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存活的关键合集12篇

时间:2023-11-30 10:13:41

嫁接存活的关键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1

2008-2011年,洛阳市核桃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壮大,面积达到近2万hm2。但农户所种植的大多是实生苗,非常需要改接换优。因此开展核桃大方块芽接效果的影响因子研究,對良种繁育及推广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1材料与方法

砧木为3年生普通核桃实生苗,接穗品种为辽核2号。

嫁接时期:从5月10日开始,每10d嫁接一批直至8月8日。统计成活率与新梢生长量以及越冬情况。

接穗贮存期:分为即采即用、贮存1d、贮存2d、贮存3d4个时期。

接穗采集部位:分前部、中部和后部。

嫁接过程:分是否开放水口。

接后管理:分不剪砧、不抹芽;立即剪砧、抹芽;5~7d再剪砧抹芽。

嫁接方法:分常规方法和改进方法两种。

常规方法:在砧木上选适当部位,用嫁接刀划断上下左右皮层,取一块长3~4cm、宽2~2.5cm的长方形树皮。再以接穗上的芽为中心,用嫁接刀切断上下左右皮层,取一块长2.5~3.5cm、宽1.2~1.8cm的长方形接芽。然后立即将芽贴在砧木的长方形接口内,同时进行缠塑料条和留放水口。

改进方法:以接穗上的芽为中心,用嫁接刀上下左右各一刀切断皮层,取一块长2.5~3.5cm、宽1.2~1.8cm的长方形接芽。然后用嫁接刀紧挨着接芽的上下边缘和右侧各划一刀,下一步把接芽拿开,用嫁接刀沿着纵向刀缝将树皮掀开,快速将取好的接芽紧挨着芽接口的右侧放进去,最后将左边的树皮割掉或撕掉即可。接下来操作与常规方法相同。

2试验结果

2.1嫁接时期對嫁接效果的影响

核桃大方块芽接理论上5月10日至8月10日均可进行。从试验结果看,最佳嫁接时间为5月20日以后至7月10日雨季来临以前。此时嫁接成活率高,接穗新梢生长量大,新梢粗壮越冬情况好,效果最好(图1、2)。可见温度是影响核桃嫁接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践证明,气温25~30℃时是最为适宜的嫁接温度。高于30℃时嫁接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2.2种条贮存期长短對嫁接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即采即用的种条成活率最高,随着贮存期的延长,成活率呈下降趋势(图3)。因此嫁接时要尽量做到即采即用。如需贮存,要注意保湿透气,用湿麻袋包好放在阴凉湿润的环境中。要尽量做到贮存期越短越好。

2.3种条采集部位對嫁接效果的影响

接穗采集部位對嫁接效果有明显影响。接穗采集部位位于枝条中部的成活率最高,达90%;其次是前部,达70%;后部成活率最低,仅49%。接穗要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枝条的中间部位,以达到最佳嫁接效果。

2.4管理措施對嫁接效果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留排水口5~7d后进行剪砧的嫁接成活率达92%,立即进行剪砧的达80%,不进行剪砧的仅10%;而不留排水口5~7d后进行剪砧的嫁接成活率为89%,立即剪砧的为12%,不剪砧、不抹芽的为7%。可见嫁接后何时进行剪砧、抹芽對核桃嫁接成活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5嫁接方法對嫁接效果的影响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2

在沾化,一般4月20 日前后(气温达13℃以上)为冬枣萌芽期,此时利用储备的接穗(尚处于休眠状态)进行嫁接,成活率高,生长量大,是沾冬2号嫁接的最佳时期。

二、接穗采集

当前,沾冬2号作为珍贵稀有资源,栽培面积极小,品种接穗更为短缺,因此可以结合发芽前春季修剪,将能利用的枝条整理打捆,作为接穗储备起来。接穗储存方法有湿沙储存和蜡封保存两种。湿沙储存:于地势稍高(防积水)的背阴处挖穴(大小视接穗量而定),将剪除二次枝的接穗打捆竖放于穴中,顶部离20厘米左右,用素沙土掩埋(沙土湿度以紧握成团松手即散为宜),掩埋高出地面成丘状。蜡封保存:将接穗剪成单节进行蜡封处理,储于7℃左右冷库中或湿沙中。

接穗采用时要选择无病虫害、成熟度高、芽体饱满的枣头枝中上部的主枝芽体,要求穗干粗度0.8~1.2厘米,穗长为5~10厘米的单芽体,并剪除二次枝,二次枝留茬高0.8厘米左右,主枝芽上留茬高1厘米左右,接前最好蜡封处理。

三、砧木选择

经笔者多年试验观察,沾冬2号与冬枣普通品种嫁接亲和力好,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但与其他枣树品种亲和力较差,例如以酸枣为砧木,嫁接后成活率降低5%~10%,生长量降低10%~15%,抗冻能力降低20%~30%。因此,嫁接砧木以选择冬枣普通品种为主,且要求长势旺、根系强大、分枝较多、粗细适中,为保证嫁接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创造基础条件。

四、嫁接方法

以采用春季多头枝接法(即高接换头)为好。

1. 砧木处理 即剪砧,这个过程要把握好每“头”留砧长度及开张角度,使嫁接成活后冬枣枝条尽量避免重叠、交叉现象,减少拉枝调枝工作。沾冬2号喜光性强,需光量大,最好采取开心形。当砧木开心形枝条选留困难需分层时,下层剪留长度要长于上层,以确保光照。若主枝过粗,则选择在生长势较旺的侧枝上嫁接,砧木干枝老翘皮要刮除干净,剪留桩口要平滑,以便更好地愈合。

2. 嫁接 春季高接换头有多种嫁接方法,如插皮枝接法、合接法、劈接法等,实践证明以插皮枝接法最佳,此法简单易行、成活率高。具体操作:先在需嫁接枝条上于合适位置剪断,断面要平滑,将断面上侧的皮层竖切一刀(长约3厘米),深达木质部,同时按住刀具轻轻左右摆动,将皮层与木质部稍微分离。在接穗(芽的背面)下端削一长3~5厘米的斜面,再在斜面背面下端削一长0.2~0.5厘米的短斜面。将接穗长削面向砧木木质部插入剥离的皮层,露白0.3~0.5 厘米。最后用塑料条绑缚严实,再系塑料口袋(最好购买专用嫁接袋),将接穗及嫁接部位全部罩起,以保湿提温、促进愈合、保护初萌幼芽免受病虫为害。

3. 注意事项 一是在嫁接过程中,砧木上不利用的大剪口及时用塑料布或油漆封堵,以减少树体水分散失。二是嫁接后不能立即大水漫灌,以防断口流胶,影响成活率。三是因沾冬2号生长势相对较弱,在改良的过程中要采取全树改良,以防与砧木枝条争夺养分而引起枝条衰弱死亡或严重降低其生长量。

五、嫁接后当年管理

俗话说“三分接,七分管”,若管理不当,势必造成“接而不活”或“活而不旺”,因此嫁接后进行认真管理,是确保嫁接成活以及成活后长势旺的关键所在,也是达到嫁接树体早成形、早丰产目的的基础。

1. 清除砧芽 从嫁接10天后开始,砧木会逐渐长出许多萌芽或根部萌蘖,为了节省养分,促使接穗快速萌动或生长,应该随时把萌芽或萌蘖清除。

2. 剪袋通气 嫁接20天后,接芽逐渐萌发,沾冬2号初发芽体虽粗壮但极易断裂,因而待芽体长2厘米以上时,应及时用剪刀把套袋剪一小孔通气,通气应在无风清晨或傍晚进行(严禁在大风或烈日下剪袋,以防焦芽现象发生),待新芽长至5厘米左右长时,于傍晚把套袋脱掉。

3. 解条绑竿 当新梢(枣头)长30厘米以上时,对部分长势过旺的壮枝应及时松解嫁接缠条,松得过晚会影响嫁接部位加粗生长并形成缢痕,生长后期导致折断。此期嫁接愈合处还不牢固,防风能力差,因此结合解条还需进行绑扶,可用70厘米左右高的细竹竿在嫁接处的背面顺着新生枣头生长方向贴着砧木进行绑扶,注意用绳条除在砧木嫁接处固定外,还要在砧木其他部位将细竹竿下端固定(即竹竿在砧木上最少有两处固定点),上端用“8”字形拴扣法把新梢固定在竹竿上。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3

中图分类号:S3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0-1950-04

作为植物的一种无性繁殖技术,嫁接最早在果树园艺中得到了应用,距今约有3 000年的历史[1,2]。嫁接现广泛用于果树、蔬菜、树木、花卉等植物的繁殖。此外,在植物的良种选育、遗传稳定性测定、品种更新、种质资源保存等研究中也有应用[3]。嫁接成功与否不仅受到温度、光照、水分、病原微生物、嫁接方法和技术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还与嫁接的亲和性、嫁穗的生活力及其生物学特性等内在因素有关,其中嫁接亲和性是影响嫁接成功的最关键因子。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细胞学、组织学、离体培养技术、生物化学、植物生理、植物物理等方面进行了嫁接亲和性鉴定的研究。

1嫁接亲和性鉴定的细胞学与组织学研究

愈伤组织形成是嫁接体发育的第一阶段[4]。有学者把嫁接失败归因于嫁接结合部未形成愈伤组织[5],但大多数学者则认为愈伤组织形成是对创伤的被动反应,在亲和性与非亲和性嫁接体中普遍存在[6,7]。胞间连丝形成是嫁接体发育的第二阶段。Jefree等[8]指出,在砧穗愈伤组织细胞接触后,其细胞壁开始溶解,质膜连接,胞间连丝形成。双方细胞只有通过精确的协作才能形成连续的次生胞间连丝,否则形成不连续的半胞间连丝;Kollmann等[9]在不亲和嫁接体的砧穗愈伤组织细胞间观察到半胞间连丝形成;Pina等[10]认为砧穗愈伤组织细胞胞间连丝的不耦合可能造成了嫁接的失败,因此,采用荧光示踪技术在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对砧穗愈伤组织进行染料耦合分析,结果表明砧穗组合中胞间连丝的传导性因品种和嫁接体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异,与李的自体嫁接相比,杏/李嫁接体中李愈伤组织细胞间的交流大幅减少,证实了杏、李嫁接的局部不亲和与嫁接体发育初期砧穗愈伤组织细胞胞间连丝的不充分耦合有关[11]。维管束连接是嫁接体发育的第三个阶段[4]。对于草本植物,只有在亲和嫁接体中才会出现维管束连接,可以根据维管束形成与否来鉴定其亲和性。而木本植物中,不亲和嫁接体中也能形成维管束并正常连接,砧穗可以进行水分、无机盐及碳水化合物的交流,导致其生长多年才表现不亲和,嫁接植株脆弱易折,枯萎直至死亡,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如杏/李、梨/榅桲嫁接体[12,13]。因此,通过嫁接体中维管束形成与否来判定嫁接亲和性具有局限性。

2嫁接亲和性鉴定的离体培养研究

离体培养技术是运用组织培养方法将获取的砧穗愈伤组织进行共培养,保持二者紧密接触,如二者愈伤组织融合则说明砧穗亲和,反之不亲和。Jonard等[14,15]将离体培养技术用于李和柠檬的嫁接研究,提出离体培养技术可以用于嫁接亲和性的鉴定。Mng′omba等[16]采用离体培养技术进行Uapaca kirkiana、U.nitida和Jatropha curcas的同种及异种嫁接,认为愈伤组织融合可用于嫁接亲和性的鉴定,特别是在远缘植物嫁接中。为寻找一种快速鉴定杏、李嫁接亲和性的方法,Errea等[17]进行了接穗和砧木的离体培养,研究了3周内砧穗愈伤组织粘合紧密度、接触面细胞发育及脂质和酚类物质含量差异,亲和性鉴定的结果与田间结果一致,认为愈伤组织融合技术可以用于李属植物嫁接亲和性的早期鉴定。

3嫁接亲和性鉴定的生化研究

嫁接发生后,砧木、接穗及结合部位将发生一些代谢变化,这些代谢变化产物会影响嫁接成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嫁接亲和性。目前人们主要研究了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代谢物质。

3.1嫁接亲和性鉴定的酚类物质研究

酚类物质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18]。在砧穗嫁接体中,酚类物质参与木质素合成,易被氧化成有毒物质,导致蛋白质沉淀[19],在砧穗之间形成隔离层,影响嫁接体愈合。酚类物质在砧穗愈伤组织细胞分生、分化、发育成新组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如在杏嫁接中,酚类物质的积累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21],诱导愈伤组织亚细胞水平上的解体从而造成细胞损伤[22],进而影响嫁接亲和性。酚类物质还影响生长素(IAA)的合成及运输,而生长素在嫁接体发育过程中促进形成层形成,诱导维管组织分化。如对-香豆酸和间苯三酚,分别作为IAA氧化酶的促进和抑制因子,通过调控IAA氧化酶的活性来降低或提高砧穗中IAA的含量,进而影响嫁接体的发育[23,24]。Treutter等[25]发现欧洲甜樱桃嫁接到酸樱桃上后,接穗中出现了具有促进IAA氧化功能的樱桃苷积累,降低了IAA的浓度,维管束形成受阻,造成嫁接不亲和。

不亲和嫁接体中,砧穗嫁接体细胞代谢功能失调,从而导致砧穗中酚类物质含量及种类的差异[20],差异越大,亲和性越低。De Cooman等[26]发现Eucalyptus gunnii不亲和嫁接体较亲和嫁接体五倍子酸、龙胆酸、鞣花酸、对-香豆酸、儿茶酸等酚类物质的含量均有增加;Musacchi等[27]在榅桲嫁接体中检测出高浓度的儿茶酸和表儿茶酸,而后榅桲嫁接体表现不亲和;Errea等[28]发现亲和性低的杏树嫁接体中黄烷醇、儿茶酸和表儿茶酸的含量较高;Mng′omba等[29]认为Uapaca kirkiana的嫁接不亲和与砧穗接触面中高浓度的阿魏酸、对-香豆酸、黄酮类、花青素及其衍生物有关;Usenik等[30]采用酚类物质含量测定法进行3个杏接穗品种Marlen、Leskora、Betinka的嫁接亲和性鉴定,在嫁接到不同的砧木上用HPLC法测定砧穗中间苯三酚、儿茶酸、对-香豆酸等酚类物质的含量,发现接穗Marlen与砧木的差异最小,亲和性最好。以上研究表明,通过测定对比砧穗中酚类物质种类和含量的相似程度,可以进行嫁接亲和性早期鉴定。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4

[中图分类号] S7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11-0112-01

彰武地区风沙大,防风固沙是当地林业的主要任务,但长期以来以种植杨树、樟子松纯林为主,人们发现营造纯林有病虫害多、经济效益低等缺点,而且作为人工固沙林的樟子松,出现了衰退的现象。由于红松林不仅能提供大量优质木材和名贵的林副产品,而且还具有较大的防护效益,但是,红松特有的生态环境又制约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引种红松的可能性,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经过科学研究和实验,人们发现选用樟子松(油松、赤松)作砧木嫁接红松,能降低红松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所以,异砧红松在干旱、半干旱的彰武地区作为果材兼用林培育,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能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选择樟子松砧木作为嫁接红松的的首选树种,但在繁育过程中,仍有很多嫁接关键技术的细节需要人们重视,下面对此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统一嫁接方法和确定嫁接时间

统一嫁接方法和确定嫁接时间可以显著提高嫁接的成活率,这是樟子松异砧嫁接红松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试验研究,相关技术人员发现最科学的嫁接方法,确定合适的嫁接时间,为林农在繁育红松过程中提供理论指导。嫁接方法有很多种,如:劈接法、舌接法、髓心形成层贴接法、短枝接法。每个嫁接方法都各有优缺点,林农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实践检验证明,在彰武地区使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的效果最好,亲和力高、红松成活率最高。

其次,还应该确定嫁接时间,彰武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显著,年温度差大,降雨集中在夏季,但全年降雨量小,最大相对湿度差78%,最小相对湿度差48%。可以选择不同的时节作为对比进行试验,考察红松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等各方面,确定早春为最佳的嫁接时间。一般来说,以树液流动为准,在4月中上旬进行嫁接繁育红松的成活率更高,雨水充足,空气湿度大,选择在阴天或光合作用小的时候嫁接,效果最好。如果发现嫁接时愈合程度差,可延长嫁接时间和重新捆绑。

二、培育优质的砧木

樟子松砧木的选择是在嫁接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砧木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成活率,是樟子松异砧嫁接红松关键技术中该加强的一点。培育樟子松砧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上山造林地培育苗种,另一种是苗圃培育。嫁接时选择的樟子松砧木树龄为3-6年,枝干粗壮遒劲。彰武地区一般是选用在苗圃培育,培育樟子松砧木时,第一年是培育幼苗,第二年将长大的砧木幼苗进行移栽,幼苗之间的间距和行距,密度都要统一,保障每个砧木幼苗都能有充分的营养补给,第三年选择优质壮苗以草炭:表层沙壤土:三元素复合肥为1:1:0.05的基质进行装杯,杯规格应满足苗木再生长2-3年。使用营养钵培育砧木苗的效果更好,成活率高。

三、采集及储藏接穗

选择气候类型相近地域的种子园或采穗圃,在休眠期,一般为2月末-3月初,选择生长发育健壮、无病虫害、结实量高的优良植株的树冠上采取健壮、充实、顶芽饱满的发育枝,长度12-15厘米。采集后,立即捆好,缚以标签,运回待接地,置于窖中,并用温沙假植培好(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低温储藏窖控制)。注意保持温度和适宜的温度,防止失水、发霉和萌动,确保枝芽有良好的生命力。

四、嫁接技术

在彰武地区广泛采用髓心形成层贴接法,能使嫁接的接触面增大,而且接穗生长速度快、发育良好。嫁接时选取具有完整的顶芽和活力,接穗的枝头留有顶芽针叶,一般是保留10束左右,其他的侧芽和针叶全部摘除。将接穗放置在容器里,并有保湿措施,让接穗保持新鲜,避免其因阳光,风力等因素影响了成活率和嫁接效果。在用刀片定好嫁接的长度6-10cm,用左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捏住接穗,食指在下面垫着接穗,保证下刀时平稳、准确、快速,右手拿刀片从顶芽最后一束针叶下部渐切到髓心,然后顺着髓心平行前进,纵向切去半边接穗,削面一定要平直光滑,接穗基部成楔形。

选择3-4年生的比较平直的砧木容器苗,砧木要比接穗粗壮一点,然后用刀片平贴树干从下往上通过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切开,长度和接穗切面长度相等,切面要光滑,将接穗切面贴在砧木的切面上,必须使二者的形成层相互对正、紧密贴合,然后用伸缩性强的塑料条由下向上缠绕,一扣压一扣的绑紧。

五、嫁接后的管理

水分是保证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嫁接前后均应各灌一次透水,并做到及时除草、灌水、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确保嫁接苗木健康生长。经过两三个月的时间,若发现接穗叶子仍像嫁接时的鲜嫩,无枯萎之象时,则证明嫁接成功。嫁接成活以后,要对砧木去顶,最好抹上铅油防止水分的蒸发。嫁接苗冬季最容易受风害,因此要采取一定的安全越冬保护措施,在土壤结冻及化冻前,均需浇一次透水,以保证土壤水分充足,同时应近距离设置防风的风障,防治风害,减轻抽干。翌年春季松绑。

六、小结

通过以上对樟子松异砧嫁接红松一些关键技术的介绍,我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到:樟子松砧木嫁接红松,樟子松的适应能力强,愈合程度高,提高了红松的成长速度,降低了红松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能培育出优质的红松树木,满足了市场需求,由此也提高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用樟子松异砧嫁接红松不仅保护了天然红松,同时,也解决了红松数量不足的问题,缓解了森林资源危机和企业经济危困的带来的影响,樟子松异砧嫁接红松的技术应不断完善,并广泛推广,在彰武地区的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完善的前提下,林业科技也随之发展,并为林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从事林业的个体带来了利益,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5

红松嫁接技术(专利申请号200510085727.5)是通过选择优秀树种上雌花枝条上的接穗与选择适宜的红松幼树做砧木,进行人工嫁接建立红松无性系坚果林和种子林。过去的红松嫁接技术没有选择接穗和砧木的标准,嫁接方法的某些环节不好掌握,出现了上部“卡脖下垂”、下部“愈合瘤”的现象,影响接穗正常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接穗枯萎死亡,嫁接效果不好,存在嫁接成活率低、结实期晚、产量低等问题。

该技术制定了选择接穗和砧木的标准,创造了插座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在最适宜的季节里采穗、嫁接管理、培育优良植株,具有操作简便、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红松嫁接成活率低、嫁接植株生长慢、结实期晚、产量低等问题。并且嫁接成活90%以上,提高20到30个百分点,当年生长高度提高60%以上,遗传增益10%以上,3至5年结实,产量提高了3到5倍。

随机隐询式密码认证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单机及网络,金融、防盗等需要通过账号,密码验证身份的系统内,针对传统密码技术的缺陷,为解决监控程序、恶意程序、木马程序盗窃账号、密码,钓鱼网站骗取账号、密码,拍摄、偷窥他人账号,密码输入过程的新型密码认证技术。通过在按键上随机的分配多个字符,根据原始密码中前5位字符在当前的随机分布位置来输入特定位上的密码,使得每次询问和输入的密码都不相同,达到随机隐蔽询问、防盗、防钓鱼的效果,不需要额外的卡、证或电子媒介,利用人眼的生理特点,通过高敏感颜色和图形,瞬间覆盖所有按键上的字符并随机移动。

本技术克服了传统密码技术对恶意程序、木马盗窃程序、钓鱼骗号网站、偷拍行为无能为力的缺点,只需对网络系统服务器或独立内部系统服务器进行程序改造,成本低。与矩阵卡、电子钥匙(如银行系统的U盾)相比较,成本更低、更安全、更便捷。当U盾或矩阵卡遗失后,用户自己也将不能登录,如果矩阵卡被他人记录、拍照、复印后也将失去其保护效果。即使在未遗失、未被拍照和复印的情况下,如果用户所用电脑或设备被木马监控后通过多次监视屏幕、记录键盘,就可以完全复原矩阵卡。与指纹、声音等生物识别技术相比较,由于生物信息要通过计算机终端,所以,此类信息均将被转换为二进制的数字信息,进而进行存储、运算、传输,通过对特定输入或传输端口的监控,理论上也可以被破解。本技术建立了一种只存在于服务器和合法用户头脑中的随机隐蔽询问密码认证机制,弥补操作过程和相关设备造成泄密的漏洞。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6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1-0076-03

Abstract:Ten groups of half lignification of champion camphor was grafted by grafting,the research showed that rootstock and scion of camphor strain after grafting 20 days was the most easy connection,wing on 3 # in Yongan of camphor excellent strains was grafted best,opposite to wing on 3 # in Nanping. Physiological indexes analysis of camphor grafting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to breed new camphor grafted seedlings.

Key words:Camphor;Graft;Physiology index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是一种常见的南方园林绿化树种和用材经济树种。有学者研究了干旱条件对香樟生长的影响[1],而有关材用香樟嫁接技术和嫁接苗生长状况、良种选育的研究还鲜见报道[2]。香樟人工用材林培育困难,主要因为香樟经营与栽培管理水平有限及良种选育技术不成熟。采用普通香樟作为砧木,香樟优树穗条作为接穗,通过嫁接培育优良材用香樟,充分利用香樟材用优良单株,由此建立材用香樟优良种子园,从而可以培育足够的优良香樟苗木。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材用香樟优树品系嫁接后接穗含水量、可溶性糖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分析材用香樟内含物及生理指标对其嫁接的影响,为嫁接培育优良香樟苗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1位于福建省永安市,地理坐标为N25°33′~26°12′,E116°56′~117°47′,年均气温17 ℃,年均降水量1 760mm;试验地2位于福建省南平市,N26°30′~28°20′,E117°00′~119°25′,年均气温19℃,年均降雨量1 650mm。2个试验地土壤类型均为红壤,有机质含量较高。

1.2 试验材料 优选自然整枝条良好、树干通直健壮、木质密度大的10个不同品系的材用香樟,每个品系30株。选取位于中上部的半木质化或木质化的当年生枝条作为优树的接穗。永安林业集团老香樟材用优良单株(造林时间为1960年)及市郊林场老香樟材用优良单株(造林时间为1962年)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1.3 试验方法 2013年10月8日,采用切接方式将半木质化的优树接穗嫁接到20cm高的砧木,每个品系30株,优树接穗与砧木具有相似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未嫁接的优树作为参照。嫁接后第15d、20d、25d、30d,分别测定并分析材用香樟优树品系及对照组的嫁接后穗条的3个生理指标(3次重复),含水量采用比重法、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蒽酮法、多酚氧化酶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香樟优树品系嫁接后接穗的含水率比较 植株穗条在采集未嫁接阶段,水分的流失会抑制愈伤组织的形成,从而降低植株嫁接的存活率。足够的水分下才能使植物产生愈伤组织[3],嫁接后的香樟接穗的主要水分来自砧木,因而穗条和砧木间的水势差对香樟的嫁接存活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表2可知,嫁接后的不同的香樟优树品系的穗条含水率总体变化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在嫁接后30d时,10组香樟嫁接后接穗含水率达到最大值,香樟嫁接后接穗含水率均在57%~61%。嫁接后30d时,香樟嫁接后接穗含水率最大值为永安优3#(60.94%),优10#的含水率最低为(57.30%)。在嫁接后20d时,10组香樟嫁接后接穗含水率达到最低值,低于于对照组(56.63%),各组的水势差均达到最大。方差分析表明,香樟品系间的穗条的含水率呈显著差异水平(p

2.2 不同香樟优树品系嫁接后接穗的可溶性糖含量比较 可溶性糖是植株细胞分裂与分化的主要物质基础及能量来源之一,影响植株嫁接苗接合处的愈伤组织形成的速度和数量、细胞的发生和形态及次生代谢水平[4]。接穗组合的叶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越有利于植物适应逆境,植物体的嫁接存活率就会越高。由表3可知:接穗组合的叶中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越有利于植物适应逆境,植物体的嫁接存活率就越高。嫁接后的不同的香樟优树品系的穗条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变化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嫁接后的材用香樟优树品系接穗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组。在嫁接后15d时,10组香樟嫁接后接穗可溶性糖含量最小,最小值为南平市郊优10#。在嫁接后20d时,10组香樟嫁接后接穗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12.02~13.65mg・g-1),此时香樟砧木和接穗间接合度最高,但该状态推移的时间较长,一定程度不利于香樟的嫁接存活率;永安优3#嫁接后接穗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13.65mg・g-1)。永安优3#可溶性糖含量明显的高于嫁接存的南平市郊优10#,永安优3#组比南平市郊优10#更利于适应逆境。方差分析表明,香樟品系间的穗条的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差异水平(p

2.3 不同香樟优树品系嫁接后接穗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比较 多酚氧化酶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保护酶,当植物处于恶劣环境时,多酚氧化酶与多酚类化合物发生反应形成隔离层,从而阻止水分的散失和菌类的入侵。植物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越高,有利于清除酚类物质对植物的毒害,自我保护能力也就越强[5]。由表4可知,嫁接后的不同的香樟优树品系的穗条多酚氧化酶活性总体变化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嫁接后的材用香樟优树品系接穗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嫁接后30d的10组多酚氧化酶活性均大于15d时的2倍。在嫁接后30d时,10组香樟嫁接后接穗多酚氧化酶活性达到最大值,永安优3#香樟嫁接后接穗多酚氧化酶活性达到最大值(16.12OD422・min-1・g-1),南平优10#组多酚氧化酶活性最小(15.21OD422・min-1・g-1),表明永安优3#香樟自我保护力强于南平优10#。方差分析表明,香樟品系间的穗条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显著差异水平(p

3 结论与讨论

在嫁接后30d,10组香樟优树品系的穗条含水率、多酚氧化酶活性达到最大,永安优3#组的含水率、多酚氧化酶活性最大,南平市郊优10#组最小;在嫁接后20d时,10组香樟嫁接后接穗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最大值,永安优3#组可溶性糖含量,南平市郊优10#组最小;在嫁接后15d时,10组香樟嫁接后接穗可溶性糖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最小。综合分析可知,嫁接后20d,不同品系香樟的砧木与接穗最易连接;永安优3#香樟优树品系嫁接效果最好,更利于逆境下生长;南平市郊优10#嫁接效果最差,最不利于嫁接。建议今后考虑从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对嫁接木的影响、芽苗砧嫁接技术的适宜性等,为建立优良香樟种质种子园、营造材用香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义,胡庭兴,胡红玲,等.干旱胁迫对香樟幼树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4,20(4):675-682.

[2]周新菊.樟淞贾址庇及栽培利用研究进展[J].广东省林业科技,2009,25(1):68-72.

[3]朱高浦,李芳东,杜红岩,等.植物嫁接技术机理研究进展[J].热带作物学报,2012,05:962-967.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7

中图分类号 S7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72-0167-01

油茶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目前,大部分油茶林经营粗放,品种良莠不齐,病虫害滋生,地力下降,致使油茶产量低、经济效益差,是近年出现的油茶生产逐年萎缩的重要原因。因此,对现有油茶老林进行高接换冠,选用新近选育的油茶优良无性系高接换冠改造其产量比同期实生苗造林的提前十年进入盛产期;亩产量达30 kg以上,亩产值达600元以上,以达到比较少的投资,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自2009年以来,我们在老树(树龄30年以上)进行高接换冠试验,并对其试验结果进行调查分析,其结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立地条件

地处本所附近的缓坡低丘地,海拔156米,属中亚热带气候类型,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年降雨量1300-1800毫米,年蒸发量1480-1500毫米,4-6月为雨季,9-11月为干季,日照时间1400-1600小时,早霜始于11月下旬,晚霜1月下旬,无霜期300天,圃地属红壤,土层深度60-70厘米,心土层粘重,含水量少,肥力差,PH值5-5.2,坡度7-8度,坡向西南,光照条件较好。

1.2 嫁接技术

1)削砧。在砧木的嫁接部位,先用布擦干净灰尘,然后用接刀剖成“门“型,深达本质部,宽与接穗粗细相当,深达木质部,自上向下撕开皮部。

2)削穗。将穗条削成长2.5 cm左右,芽两端成马耳形的短穗,去掉1/2或2/3的叶片,然后在接合面(芽的背面)自一端撕去皮部,宽约为接穗粗的1/4左右,因穗条远途运输或存放而撕不开皮部,接合面也可以用嫁接刀削,削的深度一般为枝条粗的l/3左右。

3)嵌穗。将削好的接穗,嵌入撕开皮部的砧木槽内,再把撕开的砧木皮部,覆盖在接穗的上面。

4)包扎。嵌穗后,立即用塑料绑带进行包扎,包扎时注意不伤接芽的前提下,尽量包扎紧。

5)加罩。为了保湿,包扎后在接穗部位应加绑一个塑料罩,塑料罩在接芽的方位呈灯笼状,严禁塑料罩贴靠在接稳的叶片上,以免灼伤叶片。绑罩要严密,否则就起不到保湿的作用,影响成活率。

6)接后管理去袋。当接穗长出的新梢碰到袋顶时应及进去袋,因新梢幼嫩,尚需遮荫3至5天。解绷。视愈合程度,一般当年冬季或来年春季进行。除萌。接穗成活后,随时将砧木口下部的萌芽条除掉,以促进新梢的生长。

1.3 试验设计

1)不同品种嫁接成活试验。供试品种有10个即:湘林1、湘林36、湘林39、湘林40、湘林46、湘林47、湘林64、湘林69、湘林70、湘林89。

2)不同砧木类型嫁接成活率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不同品种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分析

供试品种为省林科院提供的湘林系列即湘林1、湘林36、湘林39、湘林40、湘林46、湘林47、湘林64、湘林69、湘林70、湘林89。通过调查其各品种嫁接成活率及芽当年生长量,其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品种嫁接成活率及生长量调查表

从表1中看出,湘林70嫁接成活率高,其次,湘林64,比最差的湘林1分别高出67%、63%,从成活芽当年生长量看,也是湘林64和湘林70大。

2.2 不同砧木类型嫁接成活率分析

砧木老化度不同是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因素,我们通过调查二种类型的砧木,见表2。

表2 不同砧木类型嫁接成活率调查

从表2中看出,树皮黄化较易剥皮嫁接成活率是树皮灰化难剥皮的2.6倍。因此,在选择嫁接砧木时,一定要选择较易剥皮的砧木。

3 初步结论与建议

1)不同品种嫁接成活率不同。此次试验中,湘林70嫁接成活率高,其次,湘林64,比最差的湘林1分别高出67%、63%,从成活芽当年生长量看,也是湘林64和湘林70大。

2)砧木的选择是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因素。此次试验中,树皮黄化较易剥皮嫁接成活率是树皮灰化难剥皮的2.6倍。

项目来源:“华中丘陵区油茶高产良种应用集成示范”课题(编号:2009BADB1B04)

参考文献

[1]北京林学院主编.造林学[J].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89-95.

[2]曾松青等.油茶采穗圃营造技术的试验报告[J].世界林业研究,2008,9.

[3]谢雨露.油茶高接换冠技术[J].中国林业,2001,04.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8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素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美誉,有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但由于缺乏新品种培育的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在新优花卉方面远落后于花卉业发达的国家,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花卉品种还只能依靠进口,这对我国真正成为花卉产业的大国甚至强国显然是不利的。为提高花卉生产的效益,增加新优品种,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传统花卉产业研究的科技投入,“灿红如火雪中开”的山茶,早在隋唐就由野生进入栽培,在山茶属的四大观赏树种中,茶梅有着其独特的形态和习性,在中国不但有着1200年以上的栽培历史,而且可栽培地域广袤,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强,茶梅已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多样,涵盖了从寒带到热带多种气候带,植物资源丰富,苗木资源更是达到数万种。可以说,即便是荷兰、日本、墨西哥这样的花卉生产大国,由于国土面积的限制,气候条件较为单一,苗各木花卉品种远不及中国丰富。但中国真正应用于绿化工程的苗木品种仅有几百种,大部分品种尚未得到开发利用。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常被其他国家引进栽培。我国茶梅品种只有小玫瑰和黄海南宝珠外,大部分是 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种,在植物园及苗圃中均有品种栽植 ,但专门的种质收集圃并不多见。在美国洛杉矶亨庭顿公园在山茶专类园中另辟了茶梅区, 共种植200个品种 。绝大多数茶梅新品种来自自然杂交实生苗及芽变苗的选育。

根据《国际茶花品种登记大全》书中的统计,茶梅品系约占茶花总数量3 %~4 %。花树姿优美,枝叶茂密,不仅观赏价值很高,是园林绿化、美化的极好材料 ,而且对有害气体二氧化硫有很强的抗体,对硫化氢、氯气、氟化氢也有明显的抗性。而茶梅在生态绿化中的配植在长江以南地区无论是公园绿地、道路绿化、住宅小区还是室内摆放几乎比比皆是,不同品种在园林应用中因花期先后 、花色不同、树形各异、叶形不同、多样化。由于茶梅人见人爱、高雅珍贵,特别是在我国的植物资源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茶梅古树已经成为无价之宝,在绿化工程中更是寻无可寻,而小苗植株生产周期长,从播种至成株,到最后可用于园林绿化,干径20cm以上、树高3巨米以上的丰满大树,至少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很多苗农由于大树经济带来的巨大诱惑力,不惜投入巨额资金,挖取油茶大树嫁接,但由于没有成熟的技术很难成功,损失惨重。因此加强特色茶梅新资源砧木发掘, 提高茶梅大树嫁接存活率,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要。

二、茶梅开发利用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9

句容市是典型的丘陵山区,近几年来应时鲜果发展迅速,特别是桃早果、早产、效益好、发展快,苗木需求量大。桃苗芽接程序简单[1],操作容易,工作效率高,嫁接时间长,但由于丘陵山区土地立地条件较差,若要确保嫁接成活率高,培育出壮苗、好苗,必须注意苗地与周围环境的变化,否则可能导致嫁接桃苗全部死亡。笔者从2007—2010年,通过连续4年的嫁接比较与观察,探索出影响桃苗嫁接成活率的主要因子。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苗圃设在句容市重点水蜜桃生产地黄梅镇杨修林桃园及茅山管委会马埂村,试验园砧木为毛桃苗,嫁接品种有金山早红、霞光、拂晓、良姬、新白花等。

1.2试验设计

1.2.1不同立地条件对桃苗嫁接成活率的影响。选择4种不同的立地条件进行嫁接比较,即设4个处理,分别为:地势平坦,熟土层较深,有少量沙质,周围通风性良好(A1);地势平坦,熟土层较深,有少量沙质,四周有高杆农作物遮挡,通风性较差(A2);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四周通风性良好(A3);坡地,土质黏重,四周通风性良好(A4)。2次重复。

1.2.2不同质量穗芽对桃苗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试验设2个处理,分别为:饱满芽(B1)、不饱满芽(B2)。在同一块立地条件较好的苗圃地进行嫁接。2次重复。

1.2.3不同嫁接时间对桃苗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选用4个不同的时间段作嫁接成活率的比较,即设4个处理,分别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C1);7月中旬至8月上旬(C2);8月中旬至8月底(C3);9月中旬至下旬(C4)。2次重复。

1.3试验方法

嫁接方法为带木质部芽接,接前接后管理条件较好。比较观察桃苗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质量的穗芽、不同的嫁接时间3种情况下嫁接成活率[2]。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立地条件对桃苗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选择不同的立地条件对桃苗嫁接成活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选择地势平坦,熟土层较深的沙质土,四周通风性良好的地块作为苗圃地,利于排灌及苗木根系的生长,嫁接桃苗成活率达到96.00%,壮苗(达到的一级苗,以下同)率达到90.18%;最差的是周围有遮挡物不通风的地块,其他条件都好,由于四周不通风,苗地相对温度提高,苗木死亡率很高,如果遇到阴雨高温,死苗就更快,连续2年嫁接平均成活率仅31.79%;其他条件较好,土质黏重的地块,基本不影响桃苗嫁接成活率,但直接影响出圃苗木的质量;坡地嫁接桃苗,坡下易积水,造成桃苗烂根而死,对桃苗嫁接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3]。

2.2不同质量穗芽对桃苗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选用穗条中部的饱满芽进行嫁接(主栽品种新白花),连续多年嫁接成活率都高,平均为96.88%,苗木中期生长快且旺盛,壮苗率达92.90%。不饱满芽嫁接,差异十分明显,2009年嫁接桃新品种拂晓(外地引进,枝条较弱,芽眼不饱满),除发芽推迟5~7d,发芽率约80%,发芽后又受阴雨影响,成活率仅39.58%,中后期苗势生长弱,壮苗率仅42.11%;2010年7月下旬嫁接本地品种新白花打顶部及基部芽,芽眼形似饱满,结果表明,嫁接成活率仅60.00%,壮苗率仅66.67%,此类芽应列为不饱满芽。

2.3不同嫁接时间对桃苗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10

垂槐(Sophora japonica L.var.pendula),属蝶形花科,槐属,落叶小乔木,别名蟠槐,又称垂枝槐,龙爪槐,是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园林景观树种。树高2.5~3m,主干直立,树冠伞状,小枝弯曲下垂形似龙爪,姿态别致。实践中常成对地用于配置门前和庭院中,又宜植于建筑前或草坪边缘,深受人们喜爱。

1 培育砧木大苗

先进行国槐播种育苗,然后经过2次苗木移植,移植时间以晚秋及早春为佳。同时加大株行距离,进行养根、养干,该阶段是培育优质砧木大苗的关键,期间要加强田间的细致管理。经过3~5年就可培育出根系发达,树干通直,圆满光滑,达到定植规格(大苗高度3.0~3.5m以上,地径达5~6cm以上,嫁接部位径粗达4cm以上)的大苗,即可选做垂槐嫁接砧木。

1.1 养根 移栽地667m2施优质基肥2500kg,翻耕整地,春季土壤解冻后,将1年生苗隔1株刨2株起苗,按70cm×40cm株行距定植,然后浇水。移栽1年后,地径达2cm左右时,从地表3~5cm处截干。留床苗培育大苗时,起苗后春季发芽前同样截干。

1.2 养干 苗木截干后的第1年是培育通直树干的关键阶段。要加强水肥管理、及时去叶,截干处萌发大量不定芽,长至10~15cm时,每株留1个直立向上、生长健壮的枝条,其余全部去掉。当年苗高可达3.5m左右,树干通直,粗壮光滑,继续培育。

2 接穗的选择和采集

2.1 接穗选择 选择适于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类型,从生育健壮、生长迅速、抗性强、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株上,采集发育良好、饱满充实的当年生的新梢或1年生枝条作接穗。

2.2 采集接穗 在落叶后即可采集,最迟不得晚于发芽前2~3周。最好就近随采随接。采集的接穗注明品种、树号,分别捆扎,拴上标签,以防混杂。就近采集的接穗应及时放入盛水或湿沙的塑料桶内备用。外地采穗,运送时应装入塑料袋中或用水浸蒲苞、草帘包装好,迅速运送,拿回后及时进行窖藏,保持低温、湿润状态,以防干枯、霉烂,注意经常检查。

2.3 接穗处理 采集的接穗要立即剪去叶片(留一段叶柄),以减少水分蒸发。如采接穗多,一时接不完,可按不同品种(或类型)分别贮存,可将接穗下端浸水,置于阴凉处,每日换水,或放置背阴的通风处,接穗下端用湿沙埋上或进行窖藏,如数量不多可吊在井内(不要浸入水中)。采取上述方法可保存1周以上,但不宜超过10天,否则接穗不新鲜,影响嫁接成活。

3 嫁接

采取插皮舌接法嫁接,此法比其它嫁接法要晚一些,一般在砧木和接穗都离皮时进行嫁接。

3.1 修剪接穗 将选好的接穗枝条剪取10~15cm长、带有2~3个饱满芽作接穗。从接穗的一侧削成长3cm左右的马耳形削面(下端尖削);削面背面不削皮,而将树皮用手捏开。

3.2 修剪砧木 可从距地面2.0~3m高处剪断或锯断砧木,并把断面削成光滑平面,在断面的光滑的周边,用刀轻削老皮,露出嫩皮,不露木质部。

3.3 嫁接技术 将接穗的削面木质部插入砧木的木质部与皮层之间,砧木皮层插入接穗皮层与木质部之间,两者紧密接合。然后将东西南北四边(生产实践中通常采用两边对接)用同样方法插入后,再用皮层覆盖上,用塑料薄膜带绑缚,以免接穗和砧木结合不紧密,上面再套上塑料袋,包扎好。利于接口愈合,防止透风失水,增温保湿,有效地提高嫁接成活率。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11

中图分类号:S6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910(2008)02-0057-02

猕猴桃建园多采用嫁接苗,但往往存在品种不纯和雌雄配置不合理等问题。2002年,我们对部分乡镇1999年建立的猕猴桃园进行调查,发现海沃德品种纯度仅31.2%,秦美纯度66.5%;一些果园雌雄比达3:1,大量的雄株严重挤占了雌株的结果空间;有的果园按雌雄8:1的比例应配置雄株204株,而实际全园仅有雄株17株。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2002年,我们进行定植实生砧木苗嫁接良种及雄株建园技术和效果试验,为保证猕猴桃新建园的品种纯度及合理的雌雄株比例,实现优质高效丰产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园位于西峡县丹水镇,面积4.0hm2,地势平坦,黄棕壤,深厚肥沃,pH值6.6,灌溉条件良好。2002年秋按株行距2m×4m规划栽植行,行中心起垄,垄宽1~1.2m、高30cm。沿栽植垄中心线按株距挖定植穴。11月上旬栽植实生苗,每穴两株,间隔20cm,每666.7m2栽168株。栽时,按苗木地径粗、细分级,调查不同粗度砧木苗的栽植和嫁接成活率。

定植后第2、3年分期分批嫁接,嫁接品种为海沃德和秦美。同时按8:1雌雄比嫁接雄株,并使雄株均匀分布。嫁接时期和方法是①2003年2月10-16日,单芽枝切接;②6月12~17日,带木质部芽接;③9月10~15日,带木质部芽接;④2004年2月8~13日,单芽枝切接;⑤6月2~9日,带木质部芽接。调查不同时期、不同方法的嫁接成活率和接后第2~4年的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砧木粗度对栽植和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地径大于0.7cm的实生砧木苗,大田栽植成活率为94%,可直接就地嫁接;地径0.5~0.7cm,栽植成活率87%,栽后翌年6月底7月初即可嫁接;地径0.4~0.5cm,栽植成活率77%,栽后翌年9月份可嫁接;地径小于0.4cm,栽植成活率仅为62%,需1年后才能嫁接。因此,粗细不同的实生砧木苗要分开栽植,以便分期分批嫁接。砧木越粗,其抗日灼、干旱、高温和干热风的能力越强,栽植成活率越高,并能早嫁接、早成园。砧木越粗,虽然栽植成活率越高,但其嫁接成活率并不一定高。试验结果表明,砧木地径在0.6~0.7cm、距地面5cm处直径0.5~0.6cm时嫁接成活率最高。

2.2 嫁接时间和方法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由表1可看出:早春休眠期单芽枝切接的嫁接成活率明显低于生长季(6月中旬和9月中旬)带木质部芽接的成活率。其原因可能与猕猴桃枝条组织疏松,早春低温不利于嫁接愈合,接穗经过冬季沙藏品质下降及猕猴桃萌芽前后的伤流有关。生长期嫁接,由于气温适宜,利于嫁接口愈合,从而提高了成活率,嫁接成活率高达88.0%~97.7%,雄株嫁接成活率高达99.0%。

2.3 定植实生苗嫁接建园的早期产量比较

以秦美品种为例,2003年2月至2004年6月进行5批次嫁接,2004年有少量植株开花,2005年部分挂果,2006年获初步产量(表2)。2003年生长期嫁接的两个处理,2005年每666.7m2产量150kg以上;2006年结果株率达70%以上,每666.7m2产量超过1200kg。2003年休眠期(2月)嫁接的,尽管嫁接成活率很低,但由于砧苗粗壮,移栽成活率高,嫁接时间早,苗木生长旺盛,其产量虽低于2003年生长季嫁接的两个处理(表2),但高于2004年嫁接的两个处理。2004年嫁接的两个处理,由于实生苗细弱,栽植成活率低,嫁接期延迟,故投产较晚,比2003年完成嫁接处理的园片产量低。

3 小结

嫁接存活的关键篇12

0.前言

杂交松是湿地松与加勒比松的杂交子代,又称湿加松、杂种松,适合在我国南方低山沿海地区生长,能综合其父母本的优点,具有早期生长快、生长量大、分枝良好、树干通直、耐水湿、抗病虫害能力强等优点,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商品林树种,其木材可用于据板、造纸。此外,杂交松树干富含松脂,可为林产化工提供加工原料。[1]杂交松是我国南方地区一种优良的造林树种,为选育良种,推广种植,有必要掌握杂交松的嫁接技术。

1.杂交松嫁接

1.1砧木培育

1.1.1砧木选择

杂交松嫁接宜以湿地松作为砧木。如选用杂交松或加勒比松做砧木,砧木伤口愈合过快,嫁接成活率低,嫁接接活的苗木上山种植的保存率低。

1.1.2 砧木苗播种

每年10月-11月播种。播种前先将当年采种的湿地松种子用0.4%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分钟,取出后用清水洗净,再用大约60℃的温水浸泡至自然冷却,一直浸泡24小时,然后捞起种子,稍经晾干即可播种。用洁净的河沙筑催芽苗床,把催芽苗床淋透水,刮平床面,然后将经消毒浸种的种子每平方米床面播种100-150克,撒播要均匀,并用细沙盖种,厚度0.3-0.5厘米,不宜太厚,以不见种子为度。注意淋水保湿,防虫害,防老鼠。[2]

1.1.3砧木苗种植与管理

(1)芽苗移植。芽床上的芽苗出土后约10-15天,把芽苗移植到营养袋。移苗前,先将催芽床淋透水,移苗完毕后浇定根水,用遮阴网遮阴。

(2)营养袋苗的管理。注意淋水保湿、除草、防治病虫害,移苗上袋后20天左右天根系恢复稳定后,可以浇少量低浓度的复合肥水。

(3)把营养袋苗种到嫁接圃。次年3-4月份,当营养袋苗长到大约20厘米的时候,就种植到嫁接圃。种植前,把营养袋苗换上大杯(规格20*20cm的无纺布袋),大杯撒20-30克复合肥,最后把大杯埋入土中。砧木苗大杯种植能提高嫁接苗上山种植后的成活率,起保根蓄水的作用。

(4)砧木苗的管理。主要是除草、松土、防旱、防涝等一般田间管理,同时还应注意防治松梢螟等病虫害。

1.2接穗采集和保存

1.2.1穗条选择

接穗条最好选取采穗母树树冠中上部刚木质化的健壮新抽侧枝。接穗母树要求是茎干通直、生长优良、无病虫害的杂交松优树。

1.2.2穗条采运

用高枝剪或枝剪把接穗条从采穗母树剪下来,保留约25厘米长,仅留顶端10来束针叶,分类捆扎挂牌,放在盛有清水的桶里浸至三分之一部位,捆扎枝条的基部要剪平。需长途运输的接穗条,要注意保湿,防止高温。异地采集穗条还要进行病虫害检疫。

1.2.3穗条保存

穗条采后要及时嫁接,最好采集当天嫁接。当天接不完的穗条,要剪去基部约1厘米,并浸至盛有清水的盆里三分之一部位。装有穗条的水盆放在阴凉处,每天换水1-2次,每次换水把聚集在盆里的松脂去掉,使其再排脂,以便穗条吸水,易便于剖削。

1.3杂交松嫁接技术

1.3.1嫁接方法

松树嫁接有多种方法,如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截顶劈接、松苔切接、芽接、侧劈接法等。[3]根据笔者所在单位台山市红岭种子园林业技术人员多年的实践经验,穗心形成层贴接法是最适合杂交松的嫁接方法。穗心形成层贴接法要求接穗比较粗壮,已经基本木质化。如接穗太嫩太细,侧适宜采用截顶劈接法,成活率也比较高,但嫁接苗成活后的生长表现不如穗心形成层贴接法。以下主要讲解杂交松的穗心形成层贴接法。

1.3.2嫁接时间

杂交松嫁接的适合时间因各地气候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要看接穗母树的抽梢情况,砧木成长情况而定。砧木苗最好是一年生,地径达到1.5厘米以上,树高不超过40厘米。在广东省台山市,杂交松一年抽梢7-8次,每年3-4月份是杂交松嫁接的最适合时间。这段时间,雨水较少,接穗母树所抽新梢已经老熟,砧木亦进入快速生长期,嫁接成活率比较高。

1.3.3嫁接操作

(1)准备用具和材料。用具主要是嫁接刀、嫁接带(宽1.5厘米左右的塑料绑带)、标签牌、磨刀石、酒精、棉花、枝剪、铅笔、报纸和篮子等;材料是杂交松接穗和湿地松砧木苗。

(2)操作要点。采用松树穗心形成层贴接法,依据砧木选择合适的接穗,砧大穗大,砧小穗小。接穗应接在砧木从基部数起的第一轮枝上的主干部位,该处皮色有光泽,外皮层不厚,内皮层青绿,径粗约1.5-2.0厘米;接口也可以在第二轮主干部位,但离地面不宜太高,一般不可超过30厘米。嫁接刀要经常用棉花沾酒精擦拭松脂。嫁接操作人员要必须较熟练地掌握松树嫁接中的技术要点:速度要快,切面要平滑,绑扎要严紧,接口部位上下口封闭要严密。

(3)切削接穗。将接穗条上的针叶除至仅剩三五束,然后截取长约8厘米的带芽的上段作接穗。用嫁接刀快速在距顶芽0.5厘米处按与髓心成20度的夹角向下切削,快切至穗心转为纵切,刀刃沿穗心移动,直达接穗末端,得到形成层切面,最后将接穗末端修成楔形。

(4)切削砧木。将砧木主干嫁接部位上的针叶去除,按与髓心成15度的夹角进刀,自上而下快速地切深入木质部时改为纵切,刀刃沿木质部移动,当切口长达7至10厘米时停止切削。具体长度视切削好的接穗长度而定,切削深度以见到木质部为度。

(5)接穗和砧木贴接。切削好接穗和砧木后,迅速将接穗切面贴上砧木削面的一侧,上下左右对齐,尤其是上端的切面必须对准贴紧,不可让接穗切面上端突出于砧木削面之上,接穗上端切面可略低于砧木上端削面。使得形成层与穗心贴的紧密,增加接触面。然后用嫁接带从上端开始捆扎至下端,之后再往上捆绕扎紧。关键在于砧木和接穗上端对准扎紧,因接穗上端的细胞分裂能力较为旺盛,易形成愈伤组织。

(6)挂牌记录。接好接穗的砧木挂上标签牌,标签牌写下接穗代号、嫁接时间和砧木位置,同时记录在案。

1.3.4嫁接成活调查

杂交松接穗用穗心形成层贴接法从嫁接到成活需要80-100天。成活的标志是接穗顶芽开始膨大,若顶芽不膨大,尚有绿色针叶的,说明接口没有愈合或者愈合不良,这样的接株,有的以后会自然枯死,有的能够成活,过数月后才开始抽梢。

1.4接株苗木的管理

1.4.1砧木截冠

嫁接成活的植株,砧木树冠要适时截除,一般分2-3次进行修剪。确认接穗成活后,将砧木顶端主干截除一部分,待接穗抽梢生长至10多厘米时,可在接口部位以上10厘米处再截砧木主干一次,再过4个月后可将接口上方的砧木全部削掉。接口下部的砧木侧枝应保留2年左右,以辅助接穗生长,当接穗自身能正常吸收养分维(下转第372页)(上接第352页)持本身生长发育所需时,再剪除砧木下方的全部侧枝。

1.4.2解除嫁接带

当接穗与砧木完全愈合,接穗已迅速生长,要解除嫁接绑带,以免抑制生长。一般在接后5-6个月方可完全解除绑带。

1.4.3土壤管理和防止病虫害

对嫁接成活的苗木要经常淋水、松土、除草、合理施肥;同时要注意防治松梢螟、松毛虫、梢枯病等病虫危害。

2.结语

杂交松嫁接技术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髓心形成层贴接法,不同人员由于对嫁接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不同,接活率存在明显的差异。熟练的技术人员采用该方法嫁接杂交松,接活率可达到90%以上。因此,必须请熟练掌握嫁接技术的人员对新的嫁接手进行培训,培训合格的,方可进行嫁接。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