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工作要点合集12篇

时间:2022-03-28 12:45:24

妇幼工作要点

妇幼工作要点篇1

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围绕《浙江省十一五儿童发展规划》、《浙江省十一五妇女发展规划》等目标,统计、分析、总结“十一五”各项妇幼保健指标的完成情况,结合我省妇幼卫生工作现状,制订“十二五”妇幼保健工作规划;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制定《浙江省十二五儿童发展规划》、《浙江省十二五妇女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妇幼保健水平,促进妇女儿童健康素质和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妇幼保健执法监督和管理

加强妇幼保健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群众和妇幼保健人员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保护妇女和儿童的健康权益,促进妇女和儿童健康;严格按照《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的使用与管理,严禁征收《出生医学证明》工本费,防止乱收费行为发生。加强妇幼保健知识的培训,完善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协同卫生监督部门,加大对非法开展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和非医学需要采用技术手段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违规者。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保障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幼儿园、托儿所所享有的平等权利。

三、加快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加快妇幼保健的网络建设。严格按照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编制,健全妇幼保健管理制度,完善妇幼卫生投入运行机制。积极推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实施,健全以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联系员为网底的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

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工作,抓好妇幼保健机构省级规范化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门诊创建,推进市级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评定,强化妇幼保健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夯实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网底。加强市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和县级危重孕产妇抢救中心、分中心建设,健全危重孕产妇转诊、抢救预案,进一步提升危重孕产妇抢救及时性、有效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四、全面完成国家重大公共卫生妇幼保健项目

认真落实《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卫发〔2011〕166号),着力抓好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项目,总结试点经验,召开经验交流会。加强对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妇幼保健机构对妇女乳腺癌、宫颈癌检查能力和水平。加强对“两癌”检查的管理和督导,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

积极开展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认真落实《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卫发〔2011〕254号)。在2011年基础上,对全省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60%,叶酸服用率达到6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30%。

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积极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2011年实现全省住院分娩率达到99%,危重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

五、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工作

健全出生缺陷防治服务网络,落实三级防治措施。积极推广免费婚育健康咨询等工作,提高群众对防治出生缺陷的意识和知识,不断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探索婚姻登记和婚前医学检查实行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加强对婚前医学检查的指导和督导,确保检查质量,保证专款专用。

加强孕产期合理营养与膳食指导,逐步将孕产期营养纳入孕产期保健,提高保健工作内涵。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和诊断网络,提高孕期出生缺陷发现率。重视对产前诊断人才培养,加快产前诊断专项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体系,提高27种遗传性疾病筛查覆盖率,进一步规范和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工作。开展调研和培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能力。探索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患儿诊疗救助机制。

六、提升妇幼保健整体水平

重点加强母婴健康工程、妇女健康工程项目县人力资源建设,强化培训,加快提升基层卫技人员素质,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抓好全国预防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普陀区和鹿城区)的工作,加强城乡基层艾滋病母婴阻断防控网络建设,加大对艾滋病的免费治疗力度。

妇幼工作要点篇2

二、工作目标

(一)质量指标

(1)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以下,杜绝可以避免的孕产妇死亡。

(2)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

(二)保健服务指标

(1)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

(2)住院分娩率达99%以上。

(3)孕28周高危孕妇县级筛查率达90%以上,重度高危管理率95%以上。

(4)3岁以下儿童当年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

(5)孕妇产前筛查率达60%以上。

(6)新生儿两病筛查率达98%以上。

(7)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梅毒抗体检测率达90%以上。

(8)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达75%以上。

(9)以县为单位助产机构剖宫产率>50%的县比上年下降5%,在31~50%的县比上年下降3%。

(10)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目标达省卫生厅要求。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妇幼公共卫生性质,完善行政管理

一是贯彻落实丽水市“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任务目标和卫生强市目标,强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妇幼卫生管理,认真实施卫生部《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积极争取政策,继续将妇幼卫生重点工作纳入政府的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加强部门协作,强化社会联动,建立重点工作任务向各级政府定期报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妇幼卫生工作机制。二是推进“五全”管理,明确管理职责和重点任务,分级签订管理责任书,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基层指导和督查,做好过程和环节管理,提高保健管理质量。三是依法规范《出生医学证明》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管理,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加大对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监管力度,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手术等违规行为。四是进一步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妇幼卫生工作职能的落实。指导完成《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计划任务书》妇幼卫生工作任务。五是认真贯彻卫生部新修订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完善托幼园所的卫生保健管理,提高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二)加强医防和医患联动,保障母婴安全。

一是深化“母婴健康工程”项目,加强孕产妇抢救中心和分中心的产、儿科建设,开展全市产科质量和孕产妇应急抢救能力的检查,提高产、儿科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继续落实《丽水市危重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畅通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提升危重孕产妇抢救的及时性、有效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二是强化医防联动,继续落实临床、保健高危联管制度和流动人口妇幼保健信息交换制度,实现“全信息交换”,掌握常驻和流动孕产妇、儿童基础信息,规范孕产妇、儿童健康管理,狠抓高危孕产妇和体弱儿的筛查、治疗、随访,落实“全过程管理”,降低危重孕产妇的发生率。三是注重医患的联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不断创新健康教育载体,组织开展市级《孕妇学校》、《育儿学校》创建工作,编印丽水市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读本,分利用公共媒体,宣传妇幼卫生有关政策及保健知识,提高目标人群保健知识知晓率。四是以“全系统培训”方式,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建设,继续举办妇女保健产科急救和儿童保健知识培训班,提高基层妇幼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五是探索建立贫困孕产妇(包括流动人口)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和危重抢救救助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全人口服务”,切实提高流动人口、贫困人口妇幼保健基本公共卫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三)推进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促进妇幼保健均等化

妇幼工作要点篇3

(一)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解决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推动我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二)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施行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省乡村医生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做好乡医的执业注册工作。组织开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学习宣传,组织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人员的培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三)根据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的需要,抓紧制订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方案、农村卫生站的建设标准。

(四)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服务水平。组织实施乡镇卫生院长管理知识、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检医师和乡村医生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培训项目,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的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社区卫生

(一)制订《*省*-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和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并根据需要进行结构和功能改造。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与标准,对现有城镇卫生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卫生配置,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服务功能。针对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有计划地实施社区干预,建设健康社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继续通过开展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产生一批在落实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方针政策、加快健全服务网络、建立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实现基本服务功能、严格监督管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在社区疾病预防控制与重点人群保健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居民群众广泛认可和拥护的全国及省的示范城区的候选单位。

各地要因地制宜,开展“妇幼进社区”、“中医药进社区”、“健康教育进社区”等特色社区卫生服务。

(三)召开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场会。总结近年来我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验,部署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交流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验。

(四)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推进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组织社区医生参加全科主治医师技术资格考试;加强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社区卫生服务骨干人员到社区服务开展较好的地区进行培训考察。

(五)加强对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的准入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日常检查指导,定期考核评价。

(六)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扶持力度,各级财政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帮助其配备基本设备和房屋等设施。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基本需求,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项目和补助标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执行药品“收支两条线”政策中用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部分可用于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补助的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范围。

(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理论研究。组织对卫生部政策研究课题“中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开展社区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测算研究。

三、妇幼卫生

(一)围绕我省卫生发展规划妇幼保健目标,进一步加大贯彻实施“一法”“两纲”的力度,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现状和《*省先天性心脏病综合防治方案》等问题的调查研究,全面推动我省妇幼保健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二)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争取出台《*省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根据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修订《*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启动和做好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许可审批工作。配合卫生部研究制定母婴保健许可和监督管理的规范性措施和要求,完善母婴保健法制建设。

探讨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新思路,争取将婚前医学检查作为执法调研内容纳入*年的工作计划,并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婚前医学检查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活动。采取措施规范婚前医学检查服务,落实免费婚前医学咨询等婚前保健工作,提高婚前医学检查水平。

组织全省母婴保健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执行母婴保健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情况,以及医疗保健机构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执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有关制度措施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登记核查制度的情况。

(三)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在妇幼保健机构现状调研基础上,研究制订我省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具体措施,对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分类管理。深化妇幼卫生改革,开展妇幼保健进社区的试点工作,继续做好我省妇幼保健机构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产儿科建设,做好基层群体妇幼保健工作。

强化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职能,落实妇幼保健机构的补助政策。召开全省妇幼卫生工作会议,总结“十五”规划实施情况,部署*年工作,研讨我省“*”妇幼保健事业发展规划。

(四)全面实施母婴安全工程,保障母亲和儿童健康。继续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和流动人口中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的专项治理。按照*-*年度降消项目工作计划,认真做好*年度降消项目培训、健康教育、专家驻县指导和项目督导等工作。积极做好降消项目*-*年度继续滚动的有关准备工作。总结推广农村住院分娩纳入合作医疗和流动人口孕产妇社区管理模式,提高住院分娩率。

认真做好爱婴医院检查评估和重新确认的有关准备工作,加强对爱婴医院的监督管理。继续组织有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继续推广责任制助产的服务模式。认真做好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试点工作。加强对国际和国家妇幼卫生合作项目(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项目,妇女孕前期和孕产期人性化服务试点研究项目、中国育龄妇女营养状况调查项目、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等)的监督指导。

(五)积极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中海贫血和先天性心脏病的群体防治工作,争取有关部门将控制地中海贫血和先天性心脏病列为专项工作,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组织好今年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宣传周活动。开展出生缺陷群体监测的试点工作。规范和加强我省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的管理。研究制订《*省地中海贫血综合防治方案》、《*省先天性心脏病综合防治方案》和《*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行动计划(*-2010)》。

(六)围绕两纲中期评估,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妇幼卫生信息“3+1”的上报模式,做好省级质控。加强妇幼卫生三网监测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孕产妇死亡登记报告制度。建立流动人口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制度。做好妇女儿童两个纲要中期评估的数据统计、执行报告等工作。

四、初级卫生保健

(一)把农村初保工作与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十项民心工程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规划目标,推进初保工作全面发展。重点加大农村卫生投资力度,合理调整和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完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体系。

(二)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的初保工作机制,召开“*省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初保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建立督导制度,加强对初保工作的监督与指导,规范以乡镇、县为单位的初保目标审评认定办法。制定《*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评审认定办法(*-2010年)》、《*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督导制度》。

(四)全面开展以乡镇、县为单位的初保审评认定工作。制定下发以乡镇、县为单位的《*省农村*-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审评认定记录(试行)》,指导各县对乡镇初保工作的审评认定工作。举办各市、县初保办相关人员参加的审评认定工作培训班。

(五)召开全省初保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部署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六)做好世界卫生组织*-*年度合作项目的前期工作,并以该项目为依据组织申请省的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七)加快初保工作法制化建设步伐。组织起草《*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管理条例》。

五、健康教育

(一)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进一步做好我省城乡防控非典、禽流感、流感、流脑等重大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预防知识和技能。

(二)继续积极组织实施《*省“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规划方案》,加大工作力度,检查督促全省各地“行动”落实情况,组织一次全省“行动”试点互评活动,争取创建更多的“行动”试点,总结推广省、市“行动”试点经验,迎接*年全国“行动”终期评审工作。

(三)加大医院、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与教育部门联合倡导开展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营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网站建设,把健康教育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制定*省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召开全省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

(五)深入开展控烟宣传和评选无烟单位、无烟草广告城市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和帮助公众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

妇幼工作要点篇4

二是加强各项的实施与管理。继续大力组织实施“降消”项目,努力高标准完成农村住院分娩补助、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和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目标任务。对照国家对“两癌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要求及一旦将我市明确为“残疾儿童随报及早期康复工作试点城市”后,根据具体情况,抓好落实。

三是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开展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儿童系统管理率城市达85%、农村达75%,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0%以上。

四是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准入,贯彻执行《省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建立完善危重症孕产妇抢救中心并保持“绿色通道”的畅通,抢救中心规范成立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领导小组及技术专家组,建立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多科合作、全院联动”机制;按《市助产技术服务单位产科质量标准及评审方案(暂行)》的要求,加强县、乡产科质量建设,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各级产科从业人员“三基”考试考核合格率达98%以上,县或乡级产儿科进修人员急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规范知识考核合格率≥95%,县、乡级适宜技术培训合格率≥80%。

五是加强妇幼卫生监测和信息上报工作,各级信息人员要加强学习、培训,加大按时督导、检查与质量评估力度,各类信息上报及时率、完整率均达100%;错报率<1%;活产或出生漏报率<10%;死亡漏报率<15%;主要出生缺陷漏报率<1%。

妇幼工作要点篇5

对标卫生与健康“十三五”规划纲要、2011-2020年妇女儿童“两纲”目标,各项目单位认真梳理辖区指标完成情况,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收官进度,确保如期完成指标任务,迎接上级专项督导。在做好2011-2020年“两纲”终期评估工作基础上,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工作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确定新周期妇女儿童“两个规划”和“十四五”妇幼健康事业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

二、推进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

鼓励支持县妇幼保健机构探索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落实医改提出的医疗机构“两个允许”要求,通过开展绩效考核和机制创新增强工作人员积极性和责任感,从而增强妇幼保健机构内部活力和发展动力。继续开展妇幼健康服务联合联动,促进优质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近两年申报联合联动项目单位要按项目要求做好项目运作和工作总结。鼓励妇幼保健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积极推进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共享。

三、强化母婴安全保障管理

全力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母婴安全管理工作。继续推进母婴安全行动计划,认真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对孕产妇安全管理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对管控不力出现严重后果的单位实施约谈追责。深入开展母婴安全质量提升年活动。强化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建设,今年按省工作安排组织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技能演练竞赛和妇幼健康服务人员岗位练兵活动,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人员能力素质。开展市、县级孕产妇危重症、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提升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初产剖宫产率控制在45%以下,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6.5/10万和4.2‰以下。

四、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

基层医疗保健机构要以母子健康手册为载体,完善生育全程服务链条。推动开展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服务,满足妇女不同时期健康需求。落实基本避孕服务,做好避孕药具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落实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加强儿童健康管理,重点强化新生儿保健和高危儿管理,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支持我县妇幼保健机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门诊建设,提升工作质量和内涵。

五、落实出生缺陷防治措施

落实《省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方案》,进一步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统筹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避免工作大幅度滑坡,婚前医学检查率不低于50%,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规范产前筛查机构准入。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

六、巩固妇幼健康扶贫成效

以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目标为基准,深入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筛查、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等公共卫生项目,新筛项目列入我市十大工程,各项目单位要强化培训督导,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妇幼健康均衡发展。

七、加强妇幼健康行业监管

妇幼工作要点篇6

认真落实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降消项目、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将项目工作与妇幼保健基础工作相结合,实施综合管理,共同推进,促进项目可持续开展。妇幼院制定各项目考核办法,并每月下乡镇进行督导,每季度进行考核,县局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面考核,确保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一)做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全面实施省政府民生工程。做好服务对象应补尽补。重点抓好助产机构对基本项目免费服务包的执行,严禁将免费服务包中的内容转为群众自费项目。同时,加强产科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剖宫产数量,剖宫产率<20%;产科严重并发症及危重孕产妇发生率<10%,严禁将正常产化为异常产。严格执行农免项目考核细则,对各助产机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新生儿听力筛查告知率、进行相应的处罚和奖励,以此带动和促进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等工作。今年度力争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达100%,项目服务包全免率≥95%,提高孕妇全程助产服务。

(二)做好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项目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妇幼保健院加强叶酸基础资料管理,切实落实各级职责,做好叶酸组织发放和服用人群的随访,保障全程足量服用,提高叶酸的依从率。全县农村妇女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90%,叶酸服用率≥90%,叶酸服用依从率≥70%,叶酸服用随访率≥30%,继续开展项目人员技能培训,保证服务能力。

(三)做好“降消”项目的深入实施

切实有效地落实高危孕产妇管理及转诊随访制度,切实发挥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急危重症抢救中心的职能,提高孕产妇抢救成功率。做好产科急救知识培训及指导,提高产科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从事助产技术服务专业人员和妇幼保健专干技术水平,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切实保障母婴安全。项目工作指标:

(1)到今年底孕产妇死亡率在20xx年基础上下降1/4;

(2)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降到1%以下;

(3)消毒接生率≥98%;

(4)产前检查覆盖率≥95%;

(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5%以上;

(6)县乡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三基”。

(四)做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防治项目

妇幼院及各级助产机构要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干预服务。按国家项目要求,实施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全面综合防治工作,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和上报制度,妇幼院要加强项目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孕产妇对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咨询率和监测率,做好阳性孕妇随访工作。

(五)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力度,认真执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严格细致的开展项目筛查工作,通过散发宣传折页、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对项目进行了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村妇女参加筛查的积极性,确保完成筛查任务。

二、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

重点加强对孕产妇、0—6岁儿童、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根据省、市对项目的考核办法,制定规范化质量评价标准,县局组织开展督导检查。 妇幼院做好对服务规范的培训和指导。有效提高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今年度产前检查率≥95%以上,产后访视率≥95%,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5%以上,儿童系统管理率≥95%以上,老年人健康登记管理率乡镇达50%;老年人健康规范管理率达60%以上;健康检查表完整率达85%以上;中医药健康管理率≥50%。

三、加强母婴保健服务市场监管、做好妇幼基础性工作

认真执行《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依法落实母婴保健服务市场监管。严把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准入关。 做好产、儿科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培训工作,加大《出生医学证明》法律意义和使用宣传,严格按照国家新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发放管理,完善《出生医学证明》的登记报告制度。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进行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服务规范化管理。

四、加强爱婴医院管理

认真落实“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项措施”,贯彻“爱婴医院”规范,坚持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宣传的持久性,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提倡、引导孕产妇自然分娩,推广适宜技术,控制剖宫产数量。

五、加强妇幼信息网络化管理,提高妇幼信息管理质量

今年一月份,为了进一步提高妇幼信息质量,全市实行妇幼信息网络化统一管理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制度,加强基层信息网络体系的功能,提高妇幼卫生监测、妇幼管理质量。各医院、卫生院要尽快完善基础信息登记及报告。确保上报数据的真实性。继续做好妇幼信息及监测人员培训,妇幼信息网络化管理纳入全县妇幼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主要指标。

六、开展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

按照《陕西省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规范》、《陕西省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规范(试行)》,建立孕产妇死亡评审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组织召开死亡评审会。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加强产、儿科合作,继续坚持产儿科双查房制度,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医疗保健水平,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县局半年召开一次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会,提出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具体干预措施。

七、加强出生缺陷控制,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按照《陕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xx年版》,组织全面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筛查工作,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以新农免项目考核细则,对各助产机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新生儿听力筛查告知率、进行相应的处罚和奖励,以此带动和促进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等工作。使助产机构新生儿疾病告知率达100%,筛查率达80%以上。

八、加强妇幼保健服务技术队伍的建设

继续开展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及相关技术人员培训,举办不同层次培训班,重点加强基层保健人员岗位技术操作培训和信息监测技术培训,提升全县基层保健队伍整体素质。妇幼院要加强妇幼例会制度,坚持以会代训,积极开展各项目技术人员培训和开会,规范各项技术操作和流程,提高保健服务上水平。

九、加强妇幼卫生人员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服务能力

按照分层次培训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乡镇医疗保健机构的妇幼保健人员、村级医疗保健人员等进行业务培训。

1、县卫生局组织专家对全县医疗保健单位的产科,妇幼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对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妊娠并发症诊断和处理,产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安全转诊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2、县妇幼保健院组织业务技术骨干定期对乡镇卫生院的妇幼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重点对正常产程处理,常见产科急救及转诊的基本技能,孕产期保健规范,高危孕产妇筛查,健康教育宣传技巧,妇幼信息收集与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妇幼工作要点篇7

(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一是开展创建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活动,加快机构标准化建设,力争再创建一个全国示范中心。二是加强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参与中央补助地方社区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做好社区实践基地和师资培养工作,重点培训社区卫生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业人员。三是推广社区适宜技术,重点推广慢病管理、社区康复、儿童保健和中医服务等技能。四是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公开选拔、择优聘任,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三)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一是开展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调研。二是学习省内全科医生团队服务试点经验,制定城市社区全科医生团队服务试点方案,推广全科医生团队服务。三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结合实际推进签约服务。到年底,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行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探索实行网格化管理,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建立1个全科医生服务团队。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一)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一是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健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机制,督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职责任务。协调有关部门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定期督导机制,经常性开展项目督查和日常考核,加强督查意见的整改和落实,建立项目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项目的服务与管理。三是建立项目进展监测和定期通报制度,实行项目信息月度报告制度和季度通报制度。四是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力争到2013年底,全区至少创建成功2-3个示范机构。

(二)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一是制定项目绩效考核方案,组织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进展、服务等情况进行绩效考核。二是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加强考核结果应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拨付与考核结果挂钩的规定。三是开展项目实施效果监测评估,组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效率和居民满意度测评,科学、客观评价项目进展和成效。

(三)启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联系点工作。一是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联系点工作,指导、帮扶联系点探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服务模式等体制机制创新。二是强化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项目实施主体地位,尝试进行孕产妇保健管理革新试点,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一步协调落实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等服务功能,同时充分发挥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考核、指导和培训作用。

(四)落实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是按照国家规范的要求,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免费向城市居民提供10大类4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二是按照国家、省、市深化医改的目标要求,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重点提高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质量和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管理质量。三是加强社区卫生信息化工作,协助推进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妇幼卫生工作

(一)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组织开展妇幼保健体系建设调研,指导实施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试点项目,配合制订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标准,做好妇幼保健机构编制调研。二是争取将区妇幼保健院建设纳入我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争取政府在建设用地、建设资金上给予倾斜。三是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科室设置和专科建设的指导,逐步规范妇幼保健服务。

(二)深入推进妇幼安康工程实施。一是落实省、市、区政府办公厅(室)印发的《妇幼安康工程实施方案(2012-2015年)》精神,加强对“两纲”妇幼卫生目标实施的指导和监测评估,组织开展第二轮县级妇幼卫生工作与妇幼安康工程绩效考核,开展妇幼安康工程先进区的创建活动,按照综合考评,推荐参加省级先进评选。二是按照《省设区市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迎接省厅对设区市级的妇幼卫生工作考核。

(三)落实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一是落实高危妊娠识别技术,实施农村孕产妇按高危评分分级管理,做好高危妊娠孕妇转诊工作,落实转诊责任管理。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全区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二是按照“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建设标准,规范县级产科建设,2013年建成规范化“产科急救中心”。三是实施新生儿复苏项目,助产机构产儿科人员培训覆盖率达95%,提高新生儿复苏抢救成功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

(四)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一是大力推进婚前保健和孕期营养指导工作,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85%以上。二是规范产前筛查管理,落实产前筛查技术资格认定工作,推进产前诊断工作。三是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能力建设,强化筛查分中心质量控制和技术指导,加强听力筛查培训和指导,力争全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听力筛查率分别达60%以上。

(五)加强儿童保健服务的管理。一是继续推进区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涵。推进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工作。二是联合区教育局,加强集居儿童保健管理,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率。四是加强爱婴医院管理,规范孕妇学校工作,开展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

(六)加强妇幼卫生行业管理。一是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及人员的准入和监管,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等母婴保健法律证件管理,深入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专项执法检查。二是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妇幼卫生服务的管理,健全孕产妇和儿童死亡、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管理制度,配备妇幼卫生信息员,定期报送相关信息。三是继续开展剖宫产课题调查,加强非医学需要的剖宫产管理,加强“促进自然分娩”宣传教育,降低剖宫产率。四是开展以“优秀妇幼保健工作者”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评选优秀征文。

(七)继续实施妇幼卫生项目。一是深入开展“降消”项目,做好技术培训、临床进修、专家驻县蹲点指导、健康教育、项目宣传和督导工作,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二是实施危重孕产妇医院监测、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等项目。三是继续做好妇幼卫生监测、年报和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网络直报工作。

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一)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完善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调整助产“基本服务包”和限价政策,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维持在99%以上。严格执行孕产妇住院分娩“基本服务包”,保证产科服务质量。严格执行限价政策,保证孕产妇切实受益,试行(包括平产、剖宫产)费用包干制度。

妇幼工作要点篇8

二、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妇幼保健院单位档案内容了解不清伴随中国科技的飞速的发展,档案系统自身的含义以及外延也相应的产生改变。妇幼保健院档案的管理区域也从之前的资料档案、发展的档案等转变到目前的电子文档,及其照片档案、声音档案、数字档案以及数据档案等新型档案。因为还没有对归入档案管制的内容给予明确的规定,各妇幼保健院单位参照自己的解读以及运行“因时制宜”管制,让众多本应归入管制的档案没有归入档案管理。

(二)对妇幼保健院档案工作重要性意识不够觉得档案工作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不能在单位获得重视,工作量比较大,萎靡不前,只是位于你上交我接受、你不移交我也不进行管理,有事做事、没事带着的情况,大多数档案资料仅仅处于长久存放的情况,不能按时整理归位,更不能去说利用资料了;一部分的机构负责人只是为了自身工作的便利,文档资料不按照要求准时归档、移交,更有甚者把档案归自己所有,给档案的保管、寻找以及运用带来巨大的难度。

(三)妇幼保健院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少档案的专业人才团队在理论知识、学历水平、专业知识等方面有很大差别,跟社会发展需求悬殊是当下中国档案专业人才团队的普遍状况。一些档案部门是随意可以向里放人的处所,但专业毕业生却不多。调查显示,我国出名档案学培育基地教育出来的学生,毕业之后确实从事专业职位的数量并不多,很大一部分的毕业生走向一些金融公司证券部门或政府等。还有一部分现在在档案馆就职的,也怀有“有时机就走”的想法,毕业生就职的分流也越演越烈。

三、改善妇幼保健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

(一)改革开放到现在,党及政府有关机构特别重视档案的管制工作,先后了许多部政策用来改善档案管制工作法制化是管理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要做好档案管制工作就必须要依法治理,达成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档案管制设备的现代化,档案类型的多样化特色决定了档案管制方法要继续改革,只有坚定与时俱进,才能适宜新形势,创立档案管制工作的新局面。万象更新的形势对档案管理人员在业务水平、知识水平及管理操纵能力等地方都说明了新的要求。档案事业的拓展必须坚持按依法治理的道路。唯有实现档案管制的制度化,档案管制工作才能施展原有的作用。为了增强对档案的管制和搜集、整理工作,更方便地保护和使用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就此产生。

(二)确立改革的路线,使妇幼保健院档案管制工作可以持续发展只有经过改革,才可以给平稳、连续、和谐地运行理清阻碍、逃脱困境,才可以帮助人的潜力发挥提出最广阔的平台。中国正在施行的一场关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变革的成功将给我国社会的可持续运行供应可信赖的保证。档案管制工作身为社会大团体中的一个子部分,是所有社会团体的首要组成环节。因此,档案管制工作的可持续运行一定要改革,换句话说改革就是档案管制工作可持续运行的促进力。

(三)实施制度化、标准化的工作秩序和方法首先,全面调查案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实现档案管制度化、标准化的首要工作。另外平常的档案管理部门由于历年来没有进行彻底的调查,还有移交部门规定管理期限不准确,都存在一些重复或者没有参考价值的案卷,因此,第一步要除去一些无用的案卷才能杜绝今后实施数字管理时发生重合和效率低下的状况。其次,重新整理文件,实现文件制度化。将一些文件过多、内容杂乱的文件进行再次整理。整理案卷的原则是最大努力的把一些互相存在相关联信息的案卷整理在一起。在整理文卷的过程中要把一些没有页码、没有案卷目录、无文卷题目或题目不清晰的文卷要重新整理、补全并保证所有文案更加规范。整理文案不仅使馆藏文案优化,还可以更加科学的保管文件,并且还能提高实行数字管制档案后的有效利用的效率。

妇幼工作要点篇9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妇幼卫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妇幼卫生工作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占2/3人口的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任务。联合国有一个千年八项发展目标,涉及卫生的有三项:人均期望寿命、降低儿童死亡率和改善产妇保健,我们的妇幼工作就占两项,可见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做好妇幼卫生工作,保障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人口素质的提高。

从宏观上看,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奋斗目标,对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人人享有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四大体系,在这四大体系里面妇幼卫生工作涉及两项,妇幼卫生工作既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幼卫生工作,将妇幼保健工作纳入“民生工程”,并把今年确定为“妇幼卫生年”,开展了以“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区政府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妇幼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把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保健与临床并重,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整体推进全市妇幼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因此,我认为妇幼卫生工作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从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定位上来看,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是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做好辖区内的妇幼卫生工作是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义不容辞的职责。当前大家知道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又将所有提高,由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100元,全区对参合农民的住院补偿比例也做了调整,把孕产妇住院分娩和儿童住院的补助也做了相应提高,应该说城乡医疗保健机构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在乡村卫生发展之时,妇幼卫生工作也得到了发展。抓好妇幼卫生工作,能带动产科、妇科、儿科、内科等相关科室的业务开展。我区每年出生人口近3000人左右,如果每个乡镇卫生院能开展孕产妇平产接生,那么我区取缔家庭非法接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工作就会有效推进,同时,医院也创造了收益,实现了“双赢”。一个孕产妇涉及到两条或几条生命,关系到几个家庭,死亡孕产妇,不但是令人非常痛心的事,而且会给社会增加贫困户。我区人口基数不大,孕产妇一年一个都不能死,死了一个就高出了国家设置的红线38/10万。国家一年拿几十个亿来实施降消项目,我们区每年也有项目经费,今年又争取到区保健院改扩建项目,区政府也加大投入,目的就是为生命开通绿色通道,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所以,各级政府和各医疗保健机构一定要本着对老百姓高度负责的态度,来重视妇幼保健工作,把妇幼卫生工作放在农村卫生工作特别突出的位置,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对妇幼卫生工作要重点支持。

二、克服困难,明确重点,切实推进我区妇幼卫生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几年,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妇幼卫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妇幼卫生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得到改善。这些成绩为今后更好发展打了基础,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一是总体发展比较滞后,比如婚检、妇女病普查等相关指标离省上的目标要求有较大差距。二是体系不尽完善,妇幼保健机构房屋、设备、人员还比较薄弱,技术服务设施较差,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急救服务能力不强。三是基层保健和妇幼临床服务工作进展不平衡,在基层重临床轻保健的现象还存在;四是工作缺乏创新,不幼保健机构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信心不足。现在妇幼卫生工作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妇幼卫生工作战线的同志要充分认识当前整个卫生工作的大环境、大趋势,把握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克服困难,进一步明确重点,认真落实“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基础工作求规范,常规工作求创新,重点工作求突破,整体工作求推进,在全局中谋求发展,推动全区妇幼卫生。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服务网络建设。妇幼卫生网络是否健全,关系到生命绿色通道能否畅通。区、乡、村三级网络要健全、要提高、要管用,这样才能发挥作用。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高度重视产科、儿科和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为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才、经费、场所、设备等条件,保证妇幼卫生与公共卫生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区妇幼保健院要发挥技术指导中心的作用,要组建区级产科专家组,指导和规范妇幼保健业务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要承担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生殖健康服务、妇幼卫生信息上报等具体任务。村级保健员负责做好调查摸底、信息收集、健康教育、产后访视等基础妇幼保健卫生服务。区卫生局要加强对全区妇幼卫生工作的管理和督查指导。

二是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一法两纲”目标,做好妇幼卫生工作,人才队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关键。各相关部门、医疗卫生单位要坚持妇幼卫生的公共卫生性质,要把妇幼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采取综合性措施,不断创新人才机制,努力营造宽松环境,进一步加快妇幼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医疗安全,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进修,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各医疗卫生单位还要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妇幼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

三是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降消”项目工作成果。“降消”项目是我区在妇幼卫生领域实施得非常好的项目,是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关注人民群众健康的项目,区妇儿工委、区卫生局和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和组织管理,积极解决好项目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切实抓好项目的实施。要加强“降消”项目和新农合、贫困救助等措施的衔接,建立长效机制,探索新的方法,切实解决好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实际困难,进一步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另外,适时启动婚前医学检查减免费用政策,切实提高婚检率。民政、妇联、计生、卫生、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政策宣传、规范服务等工作。同时抓好重点疾病防治。对艾滋病母婴传播、乳腺癌、宫颈癌等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重点疾病,要积极开展防治工作。区工会、妇联、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将妇女病普查工作列入妇女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管理,采取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妇女病普查普治率和妇女儿童生活质量。通过你们的实际工作,让妇女儿童切实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三、履行职责,营造环境,切实加强我区妇幼卫生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努力为妇幼卫生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条件。

一是要明确责任。各级政府是发展妇幼卫生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将妇幼卫生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将妇幼卫生工作作为卫生工作重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要抓好妇幼卫生工作的统筹协调,及时解决妇幼卫生工作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工作督查和责任追究制度,严格奖惩制度,加强督导检查,推动妇幼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要搞好服务。各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强化协调,形成推动妇幼卫生工作的强大合力。卫生部门作为妇幼卫生工作的主管部门,要研究制定妇幼卫生工作发展规划、政策措施、技术规范和服务标准,并组织实施。发展改革、财政、劳动社会保障、人事部门要落实好促进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其他相关部门要密切协调配合,共同推动妇幼卫生事业发展。

三是抓好队伍。做好妇幼卫生工作人才队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是关键。要立足现有卫生人才资源,加大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更新管理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的知识和观念。制定吸引妇幼卫生人才到基层工作的政策,引导妇幼卫生人才到农村、到社区发挥才干,积极做好优秀人才引进和开发工作,探索建立畅通的人才流动渠道,吸引优秀人才合理流向妇幼卫生机构。

妇幼工作要点篇10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226-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对于健康和保健的要求也在逐渐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妇幼保健机构不断的发展壮大,希望可以满足人们对于保健和健康的追求。其中,对于妇幼保健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在逐渐的加大,而对于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的队伍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培养专业的妇幼保健人员,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对于保健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提高医疗卫生系统的整体水平。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于目前我国妇幼保健人员的专业技术情况及构成进行分析,对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展开讨论,为妇幼保健机构的逐渐完善提出合理性建议。

1 妇幼保健工作的特点

妇幼保健工作主要是以保证患者的健康,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主要目的。妇幼保健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及限定性,是在卫生医疗系统中比较特殊的一个位置。对妇幼保健工作的管理主要是提高妇幼保健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患者采用科学的现代化的护理技术在提高患者的健康。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以妇幼保健工作为重点,以妇女和儿童为主要的服务对象,实行的以计划生育工作为中心的卫生工作,并且这项工作在妇女以及儿童的生命中进行周期性的服务。

2 妇幼保健工作的质量要求

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工作质量要求是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保证工作人员尽快的适应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专业技术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较高的工作水平的技术人员参加到妇幼保健的工作中,这有助于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的服务质量。同时及时的对工作经验进行总结,以达到提高专业水平的目的。

3 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在生活水平方面的提高,人们对于妇幼保健工作的要求也在发生着转变,对于妇幼保健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于妇幼保健的工作人员不但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同时对工作人们的心理素质、专业知识及道德素质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专业的技术人员不仅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同时也要具备为患者服务的态度,要保证患者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对以往的医疗保健模式也要改变。在这种外部环境的要求下,妇幼保健的专业技术人员除了要较好的专业技术知识储备外,还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患者对于妇幼保健人员的要求,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妇幼保健人员的要求。

作为妇幼保健的专业技术人员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加强对自身的道德品质要求,要为患者和病人提供优质的妇幼保健服务。专业的妇幼保健护理人员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健康的生活态度,要具有稳定的情绪,在遇到了困难的时候,要勇敢的面对,不回避,可以在复杂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并积极面对处理,同时也要有一颗谦虚向上的心,要积极的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总结经验,与人交流。

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具有熟练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各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的临床症状制定准确的治理方案和医治的重点,要了解最新的医疗保健信息,并积极的参加妇幼保健工作方面的知识培训及学习机会。对于在医疗技术上的操作技能要熟练的掌握,同时要具备妇幼保健的基本条件,对比较常见的其他类型的疾病也能够进行及时准确的救治及指导。运用高效的妇幼保健方法和技术解除患者的痛苦,并且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同时也要具备非常高的责任心,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和敢为,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严格的按照妇幼保健工作的操作技术执行妇幼保健工作。

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在道德上的素质主要是在工作中建立与患者相互平等的思想,要尊重患者的隐私,对待患者像对待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一样,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并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保健就医环境,同时对于患者提出的合理性要求要尽量的满足,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要保证患者的就医的过程中,享受到人性化的服务,感受到医疗保健人员对患者的关心和爱护,在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

4 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

妇幼保健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妇女和儿童,在为这类服务对象进行日常工作的时候,要根据患者的特点及要求,完成工作。要积极的开展对孕产妇的管理,建立孕产妇档案,如果有重点的高危孕产妇则要做好重点管理和筛查,保证孕产妇的安全。同时对于儿童要做好高危儿童的筛查和管理,做好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工作,保证对危重病儿的及时治疗和转送。对于常见的妇女及儿童疾病要做好预防和宣传工作。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对于健康和保健的要求也在逐渐的增加。在整个医疗卫生系统中,妇幼保健主要的工作方向就是为人们提供健康保障和指导,所以妇幼保健工作在卫生医疗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相关的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我们发现,妇幼保健工作和临床研究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在今后的临床研究和妇幼保健工作中,要提高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就要加大对妇幼保健工作的建设,同时也要培养更多的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能力的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我国的妇幼保健事业提供有利的保障,为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妇幼工作要点篇11

一、“十一五”妇幼卫生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妇幼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面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任务目标,为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十一五”时期,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5年的19.0‰和22.5‰分别下降到2010年的13.1‰和16.4‰,降幅分别为31.1%和27.1%,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孕产妇死亡率显著降低,从2005年的47.7/10万下降到2010年的30.0/10万,降幅为37.1%,提前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已超过73岁,其中女性已超过74岁。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从2005年的2.34%下降到2010年的1.55%。

(二)妇幼卫生法制和政策逐步完善“十一五”时期,妇幼卫生工作始终坚持以“一法两纲”为核心,不断完善母婴保健法律法规。2006年卫生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十一五”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为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管理,推动基层妇幼卫生工作,制定印发了《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和《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为宗旨,卫生部印发了《孕前保健服务工作规范》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了《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儿童保健工作。各省(自治区、市)积极制定配套政策,将妇幼健康指标纳入本地区政府规划。天津市人民政府启动了《天津市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2008-2012年)》,四川省出台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决定》,安徽省人民政府实施“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民生工程,重庆市把妇幼健康指标纳入各级党政目标考核体系。各地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法制和政策保障。

(三)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十一五”时期,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大中型综合医疗机构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为技术补充,以乡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3025个,妇产医院398个,儿童医院7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2739个,乡镇卫生院38765个,村卫生室648424个。与2005年相比,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人员数由187633人增长到232782人,床位数由9.41万张增长到12.61万张,诊疗人次由9674.6万人次增长到1.5亿人次,入院人数由349万人增长到572万人。尤其是近年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不断加强,基层妇幼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建立健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妇幼保健三级网的“网底”,基本妇幼保健服务功能逐步加强。妇幼保健服务范围和内容不断拓展,更加注重人性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四川省紧紧围绕加快体系建设开展“妇幼保健年”活动,省实施了妇幼卫生能力建设工程,湖北省狠抓妇幼保健重点专科建设,山东、河北、湖南、江苏、浙江、山西、等省开展了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有力促进了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和体系完善。

(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顺利推进“十一五”时期,妇幼卫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工作,越来越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关注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作。国家逐步加大对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投入,着力解决影响妇女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

“降消”项目继续深入实施,通过培训提高了基层产科急救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建立了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危急症抢救中心,为项目县(市)配备了产科基本诊疗设备等,累计投入21.3亿元,极大地推动了中西部地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的提高,项目地区孕产妇死亡率显著下降。2009年深化医改启动以来,新增和加强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仅2009-2010年两年中央财政共投入83亿元,累计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1748.8万人,为农村生育妇女1318.1万人增补叶酸,累计完成768.1万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检查和90.7万名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为1390多万名孕产妇提供了艾滋病咨询检测服务,项目地区艾滋病母婴传播率由34.8%下降至7.9%,减少了约77%艾滋病母婴传播。一些省(自治区、市)还进一步增加地方投入,扩大项目受益人群,扩展服务内容,广东、启动了“妇幼安康工程”,宁夏实施“四免一救助”惠民政策。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妇女儿童健康,让广大妇女儿童切实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以及党和政府的关怀。

(五)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有效实施“十一五”时期,更加重视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继续实施三级预防策略,加强出生缺陷监测。一是推广婚前保健有效经验,婚检率由2005年的2.9%提高至2010年的31.0%;二是逐步健全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网络,提高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能力,至2010年全国有29个省(自治区、市)511家机构开展了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服务;三是落实《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市)开展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广西建立了婚姻登记、免费婚检和计划生育指导“三位一体”的婚育综合服务模式,婚检率快速上升;天津、辽宁、福建等8省(自治区、市)开展了免费产前筛查;上海、广东已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纳入医保或新农合;宁夏在农村实行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各地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有效推进。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与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广大妇幼卫生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卫生部妇社司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十二五”妇幼卫生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妇幼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十二五”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国家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继续深化医改的背景下,妇幼卫生工作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妇幼卫生工作面临的挑战1.妇幼卫生在城乡、地区、人群之间还存在着明显差距2010年,城市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7.3‰和20.1‰,农村是城市的2.8倍。东、中、西部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7.8/10万、29.1/10万和45.1/10万,西部远远高于东部。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远高于常住人口。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营养与健康问题亟需得到更多关注。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儿童贫血患病率仍然很高。缩小这些差距,改善流动人口以及贫困地区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是妇幼卫生工作长期而紧迫的任务。

2.威胁妇女儿童的健康问题依然突出当前我国妇女常见病患病率较高,2010年为28.75%,宫颈癌、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妇女身心健康。孕产妇死亡率的下降还未达到千年发展目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虽然已经提前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儿童死亡数量很大。早产及低出生体重、肺炎、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仍然是导致婴儿死亡的主要死因。据估算,我国每年出生缺陷儿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出生缺陷的儿童中30%在5岁前死亡,40%为终身残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儿童营养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意外伤害及重大疾病严重威胁着儿童健康。

3.基层妇幼卫生服务能力薄弱,不能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我国城乡基层妇幼卫生服务网底还不牢固,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医疗设备陈旧、人员编制不足、学历明显偏低的问题;乡镇卫生院产科、儿科和转诊急救的基础设施条件亟待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相应卫生人员承担基本妇幼保健服务。基层妇幼卫生人力资源缺乏导致基层服务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尤其是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妇幼卫生可及性差,不能满足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妇幼卫生工作面临的机遇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妇幼卫生工作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外部环境,增强发展的信心。

1.深化医改是全面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重大机遇说医改是一个重大机遇,一方面是妇幼卫生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财政投入力度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深化医改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妇幼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加快推进新农合制度建设等医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基层妇幼卫生工作,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已由15元提高到25元,主要包括将儿童保健管理人群从0~3岁扩大到0~6岁,对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增加检查项目等内容。可以肯定的说,国家对妇幼卫生的投入会越来越大,妇幼卫生将在深化医改中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2.“十二五”规划对全面加强妇幼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以改善民生为核心,将妇女儿童主要健康指标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孕产妇死亡率降到22/10万,婴儿死亡率降到12‰。加强妇女卫生保健,加大出生缺陷预防力度,做好健康教育、优生咨询、高危人群指导、孕前筛查、营养素补充等服务工作,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和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这既对“十二五”时期妇幼卫生工作提出了要求,也为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抓手。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妇幼卫生大有可为。“健康中国2020”的战略研究指出:“1990-2005年15年间人均预期寿命从68.6岁提高到73.0岁,期望寿命增量4.4岁,其中48%归因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

3.新“两纲”的颁布将为妇幼卫生发展提供强力的政策保障《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简称新“两纲”)预计今年就要颁布实施,新“两纲”的重要内容就是妇女、儿童健康。妇幼卫生系统的同志应当善于把握卫生工作的大环境、大政策、大趋势,善于从宏观上思考问题,在全局中谋划发展。新“两纲”是妇幼卫生工作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的有力政策,我们要用足用好新“两纲”,坚持各级政府对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的主导地位,争取政府更加重视与更大投入,争取各部门对妇幼卫生事业地位的理解与支持,推动妇幼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4.实现千年发展目标有利于我们争取更多支持2000年联合国首脑会议上包括我国在内的189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千年发展目标中的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及生殖健康等多项指标直接与妇幼卫生工作密切相关。我国孕产妇死亡指标离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仍有较大差距。2010年9月联合国在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启动了“妇幼健康全球战略”,以推动改善全球妇女和儿童健康,减少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理出席启动仪式并对我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庄严承诺。要善于动员各方力量,把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要把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作为发展和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机遇,用足用好。

(三)“十二五”妇幼卫生发展思路“十二五”时期,妇幼卫生担负着继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保障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重大责任。完成这些任务,实现这些目标,妇幼卫生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

1.坚持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实行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是我国妇幼卫生工作几十年理论与实践、正反两方面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是指导我国妇幼卫生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方针。方针是根本、是方向,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头脑清醒、坚定不移,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妇幼保健机构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为妇女儿童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也必须遵循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依法为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妇女儿童常见病筛查、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适当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医疗服务。

2.贯彻“一法两纲”,依法推动发展“一法两纲”是推动妇幼卫生事业发展,维护妇女儿童健康的重要保障。贯彻落实好“一法两纲”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从事妇幼卫生工作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机构及其人员必须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善于依法争取各级政府对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善于争取各级财政部门对妇幼卫生工作的资金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善于争取社会各界对妇幼卫生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作为《母婴保健法》的执法主体,卫生行政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法规,依法加强对母婴保健机构的监管,督促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卫生服务。

3.坚持分类指导,实现协调发展解决妇幼卫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一个长期任务,要切实把妇幼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要把更多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到贫困地区,要更加关注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妇幼卫生工作协调发展。

在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要继续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为主要目标,通过加强妇幼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培养、吸引并留住妇幼卫生人才的机制,推广妇幼卫生适宜技术,完善县、乡、村三级妇幼卫生网络,落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项任务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农村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提高妇幼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

在城市地区,要在继续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同时,更加重视出生缺陷防治、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服务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妇女儿童健康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宽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4.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妇女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妇幼保健服务是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取决于妇幼卫生服务体系的能力。妇幼卫生服务体系能力建设在“十一五”已有长足进步,但离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进一步完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应是今后一个时期妇幼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全力做好2011年妇幼卫生工作

今年是深化医改的攻坚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妇幼卫生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工作的重点是:(一)全面落实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2011年继续实施4个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前段时间卫生部与各省(自治区、市)卫生厅局签署了责任状,各地要认真落实。

1.完善具体实施方案结合各地实际,细化各项措施,明确各自责任,确保实现项目预期目标。

2.开展人员培训重点要加强基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3.加强督导通报卫生部将继续组织对各地项目督导,加大通报力度。各省(自治区、市)也要加强督导工作,通过督导查找突出问题,剖析产生原因,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确保项目实施效果。

4.做好评估总结今年是实施近期医改重点工作的最后一年,卫生部将组织开展2009-2011年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3年实施情况评估,希望各地认真分析总结项目实施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客观评价项目实施效果,为新周期医改项目规划及实施做好准备。

(二)积极推动妇幼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时期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滞后,目前的现状如得不到改善,将会影响妇幼卫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今年要着重做好一些基础性工作,一是组织制订《妇幼保健机构建设规划和标准》,争取政府尽快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二是研究制定《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办法》,适时启动评审工作;三是落实《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县级妇幼卫生绩效考核,进一步推动基层妇幼卫生工作全面落实;四是争取多种措施,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妇幼卫生人员服务水平。

(三)做好贯彻落实新“两纲”的准备和实施工作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将颁布新“两纲”。各级妇幼卫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提前谋划,早做准备,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工作。卫生部已经着手制订贯彻新“两纲”的实施方案,计划届时召开会议进行专题部署。各地也要结合实际,制订本地区实施新“两纲”的具体方案,做好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新“两纲”,列为今年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工作。

(四)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今年要继续推进三级预防,加强出生缺陷防治服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婚检、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覆盖面。一是适时召开婚检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和有效服务模式;二是继续加强产前诊断工作,制订《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培训基地管理办法》,组织对申报机构的评审,加强产前诊断技术队伍建设;三是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的实施工作,制订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评估考核指标,实施逐级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五)做好其他妇幼卫生工作1.继续做好“降消”项目各地要重点加强产科急救能力建设,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结合“高级产科生命支持”项目开展逐级培训。继续安排妇幼专家驻县蹲点指导,培训当地业务骨干,监督指导项目实施。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孕产妇保健、安全分娩等知识。

妇幼工作要点篇12

郏县卫生局高度重视保健网络建设工作,县卫生局、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均成立有相应组织,县卫生局成立有社保科,县保健院和乡镇卫生院均妇幼保健科。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共同努力,相互协作,领导监督,职责明确,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妇幼保健工作发展。

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体系,提升妇幼卫生工作整体水平

根据国家《妇幼保健体系建设标准》相关要求,政府针对条件差、底子薄、人员不足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全县妇幼保健体系的建设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协调解决业务用房,无偿划拨建设用地;按照国家要求核定人员编制,落实工作经费。我县现有独立建制的妇幼保健院一所,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保健业务用房面积3000平米,设立了妇幼保健科和妇幼信息统计科,足额配备专人从事妇幼保健工作,达到了妇幼保健机构、人员、职能、房屋、经费“五到位”。全县14个乡镇卫生院均设立了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编制要求配备人员,进行岗位设置,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人员实行分片包村,保障了妇幼卫生服务的开展和妇幼信息的准确收集。377个行政村村卫生室也配齐了专兼职人员从事妇幼保健工作,协助乡镇卫生院开展相关服务和保健指导。以县妇幼保健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妇幼保健三级网络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和加强。

强化妇幼保健三级网络各级职能,提高整体素质

县妇幼保健院为三级网络的“网顶”,其主要职责:①承担对乡、村两级妇幼卫生工作的技术督导、业务培训和工作考核。②针对国家妇女儿童健康目标和支持性目标的要求,协助县卫生局制定规划并牵头实施。③负责全县妇女儿童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妇女儿童保健知识。④按时召开乡级妇幼工作例会,完成全县妇幼信息资料的统计、收集、整理、分析、评价工作。⑤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根据郏县妇幼保健卫生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和工作需要,开展理论和岗位培训。⑥帮助乡镇卫生院产科助产技术的提高,改善产科住院及接生条件。⑦组织开展全县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工作。⑧负责监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得到执行情况和托幼机构的保健指导监督工作。

乡镇卫生院是网络的“枢纽”,主要职责:①负责辖区内孕产妇和0~6岁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并按照县卫生局及县妇幼保健院的要求,做好辖区内其他妇幼保健项目和健康教育工作。②负责辖区内妇幼信息收集、填报工作。③及时参加县级妇幼工作例会,定期召开村级妇幼保健人员会议。④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执行乡镇卫生院产科技术服务标准和乡级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指征。⑤配合县妇幼保健院及时完成辖区内孕产妇死亡调查工作。

村卫生室发挥“网底”保障作用,主要职责:①做好对服务对象的宣传、动员、随访工作。②建立本行政村妇幼保健基本卡册,做好妇幼卫生相关资料的收集、上报等工作。通过各级职能的发挥,提高了全县整体素质。

加强妇幼保健队伍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郏县通过多种渠道加强了各级从事妇幼保健工作机构、人员、房屋、设备建设,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做好传统项目的同时开展适合妇幼保健机构的新技术,同时加大对基层妇幼保健网络的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利用三级网络的优势,资源共享,带动县、乡、村共同发展[1]。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妇幼卫生队伍建设,鼓励妇幼骨干“走出去”进修培训、参加学术活动;将知名专家、教授“请进来”,开展学术讲座接受新知识。同时,不断加大对基层人员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对乡、村两级人员的培训,采取了“两个重点五个方式”,即妇幼卫生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两个重点,临床进修、实践操作、适宜技术培训班、以会代训、书面考核五个方式对全县从事妇幼卫生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郏县各级政府采取措施,提高了各级妇幼保健人员待遇,乡镇卫生院成立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进行改扩建等改善了工作环境,从而保证了妇幼队伍的稳定性。

规范网络督导考核管理工作,确保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正常运行

郏县卫生局和县妇幼保健院联合成立了督导组,制定了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工作督导方案和考评细则,实行县对乡,乡对村两种督导形式,每月对全县乡镇卫生院和377个村卫生室至少督导一次,每次督导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且以书面形式反馈给被督导单位,并把问题改进情况作为下次督导的重点内容。同时为了提高督导质量,要求督导组成员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举办的相关学习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带动全县妇幼保健人员共同提高。近两年郏县卫生局非常重视妇幼保健工作,把妇幼保健工作列为卫生系统年度四项重点工作之一,按照考评细则每季度对乡镇卫生院妇幼卫生工作量化考核一次,并召开工作推进会,前3名在推进会上介绍经验作典型发言,后3名查找问题作表态发言,并且把考核评比结果直接与公共卫生经费拨付挂钩。乡镇卫生院也采取相同方法对村卫生室进行督导评比,由此整个系统形成了明争暗赛、你追我赶的良好发展局面,确保了妇幼保健三级网络良好运行状态,有效地推动了郏县妇幼保健工作的发展。

友情链接