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研究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9-01 09:20:29

地理教学研究论文

地理教学研究论文篇1

对于高中老师而言,现在都要求写论文评职称,特别是对于研究成果发表论文看的越来越重,关系到老师的收入。对于高中地理老师而言,地理课作为高中生的必修学科之一早已拥有了悠久的历史,如今的高中地理不仅涵盖内容广阔,而且还是一门文理兼容并且与社会热点结合紧密的课程。

在对话教学讨论激烈的现今,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也十分巨大,对地理教学工作者自身的学科基础知识,社会热点分析能力,以及教学技能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话教学中,地理教师需要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然而,并不是所有地理教师都能够在课堂上轻松地运用对话教学。课业进程和升学考试等多重压力使得教师很难兼顾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同时高中地理课程又是一门发散性思维很强的学科,面对不同的学情,对话教学的实施很有可能会遇上各种问题,比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无法得到控制,教师与学生由于对问题的不同理解使得无谓的话题占用了上课时间,导致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等情况。其次,现在的学生面对一系列社会问题的理解会形成价值观上的偏差,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教师在学习生活上没有做到及时正确合理的指导。

为了有效地调查当今地理课堂对话教学的情况,笔者翻阅了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的教学,采用访谈分析方法进行整理研究。教师访谈的内容总结为以下四点:(1)采用对话教学时如何展开师生对话?(2)如何调动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3)如何引导学生,使讨论不偏离主干内容?(4)如何加以正确价值观的渗透?首先,在如何开展师生对话方面,受访地理教师认为需要依情况而定。课堂师生对话以问答为主,而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没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情况。因此在备课时就需要提前设置问题,并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从而预定下问题的难度;在上课过程中,根据现实情况对难度进行适当调整,防止出现无人应答,无人能答。若学生对问题表示费解,则将问题拆分为若干步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循循善诱。最后再进行课后的教学反思,找出课堂对话过程中学生产生错误的关键,也就是对某方面知识理解的偏差,在之后教学中加以调整。其次,在调动学生讨论问题的积极性方面,受访教师均表示,课堂讨论得以开展的前提是学生对知识点有一定的认知与熟悉。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由教师提出讨论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安排小组讨论。故而课前准备工作需要合理设置讨论的问题而且要求学生对讨论的内容必须熟悉。讨论形式一般以小组形式或者同桌之间进行,由代表发言,采用适当的奖惩制度,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再次,对于课堂讨论的控制方面,受访教师认为,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需要深入学生中间,深入小组中间,了解各方面意见,以便当发现学生讨论方向发生偏差时能够做到及时的引导与指正。最后,时间一到及时停止讨论,听取各代表发言,然后做出总结。总结包括明确被讨论的问题,同时对学生得出的不同结论进行点评,最后归纳,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最后,在如何使得学生树立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较多年长的教师对此主要采取传统的说教模式,结合实际例子,以情感化,并且集中向成绩落后的学生进行课后谈话。而年轻教师的方法则是为学生播放有关图文影片,让学生通过直接的感观自己体味。

教学实践总结,以湘教版必修一为例,第一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二章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第三章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三节“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以及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的分布的影响”等,相较于传统的说教形式的教学,这些章节在进行对话教学后,更容易达到地理核心素养所提出的要求。(1)将“对话教学”实践于课堂的教学案例举例。以下笔者将以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的思考活动为例,安排对话教学过程。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讨论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丽江古城的形成和发展利用了哪些地形条件。围绕活动提出的问题,笔者将首先安排知识点的回顾,包括了聚落的定义,地形的分类,以及地形与聚落的关系。在主干清晰的前提下,保证学生对于问题的认知不偏离主题,这也是学生能够有效地切入思考的前提。其次,通过阅读案例内容,同时在课件中展示丽江古城的分布图,包括四周的地形地貌,古城内的交通情况,河流分布,聚落分布特点等,引导学生从大的地形分区角度审视丽江古城,同时通过具体微观地形比如玉龙雪山,金虹山,狮子山,东、西两面的地貌情况的研究,进行有限时间内的小组讨论。期间,教师深入学生中听取各方讨论内容,并且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由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讨论结果,评价结论价值。通过活动讨论,激发学生对城市建设的热情与才华,同时做出对学生的殷切希望,促进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从成为优秀高中生到成为国家今后发展的栋梁,更好地建设国家发展家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2)对教学案例的评价。该对话教学的优点在于,设计提取了比较典型的聚落,正是由于丽江古城闻名于耳,一部分学生对该古城甚至有过亲临,因此,该案例的提出能够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同时,从学生心理角度,激发学生的古镇情节,将原先比较虚拟的知识点引入现实并且熟知的古镇,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由此更好地纠正学生对于社会发展等问题上的思想观念,树立学生内在热爱祖国山河的价值观。通过这么一个活动,不仅在知识点上对学生进行了强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提高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不但达到了“知识与技能”的把握,同时更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进行了深入,真正做到了三维目标的全面把握。相对仅仅强调该活动所涉及的知识点,更加体现了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不足之处。对话过程包括了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而学生自我的对话并没有彰显出来,即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探究,反思总结经验。独立思考的过程正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学生勇于自我探究的能力才是追求真理的勇气。因此,对话教学的过程应多鼓励学生向课本质疑,向答案质疑,并引导学生从对话中汲取思想养料,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思维是从思考开始,经验是从反思寻得,学会自我对话,才是真正掌握了知识与技能。

本文通过研究对话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现状,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对话教学,得出对话教学的优势作用。并且通过实际对话教学案例分析,将地理对话教学应用到课堂中,并且更好地渗透入了新课标三维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根本上内化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社会看法,达到新课标提出的学生发展要求。

地理教学研究论文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与之相伴的却是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人类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内众多高校先后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并开设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现在已分为人文地理与城系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及与其相关的各类新专业,着重培养与环境科学有关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很多高校均将《环境学概论》作为环境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或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充分显示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但是,由于环境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应用目的,其研究方向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其侧重点各不相同。

笔者主要依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对《环境学概论》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教学内容现状及改革

1.课程定位

作为理科专业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其目标为“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环境学概论》课程属于主要专业课程之一,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产生与分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使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协调统一的唯一途径,在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应用中要重点考虑这一问题,将其纳入规划方案中;同时,在明确污染物的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后,了解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物及固体废弃物控制技术,为解决规划过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提供建议与对策。

2.课程内容体系

(1)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专门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有地理科学背景的通常将针对地理科学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拿来使用,如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贾振邦和黄润华编著的《环境学基础教程》酒属于这种情况;二是有其他专业背景的通常将针对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拿来使用,如杨志峰、刘静玲编著的《环境学概论》,鞠美庭主编的《环境学基础》,吴彩斌等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的结果,由于之前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就不明确,各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通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授课内容,将相关专业中的《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移植到本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之后专业目标定位更明确,因此授课内容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才能使其与培养目标相符。

(2)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关于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对该课程授课内容进行确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要求明确,毕业生应“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对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迄今尚未有统一的看法,但通常认为,环境科学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社会学等分支学科。从“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这一说法中可以推导出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开设的环境学概论至少应包括以上环境科学各分支的主要内容,但是在一门概论性的课程中涉及以上所有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确定课程内容体系还应考虑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进一步要求,对以上内容有所取舍。

由于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落脚点是“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而规划中必然涉及环境专项规划,在做环境专项规划时重点关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因此这些内容理应成为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环境科学的其他内容简要介绍即可,如有必要可以在主干课程后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做进一步的拓展。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弊端

(1)教学模式传统。传统模式均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和强调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被教这一主要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管理与控制,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师这一中心环节,但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课堂上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开发,难以较好地体现和发挥师生互动的教学技巧。时至今日很多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并未有明显改变,环境学概论课程也不例外。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调。由于《环境学概论》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主要定位为理论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因而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多以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与分析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调,致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尝试

适宜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改革,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多年教学实际中发现,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基础上,利用多媒体,适当观看环保视频,重点加强讨论、实践性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在《环境学概论》课程中的一些做法,达到较好的效果。

(1)利用课前十分钟观看教学视频。笔者在近十年的《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国内外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视频资料,起初是选择典型且有针对性的内容在课上给学生播放,但是后来由于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时压缩,为了节省课上时间,笔者在每次上课前抽出10~15分钟为学生播放与本次课程有关的视频。观看视频直观、轻松,对课程内容讲解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深受学生欢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对有效组织教学、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有积极作用。根据《环境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该课程的课堂讨论可涉及大气环境问题;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土壤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物理性污染问题(包括光,热,声,电磁,放射性等污染问题)及环境伦理问题。每次讨论的选题或者紧密联系课堂内容,或者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或者与各种环境纪念日结合。如讲到生态问题时,讨论过“大树进城问题”、“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讲到人口问题时会讨论“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发生时就专门讨论“邻避”运动及相关问题;世界水日(3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水资源短缺”问题;地球日(4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环境保护的历史”问题。讨论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定期的课堂随机讨论,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当时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主题在每章或节之后组织专题讨论。讨论时可开展互问互答、个人分别讲述或分组讨论等方式。本环节可以在学生建立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之后,将理论与实际发生的现象相结合进行分析讨论,为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3)组织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环境学概论》课程课外实践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及管理现状,熟悉相关企业的污染控制设施、城市的园林绿化现状等,这一点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就直接决定了环境保护方案的优劣。

概括起来本门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可分为:对环境污染现象和当前环境状况和管理现状的认识、对环境污染处理设施和园林绿化等方案的了解、城乡规划过程中针对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的采用情况三大部分。课外实践以室外参观与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对环境污染严重区及其产业布局的考察、对城乡污染控制设施的采用及布局和环境管理现状等,以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实践之后,重点考查学生对以上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得出相关结论。

环境科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开始形成,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它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因而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仍然处于逐渐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笔者重点分析了面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教学内容的固定性、教学模式的传统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调性等问题,问题的存在主要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及新专业课程教学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的影响。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主要在于对本门课程的正确定位、适合本专业培养方向的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重点在于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与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贾振邦,黄润华.环境学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地理教学研究论文篇3

首先,心理学表明:人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是通过将知识信息加以组织与编码储存在大脑中,待需要时提 取的。这些信息越有序,越能表现各种各样的联系和线索,就越利于储存和提取。正如布鲁纳指出的那样:“ 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注重各区域地 理事象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学习,是符合人的认识 过程和思维规律的。

第二,按照哲学的观点,任何事物的诸矛盾中都有起决定因素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 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一个地区,尽管地理事物和现象浩繁复杂,但总有最具代表性和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素和 共同特征,抓住这一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就能使教学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优化教学过程。

第三,就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区域性和综合性而言,任何地区都存在着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各个地区又存在着区域分异,从而形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这些都使我们能够将看似零散的内容贯穿起来,找到它们之间或鲜明或隐含的内在联系。

第四,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区域地理教学目的绝不仅仅是单纯传授地理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 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为此,就要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 角重新构组教学内容框架,建立一个人地关系的结构体系。

二、操作方法和教学要点

1.教材处理和教学内容设计

(1)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

一般情况下一个区域的特征是以这个区域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的。故而往往从这里入手,按照各地理要素 间的逻辑关系,在区域的各个特征中,找出最具本质(即其他特征是由此而引发)的和最具特色(即区别于其 他地区)的主要区域特征,并以此追寻出主导因素。如西北地区:教材是由“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我国 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地下宝藏”和“主要交通路线”五部分组成的。按照自然特征对农牧 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气候干旱”应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内陆”是形成区域特征的主导因 素。

(2)理清知识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明确了区域的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后,就要按照区域地理的综合性,找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经济地 理各生产部门间以及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个相关的知识系列。

如:《巴西》一章是以“热”和“大”为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形成了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两条主线, 将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环境破坏、经济发展、人口城市分布等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3)贯穿人地关系,建立网络结构

一个区域不论地理事物多么繁多、内部联系多么复杂,但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 结构体系。这正是新教材教学原则、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区域地理结构教学的主体核心。因 此要围绕人地关系这个主题,将知识系列与知识系列归类连网,找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建立环境—资源—人 类活动的教学结构。仍以巴西为例,将上述内容横向归纳,就会清晰地表现出这一结构体系。

2.教法选择和教学过程要求

(1)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

首先要以充实的地理事实材料为依据,使地理知识“理”性的认识建立在足够丰富的感性知识基础之上。 为此要充分运用文字、数据、表格、图象等资料,以及投影、录像、电脑动画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2)设置层层递进的课堂提问

区域地理知识点、线、网的建立,实际上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三个步骤,这里还必须有教师启发引导的 连续性问题。它是控制学生思路,训练逻辑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的极重要环节。问题的设置应将整体教学内容 串联,环环相扣、层层剖析、步步深入;问题的切入既可由基本点出发,推衍出相关的知识,也可以逆向联系 ,追本溯源。

总之,丰富的资料与精心的设问,往往前后呼应,相辅相成,使学生形成一种在地理事实基础上的感知、 理解、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式学习。如: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及影响下的农业生产,就是通过一系列资料 与问题逐步得出的。

(3)实施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区域地理丰富的内容还决定教学方法的多样和课堂活动形式的不同,其中尤以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 力的训练和培养最为重要,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区域位置和地理事 物的分布应进行读图填图的训练;分析综合地理事物特征和成因可采用分组讨论;探讨区域发展的方向、途径 可进行“地方官”角色的扮演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 、增长能力、树立观念。

(4)教给学生地理思维的方法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整理归类,纳入他们已有的知识系统的过程。这个原有的知识系统就是 地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即只有懂“理”才能晓“地”。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结构去分析解 决问题。

(5)采用纲要信号的板书结构

这种板书一般可分为文字框架式和图象符号式两种。前面谈到的巴西属于前者,这里不再赘述。下面图示 的中国农业,是以图像符号表明我国三大农业区的自然条件、经营方式、作物种类、优良畜种等方面的知识, 是在学习完中国分区地理后复习中使用的。课堂上边复习边画,形象直观、高度概括,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6)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

前面已经谈及,学习区域地理不仅是掌握区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 口观,懂得协调区域持续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因此每学习一个区域,都要以人地关系为中心线索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识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是否协调,评价 人类活动是否合理,注意从中借鉴有益经验和失败教训,探讨促进区域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三、教学意义与优势

实施上述区域地理人地关系结构教学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利于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人地关系的结构教学贯穿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建立 点线网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提高了观察能力、利用图表的技能和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等罗辑思维能力以及 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

3.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和陶冶。人地关系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结构网络的建立,使学生自始至终受到爱 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资源、人口、环境观的教育。通过评价、分析区域问题和发展途径,更能 使学生从小树立人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信念。

4.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

地理教学研究论文篇4

首先,笔者通过Excel2003统计分析了近10年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转载论文共694篇,在这些论文中,有来自中学地理教学三大杂志《地理教育》、《地理教学》以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方面的转载,也有诸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等大学学报方面的转载,还有来自《教学月刊》、《教学管理》、《课程・ 教材・教法》等核心期刊的转载,因此,转载的地理论文对当前地理学科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从横向(各年论文转载数量)和纵向(各年不同类别论文)转载数量两个维度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为近10年来每年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论文转载的数量结果统计。

另一方面,笔者将近10年700余篇论文按照研究的类别进行分析,将其大致归纳为地理课程理论、地理教学(包括地理教学理论与地理教学应用两个方面)、国内外地理教育比较、考试试题研究、地理教材理论、地理学习理论、其它方面(包括教师成长、学生作业体系、地理思想教育等)等8个方面,如图2所示。

二、当前我国地理教育研究现状特点

笔者通过近10年人大复印转载中心《G33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中地理教育研究方面论文转载归类分析,并结合2003年全国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将地理教育研究分为四个小时期:课改前的百废待兴期、课改时期的“新气象”、以及研究发展的高峰期和发展的平稳期,各个时期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各具特点。

1.百废待兴(2001―2002)――深化地理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席卷全国之前,我国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使用的是1994年的老教材,它是我国恢复地理高考以来内容最丰富、层次结构最明了的教材,同时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相关研究比较集中,如表1所示。

从研究发现,这一时期重要表现为对最后“旧时期”中存有价值的教学方面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不到80篇文章中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超过一半,包括对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案例、概念、素养、教学目标等诸多方面的研究,这是研究层面比较狭小、急需革新的时期。

2.推陈出新(2003―2005)――加强地理多领域研究

2003年是新课程推广的第一年,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方法、模式、策略等方面不论是思想上还是内容上都出现新的深层次的研究,基于此变化也为地理学科多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材料。所以,这一时期的地理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对地理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有对地理新教材的研究(包括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有注重学生学习的研究以及对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试题的研究等,如表2所示。

虽然教学是地理教育研究的主体,但也出现了相关新内容的细化研究:以教材为例,有“实验地理教材(人教版)中探究性活动的类型和功能分析”;以教学为例,有“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地理教学中知识观的转变”等,是地理教育研究深入性、丰富性最显著的时期。

3.百花争艳(2006―2007)――趋于平衡化研究

经历课程改革后,至2006、2007年,全国已有大部分地区进入新课程时期,有的地方甚至已经在新课程背景下进入了多次高考。这一时期较前一时期研究更加平衡化,如图3所示。

从该图可知,地理教学理论、地理教学实践、地理教材理论、考试研究等方面趋于平衡。

4.平稳发展(2008―2010)――追求创新性研究

以地理教育为例,它承载着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地理教育的创新研究是有利于教师自身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这一时期文献不多,2008年64篇,2009年43篇,2010年47篇,但是研究的方法形式更具创新意识,如“基于高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研究”――从行为的量化分析入手;“高考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价值评价”――从学科价值的评价切入,“地理新课程与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研究”――从“学案”的提出说起等这些维度方面的研究都是以往没有出现的,很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

针对当前我国地理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教育论研究过于集中,课程论有些失衡;教学论研究层次欠缺,教学评价涉及较少;重视教师教学研究,忽视学生学习研究;教师教育发展关注不够;地理教育相关方面的研究不博也不专;地理考试试题研究呈现减弱趋势;国内外地理教育比较研究内容较为薄弱。

三、我国未来地理教育研究发展的展望

1.加强课程理论研究,完善课程体系观念

地理课程理论在地理学科教育中具有引领性,它规定了地理课程的基本方向、目标、内容、结构,是中学地理教学的上位概念,地理课程的任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误导地理教学。以现行地理课程标准为例,它还是实验版的,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其中可能会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它与实践中的地理课程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缩短其中的差距,这些都需要加强课程理论的研究,完善课程体系,为理想与实践之间的架构起“桥梁”作用。

2.注重教学理论细化研究,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教学理论研究固然丰富,但是研究的内容比较集中于思维、方法、策略、地图、案例、能力等方面,那么如何评价这些研究的实际意义?笔者认为,在注重教学理论的细化研究同时,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如地理新课标中提到教学中注重“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结合”,可以将其具体到教师教学行为评价、学生学业评价等。有条件的可以将课堂与课外实践结合,这样地理教学理论研究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3.建立“档案袋”研究,关注师生全面发展

地理教育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发展。文献统计中相关内容关注较少,就学生学习理论方面有50篇左右,而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其智力结构与非智力结构研究不多;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也比较少。因此,在未来发展中通过建立“档案袋”形式,跟踪研究,关注教师或学生个人发展的过程,做相关研究可以有效促进师生的全面发展。

4.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深化地理教育比较研究

地理教学研究论文篇5

[作者简介]王晓恒(1975- ),女,吉林农安人,长春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吉林 长春 13003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长春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生创新课程教育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52-01

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古代文论又称中国文学批评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程,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文艺学专业研究生课程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作为一门文学理论课程,中国古代文论在中文学科的课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是由课程的自身性质决定的。

在高校研究生课程中,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是中文专业古代文学和文艺学研究生的基础课程。从研究生古代文论课程的学习看,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是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要繁荣新文艺,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体系,需要总结和继承古文论遗产,因此探索研究生古代文论课程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二、现有教学模式分析

从我国高校现有的研究生教学来看,中国古代文论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文论史为讲述重点,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过程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即按照历史发展线索介绍古代文论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论思想和代表性文论家及文论作品。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二是以对中国古代文论的重点篇章分析为主,从篇章分析带出文论发展历史。基本以学生阅读为主,教师辅助分析。

以上两种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问题:第一种教学模式虽然能比较全面地向学生介绍文论的发展历史,使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对研究生教学来说不太适合。大部分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这门课程,对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培养科研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达不到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与要求。第二种教学模式侧重作品研究,虽然从形式上与本科生的教学有了区别,但从内容上来看还是以文论作品的阅读介绍文论思想,对学生来说是机械学习,不利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三、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探索

对于在本科阶段已经掌握中国古代文论基础知识的研究生来说,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和理论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学的重要目标。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对研究的领域有自己的观点,能够发现并探索新的研究领域、拓展研究空间,为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因此,研究生教学不能只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还要注重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1.区分教学对象,明确培养目标。对于研究生来说,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授课教师大多数是多年来从事本科课程教学的教师,基础理论知识十分扎实,但也会出现一个误区,即习惯性地把本科课程教学模式运用到研究生教学中来,没有明确区分教学对象,无法正确地贯彻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不能很好地达到研究生人才培养中强调的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从上述分析的两种教学模式来看,第一种明显是本科教学模式的延续,第二种虽有所改变,但也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像是中国古代文论作品选课程的演变。两者都是由于没有认真研究授课主体、区分教学对象造成的。在教学中要首先明确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所需要的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更是能力的培养。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锻炼理论思维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探索和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的能力切实得到提高。

2.转变教学观念,完善培养目标。素质教育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更高。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更新教学理念,准确地理解研究生教育的内涵。

首先,要明确传统的以授受为主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研究生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观念转变。要意识到传统教育中形成的“教师中心”的教学机制在研究生教学中应该向“学生中心”转化,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主。过去的“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研究生教育培养,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无法使学生参与到问题的研讨和拓展研究中来。在研究生中国古代文论课程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建构起“以学带教”的新教学模式。例如,针对古代文论文学化的课程特点,把古代文论的重点篇章布置给学生,先做文学层面上的阅读,在课堂授课时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作品来理解并讲解文论思想,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其次,从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目的来看,要明确“发展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观,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针对中国古代文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进一步完善培养目的。根据中国古代文论课的理论课的性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对研究生来说,在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时时处处要以理论支撑观点,对中文专业的古代文学的研究生来说,不了解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思想,很难深入透彻地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对文艺学方向的研究生来说,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重要的方面。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把具体理论的分析讲解与普遍规律的深入研究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具体理论分析文本的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拓展研究空间。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使用何种教学方法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在研究生古代文论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针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研究空间的拓展。

首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研究型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但掌握知识,更能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从事科研的能力。例如,在中国古代文论课的授课中,可以采取以问题带动研讨、以研讨带动科研的方法,边学习边研究,巧妙地把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研究的能力。再如,可以在授课前进行重点内容提要讲解,设定一些问题,组织大家讨论,也可以把问题先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并以报告或小论文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论述。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可以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其次,运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针对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启发式的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在古代文论中,关于“灵感”问题的论述,在陆机的《文赋》中首先以“应感之会”进行了形容,可以联系西方文论史中柏拉图对于“灵感”的论述引导学生分析,从中西的比较中,深入理解文论问题。还可以从古今文论的论述上来理解古代文论思想,例如,关于文学的本体论,当今的文学概论教材的论述已经十分详尽,有“劳动说”“游戏说”“巫术说”等说法。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对这一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文学“源于道”。可以把古代文论家的论述和当今的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进行对比学习。通过中西、古今文论的多方面的对比学习,开阔学生的理论视野,拓展学生的学术研究空间,培养学生多层次的创新研究思维的展开,增强学生在科研领域的创新研究能力。

总之,在研究生中国古代文论课的教学中,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模式的更新,多方面、多角度地调动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培养高素质的研究型专业人才。

地理教学研究论文篇6

    * * *

    应该承认,新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实践的主流是充满生机的。但无庸讳言,作为母语教育的中学语文教 育理论研究,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零散、沉滞与无序,使得它和语文教育实践、和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趋向 不尽协调。本文拟就个人思考之所及,对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存在并仍然潜滋暗长的若干非正常因素略 陈二三。

    1、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无中心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缺乏权威性统一研究机构。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中语界唯一的 全国性研究机构——全国中语会及地方各级中语会,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它在中学语文教育 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及影响呈弱化趋势。不少基层中语会实际上早已形同虚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教 研室的专业教研人员也往往成年累月地忙于繁杂事务,忙于各类考务而难以专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一线教师中 的不少人或因学术造诣、理论修养的力不从心,或因条件所限而难以使研究趋向深入。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专业 期刊中,真正能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的也屈指可数。于是,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在宏观上呈“散 兵游勇”状,在微观上呈“人自为战”状,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导向中心,也没有形成颇具实力的研究阵 容,当然也就难以使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使之走向整体性与高层次。

    2、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内容(课题)的无序与模糊

    就整体看,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专家到教师,都想在攻克语文教育这 一难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但是,如果对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作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即可发 现,在这理论研究空前活跃的另一面,却又给人以浓重的扑朔迷离之感,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者各执一辞,认定自己的观念是“五岳独尊”;另一方面是在第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多数对 此难以接受且深感无所适从。今天强调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的着手成春,明天宣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 神奇妙用;今天说语文教育要以德育为主,明天称语文教育要以工具性为重;今天说语文教育要限制科学主义 ,弘扬人文主义,明天讲语文教育要使塑造健康人格与发展语文能力同步。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认定写作是 语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对阅读教学有探索的,强调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甚至在教材的选文比例问 题上,直到今天仍然争执不休。有人坚持当代语文教材要削减文言文分量,有人则认为教材选文要以文言文为 主。时至今日,只要认真阅读各类语文报刊的若干文章(其中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大作),我们仍然会强烈地 感受到各种语文教育观念的无序与模糊。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如果有迷惘者站出来,求教于莘莘研究者——语 文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当?那将是怎样一种场面呢?笔者在此绝无非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之意 (笔者也曾涉猎其中)。学术昌明,从来都是有益无害的。只是认为,在这旷日持久、莫衷一是的争鸣之中与 争鸣之后,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没有一个中心机构来对这些学术性见解进行哪怕是初步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的筛选和再研究工作,以致使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包括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难以发现这异彩纷呈的各种学 术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难以使这些零散的教育理论观念臻于整饬。结果,它们也就很难对语文教育实践起 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实践产生误导。我们完全可以静心想一想,长期以来,各类专业报刊上 发表的语文教育理论文章怎一个“多”字了得,其中不少文章确有一定的甚至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然 而,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充其量或则由权威报刊转而载之,或则引起部分读者当时情感上的共鸣和 认识上的趋同,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就如同天女散花般地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 损失,这种零散、无序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改变,损失仍然会继续下去。

    3、对语文教育专家教育思想研究的单向性

    若干年来,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对叶圣陶、吕叔湘以及于漪、魏书生等许多专家学者的语文教育思想 和语文教学艺术进行了热烈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还仅仅限于对这些专家学者的单(纵)向研究——研究一个 个具体对象的语文教育思想或语文教学艺术,却没有对其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综合与提炼。这就出现了一 个令人十分遗憾甚至尴尬的现象:尽管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群星璀璨,但我们却至今没有能够使之融会贯 通,使之珠联璧合,进而使之成为建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指导当代中国语文教学实践的 指南。这样下去,中学语文教学就永远不会形成合力,也就永远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4、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若干年来,语文教育理论如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样,存在着一种理论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 ,某些所谓高层次理论文章并非来自直接或间接的语文教育实践,而是源于某些理论研究者的“纯智力”,往 好处说,它们只是一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贵族文化”,是一种堆砌新辞、大而不当的“思辨哲学”; 另一方面,有些文章又走向另一极端,它们只是一种夸大的、带有不少主观想象和虚构成份的直接经验或实践 过程的描述,缺少(恐怕也无力进行)切中肯綮的理论阐发。这两类文章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华而不实。许多时 候,它既不像作者与整个中语界教师群体的娓娓而谈,也不像作者与语文教师个体的思想(学术)交流,而仿 佛是作者旁若无人般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文章,或则昙花一现,或则自赏孤芳,实在没有什么研究和实践价值 。

地理教学研究论文篇7

* * *

应该承认,新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育实践的主流是充满生机的。但无庸讳言,作为母语教育的中学语文教 育理论研究,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零散、沉滞与无序,使得它和语文教育实践、和日新月异的时展趋向 不尽协调。本文拟就个人思考之所及,对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存在并仍然潜滋暗长的若干非正常因素略 陈二三。

1、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无中心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缺乏权威性统一研究机构。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中语界唯一的 全国性研究机构——全国中语会及地方各级中语会,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它在中学语文教育 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及影响呈弱化趋势。不少基层中语会实际上早已形同虚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教 研室的专业教研人员也往往成年累月地忙于繁杂事务,忙于各类考务而难以专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一线教师中 的不少人或因学术造诣、理论修养的力不从心,或因条件所限而难以使研究趋向深入。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专业 期刊中,真正能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的也屈指可数。于是,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在宏观上呈“散 兵游勇”状,在微观上呈“人自为战”状,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导向中心,也没有形成颇具实力的研究阵 容,当然也就难以使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使之走向整体性与高层次。

2、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内容(课题)的无序与模糊

就整体看,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专家到教师,都想在攻克语文教育这 一难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但是,如果对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作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即可发 现,在这理论研究空前活跃的另一面,却又给人以浓重的扑朔迷离之感,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者各执一辞,认定自己的观念是“五岳独尊”;另一方面是在第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多数对 此难以接受且深感无所适从。今天强调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的着手成春,明天宣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 神奇妙用;今天说语文教育要以德育为主,明天称语文教育要以工具性为重;今天说语文教育要限制科学主义 ,弘扬人文主义,明天讲语文教育要使塑造健康人格与发展语文能力同步。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认定写作是 语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对阅读教学有探索的,强调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甚至在教材的选文比例问 题上,直到今天仍然争执不休。有人坚持当代语文教材要削减文言文分量,有人则认为教材选文要以文言文为 主。时至今日,只要认真阅读各类语文报刊的若干文章(其中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大作),我们仍然会强烈地 感受到各种语文教育观念的无序与模糊。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如果有迷惘者站出来,求教于莘莘研究者——语 文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当?那将是怎样一种场面呢?笔者在此绝无非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之意 (笔者也曾涉猎其中)。学术昌明,从来都是有益无害的。只是认为,在这旷日持久、莫衷一是的争鸣之中与 争鸣之后,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没有一个中心机构来对这些学术性见解进行哪怕是初步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的筛选和再研究工作,以致使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包括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难以发现这异彩纷呈的各种学 术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难以使这些零散的教育理论观念臻于整饬。结果,它们也就很难对语文教育实践起 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实践产生误导。我们完全可以静心想一想,长期以来,各类专业报刊上 发表的语文教育理论文章怎一个“多”字了得,其中不少文章确有一定的甚至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然 而,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充其量或则由权威报刊转而载之,或则引起部分读者当时情感上的共鸣和 认识上的趋同,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就如同天女散花般地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 损失,这种零散、无序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改变,损失仍然会继续下去。

3、对语文教育专家教育思想研究的单向性

若干年来,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对叶圣陶、吕叔湘以及于漪、魏书生等许多专家学者的语文教育思想 和语文教学艺术进行了热烈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还仅仅限于对这些专家学者的单(纵)向研究——研究一个 个具体对象的语文教育思想或语文教学艺术,却没有对其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综合与提炼。这就出现了一 个令人十分遗憾甚至尴尬的现象:尽管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群星璀璨,但我们却至今没有能够使之融会贯 通,使之珠联璧合,进而使之成为建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指导当代中国语文教学实践的 指南。这样下去,中学语文教学就永远不会形成合力,也就永远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4、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若干年来,语文教育理论如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样,存在着一种理论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 ,某些所谓高层次理论文章并非来自直接或间接的语文教育实践,而是源于某些理论研究者的“纯智力”,往 好处说,它们只是一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贵族文化”,是一种堆砌新辞、大而不当的“思辨哲学”; 另一方面,有些文章又走向另一极端,它们只是一种夸大的、带有不少主观想象和虚构成份的直接经验或实践 过程的描述,缺少(恐怕也无力进行)切中肯綮的理论阐发。这两类文章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华而不实。许多时 候,它既不像作者与整个中语界教

师群体的娓娓而谈,也不像作者与语文教师个体的思想(学术)交流,而仿 佛是作者旁若无人般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文章,或则昙花一现,或则自赏孤芳,实在没有什么研究和实践价值 。

地理教学研究论文篇8

Abstract:The practical teaching with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in theoretical less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for improving students’political quality , fostering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 The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being advantageous to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course research , being advantageous to improving students’ quality , and the attributes ,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s of the course . Doing well the enforcement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success .

Key words:theoretical lesson of ideology politics ; practical teaching ; problem and inpidual case ; enforcement

—、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研究的概念与意义

1本文需界定的两个基本概念

(1)问题研究。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授课学生,针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

(2)个案研究。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个别的、特殊的案件或事例的研究。

2问题与个案研究对教学的意义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的意义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进行的研究,无论是“问题研究”还是“个案研究”,都会从某个方面(或侧面)涉及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如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民主与法制问题、改革开放中的问题、“三农”问题、道德问题、犯罪问题、网络问题、恋爱问题、学习目的与动机问题,等等。学生正是通过对感兴趣的问题或个案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课堂(书本)教学内容的理解,修正其错误认识,坚定了对教学内容真理性的认识。

(2)能培养大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研究”或“个案研究”实践教学,能够较好地推动大学的创新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类研究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3)能为课程教学提供可资利用的材料,促进教学相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是针对某—问题(个案)而展开的,学生课题研究小组能够集中一段时间收集相关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中往往有不少可以利用的东西,能够补充教师在这方面教学的不足。同时,小组成员能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往往能从某一视角、某一方面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老师的课程教学或科研可能是很有价值的。例如,有学生研究小组针对老师课堂上讲的“大学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学” 的观点提出质疑,而有的研究小组则在研究论文中赞同老师介绍的这一观点;有的学生研究小组先是搜集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个案(本校的、外校的和网上的),然后进行分析,写出论文。这类研究对老师丰富教学内容、进行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

由于这一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还不长,开展这一实践教学的学校还不多,因而对这一问题还需进一步实践和研究。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条原则性的建议:

1从有利于课程教学和科研出发

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首先要考虑要有利于课程的教学,即有利于增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实效。但是,要达此目的,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而好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就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研究往往是教师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学生的研究可能是粗糙的、欠缺的、稚嫩的,如果教师在学生研究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有可能取得我们称之的所谓“科研成果”。而学生与老师的双重研究,对推动教学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研究水平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一活动开展得好,每年就可能有一批师生合作的研究成果产生。

2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出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要从这个角度进行考虑。

3根据课程属性、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提出和选定“问题”与“个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门必修课程具有不同的课程属性、特点和教学内容,因而其“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也应有所不同。例如,某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提出的诸如:大学生学习投资效益研究、大学生文明形象的塑造研究、大学生恋爱道德约束研究、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校园周边环境建设的关系研究、大学生学业管理的个案研究、大学生学习目的的个案研究、大学生价值目标追求的典型个案分析、大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个案分析、大学生犯罪的个案分析、大学新生课余时间安排的个案分析等“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课题,都是符合这一原则的。

转贴于 4与大学生的创新教育相结合

现在不少大学都在大力推行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如湖南大学实施的“SIT”计划(StudentsInnovationTraining)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好的成效,关键是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1组织实施的主体

这类教学经学校或院系批准后,下一步就是如何组织实施的问题。这种组织实施的主体一般为两个层次:一是开设课程的教研室;二是任课教师。教研室的任务是组织讨论、制定和实施方案,检查督促任课教师执行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则是实施方案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如果是组成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则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属于组织实施的第三层次。

2问题与个案研究课题的提出

担负课程教学的教研室根据课程的教学性质、内容和特点,精心研究、编写供学生选择的问题与个案研究课题。如果能让学生参与或提出则更能体现教学的目的与要求。研究课题应涵盖和体现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数量至少应在50个以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和课程教学的需要,每年应对这类研究课题进行更新。如有必要,还应对这类研究课题进行归类。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课题可分类为:大学适应、人生理想、人际关系、道德、恋爱与择偶、、上网、课余生活、勤工俭学、人生价值,违纪与犯罪等等。

3组织学生实施

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有两种组织形式:个人形式和小组形式。

(1)个人形式。即由某个学生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任课教师对有些只需一人即可完成的研究课题或受条件限制只能由一人完成的课题,应当允许个人单独完成。

(2)小组形式。这种形式应当大力倡导。研究小组一般由3~5名学生按照自愿原则组成,多于或少于此人数的须经任课教师批准。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原则上不跨班,不跨院系,特殊情况须经任课教师同意。否则会带来论文(报告)的归类装订、成绩登记与检查、查询等教学管理上的诸多问题。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对工作任务应有明确分工和合作要求。组长须经民主推选产生。研究选题应由小组民主讨论确定。此举旨在培养和体现学生的责任意识、独立工作能力、团队与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另外,还应帮助、鼓励学生在学术核心期刊或其他报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4加强课题研究的指导

(1)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在确定选题的基础上,教师应具体指导学生进行调查(上网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书信调查等)、收集和处理资料、实验(各种情境的创设与数据处理)和统计,然后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

(2)论文(研究报告)格式规范性指导。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在低年级(一、二年级)开设。低年级学生初次撰写研究论文(报告),缺乏相应的知识与训练,所以教师应对他们进行论文规范性指导。任课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优秀范文,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讲授,对往年学生提交的研究论文(报告)是否合乎规范要进行讲析。如果缺少这一指导,学生提交的论文或报告就会五花八门,很不规范。更重要的是,学生不能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很好的表述,影响学生科研素质以及科研写作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任课教师进不进行这种指导,其效果是很不一样的。

(3)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学生一般都缺乏制定研究计划的经验,所以教师应当对学生加以指导。学生拟定的研究计划,应报任课教师审阅同意。任课教师应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以使研究计划切实可行。

5学术道德要求与教育

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有一个学术道德教育问题。教研室对此要有明确的规定,任课教师要率先垂范。要结合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向学生提出学术道德的具体要求,并强调违反者应当承担责任。

6论文(报告)提交的若干要求

包括论文(报告)完成与提交时间的要求;附件材料(如下载的资料、摘抄复印的资料、问卷调查表、会议纪录等,用来证明调查研究工作的真实性和认真程度)和光(软)盘提交的要求;文档格式的要求;论文文件袋的要求等。

7研究论文(报告)的成绩评价

研究论文(报告)的成绩评分可以由两部分构成:论文(报告)完成过程质量评分和论文(报告)质量评分。过程质量分,用以衡量小组论文(报告)完成过程的认真态度、团队精神、任务的难易程度、附件材料是否齐全等。论文(报告)质量分,用以衡量论文(报告)的质量,包括论文(报告)的格式、结构、分析、创新性、小组总结、个人心得质量等。研究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则以小组论文或报告为单位进行评分,小组成员的成绩以小组得分为基础,视其表现与作用来确定。

8以课程研究论文(报告)取代传统考试的效果评价

(1)与以往的考试相比,这一改革能有效地克服学生平时轻视课堂学习、考前搞突击复习、要求老师划重点、死记硬背的弊端,能较好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与以往的考试相比,这一改革能达到培养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学生们通过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的提交这一过程,能培养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如社会调查能力、资料查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以论文小组的形式,能有效地解决评卷工作量过大和评卷时间过长的问题,与每个学生单个提交考试论文相比,评卷工作量可大为减少。

地理教学研究论文篇9

    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ity),学界亦称“交叉学科”,该词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跨学科最初只是在一般字面意义上使用,随着研究的深入,由原来的多种理解逐步趋向较为稳定的公认的含义。就学术含义而言,跨学科至少可以具有或引申出三层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打破学科壁垒,把不同学科理论或方法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研究或教育活动。[1]这是跨学科的基本含义。二是指包括众多的跨学科学科在内的学科群。从这个意义上说,跨学科学科不是一门学科,而是所有具有交叉(跨学科)特点的学科的总称,通常被称为交叉科学。三是指一门以研究跨学科的规律和方法为基本内容的高层次学科,确切地说,可以称为“跨学科学”或“科学交叉学”。目前在国外学者中较为公认的“跨学科”的含义是指对于典型学科之间的问题的研究。西方学者G.伯杰在经合组织(OECD)出版的《跨学科——大学的教学和科研问题》文集中对跨学科作了较为详细的诠释,指出跨学科是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之间紧密的和明显的相互作用,包括从思想的简单交流到学术观点、方法、程序、认识、术语和各种数据的相互整合,以及在一个相当大的领域内组织的教育、研究。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各门学科发展自身的需要和学者学术兴趣的转移,以及社会需求的激励,迅速掀起了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IDS)的热潮,并于70年代在法国召开了首届跨学科问题国际研讨会。跨学科研究被界定为:“回答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或者选择一个话题的过程,这些问题或主题用一门学科或专业来处理可能显得太宽泛和复杂……跨学科研究吸收各学科的观点并通过建构一种更全面的看法来综合它们的视野。在这种方式下,跨学科研究不是一种简单的补充,而是学科的补足和修正。”[2]这是对跨学科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界定。其余的界定,如德国着名跨学科研究专家米特斯特拉斯教授认为:“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持续的学科间的合作,一方面涉及了一个超越学科界限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工作的形式,另一方面也是学科内部的相关知识和相关研究的准则,是学科间就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合作。”[3]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以及国家卫生研究院指出:“跨学科研究是团队或者个人整合来自多学科的信息、数据、技术、工具、视角、概念和理论,解决某一学科和研究领域内不能解决的问题。”[4]我国跨学科研究专家刘仲林认为:“跨学科研究是科研主体在科学划分的基础上,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研究领域而进行的一种科学创造活动,是解决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而达到不同学科相互渗透的一个重要手段。”[5]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跨学科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跨学科研究的概念表述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和要义是明确的,即跨学科研究是来自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运用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综合的、复杂的、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问题的一种研究范式。

    教学论研究对象和解决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呼唤教学论跨学科研究的产生。教学论跨学科研究,指谓以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为特定领域,跨越学科之间传统边界,引进与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或方法,从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对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全面、综合、系统、深入探讨的一种研究范式。教学论跨学科研究既是教学论和其他学科跨越边界进行研究取得的结果,也是教学论研究领域迫切需要新的理论与方法以求拓展与突破的结果。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具有如下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具有综合性。客观事物本身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其他事物孤立地存在于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科学的发展要求人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跨学科研究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综合性、复杂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教学论研究的问题是综合和复杂的,是任何单一科学不可能对它分析透彻的,更不能对它提供完整的科学的解决方案。正因为如此,教学论研究也就走综合性、复杂性问题解决的新路径——从单学科研究发展到跨学科研究。第二,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具有互融性。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中,教学论研究者一方面站在自己的学科立场上,努力保卫自身所在的学科领地,另一方面又极力地向外扩展自身的学科疆界。扩展的结果是,教学论原有的学科边界被打破了,教学论与相关学科之间相互融合,体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融性样态。如与哲学的融合,就有与本体论、价值论、知识论、实践论的互融性;如与系统科学的融合,就有与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互融性;与相关横向学科的融合,就有与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管理学、生态学、环境学、信息技术学的互融性。第三,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当代跨学科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是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需要的产物。大量事实表明,它能卓有成效地解决现实发展中所提出的、已经或可能面临的综合性问题。现代教学论所面临的迫切的重大实践问题,大多是需要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解决的复杂问题。单举新课程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这一问题为例,该问题域已经从原来由单一教学论学科来解决,发展到了由多个学科的共同研究,这些学科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主要是为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决策服务的,具有很强的解决综合、复杂的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是教学论跨学科研究的活力。

    二、教学论跨学科研究的成就与趋势

    近30年来,我国教学论跨学科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的成就,教学论学科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教学论跨学科研究促进了教学论学科走向成熟和体系化,现代教学论正在由一门学科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数量可观的学科群,而且提高了对教学实践的解释力和指导作用,促进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健康发展。

    (一)教学论研究找到新学科视角的支持与论证,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不断拓展

地理教学研究论文篇10

Abstract:The practical teaching with “problem and individual case" in theoretical lesson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meaning for improving students’political quality , fostering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 The “problem" and “individual case" should be determined by being advantageous to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course research , being advantageous to improving students’ quality , and the attributes ,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s of the course . Doing well the enforcement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success .

Key words:theoretical lesson of ideology politics ; practical teaching ; problem and individual case ; enforcement

—、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研究的概念与意义

1本文需界定的两个基本概念

(1)问题研究。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授课学生,针对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

(2)个案研究。指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个别的、特殊的案件或事例的研究。

2问题与个案研究对教学的意义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的意义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所进行的研究,无论是“问题研究”还是“个案研究”,都会从某个方面(或侧面)涉及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如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民主与法制问题、改革开放中的问题、“三农”问题、道德问题、犯罪问题、网络问题、恋爱问题、学习目的与动机问题,等等。学生正是通过对感兴趣的问题或个案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课堂(书本)教学内容的理解,修正其错误认识,坚定了对教学内容真理性的认识。

(2)能培养大学生的研究创新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研究”或“个案研究”实践教学,能够较好地推动大学的创新教育活动。实践证明,这类研究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搜集并处理资料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3)能为课程教学提供可资利用的材料,促进教学相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是针对某—问题(个案)而展开的,学生课题研究小组能够集中一段时间收集相关的资料,而这些资料中往往有不少可以利用的东西,能够补充教师在这方面教学的不足。同时,小组成员能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往往能从某一视角、某一方面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老师的课程教学或科研可能是很有价值的。例如,有学生研究小组针对老师课堂上讲的“大学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学” 的观点提出质疑,而有的研究小组则在研究论文中赞同老师介绍的这一观点;有的学生研究小组先是搜集大学生恋爱问题的个案(本校的、外校的和网上的),然后进行分析,写出论文。这类研究对老师丰富教学内容、进行案例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

由于这一实践教学活动的时间还不长,开展这一实践教学的学校还不多,因而对这一问题还需进一步实践和研究。

从以往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条原则性的建议:

1从有利于课程教学和科研出发

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与“个案”研究,首先要考虑要有利于课程的教学,即有利于增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利于澄清学生的模糊认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实效。但是,要达此目的,需要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而好的“问题”与“个案”研究,就能较好地做到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研究往往是教师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学生的研究可能是粗糙的、欠缺的、稚嫩的,如果教师在学生研究的基础上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有可能取得我们称之的所谓“科研成果”。而学生与老师的双重研究,对推动教学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研究水平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一活动开展得好,每年就可能有一批师生合作的研究成果产生。

2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出发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要从这个角度进行考虑。

3根据课程属性、特点和教学内容的不同提出和选定“问题”与“个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门必修课程具有不同的课程属性、特点和教学内容,因而其“问题”与“个案”的提出和选定也应有所不同。例如,某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提出的诸如:大学生学习投资效益研究、大学生文明形象的塑造研究、大学生恋爱道德约束研究、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校园周边环境建设的关系研究、大学生学业管理的个案研究、大学生学习目的的个案研究、大学生价值目标追求的典型个案分析、大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个案分析、大学生犯罪的个案分析、大学新生课余时间安排的个案分析等“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课题,都是符合这一原则的。

4与大学生的创新教育相结合

现在不少大学都在大力推行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如湖南大学实施的“SIT”计划(StudentsInnovationTraining)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研究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与个案”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取得好的成效,关键是要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1组织实施的主体

这类教学经学校或院系批准后,下一步就是如何组织实施的问题。这种组织实施的主体一般为两个层次:一是开设课程的教研室;二是任课教师。教研室的任务是组织讨论、制定和实施方案,检查督促任课教师执行实施方案。任课教师则是实施方案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如果是组成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则学生课题研究小组属于组织实施的第三层次。

2问题与个案研究课题的提出

担负课程教学的教研室根据课程的教学性质、内容和特点,精心研究、编写供学生选择的问题与个案研究课题。如果能让学生参与或提出则更能体现教学的目的与要求。研究课题应涵盖和体现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数量至少应在50个以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和课程教学的需要,每年应对这类研究课题进行更新。如有必要,还应对这类研究课题进行归类。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课题可分类为:大学适应、人生理想、人际关系、道德、恋爱与择偶、、上网、课余生活、勤工俭学、人生价值,违纪与犯罪等等。

3组织学生实施

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对研究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有两种组织形式:个人形式和小组形式。

(1)个人形式。即由某个学生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任课教师对有些只需一人即可完成的研究课题或受条件限制只能由一人完成的课题,应当允许个人单独完成。

(2)小组形式。这种形式应当大力倡导。研究小组一般由3~5名学生按照自愿原则组成,多于或少于此人数的须经任课教师批准。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原则上不跨班,不跨院系,特殊情况须经任课教师同意。否则会带来论文(报告)的归类装订、成绩登记与检查、查询等教学管理上的诸多问题。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对工作任务应有明确分工和合作要求。组长须经民主推选产生。研究选题应由小组民主讨论确定。此举旨在培养和体现学生的责任意识、独立工作能力、团队与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

另外,还应帮助、鼓励学生在学术核心期刊或其他报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4加强课题研究的指导

(1)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在确定选题的基础上,教师应具体指导学生进行调查(上网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书信调查等)、收集和处理资料、实验(各种情境的创设与数据处理)和统计,然后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

(2)论文(研究报告)格式规范性指导。本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在低年级(一、二年级)开设。低年级学生初次撰写研究论文(报告),缺乏相应的知识与训练,所以教师应对他们进行论文规范性指导。任课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的优秀范文,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讲授,对往年学生提交的研究论文(报告)是否合乎规范要进行讲析。如果缺少这一指导,学生提交的论文或报告就会五花八门,很不规范。更重要的是,学生不能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很好的表述,影响学生科研素质以及科研写作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任课教师进不进行这种指导,其效果是很不一样的。

(3)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学生一般都缺乏制定研究计划的经验,所以教师应当对学生加以指导。学生拟定的研究计划,应报任课教师审阅同意。任课教师应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以使研究计划切实可行。

5学术道德要求与教育

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有一个学术道德教育问题。教研室对此要有明确的规定,任课教师要率先垂范。要结合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向学生提出学术道德的具体要求,并强调违反者应当承担责任。

6论文(报告)提交的若干要求

包括论文(报告)完成与提交时间的要求;附件材料(如下载的资料、摘抄复印的资料、问卷调查表、会议纪录等,用来证明调查研究工作的真实性和认真程度)和光(软)盘提交的要求;文档格式的要求;论文文件袋的要求等。

7研究论文(报告)的成绩评价

研究论文(报告)的成绩评分可以由两部分构成:论文(报告)完成过程质量评分和论文(报告)质量评分。过程质量分,用以衡量小组论文(报告)完成过程的认真态度、团队精神、任务的难易程度、附件材料是否齐全等。论文(报告)质量分,用以衡量论文(报告)的质量,包括论文(报告)的格式、结构、分析、创新性、小组 总结、个人心得质量等。研究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则以小组论文或报告为单位进行评分,小组成员的成绩以小组得分为基础,视其表现与作用来确定。

8以课程研究论文(报告)取代传统考试的效果评价

(1)与以往的考试相比,这一改革能有效地克服学生平时轻视课堂学习、考前搞突击复习、要求老师划重点、死记硬背的弊端,能较好地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2)与以往的考试相比,这一改革能达到培养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学生们通过从论文的选题到论文的提交这一过程,能培养锻炼多方面的能力,如社会调查能力、资料查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以论文小组的形式,能有效地解决评卷工作量过大和评卷时间过长的问题,与每个学生单个提交考试论文相比,评卷工作量可大为减少。

地理教学研究论文篇11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研究生具有探索精神和主动创新的意识,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形成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根基和生命线,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点所在。

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的一所省属本科高等师范院校,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广西师范学院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广西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基础以及研究生培养的历史等方面与重点高校、名牌高校无法相比。但多年来,广西师范学院坚持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教育理念,强化质量意识,以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一、科学规划和制度保障

十一五期间,广西师范学院制定了《2006—2010年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对学校十一五期间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进行了规划,提出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实施与管理办法等;十二五期间,学校在《2011-2015年广西师范学院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完善和规范检查、监督机制,探索和完善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的发展目标;学校先后制定了《广西师范学院校级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和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确保学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运行。

二、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培养研究生的基本依据。广西师范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突出对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要求各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要充分反映国家研究生教育转型和改革的要求,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进一步突出各专业的最新进展,并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满足社会各级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①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学校对各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是:注意课程体系的优化,专业课的设置要体现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状况,注意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更新陈旧的内容;要注意突出重点,在发挥本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点的同时,注重将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努力把握本学科、专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②

三、创新教育方式

(一)以“研究生学术论坛”为平台,活跃学术氛围

广西师范学院每年都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为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展示成果提供平台。每年举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都有明确的主题,开展跨校和跨专业的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邀请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研究生的学术成果报告、研究生学术论文评比等活动。通过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有效地活跃了学术氛围,开拓了研究生的视野,培养和训练了研究生撰写科研报告、表达学术成果的能力,同时加强了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开展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学校每年都精心组织和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给研究生作几十场高质量的学术报告,专家学者为研究生们讲授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和研究前沿,这些学术报告引起了研究生的极大兴趣,让研究生有更多机会与优秀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调动了研究生的学术探讨的热情,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启迪了研究生的心智。

四、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为研究生的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地。目前学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数十个,其中自治区级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4个,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11个。学校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共建单位签署了开展长期科研项目合作和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合作协议。通过互聘对方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作为本单位兼职技术人员,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活动,并定期与不定期地就双方长远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进行研讨,开展合作。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为学科建设、科研、研究生培养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有利地促进了学科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有效地推进了产学研的一体化,为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结构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平台,极大地创新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拓展创新实践途径

(一)以创新计划项目为依托,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③,在全国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广西高度重视,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广西通过立项的方式给予立项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必要的研究经费支持。

广西师范学院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计划项目的申报和项目研究,对获得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立项的项目,学校根据自治区下拨的项目经费给予1:2的经费配套。同时开展校级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并给予项目研究的经费资助。通过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更大、更好的平台,进一步激发研究生从事高水平科研活动的热情。学校鼓励和资助研究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实践和发表学术论文,学校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以来,研究生发表的项目研究论文约两百多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被SCI、EI、ISTP等著名国际检索论文数十篇,多项项目研究成果申请了专利。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在学科竞赛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是检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对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倡导的学科竞赛之一,是研究生在数学建模方面全国性顶级水平的学术活动。举办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在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调动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在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研究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努力营造研究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环境和氛围,精心组织研究生参与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区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在2009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获得全国二等奖(广西没有一等奖,只有广西师范学院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学校已连续三年在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是广西高校在此项比赛中的最好成绩,这也是全国地方性院校取得的最好成绩之一。通过组织研究生参与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有效地调动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大程度的挖掘了参赛研究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与团队合作精神。

(三)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项目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创新

学校有效地把科学研究贯穿在研究生的日常教学和培养中,鼓励教师将自己的学术思想、科研成果运用和转化到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鼓励研究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导师悉心传授研究方法,导师根据自身科研方向和学术专长,积极引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例如,“土地资源管理”是我校的优势学科,为广西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承担了广西60多个市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任务,承担了30多个市县的基准地价评估及征地价格评估工作,累计横向科研经费达4000余万元,研究成果直接为各级政府应用。为了促进研究生培养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带领研究生直接参与导师在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和规划方面的科研项目,使研究生能够在科研中学习和创新。

六、强化学位论文的创新性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集中反映。学校不断强化学位论文的规范性,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关,对论文的选题、论文撰写、学术不端检测、论文送审、论文答辩等各环节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导师对自己指导的学生从开题选题、论文撰写、进展报告、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全程指导和监控。学校还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检测,实行学位论文送审前检测。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双盲送审制度,即每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都必须从学校的论文评阅专家库中随机抽取2位专家评阅该论文,送审的论文中不能出现学生姓名、导师姓名及一切可能表明研究生身份的文字。学校的硕士毕业论文已进入《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自觉接受社会的质量监督。

为了突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导师注重引导和鼓励研究生选择本学科的前沿,且具有原创性的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鼓励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研究中,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在理论、观点、方法、材料上实现创新。学校把创新作为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核心标准,要求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形成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取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通过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使研究生得到了一次完整的科研创新训练。

[注释]

①《广西师范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

②《广西师范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

③《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

[参考文献]

[1]刘新亚,柯瑜,宣江雷,赵宏.把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努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中国医药导报,2011(9).

地理教学研究论文篇12

2小学语文教学法真正被人们认为是一门学科的历史较短,我国虽然有长达二千多年历史的母语教育,有许多教育论述,但大多是论述学法的,论述教法的很少。若是从上个世纪30年代黎锦熙的《新授国语教法》起,算这门学科初步建立的话,至今也只有6O年左右的时间,而真正把它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并进行一些研究应是从1978年开始,由于这门学科研究的历史短,就有许多理论问题亟须解决。

3.小语教法学科研究发展缓慢也与这门学科的交叉性边缘性的性质有关。小语教法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又具有语文和教育两大学科的理论知识,要研究它,研究人员必须具有教育理论和中文专业知识。目前有许多教育理论家在研究语文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又附在了语文教育之内,有些专家的研究注重了学科的理论性而又淡化了它的实践性,加强了教育理论而又忽视了它的语文特征,因此小语教法学科的研究深度不够,发展也较慢了。

由于它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研究的历史又较短,目前还没有这门学科的专家委员会,我们这个小语教法研究中心是隶属于教育学会。即使小语教法的研究专家其水平如何之高,理论研究如何之超前,他都要面临现实生活中一个很尴尬的问题。例如评申高一级职称,如果你的主要研究方向仅是小语教法的话,可能就会很难评上高一级职称。因为把你放在中文系列评定,你的研究成果好像是属于教育学系列,不属于中文教师专业细化范围,中文专家教授就不给你审评;若是列属于教育学系列,你的研究成果就好像没有教育学专家那样专业化,会被认为你的研究水平不高,这就是小语教法教师包括所有学科教学法教师现实尴尬处境。因此绝大多数教师必须做其他的专业研究,或者是把小语教法的研究作为一种业余兴趣爱好而已。这种尴尬现况又如何能够提高小语教法的理论研究,推动其发展呢?

随着教师教育的向前发展,小语教法作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一门专业课程,必须得到加强,并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小语教法的研究必须深入、发展、提高。要想使小语教法的理论研究得到尽快提高,可采取以下对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