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概念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9 09:21:11

自然灾害概念

自然灾害概念篇1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Urban waterlogging caused by excessive rain is a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that happens abruptly with great destructiveness and difficulties for relief, bringing about dangers to the safety of urban residents and infrastructure. The study elaborates the definition of urban waterlogging disaster caused by excessive rain on the basis of risk theory and risk formation system of natural disasters. It also builds a conceptual model for the risk evaluation and an index system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he risk of disaster-inducing factors, the exposure degree and vulnerability of hazard-bearing body, and the ability for preventing disasters and reducing damage. A risk evaluation model is set up by means of weighted-evaluating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providing a basis for the study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risks of urban waterlogging disaster.

Key words: urban waterlogging disaster caused by excessive rain, risk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onceptual model

随着城市化进程与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导致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频发,给城市居民出行安全、交通、地下管线等造成重大威胁,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暴雨积涝灾害作为城市灾害的一种,受到气象条件、下垫面条件、排水管网分布等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其发生原因极为复杂,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国际灾害管理发展的趋势已经向风险管理转变,在城市灾害的预防、防备和减灾工作中风险管理是灾害预防的重要工具[1],因此灾害风险评估作为灾害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现代国际防灾减灾工作中研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

目前,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常用方法主要归纳一下三点(1)从风险自身角度,将灾害风险定义为一定概率条件的损失[3-4],该方法利用历史数据拟合出承灾体的损失曲线,实现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但此方法用到的历史调查数据进行拟合损失曲线,当历史1数据有缺失的情况下,会导致拟合曲线结果误差较大;(2)从致灾因子的角度,认为灾害风险是致灾因子出现的概率[5-6],以积涝数值模型为基础,对城市可能受到的积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价。该方法实际上只是从积涝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价,对承灾体的脆弱性、暴露性及防灾减灾能力并没有考虑;(3)以灾害风险系统理论为基础,定义为灾害风险是致灾因子危险性、暴露性及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此种方法并没有考虑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由于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大小对城市暴雨积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大小都有所影响,因此防灾减灾能力是必不可缺少的因子之一。

近年来,城市暴雨积涝灾害的发生已经给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给城市发展及经济建设、社会安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需对城市暴雨积涝灾害进行风险管理,开展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管理相关研究,实现我国城市暴雨积涝灾害由危机管理向风险管理的转变,提升我国城市暴雨积涝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一、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基本概念与形成机制

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研究中涉及到城市暴雨积涝、城市暴雨积涝灾害、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三个基本概念。目前对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中的基本概念界定不清,尚未得到统一,对后续的一些研究带来不便。因此,在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研究前要先声明相关概念的相关性与差异性。

暴雨(torrentialrain)是降雨强度很大的雨,雨势很大。一般指每小时降雨量16mm以上,或连续12h降雨量30mm以上,或连续24h降雨量50mm以上的降水。根据国家气象局规定,24h降水量为50mm或以上的雨量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h降水量为50-99.9mm称为“暴雨”;100-250mm降水量为“大暴雨”;250mm以上降水量为“特大暴雨”。

(一)城市暴雨积涝的含义

城市积涝是指由于短时强降水或过程雨量偏大造成径流过多,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等情况下而形成城市道路积水。目前,城市暴雨积涝形成原因主要包括:(1)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暴雨发生的强度与频次日益增加,是城市积涝的诱因;(2)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下垫面中的植被、土地由混凝土、沥青、水泥路等所代替,导致地面下渗率降低,地表产汇留时间大大缩短,加剧了城市积涝形成;(3)城市扩展过快,排水管网建设跟不上城市建设,尤其是老城区的排水管网覆盖率较低,不能满足排水需要。

(二)城市暴雨积涝灾害的含义

城市暴雨积涝灾害是指由于城市区域遭受短时强降雨或是过程雨量偏大,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等情况下而形成城市道路积水,并对城市居民出行安全、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管网等造成严重损失。城市暴雨积涝灾害主要是降雨引起的,尤其是暴雨,其中暴雨发生强度与频次是主要的致灾因子。承灾体为城市居民、建筑物、城市基础设施、地下管网等。孕灾环境为城市特殊的下垫面、地下排水管网及城市局地气候等。

(三)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内涵

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是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城市暴雨积涝灾害具有突发性、随机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当城市暴雨积涝发生后对城市居民、基础设施、地下管网等造成损失时才能称为灾害。而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则是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只有可能性变为现实才成为灾害。因此城市暴雨积涝、城市暴雨积涝灾害、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三个概念不能等同。

(四)城市暴雨积涝灾害形成机制与概念框架

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作为气象灾害风险的一种,是城市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是城市暴雨积涝灾害危险性及其后果变成现实的可能性的定量特征。据自然灾害风险的形成机理,本研究把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的形成机理概括为致灾因子的危险性(H),承灾体的暴露性(E)和脆弱性(V),防灾减灾能力(R)相互作用的结果[7](图1)。由于城市暴雨积涝灾害的特殊性,所以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的各个因素之间关系是区别于其它自然灾害的重要特征。

图1 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形成机理

城市暴雨积涝灾害积涝灾害危险性是城市区域发生积涝灾害的危险程度,还可理解为发生的可能性。在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孕灾环境和积涝灾害暴雨发生因素。根据城市暴雨积涝灾害历史资料发现,其发生的主要致灾因子为暴雨,表示方法用暴雨强度或是频度;孕灾环境为某地区的积涝灾害的环境状况,文中选择不透水面积、地面糙率、高程、坡度、坡向、排水管网密度为孕灾环境因子。

城市暴雨积涝灾害暴露性因子选择主要有生命暴露性和经济暴露性。生命暴露性因子为研究区居民数量、密度;经济暴露性包括建筑物数量、道路基础设施数量、地下管线密度、地铁网络密度等。

城市暴雨积涝灾害脆弱性或易损性包括生命脆弱和经济脆弱性。生命脆弱性因子选择0-14岁、60岁以上年龄居民,经济脆弱性选择平房数量、地下室数量、道路基础设施类型、道路类型、地下网线、电线等材质、积涝灾害等级经济损失额度比等。

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包括研究区防涝人员数量、排涝设备数量、反应时间、防涝资金投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积涝灾害保险、应急避难所、应急反应时间等。基于上述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形成机制及四因子分析结果,构建图2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概念框架。

二、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方法与技术流程

(一)研究方法

1.自然灾害风险指数法

自然灾害风险指标未来若干年内可能达到的灾害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在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形成过程中,危险性(H)、暴露性(E)、脆弱性(V)及防灾减灾能力(R)四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自然灾害风险度计算公式为[7]:

自然灾害风险度=H×E×V×R

自然灾害危险性是指造成灾害的自然变异的程度,主要是灾变活动规模(强度)和活动频次(概率)决定的[8]。当至灾因子强度越大、频次越高,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灾害风险也就越大。暴露性是指承灾体(人、财产、建筑物等)暴露于灾害危险中的数量与程度。某地区暴露于危险因素的人、财产等越多即受财产价值密度越高,可能遭受潜在损失就越大,灾害风险越大。脆弱性是指在给定危险地区存在的所有任何财产由于潜在的危险因素而造成的伤害或损失程度,综合反映了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承灾体的脆弱性越低,灾害损失就越小,灾害风险也就越小,反之越大。承灾体脆弱性大小,与其物质成分、结构有关,同时与防灾减灾能力也密切相关。防灾减灾能力则是指灾区在长期或短期内能够从灾害中恢复程度,包括减灾投入、应急能力、资源装备等。防灾减灾能力越高,可能遭受潜在损失就越小,灾害风险越小。

2.层次分析法(AHP)

层次分析法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思路主要是利用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的经验,对每个因子进行两两比较、判断并赋值,得到判断矩阵,经过计算得到评价指标中每一个因子的权重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对指标进行一对一的比较,可以连续进行并能随时进行改进,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计算方法[9、10]。

3.加权综合评价法

加权综合评分法是假设由于指标i量化值得不同,而使每个指标i对于特定因子j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别,公式为:

CVj=∑mi=1QVijWCi (1)

式中,CVj是评价因子的总值,QVij是对于因子j的指标i(QVij),WCi是指标i的重值(0≤WCi≤1),通过AHP方法计算得出,m是评价指标个数。

(二)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技术流程

依据上述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形成机制与概念框架,本文提出了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基本过程。其过程包括基本步骤如下:1)数据收集与处理;2)城市暴雨积涝灾害数据库构建;3)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辨识与风险模型建立;4)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

图3 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技术流程

三、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一)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建立

城市暴雨积涝灾害主要对城市居民出行安全[11]、交通、地下管网及基础设施造成重大威胁。具体表现在当积涝灾害发生时会造成城市道路大量积水,造成交通阻塞,居民无法正常出行,在某些积水较重路段会对居民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当地下设施进水,会造成地下设施、管网遭受破坏,地铁被淹等。根据上述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的形成机制与概念框架,并依据指标体系选取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综合构建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见下表)。

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表

(二)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量化

对于指标体系中无法直接量化的指标,可以采取赋值法对该指标进行赋值。如:受教育程度、地下网线、电线等材质,可根据专家经验赋予相应的值。

(三)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式中CRWD是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指数,用来表示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程度,其值越大,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指数越大;H、E、V、R分别表示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及防灾减灾能力因子指数;WH、WE、WV、WR分别表示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及防灾减灾能力因子的权重;Xi是指标i量化后的值;Wi为指标i的权重,表示各指标对形成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的主要因子的相对重要性。变量α是常数(0≤α≤1),用来描述防灾减灾能力对于减少总的CRWD所起的作用。

四、结论

本文依据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及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形成机制,讨论了城市暴雨积涝、城市暴雨积涝灾害及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三者之间相关性与差异性,并依此为基础,给出了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框架,构建了城市暴雨积涝灾害评价指标与模型。城市暴雨积涝灾害是近些年城市常见的一种气象灾害,其评价过程较为复杂,目前针对此项研究的内容较少,至今缺乏统一的程序与范式,尤其是针对城市地区小尺度的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尚待深入开展。因此,本文着重对此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套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评估的思路与方法,创建了城市暴雨积涝灾害的风险评估模型与范式,以充实、完善城市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理论与方法,为我国制订城市暴雨积涝灾害风险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参 考 文 献]

[1]许世远,王军,石纯,等.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J].地理学报,2006,61(2):127-138

[2]DIIJEY M,CHEN R S,DEICHMANN U,et aL Natural Disaster Hotspots:A Global Risk Analysis Synthesis Report[R].Washing-ton DC:Hazard Management Unit,World Bank,2005,1-132

[3]殷杰,尹占娥,王军,等.基于GIS的城市社区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6):93-95.

[4]尹占娥,许世远,殷杰,等.基于小尺度的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情景模拟与风险评估[J].地理学报,2010,65(5):555-559

[5]解以扬,韩素芹,由立宏,等.天津市暴雨内涝灾害风险分析[J].气象科学,2004,24(3):343-348

[6]郑传新,米浦强,陈剑兵,等.柳州市积涝过程模拟及灾害风险评估[J].气象,2007,33(11):73-7

[7]张继权,冈田宪夫,多多纳裕一.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1):29-37

[8]张继权,刘兴朋,佟志军.草原火灾风险评价与分区―以吉林省西部草原为例[J].地理研究,2007,26(4):756-760

自然灾害概念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和成灾模式认识的加深,人类有可能采取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防灾减灾设计方法,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合理的结构设计概念,使结构以较低的造价,得到较高的安全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5]。

1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的发展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人们关于结构防灾减灾设计的概念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主要有以下这些设计概念(以地震灾害为例):

“刚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即大大增加结构的刚度,使其与基础成为一个刚性整体.这种设计很不经济,较难实现[6-8]。

“柔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这种设计虽然可以有效地减少作用于结构的地震荷载强度,但在大震作用下会由于结构变形过大而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在小震及常规荷载作用下,又会由于刚度过低而很难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9]。

“延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这是目前采用较为普遍的设计概念,即适当控制结构的刚度,使结构构件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变形状态,以消耗地震能量,保证结构不倒塌[10]。

“结构控制体系”设计概念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是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一次突破。

…………

自然灾害概念篇3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滑坡是自然界中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的发生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的自然条件(岩土结构、软弱面、水的活动性等),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自然应力或人类工程活动,它是自然变异与社会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所造成的直接影响包括人员伤亡、建筑物及公共设施损坏、自然及生态环境破坏等;间接影响包括打乱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投资重建整治工程等,它给人类带来的损失仅次于地震和洪水。

一、滑坡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的内容和过程

1、滑坡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

鉴于国内外对滑坡、滑坡危险性、滑坡灾害风险等概念的定义和理解方面的差异,有必要对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研究中的若干基本术语进行解释。本文结合我国地质灾害分类规范、县市地质灾害调查规范和技术要求、已有滑坡灾害危险性与风险管理研究成果中具有代表性的术语表达方式以及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特征等,参照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协会技术委员会(TC32)、澳大利亚地质力学学会等的相关定义,对县域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研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中英文的表达严格采用了国际上已经认可的术语表达方式。

2、单体滑坡灾害、区域(县域)滑坡灾害

1)滑坡与滑坡隐患

我国国内对滑坡的定义为: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或部分)顺坡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国际上滑坡(Landslide)的概念指岩(土)体、碎屑物沿斜坡向下的运动,包括滑动型、崩滑型和泥石流型,相当于我国定义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滑坡隐患指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具有整体或部分向下滑动趋势的地质现象。

2)滑坡灾害与滑坡灾害隐患

滑坡灾害指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整体(或部分)顺坡下滑,并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及资源环境造成损害的滑坡事件。滑坡灾害隐患指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具有整体(或部分)顺坡下滑的趋势,并对人类生命财产和各项社会经济活动及资源环境造成潜在威胁的现象。

3)单体滑坡灾害与区域(县域)滑坡灾害

单体滑坡灾害是指单个点状滑坡灾害,单体滑坡灾害的分析评价不考虑与其它滑坡灾害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是一个孤立的滑坡事件。与单体滑坡灾害(点状)相对应,区域(县域)滑坡灾害指特定面域空间范围内的单体滑坡灾害及其隐患的组合,区域滑坡灾害的分析评价要综合考虑区域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及滑坡时空分布规律等,区域大小可根据研究范围大小来确定,如全国、全省、全县或一个流域等。

3、滑坡危险性、危害性与滑坡灾害风险

1)滑坡危险性

①危险性(Hazard):国外对滑坡危险性具有明确的概念,从时间、空间、滑动特征、影响范围等方面对滑坡危险性进行预测和研究,并重点强调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我国现有相关技术规范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等,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定义为引发地质灾害并造成人员伤亡和(或)财产损失的可能性,考虑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及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综合了国际上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的概念。②动态危险性:滑坡灾害的危险性多数情况下是随着其诱发因素的动态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在临灾分析及预报预警中,不能用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来衡量和表达。所以,滑坡的动态危险性指基于诱发因素动态变化的滑坡发生的可能性。(如24h)滑坡发生的可能性。③危险性评价:指对滑坡危险性进行定性估计、定量分析计算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级排序的过程。滑坡年危险性评价重点对滑坡发生的空间概率或可能性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滑坡动态危险性评价重点对滑坡发生的时间概率或可能性进行评价。④频率(Frenquency):一定时期内滑坡发生的次数。

2)滑坡危害性

①危害性:结合我国的应用习惯,将危害性定义为:滑坡以一定强度发生后,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称为滑坡的危害性。②危害性评价:危害性评价是在承灾体易损性分析与价值估算、承灾体遭遇滑坡的时间概率和空间概率分析的基础上,对滑坡危害程度大小所做的定性估计、定量计算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级排序的过程。

承灾体(Elements at Risk)指滑坡影响区内的所有承灾对象,包括人、财产、公共设施、土地资源等。

易损性(Vulnerability)指承灾体遭遇滑坡时受到损伤大小的程度,用0~1之间的数值来表示,值越大表示损伤的程度越严重,易损性大小既与承灾体自身的类型和“质量”有关,也与滑坡强度有关。

二、滑坡灾害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与风险管理分析方法

1、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

风险评估是在对滑坡灾害进行风险调查的基础上,对滑坡灾害风险特征进行识别,并应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滑坡灾害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过程,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两方面的内容。在风险评估过程中涉及的其它相关术语主要有:①风险识别(Risk Identification):鉴别构成风险的要素、来源、特性及与滑坡活动有关的不确定性。风险识别存在于对滑坡灾害风险要素调查与分析的整个过程。②风险估计(Risk Estimation):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进行定性分级或定量估算的过程,也称为风险估算或风险度量。③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分析并表达风险结果的过程,包括风险识别与风险估计(估算)。④风险评价(Risk Evaluation):根据风险容许标准(或风险评价标准),利用定性分级或定量评价的方法对风险分析的结果进行等级评定、排序或风险归类的过程。

2、风险处置(Risk Treatment)

对特定风险所采取的控制方法及其实施的整个过程。风险处置的类型包括接受风险、预报风险、转移或分担风险、减缓风险、监测风险及对风险处置结果的再评价等。如果说风险评估是一个主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理论与方法构成的技术过程,则风险处置是一个集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社会公众及法规体系、规章制度等为一体的风险决策与控制过程。

3、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

风险管理指参与风险处置的各方对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价、决策处置,以较低合理的成本获取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因此,风险分析是风险评价的基础,风险评价是风险分析与风险处置的桥梁,而风险管理是将各种理论、方法技术和政策等系统的应用于整个风险分析、评价与处置过程的科学管理方法。

4、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方法

自然灾害概念篇4

选修模块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习效果,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与重组:

1.立足本校教材,借鉴其他版本,联系必修模块,整合教学内容现行四个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和优点。备课时我立足本校的鲁教版教材,分析、比较、吸取其他版本教材,大胆取舍,整合到相应的教学内容。

同时本模块许多内容在必修模块中已有体现,例如在《必修I》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标中就有“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要求。再如四种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的形成都与天气系统有关(干旱――反气旋、冷锋,洪涝――气旋、暖锋,寒潮――冷锋,台风――气旋),课前设计学案时就要考虑到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并整合到自主合作学习的内容中。

2.抓住基本线索,优化教材

《自然灾害与防治》的教学重点是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而对于灾害,我们所要探究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都可套用“成因危害时空分布防治措施” 的线索。将零散的知识串成串、联成线,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理清头绪,掌握内在联系,并总结出相应的规律,使“教”、“学”的思路更加明确。

二、找准知识连接点和切入点,固本拓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教学以基础地理知识为背景,同时要求掌握部分自然灾害的专业知识。地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架桥铺路,以此为连接点,通过分析、比较、概括、推理,帮助学生固本拓新,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关注新闻报道,使知识具体化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自然灾害的基本原理与案例相比较,学生对于案例更感兴趣。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点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案例可以把各种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例到理,有助于学生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地理原理、概念,并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与表现,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利用案例进行教学,不只是简单举例,还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自主学习,并在老师引导下对案例进行概括、提升。

近几年,海啸,地震,暴风,火山爆发,沙尘暴……,一次次令人惨痛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将这些及时引入课堂进行补充,运用地理原理加以解释说明,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汶川地震发生后,我特意设计一堂专题课,以深受地震重创的四川绵阳市北川灾区为背景,以震惊、感动、奉献为情感主线,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习地震灾害基础知识,学会用地理知识化解危难,提高地震防护、自救能力。结果,同学对地震内容掌握的很好。

四、查漏补缺,纠正偏差,准确掌握学习内容

自然灾害概念篇5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要求,医院需明确本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医院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医疗安全。我院是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一所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定编床位为1 200张,实际运行病床数1 500张左右,可以说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建筑物密集、交通拥挤,管道、线路密集、易燃易爆物品多,所以灾难脆弱分析必不可少。医院复审工作办公室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医院灾害脆弱性加以研究,了解与其相关的因素,以便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医院进行危机管理,提高医院的抗灾害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努力将灾害对医院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以保证医疗救治功能的正常发挥,确保医疗安全。

一、脆弱性概念及其界定

脆弱性概念起源于对自然灾害问题的研究,随着脆弱性科学地位的逐步确立和发展,有关脆弱性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并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种领域。相关文献报道[1]脆弱性概念主要有以下5种界定:①脆弱性是暴露于不利影响或遭受损害的可能性;②脆弱性是遭受不利影响损害或威胁的程度;③脆弱性是承受不利影响的能力;④脆弱性是一种概念的集合(包括:风险、敏感性、适应性和恢复力等);⑤脆弱性是由于系统对扰动的敏感性和缺乏抵抗力而造成的系统结构和功能容易发生改变的一种属性。由此可见,敏感性高、抵抗能力差和恢复能力低,是脆弱性事物的显著表征。脆弱性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表现在系统脆弱性程度会随着系统内部结构和特征的改变而改变,一个系统在此时刻脆弱性较低,但在彼时刻,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变化,脆弱性可能更高。而脆弱性物体可以通过其自身或人为因素,改变其内部结构和其对外界风险的暴露形式,降低脆弱性程度和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脆弱性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至少包括人类学维度和社会学维度,前者是指人类内在的脆弱性条件,后者是指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所导致的敏感性增加,产生了脆弱性空间和脆弱性人口。脆弱性分析维度是构建脆弱性分析框架的基本要素。

二、医院灾害脆弱性的定义及内涵

灾害脆弱分析属于灾害医学的范畴,它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灾害医学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耳目一新的突破,其中医学的脆弱分析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基于前面关于脆弱性概念的界定,医学灾害脆弱性是指在医学领域这个特定的系统、次系统或系统的成分暴露于灾害、压力或扰动下可能经历的伤害,即医院受到某种潜在灾害影响的可能性以及它对灾害的承受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它描述的是某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这里所说的灾害是指某种潜在的或现有的外在力量、物理状态或生物化学因素所造成的大量人身伤害、疾病、死亡,所带来的财产、环境、经营的严重损失以及其他严重干扰医院功能正常发挥的后果;②这种可能性可以是一系列动态的可能,如外在力量、物理状态或生物化学因子存在的可能,它们可以有引发事件的可能、事件形成灾害的可能、灾害演变成灾难的可能;③其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④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医疗环境被严重破坏,医疗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医疗需求急剧增加;⑤它与灾害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与医院的抗灾能力成反比;⑥其构成涉及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我们对它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三、医院灾害脆弱性及其来源

在各种灾害性事件发生后,处于灾害地区的医院是医疗救治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但医院本身往往也是灾害事件的受害者,灾害的影响常常会导致医疗工作的中断或瘫痪,使医院不能正常发挥或者根本无法发挥医疗救治的功能。医院面临危险事件分为四大类及其来源(13种)。具体见表1。而我院经医院内专家审阅调整,将面临危险事件也分为四大分类、21种来源。见表2。

四、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的内容及其赋分标准

根据医院灾害脆弱性及其来源设计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内容包含7个方面,即发生概率、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服务影响、应急准备、内部反应、外部支持等。①发生概率:在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参考已知的数据、以往的历史数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专家评价、上级应急预案的要求等;②人员伤害:评价人员伤害时,要考虑可能造成的工作人员伤亡、病人与来访者的伤亡、伤者的预后、情感和心理的影响等;③财产损失:估计财产损失时,要计算更新的费用、建立临时替代设施的费用、维修的费用、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等;④服务影响:要关注正常工作的中断、关键物资供应的中断、外部服务的中断、职员的减员、病人到达的受阻、不能履约的情况、不能遵守规定的情况、可能的法律纠纷、公共声誉和形象的损失、医院财政负担的增加等;⑤应急准备:要注意应急预案是否完善、是否经常开展应急演练、是否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应急物资的情况、应急支援的情况等;⑥内部反应:在评价内部反应的能力时,要考虑到做出有效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目前的物资种类和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工作人员掌握相关技能的情况、对事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预计、有无后备机制、上一级应急预案的要求等;⑦外部反应:在评价外部支持时,要考虑国家和本地的应急反应能力、有关机构签订相互援助协议的情况、与其他同类医院协调的情况、社区志愿者的情况、与物资供应机构签订的应急供应计划或合同的情况等。根据以上相关项目制定我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每项指标分四个等级,分别赋0、1、2、3分。赋分情况详见表3。

五、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实施方法、数据及调查结果分析

组织我院中层领导及高级职称员工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为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以及调查内容、形式和调查表的填写要求,培训时间为2个课时,培训结束后发放调查表,当场填写完成并回收。发放问卷98份,回收98份,回收率100%;有效95份,有效率为96.94%。数据录入Excel 2003,调查结果分析按各危险事件的相对风险以发生可能性为权重,结合严重性得分计算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我院面临危险事件的风险排序依次为:火灾(49.97%)、暴力性医疗纠纷(45.28%)、医疗风险差错/事故(43.36%)、高温(40.74%)、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52%)、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33.09%)、药品安全危害事件(32.67%)、洪水(32.38%)、建筑物倒塌(29.95%)、院内紧急意外事件(29.29%)、突然停水(27.98%)、医疗气体中断(27.40%)、食品安全事件(27.07%)、医院感染暴发(26.00%)、电力故障(25.56%)、烈性传染病(25.32%)、信息系统瘫痪(24.28%)、破坏性地震(23.87%)、炸弹威胁(22.75%)、电梯意外事件(22.47%)、核事故与辐射事故(20.37%)。

注:表中可能性及严重性得分为95份问卷平均分,备注栏为危险事件按相对风险(%)大小排序数值。 六、结论、应用及展望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新发与重现传染病的流行、恐怖活动和其它各类公共事件的日益增加[2,3],促使人们对应急管理的认识不断提高。医院脆弱性分析是风险评估的难点,关键在于这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结合的一个过程,难以完全通过实验室模拟获取准确结果,同时,也无法完全依靠社会调查来解决问题。

本研究证实,医院灾难脆弱性分析调查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火灾(49.97%)、暴力性医疗纠纷(45.28%)、医疗风险差错/事故(43.36)、高温(40.74%)、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52%)、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33.09%)、药品安全危害事件(32.67%)、洪水(32.38%)、建筑物倒塌(29.95%)、院内紧急意外事件(29.29%)。从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结果可以明确医院应对危险事件的重点,从而进一步对医院可能造成的影响突发事件以及医院的承受能力进行系统分析,提高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提出加强医院应急管理的措施,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针对性开展演习与培训,为再培训与教育持续改进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医院定期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应对的重点进行调整作好准备,确保医疗安全。

本研究方法是进行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上的一种尝试,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可由卫生系统及主管部门等主导,系统的开展各方块医院灾难脆弱性调查与评估工作,并结合仿真演练等科学手段开展定量分析,从而为医院风险管理和灾害救助提供重要工具与手段。

参考文献[1]李 鹤,张平宇,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1825.

自然灾害概念篇6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160-02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在地震灾害中,建筑结构的破坏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因素,因此,有效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减轻地震灾害的主要手段。结构抗震设计是为了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能力而进行的专项结构设计,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开设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使学生了解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不同结构形式建筑物的主要抗震措施,这可以让土木工程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抗震防灾意识,对于提高我国建筑的抗震能力十分必要。目前,国内外大部分高校都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并十分重视该课程的建设。

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特点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的工程类课程,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结构力学、土力学、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课程内容与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及其他结构设计规范密切相关,是工作中应用最多、最广的专业知识。但是,由于当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学时一再缩减,大多数学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学时设置都比较少,课程学分一般为2~2.5,学时从24到40不等,有限的学时设置往往使老师无法全面介绍不同结构形式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具体做法。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主要从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和抗震措施三方面系统阐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及其依据的基本理论。结构抗震计算的理论基础为结构力学及结构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其中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反应求解涉及到微分方程的求解,难度大,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抗震概念设计的内容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建筑结构的结构体系受力特点、结构延性的概念、结构体型的规则性等方面的要求,由于在校大学生一般没有实际结构设计经验,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容易全面掌握概念设计的要求。抗震构造措施的内容细致繁杂,大部分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内容,学生不容易记忆掌握。由于该课程具有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的特点,课堂讲授的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对课程学习缺乏兴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探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发现将演示实验与建筑震害实例融入到理论教学的方法效果较好。实验模型的动态演示往往能够吸引绝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对实验模型的亲自动手操作,可以较深刻地理解基本概念,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分析与结构模型的实际振动反应结合起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建筑实际震害的图片和录像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带给人类的伤痛,熟悉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物在实际地震中容易发生破坏的薄弱环节,这种多媒体的展示往往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引起学生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视。

二、课堂演示实验举例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做地震反应谱,地震反应谱概念对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建筑结构抗震计算的基本理论十分必要。然而,地震反应谱的计算涉及到单自由度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微分方程求解,直接从理论的角度讲解地震反应谱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笔者曾经尝试采用反应谱计算模型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展示地震反应谱的含义,效果都不够理想。后来,笔者先后用竹片材料、弹性钢片和钢珠制作了一排固定木板上的逐渐增高单质点弹性体系模型,并在课堂上采用手动输入振动的形式随机演示,同学们可以观察到不同自振周期的单质点弹性体系的不同反应,不同的学生可以亲自拿着模型随机振动并观察振动频率不同时模型质点反应的不同情况,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亲自体验中深刻体会到了随着振动输入的变化单质点弹性体系反应的不同变化,更容易理解地震反应谱能够反映输入地震动频谱特性的关键知识。笔者还使用钢板和弹性钢片制作了单榀剪切型框架模型,用于课堂演示框架结构层间变形以剪切型变形为主的知识点。另外笔者利用土木工程模型实验室的多个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模型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解钢筋混凝土抗震构造措施的具体内容。课堂模型动态演示及静态模型展示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作用明显。

三、建筑实际震害贯穿课程始终

实际震害的考察与震害经验的总结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结工程设施在地震环境下保持安全的成功经验、吸取工程设施遭受震害的经验教训,是结构抗震研究的基本途径。迄今为止的抗震设计基本上仍是经验行为,抗震概念设计原则和行之有效的抗震措施都是长期经验的总结。因此,将实际建筑震害的展示、观察、思考和总结贯穿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既生动形象,又客观地向学生展示了结构抗震研究的基本途径,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亲眼看到建筑物震害、亲身体验建筑物震害当然是最好的方法,目前汶川地震中北川老县城的实际建筑震害保存的比较完整,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利用暑假实践有机会到北川地震遗址亲身体验建筑实际震害,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在北川地震遗址对震害遗址工程中典型的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实际震害都有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并且可以通过对比遗址中未倒塌的建筑物与局部倒塌的建筑物之间设计的差别深刻领会建筑结构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实现大震不倒的概念。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将建筑实际震害的图片展示和建筑模型振动台试验过程录像的形式使学生亲眼看到建筑震害,建筑实际震害图片的展示贯穿课程绪论和各种结构形式建筑物的抗震概念设计和抗震措施的始终。在绪论中,根据震害原因的不同将震害分为静力破坏和动力破坏两种,分类归纳不同结构的震害照片进行展示,期间穿插着思考提问。在各种结构形式建筑物抗震设计中,往往是几张震害照片跟着一条或几条抗震措施,因为抗震措施是从实际震害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这样的衔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抗震措施并记住抗震措施的具体内容。

自然灾害概念篇7

安德鲁飓风、密西西比河水灾、加州电力危机、“9·11”事件、卡特丽娜飓风和印度洋海啸等灾难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尤其是2005年卡特丽娜飓风袭击中美国政府救灾失败以来,西方灾害社会科学研究有了新的繁荣和发展,“社会脆弱性”(social vulnerability)也因此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而成为灾害研究的重要范式。然而以往的社会科学对脆弱性研究几乎不关注,1975年以前的脆弱性研究基本上都是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取向,从这一角度进行的研究似乎最容易而又不会引发争议。随着“脆弱性源自于人类自身”的反省,学者们越来越关注灾害的社会历程及社会基础①,1976年,以学者怀特(white)和哈斯(haas)为首成立了自然风险研究与应用中心(natural hazard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enter,后来改名为自然风险中心nhc),主张脆弱性评估不能局限于自然领域,还应扩展到经济、政治与社会等领域,从而开启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天然灾害综合评估研究,并以发明各种脆弱性概念及相关风险分析而闻名于世②。在这派学者的影响下,1988年德州农机大学成立了减灾与复原中心(hazard reduction and recovery center),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卡罗来纳大学设立了风险与脆弱性研究所(hazards and vulnerability research institute,hvri),从2006年起联合国大学环境与人类安全研究所更是每年都在慕尼黑举行了以“社会脆弱性”为主题的年度夏季讲学,社会脆弱性范式因此得到了学界的一致重视。

纵观整个灾害社会学研究,表面上有多种视角,但仔细梳理可以看到两个贯穿其中的基本学派,即“经典灾害社会学”和“社会脆弱性”学派。“经典灾害社会学”首先厘清了“灾害”(disaster)的概念或定义,对灾害情境或灾害组织进行了分类,此外,灾害后果与灾后重建的社会过程等研究都是核心议题。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人类学家基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灾害人类学”研究,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灾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设想,这些也都可以算是经典社会学的分支。经典灾害社会学最大贡献就是破除所谓的“灾害迷思”并着重分析“灾害管理循环”,使得灾害的社会性研究获得学术界一致的重视。但学者阿杰(adger)批评这一学派早年具有功能主义倾向,而且近似于官方立场,研究焦点过于集中经济社会与地理因素的双重考量,而对于灾前预防与风险分布则基本不涉及。灾害社会学另一个主要分支就是“社会脆弱性”学派,它从经典灾害社会学重视灾害本身转向灾害的社会过程及风险分布研究。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脆弱性研究原本来自人类学和社会生态学领域,主要是探讨人类社会或小区受灾害影响的结构性因素,强调脆弱性是灾害发生前即存在的状态。当灾害来临时,某些社会群体总是容易遇到灾害风险。此外,社会脆弱性也指对灾后生活的冲击程度。

虽然社会脆弱性学派已经成为灾害社会学中最有影响的两个学派之一,然而国内相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四川5·12特大地震灾害的爆发,社会学界对灾害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研究视角仍然相当有限,主要集中在社会资本、社会救助、集体行动和社会动员等视角,从社会脆弱性视角进行的灾害研究非常少见,专门对社会脆弱性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几乎没有,造成了一些研究在运用这一范式时形似而神异、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现象。只有深入研究社会脆弱性范式的基本内涵,才能真正推动这一范式的实际运用与深入发展。而要使这一范式不至流于“我思故我在”,就必须回答几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脆弱性,它的理论内涵是什么以及如何进行社会脆弱性分析。下文将详细论述。

二、社会脆弱性概念

社会脆弱性是灾害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但学术界对这一概念却有许多争议和分歧,造成了其意义指涉具有多重性和模糊性。目前,有关社会脆弱性的定义,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定义:1、“冲击论”。其核心是将社会脆弱性视为灾害对人类及其福祉的冲击或潜在威胁。2、“风险论”。其核心是将社会脆弱性视为灾害危险发生的概率。3、“社会关系呈现论”。其核心是将社会脆弱性视为在灾害发生前即存在的状态、4、“暴露论”。其核心则将社会脆弱性界定为系统、次系统或系统成分暴露在灾害、干扰或压力的情形下所受到的伤害程度以及造成损失的潜在因素。

综合学界不同定义,社会脆弱性概念至少包含这样几层含义:其一,它强调灾害发生的潜在因素所构成的脆弱性,潜在因素包括灾前特定的社会结构、社会地位或其他体制性力量等因素,如拥有社会资本越多脆弱性越低;其二,它强调特定的社会群体、组织或国家暴露在灾害冲击之下易于受到伤害或损失程度的大小,也即灾害对社会群体、组织或国家所形成的脆弱性程度,如富人的受灾几率小于穷人的受灾几率,脆弱性较穷人而言相对较低;其三,它强调灾害调适与应对能力所反映的脆弱性,应对能力越强脆弱性越小,应对能力的大小由个人和集体脆弱性及公共政策决定的⑥。简言之,社会脆弱性既包含灾前潜在的社会因素构成的脆弱性,又包含受害者的伤害程度所形成的脆弱性,还包含应对灾害能力的大小所反映的脆弱性。基于此,本研究将社会脆弱性界定为社会群体、组织或国家暴露在灾害冲击下潜在的受灾因素、受伤害程度及应对能力的大小。这一定义的基本内涵如下图所示:

转贴于论文联盟

虽然安德森(anderson)有关这一定义与本研究的定义大致接近,也较为学界所接受,但本研究的定义更为简洁明了。

安德森认为,社会脆弱性是指人们如何响应并处理灾害背后引发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制度因素,并通过因素分析来评估一个地区、系统或人类群体等特定范围内既存或预期冲击或灾害的脆弱度,以便找到降低脆弱性的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方法来增强人们对环境变迁的适应。与脆弱性概念紧密相关的还有危险度与风险度概念,这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社会脆弱性与自然脆弱性(physical or biophysical vulnerability)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脆弱性取决于极端自然事件本身,例如灾害发生频率、强度与空间分布等,而社会脆弱性则是指影响个人或团体受灾几率与灾后恢复能力的社会特征,是社会不平等的产物之一。二者的异同如表1。

除此之外,卡特还将脆弱性研究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界定那些使人们或地方容易遭受极端自然事件的条件即暴露模型,第二种类型是测量人们对于灾害的社会抵抗力或恢复力。前者着重于自然脆弱性的研究,后者着重于社会脆弱性的研究,至于第三种类型,则是整合前面两种类型,锁定在特定的地方或区域即地方脆弱性是由自然脆弱性与社会脆弱性共同组成,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决定什么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层面上,社会因素比自然因素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例如,拥有较多信息与资源的人们能够避免暴露在自然脆弱性高的地方,在卡特丽娜飓风中,新奥尔良水淹最严重的地方几乎都是贫民小区,这是因为弱势群体缺乏获取灾害信息的能力,即便拥有信息也仍然无可奈何,因为不容易被水淹的地方房价较高,弱势群体往往无力承担。

三、社会脆弱性的基本研究命题

社会脆弱性范式背后存在着一个理论假设即大自然本身是中立的,风险和危害来自社会薄弱环节,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灾害”是不存在的,一切灾害都有人为的因素和社会的影子。这一范式有两个基本研究命题,即“灾害风险不平等命题”与“社会分化命题”。

命题1:灾害风险不平等命题(hazard inequality proposition)。脆弱性分析总是与风险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脆弱性外部因素即风险、冲击和压力中运用最多的就是风险。所谓灾害风险就是指灾害发生后损害产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以往研究灾害的学者们多用“脉络中的风险”(hazards in context)、“风险社会的扩散”(social amplification ofrisk)和“风险社会理论”(social theory of risk)来指称,但他们的研究缺乏实证资料的支撑。为了弥补这种缺感,学者们将灾害风险概念整合进脆弱性经验框架中而提出了“灾害风险不平等命题”:由于阶级、族群与性别等灾前社会不平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同一地区的个人与家庭受灾风险呈现出不平等现象。在灾害中,每一次受灾最深和最严重的群体都是弱势群体,如穷人、妇女、老人、儿童与少数民族等。卡特在卡特丽娜飓风的研究中发现新奥尔良市的灾民脆弱性程度与阶级和种族高度相关,班柯夫也发现在印度洋海啸中,印度尼西亚一些地区不会游泳的女性在遇难者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虽然这一命题很好地回答了“为什么一些特定的人群更易于遭受灾害风险”诸如此类的问题,但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如灾民受到的打击是来自受灾风险的不平等还是灾后重建资源分配的不公平?通常情况下弱势群体容易受灾,但其中的因果关系及影响机制需要更进一步的解释。

命题2:社会分化命题(social polarization proposition)。社会脆弱性学派认为如果重建资源无法有效且公平地分配,弱势群体的脆弱性将会相对提升,灾前阶级、族群或性别等社会不平等现象在灾后将会更加恶化,这种恶化很容易导致灾后社会冲突与政治斗争,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分化命题”。尤其在“人祸”情境定义中,容易出现追求灾害损失赔偿与“伸张正义”等诉求的灾害集体行动,如果这种诉求能获得合理性与正当性,并且能够成功动员其他社会资源,这一行动就能持续下去,从而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社会运动。不仅会对既有的政治体系造成冲击,甚至可能会引发政治危机。菲利普(philip)与马逸莲(maijolein)通过对1950到2000年之间的统计资料分析后发现,在经济欠发达的中、低收入国家中,由于灾后社会不平等的恶化,引发了短期与中期的暴力冲突。简言之,脆弱性会因为政治权利的缺乏、社会剥削以及不公平待遇的增加而形成新的阶级分化。

四、社会脆弱性的主要讨论面向

围绕“社会脆弱性理论内涵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卡特回顾了近一百篇关于脆弱性或灾害的研究,发现社会脆弱性主要有三个重要的讨论面向:

面向1:脆弱性是一种灾前既存的条件。社会脆弱性认为导致人们受灾的原因不仅来自自然因素造成的实质损害,而且也来自灾前阶级地位的差异、权利关系及社会建构的性别角色等社会因素。佩林(pelling)认为社会脆弱性是指灾害发生前区域内就存在的状况,是从人类系统内部固有特质中衍生出来的。当灾害来临时,某些社会群体总是容易受到灾害风险。影响受灾害风险的社会特质包括阶级、职业、族群、性别、移民身份、边缘化、保险取得的能力及社会网络等,其中贫穷、不公平、健康、取得资源的途径、社会地位被视为是影响社会脆弱性的“一般性”决定因素(generic determinants)。简言之,灾前的社会关系将被带进灾后的社会行动中,从而使得每个社会成员对灾难的承受能力有所差异。

面向2:脆弱性是灾害调适与应对能力。卡特认为人类社会面对灾害时会通过修正或改变自身特质和行为来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应对能力主要包括抗灾号恢复能力。一切灾害都是社会建构的,没有人类就不会存在所谓的“灾害”,因此灾害是人类建构也是适应的结果。阿杰指出在灾害应对能力中社会固有的内部特质起着决定作用,如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s)、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和文化习俗等。米勒蒂(mileti)认为社会群体或个体采取的策略或生产资本越多样化,那么其拥有的抗灾弹性能力也就会越强。而且,脆弱性较低的群体即便暴露在较高的灾害风险下,承受灾害损失的能力也会相对较强,灾后复原的速度相对较快。相对而言,社会脆弱性较高的群体只要暴露在中等灾害风险的地方,就可能无法承受灾害伤害且灾后不易重建。贾乐平(gallopin)强调在应对能力中还需要特别关注人类的学习能力,人类会借助过去经验而发展出灾害应对策略。人类的学习能力能提升灾害应对能力以降低社会脆弱性,反过来,社会脆辣性的降低也是人类适应灾害的结果。转贴于论文联盟

面向3:脆弱性是特定地点的灾害程度。社会脆弱性强调某一特定地点的某种脆弱性,卡特与钱伯斯(chambers)等学者在强调脆弱性是造成灾害损失的潜在因素的同时,也指出脆弱性因子多因地而异⑥。虽然某些脆弱性因子如经济发展程度与医疗资源等因子具有普世性意义,但脆弱性更关注的是不同区域的脆弱性因子及其影响程度,这些因子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导致的脆弱性程度也大为不同。特纳(turner)也指出社会脆弱性不仅在不同社会、小区和群体间呈现出差异分布,而且同一地区的居民即便面对相同的灾害也会出现不同的敏感性与处理能力(coping capacities)。

五、社会脆弱性因子

如何确定社会脆弱性因子已成为社会科学定量分析面临的重要挑战,卡特(cutter)等学者曾根据1990年左右美国各州的42种社会与人口变量,以因子分析法浓缩为11个因子并将因子分数加总而构成各州的社会脆弱性指标(social vul、nerability index,sovi),然后利用地图(gis)将较为脆弱的区域标示出来,结果正确预言卡特丽娜飓风受害者的地理分布而名声大震。为了呈现出各个变量的个别评分价值,卡特并没有采取权重的方法,都是直接加总各项社会脆弱性评分,并将社会脆弱性评分的合计再乘以自然脆弱性评分,显示出地区脆弱性的高低程度,从而得知地区内不同危害的影响比例为何以及社会脆弱性的个体元素与危害的比例关系。他所列举的脆弱性因子表如表2。

在学者们共同努力下,社会脆弱性分析变得更具体,操作性更强,脆弱性因子更全面,学者德怀尔(dwyer)以系统化方式列出不同的因素导致的脆弱性结果,并集中在第一层级的社会脆弱性(the first level of social vulnerability),区分出四类可量化的因子:1、家庭中的个人(individual in ahousehold):年龄、收入、居家型态、财产占有权、受雇用状况、英语能力、家庭型态、残障、家庭保险、健康保险、负债与存款、汽车、性别、受伤和住家受损等;2、小区(community):对等互惠、效力、合作、社会参与、市民参与、小区支持、网络规模、沟通频率与模式、情感支持、小区整合、一般行动、人际特别关系、沟通支柱、连结和隔离等;3、服务的获取(access to service):主要城市、内部区域、周边区域、偏远区域和极偏远区域;4、组织/架构(organizational/institutional):地方政府责任、州政府补偿金/协助协议、中央层级救济基金、捐赠物/募款原因。德怀尔的社会脆弱性分析模式如下图所示:

六、社会脆弱性的多元评估模型

如何通过不同模型的评估找到降低社会脆弱性的途径成为近年来西方学术领域研究的前沿议题,社会脆弱性评估是指评估一个地区、系统或社会群体在面对某一范围内现存灾害或在经过事前评估分析后确定将会发生的灾害脆弱性,并以此决定该地区、系统或社会群体如何受到影响及该如何面对形成中的灾害。目前,社会脆弱性评估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估模式,评估模型也因此呈现出多元化现象。本文归纳出如下四种基本类型:

模型1:空间整合评估模型。“社会自身是否因为具备脆弱性而成为灾害受害者?”这样的结构性问题应该成为脆弱性评估的核心问题。基于此,卡特将脆弱性分成三个层面来进行评估:1、自然层面评估:强调的是自然或灾害本身所造成的影响;2、响应层面评估:强调的是社会结构,包括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作用力,着重灾前社会结构性条件的评估;3、地方层面评估:认为灾害应该是特定区域在自然及社会结构层面运作下的产物,是特定社会对灾害的脆弱程度。在此基础上,卡特利用gis套迭12种灾害类型与社会脆弱性指标,呈现出自然与社会多重因素影响下的脆弱性空间差异②,抽离出不同的研究精髓并整合在一个既定的空间中来进行评估。

模型2:灾害周期评估模型。修勒斯特(sutherst)等学者根据时间顺序将脆弱性分为灾前敏感度(susceptibility)评估、灾中应变能力评估、灾后适应能力评估(adaptive capacity)。灾前敏感度评估包括灾前的减灾、防灾和备灾三部分,主要是评估人们通过灾前预防而免于受灾的能力,灾中应变包括灾情通报、避难疏散、灾害抢救、受灾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处理和支援救灾规划等,灾后适应力则包括灾后适应和复原能力两部分。这一模型通过对造成灾害损失不同时间段的因素进行分析以确认降低脆弱性的方法,强化社会对灾害的适应和防范能力。

模型3:微观与宏观评估模型。这一模型主要将脆弱性分为两个不同层次的评估,主要包括个体或家庭层次的脆弱性评估以及小区或国家的空间层次的脆弱性评估。前一层次的评估深受饥荒与权益(entitlements)关联性的影响,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来讨论个人的阶级、族群与性别身份如何导致更高的受灾风险,后一层次的评估则讨论一个小区或者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贫富差距、行政能力、医疗与社会福利、住宅政策等因素对小区居民或者公民的非正常死亡率的影响。

模型4:函数关系评估模型。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政府学院发展了这一评估架构,涵盖了暴露、敏感性及适应能力三大主要概念,麦卡锡等学者(maccarthy)指出脆弱性评估其实就是这三者的函数,这一评估模型着重了解造成脆弱性的原因及条件。其中暴露性(exposure)是指人类或社会群体接近特定压力、干扰或灾害的程度,也是一个地方受灾害的暴露程度,暴露性概念比较容易理解与操作,它与灾害频率、强度、历时与系统的邻近性有关。敏感性(sensitivity)指人类或社会群体受到特定压力、干扰或灾害影响时可以与之抗衡或从损害中复原的能力,敏感性评估指标包括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人口组成、产业结构、制度与授权的能力。适用性(adaptive capacity)是指人类社会群体对于特定压力、干扰或灾害的抵抗力(resistance)或恢复力(resilience),资产、授权、多样化策略和社会资本构成了适应性的主要操作性概念。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七、“社会脆弱性”的理论贡献及局限

通过对社会脆弱性概念、理论假设、主要讨论面向、脆弱性因子及评估模型等方面的论述,可以发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社会脆弱性具有预测的特质,通过对造成损失的潜在因素的分析并清楚描述脆弱性及将灾害损失量化,可以预测某些人在灾害风险情境下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状况,以此来确认降低脆弱性的方法并强化社会群体对灾害的适应,这是社会脆弱性范式最重要的贡献。阿杰因此认为社会脆弱性在评估人们如何适应或加强能力来面对灾害风险威胁时是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④,纳尔逊(nelson)等学者也指出脆弱性分析能确定最脆弱的群体,为政府与民间社会防灾、救灾与减灾规划的制定提供针对性的建议。而且,社会脆弱性范式不仅有利于克服经典灾害社会学功能性研究的局限,而且能避免自然脆弱性忽视“人们为什么会居住在高风险地区”社会理论的解释的缺陷,以及工程技术脆弱性视角下片面强调技术改进与材料优化对于抗灾的积极意义,实现了对“经典灾害社会学”与自然脆弱性范式的超越,对灾害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自然灾害概念篇8

1.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概念

自然灾害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给周围的生物造成悲剧性的后果,对人类社会则可能构成灾难。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所有的自然灾害有90%跟天气、水和气候事件有关。但是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灾害,结合突发事件的概念,本文所研究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既是自然界中突然发生的异常现象,又必须与人相关,会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件。

2.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类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主要依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气候灾害、生态灾害和天文灾害等类型。其中,气象灾害、气候灾害、生态灾害、天文灾害可归为持续类灾害,而地质灾害通常被归为瞬发类灾害。这样的分类方式是基于它们所造成的灾害时间的长短,例如,气象灾害中的水灾、雪灾等,是短时间的大气物理过程产生的灾害,而地质灾害中的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是地质作用所产生的灾害,其地壳运动的时间很漫长,但是其爆发的时间很短暂。依据造成伤害的时间进行分类,又可以把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分为持续类灾害和瞬发类灾害。

3.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期

本文借鉴了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进行了分期。危机生命周期理论由管理学者斯蒂文?芬克提出,指危机因子从出现到处理结束的过程中,有不同的生命特征。它有五个显著阶段:危机酝酿期、危机爆发期、危机扩散期、危机处理期、危机处理结果和后遗症期。危机因子从诞生、成长、成熟到死亡,都有不同的征兆显现。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可说是危机的症候学研究或过程学研究。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期,就建立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生命周期基础上。[1]

就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来说,其危机潜伏期难以估量,例如地震是亿万年的地壳运动所导致,水旱灾害很大程度上是气候变化、人为植被破坏等因素的综合结果,因此在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期上,我们把它划分为事件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和事件恢复期。

二、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

舆论的形成过程,经历了问题的出现、舆论领袖的发现、意见的发生、事实与意见信息的传播、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舆论的形成等六个阶段,网络介入后,舆论的形成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仍经历了以上六个阶段。[2]

首先,从问题的出现到最后形成网络舆论,所用的时间比形成非网络舆论要短。这得益于网络的信息量巨大,部分受众接收信息的信息源主要是网络,受者即传者,每个人都是信息源。其次,在网络舆论中,舆论领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政府和传统媒体。在社会群体中通常都会有这样一些人——他的意见更能影响周围的人,常常被当作某个群体的意见领袖。他通常消息灵通、分析能力强、人格魅力突出,对社会问题反应敏锐,并能进行独到、合理有效的表达。[3]舆论领袖在强调身份平等和信息多元化的网络社会里影响力巨大,能聚集无数的追随者,成为大众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对于一般的网民而言,他们只是舆论的参与者,对舆论领袖来说,他们则有能力左右舆论的发展方向。通常,舆论领袖已经有一定知名度,或在某一领域具有专业优势,或者因敢说敢言而被网民们热捧。

三、汶川大地震案例分期

1.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大地震,宁夏、甘肃、青海、山西、陕西、河南、北京、上海、贵州、湖北、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震中心为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其次为北川羌族自治县,震中烈度高达11度,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大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受灾人数达4624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

2.事件分期

前面提到,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分为事件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和事件恢复期,笔者将汶川大地震事件的发展分期如下:

事件爆发期(5月12日—5月15日)。选择地震爆发后的前3天作为事件爆发期的原因为,这是地震后的黄金72小时,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后的72小时内,灾民的存活率随时间的消失呈递减趋势,24小时内被救出的人员存活率在90%左右,第二天的存活率在50%-60%,第三天的存活率在20%-30%。

危机蔓延期(5月16日—6月11日)。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面积的地貌改变,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在汶川、北川以及青川等地区形成了34个堰塞湖,其中在湔江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是堰塞湖中最危险的一座,为防止堰塞湖崩塌引发下游洪灾,政府各部门共同组建了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6月10日至11日,泄洪成功,唐家山堰塞湖黄色警报于6月11日16时获得解除。

事件恢复期(6月12日—至今)。时至今日,汶川大地震带来的伤痛依旧存留在国人心中,每年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都成了绕不开的话题,具有“纪念日”的性质,在过去的三年中,每到5月12日前后,都会出现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公众讨论等,尤其是在2011年,同一时期的信息量要多于同属事件恢复期的2009年和2010年,三年,是中国人传统的祭祀时段,本文将此称之为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在事件恢复期的网络舆论的纪念日特性。

自然灾害概念篇9

2自然灾害风险系统要素和风险形成机理

自然灾害风险系统主要由承灾体、孕灾环境、致灾因子等要素组成。承灾体系自然灾害系统的社会经济主体要素,是指人类及其活动所组成的社会经济系统。承灾体受致灾因子的破坏后会产生一定的损失,灾情即是其损失值的大小,而之所以会有损失,根本原因是承灾体有其核心属性———价值性。通常脆弱性是指承灾体对致灾因子的打击的反应和承受能力,但学术界目前对于脆弱性的认识并不统一。孕灾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位于地球表层,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自然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孕灾环境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当转化达到一定条件时会对人类社会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称之为灾变,这种灾变即为致灾因子,基于致灾因子的相关研究称之为风险的危险性分析,故危险性其实是表达了致灾因子的强度、频率等因素,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在对孕灾环境和历史灾情的分析研究后以超越概率的形式给出地表加速度来表达某一地区或某一场地的致灾因子危险性。相比于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影响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大小的来源相对单一,完全由孕灾环境决定。因此,由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灾害系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揭示的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承灾体可以影响孕灾环境,孕灾环境通过致灾因子影响承灾体,三者不仅存在因果关联,在时间、空间上也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而关于自然灾害风险机理的表达,20世纪90年代以来,1989年Maskrcy提出自然灾害风险是危险性与易损性之代数和;1991年联合国提出自然灾害风险是危险性与易损性之乘积,此观点的认同度较高,并有广泛的运用;Okada等认为自然灾害风险是由危险性、暴露性和脆弱性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张继权等则认为:自然灾害风险度=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该观点亦被引入近年的多种灾害风险评估。

3数学方法在灾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国内外学者对风险评估中使用的数学方法做过系统的总结。张继权等曾对国内外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的数学方法做了较系统的总结,葛全胜等亦对自然灾害致险程度、承灾体脆弱性及自然灾害风险损失度等方面的评估方法做过评述。尽管这些方法因针对的灾种不同而不尽相同(如用于地震灾害的超越强度评估法、构造成因评估法等,用于洪灾的水文水力学模型法、古洪水调查法等),但总体而言,数学方法应用及风险定量化表达已成趋势:

①概率统计:以历史数据为基础,考虑自然灾害的随机性,估计灾害发生的概率,应用多种统计方法(极大似然估计、经验贝叶斯估计、直方图估计等)拟合概率分布函数。由于小样本分析结果稳定不好,为避免与实际相差过大,故要求历史样本容量较大,常应用于台风、暴雨、洪灾、泥石流、地震等灾害的风险评估。

②模糊数学:以社会经济统计、历史灾情、自然地理等数据为数据源,从模糊关系原理出发,构造等级模糊子集(隶属度),将一些边界不清而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并进行综合评价,利用模糊变换原理综合各指标,能较好地分析模糊不确定性问题。该方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实践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在确定评定因子及隶属函数形式等方面具一定的主观性,现主要应用于综合气象灾害、洪灾、泥石流、地震、综合地质灾害等等风险评估。

③基于信息扩散理论:以历史灾情、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统计等数据为数据源,是一种基于样本信息优化利用并对样本集值化的模糊数学方法,遵循信息守恒原则,将单个样本信息扩散至整个样本空间。该方法简单易行,分析结果意义清楚,虽然近年来受到较多学者推崇和研究,但对扩散函数的形式及适用条件、扩散系数的确定等尚待进一步探讨。该方法已有运用于低温冷害、台风、暴雨、洪灾、旱灾、地震、火灾等灾害的风险评估。

④层次分析:该方法来源于决策学,是一种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以历史灾情、社会经济统计、自然条件等数据为数据源。它利用相关领域多为专家的经验,通过对诸因子的两两比较、判断、赋值而得到一个判断矩阵,计算得到各因子的权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为评估模型的确定提供依据。该方法系统性强、思路清晰且所需定量数据较少,对问题本质分析得较透彻,操作性强。该方法已经应用于综合地质灾害、洪灾、滑坡、草原火灾等灾害的风险评估中。

⑤灰色系统:以历史灾情、自然地理等数据为数据源,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应用灰色聚类法划分灾害风险等级。算法思路清晰,过程简便快捷而易于程序化,但争议较大,故在国外研究中运用较少,在国内综合地质灾害、风暴潮、洪灾等灾害的风险评估中有所应用。

⑥人工神经网络:以历史灾情、自然地理、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数据源。选定典型评估单元(训练样本),将经过处理后的风险影响因子的数值作为输入,通过训练获得权值和阀值作为标杆;然后将其余单元的数据输入训练后的神经网络进行仿真,进而获得各个单元的风险度。其特点和优势是基于数据驱动,可较好地避免评估过程中主观性引起的误差,但因收敛速度对学习速率的影响会导致训练结果存在差异,且其“黑匣子”般的训练过程难以清楚解释系统内各参数的作用关系。该方法目前已经应用于洪灾、泥石流、雪灾、地震、综合地质灾害等灾害的风险评估工作中。

⑦加权综合评价:同样以社会经济统计、历史灾情、自然环境等数据,对影响自然灾害风险的因子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它们权重,以加权的、量化指标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估。该方法简单易行,在技术、决策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优选工作中有广泛运用,但需指标赋权的主观性仍是难以回避的问题。该方法目前应用于台风、暴雨、洪灾、综合地质灾害、生态灾害、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中。(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比较参考叶金玉等总结)各种数学工具的引入不仅为自然灾害评估方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让人看到各具特色的数学方法是对应着不同的自然灾害种类,这也是一种提示: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可以且应当有不尽相同的评估方法和研究途径,但这并不影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走向定量化的步伐。

4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

简单的说,自然灾害具有群发链发的特点,单一一种自然灾害往往伴随或者引发其他伴生(或次生)的灾害,对灾害链的研究,马宗晋等组成的研究小组曾给予高度的关注,史培军将其定义为某一种致灾因子或正态环境变化引起的一系列灾害现象,并将其划分为群发灾害链与并发灾害链两种,而群发的灾害或灾害链所引发的灾情必然是几种不同灾害与承灾体脆弱性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同时,还需认识到,不同自然灾害之间相互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做单一灾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显然是不合适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的评估就显得更有现实意义。综合自然灾害评估是风险和灾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直到21世纪,学术界的研究方向才逐渐转向多灾种的风险评估。高庆华等认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是在各单类灾害风险评估基础上进行的,它的内容与单类灾害风险分析基本一致,所以采用的调查、统计、评估方法与单类灾害风险评估中用的方法基本相同,与单类灾害风险评估的根本区别是把动力来源不同、特征各异的多种自然灾害放到一个系统中进行综合而系统的评价,以此来反映综合风险程度;Joseph和Donald基于田间损失分布,提出以年总损失的超越概率来表示综合风险;而薛晔等却认为,在复杂的灾害风险系统中各个风险并非简单相加,对目前基本是单一灾种的简单相加的研究成果提出质疑,认为其缺乏可靠性,并以模糊近似推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多灾种风险评估层次模型,对云南丽江地区的地震-洪水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

国内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研究成果不多,且模型也相对较简单,更好的评估方法也还有待探索,有待更多数学方法的引入。此外,在建立评估模型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自然灾害风险的时空特性,即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辨率,赵思健认为,同任何事物一样,风险也存在着时空差异,不同的灾种在不同时间、空间尺度上评估的方法和内容应有所区别,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该评估的时间有效性和适用范围。因此,由于在某一确定的评估方法下各单一灾种在同一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时间有效性并不一定一致,如何考虑这种不一致对评估结果所造成的影响是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尽管有诸多问题困扰着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发展,但相比单一灾种的风险评估,多灾种风险评估更符合实际生活中灾害群发的特点,其发展是防灾减灾工作的现实需要,决定了多灾种风险评估是风险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然灾害概念篇10

2 让学生明白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洪水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教学处理:

通过合理运用图片、文字等资料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布置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等材料,便于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中使用。

教学过程:

[由图导入]教师出示1998年我国百年不遇的洪水图片资料,接着让学生思考问题: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引发思考]1 通过了解,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

2 通常自然灾害都包括哪些?

教师讲述: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需要注意一是在自然界发生的,二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

[课堂训练]略。

[教师说明]认识洪水和洪灾。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洪灾: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形成洪灾。

洪水的危害: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环节:洪水的形成、对人类造成损害。

[板书]成因 洪水形成 损害

洪水的成因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课件演示]PPI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讨论得出洪水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1 文字材料:长江流域自6月11日进入梅雨期后,各地暴雨频繁。7月份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出现的次数最多。长江进入主汛期后,上游和中下游同时出现降雨,洪水并发,洪水量激增。

2 出示图片:长江流域水系简图、四川地震堰塞湖。

[教师总结]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强降水;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炸毁黄河花园口大堤……);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排水速度有关。

影响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

影响流域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河道的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通过实例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把庄稼种到山顶上,把水稻栽进湖中央”导出洪水形成的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围湖造田。

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河道排水速度,也会形成洪水。

过渡:洪水形成是不是就一定形成洪灾?

发生在无人区的洪水不能形成洪灾。

洪水造成的损失不仅和洪水的大小相关,还与人口和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损失越严重。

[小组讨论]针对洪灾的形成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

[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我们初步了解了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洪灾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实践与探索]学生根据上述分析洪灾的方法,探索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向父母长辈咨询,当地有没有发生过洪灾,多发生在什么时候?灾情怎么样?近些年来为什么没有发生过洪灾?

自然灾害概念篇11

在送走20世纪的时候,在世界范围里,人们纷纷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回顾所走过的百年历程和探索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其中“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共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通常受到重视的是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然而减少灾害损失的努力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尤其是水旱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最大,损害也最为严重。追求经济增长与减少灾害损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减负就等于加正。这是一条朴素的真理。何况减灾投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负负得正的关系。根据专家们的统计,1倍的减灾投入,可以获得2~5倍的经济效益。

一、当前洪水多发国家面临的主要防洪问题

人类为了创造更适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需要对不利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伴随着自身的发展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洪水等灾害因素的斗争。防洪工程建设是制约水灾必要的手段。新中国成立40多年来所兴建的水利工程,在1991年和1998年的江淮抗洪斗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就是证明。可见,我们应该制定一个适合我国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合理的防洪标准,加速兴建一批保护重要地区的骨干防洪工程。但是,人类改造自然环境的种种努力并不总是有利于减轻洪水灾害,在许多方面存在相反的情况。这要求我们进一步思考,防洪减灾怎样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经济建设和国土开发应如何与防洪减灾需要相协调。

在防洪中存在这样一种矛盾现象,首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一方面控制洪水的工程能力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灾害损失显著增长。如何理解这个表面矛盾着的现象?其次,从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来看,虽然洪水的年际变化较大,但从一个时段来看,各条江河的自然态洪水都有相对稳定的量级和发生概率。然而,近代以来各主要洪水国家的水灾无不几倍、几十倍地增长。因此,将近几十年和前几十年相比较,洪水量级相差不多,水灾频率持续增长,水灾损失甚至于大幅度增加。可见水灾损失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自然条件的改变,而是社会条件的变迁。

历史资料表明,近代水灾损失增长的主要原因不是洪水本身,而是社会环境的变迁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像滥伐森林和陡坡开荒引起流域性的水土流失;开矿和修路的弃土造成水库和河湖的淤积;在洪水高风险和低洼地兴建城镇和大型工业企业;围湖垦殖降低了洪水的调蓄能力;围垦河滩地和在其中建厂,缩窄河道行洪断面;城市迅速扩展,不透水地面增加,使泄洪通道减少,改变了原有的产汇流条件;蓄滞洪区不适当发展,启用的赔偿制度不完善,导致启用困难等等。

由此可见,发生洪水灾害不能完全诿过于大自然,也要检讨人类自身活动是否存在促使灾害增长的因素。洪水虽然尚不能完全控制,但其灾害可以减轻。减轻灾害的努力,不仅限于控制自然态洪水,还应规范社会发展以适应自然规律。也就是说,应该在继续加强工程建设的同时努力寻求调整经济发展规划、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制定超标准洪水时的减灾和救灾预案,设立防洪保险等。在社会安定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害损失,以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其中工程性防洪措施是改造自然,非工程性减灾措施是适应自然,两者是同一目的,两种手段。

我国引进非工程措施概念已有近20年的历史,并在一些方面实行和取得成效。但我们直接吸收和应用的大多只限于针对自然态洪水的技术性措施,例如洪水预报、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等。而对非工程防洪措施最本质的方面,即调整社会发展以适应洪水,则相当缺乏。这是防洪减灾战略转变的重点所在,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之一。

二、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

一些人将“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而并未计入为使GDP增长所付出的环境和资源代价。为了修正这一缺陷,世界银行已经从1997年开始采用“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重新核算各国扣除自然资源(包括环境)损失之后的真实国民财富。我国有些学者研究表明,以1995年而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7%是以牺牲自然(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取得的(据不完全统计)。为此,引入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同时,提出绿色GDP概念,即扣除环境和资源成本所取得的增长。绿色GDP的概念同样适用于防洪减灾领域,即开发山林、围湖造田所取得的生产增长,是以所付出的环境破坏(其中包括对防洪能力的削减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为代价的,许多时候所得少于所失。水利工程建设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形,例如水库垮坝导致下游城镇的毁灭;盲目超量开采地下水引发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库蓄水和灌区粗放灌溉导致下游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将成为妨碍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的重要因素。可见,发展是硬道理是有条件的,即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双赢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

人类社会发展必须依托外界自然条件。纵观人类从渔牧狩猎,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在人与自然的观念上表现为由自然崇拜,到改造自然,再到人定胜天的进步。但当社会化生产大大提高,人类在提高改造自然能力的同时,在许多方面也进一步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反过来威胁着社会的进步。因此,为着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缓解和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那么,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不可逾越而必须冷静面对的实际。具体到防洪减灾领域来说,就是要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寻求与自然规律的协调适应,以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水灾害,同时改善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环境。总之,可持续发展观作为新的科学思维和价值取向,代表着人类未来理性发展的方向。可持续发展只有着眼于人与自然相统一才能实现。而当前水灾的急剧增加,突出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冲突。

人类具备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能力,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下面,人们对外界自然的干扰和对环境的影响有重大差异。工业时代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极大提高,促使矛盾激化。例如,位于哈萨克和乌兹别克共和国境内的世界第四大湖泊咸海的生态灾难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截断了咸海上游来水,得到的是730万hm2水浇地(约合1亿亩),但却使咸海面积减少了55%,贮水量下降60%。涸露的湖底成为沙尘和盐尘的源生地,被认为是除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之外地球上最大的人为生态灾难。又例如海河流域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掠夺性的开发水资源,导致流域内“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生态环境危机。

三、防洪减灾应注重与自然和谐

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本质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发展获得良好的自然环境支持。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短期利益削弱长期发展,局部利益妨碍全局发展,对资源无节制的掠夺和浪费,国土无计划地开发导致环境的退化等,都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矛盾。在灾害事件中的表现尤为显著,低于防洪保障率的洪水致灾,有许多情况是人为不合理开发所引发,由于单方面的利益追求所引发,或是由于增加了一些人为因素而使灾害后果显著扩大。例如过度采伐森林放大了洪峰流量,无节制的围田抬高了江河水位。因此,要取得灾害损失减少,除了应修建防洪工程来抑制洪水泛滥之外,还要调整社会行为,适当抑制发展的欲望,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并由此获得减灾成效的提高。

洪灾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的事实启发我们进一步考虑,如何合理科学地安排国土开发和调整经济布局以适应洪水规律,减轻水灾损失。水环境状况是决定产业合理布局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这一点目前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防洪观念,盲目采伐森林;将产业和居民区布置在低洼地、河滩地而未加设防;一些重要的工业企业甚至被安置在对于防洪是必不可少的蓄滞洪区中,而不考虑安置洪水必需的场所及其运行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设防,也将付出很大的代价并带来防洪能力的衰减。为了减轻洪水灾害,在调整社会机制以适应自然方面,尚有许多工作有待落实。

1998年长江、松花江大水使我们蒙受了2500多亿元的经济损失,但也因此催醒了我们保护生态环境以防灾减灾的意识。灾后国务院提出治水新思路,其中写道:“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移民建镇”。所体现出的精神实质是抑制不合理的国土开发,适度恢复被掠夺的自然水体和森林植被,为弥补过度开发土地资源造成的对防洪的重大损害,而给予自然以补偿。在经受一次次的报复以后,我们终于觉悟到要与自然为友。当然,观念的转变还要落实到全社会环境意识的转变上、落实到经济开发活动,以及防洪减灾的战略目标和具体政策上。

四、人与自然和谐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为着追求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有着直接的影响。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一旦有能力从资源和环境中获取效益,人们就往往会在单纯追求效益上陷入盲目和混乱,不自觉地导致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眼前效益,这在防洪减灾中屡见不鲜。此外,由于环境被看做是公共的,不同地区不同部门都为掠夺资源和环境不遗余力,而对环境破坏的后果失去警觉。这其中隐含着的本质意义是人们如何对待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当代与未来的利益分配问题。可见在完善人与自然和谐的进程中,为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关系。

自然灾害概念篇12

今年上半年,长江中下流地域降水偏少,遭遇多年未遇干旱。与农业浇灌相关的个股受到市场关注。抗旱概念应运而生,细分为如下5类。

抗旱节水机械 包括新界泵业、南方泵业、大禹节水、新疆天业、国统股份、青龙管业、利欧股份等。

水利工程及水务 包括三峡水利、安徽水利、钱江水利、葛洲坝等。

抗旱化肥生物制剂 包括露天煤业、鲁北化工、鲁西化工等。

抗旱农作物灾后补种受益企业主要为丰乐种业、隆平高科、敦煌种业、亚盛集团、登海种业、万向德农等。

因灾减产涨价如贵糖股份、南宁糖业、中粮屯河等。

缺电概念股

夏天进入用电高峰期后,南方省份出现缺电现象,以下板块值得关注。

水泥股 在高铁、水利、保障性住房和城镇化等强烈刺激下,水泥需求将大幅提升。华东、华中和华北缺电形势日益严峻,水泥供给将进一步受限。这一类的股票主要有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天山股份、祁连山、青松建化、江西水泥、冀东水泥、塔牌集团等。

基础化工 在限电限产过程中最为受益的化工企业应当是高能耗行业中的高自给率企业,这就是利好资源一体化概念。出现在涨幅榜前列的有青岛碱业、氯碱化工、华昌化工、黑猫股份、德美化工、山东海化、双环科技等。

钢铁板块高耗能企业的用电需求可能会受到限制,中小型钢企可能会被动减产,供给减少进而造成钢价继续上涨,而那些自备电占比较高的大中型钢企反而有可能间接受益。

电力股目前电力行业处于5年周期循环转折点,由于供电紧张的存在,电力股有可能出现上升趋势而整体受益。

地震概念

很多人认为在进口替代和灾后重建等因素的刺激下,日本大地震会给中国A股的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机会。

从农产品产业来看,有可能因日本地震而受益的股票有农产品、民和股份、獐子岛、好当家、东方海洋、中水渔业、国联水产、如意集团等。有可能参与灾后重建或需求上升的相关公司有宝钢股份、鞍钢股份、海螺水泥等。太阳能和风能的地位将得以凸显,相关上市公司受益的可能性较大。防辐射概念股有豫光金铅、中金岭南、株冶集团、驰宏锌锗、宏达股份、东北制药、华北制药、鲁抗医药等。

勿将灾害当利好

从技术面来看,股市目前处于比较明显的下跌趋势,底部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会有一个反复下探、盘整、确立的过程。猜测底部的具体点位是没有意义的。顺应趋势是力量薄弱的散户较好的投资策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