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2 09:33:25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篇1

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是指事业单位设立内部专门的审计机构并配置相应的人员,依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必要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内的各种业务和内部控制进行独立的评价和审查,确保财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性、经济活动的合规和效益性、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性,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益。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是国家加强审计监督体系,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该内审是行政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自己的特点和作用。但是目前现实实践表明我国事业单位的内审还有非常多的问题,需要加以改进以利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良好执行。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

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作用可以从国家利益和事业单位内部发展两个角度进行展开。对于国家而言,事业单位是国家政策的主要执行力量,它的工作影响着国家财政资金的分配等,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事业单位,它们的行为更是会对国家财政资金的分配合理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它们的业务合理性和合法性对国家政策执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而内审可以降低这些不利影响。首先,内审可以发现事业单位内部的和行为,进而可以严肃法律法纪,震慑不法分子;其次,完善的内审可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避免个人侵占社会福利的行为;再次,内审的良好执行也能够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能够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信息参考。

而从事业单位的角度分析,内审可以起到“防护林”、“公证员”、“参谋长”等作用。首先,内审通过对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内部控制等进行审计,对本单位的财政、财务行为的真实合法性进行监督可以对各种不法行为起到制约作用,遏制非法行为,加强防护和制约的作用;其次,内审还需要对单位下属的机构和单位经济效益等进行审计,做出公平、客观的评价,对这些行为起到鉴证的效果;再次,内审通过对经济行为的审查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相关的问题,找出单位内部的财务漏洞等,提出改进意见,从而为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谋依据。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制约了内审效果。这些问题主要有对内审认识不到位、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独立性客观性不足、人员专业水平和政治素养不高、内审定位不明确、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审计内容简单流于形式等问题。

1.对内审重要性和内容的认识不足:很多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单位内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认为国家已经实行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也编制年度预算和月度用款计划等,物资的采购也是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并没有存在的必要,这自然会影响内审工作的展开。而有些领导则是将内审等同于纪检监察等职能,这种错误的思维和观念严重阻碍了内审工作的开展和内审效果的体现。

2.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独立性不足: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大多数是单位的内部机构,都是隶属于领导的管理之下,其具体的工作一般都听命于单位领导;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独立设立内审机构,而是直接挂靠在财务等部门,有时候连内审工作都由财务人员直接担任,这些设置方式都影响了内审的独立性,使之工作无法避开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等。

3.人员专业水平和政治素质不够:内审涉及面较广,它需要涉及到单位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而且随着经济变化越来越快,经济活动的广度和速度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人员一般经验较少,年龄较大,对新知识和新形势的认识不足,自然难以胜任内审工作。另外内审人员的政治素质也有待提升,但从很多案例分析,事业单位的内审人员政治素质仍然不能够满足内审独立性的要求。

4.内审定位和目标不明确:事业单位的内审应当围绕本部门和单位的工作目标展开,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让内审工作更加有可行性。在工作中,内审机构也会制定相应的审计目标,但是在制定过程中内审机构容易忽视权责利的统一,让内审成为领导意志的体现,无法体现出内审效果的有效性。

5. 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和国家审计机关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没有出台具体的审计准则和原则等,也没有详细的实施细则,相应的法律和制度规范的匮乏让事业单位的内审人员在实施过程中显得无章可循;另外一方面是事业单位内部对内审也没有制度化的规范,并没有建立起单位内部的审计制度,导致内审工作缺乏制度性规范。

6.审计内容简单流于形式: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内容较为单一,而且并没有跟进时代。例如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仍然仅仅是开展财务收支的审计,或者是用于纠正一些违规违纪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事业单位的违规违纪现象也不容易发现。过去内审主要是事后被动审计,难以发现新问题,也无法应对经济活动的新变化,容易让审计流于形式。

三、事业单位内审效果提升的措施探讨

(一)端正对行政事业单位内审的认识

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等组成了我国三大监督主体,而且内部审计更具有主动性,审计人员也是本单位的职工,因而审计及时性更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目标也是履行国家赋予的公共管理职能,这一目标实施效果取决于单位内部的控制环境。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良好执行可以改善单位的内部控制,从而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果。内审可以通过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审查、评估和分析,以找出事业单位的主要问题,反映其现实的工作水平,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环境,保证公共职能的实现。单位内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活动提升领导、员工对内审的重视程度,例如可以通过专题培训、行政发文、政府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事业单位对内审的认识正确性,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发挥内审人员的工作热情,发挥好内审的职能。

(二)建立健全独立的内审机构,保证内审机构及其人员的独立性

内审机构及其人员的独立性是内审效果的重要保障,只有独立的内审机构及内审人员才能够真正开展好内审工作并为事业单位提供良好的建议。首先,事业单位要建立起独立于财务、纪监等部门的专门内审机构,并配置必要的专业人员,内审机构和其他职能部门相比在设置上要有较高的地位,对其他职能部门有监督的权利和义务,内审机构应当直接在事业单位的第一负责人领导下进行内审工作,内审部门对第一负责人汇报工作,并建立起上下结合的内部审计体系,由上级内审部门负责对下级领导的审计,以弥补内审无法对本单位管理层进行审计这一缺陷。其次,被审计人员和审计人员要减少经济利害关系,审计经费要独立于被审计部门,独立行使其审计职权,以免受到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预,例如国家可以在条件允许下通过专门的预算将审计资金划拨至相关单位的内审机构,增强其独立性。

(三)增强人员素质和政治道德,提升内审工作的效果

内审人员大多数是财务部门调过来,其素质和真正的内审人员素质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名合格的内审人员需要懂财务、审计、经济、管理、人力等多种知识,并且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了解相关的政策规定等。这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首先要从招聘环节做好相关的人员配置,让有素质有道德的人员加入内审队伍,这就需要事业单位能够确定相应的招聘门槛和要求等,并做好招聘工作的制度化,减少关系户的数量;其次,要抓好内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并做好后续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岗位培训,提升内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切实提高这些人员的业务素质;再次,事业单位要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单位的特色,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内审人员的管理办法,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激励等解决好这些员工的待遇和激励等问题,调动其积极性,并通过绩效压力等方式加强其自我学习的动力等。同时事业单位要从多个方式,例如案例教育、政策发文等方式加强对内审人员的道德教育,提升其责任心和政治道德,让其能够在利益诱惑面前仍然保证内审的有效性,有效地执行好相关工作。

(四)明确内审工作的职责和目标,改进工作方法和手段

事业单位的内审要围绕本单位的中心目标进行工作的展开,内审要以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执行好公共职能为目标进行工作,它们的定位应当是能够做好本单位或者本部门的决策帮手,并不断促进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规范相关人员的经济活动,内审不仅仅要做好监督工作,也要能够为单位提供服务内容。另外,内审的工作也需要通过改进自身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以不断提升内审的工作质量。例如,内审要加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的结合,做好主动性预防审计,加强对违纪现象的震慑作用;再如,审计要能够治标治本结合,通过微观审计的深入,促进审计的宏观效果体现,审计要能够从制度入手,堵塞漏洞。

(五)建立健全内审相关的制度和规章,保证内审工作有法可依

内审工作需要有相关的审计法律法规作为制度保障,目前内审依照的是审计署颁布的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并非法律条文,这和政府审计、社会审计依照的法律有一定的悬殊。因此,国家可以在条件允许下出台相关的内部审计法律,以明确事业单位内审机构及其人员的职责、范围和权限等,提升内部审计在事业单位内的地位。另外,事业单位内部也要实现内部审计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等,完善单位内的审计工作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让事业单位的内审定期得以开展,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目前,事业单位内审存在种种问题影响了其效果的体现,也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障,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措施。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相关的事业单位内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的行业和企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蒲德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问题策略探析[J] 财经界.2010.05.199-201.

[2] 邓彬. 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正确认识和探讨[J] 企业家天地.2008.9.189-190.

[3] 潘亚琴. 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及发展[J] 当代经济. 2010年11月(下). 124 -125.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篇2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5-019-02

企业审计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保证企业经营安全,还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保障。然而,我国企业目前的审计工作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如企业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审计部门的工作受到极大干扰,独立性较差,且企业财务监督工作不到位,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这些问题对于企业审计工作的开展造成很大的负而影响,使得企业的审计工作而临着较大的风险。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审计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使得企业审计能够有效规避风险,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良好发展。

一、企业审计风险概述

所谓企业的审计风险,指的是企业的审计单位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结果并没有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且对于企业的审计意见也出现相应的差错和偏颇,造成企业审计工作的不到位,使得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出现相应的问题,对于企业的正常运用和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企业的审计风险包括二种构成要素,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测风险。固有风险即由于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出现问题而使得企业的财务报表出现差错;控制风险指的是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出现问题而导致其经济活动受损,造成企业财务报表出现差错,进而影响审计人员的正常审计工作;检测风险则是指企业的审计人员在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审计时,没有发现财务报表当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导致审计结果出现偏差,进而形成企业审计风险。

二、企业审计风险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

企业审计风险的出现,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企业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不足,尤其是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层,只重视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提高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迅速,而许多私营企业的领导和管理者大都缺乏专业的管理经验和素质。在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时,只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其掌管着企业的大量资金,而忽视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没有将现代管理体系运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

(二)企业审计部门受到巨大干扰

由于我国企业的审计体制尚不完善,审计部门的具体职责和权限不明确且没有得到有效保证,使得企业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受到巨大干扰,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彻底性和全而性。一些企业的行政部门强行干预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或者在对其工作的配合上存在严重不足。审计部门无法全而掌握企业的审计信息,且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受到巨大的干扰和影响,造成审计工作的判断力失准,使得审计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

(三)企业财务监督工作不到位

企业审计风险的发生,很大部分原因来白企业审计监督工作的不到位,造成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完全发挥不了应有的功能和效用。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管理知识和经验严重不足,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完全空白,导致企业的财务存在着巨大的危险。企业的财务部门没有相应的监督部门,只靠财务部门的自觉和企业领导形式上的管理和监督,并不能实现良好的财务监督效果。许多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受到金钱的巨大诱惑而监守白盗,造成企业财务上的巨大损失,对于企业的审计工作造成巨大的影响,造成企业审计风险的发生。

(四)企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同时,企业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也造成企业的审计风险频发,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造成重大的恶劣影响。首先,企业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在审计工作上的专业知识不足,且工作经验较少。这就使得企业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无法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法律、金融和会计等专业的知识,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一些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在工作当中受到金钱利益的诱惑,放宽审计要求,甚至在审计结果上造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问题,直接导致企业审计风险问题的产生。

三、企业审计风险规避方式探讨

(一)提高企业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

要想有效规避企业的审计风险,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企业对于审计工作的认识,提高企业领导和管理者对于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企业领导者应当进行自我提高,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白我综合素质和认识的提高,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并将其有机运用到白身企业的管理当中。企业领导者应当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保证审计工作落实到位,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只有保证企业对于审计工作认识的正确性,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

(二)保证企业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应当保证企业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保证其审计工作能够正常有效开展,而不会受到相关部门的干扰和约束。企业应当在部门权限上进行清晰的划分,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并规定行政部门不得干涉审计部门的正常工作。审计部门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能够得到企业的全力配合,能够获得企业所有的财务信启、和审计信息,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应当加强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明确奖惩机制,对于干扰审计工作或行使贿赂手段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以有效保证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有序性。

(三)加强企业审计监督工作的落实

企业应当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的落实,使得审计监督工作能够有效遏制经济违法现象的产生,保证企业财务和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企业应当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监督部门,加强对企业各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力度,对于出现的弊端和问题进行调查并严肃处理,保证企业运营的严肃性和有序性。同时,应当充分保证监督人员的素质水平和道德水平,保证其监督工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确保企业监督工作合理、有效开展。

(四)提高企业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篇3

质量是公安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公安审计工作发展进步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公安审计部门高度重视、不断提升审计质量,审计工作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对促进公安中心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部分公安审计部门仍存在质量意识不强,工作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一、影响公安审计工作质量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能力不适应

专业胜任能力,是按规定程序完成审计工作并出具恰当审计报告的能力,是提升审计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从公安审计部门的情况看,很多公安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无法适应审计工作需要,严重制约了审计工作的发展。一是优秀专业人才难以安排到审计部门。很多公安机关认为审计部门不是核心部门,在警力紧张的情况下,不想把优秀人才安排到审计部门。二是专业不对口。很多审计人员是学财务、会计专业出身,专门学习审计专业的人员很少,对基本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缺乏了解,工作中感到无从下手,存在不会干、干不了问题。三是公安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当前,公安审计工作不断深入,已普遍开展了涉案财物审计、基建审计、信息化项目审计。涉案财物审计需要懂法律知识、基建审计需要懂基建工程知识、信息化项目审计需要懂信息通信知识,这就需要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需要审计人员不断提升自我。但公安审计部门既懂审计,又懂法律、计算机、会计、工程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

(二)审计质量意识不强

正确的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很多公安审计部门对审计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摆上重要位置,影响了审计质量的提升。一是对审计质量重视不够,没有形成重视审计质量,不断提升审计质量的良好氛围。二是有的同志对工作存在应付心理,认为工作说的过去就行了,不想在学习审计知识上下功夫,不想在提升审计质量上费力气。三是缺乏激励机制。没有将审计质量同评先创优、工作考核、提拔晋升结合起来,审计人员认为干好干坏一个样,缺乏提升质量、争先创优的动力。四是缺乏风险意识。有的审计人员认为内部审计无风险可言,即使审计工作没干好,该发现的问题没有发现,也不会承担风险。反而质量提升了,工作干好了,容易得罪人。

(三)审计程序不规范

程序是审计工作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规范的审计程序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当前,从很多公安审计部门的情况看,审计程序很不规范,影响了审计质量的提升。有的没有认真进行审前调查,审计方案缺乏针对性、可行性;有的不重视审计取证,该收集的审计证据没有收集,关键审计结论缺乏证据支持;有的没有形成审计工作底稿,没有对审计过程进行全面记录;有的没有对审计工作进行复核检查,缺乏监督制约机制;有的没有及时整理审计档案,造成审计资料散乱、甚至丢失。

二、提升审计质量的措施

公安审计工作要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必须把审计质量摆上重要位置,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不断提升审计质量。

(一)培树质量意识

一是充分认识提升审计质量的重要意义。提升审计质量是发挥审计职能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是防范审计审计风险的关键措施,对推动审计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培育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通过示范引导、反复强调、培训等方式,培育人人重视审计质量,不断提升审计质量的良好氛围和内部文化。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将审计质量同立功受奖、评先创优、提拔晋升结合起来,使每一名审计人员都认识到只有不断提升审计质量,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对责任意识不强、审计工作质量不高人员,要及进进行诫勉谈话、督促提醒。一旦出现审计过错,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对确实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员,必要时调离审计部门。

(二)规范审计程序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篇4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种新模式,是工程项目审计由事后向事前、事中审计的一种延伸。是传统审计的发展与完善,更是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客观需要。

一、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

与传统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相比,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具有其突出的特点。首先,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对工程造价进行的主动控制。从材料采购招标、材料设备合同签订、工程合同管理、索赔与反索赔、预决算审核、工程进度款支付审核等方面进行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服务,合理确定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使工程建设投资在事前和事中得到控制,达到主动控制的目的,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其次,从时间角度来看,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属于事前、事中审计,传统的工程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只能在工程结束后。依据施工和监理单位提供的结算资料进行审计;而对工程建设中大量的隐蔽工程以及众多的变更施工无法准确掌握,造成了工程造价的潜在水分。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对隐蔽工程、非实体费用等可提前计量、记录和取证,避免事后发生争议。通过参与对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可行性与变更费用的论证,对进度款拨付额进行复核,与工程施工同步确定工程造价,避免了大幅度超预算现象的发生,杜绝了进度拨款失控,同时也增大了审计的透明度和审计后期工作量。最后,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相对于竣工结算审计工作业务量大,并且带有很大的咨询性、服务性。实施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后,专业审计人员可以根据项目主管部门的需要,及时提供咨询服务。从而将盲目扩资、超投资计划、超预算等现象消灭在事前。

二、当前跟踪审计存在的问题

1、业主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明确,无法合理地界定造价咨询单位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跟踪审计虽然已经出现了几年,但由于这方面没有比较系统的介绍和研究,仍然属于一个新生事物,而业主对跟踪审计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没有明确认识,错误地认为跟踪审计就是控制对施工单位的付款额度,这样就将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简单化,这种错误认识产生了两方面不良后果:

(1)业主在进行招标选择跟踪审计中介机构时,由于业主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仅仅关注各中介机构的审计收费额,将收费额的高低作为选择跟踪审计机构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致使中介机构不是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工夫,而是通过低价竞争来承揽业务,形成恶性的不正常的价格战,而收费上不去,又无法提供比较好的服务,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使收费高一些,而服务质量更好的中介机构反而无法生存。

(2)业主在与中介机构签订跟踪审计合同时,注重收费项目的谈判,而对工作内容却以跟踪审计四个字代替,没有进一步的关于跟踪审计具体内容、人数、跟踪审计方法等详细明确的约定。

2、部分工程项目的业主代表出于自身私利考虑,不想让中介机构参与过多,导致中介机构无法发挥应有作用。

3、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不清,中介机构从事跟踪审计的人员良莠不齐,使跟踪审计流于形式。中介机构的人员都非常熟悉事后的结算审计,但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却是片面的、不系统的、不完善的。例如,我们发现大部分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的目的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在控制工程成本时,不但要考虑建设阶段静态的工程造价,还要考虑竣工验收后项目的运营成本,跟踪审计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在考虑整个项目建设及运营期的前提下,使项目建设期造价和运营期成本合计的净现值最低。

4、在如何搞好跟踪审计上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跟踪审计人员的权力、责任认识不清,中介机构也不注重跟踪审计方面的培训,接到委托后,就直接派人,没有很好考虑委派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这样,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理解去从事跟踪审计,而认识上的偏差使他们虽然主观上想搞好跟踪审计,却力不从心或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思路、方法存在偏差,使跟踪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5、跟踪审计投标书仅仅成了中介机构获取跟踪审计资格的一种敲门砖,而没有成为对双方责权利约定的一种法律文件。为了获取业主的青睐和委托,大部分中介机构的跟踪审计投标书做的非常漂亮,对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也作了比较多的明确的承诺,而业主在招标结束后,一般仅仅根据标书的报价签订审计收费,就把标书扔在旁边,却不注重投标书中中介机构的承诺是否兑现,就是发生的纠纷,也基本根据跟踪审计合同解决问题,此时,跟踪审计投标书仅仅成了中介机构获取跟踪审计资格的一种敲门砖,而没有成为对双方责权利约定的一种法律文件,跟踪审计发挥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

三、做好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几点建议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篇5

1.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目前在有些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着大量国有资产收益流失,甚至是国有资产的灭失。通过内部审计,能够对组织资产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有效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2.能够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不明显,有的内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问题和漏洞的保护伞。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效果。通过内部审计,可以科学地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单位管理水平。

3.能够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中不合理的现象,严厉查处各种挥霍浪费和腐败行为。通过及时提出审计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资金管理。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实施内部审计的认识存有偏差。主要体现在:有些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对其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序不够,认为行政事业单位不具有生产功能,没有成本核算,财务只是对本部门或本单位内部的一些收支行为进行的记账活动,没有必要再开展内部审计。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产生偏差,认为近年来财政部门实施了预算外资金和罚没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了部门预算、资金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物资的购买实行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再开展内部审计了。有些领导将内部审计等同于纪检监察,对内审的职能和作用认识发生了错位。这些错误的观念,严重地阻碍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2.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到位,内部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受限。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监督职能的部门,其任务是检查和评价单位的各种经济业务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财经法规。内部审计对其所检查的经济业务活动要提出分析、评价、建议、咨询,其基本要求是内部审计要具有独立性。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内审工作就很难开展。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与独立性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表现在:有的将审计机构与财务部门简单合并,内审人员同时也是实行会计核算的财务人员;有的把审计部门与纪检监察部门合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是由单位分管财务的负责人分管,甚至有的由财务部门负责人兼管。

3.内审人员的素质不能适应目前工作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审计的主体,对内部审计的质量负有决定作用,而内审工作又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较好的专业知识,即内审人员不仅要掌握审计、财务知识,更要掌握经济学及其他方面的知识。但目前从数量上看,内审人员还不能适应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需要;从结构上来看,一方面,内审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多是年龄较大财务人员,另一方面,内审人员大部分是由长期担任财会工作或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转任或兼任,这些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财会知识及经验或纪检监察工作阅历,但对审计工作还不胜任,而且这支队伍也不稳定。从审计人员自身来说,有的是安于现状,有的是对内部审计工作岗位不满意,因而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和充实审计知识,严重降低了内审工作的质量,也削弱了内审工作的力度。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措施

1.切实提高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深刻认识到实施内部审计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部门和单位建立自我约束机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内部审计不能削弱,只能加强。其次,要广泛宣传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内审人员对搞好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不断拓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路子,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内部审计保驾护航,为本部门、本单位中心任务服务的作用。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篇6

In the project track audit exists ques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liu de-yun Shandong Economics Unversity , Shandong JiNan 250014)

Abstract:

The project track audit in China is newly emerging things, although has the merit, but because the owner knew on has the deviation, causes the track audit the effect to sell at a discount greatly, through the consummation country laws and regulations, the audit gathers the same level measure guarantee track audit the effect is the construction cost control road of necessity.

Key words:Project track audit Tender Construction cost

中国成立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这些专业咨询机构成立后,通过工程结算审核等专业咨询方式在为业主节约投资,提高项目投资效益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事后的结算审计也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和不足。由于这种结算审计在竣工后进行,工程项目已经既成事实,无法更改,审计人员只能根据竣工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书面签证记录来审核,即使某些地方不合理,也无法通过合理化建议来为业主节约成本,事后的结算审计发挥的作用受到了限制,尤其是随着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的推广,事后的结算审计发挥的作用更是越来越小。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工程造价体制改革的深入,业主控制成本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的引进,业主不再仅仅满足于工程竣工后的结算审核,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心也逐步由事后的静态控制向事中、事前的动态的控制转移,全方位、全过程地控制成本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而业主由于人员、能力等多方面原因,本身无法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的成本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专业的造价咨询机构推出的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受到了业主的普遍欢迎。

所谓跟踪审计就是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作为专业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受雇于业主,对工程造价从项目决策开始到项目竣工结算及项目后评价阶段进行的全过程的动态的跟踪过程,造价咨询单位通过提供合理化建议、造价专业咨询、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数据审核等方法,控制工程项目建设及运营成本,节约资金,提高投资效益。

应该说,跟踪审计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也确实受到了业主的欢迎,业主也掏出了大把的钞票来委托中介机构进行跟踪审计,但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跟踪审计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及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以下几点:

1、业主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明确,无法合理地界定造价咨询单位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跟踪审计虽然已经出现了几年,但由于这方面没有比较系统的介绍和研究,仍然属于一个新生事物,而业主对跟踪审计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没有明确认识,错误地认为跟踪审计就是控制对施工单位的付款额度,这样就将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简单化,这种错误认识产生了两方面不良后果:(1)业主在进行招标选择跟踪审计中介机构时,由于业主及其委托的招标公司对跟踪审计认识不清,招标公司没有帮助业主设计合理的招标程序,招标标书的内容设计不明确,没有规定跟踪审计的具体内容。而中介机构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跟踪审计工作内容的承诺来报价,不同的工作内容,报价当然不一样。而业主和招标机构在制定评标标准时,根本不重视投标书中的工作内容承诺,仅仅关注各中介机构的审计收费额,将收费额的高低作为选择跟踪审计机构的唯一标准。试想,在各中介机构工作内容不一样的前提下来简单比较收费额的高低不是太荒谬了吗?在这种情况下,致使中介机构不是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工夫,而是通过低价竞争来承揽业务,形成恶性的不正常的价格战,而收费上不去,又无法提供比较好的服务,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使收费高一些,而服务质量更好的中介机构反而无法生存。(2)业主在与中介机构签订跟踪审计合同时,注重收费项目的谈判,而对工作内容却以跟踪审计四个字代替,没有进一步的关于跟踪审计具体内容、人数、跟踪审计方法等详细明确的约定,即使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过于单调而向中介机构要求更为完善的服务时,却又找不到合理的合同依据,最终业主也只能吃个哑巴亏了事,这会让业主形成跟踪审计可有可无的结论,对跟踪审计的发展非常不利。

2、部分工程项目的业主代表出于自身私利考虑,不想让中介机构参与过多,导致中介机构无法发挥应有作用。例如在采购大宗物品时,中介机构应该全过程参与,并且参与制定采购方案、采购招标、采购合同条款的拟订等等。但很多情况下,业主代表为了捞取好处,根本不让中介机构参与,仅仅在采购结束时让中介机构人员签字走走形式,而中介机构一般在不减少收费的情况下,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事。这样就导致虽然跟踪审计合同中明确了工作内容,但由于业主代表的限制,也使跟踪审计流于形式,跟踪审计反而成了掩盖业主代表违法的保护器。

3、行业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出台关于跟踪审计的规定,未对跟踪审计进行恰当定性,对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方法、收费尤其是当中介机构不能恰当的执行跟踪审计时的责任认定及处理未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中介机构的不同人员对跟踪审计有不同的认识,而且即使中介机构犯了错误,也很难通过国家规定来界定中介机构的责任,最终使中介机构的责、权、利不对等,在责任难以界定的情况下,中介机构也没有必要下大力气去抓跟踪审计的服务和质量,使跟踪审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4、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的认识不清,中介机构从事跟踪审计的人员良莠不齐,使跟踪审计流于形式。中介机构的人员都非常熟悉事后的结算审计,但对跟踪审计的认识却是片面的、不系统的、不完善的。例如,我们发现大部分中介机构对跟踪审计的目的认识不清,没有认识到在控制工程成本时,不但要考虑建设阶段静态的工程造价,还要考虑竣工验收后项目的运营成本,跟踪审计成本控制的目的是在考虑整个项目建设及运营期的前提下,使项目建设期造价和运营期成本合计的净现值最低。

在如何搞好跟踪审计上也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对跟踪审计人员的权力、责任认识不清,例如:中介机构没有认识到在进行造价咨询时,注册造价工程师控制成本的方式是提供咨询和建议,最终决策权还在于业主,但咨询人员应该向业主说明不同施工工艺或不采取咨询人员建议所带来的后果及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跟踪审计过程中,没有很好地界定自己的地位和咨询方式,没有处理好与建设单位的关系,往往越钜代苞,反而带来负面效果。

中介机构也不注重跟踪审计方面的培训,接到委托后,就直接派人,没有很好考虑委派人员是否能够胜任,这样,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理解去从事跟踪审计,而认识上的偏差使他们虽然主观上想搞好跟踪审计,却力不从心或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思路、方法存在偏差,使跟踪审计的效果大打折扣。

5、跟踪审计投标书仅仅成了中介机构获取跟踪审计资格的一种敲门砖,而没有成为对双方责权利约定的一种法律文件。为了获取业主的青睐和委托,大部分中介机构的跟踪审计投标书做的非常漂亮,对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也作了比较多的明确的承诺,而业主在招标结束后,一般仅仅根据标书的报价签订审计收费,就把标书扔在旁边,却不注重投标书中中介机构的承诺是否兑现,就是发生的纠纷,也基本根据跟踪审计合同解决问题,所以中介机构人员进入现场后,根本不会自戴枷锁,严格要求自己按投标书承诺工作,此时,跟踪审计投标书仅仅成了中介机构获取跟踪审计资格的一种敲门砖,而没有成为对双方责权利约定的一种法律文件,跟踪审计发挥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

为了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根据跟踪审计过程中存在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1、行业管理部门及时出台关于跟踪审计的规定,对跟踪审计进行恰当定性,对跟踪审计的工作内容、方法、收费尤其是当中介机构不能恰当的执行跟踪审计时的责任认定及处理进行明确的规定,使得中介机构及其人员对跟踪审计有清晰、统一的认识,只要中介机构犯了错误,就能通过国家规定来界定中介机构的责任,对中介机构进行通报公示、停业整顿等处罚,最终使中介机构的责、权、利对等,使中介机构下大力气去抓跟踪审计的服务和质量,使跟踪审计发挥应有的作用。

跟踪审计的具体工作内容应该划分不同阶段,中介机构在不同阶段应该发挥不同的作用,我们根据国外的一些先进的做法,同时结合中国国情,认为不同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如下表所示:

在界定跟踪审计工作内容的情况下,行业管理部门要组织跟踪审计方面的研讨班、培训班及其他形式的培训,提高中介机构的跟踪审计的素质,提高全社会对跟踪审计的正确认识,促进跟踪审计的发展。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篇7

一、企业员工对内部审计的理解和配合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必要保证

在一个企业中,审计部门独立于其他部门开展工作,被审计的对象一般都是本企业的同级下属、分支机构,审计所需资料信息需要同级、下级机构提供,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也需要被审对象的配合,所以内审工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独立,而不是绝对的独立。在现在的企业中,如果说企业高层过分地强调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那么企业大多员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更多的它的“监督”职能,将审计工作单纯地理解为“查账”、“制人”,难免对审计工作产生畏惧、抵触情绪,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在企业内部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而且,随着审计业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可能纳入到审计工作中,所有员工都成为了潜在的被审计对象。在错误认知的前提下,很多时候,因为被审计对象的不配合,审计人员难以取得全面、真实的审计资料,审计工作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要想改变这样的局面,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企业员工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错误认识,通过解释宣传,可以让企业员工对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有基本的正确了解。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同时不应过多地强调审计的独立性,强调审计监督职能,使内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形成敌对关系。而是要把工作目标定位于促进治理,堵塞漏洞,减少损失,提高效益上来,真正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全面发挥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在企业员工中树立正确的理性认识的同时,让部分员工参与到内审工作中来,是建立员工对审计工作感性认识的良好方式。人们没有真正参与某项工作时,就不可能对此项工作有一个客观准确的理解,一旦参与进去,可能会改变原有的许多看法。在企业中,根据审计业务的内容,抽调专业人员参加审计项目、多部门联合审计等审计方式在一些单位得到了实践,成效显著。非审计人员通过参与,普遍认识到审计工作不是简简单单的查账、纠错,而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和全面的专业能力。最主要的是,内部审计工作服务企业、服务大局,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查找、纠正问题,对企业、对员工进行了积极主动地保护作用让企业员工真实感受,才能提高其对内部审计的认识水平,让大家能够从正确认识、逐步理解,到全面支持,为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断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审计人员的自我定位是决定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

审计人员是开展内部审计的主体,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是提升内部审计质量的必要条件。但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把握正确的自我定位应该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目前,企业的很多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对内部审计认识也不到位,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存在两种错误思想。一些内部审计人员缺乏为企业管理服务的思想,把自己定位在监督企业、部门、员工执行国家的法规政策、企业制度情况的位置上,工作中对被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不深入调查研究,钦差大臣般下车伊始便指手画脚,任何事情都要求按着自己的意见办。在工作中,不讲方式方法,不讲相互尊重,靠着几本法律法规、企业制度,生搬硬套地给被审计对象上纲上线,以显示自己的权威,过分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久而久之,引起企业其他部门的反感,产生了对立情绪,增加了审计的阻力,导致正常的内部审计活动无法开展。还有一些内部审计人员依然延续着过去老的思维,认为审计人员是企业的二流人才,内部审计机构无非是执行国家规定而设置的鸡肋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只不过是企业的形象工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和促进。抱着这样的想法,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必定缺少责任心,有意规避企业存在的问题,审计结果一团和气。上述两种现象在企业中绝不是少数,错误的自我定位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责不到位,审计作用的不到发挥,内部审计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所以,内审人员树立正确的内部审计观念,找准自我定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应该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开始。因此,我们要对审计“人”进行质量控制,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复合型内部审计队伍,适应审计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这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条件。做好审计人员的素质控制,要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应当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同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的性质有所不同,牢固树立内部意识,实现审计思想观念的转变。审计人员对外要站在本单位的立场上,维护本单位的合法利益,用足用活各项政策,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做好部门领导的参谋;对内要依据内部管理程序和规章制度,监督和评价单位内部的各项活动,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其次审计人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树立廉洁自律、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内部审计队伍形象,得到企业领导和广大员工的大力支持,内部审计职能才能发挥到实处,实现内部审计质量工作的不断进步。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内部审计工作已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如何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内部审计模式,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应在这条前进的道路上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让企业这条大船永远行驶在健康、正确的航道上。

作者:辛胜利 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薛家湾供电局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篇8

二、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工作

(一)积极开展工作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促进廉洁从我局认真开展了工作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通过此项活动,使全体审计人员的审计为民意识、严谨细致意识、职业敏感意识、执法程序与行为规范意识、廉洁从审与严格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强化了对审计风险的控制。

(二)加大了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区纪委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突出重点,强化责任,采取预防为主,狠抓源头的方法,进一步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落实,为审计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加强宣传,强化教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一是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制度化。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形成了纪检监察牵头,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科室落实责任,齐抓共管的“大宣教”工作格局;二是加强教育。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学习贯彻知识问答》、《中国共产党历次汇编》,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发全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自觉遵守,切实贯彻,坚决维护,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加强道德教育。采取召开局务会,党员会、干部职工大会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廉政文化“进机关”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机发〔〕15号)等文件精神,提高了审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思想修养;四是加强纪律教育。我局认真开展了以党性、党风、党纪为重点的法制宣传和审计纪律教育,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等纪律要求以及处分规定,增强了审计人员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依法行政,廉洁奉公,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五是开展专题讨论。组织全局人员结合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开展讨论,严肃了党的纪律,把党风廉政建设同审计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2、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继续深入推行送达审计,降低成本,减轻被审计对象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之间的联系,切实做到依法审计、廉洁审计。在此项工作的开展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受到被审计单位的肯定和好评。

3、完善制度,严格执法,促进廉洁从政。一是强化责任。认真实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初与各科室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化廉政考核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制;二是规范审计行为。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审计案件集体讨论制度,严格遵守审计准则,认真执行审计署6号令颁布的审计质量控制办法,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使审计工作做到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健全制约机制。严格坚持审计项目三级复核、案审会议制度和审计回访制度,确保了审计工作质量,明确责任,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同时,把监督落实到事前、事中和事后,贯穿于审计业务工作的始终,通过审计回访,加大了对审计结果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对回访情况及时反馈给领导和相关人员,提高了审计执行率,同时对审计人员遵守纪律情况进行了检查,将廉洁从审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四是提高审计透明度。通过局政务公开栏、电子政务等形式,将审计项目,审计流程予以公开,并设立了举报电话和意见箱,向审计单位公示审计纪律,进一步提高了审计监督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行政执法“十不准”规定和审计纪律“新八不准”规定的落实。

三、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宣教工作的落实

1、加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区委组织部的委托,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制定审计工作方案,搞好审前调查,坚持审前公示,实行双向承诺,开好审前座谈会和审结交换意见会,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分清责任,依法处理问题。在纪委、组织、监察、人事等部门配合下,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陈道蜀同志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了经济责任审计对加强经济监督和权力监督的作用,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篇9

一、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对审计工作认识不足,审计机构独立性不足

在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着对审计工作认识不足,审计机构设置不够的现象。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工作,这种工作性质要求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具有独立性的特点。但是,在目前的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中,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不存在独立性,主要的表现形式为设置了依附于办公室、依附于纪委、依附于监察部门、依附于单位某一部门领导等现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足的原因主要在于很多单位领导对于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认识不够,他们认为内部审计部门的存在意义仅仅在于应付上级检查,内部审计的功能等同于纪检监察,因此设立了独立性不足的内部审计机构。

2、 内部审计实际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内部审计工作是独立评价和监督本单位财务收支的工作,这一特点决定只有当内部审计的领导越高,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但是,因为目前我国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领导层次较低,很多附属于财会、办公室、纪委、监督部门等,直接受这些部门的领导,这就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导致了内部审计工作在结果处理、审计建议落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最终严重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阻碍了内部审计工作实效性的发挥。

3、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只有选拔和使用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才能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但是,从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来看,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数量上内部审计人员较少,年龄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第二,综合素质上不太高,很多内部审计人员都是长期担任财会工作或者监察工作的人员负责,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欠缺,很难胜任工作。

二、 如何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要发挥好内部审计的作用,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就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我们应该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有效性和资源利用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内部审计也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具有实际工作和职责的。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要需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特别要求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纪检、监察部门的行政录属关系上,直接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之下,使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此外,为了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还应该创新工作方式来提高单位领导和全体职工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全力配合好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内部审计顺利开展。

2、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为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要注重好内部审计目标、工作方法和手段的改善,全力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性。首先,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了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并在在实际中对内部审计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建立有效的责任分解制度,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目标与单位目标相统一,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效果的发挥。其次,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加强好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相结合,建立好全方位的监督评价体系,并促进微观审计与宏观审计的结合,积极利用内部审计新软件和新技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为领导提供有效依据。

3、推动审计工作作用的发挥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要确立好自身的工作目标,将定位点放在部门和单位领导的决策之上,进而促进部门和单位的内部管理发挥实效,规范好单位内部的各项财政、收支活动,提高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要衡量好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标准和职责,如内部审计工作不应该是看查出了有多少违法违纪的事,而是看发挥了多少作用,对于规范单位财务收支活动是否具有作用。具体说来,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结合市场信息做好审计结果的分析工作,及时归纳出审计出来的问题,并及时向本单位的领导反映,及时提出可行性建议。总之,在具体的内部审计工作中,只有关注好内部审计的监察、分析、处理和提出对策,才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工作作用,促进单位又好又快发展。

4、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成效。结合现代新形势,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人员在数量上应该加强扩充,在结构上应该做好调整,在素质上应该加强提高。从内部审计工作的特点来说,内部审计人员不仅应该掌握财经知识、审计相关知识理论、法律知识、税务知识、金融知识、统计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外语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为审计工作实效助推力量;第二,要加强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质量把关,要选拨和使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有责任心的同志到内部审计工作岗位中来;第三,要建立合适的竞争机制,引导内部审计人员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拓宽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掌握新技能和学习新知识,通过自学、继续教育、参加培训等方式提高素质;第四,要在单位内部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加强好内部审计机构的纪律性,为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提供基础。

内部审计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也没有成熟。我们要积极正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策略,推动我国行政事业不断发展。(作者单位:宁夏灵武市郝家桥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俞国华.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控制[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2(02)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篇10

二、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工作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篇11

2009年上半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9-----2012年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切实发挥宣传教育在惩治和预防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努力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风清气正、和谐向上”的良好风气,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的深入开展,确保审计工作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现对我局2009年上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宣教工作总结如下:一、统一思想,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研究部署,认真组织实施。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定期召开学习培训会,认真组织学习了中央、省、市、区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要求和规定;二是统一思想,明确意义。通过学习,局班子清醒地认识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一项重大政治责任,进一步增强了政治责任感和工作紧迫感,自觉把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与审计工作结合起来;三是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局班子成员对局长负责,各自按照分工抓好分管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机制。二、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教工作(一)积极开展工作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促进廉洁从我局认真开展了工作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活动,通过此项活动,使全体审计人员的审计为民意识、严谨细致意识、职业敏感意识、执法程序与行为规范意识、廉洁从审与严格管理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强化了对审计风险的控制。(二)加大了预防腐败工作力度,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按照中央、省、市、区纪委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突出重点,强化责任,采取预防为主,狠抓源头的方法,进一步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落实,为审计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加强宣传,强化教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一是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制度化。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形成了纪检监察牵头,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科室落实责任,齐抓共管的“大宣教”工作格局;二是加强教育。组织全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学习贯彻知识问答》、《中国共产党历次汇编》,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发全局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自觉遵守,切实贯彻,坚决维护,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加强道德教育。采取召开局务会,党员会、干部职工大会等形式,认真组织学习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廉政文化“进机关”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机发〔2009〕15号)等文件精神,提高了审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思想修养;四是加强纪律教育。我局认真开展了以党性、党风、党纪为重点的法制宣传和审计纪律教育,组织全体人员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等纪律要求以及处分规定,增强了审计人员的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依法行政,廉洁奉公,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五是开展专题讨论。组织全局人员结合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开展讨论,严肃了党的纪律,把党风廉政建设同审计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2、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继续深入推行送达审计,降低成本,减轻被审计对象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审计人员与审计对象之间的联系,切实做到依法审计、廉洁审计。在此项工作的开展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受到被审计单位的肯定和好评。

3、完善制度,严格执法,促进廉洁从政。一是强化责任。认真实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初与各科室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化廉政考核责任制,落实责任追究制;二是规范审计行为。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重大审计案件集体讨论制度,严格遵守审计准则,认真执行审计署6号令颁布的审计质量控制办法,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使审计工作做到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健全制约机制。严格坚持审计项目三级复核、案审会议制度和审计回访制度,确保了审计工作质量,明确责任,有效防范审计风险,同时,把监督落实到事前、事中和事后,贯穿于审计业务工作的始终,通过审计回访,加大了对审计结果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力度,对回访情况及时反馈给领导和相关人员,提高了审计执行率,同时对审计人员遵守纪律情况进行了检查,将廉洁从审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四是提高审计透明度。通过局政务公开栏、电子政务等形式,将审计项目,审计流程予以公开,并设立了举报电话和意见箱,向审计单位公示审计纪律,进一步提高了审计监督的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行政执法“十不准”规定和审计纪律“新八不准”规定的落实。三、认真履行职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宣教工作的落实1、加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区委组织部的委托,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制定审计工作方案,搞好审前调查,坚持审前公示,实行双向承诺,开好审前座谈会和审结交换意见会,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分清责任,依法处理问题。在纪委、组织、监察、人事等部门配合下,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对陈道蜀同志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充分发挥了经济责任审计对加强经济监督和权力监督的作用,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2、认真开展各项协办任务。按照责任分工,我局在抓好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在审计工作中继续开展了探索防治“小金库”有效措施试点工作、加强抗震救灾款物管理监督等工作任务,较好地发挥了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责。四、严律于已,率先垂范我局班子成员都自觉地遵守《廉政准则》和各项廉政纪律规定,全面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认真召开了以“强化亲民为民意识、服务党政中心工作”为主题的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同志之间能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都积极主动地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以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起好了示范带头作用。五、践行承诺,争当表率今年初,局党组对社会公开了五项廉洁自律承诺和“新八不准”,从半年来的工作实践来看,党组成员都能自觉遵守和执行,践行了各项承诺,结合年内各项专项整治工作认真进行清理,班子成员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为带领一支作风过硬、敢于坚持原则的审计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上半年,全局无一违纪违规情况发生,树立起了良好的审计机关和审计干部队伍形象。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篇12

内部审计档案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审计活动的真实记录,也是考查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研究内部审计工作历史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完整而系统的内部审计档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能够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积极、高效发展。做好审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帮助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者进行审计质量检查、评估,能够帮助评审内部人员的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能够有助于对高校未来的内部审计进行规划和执行,能够帮助新参加工作的审计人员的学习参考和提高技能。

(二)能够为内部审计工作保存审计证据,有效防范和规避审计风险。审计档案是审计工作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做好内部审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就是为审计工作保存审计证据。高校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性也为现代审计带来了不可回避的风险,在实际审计工作中就要求审计人员要严格依照相关审计法规进行审计,而做好审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就可以有理有据地证明审计工作是依据有关规定开展的,是符合要求程序的,从而达到对审计结论的支持,对审计人员的保护作用。

(三)能够为连续审计提供便利,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内部审计档案系统而完整的反映了内部审计的全过程,作为审计工作结束后复核和备查的依据,可以为有关部门和人员了解审计情况提供证明材料。一些审计项目如经济责任审计、基建预决算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连续性很强,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以前年度的审计档案进行审计,从而缩短审计周期,达到提高审计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校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一些单位的领导和审计人员对内审档案的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认为只要出具了审计报告,提出了审计意见,做出了审计决定,审计工作就结束了,对相关资料没有及时汇总、整理和归档,缺乏规范性的管理。

(二)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一些单位虽然也按照《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审计机关审计档案工作的规定》、《审计机关文件材料立卷归档作业规程》等相关法规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审计档案管理办法,但是缺乏借阅、保密等细节制度,而且一些制度仅仅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缺乏严格的执行和落实。

(三)缺乏专职人员,管理方法有待规范、提高。

许多单位都没有专职的内审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不具备审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不熟悉档案管理的基本操作流程,缺乏档案管理工作经验,难以真正发挥内部审计档案的作用。

做好高校内部审计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内审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思想认识,把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审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认识是先导,工作是关键,不从根本上解决认识问题,工作就不可能有持续的良好效果。

(二)健全和完善各种制度,进一步提高制度化、规范化程度。

在原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档案归档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日常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从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统计、借阅、利用以及安全、保密等各个环节健全了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

(三)严格按照制定的规章制度管理审计档案,狠抓落实。

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规范平时的工作,若只制定而不执行,那再好的规章制度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如何实现科学、规范管理档案的目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