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分析合集12篇

时间:2024-01-19 14:53:08

高考改革分析

高考改革分析篇1

我国课程结构长期以来鲜有改革,少有的变革也较多地停留在课程结构的形式化上,而且,由于诸多原因,这些变革在实践过程中并未得到严格的贯彻和落实。高中新课程虽仍采用必修加选修的形式结构,但模块化的设置方式使选修得以名副其实,从而为师生的选择性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新的课程结构体系下,学生能够在必修模块学习的基础上,充分依据自己的志趣、潜能状况以及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块进行学习。这种相对集中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等得到有效发展。也就是说,多样性、选择化的高中课程结构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选择提供了保障。

不仅如此,新的课程结构还使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体验和探究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潜能以及学科专业的特点选择性地重点研究某些学科和某几个模块课程的教学。这不仅开拓了教师的教学视野,激活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思路,而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多个方向。

(二)为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提供了条件

可以进行多样化选择的高中新课程结构及其整体性目标要求与现行的单一性高校招生考试存在较大的反差。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学生潜能特长的多样化都在新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但两者需要通过高考实现对接。但是,高考的单一性和高招的简单化,使社会需要与学校培养难以实现对接。[1]

高中新课程的亮点之一,就是将课程结构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问题在于:选修Ⅰ有100多个模块,这些模块不是所有学校都要开设的,不同学校开设的选修模块乃至同一个学校学生选修的模块都不一样。对选修课的考核是新高考的一个难点。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考核中,4省(区)高考设计的改革方案是:1)用科目组的“X”实现基础性与选择性、共同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以适应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2)在选修模块上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策略,以方便选修模块开设多的学校和学习不同模块的学生进行选择。

(三)为高考内容改革提供了便利

现代科学正处于迅猛发展过程之中,如何根据学科的发展成果替换或增减课程内容一直是课程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递进式课程结构和顺序性的课程组织方式要求课程内容的调整必须兼顾课程的各个方面,这就使课程内容的变革成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很难实施。新课程结构中的大部分课程模块在内容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个模块主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并以整合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因此教师或课程专家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科的进展等及时、适度地调整部分课程内容。这样的改革不仅费时少、效率高,而且不会对整个课程实施产生不良影响。也就是说,课程改革使学科的结构有了新突破,促进了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更新,提高了课程的灵活性。

新的高中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新课程删除了教材中“难、繁、偏、旧”的内容,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增设选修课,强化活动课;对必修课的课程做了进一步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调整,对选修课的开设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正式把研究性学习纳入高中课程体系之中,充实了现代学科发展的新知识。课程内容的变革为高考的根本性改革——内容改革提供了便利。

(四)为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创造了条件

过去,会考是一个毕业门槛,是一张高考准入通行证。随着高考招生报名制度的改革,这个“门槛”逐渐失去其应有的功能。本次高考改革方案从课程结构入手,利用课程结构改革条件将必修课程内容纳入录取标准。广东省的“文科基础”中体现了理科知识,“理科基础”中体现了文科知识;海南省“基础会考”体现了文理互补,是海南省统一命题的一种水平考试,“基础会考”考试成绩按10%计入高考总分;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涉及7门学科,且等级分决定学生高考录取结果。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考生大面积偏科,有利于推进高中新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说,这种“水平考试”是对过去“高中毕业会考”的一种探索和完善,它对各省区开展学业水平考试以及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挂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五)为高考深层次改革提供了可能

世界各国大学入学考试都在进行调整和改革,呈现多样选择、多次考试、分层测验、综合评价等相似动态。本次课程改革中,高中新课程实验要求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4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最大的突破就是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标准,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将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之一”。这种变化改变了我国单一的高考录取制度,向建立多元化人才选拔标准迈进了一大步。

4省(区)都根据课改的精神,积极建立了高中教育质量检测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有关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探索。中学学科水平考试类似于过去的“会考”,但不像过去那样由各校出题,流于形式,而是由全省统考、统一出题,相当于“另一种高考”。高职、高专学生不用参加高考,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可以直接作为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而民办专科学校实行注册入学制度。这种因材施考、分层考试以及分层、分类录取的改革,促进了考试和选拔方式的多样化、多轨化、弹性化,提高了高等学校选拔、评价人才的效度,使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适应了世界大学入学考试改革方向。

二、由课程结构引发的高考改革发展问题

(一)高考的公平与公正问题更加凸显

首先,从考试科目的设置看。一般来说,进入考试的课程领域完整要比缺失更公平。从社会公平角度看,国家的高考制度应该对能够学好各门课程的考生一视同仁。高考对科目的偏向即是对相应科目具有学习优势和课程选择学生的偏向。高考在客观上是代表着社会对高中质量进行具有高利害关系的检测。高考对科目、内容及其目标指向要求的畸轻畸重,即便考试区分度和信度很高,也包含着不公平。[2]

其次,从考试选择看。考题是学习内容的样本,一般来说,考试多样本选择的公平性要优于少样本选择。高中新课程高考通过超量给题、限量做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样本,让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的优势领域,有利于避免因为样本的偏差而造成的不公平。就试卷中选修内容编制的选做题而言,要编制出难度完全相同的“平行”选做题是不可能的,这种差异会引起评价的不公正。这一技术难题在过去高考测试中不存在,它是新课程多样性和选择性形成的难题。

最后,从录取分数线的确定看。高招录取分数线的确定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在一般实行的文科、理科分数线的划分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复杂的划分方式。考试内容和分数的区别,决定了不同录取分数的存在,即不同的专业有自己一系列的重点线、本科线、专科线等。那么,在调剂录取时如何处理不同科目组之间的成绩转换呢?从过去招生实践看,利用测量理论中的等值理论对考生成绩进行转换,其结果并不理想。从高校的录取工作来讲,由于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考试要求,在录取时如何体现科学与公平,既不违反统一的划分要求,又能找到符合学校要求的学生,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二)考生高考成本增加

一旦各个科目的选修课程进入高考,那么,可以预见的一个结果就是:由于选修课程种类复杂繁多而导致的从命题、阅卷到组织管理一系列投入的增长,会使得高考成本显著增加。减少试卷种类的可行做法是提供多种课程模块选做试题的组合试卷,由学生根据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回答相应试题。但是,命题与阅卷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的增加是肯定的。[3]此外,高考出题权下放,成本从中央分散到地方,从全国一家变为省(市)或院(校)多家,成本增加的幅度会更大。

从课程实施角度看,要学校选修课类别、层次开得齐全,对学校教学设施、教学资源与师资要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某一门课程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时,学校该怎样处理?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无条件地满足学生要求。但事实上很难如此乐观,一旦某门课程只有几个学生选择,教育成本显著增加,必然会成为学校管理的难题。

学生在购买教科书方面的支出也有可能增加。按照新课程结构,必修课变为2~5个不等的模块,再加上不同类别和层次的选修课,教科书种类的增加从总体上是必然的。再考虑到数量不菲的各类教辅读物,学生有关的花费对于相当数量的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个小的负担。作为一种“举国大考”,成本的考虑是必要的。在我国,有限的教育经费究竟如何使用,是应当认真研究和慎重对待的问题。本来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在高考成本大幅度增加后,其使用的合理性更需认真研究。

(三)部分选修课程的多样性缺失

试题、试卷容量和考试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高校招生考试命题不可能涵盖高中课程标准规划的所有学习内容和学习科目,而只能对高中课程学习的内容加以选择,新大纲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包罗新课标的方方面面,它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减轻学校、学生的负担,可考可不考的内容不考。考生只会选择几个少数固定的模块学习,高考这种“有限性”指挥棒的结果,导致高中重视所考学科而不重视不考学科的偏科局面,会使高中阶段一些选修课程的多样性缺失,进而使师生对所考学科内容进行再次选择。其结果是: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早分科,有些选学模块内容名存实亡,高考大纲不涉及的内容则被放弃。

高考的竞争,其实是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高考竞争加剧,不是高考制度本身造成的,实际上是当今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教育和考试上的反映或表现。[4]高考“指挥棒”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课程改革与发展。减少高考的负面影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文化传统、人事制度、教育与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5]缺乏整体的变革观,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就会流于形式,长此以往,课程结构将恢复以往的状态。

(四)高考的科学性与社会性相互博弈

当前人们对高考科学性的质疑和批评集中在:以一张考卷考所有人,难以满足不同类型高校的需要、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效地识别、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许多人强烈呼吁增加高考次数,兼顾地域公平,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提高各省市自主命题科学性等。实行高校自主招生以及各省市自行命题进一步扩大可能导致的局面是:各种资源会比统一高考条件下更加便利地进入角逐:官员的权力、富人的金钱、知识阶层与高校的特殊关系,都会积极参与其中,最终在较量中失利甚至成为牺牲品的会是社会大多数,因为他们在这种角逐中注定成为弱势群体。若干年前实行的保送生制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教训。另外,由于介入考试各个环节的人员越多,保密工作的难度越大,泄密的危险系数就越高。因此,就国内高校的体制和管理现状看,资助招生要比全国统一的高考更难保证公平和公正。另外,一年多次高考分数“等值”难以做到公平,再者,综合素质进入高考,诚信与监督问题难以期望突变。

当这种大规模考试的社会性与科学性严重悖反时,对社会性的忽视可能直接导致其生存危机,而对科学性的忽视使之获得的社会性的“满足”也是虚假的,最终仍不免导致其生存危机,甚至更大的社会危机。作为社会活动的考试其社会属性不容忽视,但其社会属性的实现是在科学性兼容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这是处理新课程高考的科学性与社会性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到的。问题的解决途径一是依靠考试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增强自身的科学性,在不触动或不明显触动社会性的前提下拓展科学性提升的空间;二是依靠多元化的价值导向与丰富的社会流动途径来为高考“减负”。[6]目前,这两个有利的因素在逐渐增强,高考改革的实施者应逐步把这些有利因素转化为高考改革的实际成果。

高中课程结构变革是此次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给高考改革与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小觑。必须充分认识问题的性质及其本质,尽快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着手解决,在深入研究论证、广泛试验总结的基础上,稳妥渐进地推进课程和高考同步改革。

[参考文献]

[1]文军庆.四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方案的初步分析[J].中国考试,2007(3):29-37.

[2]2007,高考能否与新课程同行:上篇[DB/OL].(2006-08-31)[2007-03-02]./article/20050831/3149315.shtml.

[3]丛立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可行性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4):5-10.

[4]刘海峰.高考并非万恶之源[J].北京文学,2006(1):125-127.

[5]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2.

高考改革分析篇2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就是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生源结构复杂。怎样才能以高职英语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以满足社会及企业对学生日益增长的英语水平要求,是高职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这其中,英语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就必须做到全面、客观和公正。考试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应该是为教学服务的应该在保持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对英语教学产生正面的导向作用。应将考试理解为对教学的一种效果反馈,一种教学方式调节的方向,一种对于教学改革的促进。因此,高职英语的考核方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无论是从考核形式上还是考试内容上都应该真正符合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使之真正能为英语教学及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1 现状分析

1.1学生现状

我院高职生普遍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有的是高中毕业生,有一部分的是三校生,再加上多数学生认为读高职就是学技术、当工人,跟英语没有关系。多数学生不会学习,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学生耗费在英语上的精力和学习上数倍于其它课程,但效果却不明显。学生的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实用写作能力欠佳。

1.2教师现状

我院公共英语开设的时间是一年,共120节学时。英语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知识传播单向地由教师指向学生,只注重教学的终端效果,也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为了缩小考试范围教师经常在学期末给学生进行划题,强迫学生背诵,以求得最后考试及格。因而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合作和互动相当有限,学生之间也缺少必要的合作和交流,教师从而无法保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教学手段相对落后,高职英语教学还是以“粉笔一黑板一教材一录音机”为主,外语教学严重滞后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缺乏良好的英语教学的硬件环境。

1.3考核方式现状

英语考核方式仍采用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方式,内容包含听力、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等几个部分。考试内容偏窄,侧重教材和课堂笔记,只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搞考前突击,并寄希望于教师考前划重点,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降低。很多学生平时学得吃力,期末考试时则临时突击,按照老师给定的范围死记硬背,勉强合格。学生学完大学英语后,收获不大,往往出现既不能听也不能说。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这将对他们学习国外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具有严重的抑制性和长期的不良影响。更无法满足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和激烈竞争的形势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2 高职英语考试改革具体措施和内容

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为:按照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岗位所需英语为目标,培养学生借助英语完成目标岗位工作的能力。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为了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也必须作相应的调整,因此我院英语课进行如下改革。

2.1取消传统的期末一次性考试和补考的考核方式,采取定期举行能力水平测试的考核方式,学生在学期间(一年半之内)可以有5次考试机会。

2.2为方便学生参加考核,从学生入学第一学期开始,学院将定期举行“英语能力I”考试和“英语能力II”,学生可以根据学院确定的考试时间自主选择参加考试。

2.3建立免修免试制度,学生提前通过“英语能力I”和“英语能力II”考试,可免修相关英语课程。

2.4采取尽可能使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网络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增加课程的信息量和趣味性。

2.5课堂上教师要做到课堂内容多样化,如讲英语故事、教英文歌曲。通过英语每周一歌、英语俱乐部、观看英文电影、英语歌曲大赛等多种方式,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加大课外活动力度。

2.6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要多样化。要大力提倡教师运用现代科技条件,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整合丰富的多媒体外语学习资源,提供传统语言视听教室无法达到的功能。

2.7我院已初步建立英语试题题库,题库包括如下内容:交际用语来考察学生理解对话、和简单短文的能力。对话和短文以日常生活和实用的交际性内容为主。要求学生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要点,能正确地把交际用语填到空格内。语法结构用来考察学生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考察范围包括《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的“语法结构表”所规定的全部内容。阅读理解部分用以考察学生从书面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段落翻译部分考察学生对英语文章进行翻译的能力。

2.8为避免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差的”吃不了”,要实施分类教学,因材施教。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不同基础、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教师鼓励学生张开嘴,多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高职英语考试改革意义

3.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程的改革,调整教学内容、改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固然重要,但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在于教师的有效实施与引导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所以要求老师把英语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学生喜欢喝饮料,注意各种饮料名称的表达方法。如:可口可乐(Coca Cola),百事可乐(Pepsi),七喜(sevenup),醒目(smart)等等。走在马路上,随处可见的银行和快餐店的表达方法中国银行(Bank nfChina),学生对快餐店较熟悉,适时告诉学生麦当劳(Mc Donald's),肯得基(Kentucky FriedChicken)等表达法。走在走廊里,可以看见的消防栓(hydrant)等。

3.2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丰富了英语学习的内容,调动了学生课上课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英语学习比较感兴趣,达到了提高英语水平的效果。通过英语考试改革,使学生能把感性认识的知识进行归纳分析,摸索由感性到理性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不再机械地背诵单词、词组和语法,而是注意提高自身的实用英语运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我们要在考试制度设计上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生个性的张扬,就必须改变思想观念、改革考试制度。

参考文献:

1 王志瑛,高职考试方法要服从于高职教育目标,考试周刊,2007(19)

高考改革分析篇3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27-02

科教兴国是我国发展人才、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高考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可以通过培养人才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也是将社会财富进行二次分配的体现。所以,高考招生制度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使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保证,在高校教育制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从1977年开始,高考制度恢复,我国教育部就一直致力于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工作,始终为我国的各个行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但是社会的不断发展一直对于高考招生制度提出新的需要,高等院校也不断的向多元化以及注重学生的个性方向发展,原有的制度就会出现不适用的情况,因此进一步的改革是当务之急。

一、现行高考招生制度的存在的缺陷

虽然现阶段我国积极采取措施对高考招生制度进行大力的改革,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以及多样化,导致高考招生制度的弊端逐渐的显现出来,这就要求我国根据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以满足高等教育的需要。

(一)不能满足多元化经济的发展需要

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第三产业发展的不断进步,市场更加需要大量的综合型的人才,要求人才在充分适应市场需要的同时发挥自身的个性来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帮助企业发展。所以,高等教育已经不局限于为国家培养专家的目标之中,而是要为国家提供更高素质的经济发展的建设者与劳动者。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高考始终拘泥于计划经济时的招生制度,具有高度统一、集中的特点,这是无法适应时展的。此外,此制度不能保证适龄青年都能够接受到高等教育。学校在进行招生时也不能充分的发挥选拔学生的自,导致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等情况。

(二)中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发展受到限制

高考是以同一教学大纲作为基础,在不同的省份及教学资源下进行统一命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统一的考试。这就使全国各地的中等学校都要遵循教育部所颁发的教育大纲进行教学,教师平时授课仅仅是为学生在应试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从而使中等学校的教育模式发生了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也不能切实的得到贯彻,在很大程度上,中等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发展受到了限制。

(三)阻碍学生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在我国想要进入大学就要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在进入大学时的唯一评判标准也就是学生的成绩。所以,高考给学生施加的压力是难以言表的,学生在备考期间要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除了学习,其他的一切课外活动都被叫停,学生的睡眠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健康也因此受到影响。有些学生因为压力过大心灵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学生的身心健康很难得到保障。

(四)全民族的文化素质难以提升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大幅度的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高等教育得到普及是发展的必然需要,教育的基本理念也会逐渐的变成终身教育。但是高考限制了不同年龄层进入高校的机会,只有高中毕业的学生才有机会进入高校,这就不利于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得到整体的提升。

二、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的措施

想要适应时代的不断变迁,就需要我国的高考招生制度进行不断的改革及完善,制定出合理的制度,使招生工作真正的做到公平公正,使学生都有机会受到高等教育。

(一)将“三个有助于”贯彻改革的始终

在进行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时,产生了一项新的指导思想,那就是“三个有助于”,这也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中的总体原则。在相关的文件中明确的指出,高考制度的改革要有助于高等学校进行人才的选拔、有助于中学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获得办学自。

在进行高考制度改革时,只有真正的将“三个有助于”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才能使高考改革得到不断的深入,保证高考制度的健康发展。站在“三个有助于”指导思想的具体内容的角度上来看,其中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有助于在中学切实的实施素质教育,保证高等院校可以选拔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二)将高考的次数增多

我国在举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时提出了一年进行多次高考的设想,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一考定终身”对于考生造成的压力。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世界各地的高考多采用多次考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多次考试将比一次大考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现阶段,我国已经在个别地区实行两次考试,但是高考的实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在春季进行的高考只是一种形式,各部门并没有对加以充分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讲,春季高考只是“模拟考试”的另一种形式。

我国可以采取一年多考的选拔方式,学生可以选择最好的成绩来作为进入大学的凭证,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压力,使其身心得到放松。有助于学生以相对平和的心态面对考试,从而提高成绩,使高校能够录取更加优秀的人才。

(三)使高校获得更多的招生自

政府对高考招生进行统一的管理,会限制学校形成与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使高中的教育功能不能得到正常发挥,同时,学生也不能将自身的个性与特长充分的展示出来。以一次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使得录取存在着盲目性。如果可以让更多的高校实行自主招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本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使学校的办学活动散发活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高等教育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考生人数不断增加、高等教育自身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国的高考招生制度不断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在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时,要重视大类招生的重要性,为国家培养适应社会的全方位人才。同时还要注意对于成绩优异但是家境困难的学生的帮助,使有能力的学生都能接受到高等教育,报效国家。

参考文献:

高考改革分析篇4

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对体育人才需求量的加大。另一方人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也使体育逐渐形成一门重要考试学科。近年来,我国各高中都进行了体育教学与考试改革,使得我国高中体育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在高中体育实际教学与考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需要我们对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改革再进一步,从而提高我国体育教学的科学水平,探寻体育教学与改革的新思路,进而推动我国高中生体育教学的高效发展,以及高中生身心素质的大幅度提升。

一、高中体育教学的基本概述

高中体育的主要课堂任务包括这样几方面,教师在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状况和身心发展程度的前提下,合适的引导学生们开发体育运动,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的全方位发展,并提高学生的各项活动能力,通过教师适当的指导与学生们的积极配合,在提高体育技能的同时,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运动对自己身心发展,以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利用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能力来承担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同时,让学生们通过体育课程来理解合作与竞争的积极作用,培养公正公开的品格,提高学生们的思想意识,并且在体育竞技中也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了解体育规范,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这样的体育教学才更能让学生们理解个人与集体的意义,并且知道团结合作的重要性,生活中也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进而不会因为缺乏相关知识与能力而伤人伤己。

二、国家强制制定体育课程的制度

体育,作为提升人们身体素质的运动项目总称,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国家应将其作为学生成长必须有的课堂经历,并将这些考试制度作为一项评价学生顺利毕业的审核标准。体育作为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考试准则,这和过去的体育考试大不相同,国家制定的考试方案使体育这门功课的教学与审核变得更为重要,使体育课程的考试目标变得更有法定约束力,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教学成果完整性更具强制性。学生,作为祖国发展的希望,应该受到全面、具体的教育,让中国这个文化大国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变得越来越强,体育考试管理的相关部门只有实行强制性的规范,学校才能更好的完成体育的发展与国家素质教育的完善。俗语讲,学生是祖国的花骨朵,这句话就很真实的体现了学生在国家蓬勃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只有在花骨朵没有绽放之前就把花的枝叶与花的形状修建好才能让花绽放出惊人的美艳。正如我们的国家,只有在学生小的时候就抓紧素质教育的全面培养,才能整体上提升我们国家公民的自身素质,国家以后发展的强大动力就是学生们所接受的教育程度。所以,对比其他教育发达国家对体育考试制度上的改革,我国就应更加注重体育考试的强制性,借鉴他国体育考试的改革实践,使高中体育考试改革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体现。

三、高中体育考试改革的趋势与原则

1. 高中体育考试改革的趋势

体育课堂发展的目的主要是减轻学业负担,促使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另外,也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具趣味性,使学生体会到校园生活带来的乐趣。让体育的魅力深入学生心中,从校内减负,从校外辅导班的压力中解放出来,最终在体育锻炼中获得对知识、对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还可以从校园走向社会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体育教育的改革让体育在人们生活中赢得重视与支持。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教育使小学的课改与大学,初中,高中同步进行,让学生们在与时俱进的时代前提下体会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与魅力,蓬勃发展。

2.体育考试改革的原则

体育考试改革也是适应时展的需要,为我国在人才资源领域的竞争中胜出奠定了基础,让素质教育更好的发展,减少没有必要的浪费与人力的投入。下面我总结以下几个关于体育考试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2.1合理性原则

体育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学科,对我们的身体与心理的发育极为重要。我们的身体与心理的生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体育教育的发展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但重点是要注重其合理性,要让要让体育课程合理的在学生的学业中体现出来,并且这种合理性也应该是=使学生信服的重要因素,所以一定要遵循体育与教育的合理性。

2.2可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的研究不仅仅是在理论上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因人而异,因地点改变教学方法,可以在实践中改变考试制度,并且进一步准确预测发展方向。我们改变的考试制度要在学生中反复实践,要探讨其可实践性,不能因为我们的设想多么的好就觉得一定能实现,所以说实践性是相当重要的,改革就是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改革变迁,改变了制度就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2.3良好的发展前景

体育考试改革,是一项将长期进行下去的教学改革项目,具有很好的前瞻性与发展前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高中体育的考试改革不仅仅在我们的学校实行,要全面的推向大部分的学校,让此方法得以致用,从而得到发展的空间,从而全面的推广,使体育的改革制度全面的发展。

四、结束语

体育考试改革的发展趋势分析是现代教育重点研究的课题,这个教育课题,需要在教育中不断的去加强其实践的意识与实践的方法还有社会对体育的认识与重视。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体育也是相当重要得一个组成成分,最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公众的身心素质,并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做着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高考改革分析篇5

一、当前美术高考现状

(一)高考热,考生数量一路攀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美术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社会待遇相对其他专业要更好一些,这促使很多家长和考生把目标瞄向美术专业;在录取上,美术类专业的文化课成绩要比其他普通文化科目的学生低得多,这也促使很多在文化课成绩方面不理想的学生转向美术专业。

(二)扩招迅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

1999年高等教育改革实行全面扩招以来,众多高校纷纷开设美术类专业。在此之前,全国只有不多的美术学院和师范院校美术系科招收美术类学生。自扩招政策始,高校美术类专业开始持续的膨胀。

各高校纷纷开设美术类院系,并且招生领域逐渐拓宽、招生专业越来越细。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通高校有约至少80%的学校开设了美术类专业,并且打破传统的绘画类、史论类、艺术设计类的专业分类法,尤其是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细化,如环境艺术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演设计、装饰设计、室内与家具设计、化妆与形象设计专业、家居设计、文化管理、旅游产品设计、动漫插画、艺术品鉴赏与保护等等。

(三)美术高考制度及考试方式不合理

现时的统考模式,使那些思维活、点子多、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失去了进艺术大学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而艺术院校也更难培养出杰出的艺术人才。随着美术高考日益机械化、简单化,美术考试方式也越来越走向简单。为了追求升学,学校和教师们都会搜集和研究各美术高考素描、色彩、速写的评分倾向,指导学生死记硬背,忽视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和文化素养。

二、美术高考改革的思路

(一)基于社会需求衡量美术高考的利弊

考生经由美术高考,从基础教育的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进入大学这个教育环节中接受教育,成长为成熟的、有综合素质的、具备基础知识和专业特长的社会人,这是一个活态的有机体。考生选择专业时要看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师资、要看就业前景,同样,高校配置某一专业的时候,也要看高中的生源和社会上的就业前景,这是相互影响的;站在社会的角度,社会对某一专业的人才需求不是由高校人数或高考人数决定,而是由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人们的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决定的。

抽象的谈论美术高考的利与弊是毫无益处的。只有当考生数量、高校录取数量、社会需求量三者之间达到平衡和协调的时候,美术高考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为社会发展服务。所以,美术高考的改革要基于社会的需求,衡量其利与弊以及背后的成因,才能提出可行的方案。

(二)基于教育的整体发展调整各个环节

长期以来,基础美术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不被重视的部分,美术教师在学校的地位低、收入微薄,美术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备,基层领导不重视,等等。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这种状况已经得到很大的好转,基础教育改革了,高等教育很快也会迎来改革的新契机,美术高考亦如此。事实上目前的美术高考热给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其中出现的或好或坏的影响会推动我们努力办好美术教育。关键的问题是为新的时代、新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在推进教育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调适其中的环节,引导这股美术热潮向好的方向发展。

(三)基于文化的视角审视考试机制

美术作为文化的子体,渗透着文化的血脉。学生学习美术,事实上是在学习美术文化,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的多样性、美术对生活、对社会的独特贡献,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的熏陶,认识社会的丰富性、人的差异性、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文化观在美术教育中的渗透,在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设置中体现的比较好,但是美术高考、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系统尚未及时地进行调整。笔者认为,对美术高考的研究一定要基于大文化的视角。只有考试机制调整了思路,将美术学习真正纳入到文化学习的范畴,与考试相关的一系列教育环节才会真正改变,最终服务于社会的美术人才的质量才会真正得以提高。

三、美术高考改革的建议

(一)国家政策的导向

要注重思想、舆论导向,制订相应的措施对媒体舆论导向进行管理,做到对高校专业情况、高校就业情况、学生报考与录取情况等的客观报道,一味地说“热”、呼吁降温是没有用的,媒体应该在社会、社区群体增加宣传,尽量让群众明白美术高考、美术专业到底是怎么回事。对高校美术相关的职业教育制订相关的政策。做好美术相关的职业教育,能够保证就业,进而保证职业领域内的服务质量和长远发展。

(二)基础教育阶段的必要准备

高考美术学习与普通中学美术学习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为培养比较专业的美术人才做准备,而后者为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服务。中学普通美术教育更侧重于知识结构的基础的建立,而高考美术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求得知识结构在广度方面的拓展、深度方面的挖掘,并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必要技能。

(三)考试内容和评价的调整

美术高考要探索多元、多样的选拔录取方式,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由选拔性考试向选拔性与适应性综合的方式转变,由单一考试向因材施考转变,实行分层次、分类型的考试录取制度,注重个性特长评价。

高考改革分析篇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关平整个民族的荣辱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自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加入世贸组织、2008年申奥的成功等等,一系列大事的背后无不体现着文化支撑的力量。如果说教育是传承中国古老文明的纽带,那么考试则是检验文化传承的试金石。在众多的教育中又数高等教育最贴近人们的生活,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近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知识经济时代的凸显,目前现有的高等教育考试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亟待改革。

1 我国大学当前考试存在的问题

1.1 考试环境对考试功能的制约

所谓考试环境主要指人的意识环境,大致包括人的价值观、人生观、风俗习惯,民族心理以及每个人对考试概念的理解等等。考试的概念与人才的需求紧密相连,二者唇齿相依,就目前来看,众多高校都是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严进宽出,对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的要求不到位,造成人才在社会上呈现出学历第一的不良趋势,这些都是因高校只重视考试结果,而忽略素质教育,轻视考试命题过程中的科学性而造成的。

1.2 形式单一

闭卷考试依然是众多高校中最流行的考试模式,虽然我们一直在呼吁改革,可是至今并没有脱离他的束缚,数以万计的老师仍然凭借一纸试卷来判定学生的优、良、中、差,使学生疲干奔命,而忽略了实用性,造成毕业后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恶果。

1.3 内容教条

教学内容的模式化主要体现在题型的设计和出题人的设计思路上,考试的内容来源于课本,而且部分院校还存在考前划复习重点的习惯,为了轻松过关,学生在考试时常采取死记硬背而不求甚解。

2 我国大学考试改革对策

2.1 转变考试观念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越来越大,以往死气沉沉的应试教育观念,对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常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亟待打破常规,破陈出新,采用“严进严出”的教育方式,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充分发挥考试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使考试更加的科学化、人性化,从而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质量。

2.2 形式多样化发展

首先,应当增加日常考试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中的比例,重视考试评价过程中的科学性和人性化,改变以往期末一局定输赢的垄断局面,形成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其次,打破单一、死板的期终考试模式。使考试的样式呈现出多元化,例如闭卷、开卷、阶段性论文、社会实践报告、调查报告、问题情况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都可以运用到高校的考试制度中,另外,在命题的过程中给命题老师们更大的自主选择权,根据不同科目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老师授课方法的差异,有各个任课老师自己决定考试的计划。

2.3 考试内容应丰富灵活

各科教师应该在新学期开学前将教学和考试大纲,教学以及考试范围和考试的方式以及评分标准等相关的东西向学生公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重点、难点。

同时,教师在考试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有一个综合分析、比较、理解的过程,命题的内容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要有一定的覆盖面,题型设计要多样化,重点考察学生们的综合分析能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独立思考,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对我国大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建议

现行大学考试制度之所以存在,必然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在推行过程中确实也产生了许多的弊端。因此,我们对高校大学制度的基本命题是不能取消,但必须改革。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3.1 增加选择性,扩大自

增加大学考试的生机和活力,使学生在考试的科目、内容、层次、时间、机制等方面具有更大的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3.2 推进考试与社会接轨

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作为教育重要环节的考试亦是如此,我们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思路,对高校考试进行产业化、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教育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

3.3 加强系统性和整体性

高考改革分析篇7

1.前言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最高层次,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养成自我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关键时期,是由学校体育教育转化为社会体育的起点,高校体育又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是我国实现世界体育强国的战略重点和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新世纪高校体育发展,必须加快改革的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

2.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营养和摄入的热量也在不断的增加,而参加体育运动的时间却很少,因此,亚健康的人群越来越多。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亚健康人群在高校中呈上升的趋势。1998年教育部一项对全国32所高校38859名新入校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标准测试,不及格者大约占69.5%。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公布的1998~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中指出: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下降,肥胖率大幅度的增加,7~18岁男性儿童的人群的肥胖率比1995年大幅增长,城市男性由5.9%增加到10.1%,女性由3.6%增加到4.9%。农村男性由1.6%增加到3.7%。女性由原来的1.2%增加到2.4%。这次监测于1985年、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结果比较,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呈全面下降的趋势,特别是肌力、耐力和柔韧性下降幅度较大,肺活量比1985年同龄人群要低。伴随着青少年步入高校,这种现状也被带进了高校,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使大学生的体育基础“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水平不等,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严重的问题,改变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刻不容缓。

2.1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体育课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年,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和网球等;体育理论内容为:体育锻炼方法、体育卫生保健、体育竞赛规则、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体育的休闲娱乐以及体育运动的技术原理。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仍较大程度地脱离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形式单调枯燥、过于严谨,教学内容陈旧,课的结构过于单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结构没有质的变化,阻碍了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虽然高校体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大学体育教学也在进行创新与改革,很多学校先后成立了体育教育俱乐部,以体育教育俱乐部的形式进行授课,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2.2 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问题。

2.2.1 缺乏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队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为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创造了了有利的条件。然而由于经济体制下高校教师队伍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依然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使得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仍面临一系列的问题。第一,体育教师没有应有的地位。各高校在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对体育工作普遍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体育工作在高校中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体育教师在学校成了“三等公民”,他们的工作量被折合,评职称不被重视。这种观念和做法严重的挫伤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阻碍着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第二 ,人才缺乏、人员过剩。目前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优秀人才匮乏和人员过剩的问题,一方面急需的人才难以引进,原有的人才不断的流失,造成骨干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另一方面,人员过剩富余人员难以流动;第三,竞争激励机制滞后。没有形成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人才不能合理流动、配置和使用。大多数教师的职务、职称仍是终身制,从而导致了庸者占岗位,能者却没有机会,分配仍是平均主义,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2.2.2 教学内容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加速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前提保障,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在不断进行之中,同时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从目前情况看,仍没有彻底摆脱旧的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手段单一,导致学生上课兴趣不大,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应该多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加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2.2.3 教学观念落后。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实践课课时占较大的比例,而理论课的课时相对比较少,甚至忽略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导致了“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体育教学只强调提高学生的体质,而忽略素质教育,脱离“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观念,使学生体育意识淡薄,没有自我锻炼的习惯,从而导致观念滞后。

3.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走向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在受苏联教育思想影响的基础上,我们体育教育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中心;第二阶段是60年代至70年代,由于受到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教育以身体教育为中心;第三阶段是80年代至90年代,这一时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体育教育属于运动手段的教育阶段。顺应时代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进步,以学生参与体育、享受体育、受益体育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为目标,培养具有竞争能力、开拓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3.1 加强复合型体育教师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优势在人才,人才的培养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这一点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体育教师是实施学校体育改革主体,所谓“复合型体育教师”是指在知识结构方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性质的知识群组成,在智能结构方面由跨学科的多种能力聚合而成的,即体育教师除了要具备主、辅修专业的经历,还要涉及与主、辅修有关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总之,要有宽阔的纵横向知识面,能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在体育理论实践领域里,具备独立完成多项工作的能力。复合型体育教师在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方面都是全新的,既有利于全面完成“教书育体”的双层任务,又能实现“文武统一”。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按照“三自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精深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及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

3.2 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趋向于多元化。

随着体育科学的飞速发展,,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结构形式、手段和方法都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体育教学方法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体育与娱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实现体育竞技等多元化的目标。通过多种目标来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任务,突出内容丰富、充实、多样,健康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和生活性项目,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3.3 素质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劳动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其基本途径就是要使学生的智力、体力和个性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使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防止伤害事故的能力、自救自助能力等等,使学生成为会自己运动、科学运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3.4 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注重体育的身心素质发展。

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和从事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是不断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而不是刻意的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努力使学生的兴趣转化为体育专长,培养他们终身参加体育的习惯,了解健身意义,培养他们的健身意识。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还可以使整个社会的体育人口得到增加,才会使我国大众体育水平得到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使学生养成终身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应该有计划介绍更多的体育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高校体育教育为全面的育人服务,为提高民族素质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考核中避免项目特点和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通过努力而达到目标;侧重于每个学生都应该了解、应该掌握、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等共性的东西进行教学考核,这样才能真正激励和鼓舞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转贴于

3.5 以快乐体育、主动参与体育为主的教育目标为导向。

快乐体育、主动体育是现代体育教育的特征,学生不仅在体育活动中展示自己体能、智慧、思想,以获得成功、失败、喜悦等情感体验,从而得到满足感,还可以使学生在健康向上的体育活动中宣泄自己感情,陶冶情操,尽情的享受体育的魅力。古人云:“悦其精神忘其形”。所以学校体育要结合学生特点,运用教学方法,安排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教学,在快乐体育中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锻炼身体和愉悦心情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的进行体育活动,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

3.6 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

高校体育教学在体育理论教材方面将会更加讲究科学性,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指导性和时代性等。理论知识对将来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生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工作与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将会更加重视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彻底纠正“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

3.7 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人才。

高校体育是优秀人才的摇篮。各体育强国攀登世界体育运动技术高峰,大多数人才是从大学生中发现和培养的。运动水平越高,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大学生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将是国家提高竞技水平的主要途径。同时,随着我国竞技运动的职业化推进,高校将要担负起培养体育竞技运动人才的重任。

3.8 终身体育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终身体育主要在于使体育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使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等各环节紧密相连,以保证体育教育的统一性、完整性与连贯性实现一体化。因此高校体育教育必须与学生的终身体育相结合,高校体育是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重要的保障。高校体育教学应面向学生,在走向社会科学健身和自觉锻炼身体的发展方向,终身体育是一种自觉自愿的并持续终身的自我锻炼的过程。高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应该把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作为首要任务。要把终身体育教育思想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不仅能满足社会对高校体育的要求,而且能够克服当今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终身体育教育会得到长足的进步。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鉴于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走向,及其高校体育的教学任务,从高校的管理阶层到体育活动的具体实施,都应该向“培养习惯,学会方法、发展体能、终身受益”的目标逐渐迈进。改革后的体育教学内容,强调了其理论内容的科学性、指导性,实践内容的兴趣性、实用性,既符合了大学生现阶段身心发展和需要,又为他们今后的从事体育锻炼在思想上、能力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转变观念,不断地充实自己和提高自身理论知识与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

4.2 建议。

4.2.1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该引起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提高体育教师应有的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

4.2.2 改革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选择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内容上多选择一些趣味性教学内容。

4.2.3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培养心理素质与个性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坚强的意志,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体育的社会化进程。

4.2.4 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给学生留下锻炼的空间,体育场地要全天候的对学生开放,也可以成为青少年的健身俱乐部,争取一些体育公益金,使场地得到合理的利用,还可以缓解体育经费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刘晓午.青年学生体质状况堪忧 [N] 光明日报,1998,09,07: 5

[2] 1998年~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 [N] 2001,10,26:2

[3] 常 伟.浅谈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 [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344-345

[4] 林萍.普通高等体育学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及其具体措施 [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83-85

[5] 李克勤.试论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J] 石油教育,1994,4:30-32

[6] 田荣和.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趋势探析 [J] 辽宁教育研究学刊,2001,10:74

[7] 杨加旺,赵小辉.当前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1:72-75

高考改革分析篇8

英语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打破应试教育下“哑巴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是当前英语教学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考英语改革在现今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时代背景下具有重大意义

1.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

高考英语改革,看似是英语逐渐淡出高考的舞台,传统文化在考试中的比重逐渐上升,然而,文化真正的发展在于接受,而非全盘否定。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几代人的“哑巴式”英语已经足够引起人们的警惕。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媒介,不仅要学习语法等书面上的东西,还要注意其真正的意义在于应用交流,在于它的使用价值。让学生的英语水平从现在书面的“会用”到以后工作生活中的“实用”是当下高职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让英语早日摆脱“应试语言”的标签成为“实用语言”的交流媒介,是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2.面对高考英语改革,教师才是制胜的法宝

马行千里,除了自身素质,还要看是否能遇到真正的伯乐。英语教学中,学生好比是马,教师好比伯乐,除了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外,还要有能引导正确方向的教师。过去的英语教学,都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强行记忆、不求甚解的方式,为的只是一张试卷,这既造成学生对英语的误解,也导致学生对英语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更不利于文化的整体发展。在高考英语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让学生更加了解英语在工作生活中的意义,更快对英语产生兴趣;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这都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新形势下,教师的考核标准也将有所改变,必将更加严格。过去的英语教师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本就不高,对于英语教学的理解也存在偏差,要想使高考英语改革顺利进行、执行到位,就要求教师对英语教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素质。

二、高考英语改革引发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思考

1.开设新型英语课堂,培养新型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多年来一直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应试能力上,把大多数课程分配给了阅读和写作,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至于无法为当今社会提供所需要的英语人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这样既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下降,也使“哑巴式”英语成为中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代名词。在此背景下,高考英语改革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o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为高等院校解决这一问题带来了希望。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上,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开设新型英语课堂,让从前失衡的英语教学课程向全面均衡的方向发展。

2.英语考核模式的变革

对高考英语进行改革,表面上看英语占整体学科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英语在教学中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随着高考英语改革,英语在考试中的比重较之前有所下降,但市场依然需要具备英语综合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对学生日常学习英语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考核。不同于以往仅凭借一张试卷而盲目地得出结论,在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应当建立新的考核制度,改变过去考核制度中的弊端,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学习英语的结果。

三、结论

高考英语改革对高等职业教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急需具备综合素质的新型人才,这正是我国改变原有英语教学模式的大好时机。如何抓住机遇,并在现有条件下取得成功,这对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是一个重要考验。面对高考英语改革,需要高等职业院校具有创新思维,完善教育考核制度,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不断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高考改革分析篇9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耸堵耄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100-01

分析化学是高职药学类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之一,它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是药物分析等课程的基础,也是药品生产、检验、监管、质量控制等工作的基础。分析化学具有课程设计面广、教学周期长、重点难点多、学生学习难度大等特点[1],加上高职院校招生文理兼招、学生基础薄弱,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传统的以一次期末考试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则更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导致该学科的教学成效不高,直接影响到后续科目的学习。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分析化学考核方式的改革。笔者总结过去几年的教学经验,对该课程进行了考核方式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更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升。

一、重视日常课堂学习考核

传统的以期末考试定成绩的考核方法导致部分学生不愿到课堂上来。然而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成效,就必须让学生到课堂上去。因此课程考核首先需要把课堂考核纳入其中,并加强日常课堂教学的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堂到勤,一是课堂表现。而课堂表现则又可以细化为课堂纪律及课堂提问。

与之相关联的是教师授课也不能仅单方面讲解知识点,必须要和学生保持互动交流,使学生明白老师很重视他们的课堂表现及听课效果,而这些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课程成绩。

通过这项改革,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课堂到勤及表现是会影响到最终的课程成绩的,因此提高了学生的上课兴趣;另一方面,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感到老师很在意自己的反馈,因此提高了学习的热情。

二、重视课后作业完成质量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后作业,但关注点往往是作业是否按时完成,却忽略了作业质量。这也是导致作业抄袭的原因之一。

本次课程考核改革,把作业完成质量作为重点。首先设定一个基础分值,然后根据作业完成质量,在基础分值上进行加减处理。对于抄袭的作业,不管是抄袭者还是被抄袭者,均应降低分数(根据同一错误在所有作业中出现的几率大小等判断是否存在抄袭现象)。对于认真完成作业,有自己的思路和见解的,应提高分值。后一种情况下,作业中即使会有一些错误出现,也应鼓励性质地提高分值,并针对错误进行认真点评。

通过这项改革,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意识和防抄袭的意识,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视实验操作及考核

大专毕业生的首次就业岗位多为基层岗位,重在实际应用。而分析化学是为药物分析做知识储备的,对应的基层岗位为药物检验,重在实验操作,因此本课程应重视实验操作及考核。本次课程考核改革将实验相关的考核分为实验过程考核和实验期末考核两项。

实验过程考核指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实验的考核。学生首次接触这些实验,重在学习,因此将实验过程考核的重点放在操作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上。

实验期末考核时,学生已经完成了全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知识体系已经完备,且应具有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因此实验期末考核重在能够独立完成某个项目的操作。

另外,必须说明的是,本次课程考核将素质考核作为实验过程考核和实验期末考核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重在考核学生仪表是否得当,是否能按照实验要求准备好仪器,是否佩戴劳保用品,是否如实记录数据,是否具有质量意识,实验完毕有无整理实验器具等。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项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验操作的主动性和实验过程严谨性,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四、降低期末试卷考核比重

本次改革降低了期末试卷考核在整个考核中的比重,但依旧采用闭卷的考核方式,一方面督促学生学习,另一方面用于教学评价。

五、考核方案设计

根据上述论述,将考试分为三大模块:平时考核、实验考核和期末考核,具体考核方案及比重见表一。

六、结语

本次《分析化学》课程考核改革将考核重点放在过程考核,即平时表现和实践考核,旨在增加学生日常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收获并积累知识。同时将素质考核作为过程考核中重要的一项,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这次改革,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课堂氛围从死气沉沉变为积极踊跃;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更浓了,少数“懒惰分子”也融入其中,认真地进行实验操作;学生不再惧怕期末考试,反而更有耐心地进行期末复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从《分析化学》课程考核改革的结果来看,这次改革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证明了该《分析化学》课程考核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高考改革分析篇10

关键词 高考体育改革 “阳光体育运动” 内外部因子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三部门颁布《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式启动。“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各种方式措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高考改革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势必会使一部分青少年学生放弃原有的体育训练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之中,从而导致社会、学校、学生本人的一系列连锁反应,“阳光体育运动”目的无法实现,“阳光体育运动”发展受阻。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阳光体育运动”外部因子分析

1.社会对“阳光体育运动”投入和关注度下降

高考体育改革取消了体育特长生的加分项目,这项改革势必会导致体育特长生人数的大量减少。而现阶段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本来就是“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一个难题,一旦体育特长生人数大量减少就会使各高校对体育场地设施的迫切需求得到相当程度地降低,从而直接导致社会投入的下降,进而使跑、跳成为青少年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唯一形式。因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阳光体育运动”无法通过举行丰富的高校体育比赛来发展自己;社会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关注度必然会下降。

2.学校迫于“升学率”改变学校体育管理

长久以来,体育锻炼与应试教育之间一直在进行博弈。在以“升学率”为衡量标准的应试教育中,作为素质教育的阳光体育仍然在夹缝中生存发展。而高考体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阳光体育运动”所处的位置更加尴尬。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的取消,必然会使学校迫于“升学率”进一步将运动时间缩减。同时,学校体育管理上也会出现轻视学生体育锻炼的不良现象。而学校体育管理一旦松懈,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得不到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必然会受阻。

(二)“阳光体育运动”内部因子分析

1.体育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转变

在高考体育改革之前,体育特长是通往大学的一条捷径,学校承担着发现、发掘、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任务,进而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迈进大学校园。在高考体育改革之后,学校承担的这份责任不复存在,学校无需在体育教学中刻意发现人才,这就会导致体育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转变。体育教学的内容将减少各类体育项目,甚至完全取消有风险的体育锻炼项目,转而变为跑、跳等极为枯燥乏味的锻炼项目。这样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会使青少年学生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态度发生转变,严重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

2.青少年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下降

体育特长生的大量减少,使高校体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大量减少。根据心理学从众心理对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进行分析,体育特长生数量的减少会产生两个方面影响:一方面缺乏了体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思想观念产生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体育特长生将体育活动参与时间转变为学习时间带动其他学生改变体育锻炼时间。产生以上影响的主要原因是:高考体育改革使学生体育价值观发生变化。

三、小结

“阳光体育运动”的出台,是党和政府立足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现状和健康中国未来发展的历史紧要关头,审时度势,做出的具有化时代、开创性意义的重大决策,一定程度上对增强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推动当代学校体育的发展,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高考体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特长加分混乱的现象,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改革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带来的阻力才能更好的完成“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关硕.高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与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91-92.

[2] 杨定玉,杨万文,黄道主,廖萍.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原因与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1):78-81.

[3] 全永丽.大学生从众心理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4(4):483-485.

[4] 郑汉山.大学生体育价值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和谐发展[J].体育学刊.2013(3):65-68.

高考改革分析篇11

仪器分析是指借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理化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是一门理论和技术含量高、应用性强的学科。由于其理论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高等数学等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学生的知识功底相对薄弱,这种矛盾尤为突出。本文中,笔者根据学校教学改革精神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结合自己讲授《仪器分析》的经历和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谈几点对食品专业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1 教材的选择。现在已出版的《仪器分析》教材有十多种,其版本、专业侧重点和难易程度不同,而高职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有其鲜明特色,这就要求高职的教材在理论课内容上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其广度和深度取决于实践和应用的需要,既不能照搬普通高校教材,也不能借用中职教材。但现在的教材过分的追求学科自身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了实用性。再者,《仪器分析》所应用的专业广泛,不同的专业学习的侧重点也不同,所以如何选择一本适合高职食品专业的教材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经过反复比较,我们选定郭英凯主编的《仪器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作为我们的使用教材。

1.2 教学内容的选择。高职高专培养目标是要求培养有专门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我院食品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掌握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农畜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在实施教学前,要根据专业需要、知识结构状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节选出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实验技术作为重点教学内容,而对于一些与专业相距较远、在实际中应用不多的内容可以作为阅读教材。这样,老师和学生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重点内容上,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我院食品专业的学生要求掌握粮食、果品、蔬菜、奶肉蛋等农畜产品的加工工艺和食品营养卫生及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掌握食品保鲜、食品理化与卫生检验等方面的知识并具备分析能力,我们就选择了与此相关的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位分析法作为重点内容,同时选择农畜产品作为实验材料。这样,学生既掌握了重点内容,又为下一步学习《食品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1 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仪器分析的教学主要讲述各种分析仪器的原理、结构、分析流程等,起点高,理论部分抽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使用板书或挂图讲授,学生难于理解,教学效果很不好。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枯燥的、复杂的、抽象的内容进行动态或视频演示,真正降低了教学难度,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色谱分离原理通常是学生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可以制作表现柱色谱分离原理的CAI课件进行授课。以吸附色谱柱为例,屏幕上首先出现一支装有吸附剂和被分离成分的层析柱,点击鼠标,洗脱开始,加在柱顶的样品随着洗脱剂逐渐下降,并慢慢地分开为几个色带。配合解说:极性大的成分吸附性强,难洗脱;极性小的成分吸附性弱,易洗脱。在讲原子吸收的原理时,我们可以把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单色光做成动画,当光经过燃烧头上的原子蒸汽时,一部分被基态原子吸收,这时可以明显的看出单色光变细了,这部分单色光再经过检测器检测。整个过程全部采用动画,非常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这样教师可以从课堂的板书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的反应上,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和困惑。另外,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大多比较昂贵,少则几千,有的甚至几十万、儿百万,这就使很多院校因资金原因无法全部购买,学生也不可能每台仪器都能动手操作,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不过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它不仅要求教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的设备及其软件的使用,而且需要教师制作可视性强,界面精英,集文字、动画、视听于一体的课件。二者均需要授课教师在课下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必要的资金。

2.2 由具体实例导课。在讲解每一种新仪器之前,由具体的食品案例导课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高效液相色谱之前,先给大家讲最近发生的“红心鸭蛋”事件,然后问学生:你们知道导致鸭蛋红心的苏丹红是怎样检测的吗?从而引出新课。这样一方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学习这种技术很实用。这就要求教师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的重大食品事件,在平时授课时多讲一些食品事件,既有利于课堂知识的讲授,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3.实验课的改革。仪器分析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教师在讲好理论的基础上,还应重视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加强基本操作技能的规范化训练。由于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实际操作训练少,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很差,与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有很大的差距,这也给仪器分析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我们摒弃了以前教师大包大揽的教学模式,采取以学生为主,大部分的操作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在一旁指导的模式。小到溶液的配制、移液管的使用,大到上机操作,都是教师先作示范,然后学生独立操作。在实验课一开始就强调基本操作规范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做规范化示范操作,并在实验准确性、实验速度、实验习惯、实验记录及报告等方面严格要求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及时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养成正确使用各种仪器的习惯。不单单让学生学会使用仪器,掌握操作技能,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实验中获得将来从事专业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3.2 培养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高职学生以后要到工作的一线,所以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是很重要_的。我们在实验中除了强调操作的规范外,还很注意检查学生原始记录、实验台面整洁、同伴协作关系、实验完成后现场清理等情况的好坏。如发现学生涂改数据,或将原始数据记于小纸条或其它不适当的地方或撕去报告纸等,给予及时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强调原始数据真实、完整的重要性,使学生端正接受实验失败结果的态度,学会从失败中查找原因。要培养学生严谨治学、诚实认真、高度负责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使学生具备一个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即维护实验环境整洁、有条理、学会与人友好合作等。

高考改革分析篇12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高校学期制是指高校采取某一种学期划分方式来组织教育教学的一种管理模式,是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全国高校仍然普遍实行二学期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有部分高校开始实施与欧美国家学期制相对同步的三学期制,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985年就开始施行“三学期制,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上海大学早在1994年实行三学期制,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①山东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实施了三学期制的教学管理模式。②

1 现状分析

三学期制是指把一学年分成“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在保持原有总教学周数和假期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压缩原来的两个长学期的教学周数,并将压缩后溢出的教学周数进行整合,组成一个短学期,形成“两长学期+短学期”的学期制模式。③该模式依据短学期的教学模式不同可以分为“两长学期+暑期学校”、“两长学期+学习实践型学期”和“两长学期+工作学期”三大类。据调查,目前我国实行学期制改革的高校有50多所,大约占到国内高校数量的3%。

(1)实施学校层次方面:目前实行“三学期制”的高校既有著名院校,也有普通院校;既有办学历史悠久的老学校,也有近年新设立的或新独立的地方院校;既有沿海发达地区的高校,也有内地甚至比较偏远地区的高校;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普通的职业院校。

(2)学期时间设置方面:春季学期基本上从2月中旬左右到6月底,由原先的20周变为18周;夏季学期基本从7月初到8月初,为期一个月左右;秋季学期基本是从9月中旬到1月份,也由原来的20周调整为18周左右。夏季学期的长度主要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因地而异,有的安排在暑假前,有的安排在暑假后,但总上课周数和假期天数基本不变。

(3)课程内容安排方面:长学期主要安排全校公共必修课、学科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制性选修课等课程教学工作,大力减少原有实践、实验和选修课程的比重,将这些课程调整到短学期,教学内容、教学时数也相应进行缩减和改变。短学期课程设置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全实践型课程;另一类是学习与实践结合型课程。有的高校在寒假也安排一定的训练或强化性课程,暑假则做适度的调整。

2 “三学期制”的优势

三学期制的学期制改革,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可以弥补二学期制所固有的诸多不足。它不仅仅是教学时段的简单划分,而是高校教学内容和管理制度的重构。④

2.1 构建高校多元课程体系,实现课程结构整体优化

三学期制要求对现有课程结构进行调整,精减一些陈旧、冗长的课程内容,去除一些过时的课程科目,在短学期增开一些动态、新型、多样的短期课程,如学科前沿性专题或讲座式课程,让学生了解前沿,拓宽视野。同时,每年的短学期也可增设一些社会实践型、学术研究型课程等,以此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等。通过调整和重构课程设置,促使高校课程结构体系更为灵活、多元,实现整体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2.2 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统一

三学期制度及其选课体系,已成为目前大多数高校普遍实施的学分制的良好补充。在短学期开设选修课,可以扩大学生选课的范围,实现跨校、跨院、跨系进行选修,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促使他们在知识、经验与能力结构方面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短学期开设实践类课程,为学生开展多种社会实践和参与课题研究提供了空间和时间的保障。另外,学期的缩短也有利于促使学生从学期伊始就进入积极、紧张的学习状态,在客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缓解教师教学与科研时间冲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实行三学期制,教师可以相对灵活选择教学时间,从而有更充分、整段的时间从事教学研究和科研,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和研讨,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原有课程的课时减缩之后,促使教师深入研究所授课程,去掉或删减过时、冗余的课程内容,把课程的精华内容和前沿内容传授给学生。⑤而且,课时缩减也可能导致工作量的减少,为完成应有的教学工作量,教师必须主动、努力地开设一些新课程,这也需要教师必须更积极地获取学科前沿信息,主动更新自身知识、能力结构,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素质。

2.4 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和水平

三学期制,解决了二学期制因时间紧张而造成的教学资源相对紧张问题,可以利用三学期的优势充分利用学校、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办学,充分挖掘和发挥高校师资潜力。短学期中,可吸纳国内外的优秀教师、专家学者跨学校进行学术交流、授课与讲座,为学校的教学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可与社会、行业建立广泛且长期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和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办学效益。此外,学期制改革后,学校课程总量增加,每日课程内容更为丰富,课时安排更为紧凑,能使学校师资、教室、实验室、科研设备等各种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3 问题与建议

3.1 观念和认识的不深入导致“三学期制”在部分高校中流于形式

要实现高等教育管理部门、高校领导、高校教学与人事管理机构、教师和学生等全方位的观念转化,充分认识和理解学期制变革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才能使改革过程短、平、快,并且取得预期的效果。许多学校不顾学校实际情况照猫画虎,片面理解学期变革内涵,生搬硬套,容易导致学校管理秩序混乱或变革流于形式,最终导致变革无效甚至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此,变革前要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聘请专家细致缜密地调查研究,制定变革方案,有规划地执行。必须正确分析和估计实施学期制变革带来的教学管理新问题,在保障教学有序的前提下,逐步建立教学管理新秩序,提供高效优质的教学管理服务。

3.2 “三学期制”变革导致课程设置的混乱,导致“不伦不类”的课程体系

课时的压缩、教师对课程研究的不深入都可能导致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完整;培养方案的调整、课程设置、课时数、选修课、实践课、实验课的比例等内容都需要进行科学的论证,否则可能导致课程设置的混乱,影响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三学期制”变革的实质是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深刻变革。学校要注意统筹规划、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开设出更为灵活、多元、丰富的课程,不断完善和优化课程体系。在选课过程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处理好社会发展需要、学科需求和个人兴趣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真正从学期制变革中获益。

3.3 配套管理与“三学期制”改革对接的滞后性引发一系列问题

三学期制变革必然影响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如校历制度、学分制、选课制、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教辅人员工作与休假制度、学生学习与学籍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的配套变革,一定要使相关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措施同步加以落实,才能保障学期制变革能够顺畅、有序地推进,取得实效。否则,因为各项制度的不匹配或匹配滞后会引发管理上的许多问题。

3.4 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不能尽快适应三学期制对教师能力的需求

教师必须主动地去适应教学变革,主动地更新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断进行教学研讨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三学期制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因此要加强教师教育培训,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素质;利用短学期,举办各类教学研讨和科学研究,从各个层面、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能力。

3.5 短学期教学效果值得担忧,学生对教学实践活动易流于应付

据厦门大学针对全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短学期中出现师生上课积极性低,学生出勤率不高等问题,许多外来讲座也可能出现 “水土不服”的现象,一些跨文化差异和情感因素,导致本校教师、学生由开始的新鲜感及兴趣而慢慢转变为心存疑虑而丧失积极性。⑥

很多学校在短学期安排学生实习,但几万人的学校学生同时投放到社会上,势必会出现区域实习岗位的紧缺,因此,很多学生便在开学前随意找个单位盖章应付了事,短学期因此变成二学期制中的“暑假”。

当然,实施三学期制改革,从教学理念到具体实施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除了文章第三部分提到的问题外,还有许多管理的问题需要考虑,如短学期中学生实习实训单位的供应问题,对现行教学秩序、教学习惯的适应性问题,各类大型统一考试的时间对接问题等等。因此,只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和研究,制定详细的改革方案和策略,作好充分的准备之后,才能着手实施三学期制改革。

注释

①陈红艳,江春容.中山大学9月正式推行三学期制[N].羊城晚报,2009-05-01.

②靳国庆,周景春,孙立海,宋辉.关于高等学校实行三学期制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6(2).

③钟义红,张慧兰,林桂娟.高校推进三学期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7(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