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02 09:07:1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班健康教育内容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 教学理念方面
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自身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较少,课程定位不准确;偏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较少地关注学生心理成长的实效。
2. 教学内容方面
因为学时数较少,很多内容只能点到为止,无法在课堂上深入展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够:心理健康教育课通常都是大班型上课,相较于小班型,难于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3. 教学方法方面
理论课教学仍较多运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教学的方法单一;受大班型教学的限制,师生互动难;大班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形式需要优化创新。
4. 教学手段方面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多数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但其课件制作的艺术性、实用性需要加强;另外多数高校只是利用网络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服务,但通过网络为教学服务,建立网络教学网站的任务,目前还没有完成。
5. 教学管理方面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中规定:高等学校要按照本通知要求,“主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设置2学分,32-36学时。”但多数高校受各种因素影响,实际执行的教学时数达不到相关文件规定;
(2)课程缺少连贯性: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往往安排在一个学期内就结束了,但一个学生在校时间共有6~8个学期,其他几个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都是空白,这样不利于学生连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3)授课班型大,给课堂管理带来诸多困难,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在超过150人的大班型课堂上,由于教师的监控能力有限,对一些学生的违纪行为却无法一一纠正;而且,大班型教学的教室空间大,干扰多,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信息损失多,这些因素都使得听课质量难以保证。
二、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应实现五个转变
(一)教学理念应实从现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学生心理成长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目标是一样的,但在具体的教育内容及方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导向性,而是更强调学生内在的心理感受,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体悟,从而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知情意行的恰当模式。
(二)教学内容应实现从注重知识体系到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转变
教学内容的设置要选择与大学生成长、成材密切相关的内容,注重解决学生当下最困扰的问题,提高教学的实效。
(三)教学方法应实现从注重单纯讲授到注重学生体验和实践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突出体验性和实践性,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问答法、团体心理游戏、心理测验法、角色扮演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感悟,实现自我成长。
(四)教学手段应实现从注重课堂教学到注重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的转变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或不能表达的内容;利用网络技术,让教学网站同步教学,将课堂教学无法完成的,或者没有时间完成的任务通过教学网站来完成,发挥课堂教学不能起到的作用。
(五)教学管理应实现课程设置从阶段性到连贯性的转变
按照教育部和辽宁省教育厅文件的要求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满足文件规定的学时要求,并将这些学时分布在学生整个在校的各个学期,从而使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各个阶段的心理困惑都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
三、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探讨
(一)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准确定位是上好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必修课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转变学生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的误解,端正学生对自身内心世界的认识,使学生学会自觉运用心理学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常见心理问题,在助人、自助的实践中,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完善自我、和谐身心、健全人格。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管理是上好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保证
1. 从课程设置方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管理
根据科生在校时间长短,将总学时数平均分配在各个学期,然后根据学期不同,学生心理需求不同,有针对性地制订授课计划,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设计团体心理行为训练方案,这样既解决了课程连贯性的问题,也让在不同时期遇到不同问题的学生能够及时从课堂上获得心理健康知识,以及老师的及时辅导。
2. 从课堂管理方面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管理
在大班型课堂上,老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加强课堂管理:
一是将学生班级划块就坐法:学生按照老师划定的班级区域就坐,这样老师可以了解各班级的听课状况,班级间也可以互相了解监督听课情况;
二是随堂上交作业法:课堂随机写对本节课的认识,下课上交,即可提高学生听课兴趣,也可达到掌握学生出席率的作用;
三是对加强师生互动的设想。我们不妨可以借鉴英国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在解决“大班型”教学问题上,利用电子表决系统(Digital Voting Systems, DVS)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的经验,这样,课堂上来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是上好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核心
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对实践课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考虑到与理论教学内容的衔接和呼应,让实践课对理论课起到一种补充的作用。
(四)采用科学教学方法上好大班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保障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应突出体验性和实践性,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问答法、团体心理游戏、心理测验法、角色扮演、心理电影赏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感悟,实现自我成长。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网络教学建设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有利补充
现代社会是网络时代,大学生应用网络的热爱和使用频率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将心理健康教育课课堂教学相关资料上传到网上,上传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相关的、大学生普遍存在问题的指导性材料,包括视频小片、心理小测试、心理拓展阅读、心理行为训练活动指导等资料,让学生在课后仍可以对课上没有消化理解的内容进行学习;另外,通过网络平台,老师还可以回答一些学生不愿意当面询问的问题,以解决学生内心困惑,这些方法的使用对有限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凌冰,姜文学:电子表决系统在大班型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英国萨里大学的经验与启示,中国电化教育,2009.1.
[2] 徐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构初探,成功(教育版),2009.5.
[3] 薛香: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兼谈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11.
课题:
只有从理念到行为高度重视幼儿的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使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成为享受成功、创新、合作、快乐的过程,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
1.更新健康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是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健康的前提。教师是传播健康的使者,幼儿是生活的主人。《 纲要 》中指出,幼儿应是拥有健康权利的个体,教师要为其健康加油、喝彩!教师的每一个观念和行为、每一处环境创设,都要为每一个健康活动的主体即幼儿着想。幼儿园的每位成员应集中时间“话说健康”,使“重温健康”“对话健康”“反思健康”“健康第一”的健康教育观念在每个人的头脑中生成。在幼儿园,教师们,情有独钟系健康;孩子们,伴随快乐牵健康。
2.规范健康教育行为
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念,应体现在健康教育活动之中的健康行为。幼儿园应紧紧把握健康的脉搏,将健康教育包含在丰富新颖的游戏材料之中,融合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情节表演之中,落实到每月、每周、每天;将健康活动作为教研活动的一部分,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将早操、晨间锻炼、集体教学、小班拍球比赛、大班亲子运动会等比赛活动每个月安排1~2次,让幼儿健康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期中,让幼儿健康教育看得见、摸得着。此外,幼儿园还应注重传统运动项目的开发,对幼儿活动的开展有预见、有准备,不断完善和修改规则,使其更适合园情,既避免了短期强化训练之累,又免去了教师全盘开发创新之苦。
3.创设健康互动环境
《 纲要 》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应充分挖掘幼儿园环境潜在的健康教育价值,让环境不再只是一种单调的背景,而是在它的每一处、每个角落都闪现出健康教育的光辉,既温馨、富有童趣,又充满健康和有效的互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1)充分利用空间。幼儿园每一个角落都应设置成幼儿开展健康活动的快乐区角。如围墙上可以安装动物投掷箱,幼儿随时可用皮球、报纸球、沙包进行投掷练习;在鹅卵石小道上,幼儿会穿上毛线的、棉布的软底鞋,尽情地扭一扭、跳一跳,甚至脱下鞋子勇敢地走一走,让他们尽情享受自然和健康。幼儿园的每一处都可以点缀幼儿的多彩生活,还能把健康教育的本质升华为快乐的生活教育,激起幼儿健康成长的渴望。
(2)合理利用时间。体育锻炼的效果是长期的,只有坚持每天锻炼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幼儿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加幼儿的活动密度,发挥各段时间的有效作用,避免活动过程中过多的让幼儿排队、站立等待现象,让幼儿在体育活动及自由活动时自由选择滑梯、荡椅、跳羊角球等;将幼儿园的场地分成一定的区域,由幼儿园统筹安排时间,使各年龄班活动时间错开进行,提高了场地的利用率,满足了幼儿健康活动的需要。
(3)结合日常生活。陈鹤琴先生认为:“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教育;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也应把握时机。”幼儿教师应利用幼儿平时入园、离园上下楼梯的机会,有意识地让幼儿练习上下楼梯、跨楼梯、边走边数楼梯级数、提水桶上下楼梯等,增强幼儿的下肢力量,提高其身体动作的平衡和协调能力;还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或散步的时间,师生一起做放松活动,活动头、肩、肘、膝关节,用手摩擦手心、手背、脸部、耳朵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松弛大脑。
4.开展健康系列活动
幼儿园除了进行健康教学,还应将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有机融合,探讨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开展幼儿健康教育作品征集、知识竞赛、健康自助火锅、“健康宝宝”评比、亲子操、亲子运动会、家庭情境表演剧等系列活动,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以活泼、生动的方式巩固健康教育的成效。例如大班亲子运动会,胜利后的母(父)子相拥,跌倒了带着泪痕继续前行,拉拉队加油的呼声,成了每个与会者脑中永远定格的画面。
二、享受结果
1.收获师生的共同成长
开展幼儿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以来,我园多次被评为市、县模范幼儿园。在市、县幼儿健康教育特色活动、体操比赛中,我园均获得一等奖;形成了良好的园风、教风和班风,涌现了许多先进年级组和班集体;幼儿园洋溢着团结、活泼、向上的精神气儿,师生身心健康互惠共生。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在设计活动项目类别时,在每次制定和修订活动规则时,在参与评比过程中,在活动过后的讨论中,在为“健康宝宝”的健康加油喝彩时,教师进一步澄明了理念,规范了行为,净化了心灵,获得了专业的成长。幼儿园各班户外活动、健康教育正常化,幼儿在晨间锻炼、早操、户外运动、体育教学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情绪良好,提高了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锻炼了意志,学会了谦让分享、团结合作;其主体地位、独立意识、自理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明显增强。
2.收获新型的家园关系
我园由园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保健员、保育员、家长代表、社区负责人等组成健康教育小组,构建了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网络,形成了新型家园关系。教师与家长群策群力挖掘了许多民间体育游戏,开发了传统玩具,例如竹马、竹子与木板制作的小推车、稻草制作的飞镖等。在市、县幼儿健康特色活动评比中,从内容的设计到组织都是教师指导帮助、幼儿自选伙伴、家长协助收集材料、大家共同制作玩具、创设情境,各班串联进行,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减轻了教师单向准备的苦累,享受到家园互助、携手共育的乐趣。
在我国学前教育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幼儿“生存”教育的内容相对缺乏,大多处于片面强调成人对幼儿被动保护的状态。我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进行幼儿生存教育是时展的要求,更是幼儿自我生存的需求。从2011年起我园便开展了“幼儿生存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我作为课题成员之一,又是一名大班幼儿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感受,在此做一个简单的归纳与分析。
一、安全教育促使幼儿规避危险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如何使孩子有意识地远离这些危险呢?“今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危险的河》”、“小华为什么会掉到河里去呢?是谁把他救上来的?”“如果你看到有人落水了会怎么做?”……这就是我班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之一——危险的河。通过讨论和激趣的方式,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学习到了自我保护的方法,为规避危险提供了条件。在讨论中阳阳小朋友还把自己从电视上看到的小孩溺水身亡的事情讲给其他小朋友听。通过对大班幼儿的认知、能力的了解,我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来引导幼儿规避危险,如“小孩不玩火”、“尖利的东西会伤人”、“打雷时不出门”等,这些活动使孩子对危险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甚至有家长反馈,自己带孩子外出旅游时,孩子嘱咐父母不要到河边去,还讲了自己在幼儿园听到的故事;孩子在家看电视时听到外面打雷了,就赶快把电视机关掉,还告诉父母不要出门。可见安全教育在我班已初见成效。
二、自救教育引导幼儿珍惜生命
据调查,在我国每年有40—50万的孩子受到中毒、触电、火灾等意外事故的伤害。一天上午九点,幼儿园大楼中冒出了浓烟,在急促的警报声中,孩子们蹲下身子,在消防官兵的协助下,手持湿毛巾捂住口鼻,紧跟着老师沿着墙边排队前进,有秩序地安全地撤离到室外……这是我园针对火灾事故开展的自救教育活动,通过实战演习普及安全知识。除此之外,我班还开展了“爸爸妈妈不在家”、“地震了怎么办”、“洪水来了”等自救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在事故发生时开展自救活动,以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为了更好地实现家长、幼儿和学校的三维互动,提高家园合作水平,每学期我们还会面向家长召开知识讲座,不定期地发放“幼儿生存教育的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在幼儿生存教育中的困惑、经验和意见,并对问卷反馈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最近召开的“关于幼儿突发意外的防范和处理——家长知识讲座”中,我们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向家长们逐一介绍幼儿生存教育活动的基本常识及技能,并邀请部分有经验的家长讲述自己是如何对孩子进行自救教育的,共同探讨、交流,以期为家园合作开展自救教育活动夯实基础。
三、健康教育鼓励幼儿爱惜自我
在生存教育活动中,我们还通过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活动鼓励幼儿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和锻炼的方法。在“动一动”的活动中,我带领孩子们伴随着音乐锻炼身体,幼儿们玩得不亦乐乎,并通过观察人体受伤的图片引导他们讨论,毛毛讲述了自己额头受伤的事情,远远也为自己调皮弄伤手指的事情感到后悔,孩子们意识到了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做危险动作。在健康活动“感冒了”一课中,我从小叮当感冒后不停打喷嚏入手,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感冒时候的感受,经过讨论我和孩子们总结出了感冒时不舒服的种种症状,并在此基础上共同讨论感冒后该怎么办,并表扬了班里在感冒时勇敢打针吃药的小朋友,鼓励他们在生病之后要勇敢,配合爸爸妈妈和医生,尽快让身体好起来。随后我又和孩子们一起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预防感冒的方法:勤洗手、多喝水、不挑食、不到人多的地方去,等等,最后我们的活动在欢乐的“健康歌”中结束。除此之外,“明亮的眼睛”、“身体的秘密”、“鼻子的故事”、“10月15日洗手日宣传活动”等健康教育活动也让孩子们了解了许多的自我保护的常识,使他们对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产生了无限动力。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1一、对幼儿认知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1,对中班幼儿感知觉培养中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教师应保护好孩子生理器官,有意识的训练幼儿视觉、触摸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1)可有意识、有计划地训练幼儿的听力,平时要定期测量幼儿听力情况,及早治疗和防范。
(2)让孩子逐步辨认:红、黄、橙、绿、天蓝、蓝、紫等色,并逐步按名称选色及按色讲名称。
(3)教孩子用手摸,辨别物体的粗细、软硬、轻重、粗糙、光滑。
(4)用捉迷藏或找物的游戏培养孩子逐渐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如用同类物体摆成不同的空间位置,让幼儿指出方位。又如用物体摆成一上一下、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等。
(5)可以通过带领孩子做一些观察记录来培养孩子的时间知觉。如带孩子观察母鸡生蛋孵小鸡母鸡带小鸡的图片,并讲出先后顺序。还可以通过故事、童话等帮助幼儿掌握“从前”、“很久很久”、“后来”、“开始”、“结束”等词汇。
2,对中班幼儿注意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无意注意高度发展,对周围事物极感兴趣,到处看、听、闻、说。因此,活动能力、生活范围、知识量都增长、扩大、增多了。中班孩子有意注意得以发展,如果我们做到使幼儿明确观察任务,选材又适合幼儿知识水平,利用有趣的声音、动作、鲜明的颜色,必定能把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预定的观察目标上。
3,对中班幼儿记忆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有意记忆逐步增长,能记住情节和有关词句,复述故事,描述自己所经历的事情。他们的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效果好,即记忆自己所熟悉的、所理解的比不熟悉的不理解的内容效果好,理解对幼儿有很大作用。
4,对中班幼儿思维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感知动作思维水平很高,他们可边动作边说边记,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逻辑思维水平差,处于萌芽状态。他们掌握实物概念时能概括出实物主要特征,特别是功用特征。家长可以经常与孩子玩“找错”的游戏,如家长讲“马是拉车的”幼儿讲“对,马是拉车的”,“水果是扔掉的”,“错,水果是吃的”。中班的数概念可掌握到“10”,词汇的掌握也随着年龄增加,这为幼儿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有条件的家长可以让幼儿学书法、学绘画、学语言。
5,对中班幼儿想像培养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想象的对象和内容深广得多了,特别是对贴近幼儿生活的想象显得具体而细致,甚至大人忽视的细节,他们也想象到了。他们会幻想着与星星、月亮做游戏、乘坐火箭在太空中的运动会上夺金牌,其中也许包含着想象的创造性成份,这是很可贵的,应予以启迪保护。
二,对幼儿情感培养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的情感仍带有明显的外露,易冲动及易变的特点,但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情感也会向着稳定而深刻的方向发展。幼儿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道德评价都有些发展,家长应帮助他热爱幼儿园的班级群体与朋友建立良好的联系,互相报出电话号码,鼓励他们在平时晚上或双体日互通电话。
三,对幼儿意志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班幼儿意志品质发展很不成熟,所以家长要让幼儿自我控制时,一定要幼儿明白行动的目的,因为只有当行动的目的为幼儿理解而感兴趣时,才会出现较好的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另外家长在家中不妨采取一些游戏的方式让幼儿遵守某些规则。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2一、指导思想:
1、对全体孩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孩子,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3、要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进人课堂,在课堂教学中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活动让孩子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
二、具体工作:
1、加强高素质教师群体的培养;
2、为了更好的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加强集体备课工作;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以面向全体孩子为主,个别辅导为辅。
4、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形成以心理健康工作室、各班班主任为主的以广大家长、全体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出努力。
三、具体实施:
教师方面:
1、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三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培训。
(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2、上好健康教育课。
教师备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并组织听课。
3、组建教师心理咨询志愿者队伍。
孩子方面:
1、教会孩子掌握几种放松心情的好方法。
2、设立师生互动交流版面。
让孩子随时有表达和宣泄自己情感的地方。
家长方面:
与家长多沟通;针对部分家长组织一些培训。(形式不限,听讲座,看录像,观摩心理教育辅导课等等)
四、具体工作安排:
2—3月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布置;
2、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安排;
3、班主任心理健康内容的相关培训;
吴庭华
4—6月
1、小班年级组心理健康讲座
2、中班年级组的心理健康讲座;
3、大班年级组的心理健康讲座;
谢烽
9—10月
1、对个别特殊生进行心理疏导,并做好个案研究;
2、班主任心理健康内容的相关培训;
常云霞
11—12月
1、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2、家长心理健康讲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3本学期根据教材大纲的指导我班教师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学习感受,把语言领域的培养定为本学期的重点培养方向。
培养重点是以从词汇入手逐步递进使幼儿能够正确的掌握量词、形容词、反义词,并在日常的生活中完整的对事物、情感进行表述。
为了更加系统的促进大班幼儿语言领域的发展制定计划如下:
九月份:1、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
2、使幼儿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3、喜欢与他人交往。
4、学会初步理解幼儿文学作品。
十月份:1、词汇:幼儿学习形容词、量词,大班组以海报的形式将形容词、量词公布出去,与家长形成互动,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幼儿能够更加准确的使用形容词、量词,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2、开展“词的扩散”练习,即在学习及日常活动中以一个词为扩散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如“火”——“火车”“火箭”引导幼儿说出更多的带有“火”字的词,并逐步向完整的句子过渡“爸爸带我去看火车展览”。
十一月份:1、在本月进行的家长开放日的活动中对语言领域的培养内容进行展示。
2、学习相反词。
3、“视态训练”说话法
由:单一的动作分步表述完整连续表述。
十二月份:1、在幼儿完整表述的基础上能够创造性的使用词汇并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描述。
2、开展幼儿谜语大赛,把幼儿原创的谜语写在彩纸上制作成灯谜的形式,请幼儿家长猜一猜。
以上是9~12月份大班组的月计划,在此基础上在幼
儿的一日生活中还渗透以下环节:
1、报菜谱:幼儿根据幼儿园当天的食谱在三餐的时候进行播报,即培养了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又有意识的促进家长对幼儿园伙食情况的了解。
2、娃娃报新闻:可采用读报、说报、剪报的形式让幼儿同家长把要播报的新闻整理出来拿到幼儿园进行播报。
3、天气预报员:幼儿可通过收看天气预报的形式,纪录下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并为其他幼儿进行播报。
上述是大班语言领域的发展计划,大班组将严格按
照计划对幼儿进行培养,但在具体实施的阶段如发现不足随时进行调整,以便对使幼儿语言领域得到更好的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计划范文4在不知不觉之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又迎来了长高了、懂事了的孩子们。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一双双稚气的眼睛,我的心中充满了新的希望。大班,是孩子们将要在幼儿园度过的最后一个学年。为了给孩子们留下童年最珍贵美好的记忆,也为了帮助孩子们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将遵循新乔幼儿园“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的宗旨创造性地开展本学期的工作。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近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幼儿,普遍有礼貌、讲文明讲卫生。能坚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和英语口语,会关心帮助别人。但是距该学龄段科学领域目标的发展目标却还有一定距离。有的幼儿,自制力较差,?所以需要加强常规方面的训练。努力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课堂注意力。有的幼儿比较内向,不会主动和大家一起做游戏或体育运动。在工作上我们共同商讨教学保育内容,制作教玩具,努力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本着对每一位幼儿负责,每一位家长负责的宗旨,使孩子在各方面都有所进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严格要求自己,力求在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方面有新的进步。
二、教育教学方面
1、继续深入学习《纲要》,并根据〈纲要〉中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
认真备课,并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本土文化和时事信息。开展生成课程,以丰富孩子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
2、在教学中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结合主题加强环境与教育的互动与结合。
本学期我将会开展“庆国庆、迎中秋”、“圣诞节”主题活动。组织家长与幼儿收集有与主题相关的视频、影像、图片或书籍,提前提供给我们,这样我们的主题会更加精彩。孩子们也会更加体会到节日的快乐。?
3、抓好幼儿日常生活常规工作,在各项环节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立能力,让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邀请幼儿一起制定班务制度,提升孩子们的组织管理能力与自制能力。
三、教师专业成长方面
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因此,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教育好孩子。所以,自己在新的学期里?要继续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勤练基本功,多看多学、多想、多思考,不断的追求创新意识?为班级开设有特色的教育方式和活动。言教不如身教,使我班孩子受到最良好的教育。
四、环境创设方面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既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也要为孩子创造可贵的精神环境。为孩子提供与主题相关的资料,渗透到活动区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不断的寻求探索知识。根据时事新闻等传授孩子社会信息,使孩子了解社会,组织孩子进行各种爱国活动了解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更应该培养孩子关爱他人。帮助有困难的人,从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益智区”利用废弃物师幼共同制作玩教具,让幼儿从小养成节能环保意识,训练幼儿灵巧的双手和擅于思考的大脑。
五、保教方面
1、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开展体育游戏、户外体能活动,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
2、运动前,做好喝水、垫毛巾、带纸巾等准备。
3、合理安排幼儿在园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时惯。
如?饭桌“三净”、外出回来饭前便后要洗手、衣服裤子书包自己理、便便过后自己擦等。
4、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及安全意识,并以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安全教育。
5、回家、外出之前,及时检查书包、裤子情况,为幼儿搽好爽身粉或面霜。
6、每天早晚坚持与幼儿亲亲、抱抱,让幼儿体会上幼儿园也能感受像爸爸妈妈一样的温暖的爱。
六、家园共育方面
1、充分利用早接和放学的短暂时间,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在家长的配合下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总目标
(二)具体目标
(2)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包括自主坚强的人格、对他人关爱的品格,乐观开朗的性格特征,快乐向群的情绪情感。
(三)各年龄阶段目标
小班: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乐于探索的热情,积极参加各种游戏活动,乐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大班:遇事多动脑,思考问题懂得求异,参加竞赛活动懂得重在参与。
小班:学会独立穿衣、吃饭等,乐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活动。
大班:喜欢指认、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标记,懂得一些粗浅的自我保健常识。
小班: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不纠缠成人,离开父母不哭,遇到不高兴的事不生气,不哭闹,愿意与小朋友一起玩。
大班:受了委屈、挨了批评不迁怒于人,遇事与小朋友一起商量。
小班:敢在人多时或陌生人面前讲话,能在大人的提醒下与客人打招呼。
大班:敢在人面前表现自己,失败了不灰心不气馁,总结经验重新再来。
小班:知道事情没有做好不哭,能耐心听大人分析,重新再来。
大班:学会做事一心一意,为达到目的而坚持到底,勇于探索。
四、课题研究的效果启示
在幼儿园中,在引导幼儿行为上,教师对幼儿的过失性行为往往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很少作具体细致的分析,常把它一概归为思想品德问题,极少进行心理学上的分析研究,矫正技术、技能也十分贫乏,往往采用否定性词语来矫正幼儿的言行,采用批评、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幼儿,从反面对幼儿进行限制和干涉较多,正面教育和引导不够。
幼儿的情感,尤其是幼儿初期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仍保留着情感早期发展的特点,容易转移、容易冲动、容易外显和容易受感染等。情绪的过分抑制除了对理性思维产生影响之外,它也明显地妨碍技能活动的效能。因此,教会孩子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与幼儿进行沟通不仅需要考虑一些技术问题(如奖赏或惩罚技巧),同时,还需要体验他们,真正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中去。做到这一点,实际上是很不容易的。设身处地和将心比心是取得同感的最好方法。
1.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发展大班幼儿的能力
在选择和设计活动内容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取既适合大班幼儿动作发展水平、又是大班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既具趣味性又能体现锻炼的实效性,使大班幼儿在有情节有趣味多样化的活动中得到身体上的锻炼。户外活动一般以体育游戏为主,但不忽略其他游戏的穿行,如智力游戏、娱乐游戏、民间游戏、音乐游戏等。我班玩过的民间游戏有,"跳图形""跳数字""踢毽子"等,可发展幼儿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能力。一物多玩也是大班幼儿很感兴趣的活动,比如把绳子围成各种图形可以跳图形;摆成两条平行线可当作独木桥在中间走,当作小沟来跨跳;拿在手里可以跳绳、跳高、拔河,多种玩法交替进行,大班幼儿们百玩不厌,既提高了玩具的使用,又培养了大班幼儿的创造能力。
2.提供各种式样的活动器材,增强大班幼儿活动的兴趣
新颖、独特的活动器材是促使大班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的重要因素。我们除了提供幼儿园购置的一些体育器械外,还和家长创造性地投放了一些可供大班幼儿进行各种动作练习的材料,主要有一物多用的材料、能与其他材料组合改变玩法的材料、能与同伴合作游戏材料、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材料。如:装米的大袋子,可用来学袋鼠跳、学学毛毛虫爬,还可以拉着米袋口象放风筝一样在操场上跑,这样一种材料的多种玩法,不仅吸引了大班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锻炼了大班幼儿的运动能力。经常变换这些材料,可以保证大班幼儿参与的兴趣,选择游戏材料时,要给大班幼儿自由选择的权利,对于多数幼儿都喜欢的材料,教师在投放的数量上要适当的多一些,增强大班幼儿活动的兴趣。
3.关注大班幼儿个性特点,给予不同的帮助支持,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纲要》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在大班幼儿户外区域活动中我们打破了班级的界限,教师面对的是全年级的孩子,而不再是本班的孩子,不同孩子个性是不同的,面对不同的孩子老师给予不同的支持,胆小的孩子面对一个新的、又想去玩的区域犹豫不决时,指导该区域的教师要从情感上让孩子体验到接纳与安全,首先要主动向他问好,并询问他想玩这个区域的什么游戏,告诉他玩法,同时指导他玩一玩,如果玩起来有一定难度,要降低活动难度,并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让孩子得到第一次活动就成功的乐趣。对于一些大胆,动作发展良好的孩子,教师指导其探索游戏活动、运动器材的多种玩法,使幼儿的活动创意及身体动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对于好动的、不停选择大运动量活动的孩子,每隔一段时间教师要指导他坐一坐,或玩一些安静或运动量小的游戏,以保证这类孩子的活动和合理适中安全性。
4.关注大班幼儿的游戏进程,提供相应的支持,使游戏深入发展
当游戏玩到一定程度时,幼儿们兴趣开始降低,教师要加大活动难度,使活动既有连续性,又富有挑战性,如在攀爬区玩夺红旗的游戏中,幼儿们已学会匍匐爬,侧钻,攀岩等动作,负责该活动区的老师发现,玩这个游戏的幼儿渐渐少了,于是提供了垫子,增加了侧滚动作;提供了攀绳增加了爬的难度,结果材料投放后,玩的幼儿又多了起来,游戏内容的丰富和动作的挑战又使幼儿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初步认识人体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懂得爱护眼睛、耳朵、皮肤、牙齿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育内容:
(一)了解眼睛,爱护眼睛
1.讲解眼睛的功用。
2.我们应怎样爱护眼睛?不用手揉眼睛;不在光线很暗的地方看图书;使用剪刀等锐器时要小心;不放鞭炮,不围观别人放鞭炮。
(二)了解耳朵,爱护耳朵
1.讲解耳朵的功用。
2.我们应怎样爱护耳朵?不用手挖耳象;不把小东西放进耳朵里。
(三)了解牙齿,爱护牙齿
1.让小朋友对着镜子数数自己有几颗牙,看看它们白不白,整齐不整齐?讲解牙齿的功用。
2.我们应怎样爱护牙齿?饭后漱漱口;早晨、晚上要刷牙,刷牙应顺着牙缝竖着刷,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到;换牙时别咬硬东西,别用舌头舔牙;不吮吸手指,不咬铅笔;多吃青菜少吃糖,牙齿结实又漂亮。
(四)了解鼻子,爱护鼻子
1.讲解鼻子的功用。
2.我们应怎样爱护鼻子?不用手挖鼻孔;不把小东西放进鼻孔;擤鼻涕不要太用力,不要同时按着两个鼻孔擤。
(五)了解皮肤,爱护皮肤
1.讲解皮肤的功用。
2.我们应怎样爱护皮肤?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活动或劳动时要小心,不要碰破、刺破、划破皮肤;皮肤长疮要及时上药。
(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吃饭:饭前洗手;不边吃边玩;不挑食;不吃不洁的食品,瓜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不捡掉在地上的东西吃;刚吃完饭,不要马上跑着玩。
2.睡觉:按时睡觉;不蒙头睡觉。
3.排便:每天定时排大便;不憋尿;便后洗手。
(七)培养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参考有关“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内容的书刊)
三、教育的方法和特点:
(一)结合其它内容的教育(如语言、音乐、美术、常识教育等),有机地融入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
(二)家庭教育及家长的卫生行为对儿童卫生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家长爱挖鼻孔,孩子就会模仿,家长生吃水果不洗,孩子也会拿来就吃。幼儿了解一些卫生知识不等于就能见诸于行动,习惯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必须向家长宣传卫生知识,使家长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取得家长的配合。
(三)幼儿园、家庭需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具,如专用的毛巾、牙刷、牙缸等。
四、学前班应具备的基本卫生条件
(一)教师以身作则,讲究个人卫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有安全、平坦的儿童活动场地。
以本地10所普通高中的学生和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文件检索查询等方法,结合使用计算机软件辅助统计处理调查数据,以研究本地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实施现状。
二、结果与分析
1. 教师对模块教学的认识较高,但选项教学执行程度较差
在受调查的30位老师中,85%参加了校级以上的新课程培训并对模块教学有一定了解。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对模块教学有较独到深入的见解。但一是由于教学器材、场地等原因致使模块教学难以推行;二是由于高中注重升学质量,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度不够高;三是领导对体育与健康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这三点原因造成选项教学举步维艰,而选项教学是模块教学的前提,没有选项教学就不可能有模块教学。调查的10所高中皆按照新课标开设了田径项目、健康教育等教学模块,时长为18个学时,但实际教学施行过程中,依照课程设置上满18个学时的学校只有1所。究其原因:一是文化课安排课时数多,侵占了体育课的时间,尤其是高三的体育课几乎被文化课占用或者放羊式安排学生自习;二是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重视度不够。
2. 学校对模块的设置和选择不甚合理
在参与调查的实施选项教学的10所学校中,模块设置数量最多为8个,最少仅为2个,平均设置模块数为4个,从而导致学生的选择范围小,学生兴趣度不高,参与性不强。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学校规模和经费有限,体育设施场地不足,体育器械购买经费欠缺;二是因为师资水平不高,大部分的体育教师只对跑步、篮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研究比较深入,对健美操、射击、武术等学生兴趣比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研究较少;三是因为传统项目对健康保健的优点和作用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对田径、健康教育的认识出现偏差,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这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此外,通过和100名学生的交谈中发现,学生对新兴的体育项目抱有较大的兴趣和热情,比如滑板运动、花样自行车等,但由于专业教师较少,学生在校求学无门。
3. 模块组合教学内容以及授课模式设置不合理
经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发现:在组合教学上,85%的教师一是选择难度较小的田径运动,如跑步、跳远等;二是对健美操等缺少游戏性和教学难度较高的教学项目安排较少;三是对竞技球类的理论、技巧、战术讲解太少。此外,在四种授课模式的安排中,其选择情况为:全校选项排课模式(占0%)、年级选项排课模式(47.2%)、年级大班选项排课模式(占33.1%)、班内选项排课制模式(占19.7%),可见,年级大班选项排课或年级选项排课的授课模式采纳程度较高。同时,在四种授课模式的排课效果调查中:有 48.9%和31%的学生认同年级大班或年级选项排课,有 19.8%的学生认同班内排课,仅0.3%的学生认同学校排课。
4.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有待加强
通过对30名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体育专职教师的专业能力素质整体上不均衡,特别是教学创新能力较弱,无法满足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此外,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不合理,学生得不到激励和纠正指导。
三、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块教学的有效措施
根据国家教育部针对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和要求,民办高校开设了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经验,加上与其他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师积极交流,笔者发现目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以大班授课、集中讲授方式为主,以主题讲座、团体辅导内容为主。
二、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法简介
结合笔者所在的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同时学习其他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经验,笔者认为目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法主要包括集中讲授和团体辅导。
集中讲授法主要是以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为依据,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为教学内容指导,采用大班授课、集中讲授,并以高校的考查课和学分制为课程考查形式。这种方法有力地普及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有效提高了大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马红霞等研究者曾证明了该讲授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价值。
有研究者明确指出,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集中在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等。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团体辅导在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改善和技巧提升问题上有重要帮助。
团体辅导是在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采用团体咨询的辅导方式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方式。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
三、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法的比较
尽管两种教学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两种方法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
集中讲授法以解决心理问题为导向,注重对学生介绍基本的心理健康概念、原理和策略,但在如何预防心理问题、开发心理潜能和培养心理素质方面关注不足。同时,集中讲授法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性与体验性均不足,教学内容理论化,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另外,在考核方式上,集中讲授法比较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考核,不能有效地反映出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及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一、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的差异
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属于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系。传统教学法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如何教学;而现代教学法认为,学习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要求学生自我教育、全身心的参与,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讲,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在师生关系上,传统教学法主张以教师为中心,而现代教学法则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2.在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的关系上,传统教学法以书本为中心、以间接经验为主,现代教学法则以生活为中心、以直接经验为主,从做中学。3.在课堂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上,传统教学法以课堂为切入点,现代教学法则以社会为切入点,认为学校其实是“一个小型社会”。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使用传统教学法的弊端
心理键康与一个人的成就大小、贡献多少、能否成才关系重大,更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基础。而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使其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教师只重视教学内容,忽视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没有意识到教学实际是学生亲身体验的过程。再加上学生人数较多,如果只采用传统、单一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就造成了教师自说自话,学生缺乏参与积极性,大大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思想动态和课堂表现,到期末考核无法给每位学生打出公正的平时成绩;此外,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效果,不得不把一部分精力放在教学组织管理上,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应该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教师及其他同学多沟通交流,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又增加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会大大提高。
三、现代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多媒体技术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已经在各类教学特别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中普遍使用。把一些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真实故事用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然后再进行讨论和总结,不仅可以丰富上课的形式,而且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改变了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教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集文本、音频、视频、图片为一体,使抽象、难于理解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寓教于乐,学生们颇为受益。
2.案例法
由于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遵循授业解惑的原则,所以会把教案的内容一字一句地传授给学生,而极少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长此以往,抑制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思维活跃程度也逐渐减弱。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在大学课堂上进行学术探讨、思想碰撞的重要教学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案例或是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的时候,应尽可能的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引发学生不断主动思考,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和积极性。
3.小组教学法
高校扩招后,大班教学(教学班级学生人数在100名左右)逐渐成为普遍现象,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挑战。为此,国内外高校开始广泛应用小组教学法,也就是在大班教学过程中,把所有学生按每组8-10人分成几个学习合作小组。使用此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人际沟通、探索创新等多方面能力;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三是便于教师对各组学生表现做记录,到期末考试可以给出一个合理公正的成绩。
4.体验式教学法
人的情感是由一定的情境刺激所引起的,而非凭空产生,正所谓“触景生情”就是这个道理。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教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一个生动的现实生活情景,然后引导学生用角色扮演或者做小游戏的方式进行自我体验。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通过表演、游戏或活动体验自己所处角色的心理或行为,进而自然而然的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通过体验式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能够增进学生对心理健康课中一些理论或知识点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有助于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想要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教学方法,并非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要是要用启发式教学这一思想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现代教学方法结合了传统教学方法,并且有机融合了新型、多样的教学方法,吸纳了现代科技的新成就,以学生为中心、重视直接经验、从做中学,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超越。
作者:刘颖异 单位:宁夏工业职业学院
户外圈类区域游戏是一种开放、自主的游戏活动。根据我园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区域游戏组织形式,对全园的活动场地进行全面规划,分别投放材质不同的多种圈类游戏器材,规划出投掷区、跳跃区、钻爬区、追跑区四大游戏区域。因为区域游戏有较大的自由度、可选性,所以要求参加这一区域游戏的幼儿较多,通过观察发现:班级里好动的幼儿喜欢选择这个游戏,中大班一些个性内向的幼儿也喜欢选择该区域。因为圈类区域游戏是在户外进行的,所以幼儿能够充分地享受户外活动“三浴”中的空气浴、日光浴,提升了自身的身体素质。我园每学期末均对在园幼儿进行体育测试,内容包括投掷、跳跃、跑步三个方面,每一次的测试平均成绩均超出了国家制定的幼儿体质发展标准,这与我园坚持开展圈类区域游戏活动分不开。投掷区有利于幼儿投掷动作的发展,跳跃区有利于幼儿跳跃动作的发展,钻爬区有利于幼儿平衡能力和动作协调性的发展,追跑区有利于幼儿跑步动作和灵活躲闪能力的发展。每一次圈类区域游戏的开展,在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同时,也在提升着幼儿的身体素质,使他们有更好的体质去迎接未来的挑战。开展课题研究近一年,在传染病易发的秋冬季节,我园幼儿的出勤率明显高于往年,小班平均出勤率达到72%,中班达到83%,大班达到91%。
二、在圈类区域游戏中形成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心理健康
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对于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自我概念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人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在圈类区域活动中,幼儿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地运动,让幼儿与更多的同伴互动,逐步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增进同伴间的了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具体是通过以下三方面实现的:
(一)提高自信心,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人对自己的认识并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本身就带有情感和态度,伴有自我评价的感情,在幼儿自我情绪体验中最值得重视的是自尊感。以跳跃区游戏为例,它以东边半个操场为主要活动场地开展圈类区域游戏。在跳跃区,我们依据年龄设置了不同的小区域,如大班有竞赛区、图案跳圈区、变速跳圈区等,中小班则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将竞赛区改为角色跳圈区。在角色跳圈区内,幼儿扮演角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练习跳圈,指导教师可以在区域游戏最后几分钟创设一些情景,让幼儿体验到成功,觉得“自己是会跳圈的,是有能力灵活跳圈的”,从而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增强对跳圈活动的信心。又如:对不同年龄班创设要求不同的“小猴摘桃”游戏,对小班幼儿,要双脚并拢跳在“荷叶”(直径60cm的塑料圈)上摘桃;对中班幼儿要跳过“小水坑”(直径60cm的塑料圈)摘桃。等区域游戏结束后,小结时我们还会请各区域幼儿出来展示,使其内在潜能得以发挥,充分体现自我价值,使其内心充满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磨练意志品质,培养积极的抗挫能力
游戏是每个人童年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我们童年的欢乐、自由和权利的象征。民间游戏植根于社会文明,来源于艺术生活,其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活动形式流传几百年乃至几千年都经久不衰。合理开展民间游戏,让幼儿的身体在得到锻炼的同时,也拉近了健康教育与幼儿生活的距离,让幼儿在喜爱的民间游戏中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创设丰富的民间游戏环境,为健康教育活动搭建平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园内环境的创设和利用,争取让每一个活动区域、每一面墙壁、每一条走廊都来与幼儿互动、与幼儿“对话”,还力求环境与课题的有机融合,充满农村特色。比如在各班级的走廊上,我们用彩色即时贴布置出一些颜色、大小不同的方格、图形、数字、脚印等;在连廊上为小班和中班幼儿提供几大箩筐的皮球,为大班幼儿提供各种材质的跳绳;在班级的区角里为幼儿准备毛线用来玩翻绳、打好洞的鞋样用来玩穿洞打结,创设外婆家的老厨房供幼儿玩民间游戏等。
二、开展适宜的民间游戏内容,为幼儿教学活动画龙点睛。
1.针对数学活动中较难掌握的数序、空间概念等可以利用民间游戏来帮助幼儿理解。比如在中班的数学活动中,教育目标为认识“5”的相邻数,就可以利用“跳房子”的游戏,在地上画出格子并分别标上5的相邻数,引导幼儿边跳边念:“5有两个好邻居,就是4和6,4是5的小邻居,6是5的大邻居,大家一起玩跳格,开心又有趣。”这样一来,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5”的相邻数,顺利完成了教学目标。
2.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反馈信息对游戏再进行创编。创编时要尽可能地考虑游戏的多重教育功能,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体现健康教育的真正含义。
(1)可以用组合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如大班健康类游戏“猫捉老鼠”和语言类游戏“小老鼠上灯台”的组合,可以通过民间童谣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使得孩子们更投入地进入角色进行玩耍。
(2)可以用拓展法请幼儿自己设计不同的游戏玩法或是创编游戏儿歌等,给幼儿留下解决问题的思考空间,这样有利于促进幼儿以最佳的方法完成游戏。同样是游戏“跳房子”、“打沙包”、“贴膏药”,但可以有不同的“跳”法、“打”法和“贴”法。比如游戏“跳房子”,可以设计单脚或是双脚跳,也可将班上的学习情况融入进来,在方格里画上单数和双数,让孩子单脚跳进单数格、双脚跳进双数格,也可按数字顺序顺数着跳或倒数着跳等等。
三、运用各种民间游戏形式,为幼儿一日活动增彩悦色。
民间游戏可安排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开展。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环节过渡中有许多的零散时间,如晨间活动、午餐前、午餐后、午睡后、离园前等。在这些过渡环节中,教师可以将民间游戏贯穿于零散的时间中进行,同时注意游戏的合理性。
1.晨间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开始,良好的开端能使幼儿愉快地进入集体活动。由于幼儿来园时间不一、情绪不同,因而晨间活动应以分散、自由的游戏活动为宜。以往我们以桌面游戏为主,现在我们选择了一些适宜的民间游戏,将它自然地丰富到区域活动中。如在“我爱我家”区角中放置各种豆类,玩“喂娃娃”游戏,一方面提高了幼儿对物体的匹配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幼儿的手指小肌肉群得到了锻炼;在“外婆家”区角中,幼儿三三两两和同伴一起玩“烧火、做饭、炒菜、吃特色糕点”这类农村特有的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来园活动的内容,更激发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到各项活动之中。
2.在幼儿午餐后到午睡前这段时间,也可以合理安排、多形式地组织幼儿开展活动。根据以静为主、动静交替的原则,我们除了带幼儿到户外散步,欣赏故事、音乐外,还组织幼儿玩“接龙”、“拍大麦”等民间游戏,这样既避免了剧烈运动、有助于消化吸收,又减少了静等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