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应急预案合集12篇

时间:2022-05-22 19:12:38

雪灾应急预案

雪灾应急预案篇1

一、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保障广播电视事业和人民文化生活安全有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冰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分工、协调一致。局内站、室、校、场落实责任,互相配合,形成应急合力,共同做好冰雪灾害应急工作。

以科技为先导。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冰雪灾害应急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做到及时发现、预警、响应和处置。同时,通过媒体,加强对天气的预报工作,确保全县人民安全越冬。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冰雪灾害,指受寒潮、低温、大风、冰雹、霜冻等天气而造成的大范围降雪和冰冻灾害,包括其次生、衍生灾害。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县内的冰雪灾害预报、报道、检测、预警、应急响应、救灾等工作。

三、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1、应急组织机构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由党组成员副局长任指挥长,由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部、室、站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局办公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2、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

主要负责局系统冰雪灾害检测、预警、应急响应和处置及救灾等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指导开展冰雪灾害应急工作。指导一线新闻记者及时对灾害险情进行报道和宣传。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县宣传冰雪灾害的防护和措施。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主要负责传达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具体协调处理冰雪灾害应急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组织各部、站、室、研究会商灾害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冰雪灾害应急方案;适时对冰雪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完成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预防预警机制

1、办公室根据局系统冰雪灾害检测、预报、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冰雪灾害,立即进行相关工作部署,并上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和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

2、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对冰雪灾害信息进行分析评估,达到预警启动级别的,报请局指挥长启动预警命令。同时,加强对冰雪灾害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3、局属系统应按照冰雪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积极采取措施防御和避免冰雪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4、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及时进行督促、检查、指导,确保本预案的顺利实施。

5、按照冰雪灾害的影响范围、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iv级)、较重(iii级)、严重(ii级)和特别严重(i级)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广电局按县指挥部启动的预警级别启动本局的预警。

五、应急响应

1、 iv级响应

一般冰雪灾害发生后,广电局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并将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报告县人民政府和市广/,!/播电视局

iii级响应

较大冰雪灾害发生后,由局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带班值班制度,及时收集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并将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报告县人民政府市广播电视局。

ii级响应

重大冰雪灾害发生后,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迅速宣布进入ii级响应,局和局系统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带班值班制度,按照统一部署,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并将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报县人民政府和市广播电视局。

i级响应

特大冰雪灾害发生后,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迅速宣布进入i级响应,局和局系统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带班值班制度,按照统一部署,做好抢险救灾工作,并将灾情和救灾情况报告县人民政府及市级、省级、国家有关部门。

2、应急处置措施

冰雪灾害发生后,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指挥各部、室、站和专业应急队伍及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冰雪灾害发生后广电应急措施

注重广播电视系统线路的畅通,防止冰雪对线路和广电设备设施的冰冻破坏。事发后首先要立即组织开展自救,组织专业维修队伍迅速清除隐患,确保受灾群众及时、迅速的收听收看到电视节目,了解灾情和政府部门相关的政策、措施。其次,组织新闻记者采集第一手灾情,为救灾工作做好指导;再次,组织其余工作人员,参与抢险救灾工作。

3、信息共享和处理

冰雪灾害的检测、预报、预警、灾情等信息实行分级上报,由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归口管理,实现信息共享。

冰雪灾害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当快速、准确、详细,重要信息应当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暂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时间了解情况,及时补报详情。

4、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应当对灾害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保障现场人员的人生安全,并携带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需要公众参与时,应当对公众讲解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

5、应急通信方式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并将值班电话、辅助通信方式和主要负责人联系方式向本级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

6、新闻

新闻宣传部门要按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的要求,按照有关规定,将冰雪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检测预警、因灾伤亡人员、经济损失、救援情况及时通过广播电视向社会公布。

7、应急终止

由预案启动指令的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根据冰雪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和灾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终止时,应当及时向县人民政府和市广电局报告。

六、后期处置

1、冰雪灾害发生后,局按民政部门的要求依法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款物的接收、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对因参与重大冰雪灾害应急工作治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国家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2、应急指挥机构应当及时归还征用的物资、设施、设备或占用的房屋、土地;不能及时归还或者造成损坏的,应当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补偿。

3、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当组织局系统及时调查、统计冰雪灾害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冰雪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向县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报上级相关部门,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七、 应急保障

1、资金保障

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根据冰雪灾害应急工作需要应由县财政统一预算经费。

2、 应急队伍保障

局全体在职职工为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

八、监督管理

1、宣传、培训和演习

各部、室、站应当充分利用我局的广播电视媒体作用,及时向社会公众宣传冰雪灾害预警信号及灾害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相关知识以及冰雪灾情和抢险救灾情况。

局冰雪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当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本单位应急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定期组织应急演习。

2、奖励与责任

奖励

对在防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责任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局要根据情节轻重,报请相关部门按有关规定给予直接责任人员和主管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按规定报告灾情或虚报、瞒报、谎报灾情,造成严重后果的;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职责,拒不配合、阻碍、干涉灾情收集和救助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在应急处置中,指挥严重失误,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3、监督检查

纪检组长对本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保障应急措施到位。

九、附则

1、预案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根据情况变化,局应急管理办公室组织进行修订和完善。

2、预案解释部门

本预案报经县人民政府备案后实施,由局办公室印发和负责解释。

雪灾应急预案篇2

一、应急机构

***乡中心学校防雪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万国斌

副组长:汪志东  付亚洲  蔡  鹏

组  员:余志雁  唐一统  童克勤  黄开夫  张  兵  夏胜伟  郑顺华 

        尚承华  各班班主任

现场总指挥由校长担任,事故急救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务办。

二、主要职责

领导小组应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防雪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督促落实。

(1)组长总负责

贯彻传达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指示,研究部署防雪灾工作;

(2)副组长负责现场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指导落实防雪灾措施,协调应急处置行动,保持内外部联络;在应急情况下,应立即与就近卫生、安全、派出所等部门联系进行防雪灾抢险工作,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等;24小时安排值班,根据上级通知,随时做好相关设施抢修准备工作;

(3)各组成人员具体负责防雪灾工作措施的实施。

防雪灾物资的准备及调配,防雪灾设备及人员调配,并现场负责落实及执行组长的各项指令,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负责与教师、家长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收集与天气情况;积极配合防雪灾领导小组的预防及救援行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领导,做好工作纪录;

(4)所有人员都有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安全、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的义务。

三、预防、预警及响应计划

1、预防措施

(1)领导小组成员都必须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尽早发现雨雪天气,发现险情,及时向防雪灾领导小组汇报,将险情消灭于萌芽状态;

(2)冬季来临必须加强学校用电设备的安全检测及防护工作,及时更换破损的线路,防止因雪灾负重过大而引发火灾隐患;

(3)充分利用校内各种渠道进行防雪灾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师生防雪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防雪灾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防雪灾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4)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储,落实饮食饮水、防冻防雪、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2、防雪灾的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图如下: 

 

1、接到上级指示或通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依法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防雪灾工作。各有关人员随时准备执行防雪灾任务。

2、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对锅炉、供电输电、机房库房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防雪灾工作顺利进行。

4、加强广大师生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学生家长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信畅通,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预案落实各项物资准备。

7、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抢险救灾。

⑴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滞留在各种危险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⑵迅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和各种明火,防止雪灾后滋生其它灾害。

⑶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卫生院抢救。

⑷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8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防雪灾工作,把雪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9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10、迅速了解和掌握本校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11、做好雪灾后处理、统计、总结工作。

四、其它

1、进入防雪灾紧急状态后,学校防雪灾领导小组将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

2、在防雪灾应急行动中,全校师生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本预案从制定之日起起正式施行。

五、应急值班安排表

时    间

组    长

成    员

星期一

汪志东

夏胜伟  尚承华

星期二

付亚洲

张宁华  李堂海

星期三

蔡  鹏

伍文明  向吉贵

星期四

余志雁

郑顺华  曾婷婷

星期五

唐一统

黄文鼎  朱建谊

星期六

童克勤

刘志强  柏尚云

星期日

黄开夫

高呈龙  刘远兵

1、值日时间:当天早晨7点整时起到第二日早晨7点整与下一小组交接。

   2、值班小组实行签到制、巡查制。

   3、值班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对当班时间校园安保全面负责。

雪灾应急预案篇3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重大暴雪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重大暴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黑龙江省实施办法》和《xx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依靠科学。建立健全监测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重大暴雪灾害造成的损失,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重大暴雪灾害应急防治工作。

1.4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市行政区内出现重大暴雪灾害的应急工作。

1.5预案启动条件

xx市行政区内出现重大暴雪灾害,根据重大暴雪灾害的影响范围、灾害程度,适时启动本预案。

第2章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2.1应急组织机构

启动重大暴雪应急预案时,成立xx市重大暴雪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市政府主管农业副市长

副组长:市农委主任市交通局局长市气象局局长

成员:财政局、民政局、水务局、商务局、环保局、药监局、粮食局、卫生局、公安局国土局、建设局、各通信公司等单位负责人。

2.2职责任务

2.2.1xx市重大暴雪灾害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重大暴雪灾害应急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xx市重大暴雪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工作;确定应急救灾工作方案;部署和组织有关部门和有关乡(镇)对受灾地区进行紧急援救;指导乡(镇)重大暴雪灾害应急领导小组做好重大暴雪灾害的应急工作;处理其他有关重大暴雪灾害应急防治与救灾的重要工作。

2.2.2市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xx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由气象局局长担任,副主任由气象局业务副局长担任。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贯彻应急领导小组的指示和部署;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分析灾害发展趋势,为市应急领导小组决策提供依据;承担市应急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和交办的其他工作。

2.2.3气象局负责提供重大暴雪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为救灾工作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农委负责指导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

财政局负责应急资金安排和拨付,监督检查资金使用情况。

民政局负责协助灾区有关部门做好避险和受灾群众的安置、救助工作,加强对救灾款物分配、发放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工作。

卫生局负责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护、抢救,开展疫情和环境卫生监测、预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卫生防疫和应急处理措施,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扩散和蔓延。

各通信公司负责应急救援通讯保障和通讯设施抢修工作。

交通局负责应急救援人员、应急物资、疏散群众的运输保障工作;负责被毁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抢修工作;负责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交通干线的安全,确保道路畅通。

商务局负责组织实施灾区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

环保局负责灾区的环境监测,指导处置现场危险废物,控制对周边环境的进一步污染。

药监局负责对紧急救援扬需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监督和国外捐助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检验。

国土局负责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处置工作。

建设局负责帮助灾区制定恢复重建规划,帮助和指导灾后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的修复重建工作。

林业局负责林业灾害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粮食局负责灾区的粮食保障工作。

公安局负责突发事件事发区的社会治安,组织事发区群众的紧急疏散转移,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持社会政治稳定。

交通局负责应急救援人员、应急物资、疏散群众的运输保障工作;负责被毁公路、桥梁等交通设施抢修工作;负责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交通干线的安全,确保道路畅通。

第3章监测机制

3.1监测体系建设

市政府和各乡(镇)政府要尽快建立重大暴雪灾害监测体系,建设加密自动气象站,开展重大暴雪监测业务与服务,形成覆盖全市的暴雪灾害监测体系。

3.2监测行动

重大暴雪应急预案启动后,立即成立由多部门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应急监测、应急跟踪服务,随时向市应急领导小组报告,为市应急领导小组指挥抗灾、救灾提供决策依据。由市委宣传部协调,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应急信息。

第4章应急响应

4.1响应程序

各乡镇政府要将因重大暴雪对本行政区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可能造成一定危害或损失,或因重大暴雪已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向市政府应急办和市气象局上报,提出启动建议。市应急委主任或副主任根据造成的重大危害或损失情况,确定响应级别,启动命令。

应急预案启动后,市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启动重大暴雪应急指挥系统,部署全市的暴雪灾害应急救灾工作。指挥、协调、组织农委、民政、气象等部门的人员和专家,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详细记录受灾面积、受灾程度、受灾区域,写出调查报告。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4.2群众的安全防护

暴雪灾害危及区域和可能危及区域的基层行政组织负责把群众疏散撤离到安全场所。

4.3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

发生暴雪灾害事件时,可由灾害危及区域和可能危及区域的行政基层组织动员社会公众配合、支持应急工作。

4.4新闻报道

市应急领导小组设立新闻发言人,由市应急领导小组领导担任,统一对外公布应急信息,统一新闻报道口径。

4.5应急结束

启动重大暴雪灾害应急预案后,市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态发展的控制程度,适时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宣布应急结束。

第5章应急保障

5.1应急队伍、资金、物资、装备保障

市政府和各乡(镇)政府要加强重大暴雪灾害专业应急救灾队伍建设,确保灾害发生后应急救灾力量及时到位。

重大暴雪灾害应急费用按《财政应急保障预案》规定执行。

市政府和各乡(镇)政府要储备用于灾民安置、医疗卫生、生活必需品等必要的救灾专用物资,保证抢险救灾物资的供应。

5.2通信与信息保障

由各通信公司负责全市的通信和信息传递保障。

5.3应急支援

重大暴雪灾害应急预案启动后,各部门立即成立相应的战斗组,进入紧急状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手段,为重大暴雪灾害应急工作提供服务和支援。

5.4重大暴雪灾害研究和技术开发

市政府和各乡(镇)政府要加大对重大暴雪灾害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工作力度和投资。

第6章附则

6.1暴雪的定义

24小时降雪量大于或等于10毫米为暴雪。

6.2预案管理

雪灾应急预案篇4

保证重大暴雪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避免重大暴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构建和谐鸡西提供气象保障。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鸡西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订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重大暴雪灾害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暴雪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应急合力,共同做好暴雪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3)坚持科技先导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重大暴雪应急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响应、及时处置。

1.分级

按照重大暴雪灾害的影响范围、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个级别。

(1)一般级别(Ⅳ级)

市气象台预报预警1个县(市)、区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较大暴雪灾害性天气过程;已经或可能造成10人以下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其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Ⅳ级预警时,对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的较大暴雪灾害。

(2)较大级别(Ⅲ级)

市气象台预报预警1个县(市)、区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暴雪灾害性天气过程;2个以上县(市)、区发生或可能发生达到启动Ⅳ级预警标准的暴雪灾害;已经或可能造成死亡3人以下;伤亡总数10人以上、30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其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Ⅲ级预警时,可能造成较大危害和社会影响的暴雪灾害。

3、重大级别(Ⅱ级)

市气象台预报预警1个县(市)、区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特别重大暴雪灾害性天气过程;4个以上县(市)、区发生或可能发生达到启动Ⅲ级预警标准的暴雪灾害;已经或可能造成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伤亡总数30人以上、100人以下;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其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Ⅱ级预警时,可能发生重大暴雪灾害性天气过程,并可能造成重大的危害和社会影响。

(4)特别重大级别(Ⅰ级)

市气象台预报预警3个以上县(市)、区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达到启动Ⅱ级预警标准的暴雪灾害;已经或可能造成死亡30人以上;伤亡总数100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其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Ⅰ级预警时,可能发生特别重大危害的重大暴雪灾害性天气过程,并可能造成特别重大的危害和社会影响。

1.5适用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鸡西行政区域内重大暴雪灾害,包括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应急救灾工作;

(2)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鸡西市内的重大暴雪监测、预报预警等应急工作。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

重大暴雪应急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由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

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市长

副总指挥: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气象局局长

成员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气象局、公安局、发改委、教育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城建局、交通局、水务局、农委、林业局、卫生局、广播电视局、环保局、民政局、煤炭局、安监局、城市执法局、鸡西军分区、武警支队、消防支队、交警支队、鸡西供电局、各通信分公司。

重大暴雪灾害发生后,市应急指挥部可以根据需要,在事发地设立重大暴雪灾害现场应急指挥部。

2.1.1市应急指挥部职责

(1)贯彻落实市政府应急委员会的决定事项,及时向市政府应急委员会报告重要情况和提出建议;

(2)负责对重大暴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救灾等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3)负责依照本预案的相关要求,牵头组织支持部门共同做好专项应急预案和部门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组织实施工作;

(4)负责牵头组织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预案演练工作;

(5)负责督导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应急抢险装备的保养维护工作;

(6)负责牵头组织支持部门共同做好气象灾害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

2.1.2成员单位职责

(1)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及时播发重大气象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警报等信息,遇有突发重大气象灾害,及时插播预警信息;做好有关广播电视宣传动员和新闻报道工作;

(2)市气象局:负责重大气象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警报的,并及时有效地提供气象服务信息;为应急指挥部启动和终止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决策

依据和建议,以专报的形式,及时向成员单位通报情况;负责重大气象灾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

(3)鸡西军分区:负责救灾和灾后重建过程中民兵和预备役等力量的动员和组织工作;

(4)市公安局:负责组织事发地公安机关协助做好灾区社会治安和安全保卫工作,保证应急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5)市发改委:负责协调灾后基础设施重建项目的计划与协调工作;

(6)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做好灾害发生时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负责对学生进行防灾减灾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7)市交警支队:负责路况灾情信息收集、汇总、上报工作;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对受灾区域道路进行交通管制;

(8)市财政局:负责重大气象灾害应急资金保障工作;

(9)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及时提供和交换地质灾害等气象次生、衍生灾害信息;负责协调、监督地质灾害的抗灾抢险工作;

(10)市城建局: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和督办工作;负责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工程设计施工等管理工作;

(11)市交通局:负责受灾公路的监测和信息上报工作,负责境内各交通主干线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的组织和道路抢险、救援工作;及时抢修被毁坏的交通道路和设施;

(12)市水务局:负责及时提供和交换江河、水库等水文与受灾信息;

(13)市农委:负责及时提供和交换农业生产、农田与农户受灾信息;负责组织生产自救与抗灾工作;

(14)市林业局:负责及时提供和交换森林(草原)信息和受灾信息;

(15)市卫生局:负责组织调度卫生技术力量,抢救受灾伤病员,做好灾区防疫工作,防止灾区疫情、疾病的发生、传播、蔓延;

(16)各通信分公司:负责尽快恢复被毁坏的通信设施,保证各种重大气象灾害信息传递、报送和救灾工作的通信畅通;

(17)市环保局:负责及时提供和交换环境与污染信息;负责组织环境污染事件的抢险救灾工作;

(18)市民政局:负责及时提供和交换灾情信息;负责调拨救灾物资,保证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参与社会救助;

(19)市煤炭局:负责提供全市地方煤矿受灾信息;

(20)市安监局:负责组织协调事发地的安全管理工作,参与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21)城市执法局:负责督促监督产权单位对灾后破损影响城市容貌的广告牌匾等公共设施的清理和修复;对未完成清雪任务的单位进行监督和处罚;

(22)市武警支队:负责灾情抢险和救援工作;

(23)市消防支队:负责灾情抢险和救援工作;

(24)鸡西供电局:负责救灾过程中的供电保障。

2.2办事机构

市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设在市气象局,负责处理应急指挥部日常业务。

主任:市气象局局长

副主任:市气象局副局长

职责

(1)负责传达市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

(2)具体协调处理在实施重大暴雪灾害应急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3)组织有关部门研究会商重大暴雪灾害发生发展趋势;

(4)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

(5)制订重大暴雪灾害防御方案;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6)负责应急处理及受灾信息的收集、汇总、上报等工作;

(7)负责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提出灾害预警建议;

(8)完成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3应急指挥场所

(1)固定指挥场所

固定指挥场所设在市气象局。在市气象台建立指挥系统,通过气象通信网络指挥全市重大暴雪灾害应急工作。

(2)机动指挥场所

机动指挥场所设在气象灾害应急指挥车上。在灾害发生地,通过车载指挥系统进行现场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指挥。

3.预警和预防

3.1预警信息来源

(1)市、县(市)气象局归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灾害监测、信息收集、预报预警和评估等工作,具体承担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任务;

(2)气象灾害发生后,知情单位或个人应及时通过气象灾害报警电话等多种途径向当地气象部门报告有关气象灾害信息。

3.2预警预防行动

(1)市、(县)市气象局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气象灾害的情况,立即进行监测和预警等方面的工作部署,并上报本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

(2)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对气象灾害信息进行分析评估,达到预警级别的,及时预警信息,并向上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

(3)成员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4)有关部门及社会公众应按照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见附件)和应急预案的要求,积极采取措施防御和避免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

(5)市应急指挥部应根据需要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确保预案的顺利实施。

3.3预警支持系统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气象灾害预警支持系统建设,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1)建立和完善以灾害性天气监测、气象信息传输、气象预报分析处理和气象灾害预警信

息为主体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2)建立气象灾害信息综合收集评估系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实现气象灾害信息资源共享。

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建立和完善本部门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系统。

3.4预警级别及

(1)Ⅳ级预警。由事发地的县(市)、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决定Ⅳ级预警,并随时向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预案的应急响应情况;

(2)Ⅲ级预警。由市应急指挥部决定Ⅲ级预警,并随时向市政府应急委员会报告预案的应急响应情况;

(3)Ⅱ级预警。由市应急指挥部决定Ⅱ级预警,并随时向市政府应急委员会报告预案的应急响应情况;

(4)Ⅰ级预警。由市应急指挥部向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提出预警建议,报请市政府应急委员会主要领导批准后,授权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或由市应急指挥部统一Ⅰ级预警,并随时向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和省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预案的应急响应情况。

3.5信息报告

(1)发生重大暴雪灾害的当地政府要对灾情进行全面了解,在30分钟内上报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核实情况后,在30分钟内向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报告,市应急指挥部要在1小时内将灾情简要情况书面向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报请市政府应急委员会主要领导批准,2小时内上报省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和省气象局。

(2)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暴雪灾害的时间、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级、信息来源、采取的措施等,并续报有关情况。

4.应急响应

4.1Ⅳ级响应

县(市)、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Ⅳ级预警后,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事发地政府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

(1)气象部门、业务单位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2)县(市)气象局应当主动加强与市气象局的天气会商,并根据省和市气象台的指导产品,做好暴雪灾害的跟踪服务工作;

(3)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各业务岗位要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4)县(市)气象局应当及时向县(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市气象局报告暴雪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

(5)县(市)气象局应当及时将本地暴雪灾害信息向上下游县(市)气象局通报。

4.2Ⅲ级响应

市应急指挥部Ⅲ级预警后,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市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

(1)市、县(市)气象局和业务单位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暴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2)县(市)气象局应当主动加强与市气象局的天气会商,并根据省和市气象台的指导产品,做好暴雪灾害的跟踪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3)各县(市)气象局应当及时向县(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市气象局报告暴雪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

(4)灾害发生后,市、县(市)气象局应当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暴雪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现场气象服务等工作;

(5)各县(市)气象局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暴雪灾害信息向上下游县气象局通报。发生或可能发生暴雪灾害地区的县(市)气象局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

(6)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各业务岗位要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4.3Ⅱ级响应

市应急指挥部Ⅱ级预警后,市气象局和有关县(市)、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市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市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

(1)市气象局和业务单位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重大暴雪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2)市气象局应当主动加强与省气象局所属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并做好重大暴雪灾害的跟踪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向下级气象台站指导产品;

(3)市气象局应当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和省气象局报告重大暴雪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

(4)灾害发生后,市气象局应当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重大暴雪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现场气象服务等工作;

(5)市气象局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暴雪灾害信息向上下游市级气象部门通报。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暴雪灾害地区的气象部门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

(6)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市、县(市)气象局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4.4Ⅰ级响应

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或市应急指挥部Ⅰ级预警后,市、县(市)气象局和有关县(市)、区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市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职责分工,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

(1)市气象局及其直属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重大暴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2)市气象局应当加强与省气

象局各直属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并做好重大暴雪灾害的跟踪预报预警工作,及时向下级气象台站指导产品;

(3)市气象局应当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重大暴雪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

(4)灾害发生后,市气象局应当积极配合省气象局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重大暴雪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现场服务等工作;

(5)市气象局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暴雪灾害信息向上下游市级气象部门通报。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暴雪灾害地区的气象局及其所属业务单位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

(6)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市、县(市)气象局应当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市、县(市)气象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向社会重大暴雪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4.5信息共享和处理

(1)重大暴雪灾害的监测、预报、服务、灾情等信息实行分级上报,由各级气象部门归口管理,实现信息共享;

(2)重大暴雪灾害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当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当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当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4.6应急通信方式

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并将值班电话和辅助通信方式向同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

4.7新闻

(1)暴雪灾害的新闻工作由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会同市委宣传部管理与协调;

(2)市政府应急委员会或其授权机构负责统一暴雪灾害相关信息。市委宣传部负责对现场媒体活动的管理、协调和指导;

(3)市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拟定新闻稿及灾情报告,报市政府应急委员会同意后向社会;

(4)信息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第一时间要向社会简要信息,随后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和报告工作。

4.8应急终止

(1)Ⅰ、Ⅱ级应急响应的终止,由启动Ⅰ、Ⅱ级预警的市应急指挥部或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根据重大暴雪灾害天气发生、发展趋势和灾情发展情况,报请市政府应急委员会主要领导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

(2)其他级别应急响应的终止,由启动预警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根据暴雪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和灾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应急响应决定终止,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3)应急响应终止后,市应急指挥部应结束应急状态的公告。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1)重大暴雪灾害发生后,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政等有关部门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依法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款物的接收、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2)卫生部门应当做好重大暴雪灾害现场消毒与疫情监控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3)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及时调查、统计重大暴雪灾害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重大暴雪灾害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情况,报市应急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4)气象部门组织专家对重大暴雪灾害成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报本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

5.2灾害保险

(1)气象部门应当为保险机构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项提供准确的灾情信息证明;

(2)各保险机构应当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工作。

5.3灾害评估

(1)重大暴雪灾害发生地的市、县(市)气象局负责组织重大暴雪灾害评估;

(2)跨行政区域的重大暴雪灾害评估由共同的上级气象局负责或者由其指定的单位负责;

(3)暴雪灾害评估报告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20日内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局;

(4)重大暴雪灾害评估结果可作为气象灾害救助、赔偿的依据。

6.应急保障

6.1指挥系统保障

(1)固定指挥场所通过可视化电视会商系统实现实时指挥和调度;

(2)流动应急指挥车通过已配备的计算机网络指挥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实现现场指挥。

6.2资金保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重大暴雪灾害应急工作的需要安排专项资金,为重大暴雪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6.3通信保障

(1)以国家气象通信网为主体,无线传输方式作为备份,及时接收各类气象资料,确保预报、预警、天气实况和灾情的传输;

(2)应急救援现场应与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之间保持通信畅通,配备现场紧急通信系统,为现场重大暴雪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保障。事发地的人民政府负责协助现场应急处置的通信保障。

6.4装备保障

(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重大暴雪灾害应急救援和减灾等方面的专用物料、器材、工具的储备,应当组织建设应急指挥车和应急流动气象台;

(2)气象部门应当加强重大暴雪灾害应急装备的储备,包括气象仪器备份、维修维护设备、灾情收集设备和人工影响天气装备等。

6.5应急队伍保障

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建立应急处置队伍。应急处置队伍应由大气综合监测人员、天气分析预报服务人员、气象通信人员、设备维护和保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宣传人员等构成。

6.6

技术储备与保障

市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建立本部门的专家咨询机构,为重大暴雪灾害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指导对社会公众开展重大暴雪灾害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应急技能培训。

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当依托相应的科研、业务机构,建立相关的气象灾害应急技术支持系统。组织相关机构和单位开展重大暴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综合防灾减灾的技术研究,做好气象灾害应急技术储备。

6.7宣传、培训和演习

(1)市气象局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暴雪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的相关知识;

(2)各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本单位应急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定期组织应急演习。

7.附则

7.1术语说明与解释

气象灾害预警:是指各级气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监测或判定出某一区域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某种气象灾害,为避免其影响,气象部门利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各种手段和途径发出气象灾害警报,提醒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采取应对防御措施的过程。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部门通过媒体传播给社会公众防御气象灾害的符号语言。通常由符号、颜色和对应的防御指南组成,符号表示气象灾害种类,颜色表示气象灾害的强度级别,一般按四个级别预警信号,并按气象灾害重大程度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对应的防御指南明确了有关部门、单位和公众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本预案有关量级的表述中,“以上”均含本级别在内。

7.2奖励与责任追究

7.2.1奖励

(1)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而英勇献身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认烈士;

(3)对因参与气象灾害应急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7.2.2责任追究

(1)各级气象部门及有关气象工作人员由于,导致重大漏报、错报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四十条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2)发生气象灾害后,有关部门谎报灾情或者知情不报,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职责,拒不配合、阻碍、干涉灾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其改正,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对其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7.3预案管理

(1)本预案将根据重大暴雪灾害应急工作实际需要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2)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本预案制订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暴雪灾害应急预案,并报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3)市、县(市)气象局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订的《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急预案》实施。

7.4预案制订与解释

本预案由市气象局牵头组织制订,并负责解释。

7.5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2007年12月25日起实施。

8.附件

暴雪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二)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措施;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备足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三)暴雪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

(四)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雪灾应急预案篇5

一、总体要求

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抗结合,切实提高应对雨雪冰冻灾害的综合防御和处置能力,严格落实职责和岗位责任,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重点抓好“一抗三保”工作,即:抗灾害、保畅通、保运输、保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冬季雨雪冰冻极寒天气公路保畅工作,区公路中心成立冬季雨雪冰冻天气防灾公路保畅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程克祥

副组长:申永军鲁先俊胡敏丽张德平赵立中汪洋;

成 员: 魏 敏郑 伟 谢俊勇 荣家芳 郭 庆 徐丙森 鲍 勇 黄 河 杨成香 刘志远 吴九。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心工养股,魏 敏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24小时值班电话:3956585.各公路站成立相应的组织,切实做好雨雪冰冻期间道路保畅工作,做到组织到位、职责到位、措施到位。

三、领导小组工作分工

组 长:程克祥 负责公路中心管养公路在极端雨雪冰冻天气情况下组织抢通保畅全面工作;

副组长:申永军负责独山站片区(独山、西河口、石婆店、狮子岗一带)雨雪冰冻期间道路保畅工作;

副组长:鲁先俊负责徐集站片区雨雪冰冻期间道路保畅工作,并负责组织机械车辆、材料物资等调度工作;

副组长:胡敏丽负责苏埠站片区雨雪冰冻期间道路保畅工作;

副组长:赵立中负责丁集站片区雨雪冰冻期间道路保畅工作,同时负责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副组长:张德平负责新安站片区雨雪冰冻期间道路保畅工作,同时负责桥梁监控管理工作;

副组长:汪洋负责城南片区雨雪冰冻期间道路保畅工作,同时负责信息上报,典型人物、事例宣传工作;

成员:魏敏负责防灾保畅期间总值班及物资调度工作;成员:郑伟谢俊勇负责协助机械车辆、材料物资等调度工作;成员:郭庆负责协助检查防灾保畅期间值班及物资调运工作;成员:荣家芳负责物资、资金的准备工作。成员:徐丙森鲍勇黄河杨成香刘志远吴九负责各自公路站雨雪冰冻天气情况下公路抢通保畅全面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保障工作。

一是做好桥梁日常巡查工作,认真落实桥梁“四个一”管理制度,重点对三、四类桥梁加强动态监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范控制,按照有关规定设置完善安全标志,避免发生责任事故。二是加大路面巡查力度,出现大的病害及时用冷铺沥青进行修补,确保道路畅通。三是路产股与交警、运管、安监、消防、气象、120急救中心等有关部门强化协调配合,实施联勤联动,配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做好雨雪冰冻间日期间危化品车辆行驶普通干线公路管控工作。搞好交通管制疏导,加大对重点部位、重点路段的巡查力度,每一路段明确巡查责任人,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置,确保发生突发事件和交通事故时,责任区负责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疏导交通,减少路堵事件。四是继续加强治理车辆超限工作力度,推进公路综合整治。要强化源头治理,实施区域联动,从严打击超限车辆,保护公路设施。

(二)认真做好安全防治工作。

一是要认真做好重要桥梁和急弯陡坡路段、事故易发路段等重点部位的安保工作。全面检查公路标志、标线是否齐全,安保设施是否完善。如特殊路段是否设有警示标志,弯道陡坡路段是否设置警示桩或安全护栏,宽路窄桥的安全警示标志是否设立,是否醒目,是否夜间反光等,对发现有缺损的要及时修复安装。二是做好冰冻期间养护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冬季施工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设立规范齐全的施工标志和夜间施工警示标志,并派人负责维护交通秩序,加强施工现场交通安全控制;对封闭交通施工的情况,要设立规范、醒目的交通标志和绕行标志,及时向社会绕行信息,保障雨雪冰冻期间的车辆顺利通行。三是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对办公场所、拌合场以及施工现场等进行一次安全及防盗、防火大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雨雪冰冻期间安全无事故。梁集、分路口、毛岔河公路服务站要加强人员值守和公路服务设施维修,提高服务质量,努力为驾乘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环境。

(三)做好日常管养和维护工作。

为创造畅安舒美的交通环境,各公路站在雨雪冰冻期间,重要县道穿村镇路段为重点,全面加强日常管护工作,及时清除桥面、陡坡急等范围内的积雪,加强公路沿线标志、标牌、护栏、示警桩等设施的维护和监管工作。

(四)信息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信息服务管理。对路况信息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收集、按上报程序规定及时上报,为司乘人员和社会提供温馨服务。二是加强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工作的宣传工作。对工作的亮点、好人好事等及时宣传报道,展现裕安公路文明形象,对突发事件,宣传措施也要及时跟进,起到正面引导,化解危机的作用,让广大司乘人员满意并真正体现出一个过年的氛围。

(五)切实加强公路应急保障能力。

全面落实恶劣天气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强化快速反应机制和联动机制,风雪来临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坚持以雪为令,及时组织清除冰雪。区公路中心组建成立8个抢通保畅应急分队,总人数60人,其中局机关12人、裕通公司8人、独山站8人、苏埠公路站8人、新安公路站5人、徐集站7人、丁集站8人、城南站4人。确定落实指挥车辆3台、货车8台(租用3台)、签订租用大型铲车16台,挖机2台,对所有机械设备做好提前维修,确保机械能用、好用。加强对中型以上桥梁、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的监控,最大限度减少恶劣天气对公路通行的影响。路产、安全、养护巡查车辆配备必要的警示标志等应急器材,遇有突发事件或交通事故时,及时摆放警示标志,做好现场布控。及时联系相关单位,形成救治、事故处理、车辆分流、道路清障、疏导交通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相关信息,做到信息畅通、反应迅速、组织得力、处置得当。

(六)积极储备应对冬季雨雪天气灾害保障应急物资:

养护应急车防滑链30套、雨衣100套、安全马甲200套、胶鞋100双、照明灯20盏、铁锹100把、融雪剂20吨、冬季冷补料120吨。

(七)认真落实值班、信息报送制度。

雨雪冰冻期间,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制度”、“24小时值守制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纵横联系和沟通。各责任股室、站必须做好通讯联系,负责人的手机始终处于畅通状态,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及时准确。按照主管局要求和工作流程,对道路信息、工作信息及时上报、及时,保证手机始终处于畅通状态,确保各单位信息畅通。雨雪冰冻灾害期间,中层以上人员外出必须向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请假销假。

五、预案启动

有下列情形时,预案立即启动:

1、桥梁、陡坡结冰,护坡滑坡、公路路基严重垮塌、冰雪灾害等严重阻塞交通、威胁行车行人安全通行。

2、凡中心领导小组接到辖区内险情报告、上级有关部门及区人民政府的有关通知。

3、各道班或路产巡查预见将有桥梁垮塌、引桥路基、护坡滑坡、冰雪灾害及行车安全等险情发生,须采取紧急措施,并立即报告中心应急领导小组启动预案。

六、应急工作要求:

1、本预案所涉及的人员,通信工具在冰冻期间必须保证随时畅通。

2、通知到的各单位、各部门应听众指挥,行动迅速,带齐必须用具、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开展工作。

3、通知待命的,应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增援。

4、积极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各工作小组在组长的指挥下,认真履行各自职责,并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确保处理工作有序、高效。

5、应急小组人员应熟悉业务,并储备必须的设备物资。

6、预案启动后,一切服从救援抢险需要。

雪灾应急预案篇6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工作原则

1.4适用范围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2.2部门主要职责

2.3应急指挥场所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预警信息来源

3.2预警预防行动

3.3预警支持系统

3.4预警级别及

4应急响应

4.1气象部门的应急响应

4.2成员单位的应急响应

4.3信息共享和处理

4.4应急通信方式

4.5重大暴雪评估

4.6新闻

4.7应急终止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5.2灾害保险

6应急保障

6.1指挥系统保障

6.2资金保障

6.3通信保障

6.4装备保障

6.5应急队伍保障

6.6技术储备与保障

6.7宣传,培训和演习

7附则

7.1术语说明

7.2奖励与责任追究

7.3预案管理

7.4制定与解释

7.5预案实施时间

8附件

8.1规范化格式文本

8.2暴雪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齐齐哈尔市重大暴雪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保证重大暴雪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应对重大暴雪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避免重大暴雪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障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绿色食品之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气象保障.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国气象局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1.3工作原则

1.3.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重大暴雪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暴雪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1.3.2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部门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实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形成应急合力,共同做好重大暴雪应急工作.

1.3.3坚持科技先导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高重大暴雪应急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预警,及时响应,及时处置.

1.4适用范围

1.4.1本预案适用于重大暴雪,包括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灾害.

1.4.2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在齐齐哈尔市内的重大暴雪监测,预报预警,救灾等应急工作.

2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重大暴雪应急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建立齐齐哈尔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和成员单位.县(市)人民政府参照市级建立相应的本级指挥体系.

2.1.1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

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及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和市气象局局长任副指挥长.

重大暴雪发生后,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可以根据需要,在事发地设立重大暴雪现场应急指挥部.

2.1.2市重大暴雪应急管理办公室

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气象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气象局主管业务副局长担任.

2.1.3成员单位

市气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水文局,市农委,市林业局,市卫生局,市广播电视局,市信息产业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民政局.

2.2部门主要职责

2.2.1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职责

负责对重大暴雪监测,预报预警和救灾等应急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

2.2.2应急办公室职责

负责传达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工作指令;具体协调处理在实施重大暴雪应急工作中的有关问题;组织有关部门研究会商灾害发生发展趋势;对灾害损失及影响进行评估;制定重大暴雪防御方案;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完成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2.2.3成员单位职责

(1)市气象局:负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警报的,并及时有效地提供气象服务信息;为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启动和终止重大暴雪应急预案,组织气象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以专报的形式,及时向成员单位通报情况;负责重大暴雪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估工作;负责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2)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协调灾后基础设施重建工作.

(3)市水务局:负责及时提供和交换江河,水库等受灾信息.

(4)市水文局:负责提供江河流域水文信息.

(5)市农委:负责及时提供和交换农业生产,农田与农户受灾信息;负责组

织生产自救与抗灾工作.

(6)市林业局:负责及时提供和交换森林(草原)信息和受灾信息;负责组织森林火灾的扑救.

(7)市国土资源局:负责提供汛期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信息,供气象部门预警信号使用;负责组织地质灾害的抗灾抢险工作.

(8)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及时提供和交换环境与污染信息;负责组织环境污染事件的抢险工作.

(9)市民政局:负责及时提供和交换灾情信息;负责迅速调拨救灾物资,保证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积极提倡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参与社会救助.

(10)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做好灾害发生时学生的安全保障工作;负责对学生进行防灾减灾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11)市公安局:负责组织事发地公安机关协助做好灾区社会治安和安全保卫工作,保证应急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12)市财政局:负责重大暴雪应急资金保障工作.

(13)市建设局:负责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设计施工等管理工作.

(14)市交通局:负责保障各级气象台站气象服务和移动气象台站现场服务人员,设备运输以及救灾工作的交通道路畅通;及时抢修被毁坏的交通道路和设施.

(15)市卫生局:负责组织调度医疗卫生技术力量,抢救受灾伤病员,做好灾区的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预防控制灾区疫情的流行;预防各类中毒事件的发生.

(16)市广播电视局:负责组织协调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及时播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警报等信息,遇有突发重大暴雪,及时插播预警信息;做好有关广播电视宣传动员和新闻报道工作.

(17)市信息产业局:负责组织协调并尽快恢复被毁坏的通信设施,保证各种气象信息传递,报送和救灾工作的通信线路畅通.

2.3应急指挥场所

2.3.1基本指挥场所

基本指挥所设在市气象局.在市气象局建立指挥系统,通过气象通信网络指挥全市重大暴雪应急工作.

2.3.2机动指挥场所

机动指挥所设在重大暴雪应急指挥车(移动气象台)上.在灾害发生地,通过车载指挥系统进行现场重大暴雪应急工作的指挥.

3预警和预防机制

3.1重大暴雪预警信息来源

3.1.1各级气象局归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暴雪监测,信息收集,预报预警和评估等工作,其所属气象台站具体承担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任务.

3.1.2重大暴雪发生后,知情单位或个人应及时通过重大暴雪报警电话等多种途径向当地气象部门报告有关重大暴雪信息.

3.2预警预防行动

3.2.1各级气象局根据重大暴雪监测,预报,警报信息,对可能发生重大暴雪的情况,立即进行监测和预警等方面的工作部署,并上报本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

3.2.2各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对重大暴雪信息进行分析评估,达到预警启动级别的,启动预警命令,并向上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报告.

3.2.3成员单位应按照各自职责分别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3.2.4有关部门及社会公众应按照重大暴雪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见附件8.2)和应急预案的要求,积极采取措施防御和避免重大暴雪可能造成的损失.

3.2.5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应根据需要进行检查,督促,指导,确保预案的顺利实施.

3.3预警支持系统

3.3.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重大暴雪预警支持系统建设,保证重大暴雪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1)建立和完善以灾害性天气监测,气象信息传输,气象预报分析处理和重大暴雪预警信息为主体的重大暴雪预警系统,提高重大暴雪预警能力.

(2)建立重大暴雪信息综合收集评估系统,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和完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信息平台,实现重大暴雪信息资源共享.

3.3.2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建立和完善本部门重大暴雪应急处置系统.

3.4预警级别及

3.4.1本预案中预警启动级别按照重大暴雪的影响范围,重大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

3.4.2IV级预警.市内气象台站预报预警1个县(市,区)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见7.4.2"重大灾害性天气强度标准)以上的灾害性天气过程;或已经(及可能)造成10人以下受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或其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IV级预警时,对较小范围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的较大重大暴雪.由事发地的县(市,区)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Ⅳ级预警,并随时向市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报告预案的应急响应情况.

3.4.3Ⅲ级预警.市内气象台站预报预警1个县(市)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特大(见7.4.2"特大灾害性天气强度标准)以上灾害性天气过程;或2个以上县(市,区)发生或可能发生达到启动Ⅳ级预警标准的重大暴雪的;或已经(或可能)造成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或者伤亡总数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或其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Ⅲ级预警时,可能造成较大危害和社会影响的重大重大暴雪.由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Ⅲ级预警,并随时向省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报告预案的应急响应情况.

3.4.4Ⅱ级预警.市内气象台站预报预警1个县(市)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极大灾害性(见7.4.2"极大灾害性天气强度标准)天气过程;或4个以上县市发生或可能发生达到启动Ⅲ级预警标准的重大暴雪的;或已经(或可能)造成死亡3人

以上10人以下,或者伤亡总数30人以上10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或其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Ⅱ级预警时,可能发生特别重大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并可能造成重大的危害和社会影响,市气象局将重大暴雪预警情况报告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和省气象主管机构,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再报告给省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省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决定启动Ⅱ级预警后,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执行上级应急指令.

3.4.5I级预警.市内气象台站预报预警3个以上县市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达到启动Ⅱ级预警标准重大暴雪的;或已经(或可能)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者伤亡总数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或其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I级预警时,可能特别重大危害的灾害性天气过程,市气象局将重大暴雪预警情况报告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和省气象主管机构,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再报告给省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市,县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执行上级应急指令.

4应急响应

4.1气象部门的应急响应

各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启动预警后,同级气象部门应当按照以下程序做好应急响应:

4.1.1IV级响应

县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IV级预警后,县级气象局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业务单位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县气象局应当主动加强与市气象局所属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并根据省和市气象台的指导产品,做好重大暴雪的跟踪服务工作;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向县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和市气象局报告重大暴雪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

——县气象局应当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暴雪信息向上下游县气象局通报.

4.1.2Ⅲ级响应

市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Ⅲ级预警后,市,县级气象局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市气象局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全程跟踪灾害性天气的发展,变化情况;

——市气象局应当主动加强与省气象局所属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并根据省气象台的指导产品,做好重大暴雪的跟踪预报预警服务工作;

——市气象局应当及时向市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和省气象局报告重大暴雪的发生,发展及其预报服务情况;

——灾害发生后,市气象局应当迅速调派应急队伍,进入抗灾现场,做好相关的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和现场气象服务等工作;

——市气象局应当根据灾情发展情况,适时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市气象局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暴雪信息向上下游市气象局通报.

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暴雪的县级气象局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发生地县气象局应当根据市气象局的统一组织,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发生地县气象局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暴雪信息向上下游县气象局通报.

4.1.3Ⅱ级响应

接到省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Ⅱ级预警后,市,有关县(市)气象局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市和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暴雪的县(市)两级气象部门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各业务岗位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市和发生地的县(市)两级气象部门应当根据省气象局的统一组织,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市和发生地的县(市)两级气象部门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暴雪信息向上下游市,县两级气象部门通报.

4.1.4I级响应

接到国务院应急办公室I级预警后,市,县气象局应当启动相应的应急程序:

——市和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暴雪的县(市)两级气象局及其所属业务单位各岗位应急人员全部到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

——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市,县两级气象局所属各业务单位各业务岗位应当按照职责做好实时监测,加密观测,滚动预报,跟踪服务;

——市和发生地的县(市)两级气象局应当根据省气象局的统一组织,适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市和发生地的县(市)两级气象局应当及时将本地重大暴雪信息向上下游市,县两级气象局通报.

4.1.5各级气象台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向社会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

4.2成员单位的应急响应

4.2.1IV级响应

事发地的县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县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

4.2.2Ⅲ级响应

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

4.2.3Ⅱ级响应

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省,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做好相应的应急响应工作.

4.2.4I级响应

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国务院应急办公室,省,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做好相应的

应急响应工作.

4.3信息共享和处理

4.3.1重大暴雪的监测,预报,服务,灾情等信息实行分级上报,由各级气象部门归口管理,实现共享.

4.3.2重大暴雪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当快速,准确,翔实,重要信息应当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当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

4.4应急通信方式

各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并将值班电话和辅助通信方式向同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报告.

4.5重大暴雪评估

4.5.1重大暴雪发生地的县级以上气象局负责组织重大暴雪评估.

4.5.2跨行政区域的重大暴雪评估由共同的上级气象局负责或者由其指定的单位负责.

4.5.3重大暴雪评估结果及时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局.

4.5.4重大暴雪评估结果可作为重大暴雪救助,赔偿的依据.

4.6新闻

4.6.1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将重大暴雪及其衍生,次生灾害监测预警,因灾伤亡人员,经济损失,救援情况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布.

4.6.2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根据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的通报及时报道.向社会公众报道或的重大暴雪预警信息,必须是来源于统一的信息.

4.7应急终止

4.7.1I级应急响应的终止,由启动I级预警的国务院应急办公室根据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和灾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Ⅱ级应急响应的终止,由启动Ⅱ级预警的省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根据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和灾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

4.7.2其他级别应急响应的终止,由启动预警的市,县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根据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趋势信息和灾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终止应急响应.应急响应决定终止,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4.7.3应急响应终止后,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应结束应急状态的公告.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5.1.1重大暴雪发生后,灾害发生地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政等有关部门设立灾民安置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站,依法做好灾民安置和救灾款物的接收,发放,使用与管理工作,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5.1.2卫生部门应当做好重大暴雪现场消毒与疫情监控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5.1.3各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及时调查,统计重大暴雪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受灾程度,评估,核实重大暴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情况,报上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5.1.4气象部门组织专家对重大暴雪成因进行分析总结,并报本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

5.2灾害保险

5.2.1气象部门应当为保险机构办理受灾人员和财产的保险理赔事项提供准确的灾情信息证明.

5.2.2保险监管机构应当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的监管工作.

6应急保障

6.1指挥系统保障

6.1.1基本指挥所通过可视化电视会商系统实现实时指挥和调度.

6.1.2流动应急指挥车通过已配备的计算机网络指挥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和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实现现场指挥.

6.2资金保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重大暴雪应急工作的需要安排专项资金,为重大暴雪应急处置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6.3通信保障

6.3.1以国家气象通信网为主体,无线传输方式作为备份,及时接收各类气象资料,确保预报,警报,天气实况和灾情的传输.

6.3.2应急救援现场应与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之间保持通信畅通,配备现场紧急通信系统,为现场重大暴雪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保障.事发地的人民政府负责协助现场应急处置的通信保障.

6.4装备保障

6.4.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重大暴雪应急救援和减灾等方面的专用物料,器材,工具的储备,应当组织建设应急指挥车和应急流动气象台.

6.4.2气象部门应当加强重大暴雪应急装备的储备,包括气象仪器备份,维修维护设备,灾情收集设备和人工影响天气装备等.

6.5应急队伍保障

各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建立应急处置队伍.应急处置队伍应由大气综合监测人员,天气分析预报服务人员,气象通信人员,设备维护和保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宣传人员等构成.

6.6技术储备与保障

市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建立本部门的专家咨询机构,为重大暴雪应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并指导对社会公众开展重大暴雪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应急技能培训.

各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应当依托相应的科研,业务机构,建立相关的重大暴雪应急技术支持系统.组织相关机构和单位开展重大暴雪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和综合防灾减灾的技术研究,做好重大暴雪应急技术储备.

6.7宣传,培训和演习

6.7.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重大暴雪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的相关知识.

6.7.2各级重大暴雪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当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本单位应急工作人员进行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并

定期组织应急演习.

7附则

7.1术语说明

重大暴雪预警:是指各级气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监测或判定出某一区域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某种重大暴雪,为避免其影响,气象部门利用广播,电视,短信,网络等各种手段和途径发出重大暴雪警报,提醒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采取对应防御措施的过程.

重大暴雪预警信号:是指各级气象部门通过媒体传播给社会公众防御重大暴雪的符号语言.通常由符号,颜色和对应的防御指南组成,符号表示重大暴雪种类,颜色表示重大暴雪的强度级别,一般按四个级别预警信号,并按重大暴雪重大程度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对应的防御指南明确了有关部门,单位和公众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本预案有关量级的表述中,"以上"均含本级别在内.

7.2奖励与责任追究

7.2.1奖励

(1)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在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而英勇献身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追认烈士.

(3)对因参与重大暴雪应急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

7.2.2责任追究

(1)各级气象部门及有关气象工作人员由于,导致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四十条规定追究相应的责任.

(2)发生重大暴雪后,有关部门谎报灾情或者知情不报,或者拒不履行本预案规定的应急处置职责,或者拒不配合,阻碍,干涉灾情收集和救助工作,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其改正,给予行政处分;情节重大的,对其主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7.3预案管理

7.3.1本预案将根据重大暴雪应急工作实际需要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7.3.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暴雪应急预案,并报上级人民政府备案.

7.3.3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应急预案》实施.

7.4制定与解释

7.4.1本预案由市气象局会同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并负责解释.

7.4.2按照灾害性天气强度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市气象局依据中国气象局《突发重大暴雪预警信号与传播办法》和省气象局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齐齐哈尔市灾害性天气强度标准,分为重大,特大,极大三级.

重大级别:暴雪橙色;

特大级别:暴雪红色;

极大级别:暴雪红色.

7.5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之日起实施.

8.附件

突发重大暴雪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暴雪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进行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储备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二)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措施;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驾驶人员小心驾驶,车辆应当采取防滑措施;

4.农牧区和种养殖业要备足饲料,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三)暴雪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

2.交通,铁路,电力,通信等部门应当加强道路,铁路,线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

3.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将户外牲畜赶入棚圈喂养.

(四)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雪灾应急预案篇7

市发生冰雪天气灾害进行应急处置工作时,应当遵循本预案。冰雪天气灾害应急工作实行政府领导、统一组织管理、分级负责、相关部门配合的原则。

2.冰雪天气灾害分类和分级

影响**的冰雪天气灾害,主要有道路结冰和降雪,而道路结冰也是由于降雪、降温形成。气象部门将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为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将暴雪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2.1道路结冰预警信号

2.1.1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

2.1.2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2.1.3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当路表温度低于0℃,出现降水,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2.2暴雪预警信号

2.2.1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2.2.2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影响。

2.2.3暴雪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2.2.4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或者农牧业有较大影响。

3.组织指挥机构

市政府成立**市冰雪天气灾害应急工作指挥部。其组成人员如下:

指挥长:(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市政府副市长)

副指挥长:(市应急办主任)

(市建设局局长)

成员:人武部,市委宣传部,市应急办、发展改革委、建设局、交通局、气象局、公安局、公用事业局、卫生局、民政局、教育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财政局、环保局、农业局、商务局、供电公司、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镇、公安交警大队、铁路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建设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4.指挥机构组成单位及其职责分工

市委宣传部:负责冰雪天气抢险救援的宣传发动和思想稳定工作。

市应急办:负责冰雪灾害信息收集、汇总;负责向指挥长报送重要紧急事项;承办应对雪灾的专题会议,督促落实上级决定事项和领导批示、指示精神。

市人武部:按指挥部要求负责组织协调驻**部队、武警、民兵分队参加冰雪灾害抢险救援,并协助维护灾区社会治安。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把救灾工作纳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特、重大救灾基建项目,协调有关方面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协调落实城市煤电油运保障工作。

市建设局: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城市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建设工地积雪的清除及抢险工作;组织城市道路、城市广场、主次干道两侧行道树、绿化带的冰雪清理,以及地面断枝残叶的及时清理和桥梁路面积雪的清除工作,保障道路畅通;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设计施工等工作。

市交通局:负责救灾应急交通运输工作;组织转移灾民和财产所需的车辆等交通工具;开展疏导灾后公路清雪除冰和滞留车辆、人员的疏通、饮食、防寒等工作;运输救灾物品;做好灾后公路恢复重建和公路冰雪清除等工作。

市气象局:负责组织冰雪天气预测、预报;及时通报冰雪灾害天气实况,提出应对建议,为应对冰雪灾害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市公安局:负责灾区治安防范,加强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重要目标和要害部位安全;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市公用事业局:负责热力供应、燃气、自来水等公用设施的抢修和排险工作,保障生命线通畅;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用气等。

市财政局:负责救灾资金筹措拨付,保证救灾资金及时到位。

市卫生局:负责冰雪灾害天气卫生防疫工作,及时救助受灾群众,确保受灾群众生命安全。

市民政局:负责救灾款物的筹措以及救灾款物的安排、使用和管理;组织灾民转移安置工作;指导救灾捐赠工作,做好捐赠款物的接收、管理和使用;检查督促受灾地区救灾措施落实情况;开展救灾救济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抗灾、救灾意识;做好全市救灾物资的组织调拨和供应等工作。

市教育局:负责学校及受灾学生、教职员工转移安置工作;组织灾后恢复教学工作,做好灾后校舍重建工作,确保灾区学生不因灾辍学。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安全等级鉴定工作。

市农业局:负责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指导灾民搞好抢种补种等灾后生产;做好灾区农用物资供应和灾区动植物疫病防治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相关设施的抢险保障工作。

市商务局:负责协调各类生产企业加大救灾物资生产力度,确保救灾物资满足救灾需要。

市供电公司:负责组织指挥灾区电力设施抢修工作,保障重点部门、部位电力设施完好和线路畅通。

市联通公司、移动公司、电信公司:负责组织指挥灾区通讯设施抢修工作,保障重点部门、部位通讯设施完好和畅通无阻。

市火车站:负责做好冰雪天气铁路设施积雪清除工作,保障铁路设施完好和铁路安全运行。

**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道路、桥梁积雪清扫工作;组织、指挥、协调辖区厂矿、企业、社区参与本单位以及全市积雪清扫,并动员居民参与全市积雪清扫。

5.救援专家

我市应急救援专家为各有关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冰雪应急预案启动后,应急救援专家负责为应急救援提供专业咨询,为应急救援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5.1救援专家应在各所在单位待命,随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提供决策建议。

5.2救援专家的调用,由主管委局、单位负责。如有人员变动,应及时予以调整,并上报市应急办备案。

6.应急救援设备

6.1坚持除雪专业设备和辅助设备相结合的原则。市建设局负责建立应急除雪设备档案,储备专业的除雪除冰设备,明确设备存放地点和具体负责人,并保障设备使用正常。同时,负责与主要除雪辅助设备所属单位签订协议,确保冰雪灾害发生时按照应急指挥部的指令及时调度。

6.2市交通局除雪机械设备:由市交通局负责组织。

6.3应急救援设备调度程序:

6.3.1应急办汇集冰雪灾情,提出需要机械设备的数量和急需清理的区域。

6.3.2指挥长根据应急请求向市建设局、交通局下达使用应急救援设备的数量和到达地点的指令。

6.3.3市建设局、交通局根据指挥部的指令立即启动应急救援设备调度分预案,确保应急救援设备立即启动,按要求时间到指定区域开展作业。

6.3.4必要时,按签订的协议启用备用应急救援设备。

6.3.5使用应急救援设备的,有关单位每2小时向应急办报告一次进展情况。

7.应急预警程序与响应

市气象局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装备和手段,加强对冰雪灾害天气的监测。当出现较大气象灾害预警时市本级启动应急预案,各专业部门应启动部门预案。

7.1应急预案的启动。市气象局根据气象预报,当道路结冰达到黄色预警标准或暴雪达到蓝色预警标准以上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指挥长,由指挥长下达指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7.2应急预案启动工作程序:

7.2.1道路结冰达到黄色预警标准或暴雪达到蓝色预警标准时,第一副指挥长须到应急办现场指挥。第一副指挥长缺位时,按顺序由其他副指挥长现场指挥。同时,市应急办通知市气象、建设、公安、公用事业、园林、交通、环保、供电公司、火车站、**镇等单位主管副职到应急办值班。指挥部其他组成单位要有副职领导到本单位应急值班。

7.2.2道路结冰达到橙色预警标准以上或暴雪达到黄色预警标准以上时,指挥长须到应急办现场指挥。指挥长缺位,则由顺位指挥长到应急办现场指挥,同时指挥部全体成员到应急办值班室应急值班。

7.3现场应急指挥部的运转。应急现场指挥部成员到位后,按照职责分为应急值守组、文字材料组、舆情应对组、现场处置组。

7.3.1应急值守组按照指挥长的指令处置各种应急情况。

7.3.2文字材料组负责汇总各乡(镇、区)及各相关部门情况,按程序上报上级机关,并向市领导报告。

7.3.3舆情应对组负责回答市民、网民的情况咨询,在网上进行答复。

7.3.4现场处置组按照指令到现场处理突发事件。

7.4应急预案启动后,各成员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将启动预案情况及时上报市应急办,同时开展以下工作:

7.4.1市气象局。要在30分钟内向市应急办报告全市各乡(镇、区)降雪情况和天气预测,每2小时向应急办报告一次最新天气预报。

7.4.2市建设局。立即制定城市区所有道路、桥梁冰雪清除的实施方案,并在1小时内报告市应急办,由市应急办通知相关单位组织实施。同时,每2小时向市应急办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7.4.3市热力公司。立即组织人员对全市暖气管道进行检查,2小时以内将检查结果报市应急办。同时,加强网道监护,确保全市热力正常供应。

7.4.4市火车站。要在30分钟内向市应急办上报旅客滞留情况。妥善安排好滞留群众的食品供应,做好稳定工作。同时,每小时报告一次最新情况。新晨

7.4.5市交通局。要在30分钟内向市应急办上报汽车站的交通运营、道路封闭和道路疏通安排情况,以及各客运站旅客滞留、安排情况。同时,每小时报告一次最新情况。

7.4.6市供电公司。要在30分钟内向市应急办报告全市电路运行情况。启动保障、抢修应急机制,保障电力设施完好和重点部门供电畅通。

7.4.7市公安局。要在30分钟内向市应急办报告全市交通秩序情况。同时,立即制定保障全市交通秩序的实施方案;启动治安治理和安全保卫机制,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保证抢险救灾工作正常进行;随时报告突发事件。

7.4.8市公用事业局。要在30分钟内向市应急办报告全市水路管道情况。启动应急机制,做好暖气、燃气、自来水等公用设施的抢修和排险工作,保障生命线畅通。同时,每小时报告一次最新情况。

7.4.9市委宣传部。实行应急值班,根据指挥部命令随时应急有关情况,做好网络应对和引导工作。

7.4.10市公安交警大队。要在30分钟内向市应急办报告高速公路路况、车辆和旅客滞留情况,组织指挥交通、疏散车辆和滞留群众。同时,每小时报告一次最新情况。

雪灾应急预案篇8

政府等公共部门在雨雪冰冻灾情中的应急措施及效果公共危机要求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人们正常生产和生活的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2008年初的特大雪灾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及时对抗灾救灾进行部署。1月29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灾情,全面部署做好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工作。2月3日,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进一步部署雨雪冰冻灾害抗灾救灾工作,强调要千方百计保交通保供电保民生。国务院在召开全国煤电油运保障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及国务院常务会议后,又专门成立了应急中心,统一调度指挥全国救灾抢险和煤电油运工作工作并及时通报动态信息。1月30日,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关部队全力支持灾区抗灾救灾,帮助受灾群众排忧解难,共同为夺取抗灾救灾斗争胜利而努力。总书记、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数次亲临灾区一线,考察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为了应对这次突发的暴雪自然灾害危机,国家发改委启动了经济运行的协调机制,建立了监测信息的日报制度,开展了动态监测,强化了电煤的产运需衔接,组织落实有序用电的方案,重点保障煤电油运的正常生产和调运,保障灾区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铁道部建立了三级旅客列车晚点滚动预报制度,及时收集列车晚点信息,并做好全额退票工作;交通部24小时加强路网控制,及时路况信息,保持省际、市际路网信息联动,果断采取车辆分流措施,开辟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并对相关运输车辆免收通行费;民政部及时会同财政部下拨中央救灾应急资金,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灾区动态。国家旅游局提前启动春节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和应急预案工作。农业部紧急部署农业冬季生产和防冻灾工作。国家气象系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中央气象频道启动应急报道机制,实时雪情、道路结冰预警警报和防御指南,中央气象台首次暴雪红色警报。中组部号召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冲锋战斗在抗灾救灾的第一线。全国总工会也要求发挥工会优势,积极帮扶救助。随着暴雪冰冻灾情的深入和扩大,全国上下都投入到抗灾救灾的队伍中。各地各部门纷纷启动应对自然灾害的紧急预案,全力以赴开展除雪破冰,抢修供电供水等公共设施,恢复交通秩序,救助慰问受灾群众,取得抗灾救灾的决定性胜利。为缓解道路交通压力,许多地方政府和单位号召外来务工人员留在本地过年,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并对他们进行了春节慰问。全国有20多个省市区相继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确立重要商品的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机制。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大力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众志成城,积极投身抗灾救灾活动,踊跃向灾区捐款捐物,有关地区还向灾区派出抢险队伍、免费提供救灾物资全力支持灾区重建工作。

可以说,我国政府等公共部门在应对雪灾危机中采取了多重有效的措施,组织领导工作比较到位,应急管理预案得到启动,一些超常规的政府行政干预手段陆续出台,各种资源和力量得到充分的调动,交出了比较满意的答卷,总体成绩值得肯定。尽管大雪压境,但社会没有出现混乱现象,整个城市比较稳定,社会秩序基本运行正常,各项保障供应工作能够及时跟上,总体物价未出现异动和大幅度持续上涨,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我国危机管理在雨雪冰冻灾情中暴露的问题及教训我国南方出现这么大范围的罕见降雪,产生如此重大的灾情,固然有客观的无法避免的原因,但同样反映了我国公共危机应急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和缺陷,教训值得深思和总结。

第一,公共部门应对灾害危机的准备不足,包括基础设施、管理、应急手段等。准备不足,就会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显得仓促,甚至遭受重大损失。在雪灾中,南方许多电厂煤炭告急,供电形势异常严峻,说明国家应该提前做好煤炭储备。本年度,我国很多煤炭供应企业没有提前启动储藏预案,有的煤仓都没有填满,煤炭量逐渐减少时没有得到及时的补充。另一方面,由于南方天气骤然转冷,很容易造成用电量的大幅增加,电厂耗煤屡创新高,供不抵耗,也导致存煤快速下降。不仅如此,加上山西等省市加大煤矿安全整治力度,全国煤炭资源供给偏紧,特别是春节期间煤矿放假停产,进一步加剧资源紧张。我国华中电网、华东电网和南方电网三大电网在雪灾中遭受重创,部分地区电网骨干线路覆冰总长度数千公里,很多线路平均覆冰厚度达40-60毫米,进而引发断线跳闸事件,诸多铁塔也不堪重负而倒塌,这其中也有电力设施设计值偏低的原因。目前我国铁路绝大多数列车都是电力机车,由于京广线湖南段、沪昆线怀贵段多处地方电网断电,电力机车无法正常牵引,加上许多铁路线的信号系统无法开放,致使运输受阻,大量旅客滞留。这说明铁路系统的各种类型的机车配置不尽合理,并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供电部门的协调配合。南方很多省份由于很少降雪,主要以抗洪抗旱为主要灾害品种,未将雪灾列入应急范畴,各部门缺乏防雪灾实际经验。南方高速公路普遍缺少专业除雪设备和机械,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有扫雪机却无人会用的局面,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雪后许多道路只能依靠费时费力低效率的传统人海战术来清理积雪,再加上警力不足,严重贻误了最佳除雪时机。南方高速公路及桥梁在修建时也没有考虑雪灾因素,坡度上一旦积累了冰雪即不能通行。南北交通大动脉京珠高速公路湖南段交通一度严重受阻,滞留的车辆数以万计。有些南方城市发生大范围水管冻裂现象,这也与目前水管材料抗冻能力不强有关,反映了市政设施设计缺陷。

第二,公共部门应对灾害危机的反应和应对措施相对滞后。根据中央气象台专业人士分析,这次暴雪极端天气最直接的原因与太平洋上出现的“拉尼娜”现象有关。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在出现恶劣天气的征兆的初期就做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灾害造成的损失无疑会减小很多。从公开媒体所显示的信息来看,各省遭遇冰雪灾害天气以来,有关部门在初期重视程度不够,抗灾救灾往往停留在单兵作战阶段。在暴雪持续发生灾情不断蔓延扩大的中后期,中央及地方部门才启动了系统性的应急措施,应急响应能力偏慢。有些地方发生旅客拥堵滞留情况后,往往要等省、市乃至区有关部门层层召开会议后才能拿出相关方案,延误了宝贵的时间。有的地区交通瘫痪后一味采取封路措施,未能及时采取警车带路引流的办法,替代运输线启用程度不够。贵州在经历持续凝冻天气后,一些地区物价飞涨,一支10厘米左右的蜡烛曾卖到了10元钱,大米、食用油、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一时间奇货可居,地方政府没有能够及时采取紧急措施稳定市场物价。

第三,公共部门灾情信息披露不够及时,一定程度上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在这次大范围雨雪中,往往一个地区的高速公路在清理冰雪后开放,而相邻地区恰好关闭,很多车辆也因此堵在高速上,不知何时能离开,也不知前方公路是否仍在封闭中。广州等地的火车站出现旅客大规模滞留现象主要原因固然是恶劣天气造成的交通中断,信息沟通不健全也是重要的因素,铁道部门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向媒体、公众完全清楚明白地信息。另外,广东地区的大多数电视台、电台等媒体大量使用粤语进行播音也人为加剧了外来务工人员掌握天气出行信息的障碍。

第四,公共部门对应急预案的理解和认识不到位,预案质量不高。目前各地政府和各部门大都制订了相关应急预案,但是这些预案,包括《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很多都是在原则层面加以规定的,在这场跨地区、跨部门的大范围雪灾的应急上缺少特别专项的、具体的应急方案,应急机制并没有深化下去。同时,国内应急体系的建立和运作缺乏情报学基础,缺乏系统性、可操作和协调性,存在各自为政现象,违背了应急处理的基本原理,有的应急预案成了变相的政府报告,没有把应急预案从纸上带入市民的现实生活中去,效应远没有发挥到最大化。

关于健全完善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的建议对策在现代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部门执政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断加强公共政策水平是其中应有之义。危机管理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予以足够重视。

1.积极推动公共危机应急体系重构

2003年非典以后,中国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灾害应急体系的建设,中央出台了总体预案,20个专项预案和85个部门预案,地方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预案,包括企业、社区都出台了预案,有效地提高了我国的灾害防御能力和紧急救助能力。但是,在这场应对暴风雪的战斗中,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危机的管理体制还存在不少缺点,急需改进。一些地方反应迟缓,组织救援不及时、不到位,一些部门信息不通、指挥失灵,致使灾害现场公共服务缺位。有些地方的应急方案缺少预见性、前瞻性,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远远不足,致使受灾损失被人为放大。在机构建制上,国家应成立高级别的专项应急指挥部,组建一个权威、高效、协调的中枢指挥系统,以降低协调成本,加强各部门的及时沟通和联动效果。各地各部门的高层要重视危机事件,组建熟悉危机管理的高效管理团队,提高战略决策效能和危机应变能力。中央和地方要在应急中实现良性互动,多部门、跨地区的联动协调机制需要细化。危机应急体系的建立、应急预案的制订,要舍得投入,提前进行专业的研究和设计。在危机应急预案中要涵盖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细化专项的、具体的应急方案,加强应急灾害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估,建立完善的灾情预报系统以及必要的惩戒体系。每次灾害后都要有总结机制、学习机制,以发现问题,对预案作更新和改善并积累经验。

2.加快研究公共危机和紧急状态立法

完备的法律法规和计划安排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保障,有了法律和相关预案,就能使各部门在应对危机上的责任关系更加明确和规范。美国在涉及到大范围的、区域性的事态,通常会宣布紧急状态,使用特别的法律授权来采取封路、停运等各种应急措施。2006年1月,我国出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7年8月,又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但是,我国目前主要还是在已有法律秩序的框架下应急,人为性随意性强,没有专门法律出台来规范。今后我国要加快研究和立法进程,将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进一步研究和界定什么条件下可以启动紧急状态立法、可以宣布一定范围内的紧急状态等。

3.加强公共危机信息系统建设

雪灾应急预案篇9

在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雪灾使南国大地蒙受重大损失,交通受阻、城区停电、民房倒塌等现象。这次冰雪灾害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影响很大。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多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四川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暴风雪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断。由于正逢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站场港埠。另外,电力受损、煤炭运输受阻,不少地区用电中断,电信、通讯、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某些重灾区甚至面临断粮危险。而融雪流入海中,对海洋生物亦造成巨大影响。

冰雪灾害的发生原因及救灾处理情况

(一)冰雪灾害的发生原因

这次冰雪灾害的覆盖范围包括浙江、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有关冰雪灾害发生的原因,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看法,但大体的原因分析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冰雪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冰雪灾害气候异常与拉尼娜的关系。中国国家气象部门的专家指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过程应归因于与拉尼娜现象有关的大气环流异常:环流自1月起长期经向分布使冷空气活动频繁,同时副热带高压偏强、南支槽活跃,源自南方的暖湿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强烈降水。大气环流的稳定使雨雪天气持续,最终酿成雪灾。

大气环流的异常运行。专家指出,处于中高纬度的欧亚地区,高空几个月来形成了一个阻塞高气压,大气环流停留不动,导致北方冷空气连续不断入侵中国。在冷空气来临的同时,来自南亚、东南亚的暖湿空气又源源不断向华南地区输送,冷暖气流在华南、江南一带交汇,导致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低温雨雪。

(二)雪灾救灾活动反思

灾难发生后,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击冰雪灾害,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北方每年的冰雪比南方这场灾害要大得多,依然可以安然无恙?美国发生冰雪灾害时,为什么损失很小呢?为什么整个救灾过程不够顺利呢?

在救灾过程中,出现安排不当现象。在雪灾初期,湖南正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会议,该省大部分主要地方官员都在长沙参加会议。两会结束后,进出长沙的交通几乎都被雪灾阻断,导致地方官员无法回到任职地区指挥抗灾。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湖南成为了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省份。同时,这次雪灾亦暴露了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在应付突发事件时未有港澳地区及广东省的经验丰富。在上海,公安人员由于未能控制心急的乘客而与乘客爆发肢体冲突。在救灾过程中,也出现政策不当的现象。国务院曾在上世纪50年代做出规定,南方因为气候比北方温暖,民居内不必安装暖气,但雪灾的受灾地区正是南方地区,导致灾情严重。

从整体来看,出现如此脆弱的局面,主要原因还包括缺失了对灾害的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置措施,说明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策略

冰雪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带来巨大的危害,促使我国政府加强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尽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应对自然灾害的方针政策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缺乏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等等。(一)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

自然灾害的群发性、频发性、多样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以专门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我国现行的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之一是政出多门,应急管理工作条块分割,不利于统一指挥和调度。从灾害综合管理的角度看,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应建立一个由国务院领导人牵头的处理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各种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部门,在该机构下设立专门应对自然灾害的职能部门,如自然灾害局,该职能部门的主要功能分为日常运作和应急管理两个方面。同时,该机构还应该建立重大危机时间会商制度。综合协调部门在平时主要起预警、监控、咨询和业务指导作用,一旦突发公共事件,就转为国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指挥与协调机构。

(二)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的建立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针对雪灾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在平时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某些自然灾害还是无法准确地进行预测,不能避免其发生,那么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一旦自然灾害发生,有关部门则可以根据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然灾害进行处置。因此,应当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设,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沟通是危机处理的核心,危机产生后,危机所在地政府要立即上报危机事件的最新信息。上报的各种数据要准确,做到及时准确,以便于上级政府决策。同时,搞好信息。危机事件发生后,往往谣言较多,容易造成社会混乱,因此,要建立信息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事件的信息,使广大公众了解真相。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由应急管理机构统一确定,新闻办负责具体实施。危机处理中的沟通要处理好政府与公众、政府与新闻媒介、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关系。

(四)完善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灾害管理应急机制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减少损失、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保证。我国相关方面的应急管理机制未发挥真正作用。真正有效的应急机制是,在自然灾害未发生时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尽早发现,及早应对。同时,相关研究工作应当继续加强,做好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尽可能准确预测自然灾害,采取措施避免其发生。因而,应当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快速反应机制,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立刻采取积极的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减少其造成损失。

雪灾应急预案篇10

关键词:南方雪灾 拉尼娜现象 应急管理

在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雪灾使南国大地蒙受重大损失,交通受阻、城区停电、民房倒塌等现象。这次冰雪灾害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影响很大。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多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四川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暴风雪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断。由于正逢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站场港埠。另外,电力受损、煤炭运输受阻,不少地区用电中断,电信、通讯、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某些重灾区甚至面临断粮危险。而融雪流入海中,对海洋生物亦造成巨大影响。

冰雪灾害的发生原因及救灾处理情况

(一)冰雪灾害的发生原因

这次冰雪灾害的覆盖范围包括浙江、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有关冰雪灾害发生的原因,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看法,但大体的原因分析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冰雪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冰雪灾害气候异常与拉尼娜的关系。中国国家气象部门的专家指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过程应归因于与拉尼娜现象有关的大气环流异常:环流自1月起长期经向分布使冷空气活动频繁,同时副热带高压偏强、南支槽活跃,源自南方的暖湿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强烈降水。大气环流的稳定使雨雪天气持续,最终酿成雪灾。

大气环流的异常运行。专家指出,处于中高纬度的欧亚地区,高空几个月来形成了一个阻塞高气压,大气环流停留不动,导致北方冷空气连续不断入侵中国。在冷空气来临的同时,来自南亚、东南亚的暖湿空气又源源不断向华南地区输送,冷暖气流在华南、江南一带交汇,导致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低温雨雪。

(二)雪灾救灾活动反思

灾难发生后,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击冰雪灾害,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北方每年的冰雪比南方这场灾害要大得多,依然可以安然无恙?美国发生冰雪灾害时,为什么损失很小呢?为什么整个救灾过程不够顺利呢?

在救灾过程中,出现安排不当现象。在雪灾初期,湖南正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会议,该省大部分主要地方官员都在长沙参加会议。两会结束后,进出长沙的交通几乎都被雪灾阻断,导致地方官员无法回到任职地区指挥抗灾。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湖南成为了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省份。同时,这次雪灾亦暴露了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在应付突发事件时未有港澳地区及广东省的经验丰富。在上海,公安人员由于未能控制心急的乘客而与乘客爆发肢体冲突。在救灾过程中,也出现政策不当的现象。国务院曾在上世纪50年代做出规定,南方因为气候比北方温暖,民居内不必安装暖气,但雪灾的受灾地区正是南方地区,导致灾情严重。

从整体来看,出现如此脆弱的局面,主要原因还包括缺失了对灾害的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置措施,说明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策略

冰雪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带来巨大的危害,促使我国政府加强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尽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应对自然灾害的方针政策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缺乏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等等。

(一)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

自然灾害的群发性、频发性、多样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以专门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我国现行的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之一是政出多门,应急管理工作条块分割,不利于统一指挥和调度。从灾害综合管理的角度看,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应建立一个由国务院领导人牵头的处理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各种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部门,在该机构下设立专门应对自然灾害的职能部门,如自然灾害局,该职能部门的主要功能分为日常运作和应急管理两个方面。同时,该机构还应该建立重大危机时间会商制度。综合协调部门在平时主要起预警、监控、咨询和业务指导作用,一旦突发公共事件,就转为国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指挥与协调机构。

(二)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的建立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针对雪灾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在平时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某些自然灾害还是无法准确地进行预测,不能避免其发生,那么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一旦自然灾害发生,有关部门则可以根据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然灾害进行处置。因此,应当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设,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沟通是危机处理的核心,危机产生后,危机所在地政府要立即上报危机事件的最新信息。上报的各种数据要准确,做到及时准确,以便于上级政府决策。同时,搞好信息。危机事件发生后,往往谣言较多,容易造成社会混乱,因此,要建立信息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事件的信息,使广大公众了解真相。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由应急管理机构统一确定,新闻办负责具体实施。危机处理中的沟通要处理好政府与公众、政府与新闻媒介、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关系。

(四)完善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灾害管理应急机制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减少损失、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保证。我国相关方面的应急管理机制未发挥真正作用。真正有效的应急机制是,在自然灾害未发生时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尽早发现,及早应对。同时,相关研究工作应当继续加强,做好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尽可能准确预测自然灾害,采取措施避免其发生。因而,应当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快速反应机制,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立刻采取积极的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减少其造成损失。

雪灾应急预案篇11

在2008年初,一场罕见的雪灾使南国大地蒙受重大损失,交通受阻、城区停电、民房倒塌等现象。这次冰雪灾害对我国南方地区的影响很大。因灾死亡129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8亿亩,成灾8764万亩,绝收2536万亩;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人民币。森林受损面积近2.79亿亩,3万多只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雪灾中冻死或冻伤;受灾人口已超过1亿。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四川7个省份受灾最为严重。暴风雪造成多处铁路、公路、民航交通中断。由于正逢春运期间,大量旅客滞留站场港埠。另外,电力受损、煤炭运输受阻,不少地区用电中断,电信、通讯、供水、取暖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某些重灾区甚至面临断粮危险。而融雪流入海中,对海洋生物亦造成巨大影响。

冰雪灾害的发生原因及救灾处理情况

(一)冰雪灾害的发生原因

这次冰雪灾害的覆盖范围包括浙江、江苏、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有关冰雪灾害发生的原因,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看法,但大体的原因分析是一致的。笔者认为,冰雪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冰雪灾害气候异常与拉尼娜的关系。中国国家气象部门的专家指出,这次大范围的雨雪过程应归因于与拉尼娜现象有关的大气环流异常:环流自1月起长期经向分布使冷空气活动频繁,同时副热带高压偏强、南支槽活跃,源自南方的暖湿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强烈降水。大气环流的稳定使雨雪天气持续,最终酿成雪灾。

大气环流的异常运行。专家指出,处于中高纬度的欧亚地区,高空几个月来形成了一个阻塞高气压,大气环流停留不动,导致北方冷空气连续不断入侵中国。在冷空气来临的同时,来自南亚、东南亚的暖湿空气又源源不断向华南地区输送,冷暖气流在华南、江南一带交汇,导致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低温雨雪。

(二)雪灾救灾活动反思

灾难发生后,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抗击冰雪灾害,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北方每年的冰雪比南方这场灾害要大得多,依然可以安然无恙?美国发生冰雪灾害时,为什么损失很小呢?为什么整个救灾过程不够顺利呢?

在救灾过程中,出现安排不当现象。在雪灾初期,湖南正在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与政治协商会议,该省大部分主要地方官员都在长沙参加会议。两会结束后,进出长沙的交通几乎都被雪灾阻断,导致地方官员无法回到任职地区指挥抗灾。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湖南成为了此次受灾最严重的省份。同时,这次雪灾亦暴露了上海市及长三角地区在应付突发事件时未有港澳地区及广东省的经验丰富。在上海,公安人员由于未能控制心急的乘客而与乘客爆发肢体冲突。在救灾过程中,也出现政策不当的现象。国务院曾在上世纪50年代做出规定,南方因为气候比北方温暖,民居内不必安装暖气,但雪灾的受灾地区正是南方地区,导致灾情严重。

从整体来看,出现如此脆弱的局面,主要原因还包括缺失了对灾害的预防意识和应急处置措施,说明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策略

冰雪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带来巨大的危害,促使我国政府加强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尽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应对自然灾害的方针政策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缺乏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缺乏有效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等等。 转贴于

(一)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

自然灾害的群发性、频发性、多样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建立一个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以专门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我国现行的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之一是政出多门,应急管理工作条块分割,不利于统一指挥和调度。从灾害综合管理的角度看,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应建立一个由国务院领导人牵头的处理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各种突发事件的综合协调部门,在该机构下设立专门应对自然灾害的职能部门,如自然灾害局,该职能部门的主要功能分为日常运作和应急管理两个方面。同时,该机构还应该建立重大危机时间会商制度。综合协调部门在平时主要起预警、监控、咨询和业务指导作用,一旦突发公共事件,就转为国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指挥与协调机构。

(二)加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预案的建立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针对雪灾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在平时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某些自然灾害还是无法准确地进行预测,不能避免其发生,那么就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一旦自然灾害发生,有关部门则可以根据预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然灾害进行处置。因此,应当加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设,以提高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三)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沟通是危机处理的核心,危机产生后,危机所在地政府要立即上报危机事件的最新信息。上报的各种数据要准确,做到及时准确,以便于上级政府决策。同时,搞好信息。危机事件发生后,往往谣言较多,容易造成社会混乱,因此,要建立信息机制,及时向社会公众事件的信息,使广大公众了解真相。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由应急管理机构统一确定,新闻办负责具体实施。危机处理中的沟通要处理好政府与公众、政府与新闻媒介、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关系。

(四)完善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

灾害管理应急机制是政府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减少损失、提高应急能力的重要保证。我国相关方面的应急管理机制未发挥真正作用。真正有效的应急机制是,在自然灾害未发生时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灾害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灾害尽早发现,及早应对。同时,相关研究工作应当继续加强,做好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尽可能准确预测自然灾害,采取措施避免其发生。因而,应当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快速反应机制,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在短时间内立刻采取积极的应急处置措施,科学合理应对自然灾害,尽可能减少其造成损失。

雪灾应急预案篇12

应急预案:综合性缺陷与操作性不足的集中暴露

缺乏一定范围内的综合预案,各专项预案间衔接不畅,是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的一大软肋。政府的预案体系由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构成,其中总体预案是适用于全部突发事件的一般性规定,可操作性天生不足;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适用于单一突发事件,其中专项预案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各部门在应对一类突发事件中的协作关系,并未顾及它们在应对多类并发的突发事件中的协作。年初雪灾恰恰是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多种类、并发式、综合性灾害,交通受阻、电力中断、人流聚积、农林毁损、食品紧缺、物价不稳、基础设施损坏,环环相扣。部分灾害还有联动效应:冰雪凝冻损坏电力设施引起电力中断,电力中断导致列车受阻,列车受阻又使电煤无法运抵,电煤紧缺又推迟了电力的恢复,“电力――交通――能源――电力……”,按倒葫芦浮起瓢。既有的预案体系并无应对此类事件的综合方案,各专项预案对并发、连锁灾害的应对方法也欠缺考虑。随着综合性灾害的日益常见,如何增强各专项预案的协调性,在此基础上将“单一版”预案体系升级到“综合版”,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广而言之,这一弊端的存在是长期以来我们在应急管理中片面强调分类应对,而忽略突发事件关联性、综合性的结果。类似的问题在汶川抗震中同样存在。

关于预案的另一个担忧,来自于应急预案的无法执行或执行不力。我国的大多数应急预案在制定后从未经过演练,“备而不练”的结果只能是“备而无用”。对未经演练的预案,应急机关当然无法实施甚至不敢实施――一旦实施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只有通过立法强制规定,所有预案一经制定,必须及时演练和评估,才能从根本上消灭预案抄袭重复、空洞无物、脱离实际等种种荒唐现象。

应急体制:基层不作为、国企不能为、民间不知从何为

法定的应急体制在雪灾中基本能够有效运行,其经验可以总结为两条:一是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以块为主的应急体制,基本保证了各地政府能够顺利调度必需资源用于应对雪灾。特别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的做法,对于实现各种条块关系的综合协调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政府主导、军地协同、社会动员的应急机制,确保了各种应急力量的迅速集中和高效使用。尽管如此,现有的应急体制仍在以下方面表现出明显不足:

一是基层政府不作为。基层应急指挥机构的普遍缺失或运转不灵,是导致某些地方救灾工作不能及时就地、就近展开的重要原因。雪灾的教训表明,要真正落实应对法所确立的属地管理原则,地方各级――尤其是市、县两级政府必须设置应急指挥机构,并做到:(1)常态化,保证省级应急综合指挥部和各专项指挥部、市级应急综合指挥部和重要专项指挥部、县级应急综合指挥部的常态化设置和运转;(2)专职化,各级政府应综合权衡、挤出编制,千方百计保证各类应急指挥部配有专门办公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3)实权化,保证各类指挥机构有指挥、协调各种应急资源的实际权威,特别是要保证垂直管理的部门服从属地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的调度。

二是某些大型国企“不能为”。政府作为应急指挥枢纽,军队作为突击力量的地位和作用无可置疑。但对某些突发事件实施专业处置,却绝非政府和军队力所能及――政府有权力而没技术,军队有勇气而没工具――只能依赖经营该行业的大型国企来实施。雪灾中,电力、能源、运输、电信、物流等企业均能服从政府调度,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某些企业在应急管理中不仅负有服从、配合义务,还是实施应急处置的主体,但其采取处置措施所必需的职权在法律上却无明确依据。以电网为例,电网企业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抗冰救灾中抢修电力设施的责任。但许多受损的电力设施身处人迹罕至、无路可通的崇山峻岭,企业在开辟道路时不可避免地将对部分耕地、林地、树木加以占用和破坏,而对上述财产企业并无紧急征用的权力,对此形成的损害必将承担民事侵权责任。我国的许多公用企事业单位在平常状态下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着广泛的行政管理职能,而在处置突发事件的非常状态下却缺乏必要的法律授权,在需要广泛动员、集成、协调多种力量的灾害应对过程中,平常的“二元”行政管理体制反被“一元化”,这是当前应急体制的一大悖论。

三是民间力量的“不知从何而为”。在赈灾过程中,政府与民间力量的协作渠道并不畅通,政府“包打天下”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公共应急体系之所以不等同于国家应急体系,除了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之外,还包括民间力量的大力辅助。虽然我国的民间社会组织先天不足,在应急资源、应急技术和组织管理等方面难以和发达国家相提并论,不足以担当应急主力军的角色,但其机构小、人员多、分布广、机制活、反应快等特点一旦得以充分发挥,仍可对政府的救灾工作形成重要补充。尽管在雪灾赈救过程中不乏“唐山十三义士”、“贵阳绿丝带”、“广州春运义工”等志愿群体的自发涌现,但其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所涉范围也十分有限,多数受灾民众甚至不能开展自救互救。

应急机制:应急管理重心的前移仍任重道远

在“一案三制”中,“应急机制”是灾难应对中问题暴露最多、问题形成最复杂、问题解决最困难的部分。但总的来看,大多数问题可以归结到一点,就是各级政府将应急管理的重心从事中处置转移到预防、预备、预测、预警、预控等事前管理环节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

首先,在危机预防方面,基础设施设备防灾、抗灾能力严重不足。雪灾中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我国电网的覆冰设计值为30年一遇的15~30毫米,而此次跨越南方山区的一些输电线路却出现了40~60毫米的覆冰。类似的例子是,高速公路加油站和紧急停车带的面积过于狭小,导致路上的事故车辆无法疏散从而堵塞路面。当然,提高基础设施设备的防灾标准――如提高电网覆冰设计标准――势必增加建设成本,但完全可以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只对特殊区段的电网――包括高海拔的易覆冰线段、海拔不高但具备覆冰条件的线段、冬天大雪封山抢修成本高的无人区内线段――提高设计标准即可,从而实现电网建设经济性与可靠性的结合。

其次,在应急预备方面,应急设备和应急物质储备仍显匮乏。缺铲雪车、缺融雪剂、缺防滑装置、缺防寒装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江西九江大桥积压车辆长达3天而无法疏散,直接原因是江西全省高速公路仅有一辆铲雪车,也没有购置除冰的工业用盐。长沙机场更因没有除冰车而一度被迫关闭。同为受灾省份,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因冰雪封路的影响却小得多,因为这些地区动用了新型专业化军用装备装载机斗齿和推土机铲刀多角度破冰,用射流车来消融路面冰雪机械除雪和人工清理配合。对此,许多地方给出了众口一词的解释――大规模雪灾在南方百年不遇,应急物资长期备而不用又将造成浪费。由此可见,许多地方政府关于物资储备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实物储备的“原始”阶段,并无目录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的概念。

再次,在预警预控方面,有关部门未能根据气象信息及时、准确做出评估、判断,导致预警过晚,预控措施来不及充分展开便已形成巨灾。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运输部门,在强降雪过程开始后仍不断售票,导致交通枢纽大量人员滞留。即使在有限的预警期内,许多基层政府仍麻木不仁,坐视时间流失。国务院应急办在1月21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做好强降温降雪天气应对工作,中央部委据此纷纷启动应急预案。但许多基层政府却反应迟钝,未能利用宝贵的预警时间最大限度地排除险情,导致抗灾良机一去不返,灾害迅速扩大。事实表明,“预报之后有预警,预警之后有预控”这一应急常识,对于部分地方官员来说仍感陌生。

最后,在应急处置方面,也反应出事前技能准备、智库储备上的严重欠缺。在雪灾应对过程中,某些地方政府采取的处置措施不断被事实证明为错误。如某些省份在雪灾形成之后过早封闭高速公路,反而加剧了道路堵塞;而各地的国道、省道没有采取封路办法,却能一直保持车辆通行的状态。因为道路不封,通过车辆不断地对积雪进行碾轧,车辆尾气的热量又产生化雪作用,便能延缓道路冰冻过程。湖北、江西等地在不封闭高速公路的情况下,采取重车碾压、路警开道、结队通行、限速限载、间断放行等办法,对于消除堵塞、保证畅通很有成效。

整个雪灾应对过程,可供讨论的细节很多。但总的来讲,在灾害来临后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奋战一线,乃至寝食皆废、声泪俱下,最终大功告成,“挽狂澜于既倒”,仍是大多数党政领导所追求的应急绩效。而费时、费力、费钱又不出彩、不上镜的危机事前管理,在其心目中还很难真正摆上位置。究其根本,就是当前的制度虽然强调工作重心移到事前,但责任追究的关键却仍在事中,“职”、“责”脱节,宁不谬乎!

应急法制:信息公开痼疾的非典型复发

雪灾期间的政府信息公开一直是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应当说,除了在雪灾形成初期有所疏忽,预警信息不够及时之外,各级政府在应急预案启动后都努力将媒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渠道,以动态报道、立体报道、互动式报道等方式保障公众及时了解事态发展和政府应对措施,发挥了媒体在预警、沟通、传播、监督和心理干预等方面的积极功能。

但受制于各种应急预案间的抵触和冲突,以及条条、块块、条块等复杂关系的未能充分理顺,部分行政机关不能做到信息上的沟通协调,一度造成信息混乱。例如,铁路部门和广东地方政府分别立足于尽快恢复交通和就地疏散人流的不同目的,对短期气象情况和道路交通状况的就存在显著差别,地方政府呼吁农民工就地过年,铁道部却说几天内就能处理完滞留旅客,致使几十万旅客在广州火车站几聚几散、压力陡增,并一度引发铁道部和广东地方决策当局的激烈冲突。广州人代会期间,人大代表指责铁道部信息不公开、不全面是旅客大量滞留广州火车站的重要原因;广州当地媒体更公开报道该市政协副主席郭锡龄对铁道部的尖锐批评;而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则高调回击……信息协调机制的缺失,可见一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