业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预收账款),流动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从理论上讲,该测算方法尚合理,能较有效地估算借款人主营业务的流动资金需求量,但是在实务当中采用该方法对流动资金需求量进行预测尚存在很多问题。

二、现行流动资金需求量预测方法的局限性

(一)流动资金项目涵盖不全面

《办法》把企业经营活动的流动资金按照要素简单地分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三个部分,而没有考虑应收票据、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经营性流动资金项目,造成该测算办法在测算基础上有失妥当。另外,这也使许多在其他应收账款中核算部分主营业务交易事项的企业所预测的流动资金需求量小于企业实际经营所需流动资金的数额。

(二)不利于产业链中具有资金优势的企业有效利用其自有资金

测算公式中,流动资金周转次数=360/(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那些对上下游客户谈判能力强的企业,很可能由于占用了较多上下游企业的资金而使得自身的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为负数,进而测算出的流动资金需求量为负值,按照《办法》“实贷实付”①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会认为企业不缺乏流动资金,为了防止企业擅自改变贷款用途或者挪用信贷资金便不会给这样的企业贷款。但在实际业务中,这样的企业往往是经营情况较好的企业,虽然公式所测算的流动资金需求为负值,企业却很可能在营销渠道仍然需要更多的流动资金支持后续的业务发展,这时流动资金的总体预测就难以体现业务流程中单一渠道的资金需求,如果企业不能及时了解到相关资金需求的信息,就会造成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同时出现资金短缺和资金浪费的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企业资金运营的效率。

三、基于渠道的流动资金需求预测的方法

纵览近年来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所进行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渠道管理、供应链管理与流动资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已成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王竹泉、逄咏梅、孙建强(2007)提出按照经营活动营运资金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将其进一步分为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库存商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在产品+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和采购渠道营运资金(材料+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这种按渠道划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的理念在组成项目及资金用途上都与《办法》提到的企业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相吻合,而且这种分类不仅能够涵盖企业各个流动资金项目,更能清晰地反映出流动资金在不同渠道上的分布状况。

根据以上分渠道管理企业经营活动营运资金的观点,结合我国银监会《办法》中规定的流动资金定量预测方法,笔者提出分渠道预测企业经营活动流动资金需求量的方法。

(一)预测企业各渠道的流动资金需求量

计算取得企业经营活动中各渠道的流动资金周转期②(包括营销渠道流动资金周转期、生产渠道流动资金周转期、采购渠道流动资金周转期),按照以下公式预测企业各渠道的流动资金需求量。

营销渠道流动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销渠道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生产渠道流动资金量=上年度销售收入*(1+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生产渠道流动资金周转次数

流动资金测算的方法篇2

(一)现金流预算精细化管理内涵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预算管理概念的不断发展,现金流预算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传统现金流预算的目标是保证现金流在经营活动中的流动性,防止财务危机,调节现金平衡性;而当前对现金流预算的定位,是从价值管理的理念出发,使公司现金流价值最大化。见图(1)。

(二)现金流预算管理评估框架

笔者认为,基于价值创造的现金流预算管理评估框架可以从以下管理环节和驱动因素构建。见图(2)。

可以将现金流管理环节可划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中长期战略性现金流规划与预算,短期现金流预算(月度预算)与付款计划,现金流预算业务控制以及现金流预算分析与评价。这四个阶段彼此形成首尾衔接、相互作用控制并反馈,从而形成现金流闭环管理。

二、现金流预算管理模型构建及应用

(一)现金流预算管理模型构建及应用

现金流预算模型构建的出发点是提高收入的预测能力,并通过判断售电量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改善售电收入预测的准确性,即构建月度现金流入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收入和业务支出预算结合起来自动反映为年度总体现金流,从而为业务决策对现金流的影响提供判断依据,提升预算的决策支持能力,即构建年度预算编制模型。同时,为了使资金效益最大化,进一步提升资金在月度及年度间的收支平衡能力,即构建资金平衡模型。预测模型、预算编制模型及资金平衡模型在财务预算流程中的定位和作用。见图(3)。

(二)预测模型构建及应用

ARIMA 模型又称B-J模型,是自回归模型中的一种,该方法通过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揭示现象随时间的变化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向未来年度延伸,从而进行短期预测。Winters 季节指数平滑模型是时间序列法中的一种重要模型,基本思想是把具体线性趋势、季节变动和随机变动的时间序列进行分解研究,并与指数平滑法相结合,分别对长期趋势、趋势的增量和季节变动作出平滑估计,然后建立预测模型,外推预测值。特别适用于包含趋势和季节变化的时间序列预测。

直接预测法是使用某个年度之前的现金流来预测该年度的现金流。间接预测法是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先预测出电量,电价预测模型预测出电价,两者相乘得到售电收入,然后再通过线性函数模型也就是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售电现金流入。两种方法各有优势:现金流直接预测法简单直接且易操作;现金流间接预测法能够反映现金流入与售电量、售电价变化的关系和敏感性。两种预测方法、预测机制预测结果比较见表(1)。

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出,直接逐月预测SRIMA方法的预测效果最好,预测最准确。直接预测全年时,直接holt-winters乘法比间接预测方法的效果好一些,但是间接全年预测法可以对售电现金流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因素分析。无论是从绝对误差的平均值还是波动率,三种方法的预测效果都要优于原有业务部门的预测效果。

由于项目客观限制,对售电量的预测主要基于数据本身的特点;对于影响售电量的外部因素,目前考虑了温度异常变化的影响;未来可以考虑加入其他外部因素,以期进一步完善预测方法。

(三)现金流预算编制模型构建及应用

现有财务年度预算模型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现金流预算与资产负债和损益预算缺乏必要关联;二是预算编制结果无法同时模拟前端业务指标对现金流和核心绩效指标的影响。通过预算编制模型,根据年度预算和业务假设,可以根据预算模型来自动生成年度现金流预算,使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和损益成为相互关联的整体。如售电收入和应收账款变化直接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购电费支出和应付购电费变化直接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见图(4)。

在此基础上,预算编制模型还可以为年度管理决策提供场景分析支持。即改变年初业务假设,观察对各项关键指标和现金流的影响。由于兼顾了绩效指标如利润总额、EVA等和现金流表现,可以进而为决策提供更均衡全面的参考。见图(5)。

(四)资金平衡管理

在预算编制模型的基础上,根据资金流入预测和支出安排,借助模型自动计算功能,提出资金流向均衡分配指导意见,以确保资金效益最大化。

(1)年度资金平衡。年度收支平衡目标首先是分析年初预期资金存量曲线,对可能存在资金安全隐患的月份自动预警。然后按照当年资金控制要求设定预期资金存量,通过自动计算调整可变流出调整量,使原始资金存量达到预期水平,使全年资金使用均衡有效。

流动资金测算的方法篇3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b)-0234-02

随着贴现现金流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自由现金流的优良特性,因此自由现金流的计算和预测问题也随之得到重视。企业的自由现金流直接由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企业的经营又受到各种内在外在因素的影响,这导致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企业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是动态变化的,并且这种变化既有其规律性又存在一定的随机性。正是由于企业的自由现金流存在着这样的时序性,因此已有的研究中多数是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预测。例如王化成、尹美群(2005)用BP神经网络时序分析的方法完成了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短期预测。董晓静和邹辉文(2007)先对历史自由现金流序列进行移动平均,然后选择适当的曲线估计模型进行拟合,进而对未来自由现金流量进行预测。黄越、赵敏侠、李薇(2011)借助游程检验确定历史现金流序列是否存在趋势,然后利用趋势外推法对自由现金流进行预测。本文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预测中已被广泛使用的自适应滤波法构建自由现金流预测模型,对具有长期趋势或季节变化的企业自由现金流进行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自由现金流的计算

根据定义者所处的角度不同,自由现金流分为公司自由现金流和股权自由现金流。本文论述所使用的自由现金流为公司自由现金流,其计算公式为:

公司自由现金流量=税后净营业利润+折旧和摊销-必要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净增加额 (1)

以下是根据企业的三张财务报表计算自由现金流的过程。

第一步,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通过利润表得到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净利润。

第二步,计算折旧和摊销。通过现金流表得到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三者相加作为企业总的折旧和摊销。

第三步,计算必要资本支出。必要的资本支出是指企业为维持正常经营或扩大经营规模而购买各种长期资产所必须支付的现金。实践中,我们很难确定企业所购买的各种长期资产,哪些是用来维持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哪些却是随意性的。因此,这里我们假设企业所购买的各种长期资产都是为了谋求持续经营所必需的合理投资,用现金流量表中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近似的作为企业必要的资本支出。

第四步,计算营运资本净增加额。营运资本一般等于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但是在计算自由现金流时的营运资本仅表示为维持企业正常经营所占用的那部分现金,因此:(1)列入计算的流动资产应该扣除超额现金。由于实践中我们很难区分企业持有的现金哪些是维持企业经营所必须的,哪些是超额的,而实际情况通常是企业所持有的货币资金大部分都是超额的,因此这里我们近似的扣除全部的货币资金;

(2)列入计算的流动负债应该扣除短期借款;

(3)用当期的营运资本减去上期的营运资本就可以得到营运资本净增加额。

第五步,通过公式(1)计算自由现金流量。

3 案例应用

本文以一汽轿车(股票代码000800)为例,阐述企业自由现金流的计算和预测过程。这里我们选取了从2007年到2012年的财务数据(新浪财经),从其资产负债表、现金流表和利润表中可以得到有关项目的季度数据,根据之前阐述的自由现金流的计算过程能够得到该企业的自由现金流量表并根据之前建立的预测模型,用matlab编写预测程序。通过在计算机上运行程序,经过379次迭代计算,最终得到的最佳的四个权数分别为-0.2214

,此时n-N期的预测结果与各期现金流量观测值的均方误差达到最小,为。则最终的自由现金流预测模型为-

,下一期自由现金流量的预测值为-元。

从图1可以直观的发现,预测模型在自由现金流的趋势拟合上是可行的。虽然预测数据与原始数据之间的误差较大,但是通过自适应滤波法进行反复迭代得到的预测模型权数仍然是所有可选择权数中可以使预测误差达到最小的。

由于我们选取的样本数量有限,并且该组数据在短期内的波动巨大,这些都是造成拟合误差较大的原因。

4 结论

本文根据公司自由现金流的定义,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总结了通过企业财务报表计算公司自由现金流的具体过程。在此基础上,应用在时间序列预测中已被广泛使用的自适应滤波法构建自由现金流的预测模型。并通过编写Matlab程序,以实际数据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可行性。

基于自适应滤波法的自由现金流预测模型,原理简单,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自动进行计算,并可以随着历史数据的更新而不断的更新权数,使得新的权数依然可以使拟合误差达到最小,从而改进预测,使预测结果更加贴近现实。

当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实际案例的应用中,由于可取的样本数量有限,并且短期内波动巨大,这都会影响最终预测结果的准确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使用该模型进行自由现金流预测时,所选取的历史现金流序列的数据量必须较大,其次所预测的企业现金流量需存在一定的长期趋势变化或季节变化,方能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流动资金测算的方法篇4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入世之后,我国的国际贸易规模逐年攀升,大量外来资本涌入的同时也伴随着我国资本走出国门寻找更广阔的投资机会。但是,在正当的国际贸易往来背后,也隐藏着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资本外逃代表我国财富的流失,会打击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可持续性。对其研究显得愈发重要。

一、资本外逃规模的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资本外逃测算方法

由于资本外逃活动往往具有隐蔽性,要想准确测算出其规模是相当困难的。我们只能基于已有数据对资本外逃规模进行粗略地测算。国内外对资本外逃的测算方法主要有直接测算法和间接测算法。

直接测算法是直接通过一个或几个用国内异常风险反应迅速的短期资金外流项目来测算资金外逃额的方法。这种方法直接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采集数据。基本测算公式是:

资金外逃=短期私人资金流出额+国际收支账户中的“误差与遗漏”

直接测算法简便易行,能够很方便地满足经济研究中对资金外逃基本趋势和大致规模的测算要求。但它的缺陷是:1、 “误差与遗漏”不仅包括那些隐蔽的未记录的资金流动,也包括一些真实的统计误差。2、直接测算法所依据的定义是将资金外逃视为一种短期资金流动,基本上没有考虑长期资金流动。

西方学者针对直接测算方法的一些缺陷,提出了另外一种测算资本外逃的方法―间接测算法(又称剩余法)。基本测算公式是:

资金外逃=对外债务增加+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官方储备增加+经常项目逆差

从理论上讲,间接测算法在界定资金外逃的范围时,强调的是资金外逃产生的负面效果。相对于直接测算法来讲,间接测算法所估计的资金外逃范围要广得多。但间接测算法也存在明显缺陷,其主要表现为:1、测算结果并未涵盖所有的外逃资金;2、测算结果中包括了一部分正常的外流资金。

(二)直接法测算资本外逃规模

为简便起见,本文采用直接法来测算资本外逃规模。即利用公式:

资金外逃=短期私人资金流出额+国际收支账户中的“误差与遗漏”

一般而言,外汇占款主要来源于实际使用外资(FDI)、经常项目顺差和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可知,短期资本流出=外商直接投资+经常项目顺差―外汇占款。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及国泰安数据库,并按中美年均汇率的相关数据计算所得,从1997-2011年我国资本外逃规模(单位:亿元):1997年--3747.135087、1998年--6051.727562

1999年--4853.82986、2000年--6669.191983、2001年--2171.814326、2002年--1312.70325、

2003年---4756.997997、2004年-- -9258.764424、2005年--2984.514381、2006年--140.3209658

2007年- -9169.814958、2008年--4978.892748、 2009年--4107.975908 2010年--6546.06491、2011年--5054.418718。

(三)资本外逃结构分析

从图1可以清楚的看到,1997-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误差与遗漏”在均值0周围上下波动,而短期资本流动和资本外逃规模走势基本相符。可见在这段时期里,我国资本主要是通过短期资本流出这一途径实现外逃的。

图1资本外逃规模结构

这一结论与杨胜刚(2000)研究的我国1987-1997年资本外逃结构不同,在其研究结论中可以看到,这一时期资本外逃中绝大部分是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误差与遗漏”造成的。究其原因可能是1994年人民币从经常项目的部分可兑换转变为1996年底全部可兑换,这为资本外逃提供了极大便利,更多的资本通过短期资本流出来实现外逃。

二、短期资本流动途径分析

1.显性的短期资本流动

显性的短期资本流动指的是可以从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观测到的短期资本流动规模。在我国国际收支的金融项目中,证券投资管制仍然比较严格,所以短期资本流动主要以其他投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短期贸易信贷、短期贷款、货币和存款、其他短期资产和负债。

图2显性的短期资本净流出结构示意图

从图2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显性的短期资本在2007年以前基本呈现净流入势态,而2007年和2008年,由于其他短期资产和负债的大规模净流出,导致显性的短期资本总额也出现净流出势态。

出现上述势态的重要原因与准备金制度的“创新”有关。2007年8月以来,境内银行开始按照央行要求用外汇上交本币存款准备金,主要全国性商业银行都执行这一新规定。由此估算,去年下半年上交存款准备金规模大约1000亿-1200亿美元。而商业银行的这些准备金正是作为商业银行的资产存放于央行。

2.隐蔽的短期资本流动

隐蔽的短期资本既可以通过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进行名实不符的流动,也可以通过货币走私和地下银行(或地下钱庄)进行资本的非法流动。某些隐蔽性资本流动,如伪造单据所造成的虚假进口货值会反映在“错误与遗漏”项目中,但其所导致的资本流动并未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得到反映。具体包括:

①进出口伪报。通过低报或隐瞒贸易外汇收入,将外汇擅自存境外,或者高报贸易外汇支出,向国家外汇指定银行骗购外汇汇往国外,构成资本外流;制造无真实贸易基础的进口单据,“假进口真融资”,或者高报出口,低报进口,构成资本内流。此外,服务贸易也常常是隐蔽性资本流动的重要渠道。

②经常性转移。除了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的无偿捐赠和赔偿等项目以外,侨汇是比较重要的经常性转移。

③投资收益。通过低报对外投资收益、高报对外商投资支付的投资收益实现资本外流;而通过低报对外商投资的支付,高报对外投资收益,实现资本内流。

④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资本项目结汇。短期资本流动不仅隐藏在外商直接投资的跨境支付和债权债务调整中,而且还通过“虚增”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金实现短期资本的流动。

⑤货币走私和地下银行系统等。

由于隐蔽的短期资本无法精确计算,我们只能通过从短期资本净流出总额中扣除显性的短期资本净流出来计算其总规模。

图3隐蔽的短期资本净流出

从图3可以发现,隐蔽的短期资本净流出自2008年以后持续的增加,并在2010年达到最高峰。而且自2009年以后,隐蔽的短期资本净流出额显著大于显性的短期资本净流入额,使得我国短期资本流动呈净流出势态。这一增长趋势对我国今后的发展大为不利,会导致我国财富的大量流失。

三、应对资本外逃的对策

资本外逃是一个国际性问题,其有效解决需要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协助配合监督,防止资本管理“真空”。鉴于资本外逃的特殊性,我国政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1.建立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预警机制。我国短期资本流动主要是隐藏在正常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下进行的变相资本流动,我国政府应该继续分别针对不同渠道的短期资本流动加强管理力度。

2.加强对居民私有财产对外转移的监管。对申请人身份的识别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当资产转移规模超过一定数额时,应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界定待转移财产的合法性。

3.拓宽个人和企业的投资融资渠道。金融市场监管部门可以把国际市场上较为成熟的金融产品引入国内,也可以因地制宜的创造新型风险规避和套期保值金融产品,增强个人和企业对国家经济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曲凤杰. 中国短期资本流动状况及统计实证分析[J]. 经济研究参考,2006(40).

[2] 杨胜刚,刘宗华. 资本外逃与中国的现实选择[J]. 金融研究,2000(2).

[3] 宋文兵. 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1999(5).

[4] 刘旭.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探究我国资本外逃的现状及对策[J]. 国际商贸,2012 (11) .

[5] 李庆云,田晓霞. 中国资本外逃规模的重新估算:1982-1999[J].金融研究,2000(8).

流动资金测算的方法篇5

按照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可以采用因素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资金习性预测法等方法对企业所需的流动资金进行估计和预测。在此基础上,依据流动资金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银监会在2010年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给出了一套测算参考公式,通过对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的合理测算,不仅帮助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所需流动资金贷款的管理和控制,也便于大型企业集团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对集团内部成员单位进行放贷管理。本文总结了国内某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下属50余家成员单位内部信贷过程中具体应用测算公式的实际经验,发现在利用测算公式过程中还存在几方面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一)测算公式分析

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公式整体思路是:首先,根据借款企业的近期财务数据估计其营运资金总量;然后扣除掉通过其他方式筹集到的资金、已经取得的流动资金贷款、借款企业自有资金等,估算出所需新增的流动资金额度。最后,综合考虑企业生产类型、订单类型等对整体信用额度和期限进行调整。

(二)测算公式的应用情况

第一步,利用EXCEL设置公式来计算营运资金量,也是整个测算的核心。公式测算项目均取自年度报表,通常年度报表更能够全面、动态地反映企业资金情况。上年度销售利润选取营业利润,因为这个指标反映了直接由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预计销售收入增加率根据某集团公司年初制定的生产经营计划,因为这是一个硬性指标,虽然比较保守但也比较可靠。不加任何调整的情况下直接结果是参加计算的73家单位中:营运资金量为正数的有25家;营运资金量为负数的有24家;结果报错的24家。结果报错的单位部分是由于规模小或者应收账款管理较好,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项目为零,不能直接计算营运资金周转次数。也有部分单位由于新建项目单位,有些数据不全。通过调整公式计算项目剔除报错因素,最终34家为正,32家为负,其余5家都是项目基建单位无结果。

第二步,以上计算结果减去现有流资贷款额。由于该集团对自有资金的安排有严格的要求,通常是安全储备、固定资产投资、归还项目贷款、收益分配,用于生产经营的自有资金通常很少或者没有,另外也没有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因此不考虑这两项扣除内容。按照这一计算过程,最终比较后发现,几乎没有单位有新增流动资金的需求。结合各个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逐个分析后,可以发现有些企业是有特殊情况需要考虑的,个别单位的实际资金需求要远超出计算结果。公式是以理想财务报表为基础进行测算的,实际计算中每个企业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及调整建议

1、测试项目不够全面

目前以及以后的很长时间大部分生产型企业包括作者所在的某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都大量依靠票据周转,应收票据、应付票据占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重相当大。此外,对经营时间已久且从业人员众多的老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等重要性也不容忽视。而这些项目在公式当中并未得到体现。

在调整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的相关科目时,应以是否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直接有关且是否影响资金需求为标准,将与正常经营活动直接有关且影响资金需求的项目纳入测算公式,符合条件的科目主要是应收票据、应付票据,这两个科目作为企业在销货和购货中的基本债权债务,不仅符合条件,而且易于合理估算,因此应纳入测算公式,在测算中可以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合并形成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进行统一计算。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由于通常因企业之间的资金占用而形成,与正常经营活动的相关性较弱,因而应排除在测算公式之外。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由于数额偏低,不适合纳入流动资金贷款需求量测算公式,其影响作用建议在最后步骤“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中体现。

2、个别项目中包含与生产无关的因素需要剔除

对于项目投产初期的企业,工程设备款等并未完全支付,也在应付账款中反应,而且占相当比例时就会影响营运资金周转率计算的准确性。而有的企业在建项目采购设备等固定资产需要大量的预付款,同样影响营运资金周转率的计算。

例如:某焦化企业A,2009年开工建设,2011年初陆续开工投产,根据2011年度报表计算,营运资金周转率为-4.8,运资金需求量为-1.97亿元。由于该公司应付账款中平均有60%均为应付项目工程款,扣除后计算营运资金周转率为5.05,为同行业偏低水平,营运资金需求量为1.9亿元。

从表面上看,某家企业应付项目与应收项目差异过大,明显不匹配,即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工程项目等与生产经营并不直接相关的部分。在调整时,直接从相应科目中扣除即可。

3、资金储备考虑不足

发展势头良好,财务状况稳定的企业往往会有相对充足的账面营运资金规模,这对于企业应对突发危机至关重要,同时也能够保障企业及时利用商机进行规模发展。而银监会的流动资金贷款需求计算公式显然未对企业保持部分相对闲置营运储备资金的需求做过多考虑。而对于煤炭生产企业来说,属于高危行业,按照《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必须提取一定比例的安全生产费用,在资金存量上也需要保证相应的安全生产资金,以应付突发事件。对于特殊行业的储备资金应该根据该企业的具体情况在测算结果之后作为其他因素予以考虑。

4、对于流动资金贷款的扣除不能一概而论

受银行信贷政策和项目本身手续报备的影响,该集团内部煤焦化工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项目占用部分流动资金贷款,主要是受银行信贷政策和项目本身手续报备的影响。该部分企业流资贷款余额均较大,按照公式测算结果,原有流动资金贷款到期无法续贷,若在短期内归还流动资金贷款,则资金筹措存在问题,就有可能威胁到资金链条安全。

因此对于流动资金贷款偏离正常经营需求的企业应分析其具w情况,是否存在上述特殊因素。作为企业集团内部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处于集团整体发展的需要必然要保证其下属成员企业必要的营运资金量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5、不适用于该公式的情况

对于某些新建项目面临投产的单位,没有历史数据,或者数据不全的,大多不适用该公式。可以根据项目规划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预测的销售收入以及同类企业平均资金周转率来测算。也可以根据项目投产时所达到的产能规模按照同行业的材料投入比例就主要材料、动力等需投入资金的项目进行具体测算。

(四)应用启示

综合以上几点,不难发现,无论怎样调整,我们都是根据所测算单位的具体情况行分析,剔除与生产经营活动不相关的因素,将与公式以外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因素考虑进来。 我们的目的是通过公式能得出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测算结果,既要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所必须的资金支持又要避免超额放贷防范信贷风险。

实践中,需要结合考虑企业特征对流动资金需求的影响,应当量体裁衣、因地制宜,根据行业、企业具体特点选择适合该企业的预测方法。

参考文献

[1]《关于对大型煤炭集团流资贷款影响的分析》 平少林 《会计之友》, 2010(11).

流动资金测算的方法篇6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3)01-0062-04

一、我国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现状

国库现金是指由于财政收入、支出以及债务发行、国库存款利息收入、国债利息支出等一系列政府收支活动产生的财政性资金。这部分资金在未使用之前存放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称为国库现金。随着政府收支活动进行,资金不断进入国库形成了国库现金流入:资金由国库向外拨付则形成国库现金流出:因为政府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项预算收支自身固有的进度不平衡规律,加上预算执行和计划经常出现偏差,会导致国库现金流入、流出国库在时间和数量上不能完全匹配,形成国库现金余额或出现国库现金缺口。从范围上看,国库现金流包括流入、流出国库单一账户的全部财政性资金,既包括财政预算内资金,也包括财政预算外资金及其他财政性资金。但是,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该体系包括开设在中央银行的国库存款账户(简称国库单一账户)。以及开设在商业银行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零余额账户和特设专户等,还未实现所有的财政性资金收支都通过国库单一账户进行。从央行的角度,本文对国库现金流与国库收支的区分以及针对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的讨论均是以纳入央行国库存款账户的财政预算内资金为基础,不包含存放在商业银行的财政预算外资金。

目前,我国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制度规定还不完善,预测工作投入力度不够。没有将其日常化、常规化,具体来讲,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预测对象不清晰。主要做的是国库收支预测,没有严格区分国库收支与国库现金流的差异:二是预测内容不全面,主要是对月度现金流进行预测,没有开展日现金流预测:三是预测手段单一。定量预测为主,结合基本经济形势和财税金融政策的定性分析较少;四是预测更新不及时,预测多是一次,没能根据现金流实际运行情况及最新信息更新预测;五是财政、税务等部门预测信息获取困难,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机制。

二、改进我国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的方式与途径

(一)借鉴国外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经验

虽然各国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背景不同、发展历程不同,但是从美国、英国、瑞典、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经验看,有一个共同点,即这些国家在预测中都对国库现金流入、流出渠道进行了划分,再按渠道收集预测信息,并随着时间推移、新情况出现,不断更新预测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月度预测和每日预测的侧重点不同。

1.月度预测。抓国库现金流主要组成成分,以国库收入、支出主体部门报送的收入预测和支出计划为依据,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预测。

2.每日预测,抓国库现金流时时动态情况,以国库资金流入、流出途径为预测信息来源,根据最新信息及时更新预测。

从国外经验看,国库现金流量预测首先要区分现金流入、流出的来源和去向,发达国家通过收集汇总各收入、支出部门报送的预测信息和用款计划来减少整体预测中的不确定性。同时根据最新信息及时调整预测结果,尤其体现在每日预测,因此,预测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动态过程,目的在于掌握更接近实际的未来某一刻或某一时段的国库现金余额情况。

(二)以天津市为例,探索改进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的方式

改进我国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方式,首先要研究国库现金流的构成及流入、流出渠道,然后再有针对性的研究对策进行预测,本文将月度预测和每日预测分开讨论,月度预测方法的改进重点在对国库现金流进行分类,根据各类现金流的特性采取不同的预测手段:每日预测方法的改进重点在利用国库资金出入渠道信息分时段预测。

1.月度预测。包括现金流入、流出和余额的预测。

一是国库现金流入分类及预测。国库现金流入是国库收入活动的结果,分析国库现金流入的构成要从国库收入着手。2011年天津市国库收入的构成如图1所示,国库收入来自四个方面,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债务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比分别为24.12%、32.56%、1.72%和41.61%,其中,税收收入的主要成分是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合计占税收收入比重为96.83%,占比一直比较稳定,2008年至2010年分别为97.08%、96.09%、96.55%;非税收入的主要成分是政府性基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合计占非税收入比重为95.97%,且比较稳定,2008年至2010年分别为95.99%、97.63%、97.82%。

根据国库现金流入与国库收入在性质、数量、匹配原则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国库现金流入的分类与国库收入不完全一致,从有利于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的角度,本文将国库现金流入按照来源、特点进行分类(见图2),并根据现金流分类讨论适合的预测方法(见表1)。

常规性收入带来的现金流入是指每日均有发生,有一定规律性,主要成分是税收收入、与其同源的返还性收入和体制上解收入:

偶发大额性收入带来的现金流入是指发生频率较低,发生时间不固定。通常每周一次甚至每月一次,而金额较高的收入项目,包括中央补助收入、调入资金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土地出让收入带来的现金流入单独列出是因为该项目每次发生金额都很大,对当天的国库收入影响较大,却又无法应对日常支付需要,应该独立预测;

债务收入带来的现金流入每年只发生一次,与债务发行部门沟通能提前准确获知债务发行的规模与时间,无须预测。

二是国库现金流出分类及预测。国外对国库现金流出的预测主要依靠支出部门报送详细的支出计划,我国目前预算编制比较粗放,各部门没有按月的支出计划,且预算执行效率偏低,仍然存在年底集中拨款现象,支出预测难度较大,要提高支出预测水平,一是要对国库现金流出进行分类,掌握各部分现金流出的性质特点;二是要政府、财政部门密切配合,及时提供政策信息和大额资金调出计划等。

国库现金流出包括国库支出带来的现金流出和退库业务等收入项目带来的现金流出,依据国库流出资金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五类(见图3)。其中,①功能性支出是指国库支出中扣除土地出让支出、转移性支出、债务支出以外的支出带来的现金流出。这部分资金是为维持政府功能正常运转进行的一系列日常支出,具有一定的刚性,如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功用设施等,受地区人口扩张、经济规模扩大等因素影响每年会按照一定比例增加。预测时可以依靠时间序列模型。如ARMA模型、乘法模型、指数平滑模型等;②土地出让支出是与土地出让收入相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支出,属于从专款支付的项目,不占用一般预算收入,且发生金额通常较大,要单独预测,预测时应结合政府城市建设计划和征地拆迁计划,并分析历史数据规律;③抵减收入项目的现金流出主要是退库业务和政策因素导致的税款退回、收入上划等。前者可依据相应税收的预测计算,后者主要根据政策调整方案进行预测:④调出资金不是每日发生,2011年该科目126天有发生额,但发生金额较大,2011年日均发生额为7.07亿元,同期国库支出246天有发生额,日均发生额为5.93亿元,因此,应采取大额调出资金提前报告制度预测该项现金流出;⑤偿还债务本金及利息支出带来的现金流出属于融资类资金,与其他现金流出性质不同,可根据债务发行时的合同约定确定支付时间和金额(见表2)。

三是国库现金余额预测。预测国库现金余额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利用国库现金流入、流出预测数据计算。即本期国库现金余额=上期国库现金余额+本期国库现金流入一本期国库现金流出,该方法的使用前提是国库现金流入、流出预测至少一方准确度较高:二是依靠国库现金余额自身的波动规律进行预测,由于国库现金余额规模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且在年内呈现特定的波动规律,如每年3、5、6、8、9、12月为波谷期,2、4、7、10、11月为波峰期(见图4),可以将回归模型和乘法模型、ARMA模型等时间序列模型结合起来进行预测(见表3)。

2.每日预测。当国库现金管理目标为保持国库现金余额在一定水平时,则需要对国库现金流量进行每日预测,根据预测确定当天需要调入或调出的国库现金。每日预测分为两个步骤,一是预测未来一段时期每天的国库现金流量情况:二是每天或提前一天根据资金流入、流出渠道信息预测当天数据。

第一步,资金流入方面,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修正。根据国库现金流入的分类,土地出让收入、中央补助收入等带来的现金流入金额比较巨大,且发生频率低,在日预测样本中应予以剔出。以天津市为例。2011年全年本级国库现金流入数据的标准差是6.58。剔除土地出让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中央补助收入和债务收入后的标准差为3.68,波动程度下降近一半:然后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对修正后的样本进行短期预测。同时要求土地出让和房屋管理局、财政局等提前报告剔除科目的预测信息;再将两部分数据结合得出完整的预测。资金流出方面,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适合模型预测,要准确预测应依靠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报送详细的支出计划。国库现金余额可参照月度预测方法。

第二步,从资金流入、流出渠道获取预测信息,以天津市为例,资金流入信息渠道包括同城票据交换、TIPS系统、天津横向联网系统和支库上划,其中,同城票据交换和TIPS系统提供的是税收信息,天津横向联网系统提供的是非税信息,支库上划为滚动报解下支库划入分库的中央、省级收入,这些信息分别在每个工作日早9:00点和下午13:00点可以从系统中得到(见表2)。即在进行第一步预测的基础上,每天可在9:00点和13:00点两个时点根据第二步获取的信息修正之前的预测,为当天的现金管理操作提供更为准确的预测数据。

资金流出渠道包括同城票据交换、大额支付系统和集中支付系统,其中,同城票据交换、大额支付系统、集中支付中的直接支付这三个渠道的资金支付情况受财政部门控制,可以通过财政部门提前一天或几天获知,而集中支付中的授权支付受预算单位控制,较难掌握。综合来看,国库现金流出预测需要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和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密切配合,及时沟通信息。

三、结论及建议

(一)制度层面

建立完善的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尤其是关于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的相关制度,一是明确财政、央行、税务、海关、预算单位等各部门在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工作中的职责。如支出部门要报送详细的支出计划,大额支付要提前报备;二是对预测目标、预测内容、预测流程等做出规定,如预测内容应包含月度和日滚动预测,预测不是一次,应定时更新;三是建立国库现金流量运行分析报告以及国库现金流量预测评价报告制度。呈现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工作成果,同时监督、激励预测人员工作开展。

(二)操作层面

高效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依赖于先进的电子信息系统、畅通地信息获取渠道、完备的数据库资源,以及对预测工具、预测方法不断的更新完善。具体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对国库现金流量进行分类,编制国库现金流量表,分析各类现金流的特点及适合的预测工具,避免只用一种模型预测所有的现金流:二是尽可能挖掘预测对象中的确定因素,比如债务还本付息时间和金额可以从财政部门获取准确信息,国库存款利息可以根据国库存款余额计算得到:三是创建国库现金流量数据库,包括国库现金流量历史数据,物价指数、经济景气指数、利率、居民和商业规模等直接与税收收入相关的经济金融指标:四是对国库现金流量时时监测、动态预测、及时评价,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工作是一项持续不断的工作,当环境变化或出现新的信息时,要及时更新预测:五是充分利用各类资源获取预测信息,比如可以从国库资金窗口提前获得清算提入的资金信息、从TPIS系统和地方横联系统提前获得网上报税、非税收入信息。从财政部门提前获得大额拨款和直接支付信息,从集中支付银行提前获得预算单位大额授权支付信息等。

课题组组长:侯胜洪

流动资金测算的方法篇7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11.3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11-81-03

一、贴现现金流模型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各种类型的并购项目层出不穷。而随着并购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并购项目的不断深化,资产的估值定价问题显得日趋重要。从重置成本法到市场法,再到收益法,估值定价的方法也日益完善。

所谓的重置成本法,是指通过成本法评估无形资产需要把握两大基本要素:其一是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即在当年的条件下,重新取得该无形资产需支出的全部费用;其二是无形资产的功效损失,主要是无形资产的功能性和经济性贬值所形成的损失。此类方法主要是应用于单体资产评估,并且该资产并非能显著的带来经济利益。

所谓市场法,是指通过市场调查,选择一个或几个与评估对象相同或类似的资产作为比较对象,分析比较对象的成交价格和交易条件,进行对比调整,估算出资产价值的方法。此类方法中最为常用的是类比法,即一项被评估资产在公开市场上找不到与之完全相同的参照物资产,但在市场上能够找到相类似的资产,以此作为参照物,依其成交价格,作为必要的差异调整,确定被评估资产的价格。以股权评估为例,我们可以采取市盈率法、市净率法等。此类方法适用于该资产有充分竞争的外部参照物予以对比。

所谓的收益法,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变形,但其核心是都是贴现现金流量法(Discounted Cash Flow,DCF)。贴现现金流量法是由美国西北大学阿尔弗雷德・拉巴波特于1986年提出,也被称作拉巴波特模型(Rappaport Model),是用贴现现金流量方法确定最高可接受的并购价值的方法,这就需要估计由并购引起的期望的增量现金流量和贴现率(或资本成本),即企业进行新投资,市场所要求的最低的可接受的报酬率。

在利用贴现现金流量法计算资产价值时,有以下7个假设条件:

1、公司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资本结构;

2、公司在长时间内不进行重组;

3、公司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产;

4、公司未来的现金流是正的,而且是有规律可循的;

5、外部利率和贴现率的变化不会影响公司未来自由现金流;

6、公司的变化具有线性特点,是连续的,不会出现跳跃式的突变;

7、公司管理层和股东利益一致。

在这些假设条件下,贴现现金流的一般化的公式是:

现金流(CF)=净利润+财务费用+折旧摊销-净投资-运营资本的净变化

评估资产价值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盈利预测中的净利润以及资金预测中的净投资,对于营运资本的净变化考虑较少,更多的是根据销售规模等比例变动。但是,在某些特定的行业,营运资本的变动尤其是营运资本效率的提升,对于模型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另外,在对股权价值进行评估的过程中,由于可能隐含着不满足假设3的情况,将会导致公司价值被低估。因此,在利用贴现现金流量评估股权价值时,因单独考虑以下因素:1、该公司的现金周转天数的是否存在改善的可能;2、该公司在评估时间点是否存在闲置资金。

二、案例分析

某公司是一家轻资产型的公司,其主要的业务模式为资源整合与管理。除假设条件(3)在评估前未确定外,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基本满足贴现现金流模型的其余假设条件。

(一)预测期(2011-2020年)的营运资金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下表是该公司2009及2010年的财务简化报表:

我们假定公司未来的利润符合以下假设:

1、主要经营性假设

(1)在2011年至2016年期间,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率由26%逐渐下降到5%,逐渐接近稳定增长状态,2016年后稳定;

(2)根据管理层的预计,管理层预计2011的整体毛利率较上年下降6%,2012年至2016年各项业务的毛利率均逐年有所下降,至2016年达到稳定水平;

(3)各项费用占收入比例为:

(4)由于公司的业务适用不同的营业税,管理层合理估计未来业务结构将不发生重大变化,因此营业税综合税率预计为收入的1.1%,所得税税率为25%;

2、主要资本性假设

(1)资本性支出。本文隐去具体投资项目,仅列示投资金额(不影响计算结果及结论)

相应的折旧及摊销如下:

(2)营运资金。根据管理层的预计,营运资金的预测条件如下:

3、折现率

预测期内无债务性融资,因此折现率为权益成本率。权益成本率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计算,公式如下:

Ke = Rf +βx ( RmRf) + 其他特定风险

其中:Rf : 无风险利率即国债收益率

β: 反映上市公司股价与股票市场变动敏感度的风险因素

( RmRf): 市场风险,反映预期市场回报和无 风险回报之差

其他特定风险 : 包括小规模风险以及企 业自身的某些 特定情况等

我们参考了香港市场、韩国市场以及美国市场的相关企业,并按照CAPM计算其权益成本,然后比较参考公司与本公司的资本结构,剔除财务杠杠后,得到本公司的权益成本为11%,考虑到公司的规模及其他特殊情况,其他特定风险溢价3%,因此本公司的折现率为14%。

根据以上假设,我们预测2011-2020年的盈利情况如下:

根据预测期内的利润预测,营运资金的变动情况如下:

注:(1) 营运资金=经营性现金+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应付帐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

(2) 2011年的营运资金增加=2011年预测营运资金量-2010年实际营运资金量(经营性现金按照收入的11%计算)

根据上诉预测结果,2011-2020年的自有现金流量的预测如下:

注:自由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摊销-营运资金增加-资本性支出

根据DCF模型的计算公式,计算出的预测期内的净现值为180,757千元。

由上述计算过程可以看到,通过提高或者降低公司营运资金利用效率,会影响每期的营运资金变动,进而影响自由现金流量,从而改变预测结果。为了理解营运资金利用效率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程度,我们提取最主要的应收帐款和应付帐款周转天数来测算:

由此可以看到,由于该公司属于轻资产型企业,营运资金在资金需求中占比较高,因此营运资金的利用效率对公司的估值影响较大,预测结果相对与应收应付帐款的变动比例约为50%-80%(即应收/应付帐款周转天数变动10%,预测结果变动5%-8%)。

(二)终值期(2020年至永续)的营运资金对预测结果的影响

终值期计算公式:

终值 本例中,由于无债务性融资,本例中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即为权益成本。根据管理层预计和宏观经济环境,预测期间后的增长率预计为4%。同时,根据管理层预计,永续期间,资本性投入和折旧摊销对营运资金的影响相当。因此,根据上述假设条件,终值的计算过程如下:

注:永续期的终值计算结果需要折算至预测期期初,即2010年末。

由公式可以看到,当WACC和增长率确定后,影响终值的为预测期内最后一年的自由现金流量。我们分析最后一期的自由现金流量,当应收和应付帐款周转天数在预测期内分别变动10%时,终值的变化情况如下:

由此可以看出,营运资金利用效率的变化对与永续期的终值变化影响较预测期内的影响小,平均应收应付帐款变动10%,永续期的终值变动为0.8%-1.5%,即相对变动率约为10%。

(三)闲置资金对整体估值的影响

在贴现现金流模型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闲置资金。由于模型本身的假设条件(3)限定了闲置资金,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也容易忽视该因素。根据公司的营运资金变动来看,预测期内每年的营运资金增加量均少于当年的预测净利润,即预测期股东不需要就营运资金向公司再进行增资。根据每年预测的自由现金流量的结果来看,股东不要新增投资(每年的自由现金流量为正)。因此,该公司在预测期期初存在闲置资金。从该公司2010年末的资产负债表看,其货币资金余额为106,150千元,根据2011年的预测,应收帐款的帐期为90天,因此2011年的营运资金至少需要满足3个月的要求,即2011年全年预测营运资金74,689千元,折算3个月的营运资金为24,896千元,因此,实际上如果按照该公司的盈利预测,其至少有8,000万的资金无法在DCF模型中得到体现,对整体股权价值(预测期和永续期净现值之和)的直接影响达到了25%。对此,我们可以单独加上该部分价值或者修正盈利预测模型,为该部分闲置资金寻求未来的现金流。

三、 结论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某些特定的公司(例如上述轻资产的公司)和某些特定的时间阶段(例如货币资金充裕但投资机会较少)的公司价值评估中,营运资金效率和隐性的闲置资金对贴现现金流模型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尽管从该案例上我们无法得到普适意义上两种因素对DCF模型的影响系数,但是我们可以认为,在利用DCF对符合特殊条件的公司进行价值评估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两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现金周转因素主要影响处于整合阶段的公司,这一阶段的公司在经历了快速扩张后,将逐步提升内部的效率,从而使得现金周转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改善,从而影响公司的价值。而闲置资金因素则主要影响那些轻资产的并且在评估时点上未能看到主营收入以外的较大的投资机会和收入增长点的公司,例如留学咨询行业、服务行业等,对这种特定行业里处于特殊阶段的公司而言,我们进行公司价值评估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评估时间点上是否所有的货币资金在未来都能产生符合投资要求的现金流。

参考文献:

[1]周春生.融资、并购与公司控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四清.DCF模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04,(07).

流动资金测算的方法篇8

一、引言

近年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已经成为企业价值评估收益法中使用最广泛、理论上最健全的方法。该方法是指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通过合理地对企业预期获利能力的预测和适当折现率的选择,计算出企业的价值。其中,企业预期获利能力的预测是指根据对企业历史绩效的分析,预测未来若干年度内的自由现金流量。而自由现金流量指的真正影响一个公司内在价值的经常性收益带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在满足投资需要之后,尚未向股东和债权人支付现金之前的剩余现金流量,所以,由自由现金流量的定义可以得到: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及摊销-资本支出-营运资金追加额。通过公式可以看出,营运资金的预测是采用现金流量模型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在实务中,营运资金的预测仍存在较多问题,亟须改进。

二、营运资金预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营运资金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营必需的资金,由于它属于公司中被占用的不能用于其他用途的资金,所以营运资金的变化会影响公司的现金流量。营运资金增加意味着现金流出,营运资金减少则意味着现金流入,所以,在计算自由现金流量时,一定要考虑公司营运资金的追加额。但是,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研究相比于日新月异的营运资金管理实践明显滞后,而企业价值评估中预测未来年度营运资金的方法也存在问题。

传统的营运资金预测一般是利用预测年度的销售收入乘以一定的百分比来计算的,可是百分比的主要是依靠评估人员的主观推测,没有具体详细的理论规定,实务中的随意性也很强。

(一)理论上缺乏对营运资金预测的可操作性指南

首先,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企业价值评估准则,有关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规定主要是2005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颁布的《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第二十七条,该条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运用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应当从委托方或相关当事方获取被评估企业未来经营状况和收益状况的预测,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判断和调整,确信相关预测的合理性。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对被评估企业收益预测进行分析、判断和调整时,应当充分考虑并分析被评估企业资本结构、经营状况、历史绩效、发展前景和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相关经济要素及发展前景,收集被评估企业所涉及交易、收入、支出、投资等业务合法性和未来预测可靠性的证据,充分考虑未来各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及其影响,不得采用不合理的假设。可以看出,该规定缺乏对营运资金需求预测的可操作性指导意见。

其次,大部分传统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研究对于营运资金的分类都过于简略,主要是把营运资金简单地分为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三部分,而没有考虑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短期借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其他营运资金项目,而在很多企业或行业中,这些项目的数额可能占据了其营运资金的绝大部分。例如房地产开发行业,其预付工程款和预收房款的数额都可能相当大,不可忽略。

(二)实务操作中存在随意性

由于营运资金理论研究过于简略的分类,所以实务中对营运资金的预测经常不能涵盖各个营运资金项目,更没有把营运资金与业务流程和渠道管理结合起来。在通过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实际运用中,对未来年度营运资金需求的预测中,往往简单地以预测年度的销售收入作为基准,再乘以一定的百分比得出预测年度所需的营运资金。但这种预测方法与企业过去年度的历史数据完全脱节,主要依靠评估人员的主观判断与假设,这样的操作缺乏系统的、令人信服的理论推导和科学合理的依据。

三、营运资金预测方法的改进

通过上述对营运资金预测现存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改进营运资金的预测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营运资金的涵盖范围应该扩大,而不只是局限于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三部分;第二,应该利用历史数据进行预测,这样相对于只是利用评估人员的主观判断更为准确。

(一)营运资金预测方法的思路

营运资金的计算是通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得到的,为了能够涵盖各个营运资金项目,并清晰地反映出营运资金在渠道上的分布状况,我们可以借鉴王竹泉、逢咏梅、孙建强2007年对营运资金进行的重分类,即将营运资金分为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其中,经营活动营运资金包括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等,这部分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主要是提高资金周转率,最终增强盈利能力。理财活动营运资金包括货币资金、应收利息、应收股利、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股利以及应付利息等,这部分营运资金的管理目标主要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其资金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而按照经营活动营运资金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其又可将其进一步分类为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和采购渠道营运资金。所以,营运资金的计算被分为四部分,分别是:营销渠道营运资金=库存商品+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交税费;生产渠道营运资金=在产品+其他应收款-应付职工薪酬-其他应付款;采购渠道营运资金=材料+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理财活动营运资金=货币资金+应收利息+应收股利+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借款-应付股利-应付利息。

另外,为了准确地做出预测,评估人员需要仔细查看企业的历史经营状况,在获取企业历史信息的基础上,推测未来的营运资金变动情况。想要更准确的计算出企业预测年度的营运资金,历史数据是最直接的依据。做数据预测离不开准确的数据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准确地数据源应该是已经确实存在历史数据。所以,评估人员可以通过分析预测年度之前的最近3年的历史财务数据,由这3年内营运资金占各自年度的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估测未来年度营运资金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但是由于每一年的市场环境存在特殊情况,只根据单一年份估计容易出现不准确,所以选取3年数据的平均值,并按上述营运资金的四种分类对四种营运资金取期望值的方法得出预测年度的营运资金。

(二)营运资金预测方法的运用

假设对A公司运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在预测A公司未来年度的自由现金流量时,根据分析历史绩效已预测出未来3年的销售收入,那么,利用上述营运资金预测方法的思路,在已知A公司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财务报表历史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预测其2011年、2012年和2013年的营运资金。

根据已知3年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可以得到已知3年的销售收入和营运资金,并且可以按照营运资金的四种分类,分别计算出这3年的营销渠道营运资金、生产渠道营运资金、采购渠道营运资金和理财活动营运资金。然后根据历史数据进行预测计算。如表1。

表1 A公司营运资金预测表

年份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销售收入

营运资金

营销渠道营运资金

生产渠道营运资金

采购渠道营运资金

理财活动营运资金

表1中,2008年至2010年的各项数据是根据3年的财务报表得到的数据,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表示2008年的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的数值,而、、、分别是按上述营运资金分类计算得到的结果,且。、、是根据历史绩效已预测出未来3年的销售收入,而、、是现在需要计算的预测年度的营运资金。按照上述营运资金预测方法的思路,可以得到:

即利用3年的历史数据的平均值再对分类营运资金取期望值得到预测年度的营运资金。得到2011年度的相关数据后,可同理利用2009、2010和2011年3年的数据求出2012年的营运资金值,以此类推。

参考文献:

[1] 潘焕娣.自由现金流量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0,(19):128-128.

流动资金测算的方法篇9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7-0020-03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经济金融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发展和调整的难得机遇。我国政府审时度势,积极而稳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断尝试和拓展人民币资金流出途径,加大人民币跨境流动监管力度,为稳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做出了大量的创新探索。特别是2009年7月初开始试点运行的跨境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在规避汇率风险,锁定成本和收益,加快企业结算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人民币跨境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动机日益复杂,途径趋向多样化,这对我国金融监管乃至宏观调控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有效监管人民币跨境流动,防范金融冲击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人民币境内、境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

人民币跨境流动在活跃境外商品交易,促进人民币跨境结算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境外机构通过贸易渠道将会积累一定数量的人民币资金,以人民币进行境内直接投资的需求将呈稳步上升之势。境外机构以人民币在境内进行直接投资,可以减少企业汇兑成本,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与此同时,境内机构以人民币在境外进行直接投资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多以美元进行,如企业直接用人民币进行境外投资活动,可使投资资金来源更加充裕。

(二)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促进贸易便利化

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国际上美元等主要货币的波动性较大,加大了我国企业与境外机构贸易结算的汇率风险。我国外贸企业主要采用美元结算,使得外贸企业承受一定的汇兑损失。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和流通,对于境内企业来说,可以加快结算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汇率风险;对于境外企业来说,人民币币值稳定,具有升值潜力,有利于境外企业扩大自身对我国的出口,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

(三)有助于提高人民币信誉。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货币的区域化乃至国际化是一国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同时又将促使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广泛流通后,将使周边这些国家对我国经济产生一定的依赖性,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及经济金融政策的变化将在这些国家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将使我国在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事务中具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同时,我国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变化也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将进一步促进与周边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

二、人民币跨境流动现状

(一)人民币跨境流出的主要途径

1.边境进出口贸易结算。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边境小额贸易发展非常迅速,由于人民币影响力不断增强,促进了边境部分进出口贸易以人民币结算。促使大量人民币流出国境。也正是在此大背景下,2009年7月国家出台相关法规选取部分城市开始试点运行的跨境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2.人民币境外放款。外管总局为配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开展,分别批准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境外人民币贷款额度20亿元人民币和10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境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向我国采购设备、服务及专利技术等贸易类项目。

3.境外直接投资。尽管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主要以货物贸易为主,但近几年来,伴随着人民币升值,以政府项目为主的境外投资也有所增加,私营企业也开始向境外直接投资建厂。

4.出境旅游或探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境内居民出境旅游或探亲访友的人数和消费能力也不断增强,对旅游及餐饮住宿费用的支出大量增加,带动人民币跨境流出量逐年增加。

5.非法资金跨境流出。在人民币跨境合法流出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存在非法资金外逃的行为和途径。比如,赌博、贩毒、制造及贩卖假钞、地下钱庄等非法资金跨境流出。

(二)人民币跨境回流的主要途径

目前,由于现有外汇管理政策及国家境内境外投资政策的限制,人民币跨境流出主要是通过经常项下的贸易结算及资本项下的人民币境外投资来实现,人民币流到境外除极少部分作为周转头寸外,绝大部分回流境内,与其境外流出相对应的主要方式包括:

1.边境贸易出口以人民币结算。与之进口人民币结算方式相对应,边境贸易越来越多的采取了以人民币结算的出口贸易。往往是境内企业与境外企业有着较为频繁的进出口往来业务,双方为了避免汇兑风险,在各自开户行采取同一币别的汇入汇出。

2.境内直接投资。尽管目前现有外汇管理政策对外国投资者是否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境内直接投资尚未明确规定,但现有的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使用本企业人民币利润增资、再投资的政策规定为境外机构直接用人民币境内投资开辟了道路,且直投系统中以明确外资企业注册资本可以是人民币,这也为今后的人民币境内直接投资找到了一定依据。

3.境外人民币放款的资金回流。国家为配合境外人民币贸易结算的顺利开展,积极推出人民币境外放款政策。此政策意旨在人民币“名义”上跨境流出的同时,实现了人民币“迂回”境内利用的目的。目前人民币境外放款主要用于境外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我国境内采购设备、服务及专利技术等贸易类项目。这样实质上资金还是顺利“回流”境内,规避汇兑风险的同时,也避免了境外放款的资金回收风险。

4.非法资金流入。通过地下钱庄等非法途径回流境内。

三、人民币跨境流动的风险分析

(一)法律制度风险

就目前现有法律法规而言,人民币跨境流动监管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而人民币跨境流动监管制度的建设对于系统化、科学化、精确化地开展人民跨境流动监管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针对当前加强人民币跨境流动监管的现实需求,跟进和完善工作制度势在必行。在目前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制的外汇管理框架下,人民币资金跨境流动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缺乏完整、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各类性质或动机的资金流动尚未明确规定,监管部门对人民币跨境资金的性质、贸易背景、合法性等方面由于缺少明确的法规依据而很难做出准确判断,业务操作上也缺少规范、统一的规章制度。极易造成人民币无序的跨境流动,对当地金融系统稳定造成一定冲击。

(二)监测管理风险

当前,针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的方式、方法缺乏科学、严谨的管理手段。跨境货币流动监测主要指标集中在银行结算体系内,对于存在的民间市场人民币跨境结算行为尚未纳入到现有的外汇监测及国

际收支体系之中,双边银行本外币结算体系也尚未有效搭建,口岸现钞携带进出境尚未实行强制性申报,对人民币结算、跨境流量、境外存量等都无法进行较为全面的统计。无论是贸易项下,还是投资项下的人民币跨境流动都存在着较为困难的统计申报和监测分析。如目前外债管理系统仅作外汇债权债务统计,尚无人民币币种统计。境内机构一旦发生人民币境外放款,不能进入外债统计监测系统,故而在境外借款方偿还境内出借方款项时,监管部门不能进行债务真实性核查,有可能成为境外不明资金流入的通道,即便资金进来也不能结汇,影响业务有效开展及数据统计。

(三)结算操作风险

目前,受国家外汇管制及境内外投资方面政策约束,人民币跨境流动方式或途径主要表现在贸易结算及跨境直接投资。其中现钞结算是较为普遍的,但这种方式脱离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且尚未完全纳人外汇监管体系,对现钞结算的流向、规模、渠道很难做到准确和全面的估计,从而造成人民币现钞的体外循环。大量的现钞结算助长了货币走私、假钞、“洗钱”等非法活动,成为影响金融稳定的隐患。

(四)境外流通风险

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结算货币。在国际市场上不能完全自由兑换,在当前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全面开放,国内缺乏成熟的离岸清算中心和开放的金融产品市场的情况下,人民币跨境结算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相对较低,使得人民币在境外顺畅流通存在较大难度。境外企业拿到人民币,除了可用于支付中国国内货款外,别无其他投资途径。再加上一些支付操作技术方面的问题。人民币支付结算方式有可能反而增加成本。

四、加强人民币跨境流动风险监管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健全人民币跨境流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

自上而下建立人民币跨境流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规定人民币跨境流动的途径和方式,并针对不同性质的跨境资金流动分别制定一套统一规范的操作规程,完善对监管主体的内控要求,规范业务流程,从制度上控制跨境流动风险,争取实现监管者有监管依据,执行者有规范依据。

(二)完善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申报及统计监测制度

尽快制定、完善行之有效的跨境流动监测制度,确定监管部门及职责,明确监测工作的内容、方法、频率及监测指标,确保监测方法统一、科学、有效。修订并完善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国际收支申报制度,建议比照内蒙古分局做法,对人民币跨境转汇资金的申报实行逐笔申报,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动背景的真实性审核,通过人民银行、外管局、海关等部门的横向沟通,真实、准确地反映账户资金变动情况,确保每笔人民币资金的汇出汇入真实合法,提高跨境资金监测分析与预警水平。此外,建议在争取总局系统支持方面加大研发力度,完善对人民币跨境流动的统计监测功能,以实现对跨境资金流动的有效监管。

(三)适时建立与完善人民币回流与清算渠道,加强人民币跨境流通监测

根据人民币区域化进程,在总结国内试点城市人民币跨境结算经验的基础上,区别不同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民币正常的双向流通机制,积极拓展双边或多边国家银行间的人民币流动渠道,有效监控人民币跨境流动、清算等环节,防止人民币无序流动。同时,改进跨境金融服务,发展多种方便快捷的资金汇兑方式及工具,积极开发和推广非现金结算方式,尽量减少现金的携带和使用。各相关部门应各司其职、通力配合,将跨境资金流动最大限度地纳入合法、有序的资金回流与清算体系,

(四)切实防范人民币跨境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一要密切关注和监测境外对人民币需求的变动。随时跟踪监测境外对人民币需求的动向,及时调整国内货币供应量。

二要适当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使人民币汇率及时调整至适当的水平。如果人民币经常处于高估或低估状态,会引起人民币投机资金频繁跨境流动。这种投机性的人民币跨境流动会导致我国货币供给量频繁波动,还会导致人民币的汇率在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冲击国内宏观经济。

三要适当控制外汇储备水平。当境外对人民币的需求持续增加时,人民币可能会处于持续的升值压力之中。特别是在人民币国际化起步阶段,境外对人民币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外贸盈余的不断增长,人民币可能会处于双重升值压力之中,从而易造成人民币跨境流动的投资性、盲目性,对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产生较大影响,

(五)加强部门协调和沟通。逐步建立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预警体系

国家相关部委应尝试与毗邻国家相关部门建立相关信息交流关系,加强与境外企业和境外银行的联系与沟通,加大与境外监管部门的协作、配合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地下钱庄、赌博、贩毒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防非法资金跨境流动,共同建立健全风险监管体系。定期或不定期的互通情况,形成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从而及时全面分析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环境状况及未来前景,更好地发挥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预警作用。

流动资金测算的方法篇10

关键词 :国库现金管理;美国经验;国库单一账户;现金流量预测

一、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现状分析

国库现金管理是指在确保国库现金安全、满足财政支付需求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化运作,以实现国库现金闲置余额最小化、投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财政资金管理活动。有效实施国库现金管理,能够使国库现金余额保持在一个整体稳定水平,有益于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维护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探索始于2005 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由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2006年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公布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财政部主要负责国库现金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操作规划,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监测货币市场情况,财政部与中国人民银行协商后签发操作指令,由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具体操作。为规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发布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程》,进一步明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这两个规章初步建立了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制度框架,并对日后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奠定了基础。之后,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 年8 月成功买回三期年内即将到期的记账式国债,共计180.95 亿元,节约利益成本4000 多万元,标志着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正式实施。2006 年至2012 年,中国人民银行成功实施五十五期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中标总量共计20799.4 亿元,利息收入已达300 多亿元。但截止2012年末,我国国债余额约为77565 亿元,而国库库底资金总额却超过20753 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强调严格控制各级财政预算收支,为了经济发展而发行国债的同时,长期存在大量国库库底资金闲置,且未得到有效管理,资源浪费现象尤为突出。

笔者认为,虽然当前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已日趋成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预算制度不够健全,仍有大量国库资金过度闲置,国库现金预测尚未成熟,且国库资金管理模式相对单一,亟待完善。

二、美国国库现金管理经验

(一)实行国库单一账户

国库单一账户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了基础条件。美国国库现金管理主要由财政部下属的财政业务办公室负责,在保留每天政府财政运行所必须的国库现金余额以及50 亿至70 亿美元的余额后,利用多余国库现金采取商业银行存款、买回国债等方式管理国库现金。

(二)准确预测国库现金流量

准确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可以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量化操作依据。美国建立了国库现金收支基础数据库,选择科学有效的预测方法,按一定时段对国库现金流量进行滚动预测,不断减少预测误差,为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创造条件。

(三)注重安全性和流动性

美国国库现金管理将安全性和流动性视为首要目标,以确保国库现金管理的长远健康发展。美国各地的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法规中都包含有类似“按照重要性次序,本级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依次为安全性、流动性以及收益性”等表述。

三、对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启示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确保国库现金安全

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为国库现金管理安全、规范运作提供法律保障。我国现行的国库现金管理法规仅有《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程》两个部门规章,应当尽快制定完善管库现金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和管理办法,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的相关条款,明确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原则、方式以及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库现金管理方面的职责分工、协调机制,在确保国库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拓展国库现金投融资渠道,提高国库现金收益。

(二)规范预算外收入,实行国库单一账户

国库单一账户是国库现金管理的基础。只有将各级财政资金集中统一到国库单一账户,才能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充足资金保障。应当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国库单一账户。首先,应当确保预算内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其次,应当逐步取消财政专户,将预算外收支以及分散在各级预算单位的财政性资金集中到国库统一账户中。统筹规划、科学高效利用国库现金,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提高国库现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科学实施国库现金管理

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是实现国库现金管理的基础保障,只有准确、高效的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才能保证国库库底现金在满足财政日常收支的情况下实现国库现金管理。美国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已日趋完善,现在已经能够对政府未来九个月的每日收支进行科学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有效实施国库现金管理。而我国国库现金流量预测始于2009 年,中央层面对国库现金流量可以实现每日预测,但国库现金流量预测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地方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也刚处于探索阶段,无法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充足保障。因此,亟需加强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注重对国库库底现金存量的结构性分析,提高国库现金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并逐步推行国库现金流量预测,从而科学实施国库现金管理。

(四)优化国库现金管理方式,推动地方国库现金管理

我国国库现金管理起步较晚,国库现金管理仅限于中央层面,且管理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是将国库闲置现金以定期存款的方式存于商业银行,并收取利息,优势在于安全性较高、且易于掌控。但这种方式的收益相对偏低,周期较长。笔者认为,鉴于现阶段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完善的实际情况,国库现金管理应当以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方式为主,随着国库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可以考虑国债回购、发行短期融资债券以及同业拆借等方式。待时机成熟时,制定相关法规,逐步开展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此外,还应当考虑国库现金管理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在确保与货币政策相协调的基础上实施国库现金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思敏.中美国库现金管理比较及借鉴[J].南方金融,2012(10).

流动资金测算的方法篇11

现金流量分类分析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测算企业现金流量无论采用直接法、间接法或简易法,其工作量和难度都较大。二是分析判断企业三种现金净流量组合形态尚缺乏科学标准,从而使不同信息使用者使用现金流量效果大打折扣。因为在企业三种现金净流量中,每一种都可能出现正、负、零三种结果,而其结合形态就有27种之多。作为一个融资者,面对如此纷繁的组合形态究竟如何判断其偿债能力,从而获取融资决策的信息确实是一个“谜”。

二、现金流量层次分析有关现金流量的测算

现金流量层次分析是通过当年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按其形成过程以及评价的基本要求,分步骤或依顺序进行评价。

1、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流量的测算

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流量=主营业务净收入-“应收账款”增减额-“应收票据”增减额+“预收账款”增减额。

注:某项目增减额是指“资产负债表”年报中的“年末数”减“年初数”。

2、主营业务利润现金流量的测算

主营业务利润现金流量=主营业务收入现金流量-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增减额+“预付账款”增减额-“预付账款”增减额

3、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测算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主营业务利润现金流量-“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累计折旧”增减额+"管理费用“中摊销的增减额-”待摊费用“增减额+”预提费用“增减额

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测算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应交税金”增减额-“其他流动资产”增减额+“其他流动负债”增减额

5、扣除财务费用后的现金净流量的测算

扣除财务费用后的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财务费用-“应付股利”增减

6、扣除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后的现金净流量的测算

扣除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后的现金净流量=扣除财务费用后的现金净流量-“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增减额

7、扣除各中投资后的现金剩余的测算

扣除各中投资后的现金剩余=扣除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后的现金净流量-“固定资产”增减额-“累计折旧”增减额-“长期投资”增减额-“无形及其他资产”增减额-“管理费用”中的摊销增减额

8、包含外部资金注入的现金净流量的测算

包含外部资金注入的现金净流量=扣除各中投资后的现金剩余+“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增减额+“应付股利”增减额+“应付票据”增减额+“短期借款”增减额+“长期负债”增减额+“所有者权益”增减额

三、现金流量层次分析的现实作用

借助现金流量层次分析,可以弥补现金分类分析的缺陷。这种新的财务分析技术就成为融资者进行融资决策与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

1、现金流量层次分析能够帮助商业银行对借款企业实际或预期偿债能力进行准确的判断,为信贷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只有当企业现金流量层次中,“扣除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后的现金净流量”出现正值时,商业银行才可考虑向企业融资。

2、现金流量层次分析,有助于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科学分类。

流动资金测算的方法篇12

1. 企业资金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第一,财务信息失真。相当多的企业财务信息不透明、不完整、不及时。企业的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得准确的财务信息,搞不清楚基层的资金情况,使得汇总起来的信息普遍失真,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有时合并的会计报表还掩盖了下属单位的实际经营情况。

第二,监控不力。大中型企业中,对多资金运作环节普遍存在着监控不力的问题,尽管企业内部设置了一些监督岗位,也制定了多种监督制度,但是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及时有效地发挥信用。相当多的企业在重大投资等问题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决策约束机制,领导法治意识淡薄,往往是个人说了算,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

第三,资金使用效率低。企业资金集中管理和内部资金分散的现实矛盾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财务资金管理中突出的问题。子公司多头开户的现象比较普遍,资金管理严重失控。投资决策随意性大,有些企业不顾自身的财务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投资失误较多,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十分紧张的资金状况雪上加霜。资金沉淀严重,库存占用比例过高,欠款居高不下,流动资金占用有增无减,周转缓慢,企业信誉和赢利能力下降。

2.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第一,投资风险分析。在企业中,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热衷于铺新摊子,盲目投资,造成严重损失的例子比比皆是。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之前,都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只有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当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时才是可行的。风险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不能达到预期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动态现象,具有很强的传导性。一个企业的风险会传导到另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的风险可能会使其他部门遭受损失,产生风险传导的连锁效应。因此,本文所讲的组织风险传导是指风险在组织内部的多个相关利益单位之间进行传递和影响。盲目追求外延式扩张即所谓多元化经营,未经深入调查研究便乱上投资项目,最终破产也是不足为怪的。

第二,资本运营分析。在资金营运方面,企业集团流动资产中,若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由于存货流动性差,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在应收账款管理中,企业过于注重销售业绩,而忽视应收账款控制状况的问题。有时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企业在赊销过程中,由于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会造成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将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第三,收益分配分析。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影响与企业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而且与公司的筹资问题和资本结构问题密切相关,涉及企业的长远发展。股利政策的制定,主要涉及如何确定股利支付比率、以何种形式发放股利、股利政策的稳定性等。股利政策可被看做是表明公司发展状况的重要信息,除重大的投资机会、未来收入的重大变动等特殊情况外,公司通常倾向于较稳定的股利分配政策。

3. 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控制

第一,完善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完善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应从授权审批制度、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内部审计等方面入手。在资金使用方面,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建立资金分级审批标准和权限,按审定的现金流量预算和资本性支出预算安排支出,对外担保权、对外投资权应进行严格地限制,而且应配备一套科学的风险预警系统。

第二,加强资金筹集管理。财务人员要树立起企业资金成本与财务风险理念,建立健全以控制财务风险、控制资金成本、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等为主要内容的资金控制制度和决策制度。资金筹措包括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和合理选择筹资方式。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合理选择诸如趋势预测、销售百分比、定性预测等资金量预测方法。选择多种筹资方式,如发行股票、吸收直接投资、发行债券、贷款、商业信用等,分散筹资风险,做好事前控制。

第三,实施资金集中管理。资金管理的目标应是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率性、收益性。实施适度的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上述作用。如建立结算中心制度或成立资金调度中心,统筹管理企业的各项资金,使各部门、各下级单位的资金往来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的控制之下,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从而达到严格控制多头开户和资金账外循环的问题,保证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也可以通过建立财务中心或内部银行,实现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和有效监控,由财务中心或内部银行负责与银行的往来业务,下属单位仅保留日常必备的费用账户。第四,推行资金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中采用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采取逐级编报、逐级审批,滚动管理的办法。预算一经确定,即成为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不得随意更改。资金预算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部分,企业要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加强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资金安排,增强现金保障能力。统筹规划生产经营与投融资活动的资金供给,科学预测预算年度现金收支、结余与不足,合理确定现金收支规模,安全高效地做好资金筹划工作,加强现金流入流出全过程预算控制,做好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监督与考核。

第五,加快应收款项及存货周转。企业要积极开展存货和应收款项的清理,严格控制存货和应收款项规模与增长速度,加快存货及应收款项的周转,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努力推进精益生产,加快生产环节的物料流转速度,减少过程积压。做好销售预测,坚持以销定产,根据生产计划,确定合理库存水平,创新营销模式,努力提高预收款比例,减少预付款金额。建立健全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加强货款回收管理,落实催收责任,从合同签订、资金结算、款项催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加快现金回流,提高应收账款周转速度。

第六,建立预警监测机制。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资金风险预警监测机制,从资金供给、资金投放、周转效率、债务风险水平等方面建立和完善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确定重点监测对象和监测领域,认真分析资产负债率、带息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等重要指标变动情况,重点关注到期债务,对可能出现的资金风险,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