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实训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2-11-27 05:02:28

散打实训总结

散打实训总结篇1

散打是武术搏斗运动的一种比赛形式,是两个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用踢、打、摔、拿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1989年被列为体育正式竞赛项目,1993年被定为全运会项目和第二届世界锦标赛项目。随着各省市对全运会重视与投入的加大,散打运动作为武术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散打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散打运动员的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运动能力,它是支撑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能作用的物质系统。没有体能作为支撑,技能就无法形成,而体能又是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技能、运动素质三个部分组成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作用,相互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彼此制约、相互促进,每一个部分都影响着体能的整体水平。

一、体能训练的分类

现代的散打运动员,必须具备打满三局或五局的充沛体力,保证即使在比赛的最后时刻,技术的正常发挥也不受大的影响,可以说体能的好坏对散打比赛的成绩举足轻重。由于体能素质的分类很多,所以在体能素质训练时就有许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结合散打运动的实践,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在这以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展开论述。

1.一般体能训练

一般体能指运动员完成长时间工作的总体能力。通常有两种方式发展一般体能,一是采用单一的练习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二是采用变换的练习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前者可以很好的发展主要工作肌群及关节、韧带的疲劳耐受性,但总的负荷比较小;而后者则正好相反,总的运动负荷可以很大,但局部运动器官的负荷减轻。训练中应将两者结合运用。

发展一般体能训练负荷的基本特点是负荷量大,强度较小。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和长时间重复训练法。可以采用下列一些具体的方法:

2.专项体能训练

是指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按特定强度、质量要求长时间进行专项运动的能力。不同的专项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不同,训练方法也不一样。散打比赛的特点是每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根据比赛性质不同,每场比赛共打3局。一场比赛下来,运动员的心率通常在180―190次/分,血乳酸浓度能达到16毫克分子/升左右。不停的移动、激烈的对抗和高强度的拼争,决定了散打运动的专项体能是以无氧耐力为主。因此,散打运动专项体能的训练方法,就以发展无氧耐力与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为主,通常是中长时间的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以及短时间的持续训练法。

3.专项耐力的训练

通常采用专项或接近专项的训练手段来发展。在训练实践中,可以采用下列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手段:空击练习、打靶练习、坐庄练习。

二、体能训练应与实践结合

为了适应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的需要,促进散打运动员体能的提高,使武术散打比赛更加精彩激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于2005年4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了首次全国武术散打运动员的体能测试。体能测试项目为:9分钟跑和8米×40次抱沙人折返跑。武术管理中心颁布的9分钟跑与8米×40次抱沙人折返跑两项赛前体能测试项目和标准的实施,无疑是散打运动项目的一次革命。但这两项测试是否可以作为散打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测试标准还有待商榷。

三、体能训练应与实战结合

在散打比赛中,没有技术的保障,就谈不上良好的素质表现。因此,体能训练应更多地结合技术、战术的训练进行,体能训练不应与技战术分家,若不然,对中国散打运动的建设与发展将产生负面效应。技战术与体能,只可相对地说,不能截然分割开来。技战术若用得好,不仅能节省自己的体能,而且还消耗对方的体能,以备关键时刻之用。如以假动作诱敌或采取游击战法,与对手周旋,效果就显著得多。所以也可以这么说,技战术可以转化为体能,体能也可以转化为技战术。

拼搏取得胜利,必须有很好的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耐力素质主要受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机能水平的影响。耐力素质测试中包括一般性耐力测试和专门性耐力测试。一般性耐力测试能保证测量的可靠性和精度,缺点是不能反映专项运动技术运用时影响因素,专门性耐力测试在心理上对运动员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所产生的测量误差概率较大,在选材测量时要考虑这些因素。散打运动员的耐力水平,可采用2分钟或3分钟内发拳与出腿的次数,或者测固定次数与组数的发拳与出腿所花费的总时间等方法进行判别。

四、体能训练监控需要注意的问题

1.体能训练要评价青少年机体恢复情况

体能训练不一定要追求高强度大运动量,持续的刺激不一定能够使青少年得到最快、最科学的发展,恢复与再生也应该是体能训练很重要的部分。生化监控除了即时判断体能训练中机体反应,还应该对训练结束休息或调整24h甚至更长时间以后青少年机体恢复状况进行评价与判断。这就需要教练员在体能训练中,把积极的恢复与再生作为体能训练的一部分。

2.将生化监控与训练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单纯地根据生化检测结果评价体能训练,缺乏事实依据,需要结合体能训练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只有把结果与训练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找出导致结果,特别是非正常结果的真正原因。同时,还需要对体能训练的方式方法、技术动作进行分析,因为影响生化结果的不仅仅是训练量和强度,还有训练组合、不同肌肉运动方式、神经系统等。

3.注意青少年运动员的个体差异

运动员在同样的体能训练前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运动员的恢复也存在一定差异性。一方面是由于每个人的生理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每个运动员的肌肉运动方式、适应程度、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神经系统对肌肉系统的控制等都存在差异,训练结束后恢复的速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分析生化检测结果时,还需要结合运动员个体情况进行纵向比较与分析。

【参考文献】

[1]叶伟.散打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张瑞林.散打[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杨世勇.体能训练[M].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李杰.武术(散手)[M].人民出版社,1997

[5]李玉.浅谈中学生体育教学发展近况[J].山东大学学报.2001.18(6)

[6]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散打实训总结篇2

摘要:通过比赛实地考察和教学实验方法、对一线教练员访谈,运用录像分析法,对散打转身后踹腿的教学及其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散打转身后踹腿的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现实参考;研究认为:转身后踹腿具备很好的进攻、迎击、连接动作等功能,在散打比赛中重点得分动作之一;采用阶段针对性训练、提高反应能力是提高侧踹腿教学效益、取得优异比赛成绩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散打;转身后踹腿;教学;比赛

中图分类号:G8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190-02

1 前言

散打也叫散手,它在我国历代有叫如白打、相博、手博、对拆和技击以下几种称谓等,因为“打擂台”一说多是在擂台上进行的对抗形式,所以在民间是这样称谓[1].近年来,在国内外的散打擂台上出现很多以侧踹腿、鞭腿、劈腿闻名的优秀运动员,如张开印、苑玉宝、柳海龙等,他们用优异的战绩充分展示了侧踹腿的巨大威力[2].体现出了散打的独有特点:远踢、近打、贴身摔.日益被散打教练员、运动员所重视.转身后踹腿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如何?在比赛中样进行提高转身后踹腿的教学的该动作在实践中运用情况到底如何?训练该动作的效果?等等,诸如此类的这些问题是所有散打教师、教练员以及运动员共同关心的问题[2].本文统计分析国内高水平散打选手的比赛案例和技术分析及结合安徽省第13届运动会散打项目比赛中运动员技术使用状况,为了今后的转身后踹腿教学科研训练提供现实参考资料,本文作者结合散打教学实践经验,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转身后踹腿在教学中和训练中及散打比赛中的作用,和使用价值等多方面探讨.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散打比赛录像10场比赛、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散打选修学生20人、2011年全国散打锦标赛20场录像.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本人在做该比赛裁判职务期间对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散打项目比赛的教练员发放问卷调查20份,回收20份,有效问卷20份,进行散打技术重视度统计.

2.2.2 录像分析法

观看散打比赛录相30场,对每位运动员的腿法、摔法、拳法、及相关常用组合等技术运用的情况进行统计记录并分析.

2.2.3 实地观察法

现场观看并了解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散打项目半决赛、决赛共随机抽出10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腿法技能及使用状况.

2.2.4 教学经验法

根据教学训练技术动作原理,选择具有阶段性、针对性、全面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散打实践教学经验,围绕该动作内容进行设计、在探索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训练、教学方法体系.

3 研究结果

3.1 转身后踹腿在比赛中起重要作用

通过实地观察和观看录相笔者教学经验等发现:转身后踹退一旦能在比赛中熟练运用则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杀伤力极大,能重创对手.散打项目自开展以来,摔法的训练就尤其重要,腿法的训练也一直没有被运动员和老师、教练广大教练员的忽视,在散打的比赛中,快摔和拳腿组合尤其是转身后踹腿技术起着重要的决定胜败的因素,如转身后踹腿动作训练难度一般大些,相对出腿力量也就必然越大,可防守可以攻可以做迎击,动作快,如果运动员动作训练熟练、能把握好时间差,一定会给对手心理和身体上带来巨大的威胁[3].因此,转身后踹腿成为散打比赛的主要得分或获胜动作之一.在全国高水平比赛上,就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运动员是以腿法取胜的或为主要得分动作,一般能够大胆发挥高难度腿法动作或者精彩KO动作的运动员仅仅在一些民间组织和商业操作或者在非正式组织形式的比赛中出现.赞助商为了展现比赛更激烈更具观赏性的比赛,要求必须增加高难度的精彩的腿法技术这样才可以得到观众的喝彩和赞扬的.证明高难度腿法训练具有重要意义[4].

3.2 后踹腿技术教学及训练分析

在教学转身后踹腿时最好先完整示范让学生在头脑中大体了解该动作、这一步教学需要注意示范动作的速度要慢、示范的动作要点要配合指出,讲清楚让学生了解它的出腿路线.其次在分解教学侧踹腿教学练习达到熟练掌握后,教师及教练员开始教授学生转身抬腿练习也要达到转身抬腿自如、舒展、协调后可以进行下一步骤的练习.从最后是把这两个分解的动作联系起来训练达到自动化程度,结合模拟实战、比赛训练法等等目的是多熟练该动作在不同的场景下使用情况,反复总结及针对性练习才可以在实战中运用,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目前散打出现一种状况是在学员训练中大家普遍都认为对腿法训练不如摔法训练实用,特别是直线腿法更不受教练员的重视.大家认为在比赛中裁判员给予散打的快摔动作得分比腿法击打得分明显,所以各个队伍散打教练认为摔法比腿法更重要些.散打对抗只凭单招取胜是非常难的,采用多招组合攻防和难度腿法是今后散打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比赛及实战中构成重要因素是提高高难度的腿法及合理的组合动作,提高竞技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单个高难度的动作和提高科学合理的拳、腿、摔组合动作的实战水平如今已被实践并证明了[5].通过在十三届运动会散打比赛现场向各个队伍教练员及领队了解来看结合笔者长期参与散打教学工作经验进行统计分析.

安徽省内地市散打队教练员对拳法、拳+腿组合、拳腿+摔法组合、鞭腿+组合、侧踹腿+组合、等都很重视,基本每个队的教练都会选择重视这几块的训练(20位教练员几乎都会选择这几种动作练习),但对转身后踹腿及正蹬腿这两个动作不够重视,训练及教学方面方法也相对单调教师重视力度相对较少,也是导致运动员在赛场上运用少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产生夺得分数的意识学员没有达到以及没有能力使用该腿法主动反击、迎击、进攻和等意识,结果就造成运动员的技术不够全面,直接影响了比赛的成绩.目前我国散打队伍中普遍存在“重摔法,轻腿法”的这一现状,提出腿法训练有关的方法,分析散打运动员腿法训练的重要性,总结训练腿法技术的科学性,为今后训练武术散打提供资料[4].

散打转身类动作在实战中很多运动员都不是很注重用,从调查中得知因为该动作相对较难不易训练,但是一旦将此动作练熟悉后对对手是一个很有杀伤力的动作,也可以作为“黑马”动作,转身后踹腿的研究对散打运动员成绩提高具有一定的意义.

3.3 在比赛中后踹腿运用情况

通过对运用DVD碟机播放散打比赛录相10场,记录并分析每位运动员的技术运用情况的统计及现场观看安徽省第十三届运动会散打项目决赛随机抽出10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腿法技术运用情况.转身类的腿法在比赛中很少用,原因是难度大,一般运动员不敢轻易做转身的动作进攻对手,但是转身的动作一旦运用成熟会对自身技战术的能力上提高很大,会对比赛的局面得到有利控制.

转身后踹腿运用次数不多但有效得分率高达80%以上,导致KO或优势获胜率在27.27%.后踹腿是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获胜的有力的杀伤武器.侧踹腿在比赛中出腿次数较多,出腿频率也较高,但导致优势获胜,在本次20场比赛中统计为零,由于侧踹腿法导致有效得分状况是52.67%,通过该动作使得对方反击在28.57%.利用鞭腿进攻的动作最多,127次运用鞭腿技术进攻、有效得分48腿次,造成对方有效反击39次,有5次可以导致优势获胜,占总鞭腿使用情况的3.94%.转身后踹腿虽然运用状况很少但是一旦合理的用上就能够让对方很难反击,也是KO对方几率很高,80%以上都能算有效得分,以此可以认为转身后踹腿动作作为主要训练技术动作练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体现出了散打以远踢、近打、贴身摔为特点的基础上,日益被散打教练员、运动员所重视,但对后踹腿几乎很不重视.很多一线教练员及专项教师认为运动员在腿法击打中方面不如摔法得分明显,所以大家都侧重于练习摔法比练习腿法更好些,普遍存在“重摔法,轻腿法”的现状[6].

3.1.2 采取总、分、总的教学方法,每个阶段讲透了,练熟了才可以结合组合在实战中展示,散打对抗只凭单招取胜是非常难的,今后的散打对抗发展趋势是采用高难度腿法及多动作组合攻防,因此拳法、腿法和摔法的组合动作和高难度转身类腿法是今后训练和比赛重要构成因素之一[7].

3.1.3 转身后踹腿对对手是一个及其危险的动作,虽然运用很少但是一旦合理的用上就能够让对方很难反击,也是KO对方几率很高,统计得出80%以上都能算有效得分.

4.1 建议

4.1.1 注重转身后踹腿动作训练及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敢用高难度和转身的动作,加强规则学习及观看高规格比赛,看清发展形势及裁判认定得分状况进行分析及如何使用,这样就不会盲目练习不必要的动作.

4.1.2 打好基础的同时,多做组合配合练习(模拟实战及比赛训练法),对转身后踹腿及正蹬腿这两个动作要多重视,多训练,方法要多样提高该类动作的质量,有能力使用该腿法进攻和拿分的意识.

4.1.3 先固定脚靶练习等熟练之后在练习移动脚靶,结合组合反复训练达到熟练、顺达、协调的做出反击.在实践上不要平凡运用后踹腿动作,要找好时间、距离等机会偶尔迅速发出反击或进攻达到一招制敌获者给对手一次偶然猛创效果.

参考文献:

〔1〕蒋继忠,刘零点.-散手心理训练探析.搏击,2002-08-02.

〔2〕刘金波.散打侧踹腿的教学及其比赛中的运用在[J].湖北体育科技,2008.3.15.

〔3〕梁西淋.跆拳道后旋踢反击在比赛中的运用与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3.8.

〔4〕赵志文,黄声文.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腿法训练[J].体育科技,2007(2):48-50.

散打实训总结篇3

Scientific Researches and Service of Free

Combat of Chinese Wushu: with That in Preparing for

the 2008 Olympics as an Example

MAO Ai-hua1ZHAO Cai-hong2

(1. Shangha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ghai 200438;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es and responding services conducted in the sports of free combat of wushu during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We found that: 1. Our major successful experience is like follows: the contents are directly derived from practical training, variou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with complementing advantages are integrated, knowledge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are applied, and monitoring of faculties is emphasized. 2. There are still existing problems: lack of cooperative mechanism between different research groups, narrow research fields, shortage of research fund. This article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relevant work in the days to come.

【Keywords】free combat of Wushu;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ce;summary;suggestion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体育科技工作坚持面向运动训练主战场,围绕历届奥运会、亚运会组织开展了科技服务工作。十多年来,这项工作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备战奥运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解决了备战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有效地促进了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高〔1〕。为了积极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散打比赛,国家体育总局首次设立了一批武术散打奥运科技攻关课题,对我国武术散打备战中需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攻关与服务,为我国两名参赛运动员分别获得北京2008年奥运会武术散打比赛所在级别的冠军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备战北京2008年奥运会武术散打比赛的科技攻关与服务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系统的梳理,旨在总结武术散打科技攻关与服务中的成功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

(一)内容设置源于运动队一线需求

体育科技攻关与服务的目的是要解决在训练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促进训练实践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以往的武术散打科研活动中,由于研究者受实验条件、专业知识以及对运动队实际情况了解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导致研究内容与训练实践脱节,成果的实用价值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为了避免本次科技攻关与服务脱离专项训练实践,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充分征求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意见,精心设置了一批旨在重点解决散打备战过程中关键问题的课题,包括重点运动员的技战术分析、身体机能的监控、心理能力的评估与训练、运动性疲劳的消除、运动员的损伤与康复等几个领域,使课题的设置紧密联系训练实践,真正体现了科研为训练实践服务的宗旨。

(二)整合多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在备战08北京奥运武术散打科技攻关与服务活动中,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通过公开招标,吸引了包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上海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等在内的一批有着较高科研背景的科研团队来进行相关课题的攻关与服务。这些科研团体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课题需求,横向联合了一些科研单位,由此形成了以项目为中心,国家队与承办单位、承办单位与协作单位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式研究结构。这一网络式的模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研究结构,调动、整合了多方面的体育科技资源,形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科技攻关体系,使以往研究者知识结构单一、研究设备短缺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极大地提高了科技攻关的深度。

(三)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

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运动训练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目前体育科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本次科技攻关与服务活动中,研究人员将其它学科知识广泛地运用于散打备战训练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消除手段研究》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国内目前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研究主要从生理生化角度和心理学角度分别来进行监测,但两者之间缺乏有机的融合。他们认为,运动性疲劳不仅包括生理疲劳也包括心理上的疲劳,因此在测试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同时,也结合了心理学指标进行共同监测,并配以中医和心理的服务,对预防和消除运动员的运动性疲劳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深受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赞扬和好评〔2〕。又如,武术散打是一项对运动员心理品质要求非常高的运动项目,如何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超强的心理承受力以及在各种复杂情况下心理自我调节的技能和必胜的信心,一直是教练员在训练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国家散打队心理评价与支持系统研究》课题组将先进的心理学技术和方法引入散打训练实践,提炼出了一批能够准确反映散打运动专项特点的心理学指标,并开发出了“散打运动员心理技能自主训练模型”,使运动员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有效的开发,从而保障了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3〕。

(四)重视机能测试,合理调控负荷

负荷是运动训练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教练员需要在运动训练中不断地给运动员施加适宜的负荷,使运动员机体产生高层次的适应,从而促进竞技能力的快速增长。但负荷也是运动训练中最难以把握并具有两面性的因素,如果训练负荷偏小,运动员机体就会因得不到有效的刺激,不能产生在更高层次上新的适应,运动水平就得不到有效的提高;但如果负荷过大,超出运动员机体承受的范围,又可能会使运动员产生运动损伤,影响竞技水平的提高,甚至断送运动生涯,因此教练员在负荷的安排上都十分慎重。

《散打训练对优秀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课题组利用机体在负荷后会发生应激反应这一特点,对重点运动员在备战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相关指标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不同指标的变化规律对运动员的机能、体能以及营养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不断的监测―反馈―调整―再监测―再反馈―再调整,使运动负荷的节奏变化得到了有效的调节,确保重点运动员在备战08年奥运会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了健康、良好的训练状态和竞技状态,达到了训练目标〔4〕。

二、主要问题

(一)课题组之间缺乏协作机制

本次科技活动采取课题组与科教司签订合同,由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负责对每个课题组实行纵向的管理。但由于管理中心对各个课题组的协作关系没有明确规定,课题组之间也没有签订一定的协约关系,在客观上造成了课题组之间只存在竞争而缺乏协作的局面。众所周知,现代竞技体育备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内各要素紧密地配合,才能使系统的功能效益达到最大化。然而,由于课题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各个组各自为战,导致在备战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插曲。例如,由上海体院负责的机能监控课题组与成都体院负责的运动性疲劳恢复课题组都需要对运动员的血样进行采集和分析,原本只需要一次采血就能满足双方的研究需要,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两个组不得不分别采集血样进行分析。频繁的采血加大了运动员的心理负担,破坏了训练的节奏,教练员和运动员都颇有微词。尽管后来上述两个单位通过有效的沟通,达成了资源共享的协议,但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相关部门在课题组协作关系的管理上还存在空白。

(二)研究领域狭小

本次武术散打科技攻关与服务项目的设置均来自于训练实践,因而重点突出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由于受项目数量、经费以及教练员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制约,还有很多备战中亟待解决的关键环节并没有列入本次攻关计划。从课题内容的设置来看,还停留在生理生化监控、心理训练、运动损伤与康复、运动员的技战术分析等几个传统的研究领域,而对武术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起决定作用的专项体能、专项技能、专项心理等关键环节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手段的设计、训练过程中的监控、训练结果的评价等问题都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例如,专项力量是影响散打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练员在训练中都十分重视安排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训练。但专项力量训练不同于一般力量训练,它需要力量练习的手段尽可能地符合专项技术动作的运动形式以及肌肉、神经活动的特点,才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而这显然需要教练员对散打专项运动特点及人体的生理结构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教练员在安排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过程中都颇感困惑。显然,从目前散打训练的实践来看,诸如此类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拓展研究领域、拓深研究程度是今后相关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

(三)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且数量不足,制约了科技攻关与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在08奥运备战周期中,体育总局首次设立了一批武术散打奥运科技攻关与服务项目对备战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研究,武术散打运动史无前例地得到了与其它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同样程度的重视。但在科研经费上,武术散打项目获得的财政拨款还极为有限,很难与我国其它优势项目科技攻关与服务投入的巨额资金相提并论,因此使得武术散打备战奥运会的科技攻关与服务在项目设置规模上和研究深度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远远落后于目前竞技体育细致入微的立体化备战潮流。从所设置的攻关项目来看,大多数研究经费在10万元以下,这在当前物价飞涨的情况,是很难满足科研需要的。尽管一些单位和个人出于对散打事业的热爱或为了赢得一定的社会效益,积极组织力量参与竞标,但在科研实施过程中,为了节约经费,不得不减少开支,尽可能地简化科研环节、减少高成本材料的投入,从而使研究成果的深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建议

(一)建立集团式的申报制度,提高科技队伍的内聚力

目前实施的课题申报制度是将散打训练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分列出来,然后组织不同的科研团队进行研究。这样在某种程度上调动了广大科研单位的积极性,形成了一股浓厚的科研气氛。然而,由于各科研团队之间在以往的研究中缺乏协作经验,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又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因此容易出现各自为战的情况,使攻关组整体的功能得不到最大的发挥。为了尽可能大地发挥出科技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功能,建议在今后备战大型比赛的科技服务活动中建立集团式的申报制度,课题的内容仍然由武术管理中心根据运动队的需要选定,但在招标的过程中改变以往单项课题招标的形式,将多项课题进行集体“打包”,要求申报者根据自身的特长进行自发的横向联合,成立“集团式”的科研团体进行申报。相关部门对申报集团除了按照以往单项审批标准进行审核外,重点从整体上对集团内部相互协作的运作机制进行评估,对论证合理、项目之间协作程度高、科研基础和能力较强的科研集团优先立项。这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形成攻关合力,提高散打科技攻关和服务的水平。

(二)进一步挖掘科技资源,促进散打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

2008年奥运会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正逐步从单一形式向多元化形式转化,在举国体制的基础上加大了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在这种背景下,要迅速提高散打运动的科学化训练程度,促进我国散打运动水平的快速发展,应该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科技资源,发挥散打运动科技滞后的后发优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推动散打科学化训练的进程。例如:(1)通过课题招标来吸引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参与到本项目的研究中来;(2)充分利用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平台,加强对散打训练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研究;(3)充分利用专业体育院校的体育科技条件,培养散打科研队伍;(4)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科技资源,建立体系内科教单位与社会科研单位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

(三)进一步扩大研究领域,提高散打科研的覆盖面

近年来围绕散打备战的科技攻关与服务工作主要是集中在运动员生理生化的监控、心理的评定与调控、伤病的康复治疗、营养恢复等方面,经过大量科技人员、教练员的辛勤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随着散打运动国际化的逐步深入,国外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对我们的备战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今后的备战过程中,散打科研工作的任务、目标及选题的思路应更广阔一些,除了传统的科技攻关和服务领域外,应积极拓宽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和拓深原有领域的研究深度,如教练员临场指挥问题以及运动员竞赛心理、运动员后勤保障等问题,使散打备战工作逐渐向着立体化方向发展。

(四)建立交互式的运动员资料库,提高科技服务的效率

科技攻关与服务需要对运动员现实竞技状态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由于缺少运动员全面而系统的原始资料,科技小组在展开工作的初始阶段,往往必须对运动员进行一系列的调查、测试,了解每一个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伤病情况、体能状况等情况,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服务。但是由于缺乏长期的跟踪,希望通过一次检测对运动员现实状况有深入的了解是不现实的,其评定结果往往有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进而影响科技服务的效果。因此建议武术管理部门与地方运动队建立一个交互式的优秀运动员资料库,对优秀运动员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长期的、动态的收集与整理,定期进行更新,确保对选拔的运动员有较为准确、深入的了解,便于在科技服务中采取针对性较强的措施和手段,提高服务效率。

(五)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高水平散打科技队伍

从参与08奥运会武术散打科技攻关与服务活动的组成成员来看,只有个别科研团队长期坚持在散打科技攻关服务的第一线,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他大多数科研队伍则是首次参与散打备战的科技活动。而从体育科技人才成长的规律来看,科研人员一般需要进行两个周期的奥运攻关服务后,才能积累较为丰富的攻关服务工作经验,能够较深入地了解项目的特征,成为某一运动项目科技攻关与服务方面的专家〔5〕。显然,要想切实提高武术散打的科技攻关与服务的质量,提高我国散打科技人员的研究水平,仅仅依靠一次的奥运备战是不切合实际的。尽管散打目前还不属于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在今后开展大规模奥运科技攻关与服务的可能性较小,但我们可以利用亚运会、世锦赛等大型的武术散打比赛机会,挑选一些在备战08奥运会武术散打科技活动期间表现突出的科研团队进行多轮次的攻关服务,以此来培养一支较为稳定的、高水平的散打科技队伍。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竞技武术散打运动正处在从经验训练向科学化训练转变的关键时期,在(下转第9页)(上接第4页)这个转变过程中,科技攻关与服务工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目前这项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将会成为制约武术散打运动向科学化训练发展的“瓶颈”。因此,及时总结散打科技攻关与服务中的经验并弥补不足,应成为一项长期的、坚持不懈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卢天凤,司虎克,王恩锋?郾竞技体育科技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J〕?郾体育科研,2007,28(4):25?鄄29,38.

〔2〕赵斌,宋剑君等?郾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消除手段研究〔R〕?郾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奥运攻关课题(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2008.

散打实训总结篇4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在训练中起主导作用。教练员的技术水平、文化素质、执教年限与后备人才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练员的素质、教学及训练水平,直接关系到运动成绩的提高和后备人才的培养。

年龄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教练员能够很好的带领运动队参加比赛。散打运动开展以来已经有30多年了。年限越长,执教经验就越丰富。执教年限的长短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名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可以丰富教练员的带队经验。

教练员文化水平的高低对散打训练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现代散打训练中教练员应该结合体育理论知识去指导训练,不应偏重经验训练。因此一名优秀的教练员是技术和理论的最佳结合。在现代散打运动中,教练员的基本技术是必备的,这是作为教练员的基本条件,还必须学习体育理论和其他知识,更好地指导训练,促进散打后备人才的培养,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练员,这样才符合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

科学研究是一名教练员必须具备的条件。教练员必须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要求。随着散打运动的开展,竞争程度日益激烈,对教练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练员只凭以往经验来提高运动成绩而没有理论知识做支持,对运动员的培养显得有些不足,因此,教练员必须结合散打理论和其他的知识来分析训练中的不足,以弥补训练中的缺陷,提高科学化训练水平,走出一条科研与训练相结合的道路。

二、训练情况

运动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手段和方法,是培养散打运动员的核心。只有通过训练才能使运动员的最大潜能发挥出来,以取得最大的训练效益。

训练时间是从事任何一项体育运动的重要保证,没有一定的训练时间是不能很好地完成所要达到的目标和任务。每天训练不能少于三小时,每周训练次数在10次以上,这就有效地保证了散打运动员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为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创造了条件。运动实践表明不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训练,运动员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到效果。

训练计划的制定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散打训练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训练计划的制定使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目标更加明确,具有方向感,没有训练计划散打训练就显得非常盲目,没有目的性。训练计划是训练目标的具体化,是对训练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主要手段和工具。训练计划包括多年训练计划、年度训练计划、大周期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课训练计划。后备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多年训练计划对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总体规划,制定多年训练计划时,要求教练员一定要有战略眼光,要从总体上、宏观地规划运动员的多年训练过程。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已表明,不经过多年系统的科学训练,就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因此,必须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合理的和整体的规划。

三、运动员选材

散打实训总结篇5

散打又称“散手”,是中华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术比赛的一种形式。它是按一定的规则,运用各种技法(“远踢、近打、贴身摔”等),并通过攻防技术的各种转变来制胜对方的,它是符合现代体育徒手对抗的运动项目之一。自古散手就比较注重腿法的运用,俗话说:“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讲的就是散打里面的腿法攻击。鞭腿技术是散打运动中使用最多的一个技术,因其击打面积大,反击速度快等特点,所以比赛中使用频度较高。如何练习鞭腿技术呢?本文将详细阐述该技术的练习方法。

1.鞭腿防守反击训练方法

鞭腿是散打对抗中运用最多的腿法,可以用来预示性的提膝防守,把握准距离和时间差进行反击,可绕过对方正面防守,从侧面给予对手重创,实战中鞭腿的反击是不容易被对方用拳法所压制的,常见的训练方法有以下几种:

1.1 空击训练法

空击练习是在掌握了鞭腿基本动作要领的前提下,没有设置任何辅助的条件下,进行徒手训练的。由于没有目标,所以降低了练习的难度。是熟练掌握技术动作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空击训练不但加强了个人动作的熟练性和稳定性,还加强了动作的条件反式的意识。练习的目的因人而异,所以空击训练时会有所侧重,练习时注意动作的规范性;用力技巧;动作幅度和动作击打的位置。从单击的空击到组合空击都要攻中有防,防中带攻,攻防结合,强调攻防意识。

1.2 防守反击训练法

防守反击训练是散打实战中比较重要的训练方法之一,防守反击也是重要的击打方法之一,它并不是代表被动的等待对手的主动进攻,而是等待最佳时机,通过意识的判断,把握好时间差和距离,进行有效的反击打。该方法练习一般是两人一组,一方主动进攻,而另一方待机反击。反击方首先在熟悉对手的动作规律为前提的条件下,才能更有效的做出反击。。

1.3 递腿训练法

递腿训练是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通过教练和队友的配合,进攻规定的动作或任意动作。以进攻为信号,要求训练的进攻方稍微放慢动作的速度和力量,由反击方作出反击动作(规定动作或任意动作),递腿训练是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能使进攻和反击双方做出意识性进攻防守和反击的动作。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能提高运动员做出反应的速度和熟练的掌握各种攻防反击的技术。

1.4 打靶训练法

打靶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技战术意识的一种训练方法,也是散打训练中提高动作质量的一种重要练习方法。打靶训练是有队友或教练运用各种战术和技术,借助器材,提高竞技成绩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活动靶练习和固定靶练习两种,后者主要是提高练习者的动作标准和对技术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而活动靶训练则比较复杂和多变,能帮助运动员提高反应意识以及正确把握“敌我”之间的距离。打靶训练可以结合递腿练习,这样才具有更有效的反击能力。不断提高运动员反应意识,提高控制反击的距离和时机,发展散打所特有的竞技素质。

1.5 打沙包训练法

打沙包训练主要是把沙包当做鞭腿击打的对象,属于常见的散打鞭腿技术训练方法之一,训练时可幌动沙包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动作的连贯性。也可借助队友的力量固定沙包,主要提高动作的击打力度,速度和耐力。练习内容因人而异,可分为固定性、自由性和综合性的多种练习方法。因此,要根据训练的目的,掌握好动作的击打方法,控制好动作频率和距离,以个人身体和训练程度为条件适量增加强度。

1.6 假设实战训练法

该训练方法是模拟实战,在动作速度和力度上稍低于实战要求,它要求练习双方相互配合训练。假设实战训练法是散打训练中较为常用的、能很快提高运动成绩的一种训练方法,该方法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反应意识,它是把速度和力量有机地结合,节奏感控制较强,动作组合较为连贯。

1.7 固定动作实战法

固定动作的实战是在一定动作限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对抗。把动作的速度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比如,鞭腿的进攻(不允许夹杂别的组合动作)与反击、拳法的进攻与反击(限制只能运用拳法)、快摔训练等等。固定动作实战主要是能有效的提高运动员某一动作的竞技能力,是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散打竞技能力的最有效的训练方法。

2.防守反击辅助训练

鞭腿的防守反击训练需要一定的辅助练习。根据不同运动员身体素质所采取的辅助不同,它包括身体的柔韧性辅助训练、速度力量与耐力不同的辅助练习。通过辅助训练可有效的提高鞭腿防守反击的竞技能力及最大的发挥出鞭腿防守反击的得分率。

2.1 柔韧练习

柔韧是鞭腿练习的基础,若柔韧性较差,那么就无法击打到最佳攻击部位。因此,柔韧性对于鞭腿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鞭腿的柔韧性可通过武术传统的压腿来完成,柔韧性的训练可分为三个方面,静立、动立和动静结合。静立柔韧包括正亚腿、侧压腿、横叉、竖叉和传统的压腿方法。动立柔韧是指不断的做某一动作,达到肌肉拉伸的效果。动静结合就是在静立拉伸之后,起身不断在做静立拉伸所辅助的动作。

2.2 硬度练习

鞭腿的硬度练习可以提高动作的杀伤力和提膝防守时腿部的抗击打能力,鞭腿的硬度训练主要包括脚背和胫骨两个方面的训练。脚背训练主要通过沙包底部和腿靶以及其他能提高脚背硬度的训练,胫骨硬度可用传统武术中的木桩和木棍在胫骨处上下滚动。这是比较传统的训练方法。在散打实战中因为腿部硬度不够导致的骨折较为常见,如果双方运动员在正常同样的实战姿势下同时出一样的腿部动作进行碰撞(俗称“对腿”),硬度较低的运动员会可能会导致骨折的发生。由此可以看出,散打鞭腿的硬度训练是长期磨练运动员的一个必备环节,训练中不可忽视。

2.3 速度练习

速度训练是散打技术训练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比赛的胜负。俗话说:“敌不动我不动,敌一动我先动”,从分说明了速度在对抗或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鞭腿的速度训练要求提膝快、回收快、用力猛。训练中要反复加强提膝速度和肌肉的反应速度,还要根据训练者的身体素质和训练的不同目的而制定出不同的训练计划。

2.4 力量练习

对于一个好的运动员来说,腿部力量至关重要。鞭腿技术对腿部力量要求较高,如果腿部力量不足,则击打就没有什么效果。训练方法有:深蹲、半蹲、蛙跳、踢打沙包等。还可以用一根较粗的橡皮筋,一头系在练习者的踝关节,一头固定在树上,训练时候将橡皮筋拉伸到自己能控制的极限位置,然后复原,这样重复训练数组,组与组之间做20米的高抬腿,以达到放松肌肉的目的。

2.5 反击鞭腿练习

在散打比赛中,有效的反击往往能控制好场上的局势。把握好时间差控制好距离,采取有效的反击。主要练习方法有:空击练习、固定动作练习、递招练习、模拟练习等。

2.6 反击侧踹腿练习

侧踹是一种直线腿法,击打面也是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实战中鞭腿反击侧踹时,头部空挡也缩小,用前手配合步法压制对手侧踹的提膝,反击鞭腿上、中、下的高度要适当。另外还有:当对手侧踹出击时,前腿左滑步,前手格挡拨开进攻侧踹腿,后手拳控制和对手之间的距离,反击前鞭腿等。训练时应一方主动进攻侧踹腿反击方应积极主动反击有效鞭腿。反击侧踹腿的训练因人而异,结合自身条件制定相应训练计划,提高有效反击技巧。

3.鞭腿防守反击的运用分析

3.1 主动攻击性鞭腿

主动进攻性鞭腿在实战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实战中在双方高度紧张对峙的情况下,对手技术又不了解,这个时候用虚假动作掩饰,主动出击进攻性鞭腿,动作要干净利落,收腿迅速。要达到措手不及的效果。或者在双方运动员都各自了解对手的技术,此时主动进攻,不给对手进攻的好机会,配合步法运用灵活的战术,鞭腿出击后不要先恢复预备姿势,因为双方各自了解对手,收腿到提膝处,做好对手反击的防守准备。总之每次主动的进攻收回动作时,是最重要的环节,尽量做到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结合的目的。

3.2 被动防守反击性鞭腿

被动防守反击性鞭腿,是针对体力好,进攻性强和拼打性的选手而运用的。被动防守反击并不是代表局势的被动,而是一种战术的运用。在比赛中如果对手进攻性比较强,我方比较适合采取此战术,尽量配合自己的步法,让对手每次的进攻都打空,使其信心大减,体力下降,如有躲闪不及时一定要控制对方的得分率,采取被动防守反击性鞭腿激怒对手,保存体力。从而达到预先想要的目的。等到比赛下半场或者最后一回合时,无论是身体和心里都不占优势的对方就是一个会活动的靶而已。总之被动并不完全代表怯场,怯敌或者是局势的被动。它是一种有远见之名的战术。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第一,鞭腿防守反击的技术训练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空击训练法、防守反击训练法、递腿训练法、打靶训练法、打沙包训练法、假设实战训练法、固定动作实战训练法。第二,鞭腿防守反击的运用主要包括:主动攻击性鞭腿和被动防守反击性鞭腿组成。

4.2 建议

第一,训练或者运用鞭腿防守反击时,应配合拳法和摔法还有步法的相结合。第二,善于动脑,多思考,善于观察,多训练,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要有信心结合个人特长和训练目的,每次赛后要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身不足。第三,发扬中华武术传统美德,厚德载物,以德服人。

参考文献

[1]吴娜.浅析散打技术中的防守反击[J].搏击(武术科学),2008(04).

[2]李锐,张丽,杨文君.散手主动进攻与防守反击的教学训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0).

[3]殷国龙.论散打鞭腿力度训练及运用[J].搏击(武术科学),2010(05).

[4]刘存忠,李玉刚,严发本.武汉体育学院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动作髋、膝关节速度和角度特征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07).

散打实训总结篇6

一、前言

在当今的体育世界里,中国做作为体育大国,继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加快了体育强国的建设进程,竞技体育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竞技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不仅形成了科学化,而且形成了体系化,这也是竞技体育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散打作为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之一,虽然在近几年发展较快,但由于走上竞技体坛的时间较短,与其它乒乓球、体操、拳击等竞技运动项目相比,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培养高水平散打运动员方面所形成系统工程还不全面具体,在与世界顶级搏击项目对抗中,没有任何优势,成绩并不显著,认可度也不高,这同目前散打运动在国内、国际所获得飞速发展的前景是不相适应的。散打要走向世界,进入奥运,必需培养出高水平职业散打运动员,通过国际比赛,取得更多胜利,得到对手认可、观众认可、国际认可,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体系和比赛体系。

二、散打运动作的科学体系

散打运动作为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从不同的实践过程看来,竞技体育包含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部分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一体化是最终达到目标的有力保障,每个部分缺一不可,并都必须在科学技术手段的保驾护航下才能实现最终目标。文章依据运动训练学的理论原理,结合自身工作的专业总结,解析了高水平散打运动员训练过程的科学化体系。包括了运动员选材、专项训练、运动竞赛、竞技管理四个方面的科学体系。

(一)运动员选材

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的开始,是挑选具有良好专业运动天赋及竞技潜能的运动人才参加运动训练的起始工作,所以必须要科学的选材,才能挑选出真正的人才。根据散打运动的竞技技能形成特点,散打运动员的选材也区别于其他的运动项目,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寻找发现先天性竞技能力高、后天训练性强,适合散打身体条件需求的运动员参加散打专业训练。

1、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是人体最基本的、最直观的特征之一,也是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动选材中除常规指标外,根据散打的技术特征应选择指标较大的运动员,如身体匀称、身材魁梧、身体重心偏低、肩宽、胸围较大、肌肉线条长的运动员。

2、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的优劣是掌握运动技能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重要基础保障,因此在运动员选材过程中,要通过专业特点,利用科学的手段选拔反应速度快、协调性好、相对力量大、速度耐力好和柔韧性好的运动员参加散打专项训练。

身体机能是人体的内在素质,也是优秀运动员的身体保障基石,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要求是:心脏功能强健,安静脉搏徐缓,机能动员快而稳定,心肺功能好,能承受大运动量且恢复快,血红蛋白百分比大、血清睾酮含量高,平衡能力好等,因此,选材时应注意参照此模式特征进行评定。

3、心理素质

心理选材是指运用心理学理论,从心理素质方面选拔优秀的运动员人才的方法,是决定运动员是否成为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保障。散打运动心理素质要求较高,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往往心理能力是取胜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选材时要特别注意被选者的神经类型、心理能力、个性特征等。

4、智能素质

运动智能是决定运动员运动技能发挥、临场变化的观察、心理指导等能力的优良因素,直接影响比赛结果。散打作为典型的对抗性运动项目,运动智能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运动训练和比赛深入化,对运动员的智能水平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特殊情况下运动员智能的高低就成为决定比赛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运动智能对高水平散打运动的重要意义,必须要科学的选拔智能较高的运动人才,选材时智商下限不低于95左右为宜。

(二)专项训练体系

运动训练的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重要途径。

1、身体素质训练

身体素质的优良是成功培养和提高竞技能力的基石和前提保障,不同运动项目的专项素质也不尽相同。散打的身体素质训练要求主要根据其技术特点来确定的,散打技术由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组成,主要由踢、打、摔的攻防技法制胜对方,散打是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进行,每个技术动作的完成,都需要良好的专项身体素质,散打技术动作的发力都是力从地起,根节在脚的抓地、蹬地,中节在于腰的转动,稍节也就是末节在于用力的远端或是出击点。所以,要完成这些动作,都必须具有良好的专项力量、灵敏、速度、耐力等素质。要具备这些专项身体素质,就必需运用专业的身体素质方法使普通身体素质真正符合散打专项技术动作身体素质的需要。

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是一个长期、枯燥、复杂的过程,每项训练都不是简单的跑、跳、拉、单一的对抗所能完成的,运动员的身体适应、伤病的诊断和处理、运动负荷的监控、合理的营养膳食、情绪、有氧训练、训练效果等等都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技术的监控,才能保证健康准确的把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成真正符合散打专项需求的身体素质,最终完成每项训练内容。

2、专项技能训练

专项技能简而言之就是运用技术的能力,他是技术和体能的结合,在提高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方面起关键作用。在良好的身体素质保障下,按照一定程序进行专项技能的训练。按动作的组合方式:单一的技术动作―动作组合―陪练―实战;按目标或对象:固定―不固定―模拟对练―实战。

3、专项心理智能训练

散打是典型的对抗性运动项目,在比赛的过程中,变化多端,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心理变化比较复杂。散打运动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智能水平。专项竞技水平越高、实力越接近,心理和智能的作用就越大,往往是致胜的关键作用。所以在训练中,要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和专项智能训练,来提高运动员心理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这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需要,也是散打运动发展的需要。

(三)运动竞赛体系

运动竞赛是竞技体育与社会发生关联,并作用于社会的媒介。高水平运动员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培养的过程中,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通过运动竞赛来锻炼和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他是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运动竞赛环节是运动员必须经历的关键阶段,在良好的运动训练体系保障下,运动员才能保持良好的竞技水平。

运动竞赛可视为一项系统工程,竞赛设计则是运动竞赛的重要环节,因此,竞赛设计必须依据工程规划,必须构建框架结构,按照竞赛准备过程和实施过程的基本程序,运动竞赛过程应该具有完整稳定的基本结构,依据工程学理论,运动竞赛体系的基本环节包括:竞赛策划、赛前训练、竞赛表现、竞赛控制、竞赛保障、竞赛评价等。

1、竞赛策划

竞赛策划的核心要素是参赛计划,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参赛计划,首先是要状态诊断,状态诊断是科学确定参赛目标的基本依据,其中环境影响也是必须要考虑的,分析环境影响是趋避外因干预的必要条件。

2、赛前训练

竞赛策划是赛前训练的战略思想和目的。通过竞赛策划而实施具体训练任务就是赛前训练,包括计划实施和状态调整。除了常规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技术训练任务的具体落实和状态调整外,还要通过研究将来比赛对象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技术和战术训练,可以采用模拟训练法,一是模拟比赛的环境氛围,二是模拟对手进行实战训练,以此来让运动员真正适应比赛的环境和对手。

3、竞赛表现

竞赛表现是由教练员的临场指挥和运动员的竞技发挥两个要素构成。其中运动员的竞技发挥主要影响因素在于自身临场竞技状态发挥,主要体现在技术运用、体能分配、战术应变、心理自控等方面,而教练员临场指挥主要体现在战术调整和心理调控等方面。

(四)竞技体育管理体系

竞技体育管理是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三个环节得以实施并取得理想效果的基本保证。

散打实训总结篇7

中图分类号:G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41-03

一、研究目的

河南省散打队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运动队,从全国七运会勇夺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枚男子散打团体金牌到全国十运会上散打女队获得女子项目首枚团体金牌,到最近首届全国散打联赛(CKA)团体的冠军等。十几年来人才辈出.成绩斐然.先后培养出多名世界冠军,涌现出许多享誉海内外武坛的杰出运动员。河南省是传统的农业和人口大省,更是有武术之乡的美誉,武校更是发展的非常迅速,所以河南有着强大的人才后备力量。河南省散打队从建队至今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其原因是值得去研究分析的。通过研究河南省散打队竞技成绩长盛不衰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并借鉴给其他专业散打队。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河南省散打队的教练员,运动员。

2.研究方法。①文献资料法:通过百度搜索、上网和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收集河南省散打队建队至今的优异成绩。②访谈法:面访河南省体育局管理层面和省散打队教练组训练层面,了解训练和管理的措施。③问卷调查法:向省队散打运动员男、女各30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④数理统计法:整理历年河南省散打队的比赛成绩,统计出河南省散打队的优异成绩。

三、结果与分析

1.河南省竞技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现状分析。①河南省散打队建队至今的基本情况。河南省散打队组建于1988年,主要以河南省的运动员为主,且成绩较好。随着全国其他省份对武术散打的重视以及竞争性的急剧加大,河南省散打队开始重视并引进塔沟武校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此后,河南省散打成绩一直较好,包括在2001年九运会上以及2002年的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2004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十运会以及世界武术锦标赛散打比赛、多种武术散打对世界其他搏击术的比赛中,河南省武术散打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仅2003~2009年期间就获得70余个冠军,40余个亚军,30余个季军,4~7名更是数不胜数。目前河南省武术散打队有主教练一名,辅助教练员两名,共有运动员105名,其中男运动员65名,女运动员40名,年龄主要集中在17~24岁。②河南省武术散打运动的竞赛现状分析。2009~2010年比赛成绩分析:河南省散打队2009~2010年成绩继续保持优异。河南省散打队非常重视成人组的比赛,通过参加对抗赛、友谊赛、邀请赛等国内外各种形式的赛事,与国内外的各路格斗搏击高手相互切磋,互相学习,在实战中锻炼队伍,使运动员把平时训练中所掌握的技术、战术及意志品质、心理素质充分得到展示,从而,肯定优点,找出不足。武术散打队的多数运动员能有参加各种大赛的机会,尤其是一些和世界上其他国家间的对抗赛,这对河南省整体武术散打运动水平的提高是相当有帮助的。

2.河南省散打队竞技成绩长盛不衰的原因分析。(1)河南省武术散打运动的训练思路。河南省散打队的训练思路,是从训练计划的制定、实施到控制,运动疲劳的消除,合理营养与医务监督,训练的手段方法,训练的内容等方面综合进行,有效地指导运动员进行训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训练计划的制定、实施与控制。教练员必须对未来的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理论设计,以保证训练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和训练目标的实现。②运动疲劳的消除。必须要建立能及时消除运动员疲劳的体系。③合理营养与医务监督。④训练手段与方法。要制定详细的训练负荷计划,时刻把握负荷强度与负荷量间的关系。强化因材施教原则,能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使其形成各自的技术风格和技术特长。⑤训练内容。一定要注重基础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还应该进行必要的理论学习和适当借鉴、吸收中外搏击术中的优秀技术,同时加强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战术心理等的训练。(2)河南省武术散打运动的竞赛思路。训练时所表现出的最高运动水平,能最大限度地在比赛擂台上发挥出来,才是训练的真正目的。因此要建立一整套合理的比赛体系,由大到小,环环相扣,既不能过密,也不能过疏。通过这些比赛,让运动员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最后达到高水平。除此之外,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应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调控作用,增加赛事。在这方面,河南都市频道播出的“武林风”就给予河南省散打队这样的契机,目的是有更多的比赛机会,通过比赛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武林风散打比赛,近些年来在中外搏击格斗比赛中,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通过与泰国的泰拳手、美国的自由搏击选手、及菲律宾、日本、德国等各国的格斗优秀选手同台进行较量,真打实战,在实战中锻炼队伍,提高实战能力,这也是中国散打运动员与国外优秀格斗选手近身比武的一个绝好的机会。

3.河南省武术散打运动教练员、运动员的培养和引进。①河南省武术散打运动教练员的发现和培养。河南省散打队从建队至今,共有两名主教练,1988~2002年是由肖志民担任主教练,2002年至今是由刘海科担任主教练。两名教练都是名教。肖志民,1982年毕业于武汉体育学院,1986年进入河南省体育局工作,1988年组建河南省散打队,并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中取得散打团体冠军,培养出了多个散打名将,如:王世英,冯矿等,并多次在国际大赛中取得冠军。刘海科,河南省男、女散打专业队总教练,国家散打队教练,曾在2005年度,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历尽艰辛,带领省女子散打队一举获得第十届全国运动会首次设置的女子散打团体冠军;他培养出的运动员张帅可,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设项目武术散打比赛56kg级冠军;他率领河南队在群雄争霸的2009年的十一届全运会武术散打比赛上,荣获二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他培养的弟子张开印,获得2009年、2010年中泰争霸赛两场比赛的胜利,为中国武术散打争得了荣誉。高水平的散打运动队,需要高水准运筹帷幄的散打教练员的打造,需要高素质的具有高瞻远瞩的相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一定做好后备教练员的发现和培养工作,要崇尚武德。作为一名优秀的散打专业队教练,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具有丰富的武术散打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熟练掌握本专业一系列的训练方法,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和了解世界各国的搏击技术,勤于积累,勇于探索,立足创新,具备散打教练的综合素质。②河南省武术散打运动员的培养和引进。运动员的培养与引进,更要立足于本土化。河南省各地市武校发展非常强大,如:少林塔沟武校、少林鹅坡武校等,再加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对运动员的培养和引进进行了跟踪、建档。在对运动员的选材与引进时,一定要在科学的指导原则下,把经验选材和科学选材结合起来双重考虑。笔者通过访谈,发现河南省散打队队员引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比赛成绩,要选择有继续发展的潜力;机能状况;体能状况,尤其是对专项耐力应倍加重视;训练年限,选择那些接受正规训练的时间短而成绩好的运动员;临场意识与心理素质;形态指标;技术风格及特征;骨龄特征和遗传因素,一些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方面,要参照其父母的相应指标综合评定。

4.河南省武术散打队始终走稳定高效的训练路径。河南省武术散打队长期积累出的训练方法:①博采众长,制定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河南省武术散打队上至各级领导和教练,下至一线、二线的运动员,全队上下团结一致,主抓冬训。冬训以“严抓细扣”为宗旨,冬训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冬训前期。技术以基本拳法、腿法、摔法、步法、身法为主。基本拳法:以直、摆、勾三种拳法的单项技术动作的规范速度,力度、协调、灵活、准确为主。腿法:以侧踹、正蹬、边腿三种腿法单项技术动作规范、速度、力度、协调、灵活准确为主。摔法:以抱下肢摔、接腿摔、靠近抱缠摔细化单项技术动作、规范、速度快、用力快准,配合协调一致为主。力量以绝对力量及大力量耐力为主,结合协调及关节力量。体能跑步以有氧为主,第二阶段冬训中期,技术以综合练习为主,突出技术动作,小组合拳腿、拳摔、腿拳、腿摔、拳、腿、摔为主。使队员个人技术动作的形式,保持个人原有风格特点,学习新技术,达到技术全面。战术以进攻为主,力量以绝对力量,力量耐力为主,结合不平衡力量及关节力量,体能以有氧与无氧为主,结合有氧。第三阶段冬训后期,技术以综合练习提高队员综合实战能力,突出个人风格特点,重点队员有针对性练习,确定个人杀手锏,有个人技术创新,巩固前两阶段内容,结合三种基本战术,以主动进攻为主。力量:以绝对力量、综合力量为主。体能跑步主要以无氧为主。②丰富的散打训练场地和良好的训练器材。没有良好的训练条件,要想培养出全国冠军乃至世界冠军这样拔尖的运动员那是天方夜谭。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我们得知,由于散打在全运会上河南省是夺金大户,因此省政府和体育有关部门非常支持该项目,舍得投资。河南省散打训练基地,训练场地和器材在全国各个省队都名列前茅。共有4个8米乘8米的国际比赛专用型散打擂台,1个围栏擂台,共有吊式沙袋50个,人形沙袋20个,立式沙袋10个,有专属散打队的力量训练房。

散打实训总结篇8

由散打运动的发展现状可知,一名散打运动要获得比赛的胜利,体能、技能及比赛经验三者必须高度协调发展。其中,体能是基础,没有坚实的体能基础,就不可能掌握和运用精湛的技术与战术,就根本不可能在散打比赛中取胜。本文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谈散打体能训练,希望对散打体能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些许借鉴。

一、散打体能释义

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之一。散打运动员的体能由其身体形态特征、身体机能水平和运动素质的运用几方面构成。散打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内外部形状(由身高、臂长等组成)。身体机能是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身体机能水平主要包括内脏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及机体承受大负荷运动的抗疲劳能力和恢复能力。运动素质是指运动员在对抗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运动能力,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和协调等。散打运动良好的体能素质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也是在激烈的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基础,有助于预防疾病,延长运动寿命。

二、散打体能训练的原则

(一)体能训练负荷时间短

散打比赛一场共3回合,每局2分钟,中间休息1分钟,总时间为8分钟。因此,训练中应以正规比赛的时间分配作为体能负荷训练时间选取的依据,开展针对性的训练。

(二)体能训练负荷强度大

散打比赛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双方运动员拼体能、较技能获取比赛的胜利,双方运动员没有固定的动作顺序,始终处于进攻、防守、防守反击、连续进攻的不断转换中。运动员体能消耗极大,对磷酸原供能系统和糖酵解功能系统的要求非常高。因此,体能训练应符合大强度训练原则,不断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

(三)体能训练间歇不充分

散打比赛对磷酸原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要求非常高,各种拳法、腿法、摔法运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磷酸原供能系统,其供能时间为6―8秒,而恢复则需2―3分钟。组合拳法、腿法,连续性的技术动作的运用不仅对磷酸原供能系统有要求,对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要求更高,肌糖元恢复速度比ATP―CP慢。在散打比赛中局与局之间的休息只有一分钟,间歇时间较短,ATP―CP及肌糖元不可能完全恢复,这对运动员的体能储备提出了挑战。因此,训练应符合间歇时间不充分这一原则,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合理地安排间歇时间,促使训练取得好的效果。

三、散打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结合技术训练提高体能

散打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类的对抗性项群,是比较典型的对体能要求高的运动项目,体能训练占主导地位,它不仅要求运动员体能好,而且技术要全面。因此,在技术训练时可结合相应的体能训练,设计出将体能―技能相结合的训练模式,这样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的体能,而且能提高技能水平及必要的心理素质,对临场比赛有很大的益处。

(二)在关键性技术训练中融入体能训练

关键性技术是发挥散打运动员个体优势的基础。体能水平对完成这类动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在运动员自身擅长的拳法、腿法、摔法的训练中安排多次数重复完成这些关键性技术的方法,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大胆发挥特长,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夺取比赛的胜利。

(三)在实战性训练中提高运动员的体能

实战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成绩的最好方法,还是检验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能力及体能素质水平的有效手段。在训练中可以根据实际比赛的时间与回合进行实战训练,也可以按照一人对一人或一人对多人等训练方式加强运动员的负荷训练,使之到筋疲力尽为止。在训练中运动员会产生肌肉胀痛、颤抖等现象。但运动员经过这样的磨炼,不仅技术水平得以提高,而且体能素质会随之迅速提高,胆量、意志等心理素质也会得到提高。

(四)在一般体能训练中提高专项体能

一般体能训练可以全面发展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灵敏等素质。专项体能是一般体能素质的升华与提高,散打专项体能素质更有利于散打技、战术的综合运用和发挥,因此在一般体能体训练中,要充分考虑散打运动比赛时供能系统的类型特点,并以此作为训练的依据实施训练。散打运动对三大供能系统都有依赖性,但注重磷酸原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能力。所以在训练中,提高动作速度的同时,要重点加强对磷酸原供能系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能力训练。

现代散打运动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能作为运动员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基础素质,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系统地训练,才能使之持续提高,运动员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充分施展技术、战术的优势,发挥自身特长,最终战胜对手,赢得比赛的胜利。

散打实训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 G8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1-125-2

抗阻训练常被称为力量训练(目前国内也有称其为阻抗训练)通常指身体克服阻力以达到肌肉增长和力量增加的过程。抗阻训练在腿法练习中的原理是通过下肢体的内收力大于外力来进行训练,完成力量训练和腿法练习的同时进行。本文依据抗阻训练的基本原理,按照散打运动特点将抗阻训练引入到散打运动员的腿法专项训练之中,目的是实现力量训练和腿法练习的良好对接,从而最直接最有效地提高散打运动员腿法攻击力,为散打教练员和运动员安排力量训练提供新的训练手段和相关的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实验对象

选取重庆大学体育学院20名散打专项运动员,将20名样本含量分为2组。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关于抗阻训练以及散打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训练的资料,作为本研究的参考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对散打专项教授、教练员发放专家调查问卷,对抗阻训练方案的相关问题与反映散打运动员速度力量的测试指标进行专家评定,从而确定实验对象的抗阻训练方案和测试指标。

3.训练方法

抗阻训练是通过在腿部绑缚沙包、橡胶筋和弹簧等器械,进行腿法的练习,达到合二为一的目的。根据专家问卷调查总结设计出一套为期12周的力量训练方案。前5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完成一样的传统力量训练内容后,后7周的每周一、周三、周五实验组增加三次抗阻训练每次1小时。同时根据抗阻训练渐进性的原则,逐步增加抗阻训练所需要的外力负荷。

4.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P

5.教学实验法

重庆大学20名散打专项运动员为实验对象为期12周的实验。

6.实验的控制因素

实验要求除施加因素外,还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条件基本对等,在此基础上比较施加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所以我们对实验对象的身体状况、训练年限等进行了严格的控制。身体状况:首先对实验对象进行身体状况的调查,重点调查了解实验对象下肢,腰背部等是否存在伤病。对有伤的运动员和普通人排除实验对象之外。还要求实验对象在实验过程中有着良好的精神状态。训练年限:对参与实验的运动员,训练年限相差不到1年。尽量选取散打水平相当的运动员参与本实验。

二、抗阻训练方案和教学要求

(一)抗阻训练方案

最佳抗阻训练的频率(即每周的运动次数)是抗阻训练中较重要的因素之一。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人群一周平均2~3次锻炼效果最佳,且有利于机体恢复和避免过度疲劳。本方案对实验者力量训练采用的标准是主要肌群(主要包括腰、腹、背、臀以及四肢),主要是下肢的腿部力量,每周2~3次,每次至少1组8~10次的锻炼,为期12周的力量训练方案。前5周实验组和对照组完成一样的传统力量训练内容后,后7周的每周一、周三、周五实验组增加三次抗阻训练,每次1小时。同时根据抗阻训练渐进性的原则,逐步增加抗阻训练所需要的外力负荷即渐增负荷。

(二)抗阻训练的教学要求

在进行抗阻力量训练时,运动前后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肌肉、关节、韧带都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通常做一些拉伸练习和静力性的牵引练习。在进行抗阻力量练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抗阻练习要以全身性练习为主,使整个身体活动起来,避免肌肉发展的不均衡及动作的局限性,尽量扩大动作范围。(2)要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和针对性,明确重点训练哪块肌肉或者肌群。(3)训练后的放松活动要做好,可与慢跑相结合,做一些放松摆动、抖动等练习,避免肌肉僵硬和拉伤。(4)抗阻训练过程中根据训练者的肌肉力量水平和特点,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

(三)结果与分析

速度、力量、准确性、时机是散打中四大要素,要提高腿法练习必须加强这些方面的练习,其中力量素质是散打运动中的基本素质之一。本文根据腿部速度力量的特征设定了评定指标并通过专家的论证确定腿部速度力量的两种表现形式评定指标:30s所能完成左右鞭腿和踹腿的最多次数。

从研究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对照组经过12周的传统力量训练后,测试的30s所能完成左右鞭腿、踹腿最多次数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从研究数据可以看出,经过12周的传统力量训练和抗阻训练,实验组实验前后30s所能完成左右鞭腿、踹腿最多次数的成绩都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抗阻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相结合可提高腿法的速度力量。

三、结论

1.抗阻力量训练和传统力量训练相结合对提高散打运动员腿法有着很好的效果。在散打训练中,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是提高腿部攻击力的保证,既要发展腿部爆发力,提高动作速度与柔韧等素质的练习,也要注意正确动作技术的训练。

2.抗阻力量训练是对传统力量训练中力量训练和腿法练习相分离的不足的一个补充,它与传统力量训练是一种互为补充的关系。传统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加入抗阻力量训练,可以把力量训练和腿法练习有效的结合起来,对于提高腿法的力量速度有着良好的作用。

3.在专项力量训练与技术训练中,训练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应结合动作技术的特点,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才能使抗阻训练在散打教学中得到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童世斌.浅谈散打运动中身体素质练习[J].体育科学研究,1996(4).

[2]江云国.浅谈散打下肢专项素质训练[J].体育科学研究,1998(3).

散打实训总结篇10

一、前言 无论是国外的自由搏击和泰拳,还是我国的散打,进攻与防守的关系都极为密切,单纯的进攻并不是上乘的打法,单纯的防守更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总是进攻中有防守,防守中有进攻,防守和进攻同时或交替进行;防守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方法,但不是单纯的消极防御;不仅要选择正确的防守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为反击创造条件,反击才是真正的目的。

我国散打历来重视腿击,拳谚曰:“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手打三分腿打七”,说明腿击在众多击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腿法内容丰富,分为屈伸性腿法、直摆性腿法和扫转性腿法等三大类,而侧踹腿是屈伸腿法中的典型代表,有“先锋腿”之称。侧踹腿进攻面大,可在远中距离直接打击对手头部、胸腹部有效得分部位,亦可结合各种步法进行攻击,还能连环击打,变化多端,威力无比,在实践中运用较多,一些优秀运动员往往把它作为强攻的主要手段之一。

目前,国内对侧踹腿的防守、进攻与反击的研究不少,本人在多年的散打训练中,对侧踹腿的训练也尤为重视,借助本文谈点自己的探讨意见。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09-2011年厦门市武术散打队队员11人(男),年龄15-17岁。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武术散打的相关文献与资料,提高对武术散打训练方法的认识,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实验法:

(1)实验时间: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

(2)实验测试指标:侧踹腿的防守、进攻与反击在比赛中的应用效果

3.数理统计法:

(1)对实验对象在散打比赛中(参加2011年福建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侧踹腿的防守、进攻与反击效果进行计算与统计。

(2)应用数理统计法对有关的指标进行统计、整理、归纳,并列表对照。

4.实验施加因素:

(1)加强对实验对象侧踹腿的防守、进攻与反击意识的培养。

(2)加强对实验对象侧踹腿的防守、进攻与反击技、战术的日常训练。

(3)强调侧踹腿的防守、进攻与反击技、战术在比赛中的运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结果

表1 一局比赛中侧踹腿进攻及得分情况一览表

分组 总进攻次数 侧踹腿的进攻次数 其他技术动作的进攻次数 比赛中总得分 侧踹腿

进攻得分 使用侧踹腿进攻的比例(%) 得分中侧踹

所占比例(%)

冠 军 6人 108 42 66 72 48 38.9 66.7

前三名 4人 72 24 48 44 24 33.3 54.5

第五名 1人 7 2 5 8 3 28.6 37.5

由表1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1位队员在比赛中侧踹腿的进攻次数远远不如其他技术动作的进攻次数,但在侧踹腿进攻得分和得分比率上却远远超过其他技术动作,说明侧踹腿进攻的重要性与实效性。

(二)分析讨论

1.侧踹腿的技术特点和动作结构

由表1可知,在散打实战中,侧踹腿是进攻得分的主要手段。那么在实战中对侧踹腿的防守、进攻与反击就显非常重要了,在散打实战中如何运用好对侧踹腿的防守、进攻与反击技术呢?要想掌握好这一技术,首先要了解侧踹腿的技术和动作结构。

(1)侧踹腿的技术特点(以左腿为侧踹腿为例)和技术结构(预备姿势开始)

攻击腿的动作一般分为提膝、展髋、踹击三部分。

①提膝:左腿蹬地,身体微外倾,同时提膝,膝关节自然弯曲,脚尖勾起,大腿与身体成90°,膝尖正对前方,小腿垂直于地面,动作要求放松、自然。

②展髋:提膝动作将要结束时,髋关节外展,大小腿折叠几乎与地面平行,脚底对准攻击方向。

③踹击:继之迅速由屈到伸向攻击方向踹击,力达脚跟,踹击结束时,同侧髋部、肩部和足部成一斜直线。

完整动作虽然包括提膝、展髋、踹击三部分,但不能截然分开,除高水平的运动员因调整攻击角度、时机和距离等特殊需要时,可在“提膝”“展髋”两部分稍停外,一般情况下应连贯,一气呵成。

(2)支撑腿。当身体微侧倾时,支撑腿稍屈以维持平衡,击出时,支撑腿以脚前掌为轴碾动,使脚尖对体前,在攻击腿踹击的一瞬间拧动髋部,伸直支撑腿,以便增加击打力量。

(3)躯干分上体、头部。

①上体:自然含胸收腹。当“提膝”、“展髋”时,上体稍左转,左侧倾;“踹击”时,通过腰的向右骤然拧转,使髋前送,发挥全身整体力量,增大击打力度。上体向支撑腿侧倾度大小,随本人柔韧性好坏和攻击点的高度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攻击点越高倾斜度越大。上体侧倾即可增大击打力量,同时也使身体远离对手,保护上体免受攻击。

②头部:稍低头,下颌内收,以保护颈部并减少头部受击的面积,目视进攻方向。两臂姿势同预备式的两臂姿势,肩、臂自然放松,以便随时进行攻、防。

2.身体平衡问题

身体的平衡不仅影响着攻、防转换的速度,而且影响着完成单个动作的质量。因此,平衡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在侧踹腿连同臀部一起向攻击方向移动的同时,身体重心也发生移动,这时就有失去平衡的威胁。除支撑腿按上述力学规律做出相应的动作维持身体平衡之外,身体内部也在神经调节下做出相应的反应来维护身体的平衡。例如,反射性地调节支撑腿股四头肌的收缩和紧张,这种调节完全达到自动化,而且这种调节能力,对有训练和无训练的人是有较大区别的。因此,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经常进行单腿支撑的平衡练习,以提高肌肉感觉和调控能力。

同时,在身体的部分环节向攻击方向移动时,身体的另一部分环节向相反的方向发生移动,使其重心不能超过支撑面,在生物力学理论中这种现象称为补偿运动。侧踹腿在攻击方向运动的同时,身体躯干也一定反射性的向反方向倾斜,较好地维持了身体平衡。

3.防守反击侧踹腿的理论依据

在散打的实战中,侧踹腿的进攻使用被越来越多的选手所看中,由上面的调查统计表上不难看出,越是成绩好、水平高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出腿的次数就越多,例如表1中比赛获得冠军的选手在1局比赛中使用侧踹腿攻击的百分比为38.9%,侧踹腿占所得分的66.7%,名次差的选手失利的主要原因就是比赛中出腿次少,腿攻的得分低。例如成绩最差的选手,在比赛中运用侧踹腿进攻只占28.6%,得分比只有37.5%,这些比例充分说明了侧踹腿在比赛中的广泛应用。那么成功的防守、进攻与反击侧踹腿的进攻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能否成功地对侧踹腿进行防守、进攻与反击就成为一场比赛决定胜负的的关键。

在散打的实践中,要保证技术的充分发挥则要协调好防守、进攻与反击,在双方对峙的极短时间内,应付对方变幻莫测的进攻确有相当难度,但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侧踹腿的进攻也不例外,要想打好对侧踹腿的防守反击就要从其带有规律性的方面着手。

任何选手在使用动作的同时都有相应的预兆动作,如眼神与面部表情的变化,重心的移动等,如对手欲发动侧踹腿进攻时必须将重心移到另一条腿上,身体向后倾斜,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同时也能增加腿击的力量和高度,对手使用动作时重心的转移就是其进攻相应的预兆动作,经验丰富的运动员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试探性的进攻动作很快地摸清对手的习惯动作,进攻特点,从而做出正确的防守动作。

另外,一些经验丰富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为增加进攻的突然性,准确性,往往极力掩盖细微的变化,尽量不表现出预兆动作,且指上打下看左打右声东击西,不让你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但其规律性总能因水平的高低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来,因此好的运动员应善于总结经验,任何时候都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观察,不为假像所迷惑。

4.侧踹腿防守、进攻与反击的方法及其训练

(1)提膝反击法

前腿提膝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裆部。其次是预防对手低腿蹬击自己的膝关节,更重要的是提膝能有效地遏制对手进攻势头,既能防止对手组合连击,又能使自己处于反击地位。

设对方(乙)用左侧踹腿击我(甲)中上盘。防守反击方法:①甲提左膝内扣小腿将来腿隔挡,对方左脚刚落地我即用右边腿踢击其左大腿;或者我方迅速上步用前手直拳或摆拳攻击其头部;②甲左膝高抬挡住来腿,趁乙落地未稳时,我迅速用前边腿踢击乙方的胸腹部;③甲要快速提起左膝打出前蹬腿,堵住对方出侧踹腿的线路,并用拳腿组合击打对方有效部位。

训练方法有:①进行滑步移动中的抬腿提膝练习;②两人移动中进行模拟攻击防守练习;③进行时间差的训练。

(2)格挡反击法

例:乙用侧踹腿攻击甲胸腹部。防守反击方法:①进行移动中手臂下沉格挡中的训练;②进行移动中手臂格挡接连反击动作的训练;③进行两个模拟对练习,一方进攻,一方打防守反击。

(3)接腿反击

例:设乙用左侧踹腿攻击甲。防守反击方法:①甲左前腿回撤,同时用双手接住乙方来腿,随之侧身快速上步落脚于乙支撑腿的后方,同时用我方右脚勾挑其膝弯部,使用后勾挑法,将乙摔倒。②甲向乙方左前侧上步,同时用双手接住乙方的来腿,并迅速上步用前脚勾挑乙方支撑脚的脚腕部,使用前勾挑法,将其摔倒在地。

训练方法有:①进行各种摔法练习;②进行移动中的接腿练习;③两人进行配合练习,一人进攻,一个反击;④两人进行模拟实战练习。

四、结论与建议

(一)侧踹腿是散打实战中的主要进攻得分手段。

(二)在比赛中,运用好侧踹腿的防守反击是决定最终胜负的关键。

(三)在散打的防守反击训练中,时间差的训练是很重要的环节,很多运动员把很多时间都花费在专项技术的练习上,而忽视了时间差的训练,在比赛中往往抓不住有利战机,形成盲目乱打,无谓的消耗体能,并造成丢分,最终输掉比赛。

(四)我国运动员目前普遍抗击打能力较低,而防守反击首先就要防守好才能反击,这就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击打能力,在日常的训练中,应注意培养抗击打能力的训练。在对抗练习中,防守、进攻与反击要转换快、攻防技术动作要果断,并学会与掌握技战术的合理运用。

(五)在比赛中要努力做到:“以我为主、积极主动、把握战机、展示技艺、控制过程、夺取胜利”。

散打实训总结篇11

关键词 散打教学 安全隐患 应对策略 分析

学校是教学的主要场地,对散打教学来说,学校方面的教学质量与重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运动的推广与普及,因此学校散打教学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获得最佳的散打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一、散打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缺乏一定运动损伤知识

散打这项运动教学所产生的运动损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与教师缺乏一定的运动损伤知识,并且部分学生与教师在这方面欠缺安全意识,并且教师往往会忽略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正是由于这种安全知识的缺乏,所以在散打教学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还要认真分析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进行经验总结,尽可能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缺乏充分的准备活动

在散打这种运动教学当中,主要是通过准备活动使神经系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之中,提升每个身体系统的协调性,有效克服人体惰性,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学生在散打教学中让身体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加速学生的血液循环与呼吸,降低韧带与肌肉的粘连性,提升伸展性与弹性,从而大大减少在散打教学中的运动损伤。

(三)不合理的运动量安排

通常来讲,散打的运动程度较为激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会给学生带来很强的运动负荷,所以如果教学设计不合理,就会由于局部负荷量超出身体极限,造成机体劳损,严重影响学生在散打中的深入学习。

(四)教学训练方法不科学

散打教学不仅要注重运用量,更要对训练内容进行科学化的安排。但是,部分教师对教学内容没有实现科学化的安排,因此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在学生急于求成的情况下就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五)运动器械造成的伤害

在散打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对学生做出严格的实际要求,并且对于学生的分组练习,没有指定有效的场地,这样就容易让学生在使用器械的时候触及他人,从而发生意外。

二、解决散打教学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学校开展散打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体质、强身健体、掌握好散打的知识与技能,提升自身的运动水平。因此,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科学高效地开展散打教学,注重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散打技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散打教学主要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内容,理论方面主要是对散打的运动规则、礼仪规范、运动常识、卫生知识、生理卫生以及基本素质的有效训练方式的介绍,而实践方面则是基本技术、基本战术以及身体素质的训练。当前,经济散打的杀伤力越来越强,并且在战术上追求凶狠,但这种发展要求不符合学校教学的需求,并且还给学生带来伤害。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与需求,选择基本的技术、步法,进行进攻、防守与反击练习,还可以选择一些实用性较强的技术。并且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遵循“点到为止”的原则,合理安排运动量,有效降低散打运动高难度的技战术,通过简单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好散打的基本战术,逐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对散打进攻、防守的运用能力。这样在实现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同时,有效降低散打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三)合理安排散打教学

教师是学校教学的组织者,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加强自身对教学安全隐患的防御意识,了解每种散打技法的保护方法,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制定系统、科学化的训练计划。另外,教师在教学讲解中一定要对各种散打技法以及训练方法做到全面、详细,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由于误解而带来运动伤害,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四)正确安放训练场的教学器械

训练场地教学器械的安放一定要严格按照散打教学的要求进行。此外,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医疗保障的强度,使学生掌握并运用好一般性运动损伤的急救方式。并且,教师还需要更加季节、天气等因素对训练计划灵活调整,保证教学任务完成的实效性。

三、结语

总之,在学校散打教学中,安全事故一直都是教学的难题,这就需要正视这一问题,有效解决,促进散打这一运动在学校范围内的开展与普及。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并掌握散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然后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散打教学、正确安放训练场的教学器械,推动散打教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胜久,刘媛媛.制约我国散打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3).

散打实训总结篇12

1、引言

长期的“打”、“练”分家,使得以对抗竞赛为主的散打和以表演为主的套路演练相互分离,完全隔阂,无法做到兼容并举,导致“打散打的”不能“练”,“练套路的”不能“打”,严重阻碍了武术运动的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打练结合”。

2、“打练结合”概述

“打练结合”,是指将传统武术功力练习、武术套路练习、技击组合练习与现代散打技术有机地结合,使运动员掌握散打技术和武术套路,提高运动员的对抗能力,促进运动员夯实功底训练和实践过程。“打”表现的是对抗能力,“练”是对抗能力提高的方法与过程,“打”体现“练”、“练”是为了“打”,“打”与“练”密切结合、相辅相成。武术的“打”和“练”有着内在的技术联系。在“练”的过程中,将套路拆解,为运动员“拆招”、“打”服务。“练”的最终目标是“能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刻苦练习。在技术上,“打和练”是相互促进的。从武术竞赛的角度来看,散手比赛是“打”在武术比赛上的表现形式,而套路比赛则是“练”在武术比赛上的表现形式。散手项目追求摔倒、击中对手,而套路项目追求新、美、难、高的风格,表面上看二者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散手项目和套路项目在实质上是相互促进、相互关联的。

3、“打练结合”的武术思想渊源

“比抢:先单枪,试其手法、步法、身法、进退之法;复二枪对试,真正交锋。”明朝著名的武术家戚继光提出了枪法训练比试的指导思想。其中,个人演练为“单枪”,对抗性练习为“二枪对试”。这样不但能够评估士卒的基本技能,还能够考查士卒的武术对抗能力、实战能力,对士卒的武术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单枪”与“二枪对试”有着密切的联系,表明武术套路练习与对抗性练习需要兼而习之。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是武术的两种主要的运动形式,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套路练习是具有一定艺术性的武术攻防技术的演练,对抗性练习是对抗性比赛中武术攻防技术的具体应用。套路练习是掌握武术攻防技术的前提与基础,对抗性练习是评估基础训练效果的有效方法。套路联系和对抗性练习的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虽然套路练习没有直接攻防的武术技击价值,但是良好的武术套路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和武术动作完成的能力。因此,经过严格套路训练的武术运动员,在对抗性训练时,往往能够更好地运用武术基本技术,更好地掌握对抗性练习的各种技能。与此同时,对抗性练习能够促进武术运动员领悟、掌握套路中的步法、眼法、身法、技击方法等。

4、打练结合的具体方法

4.1散打技术与功力练习相结合

武术功力是武术运动员的武术技能掌握程度和武术运动能力水平,是通过武术训练而获得的内功功力、耳功功力、眼功功力、腰功功力、脚功功力等单一功力,格斗技能、套路演练技能等功力的总称。提高功力水平是武术练习的重要目的之一。武术运动员通过功法练习,例如通过金钟罩、排打功等提高抗击打能力,通过踢桩功、铁膝功、木人功、铁砂掌锻炼重创对手的能力,通过以气发力、以气运身、以意领气等内功练习提高散打综合能力。合理选择功法项目,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练习,并和现代散打灵敏、力量、速度等技战术配合训练,使功法练习和散打训练相辅相成、完美结合。

4.2散打技术与组合练习相结合

组合练习是将传统拳术中和散打技术贴近的简单使用的招数拆解进行组合练习。从传统武术中,例如太极拳、形意拳等中提炼动作组合,在散打实践中演练、运用,能够显著地提高武术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提取编排动作组合是散打技术与组合练习相结合的关键,不能教条死板地提取编排动作组合,应当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拳术特点灵活地进行组合练习。组合练习的方法可进可退、可左可右、可高可低,与现代散打动作相融合。

4.3散打技术与套路练习相结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