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意义合集12篇

时间:2024-02-23 14:46:29

媒体的意义

媒体的意义篇1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2-0084-04

媒介体育是这个时代中体育的最主要形态。当下,学术界或以传播学的视角研究体育与媒介的基本关系,或从符号学的视角解读媒介体育的生产特征。但是媒介体育所呈现的各种景观,最终还是要由阅听人(消费者)来消费的,媒介体育消费的活跃,甚至已经主导着媒介体育的生产与销售战略。梳理媒介体育的消费过程,不仅可以用新的视角来研究媒介体育,更是对媒介体育本质的重新解读。

1 媒介体育的含义

郭晴和郝勤(2006)对媒介体育的定位是“媒介文化形态”,与体育有关的媒体节目或报道是其内容载体,其关注的焦点是“现代社会体育的拟态图景”[1]。所以基本上,媒介体育的含义还是偏向“体育”的。

温纳(Wenner)是较早提出“媒介体育”概念的一位学者,他认为该词蕴含了多层次的意义。温纳将其区分为三种不同的研究层次及对象,分别是:(1)机构;(2)文本;(3)阅听人的体验。在温纳(1998)看来:媒介体育的“机构”包括所有在全球传播、娱乐以及休闲复合领域中所有重要的机构与角色,媒介体育复合领域带来了具有支配地位的“后现代体验”;媒介体育的“文本”则包括了种族、性别、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和英雄主义等意识形态,彼此在体育的超现实世界中相互交错漂浮;媒介体育的“阅听人”则能体验到属于体育舞台上的仪式化暴力对社会关系与家庭生活的深刻影响,尤其当体育进入网络空间时,媒体阅听人则必须更进一步与体育迷及其高强度的涉入(involvement)进行搏斗[2]。据此看来,媒介体育应该是一个媒介、经济、文化、体育的复合体,是通过将体育组织、媒介机构和企业整合起来,创造媒介文本,吸引体育迷的消费,从而扩大体育的影响力和发展前景。因此,体育仍然是“媒介体育”的核心,媒介扮演的是一个“文化中介”的角色。

2 媒介体育消费的主客体

媒介体育消费是体育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媒介体育消费与参与型体育消费(如健身消费)、实物型体育消费(如购买运动装备、体育)不同。观看比赛电视直播的人,自己没有亲身参与身体运动,也没有取得实物,只是打开电视。这种体育消费几乎是无形的,我们无法知道每个人看了体育比赛后有什么心理反应。媒介体育消费也与现场观看体育比赛的消费方式不同,媒介体育与体育对象的沟通情境是私人空间,消费的内容往往是制式的、大量复制的内容,很少因为观众的回馈而变动,观众与体育对象没有互动。不像现场观众,可以成为比赛的一部分。媒介体育消费的主客体有其独特性质。

2.1 主体

即媒介体育消费者,指消费媒介体育的个体或群体。值得一提的是,“媒介体育消费者”不能等同于“媒介体育受众”。原因在于,受众并不是自由享受媒介体育产品及服务的消费者,在媒介体育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媒介体育消费是本源,也是生产的归宿,不能以“受众”的方式将消费看作是媒介体育产品的一种附属。不谈媒介体育受众”而谈“媒介体育消费者”,意味着消费者是可以积极地选择、拒绝和摒弃任何媒介体育的产品以及服务的[3]。

关于媒介体育的主体,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消费者是媒介消费者还是体育消费者?

首先,媒介体育消费者从根本上是一个体育消费者。因为只有对体育有所了解、甚至喜好的人才有可能去积极地、自由选择到底消费媒介体育产品及服务,还是以直接参与体育运动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体育消费欲望。即使有些情况下,一些“受众”只是出于对媒介产品的消费而无所谓是不是“体育”,但如果没有“体育”,这种卷入很难稳定维持下去,也就无从继续谈及“媒介体育”的消费了。

其次,媒介体育消费者外在表现上是一个媒介消费者。从媒体体育产品的形式看,都是图像、色彩、文字、音响等系统符号,都是与体育相关的新闻类、专题类、访谈类、娱乐类节目或报道,消费者感官上消费的是各种信息的载体。

因此,媒介体育消费者既是体育消费者,又是媒介消费者,但本质上,还是体育消费者。鉴于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特质,媒介体育消费,本质上便是一种精神活动,是借助对媒介产品的消费而进行的精神活动,是对媒介虚构的“体育世界”的消费、再生产、再消费过程。

2.2 客体

媒介体育产品都是以媒介产品及服务呈现的,和其他媒介产品不同的,在于它以体育为传播内容。在这个层面,媒介体育消费对象都是真实的、具体的,其消费品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的,比如阅读体育报刊杂志、收听广播、观看赛事直播等等。作为媒介体育消费的客体,它具有以下特征:

2.2.1 大众化

在消费社会中,体育与音乐、美术、文学一样,不再是社会精英独享的对象,而是面向大众的。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大众化、普及化的积极因素,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先后出现了在闲暇时间首选体育活动的热情[4]。为迎合大众的消费心理,媒介体育以各种景观来营造大众文化的消费氛围,以使自己更易于被平民理解和接受。媒介体育产品是一种通过对体育进行商品化生产而愉悦大众的力量。

2.2.2 娱乐化

正如马克思所言,“游戏”同正经的事务、依赖和必须处于反对的地位。这种角力、赛跑和竞争不是什么正经事情;既没有防卫的义务,也没有争战的需要。正经的事务乃是为了某种需要而起的劳动。从这种身体的练习里,人类显出了他的自由,把他的身体变化成为“精神”的一个器官[5]。媒介体育将人们对满足与欣快的追求最大化,受到大众文化娱乐性的影响,遵循快乐原则,追随大众趣味。

2.2.3 商业化

大众文化的一个最大的也是被人所不断批判的特征就是其商业性[6]。媒介体育像其他形式的媒介产品一样,需要表现包装、出版、广告等方面的技术支持。而这些都是商业化生产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产品必然要符合商品规律。它的运作也是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的,今天的各种体育活动总是越来越接受商品法则的支配,是体育生产者与消费者共同形成市场的过程。因而,体育也就逐渐失去了传统意义上宗教、仪式、神圣气质,物化为大众的消费品。

2.2.4 符号化

体育的形式与功能日趋分离。媒介体育除了提供休闲娱乐外,也是形成社会真实定义与形象的主要来源,并且还是提供表达与“共享认同”的管道,这里的“共享认同”便是社会中主流的意识形态,对于社会文化影响甚远[7]。大众消费者得以从存在着众多媒介体育产品中,挑选足以表征自我形象与特质的产品,消费族群分化趋势更加明显,对于物品的消费已不仅仅着重于最基本的使用价值,而意图通过消费其中所被赋予的符号价值或文化意义,以达成自我社会定位、反映生活方式、建构自我认同。

由此见得,媒介体育消费者真正消费的是媒介产品背后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那些丰富多彩的情境。换句话说,媒介体育创造出无数感性的体育迷,让生活在理性化的框架、呆板的常规工作生活中的人们,走进一个可以自由表达情感、自得其乐的世界中。更准确的说,媒介体育消费的:一是体验,即神圣和超然,公共仪式和象征性、集体戏剧性、情感性等体验,二是集体认同,或社会认同。一句话,媒介体育消费真正的客体是“意义”。

那么,媒介体育消费者又是如何消费这些元素的呢?

3 媒介体育消费的过程

3.1 主体产生需要与动机

媒介体育的消费从消费者产生需要和消费媒介体育的动机开始。动机是促使人们作出他们所做行为的过程。当消费者希望得到满足的一种需要被唤醒,动机就产生了。一旦需要被激活,就存在一种紧张状态,驱动消费者努力减轻或消除这种需要[8]。这种需要可以是渴望达到某种功能或实用性利益的功利需要,也可以是主观和经验的享乐需要。

理解动机就是要理解媒介体育消费者为什么要去做他们所做的事。关于体育消费的动机,各国学者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主要是积极压力、自尊福祉、逃避、娱乐、经济因素、审美质量、社会交往以及家庭需要[9]。Wenner和Gantz[10](1989)以洛杉矶等地的居民为研究对象,研究受访者收看电视体育节目的动机,结果发现:(1)喜爱的队伍或运动员比赛;(2)比赛紧张、刺激;(3)学习;(4)放松。两年后,Wenner和Gantz[11](1991)又以当地的居民进行男女在收看电视体育节目动机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居民的收看动机为:(1)比赛紧张、刺激;(2)热爱运动;(3)娱乐;(4)学习;(5)放松;(6)陪伴家人或朋友收看。

从研究者一系列的研究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四个要素:(1)获得喜爱球员或球队的信息;(2)休闲、娱乐及情节的刺激;(3)通过观赏体育获得交谈的题材,进而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4)认同,体现主体与体育对象(球队或球员)的一种依属关系。

3.2 影像符号的阅听

在阅听阶段,消费者是在消费一种体育的影像符号。消费者收听或收看以语言、文字、音符、画面等符号形式呈现出来的体育新闻、体育比赛、体育明星访谈、体育娱乐节目等媒介产品。相比一般的信息或叙事内容,媒介体育产品更多的强调娱乐性和感官刺激。如前所述,娱乐性是媒介体育产品的一个重要特性,娱乐要成立,先得有感染力,而作为阅听人的消费者更青睐色彩鲜明,富有想象力,刺激或煽情的元素。

这些影像符号在消费之后,并没有被消耗,它还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提供给消费者或者新的消费者,比如赛事的重播,以及不断反复播放的赛事广告等。

3.3 获得意义

媒介体育消费的主要过程发生在这一精神消费阶段。严格地讲,精神体验的发生和阅听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观众能在表层的试听发生当刻满足观赏的娱乐与趣味,同时又能在深层的叙事。有关体育的影像符号一经进入阅听人,便会激发人们的情绪,产生各种精神体验。体育是身体的,娱乐却是情绪的,体育的主角是运动场上的个人,娱乐牵涉的却是媒介面前的人。

很多研究指出,媒介文本提供了阅听人一个逃匿的居所,阅听人是逸乐、逃避的毫无抵抗能力的个体;而对消费社会持乐观态度的学者则认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并非在生产端的阶级、劳资关系便可决定,于消费端的消费者(阅听人)在消费过程中,会对物进行新意义的转化、挪用,使得物(文本)不只是标准化的商品,而是随着消费者(阅听人)的生活情境脉络产生不同意义,比如愉悦的产生。也就是阅听大众不是在商品强制性地下被动的客体,而是具有能动性的诠释主体,其所从事的文本再生产,也显示其具有建构自己、展演能力的阅听人。

消费者主要通过体验获得媒介体育所蕴含的各种意义。消费者通过阅听各类体育新闻、体育比赛、体育明星访谈、体育娱乐节目,从而将他们自己与使用具有其他意义的产品的消费者区分开来。观看NBA比赛的观众与观看武林大会比赛的观众是不同的。通过体育,而不是其他,消费者分享与产品有关的意义。

这一阶段的体验是更加个人化的活动。消费者在接触媒介文本的过程中,常常被文本中传递的情绪所感染,形成了个人化的主观体验,并伴随有外化行为[12]。消费者对实况或电视转播的体育比赛进行描述,对体育活动的结果进行预测,通过这种叙述和感知,将行为和客体典型化并赋予它们特殊的意义和价值,然后在贯穿叙述的过程中丰富起来(叙述)。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消费者会引用历史上的比赛或选手来对比当前的状况,实际上是与社会准则、历史和习俗作比较(评估)。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往往值得讨论,将有美感和情感的架构运用于行为或客体上,对比赛进行鉴赏。此外,有的消费者对明星的关注超过了对比赛本身的关注,阅听媒介体育产品只是为了让自己感到他们和明星的联系紧密,扩大消费者对圣和超然,公共仪式和象征性、集体戏剧性、情感性等体验,以及集体认同的感知途径。

3.4 再生产

如果说媒介体育仅仅是对体育的阅听,那么也就狭隘地看待了媒介体育。媒介体育产生的价值还体现在消费者的再生产上。人们常常谴责现在“看体育的人多了,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少了”,其中暗含了对媒介体育的一种讽刺。但这只反映了媒介体育的一个方面。消费社会阅听人的创造性除了表现在对文本的歧义解读上,更表现在有形的创造与生产活动。Abercrombie[13](1998)指出,阅听人花大量时间在公、私领域里面进行媒介消费,媒体称为阅听人日常生活自我认同构建的来源,型塑阅听人的生活,另一方面,阅听人也会再度将自我构建成一种他人面前的展现(spectacle),因此,阅听人同时兼具消费者和生产者两种角色。

首先,媒介体育消费者会制造话题,他们会讲述所看到的与体育新闻、体育比赛、体育明星访谈、体育娱乐节目有关的故事和话题,他们会用他们自己的消费体验来互相娱乐,与他人分享消费的体验使媒介体育消费变成了共有的体验。

其次,消费者还会亲身参与到相关的体育活动中,在活动中有些消费者会把自己想象成媒介体育中的某个角色。购买相关的纪念品或者体育明星代言的产品。购买贝克汉姆代言的香水,与购买电影明星做广告的香水的消费者是不同的。购买并身着曼联比赛服装的球迷,这都是通过消费品来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

在媒介体育消费者中有一群有着典型消费行为――“迷”,这群人由于过度地投入文本进而产生各式各样、不同层次的创造活动。也就是说,迷不再是过去负面的印象中疯狂的“追星族”,或者是心理不正常,社会适应力不良,具有心理疾病的狂热分子。迷也是一种主动“展演的阅听人”,从媒介原文本中援引出丰富的创造性,并群聚成团体(球迷协会、运动协会、粉丝团等),相互交流,形成消费端一股庞大的创造势力,甚至可能回过头来影响生产端文本的生产制造过程,因此迷,绝非盲目被动的消费者而是深具创意、组织动员力、生产力、能动性的阅听人。

4 媒介体育的营销对策

(1)媒介体育消费者真正消费的是媒介产品背后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那些丰富多彩的情境。因此,营销人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察觉什么样的意义才是消费者真正寻求的。这样思考所得的产品和服务便是消费者的需求和商家利益联系的纽带。

(2)不要指望对体育没有兴趣的群体成为媒介体育消费坚定的消费者。虽然可以利用球星的吸引力或者球迷的民族情感来推动媒介体育消费,对体育毫无兴趣的媒介体育消费者只能被称为“纯粹的观众”,很难成为坚定的媒介体育消费者。不论是对于想开拓市场还是要保住市场的体育组织而言,都应该从这一点着手。尤其对开发新球迷,使新球迷对某个体育项目产生兴趣这方面来说,应该有更多的营销举措(如青训营、球迷会等)。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体育组织需要注重的是媒介文本以外的工作。

(3)比赛质量在感官上直接影响着媒介文本对媒介体育消费者的吸引力。相比文字、影像、声音,比赛本身是很难一下子得到大幅提升的。特别对于我国的职业体育组织来说,由于比赛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很难吸引到球迷观看,甚至很难吸引到媒介的关注。因此,中国的职业体育组织要生存下去,仍然要朝着比赛质量的提升努力。

(4)媒介体育消费者的主动性是传播过程中相当重要的变量。他们会主动搜寻自己满意的媒介,以获得足够的信息。而目前提供体育信息的媒体种类主要有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特别是网络在整合信息方面的极大优势。媒介体育消费者对媒介选择与使用行为不但影响媒介的生存,对于体育组织来说也是重要的经营依据。体育组织必须通过更容易接触目标市场的媒体,并且强化其效果来真去媒介体育消费者的注意。电视在目前或未来都是媒介体育消费者所选择的主要媒介,但是相对来说通过网络转播的方式应该会逐渐取代电视成为主流,特别随着一些具有整合功能的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和可上网的电视的出现。

(5)媒介体育消费者的主动性还体现在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比赛、球队、明星球员等。对媒介机构来说,在转播方面也应该思考是不是一定只专注于转播特定体育项目、特定球队的比赛,是否增加更多元化的服务。除了满足体育迷的需要外,同时也是对国内的基层体育的一种引导。

参考文献:

[1] 郭晴,郝勤.媒介体育:现代社会体育的拟态图景[J].体育科学,2006,26(5):21.

[2] Wenner, L. A. ‘Playing the MediaSport game’, in L. A. Wenner (ed.), MediaSport[M]. London: Routledge,1998.

[3] 文长辉.媒介消费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 黎莎.对体育新闻基本特征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3):54-56.

[5] 胡小明.体育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冉强辉,张业安.从大众文化视角透视当前我国体育新闻传播中的畸变现象及原因[J].体育科学,2005,25(4):17-19 .

[7] Maguire, J., Jarvie, G., Mansfield, L. and Bradley, J. Sport World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2002.

[8] [美]迈克尔・所罗门.张硕阳,尤丹蓉等译.消费者行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9] Wann, D., Melnick, M., Russell, G. and Pease, D. Sports Fan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2001.

[10]Gantz, W. & Wenner, L.A. Men, women, and sports: Audience experience and effects[J].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1991,35(2):233-244.

媒体的意义篇2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27-8122(2012)04-0071-03

一、引 言

2009年底,詹姆斯•卡梅隆再次以《阿凡达》骄人的票房,突破自己曾以《泰坦尼克号》创下且保持了12年之久全球票房第一的纪录。在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中,《阿凡达》获得三项大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该片提供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在中国国内,不仅出现了连夜排队抢票的景象,在一些没有IMAX-3D制式影院的城市,甚至出现了组团去附近城市只为看到效果最佳的《阿凡达》的“壮举”。这样的疯狂和痴迷,从现实的角度,展现了新媒体艺术的绝佳魅力。

新媒体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状态,二是增强了信息传送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三是实现了高科技、多技术、多媒介的融合。

而新媒体艺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载体,以现代艺术为内容,以大众传播科学理论为纲领,将信息通过媒介的传播技术将科学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并且,以此对文化艺术本身和文化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媒体艺术元素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生成主要来自以英国为首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文件,因此带上了浓重的地方色彩,各自的概念界定往往与其国家本身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认知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具有全球普遍认同意义的概念目前还未产生。我国近年来的官方文件,包括《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中,仍未采纳“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说法,而是保留了过去的称谓“文化产业”。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澳大利亚创意与创新重点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和项目主管、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知名文化创意产业学者约翰•哈特利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描述一方面在于创意艺术,这主要表现在个人才能上,另一方面在于文化产业即质量因数,这两方面的结合。它是近些年来在新知识经济范围内的信息通讯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技术的语境下,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中提供城市消费者交互式运用的概念[1]。

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领域领军人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当今全球化条件下,以新媒体传播方式为主导,以艺术文化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传播为支撑,以文化经济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国家、行业、技术领域交叉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2]。以上二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区别文化产业的认识中,都强调了新媒体技术和网络等新传播方式这类要素的创意地位。

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也不尽相同。英国将其分为13类,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交易、工艺品、时装设计、电子出版、时尚、互动休闲软件、影视、音乐、表演、电视广播。 美国依旧版权分为4类:核心版权产业、交叉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边缘支撑产业。联合国则分为传媒、卡通、电影、娱乐、网络游戏、旅游、文化、网络信息、音乐、戏剧艺术、艺术博物馆等。

(二)新媒体艺术的概念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认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为新媒体艺术最明显的特征。它的表现形式包括:影像及互动装置、虚拟装置、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动画动漫、影视广告、网络游戏、数码艺术设计、数字插画、CG静帧、数字特效、DV、数码摄影等。新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非常多,但共通点就是被大众所接受的途径以及作品的直接互动,通过人的触摸、空间移动、声、光、电等的效果,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中。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过:联系、融入、互动、转化、展现这五个阶段。首先必须有人与装置之间的联系,并全身融入其中,而非仅仅在远距离观看,通过与系统和人产生互动,这将导致艺术作品与人的意识之间的转化,最后展现出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与效果。

将当代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较,其发展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它已不再仅仅依赖个体艺术家的才华和灵感,而是依赖整个艺术创作体系、艺术传播过程及方式、艺术媒介手法与参与方式等的全面创新。图像时代、消费时代以及“数字化生存”是新媒体艺术发展的现实语境。

首先,图像成为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和资源,对许多人来讲,甚至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科技时代的图像主要集中于用声、光、电为载体的多媒体种,而不再集中于平面中的图像、文字等这类静态印刷物中。“当代艺术及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听觉的感官艺术文化,而不再是平面的印刷文化,这已经是不容小觑的事实。”[3]

其次,当今世界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得商品的价值已不只是其使用价值,人们消费商品,也可能是为了满足内心需要的符号消费、仪式消费等,消费也成为艺术活动的基本方式。艺术经纪人出现后,处于艺术家和群众之间,他们了解并熟悉艺术家,懂得艺术欣赏,自身又赋有很强的营销能力,清楚明白市场需求,最重要的是他们富有经验,可以通过消费的方式把艺术推向大众。

再次,MIT著名教授尼葛洛庞帝笔下的“数字化生存”时代已经日渐成熟,科技的发展引起传媒形式的变化,艺术的多媒体化以数量越来越多、类型越来越新颖的大众文化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标志。通过媒介,文化艺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效率更高。而且,媒介融入了艺术的创作的整个过程,真正可以成为艺术中的一部分。艺术传播与媒介技术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带来的语境的分离和重构,也让人们从根本上重新认识了艺术创作对生活的传统观念的反应。

(三)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现象

当今,数字媒体就像是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动机,它以IT 技术和CG技术为核心,极大地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影视、动漫动画游戏研发、广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开发与信息产业、建筑、工业、服装等一系列的艺术设计、系统仿真、图像分析、虚拟装置等领域,并涉及到科技、艺术、文化、教育、营销、经营管理等诸多领域[4]。

首先,分解文化创意产业,可以看到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分解为三组概念,即文化、创意和产业。第一,文化(包括艺术)传播借新技术革命下的新形态媒介,提高了传播效率,又增加了受众的审美感受,并通过“点击”、“复制”等形式,扩大了传播的接受范围和接受频次,增加了受众的“被卷入感”,从而,产生了新媒体艺术的最重要传播特点――交互性。第二,新媒体的使用使创作者的“创意”能够更大限度地发挥,因而,提高了作品“创意”的表现力。第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带来了受众的数量激增,创造了更多的文化消费需求,使文化具备成为一个产业,并保持盈利性的必要条件。

其次,考察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仍然可以看到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电影电视广告是新媒体艺术介入较快较多,也是进入大众视野最多的领域;动漫和软件开发业运用新媒体艺术的虚拟现实和交互性更多,并且发展主要依赖新媒体技术的个性;随着人们生活中电子产品的增多、闲暇时间的减少以及阅读习惯和获取信息习惯的改变,数字出版的兴起和发展正在日益增加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而旅游会展业,在近年来更加注重新媒体艺术要素的融入,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中,新媒体、声光电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大量的美感体验。

三、新媒体艺术之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复兴文化产业,保护文化遗产,提高文化商品的附加值

首先,与传统的文化产业相比,诞生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更加强调创意的重要性,创意是其核心,并表现出多样性而非同质化、分众消费等诸多特点。新媒体艺术开放、自由、复制成本低的特点,能够充分考虑到受众个体喜好以及内心需要的相异,在提高其自主选择权的同时,有利规避了文化产业过去成本高、风险大这一缺点,并通过技术含量和知识产权的技术保护,保障了文化商品的使用价值。

其次,文化遗产作为地区人群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2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数量丰富。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共4项,另外,我国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1175项。物质文化遗产易被破坏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易保留的特点决定了这两者都需要借助科学技术,而在继续承担文化艺术传播功能的过程中,同时使自身被保护和保留。新媒体艺术的虚拟现实功能以及数字化保存方式可以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贡献巨大力量,从而促进了文化的流传。

再次,新媒体艺术本身就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文化商品,它将过去一味依赖创作者才华和名气或者物品历史的文化商品的价值,转嫁到技术带来的高附加值中,以可感互动的体验增加艺术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意含金量,可以更加有力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新媒体是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提高创意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砝码。因此,融合新媒体技术与文化艺术要素的新媒体艺术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内容。

(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推广体验经济与美学经济的载体

首先,新媒体艺术是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一种叫“体验经济”的重要载体。“体验经济”即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平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从而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行为。众所周知,商品是客观存在即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体验是会给人留下记忆的。与以往不同的是,商品、服务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外在的,但体验是主观存在,即内在的,存在于个人心中,是个人在身体、感情、意识上参与所获得的。没有两个人的体验感受是完全一样的,因为体验是来自每个人的感受与商品之间的互动所得的感情[5]。在这里,大致总结了5种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情绪体验、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等。新媒体艺术交互、虚拟的特点增加了受众的被卷入感,例如在四维影院中我们亲身体验到虚拟现实技术借助声音、音乐、光线、电子影像、机械互动装置、遥控器等多种媒体相结合,打造出幻真的虚拟世界。新媒体艺术带来的体验是借助数字技术,通过虚拟现实,使消费者得到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

其次,新媒体艺术的低门槛对于美学经济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美学经济指“立足于美学价值,通过向潜在消费群体提供审美服务产品(或将审美要素大量渗透到商品中),以提升商品的文化附加价值,使消费者获得审美愉悦为目的而获得利润的经济形态”[6]。美学经济的题中之义是强调艺术生活化,通过将美附着在能够更多接触到人们生活中的实用物品或商业服务,来推广美的体验,实现审美教育和审美享受的普及,从而达到文化艺术的“平民主义”,即平民美学。新媒体艺术使艺术生活化,艺术生活化是文化成为产业的基础。文化创意产业以商业形态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更公平、更包容的文化语境的构建契机,就是在这样一种转向中将高雅,高端文化推向边缘、消解它的光环的同时,也将它们的泛化促使形成更加公平的艺术文化共享空间,以便大众容易接受、理解这些艺术文化层面的享受,这无疑可以使社会文化更快更好地整体进步。

四、结 语

新媒体艺术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多种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可以尽快步入世界前列的产业类型[7]。我国在推动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中,对新媒体艺术予以了多方面的支持和重视。2005年国务院出台《推进试点单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若干意见(试行)》,有力地推动了电视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定,我国每个电视台每天必须播出超过10 分钟的动画片(省台要求30 分钟以上) ,其中60 %必须是国产片。国家火炬计划批复的全国唯一的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专业集聚区,成立于2005年12月31日,这是北京市首批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之一;该基地还在2006年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光荣地被评为“最具投资价值的创意基地”。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加强对新媒体艺术的研究投入以及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寻找实现新媒体艺术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更多可能模式。

参考文献:

[1] 金元浦.当代世界创意产业的概念及其特征[J].电影艺术,2006(3).

[2]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92.

[3] 肖永亮.数字媒体在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J].现代传播,2005(5).

[4] 田忠利,付琳,龚小凡.关于数字新媒体艺术发展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7(10).

[5] 金元浦.文化产业与体验经济[J].21世纪商业评论,2006(1).

[6] 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融合[J].中关村,2010(11).

媒体的意义篇3

作为时代进步的见证者,电视媒体所处的经营环境,所应对的消费者的需求,赢利的渠道、广告的模式等等与传统意义上的电视传媒已然不可同日而语。如何在电视媒体这种特殊的行业环境中分抢着市场的制高点,在电视媒体中导入CIS提供了一种思路。 CIS是英文Corporation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译为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是以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为核心,有明确意图和规划的设计出企业特有的行为和视觉形象对内部员工和外部经营环境进行展示,以达到对内增强企业凝聚力、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对外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系统战略。CIS由三部分构成: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视觉识别系统(VIS)。

一、在电视媒体中导入CIS是“注意力经济”的必然趋势

“注意力经济”或称“眼球经济”,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所呈现出来的新的经济特色。科技的进步使现代媒介传播技术越来越发达,现代人可谓处于一个信息时代,电视、电台、报刊、手机、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使人们无时无刻不处于信息的包围中。人对信息的容纳量总是有限的,据科学研究显示:视觉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从生理角度看,人们获取的外部信息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做广告营销首要就是要吸引受众的眼球。注意力经济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吸引潜在消费者的眼球,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

作为电视媒体,更特别的一点是,除了广告营销,它的直接产品和服务――电视节目,本身也是为了让观众看到,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消费行为,麦克卢汉就曾指出,“电视台实际上是在租用受众的眼睛和耳朵做生意”。在电视媒体中导入CIS自然是很有必要的事情,电视媒体的企业形象必须是鲜明的,从视觉感官上必须是精良的,这样才能从大量的电视台中区分自己,第一时间使得观众停下手中的遥控器,吸引观众的眼睛,激起观众的收看欲。

二、在电视媒体中导入CIS是新媒体时代的营销之道

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指电视、广播、报刊及户外广告,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大众传媒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形态。电视媒体也遇到了新的挑战,不再仅仅是播出电视节目,占据收视率来提高广告收入。很多地方卫视通过出书、自制电视剧、选秀造星等一系列的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这与传统电视台的广告营销已经有了很大的变迁,电视媒体已然由单纯的节目播出载体变成多领域渗透的传媒集团。只不过最终的目的还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营销活动来扩大影响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收视率。

这一系列的营销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企业行为,观众透过对电视媒体一贯的营销行为会形成一种认知。凤凰卫视中文台台长王纪言就说到“现代的电视需要行动。在电视这么庞杂、这么多的频道之中,电视工作者一定要有自己特色的行为,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在电视媒体中导入CIS,能使电视媒体有明确目的的、有计划性的凸显自己的特色行为,给与观众一贯的特色印象,在CIS系统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策划、媒体推广、公众互动等营销行为,会更有利于受众的认知,影响力和取得的效果也更好。

三、在电视媒体中导入CIS能够带来良好的品牌效应

品牌感知理论认为,品牌包含六个因素:视觉印象和效果、可感知性、个性化品牌、市场定位、附加价值、形象。从这个角度看品牌实际上也是属于企业形象的范畴,品牌的识别作用能够影响到消费者的决策,改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体验,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市场效益,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通过CIS树立电视媒体的品牌是通过CIS三大系统融合应用来实现的,作为前提首先要分析电视媒体品牌的内涵,电视媒体品牌即具有通常意义上品牌的共性如品牌标志、品牌理念等,又具有其特有的属性,如其产品非独占的消费性、传播的双重性、品牌的意识形态性。电视媒介品牌是电视所提供的精神产品在受众心日中的品质评价以及这种品质评价所具有的潜在的商业价值,是在受众心中唤起的想法、情绪、感受的总和,它的价值取决于消费者的“认知”。电视媒体品牌的成功与否更多在于受众的感受和认知,受众对电视品牌的接触是一种软接触,与通常意义上的消费品有所不同。

媒体的意义篇4

手机媒体是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缩影,日益渗透和改变着公民的社会生活。从信息化的角度,手机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公民成为了“手机公民”“媒体公民”和“网络公民”。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现代高新技术,推动公民的现代化转型,导致了公民教育的内生性变革,开启了公民教育系统工程新一轮的生命周期。本文通过分析手机媒体对公民教育的作用及意义,探索公民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一、手机媒体改变了公民教育的原生环境

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引擎,是公民教育转型的动力和催化剂。众所周知,世界范围内已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第一次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现代机械的出现,引发了英国的工业革命,诞生了现代公民教育;第二次是以电报、电话等为代表的通信工具的出现,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民主化浪潮,深化了现代公民教育。每次技术革命,都改变着公民教育的原生环境,带动公民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三次是以计算机媒体、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出现,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意味着公民教育的原生环境发生了新的改变。

1.手机媒体生成了新的公民文化内涵和形式。从广义上讲,手机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催生了多种新的社会文化。据2012年6月CNNIC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的手机网民数量首次超过计算机网民。APP用户迅速增长,语音、视频、动画等综合应用层出不穷,各类门户网站纷纷在手机媒体中亮相,逐渐形成了手机媒体所特有的“手机文化”。各地的公民通过手机媒体共享信息资源,获得广泛及时的公共生活信息和社会信息,在虚拟平台上更加方便地参与对国家社会的重大决策以及社会焦点等问题的讨论,表达公民自身的诉求。国家和政府也通过手机媒体宣传政策,与公民沟通,调动公民的主体性和参与热情。由于手机媒体给公民的社会活动带来了轻松、便捷、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形式,因此成为时代的文化符号。

2.手机媒体构建了新的社会要素。公民应用手机媒体生成了一系列“群组”。例如微信群、QQ群、“粉丝”群等。“群组”不仅延续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而且突破了地域、时间等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交流的广泛性和即时性,提供了更加自由、平等和高效的交往空间。这些“群组”形成了各式各样的舆情平台,发表议论、传播消息、联络情感,足不出户就实现了社会交流,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3.手机媒体凸显了公民的社会人格。从公民“平等”和“积极参与”的意义上说,手机媒体的应用凸显了公民的社会人格。公民应用手机媒体进入虚拟的交流环境,这种环境自由、独立、隐蔽,使每个公民在干扰较少的情况下发表看法和意见。也就是说,无论是社会名流还是“草根”百姓,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任何人都可以运用手机媒体获得社会影响力。

二、手机媒体为公民教育带来了新机遇

公民教育是一项要素浩繁的系统工程。公民教育具有明确的时代性、开放性和时变性。当一个新生事物对公民教育产生广泛持续的影响时,公民教育系统必须跟着完成适应性转型,否则,公民教育将失去发展动力,甚至失去存在价值。手机媒体对于教育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对公民教育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机遇、新手段。因此,手机媒体促使公民教育又一次转型。

1.手机媒体有利于公民教育的理念更新。手机媒体的互动特性,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不分等级的平等互动,打破了主客体分明的传统公民教育模式,意味着引入了大数字时代轻松、交互、自主、自由、多元化、全球化的新理念,这些理念具有网络、媒体、信息等的新特征。一方面,公民运用手机媒体可以拓展发现问题的广度,丰富分析问题的视角,增强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力度;另一方面,灵活、多样、综合的媒体氛围将为公民教育提供崭新的思维方式,极大地刺激和带动公民教育的发展。

2.手机媒体有利于丰富公民教育的途径和手段。第一,手机媒体为公民提供了沟通、学习、娱乐等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平台。这些平台与公民教育相结合,将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产生虚拟世界、智能引导、人机交互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第二,利用手机媒体,公民恰似拥有一个功能齐全、信息广泛的多媒体“书库”。新颖的视听效果将带来更生动的感官刺激,使公民更容易接受定向投放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的教育内容,这是传统的纸质课本所无法比拟的。第三,利用手机媒体的便携性和互动性,可以突破教室的局限,实现远程教学,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第四,手机媒体打破了特定的教育范围,使教育资源得到最大普及,遍及四面八方,遍及更多公民。

3.手机媒体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一定意义上,手机媒体已经“跳出”媒体圈子成为一种大众化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而且具有渗透性和导向性。可以利用这些特性,为公民教育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教育氛围,促使受教育者接受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此外,手机媒体承载的文字、音频、视频等功能,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形式和互动方式,这将大幅提高教学案例的真实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和趣味性,从而使公民教育寓教于乐、寓教于真、寓教于情、寓教于玩,提高公民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极大提高公民教育的实效。

三、手机媒体给公民教育注入了新内容

毫无疑问,手机媒体给公民教育注入了新内容。尽管头绪繁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融进来”和“走出去”两方面。“融进来”就是以公民教育原则引领手机媒体,在手机媒体中融入公民教育的内容,使手机媒体成为公民教育大系统的一部分;“走出去”就是发挥手机媒体优势,帮助公民形成理性、健康的媒介素养,走出公民教育的数字化新路。

1.用公民教育原则定向引领手机媒体。公民教育是政府指导的“大教育”,关乎国计民生。然而,手机媒体产生的文化和价值倾向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因此必须进行定向引领。所谓“定向引领”就是要遵循公民教育目标体系的建构原则,以主流认知引领支流认知、核心价值引领多元价值、民族利益引领公民利益。这种引领不是用“一元”取代“多元”,而是用“一元”引领“多元”。在我国,手机媒体与公民教育相结合,就意味着手机媒体成为教育工具,受到公民教育目标体系的制约,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在公民教育中讲党性,做好意识形态教育和舆论导向工作。

2.在手机媒体中融入公民教育的内容。第一,由于即时性和随意性的特点,手机媒体不具备系统、完整的教育功能,不能替代课堂成为公民教育的主要阵地。然而,手机媒体的受众不仅包括未成年学生这样的“准公民”,同时也包括成年公民。那么从理论上,利用手机媒体进行公民教育,实现的是广义的公民教育。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研究这些情况,通过思维转型,创造出学校教育与媒体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第二,公民教育的逻辑起点,就是公民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的确认。中国存在着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组成的“主流舆论场”和依托于口口相传、网络、手机等媒介形成的“民间舆论场”。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沟通这两大舆论场,通过“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使“主流舆论场”更加“接地气”,更加代表主流民意,使“民间舆论场”更具理性,营造健康和谐的舆论氛围。第三,手机媒体具有提高公民教育实效的巨大潜力。例如,一则生动的公益广告,引起了多少公民对环保、空宅老人等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一段道德模范的视频,唤醒了多少公民的良知和公益意识。如此种种,都说明了公民教育不能只是枯燥的教条式教育,需要通过手机媒体构建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与形式。

3.以公民教育培养理性、健康的媒介素养。在网络环境下,公民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公民良好的媒介素养。所谓媒介素养是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所培养的独立判断信息意义和价值的知识结构,对繁杂的媒介信息思辨性应变的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若要公民理性、健康、正当地使用手机媒体,必须培养和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第一,约束网络用语,发展公民教育话语体系。必须承认,很多传统的公民教育语汇亲和力不够,很多学究式语言不能贴合公众的文化特点,无法适应普通民众的思维习惯和阅读欣赏模式。因此,应将教育内容与网络用语相结合,形成“既专业,又接地气”的话语体系,形成良好的语言媒介。第二,针对手机媒体,在公民教育中增加有关正确运用媒体的新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网络公民道德,匡扶媒体公民正义,提高公民媒体法制意识。第三,针对媒体特点,培养理性健康的公民人格。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正确使用产生正能量,错误使用产生负效应。公民在运用手机媒体时,应该有“人格”,而非病态歪曲甚至恶意地使用手机媒体,造成“人间失格”。所以,不盲目“跟风”,不传谣造谣,不沾“铜臭”,不涉色情,对保持手机媒体的公信力和净化手机媒体环境非常重要。因此,公民教育应该在培养“公民媒体人格”上加以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公民教育引论:国际经验、历史变迁与中国公民教育的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媒体的意义篇5

人本主义思想源于20世纪50年代,以马洛斯,罗杰斯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派,从自然人性论,自我实现轮出发,提出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尊严,激发学生潜能,身心与情感全面协调发展,达到学生的自我实现,倡导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经验为中心实现自我自由的学习方式。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其重要性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多媒体教学与人本主义教育相契合,将对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产生现实的意义。

一、多媒体教学中的利弊对学生的影响与发展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进入21世纪,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高速发展,百分之90以上的学校已经建立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以及多媒体软件来进行教学,多媒体软件在教学中替代了传统的黑板和粉笔,高效、快速、便捷、信息化,使得被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是指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在传统教学媒体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学媒体,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各展其长。最大化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课程资源,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的过程。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形象又富有艺术性。把传统教学弊端中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保持兴奋,形成教材和媒体的优势互补。总地来说,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生动直观,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结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课件水平优劣与人文情感关怀

1、多媒体教学质量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课件制作的优劣水平,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远大于传统的备课,好的课件决定了多媒体教学的质量的好坏。简单拼凑课件或者直接把教科书和参考资料的照搬下来,其课件设计思路仍停留在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上;制作的课件不但不能体现多媒体技术的优点,而且还造成多媒体教室资源的浪费。在多媒体课堂上,有的教师只单纯的点击鼠标,照屏宣科,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与交流。

2、多媒体教学中的第二个环节是如何把课件和教学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老师授课速度较快,信息量过大,不注重难点,使得学生难以有效的记笔记。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容易不自觉地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忽视与学生思维节奏的合拍,使学生听与记难以相互顾及,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感知和理解缺失,无法有效地进行分析、整合,无法抓住知识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想象力和想象空间在不断缩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3、多媒体教学中的第三个环节是人文情感上的缺失。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两个心理过程。不能只强调某一方面,忽略另一方面会,会适得其反。这样的教学缺乏人文关怀的精神,长期下去只是机械的灌输知识,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将会慢慢被削弱,创造性和积极性也会被一点点地磨灭。教师的教学也就难以达到目的,学生从根本上难以得到发展。

二、人本主义教育与多媒体教学的契合

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什么是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意识。而多媒体教学运用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正视与如何处理其利弊关系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我们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学生主体意识强,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发挥自己作用的自觉性就大。传统的教学手段是单向传播信息,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能主动的发挥,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因为好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眼、耳、手、脑并用,学、思结合,同时学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能不断产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从而真正让学生自然、健康、积极的学习,从而唤醒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学生自我主体意识的觉醒,让其自身感受到主体存在的价值,就更能主动参与自身的发展,做学习的主人。

2、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

同时我们应该重视主体人格的培养,主体人格包含了人的独特性和个体性,还包含承认自我、尊重自我独立存在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资格的自主性。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形成主体人格。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和学生本身,培养学生发现自我,发挥自我的意识和能力。多媒体教学尤其是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学为多个学习者提供了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的观点进行观察、比较、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而且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总之,在多媒体教学中,只有给学生以主体的地位,通过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主动参与自己的发展和构建,才能形成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发展。

3、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多媒体教学的影响和发展

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他是以人、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为研究对象,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就是以其哲学――存在主义为基础的。他们认为:“教育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满足‘自我实现’这最高的需要,在教学形式上强调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统一;教学内容上强调外在的科学知识与内在的经验和情感的统一”。人本主义学习观包含以下几个特点:自主性、全面性和渗透性。学习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是促进人的心智、道德和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学习是个人主动发起的,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人类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的、有选择的过程。学生通过参加实际活动能发现自我的实现和需要的满足,从而加大对学习的热爱。

总之,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环境下,如何在多媒体教学中发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成了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曾说过:“人,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就其现实性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合。”人的发展出了靠自身的内在因素,外界环境、条件也是及其重要的。多媒体在教学中,应该扬长避短,进一步发挥其优越性,改善不足之处,才能更好的发展教学,使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媒体的意义篇6

多媒体教学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使学生身临其境,高度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实现学与教的互动。

一、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新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学习的原动力

良好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把在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在英语教学中,情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形、声、情并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中。例如:Let's gotothe park,中,用英语表达邀请同伴出去游玩的意图。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身边场景,对于学生而言都极为感兴趣,通过各种图片、声音,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一种极为想去游玩的冲动。

二、多媒体教学能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英语教学中通常有听、说、读、写等四方面的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但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既不便于教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但我们现在利用多媒体系统,将文字、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结成一体,使听、说、读、写四个过程不再支离破碎,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例如:在教学单词monkey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卡通小猴子拿着书本,说着:Monkey,monkey,I’m a monkey,然后让学生跟着读,读得正确与否,电脑先生将及时给以指令,操练对话。最后,电脑先生将还会演示monkey一词的写法。多媒体能说、能唱、能动、能自动检索相关的资料,故可在不同的英语课当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多维展示。培养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听、说、读、写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能营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多媒体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培养自己思维的独创性。如识记一个单词、理解或背诵课文、表演对话等都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的优势进行人与机、生与生、师与生等方式的交互。教师可根据课型和内容不同自行设计一些趣味小练习题。

四、多媒体教学能再现情节、渗透思想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进步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为此,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英语的知识和技能,也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再现故事情节,使学生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得到弥补,思想性更加清晰明朗,学生无形之中受到熏陶,加深感染力。例如:How do you feel now?讲述了一位学生生病了,另一位学生打电话询问病情,然后去看望同学的情景。教师在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再现当时的故事情节,以身边的小事陶冶教育学生。通过多媒体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打破时空界限,再现助人场景,在英语语言教学之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这样,没有明显的说理教育,而是把理渗透于情境之中,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美好的环境中,从心灵上受到感化,自觉自愿地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多媒体教学显示出的效果是极大的,只要我们积极地加以推广,它的更大更优越的作用必将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开发。这对于素质教育、对于解决学生及教师负担过重问题,具有很大裨益。

媒体的意义篇7

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所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我国也已备受关注。它在认识论与教学观等方面都有独到见解。认为:知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改写和升华。而学习过程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背景或曰情境相联系的,儿童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是通过去同化和索引新知识而建构某种意义的。[1]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如教师和学习伙伴等的帮助,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新知。建构主义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就更能建构意义学习。

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对于教育的影响也是翻天覆地的。人与机的协同思维的学习,将要或正在取代固有的学习方式,而成为学习的主流方式,这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适应当今知识膨胀之所必须。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将欲颠覆教师固有意识中的知识权威的角色,也必然会改变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计算机越来越先进,它几乎无处不在,覆盖并将主宰世界,主宰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将驾驭复杂信息,取代个人思维体系,会远远超出个体智慧,且将驾驭越来越大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人的认知也随之发生根本裂变,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革命性影响是势如破竹的。多种网络的融合,使信息的传递更加便利快捷。虚拟与现实世界将融合在一起而更丰富多彩,而在教育教学中也正在颠覆着旧有的教育模式。建构性认知、情境性认知就越来越容易实现。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使教育更令人憧憬。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教学环境形态,将以全新的范式面貌呈现。

因此,在多媒体时代,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学,借助其文字、图片、照片、声音 、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结合各种视觉和听觉媒体,能够产生令人印象深刻的视听效果,更能实现意义的建构。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当今的教育教学探究更有新的空间,将大有可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与学生都必须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能够建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新意义的学习,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去主动建构,实现真正意义的学习。而人机结合的协同学习方式,取代原有的学习而改变其认知方式,就是大势所趋、毫无疑问的了。

学习是建构性的:已有知识将影响新知识结构的建立。我们应尽量将学习者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新信息关联起来。学习是主动性的:学生个人的发展是教学核心。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场所,更应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过程,要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在经历中理解、建构新知识结构。学习是合作性的:建构发生在一定的场景中。学习不仅是学习个体的建构,也是学习合作共同体的建构过程。学习是交流性的:互动是知识建构的重要方式。交流是最基本环节,是个体意义建构由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是新旧知识体系融合的加速器。学习是探究性的:新意义建构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过程,要通过经历体验而在旧的知识体系中建立新体系。学习有非智力因素参与: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投入对学习的影响和情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目标的达成,要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意识,以期实现自主主动建构的学习。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情境性。情境设置就可以将学生带入某种场景中,使其能够积极的主动建构。文字、图表、声像等相交替,就能引发想象、思考,因而效果事半功倍。情境是对学生熟悉的或可以理解的生活的模拟或再现。其内容应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背景中提出。比如把数学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不仅有利于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教学情境应具有时代性、新异性。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生动、有趣、新颖,要有效地促进构建意义的学习。只要是基于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实现生活经验化的情境就是有效的情境。如问题、活动、故事、竞争情境等。如对低、中年段,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就很有效,而对于高年段,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等也异曲同工。

简单的告知,已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学习。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建构有意义的学习,基于个体原有的知识去主动建构新知识,才是真正的意义学习。我们倘不跟进学习,就会在颠覆性的教育技术革命面前迷失而不知所措。因此,我们欣然接受常规教学、创新教学、体验教学,尤其是人机结合的交互教学。“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 人机结合的建构,就可以“致千里”、渡江河。

为此,我们教师角色就亟需转变,要由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策略也要有构建符合现代学习方式的转变,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情景以期主动构建;教学呈现方式要转变,注重信息技术的融入,为学生搭建快捷、高效、大容量的信息高速路,共建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作业形式要改变,为学生提供实践、体验场,感悟学习的快乐……我们相信: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建构,不仅将更加有声有色,而且必然会效益彰显。

媒体的意义篇8

二、小学数学课堂与多媒体整合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获取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主要驱动力,具有良好的兴趣。正如说在教学“时,分,秒”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营造出一个时间的钟面,通过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比如说说对一个时间,就可以获得一项小礼物。这样,对于这些小学生而言,他们会对与数学课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并能够积极参加活动。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工作重点之一。因此,课堂上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拓展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的机会。视听媒体课堂,使教学和学习环境的外观。教学,教室空间和时间可以返回给学生,,特别时对于小学生而言,起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通过多媒体手段的利用可以使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更为精彩,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说在“圆的认识”的课堂中,教师就可以使用视听媒体表现出的自行车,摩托车的车轱辘进行说明,然后问:“如果圆形椭圆形砂轮更换,会发生什么?”通过这些与多媒体技术的交相辉映,更好的促进了小学体育课堂的发展,学生的注意力也更集中。

三、小学数学课堂与多媒体整合的建议

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历,从教学方法上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供各位有识之士参考。

媒体的意义篇9

一、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强动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但是利用多媒体是最常见也是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小学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相关教育专家精心选取的,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是其中涉及到的人和事往往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圈较远,如果仅凭教材和黑板,教师很难将课文内容全方位地呈现给小学生。众所周知,多媒体可以为人们提供具体、形象的画面,在教学中的普及率非常高,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将多媒体引入进来,展示丰富的画面、创设有趣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草原》这课时,我就和学生一起在网上找了几幅壮阔锦绣的草原风光图,先让学生通过视觉欣赏草原的迷人景色:天底下一碧千里,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让学生看着这些画面联想此时此刻草原上会出现的各种声响:叭叭的鞭子声,得得的马蹄声,哞哞的牛羊声。在这声、色交融的世界里,我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让自己变成一个草原上的勇士,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驰骋在广阔的大草原上,享受蓝天、白云、草地构成的完美景象,这样学生即使没有去过大草原,也能感受到草原上一草一木所传达给我们的美妙气息。

二、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小语教材中课文所叙述的形象、意境感受不到位。电教媒体具有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的优越性。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能够丰富学生的感知,增加学生常识性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生活见闻,从而顺利地理解课文中的事物及所描述的各种现象,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图文并茂的课件,来充分地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理解课文。例如:《小雨点》一课,为了让学生明白“飘落”的意思,我特意在教学这段时,让学生观看小雨飘落的片段,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个词。又如,教授《草船借箭》时,由于受年龄、认知的限制,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无法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如何能体现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动画版“三国演义”的有关片段,一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二来多媒体形象地展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进而为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多媒体的视频功能外,可以我们还可以借助学生的音频,渲染气氛,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三、利用多媒体有利于学生深刻领悟课文表达的情感

小语教材中有许多要求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片断。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确定鲜明的形象,关键在于如何缩小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教学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声光的有感模象、发挥多媒体的独特功能来调动学生的感官,让一个个形象丰满、鲜明的人物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以加深学生对人物内心的感悟,从而更好地挖掘出教材所蕴含的情感。 如,学习《怀念母亲》时,我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慈祥和善良。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感悟到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崇拜之情,在授课的时候,我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阎维文的《母亲》,让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融入课文,最终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情感得到培养和提高。

四、总结

当前,教学的整体改革需要以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为突破口,“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新鲜的研究课题,也是开展教学改革活动的一个新挑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已逐步进入课堂,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开发和利用网络知识与信息资源优化教学的手段,正是这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努力促进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我们语文文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振定.谈多媒体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8).

2.罗布志玛,娜拥. 浅析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的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6).

媒体的意义篇10

多媒体教学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使学生身临其境,高度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实现学与教的互动。

一、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新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学习的原动力

良好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把在学习新知识时的创新欲望和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在英语教学中,情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形、声、情并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中。例如:Let’s go to the park.中,用英语表达邀请同伴出去游玩的意图,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身边场景,对于学生而言都极为感兴趣,通过各种图片、声音,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一种极为想去游玩的冲动。

二、多媒体教学能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

英语教学中通常有听、说、读、写等四方面的要求,相应的教学内容应包含文字、语音和视频等不同媒体的信息,但在传统的印刷教材中,有关语音和活动影像的内容无法与文字内容组成一体化的教材,只能以教科书、录音带、录像带三者各自独立的形式,分别出版,既不便于教师的教,也不便于学生的学。但我们现在利用多媒体系统,将文字、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结成一体,使听、说、读、写四个过程不再支离破碎,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协调发展。例如:在教学单词tmonkey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卡通小猴子拿着书本,说着:Monkey, monkey; I’m。monkey.然后让学生跟着读,读得正确与否,电脑先生将及时给以指令,操练对话。最后,电脑先生将还会演示monkey一词的写法。多媒体能说、能唱、能动、能自动检索相关的资料,故可在不同的英语课当中合理运用多媒体的多维展示。培养学生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听、说、读、写能力。

三、多媒体教学能营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多媒体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内容,安排学习进程,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培养自己思维的独创性。如识记一个单词、理解或背诵课文、表演对话等都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的优势进行人与机、生与生、师与生等方式的交互。教师可根据课型和内容不同自行设计一些趣味小练习题。

媒体的意义篇11

总理说:“网络交流体现了执政者真正把民心民意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走进网络直接问政于民,倾听人民疾苦,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网络民意的重视。可以说,新媒体已逐步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

“两会”与新媒体高度融合

截至2009年1月,中国网民已突破3亿人,而且还在以每月800万至900万人的速度增长,而中国经济又因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互联网这一便捷渠道获取“两会”信息的需求更为突出,互联网也进一步成为“两会”的重要传播平台。这种大的环境与背景,使得2009年的“两会”成为与新媒体融合度最高的一年。

“两会”新闻中心通过互联网加大开放力度。中国人大网和全国政协网在会议召开前,分别开通了“两会”新闻中心专题网站,将代表、委员名册等信息公开,同时将各代表团联络员的电话上网,方便记者联系代表、委员,组织采访。其次,“两会”新闻中心及时将各类新闻会、专题采访等信息在网上广而告之,并公布外国记者组、台港澳记者组和境内记者组的联系电话,方便记者参与新闻中心组织的各项采访活动。这些做法加大了“两会”向媒体开放的力度,以最大限度发挥网络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广泛、辐射面广的特点。

新媒体广泛应用在“两会”报道中。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人民网、新华网、国际在线、央视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新媒体报道方式全方位出击,新华网和人民网具有权威性的《代表委员之声》、《网友议政》、《两会手机报》,央视网高清晰的《视频直播》、《视频点播》,国际在线具有对外特点的《外国人对话代表委员》、《外国网友看‘两会’》、《移动国际在线两会报道》,以及各大网站推出的互动栏目《我有问题问总理》、《我的声音上两会》等“两会”报道专题、专栏一应俱全,各具特色,涵盖了新媒体的各种应用手段,强大的交互性和内容聚合的爆炸式宣传效果使得传统媒体望尘莫及。覆盖广泛的新媒体形态给广大受众提供了了解和参与“两会”最直接、最方便的渠道。

代表委员通过新媒体手段履职议政有新意。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每人配发了一台装备了特殊系统的笔记本电脑,简报、媒体相关报道、各种“两会”信息应有尽有,委员们还可以通过电脑提交文件。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通过网上搜集民意,农民工代表胡小燕在接受采访时也介绍,她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和QQ号进行履职和了解民情民意。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便捷性和广泛性,让公众多了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新媒体时代下,代表委员们利用新媒体手段履职议政不仅仅是工作方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新渠道能让他们更广泛地了解普通民众的心声。

透过今年的“两会”我们看到,新媒体不仅改变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新闻的传播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中国的政治生态。

互联网与“两会”高度融合使其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

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发展的十年中,已逐步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和渠道。利用互联网,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通过互联网可以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传,增进网民和政府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沟通,解惑释疑。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说:“如果说网络与政治有关的话,它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渠道”。

媒体的意义篇12

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而作用于培训,特别是其表现手段,对于改变传统说教式模式,促进培训效率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多媒体技术将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技术通过计算机进行整合,从而又利于培训老师的利用。下面对多媒体作用于教学的意义做具体分析:

一、有利于激发学员积极性,提高参训率

传统的培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大多的是讲师的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中,人机交互、反应速度较快让教学过程中的单调的文字变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呈现。学习者此时的学习注意力被多媒体多呈现的画面所吸引,思维随着讲师的引导而转动,让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过程变得有趣而不枯燥,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培训,在很多时候是在学员的工作之余进行的。企业的培训如何能激发学员的积极性,提高培训的参训率,对培训目标的达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讲师的培训更多时候变成了一个相互的过程,甚至在多媒体的培训的环境中,学员除了和讲师形成相互关系外,还能和计算机形成一个交互的关系,学员不再被动的受制于讲师的掌控,只是通过讲师的引导而进行学习。甚至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兴趣来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如,某企业的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完全自主的选择自己需要 的课程。学员成为了培训真正的主体。

多媒体技术作为外部的刺激条件,以其所特有的吸引力刺激着学习这进行学习,培训过程变成了主动的探索过程。

二、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获取和保持的过程,知识和方法的获取,需要对象具有能引起主体反应的刺激,而知识的保持,则需要在反应的基础上将瞬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多媒体技术依托于计算机,将多种技术进行整合,其提供的外部刺激不再是单一和枯燥的,而是丰富多彩的,能引起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

在培训过程中,多媒体呈现的不光是看得到的,而且很多是能通过看、听、甚至动手做来完成,学习者在看、听、做的过程中,刺激不断加强,效果则更优。从记忆方面来说,当学习者面对的学习对象以立体、多方位的形式呈现时,瞬时记忆得到保证,随着刺激的不断深化,瞬时记忆也就自然转化为了永久记忆。

中国某一保险外企在总结培训过程中学员对于信息的接收和记忆能力过程中发现:学员对单独的听,只能记住5%,通过看书可以记住30%,通过PPT讲授可以记住50%,通过PPT讲授,加上演练视频播放可以记住70%,而通过PPT讲授、演练视频播放加上学员现场互动可以记住95%以上。

以上例子可以充分说明多媒体技术在培训工作的意义,在培训中的学员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知识的获得和保持得到加强,很大的程序上提高了培训的效果,从而使得企业的培训目标更容易达成。

三、有利于培训工作的管理

培训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培训管理是保证培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必备条件,培训管理的优化,能使培训工作开展变得更加顺利。

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中,超文本的使用是实现培训管理有效途径。培训管理的往往不只是文字的处理,更多的设计声音、图片、视频等对象的处理,此时,超文本就起到了决定作用。超文本以其非线性和网状方式组织呈现,更符合人类思维的特征。在培训中的应用有以下优越性:

(1)有利于组织培训内容:超文本媒体系统能摒弃传统的图文方式呈现的培训材料形式,而转化为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多维组合的形式,让学习内容变得丰富。通过对不同内容的培训内容进行整合,可以得出异同,以化工企业培训为例,当我们面对基因图谱时,如果只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缺少立体型,那么,培训内容就变得单调,而当采用多媒体进行三维呈现时,立体效果加强,思维空间得到提升,培训内容随着变得有趣。

(2)有利于培训方法的优化使用:传统培训中,当遇见旧知识点时,往往需要进行复习,而学员选择的材料很难。在超文本系统中,通过将不通知识进行整合,或者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连接,所需要的信息能很快的呈现出来,更有利于知识的链条效应和学员知识结构的互补。

四、优化培训环境

在多媒体应用中,多媒体培训室的使用使培训环境得到了改善,讲师通过投影、音响等方式的采用,学习者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利于个性化发展,讲师还可以控制对学员机进行控制,与学员进行直接对话、个别辅导等。

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使我们的培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一次重要革命。多媒体培提供了其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服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培训手段。特别是在企业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在更加注重管理层对新知识的重视下,必将更加充分地发挥多媒体培训的优势,使员工能有更好地素质,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