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素质教育合集12篇

时间:2024-01-24 16:58:11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篇1

一、教师自身素质问题

素质教育对教师思想、知识、能力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首要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这与过去的一贯“应试教育”体制是相对应http://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思想,具备更高的素质要求。然而在农村教师队伍中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学历、职称与教学能力存在着较大的落差。

二、教学设施问题

教学资源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没有教学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设计也是空谈。新课程教学模式要求开放式、参与式、互动式等综合性的教学模式,而这一教学模式顺利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有较多的教学资源硬件做支撑。而这一教学资源目前在农村小学普遍缺乏,学生没有获取知识、信息的图书馆;没有拓宽视野、增强理解的科技馆;也没有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博物馆;更没有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网络资源。

三、教师培训问题

教师培训工作是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础。农村小学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课程标准的把握,更多依赖于教师培训工作。WWW.133229.COm学校领导的认识不到位,选送意识不强,起不了专业学科的引领作用,不能高标准、高起点地把握、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工作,难以担起形成学校骨干教师队伍的重任。加上学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而且缺少师资培训的条件,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教师专业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

四、领导者的认识问题

校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没有校长的组织参与与引领,素质教育的实施很难推进。在农村,部分小学校长仍以试卷分数评价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实施新课程素质教育等待、观望措施,积极性不高。甚至认为实施新课程素质教育是教师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这种非“业务型”校长虽擅长和热衷于事务管理,但自身业务素质薄弱,缺乏系统的学习与新课程素质教育研究,使新课程素质教育的实施缺乏有效地领导、组织和管理,并且不能与教师一道研究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发挥有效指导和引领的作用。

五、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素质教育

1.政府要确立均衡发展的教育观念,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摆上日程,把教育工作的重心落实到每所小学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上来,整合资源,科学规划,积极推进农村小学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合理配置资源,有效遏制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积极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2.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目的选送专业教师参加培训,提高学科专业引领作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教师的自学、自研精神。不断

转贴于

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强调新课程学科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篇2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知识信息、知识产业、知识经济正向一体化、国际化、全球化迅猛发展。这些日新月异的新知识,直接影响到人们思维、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变革。一个人如果不善于学习,不注重不间断地终身学习,就很难适应现代生活,就会成为新的现代“文盲”。只有不断学习,追求新知,善于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当人们都有了这种学习求知欲望,那么,终身教育体系就应运而生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认为:“成人教育对于今天世界上许多成人来说,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新要求的人们来说,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到高级训练的人们来说,是给他们提供了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应奉行终身教育思想,促使人们走向成熟,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美好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而担负成人教育使命的成人教育中心校,就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适应群众终身教育需求,创造条件开展各类培训,服务地方经济,提升成人教育的活力和魅力。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

目前,社区教育的发展总体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区域之间的社区教育发展还不平衡,农村乡镇社区教育比较薄弱,这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和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WwW.133229.Com因此,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要广泛开展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村居、学习型家庭等的创建工作,面向各类成人举办各类学历、非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积极实施“教育富民工程”、“两后双百工程”、“现代农民教育工程”、“新市民培训工程”等,在终身教育的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以农村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基础,构建农村终身教育的网络体系

当前农民的终身教育问题虽然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还存在许多障碍:一是受广大居民自身主观意识的限制。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要以人为本,除了政府部门的积极倡导,成人教育中心校和社区教育工作者及有识之士的努力外,还需要乡镇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由于农村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初始进程中,村居一线的干部和广大公民还普遍存在对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认识不到位的现象,乡镇内的各类组织对终身教育、社区教育支持度还不够,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不够高。二是受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制度的限制。乡镇农村人们的思想观念滞后于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往往人治的成分大于法治,制度的不完善使终身教育、社区教育难以开展。三是受管理体制的限制。涉及社区教育的部门较多,每个部门都从自身的角度来认识和开展工作,政出多门,比较混乱。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觉得应以农村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基础,构建农村终身教育的网络体系。加快推进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向社区教育中心转型。成人教育中心校要深入村居、田头,广泛宣传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内涵,积极营造“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习型社会氛围。沉入基层,贴近农民,调查研究,了解当地农民干什么、想什么、需要什么以及本地条件适合做什么。通过宣传发动和调查研究,配合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各类培训,使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成为农村乡镇终身教育、社区教育的主阵地。

2.以专业教师为骨干,构建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农村成人教育的根本之所在,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不可能开展各类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制约农民教育的关键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师资水平偏低,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相当一部分学校无专职教师,大部分教师是从中小学校调进,他们年龄偏高,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又微乎其微,这些教师对农业新知识、新技术知之甚少,无力去指导和培训农民,更谈不上为农民终

转贴于

身教育服务了。要切实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吸引人才入手,引进新毕业的各类专业毕业生到成人校,并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晋级等方面与中小学教师实行同等待遇,使这些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从而改变现有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教师队伍不合理的状况。另外,农村终身教育的教师队伍只靠专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选拔和配备一支学科齐全、专业技能过硬、数量足够的兼职教师队伍是改善农民终身教育现状,提升农村各类教育培训质量的当务之急。成人校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依靠远程教育的优势,借助国内外名师的力量开展农民终身教育。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篇3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在谈素质教育,也常常在说教育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总是在应试教育、高分考试、升学择优等等因素的驱使下,使得一些小学数学教学的个案中出现抓“智育”成了学校教育的重点,而忽视了素质教育的情况。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的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依然处在初始状态,同时,作为师者对自身教育理念与实践的相悖感到焦虑,更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感到担忧。特通过此文浅谈基于素质理念的小学数学教学对策研究,希望以此呼吁各界对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引起更多重视。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

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就要学生为中心,但是现在的数学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很多数学教师,仅仅是依靠自己过往的经验,将一些重点与难点灌输给学生,从来不顾学生自身的接受能力。教师在课堂仍然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姿态,台下的学生只能无条件无从教师的安排。例如教师要分组,直接忽视学生自己的想法,完全不管学生的个性与特征。这种教学理念,并未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长期下去,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影响学生素质发展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在很多小学学校,由于信息过于封闭,教师的知识更新较慢,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也就是给学生灌输大量的数学公式、数学理论,然后通过大量的习题去巩固,整个教学都是仅仅看重学生的数学卷面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培养。在这样“高压锅式教学”体制下,学生的思想会慢慢被麻木,长期下去就只能成为会考试的学生,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丝毫没有成长。

(三)教师激励方式不恰当

俗话说“英雄是赞美出来的”,作为小学学生,他们还是一个成长中,比较有活力自尊心又很强的群体,应该给以更多的包容与鼓励。但是现在的数学教师,在激励方式方面,仅仅依靠“负面激励”,也就是通过批评与警告方式进行教育。例如,一些个性比较直爽的教师,在课堂提问的时候,一些学生回答不上来,经常来一句“怎么那么笨”“不会又不好好学习”,这些话容易深深伤害学生。尤其是对于比较敏感自尊性较强学生,长期下去,他们再也没有信心去学好数学。

(四)作业比较繁杂

要学好数学,确实需要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进行巩固。但是很多教师受到多年的教育体制影响,总喜欢在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例如同样一个知识点,一些教师不仅布置学生完成书本课后作业,还发一些试卷给学生做,同时要求学生背诵这个公式、默写那个定理。这些课外作业,也许对于学生巩固知识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剥夺了学生的课后业余时间。例如学生想去锻炼身体,碍于要完成作业,只能取消锻炼身体的机会。或者,学生想去学习钢琴与书法,但是堆积如山的作业,只能暂时取消提升自己的机会。

二、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

(一)树立“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

小学学生,还处于青春期,各方面都不成熟,尤其是心智方面处于成长阶段。作为教师,要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除了要备好教材,还要“备学生”,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性、基础。例如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普通的问题,切勿用一些难题去提问,这样只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课堂上始终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加学生锻炼自己的机会。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考核的时候,应该本着尊重学生的理念,对于成绩较差或者排名倒数的学生进行尊重与激励。

(二)加强合作式学习的应用

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社会中,越来越需要具备团队精神的人才,俗话说“如果你想跑得快,就自己一个人奔跑;如果你想跑得好,就要与团队一起跑”,因此培养小学学生的合作意识十分必要的。作为数学教师,要加强合作学习在课堂的应用。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两个人一组,合作去做一个几何图形。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更重要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最终还有助于提升学习的效率。

(三)布置具有实践性的课外作业

学好数学,需要一定的课外作业,但是课外作业尽量减少书面的作业,增加实践性作业。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布置学生“调查超市苹果的价格变化情况,做一个折线图”,学生就要到家里附近的超市进行调查,将每天苹果的价格记录下来,并求出平均数,用画图表的方式做出苹果价格变化的折线图。通过这样一种课外作业,让学生亲自参加社会调查研究,提升自己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在调查中学会与人沟通。对苹果价格进行记录与统计,能够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布置学生用画图表做折线图,能够提升学生计算机的运用的能力。总的来说,布置具有实践性的课外作业,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 语

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是教育的趋势,更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必要环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同时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向学生布置具有实践性的课外作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赵取花,李辉.乡村学校教师教学观现状调查与分析[J].贺州学院学报. 2007(03)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篇4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引导,强化小学生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从教学模式方面来看,应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启发、诱导、讨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建立小组互帮互助学习模式,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建立轻松的课堂环境,帮助小学生全心投入,避免由于害羞不敢发言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锻炼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应坚持将主动学习态度和主体学习能力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能力,强化语言运用,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水平差异,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强化引导,帮助学生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语文学习的目标。

二、创设情境,提升语文素质

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提升学习效果。语文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式,提升语文素质,需要创造语言环境。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创设语言情境和交流环境,例如:对于教材中购物、问候、打电话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文,教师可以通过再现生活场景的方式,创设语文情境。部分课文如果有故事情节,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参与,除能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外,还能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时,可以从雪花飘飘的场景描述导入课程,通过学生比较熟悉或者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为课文的教学埋下伏笔。教师可以采用设问的方式,询问小动物过冬的方式,由于小学生通常对于小动物比较感兴趣,因此会对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存在疑问,采用设问方式,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堂中,还可安排学生分不同动物角色进行朗读和表演,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考虑开展诗歌朗诵、戏剧表演、演讲比赛等活动,对于表现优秀的选手进行鼓励,影响其他同学受到他们的感染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语文学习。通过情境创设,使得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语文学习,提升语文素质。

三、实现创新,增加学生创造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习积极性,结合学生个体实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立适当的目标,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帮助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并非是要使学生人人成为发明家、艺术家或者科学家,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将来成为杰出人物提供可能,或帮助学生增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强化学生的可塑性,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表现和实现自己的创造力。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篇5

自学是活动的提高,也是智能发展的组成部分,更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去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只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效率才会得以提高。在自学过程中,质疑问难,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就能较快的学会那些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从面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点应放在概念教学方面。概念是知识的基本单位,是思维的细胞,是对问题进行判断和推理的依据。加强判断和推理的逻辑训练,注意思维品质的培养,还可以兼顾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努力探索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去发现其规律。

三、在数学教学中,让儿童动手操作

学生动手,既符合数学的产生,发展规律,又符合儿童思维的认识过程,即由操作思维到形象思维,再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教学中,让儿童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拼一拼,或者动手操作学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直接感性认识,经过手脑并用,便可建立起清晰鲜明的表象,进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操作活动在讲授新知前进行,可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操作活动在讲授新知中进行,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活动在讲授新知后进行,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并加深理解。

加强动手操作,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求知欲,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篇6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多的成为下一代全方面素质的培养。小学作为学生最初的教育基地,更肩负着根基打造的重任。下面根据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阐述素质教育的多元化。

一、品德教育

在古代,教书以《四书五经》为纲,以仁、义、礼、智、信的道理育人。所谓“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就是说如果不对礼、义、廉、耻的道德标准大加宣扬,国家就会灭亡。因此当代的教育也要秉承对下一代的道德教育,由教师传授人生之“义”,从思想的根源培养中国的未来。小学生的思想中还不存在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认知,因此要加以引导。小学教师作为孩子思想认知的领路人,有责任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培养社会美德,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师除了在大的方向把握孩子的品德教育外,还要谨小慎微、防微杜渐,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为学生容易存在侥幸心理,从“小”的过失开始,如跳窗,乱扔果皮、塑料袋等,失于小节,酿成大错。因此人才的培养更要从小开始,从小事做起,创造良好的开端。

二、智能教育

现在学校的教育形式多为室内课堂式的教育。在授予文化知识时,虽然较为系统,但是与国际相比,我国的小学生教育内容较为深邃,不易理解。叶圣陶先生在 《给少年儿童写东西》一文中说:“一定要使少年儿童喜欢看,看了能懂,能得到好处,无论在品德方面,知识方面,还是娱乐方面。”所以在小学生的智能教育中还要注意通俗易懂和形式的多样化。现在很多小升初的考试中,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入学考试会涉及四大名著的内容。从客观来说,小学生阅读《红楼梦》等名著,上百号的人物与复杂人物关系、特定的社会背景与地位,反映出当时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问题,孩子是无法理解的。因此,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观看经典版文艺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使孩子在思想中对每一个人物对号入座、直观认知,从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镜头切换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带着人物形象回到读本,从而在脑海中出现犹如3D电影般的效果,使其印象深刻,促进理解。除此之外,还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孩子的教育回归于自然,通过亲身体验有感而发、丰富见识。

三、体质锻炼

上世纪50~60年代,为响应国家“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学校将体质教育列为培养孩子的一项内容。但是随着学生升学竞争的压力逐渐加大,学校也忽视了孩子的体质锻炼。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体素质,不但关系着个人的健康发展,更关系着祖国的繁荣富强。小学应对学生体质的锻炼加以关注,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孩子骨骼增长、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对孩子奋勇拼搏、坚持不懈、遵守纪律、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等品质进行培养。

四、艺术熏陶

现在的学校是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放于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对孩子艺术的熏陶。艺术的熏陶不但可以让孩子掌握一项社会生存的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注意力、想象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体验艺术的乐趣,丰富业余生活,提高气质与生活品位;孩子可以通过艺术形式表达感情,改善封闭性格,陶冶性情。

五、劳动实践

英国思想家欧文说“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劳动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使学生开动脑筋,促进四肢与大脑的协调能力。现在的小学生家里三代就一个孩子,家长为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在娇惯和溺爱下不让其劳动,最后使孩子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失去了社会生存的能力。所以学校应对学生的劳动进行培养,使其在劳动过程中获得快乐、强身健体,发现美好事情的源泉。同时,使孩子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

六、安全意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快捷、方便的工具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汽车、天然气、家用电器等。在这些工具使用的过程中,给人们也带来了更多的安全隐患。而小学生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较差,好奇心较强,不具备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所以教师与家长除了对孩子进行看管、监护外,还要注意对孩子安全意识的培养。如教育孩子在路上行走时,应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独自在家时,不要随便触碰或玩耍带有电、气、水的危险物,一旦发生事故应该如何应对;根据现行严重的食品问题,还要教会孩子如何购买卫生安全的食品,避免出现食物中毒和食用影响健康的食物;在户外游玩时,注意自身安全以及应对坏人的办法;在众多的问题中,网络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对网络的使用不但会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且还会受到网毒侵害,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损害。同时孩子对网络疏于防范,随处将个人信息留在网络上,使其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七、心理健康

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还处于天真无邪、不经世事的年龄,忽视了其在生长发育年龄阶段的心理变化。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的前期,父母、教师、朋友等一切外在环境都会影响其心志的发展,因此要注意对孩子的关心、交流与沟通。让孩子打开心扉,将遇到和心中积闷的事情表达出来,了解其内心动向,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孩子正确的意识,维护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篇7

一、前言

德、智、体、美、劳是素质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这五项内容与小学教学息息相关。小学数学虽然有独特性,但是也与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向学生播种数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及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的能力,还需要把现代教学的性质体现出来,逐渐实现小学教学素质教育长久的计划。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中小学数学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并且还需不断完善。

二、小学数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

1.有利于提高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在对所发生的事物中及时做出观察、分析、思考等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做出正确的判断。小学数学具有思维条理易懂、逻辑思维性强等特性,是一门十分谨慎的学科[1]。为了学生们形成条理性和发散性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把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学习与实际生活相交融,进一步引领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进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维发散能力逐渐提高。最终,使小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其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

让学生先认识数学这个科目,在学会整数、分数、小数等四则计算法则的同时,也要让小学生懂得长度、周长、面积等数学概念,再逐渐接触几何、空间等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加完整的了解数学,从而达到融汇贯通的状态[2]。并且数学也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同时也为学习其他科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文科方面,地理角度的理解离不开数学基本法则;在理科方面,计算公式等的运用更加离不开数学知识。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育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的数学史具有十分悠久辉煌的历程,为人称赞的数学家数不胜数。既有为验证哥德巴赫猜想正确性而数年一直在苦心研究的陈景润,并且还发表了《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以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成积之和》论文,还有热爱数学事业,勇敢克服自身残疾等障碍,自学苦读并拿到了数学的桂冠[3]。在中国有非常多的数学家,满心只为数学事业,在数学的领域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学术知识,同时还有满腔的爱国热情。所以,小学教育不仅把学术知识传授给小学生,更是向学生们传递了一种爱国的情怀。

三、小学数学教育的实施策略

1.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应该善于变通,把数学方面的学术知识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变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对学习的理解更进一步的加深,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此外,在教学中大多数的课堂所做的仅仅是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课堂不免得有些乏味,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质量难免下降。因此,教师应该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为学生制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2.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无法达到一致的标准,教师没有办法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就会向学生传授一个统一的学习方法。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不成熟,具有依赖性,最终就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了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的不仅传授给小学生学术上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主思考的,只有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且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够达到数学教学的良好效果。

3.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的水平

掌握数学语言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提高其逻辑思维水平的基础,数学语言也可以说是小学生运用数学这门学科的垫脚石,了解并且学会如何运用数学语言这项技能是小学生在今后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唯一途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向小学生们传授知识时,应该对数学语言给予重视,使学生有能够自主运用数学语言的想法,在学习上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生们逻辑性、思考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后的素质教育中,仍会把素质教育做为小学教育的主要教育方针,同时相关教育部门应逐渐增强小学数学的教育水平,进一步改善小学教育方法,逐渐实现小学教学素质教育的长久计划。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篇8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公民基本素质为最终目标的教育。我将结合数学教学实际,谈谈几点个人的浅见:

一、数学教学的同时,进行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思想品德教育,数学教育虽不是一门专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学科,但在教学中应经常有意识地寓思想教育于传授知识之中,使“道”融合于“数”中。如讲圆周率时,有目的地介绍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家祖冲之就第一次精确计算出了π值,比外国数学家求得的这个值早一千多年,激起学生们对古代科学家的敬仰,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告诉学生,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π值已算到小数点后上亿位,使学生不仅认识到π值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而且使他们产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加深数学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质

加强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形成数学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是小学数学文化素质培养的核心。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

如讲圆柱体侧面积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看看是一个什么图形,再想一想,展开后的图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最后讨论怎样计算圆柱体侧面积。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周长,从而学会求圆柱体的侧面积。

三、以兴趣、信心、意志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中处理好悬念与兴趣,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体味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引导学生把对学习形式的兴趣引导到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上来,并扩展到整个认识活动中去。

通过教学,我体会到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要轻易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且,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利用已学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篇9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6-0052-01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来说,担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这就给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下面谈点个人粗浅的认识。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数学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素质。因此,加强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论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充分发挥数学的教育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学数学的教育性,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数学知识体系中,渗透到数学训练中,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材中的准备题、例题、习题、插图、数据等都是德育教育的好材料。教学时,要结合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如结合小数、分数、百分数意义的教学,面积、体积计算的教学等。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结合应用题教学,统计图表教学等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结合数学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指出:“要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齐,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这些良好的习惯的培养,要根据学生实际,握笔要正确,数学要写整齐,等号要一样齐,书面要干净,上课要专心听讲,大胆发言等习惯的培养。对高年级学生,要培养一丝不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等高层次的优良品质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教育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是基础的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8+9这类小数加大数内容的数学。教师可先提问: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来?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如果回答不准确,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道理,推想出得数。这样,学生在学习很快算出8+9得数方法的过程中,简单的推理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操用因素,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

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可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因素。教学时,一定要给学生创造操作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等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劳动习惯,又提高了劳动技能;例如,“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教学“数的认识”,要让学生摆实物或学具形成表象,再抽象出数的概念。教学“加减法”时,也要让学生按照意摆实物或学具,边摆边边说算式,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作为义务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来说,担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这就给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下面谈点个人粗浅的认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因此在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爱护和尊重,自信心、自尊心和热情油然而生,全身心投入到学心中。教学这样持之以恒,就会逐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坚强意志和坚韧毅力的人,能克服一切困难和适应一切困境的人。

五、结语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实施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数学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论述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和教学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索质的健康发展。例如教学时组织有趣的游戏,设置悬念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测量等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课堂上就会专心听讲,细心看,用心想。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篇10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向学生传授课标要求的数学基础知识,还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育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探究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多方面技能,即使对象是小学生,教师更应担负起教书育人、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责任。

首先,教师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有关加减乘除运算、图形、统计等多方面的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数学知识,并借此将相关的论证、实验、推理等常见数学学习方法,渐渐培养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达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的作用。

其次,数学素质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能力,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反应能力、钻研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钻研精神和不达目的不放弃的精神也能得到锻炼和提升,甚至能帮助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之路。因此,素质教学又是一个完善学生人格,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的重要途径,值得受到教师的格外重视。

二、素质教育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只求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理念,要仔细研读新课标的要求,追求对学生思维、情感、精神等方面的培育,注重学生的人格发展。教师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和对教学活动的体验程度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方面考虑和设计,能够烘托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活动,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以及对直观的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的特点,将数学知识通过游戏、情景设置、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呈现出来,给予学生最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教学场景,并通过合作探究型、随堂小测验、数学知识小比拼等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培育学生的探索知识、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有的教学活动的设计都要立足于突出学生主体的理念上,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原则,加紧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二)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时展的需要。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犯的一个错误是亲近、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而忽视了成绩较差的学生。实际上,由于外在和内在的多种原因,学生在性格、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多方面的特点差异较大,自然的对教学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作为教师,首先要做到爱自己的每一位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对每一个孩子都给予关注和关爱,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做一个了解和总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恰当的科学指导,教师要在尊重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和谐、快乐的氛围里体会数学所带来的精彩。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发挥建筑师的功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善于捕捉和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发现他们的才华和过人之处,并鼓励和帮扶他们努力提升自身品质,使每个人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施展,为学生的全方位素质提升推波助力。

(三)开放教学,加强社会实践

课堂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阵地,但绝非实现教学成果的唯一场所,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才能真正地发挥知识的价值,小学数学的教学也是如此,要想进一步推进小学数学的素质教育,教师要开放课堂,开放教学,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向更广阔的的天地。

教师进行了课堂授课后,往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接受程度的检验反馈,而反馈的途径不一定仅限于书面的数学练习题,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发动学生们进行动手等实际操作。例如,教师可以发动学生们在家中找一找废弃的纸盒等,让学生们废物利用,用这些废旧的物品制作为任意自己心目中的城堡、建筑等。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还能让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几何图形,锻炼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又或是,鼓励学生们走进社区,甚至走上街头,做一做关于某项数学课题的人群调查统计,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放课堂教学形式,与学生进行适当的角色互换,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们提出一些关于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上的问题,以学生的角度寻求教师的回答,这样的方式在本质上虽说仍旧是师生的问答模式。但一旦加入了情境设定,就能一定程度上激发起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同样也可以培养起学生的语言描述能力、快速思考能力和经验总结等能力。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篇11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89-01

小学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的一门学科,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着重做好哪几方面工作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下面我们就来做具体的研究和探讨。

1 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

(1)传统的教学观念仍然存在于部分教师头脑之中虽然素质教育的目标已经推进了很久,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没有真正接受这一教学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仍然把自身置于课堂的绝对权威和主导地位,没有给予学生应有的课堂权力,不能真正把学生当做教学的中心和主体,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等;二是在教学方式上,仍然采用灌输式,不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接受能力,结果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即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兴趣盎然,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教学效果极其低下;三是部分教师全程包办教学过程,即什么都给学生准备好,学生要做的就是把教师准备的知识记录下来,学生的学不过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这种状况直接造成了学生独立性和创新能力的丧失。

(2)学生缺乏发问的能力和精神正处于小学的学生应该来说是好奇心最重、探究精神最强烈的阶段,尤其是在科学这门课堂上,应该会有很强烈的提问问题的欲望,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常常问的却是这个题目怎么解,那个题目要怎么回答,所有的问题都只与考试有关,曾有一位权威教师做过这样一个测验,在一个班集体中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请他们进行作答,一是铁为什么会生锈;二是青蛙为什么要冬眠,结果同学们听到问题后反应一片哗然,纷纷表示老师没有讲过这类问题,课本里也没有答案,不会作答,可见学生们学习的知识都只局限在考试范围之内,严重缺乏对科学的兴趣和提问能力。

(3)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现象严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功利化,只教授给学生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和理论,而不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殊不知只有把科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才能真正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就犹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如果过的是随地乱扔垃圾的生活,虽然天天写卫生的笔记,不算是受到卫生的教育。可见把科学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切实体验到探究科学的乐趣和魅力。

2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实现高效化的小学科学教学应该采取的举措

(1)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实现高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前提和保障,科学教师要真正从思想层面接受素质教育的理念,把学生真正当做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观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和目标,在授课方式切忌采用灌鸭式,而是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建构科学知识体系,教师要善于创建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与学生进行对话和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进而表达自己对科学知识的想法和观点,此外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注意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帮助学生从原有知识经验出发,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获得的起点,长此以往,学生头脑中就慢慢建构起科学知识的体系。

(2)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科学的发现来源于生活,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兴趣,就必须把科学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向学生多提问、多布置一些更贴近生活的作业和任务,比如请同学们课下观察北极星,并描述出它们与其它星星的不同,还可请同学们观察各种小生物,比如在草丛中蹦跳的蟋蟀、蝗虫等,在池塘里的小鱼、小虾,在泥土中的蚯蚓、青蛙、蜗牛等,并要求他们写出观察写得,汇总出这些小生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相信这些作业一定会引起正处于天真烂漫阶段小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不但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观察能力,还体会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3)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多种方式,合作学习便是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因此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教师要注意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良好的氛围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努力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以更轻松、更安全的心理来面对合作学习;二是教师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在分组过程中秉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分组;三是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要予以适当的指导,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表现的机会,给予学生足够探究、讨论和交流的时间,让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比如让学生学会倾听,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与帮助同学等。除了要做到以上三点,教师还要注意发挥自身重要作用,那就是要科学确定好合作学习的主题,在合作学习完成以后,做最后的陈述和总结,并请同学们畅谈自身的收获和感想。

(4)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敢于提出质疑是科学必备的重要精神之一,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心中疑惑,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教师都要对学生提问题的欲望加以保护,耐心认真的给予学生解答,并对学生给予适当的表扬,比如在学习《大树的观察》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可请同学们提出自身对大树存有哪些疑虑,学生可能会问树皮为什么会裂开,怎样来形容树的形状等,这时教师可请同学们先做相互的讨论,然后带领同学们共同寻找答案。

3 结语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做好小学科学教学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在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之上,要加强对实践的探索和研究,争取找出切实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探究精神及创新精神等,不断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浅谈小学素质教育篇12

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就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整体素质,加强老师对减负工作的紧迫感。不断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

下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就如何推行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谈三点体会。

一、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不仅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的基础,而且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通过口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速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提高笔算四则运算的速度,降低计算结果的错误率。

进行口算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明白算理,掌握正确简便的口算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二年级第四册中被乘数是两位数、乘数是一位数的连续进位口算题56×2中,5与2相乘表示的是2个50,是100,而6与2相乘表示的是2个6是12,100与12的和是56×2的积,如果学生不明白算理,就会错成56×2=1012;再如72÷18这道口算题,较简捷的口算方法是72÷9÷2而不是72÷2÷9。

口算训练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坚持每节课用3分钟时间进行口算训练。在学生口算较熟练的基础上,教师可要求学生在笔算过程中能口算的尽量口算,并渐渐养成在生活中购买商品时先心算后对售货员计算结果,最后检验自己的答案。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

二、加强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学

1.概念的理解。根据大纲提出的新要求:“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小学生的感知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和肤浅性,教学时,教师可利用不同色彩、不同规格的实物和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教学“角”的概念时,先引导学生从生活周围的事物观察,书本、黑板、窗户有四个角,再出示自制的用一枚钉子两根木条钉成的角,然后利用幻灯出示各种颜色和各种方向的角,让学生用感官感知角的特征是一个顶点,两条射线组成图形。这样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给角下定义,从而实现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2.公式的推导。数学公式是一些看似简单易记,实质是由一些深奥难懂的数学符号组成。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公式,学生如果只知强记硬套公式,学习数学就会索然无味。根据小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教师运用准确的提问,配上幻灯、自制学具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参与公式的推导,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剪出的三对全等的三角形(一对锐角三角形,一对钝角三角形,一对直角三角形),作出每对中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高,拿两个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进行拼图,不按书上所述的方法拼图,让学生自己拼,学生可能会拼成几种图形。这时,老师提问:这些拼成的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我们已学过(平行四边形),然后老师将学生的操作过程用幻灯显示一遍,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怎样的关系?(相同)面积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图中一个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存在什么关系?(一个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通过动手操作和老师准确的提问,学生很快就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底×高÷2,着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除以2。这样通过具体、生动的材料作用于大脑,可以加深感性认识,培养了分析综合能力,抽象出公式,再加以灵活运用。

3.定理的验证。“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条定理应用很广泛,但对于学生来说抽象难懂,掌握这条定理,对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学这条定理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先画两条平行线和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然后用尺子动手量一量这些垂线段,问:你画的这些垂线段存在着什么关系?(相等)如果再继续画垂线段呢?(也会相等)从而得出这条结论。

三、开拓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重新组合,进行开拓训练,诱发学生创新的灵感,探索出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1.“放手”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操作训练,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泛的空间,促进其能力的发展。如“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画角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画,这样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画法,在这些基础上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指导完成画角的任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