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笔记合集12篇

时间:2024-02-20 15:49:26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笔记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笔记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0450-9889(2016)11B-0117-02

诗歌是语文科目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歌作为文学艺术的瑰宝,在后人中广泛流传,诗歌被纳入中考和高考的考试范围,诗歌教学应该引起重视。然而,当前中学生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热情、缺少动力,无法正确认识到诗歌的作用,体会不到诗歌的美感,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学习中变得异常被动,诗歌学习效果十分不理想。对此,教师必须对诗歌教学作出深刻反思,寻找诗歌教学的有效方法,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融入诗歌意境,引导学生从鉴赏角度出发,深层次赏析诗歌,从而培养并提高学生诗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在诗歌教学中注入情感,让学生情真意切地体会到诗人的感情与诗歌所表达的思想灵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中学诗歌鉴赏教学的现状剖析

(一)教学模式过于老旧,亟须创新。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和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目前语文科目大都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一言堂”“满堂灌”“黑板+粉笔”“填鸭式”教学等随处可见,缺少创造力,缺乏新鲜感。在升学率的压力下,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往往都是围绕学生成绩开展教学工作,通过题海战术、题解分析等来机械教学,学生在浩瀚题海之下盲目地背诵,记忆诗歌、诗句。这一系列的学习与教学,使得学生并未从内心深处接受诗歌,也难以体会到诗歌的美感,从而无法从根本上培养鉴赏能力。因此,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当前的教学模式做出全新的思考。

(二)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手段比较老套,亟须改进。灵动愉悦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诗歌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中学诗歌课堂教学中,沉闷单调的气氛已经偏离了诗歌这一文学艺术本该拥有的美感,影响了诗歌的教学效果。一些老师在观念上缺少突破,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与工具也极为落后,教学方式老套,单调的粉笔字、简单的板书等已激发不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这样落后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对诗歌鉴赏的信心,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三)学生情感融入较少,亟须加强。诗歌是诗人的思想与灵魂经过启迪、启发后所创作的文艺作品,每一首诗歌,无论是古代诗还是现代诗都渗透着诗人的情感,融入了诗人无限情怀。鉴于诗歌情感特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去体会诗歌中的情感,感悟诗人的内心,赏析与玩味蕴藏在诗歌背后的感情脉络。然而,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未能从情感体验、鉴赏欣赏的角度出发来组织教学,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得不到培养,因为学生未能真正同诗歌的创作者―― 诗人站在同一战线上,未能想诗人之所想,从而无法深层次理解诗歌的妙处,更不用说带着欣赏的眼光去品味诗歌。这种情感欠缺式的诗歌教学势必无法增进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诗歌学习的积极性。

二、情感互动下中学诗歌鉴赏的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手段,情感互动。由于当前中学诗歌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沉闷,语文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改良教学方法,采用全新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粉笔、黑板、笔记的机械式教学法,引进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个轻松、形象的画面、视频图景等,将所学知识用形象的图片、画面等展示出来,让学生首先享受视觉上的盛宴,进而思想受到震颤,灵魂受到触动,自觉地融入诗歌意境与作者思想境界中,感受作者的感受,这样学生自然会在诗歌意境中有更深刻的体会,产生心绪的共鸣,在情感世界里同诗歌作者之间进行互动,从而带着鉴赏的眼光投入诗歌学习中。此时的诗歌课堂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抄笔记、背诵,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带着共鸣的对话。学生的诗歌情感得以培养,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诗歌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

例如,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为了能让学生更为深刻、深入地体会诗中作者所要传递的情感与表达的感想,教师可以在网上为学生寻找一些浩瀚大海的图片,或者将影视剧中曹操观沧海的场景展示给学生,并配上与诗歌旋律相配的音乐做背景,同时,附上诗人慷慨激昂的诗歌吟诵画面,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方面都有最为直接、深刻的感触和体会,学生伴随着画面与诗朗诵,会自然而然地步入诗人的思想境界,同诗人一道仿佛自己也站在了波涛汹涌大海的岸边,抒发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学生会在顷刻间体会到诗的意境,会带着无限的热情来赏析玩味曹操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情感互动下的诗歌课堂学习已经成为一种享受,而非无味地机械学习,会在不自觉间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实际的诗歌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挑动学生的情感心弦,让学生与诗人之间进行情感互动,以此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诗歌背后真实的意义。

(二)鼓励诗歌续写,情感输出。情感互动下的中学诗歌鉴赏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倾注情感,同时也涉及情感的输出,应该按照情感注入、情感输出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深层次理解,学生从情感输入到输出就是一个赏析、揣摩诗歌意境的过程,从而能够有效地培养自身的诗歌学习能力。对此,教师可尝试采用诗歌续写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情感输出,以此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一诗歌时,为了让学生能较为深刻地理解这首诗所传达的作者的情感,即秋日里的哀思,教师不妨让学生同样以“悲秋”的感情韵律创作一首词或短小诗歌,借诗歌诠释内心的凄凉与哀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自由发挥。学生在教师的鼓舞下能够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诗歌佳作,能够产生积极的情感,这就是一个情感输出的过程,学生会因此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诗歌的韵律,从而更为深刻地领悟诗歌的深意。

情感互动下的中学诗歌鉴赏式教学是对传统诗歌教学法的挑战与创新,也是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文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学习者投入一定的情感,注入热情,能够带着情感去深刻体会一首诗歌内在的韵律,这样才能真正从灵魂深处去感受和认知诗歌的妙处,从而让学生带着鉴赏的心态投入到诗歌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小千,王俊.宏观、微观、审美、当代:现代诗歌教学的四个视角――以人教版选修《神女峰》、《井》为例[J].青年教师,2016(8)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笔记篇2

笔者根据对近年来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分析思考,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拟对2008年高考诗歌赏析试题的走势作一预测。

一、命题展望

笔者将200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卷中诗歌鉴赏部分情况整理如下表:

分析今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再联系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笔者推测,08年的诗歌赏析命题将会有如下发展:

1.稳中有变,趋向多元。

①题型

题型的设置上,除了北京卷、浙江卷设置填空题,上海卷设置填空题、选择题,其余省市均为书面表达题。这与去年、前年(05年北京卷设置选择题;06年北京设置选择题,上海设置填空题、选择题,浙江卷设置填空题)相比,基本不变。02年以前,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中,诗歌赏析的题型,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还各占半壁江山。而事实证明,过多地采用客观题尤其是选择题来考查考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有着很大的弊端,难以区分考生鉴赏能力的高下,不符合本学科的特点。

②分值

诗歌鉴赏试题所占的分值仍在6分至8分之间。

③体裁

选整首诗设题,明确考查古诗阅读能力,始于1994年。13年来,诗歌鉴赏试题文本体裁的选择逐渐向多样化发展,“诗词并重,兼顾其他”。如在05年湖北卷中出现了元杂剧选段鉴赏(《汉宫秋》第三折),06年湖南卷要求对《红楼梦》诗词进行鉴赏,07年北京卷更是将《诗经》入题。这也预示着将有愈来愈多的作品类型进入高考试题,如汉魏晋五言诗、乐府诗、元曲、明杂剧等。

④作者

作者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大体上凡属重要诗人都可以进入备选视野,这是诗歌鉴赏试题发展的必然趋势。如05卷中的刘颁、汪元亮、方惟深、徐凝、李德裕、戴复古,06卷中的王炎、谭敬昭、严维、韩琮、魏初、刘过、王罔运、周密、张籍、张维屏,07卷中的高启、周弼、吴激、赵善庆、陈维崧、谢枋得、吴融、李约、林景熙、徐兰、高蟾,这些作者都是大多数考生不了解或不熟悉的。尽管这些作者没有在课本中出现过,但并不影响考生对其作品的内容、语言、技法的理解和鉴赏,也就是说,命题者没有从“知人论世”的难度选择和处理文本,而是以能够考查初步的理解、鉴赏能力作为选择和处理文本的标准。

⑤题材

在题材的选择上,日见异彩纷呈(如05全国卷Ⅱ的思乡诗、北京卷的记梦诗、江苏卷的怀友诗、重庆卷的边塞诗、江西卷的思乡怀友诗;06全国卷Ⅰ的题画诗、北京卷的田园诗、湖北卷和安徽卷的送别诗、天津卷的边塞诗;07浙江卷、湖北卷以及江西卷的咏史诗、江苏卷的送别诗、湖南卷的思乡怀友诗,山东卷的边塞诗等),但仍将以写景诗和咏物诗为主。

⑥考查内容

在考点的设计上,不脱离考纲的要求,仍围绕作品的形象、语言风格、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方面,设置考点进行命题。

以0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为例:

如全国卷Ⅱ王维《新晴野望》一诗分别以“明”和“出”二字,充分显示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照耀下“碧峰”秀出的美景。广东卷林景熙《溪亭》诗中“独行穿落叶”一句活画出独自一个人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寂寞情景。这些试题乃是围绕了形象这一考点。

如山东卷徐兰《出关》极写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体现出大气雄浑的语言风格。浙江卷三首同为表现兴亡之感的诗歌,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这些试题均围绕语言风格这一考点。

又如重庆卷苏轼《海棠》诗中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一句巧用拟人手法,以花比人,描绘出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安徽卷陈维崧《醉落魄・咏鹰》一词借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从而体现出作者猛气犹存、老当益壮,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湖北卷中两首写华清宫的诗都应用了映衬的手法。第一首以宫外的飞血阴云,分外寒冷与宫内的绿树成阴,温暖如春作比;而第二首则是拿昔日的霓裳羽衣,歌舞升平和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形成反差。这些试题围绕表达技巧这一考点。

再如全国卷Ⅰ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一诗以“咨嗟”、“休对”、“且将”体现了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福建卷谢枋得《武夷山中》借“山雨”过后“天地寂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孤傲寥落的感情,又借梅花这一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步裙、坚贞自励的情怀。江苏卷辛弃疾《鹧鸪天・送人》借“浮天水”、“无穷树”、“带雨云”等意象表现作者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路途艰难、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和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四川卷王安石《葛溪驿》借诗眼“乱”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这些试题则体现了思想情感这一考点。

值得注意的是,命题的选材,近年来从单篇诗歌的赏析扩展到对两首诗歌甚至多首诗歌(07浙江卷三首诗歌的对比鉴赏)的比较阅读鉴赏。往年只有00年上海卷和03年北京春季高考卷中出现过此类题型,而近年日趋“升温”。如05年的湖南卷、辽宁卷、上海卷、浙江卷,06年的重庆卷、湖北卷、湖南卷,07年的辽宁卷、浙江卷、湖北卷、重庆卷、江西卷。这种题型要求学生对两首甚至多首古诗进行鉴赏,或比较思想内容,或比较表达技巧,难度较单首诗歌赏析要大,对学生的鉴赏能力的要求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2.紧扣考纲,联系教材。

考纲对诗歌鉴赏考点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是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综合审美认识活动,在能力考查中属最高层次E类。

历年来诗歌鉴赏命题均紧扣考纲,始终围绕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方面,而且与教材联系紧密,答题中涉及到的基本知识在教材中均有出现。如古诗中的表达技巧,重庆卷涉及拟人,安徽卷涉及衬托。又如北京卷中考到的《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在教材《诗经》单元中已有涉及。而对湖北卷中两首关于“华清宫”的诗的思想内容的理解,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无疑会产生帮助。再如诗词中的形象,07广东卷中“孤灯”、“落叶”等意象表清冷寂寞之情,全国卷Ⅲ借“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06湖北卷借“水”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05天津卷“大江东去水悠悠”则充满了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反观教材,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第三册一、二单元涉及的诗词篇目中,如王维《山居秋暝》、李清照《声声慢》、杜甫《登高》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诗篇。姜夔《声声慢》、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商隐《锦瑟》均援引典故。由此可以看出,考点设计与教材联系始终是命题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此类命题一贯遵循的原则。

二、复习策略

1.用好教材,巩固课内所学,为提高鉴赏能力夯实基础。

笔者认为在组织2008年高考诗歌赏析专题复习时,首要任务是夯实课内基础,系统复习课内诗歌作品,牢固掌握鉴赏诗歌的重点。

①反复吟咏,把握节奏。

诗,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的语言,精炼简洁、音韵和谐,值得细心品读、反复吟咏。诵读,是诗歌鉴赏的最基本环节,必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和节奏。

②品读“诗眼”。

“诗眼”指的是一首诗中或一首诗的某一句中最传神最富于表现力的文字。诗歌的语言一般都是比较含蓄的,很多诗词都是“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因此,品读“诗眼”,有助于把握整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③分析意象,领悟意境,体会感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姑且称之为‘意象’。鉴赏这类作品,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两个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中国古典诗歌”。(袁行霈《感受、联想、修养――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意象是意境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有助于我们领悟诗人的情感主旨和写作技巧。古代诗歌的意象可以是具体的小景,也可以是山川风物,可以是古物,也可以是古人,特别要注意诗人自身的形象。抓住了意象就基本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倾向。如06年江苏卷《鹧鸪天》中“满林残照见归鸦”句“残照”、“归鸦”,寓情于景,写出了作者也希望像乌鸦那样早早归家的情感。07年辽宁卷通过“山”中“果落”、“灯”前“虫鸣”表现悲哀孤独之情。

④研究诗词的表达形式及写作技巧。

高考诗歌鉴赏考查到的一些诗歌表达技巧在教材中其实都是有所涉及的,笔者认为,在复习中应该帮助学生罗列并整理常见的表达技巧。整理时可从修辞手法、描法、抒情手法三方面着手。如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比拟、双关、互文等,描法如烘托、动静结合、正侧结合、虚实相生等,而抒情手法常见的有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只有具备了这些必要的诗歌鉴赏知识,并举一反三,才能做好试题。

2.拓展课外阅读,为提高鉴赏能力增加积累。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注意以多种方式、多个角度地开展课外拓展阅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全体学生按学号轮流,每天一位,或朗诵一首诗歌,或鉴赏一首诗歌,或出示一道诗歌鉴赏试题,全班学生共同完成,增加了学生们的诗歌“储备”。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笔记篇3

现代诗歌,或称现代诗、新诗,通常也包括翻译的现当代外国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韵律美的语言、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有了明显的量增加,且内容不同、风格迥异,这意味着现代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取向、社会地位得到了重新审视和切实回归,诗歌鉴赏也成为语文考试的一个重要考查点。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存在,多数语文教师带有功利性,加之诗歌鉴赏题又多考查古代诗歌,因此现代诗歌的鉴赏便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盲点。多数学生平时对现代诗歌的学习仅止于诵读,根本不能达到鉴赏的程度。

《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了解诗的表现方法和语言特点,逐步学会鉴赏诗歌。其实,诗歌鉴赏题一般从对字词的理解、作品的风格和内容方面考查学生,如果教师平时对学生有这方面的训练,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水平就会有显著的提高,考试时学生也就不会总是困惑不解了。

对于现代诗歌的鉴赏,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技巧。

一、看作者

大凡有名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或清丽、或哀婉、或豪放、或沉郁,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例如:著名诗人艾青,虽出身地主家庭,但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对人民疾苦有着切身的体会,后加入左翼作家联盟,目睹了祖国的满目疮痍。抗战爆发后,艾青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受到时代的精神,激发了诗情,抗战期间是他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了解艾青的这些人生经历后,我们便不难认识艾青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了解艾青的这些人生经历后,我们便不难认识艾青诗歌的特点:抗战前的诗歌表达其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有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抗战期间的诗歌则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为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息,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读其《黎明的通知》,我们便不难体会到诗人向往光明、歌颂光明的可贵热情和高度责任感,以及其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

二、审题目

有些诗歌的题目就暗示了所写的内容,学生通过审题,可以了解诗歌的大意。

例如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少男少女不仅是新生命的代表,更是热爱追求新生活,勇于塑造自我的形象代表;“歌唱”是喝彩的意思。因此,这首诗表达的就是诗人热爱青少年、热爱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整体把握意境

把握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读一首诗,如不从整体上把握其意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很难深刻理解诗的含义。意境的营造离不开具体的意象,因此要从诗的意象营造的具体氛围中,把握它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即诗歌的主题。以席慕蓉的《乡愁》为例:诗歌中的意象“笛”“月”,无不渲染着离愁别绪与思乡之情。古人的“羌笛何须怨杨柳”、“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等诗句中的“羌笛”无不渲染着离愁别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月”也在诉说着诗人对家乡、亲人、故国的思念。因此我们就能深切体会到《乡愁》中诗人那一腔深沉浓郁、永远都挥不去的思乡之情。

四、品味诗歌的语言

古人是非常注重锤炼语言的。唐代卢廷让就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苦吟,更有贾岛“推敲”的故事传诵至今。分析鉴赏诗歌,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意境外,还要对重点词语悉心体味。现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有以下几种:或工巧或典雅;或明快或深沉;或轻灵或凝重;或热情奔放或委婉含蓄。但每一首好的诗歌语言都讲究精练、优美、音乐性,讲究变化。例如《纸船――寄母亲》中的诗句:“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其中“叠”这一动作,不是随意的,而是“含着泪”的,这三个字就将女儿对母亲的眷恋、思念流诸笔端,这一小小的例子足见诗歌语言的精练。

五、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表达方式。记叙往往明确过程,描写使对象更为具体生动,议论抒情往往点明主旨。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如《纸船――寄母亲》一诗,前两节运用记叙、描写,叙写了叠纸船、抛纸船的过程,蕴含了对母亲的思念。第三节诗人思念至极,展开想象直接抒情,点明题旨,感情达到最强烈状态,让人怆然不已,这是全诗最精彩的一笔。

(二)修辞手法。现代诗歌中常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设问、对偶、反问、排比。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可帮助读者更明确地理解意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主旨。例如:余光中在《乡愁》中将“乡愁”比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读者就更深切地理解四个意象寄托的一种情思――乡愁,从而更好地把握主题。

(三)表现手法。现代诗歌中常用到的表现手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衬托、象征、引用典故。例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第一节中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像天上的明星,就自然地把二者联系起来,并用“比喻”把这种联想表现出来,既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而对牛郎织女新生活的想象,则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必须多读现代诗歌,我们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力于朗读、背诵,少做无谓的分析。也只有平时注重对学生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对现代诗歌鉴得准、赏得真。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笔记篇4

古诗,是美文学,是文学的精华,是学生高尚的精神伴侣。古诗之于我们,在于能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读之可以娱目,吟之可以娱耳,味之可以娱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深厚,可以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丰富精神,陶冶性灵,厚实文化底蕴,激发想像力和创造力。那么,怎样提高学生古诗鉴赏能力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平时积累,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以课前三分钟为主阵地,开展古诗词鉴赏活动,将提高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训练贯穿到平时的“说、读、听、写”中,收到较好效果。

一、“说”“读”结合

每天以课前三分钟为主阵地,组织学生赏析诗歌。全班按学号轮流,每日一生,每日一诗。要求学生课前精心准备,并且课前要把诗抄在黑板上,上课前三分钟让轮到的学生上台赏析,其他同学及时记下诗歌,及时记下诗中最突出的“欣赏点”(诸如诗歌的语言特点、结构、思想感情、表现手法、风格等),如齐己《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这首诗最突出的欣赏点是“一”字。为什么不用“数”而用“一”?因为题目是“早梅”,“一”字才能确切地表现出梅花一枝独放,凌寒独自开的傲雪形象,用“数”字就显不出“早”字了。又如杜甫的《绝句两首(二)》“江碧鸟逾白,青山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首诗的欣赏点是表现色彩的词,“青”“欲燃”,“碧”“白”,对比鲜明,“燃”字,形象地表现了山花烂漫,色彩鲜艳的特征,不着“红”字,但比“红”字更形象、生动、逼真,万绿丛中红花簇簇的美丽图景如在眼前。“欲”字写出了花开的过程,极具动态感,赋予静的花动态的美。再如贺铸的《青玉案》:“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下野后不被人们注意的慨叹,内心显得落寞、悲凉。作者叠用三个精警、新奇稍带夸张的比喻:“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种“闲愁”充塞天地,既多且广,绵绵不绝,不可消释,写法上化虚为实,真乃神来之笔。

每日记下的诗歌,要求学生会读会背。最好是当堂成诵,当堂不过关的课外挤时间背诵。平时鼓励多读、多背诵优秀的诗歌。流传到今天的诗,大多语言精练,言简意赅;想象新奇,意境幽远;音律和谐,辞格丰富。有的淡笔白描,有的清丽婉约,有的风格豪放自成一家……这一首首名篇,一行行佳句,唯读得多,背得多的人才能体味和养成属于自己的鉴赏能力,才能有自己的一番心得。朱自清说过:你读过三百部诗,一句也没有背下来,还是别人的,倒不如背一本诗,背了才是你的。不错,读诗要讲究背功,背既是积累贮藏的过程,也是提升感悟能力的过程,“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诗,需要咀嚼涵咏背诵才能读出自己独到的心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吟”。

二、聆“听”提高

这一环节既包括课前三分钟学生在讲台讲,其他同学边听边记,学习积累鉴赏诗歌技巧的过程;也包括老师适时选取精典的诗歌赏析给学生听的过程;还包括老师向学生介绍常见的诗歌鉴赏方法的过程,让他们在聆“听”中学习、领悟诗歌鉴赏的基本技巧,从而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利用课前三分钟逐步向学生渗透一些诗歌鉴赏知识。

(一)抓住意境与意象

意象是浸染作者感情的物象。鉴赏诗歌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的,所以读诗要读懂意象。另外,我们须明白传统的审美习惯,古诗词中出现的意象有它们固有的意义。如松竹梅是岁寒三友,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杨柳,伤别怀远;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猿猴:哀伤凄厉;鸡、狗,生活气息,田园生活浓郁;西风:表现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的情怀;孤雁:表达思乡、思亲;燕子:表现春光美好,传达惜春之情,也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也表现时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二)、了解表现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平时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如烘托、抑扬、用典、虚实、象征,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等,有助于披文入情。另外还必须掌握一些修辞方法及作用。如比喻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夸张是为了强调突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拟人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对偶能增强诗的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也增强了诗句的形式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三)、通晓典故

运用文学典故是古典诗歌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诗歌中的典故通常包括历史故事、传说、神话故事、小说和诗文掌故。古典诗歌中的典故被诗人或正用或反用或明用或暗用。典故往往给今天的读者造成不少麻烦,不把典故弄清楚,就打不开诗意的窍门。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查清、理解诗歌所用典故的出处及含义,搞清作者用典意图,即作者想通过典故表达什么思想感情,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如:李白的《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①。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②。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④。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⑤。

“闲来”二句:古代传说,姜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磻溪(今陕西宝鸡东南)钓鱼,伊尹见汤之前,梦见自己乘舟经过日月之边。这里把两个典故合用,表示人生变幻难测,世事茫茫,渴望得到重用。长风破浪:出自《南史•宗悫传》:“宗悫少时。叔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通过黄河冰塞、太行雪满表现世路的坎坷艰难,最后仍抱着幻想,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理想施展抱负,虽然苦闷但不失去信心,给人以激励。

(四)、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云:“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意为要了解一个人写的诗书,就要了解这个人,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特点。我们指导学生读古诗、鉴赏古诗,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及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诗人生平经历、诗歌风格。

如:辛弃疾《江郎山和韵》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作者辛弃疾一生致力抗金,收复河山,但屡遭当权者猜忌,仕途坎坷。这诗是他流放江西多年,在重受宋光宗召见,赴京面圣时经过江郎山时所做。由此可见诗人心情复杂,对此次面圣颇有期盼之感,但也多少流露出对朝廷某些当权小人的担忧。诗人的夙愿是抗金,重建大宋河山。了解这个背景,“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抒发了什么感情,这个问题就好理解了:词人追求卓立,正直的品质;表达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重建大宋河山的夙愿。从词中可读出诗人雄奇的胆略与坦荡无畏的气魄。

(五)、品味诗歌语言

诗歌的语言形象凝练,富有节奏感、动态感、色彩感,言简意赅,耐人寻味。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一诗千改始心安”(袁枚)。许多千古流传的诗句正是诗人推敲锤炼的结果,指导学生鉴赏诗歌时,必须让学生抓住诗人运用的富有表现力的妙字佳句,有助于学生了解诗歌的意境、主题。

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诗人最初用“到”,后改为“过”,又改为“入”,再改“满”,最后定为“绿”,“绿”字为什么好呢?“绿”能让人感受到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让人联想到春风吹过,绿遍江南大地的美景,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为可视可感的鲜明的视觉形象。诗人此时正奉召回京实施变法之际,诗句用“绿”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喜悦的心情和谐一致。

三、“评写”深化

“写”是“说、读、听”的深化。最初对古诗词的鉴赏,同学们往往借助于名家的赏析文章,如他们往往参考《唐诗三百首鉴赏》《宋词三百首鉴赏》。一学年后,同学们对古诗词接触多了,对古诗词有了“感觉”,笔者就向同学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课前写好100-200字左右的诗歌鉴赏文字,在课前三分钟上台脱稿讲;有时,笔者选择简单的古诗,要求学生在课前三分钟写简短(一百字之内)的赏析文字。这样,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名家牵着走——自己摸着石子过河——学会轻松独立地走。由于长期积累,学生对古诗词的悟性提高了,鉴赏水平也相应提高。平时要求学生每读一首诗之后,将自己对诗歌某一方面(如遣词造句、结构、表现手法、思想内容等)有独到的体会马上记下来,鼓励学生发现诗中独到的“美”,培养创新意识。下面摘录几段学生的赏析文字。

某同学七年级时赏析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是盛唐名篇,被王国维推为唐七绝的压卷之作。我喜欢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诗人自上而下,描绘远景,写得雄奇高远。黄河奔流于西北高原,从下游看好像从白云飘荡的天际倾泻而下。”

一同学八年级时赏析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情意绵绵、感人肺腑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送别环境的刻画及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写景,两句对偶,不着“送别”二字,但依依惜别之情流于笔端。“横”字写出青山的静,“绕”字写白云的动,动静结合,用词准确而传神。尾联写离别时的场景,惜别已到“落日”时分,万般无奈,朋友间挥手作别。“萧萧班马鸣“一句,借离群之马的鸣声来寄托他和友人的离情,斑马的鸣声回荡在青山白水间,令人回味。”

此同学主要从诗的思想感情和写法角度进行赏析,通过“评写”深化了对诗歌的理解。

又如一同学九年级时赏析杜甫的《旅夜书怀》,小作者知人论世,抓住本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的主要特点进行赏析,自有其独到的理解。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在成者辞去节度使参谋职务,加上赖以存身的好友严武死去,凄孤无依,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诗中通过写景展示他眼前的景观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写景雄浑壮阔,辽阔的平原,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流离的凄惨心情。‘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这是诗人‘感怀’,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做官,倒应该因为年老多病而退休,这是反话,杜甫的休官,主要是遭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这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自己飘然一身象广阔天地间的一只沙鸥,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辗转江湖,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不定、孤苦无依的感伤,字字血泪。”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提高初中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关键在于平时积累。以课前三分钟为主阵地,开展古诗词鉴赏活动,在“说、读、听、写”训练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也渐渐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有了长进。因为多“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说”给每一位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机会,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也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听”让学生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写”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训练,可以说,每日一诗,每天进行这样的训练会收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笔记篇5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90-02

千百年来,古诗词以极精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给青少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其语言含蓄凝练、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不仅给人以艺术陶冶,更能启迪人的思维,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教学古诗词时应转变观念,“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传统诗歌教学不外乎集体读一遍,然后教师逐句讲解,最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其结果不但使学生感觉课堂枯燥无味,收效不大,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为此,我们教师必须打破清规戒律,重新审视和设计古诗词教学。笔者认为,在进行诗歌鉴赏的教学活动时,教师要使鉴赏者尽快进入诗的意境,除了借助录音、录像等多媒体创设情境和气氛,增强鉴赏的效果外,最直接、最实用、最灵活的方法就是“读”,“读”法运用得好,不但能对鉴赏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还能以读生情、以读引思、以读感悟、因读创新。在多年诗歌鉴赏教学中,笔者试着挖掘“读”的妙处,整合“四读”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心读

心读就是让学生在心里默读诗歌,同时通过题目以及课文中的提示、注释,字典,读准诗歌,理解诗的字面意义及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初步从浅层面整体上感知诗的内容。心读是诗歌鉴赏活动的开始,更是进行高质量诵读的基础。教学伊始,学生先充分进行心读,靠着一遍又一遍的心读和教师的引导,很快就能读通、读准课文,初步感知古诗词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如白居易的《草》、骆宾王的《咏鹅》、孟浩然的《春晓》等带有插图的诗歌,学生通过心读之后,教师引导他们看插图或者与同桌互动交流,让其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二、口读

口读则是心读之后、在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有节奏地、有感情地、抑扬顿挫地读,直至背诵,让学生以自己的体验去领会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诗歌是对音乐性要求最高的一种语言艺术。明代文学家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诗“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这句话不仅道出了诗歌所具有的韵律美和节奏美,而且要求鉴赏者在吟读时,要像行云流水般顺畅、自然、舒展,要像撞动金钟后和敲击玉磐一样清朗响亮、富有节奏感。历代传诵的诗歌名篇,不但讲求押韵、对仗工整,而且平仄声交错组合,很具有音乐的波动感和旋律感。

古诗词讲究韵律,尤其是格律诗要求对仗工整、平仄押韵、节奏分明,读来琅琅上口。如何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韵律,这是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在这一方面,上海特级青年教师戴建荣的“嗟叹之、咏歌之、舞蹈之”教学法,给了我们很多示范和启示。笔者以为,有效的吟诵既可以提高学生读的素养,又可以充分引导学生步入诗(词)人的内心深处。学生进行口读时,教师先让学生发挥主动性,让其查字典给生字词注上拼音,给诗(词)句用“颉被分节奏,也可以让学生尝试标注平(用“―”符号)仄(用“颉狈号)规律。划分好节奏后,学生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独到见解,然后或集体、或个人或分角色大声读,读时并要求眼到、口到、耳到、心到,视之于眼、诵之于口、听之于耳、感之于心,直至能背诵。那么,学生此时便与诗中的景、诗中之物、诗中之情融为一体。此时,学生就能读出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句中对儿女们情感的寄托;感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将士们那旷达豪迈、悲愤之极的心情。熟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如能将这些名篇佳作背诵下来,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平时也能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

三、揣读

揣读是口读后的静心思量,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默读,而是让学生在鉴赏进入情境后的一番理性思考,是诗歌鉴赏教学中较为高级的阶段,也就是让学生在读背的基础上,或从文中捕捉诗词中字词运用的“妙”处,如在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学生通过对诗句中的“绿”“闹”的揣读,领会诗人带有无限意蕴拟人手法的妙用;通过对“大漠”和“长河”、“直”和“圆”的揣读,感受王维笔下的壮美之景,以及融孤寂于广阔自然景象中的雄浑意境,或让学生寻找诗中的佳句,提炼“诗眼”,捕捉诗歌的感悟点,揣摩诗的言外之意。如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那种对友人的同情关切之情;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开阔胸襟以给人的精神启迪;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豁达人生态度等,都能通过揣读得到一一领悟,或是让学生挑选感兴趣的问题与诗人对话、争辩,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在揣读运用中,笔者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的:1.让学生自我揣读寻找亮点;2.让学生分成小组交流思想;3.学生用准确精练,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各自的体会;4.教师总结、评价、鼓励。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能自觉地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创读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笔记篇6

一、强化知识积累

让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强化诗词知识的积累,提升语文能力,增加文化积淀,是提高语文诗词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障。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形成扎实的古诗词学习基础,是提高语文诗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和不可或缺的环节。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包括:

(一)识记常见意象的常用象征意义。意象是组成诗词的基本单位,是客观人事景物和主观思想情感融会的复合体。同时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意象已经拥有了特定的象征意义。我们只有识记了这些意象和意象的常见意义,才能很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二)识记常见的作者、作品及创作风格。特定的时代、特定的社会锻造了一些特定的诗人、词人,而这些诗人词人由于家庭环境、社会阅历、性格等各方面原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其很多作品都能w现其创作风格。

(三)识记意境、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常用术语。现代高中生由于阅读量的不足,词汇积累显得异常匮乏,面临诗词鉴赏的题目时,往往有能会其意,却难以准确表达的感觉。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注重积累意境、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常用术语,这对提高诗词鉴赏成绩不无裨益。

二、创设良好情境

创设良好情境就是创设相应的古诗词意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大量数据资料显示,这种教学方式行之有效,效果十分明显。古诗词本身具有一定的意境美,给人一种美感。如果我们将这种意境想方设法模拟出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古诗词的意蕴,再配以声情并茂、富有激情的朗读,势必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如果我们一味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老师高高在上、一讲到底,学生被动接受、昏昏欲睡,那么学生就很难较为准确地理解诗词内容,更谈不上品味意境,体会底蕴了。如在学白的《将进酒》时,笔者先通过学生展示、学生补充、教师点拨补充的方式了解李白的一生和当时玄宗沉溺女色,不理朝政,奸臣当道,贤良难以作为的社会背景。然后播放一段凄美的背景音乐,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李白当时遭遇排挤、打压,只好借酒抒发心中块垒的无奈。而在具体诗歌鉴赏中,又通过抑扬有致、起伏错落背景音乐的播放,加之教师学生富于激情、抑扬顿挫的投入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悲――欢――愤(激)――狂(放)”的感情主线,体悟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人生。因此结合诗词内容,创设良好意境就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逐渐激活他们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运用优质资源

语文学科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善于开发课外资源。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感受自然风光,增加生活体验,进而产生运用诗词表达情感的内在想法。当然在课堂教学中,网络资源的广泛运用、多媒体手段的积极使用更是必不可少。在姜夔《扬州慢》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分别展示“昔日扬州”和今时扬州“两组图片,就可以让学生充分体味扬州惨遭金兵两次侵犯后的破败不堪,就能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词人忧国忧民的“黍离之悲”以及词人痛恨战争的情愫。又如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学生虽然能够较快地熟悉并背诵全诗,但对该诗歌的意境却未必能够把握,特别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此种情况下,教师就有必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方式,通过图片和音乐的展示,把学生带入到那种气势磅礴、宏伟壮丽的意境中,感受诗人虽然长期漂泊、无家可归,但仍有宽广的胸怀和恢弘的气度。当前是一个信息特别发达的时代,网络给我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作为新时代的语文老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并且利用好网络资源。

四、强化自主理解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笔记篇7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53-02

“为了考试,我愿意在语文课堂上强迫自己读读背背诗歌,甚至把它默写下来。《如梦令》又不是考试范围,不要读了,老师。”笔者和学生接触时,碰到了很多类似的学生,不禁感叹:成人的功利、浮躁,让身经百战的学生也变得功利、浮躁。仔细一想,学生很实际也很纯粹,他们学习诗歌就是为了考试时得分,特别是有中考任务的初三学生,目的更明确:拿下中考古诗文默写的10分。抱着这种应试心理,学生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至多背几句“名句”“考点句”。

笔者作为一线的初三教师,也常犯这样的错误:坚守应考阵地,默写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名句。每年重复向学生讲解翻译,学生只管记忆、翻译名篇名句,偏重于分析诗歌内容、主旨及写法特点,把学生讲得昏昏欲睡,既没效果,也没激情感悟。

反思:学生的应试心理、教师的教学模式肯定扼杀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诗歌,不仅体现在对诗歌背诵、情境的理解上,更应是体现在对诗歌的运用之上。可是面对中考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怎么办?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教师如何既引导学生感悟古典诗歌的美又合理地把中考结合起来呢?由此笔者进行了尝试。

一、优化“读”“诵”

古典诗歌教学中,我们都明白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古典诗歌的美时,如果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进入古典诗歌的意境,学生会更好地体会古典诗歌的美。

笔者给两岁半的女儿教读《静夜思》时,女儿的反应让笔者喜出望外,她不仅能跟着读,还能背出一句:床前明月光。再教她读一遍,效果没有之前理想,记住前半句忘掉后半句。继续教她读几遍,结果还是一样。心想:是年龄太小了达不到她年龄认知水平的范围,还是教的过程出了问题?小时候把《鹅》变成了催眠曲哄她入睡时,从来没有教她读过、背过,只是每天在她耳边重复,如今她却能倒背如流像呼吸空气一样自然,脱口而出啊!于是尝试让女儿站在窗前指着天空问:“看见了什么?”她一下子就回答月亮和星星。“对了,抬起头就看见了月亮,所以‘举头望明月’。记住了,宝宝。”过了很长时间,想起来又叫小孩子背背《静夜思》,她把解释过的“床前明月光”“举头望明月光”两句诗牢牢地记住了,可是没有意境解释的“疑是地上霜”“低头思故乡”两句却忘得一干二净。笔者想:学生学习诗歌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经过默写环节还是很快把诗歌忘掉的主要原因也是如此,机械记忆,不理解诗歌的意境,找不到记忆的可靠依据。诵读只是基础,意境才是学生牢牢记住诗句的关键。如果不理解,诵读百遍,还是不理解,而且很快就会遗忘。通过意境理解、反复重复优化学生的记忆,是笔者首先要实践的。

二、以“训”导“练”

“训练”包含着“训”和“练”两个方面。“训”就是对学生的“练”作规范化要求,作指导、点拨、矫正,使学生的“练”由不正确到正确,由不熟练到熟练,逐渐形成技能。可以从写好字形、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等基本功抓起,及时对学生练习的正误、优劣作反馈评价。

1.课堂训。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唤起学生最原始的心理体验。“读”是学生对诗歌的原始感知,它让学生粗浅地感知到了诗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轮廓,给诗歌的深层鉴赏奠定了基础,导明了方向。开学第一天就给每个初三学生下发古诗词曲50首,用一周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翻阅工具书、互相合作或通过齐读让学生扫除读的障碍,并有初步把握。可以让学生早读(指每周2天,每天15分钟的早读时间)、放声齐朗读。开始时读得比较慢,到一定程度就让学生加快节奏朗读。目的就是激发学生高昂的朗读情绪,通过听扫除不会读的字,通过听感受诗歌的情感起伏,调动内在的积极性,更聚精会神。学生有意无意中也记住了诗句,感悟到诗歌的美,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在整体把握50首诗歌的基础上,老师只作简单的点拨:第一,读正字音和停顿;第二,读准节奏和语调;第三,读出感情和韵味。

2.课外练。“口”与“手”双管齐下,通过各种手段来唤起学生最原始的心理体验。要求学生每天课外练,统一进行以诗歌为内容的钢笔书法练习,并提出具体要求:①每天练习2首古诗,把诗歌写在统一印发的练字方格内。②把字写在方格的“回”字型里。③笔画直,结构对。④一个月内把50首诗歌的内容练习完一遍,一个学期每首诗歌练习5遍。这样既可加强诗歌的练,也提高了书写的质量,更可在中考中占书写绝对优势,学生也不亦乐乎。

三、从“析”到“赏”

在教学中,品诗环节是学习诗歌的关键环节,让学生有方向可寻,有格式可依,有信心可做,也是教学的难点环节。

1.格式入手。在学生的心目中,赏析诗歌是一个难点,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也就没有了再读下去的兴趣。为了能让学生是化难为简,让学生重新亲近古诗词,笔者觉得可以尝试用现代文品味语言的方法进行,从几个特定的格式入手,例如指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修辞、哲理、描写方法(环境、人物)、关键字词等初三学生所熟悉的技巧,通过以点带面,使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豁然贯通,让学生赏出感觉和想法,尝到思考的甜头,对古典诗词鉴赏不再“望洋兴叹”,建立赏的信心,也可以把现代文与诗歌赏析融会贯通。“析”的格式一般有:运用了什么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的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运用了什么的描写方法,写出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

例如析《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格式可以写成:这两句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花鸟拟人化,写出了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的伤感场面,表达了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情感。赏《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时,格式可以写成:本句用“牵”“擎”“卷”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出猎时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笔记篇8

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传承了祖国的悠久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诗文学习可以陶冶情操、磨砺思想。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近年来,学生的课外阅读中诗文所占比重较少,如果没有中、高考考核的硬性指标,学生的阅读数量还会进一步减少。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对此课题进行了研究,旨在进一步唤起学生对古诗词阅读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一、读出故事,读出情感,读出诗味

近年来,我们大力提倡国学,力图从国学中找寻教育的真谛,也想通过研究国学的教育方式,反思今天的古诗教学模式,从而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我一直我很欣赏古代启蒙教育对学龄儿童进行的诵读教育。虽然,学生不能很快明了诗文的意思,但伴随着他们阅历的加深,学习的不断深入,这些了熟于胸的诗文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财富。反观今天的古诗文教学,过多强调“言”而忽视了“文”,重考试的“技”而淡化了诗本身的“味”。所以,我认为只有不断激起学生兴趣,通过大量的读,方能走出一条有效的诗歌教学之路。

通过课题的开展,笔者有以下体会:

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减少学生的负担,比如起初阅读中并没有硬性规定太多的完成作业,而在引导他们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记得有一次我和学生一起鉴赏《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四句,我先告诉学生这四句诗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余英时教授认为这是《诗经》中最美的四句。接着我们一起读诗歌,由于语句浅显,大家一会儿就掌握了,然后我让他们围绕这四句诗讲一个故事。朱春林同学讲得非常不错,既有想象,又有描述,还有抒情,达到了对诗歌的基本鉴赏要求。最后我让学生试着吟诵,因为之前做了大量解读和鉴赏工作,所以学生通过故事、人物等串联起一系列意象,加上自己的想象,读起诗歌来不再那么费劲了。记得读完王绩的《野望》后,我用起、承、转、合的方式让学生读王维的《山居秋秋暝》。由于意象的构置相似,颔联均是静景,颈联加入人的活动,由静转动,增加生机,在同一模式之下,学生很快能由此及彼,进行快速诵读。在这一年的教研实践中,我寻找一切机会,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并辅之以默写、鉴赏,一年下来,学生读了很多诗歌。

诗歌靠形象言志,也通过形象表达情感。有一次学生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时,我便设问:诗从哪些角度写景?诗人悲伤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查阅资料大家很快便能从时空角度体会本诗的大气、宽阔,也能明了诗人内心的抱负,追求功业的决心。学生通过积极的诵读,发现诗不再是那么简单的几行字,而是饱含着情感,充满着感人的故事,也传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二、夯实基础,不断深入,学会赏析

在前期阅读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注重分析综合,总结归纳诗词欣赏的一般模式,比如诗词如何通过形象表现画面,哪些意象具有固定的表现意味,诗人言志传情的物有哪些特点,不一而足。有了第一阶段的诵读作为铺垫,这部分的工作便显得水到渠成。我先是要求学生自己整理有关诗歌的基础知识,例如分类、意象、意境等。大部分学生都做了较为扎实的整理工作,他们能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大量有用信息,这样一来,诗词鉴赏就容易多了。诗词鉴赏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先找意象,之后会思考其中的特定含义,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使得他们的诵读速度大大加快。

在阅读欣赏的基础上,教师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学会概括、分析、总结,进而提升鉴赏能力。比如,对诗词意象的总结整理,对诗歌母题的归类积累等。由于对诗歌少了距离感,学生的阅读量大大增加,使得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去。而在分析析鉴赏的过程中,也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了查阅工具书,比如《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以及《宋诗选注》成为他们经常翻阅的工具书,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完成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诗词中的常用手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例如有关虚实、动静、衬托、景情关系等,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平常学习中能自觉运用。比如学生对《静夜思》进行赏析时,便能从普遍存在的思乡情中归纳出一种情结,并展开丰富联想,想到了与此相关的意象,丰富了诗歌学习的内容。

诗歌教学应该是一个科学、系统的工程,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诗歌的基本特点,即不能离开形象而轻谈鉴赏。诗既然是通过形象传情达意,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基本的读,诗中的故事,诗自身的味道,诗人的情感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发现。另外,诗词教学中我们不应忽略学生的积极性,若教师真正引领学生走上了自主、探究的学习道路,他们就会主动去发现诗歌之美,走入到诗人内心深处,聆听诗人的的吟唱。

参考文献:

1.吴映红.浅谈中学的诗词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03) .

2.盘秀山.古诗词的意境鉴赏[J].文学教育(下),2008 (08) .

3.王文清. 诗词意境鉴赏教学三法[J].语文学刊,2006(18) .

4.邓明菁.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 (35) .

5.来娟芳.意向 意象 意境――古诗词教学的三个境界[J]. 小学语文教学,2008(04) .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笔记篇9

我国古代诗歌,特别是唐诗的评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积淀。它常为某首诗的阅读鉴赏而发,或从整体风格观照,或从思路结构把握,或对一句一字解释,有着相当深细的体会。诗评是我国历代文人心血的凝结,是民族审美经验的总结,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价值不亚于诗歌本身。教学引入诗评,是在弘扬民族文化。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由此看来,诗评毫无疑问地属于课程资源,只要运用得当有效,课堂教学引入诗评是符合课程标准的。

从学生角度看,高中学生虽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识记了不少古诗,但还谈不上具有鉴赏诗歌的能力,自然对高中教材的古代诗歌相当隔膜。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诗评的意义就显而易见了:恰当地、灵活地、多式样地引入诗评,能给学生以思维的诱发、鉴赏的启迪,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走进诗歌,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另外,课堂教学引入诗评是高考的需要。近两年命题自主,有的省市高考试卷的诗歌鉴赏引入了诗评设置题目。这种题目式样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体现了命题者的智慧,但也给学生鉴赏带来一定难度。典型的是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13题,“题料”(苏轼的诗论)中的“此乃写物之功”是命题者的意图所在,也是学生解题的瓶颈。倘若学生平时接触过一定量的诗评,高考时便不会因“面生”而手足无措。

二、引入诗评的原则

选人教材的每一首古代诗歌(包括词),其评论少则几条、多到十几条乃至数十条。选择哪条诗评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呢?笔者以为,在教学活动中应贯彻四项基本原则:

鉴赏原则 诗歌文本所具有的形象性、含蓄性、跳跃性等特征,要求诗歌鉴赏主体必须通过审美感知才能走进诗歌的意境,把握诗人跳动的脉搏。所以,诗歌教学撷取的诗评应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咀嚼、品味、感悟,而不是现成的结论。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形成。如,关于杜甫《蜀相》颔联的评论主要有以下5条:

①自别托意在其中矣。(《苕溪鱼隐丛话》)

②三、四纪祠之冷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③三、四碧草春色,黄鹂好音,入一“自”字、“空”字,便凄清之极。(《杜诗解》)

④草自春色,鸟空好音,此写祠庙荒凉,而感物思人之意,即在言外。(《杜诗详注》)

⑤三、四写祠堂物色,只着“自”“空”二句眼于中,便已悲凉欲绝,而肃穆深沉之象,更与荒芜零落者不同。(《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其中③④⑤条都是直言景中寓意,评论中肯,但无法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体悟;而①②条虽是笼统的概述,可有利于学生鉴赏。笔者以为,在学生思考、发言之后亮出“底牌”(指③④⑤条)效果更佳。

文本原则 教材中的每一首古诗都因其是经典作品而有着审美独特性,要么意象丰富、寄寓深刻,要么构思精巧、技法巧妙。因此,教学引入的诗评必须契合诗歌文本的美学特质,力争取其一点,带动全篇。李白的《越中览古》最大特点是结构新奇,不合近体诗“起承转合”的章法。因其构思独到,备受历代诗歌评论家青睐,如《唐诗训解》引敖子发评语曰:“以落句转合,有抑扬,有开阖。此格,唐诗中亦不多得。”笔者在教学时如此引入诗评:

近体诗在结构上讲求“起承转合”,沈德潜认为此诗“其格独创”(《唐诗别裁》)。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这样设计诗评,试图引领学生从诗歌结构章法人手,进而把握诗人融入其中的人生体悟与认知:前三句一起一承一拓,振笔疾书,极言昔日豪奢;末句突转,勾践霸业烟消云散,今日所余者唯三两鹧鸪,于夕阳黄昏中飞鸣旷野,凄凉、萧条之至;诗歌在鲜明比照中寓含荣华无常之戒。

激发原则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重体验、过程、能力,古代诗歌教学自然要体现这一理念。此种情况下,使用诗评设置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求欲望,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探求问题的活动中形成诗歌鉴赏的基本能力。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直被选人教材,前人对该词尾句“一尊还酹江月”所含蕴的情感认识不一:“题是怀古,意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人生如梦’二句,总结以应起二句。”(黄苏《蓼园词选》)“述吊古之情,别出明月,与江波相映。此境此情,真不知人间何世矣。”(唐圭璋《唐宋词选释》)“文情至此已带感慨,便以‘人间如梦’四字推开,而以‘酹江月’作结,盖此游至月上时也。”(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据此,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纲举目张:

有人认为“一尊还酹江月”寄寓了词人愁闷心情,有人觉得它体现了旷达襟怀。你认为呢?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

适时原则 所谓适时,即根据诗歌文本的审美特质和指导鉴赏的需要,教学时应抓住恰当时机引入相关诗评。例如,教学杜甫《登岳阳楼》时,学生容易把这首律诗的情与景割离开来,分别品赏。为此,笔者在学生整体把握之后设计了下题:

方回评曰:“中二联,前言景,后言情,乃诗质一体也。”(《瀛奎律髓》)请解析本诗的“情景一体”。

在学生分析之后,可再次引入诗评绾结: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黄生云: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愚按: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然玩三、四,亦已暗逗辽远漂流之象。”

引入具体解释性的诗评,必须关注时机。倘若引入超前,就会剥夺学生品味赏析的“权利”;如果引入滞后,则会使鉴赏环节脱榫,给人逻辑混乱之感。引人俞陛云的评论“客情之凄凉,风景之清幽,怀人之绵邈,皆在‘杨柳岸’七字中”(《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时,需在学生咀嚼了“杨柳岸、晓风残月”之后;拿沈德潜的“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华,俱归乌有,令人于言外思之”(《唐诗别裁》)作“物是人非”的典型性总结,应在教学完刘禹锡《石头城》之后。

三、引入诗评的式样

引入诗评,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操作:可全部引用,可局部采用,也可不变立意重新组织语言;可鉴赏式、评析式也可注解式、撰写式。无论使用哪种式

样,其核心是有益于教学,有益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

鉴赏式样 以“鉴赏”这种方式引人的诗评,主要意图是给学生一个鉴赏诗歌的切入角度,所设置的问题,或者振动全篇,或者对某关键性词语作深层解读。教学姜夔词《扬州慢》时,可引用陈匪石《宋词举》中的评论设置“有人认为,‘空城’二字是全篇之眼。请结合全词作出分析”这样的问题带动全篇;也可依据唐圭璋

评析式样 评析式样指要求学生在诗歌鉴赏活动中对评论家已经作出的诗评进行“再评价”。此种“再评价”不是就诗评论诗评的抽象分析,而是力求切合诗歌具体内容进行优与劣、是与非的认定。李白《子夜吴歌.秋歌》诗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清代诗评家对最后两句的“删留”看法不一:黄白山、田同之主张删,纪昀等主张留。由此,可设计下题让学生评析:

田同之评说此诗末两句应删去,你认为呢?请结合诗歌说明。

无论学生主张删还是留,只需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可从诗歌含蓄性特点或民歌本色特质角度评判,也可从诗歌的主题角度审视。

注解式样 这里指在诗歌鉴赏活动中,直接引用具体、准确、深刻的诗评,给学生提供鉴赏视角和审美知识积淀的式样。教学杜牧《赤壁》之后,可引用下面三则诗评给学生启示:

①大抵诗人每喜以一琐细事来指点大事。即如此诗,二乔不曾被捉去,固是一小事,然而孙氏霸权,决于此战,正与此小事有关。家国不保,二乔又何能安然无总?(《唐人绝句精华》)

②古人咏史,但叙事而不出己意,则史也,非诗也;出已意,发议论,即斧凿铮铮,又落宋人之病。如牧之《赤壁》……用意隐然,最为得体。(《围炉诗话》)

③详味诗旨,牧之实有不满公瑾之意。牧尝自负知兵,好作大言,每借题自写胸怀。(《载酒园诗话》)

撰写式样 引入诗评进行教学,还可以让学生就某首诗的词句、意象、构思、技法等撰写简短诗评,表达自己独特的体悟与认识。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思维、锤炼学生的语言,同时也为高考诗歌鉴赏做了充分的奠基。下面是笔者教学李白《黄鹤楼中听吹笛》时学生写的诗评,虽不多么深刻精妙,但很准确具体: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笔记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2

根据2013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古代诗歌阅读鉴赏仍为必考内容,主要综合考查对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对所给的诗歌思想内容形象评说,对作品的艺术特点作具体的赏析。

纵观近几年福建省语文高考,古代诗歌阅读分值设置一直稳定在6分,大多以两个主观题的形式出现。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有明确解说: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一般是指文本的内容不深奥,语言不艰深,其中的名物、典故比较常见,阅读难度不大。然而,从高考评卷的反馈情况看,古代诗歌虽“浅易”,但得分率一直以来都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主旨把握不准导致失分。在对诗歌内容的解读上,考生往往犯一个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对诗歌的主旨把握不准,导致“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第二,题干审读不准导致答题失误。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对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把握不准,导致答非所问,也就是答不到点子上。

第三,答案不规范导致失分。能够正确解读诗歌内容,把握题干考查意图,但拟写答案,或者不通顺,或者没有逻辑性,即答题不规范。

古代诗歌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高考中又是属于不可回避的必考题。针对以上失分原因,本文以近年福建省高考中的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为例,浅谈高考古代诗歌阅读的高分策略。

策略一:了解高考中常见的古代诗歌题材,并熟记相关内容

所谓诗歌题材就是作者运用的某些材料表达特定的主题,诗歌题材其实就是诗歌的内容。诗歌往往借助的不同的材料(我们称之为诗歌形象)来组建不同的诗歌内容,借此表达特定的思想主题。所以,如能把高考中常见的诗歌题材归纳分类,并识记相关内容,那么对于理解诗歌,把握诗歌主题将大有益处。

高考中出现的古代诗歌内容题材形式多样,但笔者认为,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1、山水田园诗;2、写景咏物诗;3、赠友送别诗;4、思乡怀人诗;5、爱情闺怨诗;6、边塞战争诗;7、咏史怀古诗歌;8、生活杂感诗

以“山水田园诗”为例,需要识记的内容主要有:

山水诗起源于南朝的谢灵运,田园诗起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歌常常借助溪水、山石、松林、桑麻、野老、牧童等形象,运用白描、对比、反衬、动静结合等手法,大多描绘祖国的山川美景和乡村田园风光,运用清新自然的语言,营造隽永优美的意境,风格恬静淡雅。主题上或是向往自由自在的闲适生活,或是表达钟情山水,归隐田园,还有一些侧面反应官场的黑暗,表达厌弃官场黑暗,表明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例题说明:﹙2011福建高考试题﹚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首先,从诗歌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是在破晓时分来到西湖边上观看风景。从“人意静”、“寒雾生”等语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幽静,再从“临水”、“稍见初日开”等词句则了解到作者亲近自然之意,所以可以把它定位为山水田园诗,从“安得学野凫”、“逐清景”中可以验证我们的判断,因为作者希望像野鸭一样追逐远方的清影,这就是表达一种向往自由以及对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

运用平时积累的知识判断该首诗歌的题材,解决命题者设置的题目就显得易如反掌了。

当然,要能准确判断一首诗歌的题材,除了要识记该类题材诗歌的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多读文言文,多积累,多练习,这样才能打好阅读古代诗文的基础。

策略二:认真审题,明了考查方向,对症下药

只有准确明了命题者的考查意图,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否则,即使回答得再好,也只是做无用功。

根据2013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考查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诗歌形象包括诗歌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诗歌的意象(意象构成的意境)和诗歌的事物形象。

2、鉴赏诗歌常用的表达技巧

诗歌常用表达技巧包括常用的修辞方式、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篇章结构。

3、鉴赏诗歌的语言

涉及到诗歌的语言的考点,一般包括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特色、诗歌的炼字炼句和诗眼。

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例题说明:﹙2004福建高考试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试题分析:第一问,“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根据平时复习,可以发现诗歌最体现诗人感情的字就是该诗歌的“诗眼”,所以该问考查的诗歌的语言风格的“诗眼”。第二问“诗人在三四句营造的意境”,意境由意境构成,故该题考查诗歌形象中的意象意境。然后根据诗歌的内容,便可以准确地回答问题:

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是“凉”字。因为“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三、四两句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巧妙运用顶针的手法;通过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几个意象,共同营造出孤寂忧愁(离愁别怨)的意境。

策略三:熟记各类“术语”,做到用词准确

古人为了写好一首诗,常常“捻断数茎须”,也有了“推敲”这类的佳话。所以,我们解答诗歌鉴赏题目时,也应该用词准确。

先以例题为证:﹙2009福建高考试题﹚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案示例:诗歌颔联寓情于景。诗中通过“残”雪、“断”雁、“新”月、潮水等意象,营造了一幅的凄迷愁苦的初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情和强烈的思乡之感。

答案中的词句,如寓情于景,凄迷愁苦,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情,强烈的思想之感,用词准确,能准确描绘意境特点,准确理解并表达出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在诗歌鉴赏中用到的类似“术语”有很多,需要我们同学在平时学习中花一定的时间识记并理解运用,因为即便是同一考查方式中,用词往往也是大相径庭的。如,同样是意境类的题目,因为诗歌题材不同,用词是完全相反:山水田园诗中营造的意境往往是清幽质朴、闲适安逸、清新自然等;而在思乡怀远诗中,由于主人公的悲秋伤春思乡怀人,因此其营造的意境往往是;寂寥冷清、悲苦惆怅、孤独寂寞;在边塞战争诗中,由于战争往往在边缘的疆界,意境又不同,一般是雄奇壮美、奇特壮丽、荒凉冷清。

所以,熟记了“术语”是不够的,只有理解其含义,才能做到准确运用。

策略四:拟写答案做到条理清晰,答题规范,书写工整

为了解答题目,在考试前做足了准备工作,但如果忽视考试中的一些答题技巧和细节,也可能导致功亏一篑。因此拟写答案需三思而后行,减少涂改,做到卷面整洁清晰,然后再组织答案是要“言之有序”,即答案不能仅仅是罗列要点,而应该做到有条理,讲次序,理清其间的内在联系。

例题示范:﹙2008福建高考试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 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从题干中明显看出,该题考查的是表现手法。一般来说,我们在平时复习中对诗歌表达技巧类题型答题步骤都会有较为规范的训练,即“三步走”: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或此手法有什么效果和好处。(分析)③借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主旨内容)

答案示例:这首诗景中含情。(点出技巧)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人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分析如何景中含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久闲之情。(表达情感)

我国的古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习研究的对象。而今连连在高考中出现,虽分值不算太高,但需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以上的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几个策略,是笔者在近年的实际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小经验,如能较好掌握这些策略,从鉴赏第一步就准确定位,到最后一步严格把好答题规范关,我想在高考中,定能拿下高分。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笔记篇11

诗歌鉴赏因为需要丰厚的文化底蕴而成为高考语文的一个难点。从应试的角度讲,让学生具备一些操作性强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势在必行。结合学生的实际和高三教学的经验笔者总结了以下两种鉴赏方法:

1 借诗读诗法

借诗读诗法,是利用诗歌自身的信息——题目、注释、作者、内容等,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完成鉴赏题目的一种方法。

1.1 利用题目

题目是诗歌的眼睛,它会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揭示诗歌的内容。读懂题目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内容体式,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因此,我们在赏析诗歌之时,要留心诗歌标题,要学会分析题目所传达的点滴信息,要学会把握题目与诗歌内容问的关系。

例如宋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由题目可知,两首词均为怀古词。怀古的作品往往是落笔于古人古事,着眼于今人今事,从而达到以古喻今,借古讽今的目的。通过分析题目我们把握了诗歌的体式,在进一步的鉴赏时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再如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春夜喜雨》,两首诗标题中的“愤”字和“喜”字,鲜明地透露了作者及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1.2 利用注释

我们所鉴赏的诗歌大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注释,充分地利用注释对我们鉴赏诗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苏轼的《h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本篇是苏轼于元丰5年(1082)12月在黄州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3年(1080)2月至黄州,到元丰7年6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4年多。

这首词后面有这样一道鉴赏题目:本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结合注释我们很容易回答出来:本词表达了作者被贬之后孤独凄凉的心境。

词的注释交代了诗歌的诞生背景,它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了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基调。

1.3 利用作者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熟悉诗人的陌生诗歌,这种情况下,要充分调动与诗人有关的知识储备,联系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诗人作品中一般表达的主旨、情感,用诗作的一般风格去欣赏诗歌,同样会有省时省力的功效,所以日常的学习中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与梳理。

1.4 利用内容

诗歌内容主要指诗歌中选择的意象,描绘的场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等。例如南宋张辑的《月上瓜洲》: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新秋”和“塞草连天”表明诗歌描绘的是秋景,古人写秋一般都是“悲”的笔调,这一内容提示对我们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很有帮助。

总之,诗歌的所有信息都会给鉴赏活动提供有效的帮助,学会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就能准确地把握诗作内涵,有效地完成鉴赏题目。

2 调动储备法

高三学生必定拥有相应的诗歌知识储备。调动储备法就是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与诗歌有关的所有知识,完成诗歌鉴赏活动的一种方法。

2.1 文学知识储备

如果所鉴赏的诗歌作者是熟悉的诗人,我们就要充分调动作家生平、创作风格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陆游为例,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大都表达了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欣赏陆游的诗作,我们可以从其生平和诗风推测其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2.2 史学知识储备

同一时代的诗人会有着某种共同性,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诗人又有着某种不同之处,因为历史影响着文学的创作。从文学的角度积累史学知识,联系史学的知识鉴赏文学作品,既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风格,也有助于准确欣赏诗歌。

2.3 诗歌知识储备

诗歌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最主要的是诗歌的意象、典故、抒情主人公形象等,这一点在以诗读诗法中已有所涉及。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笔记篇12

与这种“外敷”法相反,我在教改中尝试了一种“治本”的方法:“内服”。“内服”,在医学上指让患者把药物服入体内,通过消化系统,使药力到达病源处,起到根治疾病的目的。显然,这种“治本”的方法远胜过“治标”的方法了。

对于古代诗歌的教学,我们不能仅仅带领学生记住诗句就行了,这只能是“外敷治标”,还要“内服治本”。

古典诗歌的语言是中华民族文学语言浓缩的精品。古代文人,他们既为生活而写诗,又为写诗而生活;离开了诗,简直就没有了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以鉴赏为手段,获取创作技巧,效法古人,提高写作水平。具体的做法是:

一、诗歌鉴赏的过程是学生口诵心惟的自我训练过程

因此,在教师引导学生“外敷”后,必须完全彻底地让学生“内服”,让他们潜下心,读进去,品出味;教师绝不可越俎代庖,再也不能“一言堂”,“满堂灌”。

二、鉴赏诗歌的过程是学生陶冶性情的过程

这种相当于内功的修为,光靠外部的锤打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点评时,以“外敷”点到为止,让学生把诗歌“内服”于心,引导学生自觉养成品味诗歌情趣的好习惯。只“治标”,学生只能学点皮毛,如“治本”,则能领悟其精髓。

三、诗歌鉴赏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老师要有长远的计划,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浓郁的学诗氛围。课上课下,不忘朗读诗,背诵诗;阅读写作,穿插玩味诗,运用诗……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鉴赏诗歌的素质,写作水平也会逐步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